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包装食品市场现状范文

包装食品市场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包装食品市场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包装食品市场现状

第1篇:包装食品市场现状范文

近年银饰品、流行饰品异军突起,销售量上升。白银市场放开后,银制品及银饰消费成为新热点,用银量急剧上升,XX年已达500吨。(中国白银年产量4300多吨,位居世界第四,出口达2891吨。)而且,市场潜力依然较大。特别是今年以来各地黄金白银疯狂涨价,创下自1981年以来的最高价,截止XX年5月11日,白银现货价报每盎司报14.60美元。与此同时中国银饰品市场较往年上升势头较快。这与中国近年来飞速增长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关。从《XX上半年度饰品市场运行状况报告.〈加盟连锁〉》一章可以看出:“连锁加盟一改往日的10元店风格,逐渐趋于50——100元的中高档精品饰品店。”在这里所谓的精品饰品店说白了,是银饰品居多。相对来说,银饰品价格便宜,银的原材料也很便宜,只有2元/克,为一般人所能接受。同时银饰本身的可塑性很强,造型变幻多样,所以流行也是一种必然。从而更加多样化。况且近年来人们对饰物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二、银饰品种类

国家标准规定990银、925银、800银都可以用来做银首饰。现在说的银饰一般都是925银。925银首饰是含量为92.5%的纯银再加入7.5%的合金,加入合金为的是让银的光泽、亮度和硬度都有所改善。自从1851年蒂芬妮推出第一套含银量为92.5%的银饰品后,925银便开始流行,所以目前都以925作为鉴定是否为纯银的标准。925银首饰经过抛光后呈现出极漂亮的金属光泽,而且也具有了一定的硬度,能够镶嵌宝石,做成中高档首饰。此外,还有黑银、藏银、彩银、泰银、苗银、纳西族银等品种。

三、生产

目前而言,国内生产银饰品的厂家主要集中于广东省境内特别是深圳市。在义乌福田财富珠宝大厦我们看到的银饰品生产厂家有:雅庄、丽珠、思源、名兰、华泰等。除此之外在国内还有银时代和老银匠。其设计沿袭传统又加进现代流行元素。

四、销售

国内银饰品销售主要存在于商场超市的专柜里面但又跟珠宝有所区别,跟一般饰品相近也就是说银饰是介于珠宝和饰品之间的。当然国内也有这样的一些银饰专卖店但相对各地的饰品连锁加盟店来说还是处于起步阶段摸索阶段,同时只做单一的银饰专卖店很难赚到钱,只能在做的过程中以银饰为主兼顾其他。同时,网上零售情况比现实里看似繁华,但像首饰这类商品,人们更倾向于相信正规、专业的商店。同时网络存在诚信缺陷,所以一般如果不是同城交易,生意并不比现实里好很多。需要注意的是,网上银店大部分以做批发为主,批发生意相当火爆。

第2篇:包装食品市场现状范文

关键词:市场经济 商业 商品包装设计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任何商品的流通都离不开市场,要提高商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离不开商品的包装设计。20世纪的包装设计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各式包装新颖的产品进入千家万户,满足和提高了人们物质和精神的生活。现代的商品包装设计是一种市场的经济行为, 其经济行为成为商品的主要构成部分。商品包装与商品生产、商业经营,以及商品的成本核算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关系。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作为商品的外在形式,一旦进入商品的流通领域,包装设计所采用的图形、色彩、字体以及包装材质等构成要素,就会转化为一种经济行为。任何商品生产都是以赢利为目的,无论是高档产品还是中低档产品,在保证商品包装功能的基础上,都要从包装设计的定位、包装选材的预算,到包装造型的结构加工以及生产效率、印刷效果、经济成本等因素进行估算,从而实现市场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现代商品包装设计的基本点是保护商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商品包装既是一种商品,也是一种艺术品,是商品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人们在购买商品时,即看重商品的使用价值、消费价格,也十分注意商品包装的审美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商品包装设计与纯艺术创作有着很大的不同,纯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审美的物态化,是艺术家审美情趣的个人体现,它不追求商业的功利性。而商品包装设计是不可能象纯艺术创作那样不计成本、随心所欲,商品包装设计必须充分体现厂家的经济效益,必须受到商业市场规律的制约。

商品包装设计的发展及特性

(一)作坊式的商品包装设计的经济模式

工业革命以前,商品包装的生产方式是以作坊式的生产为标志,由此产生的包装设计的经济特点主要表现为:

一是商品包装设计为少数的特权阶层服务,包装设计形成了精英化、贵族化的设计模式。商品包装的设计意识,都是高档奢侈品的贵族化体现,大多缺少真正的设计品位。

二是商品包装设计者没有职业分工,设计者与制造者是合二为一的。许多包装设计者即是手工艺人,也是产品的生产者。

三是商品包装设计中的技术成分被少数人所垄断。在很大程度上,商品包装设计的成功主要取决于设计者对某项独特工艺的掌握。因此,基本无法大面积的推广,从而助长了技术的垄断,降低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最终导致手工艺的停滞不前。

(二)商品包装设计是市场经济的行为

19世纪上半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中产阶级的崛起,社会的需求成为了设计的主导目的。由此,设计推动了为大众服务的民主化进程,设计不再是少数权贵才能享受的奢侈品,设计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营销理念不断创新,出现了专门为商品包装提供设计、提供生产的厂家。这是商业市场中的一场革命,它体现了现代商业的经济模式,拉近了买卖双方的距离。商品包装用一张卡纸通过剪切和折叠就可以制成一个完整的盒子,这种以纸盒替代包装纸的包装形式,既方便快捷又可以平放而少占空间,降低了成本,扩大了再生产,提高了经济效益。这种商品包装的普及,使包装作为市场的媒介,有效地参与到商品经济的活动中去,精美的包装成为商品自身的推销员,在促销中“包装即是产品”成为现实。

进入20世纪以来,商品种类越来越多,商业竞争日益加剧。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设计师和厂家明白了商品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包装设计要想在商品的大潮中具有市场竞争力,除去产品自身的质量等保证外,产品的包装设计的优劣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整个商品包装设计中,商家的品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包装设计的典型化形象、可以快速传播产品的商品形象,从而,形成消费者信赖的视觉象征,更好起到促销宣传的作用。

好的商品包装设计不但能够促进产品的销售,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最终提高商家的经济效益。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又促使商品的包装设计不断创新,在这种相互的作用下,使得商品的包装设计理念更加成熟,更加贴近消费者的需求,成为商品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商品包装设计在市场中的独特性

现代商品包装设计虽说没有被包装产品的实际使用功能,但它是在对特定消费对象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消费心理的分析把握,运用视觉心理学的知识,创造生动可信的视觉形象来打动消费者,从而促成产品的消费和流通。

现代商品包装设计具有强烈的超前性、预测性。在设计-生产-销售-使用这四个环节中,设计的市场定位合理与否,很大程度决定了后两者的成效。因此,设计之前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了解厂家、消费者、竞争对手、媒体的详细情况是非常必要的。根据调查数据及市场状况提出策划方案及调整方案,商品包装设计与其它任何经济活动一样,也带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性。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具有极高的理性思维和雄厚专业的修养,这样才能设计出好的包装,才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

现代商品的包装设计日益职业化、专门化。在信息化空前发达的今天,各行各业分工越来越细,在协作中分工更加明确,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为各种类门的设计,如广告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也从生产中分离出来,独立的专业设计事务所的逐渐增多,公司内部的设计部门的逐渐下降。许多企业为了减少开支,取消了企业内部的设计机构,充分利用社会上的专业设计机构,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设计的专业化,适应了市场竞争的需要,提高了专门设计的质量,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现代商品包装设计的市场品牌效应

注重商业的品牌包装设计可以更好的赢得市场。品牌形象可以向消费者明确表现“我是谁”,我的产品以及企业的标识形象。企业产品一旦成为知名品牌,一定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无形资产价值,给消费者带来质量保障和消费信心。因此,现代包装设计应该注重突出品牌的视觉形象设计,应从包装的图形、色彩、造型、材料等要素入手,在考虑商品特性的基础上,遵循品牌设计的基本原则,使各项设计要素协调搭配,相得益彰。从营销的角度出发,品牌包装设计的图形和色彩设计是突出商品特点的重要因素,是品牌形象最有效的促销手段。

首先,图形在现代包装的品牌效应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图形包括商品形象、商品标志、卡通造型等辅助图形。包装的图形设计要注意商品的保护性、方便性、推销性的功效作用,使消费者只凭包装的图形就可以了解商品、认识商品,从而决定购买。包装的图形要充分显示品牌的标志特征,使消费者便于识别企业产品,特别是名牌产品与名牌商店,醒目的图形、明确的字体标志可以起到招徕顾客、吸引消费者的重要作用。品牌的字体形象,由于其可读性和不重复性,成为突出品牌个性的重要表现。如可口可乐的品牌字体,麦当劳的“M”字母形象等,在市场中都构成了强烈的形象表现力。

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中,只有充分发挥图形的表现力,树立好企业的品牌形象,才能使消费者在现实中产生图形与产品的联想,有利于宣传产品的形象,使消费者产生有效的购买行为。包装的图形设计要注意形式与内容的明确统一,使消费者一看即知商品本身的内容。同时,要能够充分展示商品,可以采用全透明式、开窗式的包装结构展示商品。要有产品的原料、配制、功效、使用和养护等详尽的文字说明。同一品牌的商品,可以采用同一版式,同一色调,以便给人统一的印象。

其次,色彩在现代包装的品牌效应中也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商品包装有不同的色彩要求。日本的色彩学专家大智浩,曾对包装的色彩做过深入的研究,对包装的色彩提出了如下几点要求:

包装色彩在竞争中是否有清楚的识别性,并能很好地象征商品的内容。包装色彩是否与其他设计因素和谐统一,并能有效地表示商品的品质与份量。包装色彩是否为购买者接受,并有较高的明视度及很好的文字衬托。包装色彩是否在不同的市场环境都充满活力,并不受印刷色彩的限制。大智浩认为达到上述要求的产品包装,一定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包装的色彩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它们各自独立又相互照应。包装色彩的个性体现在它的商品性上,有个性的色彩必然会加强包装的视觉冲击力,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产品的销售。长期以来,人们对某些颜色的表示内容有较为固定的理解。食品的用色给人以丰硕、甜美、香酥的感觉,能引起人们的食欲。各类商品都具有一定的共同属性和独特的个性。医药用品和娱乐用品、食品和五金用品、化妆用品和文教用品等都有较大的属性区别。而同一类产品也还可以细分。对此,色彩的处理要具体对待,发挥色彩的感觉要素(物理、生理、心理),力求典型个性的表现。

独特的包装色彩,可以使产品从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可以使产品形象更加深刻。在包装设计中恰当的运用流行色,可以给产品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流行色是一种时髦的、时兴的色彩,每年国际流行色协会都会根据国际形势、市场、经济等时代特征,新的流行色。目的是给设计者以色彩上的参照,从而创造出更加新颖的色彩效果。

各个国家民族,由于社会背景、经济状况、传统习惯和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不同民族的色彩习俗。如我国以红色象征喜庆、吉祥,礼品包装多用红色。黄色在过去是我国帝王的专用色,标志神圣、庄严、权威。在设计品牌包装时,通常会制定几种固定的色彩组合,作为企业产品的“形象色”,给消费者以强烈的视觉印象,如可口可乐的红色、白色。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的商品市场上,要使商品具有明显视觉特征,强调商品的形象色,增强商品的诱惑力,增强人们对品牌的记忆, 才能刺激消费,引导消费。

结论

市场经济是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们需要什么商品,需求多少商品都能在市场上反映出来,包装设计与市场的关系是设计与消费者的关系。市场需求是商品包装设计的一个重要尺度,市场需求在一定意义上反应了包装设计的成败,包装设计者如果缺乏市场经济观念,不了解市场,其设计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基本价值,就会成为徒劳无功,毫无意义的设计。

一位优秀的包装设计者在进行设计之前,应深入研究了解相关的市场背景。如该产品设计的委托方是否有企业营销的整体策划?是否有企业宣传的特定方针?是否有专用的识别符号?商品的材质成分、功能效用及等级如何?该产品的销售面有多大,主要销售给什么人等等,了解消费者的思想、需求,根据这些需要进行包装设计与生产销售。由此可见,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从属于商品或货物的主体,在有目的、应用性的设计中没有无条件的设计。商品包装设计的限制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是同一事物不可割离的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补共生的辩证关系。因此,包装设计者需要具有敏税的市场洞察力、较高的科技水平、良好的审美意识、丰富的想像力和大胆的创新精神,重视市场调研分析,把握包装设计的正确方向,一定会设计出高附加值的商品包装。

总之,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与市场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包装设计者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市场经济观念,使商品包装设计既适应市场的需求,又引导市场的需求。尽快提高商品包装的质量和包装设计的品位,拉近商品与消费者的距离,创造一个新的、健康的市场,使商品包装设计真正起到为中国经济发展服务的目的,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小林.包装设计.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

第3篇:包装食品市场现状范文

从企业本身来讲,对包装升级的主要意图是改变海洋休闲食品的旧有形象,激活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实现海洋休闲食品从边缘化食品向主流食品的迈进。在一定程度上,海洋休闲食品的外包装改革是有效的,毕竟从终端陈列方面,更便于消费者对产品进行精确认知,如八宝粥作为海洋休闲食品,因为其包装迥异于传统罐头,消费者对其认识也相应位移,认为其是休闲食品而非罐头。

但进一步说,在张胜军本人看来,虽然海洋休闲食品包装对其消费人群的变异,对消费者消费频率的提高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如果要从根本上实现海洋休闲食品完成中兴,成为如火腿肠等快速消费品一样的主流品牌食品,仅仅升级包装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必须针对目前消费市场现状,进行系统创新。

海洋休闲食品食品需要系统创新是由海洋休闲食品的市场现状决定的。

海洋休闲食品市场的四大特征

具体说,海洋休闲食品市场有产品同质化、人群小众化、渠道单一化、营销简单化四个特征。

从产品同质化来说,其主要分为外包装和内容物两部分。在外包装上,目前海洋休闲食品基本的外包装还是马口铁、塑料袋。该类型的包装简单耐用。但是,铁口罐头不便于开启,在国外,由于海洋休闲食品的普及,罐头起子基本是人手必备,但在我国,由于罐头的普及率不高,海洋海洋休闲食品的开启基本依靠手工,尽管大多产品都在罐头表面设置了拉环,一方面容易拉断,另一方面对消费者的手力也有要求,形成了对罐头消费热情的阻碍。

另外,从品牌形象角度看,长期一成不变的包装也使消费者容易形成消费认知疲劳,没有差异化的外包装在一定程度上使其竞争力与日俱下,品牌形象无法随着消费市场的升级完成相应的改变。

产品同质化的另一方面在于内容物。由于海洋休闲食品消费周期长,相当一部分需要出口,所以内容物呈现:油大、肉干、鲜味浓、口感欠佳等特点;这种特点在符合部分人口味同时,更因为一成不变而阻碍着更多人。

正是由于产品的同质化,导致了海洋休闲食品的第二个特点:人群小众化。海洋休闲食品的人群小众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海洋休闲食品的口感首先照顾的是沿海区域的人群,因此目标受众定位偏窄;2、海洋休闲食品由于腥味浓,适合热食,因此包装食品的冷食习惯,决定了产品腥味太浓,只有口味偏重者喜好,或者偶尔性品尝。

第三、海洋休闲食品的渠道单一化。从目前主流食品消费品的市场特征看,往往呈现出多渠道多层次的市场布局特点,包括超市、便利店、餐饮乃至专卖等多种渠道。但由于海洋休闲食品的消费边缘化,目前的主要渠道主要集中在流通、超市等几个狭窄的渠道,这就决定了其消费接触面的不宽等现状。

当然,对于海洋休闲食品的边缘化,更重要的原因是其第四个特点:营销简单化。由于产品同质化、人群小众化等特点,实际上只有在营销上加大力度,海洋休闲食品才有突破现状可能,实现进一步地发展。但从市场现实看,恰恰目前海洋休闲食品的营销现状处在放任自流的状态,既没有强有力的推广,也没有巧妙的促销,大多海洋休闲食品都是零散陈列在货架上,等待消费者自行寻找。实际上,正是这种没有互动沟通的营销现状更进一步加剧了海洋休闲食品的边缘化,使其成为了如一部分业界人士所说的“夕阳产业”     主流化的三大关键

实际上,要使一个看起来仿佛夕阳的产业实现中兴,正视目前主流消费的特征也就成为必须之举。

在张胜军先生看来,特征主要有三个:产品的层次化、消费的个性化和传播的大众化。

从传播的大众化来看,虽然传媒已经完成分化,任何一个单一的媒体都无法实现一统天下,但不能不看到,目前市场上真正占据主流的产品如饮料、乳品等无一不是尽最大力量占据有效阵地,实现自己品牌价值的最大化传播。实际上,只有这样,品牌产品才能在消费分化的现状上形成势能最大化,实现对目标消费群的包围,完成品牌知名度与忠诚度的打造。

从消费个性化来说,其作为传播大众化的对立面,恰恰是因为大众传媒的分化,导致了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最终使消费实现了个性化。其具体表现是,消费者往往是由于大众化传媒的影响,而去注意产品,但真正进入消费环节后,对产品品牌的判断并不依赖于媒体影响,而是从自身需求出发,希望能用产品完成自身个性需求的满足。

第三,从产品层次化来讲,实际上,正是因为传播的大众化和消费的个性化,主流市场产品往往层次出集团作战的态势。任何一个产品品牌旗下往往都会根据对市场的细分,形成系列产品,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去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海洋休闲食品中兴的三大创新路径

从海洋产品来看,要实现对消费者个性需求的满足,并进而形成主流消费,从根本上说,创新的根本的动力。

具体说其创新包括三部分:产品创新、消费方式创新和品牌营销创新。

从产品创新来看,其主要包括外包装和内容物的创新,实际上,目前不少海洋企业纷纷推出各种异型包装,正是这种创新的实践。而在内容物上,关键是如何打破旧有的工艺,在一个消费分化的时代去个性化满足消费需求,创新出有民族特色的,适合新一代消费者喜爱的产品。例如,在内容物上,可以引进菜系,用现代工艺加以工业化生产,从而形成全新的品类。

但从根本上,目前的创新之核心在消费方式创新上,如前所述,海洋休闲食品目前仅在一部分人群,在一些如佐餐、休闲时方构成消费条件。但实际上,任何一款主流产品,只有与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形成密切关系,使其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才能在消费广度与深度达到较好水平。

在这方面,方便面、快餐食品都是典型,而在海洋休闲食品中,生鲜类也是样板,正是因为这些食品本身已经脱离了旧有的副食概念,而逐渐成为人们生活消费必需品,所以其的消费频率和消费忠诚度都将随之上升,完成了对主流消费群的占据。海洋休闲食品实际上也只有这样,通过对生活方式的提倡,深入到消费者生活中,其才能摆脱目前的非主流困境,因为消费者经常消费而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品牌营销的创新就成为海洋休闲食品创新的关键,其具体包括品牌、渠道、传播、促销等四大块。

在品牌上,只有根据产品特色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有效定位,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才能因少而得多,实现品牌价值的重塑。

在渠道上,如何有效利用罐头产业的标准化优势,形成层次的渠道关系,是渠道创新的关键。从食品工业看,无论饮料,还是鸡精等产品,都是首先通过餐饮等渠道完成布局,实际上,海洋休闲食品也可以有效利用这些渠道,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分销体系,才能最终实现消费最大化。

而在传播上,关键是在一个传播大众化的时代,要有效利用消费个性的特征,有效精准传播,完成以最小成本对最多目标消费者心智资源的占据,只有这样,海洋休闲食品才能不断拓展传播面,最终进入主流。

第4篇:包装食品市场现状范文

关键词:食品;包装;材料;安全现状;发展趋势

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与食品安全具有极大的关联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食品包装材料是控制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食品制造的最后环节,不但可以有效的保护与宣传食品,还有利于食品的储存、运输甚至是销售。在这一层面上看,食品包装已经成为食品无法分割的重要部分,进而有效保证食品的质量。但就目前食品市场环境中,其包装材料还存在较大的问题,甚至是一些有毒的食品包装材料混进食品市场中,对食品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与影响,进而不利于我国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食品包装材料安全现状与发展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食品包装材料安全现状

食品包装材料使用问题。就一般情况而言,包装材料规定卫生级别主要涉及到工业级、药品级以及食品级等三个级别,用于食品行业的包装材料要满足食品级标准。就目前食品市场而言,其销售或者是使用的食品包装产品由于使用量与销售流通等因素,很多食品包装材料没有达到食品级标准就流入市场,同时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商有很多不具备相关生产资质,甚至有家庭作坊进行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与制作,生产环境与生产原料都达不到食品级要求,有毒有害的包装材料比比皆是,进而给食品安全性带来较大的威胁,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违规添加禁用助剂。为了牟利,很多生产商在添加剂方面下功夫,在实际食品包装材料生产制造中,大量使用碳酸钙、滑石粉以及石蜡等工业级添加剂,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生产中。甚至一些生厂商滥用添加剂,将添加剂与生产原料的配比进行对调,使得工业级添加剂已经远远超过生产原料比例,达到50%-80%。这种情况常见于一次性快餐盒中,在进行食品加热中,塑料餐盒中的有害物质会迅速溶解在食品中,长期使用会影响食用者的消化系统,进而引发肝系统病变、胆结石等疾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具有极大的威胁。

包装材料印刷问题。目前,在进行食品材料印刷的过程中,其印刷油墨材料中含有大量苯,这是现阶段食品包装安全质量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除了苯之外,印刷油墨中还含有重金属元素,给食品的安全性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从化学角度上看,苯是油墨系统中的组成物质,为了降低苯在油墨中的含量,工业上一般会用苯类溶剂对油墨中的苯进行稀释,甲苯是一种常用的苯类溶剂,很多生产厂家为了节省包装原料,将其当作调配混合溶剂原料,增加了油墨中苯的占比,很容易使得苯含量超标,进而对人体形成加大的危害。另外,苯本身具有一定的蓄积性,其性质对于人体来说无异于慢性毒药,人体一旦吸入不会排出,长时间就会引导癌症。对此,我国近几年在极力推广环保油墨,使其广泛的应用还需要各项措施与部门的协调与促进。

促进我国食品包装材料安全发展的有效路径

倡导低碳环保型包装材料。低碳环保型包装材料是食品包装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低碳环保生活概念的提出,人们对低碳环保型包装材料与予以更多的重视与关注,其发展方向逐渐向着环保化、功能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继而推出食品软包装,以代替传统的硬盒包b市场。在食品生产角度上看,低碳环保型包装材料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有效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实现食品包装材料的循环利用,进而最大程度上保证食品安全。例如,目前一些欧美国家已经用聚酯PET作为饮料包装原料,还有PC奶瓶,其重复利用率可以达到20次,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要选择利用效率较高的食品包装材料,树立重复利用意识,实现低碳环保型包装材料的广泛使用,进而有利于食品包装行业的健康发展。

优化塑料包装材料。在包装材料生产制造产业中,聚合物材料相比于玻璃、金属或者是纸来说,更具有使用价值与使用潜力,其功能性与经济性是其他包装材料无法比拟的,在这一层面上看,我国食品包装材料制造生产要继续以聚合物塑料包装为主体,在此基础上对塑料包装进行进一步完善与优化,进而促进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的发展与改革。我国加入WTO后,关税下降使得塑料树脂的关税降低了60%左右,在一定程度上为塑料包装材料的发展与使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较为尖锐,塑料材料化学污染逐渐流向食品,尤其是聚合物单体、抗氧化剂以及DOP等化学物质。对此,生产企业在进行食品质量优化的过程中,要重视标识的作用,加大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宣传,引导消费者合理使用食品包装,实现双QS。同时,开发和生产无色透明或半透明制品,既可以展示所包装的食品,又便于回收利用,提高产品废弃后的价值。另外企业应在产品上标注原料名称和代号,便于回收利用。

完善食品包装检测体系。对于我国食品包装材料安全问题,要进一步完善与优化食品包装检测体系,简化检测流程与检测手续,加大食品包装安全检测设备的研发。目前,食品包装检测方法有感官检测与仪器检测两种,感官检测是常见的直观检测方式,主要负责食品外包装破损情况、封口处严密性、包装材料异味以及质量安全标志等,对食品包装进行初步的检查,进而有效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而仪器检测主要是利用相关检测仪器对食品包装材料内的化学物质进行检测,查看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情况、重金属含量、苯含量等,判断食品包装材料的超标问题,进而保证食品安全性。

构建食品包装安全保证体系。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要结合现有资源构建食品包装安全保证体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树立食品保证安全意识。企业要结合的产品生产工艺、储运环境以及产品品质等方面进行食品包装材料的选择,同时要掌握包装材料质量标准,要加大对包装品经销商的相关资质进行核查,严控包装质量安全标识。第二,要对食品包装设计进行调整与改进,结合食品相关特性与消费者体验反馈,对食品包装设计进行进一步优化,推进食品包装标准化,制定食品包装安全质量标准,其中要明确食品包装方式与包装材料,同时要对其储运方式进行规定,进而提高食品在流通或者是销售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文通过对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的分析,让我们知道了食品包装材料是控制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对食品在储运与销售中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食品包装材料安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倡导低碳环保型包装材料、优化塑料包装材料、完善食品包装检测体系以及构建食品包装安全保证体系等有效措施,进而促进我国食品包装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汉学,董海洲,王兆升,代养勇. 国内外可食性与全降解食品包装材料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4(05):79-87.

[2]王洪江,孙诚,曲颖.食品包装复合材料现状及发展趋势[J].包装与食品机械,2015(01):58-62.

[3]唐桂芳,许蔼飞,蒋宏霖.关于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现状与对策研究[J]. 中国包装工业,2015(Z1):99-100.

第5篇:包装食品市场现状范文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问题食品的波及范围日益广泛,以“白酒塑化剂”事件为代表的食品安全事故更是直接凸显了食品物流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薄弱性。同时,在当前对于食品市场的弱规制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破解,严重挫伤了广大消费者的社会信任度,也制约了食品市场的良性发展[1]。因此,如何加强对于食品市场的监管、切实保障食品安全正逐渐成为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目前来说,对于如何防范和管控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单纯依靠以行政监管为主导的传统监管模式已然无法有效应对日益复杂化的食品安全问题。现行政策下,政府监管的政策性负担以及规制俘获等诸多因素的相互耦合,使得政府监管缺席的现象屡见不鲜,食品安全风险难以得到有效遏制,食品市场氛围进一步恶化,引入不受政策性负担影响的食品安全治理主体,才是破解当前食品安全治理困局的有效手段[2-4]。在整条食品供应链上,食品安全风险从食品生产伊始便相伴相随,任意一个环节所存在的细微纰漏都极有可能引致大规模食品安全事故的爆发[5,6],食品安全治理工作应当从更为动态、复杂的视角开展并推进。长期以来,我国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重点一直聚焦于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对于食品物流的关注则相对较少,而食品物流贯穿于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在食品市场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想要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除了要加大对于食品生产及消费环节的监管力度以外,食品物流环节治理在保障食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7,8]。

2食品安全物流环节信息透明度的理论依据研究

食品安全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如何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需要从不同的学科范畴进行统筹兼顾,因此,其涉及的相关理论必定也是多样化的。关于食品安全物流环节信息透明度的相关理论,从经济学范畴来看,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理论,从管理学范畴来看,有利益相关者理论,最后,从法学范畴来看,知情权理论与食品安全信息透明问题最为贴切。这些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信息透明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和探讨,为解决食品安全风险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2.1社会共治深入开展,透明度提升是重中之重

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开放演化、具有耦合作用和适应性的复杂网络系统,因此,依靠政府所主导的传统管理模式难以有效化解社会问题,必须要建立社会治理的协同创新机制和制度安排,展开社会协同治理[9]。在实践中,我国已经逐步探索出一条基于多元主体协同行动的社会共治路径来解决社会问题[10]。所谓社会共治,是指包括政府、企业以及以消费者、媒体和非政府组织为代表的第三方监管的监管活动实现相互协同的混合监管模式[11]。社会共治能够得以有效运行的基础和条件在于公共部门的私营部门之间能够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信息的交换,因此,提高信息透明度对于当前许多社会问题的治理都有着重要作用[12]。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食品市场的复杂性也有目共睹,因此,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也必然要依靠社会各方力量的协同行动[13]。单就食品物流环节来看,所涉及的部门不仅包括食品生产者、食品经营者,还包括食品物流业务的运输部门、仓储部门,物流过程中的转运、转储等任意一个节点出现问题,都会酿成食品安全事故。因此,应当高度重视物流环节的信息透明度,为各部门之间协同行动以规避食品安全风险提供必要基础。

2.2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透明度提升为破解之道

食品安全风险的本质是信息不对称问题[14-16]。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参与者拥有的信息是有差异的,这一差异往往会致使一些市场参与方在决策过程中违背市场规律,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利益受到侵害而具有信息优势的参与方则能够从中坐收渔利[17,18]。一般来讲,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常会引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具体到食品物流环节中来看,承担运输和仓储业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于物流中的各项信息掌握得更为全面,而食品企业则处于信息劣势状态。在这样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可能会出于降低运营成本等方面的考量,在运输或仓储进程中单方面违背契约,致使食品品质受到损害,最后经由食品经销商将食品安全风险转移至消费者手中。另一种情况则是,食品企业自身承担物流业务,出于降低运营成本、攫取超额利润等考量,故意隐匿食品物流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将食品安全风险转移至消费者手中。不管是处于上述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食品物流信息的非透明化无疑都会导致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承担食品安全风险。因此,为了消除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及逆向选择问题,必须要求食品物流业务方积极透明食品物流信息以提高食品物流信息透明度,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食品物流委托方或者食品消费者能够做出理性决策进而规避食品安全风险。

2.3消费者知情权诉求强烈,透明度提升乃众望所归

基于上述对于食品物流各利益相关方的信息掌握情况的分析,能够看出不管是物流服务消费者还是食品消费者同方相比永远是处于绝对信息劣势的一方,食品安全风险也多由其承担。在各市场参与方中,处在信息劣势地位的参与方为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侵害,对于“知情权”的诉求日益强烈(“消费者知情权”这一法律概念首先出现于美国,1962年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国情咨文》中将其列为消费者“四大权利”之一,所谓消费者知情权,是指消费者拥有知悉其所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随后,消费者知情权逐渐运用于食品行业,强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向社会公众公开、透明更多的食品品质信息,以此作为保障消费者生命安全、提高政府监管效率的重要手段[19]。消费者知情权是消费者权利中的基础性权利,对于保护不具有信息优势的消费者来说意义重大[20]。传统理论认为消费者知情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有关商品或服务的基本情况、有关商品的技术指标以及有关销售状况[21]。然而,在目前的商品交易市场尤其是食品市场中,消费者对上述信息的掌握已然难以帮助其全面判断商品质量,因此,其他一些对于消费者正确判断、选择商品的相关信息,也必须要向消费者公开。从食品市场来看,当前法律法规以及政府行政条例对于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都有一定的探索和实践。然而,食品消费者对于食品信息的掌握更多地集中于包括食品标签、营养价值等在内的关于食品的基本信息,而对于能够对食品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的包括食品物流环节信息在内的相关信息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因此,食品消费者在判断食品品质时,就很难从更为全面的视角加以衡量和把握。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作为物流业务委托方的食品企业同物流企业相比对食品物流过程中的相关信息的掌握也相对匮乏,导致部分食品企业难以严把食品质量关,从而使得问题食品流入市场,从而引致大规模食品安全事故的爆发。

3食品物流环节信息透明度同食品安全风险规避的关系研究

3.1信息透明度提升,食品物流企业的信息垄断地位相对削弱,食品安全风险防范及控制意识得以强化

如前所述,承担食品物流业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于食品物流信息的掌握情况最为全面,而其他包括食品企业、食品消费者以及监管部门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对于信息的掌握情况则相对较少,使得食品物流企业有机可乘,单方面违背食品物流契约,使得食品品质受到影响。而提高食品物流信息的透明度,将会使食品物流全过程实现可视化以及可控化[22],食品物流企业违背契约被识别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违规成本也随之增加。总的来说,通过提升食品物流环节的信息透明度能够倒逼食品物流企业主动依约履行物流契约,在考量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兼顾食品安全风险,在履行契约的过程中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3.2信息透明度提升,食品企业的物流信息劣势地位有所转变,食品安全风险识别及管控能力得以强化

当前情况下,由于专业化进程的加深以及社会分工的精细化,鉴于物流中控温性、物流设备专业性等多种特性,更多的食品企业将食品物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23],在这一过程中食品物流业务的委托方以及方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博弈。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委托———理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时有发生[24]。食品物流信息透明度的提升,对于食品企业来说,能够获取更多的食品物流信息,有效地改善其在同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的利益博弈中的信息劣势地位。基于对食品物流信息的获取及分析,食品企业能够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的识别及管控能力,进而在食品进入流通之前严把食品质量关。此外,在食品行业中,还存在着部分规模较小的个体工商户,出于节约成本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考量,自行以自然状态等非专业手段承担食品物流业务,使得食品品质受到影响,进而大大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25]。而通过透明食品物流信息,则会有效提升食品物流环节的透明度,为其他利益相关方判断食品品质提供了重要线索。

3.3信息透明度提升,食品监管部门对物流信息掌握状况改善,食品安全风险溯源及规制能力得以提高

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需要政府的有效监管,食品市场也不例外,虽然在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方面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政府监管的重要作用仍然不容置疑[26]。然而,由于食品市场的监管对象存在规模小、数量多以及分布散等诸多特性,使得食品监管的效率大打折扣,监管成本也相对较为高昂[27]。而食品物流信息透明度的提升,能够为政府监管部门指明监管的重点方向,进而使其在锁定问题食品流向、追溯相关责任人以及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防范工作等方面的效率明显提升。

3.4信息透明度提升,食品消费者物流信息获取难度有所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判别及规避能力得以加强

在食品市场的各利益相关方中,食品消费者往往处于食品信息的绝对劣势地位,同时,又鉴于多数食品的“信任品”属性,使得食品消费者通常也是食品安全风险的实际承担者[28,29]。因此,在现代食品市场的匿名交易制度下,出于保护生命健康等方面的考量,消费者需要透明的信息作为消费决策选择的依据。目前来说,我国消费者对于各类食品安全信息的了解水平都明显低于其需求水平,约有43%的消费者会主动搜寻食品安全信息[30],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食品市场上食品安全信息供应存在明显不足的情况。食品物流环节信息透明度的提升,降低了食品消费者获取食品安全相关信息的难度,消费者可以基于更多的食品相关信息对食品品质做出评判,进而最大限度地实现食品安全风险的规避。

4提高食品物流环节信息透明度需透明的相关信息研究

食品物流环节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其目的在于利益相关者能够通过所获取的物流环节相关信息对食品品质做出一定的判断,因此物流环节食品安全信息的透明既要能客观反映出食品品质状况,又要避免信息过载问题。物流环节主要承担从食品生产到食品销售过程中的运输及仓储任务,因此,食品安全物流环节信息透明也应当着重从运输以及仓储的角度出发,同时,物流环节管理的质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食品品质,也应当是食品安全物流环节信息透明的重点所在。

4.1物流基本信息纷繁多样,信息透明应全而不偏

食品运输和食品仓储是实现食品从生产企业流向销售企业继而流入消费者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都是食品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31]。在食品物流环节中,诸多因素会对食品的品质产生重要影响,进而造成食品腐败变质、化学污染、包装破损以及食品过期等诸多食品安全风险[32]。从运输及仓储环境方面来看,由于食品通常具有易腐败变质以及保质期相对较短等特性,为规避食品安全风险,在仓储以及运输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温度、时间、卫生等硬性指标的要求[33]。同时,食品在运输配送以及仓储过程中同其他气味的商品混杂,可能会导致串味以及口感变差等问题,更有甚者,还会同微生物和重金属产生交叉污染等诸多问题[34]。从食品的运输及仓储技术设备方面来看,不同品类的食品对于运输条件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为保证食品品质,差异化的食品物流技术及设备不可或缺。尤其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品类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以冷鲜肉、新鲜蔬菜等为代表的冷鲜需求食品的增加使得冷链物流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从当前我国温控运输的现状来看,中国的零售食品有50%需要温控运输,但需要温控运输的货物只有15%在拥有温控的环境下运输,而在欧洲和美国同样的货物有85%是在温控环境下运输的[35]。生鲜食品和冷链食品在食品消费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食品物流必须有合适的冷链、保鲜链甚至是气调链。食品运输过程中,设备数量、设备质量标准的协调能够保证易腐食品总是处于适宜的运输环境中[36]。食品的运输环境以及运输技术及设备都会对食品品质产生影响,在这一过程中,人为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在装卸搬运过程中,操作人员的不规范操作行为将会导致货物的破损、变形以及包装损坏等,使得预包装食品同外界复杂的环境产生直接接触,诱发食品安全风险[37]。此外,在当前食品供应链长且复杂的背景下,食品物流亟待引进食品安全意识较强的食品物流专业人才,以提升食品物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38]。总之,在食品运输以及仓储过程中,只有通过食品物流操作人员对于食品物流设备的专业化操作,才能够充分保证食品物流环境的适宜性和安全性,进而规避食品安全事故。因此,在对食品物流环节的信息进行透明时,应当统筹兼顾、全而不偏。

4.2物流管理信息林林总总,信息透明应细而不繁

食品物流企业的管理质量对于食品的储运效率以及食品品质产生重要影响,同时食品物流企业在管理方面的相关信息也是利益相关者对其业务能力判断的重要依据,因此,物流管理信息也应当同运输及仓储信息一样成为食品安全物流环节信息透明的重点。相较于一般物流企业,由于服务的对象及其产品的特殊性,往往对食品物流企业的资质要求也更高。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进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食品物流企业应当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积极引入食品物流信息技术,以实现食品物流全过程的可视性及可控性[39]。冷藏车载GPS定位系统是冷链信息技术的重要方面,RFID监测技术是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两种技术实现无缝对接,可将温度变化记录在“带温度传感器的RFID标签”对产品的生鲜度、品质进行细致、实时的管理[40]。此外,条形码技术、无线射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地理信息技术(GIS)、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等信息技术在物流环节中的应用,都极大提高了食品物流全过程的可视性,使得食品物流企业能够及时对物流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也为建立健全食品追溯机制提供了必要条件[41]。此外,对于物流设备的管理以及物流管理制度的制定都是反映食品物流企业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对这些方面信息的透明,能够有效提高物流环节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总之,食品物流管理对于保障食品物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其信息透明也为各利益相关方判别食品品质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在选择食品物流管理信息的透明内容时,应切中要害,重点披露对各利益相关者最有实际价值的信息。

5研究评述及展望

第6篇:包装食品市场现状范文

【关键词】现状 食品管理 管理措施

一、中国食品问题现状

制造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添加有毒物质的情况仍然难以杜绝。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剂,加工食品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农产品、禽类产品的安全状况也不容乐观。抗生素、激素、农药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禽、畜、水产品体内。面临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威胁,尽管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有害,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二、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由于相关部门对食品生产过程的监管不力,使得中国食品行业严重违规,违法销售不合格,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屡禁不止,并且日益严重。中国食品管理一直采取的是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方法。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争着监管、重复执法或者是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这就给某些食品行业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提供了可乘之机。

中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中存在诸多弊端和问题,为不少问题食品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空间。中国的食品法律条文规定的过于笼统,难以操作。食品安全的标准水平偏低,许多指标远远低于国际标准,还有许多重要标准现在还没有制定出来。这些都为一些违法企业生产超低标准甚至是不合格产品提供了条件。

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方面的常识,这也导致了许多食品安全问题。首先,消费者缺乏购买安全食品的常识。中国的许多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不高,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购买产品时,安全意识淡薄,不顾及食品的安全质量问题。还有一些消费者购买特价便宜食品,抱侥幸心理,也为不合格产品打开了门路。也有许多消费者缺乏安全科学食用食品的知识,由此引发一些疾病甚至是中毒事件的发生。

三、改善监管措施

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2009年,我国颁布了《食品安全法》,把食品问题上升到相关法律的层面上,以示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同时国家各食品相关部门也加大了监督抽查力度。全国上下掀起了重视食品安全的热潮,并取得了一定阶段的成果。从整体上上看,有了明显进步,但仍然未从根本上消除我国食品安全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因此,要更进一步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一是对全面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力度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科学种植养殖等;二是加强宣传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三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诚信、公德的宣传,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只有全民素质提高了,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完善与食品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研究并提出既符合国际原则有适合我国国情的安全技术法规、标准,全面提升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水平。还有不断提高国家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国家食品安全的监督和控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加强监管力度,实施相关法律,严打不合格产品。加强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从源头、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控制食品的安全。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的责任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健全市场管理和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确保消费者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建立独立的第三方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广大媒体和人民的监督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食品行业协会,对从业者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推进诚信建设,培养自律精神。协会要定期组织会员学习,会员要互相参观、检查、评议和监督。

提高检测技术和能力,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持。无论是从源头管理、市场准入、产品抽查或是进出口把关都需要相应的检测手段技术。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质监部门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建设,不断补充新型的设备仪器,另一方面,更要训练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检验技术人员,为产品检测严格把关。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借鉴学习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我国已加入了WTO,为了打破技术壁垒对我国食品出口的阻碍,食品的安全管理与国际接轨势在必行。我们要注重引进和创新并举,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标准开展技术创新研究,为我国的进出口提供技术支持。

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有效控制。建立和完善食品监控机制,加强重点监控与系统监控相结合,监控不同地区,不同品种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消费、贸易状况。密切关注和研究市场变化,提前做好各种应对准备,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我国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广大人民,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人民素质的提高,相关部门的监督,政策法规的监管,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的解决,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将更加的健康美好。

参考文献:

[1]颜亦斌.食品包装与食品安全[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4,(2).

第7篇:包装食品市场现状范文

大兴辖区保健食品市场现状

1大兴区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现状。截至2012年5月,大兴区共有保健食品生产企业15家,以自主生产企业为主(图1),其中有9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共持有17种保健食品批件。然而,目前全区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情况却不容乐观,大部分企业正处于停产状态(图2)。

2大兴区保健食品经营企业现状。截至2012年5月份,大兴区共有保健食品经营企业330余家。2008年以后,该区内新开办的保健食品经营企业数量一直呈平缓趋势,经营企业广泛分布于全区14个乡镇,其中以黄村镇、西红门镇、旧宫镇的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密度最大。保健食品经营企业类型主要有:药店、大型商场、连锁超市、专卖店以及经营公司与小商店等。

保健食品监管中的问题

1消费者存在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购买能力不断增强。由于缺乏相应的健康保健知识,容易出现盲目购买。加之自我保护意识较差,消费心理尚不成熟,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对“药食同源”等理论认识上的模糊、“随大流”的从众消费及攀比心理、医学知识的匮乏以及在健康问题上的急功近利等因素,都助长了保健食品消费市场的不规范。

2保健食品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

1)夸大宣传功效。部分企业采用所谓的专家义诊、讲座或患者“现身说法”等形式进行虚假夸大宣传;在社区与城乡接合部等人员流动较大的场所,以“免费体检”等手段夸大宣传、变相销售;部分生产企业违反保健食品标识规定,在宣传材料和媒体广告上夸大宣传产品功效、适宜人群,误导和欺骗消费者。

2)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对保健食品索证工作重视不够。索证是保健食品在流通环节保质量、保卫生、防止假冒伪劣品流入市场的重要措施。在保健食品流通领域,索证管理是监管部门对经营企业实施日常监管的一项重要手段。经营者购进保健食品渠道的合法性以及销售保健食品的真实性,都是由经营者提供的供货方和生产商的资质以及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和批次检验合格报告单来证明。但是部分保健食品经营企业产品索证不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进货检查制度。而有关的行政处罚案件中涉及到索证的处罚也非常少见。

3)“类保健食品”的普通食品与保健食品混淆。随着保健食品管理的逐步规范,冒用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假冒产品日益减少。但随着保健食品成为消费新宠,市场上又出现了大量貌似保健食品的普通食品,这些产品形态也呈现片剂、胶囊、口服液等保健食品常用形态,部分普通食品外包装或者说明书暗示保健功能,极易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很难区分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

3保健食品生产领域存在的问题。

1)企业规模小、研发水平低。部分保健食品生产企业面临着企业规模小、科技投入少、产品寿命短、效益不理想等问题。甚至少数企业面临停产、倒闭等严重问题。

2)原料管理不规范、检验能力有限。部分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原料采购管理不规范,对原料供应商质量保证体系的审计与评估留于形式;原料进行采购时对相应的资质证件索要不全;部分企业的检验能力有限,无法对原料进行主要参数的检验,同时又不能保证对原料进行逐批送检,导致所生产的保健食品质量存在隐患。

3)委托合同不够规范。监管中发现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委托方与受托方签订的委托合同过于注重经济利益条款,往往忽视了产品质量条款;部分委托合同未标注原料由何方提供、产品何方检验与产品在加工和销售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由何方承担等必要条款。

4监管部门存在的问题。

1)作为基层的监管部门,面临着监管人员编制少、辖区面积大,监管企业较分散等问题。同时随着人们对保健食品行业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保健食品安全事件令人担忧,因此造成基层监管部门工作长期超负荷但效率却不高。

2)部门与部门联动不足,致使监管难成合力。基层药品监管部门的保健食品监管工作,主要内容是对各职能部门的保健食品监管工作进行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开展有关保健食品的监管工作。保健食品作为食品的一个分支,涉及到卫生、工商、质监等各个监管职能部门,因此,各单位在工作协调、衔接、工作处理依据不同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监管难成合力。

监管对策

1加强宣传。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宣传,在各媒体上加大宣传和普及保健食品常识,披露保健食品市场中存在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增强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知识的理解和辨别能力,同时继续保持对保健食品广告的高压监管态势,遏止虚假违法广告,提高群众对虚假违法保健食品广告的识别能力。

2严格审批许可。严格把控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的准入标准关,杜绝未经许可或不符合许可条件的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完善保健食品企业退出机制。逐步淘汰生产水平较低、生产工艺落后的生产企业。对于经营企业存在的违法违纪行为,在处罚后也应当实施退出机制。

3加强监管。引导企业规范经营,针对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督促企业自查自纠,强化企业是第一质量责任人的意识;指导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建立并执行验收制度,审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和保健食品的合法性,建立进货台账,规范保健食品购进、验收、储存制度,明确要求经营单位的保健食品必须设立专柜,分区分类摆放;针对生产企业应当加大对原辅料的检查力度,帮助企业健全原辅料供应商审核体系,规范企业合同,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督抽验。

4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全体保健食品从业人员的法制观念,完善立法制度,用行政手段建立健全保健食品的管理法规是最重要的措施;提高消费者和企业的法律观念,依法治理保健食品行业的生产和销售,才是保健品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以行政手段,将虚假违法的保健食品坚决清理出局,加大处罚力度。

5建立长效机制。保健食品监管部门在加大对保健食品注册审批、生产经营监管的同时,还要不断健全和完善保健食品质量检验、安全评估、市场准入(退出)、安全监测与监督抽查、质量预警、广告宣传以及产品标志、标识、标签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流通领域的质量监控及其服务体系、质量安全标准及检测检验体系、执法保障体系,逐步建立保健食品监管长效机制。

第8篇:包装食品市场现状范文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安全管理不规范所致。

毒奶粉、毒筷子、毒餐盒等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最终所有的原因都指向了公共监管体系的缺失。实际上,公共监管体系一直存在,只是在各层级、各部门的监管力度上打了折扣,如果按照相关法律条例及职责赋予加以日常监管,各尽其责,而非等待其事态大规模扩散并爆发后才匆忙行动,将会有效遏制危害人民健康的事件发生。

第二,利益驱动所致及庞大的市场诱导所致。

不法商人往往为了一已经济私利,不惜昧着良心去伤害广大食客的身体,因为即使这样,只要不是客观原因导致的“东窗事发”,商人们就不愁巨大的获利空间。而中国的人口众多,食品市场空间大,盲从心理重,任一食品只要包装、宣传、处理得当,一定会有巨大的市场存在。

第三,部分商人缺乏公德心所致。

“无商不奸”在中国已经有了上千年的传承,而且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社会形态下,大有进一步发扬光大的趋势,总有部分商人群体严重缺乏公德心。

针对中国食品市场的现状和国情,要想改善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那么就要从现在做起,从以下几点做起:

(1),落实企业和政府责任。

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经营者负有保证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的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坚持统一协调与分工负责相结合,认真履行职责,搞好监督指导。

(2),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责任制度与问责制度,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顺利进行。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必须敬业尽责,以对百姓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对食品市场加大检查频率,拓宽覆盖范围,最好做到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保证食品安全市场的“零死角”。 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击食品安全领域各种违法生产经营的行为,严肃查处并追究监管不力的行为,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3),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体系。

配合食品卫生监督、质检、工商为主的政府职能部门资源,使各有关部门的监管工作有机衔接起来,让市场监管到位。同时以食品行业协会为主导,带领企业坚定不移的执行与参与政府的各种类型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及活动。

第四,还需努力提升社会的道德良心水准。

不为自身获利而去害人,这是最底线的道德标准,然而在利益至上的喧嚣时代,道德底线总是被轻易地放弃。在市场经济的建设中,我们显然更多强调市场的逐利性,而忽略了其道德性,很多时候,道德性的呼吁甚至被认为与市场的经济性格格不入,这不能不说是个认识上的偏差。

食品安全问题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食品安全信息的有效扩散可以确保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食品生产者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掌握着食品安全的源头信息。政府监管部门作为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执行者,应加大在食品安全信息系统的构建及信息的有效传导方面的执法力度,对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社会媒体和行业组织在保障食品安全上有着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其信息扩散功能能够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很大的帮助。消费者应该自我教育,提高安全消费能力。

第9篇:包装食品市场现状范文

关键词:食品安全隐患 现状 食品检验 监管状况 建议

一、前言

中国有句话: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食品的质量不安全,将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近几年我国食品加工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使得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随着各行各业透明度的进一步提高,食品的质量问题也频频被媒体所暴光,食品行业的安全问题成为人们最普遍关心的一大主题。重视食品安全已经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应明白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各级有关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与时俱进,这在当前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长久以来,关于种种劣质食品的报道几乎成了我们隔三岔五就能在媒体上看到的一个主要话题。比如说关于劣质的面粉、大米、豆制品、染白粉丝、注水肉、苏丹红、三聚氰胺事件等。各级监管部门针对于此的执法检查,始终没有停止过, 2007年还进行了全国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并相继制订了各种法和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可见我国对食品安全的整治力度有着铁的手腕。各级监管部门的工作不可谓不努力,但劣质食品依然层出不穷。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五大问题:微生物造成的食源性疾病、种植养殖方面的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环境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生产经营者守法意识淡薄、食品生产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从而导致了我国食品生产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均衡。

三、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

以上食品问题,发现并不是偶然巧合,而是目前特殊条件下多方社会经济道德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一)从导致疾病和中毒产生方面分析食品安全隐患的成因

1.病原微生物控制不当

食品的原料和加工程度决定了它具备一定的微生物生长条件,食品加工制造过程和包装储运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我国发生的集体食物中毒大多由微生物引起。在我国,易造成食物中毒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尤其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更容易发生。

2.化肥、农药等对人体有害物质残留于农产品中

由于多施和不按规定要求滥用农药,我国每年因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屡屡发生,特别是蔬菜中残留的有机磷中毒。再有我国每年大量、超量或不合理地施用化肥于农作物上,使化肥在土壤中的残留量越来越重。

3.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属于化学污染的范畴。以镉污染较为严重,其次是汞、铅等。多数金属在体内有蓄积性,半衰期较长,能产生急性和慢性毒性反应,可能还会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的潜在危害。目前,我国儿童铅污染较为严重。

(二)从食品安全监管状况和经营者素质方面去分析食品安全隐患存在的因素

尽管政府一贯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也做出了许多努力,但由于食品安全受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等多种因素制约,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还存在着种种问题。

1.市场信息的不完全

不完全信息的存在导致败德行为的出现和市场混乱,造成市场失灵。由于食品安全质量特性,食品市场买卖双方同样面临着对食品安全信息了解的不完全性,在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的驱动下,拥有信息优势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会自觉不自觉地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提供虚假、遗漏、过时或误导的信息,甚至采取不道德的手段生产和将那些假冒伪劣产品销售给顾客。消费者在知情权和选择权等信息占有上总是处于劣势,对于所选食品的安全性难以做出正确判断,有可能导致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机制失灵,以致出现低质量的劣质食品驱逐高质量的优质食品的现象,最终导致食品市场秩序混乱。

2.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消费者在与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冲突中处于弱势,必然会有一些企业要不择手段地损害消费者利益。食品生产经营者为拥有强大经济力的组织体,而单个分散的经济力薄弱的消费者难以与之抗衡,再加上法律知识缺乏,当其利益受到损害后,往往选择忍气吞声,或者大多数消费者心存“免费搭车”的念头,最终结果可能谁也不去反映食品安全问题,保护自身权益。

四、加强食品安全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力度

及时更改和修订过时的法律法规,各地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工作需要的地方性法规。面对当前食品安全状况,建议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以上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二是加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科学确定食品标准制定原则和依据,增强标准的可操作性,逐步实现标准体系与国际惯例接轨;三是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等各类认证的法律地位,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统一的食品认证认可体系,培育一批运作规范、社会信誉高、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食品认证机构;四是加强劣质产品召回制度,为查处和销毁不安全食品提供法律依据;五是加强食品安全应急机制。

(二)建立顺畅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

建立良好的质量信号传递机制,有助于解决食品质量的市场失灵。政府要提供公共信息和教育培训,及时食品安全信息,定期公布质量抽检结果,疫情和有毒有害物污染警报,提醒公众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对具有良好声誉的企业进行宣传报道,并接受新闻媒体和公众监督。建立各类食品营养信息数据库,对生产者和食品系统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方面的培训与教育。

参考文献:

[1]郑华英,龙一兵.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的控制[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2.05

[2]谢敏,于永达.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7.02

[3]李新生.食品安全与中国安全食品的发展现状[J].食品科学,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