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未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常国春 长春净月区新立城镇人民政府农业办 吉林长春 130119
【文章摘要】
农业机械化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作为农业科技人员,应认识到农业机械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做出贡献。文章分析了新时期农业机械化装备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前景展望。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 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对于巩固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新时期农业机械化装备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1.1 农业机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解放大量劳动力,提高农业收益率
传统农业需要人工进行种植的全过程,而农业机械化当前不断发展、更新,日益发达。很多原来必须由农民亲自完成的工作,可以交由机械来完成。生产效率十倍,百倍的提高了。而这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未来,中国即将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带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时代已经悄然而去。未来,每一个劳动力都需要更高效的实现价值。而所有,可以由机械来完成的工作都将不再需要人的参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正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当前,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大量农业人口将转移至城镇,由农业生产转业工业生产与工业服务。那么就需要不断的提高劳动生产力,以解放大量农村劳动力。
同时,对于农民种田来说,大规模机械的应用可以使农业的收益不断的提高。这也是当前,农业机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普遍使用的原因之一。东北作为农业的主产区,农业耕种面积大,很适合大规模农业机械作业。随着国家宣传力度的加大,对于农业机械购买补贴的广泛实施,很多农民都用上了农业机械,在生产中尝到了甜头。部分农民也因为实施农业机械化生产有能力耕种更大范围的土地,从而进行土地承包,进行更大范围的机械耕种。
1.2 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强了农业抗灾能力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农业各部门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进行生产,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如在种植业中,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动力排灌机、机动车辆等进行土地翻耕、播种、收割、灌溉、田间管理、运输等各项作业,使全部生产过程主要依靠机械动力和电力,而不是依靠人力、畜力来完成。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
2 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虽然已经很多年的历史,但是在过去10 年当中,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飞还发展阶段。据官方数据统计,2002 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32.3%,至2011 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54.8%,10 年间这一数据增长了22.5%。学者们称这是“10 年跑赢30 年”!
农机总动力作为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参数,在2011 年我国的农机总动力达9.8 亿千瓦,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及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增长迅速,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装备稳步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极大增强。
当前农业机械化已经不仅仅是为农民、机械操作人员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 同时还为我国的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好的保驾护航的作用。例如,过去县域内的小麦收割时间通常为20 天左右,而在2011 年底的数据显示县域内的小麦收割时间为10 天左右。缩减一半的收割时间,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来说,是可以避免病虫害,尤其是自然灾害的重要方法,而这只能由农业机械化收割来实现。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包含技术水平的进步、应用的不断推广,同时也包括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截至2011 年底,全国拥有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17.1 万个,组织化水平持续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达到2.8 万个,入社人数达58.2 万人。以财政补贴为引导,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逐渐形成。订单合同作业、承包租赁服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农机作业环节从产中向产前、产后扩展。
3 农业机械化发展前景展望
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到了飞速发展阶段。在未来,我国农业必将进入更高水平的机械化阶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农机农艺、农机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将深刻影响作物品种选育方向、耕作制度变革方向、栽培模式改进方向。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日益从以生物技术为主转向生物技术与机械化技术并重。
(2)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化、全面化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将由解决关键环节机械化为主向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快速推进转变,从产中机械化向产前、产后机械化全程延伸。
(3)农机服务组织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将显著增强,服务质量、能力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将成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及其他公益性职能延伸的重要组成部分。
(4)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各区域将进一步明确适合当地特点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路线和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模式,地区间农机化发展水平差距逐渐缩小。
4 小结
农业机械化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作为农业科技人员,应认识到农业机械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C], 乔金亮 通讯员 邹 红, 经济日报, 2012-09-17
[2] 论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J],王丽[D],吉林农业[D], 2013-10
[3]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陈金虎,长江大学, 2012-04
[4]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鞠金艳,东北农业大学 2011-04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1 农业机械化现状
中国用占世界7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 %的人口,这是一很了不起的事,事实证明农业的机械化是农业平稳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中国农业机械化在不断向前发展,农业人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1我国机械化装备水平在不断提高,已取得显著的成效。1949 年,全国农业机械化装备总动力只有8101 万千瓦,农用拖拉机只有117 台,一些较为大型农业机械如联合收割机、棉花采摘机和农用挖掘机等许多机械基本上是空白。1959年11月,在亿万农民期盼的目光中,中国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正式成功建成并投入生产。同年,同志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从这时起中国农机化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拖拉机工业也迅速的发展起来。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农业机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数量增长了上千倍,拥有的品种增加到数万倍。预计在2012年全国农机总动力可以到10.2亿千瓦,同比增长了4.3%。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不断优化装备结构和布局。重点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大型化、复式化、配套化趋势明显,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发展提速。
1.2机械化作业水平显著提高。2012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达到57%。其中水稻机械种植水平预计超过30%,玉米机收水平预计超过40%,规模以上农机工业总产值预计达3100亿元,连续6年保持20%左右的增速。
1.3农机服务种类显著增多。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由种植业向养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1.4农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随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对先进农业机械的需求不断增强,特别是优势农产品加工机械需求量急剧增长,栽插机械、收获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挖掘机、装载机和吊装设备等机械需求量成倍增长。保护性耕作支持政策使得保护性耕作机具得到快速发展,设施农业装备和节水设备在各地示范项目的带动下需求不断增长。
1.5与国际间的农机技术不断融合。近年来,国际上许多大型农机企业与中国有关部门和企业合作,在中国开拓事业,换取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推动国产农业机械化产品的质量和技能的快速提高。我国采取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并加大国产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力度。
2 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三个问题
2.1发展水平不均衡
由于我国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的不同,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过程体现出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发展特点。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步非常快,这是因为本地区有较高的农业生产水平和增长较快的农民收入,所以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数量较多。而在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就比较缓慢,这是因为农机拥有量少,农业生产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2.2存在结构不合理现象
一是存在老化严重的农业机械,没有能力进行更新换代。二是动力机械中分布不合理存在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的现象。三是农机作业不能合理的进行配套,配套比率低。四是缺少适合本地区农业结构的机型。
2.3装备结构不合理
存在很多限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如大中型机具较少,小型农机具较多,配套范围小,农机作业范围不广等等因素
3 农业机械化发展思路和重点
3.1发展思路
紧紧围绕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坚持提高效益与节约并重,以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为目标,以农业节本增效为中心,以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和企业改革为动力,以政策法制建设为保障,实施项目带动。通过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不断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对国民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支撑和保障能力。
3.2发展重点
“十二五”期间,农业机械化发展要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条主线,推进农业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不断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是主攻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保证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在粮食生产机械化上实现新的突破。
4 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建议
4.1健全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体系。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加快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建设,健全支持和保护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4.2加强农机监督管理体系建设
从政府改革入手,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使政府真正承担起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职能。加强农业机械化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厂农机试验鉴定体系建设、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建设、农机安全生产监理体系建设,保障农机使用安全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净化农机市场。
4..3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和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推广、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提高农机利用率,促进农机服务社会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增强服务功能,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品牌,促进农民增收。
4.4加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
围绕服务“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战略,加快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研究和开发,突出关键作物关键生产环节,着力解决农机科技创新滞后、技术供给不足问题。
5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5.1 建立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保障体系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和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代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行政驱动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的新型运行机制。农业机械本身是现代工程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同时又是其他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方面大面积应用的有效载体。
5.2 具体来说农机化将重点提升质量水平,集中力量提升农业机械设施产品质量;集中力量提升农业机械设施作业质量;集中力量提升农业机械设施维修质量;集中力量提升农业机械设施服务质量。现阶段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加快实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既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率的重要措施,也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条件。对于巩固和发展我国农业基础地位,坚持和谐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6 结束语
今后发展有特色的主要农产品生产机械化,因地制宜地向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发展,进—步拓展农业机械化的作业和服务领域,满足农业生产多样化需求是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方向。推广保护性耕作,以节水、节肥、节种、节药、节油和资源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为重点,从而加快节约型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步伐。坚持总体与区域发展协调、质量和效益并重的原则,“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机械要突出综合性、节约性、高效性、适用性和安全性,增强农业机械化对国民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支撑和保障能力,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支持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金虎.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长江大学,2012.
[2] 冯启高,毛罕平.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机化研究,2010,(02).
[3] 鞠金艳.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03).
1.1产品种类少
目前,我国针对不同的农业产品生产制造出了不同的农业机械,但是就我国目前农业机械发展的现状来看,其还无法满足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的要求。例如,对于农产品深加工种类的农业机械,由于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技术还比较薄弱和不够成熟,导致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引进其他国家的农业机械,进而增加了农业产品的投资成本。
1.2农业技术人才缺乏
我国农业机械的操作者一般是农民本身,而由于其没有成熟的农业机械操作技术,以至于面对大型的农业机械不知该如何使用,从而使机械的价值在农业产品的生产中无法发挥出来。同时,部分农业机械的操作人员,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因此其机械操作水平较低,进而影响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应着重培养一批高技术的农业人才,为农业产品生产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1.3农机手收入低
农业机械的使用多数只是在特定的季节,因此农机手在其他的时间都是空闲的,以至于其年收入不高,此现象的发生将导致农机手人才流失的现象越发严重,致使农业生产工作无法有序开展。
2精确农业对农业机械化的要求
2.1农业机械精确化
为了实现精确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必须要在播种和施肥时保证其准确性。同时改变传统灌溉无法精准而产生的干旱等现象,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利的条件,实现农业精准化,省去农业生产时的人力、物力的同时,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未来我国在农业生产方面,应大力推广农业机械精准化,并将此设置为农业发展的一个有效目标。
2.2农业服务体系化
在精确农业的背景下,我国农业机械实现智能化的同时,还要确保农业服务体系化。在农业生产之前,要制定出一系列的生产计划,保证生产到使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协调性。同时保证在农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农业生产管理要符合服务体系化的生产要求,进而促进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3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3.1农业机械朝着智能化发展
为了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农业机械应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从而解决传统农业机械存在的由于其种类少而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现象。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机械智能化的趋势是势必可行的。通过农业机械智能化的实现,可在保证农产品生产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解决传统机械带来的一些问题。例如,我国棉花由于生产效率低、价格高而降低了销售产量,若我国实现了农业机械智能化,那么销售产量必然会因为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上升。
3.2农业机械化朝着绿色产品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要求也随之增加。而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在农业产品生产中应对农业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以免因有害物质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从而避免农产品因农业机械而产生食品安全问题,促使农业机械化朝着绿色产品方向发展。为人们提供健康食物的同时,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氛围。针对此,相关部门应努力配合农业机械化绿色产品的研发,限制农业生产中污染物排放超标的现象,并推动绿色产品生产的有效开展。
4结语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经济;发展;作用
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逐渐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促使传统纯手工操作转向机械化操作。大量农业机械化的投入给农业生产注入了新活力,且引起了农业领域的巨大变革。对此研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的作用具有现实意义,能够帮助农民更为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农业机械化,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
1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的作用
1.1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增加农民收益
农业生产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翻土耕地、种植作物等多个环节,而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下,农业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够完成种植任务,不仅工作繁重,且生产效率不尽人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然而采取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后,工作效率有了显著提升,原本一年一收生产模式转变为一年两收、甚至三收,不仅能够提高农地利用率,且能够增加农作物产量。同时相比较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而言,利用机械化设备进行农业生产,能够解放更多人力,降低工作量,实现农业生产科学、合理目标。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更多农作物,有利于增加农业收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从而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1.2实现规模生产,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农业机械化生产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之上,与农业生产特点相契合,且机械设备具有多样性,能够满足不同农业生产需求,有效提高农业单位生产活动机械作业量,将机械与传统农业生产有机整合。在农业机械化的带动下,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农民数量日渐减少,设备数量逐渐增多,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传统生产经营规模,促使其逐渐朝着大规模方向发展,降低农业规模生产成本。农业机械化必须实现规模化生产,才能够真正发挥自身积极作用,如实现对生产各要素的优化配置,通过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获取更大生产收益,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1.3解放农村劳动力,有利于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结构
无可否认,人工农业无法企及农业机械化,机械化农业生产能够将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中出来,减小农民对土地的过度依赖,促使农村劳动力获得更多从事其他行业的机会,并在此过程中发挥自身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等优势,获取更多经济收入。此外,脱离土地的劳动力朝着具有较高附加值的非农活动、养殖业等方面发展,能够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使产业结构朝着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在城镇化进程大力推进下,实施农业机械化,促使大量农民逐渐走向城镇,还能够接触更为先进的技术与知识,帮助农民转变传统观念,为推进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注入新鲜元素,最终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竞争力。
1.4实现集约化生产,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农业机械化直接效益体现在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它在具体应用中,还具备间接经济效益。由于农机产业是农业与工业之间的桥梁,发展农业机械化,能够扩大农机需求,将农机产业发展成为农村新型经济增长点。特别是农用机器、电力设备等方面的生产,能够极大地刺激本地经济发展。同时农业机械化还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给予支持,推动建筑、交通等部门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服务。发展农业机械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三农”问题,让农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减少社会矛盾,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保驾护航。可见,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十分必要。
2加大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的措施
第一,积极创新机械技术。政府作为农业发展的主导者,要明确农业机械化推广的积极意义,并采取政策手段,引导农业机械与先进技术有机整合,促使技术创新理念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成果的转化。同时鼓励相关人员落实好技术创新发展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应积极与大学、科研机构等方面合作,切实结合我国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及特点开发专业、针对机械设备,从根本上实现设备与技术的转型与升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和帮助。第二,适当增加资金投入。推广机械化难度较大,但是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而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普及率并不高,特别是偏远山区,受到交通、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仍然延续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相悖。要想真正突破重重阻碍,资金的支持十分重要。因此各基层政府应适当增加资金支持,采取政策扶植方式,给予农业机械化农民一定补贴,提供可行性较强的资金支持。也需要从我国农业发展区域特点出发,针对不同格局、生产特色给予定向支持,提升我国农村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从而保障全国各地农村经济协调、平衡发展。第三,增强机械化社会化程度。农业机械化的大力推广,将会对农村社会技术水平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基于此,我们应积极提高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社会化程度,增加机械在农业生产活动占比,以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同时还应综合考虑机械化趋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因素,构建较为完善的劳动力输出机制,避免农业机械化引发的劳动力过剩情况。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还应加强对农业机械化推广过程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突破现阶段农业机械化管理混乱问题,进一步强化农民对于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操作能力。相关部门要定期深入到农民中,了解其在机械操作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采取培训、讲座等多样化形式,提高农民的认知水平。根据上文所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加快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解放农民劳动力,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和组织作用,让农民群众能够从内心接受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并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不断提高扩发机械化范围,且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发展。
作者:李百清 单位:老莱农副业基地
参考文献:
[1]崔晓晨,李宪义,王德成,等.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作用程度的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0(10).
[2]朱俊华.试论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风,2015(01).
[3]孙维华.试论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和推动作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5(03).
国外农机发展的基本状况
美国、日本和欧洲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几个国家,这些国家的农业之所以发达,就在于他们不但拥有足够数量的农业机械,而且还形成了适合各自国情的农业机械化体系。它们在农业生产、农作物种植、土地经营规模、农民经济收入、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农业机械化水平等方面具有典型性。
美国自20世纪40年代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以来,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美国农业是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很高的大农业。一些农场往往经营1000多hm2连片土地,从耕地、播种、中耕、除草、收获,乃至运输、贮藏、加工,每一个生产环节都使用机械操作,全面实现了机械化。近年来美国开始致力于在谷物播种机、喷雾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与装备上采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来进行监控作业等高新生产技术,并向着农业机械与装备的精准化方向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日本目前的田间作业从耕田、播种到收获等均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其饲养业也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和集约化。日本农业机械近年来为适应经营规模扩大的需要,很注意发展大型高性能的农业机械,同时注重发展适用于小规模经营、老年农民和妇女操作的小型农业机械。
西欧国家的农业大多数是以旱作物为主,其在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各项生产环节均已全面实现了机械化,甚至一些农业机械与装备还安装了GPS系统来进行更为精确的农业作业。农机企业不断兼并重组,跨国公司越做越大;产品的大型化、智能化依然是欧美农机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欧美农机市场日趋饱和,正在向发展中国家拓展。
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也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之一,同时又是一个农业相对落后的国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农业机械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作为农业大国的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仍然亟待提高,在其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国内农机现状
国内农机业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农业装备开发的难度大;二是农业装备制造行业的利润低;三是目前的大部分农业装备制造企业是中小型企业,研发能力很差;四是行业管理水平有待于改进。但大多数农机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等状况。
农业部日前宣布,“十三五”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推动农机装备和服务组织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并重转型升级。力争2020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8%,其中粮食作物超过80%,在全国建成500个以上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县,有条件的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十三五”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期,也是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的机遇期,更是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拓展、升级”的窗口期。
看清本质 奋勇直追
作为农机装备的中坚力量的农机企业,应当从自身做起,寻求农机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实现农机企业的转型升级,努力改善当前农机现状为我国农机企业实现转型升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注重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
产品质量是衡量一个企业的标杆。针对当前农机企业竞争压力加大的趋势,农机企业应当加大产品的科技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时事的根据产品的实地操作情况,加大对产品质量的提高。同时在对产品进行改造升级过程中需要及时的吸取国外农机企业产品的优点,向高端农机进军。
二、开展科技创新,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
开展科技创新,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创新是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关键,未来农机化创新的特点:一是加强技术创新。要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机新技术、机具的研究与开发,力争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牧业等机械化生产关键环节、关键技术,以及农产品分级、加工转化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提高农机化技术水平。二是加强机制创新。要进一步深化农机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农机科研院校、大型农机企业的积极作用,优化农机科技资源配置。三是加强生产模式创新。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大力推行绿色制造、清洁制造,积极采用数字建模、虚拟设计、动态仿真验证等信息化设计技术,虚实现虚拟设计与现实生产融合。
三、调整产品结构,延伸服务领域
调整产品结构,延伸服务领域。为了应对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国内农机企业应该适时地根据国内市场行情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延伸服务领域。其营销理念应该从推销产品过渡到推销解决客户问题上来,为客户提供农业技术方面的服务。这一方面既延伸了对市场的服务链,同时也推介了自己公司的产品。正如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所说,加大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有效提高中高端型全产业链装备供给、机艺融合型全程机械化技术供给、新理念高素质型农机管理人才实用人才供给、系统性精准型农机化政策供给、便捷高效型社会化服务和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关键词:农业机技术:推广
一、农业机械分类与作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农业的快速稳步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中国农业机械化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农业机械的分类
1.1 水井钻机:分为回转式、复合式以及冲击式三类。
旋耕机。镇压器、中耕机、钉齿耙和圆盘耙土地表层的耕作机械土地表层的耕作机械。
联合耕作机械既可以是两台不同机具的组合如铧式犁一旋耕机、铧式犁一钉齿耙,还是不同的工作部件的组合如由立轴式旋耕部件和铧式犁犁体两部件组成的耕耙犁。
1.2 作用
其中适用性较强的是复合式钻机。施工功效较低冲击式钻机。耕作蔬菜地、水田和果园采用旋耕机。
2、农机门类品种上存在明显缺陷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在不同生产环节上,不同作物、各有尺度。机械化水平太低、问题最突出的是水田机械化。近几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所下降,水稻机械化严重滞后。另外,玉米收获机械化在少数地区域崛起,棉花机械收获仍属空白,具有节水、节肥、节种等性能的机具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水平不高,数量不足问题,影响了节本增效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3、农业机械装备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3.1 由于部分农业机械无法更新换代,致使部分农业机械老化现象严重,
3.2 大多数机械为运输机械,农田作业机械少。
3.3 动力机械中小型机械居多,大中型机械较少。
3.4 农机作业配套机具少,配套比率低。
二、农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无经费购买。而目前我国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支出负担重,资金筹措困难,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力不足。虽然许多地方都出台了购买农机补贴政策,但效果不是非常明显。
2、没有效益。因为不能科学地使用农机,所以造成故障多、效率低。与此同时,作业市场尚未完全形成,农机具闲置与非田间作业时间多,经济效益不高。
3、农机具科研开发配套系统,严重滞后
新技术、新机具没有更快的发展。示范手段不先进,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使得不能及时掌握有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信息不能及时掌握,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4、不会科学的使用。由于农机管理部门经费不足,造成农机技术无偿培训工作难以开展,使农民素质得不到有效地提高,造成部分农民虽然买得起农机,但也用不好农机。
三、加快发展农业新技术推广进程的对策
3.1 调整结构,提高农机化整体素质和效益
3.1.1 要坚持分类发展,重点突破的原则。
3.1.2 要使拖拉机和农具配套比提高,鼓励和扶植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大中型农机具和复式作业机具向前发展,努力提高农机利用率和作业质量,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3.1.3 要在保持必要的农机装备数量增长的同时,重视农机装备质量的提高。配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旱作节水农业、牧业等农机化技术试验示范,引导农民购置和使用适应农业结构调整要求的农业机械。
3.2 实现农机和农艺的最佳协调和配合,多创造效益,要尽可能的实现农机和农艺协调与配合。提高化肥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给农业生产带来更大的效益。
3.3 开展科技创新服务,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
创新是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关键,未来农机化创新的特点:
3.3.1 加强技术创新。要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机新技术、机具的研究与开发,力争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牧业等机械化生产关键环节、关键技术,以及农产品分级、加工转化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提高农机化技术水平。
3.3.2 机制创新需要加强。不断加强和深化农机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农机科研院校、大型农机企业的积极作用,优化农机科技资源配置。
3.3.3 加强农机推广部门与科研开发单位的联系农机推广部门要转变思想观念,建立科研、开发、推广、服务的“一条龙”示范基地。加强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重点推广水稻机械化生产、玉米收获及育苗移栽机械化、秸秆机械化还田、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粮食产地烘干、设施农业机械化、牧业机械化、经济作物机械化、农产品加工和农用航空“十大”农机化技术。
科研部门主要负责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农业新科技、新机械的实际应用性,让新技术适应市场需求。
3.4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适当提高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资格和素质的要求,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到推广机构工作,为农业推广事业服务。为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进一步得到提升,除了明确上岗要求外,还要加强对于技术推广人员的定期培训。
3.5 推动跨区作业,使跨区作业向规模化发展
农机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是把分散的农机户与农机作业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市场有效地配置农机资源,提高农机利用效率。
一、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
1.农业机械化是就是把农业置于现代化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生物技术科学化,劳动手段机械化,生产经营管理社会化,这是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共同规律和标志。搞不搞机械化,对提高粮食产量,增强抗灾能力,繁荣农村经济等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特别是在生产力水平低、粮食生产低而不稳,农业徘徊不前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农牧业机械化工作,对改变农牧业生产条件,增强农牧业后劲尤为重要。农业机械化是应用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推动型转变。实践证明,现代科学技术每向前发展一步,其在农业中的扩散与应用,都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是科技的物化,是农业新技术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的主要载体。大面积地推广应用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农业节本增效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离开机械化是不可能完成的;进行抢收抢种、抗旱排涝、大规模病虫害防治,以及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农业生产活动,增强农业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必须依靠机械化作业才能得到较好实施;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单位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也必须借助机械化手段才能得以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可以说,发展现代农业靠科技,科技应用离不开农机。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2.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和农民收入水平,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因素,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息息相关。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由于农业机械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的情况看,农机化水平高的地区,农民收入也比较高,生活相对富裕。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一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增产、增效功能,直接创造财富。二是可以发挥农机的替代功能,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就是通过农业生产“增机、减人、增收”的过程。三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吸纳功能,安置部分农民实现农业内部再就业。
3.农业机械化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农业机械是先进的生产工具,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发展农业机械化,实质上是一场生产手段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可以极大地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文明生产,体面生活”。农业机械化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将农民从繁重的农业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充分地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成果。
4.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农业机械化水平是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综观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均以农业机械化为前提,农业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是农业机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作业都是靠机械设备来完成的。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形成农业竞争力的核心能力,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集约化水平。
二、现阶段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1.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增产增效。农业机械是优良耕作栽培技术的载体,它拥有人畜力无法比拟的动力和持续力,它可以实现人工达不到的更高的耕作质量,可以实现精量播种、精量施肥以及其它先进技术,可以进行复合作业和联合作业,从而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效益。
2.有利于防灾减灾,把因灾害引起的损失减小到最低。
3.有利于进行规模化生产,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4.有利于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5.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解除外出打工农民的后顾之忧。因此,无论从解放农业生产力的角度还是从它的实际作用的角度看,现阶段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三、现阶段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农业机械一体化;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农业现代化主要是利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生产设备促进农业生产,以先进的组织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农业活动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不断提升生产者的科技素质,改变过去因为传统农业生产手段而导致的农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将我国农业逐渐发展成为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现代化农业,从而更好的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农业的过渡。而农业机械一体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它能够让很多现代化科技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来,从而极大的提高农业生产力,从根本上增强我国农业的竞争力。
1 农业机械一体化的概念及作用
农业机械一体化指的是利用各种现代化的农机设备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以此来达到农业现代化生产的目的。农业机械一体化的应用不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农业从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强劳动生产率以及农业产品商品率,同时还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管是从其实际作用来看还是从解放农业生产力而言,促进农业机械一体化的全面应用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当前,我国推进农业机械一体化进程有以下作用:一是能够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有效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二是能够有效防止农业灾害,避免其造成重大损失;三是有助于跨区域农业生产,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四是提高农村生产力,帮助农民增收。
2 国内外农业机械一体化应用现状分析
2.1 国外农业机械一体化应用现状
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就已经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整个流程的机械化一体化。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现阶段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设备的研制,已经逐渐运用各种卫星摇杆技术、计算机、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把这些现代化技术充分应用到各种农业机械设备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农业机械一体化的实现,从而让农业生产活动实现自动控制的无人操作模式,大大的减少了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劳动力资源,同时更好的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2.2 国内农业机械一体化应用现状
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一体化的应用水平整体较低、农业机械科技含量不高、结构设置不科学等问题普遍存在。所以必须要努力提升农业机械一体化水平,才能够逐渐的降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虽然我国农业机械化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农业机械设备的投入数量、跨区作业的设备数量、机收水平都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说明我国农业机械一体化的应用得到了我国政府和广大农民的关注与认可,给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让我国农业机械一体化水平迈入了中级发展阶段。正是因为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农村的劳动力资源已经开始富余,很多农民都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
3 农业机械一体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要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用环保促开发的农机设备设计理念,逐渐推广以保护环境和耕作技术为主的农机设备,从而降低某些农业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众所周知,工业污染会造成农产品的质量下降,无法满足加工业的实际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加工产品的市场销售。而如果使用以环境保护技术为主研发而成的农业机械设备进行农业生产,能够有效的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因此未来的农业机械一体化将会更加注重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3.2 农业机械一体化应用将会运用更多的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工业化以及工厂化农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在特定环境下按照农业产品的实际需求进行精细化管理,让农业加工产品能够充分达到优良产品的品质,逐渐提升农业产品加工生产率,这也是农业机械一体化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3.3 大力研究开发具有节约型技术特征的农机设备,根据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实际要求,积极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断开展农业机械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促进农业机械设备科技含量的提升,不断增强农业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在其作业过程中发生过多的故障。
3.4 农业机械一体化的生产管理模式更加现代化,用农机一体化来推进农业生产一体化。一体化农业其本质就是借助高科技的农业设备和其他基础设施,将农资的生产供应、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构成一个完整的综合体系。通过机械一体化的方式来将工业与商业元素和农业相结合,从而让农业生产迈入现代化的市场模式。
4 结语
总之,农业机械一体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现代化农机设备是一种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其生产力水平是农业发展的标志。农业机械一体化的全面应用从本质上说是一场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必须要继续大力推进现代化农业进程,推进农业机械一体化的全面应用,将农机设备的研制朝着更先进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业发展;机械推广;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不断提升和发展,近年来我国也不断在推行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新农村建设也是国家开展基层工作的一个重点环节,而农业机械的推广则是现代社会中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因此我们也说农业机械的推广对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帮助作用。但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发展情况来看,虽然整体水平都在不断提升和发展,但是很多细节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更应该积极的发挥农村机械化的推广作用,更好的将农业发展和基本的生产理念进行完善和发展,将我国的农业做到信息化的进步和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对整体的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1]。
1大力推广农业机械是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就像著名的政治家马克思说过:“在不同经济时代下的区别不是在于生产,而是在于怎么生产。”可以说农业机械的发展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同时事实也证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机械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乃至世界农业的人口增长和粮食短缺都得到了有效地解决,同时也为环境的恶化和资源枯竭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农业机械的推广是新时期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农业机械的推广和发展,是我国现代社会农业发展的重要要求,同时机械化也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环节,不仅大大地解放了劳动力,同时还对农业生产的效率进行了全面的提升[2]。
2农业机械化推广发展建议
2.1强化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培训
在进行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推广人员的培训,因为现阶段我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的推广人员在文化素质和专业能力上还没达到基本的要求和标准,由于农业发展的影响,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将推广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进行提升才能将这项工作更好的开展和进行。我们在进行对推广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对先进的推广经验进行发展和吸收,同时在进行人员培训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人员的专业性能力进行提升和发展。同时在进行农业机械化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我们还要对推广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素质进行完善,将农业的推广意识逐渐进行延伸和推广,让更多的农民朋友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3]。
2.2搞好协调服务,完善推广工作体制
在进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过程中,我们要保证这项工作的正常开展,首先要将这项工作的体制进行相应的完善和发展。尤其是像乡、镇这种基层的政府和部门,在进行日常工作的推广过程中,就要对相关的技术和市场发展情况进行充分地完善。同时基层部门也要加强对农业机械化相关工作的推广和宣传,对农民的技术进行有效地提升和发展。适当的开展一系列的培训班和技术辅导机构,从新机具的使用到保养都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发展。
3关于我国未来推广农业机械的建议
在今后的农业发展过程中,正确的选择农业机械的发展道路,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农业整体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帮助作用,同时也为我国新时代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奠定了稳定的基础。在我国现阶段的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争取在2030年之前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中达到中等的水平,同时农业机械技术和基本的农业装备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和能力,为今后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4]。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几个问题:
3.1完善我国农业机械补贴机制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政府还是国家都要加大对农村建设的经济投入,这样才能保证更好的对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农村的居民生活条件才能得到有效地发展和提升。
3.2保证多种机械类型共同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营模式也在不断完善和健全,因此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机械类型,有大型的、中型和小型,在我们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根据实际农业地区的发展情况,对农业生产的装置进行选择,通过多种类型机械的操作,农民的生产技能和水平也将得到更有效地发展和完善,对我国农业的进步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4农业机械化推广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在传统的农业发展和技术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率比较低,但是人力需求量却很大,因此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社会中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制约和阻碍的作用。但是随着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推广,我们不仅能对农民的科技水平进行有效地提升,同时还能更好地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建设,为我国的农业生产中的结构调整做出了有效地发展和推广,为今后我国农业经济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更好地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在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对农业的机械化工作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保证这项工作的开展和不断推广,为今后我国农业的发展和人口增长奠定更稳定的基础,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稳定进步和发展,对国家综合能力的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魏秀芝,甄怀林.发挥农业机械推广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3,19(11):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