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1篇: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策略和趋势.

1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1.1 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

现阶段,我国在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以及服务等多个方面都建立了完善的农机工业体系,农机产品的服务对象也几乎涵盖了我国的整个农业领域,如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等。我国的小型农业机械产品生产起步的时间较早,质量优异并且成本较低,在近些年来不断的发展和研究过程中,产品种类日益齐全,并且生产能力逐步扩大,性价比也能够很好的满足我国农民的支付能力和使用水平。截止到现阶段,我国能生产出 15 个大类、近 100 个小类、超过 3000 多个品种的农机产品,这些产品在非洲以及东南亚等市场所占的比重很大。

1.2 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1)不同区域之间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发展差异大。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情况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是有着明显的差异的,这也是导致各地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的天气条件和地理条件差异很大,有的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剩,也有的地区土地十分匮乏,再加上农村的人均收入较低等因素的限制,就导致了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是有着明显区别的。通过所统计的数据我们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占比约为 30%,而农机拥有量却超过了总体的一半以上,西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占比为24%,农机拥有量的占比却不足15%。

(2)农业机械门类品种上有一定的缺陷。在不同的生产环节和不同作物上,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水平也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有着明显的降低的趋势,主要原因就是我国水稻机械化的水平明显落后和南方的部分土地存在抛荒的现象,棉花目前还没有机械化的能力,而玉米在少数地区也还是刚刚起步的阶段,一些节种节肥节水性能较好的机具普遍都存在着水平低、数量少的问题,所以始终都无法大面积的推广使用。另外,由于我国农机产品还存在着短缺和过剩并存的问题,这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机产品的工作效率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3)农业机械使用中的问题。农民之所以愿意购买农业机械产品,就是要在省时省力的同时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在我国的很多地区的农民的经济条件不允许他们购买农业机械,或是他们用不好这些产品,这也就制约了农机水平的提高。具体表现为:一是“买不起”,我国农田机械产品的价格基本都在 1-10 万元之间,最小型的产品也在 5000元左右,即使各地都出台了购买农机产品的补贴政策,但补贴的力度较小,对于普通的农民来说,价格还是无法承受的;二是“不会用”,在农民购买了这些产品后,各地的农机管理部门对于农机具的引进、推广以及使用技术的培训等工作都还无法有效、顺畅的开展,所以很多农民都不能很好的使用这些农机产品;三是“效益差”,因为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所以在他们使用农机产品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问题,设备也容易出现故障,也没有形成完善的农机作业市场,很多农机具都处于闲置的状态,无法发挥出农机产品应有的经济效益,这也就降低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产品的积极性。

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策略和趋势.

2.1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策略.

首先,我国的农业机械发展应更加重视对高科技的投入和应用,我国的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应与信息技术、仪器与控制技术、现代液压技术以及现代微电子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机的融合,同时应该向着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了;其次,当前我国应继续研发和生产与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特点相适应的农业技术设备,认真分析和研究我国农业的生产规模、农业资源、经济实力以及农艺制度等现状,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的自身特点,从而发展出与之更加相适应的农业技术设备;最后,应逐步提高农业装备产品的质量,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生产农业装备产品的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产品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的体系,提高农机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操作性和舒适性,进一步的改善使用人员的作业条件,从而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2.2 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以及自动化将是我国社会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我国发展高效节约农业的最重要措施。

(1)应用农业传感器技术。要想真正的实现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控制,首先我们必须能够实时的监测农业装备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改善,其次就是要能够准确的评价农产品的生物学的活动和性状,所以应用农业专用的传感器技术就显得尤为关键了。现阶段,农业传感器的应用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采用谷物湿度传感器谷物的湿度进行实时的监控;采用温度传感器能够准确的测量粮食烘干和储存过程中的实时温度等等。

(2)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在农业机械装备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将进一步的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小型化、微型化的芯片的出现也为农机产品实现完全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供了可能,比如说在农机装备上安装电子监控装置,这样农民就可以实时的掌握装备的工作状态,出现故障时可以即使的进行调整,提高作业的质量。我国电子设备的性能越来越完善,农业装备也能够更好的适应灰尘、潮湿以及噪音等不利的环境,其可靠性和耐久性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3)农用机器人技术。作为机电一体化的实例,农用机器人集合了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以及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种高新技术,农业的作业对象和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对农用机器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虽然现阶段农用机器人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随着计算机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项技术也将越来越完善。

(4)建立更加精确的农业体系。这一内容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及时的获取农作物的产品并掌握影响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的有关信息,分析研究其原因,从而制定出经济上有效并且技术上可行的改善措施,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调控,主要的支持技术有智能化农业机械技术、决策支持系统、3S技术以及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等。在我国工业上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了,所以,在我国的农业机械装备上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信息技术也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策略和趋势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新世纪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要想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策略,现代农业装备技术也应体现出多学科综合和交叉这一特色,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加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也必将向着更高的水平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燕.浅谈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推进模式[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

[2]耿端阳.浅谈农机发展的出路在于智能化和自动化[J].中国农机化,2003.

[3]杨敏丽.关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的思考[J].中国农机化,2005.

第2篇: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现状; 方向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3-123-01

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农业发展也踏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农业也将在国际竞争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唯有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才能增强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为此,就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的现状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力度的加大,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农业化促进法涉及农机化工作的方方面面,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道路扫清了很多障碍,农村经济发展和地方基本设施建设规模的扩大也为农机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我国加入了WTO后,国际间的农机技术交流和合作得到加强,为鼓励大型农业机械的引进,国家还制定了优惠进口税收政策,为我国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提供机会。很多国际企业还在中国举办展览会,也是农机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近年来, 国际上不少大型农机企业看准中国巨大的农机市场,,与中国有关部门和企业合作,在中国开拓事业, 取得了双赢的佳绩。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拥有量增长了上千倍,有的品种甚至数万倍。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机械耕地、播种、收获水平逐渐提高。

总的说来国内农机业发展的势头较为良好,通过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加大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力度, 也推进了国产农业机械化产品质量的提高。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繁重体力劳动方面,农业机械化也体现出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我国的农机装备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全部的市场需求。农业机械装备不合理,市场所急需的大功率拖拉机及配套农具数量较少,深加工机械、农田作业机械、大中型机械的匮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具的整体功能。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农业经营规模化程度低,过于分散,制约了农机化作业水平的提高。区域上,南部高寒阴湿区和偏僻山区农机化发展水平低于北部地区。除此之外,生产成本和加工技术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生产的农产品在价格和品质上和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缺乏国际竞争力。由于农机装备开发的难度本身就大,加之利润不高,导致很多大型企业对农机装备的研发失去兴趣,目前大部分农机装备制造企业仍是中小规模企业。如此一来就使得我国农机装备制造行业整体呈现出研发能力差,行业管理水平低,整体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的状况。

针对这种状况,强化农机化科技创新,支持开发和引进符合市场需求的农机产品,培植大型农机装备制造企业迫在眉睫。创新是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关键,要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机新技术、机具的研究与开发;进一步深化农机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农机科研院校、大型农机企业的积极作用,优化农机科技资源配置;加强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绿色化,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建设节约型社会”步伐的推进,迫切需要农机装备低耗能、零排放。加之世界资源日紧张,燃油价格不断攀升的情况,我国农机制造企业将重点发展节能、节水、节肥和降低农业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增加产量的农机装备,以适应当下市场需要。

农机装备智能化和生产作业方式自动化是发展高效节本农业的有效途径。在国际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我们必须通过缩小与农业发达国家在农机装备上的差距,才能阻止国外先进的高智能化和高自动化的产品垄断我国市场,阻碍我国自主农机装备企业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技术领域,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可以将科学技术成果迅速传播到各个社会经济门类。国外已有了一些比较成熟、方便我们使用的应用性成果,比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连续数据采集传感器(CDS)、遥感(RS)、变速自理设备(VRT)和决策支持系统(DSS)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先进技术或在此基础上进行再次开发已得到符合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产品,为提高我国农业机械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而服务。从国际农业发展经验和国际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以及趋势来判断,我国农业绿色化,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趋势将会日益显著。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发展农业机械化仍然是我们应该坚持的主题。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带给我们诸多便利的情况下。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机械化新机具的研发和开发,提高劳动生产力率,减轻繁重体力劳动,从而带来生产力的质的飞跃,努力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大国。

参考文献:

[1]伦冠德.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 农机化研究.2006(6):17-19.

[2]宋宜清.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与技术.2007(2):25-28.

第3篇: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农业机械;维修制度;技术推广

农业机械既是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目前,我国高度重视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频频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尤其是在农业农机购买补贴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受到农机维修服务不高,技术人才匮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机械推广进程相对缓慢。

1如何解决当前农业机械维修存在的问题

1.1政策扶持

做好农业机械维修工作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条件,对推广农业机械化进程意义重大。对此,应该积极向政府相关部门呼吁,争取政府对农业机械维修各方面的扶持,如给予营业税收减免、给予维修设备采购补贴、采用合作社的营业方式上等[1]。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好市场把控,进行维修能力考核,避免不具备维修能力或维修能力低下的人员参与农业机械维修,导致市场维修水准低下,打击农户对农业机械维修的信心。另外,有关单位还应努力完善农机维修市场的服务管理体系,做好日常对农机维修市场的监督,杜绝出现乱收费和维修质量差等现象,对于不合格的农机维修站要坚决整改或取缔。

1.2提高维修人员专业素质,确保维修质量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当前的农业机械呈现出多功能、高性能的特点,这也对农机维修技术的要求日益提高,所以,农机管理部门应重视对维修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农机维修人员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另外,农业机械使用者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对农业机械也缺乏相应的了解,在使用过程中不懂也不重视对农业机械的保养,因此,应设专职人员定期深入农村,为农民讲解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减少农机维修次数,保证农业机械得到良好的使用和维护[2]。

1.3加大投入,改善修理厂条件

农机修理厂投入相对较大,前期投入较大,很多农机维修人员因为受到资金条件限制,未选择开设农机维修厂,而现有的很多农机维修厂也由于受到资金困扰,未能扩大规模。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机维修厂的扶持;同时,农机维修厂经营者应当积极争取政府的资金支持,努力改善修理厂的硬件条件,做到“维修设备人无我有,维修服务人有我优”,增强自身竞争力,真正发挥出市场经济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农机维修行业的良性发展。

2如何更好地进行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2.1建立健全推广的政策环境

首先,政府应认识到推广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重要性,农机的推广与构建新农村、增大农业产量和提高农民收入息息相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各级政府要为农机的销售和技术服务提供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此外,在进行技术推广时,一定要注重建立长效机制。目前,已经有部分地区坚持每年进行“科技下乡秀”和“农机技术操作表演”等活动,使农业机械化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有效提高了农户对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程度。其次,加强市场监督,防止在农机推广的过程中大量的劣质机械涌入农村,导致农民对农机的印象不好,这样会严重阻碍农机机械化的推广,对于农机销售站点,应不定期进行抽检,对已销售的农机,并对购买农机的农民应进行回访,保证农机的产品质量,及时解决农民对农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加强农机作业服务队和农机销售、租赁公司的合作,将竞争关系转换为合作关系;同时,积极改变经营理念,做到优势资源整合,加强技术协作,更快更好地提升农民对农机需求的服务。

2.2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农机人才培养体系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职业教育尚未完全得到社会的认可,很多学生不愿意参加涉农方面的职业教育;二是基层农机站工作环境恶劣,待遇和福利差等原因导致基层农机站找收不到优秀人才。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加大对这方面教育的资金投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基层农机站体系建设资金的投入,提高农机技术人员的工资福利等。例如,招收农民进行半农半读的形式,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加强产学合作,将大型的农业产业公司与农业教育相合作,做到学有所用。此外,农业技术推广培训较大,农民大多文化知识低、年龄较大,所以对他们的培训不能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应该更多注重技能和安全操作,将实践与技能相结合,激发农民使用农机的积极性。另外,在开展农机培训时,要结合实际,关注农民是否需要、农民是否满意、农民是否接受等因素。

2.3创新农业机械维修制度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范围不断扩大,对农业机械的需求也日益提升,通过创新农业机械维修制度才能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维修效率。对农业机械维修制度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可以以农技站为单位,每个县至少设置一个总的农机维修点,并由点带面,设置下属的一级和二级机构,深入农村,方便农民及时维修农业机械。其次,积极发展新型农机合作经营,推广新的组织方式,包括“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院”等,通过新型的合作社方式,带动农民一起参与农技站现代化进程,推动农业机械维修水平提升。此外,创新对现有的农机维修企业的管理,对于农业相对发达、农机维修企业众多的地区,可以建立区域性的易损件配件中心,通过快速物流和便捷的交通,帮助农机维修企业尽快获得易损件,提升农机维修的效率。

3结论

农业机械化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更是提高生产效率、解放劳动生产力和保证农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手段。而健全农业机械维修制度、推动农机站现代化建设进程,有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因此,农机站和农业机械维修企业应当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强农机维修的保障性措施,并积极做好农机技术培训,以提升农业机械化程度。

作者:赖祖胜 单位:广西北流市六靖镇农机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第4篇: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现状;未来发展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全国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八分之一,而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却是全国人口的一半。因此,要发展国家经济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就必须管理好农业经济,然而农村经济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阻碍,要想保持中国经济的平衡发展就必须突破农业经济发展这一“瓶颈”。针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对新农村经济发展的设想,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期望能达到与整体经济水平同步提升的水平。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发展的现状

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依旧是小面积耕地作业,即便是相邻的两片土地,都会因为在种植时间不一致或者耕地地势的高矮差异产生不一样的种植物。不仅如此,在后期的培育和收割过程中更能产生巨大的差异,比如灌溉、施肥。离水源近一些的就能得到更充沛的营养,相反,耕地高一些,距离水源远一些的可能因为不方便而得不到那么多的灌溉和施肥。所以,在农田作业的过程中,最后的收割物总是会显得参差不齐,这也会导致农产品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差异。尽管有些地方被大量承包,但是却因为“短期效应”的影响,让承包人也不愿意投入资金来改善分割地不同的现状,仅仅只是在其他农业方面最到了统一。

除了少数地区实施了用小型农机具耕作外,其它大部分地区都是靠人工种植,因此并没有实现全面性机械化,即使政府已经对农民进行了在农业上的经济性补贴,而使他们自己全身而退,不再接管农民的产业问题,从而使整个农田作业机械化不高。比如在生产稻谷作业的过程中,在水田的翻耕和谷子的收割都用到了机械,但是水稻插秧却仍然是人工。目前,全国机械插秧普及率大约28%,虽然还有待长进,但是农田作业技术相对以前的技术还是有所提高的。

因为土地养护的不到位和人工培育的不便捷,使农作物产量会很难提高到国民期待值。农业技术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是因为物资条件、环境因素、人文素质的影响,尤其是小农业经济的“瓶颈”效应,致使大多农田作业还停留在检验期,农作物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不能得到有效提升。有的村镇对农业发展非常有先见之明,从选中到培育到收割等各个环节都有专业人士来进行指导,甚至还会印发传单、广播宣传来对农民进行专业引领,但是农民的人文素质层次不齐,领会的能力也各不一样,特别是农民是经营自己的小块土地,拥有非常大的自主管理权,所以他们不太听上级给与的建议而是依靠自己多年来的经验来进行管理。有的农民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过多地使用农药和激素肥料造成产品不仅没有提高质量甚至会造成人身的健康威胁。农田专业也因此不能很好地的推广和普及,不能及时有效地养护农田并限制了农田质量和产量的发展。

农户对农田的管理非常的随意,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尽管农地主要是分为水田和旱地两类,但是实际选择播种品种的面还是很广的,比如,适合旱地的农作物就有芝麻、玉米、黄瓜、花生、辣椒等,适合水田的农作物有油菜、水稻、经济作物等,而且大多数都是有季节性差别的。因为农作物是按户分散经营,各种市场信息不能很好地传达给农户,所以在产销连接不紧密的情况下,很容易致使有的农产品供大于求,而被迫使作物的价格下降,从而让农民的收入降低;而有的农产品却是供不应求,让极少产出的农作物变得抢手,虽然产物的稀有会使之价格上涨,但是产量的稀少并不会给农户带来多大的效益。所以农民应该及时清楚市场的需求再来进行选择性的农作物耕种。

二、农村经济发展远景及其协同发展

在中国,有一些人在城市商业化的进程中积累了财富,而仅仅靠收税来限制这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也依旧难以改变中国贫富差距大的国情。所以,为了更好平衡中国经济发展,就应该着重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创新,首先是政府注资。也就是除了农地以外的股权由政府机构来投资,资金全部由乡村政府来承担。这种模式就是让政府机构招聘经营管理层来监督资金的运转,来确保农田会有增值的空间。其次是集体股权。意思就是将全部吸收农民股份,按照乡村人口的劳动力来折股计算,每一股的价格可以参考当地的实际经营。这种模式让农民参与其中,充分的调动了民户参与的积极性,因为是农民的参与,所以在所有制的形式和产权的分配上也不会有异议。

另一方面,可以在小城市中建立农产品加工厂,让农民作为工人,将部分农村人口转到中小城镇工作。可以在中小城镇规划房产来解决这部分人的居住问题,农业人口流动与农民身份的把控一定要井然有序,农村人口一部分人继续留在农村耕种,一部分人会留在中小镇成为农民技工。他们可以在中小镇和农村交接的地方开发农民产业区,让一部分农民在专业指导下继续生产农作物,并将产品加工和产品生产前的一系列操作都与中小镇的工作进行合作,使得这部分产品的价值增值部分转移到乡镇村民,促使农产品的接个更接近其价值,缩小城乡差距。

目前,有的农村地区将以前分散居住的村民分布整合到一个地方集中居中,农房的样式统一且格调符合当地村民居住风格,整齐且宽敞就类似城市里的街道小区,非常便于管理。当人口转到了集中区域,对于以前留下的房屋,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房屋可以进行评估后购入,购入之后可以进行一定的修缮和改造,最终可以建设成“农家乐”或“乡村别墅”。甚至部分改造完成的房屋可以进行出售或出租,因为乡村更好的空气和开阔的视野,会吸引更多的城市消费者。

最后要想提高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更重要的就是要重视九年义务教育,虽然由于“收入效应”的影响会致使农村的教育水平始终达不到大中城市。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师资力量的薄弱,致使哪怕是同一个年级的学生,城市里的学生已经能熟练的操作电脑,甚至说流利的英语,而农村里的孩子却连电脑长什么样,英语怎么发音都不知道。因此有良好的经济的发展才会会带动教育水平的提高,才会整体提高村民的人文素质,同时,经济条件的好转才会吸引更多的城市教师走向农村,才会使中国的教育程度得到全面的改善。

要保障农村经济模式更好的开展,就需要加强和创新产业结构,主要体现在:农产品商业化技术的提高和农业的技术改进;科技发明不断让更多的新机器用在耕地上,从而带动农业机械化;交通运输的发展更是促进了农产业的基础建设;第三产业的配套服务更好的提升了农场环境的服务环境。所谓没有整体的互动就不会有整体的效应,要想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就要在协同的策略上去实现发展的平衡。

参考文献:

[1]陈正兵.农村经济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考[J].当代经济,2013(19).

[2]马晨.浅析对农电视节目的现状和未来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6.

[3]安士平.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6(04).

[4]刘恒新,范学民.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与未来发展[J].农业机械,2004(10).

[5]徐雪高,曹慧,刘宏等.中国油料作物及食用植物油供需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J].农业展望,2012(11).

第5篇: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应用

1 水稻种植机械化综合应用技术的现状

1.1 整地阶段的机械化工作

在总的机械化工作中,整地时期的技术能力是最高的。以我国的广大北方区域来讲,通常是使用大规模的设备和小型号的农用设备结合的方法,也就是说在大型设备翻地之后,然后使用小型号的设备处理,这样获取的效果非常好。对于南方区域来讲,通常是使用小型号的设备搭配上农用设备进行水田耕种工作,有的时候任何设备都不用,其效率很显然就要低很多,而且花费的资金多,效果较差,有时候就会导致产量大跌。

1.2 直播时期的机械化工作

作为种植工艺中最为基础的一个应用措施,直播非常的节省时间而且节省资源,意义很好。但是我们国家的直播能力不是很高,很多区域的种植工作还是手工方法。

1.3 育苗阶段的机械化工作

众所周知,苗的优劣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植物的产量。因此育苗时期的机械化水平是整个种植时期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育苗的设备多样化。我们国家在这项技术上已经获取了非常显著的成就。

1.4 插秧时期的机械化工作

在水稻种植的时候必然会用到插秧技术。我们国家在该技术上的应用能力不是很高,工艺不先进,通常都是以手工的模式来进行的,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大,使得劳动力资源得不到合理的使用,成本和产出之间不成比例。这种技术很显然已经无法适合当前的发展形势了。

1.5 收割时期的机械化工作

这个时期的工作通常分成分段以及联合两种措施。对于第一种来讲,它是利用割晒机来工作,进而由人工来对其后续处理,比如捆扎以及晾晒等。对于第二种来讲,它是将上述方法的所有步骤一次性的做好,此法能够大大的降低劳动量,提升效率。如今我们在该方面也获取了一定的成就,大体上可以适应当前的作业规定了。

2 探析机械化应用较差的缘由

我们国家的水稻在当前时期的机械化能力还不是很高,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比如插苗时期的机械化只有两个百分点,收割时期的只有三个百分点。通过分析得知,具体的缘由有如下的一些。

第一,地域差别。我国的南方一般是以丘陵地形为主,气候对于水稻的生长非常适宜,一些过于狭窄的区域无法进行大面积的机械化活动。北方区域多以平原为主,但是由于气候等的影响一些地区无法进行大规模种植。

第二,水稻种植方面。种植水稻的田地本身的条件不是很好,一般多是烂泥,在以前的时候种植工作都是人力进行的,机械化模式是将机械当成前提的,两种方法不能有效的融汇,机械原本的效率也得不到体现。所以导致投入很多,花费的资金很大,但是产出却不高 。

第三,技术方面有困难。我们国家当前的农机水平并不是很高,无法生产出那种集低价位和高技术以及大规模使用为一体的设备。由于技术上得不到支持,所以使得成本增加,劳力资源流失,土地被废弃。所以,总的产量在短时间中无法增多。

第四,管控不当。当前时期,还不能够将手工方法和机械化有效的结合起来,缺少应有的管控制度,使得目前的资源得不到有效使用,购置来的设备闲置,导致资源浪费,无法获取应有的意义。

3 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综合应用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农业补贴不断增多,机械化水稻种植机械化会贯穿整个水稻种植的始终。

3.1 育秧技术

(1)要备好苗床土。床土要在前一年准备,最好是前一年的秋季。要使用偏酸、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经过晾晒后,再用小孔的孔筛进行过筛,用编织袋装好并存放,注意不能让其受到雨淋,经过一定时间的催化成熟,来年的春天再将不同土类按适当比例混合,同时进行调酸、调肥、消毒。(2)种子的处理。种子的处理包括晒种脱芒选种消毒浸种催芽脱水等程序,其中脱芒可采用机械脱芒,浸种和催芽的程序也可采用机械智能作业,浸种 7d 以后就可进行催芽,浸种期内要使种子保持在12~17℃内,以确保种子内部不被损坏。催芽的水温应该控制在32℃左右,12h就能使其破芽而出。(3)播种。播种主要要用到播种机、插秧机,也可以用抛秧机。播种主要是用播种机,将秧苗播在播种机的秧盘上,然后在一个流水线上将填土、播种、压种、覆土等工序一一完成,这样的工序既能减轻劳动的强度,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耕作水平,保证了播种的质量。而插秧机和抛秧机主要是减少人力输出,培育出有较高质量的营养土壤。

3.2 整地技术

整地的主要规范是三年轮耕制。第一、第二年都用旋耕,第三年因为土地肥力下降,需要深翻或深松。第一年、第二年整地要翻到 12~14cm的深度,第三年要翻到18~22cm,这就是深翻。而有的土地土质比较差,或者是盐碱地的,到深松25cm,甚至达到30cm。时间一般选在3月中下旬为宜,先进行旱耙地等前期的工作。旋耕的地只要水整就行,一般水整在插秧的3~4d之前进行,具体以当地的实际气候和水文状况为准。

3.3 插秧技术

由于插秧以及育苗的措施不一样,所以使用的设备也是不一样的。目前抛秧机的使用率不是很高,因为其技术规定较高,当前的条件不是很充足。如果所在区域的日均温维持在13℃左右的时候就可插秧。在气温高的区域五月份初就可以了,在气温适中的区域一般要到中旬开始,通常六月份就不可以继续插秧了,此时的气温已经无法适应插秧条件了。在插秧之前的时候要检测设备,确保中途不会发生意外。

3.4 田间管理技术

(1)要科学对田地进行灌水。不管是用地下水或者是江河水将水引到相应的区域内,或者是利用大型的灌溉机械进行引水,都要做到在水稻插秧的时候达到插秧的要求水量,插秧后再灌溉一次水,以4~5cm的水深为宜。从秧苗返青到稻谷成熟这个阶段内,要注意加灌或者排水,要适当灌水,合理排水,做到科学管理,规范种植。

(2)防病灭虫。在七月上旬的时候,是稻田病虫害的高发期。要做到及时,发现病虫害时应该及时治疗。发现叶瘟中心病株时可以用稻瘟灵兑水,使用喷雾剂喷洒治疗,剂量以每亩40%为宜,水为 7kg。每隔7d用药一次,两三次就可以驱除病害。同时,在进行病虫害治疗时,还要及时预防病虫害,可以用合适的药剂进行喷洒预防。

3.5 水稻收割技术

收割水稻时,可以用到联合收割机、割晒机等先进的农业机械,进行捆束、脱粒、清扬和晒场等一系列的收割作业。联合收割机可以将收割机加上人力操作的所有过程一次性完成,实行一体化机械作业,减轻了劳动强度,大大地减少了人力的输出,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加了粮食的产量。由于我国现阶段大部分是农户自主经营,土质比较松软,土地面积较小,不宜用大型的机械,所以大多都是使用半喂入式收割机,符合当地状况,也有不错的效果。

4 结束语

由于科技一直在前进,此时的水稻种植科技也会得到显著的发展,其产量也会增加。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同样给该项种植技术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会。在种植的时候,不论是育苗亦或是插秧技术都要积极的配合,只有这样才可以降低劳动量,完善管控体系,提升效率。只有该技术不断的发展创新,才能够提升群众的生活能力,带动社会朝着更为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