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时间飞逝的句子范文

描写时间飞逝的句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时间飞逝的句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描写时间飞逝的句子

第1篇:描写时间飞逝的句子范文

1.时间仍在,是我们飞逝

2.收拾起心情,继续走吧,错过花,你将收获雨,错过这一个,你才会遇到下一个。

3.他们曾经暧昧,他们几时暧昧。

4.他说:“你会找到一个比我更好的人。” 你微笑说:“但我不会再对人这么好了。”

5.摊开掌心对着天空,掌心里有阳光,那是我想你时莞尔的笑容;掌心里有雨滴,那是我思念你偶尔滴落的泪水。

6.听悲伤的歌,看幸福的戏。

7.童话已经结束,遗忘就是幸福。

8.文字与感觉永远有隔阂。

9.我错过了很多,我总是一个人难过。

10.我还在原地等你,你却已经忘记曾经来过这里。

11.我生命里的温暖就那么多,我全部给了你,但是你离开了我,你叫我以后怎么再对别人笑。

12.我相信我爱你。依然。始终。永远。

13.最初不相识,最终不相认。

14.做一个简单的人,带一个简单的目标。

15.过去的一页,能不翻就不要翻,翻落了灰尘会迷了双眼。

16.恨,能挑起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

17.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18.还是火柴说的好啊,她说男人都是下半身动物。那些男人口口声声对你说给你下半生的幸福,其实是说给你下半身的幸福 。

19.记忆想腐烂的叶子,那些清新那些嫩绿早已埋葬在时间刻度的前段,惟有铺天盖地的腐烂气味留在时间刻度的尾部。

20.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

21.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需誓言。今夕何夕,君已陌路。

22.快乐和幸福那么相似,可是快乐就是幸福吗?

23.没有人能够唱得像那些处于地狱最深处的人那样纯洁。

24.那些说给树听的话,嵌在树的年轮里,随流年一点一点长成参天的回忆。

25.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26.人是可以快乐地生活的,只是我们自己选择了复杂,选择了叹息!

27.人在最悲痛、最恐慌的时候,并没有眼泪,眼泪永远都是流在故事的结尾,流在一切结束的时候!

28.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29.如果可以和你在一起,我宁愿让天空所有的星光全部损落,因为你的眼睛,是我生命里最亮的光芒。

第2篇:描写时间飞逝的句子范文

加强教师修养,突出“语文味”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掌控者,教师掌握教学进度,还要实时创新教学内容,灵活转化教学方式。因此,教师需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教学水平,不断强化教学效果。当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旁征博引、灵活自如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及时调动起来,并且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反之,小学语文课堂便会失去活力,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极大受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比如在教学内容上要深挖教材,与一些课外知识相联系,拓展学生的视野。在教学方法上,要积极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还需教师提高备课质量,重视备课环节,仔细钻研教材,划出重难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教学方案。教师还应围绕教学主题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课堂学习活动,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中的课文《天安门广场》时,教师应在课前收集天安门广场的各种资料,形成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设想学生可能会问到的问题,及时充分地解答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在品读课文中体会“语文味”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已经具备一定的发散性,讲究对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认真品读文中的每一个精彩词句,使学生在品读课时悟出“语文味”。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知识水平还不够,品读课文时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在教师的引导下消化和吸收文章精髓。

品读文中的精彩词句 苏教版小学语文中包含了很多趣味性和知识性兼具的文章,文中的精彩用词既体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也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准确生动的用词习惯。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课文《庐山的云雾》时,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笼罩山头的云雾”像“白色绒帽”,“缠绕半山的云雾”则像“一条条玉带”,虽然同是云雾,但不同形态下的云雾又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作者用形象化的比喻准确生动地描绘了这两种不同状态的云雾,表现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用词之精准值得学生学习。再如课文《老师,您好!》,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将老师形象地比喻成“春蚕”“甘露”,既亲切生动,又准确细致,表达了人民教师的奉献精神。

品读文中的句子和段落 苏教版小学语文中的课文除了用词精彩外,还包含很多精彩句子和段落,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包含了巧妙的修辞以及其他写作手法。教师引导小学生品读这些句子和段落能够使学生更为系统全面地掌握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组中的《黄果树瀑布》一文时,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这段关于瀑布的描写动静结合,时而“悬挂在岩壁上”,时而“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向我们展示了黄果树瀑布的奇观。“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将倾斜而下的瀑布比喻成织布机上泻下的宽幅白练,形象生动,让人体味到语言运用的魅力。

加强专项练习,实践“语文味”

要使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不仅要让学生多动脑,还要多动手,引导学生进行专项练习。如:加强写作训练,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为了不偏离主题应实时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教师还应善于“见缝插针”,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认真品读巴金先生的信,理解文中巴金先生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对孩子们的深深期许。比如,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古诗词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让学生对古诗词充分理解,并体会到古诗词的韵味――古诗词能够把很长的一段话浓缩到几句诗里,并且能够做到对仗押韵。再如:在教学《螳螂捕蝉》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少年的智勇双全,一般教师都是顺着提问“少年的智勇双全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课堂中设计了这样的合作探究题:“螳螂捕蝉的确是少年那三天中看到的趣事吗?”探究一个这样的问题,本身的真实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见微知著,从多侧面分析。小组学习中,学生围绕以上问题从多种不同的角度进行思维,如:从少年一开始就手拿弹弓来分析,他早就在心里想好了这个故事,弹弓只是一个道具而已。再如:这是少年早年经历的真实一幕,当吴王做出不成熟的决定后,少年在冥思苦想如何巧劝吴王时,想起曾经经历的一幕,于是用来巧谏。

第3篇:描写时间飞逝的句子范文

一、引进“微课”教学,促进学生理解

“微课”主要是采用视频讲课的方式,教师在教学前录制几分钟的短视频,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一一讲解,便于学生更好地抓住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理解课程内容。它改变了传统的教案设计的模式,直接突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删去不必要的讲课内容,便于学生学习。

例如,在讲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桂林山水》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悉掌握本课的生字词;通过阅读全文,了解桂林山水的总体特点和漓江水的特色;分析作者的观察手法和表达方式,从而切实感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壮观之景。在进行本课教学之前,教师先给学生播放一个小视频。在小视频里面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阐述,即“桂林山的特点是奇、秀、险;漓江水的特点是静、清、绿;文章使用较多的比喻和排比手法来突出桂林山水的壮观之景。”小视频是使学生对本课的基本知识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每一自然段的具体含义,理解作者描写意境的手法和写作风格,认真体会“山围绕着水,水倒映着山”的美好意境,达成本课的阅读教学目标。

二、设置具体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得到发展,对事物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所以教师在课堂环节中要尽量去设置具体的、可观的课堂教学情境。因为这种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促进有效教学。

例如,在讲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北京的春节》时,由于本课的阅读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悉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中“详略得当”的特点;熟悉老北京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有关老北京过春节时,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的一些风俗活动的动态图画,如贴春联、挂灯笼、祭灶扫尘、穿新衣、守岁、闹元宵等,同时给学生播放老北京春节的音乐视频《恭喜》,使学生沉浸在老北京春节的欢乐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文章中的“北京春节”,指导学生们分析“春节的年味主要在哪里?春节人们的主要活动有哪些?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人们的喜悦和希望?”等重点知识点,完成本课的阅读教学目标。

三、引进“翻转课堂”,促进学生思考

“翻转课堂”即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变传统的“讲授”课为“学生主动学习”课,进而转变课堂的讲授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一堂完整的“翻转课堂”,必须要协调三个内容,即合理的网络环境、自觉的学生和充足的时间。

例如,在讲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匆匆》的时候,由于本课的阅读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悉掌握本课中的重要生字词:通过阅读文章,找出文章中的优美句子,分析其写作手法和描写特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准确掌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给学生展示出一系列问题:“在文章中,作者用哪些拟人词来表示时间飞逝的?时光究竟是怎么样从我们身边溜走的呢?”教师指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内容,并与同伴进行讨论,使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并把各自总结的答案汇集给老师。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又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在文章第四自然段中,作者四次追问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启示呢?”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这些重点和难点问题,总结出“对于世间万物来说,时间都是一样的公平,一样的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要活在当下,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宝贵时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翻转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平时比较胆小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小学语文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不断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机制,通过组织新型的阅读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M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描写时间飞逝的句子范文

1、当时,太阳还在半空中。太阳完全被云遮住了,它的光芒从四周射过去,过了儿,耀眼的光芒慢慢变浅了,突然,挡住太阳的这朵云的中间缓缓散开,太阳从当中出现,那朵白云好像被太阳烧开似的,渐渐地消失在空中。

2、太阳已靠近西山,漂浮在天空的云彩,正在变着颜色,给大地穿上了鲜艳的衣裳。东边,升起了一个月牙,它踮起脚跟。羡慕地望着太阳。这时,夕阳的余辉洒在原野上,大地好像披上了金色的地毯。麦苗似乎在向太阳频频点头,恋恋不舍地高喊:“太阳公公,再见了!”余辉透过树叶,斜射在流动的小河上,闪着夺目的光彩,小河向太阳微笑,好像要高唱一支颂歌,赞扬太阳的功劳。

3、太阳一边落下,一边变换着颜色,好像要把自已炫丽的色彩最后展示给世界万物看。它把海面照得金光闪闪,犹如许多金子铺在海上;天空被它照得一会儿红彤彤,一会儿金灿灿;几只飞翔着的海鸥给它照得变成橙黄色的了。

4、那天黄昏时分,大概下午六点,船还没开。我们在甲板上玩。那时的太阳,已经把直射大地的千万束金灿灿的、半透明的宝剑一束束收起,只剩下一个半黄半橙的“大蛋黄”。“大蛋黄”也还是那么刺眼,亮晶晶的,充满了活力。

5、今天,虽然天空云很多,但我还是看见了日落,日落前,天边的火烧云照满了整个西边的边际,呈现出耀眼的红,太阳像个红红的火球在云里若隐若现,远处的山、树林也在这夕阳的照射下,披上了一袭胭脂红的外衣。

6、远处,天和地仿佛连在了一起,夕阳正慢慢地向地底坠去。太阳的身边,渐渐地聚拢了许多祥云,五彩缤纷地展示着它们的美丽,难道是天上的仙女围着西沉的太阳在翩翩起舞吗?不一会儿,几缕财运缠在了太阳的身上,把太阳一点一点地拉了下去。太阳的余光把天空映得一片通红,云霞失去了五颜六色的光芒,显得心事重重,默默地围在太阳消失的地方,久久不肯散去。

7、这时,似乎主角谢了幕,荧光灯也要渐渐地黯淡下去。天边恢复了平静,耀眼的红色也随着夕阳的光辉一并被吸入到了水平线的下面,天空蒙上了一副灰蒙蒙的面纱,山啊、树啊,也换上了晚装,暮霭沉沉,寂静无声,一派黄昏景象。

8、我来到海边时,已临近黄昏,太阳离海平面只有一尺多高了。阳光变得不再那么强烈、刺眼了。太阳渐渐地变成了一个橘黄色的大火球,柔柔的光芒倾泻下来。此时的大海犹如披上美丽的金纱,在微风吹拂下,随风飘动,就如仙女在翩翩起舞。

9、这时的海面上,渔船犹如穿梭在金色的云雾中,隐隐约约,美妙极了。当我再把注意力回到太阳上时,它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脸颊红彤彤的,又像个小灯笼,把天边的云朵映红了,这就是美丽的晚霞。慢慢地它坠落得越来越快了,在海平面上只剩下半边脸。这时,太阳又下去了,太阳下得太快了。最后,它只剩下一条红红的缝。那条缝若隐若现,当我定睛看时,太阳又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天边的晚霞中。

10、太阳渐渐偏西了,天空中那一缕缕的白云也变得像用金丝镶过边似的,绚烂而多姿。太阳伸出手抚摸着田野,大地披上了一件金色的纱衣,麦苗可开心了,它向着太阳点头微笑,在感谢它的这份礼物呢。小鸟在霞光中飞过,个个像是穿上了金丝甲,金黄金黄的还闪着亮光呢;翠绿的竹叶镀上了一层金,金光闪闪;院子里的鸡、鸭也穿上了金色的外衣,它们自由自在地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相互嬉闹着,也是想一展丰姿吧。总之,整个世界好像都变成金黄色的了。

11、不一会儿,远离夕阳的天空渐渐暗了下来,变成了深蓝色,而夕阳边的天空,依然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好似一位画家把颜色从淡蓝到深蓝,慢慢加深了。夕阳躲在高楼之中,好似羞愧的小女孩,不一会儿,夕阳从边上慢慢露出了“脸蛋”,把高楼,大树和我都披上了金黄金黄的衣裳,美丽极了。

12、太阳慢慢落下山,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圆。父母对我的爱就像太阳的光辉,浓厚、深沉、伟大的爱永远不会消逝。也许有一天,父母真的已经离我而去,或者不再有足够的能力给予我更多的爱,但是父母对我的真爱岂能停止?太阳的坠落会托起明天的朝阳。父母的衰老会让我把更多的爱回报他们,回报社会。

13、太阳终于最后跳动几下,然后便一头扎进山里,把山上的绿树映成了红树,就像一大片枫树林。太阳将几束淡淡的光洒在天空上,让世界变金。然而,金黄也很快缩小。海黑了,山黑了,楼黑了。楼上,亮了第一扇窗,紧接着第二扇也亮了,然后就是第三扇,第四扇……天上,亮了第一颗星星,紧接着,第二颗、第三颗……云见红灯熄灭,便又开始飘动,轻轻地飘动,把太阳连光一起,整个儿压进了山谷。霎时间,一切成了灰黑色。

14、时光飞逝,一天的学习结束,放学了!走出教室,西边的天空无遮无拦,太阳就要落山了,红彤彤的圆球挂在天空,晚霞是紫色的,一道连着一道,一片接着一片,梦幻一般。渐渐地,圆球变成半圆,越来越小,太阳落下了地平线,把最后一抹晚霞也带走了。

15、起初,太阳像个大火球挂在天边,它脱掉金灿灿的纱衣,已没有了刺眼的光芒。像一个玩皮的孩子,玩累了,懒洋洋的地投上了大地母亲的怀抱,红色染红的半边天,山川红了,连匆忙骑车回家的阿姨们也披上了红纱。江水变了颜色,一半红一半绿。我沉迷这美景之中,情不自禁的呤诵: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6、天空成了红的,白云成了红的,鸟儿成了红的,高楼成了红的,大海也成了红的。一切都变成了红亮亮的,活鲜鲜的。世界那么多红,又那么的红,就像过年张灯结彩、灯红酒绿的景象一样,而且比那更喜庆。

17、这时,太阳已经把半边脸藏在山后,像一位怕羞的大姑娘似的,含羞地望着无边的天地,不忍离去。可是,好像有一个无情的东西在拉着它往下溜。太阳终于无可奈何地移到山背后,慢慢地沉入地平线。不多时,那多彩的晚霞,也在归林的鸟雀声中收起了余辉。

18、岸边有许多幢高楼大厦,好几幢高楼的墙是亮闪闪的青玻璃拼的。落日的一点点光,把玻璃大厦照成了金色,看上去像太阳那么明亮。其他的楼也不例外,被夕阳光照射得像布满光辉的天空那样刺眼。

第5篇:描写时间飞逝的句子范文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教师的难题。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在牡丹江市范围内组织各中学骨干教师召开座谈会,对作文教学问题进行了调研,了解到作文教学的现状:

1.学生的问题:害怕写作文,作文内容空洞,缺少真情实感,作文结构比较单一,仿写、套写比较多;作文语言平淡、缺少文采,缺少朝气和活力。

2.教师的问题:作文教学计划性差,盲目性大;作文命题随意性比较大;作文指导不系统,方法单一,指导不到位,缺少实效性;作文批改周期长、作用小,教师对学生作文缺乏鼓励性的评价等。

针对以上情况,在征求基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对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如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为主题,在牡丹江市范围内开展了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主题沙龙活动。通过展示课、研讨交流等方式,从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模式、采用科学训练方式以及作文批改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研讨,教师们在以下几方面达成了共识:1.作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2.通过改进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作文能力提高;3.不断改进作文教学方法,探索科学的作文教学模式;4.关注写作与生活的联系;5.作文教学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劳动,应注重积累,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案例展示】

研讨主题:如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课题:放飞想象的翅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想象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在多种方式的写作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重点: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活学生思维。

难点:运用多种方式写作。

课型:作文指导课。

教学方法:双主互动。

教具:多媒体。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秋日私语》,让学生谈谈自己由此想到的人、事、物、景等。(教师播放画面,营造氛围。)

二、课堂新授

1.有人看到字母A就会想到:“既然目标在山顶,就不要在山腰停留”;有人看到字母C说:“你的心灵之窗打开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大。”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熟悉的26个字母,你能想到什么?它可以是一句名言,可以是一句诗,也可以是用自己的话阐明的一个道理。(多媒体展示画面,出示训练内容,明确要求:1.这句话要美、简洁而富有创意。2.要真,字母之形和所讲之理要相得益彰。学生开动脑筋,让自己成为哲人。)

2.让学生从日常的积累中收集美文的片段,或朗读,或成诵。引导他们欣赏想象片段。(出示要求:想象合理,意境优美。)

3.出示一个打好包装的礼品盒,告诉学生这是送给他们的礼物,请一名学生上来拆开,全班猜猜是什么。(盒子里有墨水盒,墨水盒里有片火红的叶子。这时多媒体展示爬山虎画面。)告诉学生这片叶子对老师很重要,请他们根据对老师的了解,讲一个和老师有关的故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白看问题不要被表面所迷惑。学生揣摩教师,编写故事,互相补充。)

4.想象的目标是创新。想象,要冲破牢笼,让思想自由驰骋于古今中外;想象要求新求异,努力创造新形象,表达新思想。当然,想象离不开生活,也许想象作文中所展示的事物未必是生活中曾有过的或将来才会有的,但必须合乎真实的生活。愿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写作的天地中自由飞翔!(明确想象的注意点,加深理解。)

教学实录:

师:晚秋季节,当同学们每天匆匆地行走在学校与家之间时,是否留意到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着的秋呢?如果你留意到了,就是生活的有心人;如果没有留意,没关系。老师这里准备了一组“秋之韵”,我想请大家擦亮慧眼,与我一同走进秋的世界!在享受这美妙的视听盛宴时,看到这样的画面,听到这样的音乐,你能想到哪些人、事、物、景或一首诗、一句格言、一个警句。(多媒体展示:秋之韵。)

生:看到片片红叶,我想到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生:看到大雁南飞,我想到泰戈尔的诗句“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我已飞过”。

生:听到《秋日私语》钢琴曲,我想到了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

生:看到一地野,我想到了诗句“满城尽带黄金甲”和隐逸山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

…………

师:其实大家刚才在不经意中运用了一种思维方式:想象。因为想象,才让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这节作文指导课就让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板书。)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我们知道,26个英文字母是西方文字的基础。今天让我们用汉语来演绎他们,也许会发现许多新意。比如:A――只有脚踏实地,才能顶天立地。D――小园香径独徘徊。在这里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字母的外形与道理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师:对,也就是形与理相得益彰。想象的第一个要求:合理。(板书。)下面请同学们发挥合理的想象,任选26个字母其中的一个,用一句诗、一句格言、一个警句或自己创作的哲思句,来诠释你对26个字母的认识吧!

生:Z――做黑夜里一鸣惊人的闪电吧!

生:Q――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H――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生:T――人生如香茗,不能苦一辈子,但总要苦一阵子。

生:Y――条条大路通罗马。

生:O――总是由起点回到终点,无论何时都有始有终。

…………

师:同学们充满睿智的语言,让我佩服。我发现很多启迪来源于美景,大自然真的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一学期以来,我们曾用手中的笔无数次地赞颂大自然,打开你的记忆之门,快速搜索你写景习作中最得意的片段!

生:花海──大海虽澎湃,花海却更雅致。那一大片一大片的薰衣草,你为何如此艳美?轻风拂过,你发出淡淡的芳香,狂风吹过,你散落的花瓣飞舞,幽香……

生:雪――她来了,穿着银装,随着舞娘,在空中恣意地飘啊飘啊。她,旋转、翻身、落体。她的美,穿越古今,她的眼如梦似幻,她的笑扑朔迷离。在这明净的天空中,永远飘散,飘散,永不消融。

生:月──月光下,美丽的音符在静静地飞舞着,优美的声音仿佛是爱的诉说,如飘雪般的空灵,如落花般的淡雅,如雾来时的朦胧。

…………

师:同学们优美的文字让我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可惜老师笔拙,没能写出如此美的文字,但我带来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其他同学思考朱自清都有哪些想象?

生:像亭亭的的裙。

生: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生: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生: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

师:朱自清先生在月色下,面对那样的荷塘,他的想象是丰富的,构成了这样美轮美奂的意境。想象也就是不仅要求做到合理,还要丰富。(板书。)央视主持人大赛有这样一个环节,给选手几个不相关的词语,快速连缀成文,以考察选手的综合素质。我选择了“夕阳・远山・笛声”,请同学快速动笔,形成一幅唯美的画面。

生:夜色将至,夕阳的余晖用最后的光亮为大地洒下一片温暖安详。一切都静谧着,安静地沐浴着这一天当中最后的温暖。远处的山霎时间变得“金碧辉煌”了,余晖为远山披上了一件温暖华丽的衣裳,山后隐约传来断续的笛声。鸣笛人也在感慨夕阳的美吗?

…………

师:如此优美的文笔,让我震惊,所以我十分想赠送大家一份礼物!请一位同学上来拆开,并展示给大家看看是什么礼物?(学生拆礼物盒,拆掉包装纸,是一个鞋盒,学生七嘴八舌地喊是鞋;打开鞋盒,还是一个盒子,大家惊呼;再打开盒子,居然还是一个盒子,学生兴奋异常,最后,学生拿出一片叶子。)

师:这是我们学校“艺体馆”墙壁上爬山虎的叶子。这个创意来源于我上高二时的一节政治课,我的老师拿着一本《大众电视》进来,给我们看封面,封面上是当时我们的偶像周润发。大家兴奋异常,可是老师却突然抽走了封皮,露出里面的政治书封面。谁能说说这是在启迪我们什么?

生: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

师:对,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但是我要说的是:我希望通过这个环节,让大家真正明白我渴望的那种境界:俯首拾来皆学问,信手拈来便成文。礼物是轻了些,但这里面藏着一个美丽的故事。想听吗?(多媒体展示:“学校的爬山虎”动漫。)

10年前的我,心比天高,总想冲出4中的高墙,总渴望尝试一份崭新的职业。不安的心,躁动的情,让我不知道当教师原来是这样的幸福!

我常常独自一人徘徊、犹豫,直到有一天,一位小小的男生,胆怯地送我一份神秘的礼物和一句稚嫩的话语。对,就是这株校园的爬山虎。他说:愿老师桃李满天下,愿老师的事业如爬山虎一样红红火火!

那一刻,我怔住了;那一刻,我深思了;那一刻,我顿悟了:因为是老师,我传播了思想;因为是老师,我培植了美丽。就是这个男生,让我成熟,让我真正明白:我最应该做的事情,便是踏踏实实地与我的学生一起成长!

师:10年了,我守望着美丽的4中,当我再次驻足火红的爬山虎面前,已经上演了和即将上演的是我与大家的故事。我请大家大胆想象一下,根据开学以来,你对我的了解,再加上你美好的愿望,我们之间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怎样的校园故事呢?

生:夕阳回家了,我也该回家了。我匆匆忙忙地跑出教室,一阵风拂过,树叶簌簌地落了下来,有一片落到我的脚下。我躬下身子,刚要捡起它,老师轻轻地把它拾起,然后扔进垃圾桶。我一怔,老师回过头,露出微笑。皎洁的月光,照在她的身上,是那么明亮,耀眼。老师转过,又到另一处拾叶子 ……校园里那么寂静,只有老师忙碌的脚步声,汗水一滴滴地溢了出来,掉在了地上……

生:一道旨令,划破平静;一纸调令,心头悲痛。为何,为何,弃我而去?为何,为何,无可挽留?心灵导师,生活朋友;后将不见,心里话,向谁诉?胸中苦,与谁哭?平凡老师,不凡成绩;平常一语,用时重要。怨您一时,爱您一世。熟悉的面孔,熟悉的脚步,心灵最深处,虽后不见,信息常有。良师益友,生活需要,有您,一师一友,心里最希望。心底深处终有你,不管去与否,爱您永远,想您永世。

…………

师:这些故事编写的基础是对我的了解,也就是要求想象要有生活的基础;再加上你们的愿望,这就是要求想象还要体现你的深刻思想性。在大胆的想象中飞逝了45分钟,通过这堂课,我希望大家牢记:写一句话时,你是一个睿智的哲人,要有理;绘一幅画时,你是具有慧眼的画家,要有美;说一则故事时,你是能说会道的演员,要有情。

其实,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根植于生活,当我们为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必然会迎来化茧成蝶的那一天!

【教学评析】

听了梁君老师的课,感觉非常好,下面我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谈谈我的看法:

一、梁老师的课以敏锐的视角抓住新课程语文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开发了想象、联想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潜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联想、想象的要求。

二、以明确的学习内容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工具性、人文性。采用《荷塘月色》中的一段文字,既美又开发了想象,很好地抓住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从英文字母中进行联想,夕阳、远山、笛声,以想象作文来做导航,设计很巧妙。

三、以常规的学习方式,在强化素质教育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建议一线教师要关注,包括规范作文指导以及作文批改等方面。小作文是快餐――谈作文构思,快速构思。黑龙江省的作文命题,从构思(审题、立意、选材)、评价、修改等多方面考查学生作文能力。最近恶搞语言的文字在学生作文中频繁出现,分数很低,我们不倡导新网络文学,因为那是不规范的。

四、梁老师的课巧妙之处还在于她所设计的联想和想象根植于生活,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教学思想,基于从规范学生的学习方法来考虑。

想象是写作的翅膀,想象要根植于生活。不然,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没有生命力的。梁老师的课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悄然动容,体现了想象的作用。

就“如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问题,部分参与教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做法:

积累・模仿・创新

一、积累,是作文成功的基石

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

(一)积累素材,作文言之有物。

1.积累素材,主要靠留意生活。如果教师引导学生以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理解、提炼生活,在生活的大舞台中积极寻找、积累作文的素材,何愁写作时无米可炊?

2.其次是从阅读中积累。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使他们学会选择性阅读,并将要点、感受以及妙词佳句等,分门别类地摘录在积累本上。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以引导他们写专题研究型的读书笔记。

(二)积累构思技巧,作文言之有序。

教材中有许多构思技巧值得借鉴。如,《济南的冬天》的首尾呼应;《斑羚飞渡》对素材详略的巧妙安排;《阿长与〈山海经〉》的先抑后扬的写法。积累这些构思技巧,写作中根据表现主旨的需要适当变通,就能给作文搭一个好架子。

(三)积累语言,作文言之有味。

1.学会咬文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为什么用得好?细细咀嚼一番,就会有更深刻的体会。长期积累,炼字之功必然见长。

2.积累好词佳句。如《理想》中的句式,“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表意深刻,又有层次。

3.摘抄优美段落。课文中绘声绘色的景物描写,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画,都可以作为语言材料积累。如,《春》中的春草图、春花图等优美的段落。积累多了,写作时就能信手拈来,既可以为文章增色,又能准确表达思想,何乐而不为呢?

二、模仿,是作文成功的阶梯

(一)仿内容,培养观察能力。

学生要认真分析优美生动的范文,要字斟句酌,待烂熟于心后,再重新去写,或复述、缩写扩写、改写续写,或合理选用,适度取舍。学生加上自己的感想,这就是突破、提高。如此训练,待技法娴熟,学生就可以脱离样本,从而创作出具有新意的文章了。

(二)仿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

模仿语言,不可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学生的仿写形成了自己经历与他人经验的统一,进而增强感受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仿思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学生在阅读时去模仿、借鉴作者的思路,培养自己的写作思路,掌握写文章的“格”。只要按照文体要求进行训练,熟练地掌握每一种文体写作的“格”,写作时就可以借范文之“格”,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轻松地进行表达,平时作文的那种杂乱无章、言之无序的现象也就避免了。

三、创新,是作文成功的钥匙

(一)立意创新。

首先,要选择最佳突破口,即进行多角度思考,寻求多种答案,从中选择最佳、最新的角度立意。其次,在立意上要体现时代性,体现应有的时代意识、思想高度和社会责任感,使读者耳目一新。

(二)选材创新。

作文时选取新颖独特的材料,往往能收到“笔下见时代,墨中尽风采”的奇效。为此,在选材时要突出一个“新”字,另外还要把握住“舍旧取新、舍大取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选材原则,力争做到“推陈出新”。

(三)结构创新。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的结构创新,应在“不平”上下工夫,即作文时要把结构安排得曲折有致,读者读起来就会兴味无穷。结构创新的方法很多,如巧设悬念、网页浏览、日记连缀、电影放映等。

(四)语言创新。

语言要有文采,必须在准确、鲜明、生动、形象的基础上,提炼出个性化的语言,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作文中要使用富有表现力的鲜活语言;要适当引用一些诗句、歌词、成语等;还要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并注意整散句的结合、长短句的搭配。

(牡丹江市第20中学吴丹)

生活化作文是怎样炼成的

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他明确地告诉我们生活与习作之间的关系。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去写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心声。这样,学生的作文才有生命力,才能不断涌现出优秀的文章。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作文生活化的初步尝试:

“生活处处是语文”。我们总希望学生能有一双慧眼、一颗慧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能在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找出一点令人怦然心动的东西来。

我告诉学生12个字“勤观察,会方法,多积累,巧应用”。首先,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勤于观察的重要性。其次,具体指导他们的观察实践,让他们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做好充分的观察准备,教给他们观察方法和顺序,引导他们积累观察的所见所感。

我的学生都有一本“随笔本”,我要求学生每天写随笔,写自己的新发现,写生活中的人、事、物,写脑中偶尔蹦出来的灵感……

学习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时,学生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春天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拽一下绿叶,吻一下红花;春天像一个快乐的新娘,绽放幸福的笑靥,迷人的光彩。”

“河边有洗衣的人,也有嬉戏的孩子,岸边长枝的垂柳也把手伸进水里,为自己梳妆打扮呢。”

应该说,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选题和多彩的生活记录,激起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因此,学生的作文才是对我们美好生活的个性表达。

学生是生活的参与者。他们不是镜子,被动地反射生活。“作文先做人”。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习惯,引导他们走进社会,思考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聚焦显示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并设法加以解决。

学习《月球上的足迹》一课时,恰好我国月球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于是,我要求学生写写“嫦娥一号”,角度不限,体裁不限。学生的反馈着实让我眼前一亮: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602秒,‘嫦娥一号’发射升空!10月24日19时15分确定发射成功!‘嫦娥一号’作为中国实施的第一次探月活动,正是中国人敢于挑战世界难题的勇气的体现,也是中国人创新精神的升华。嫦娥撼天,扶摇直上九万里!巨龙昂首,中华民族梦将圆!”

生活是作文创作的不竭源泉。走进生活,学生的描写可以很生动,学生的议论可以很精辟,学生的思想可以很深刻。

实践证明,有我们的正确引导,学生完全能够以“生活”为基础,以“真实”为准则,以“新颖”为前提,去描绘那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活。

(宁安市教师进修学校郭雪峰

宁安市第4中学邵明丽)

呼唤绿色作文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常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写“友谊”为话题的文章,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编织一个与朋友发生矛盾最后又和好的故事;为了表达一种所谓感人的亲情,几乎所有学生都是在自己生病时才感受到父母之爱;讲自信的故事,似乎只有在考试成功后才想起是自信发生了作用。这都是灰色作文的表现。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了赵谦翔老师的一堂“绿色作文”课,感受很深。从此我和我的学生便走上了绿色作文的道路。我引导学生用真实的生命去拥抱作文,让心灵与作文亲密无间!让学生珍惜自己的人生经历,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真实地再现内心的情感。

要想让学生写出绿色作文,首先要让学生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我的具体做法是:从初一开始,在任课班级里安排几个“情报员”,定期向教师汇报学校或班级里发生的“重大事件”,我再提炼出适合学生下笔的题目,让学生去叙事、去描写、去评说。让学生每天都有想表达的愿望。

我还会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比如在作文之前,有意设计并组织一些小游戏、小表演,学生很容易就能做到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牡丹江市第9中学张波)

习惯培养很重要

一、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每人每天背诵50字左右。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摘录本,每天共同摘录50字左右的内容,这“50字”可以是一条名人名言,也可以是一首小诗,一条短信,一副对联……内容最好文质兼美。例如:汪国真的《热爱生命》,艾青的《盼望》等。将这些内容摘录后,背诵下来。这样坚持下来,3年可背诵18 000字以上。学生养成此习惯后,深感受益无穷。

二、培养学生练笔的习惯――每天练笔500字以上。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练笔本”(也可以叫日记本),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及时写下来,写不出来的情况下,可借鉴好的文章,进行抄写、仿写、缩写。不要谈“抄”色变,“熟抄文章三百篇,不会作文也会编”。坚持3年,可写文18万字以上。有了练笔的习惯,不愁写不出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