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范文

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

第1篇: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适应;争执性结论;影响因素;述评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5-0258-02

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适应的研究综述

1.1 研究争执性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后,易造成儿童亲情缺失,其原有家庭内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留守儿童需要对家庭内部抚养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应。为此,多数研究者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适应情况,但研究结论缺乏共识性,甚至相互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学习适应方面。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父母外出并未对留守儿童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留守儿童具有较高的学习独立性。多数孩子能够理解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并以此作为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的动力;另一观点则认为,父母离开尤其是母亲的离开,儿童的学业成绩有了显著下降;70%以上的教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以后,孩子的成绩差了。他们中逃学、厌学、辍学、纪律差、迷恋网吧的现象比一般儿童严重。

情绪适应方面也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父母都外出打工、单亲外出打工和父母都在家这三类儿童在孤独量表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幸福感与非留守儿童无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略低于非留守儿童,但不存在显著差异;相对地,有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表现出诸多情绪问题,主要涉及孤独感、委屈难过、敏感自卑以及忧虑情绪。他们在状态焦虑水平上要明显高于父母均在家的儿童,而两者在特质焦虑上没有显著差异。

行为适应方面。正面的观点认为,父母外出打工使得留守儿童的生活过早独立,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表现出更多的助人行为。独立起居和做家务的能力强于非留守儿童,能更好地理解父母,体味生活的艰辛。很多留守儿童在班上与同学们的关系较好,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能经常帮助其他同学。负面表现发现,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带来的不安全感,容易使留守儿童对周围他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表现出攻击行为。有些儿童情绪比较冷漠或者自卑,逃避各种活动、害怕与人交往等。一些留守儿童抽烟、酗酒等,有些甚至走上了小偷小摸、抢劫等违法犯罪的道路。

1.2 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适应的因素

1.2.1 不同监护人类型

隔代监护人易造成儿童放纵、任性,亲戚朋友对孩子心理与精神上的需要很少关注,自我监护型易养成孩子奢侈、浪费、不知勤俭的不良行为习惯,自律能力较弱。通过对比流动儿童、双留守儿童、单留守儿童、曾留守儿童及一般儿童发现,双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最差;与一般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自尊低、孤独感强,双留守儿童抑郁高,单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高,曾留守儿童的自尊低、孤独感强、抑郁高、社交焦虑高。单亲外出留守儿童的抑郁水平显著低于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隔代教养组和寄养组在亲密度、矛盾性、娱乐性上有显著差异,寄养组亲密度较低,矛盾性、娱乐性较高。

1.2.2 父母的教育观念

父母在孩子的早期生活成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的关爱、支持和鼓励能够使孩子对周围环境建立良好的信任感与安全感,这对他们社会性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的。外出务工人员形成的多元教育观念对子女学业会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城市或城镇打工,使他们的教育观点发生了变化。但到底产生什么样的改变,却有不同意见。有的父母认为“读不读书都一样”,从而助长了一些成绩不好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论”的思想;相反,有的父母对子女寄予很高的期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出去打工赚钱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能供孩子上学。

1.2.3 父母外出时间

研究发现,父母离开时间的长短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父母外出时间为一年的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很低,两年以后升高,以后又逐年降低,到十年以上时最差。即离开时间越久对留守孩心理影响越大。留守时间在5年以上的儿童的心理失衡得分显著高于留守时间为1-2年、3-4年的儿童。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和父母在外时间的长度成反比,即父母在外的时间越长,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越低。研究表明,父母在孩子越小时外出打工,对儿童的焦虑水平影响越大。父母早期离开孩子,甚至会深刻地影响儿童的特质焦虑。

1.2.4 亲子沟通频率

调查发现,父母与孩子沟通频率越高,留守儿童的学习行为更健康、社交能力更强、日常生活行为更好;反之亦然。对于单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而言,超过3个月与父母联系一次的留守儿童对父亲的依恋质量显著低于一周、两周和一月与父母联系一次的留守儿童;对于双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来说,与父母的联系频率为一周一次的留守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程度显著高于半月、一个月和超过3月与父母联系一次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的间隔时间越长,与父母团聚的次数越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越低。和父母联系频率越低,留守儿童恐怖倾向、过敏倾向的危险性增加。

1.3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适应问题策略研究

目前相关研究大多认为应该从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几个方面入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家庭方面:(1)最好让孩子跟随父母生活;(2)降低母亲“出行率”;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学校方面:(1)注重对“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2)积极发挥学校功能,建立健全的家校联防育人机制;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和育子方式。社区方面:(1)发挥社区综合教育功能,形成社区、学校、家庭立体式的教育管理网络;(2)组建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寻找“妈妈”、“爸爸”替代他们的父母角色;积极开展对母亲的教育指导工作。政府层面:(1)打破二元制的城乡户籍壁垒,逐步消除城乡差距;(2)大力推进农村新课改,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3)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4)开发城市公立学校的潜力,就近入学。

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适应研究评价

从上文综述的结果可以看出,对同一研究内容由不同的研究者进行研究时,其研究结果常有争议。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2.1 留守儿童概念界定问题

明确的概念界定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迄今,“留守儿童”仍缺乏明确、统一界定,这直接影响这一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

第一,孩子的年龄。留守儿童年龄有以下观点: 16岁以下、14岁以下、未满18岁、义务教育阶段、未成年人、6-14岁、6-16岁。许多研究没有对留守儿童的年龄进行明确的界定。第二,父母外出数量是一个还是两个才算是留守儿童?有的认为双方外出才算留守儿童。有的则认为只要一方外出,就算留守儿童。现多数观点认为只要一方外出就算留守儿童。第三,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多数研究认为留守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结果。实际上,父母外出,导致孩子留守的原因很多:经商、出国留学、打工、外出照看病人、因关系不合一方出走、离异、孤儿等。很显然,不同原因导致的留守现象,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相差很大,对孩子心理的影响是有差异的。第四,留守儿童地域性问题。有的研究把农村留守儿童等同于留守儿童,误认为留守儿童是农村特有的社会现象,上文已介绍,留守儿童现象最早出现在城市。而且很有可能两地留守儿童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存在差异。有关学者在定义上也注意到这样的区别,并做了区分。相反,有的研究则把三者混淆,从而导致与其它研究结果的分歧。第五,父母外出的时间长度。多数研究在界定留守儿童时,未涉及父母外出的时间长度。是1年以上,还是半年以上,或者3个月以上,或者其他时间长度标准?目前,多数研究认为以半年为标准为宜。有关研究也支持这样的标准:留守半年的儿童在自尊、心理控制源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上都和一般儿童有显著的差异。留守半年比留守三个月更具鉴别力,可以作为划分留守儿童的标准。

2.2 研究方法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以问卷、心理量表、心理测验为工具使用定量调查研究方法的人占绝大部分;以观察、访谈、个案分析等为手段使用定性研究方法的人占较少比例。量化的方法,只能收集到一些表象的信息和数据,对于那些隐藏在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未能触及。许多研究缺乏理论指导,没有明确的理论框架,对调查结果未能进行理论概括与提升,难以进行深入探讨和解释,从而难以谈论其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最好把这些各个领域分散的研究力量,统一在一起,组织专家研讨会,共同确定留守儿童的概念及其内涵、外延。概念明确后,再确定具体研究的内容,以适当方式公诸于世,大家共同遵守执行。

2.3 研究偏见问题

许多研究者带着对农村留守儿童负面的假设,戴着一副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们,更多关注与农村留守儿童有关的“负面”问题,对农村留守儿童积极一面的论述较少,研究的客观性、中立性不够。上文总结的有关留守儿童的一些基本结论之间存在的相互矛盾,就已经告诉我们不能带着“留守儿童是问题儿童的”类似这样的标签去进行研究,为了寻找负面证据加以证明。有关研究的差异,也使研究者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压力,对于处境不利的农村儿童,有些发展不良,有些儿童却发展得很好,有些甚至超出了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

2.4 建议和对策问题

解决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需要借助各方面的力量,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应对。研究者所提的建议和对策包括了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政府的层面。从上文可以发现,针对政府层面的建议很多,但所提建议,在现有条件下难以实现,无法起到高效的作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不是说改就改的,这涉及到很多因素。让他们重新回到父母身边,解决好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就是解决留守儿童不再留守的最好方法。这样的方法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办到的。 学校方面,对于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条件较差等问题,这只是三农问题中的一个方面,是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短时间内难以解决。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有效、高效、操作性强的建议。

3 结语

综合上面有关农村留守儿童适应研究的四方面问题,可以发现:以比较客观中立的研究视角,给农村留守儿童一个明确可操作的界定,采用量化研究方法之外的方法――质化研究,关注儿童面对家庭环境变化适应的过程和更广泛的情景性因素,对于深入、真实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提供针对性强、有效的建议和对策,将十分有用。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对这种研究选择,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29(1):29-36.

[2]范兴华,方晓义,刘勤学,等.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33-40.

第2篇: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差异 相关分析 母亲教养方式 学业自我概念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本研究选择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某初中作为调查对象,共收回有效问卷273份,其中留守儿童144人,非留守儿童129人。留守儿童选取标准: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至少连续半年以上。

1.2 研究工具

1.2.1 母亲教养方式问卷

以1993年岳冬梅等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为基础,提取该量表中的母亲教养方式,分为5个主因素(M1情感温暖;M2过分干涉、过分保护;M3拒绝、否认;M4惩罚、恶厉;M5偏爱被试)。各分量表的Cronbch a在0.46~0.88之间,总量表a=0.8287。由57个条目组成,每项有“从不”、“偶尔”、“经常”、“总是”四个选择答案,分别记作1、2、3、4分。

1.2.2 学业自我概念问卷

学业自我概念调查采用陈国鹏等人修订的由Marsh等在1984年编制的自我描述问卷。从中选取学业自我概念部分,包括言语自我概念、数学自我概念、一般学校自我概念三个分量表。

1.2.3 统计分析

采用数据分析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数据的编码、录入、分析统计。

2 统计结果

2.1 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母亲教养方式

对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母亲教养方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母亲情感温暖、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四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sig

2.2 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学业自我概念

留守儿童在学业自我概念(包括数学自我概念、言语自我概念、一般自我概念)上较非留守儿童有显著差异(sig

2.3 母亲教养方式与学业自我概念的相关性

为研究学业自我概念与母亲教养方式之间的相关性,对这两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如表1:M1(情感温暖)与学业自我概念三个因子均显著正相关;M2(过分干涉/过度保护)与言语自我概念正相关;M3(拒绝否认)与学业自我概念三个因子均显著负相关;M4(惩罚严厉)、M5(偏爱被试)与学业自我概念三个因子相关性均不显著。

表1 学业自我概念与母亲教养方式相关性分析

注:“**”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

3 讨论分析

3.1 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母亲教养方式差异分析

从统计数据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情感温暖、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四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这是因为对于留守儿童,由于父母或其中一方不能长期陪伴子女成长,使得子女在情感上觉得被忽视或放任自己;同时由于父母或其中一方外出打工,缺乏与子女共同生活的时间,在对子女的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和严厉惩罚上表现得更为明显,缺少民主的教养氛围。

3.2 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学业自我概念差异分析

本项调查中,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业自我概念上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整体表现为更差。一方面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不在身边,辅导和关心子女学习的时间相对减少,其社会性及自我概念形成发展较慢;另一方面由看护人照顾的一般会有所顾忌而选择更为宽松的教养方式;此外留守儿童由于在社会生活中缺少被关爱,更为容易不自信。

3.3 母亲教养方式与学业自我概念相关性分析

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因子与学业自我概念三个因子均显著正相关,拒绝否认因子与学业自我概念三个因子均显著负相关。可见母亲教养方式的部分因子对学业自我概念有较好的预测性。积极的母亲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学业自我概念形成具有推动作用,而消极的母亲教养方式会阻碍孩子学业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母亲在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中,应更多的对子女给予关注,对其行为、品德等提出合理准确的评价,从而使得子女能够通过母亲的评价准确的认识和反省自身,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

4 结论

(1)留守儿童的母亲更多采用情感温暖的积极教养方式,而留守儿童的母亲更多的采用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的消极教养方式。(2)留守儿童在学业自我概念上表现相对非留守儿童要差,尤其是言语自我概念。(3)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因子与学业自我概念显著正相关,拒绝否认因子与学业自我概念三个因子均显著负相关。可见母亲教养方式的部分因子对学业自我概念有较好的预测性。

参考文献

第3篇: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教育困境;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2-0007-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强调逐步实行普惠举措,体现了国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我国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按教育主体分类,农村留守儿童大概分为四种类型,即隔代监护型、单亲监护型、上代监护型、自我监护型。有调查显示,72.5%的农村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约有10%的农村留守儿童与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1]可见,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的比例很大,对隔代监护进行研究非常有必要。

一、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教育问题的困境审视

隔代监护关系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社会化、安全等方面面临一定的困境,即:监督指导缺失,学习自觉性差;情感依托缺失,心理健康失衡;亲子教育缺失,社会化不健全;隔代监护不力,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1.监督指导缺失,学习自觉性差

首先,隔代监护人教育观念滞后,存在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的监护倾向。隔代监护人往往只重视儿童“吃饱穿暖”这种浅层次需要,忽视其学习等其他方面需要。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自主性比较差,这样会使孩子的学习意识变得淡薄。其次,隔代监护人文化水平低,辅导能力不足。隔代监护人的年龄多在50-70岁之间,他们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有的甚至是文盲,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隔代监护人无法进行有效的指导。一项调查中,当被问及“临时监管人是否对你的学习进行辅导”时,有98%的学生回答“没有”。孩子本身自控能力差,这种“大撒把”式的教育,其后果的严重性可想而知。[2]

2.情感依托缺失,心理健康失衡

因为常常会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所以,农村留守儿童常常难以获得归属感。蒙台梭利曾说过:“母亲必须喂养子女,当她出门时不应单独将他们留在家中。儿童需要‘营养’与联结母子间的‘爱’,因为她们可解决儿童适应上的困难。”可见,亲子关系对儿童具有重要意义。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即弗洛伊德所说的“超我”牢固形成阶段,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与引导。但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远在他乡,无法及时满足这种心理需求。隔代监护人虽然是亲密亲属,但是隔代监护关系代替不了亲子关系。长期处于隔代监护关系中,儿童心理发展可能会出现偏差,如敏感、任性、冷漠、内向、孤独、意志力薄弱、自卑、暴躁等。研究表明,近60%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3],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成为农村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4];农村留守儿童中有27.4%有焦虑心理,27.6%有抑郁心理,24.5%有恐惧感心理,22.7%有易怒心理,57.6%有过失行为,35.2%有说谎行为,7.4%有偷窃行为,30.6%有攻击行为,41.3%有破坏行为[5]。

3.亲子教育缺失,社会化不健全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定型,属于他律发展阶段,很少能约束好自己。亲子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会造成影响。第一,技能社会化发展不健全。表现为:生活自理能力及学习能力减弱、人际交往存在障碍。儿童心理学认为,儿童和母亲的关系决定儿童是否能对世界产生信任感,如果母亲对孩子缺乏应有的关注,孩子大都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二,价值体系社会化发生扭曲。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的扭曲,如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第三,影响规范社会化的形成。表现为:传统美德失范,道德行为不良,漠视社会行为规范、法律法规。皮亚杰通过对儿童认识形成过程的研究发现,低龄段儿童的从感知运动格局到概念的过渡还没有完成,其间经历着“一个缓慢的分化过程”,“这个过程依赖于同化性转换作用”,而在这种同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便是对成人行为的模仿。模仿需要成人行为的耳濡目染,家庭亲子关系正是耳濡目染最直接的媒介,而留守儿童家庭是缺少这种媒介的。第四,造成角色社会化的某些偏差,如影响自我概念的形成。[6]

4.隔代监护不力,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隔代监护人一般年老体弱,难以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第一,农村留守儿童受人欺负的比例较高。调查显示,大约21.3%的农村留守儿童认为经常受人欺负,大约16%的非留守儿童表示经常受人欺负。[7]可见,留守儿童的安全相对更难得到保障。第二,农村留守儿童是拐骗的重点对象。不法分子了解到某些家庭里只有老人和孩子,往往会破门而入,抱起孩子就跑,而老人防范、防护能力弱,无法阻止这一情况的发生,流动与留守儿童成为最大的受害群体。[8]

二、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教育困境的成因剖析

隔代监护关系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成因主要包括:隔代监护人和父母的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和隔代监护人及父母的矛盾、学校与家庭的矛盾。

1.隔代监护人和父母的矛盾

首先,隔代监护人、儿童父母分别依赖对方,互相推脱教育职责。很多隔代监护人有这样不正确的思想:孩子的父母把孩子交给我,我只要保证孩子的安全、照顾好孩子的日常生活即可。然而,父母觉得孩子有他们的父母照看着,什么问题都不用操心了。其次,教育观念不相同,教育方式不统一。隔代监护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大多局限在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次关怀,难以全面履行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他们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很多问题上,隔代监护人和父母达不成共识,让孩子无所适从。

2.农村留守儿童和隔代监护人及父母的矛盾

隔代监护关系替代不了亲子关系,只能是一种关系补位。长期处于隔代关系之中,农村留守儿童没有父母存在感,和隔代监护人及父母之间都存在矛盾。首先,农村留守儿童和隔代监护人的矛盾。儿童和隔代监护人思想观念差异大,存在沟通障碍。其次,农村留守儿童和父母的矛盾。亲子分离,父母对儿童教育管理时间和空间都不足,加之父母时间、精力有限,教育方式难免简单粗暴,从而与孩子产生矛盾。同时,很多父母对孩子怀有内疚之感,想通过物质满足的方式对孩子进行补偿,对孩子物质给予过剩,而精神和情感给予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农村留守儿童逐渐意识到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重要性,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9]

3.学校和家庭的矛盾

在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关系中,学校、教师最大的困惑是:谁真正在管孩子?我要和谁合作完成教育任务?隔代监护人主动和学校、教师联系的意识较差,加之教育观念的差异,学校、教师很难和隔代监护人达成教育共识。同时,学校、教师和农村留守儿童父母联系不便利,沟通方式单一,沟通效能较低。另外,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监护人和父母都存在过分依赖学校的心理,认为学校是专业的教育机构,有能力、有责任教好孩子。自己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就应该负起全部责任,否则就是学校的失职。在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关系背景下,学校和家庭长期处于这种矛盾关系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本应该形成的教育合力却变成了“教育失力”。

三、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教育困境的解决路径

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教育问题的困境进行剖析,我们可以择定以下路径,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走出教育困境,即:改变家庭教育观念,明确家庭教育责任;发挥学校教育优势,提供教育服务平台;加大扶持力度,建立社区保障体系;善于自我调节,形成健康心理状态。

1.改变家庭教育观念,明确家庭教育责任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关心和爱护是其他人所无法取代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自己特定的社会角色,每个人社会角色的意义是不同的。隔代监护人替代不了父母亲的角色,终究只能是一种关系补位。所以,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父母要明确亲子关系的重要性。既然已为人父、为人母,就要履行父母教育子女的责任。其次,要做到经常和孩子联系,保持心灵上的沟通。沟通内容不能只限于学习,更要关心孩子的生活,关注孩子的情感和心理。再次,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和隔代监护人要经常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状况、思想动向,形成隔代监护人和父母的教育合力。最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隔代监护人也要积极主动和校方联系,及时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在校表现,及时做好家庭教育。

2.发挥学校教育优势,提供教育服务平台

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重要性。第一,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档案信息包括监护人姓名、身份、家长姓名及务工所在地的联络方式、孩子在校表现和成绩等,以便能随时与家长、监护人联系,在发现孩子不良表现时多方面进行及时教育。[10]第二,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定期联系制度。运用书信、电话、家访和召开家长会等途径,与农村留守儿童家长保持主动性沟通、经常性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情况,重要问题要责成其回家亲自参与解决。[11]第三,增设心理辅导课程。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偏差现象,这让学校增设心理辅导课程成为一种必要。第四,教师要多加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师尽可能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情感沟通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怀,来弥补农村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第五,教师要定期与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及父母进行沟通,交流孩子思想和行为动态。

3.加大扶持力度,建立社区保障体系

农村社区是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所以农村社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开展社区图书馆建设,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推动乡村文化的建设。其次,定期举办社区活动,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外活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再次,建立“一对一”帮扶体系,鼓励村民一个家庭帮助一个农村留守儿童,让孩子感受“完整的家”。最后,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护机构。鼓励有能力、有精力的知识青年投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护工作,包括心理指导、学业关怀等。

4.善于自我调节,形成健康心理状态

首先,农村留守儿童不要轻信“妖魔化”描述。大众媒体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过度渲染,加之一些个案研究的偏颇,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被“妖魔化”。在描述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时,“自闭自卑”、“极端孤独”、“心理失常”等词汇俯拾皆是。同情农村留守儿童值得肯定,但过度的情感宣泄可能扭曲事实,使农村留守儿童成为“受损儿”。面对这一现象,农村留守儿童要明确自己不是“问题儿童”,和其他非留守儿童没有什么本质差异。其次,农村留守儿童对父母的留守决定要持理解的态度,理解父母外出务工是为了改善家庭生活,理解自己的留守是由父母的工作性质、家庭的经济条件等因素决定的。再次,将自己的弱势地位转化为有利条件。例如,隔代监护之下,农村留守儿童受到的学习监督相对较少,可以借此强化自己的学习自主性。最后,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困难,农村留守儿童要主动向老师同学寻求帮助,及时解决问题,从而减少在外务工的父母的担忧,减少隔代监护人的操劳,让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金涛.农村“留守孩现象”亟待关注[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3(6).

[2][4]王玉琼,马新丽,王田合.留守儿童 问题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抽查[J].中国统计,2005(1).

[3]詹欢,张捍东.对“留守孩”引发的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党史文苑,2005(16).

[5]蒋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观察,2005(4).

[6]周恩武.亲子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个人社会化的影响[J].农村教育,2008(1).

[7]雷万鹏,杨帆.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基本判断与政策选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2).

[8]姚云.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

[9]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10]咸大伟.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9(5).

[11]刘文嘉,艳群.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及对策新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9(1).

Education Problems with and Solutions to Grandparent-Attending Children in China’s Rural Areas

CHEN Zhi & ZHU Cheng-ke

(Research Center for Rural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121000, China)

第4篇: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3-034-01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及教育存在的问题

1、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

“农村留守儿童”通常是指那些生活在农村,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由监护人长期监护抚养或独立生活的儿童,是我县留守儿童也被很多研究此问题的学者称为留守学生、留守子女、留守孩子等,其含义是一样的。也有学者认为留守儿童应为6―16岁的儿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外出务工人员大量增加,尤其留守的婴幼儿更应该关注。因此,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祖辈、奶奶、亲戚、老师或朋友等其他的监护人养育的儿童。

2、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亲情缺失、无人交流,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将孩子独自留在家中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养,父母不在身边,与孩子交流减少,导致留守儿童亲情缺失,遇到感情不顺、生活不顺时无人交流,造成孩子性格孤僻,不利于留守儿童以后的人生发展。

(2)留守儿童所受的学习督导不力。家长或亲人的督导对其学习也十分重要。但是,留守儿童所能受到的这方面的督导比较少。一方面父母外出打工后,除了偶尔电话、书信联系外,无法对子女进行经常性的督导;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教育观念、时间安排、行为方式的不同,学习督导的方式、力度和效果也完全不同。隔代监护人往往年龄太大,身体虚弱,没有精力管理孩子的学习,无法对孩子进行学习监督和指导。

(3)学习压力较大、兴趣较低,成绩整体上较差:(1)留守儿童大多是祖辈代养,由于我国教育程度的限制,代养人的文盲率高达80%。由于他们文化知识落后,素质偏低,且要承担繁重的农田劳动,孩子的学习方面不能予以帮助,导致孩子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无法解决,学习的积极性大大的降低。由于父母的管教,而代养人又没有精力管教,孩子沉迷于此,对学习的兴趣降低,成绩整体较差。

二、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1、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人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儿童从由生地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如果儿童从小在家庭里受不到家庭的教育,就会使他们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发生困难,学校就需要用很大的力气去矫正他们的错误和缺点,因此家庭教育把好第一关,打好教育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我国大批农民工进城,他们的子女留守在家中,长期的分离,导致父母与子女的亲情关系淡化,同时代人普遍文化素养较低且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根本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导致留守儿童学校压力较大、兴趣较低,成绩整体上较差。

2、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过对个体传递社会生产和社会经验,促进个人身心发展,使个体社会化。”这时学校区别与其他社会组织的本质特征。在现代社会中,学校的这种本质是通过两种不同取向的功能二实现的。

学校对个人发展的促进功能,是指学校根据社会对每一个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和个人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不同的个性特征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学校的选拔功能,,是指学校根据一定社会的价值标准判断,评价其成员的模式对受教育者所作的鉴别,在现代社会中,学校的这两种功能是缺一不可的。因此学校的这两种功能是不能相互取代的。但是,当前学校功能的发挥发生了极大地偏差,人们过分强调学校的选拔功能,学校因此成了社会对个人进行鉴别和选拔的一个筛选器、每一人人都被迫通过这样一个机制证明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在我国义务教育不均衡,农村教育资源落后、应试教育及落实儿童人口数量巨大的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学校没有精力和财力更好地关心和爱护每一位落实儿童,导致学校无法保障留守儿童的优质教育。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策略

1、加大父母对子女的关心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走上打工的道路,他们走出家门开阔了视野,但是,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责任主体,对孩子有直接的影响,父母为了孩子,应尽可能地有一方留在家中照顾孩子,或者加强与留守子女之间的关系。比如说,父母和孩子经常性的沟通往往会让孩子赶到有所信任和依赖,从而增加学习和生活的信心。父母经常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更容易使孩子体会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以及父母在外务工的艰辛与不易,从而激发起其努力学习的动力,促使其健康成长。许多地区在当地政府和通信行业的合作下为留守儿童可开设了“亲情电话”以方便亲子交流,还有少数留守儿童得到部分企业的资助,利用寒暑假等时间进城和父母团聚。这些举措无疑会增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2、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爱护

学校作为孩子受教育的一个主要的地方,尤其是对留守儿童,更应该加强关心和爱护。

3、加强城市化进程和户籍制度改革

第5篇: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教育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父母一方,其他监护人或者儿童自己看护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儿童[1]。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这就使得农村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导致他们的情感常常处于“情感饥饿”状态。儿童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期,但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这种亲情的缺失常常使留守儿童的心理出现问题,从而有碍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对于这种情况,应及时实施有效的干预,否则,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极有可能会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探寻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显得相当重要。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1、亲子依恋关系的缺乏。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1951)对亲子依恋行为研究指出,一些过早离开父母,没有在早期形成依恋关系的孩子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常感到不安,缺乏对人基本的信任感,怕冒险、怕探索、怕发现超过他们身体之外的世界、乃至自己等。鲍威尔根据此得出结论:心理健康最基本的东西就是婴幼儿应当有一位母亲或一个稳定的母亲之间亲密的、连续的情感关系。早期母婴依恋的形成,有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和良好的社会行为的产生。而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大部分都是从小与父母长期分离,有的甚至从小到大一年都难得见到父母几回,更有甚者是由于各种原因被多个亲戚轮换监护,这些情况下要形成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显然是难度很大的。

2、农村留守儿童父母教育责任和教育意识的缺失。西方有句名言“一个母亲相当于一百个优秀的教师,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但是,不少留守儿童的父母却错误地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比如笔者目前所带的一个七年级的班级,总共有学生共57人,留守儿童高达45人,但是这些留守儿童的家长极少主动联系老师,甚至老师主动联系留守儿童的家长时,他们也只关心孩子的成绩,而对于思想和日常行为表现很少关注。这些家长没有认识到自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们片面地认为,作为父母他们只要供给孩子吃穿用住就行了,就是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但是他们就没有意识到,精神需求其实与物质需求同样重要。由于不少留守儿童的父母重养轻教,忽视与孩子的思想交流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导致孩子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易于产生思想认识上的偏离,乃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3、学校教育和监护不力。据统计,80%以上的农村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监护,由于他们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他们只是解决孩子的温饱问题,根本无力监管孩子的学习和行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给留守儿童提供特殊的教育受限,加之家庭与学校之间缺少沟通,导致数量较多的留守儿童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统计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就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后,农村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农村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正脱离普通儿童的成长和发展的正常轨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对策。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原因,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的教育对策。

1、改善家庭教育环境。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能否构建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关键。从婴儿期到儿童期、青春期,这是一个孩子的个性、品德、人格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如果家长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将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益。留守儿童家长可利用节假日回家探望、电话、书信等方式实施亲情教育。家长要选择最有利于孩子成长与发展的监护人,因为他们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留守孩子。此外,家长还应该经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定期主动与老师交流沟通,不但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还要经常关注子女的思想与生活的变化与成长。总而言之,家长要密切关注子女的成长变化,使子女感受到,虽然他们无奈留守在家不能时刻与家长在一起,但是来自家庭的关爱却时刻与他们在一起。

2、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教育责任感和教育意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根本对策,就是要给他们提供心灵的慰藉,即建立稳定的亲子依恋关系,而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起着关键的作用,而且这个作用其他人是无法完成的。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还是要从留守儿童的父母身上入手。要转变留守儿童的父母的教育观念,让他们知道教育不单单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家长也是教育的责任人,孩子的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互相配合形成合力。要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教育责任感和教育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必须在防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上起主要作用。

3、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在寄宿制学校里,应该配备专门的具有专业背景或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生活指导教师,这样可以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管和照顾,也可以较好地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和辅导他们的学习。但是,目前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不管在校舍修建和资金配套等硬件建设上,还是在政策以及师资配备等软件建设上,都不够完善,还不能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寄宿的需要。因此,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把寄宿制学校建设纳入学校基本建设规划中去,使寄宿学校变成农村留守儿童精神家园。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殊的社会现象,其形成有着复杂的社会根源。相应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其解决需要综合的措施以及长效的机制。因此,家庭、学校、政府及其他各个方面应该共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有效协调密切合作,形成合力,从而让农村留守儿童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6篇: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存在问题;消解对策

1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1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教育是泛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正如洛克的“白板说”中提到,儿童就如一张白纸,正处于一片空白的儿童正是进行教育的关键时刻,但对于特殊的留守儿童群体来说,父母不在身边而缺失了很多教育机会,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值得关注。首先,家庭教育的缺位。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所接受的教育基本属于单亲式、隔代式、委托式或兄长式。这些教育形式都体现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隔代教育的老人的知识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与当代有一定的差别,他们大都关注于吃饱穿暖的问题上,因此无法在孩子的学业上给与帮助。其次,学校教育针对性欠缺。相对于同一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留守儿童因为缺少了父母的及时教育,认知水平和各方面的能力相对较低,但是学校教育也是一个群体教育,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不能根据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给予特殊的帮助,更没有设立相应的心理课程帮助疏导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因此,学校的教育与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另外,辍学现象普遍存在。虽然如今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不断发展,而且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很多农村儿童辍学的现象。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离得太远,过于注重满足孩子生活上的需要而忽视孩子的学习,不管是时间还是空间上都不可能有效监督他们的学习情况,导致其学习跟不上、厌学,辍学现象屡见不鲜。

1.2留守儿童身心发展问题

儿童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人的身体发展和精神方面发展,包括个体体质的正常发展、体质的增强、认知和意向方面发展的最重要时期。研究表明,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存在的问题要比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同龄儿童的问题多得多。1.2.1心理失衡问题大部分留守儿童父母外出的时期是他们成长的最关键时期,缺少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一必要的外在条件,对于他们的人生将会有很大的影响。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心理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与父母相隔两地的时间越长,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各种心理问题也越发突出,性格发展不健全,比如性格孤僻、缺乏自信、缺乏爱心、情感冷漠。有研究显示,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孤独倾向,恐怖倾向六方面,留守儿童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说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普遍低于非留守儿童。1.2.2德行失范问题儿童时期也是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与期待,由于缺乏父母的亲情关爱和教育指导以及父母亲的支持,在缺乏必要的道德约束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容易在道德观念、道德行为方面受到一些影响。据统计,留守儿童的操行得分往往低于非留守儿童。没有父母在身边,监护人在对留守儿童的监管中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年纪偏大的监护人与儿童之间存在巨大的“代沟”,其他类型的监护人也不可能像自己的父母那样毫无顾忌的管教孩子,最后出现“不好管,管不住”的现象。孩子的自控能力都比较差,没有父母监管,缺乏必要的道德约束,部分留守儿童尤其是男生放任自流,不服管教,缺乏道德感、责任感,没有爱心,染上不良习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教育问题的成因

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留守儿童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也是由各个因素共同促成的。家庭方面,亲子监护责任恩德放弃和监护的失效造成了父母教育的缺失,这种父母教育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学校方面,农村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有限,再加上受教育理念的制约,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始终是不够的,没有设置对留守儿童有针对性的课程,学校老师也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社会方面,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不良文化向农村渗透,学校周围到处充斥着网吧、电子游戏室等,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课余甚至逃课光顾这些地方,痴迷凶杀游戏,观看黄色内容,这些都严重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2.2心理问题的成因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往往是由于在个性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缺席导致的。父母不在身边,儿童会缺乏安全感,遇事表现出焦虑、胆小、自卑的消极心理,而遇到困难时无法找人寻求帮助也会使他们感到害怕,长期心里有事却没有父母倾听,压抑自己的情绪会使他们形成孤僻的性格,人际关系上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并且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是隔代抚养,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祖辈,其教养态度往往是保护的、溺爱的、照顾过度的和忽视的、拒绝的,很容易造成儿童的任性、孤僻、冷漠、攻击、胆怯、被动、神经质和社会性低等个性特征。当然,除了家庭因素外,学校与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3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3.1加大政府对农村的经济支持

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即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虽然我国一直在不懈的解决农村发展问题,但如今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政府应根据农村经济特点,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鼓励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农民工向城市的转移不仅使留守儿童的数量增多,而且也使城市人口数量、就业压力增大,但农民工通过在外打工实践,学会了很多知识和技能,开阔了眼界,思想观念有了转变,有了一定的资本,很多农民工有着饱满的创业激情,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鼓励农民工回乡就业或者是回乡自己创业,不仅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为国家减少一定的就业压力,而且可以让父母回到家乡陪伴子女的成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旅游业、服务业等。根据当地的特色,开发旅游区,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各类经济共同发展。只有农村经济发展起来,生活水平提高,基础设施完善,才能让父母留在孩子身边,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3.2增强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对于父母都外出的留守儿童来说,临时监护人的作用至关重要。但大部分临时监护人都存在“重养轻教”的现象,只关心儿童是否吃饱穿暖,是否安全,而忽视了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与人格的教育,因此造成了大部分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缺少道德品质的问题。为此,应对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指导,首先要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营造一个全社会关爱儿童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其次,明确临时监护人的职责不仅是“养孩子”,更重要的是“教孩子”,要言传身教,经常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再次,要指导临时监护人运用科学、恰当的教育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提高监护人的监护能力。

儿童受教育是来自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效结合,由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完整,就应该从学校得到更多的关爱与帮助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目前农村中小学大都实行寄宿制管理教学,但普遍寄宿条件较差,甚至有的学校没有寄宿条件,政府应加强学校的寄宿设施建设,更好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管理,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自理能力。寄宿制管理能够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而且寄宿在学校能够让留守儿童在老师与同学群体中成长,可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3.4加强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帮助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除了发挥政府、家庭、学校的作用之外,还需要发挥社会的作用,人的成长过程离不开社会,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也有着重要影响。然而当前我国能够帮助留守儿童的社会组织太少,其发挥的作用也不明显,尤其是在农村,所以帮助青少年儿童为主要内容的群体性组织,多关注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开展各种支持活动,帮助贫困家庭解决看病、上学等问题。也可以在农村建立生产和互助小组,帮助监护人减轻劳动压力。可以在农村设立爱心站,对留守儿童的家长进行引导教育,帮助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强化家庭观念,转变家长重视给孩子提供物质需要而忽略精神需要的错误观念,给家长提供正确的教育方式,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留守儿童的安全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农村社区应设立相应的组织,针对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对监护人进行安全防范知识的宣传,也可以直接对儿童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在治安方面,需要结合政府与农村社区组织的力量,加强对农村治安管理,保证青少年儿童有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流动人口理论与政策综述报告[M].北京:人口出版社,2010.

[2]刘霞,张跃兵,宋爱芹,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1):68-70.

[3]辜胜阻,易善策,李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J].教育研究,2011,(9):29-33.

[4]范先佐,郭清扬.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1):55-64.

[5]李振堂.农村社区建设要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J].天中学刊,2011,26(1):56-58.

[6]曹加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策略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05,(10):69-72.

[7]姚云.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7):41-43.

第7篇: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理论;积极;保护性因素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69-02

自1994年提出“留守儿童”的概念以来,国内教育和学术领域已经对留守儿童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至今国内关于“留守儿童”的概念没有统一界定,还存在许多争议。

随着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关注度的提高,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2002年以后做了大量相关研究,经过对文献的梳理,把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者一般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比如心理健康问题,应对方式,依恋,父母教养方式,社交焦虑,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等[1]。第二阶段,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开始出现了一些与以前不一致的结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很多方面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留守并不必然对儿童造成负面影响产生心理问题,也不是导致个体发展差异的直接原因。第三阶段,随着积极心理学的逐渐兴起,心理弹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支撑,研究开始转向寻找提高儿童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目前我国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主要包括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弹性的影响等。

一、心理弹性理论

(一)心理弹性(Resilience)的概念

心理弹性理论是在对处境不利儿童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美国,中国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翻译方式。查阅《汉语词典》对比弹性和韧性的解释发现韧性更强调耐受力,而弹性体现复原,弹性的解释和英文原意更加接近,所以本文采用心理弹性的译法。

学术界对心理弹性的概念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查阅大量心理弹性的研究文献,发现主要有三种定义方法:结果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品质性定义,结果性定义重点从发展结果上定义心理弹性;过程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成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品质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2]。

李永鑫等根据已有观点对心理弹性作出如下的操作性定义:心理弹性是在遭遇逆境时,有助于个体良好适应的保护性因素。个体自身因素以及个体外部因素是保护性因素的主要组成部分[3]。

(二)心理弹性理论模型

1.系统模型(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of resilience)

Mandelco&Peery提出了心理弹性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与我国易经中的“守恒”有异曲同工之处,模型把影响心理弹性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部分,其中内部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而生物因素又包括身体健康、性别等;心理因素包括认知方式、人格特点等。外部因素指家庭内因素和家庭外因素,家庭内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教养方式等;家庭外因素包括同伴、学校、社会公益机构等。模型中的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一个因素缺失或发生变化时,另外一个因素若能及时补充,也可以适应良好。留守儿童是属于家庭内某些因素的缺失,但如果学校和社会这些外部的因素能及时给予支持,也能表现出良好的心理弹性。

2.心理弹性动态模型(framework of resilience in action)

随着对心理弹性研究的深入,很多科研机构和心理学家开始转向实证和应用研究,把重点放到建立新的心理弹性模型和开发有效的测量工具上,于2003年提出了心理弹性动态模型。

该模型呈现了保护性因素是如何对儿童的弹性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把影响心理弹性的因素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及青少年需要。外部资源和一些保护性因素比如积极参与和亲密关系等,这些能满足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安全、归属与爱等心理需要。而内部资源主要是由青少年自然发展起来的个体特征构成,主要包括自我意识、问题解决、合作等。这些内部资源会在青少年遇到危险因素时起到保护作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

(一)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在人口统计学变量学的研究

李永鑫等(2008)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进行研究,研究从父母外出情况、外出时间、团聚频率等6个方面考察了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年级这个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无影响;女童的心理弹性显著高于男童[3]。李志凯(2009)也得出一致的结论[4];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有显著影响;父母外出的时间越长团聚频率越低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造成的负面影响越大;由母亲照看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高,由父亲照看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低。安容瑾的研究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年龄、年级、留守类型、性别等因素上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等级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5]。

在人口学变量上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显著地成果,但还不够全面,很多研究集中于农村,对城市留守儿童的研究还很少,也缺乏城乡对比。

(二)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特质

李永鑫等(2009)从人格特质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这个侧面的研究发现,积极的人格特征可以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人格特征比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的影响更大[6]。骆鹏程(2007)从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的儿童的人格特征差异角度也进行了研究,发现高心理弹性留守儿童与低心理弹性留守儿童在人格的大多数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7]。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与人格特质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三)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

分析目前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作为一种保护性因子在影响心理弹性的各种因素中,对留守儿童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8]。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客观支持这3个维度对儿童心理弹性的发展都产生积极影响,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一样,都比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影响更显著[6]。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在性别上差异显著,留守女童比男童更多的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的高利用率也提高了心理弹性的水平[9]。而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高低也反过来对社会支持产生影响[4]。

(四)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

尽管目前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关系的直接研究还很缺乏,但是很多研究者都认为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弹性中可能发挥着潜在的重要作用。在心理弹性的动态模型中,自我效能感也是作为内部资源的一部分。

徐书萍(2007)在研究上海市吸毒人员子女的心理弹性进行时发现,心理弹性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显著[10];胡会丽(2009)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能有效预测心理弹性,是心理弹性的一个重要保护性因素,心理弹性也反过来影响自我效能感[9]。我们可以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训练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

现有研究的共同点在于,研究重心从关注留守儿童的发展困境转移到寻找影响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保护性因子和提高适应能力上来,通过挖掘儿童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来减少留守对儿童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国内对留守儿童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的方法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实证研究也不够全面具体,关注点范围比较狭窄,因此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还要具有前瞻性,以便在后续研究中作出改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第一,查阅文献可以发现,目前的实证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方法比较单一,由于问卷编制不能很好地体现个体差异,必然给调查结果产生影响,所以以后的研究者应该注意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结合,另外在研究中还可以加入访谈和实验研究等方法,力图使我们的研究结果更加准确。而实证研究大多集中在行为和心理社会因素,还需要对生物因素进行研究,才能更真实全面的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弹性。

第二,研究选取的对象不够全面。目前研究主要针对留守儿童中的在校学生,而忽视了辍学留守儿童;另外,第一批留守儿童已经面临就业和婚姻,留守经历对他们的学业、工作、家庭是否造成影响也是研究的重点。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选用不同的被试类型,被试的数量和取样的范围也要增加,使取样更具有代表性,提高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第三,目前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但还没有制定出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可以推广的预防或干预方案。建议学校组织专业老师进行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或班级辅导,这种自我体验式的活动方式,更有利于儿童心理弹性水平的提高。研究重点应放在如何通过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来弥补留守儿童父母的缺位,增强他们的心理弹性。

参考文献:

[1]丁玲,韦炜.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J].社会心理科学,2008,(Z1).

[2]李海垒,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3]李永鑫,骆鹏程,谭亚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李志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4).

[5]安容瑾.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社会支持网络、应对方式和生活事件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6]李永鑫,骆鹏程,聂光辉.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7]骆鹏程.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7.

[8]王玉花.从心理弹性理论视角看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J].教育学术月刊,2010,(10).

第8篇: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业负担;基本表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019-01

一、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

“所谓留守儿童,就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乡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需要其他家人照顾的年龄在14岁以下的孩子。”本文的留守儿童是指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并不等于问题学生,然而,有些学者未作实际调查盲目根据相关研究给留守儿童打上“问题学生”、“差生”的标签,造成了大众对留守儿童错误的认识,这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虽然许多学者和大众认为留守儿童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父母与孩子分离也带来一些积极影响:磨练了意志,独立生活能力增强; 通过做家务和农活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而且拉近了祖孙之间的感情,培养了爱劳动的习惯;理解父母外出务工的辛劳,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留守儿童学业负担的基本表现

学业负担过重一直困扰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它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反映出我国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对留守儿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和普通学生一样,在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学业负担过重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身心综合素质的失衡

学业负担可分为生理负担和心理负担,生理负担主要是由于在校学习时间过长、作业量过大导致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不得不减少自由活动时间和正常休息时间,从而导致许多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出现近视、神经衰弱等生理疾病。心理负担是指其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学习竞争的压力、家长的压力和升学的压力。过重的心理负担导致学生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差、厌学、抑郁等心理问题。而农村地区家长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教育方法和观念的落后使他们忽视或认识不到子女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农村学校作为农村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重智育轻德育,重机械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身心综合素质的发展。

2、个性化特点的消逝

在应试教育依然横行的今天,分数和升学率仍然是教学指挥棒。课程多、资料多、作业多、考试多“题海战术”依然风靡于学校,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迫使学生失去了自由活动时间。而作为留守儿童,由于大多是与祖辈监护人一起生活,所以劳动时间与一般儿童相比较多,相对占用学习和玩耍时间 (农活、逆向监护),因此,与一般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性化特点消逝这一问题更为严重。

3、自主学习能力的缺失

留守儿童大多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中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等问题,造成了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薄弱,这不仅表现在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而且表现在学校硬件教学设施欠缺、教学环境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统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加上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或不完整,监护人自身素质差,教育观念和方式陈旧不合理等原因,更加阻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致使其自主学习能力下降。

三、留守儿童学业负担的原因分析

留守儿童除了和一般儿童有相同的学业负担成因外,还有其群体自身特殊环境造成的原因,特别是落后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良好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和个体身心综合素质的异化等问题是加重留守儿童学业负担的主要因素。

1、落后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农村地区教育薄弱,不仅体现在师资力量不足、班级过大、办学条件差等硬件设施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农村地区学校的教学理念、评价机制落后上。无论是对教师的评价,还是对学生的评价都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上。重视好学生,轻视差生,放弃或放松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使留守儿童产生自卑心理,自暴自弃,忽视或轻视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致使其学业负担的加重。

2、良好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

家庭是儿童最早的启蒙学校,留守儿童大多都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父母的缺位使得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解决,而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是由祖辈隔代监护,他们的文化水平更低,辅导学习的能力更是有限,教育观念和方法陈旧,这些无疑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由于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并不乐观,有的甚至连学习的必需品都欠缺,因此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拉大了与其他学生的差距,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3、个体身心综合素质的异化

留守儿童大多是未成年人,其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和关键时期,也是价值观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必要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其内心的苦闷和烦恼无处倾诉,致使他们大多感到孤独寂寞、缺乏安全感,容易形成自闭、自卑、敏感、叛逆、胆小怕事等个性。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都处于良好状态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2]教育最终和最主要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自由全面的发展。而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使得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异化,而这些心理问题反映在学习中就体现在课堂活动的消极应对、与同学不合群、不服从老师和监护人管教、自我效能感降低、在学习中不自信,再加上同伴的排挤和老师关注度不够,容易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加重学业负担、增加学业成就取得的难度。[2]

参考文献:

第9篇: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监护权;保护

近年来,社会越来越多地关注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甚至成为流浪儿童的新来源,有的留守儿童受到操纵走向犯罪。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为各种原因,我国农村存在许多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青少年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权存在问题带来一些社会问题,例如农村留守儿童相关权益的获得等,使得我们必须重视留守儿童相关问题,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权保护问题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助力。

一、留守儿童的形成

(一)何谓留守儿童

父亲和母亲双双外出打工,或者其中一方外出打工,孩子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就叫做留守儿童。有的留守儿童跟随父亲生活,有的留守儿童跟随母亲生活,还有的留守儿童跟随祖父母生活,也有一些留守儿童与家族里的亲戚或者父母的朋友一起生活。从这些年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因为成长环境的特别,许多留守儿童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却也让留守儿童成长的压力越来越大。当然,也有一些留守儿童成长的比较好,人格健全,性格活泼。这倒更加值得我们思考,留守儿童中的一些问题是如何造成的?有没有措施进行改变或者补救?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因为经济、地域或者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区域发展存在差距,尤其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所以农村很多剩余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能力将子女带在身边,所以出现了留守儿童群体。据权威统计,5800万人甚至更多是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的数量。其中一半以上留守儿童父母一方外出,40%多留守儿童父母同时外出,甚至有7.3%的留守儿童不确定有人监护或者没有人监护。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的阶段决定了他们处于心理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留守儿童特别需要来自父母的呵护,需要父母给他们在价值观念上和思想认识上的引领,可是现实情况是他们没法享受到来自父母无时无刻的关爱和教育,不管是在情感上还是心理上父母的教育和爱都是缺失的。留守儿童与父母相聚时间很少,沟通的很少,不仅造成父母教育和监护的缺失,父母亲情的缺失也让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受到不良影响。或者有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隔代照顾,而大部分隔代教育又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留守儿童中隔代教育问题就比较突出。因为这些原因,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心理发展的异常,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出现偏差,有些留守儿童更是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权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现状是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留守儿童的监护是否有相关权益作为保障?下文将探讨这些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

(一)监护权的缺失

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就叫做监护权。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他的父母就是他的监护人,我国法律也非常详细地规定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监护既是监护人的义务,也是监护人的权利。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尽职尽责,做未成年人合格的监护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他的父母;如果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朋友都可以成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近年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权存在普遍缺失的状况。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权的缺失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在安全方面,因为无法得到父母的照顾,其他的监护人因为各种原因又不能很好地行使监护权,许多的安全隐患出现在留守儿童的生活中。例如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得到及时医治,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事件经常发生,触电和溺水等各种意外伤亡屡见不鲜等,甚至有留守儿童被拐卖、受到恶害也时有发生。现在农村犯罪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其整体生存状况堪忧。在教育方面,因为农村留守儿童长时间地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和父母耐心的引导、教育和管理,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好,他们更加不会懂得知识可以给生活带去哪些变化。对这些留守儿童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似乎没有多大意义。所以造成了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都缺失、思想道德滑坡。留守儿童原本小小年纪就体会到生活的疾苦和辛酸,感受到物质的贫困,他们只能选择孤独地寂寞地长大,同时又没办法充分享受到父母的关爱,监护权缺失严重,他们的心理成长状况让人担心。一部分留守儿童表现出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不善于主动交流,冲动易怒脾气暴躁,抽烟喝酒甚至打架斗殴等。从目前农村的发展情况看,未来会有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更多的留守儿童会出现。如果不改变农村留守儿童被家庭边缘化的命运,他们未来的成长很让人担心,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让人担忧。

(二)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

虽然各项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各种规定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未成年人的权益,但是我国未成年人的监护制度还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发展已经跟不上未成年人保护权益的要求和发展。特别是存在于农村的留守儿童,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权益的实现。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制度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监护制度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制度中对父母监护的规定不够具体详细,很难得到很好地执行。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2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当责任”。“不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承担责任”。《民法通则》第16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承担监护职责。”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承担多大的责任?怎样来承担责任?这里表述不够清楚。当代社会父母和单位基本都是雇佣关系,在父母上班的时候单位没有义务替父母承担监护责任;农村的村委会和城市的居委会既没有专业人员又缺少专业资金,因此村委会和居委会既不符合监护人资格,又不符合现实的实施条件。第二,对留守儿童的监护理念很落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奉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自古以来的家长制作风对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仍然影响深远,家长的权威是最重要的,甚至家长的权威比法律更重要。同时,我国留守儿童的监护以亲属监护为主,辅助以组织监护,但是如前文所述,亲属监护不能全面实现监护,组织监护中的监护人又容易出现不符合资格等状况,使得留守儿童的监护缺失。第三,监护制度不健全。监护制度是一种民事法律制度,是对精神病人和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和监督的制度。所以,监护制度也基于对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和监督,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当然在监护制度法律规定范围内。可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制度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委托监护不力。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一般把孩子交给长辈、亲戚或者朋友照顾,这样就在农村留守儿童和他们的长辈、亲属或者父母的朋友之间形成了监护关系,这时就容易出现委托监护不力的状况:临时监护人监护能力不够。监护人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监护能力才能很好地履行监护人的义务,可是由于农村各种各样的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总是在教育、养育等方面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欠缺,这给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留下了漏洞,也埋下了安全隐患等问题。

三、增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权保护的对策

前文详细阐述了留守儿童的概念和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权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权益得到充分实现,我们需要对如何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权保护进行思考。可以有以下一些对策:第一,明确监护权。不仅是农村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就连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父母都存在不明了监护权的情况。所以,不管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还是临时监护人,都需要让他们首先明确监护权。具体的途径可以是政府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或者是在政府部门的干涉下由农村村民自治组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或者临时监护人进行集中培训。当然,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还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改变农村居民的思想意识。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和临时监护人的监护理念。第二,完善监督体系。国家可以为留守儿童的监护设置监督和惩戒制度,我们既可以学习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也可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和完善。例如,可以成立政府特别部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并且政府部门保留对监督人和被监督人的监督检查的权利。我们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实现法制化,因此,我们还可以通过法律体系的完善来完善监督体系。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也离不开公民的自觉自省意识,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宣传,让农村人口意识到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权现状,让他们理解由此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监督意识,让对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权的监督体系更加完善。第三,完善监护制度。设置监护关系撤销、变更制度。我国应该对监护关系的撤销、变更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例如,如果监护人没有对留守儿童适当履行职责甚至侵犯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监护人死亡或者失去监护能力等情况的出现使得他们不能继续当监护人的,应该把监护关系撤销掉,再由相关部门对监护关系进行补位。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委托制度,及时弥补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的不足。委托监护是监护人把监护职责委托给符合条件的人代为监护,是一种临时的监护关系。那么,委托监护的双方需要订立正式的委托合同,必须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第四,家庭监护、学校监护和国家监护的结合。本文主要探讨家庭监护方面给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权方面带来的问题,但是其实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需要家庭、学校和国家的合力。如果家庭监护缺失,可以由学校监护实现一定程度的弥补,由此,对农村学校相关机构的设置、对农村学校班主任和老师就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个问题需要教育部门与政府部门进行商讨后出台具体措施。国家监护方面,可以帮助成立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组织或者村级教育组织,也可以由国家民政部门出台相关举措来实现国家监护的填补。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事关“三农”问题的解决,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社会各方面要齐心协力,致力于共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权保护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冬生,阮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2).

[2]刘允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3]吕绍清.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冲突[J].中国发展观察,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