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光伏产业 贸易摩擦 技术创新
我国光伏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成为各国反倾销与反补贴的对象。美国于2011年10月率先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立案调查,于2012年10月双反终判成立,裁定的反倾销税率高达18.32%~249.96%,反补贴税率为14.78%~15.97%。欧盟于2012年9月针对我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由于欧盟占我国光伏出口比例达60%,影响程度大过于美国双反。根据欧盟委员会草案内容,欧盟对我国反倾销临时平均税率可能达47.6%。贸易摩擦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影响巨大,只有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掌握核心技术、探索新的产品市场,我国光伏产业才能保持稳定的发展。
一、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历程及问题
1、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中国光伏产业刚起步,相关研究尚未深入,因此光伏技术的应用比较落后。这一时期的特点呈现为技术落后、产量小、应用不足。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是中国光伏产业的进步时期。这一时期企业数量增多、电池产量增加、产业规模初步形成。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光伏电池生产和组件加工企业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大规模的光伏产品远销海外。具体来说,2005年,国内第一个300吨多晶硅生产项目建成投产,拉开了中国多晶硅大发展的序幕。2007年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光伏电池制造国。2010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达到8GW,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持续位居全球首位。2010年和2011年,中国光伏产业出口产品占其总产量的比值分别为98%和90%,仅有极少部分应用于国内市场。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中国光伏产品大量销往海外,极大地依赖于国际市场的产品需求。
2、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美欧双反调查给中国光伏产业盲目扩张产能、投资过剩的局面敲响了警钟。贸易摩擦带来的沉重打击深刻地揭示出反思光伏产业存在问题的必要性,暴露出中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的诸多困境。
(1)对外依赖性高,国内应用市场狭小。借助于“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光伏产业在国际市场巨大的需求下快速发展壮大。中国光伏产品2011年的出口额为358.21亿美元,其中对欧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6.95%,对美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7%,共占比达到63%。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光伏产品进出口额为298.5亿美元,由于受贸易摩擦的影响,出口额同比下降了35%。可见,国际市场的需求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光伏产业作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备受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重视。2012年中国多晶硅年产能为15.8x104t,约占全球市场当年总供给量的73.28%;光伏组件产能为37GW,占全球市场当年总供给量的90.81%。如此巨大的产能无法全部释放,光伏行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危机。据硅业分会的数据,2012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为6.4x104t,产能利用率仅为40.50%;而光伏组件产量为23GW,产能利用率为62.16%。在产能严重过剩的同时,我国光伏产业还存在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同质化”。在众多光伏企业中真正拥有技术研发能力的企业只有2%~3%,缺乏创新力的企业只能采取低价销售策略,从而拉低了行业整体的利润率。
(3)偿债能力差,财务风险高。光伏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稳定、持续的资金供给是产业做强做大的后盾。近年来随着全球光伏产品的生产成本快速下降,光伏产业进入产能扩张期。我国主要的光伏企业,如英利、尚德等纷纷大举扩充产能,以期在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在此过程中,这些企业为了快速释放产能,纷纷大规模借贷融资。然而,由于银行业银根收紧,行业整体利润率下降,上市融资困难等因素,光伏行业普遍遇到的“融资难”问题,纷纷出现了债务危机。
二、美欧与中国光伏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影响
1、光伏贸易摩擦的原因
(1)经济原因。欧盟本身也在新能源光伏产业进行补贴,2009年欧盟颁布了“可再生能源国家行动计划”模版,将能效目标和可再生能源落实到各个成员国。在“可再生能源指令”的指导下,欧盟各成员国纷纷以本国法律的形式制定各自的支持性政策法规。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诉讼显然有失公正。究其根本原因,仍然是欧洲经济还未摆脱债务危机的影响。为了挽救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欧盟不得不对威胁本联盟产业发展的中国光伏产业加以限制,首先是保证本经济体的产业得以发展,就业得以扩大,经济得以恢复,再来谈贸易自由化。
(2)政治原因。光伏产业作为新兴能源产业,具有环保可再生的特点,是各个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还能实现能源供应结构调整,确保能源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就业岗位。新兴能源产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双反能够对中国崛起起到一定的压制作用。可见,欧美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护才是欧美对华光伏双反的根本原因。
2、贸易摩擦对光伏产业的影响
(1)加剧光伏产能过剩。2012年底,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到31GW,相对于2011年的27.9GW增长了11%。从近几年来较大的增长波幅来看,光伏应用市场主要在政策驱动下发展,全球装机规模已接近100GW。2012年中国光伏制造的产能/安装量比值为10.5,高出全球平均水平的4倍。2015年,全球和中国的此数值降到1.7和7.7。在产能严重过剩的压力下,光伏产品价格急剧下降。在价格、利润已经濒临冰点的时候,发生了中欧双方迄今为止最大的贸易纠纷,也是全球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无疑是对中国光伏产业最致命的一击。
(2)缩窄出口市场。首先,从数量上看,2010年和2011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分别为1082KW和2100KW,两年的出口量分别为1030KW和1820KW,分别占产量的95.4%和86.7%。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光伏产品极大依赖国外市场的事实。其次,从出口额上看,2011年光伏产品出口额358.21亿元中,56.95%为对欧出口,5.7%为对美出口,两者共占出口额的63%。由上述两方面的事实可以得出,欧美市场消化了一半以上的中国光伏产品。因此,贸易摩擦将严重打击支撑中国光伏经济发展的出口市场。
(3)打击就业市场。近年来,在大量民间投资的推动下,中国出现了一大批光伏企业,同时逐渐吸收了相当规模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问题。2012年,中国光伏产业就业人数达到50万人。然而,美欧发动的双反调查导致大量中国光伏企业停工停产,数十万工人失业,若该问题解决不及时或效果不佳,则有可能引发其他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4)加速产业整合。产能过剩、行业增速迅速下滑导致众多光伏企业资金链紧张,濒临停工停产甚至破产倒闭的危险。美欧与中国的贸易摩擦对中国光伏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打击,自双反调查以来,众多光伏企业难以抵挡压力纷纷停产或倒闭。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仅有8家企业尚在开工运行,由于大量库存积累,多数企业处在亏损运行的状态。这样严峻的形势势必会加速中国光伏产业的重新整合。
三、中国光伏产业规避对华贸易摩擦的对策
针对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的对外部市场依赖、行业产能过剩、企业偿债风险高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从短期、中期、长期等三个主体层面提出中国光伏产业规避对华贸易摩擦的对策,以期被相关主体采纳,达到实现我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短期积极应诉,积极斡旋
作为与中国关系最密切的两大贸易经济体,美欧也担心对中国的贸易调查会引发相互之间的贸易大战,从而进一步影响其他领域的贸易活动,对双方经济造成更严重的影响。为了快速从经济危机中恢复,各方都不愿意看到贸易纠纷持续扩散的结果,因此中方应积极与美欧方面谈判,从劳动力和规模经济两方面进行抗辩,证明海外光伏贸易并不存在倾销的事实。
2、中期大力扶持,推进整合
以“双反”案为契机,加速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光伏产业整合。在经历了爆发式增长之后,中国光伏产业已经进入了兼并整合期,应让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发生作用,推动光伏产业的合并重组,从而形成一批掌握自主核心技术、高效率生产的光伏企业。同时国家要在技术创新上给予支持,做好核心技术的保护工作,提升中国光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长期提升技术,扩大规模
缺乏核心技术是导致中国光伏产业屡遭国外“双反”的根本原因,政府应加大对光伏产业链上游环节的补贴,鼓励企业积极创新,加强对企业研发工作的支持。企业也应努力改变当前核心技术由国外掌控的局面,提高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光伏产品大多出口海外,国内市场尚未打开,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存在巨大的消费潜力,仅国内市场就足以消化中国光伏企业的产能,帮助企业实现规模增长。因此,从长期来看,光伏行业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四、结语
目前,全球光伏产业与市场已融为一体,未来将是一个大市场。光伏产业出现的贸易壁垒对各国都不利,合作才能共赢。中欧、中美贸易量之大,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相互依赖之大,应该容得下双方各自的定位。现如今,贸易摩擦不但搅乱了双方的战略定位,更带来切实的经济损失。美欧需要冷静审视自己的战略意图,及时调整行为方式,重回合作与协商的道路上来。
【参考文献】
[1] 刘勇:WTO反倾销协定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2] 黄辉:中欧贸易摩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 李岗、李惠瑛:后危机时代中欧经贸关系[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1.
[4] 郝洁:欧债危机下的中欧贸易摩擦新动向、趋势及应对[J].国际贸易,2012(11).
[5] 邓宗豪:中欧贸易摩擦及其发展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23).
[6] 任丽华:中欧贸易摩擦的深层次原因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28).
关键词:光伏发电;光生伏打效益原理;太阳能储蓄电池
中图分类号:TK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36-0009-02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打效益原理利用太阳能储蓄电池接收太阳辐射能源转化为可供千家万户生活、生产的电能。无论是作为独立使用还是并联网络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都是由太阳电池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电子元器件组成,不涉及到机械部件。因此,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组合设备极为先进精炼,具有使用可靠稳定和安装维护简捷的特点。从理论上讲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被广泛应用到任何用电场合,大到航天事业小到生活用电,无所不用。
一、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现状
高速发展的人类文明导致传统的化学燃料骤减,而且遗留下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各种污染物的排放也在一天一天改变着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即使如此,全世界还有一部分人根本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为了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以及未来能源供应的问题,近几年全世界包括中国都将研发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资源,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就成为改变人类能源结构和维系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世界各国纷纷在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中取得突破发展的同时,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核心的能源产业链,我国已经在海内外不少国家成立了一些比较著名的电力企业。但是我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在这样高速发展的同时却出现一种“两头在外”的不良形势。大量进口国外的原材料在国内产生的清洁能源主要的销售市场却在国外,明显对于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利润水平大打折扣。
二、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其产品主要用于为无电场合提供电力、使用太阳能日用电子产品和并网发电三个方面。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太阳跟踪控制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发电效率。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太阳的东升西落,一个处于固定位置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一年四季太阳的光照角度都无时不刻的在发生着变化。因此,通过利用太阳跟踪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保证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电池组件每时每刻地正对太阳光接收太阳辐射带来的能量,发电效率可以达到最好的状态。由于光伏发电系统要求的精度极高且系统构造繁杂,其本身存在的发展问题在所难免。
(一)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国家没有针对性采用抵制手段导致行业产能过剩。我国为了引导太阳能光伏发电多晶硅产业的健康发展,以促进节能减排和避免过度竞争,可以通过采用有效地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以抵制产能过剩的情况发生。
2.政府没有针对市场体制进行加强管理导致市场和材料“两头”在外。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起步晚且发展缓慢,国内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大部分用于出口国外,这些出口于国外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正好也是我国国内紧缺的资源。可以看出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广泛呈现出一种市场和材料“两头”在外的态势,这就将意味着我国在消耗大量能源资源且污染环境的同时却给国外输送绿色无污染的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普遍遭到质疑,这也是一方面问题。
3.未找到更为优越的发展途径导致产业发展建设成本高。世界各国都在寻求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途径,但是实际情况是全球具有富足的太阳能资源,而被利用的部分只占到不足1%的全球总能耗量,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发展建设的成本过高而导致太阳能利用没有受到广泛应用。可以想象,如果在未来可用的不可再生资源枯竭,自然资源一定会成为主导全球能源发展的主方向。假设未来要完全依赖太阳能开发,就必须从现在开始研究关于太阳能储存的办法。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还没找到既经济合理又便于储存的方法,主要包括压缩空气法及电池储存都在经济上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4.缺乏更为先进的发电技术导致产业综合生产能耗较大。作为一项主导环保型的产业,其系统主要组成材料多晶硅的生产提炼过程耗电量之大是目前社会条件所不能接收的。制造多晶硅材料就要消耗非常大的电力资源,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他部件的制作过程同样要求颇高。
5.没有自主研发的技术导致发电生产质量存在较大的差距。多晶硅材料的制造行业在我国发展的最大问题在于其核心制作技术的缺失,先进的多晶硅制作技术多为发达国家所主导,高昂的成本效应自然阻碍多晶硅制造行业在我国社会生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且产品的质量难以得到很好的保障。
(二)建议
针对以上诸问题,笔者主要总结以下对策建议,可供参考交流:
1.鉴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相比与传统的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等问题,国家政府采取制定针对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办法,促进改善我国政府部门对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投资的热情。
2.应考虑实际,因地制宜,加快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合安装进程,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有望为我国可利用资源与环境保护问题做出更大的贡献,且利于改变其产业产品出口市场在国外的状况。
3.在政府有关部门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热情的前提下,必定会给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行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此,为了能够提高改善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国家需要制定针对约束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行业必要的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两方面的门槛,必须限制避免低水平地重复建设现象的出现。
4.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水平尚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多晶硅原材料和硅片制造等环境明显缺乏一定的竞争力。鉴于技术层次薄弱的现状,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通过制定财税政策和投入专项资金,促进我国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核心技术方面的研发工作,摆脱技术水平落后的局面,推动我国成为未来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强国。
三、结语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太阳能光伏发电是重要的后续能源,在现在和未来将主导世界的能源结构,并且为全球环境保护做出无可限量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胜茂.2011~2015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R].中国投资咨询网,2011,(24).
关键词:光伏发电 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a)-0128-01
最近这些年,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不得不去寻找一中新型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现在的太阳能发电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中光伏发电因其规模可大可小,建设时间短,维护简单,被各国争相研究。但是我国的光伏发电仍处在起步阶段,发展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光伏发电的发展也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必须认清光伏发电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该产业健康发展。
1 目前光伏发电的大趋势
环境问题在最近几年变得越来越突出,多以绿色发展理念的倡导越来越刻不容缓,全世界已经将低碳经济定位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导航标,也越来越重视太阳能光伏产业。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例如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在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里被提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中点也转向太阳能热里利用以及光伏光热发电、生物质能等。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收到各方面的的重视,目前我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已经趋于完整。
随着我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应用以及快速发展,多晶硅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及应用技术形成了较为成熟,从现有的生产工艺水平看,我国已可实现整个多晶硅生产产业链和系统内部的封闭运行,排放水平已接近零。各国的光伏发电规模不断的快速增长,但是我国光伏发电的增速必将将远高于其他各国的平均水平。
在光伏发电大国调控措施下,其成本下降迅速,光伏产能普遍过剩,而其市场面临的发展环境较为复杂。在这样情况下,世界及我国光伏发电规模仍会快速增长,且我国光伏发电的增速将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目前来看其持续增长不会改变。最近几年各个光伏发电的国家纷纷调整电价补贴政策。这些国家实行这些目的就是为了避免由于其本下降太快而引发市场过热和行业暴利。最近的一次事件:在日本的福岛,其第一核电站核泄漏,这起事件引发了部分国家对核电前景的担忧,但是同时推高了政府对其发展的预期。
2011年12月18日,在召开的太阳能光伏市场与装备制造论坛上,我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讲话,呼吁光伏企业需要在根据市场情况,在适时的调整企业发展战略,预计2011年光伏产品可能出现阶段性产能过剩,在2011年的高速增长之后,2012年可以看作是光伏产业的调整年。
2 我国光伏发电的前景
近日国务院出台《“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2015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100万千瓦以上,建立适应太阳能光伏分布式发电的电网运行和管理机制,光伏发电系统在用户侧实现平价上网。202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光伏发电系统在发电侧实现平价上网。
为了扩大内需,各企业纷纷投向国内市场。成本的降低,国家政策的推动,使得国内光伏发电产业,技术不断进步以及规模化不断扩大,而且国家出台特许权招标、光电建筑补贴等多项激励性政策,这使得国内的光伏发电市场预计会出现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根据实际数据,我国光伏发电现在占据世界主导地位而且设备制造也不断的快速发展、增长,我国的光伏发电前景一片大好。
3 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制约光伏发电规模化发展的主要有以下两点。
(1)我国的技术标准不太完善。
我国进入光伏发电技术领域比较晚,目前并网电站现在都还处于试验性并网状态,并网易产生谐波、三相电流不平衡,输出功率不确定性易造成电网电压波动、闪变,因此需要满足一定的并网技术标准。
在2005年的《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为指导性国家标准,且已超使用期限。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了《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试行),但该标准对光伏电站分类较为粗放,缺少有针对性的细化条款。千瓦级小型屋顶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可能是未来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但该标准并没有对接入220伏居民电压的技术要求作出相应规定。
(2)我国的管理办法不太统一。
国际市场上,国外的设备价格比较高,而且远高于国内。同时特许权招标项目业主为了压缩成本,也倾向于采购低价设备,所以国内市场上以次充好的问题屡见不鲜,没有好的设备,工程的质量就难以保障。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在我国已经具备检测光伏产品和入网的能力,不过在检测认证管理办法上还是有所缺失。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没有出台强制性的办法。
4 光伏发电之我见
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光伏发电产业,使其健康协调发展,所以需要电力系统和国家的各方共同努力。
首先要完善其相关政策法规,光伏发电产业在国家政策的驱动下,其产业的发展有赖于稳定的市场预期和发展前景。特许权招标项目执行招标电价,价格竞争导致中标电价大幅低于实际成本,通过总结,应尽快确定光伏发电上网的分区标杆电价政策,并建立滚动调整机制。而且还应拓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资金来源,适当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电价附加水平,确保财政支持到位。
其次要科学制定规划,规划以后必须严格执行。为了防止无序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政府能源主管部门应严把规划关,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地制定光伏发电发展规划。以中长期规划指导年度规划,以年度规划指导项目核准。规范项目核准程序,避免“一哄而上”。
最后全力做好光伏并网服务工作电网企业应该以严格的要求和积极的姿态对待光伏发电并网的问题。一方面,要从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大局出发,积极推动光伏并网工作;另一方面,要以严格的管理规范行业发展。抓紧研究相关技术标准,填补标准与规定的空白,滚动修订完善现有标准。
5 结语
我国资源辽阔,但是人均资源占有的少,而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现如今全球进入能源危机,所以发展可持续、可再生能源尤为重要。根据国家政策,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看,太阳能光伏产业必将是我国能源的保证。是我国更好的建设低碳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南翔,赵勇.关于低碳经济的几点思考[J].能源技术经济,2010,22(8):1-3.
关键词: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破产重整;产能过剩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8-0001-02
1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由于光伏产业发展速度之迅猛,发展前景被高度看好,因此备受资本市场与各地方政府的青睐。有了政府在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光伏企业在各地迅速展开,至今中国已有上百个光伏产业基地,产能占据全球半壁江山。然而,在2011年欧债危机、“双反”调查和行业内部产能过剩、激烈价格战的多重冲击下,曾经风光无比的光伏产业进入它的一个低潮时期,与之相伴的是已现端倪的光伏“破产潮”。
2011年12月初,四大光伏巨头英利、尚德、天合、赛维陆续了第三季度财报,四家公司亏损2.9亿元,它们面对的普遍困境是产能过剩、市场需求萎缩。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与地方政府大规模的补贴政策有关。在各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发展光伏产业之后,企业纷纷挤进光伏市场来淘金,致使产能过剩的局面难以避免。
当前中国光伏产业的市场情况是:光伏产业产能与光伏市场需求严重不协调,整个行业的产能过剩致使行业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如今,大部分企业都处于停产、限产或半停产状态,有少数面临破产危险。在海外市场萎缩、国内市场没有完全打开的局势下,光伏产业的发展道路令人堪忧。国内光伏市场趋近饱和。
目前,国内光伏企业开工率不足30%,大多数没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已基本停产,还有部分企业将面临破产重整。不过,对国内光伏企业而言,一个好消息是:《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显示,到2015年太阳能发电将达到15吉瓦,年发电量200亿千瓦时。这说明,中国光伏产业并没有走到它的尽头。
2 尚德的发展之路
无锡尚德是尚德电力公司旗下资产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集中了尚德电力公司95%以上的产能,是全球四大光伏企业之一,所以研究尚德比较具有行业代表性。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由施正荣博士于2001年1月建立,是一家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光伏系统工程,光伏应用产品的研究、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外商独资高新技术光伏企业。2002年9月,尚德完成了第一条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的安装;2004年,太阳电池生产能力达到60兆瓦,实现销售收入八千多万美元,挺进该行业全球前10强;2005年12月14日,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同年,形成150兆瓦生产能力,销售收入达两亿多美元,居全球前8强;2010年10月9日,尚德在美国市场上开设了第一家工厂。
然而,尚德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自2011年以来,尚德的形势急转直下。2013年3月11日,尚德电力公开表示,该公司已经和至少60%的债券持有人就延迟两个月偿付债务一事达成共识。截至2013年3月15日,尚德电力有价值五亿多美元的债券到期。2013年3月14日,政府公开表示将不会向陷入困境的尚德电力公司伸出援手。2013年3月18日,无锡尚德的债权银行联合向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无锡尚德破产重整申请。
3 尚德在发展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尚德由一开始的辉煌走向破产重整,与它自身发展中伴随出现的问题紧密相关。以下针对主要的几个问题进行探究,并就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第一,尚德的市场长期在外。无锡尚德资本市场和实体生长的区域割裂,使得企业的生存能力大幅度降低。尚德的市场主要在海外,包括欧洲市场、美国市场等,也主要在海外进行融资,但生产基地却集中在大陆。这种“两头在外”的局势使得尚德生产严重受制于外需。
第二,光伏产业产能过剩,致使恶性价格战频发。中国整个光伏产业共同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产能扩张的速度远超于市场发展的速度。市场需求远远跟不上市场产能,各企业只有通过恶性价格战来维持企业的发展。尚德几乎所有产品都是用于出口,而且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附加值低。尚德是重走了国内传统制造业的发展之路,产品附加值低、没有核心竞争优势,缺乏创新技术。
第三,过度依赖政府。尚德从一开始发展,就受到无锡市政府政策和经济上的强烈支持。政府一方面积极鼓励企业扩大产能,却忽视了企业在海外市场过于强势会招致打压。另一方面在国内市场的启动上,缺乏长远战略,一味追求“低价竞标”,在研发、品牌等方面投资甚大,但研发能力低、缺乏核心技术。
4 光伏产业发展对策探究
针对以上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国家及政府应加强组织管理,做好顶层设计,而不是盲目地进行政策和经济支持;应明确产业规范,在打开市场的同时兼顾考虑环境因素。必须杜绝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只一味地追求市场利益。各地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扶持和经济支持来启动国内光伏市场,刺激国内光伏市场需求,以缓解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压力。市场需求增加了,产能与需求相匹配了之后,行业内恶性价格战也会随之减弱。
第二,规范产业、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一是应对目前存在的企业进行调整。砍掉大型企业的一部分业务,分散大部分业务,采取化整为零的策略。淘汰或者兼并比较落后的企业,再进行统一的科学管理。二是对准备进入光伏产业的企业做好筛选和考核。三是建立并完善光伏产品标准体系,提高检测认证水平等手段,可考虑对优质光伏产品进行认证,并大力宣传和推广通过认证的产品市场应用价值。整个光伏行业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刺激企业的创新和研发能力。
第三,创新和摸索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可以将太阳能产品纳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进其走入千家万户等。引导光伏企业向系统集成领域拓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社保等稳健型资金进入光伏电站投资领域,为光伏企业电站开拓进行融资;支持光伏电站证券化,通过租赁等方式,促进商业模式创新。
5 结语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电 能源可持续利用
中图分类号:TG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338-01
前言
有相关研究表明,将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扩大化不仅利于我国电力行业的良好发展,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但事物均具有两面性,分布式光伏发电固然有非常多的优势与长处,但其同时也存在各式各样的缺陷与不足。因此,为了能够实现分布式光伏发电与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和谐性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强大化,社会各部门都应为此肩负起自身的责任与义务。本文就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含义及现状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就其与能源可持续利用的相互发展提出几点建议,经供参考。
一、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含义与特点
(一)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含义
分布式光伏发电主要是指将太阳能通过光伏组件的作用转化为电能并建在用户需求侧的一种新型发电方式[1]。与集中式光伏发电不同,这种新型的发电方式是在当地发电并网、当地转换使用,不仅改善了光伏发电的并网问题,同时还解决了远距离输电的消耗和浪费问题。实际上,为了使供电的电能质量和可靠性有所保障,分布式光伏发电也是需要公共电网来支撑的。
(二)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特点
1.输出功率较小。
模块化是光伏发电较为明显的一个特点,其能够帮助提升各光伏电站调整规模的灵活性和适用性,但对其各发电项目的经济性却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较之上万甚至上百万瓦的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分布式光伏发电既能将输出功率控制在小范围内(数千千瓦),同时还能保证了发电项目的经济性和收益性。
2.发电用电并存化。
集中式光伏发电是在升压后将其接入输电网,因此耗资以及规模等方面过大,目前只能够在各发电站运行。而分布式光伏发电能够直接接入配电网,实现发电和用电的和谐化与并存化,减少能源消耗。
3.缓解供电需求。
一般来说,人们对电的需求量在白天时段最高,若供电不足就易导致部分地区出现间歇性断电或停电的现象,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而分布式光伏发电在用电需求量最高的时段发电量亦最高,虽然其装机的规模不如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但在缓解当地紧急的供电状况还是绰绰有余的。
4.环境污染较小。
分布式光伏发电不仅在发电运行过程中噪音小,并且对周遭的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亦不会带来不良影响(除有时需要与周边环境或景观相协调之外[2])。
二、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现状与问题
光电建筑示范项目与“金太阳[3]”工程是我国发电业的标志性进步与发展,且在此之中明确指出以各发电企业的项目投资规模为依据对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予以适当性的补贴。在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关怀与帮助下,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以“飞跃”的姿态和速度在发展。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迄今为止,我国受理分布式光伏发电报装项目119件,其发电总容量约为33万千瓦左右。尽管我国光伏式发电已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其同样也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与不足有待解决和完善。
(一)从综合的角度来看,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并网与配电均这两方面的专业技术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且因集中式供能与分布式供能两者之间的调节分配难度较大,是以其运行过程中发电不稳定的缺陷尚未找到较为具体且同时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解决方案。
(二)就该发电方式的运营情况而言,各光伏发电站在利用该发电方式进行供电时的整体系统(规划设计、管理体系等)尚未健全和完善,极有可能在后续中爆发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三)就分布式发电项目的各方面(以其能源供应系统的运作为主)现状来看,倘若供能企业过分依赖于单一性的能源为社会服务,不仅会受到其投资成本的约束,同时还会受到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限制。
(四)在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中存在着各种与我国相关规章制度不符且相悖的不良现象。自发自用、发电项目容量小是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主要特征,但其并不具备成为合法从事发电业务法人主体的相应资格。倘若从集中式发电的角度来看,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家庭个体用户可能会出于对实用性、便捷性等多方面的考虑,而放弃分布式光伏发电。
三、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七大发展对策
(一)加强分布式光伏产业规划和政策指导
以分布式光伏发电业的实际发展需要为依据,为我国各地区制定较为完善化和全面化的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计划并予以实施。进一步将我国各地区发电与电力输送工程的发展协调化。根同时还应顺应各地区能源结构调整和电力市场规划的实际需求,以进一步将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行业的建设与发展合理化。
(二)强化分布式光伏发电业的各方面管理
首先应制定科学性和客观性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行业规章制度,并要求发电行业遵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发电工作,以将分布式光伏发电行业发展的市场规范化、秩序化。通过对分布式光伏发电业监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以不断强化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力度。
(三) 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与电网建设的相应性
政府督促并指导各电网企业强化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相应性,是有效提升分布式光伏发电电网接纳力[4]的第一步。各电网企业应就并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对接网和公共电网模式进行相应改造。
(四) 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并网服务完善化
政府应在要求并督促各电网企业不断将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程序简单化的同时将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运行监管力度完善化,力求构建出及简便化与高效率于一身的简捷分布式光伏并网服务系统,以保证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的及时有效性。
(五) 建立利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金融类机制
国家应不断鼓励各大金融机构就分布式光伏发电制定并相应的信贷政策,为分布式光伏的发展提供创新型的金融产品,对各机构、企业或家庭等各方面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供财力上的支持与帮助,尤其应在分布式光伏发电业的发电创新技术等各方面提供有力的财务支持。
(六) 推出并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土地政策
各发电企业在需要利用建筑物等的建设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时,可在满足或达到国家相关规定和相关要求的基础上,将项目申报和建设管理的各项相关程序不断简化。我国土地管理部门可在对土地进行规划安排时对尚未进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地区予以适当性的倾斜预留。
(七)不断吸收并培育分布式光伏产业的技术人才
各大分布式光伏发电企业不断引进和培育实用性的技术型人才,是保障分布式光伏发电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最基本要素。光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完全不够的,注重对人力资源的培养才是真正有效的途径。
结论
总之,分布式光伏发电对整个发电行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其会在促进整个电力行业发展的同时影响配网系统,这就要求各电力企业能够就其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电力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康杰,王经.分布式光伏发电与能源可持续利用[J].电力与能源,2014,35(02):208-210.
[2] 吴琦.分布式光伏发电:中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3,(36):197-198.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在接受《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专访时表示,新能源发展到当前阶段,遇到一些问题,但是不必过分悲观,要看到战略方向的前景,要抱有信心。在他看来,应当充分肯定当前新能源所取得的成绩,理顺管理体制,顺应市场规律,在“十二五”末将迎来拐点。
市场持续扩大
从全球来看,因德国和意大利的部分企业赶在上网电价补贴下调政策生效前安装,上半年光伏需求增长超过预期。2012年上半年全球光伏设备需求13.1GW,同比增长了46%。中国国内需求也大幅增加,“十二五”期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规划大大超过之前的估计,达到20GW。2012年上半年每公斤多晶硅的价格从30.5美元下降到23.6美元,降幅为22.6%。电池组件价格从年初的每瓦0.951美元降到当前的0.6美元。价格是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制约因素,价格下降,就意味着市场扩大。“金太阳”工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因成本下降,原来计划1GW的装机规模,上调到1.7GW。按照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到“十二五”末,光伏每千瓦时的发电成本能够降到0.8元以下,用户侧平价上网成为可能。
截至上半年,我国并网风电达到5258万千瓦。2011年风电并网发电量732亿千瓦时。我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风电发展逐渐走向健康可持续,风电与电网的关系在逐渐融洽,电网对风电的消纳能力进一步增强,风电每千瓦时价格已经降到0.6元左右,并且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风电场建设趋于理性,从过去单纯“三北”风电基地逐渐向南发展,今年“三北”地区几乎没立项。
问题凸出
新能源发展到当前阶段,遇到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管理体制和新能源行业自身情况两个层面。《可再生能源法》作为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基本大法,对行业所涉及的问题都进行了规范。在管理体制层面,最为突出两个问题,一个是电网的问题,另一个是价格问题。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协调、统筹、指导、调控。现在缺乏一个权威的部门统筹协调包括产业和市场发展、布局、市场准入,及政府各个部门之间对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管理协调问题。
新能源自身与常规电力相比,在技术经济性和电力系统适应性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商品化仍是制约太阳能发电发展的主要因素。太阳能发电成本虽然已显著降低,但与常规能源发电相比,光伏发电的商品化程度仍然较低。目前光伏发电的成本是常规能源发电成本的3倍左右,截至2011年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只有350万千瓦,有统计的上网发电量9.14亿千瓦时,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商品化程度低是制约太阳能发电规模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二是并网运行管理成为制约新能源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电网接入和并网运行管理上,仍未建立与新能源发电相适应的电网接入和并网运行机制,制约了新能源的发展。三是新能源制造业亟待转型升级。我国新能源制造业产能扩张过快,国内应用市场培育不足,严重依赖国外市场,在国际市场需求增速下降和主要市场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后,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企业经营压力普遍加大。光伏制造关键技术研发滞后,主要生产设备依赖进口,缺乏核心竞争力,许多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低劣产品扰乱市场和无序竞争现象时有发生,产业亟待整合和转型升级,行业管理需要加强。
解决途径
新兴产业在发展的初期急剧上升,到了峰顶,遇到一些问题,然后急剧下降。新能源大起大落,我们对此该有个正确的认识。虽然目前新能源面临一些困难,但是不必过分悲观,要看到战略方向的前景,要抱有信心。在新能源恢复到正常状况的时候,是逐渐稳步前进的开始。
当前风能和光伏相关制造企业都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按照市场规律,过剩只能收缩和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没有淘汰就没有进步。在市场竞争中,一个不变的法则就是,优胜劣汰,市场中的优胜劣汰规律是任何人改变不了的。企业只有适应市场环境,增强核心竞争力,否则不惜残酷无情地被淘汰。目前国内多晶硅制造业企业80%已经停产,因为国内企业生产成本比国际市场高十几美元,甚至三四十美元。这个过程并不是新能源行业独有的问题,家电、汽车、计算机都经历了这个过程。只是新能源在短时间内大起大落,才受到广泛的关注。
我们要不断总结新能源当前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原因。解决新能源当前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完善促进新能源发展的市场机制。逐渐转变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建立一个国内国际兼顾的市场环境,继续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促进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建立并完善以市场竞争为基础的新能源发电国家补贴机制。其次,建立适应新能源发展的电力运行机制。调动地方政府、电网企业和电力用户的积极性,形成全方位推进新能源发展的格局。第三,从国家层面严格准入标准,规范市场准入机制。顺应市场发展趋势,遏制盲目扩张,对现有产能进行调整整合,使其发展适应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强投资管理,控制产能扩张,优化产业布局。加大投入,支持重点企业掌握核心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光伏产品质量评定和检测认证管理,阻止低劣光伏产品进入市场。加强光伏产业市场监管,防止无序竞争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下半年,受制于德、意等国对光伏补贴的削减及欧美国家的“双反”调查,去年弃风严重挫伤风电投资积极性等消极因素影响,新能源企业下半年经营压力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为此,加快我国经济布局的调整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乃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其拥有清洁干净、发电过程简单、能源分布广泛、不产生噪音等诸多优点,因此加快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意义重大。在分析光伏发电原理的基础上,指出分布式光伏发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发电;微网控制;策略
光伏发电作为新型能源之一,其经济环保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自2009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动光伏能源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对光伏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已步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光伏产业业内有关专家认为,今后十年光伏产业的发展呈井喷之势。预计到2020年光伏发电的电价将与传统能源发电电价相近,到本世纪中叶光伏发电量将占到世界发电总量的一半左右。所以,进一步加快对光伏发电高转换率和低成本的研究工作乃当务之急。而微网技术的出现为光伏发电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如何将二者更好的结合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
1光伏发电与微网技术
1.1光伏发电光伏发电可以通过光伏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光伏电池中。光伏发电的本质:光能转变为直流电,再到交流电。需要注意的是,直流电到交流电的过程中,需要借助电力电子装置。与传统能源相比,光伏发电拥有清洁干净、发电过程简单、能源分布广泛、不产生噪音等诸多优点,但是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会严重影响光伏发电的功率输出,而光伏发电功率的波动往往会对用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克服光伏发电功率的不稳定性是光伏能源推广的关键所在。
1.2微网技术微网能够把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和负荷结合起来,这种新型分布式发电网络结构可形成单一的可控单元,并当电力系统发生严重故障时进行断开。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光伏发电和微网技术相结合,能够提高光伏能源的利用率,并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不断的增强电力系统的抗自然灾害能力。可见,微网技术为光伏发电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新的思路。
2微网技术下分布式光伏发电存在的问题
2.1受外界环境影响严重光伏发电主要依靠太阳辐射转化为电能,但光照发生变化时,会直接影响电能的输出频率,尤其多云天气,光照强度变化剧烈,严重影响微网的电压和频率的稳定性。而且光伏发电会随着昼夜和季节变化呈现周期性变化,光伏发电不具备调峰、调频能力,无法随时满足系统的负荷高峰需求。PQ控制是微网并网运行常采用的一种手段,这种控制可以借助设定某一功率值,来给供给线路提供稳定的电压和功率支持。然而,光伏发电受外界环境影响严重,功率输出极其不稳定,甚至会出现功率输出为零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形下,微网就不适宜采用PQ控制,从而降低了微网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对于电压和频率稳定有着较高要求的微网孤岛,也就无法运行。
2.2谐波污染和无功损耗严重光伏发电产生的是直流电,需要电子电力设备进行电流转换,变成可以使用的交换电流。而且光伏发电受光照影响较为严重,导致光伏发电系统带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缺陷,使得光伏发电所采用的大量电子电力设备会带来谐波污染和无功损耗,形成所谓的电网公害,从而引发更为严重的电能质量问题。2.3储能设备成本较高目前,我国光伏发电的储能设备使用的是高成本的压缩空气和电池储能。生产储能电池所使用的原料以多晶硅为主,我国由于光伏发电行业起步较晚,多晶硅的生产技术并不成熟,在国内生产1kg多晶硅的成本为70美元,而国外生产等量多晶硅的成本仅为25~30美元,而且质量远远高于国内,这导致中国下游的企业纷纷向国外进口多晶硅生产储能电池。现阶段,薄膜太阳能电池是最成功的储能电池,但是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碲化镉。碲作为世界稀有金属,一旦薄膜太阳能电池大量生产,必然加剧碲资源的短缺,导致碲价格的上涨,从而导致储能设备的成本大幅度提高。
3分布式光伏发电微网控制策略
3.1引入蓄电池储能技术蓄电池是一种能将化学能和电能互为转化的一种化学电池。其特点是储能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价格低廉。利用蓄电池,在太阳能充足的时候,可以利用光伏发电为蓄电池充电,在光照强度频繁变化的情况下,蓄电池可以对光伏发电的功率波动进行充放电,以便输出的发电功率能够趋于稳定。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输出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这种发电功率的输出容易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当光照较为充足的时候,这种分布式发电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储放在蓄电池中,而当光照强度变化不定的时候,这种分布式发电又可以进行适当的储能和放能,以提高光伏发电系统功率输出的平滑度,提高系统电能质量及供电的可靠性。同时使微网能够持续平稳为负荷提供电能。
3.2多手段减少谐波污染和无功损耗消除微网谐波污染和无功损耗,对于提高电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消除微网谐波污染可以采用安装谐波补偿装置来抑制谐波,还可以从源头上入手,对谐波源本身进行改造,减少谐波的产生和注入,这种方法适用于谐波源是电力电子装置的系统。无功损耗多是由产生谐波的电力电子设备产生的,所以在抑制谐波源的同时也可以降低无功损耗。目前,对于谐波源和无功损耗状况的改善,主要采用的是加装补偿装置,如固态切换开关、动态电压恢复器等,另外,柔流输电技术的应用、储能设备的更新升级,也能够减少谐波污染和无功损耗。
总之,针对我国化石能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光伏能源发展不仅前景广阔,而且光伏发电的推广及普及势在必行。现阶段,我们要正视微网技术下分布式光伏发电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进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与革新,加速产业升级,促进企业联动,降低能耗,使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微网中具有更好可控性,以提高微网的功率输出稳定性和电能质量。
[参考文献]
[1]付静.我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及提升路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
[2]苏玲,张建华,王利,等.微电网相关问题及技术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19).
关键词: 应用物理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方案 导师制
1.引言
应用物理学是以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实验方法及最新成就为基础,进行应用和实践研究的学科,不仅是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而且是未来物理学专业发展的主流方向[1]。应用物理专业作为一个面向产业发展,为行业企业提供专门人才的本科专业,其发展应该紧密联系行业动向,把握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方向。毕业生可在高校或科研院所进一步深造、在公司企业从事物理材料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等。基于这些,专业优势应用物理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成为国家基础研究所必需的人才。2014年,学校根据教育部下发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决策部署,提出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向转变的办学思路。我校本科专业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要以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来培养学生[2]。
2.应用物理专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紧跟行业发展需求,先后修订了2011版和2013版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比这两个方案,从当前的角度看,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是符合当时光伏产业发展特点的。当时我国的光伏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特别到2011年年底,中国的光伏生产份额达到了占全球50%的高比例,整个市场呈现出广阔的前景。当时光伏企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非常大[3],而且国内高校开设光伏专业的又比较少,导致我们制订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时缺少可以参照的例子,在课程设置上也就体现物理学和光伏材料课程相互混合的结果。而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际是在2011版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小的修正,减少了一些专业理论课程,相对增加实践教学比例。这是因为通过我们对两年多的专业建设上的总结和反思,发现存在所开设的课程不够合理等问题。尤其是所开设的课程中传统物理学知识过多,课程内容过于专业化、理论化,行业适用特征不明显,这会造成对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不足,这一点在我们带学生去企业实习中已经有所反映。由此,我们在专业教学上做出了一些调整,例如降低理论教学难度,加深实践知识的讲解等,但是受制于人才培养方案的限制,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依然没有得到大的改变。这就促使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做进一步修订。另外,通过与企业的接触我们认识到,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只有好的培养方案是不够的,还要培养出具有良好素质的人。这不仅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而且符合学生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3.改革和实践
面对应用物理专业的培养现状和新形势下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我们在应用物理专业建设上重点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重视学生素质培养两个方面进行探索性改革和尝试,明显提高我校应用物理专业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3.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上,我们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应用”的原则,结合学院实际,通过走出去调研、请进来论证的方式,不断对已有工作进行总结改进,使本专业的培养方案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紧紧围绕学校提出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将应用物理专业的方向定位为光伏材料设计及应用。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应用物理和光伏材料基础知识,具有坚实的应用物理基础,熟悉基本物理电子学、半导体材料和光伏器件设计基本知识,具备光伏器件设计所需的物理和控制器件的基本技能,具有光伏材料研究、产品开发和设计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我们设置理学课程模块和工学课程模块,体现理学打基础,工学求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要求,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时安排上,我们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使实践教学的比例占总学分比例达到30%以上,专业实习实训12周以上,更彰显地方性本科高校的向应用型转型的办学特色。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通过不断加大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达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通过进厂实习,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着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缩短了从学生到员工之间思想与业务距离,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重视学生素质培养。
随着普通高等院校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进一步深化,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4]。根据学校提出的“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结合应用物理专业发展实际,于2015年年初,我们在全体本科生中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希望通过导师制的形式,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具体地说,学生导师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职责:
3.2.1心理指导
现在的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普遍存在受挫能力不强的现象。因此,导师可以通过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协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端正生活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导师可以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2学业指导
导师主要负监督的职责,要定期对学生所学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了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情况,准确把握学科专业发展动态和社会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指导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对学生选课、学习进程安排、发展方向、学习方法等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确立正确的成才目标,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2.3考研指导
导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读书活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献和信息检索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尤其是对于大三学生,导师要对学生的专业课的学习及考研规划提出建议,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提倡有条件的导师带领学生积极走进实验室,开展科技创新大赛,参与科研课题及科研项目的研发工作,对学生进行科研的初步训练。
3.2.4就业指导
导师要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本学科专业发展的最新形势,通过对就业形势的分析及对专业发展方向的理解,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学生兴趣和潜力,因势利导,科学合理地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在学生就业方向选择和目标定位上给予的指导和帮助,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导师的社会阅历和专业背景优势,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职业兴趣,增强就业准备和就业信心。
为了更好地将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制订了《理学院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方案》,从规章制度上加强了导师的遴选和管理工作。第一,导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有高度的责任心,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第二,导师要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导师要负责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带领学生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导师的学术成就不仅可以为学生树立前进的榜样,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对导师的信任,便于更好地开展指导工作。第三,导师要保证工作时间。导师只有通过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存在的问题,因此导师必须定期拿出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活动。第四,导师要填写指导工作日志,如实记录对学生的指导活动,并在学期末写出工作总结。学院会根据导师的实际指导效果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在年度考核,职称评聘和学院二次分配等方面向优秀指导导师进行倾斜和奖励。
4.改革的初步成效
通过一年来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践和探索,不仅帮助部分学生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例如,在2016年应用物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中,有超过50%的课题来源于导师的科研项目。另外,在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应用物理专业的考研录取率达到了26%,显著高于我校平均12%的录取率。因此,推行导师制促进了应用物理专业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巩晓阳,李同伟,王,魏荣慧,崔红玲.新形势下应用物理专业的改革与前景定位[J].学科探索,2015(9):15+25.
[2]张石定.应用物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探索[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5(14):108-110.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加剧,每个国家都为本国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努力。然而,由于国家之间的利益诉求不相同,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日趋激烈,这些贸易摩擦问题突出表现为反倾销调查、征收惩罚性关税、各种贸易壁垒等。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大国,同时也面对着各种贸易摩擦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些贸易摩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当务之急。本文以近期中国光伏企业遭遇欧盟“双反”调查为切入,简单分析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以及应对方法。
关键词:国际贸易;反倾销;WTO;应对措施
国际贸易摩擦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各国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利益的不一致,产生的对国际市场份额的激烈争夺,表现为国家间各个产业间的摩擦与冲突。近年来,中国众多企业遭遇贸易摩擦,今年六月初,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贸易摩擦”、“反倾销”等词汇又进入中国民众视线。
一、中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的概况
贸易摩擦指在国际贸易中各国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利益的不一致,产生的对国际市场份额的激烈争夺,表现为跨越国家的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摩擦与冲突。
中国是世界上受贸易摩擦损失最多的国家,截止到2012年,中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统计显示,2003年——2012年9月,中国共遭受国外贸易救济调查案件758起,涉案金额684亿美元。①是何种原因导致了中国遭受如此众多的贸易摩擦事件呢?(一)我们回顾国家贸易发展史,我们可以知道,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标志着自由贸易主义创立,许多西方经济学家都承认自由贸易是合理和正确的,即自由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各国的实践却表明,贸易自由化是一个过程,也就是在贸易保护程度上需要经历一个从高到低的演进过程。②这一理论,成为了国际贸易摩擦的理论根源。(二)全球经济低速增长,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独立的民族国家的存在,以及对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是产生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三)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出于政治上面的需求,对我国部分产业实行遏制,从而达到为中国经济发展设置障碍,减缓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政治目的。(四)最后还有我国产业自身的一些原因,我国出口企业为了挤压国内同行业的生存空间,利用价格战等一些不正当手段以抢占市场,造成外国对我国同行业所有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从这次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实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并从6月6日开始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我们可以看出,欧盟旨在保护本区域内的光伏产业,虽然欧盟对光伏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并且欧盟有18个国家对此项反倾销措施表示反对,但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光伏产业的生长,欧盟委员会还是通过了此项措施。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正是由于国内市场无法消化过剩的光伏产品,才导致出口受阻后,光伏产业遭受巨大的损失。③
二、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
很多人只看到国际贸易摩擦对国际贸易只有消极的影响,而忽视了国际贸易摩擦的积极作用,我们下面从两方面思考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国际贸易摩擦的积极影响:(一)对于出口国而言,贸易保护的存在,可以使得出口国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二)对于进口国而言,可以通过适度的贸易保护从而延缓国内产业的衰退,或保护国内较为幼稚产业,使国民经济免受毁灭性打击,从而保证国内经济稳定。(三)对于整个国际经济体系而言了,贸易摩擦使国际贸易中隐藏着的不平等竞争暴露出来,并通过双边磋商和国际有关组织的协调,最终使国际贸易秩序归于相对公平,保障一定的自由竞争,推进技术开发和资源有效配置。④国际贸易摩擦的消极影响:(一)国际贸易摩擦对于贸易双方有时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造成“双输”的影响,以这次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关税为例,一方面不利于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很多欧盟国家需要进口中国光伏产品,这不利于这些企业的发展。(二)贸易摩擦对于进口国而言,虽然有一时的稳定、保护作用,但是长久下去,不利于本国新兴产业的发展,会导致国家产业层次低、效益差,经不起市场的检验。
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国际贸易摩擦以及贸易保护,既要看到其有利一面,更要看到其不利的影响。
三、中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措施
在上文中,我们了解了中国面对的国际贸易摩擦状况以及其影响,那么该如何应对这些贸易摩擦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我国立法部门应该加强外贸方面的立法,以便使执法部门对外贸企业进行监督执法时有法可依,执法部门也应该严格执法。同时,政府也应该因势利导,制定一些有利于外贸企业发展的政策,这样可以把问题消灭在国内,更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其次,构建出口产品贸易摩擦预警机制。以反倾销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例,反倾销调查是一个有众多前提条件的行政调查程序。一般说来,国外某一行业对进口产品提出反倾销调查前,大约需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准备有关申诉的材料,这段时间总会有些征兆表现出来,因此是可以预测的。如果建立了有效的反倾销预警机制,就可以通过减少出口、提高价格、协商谈判等方式避免外国提出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再次,中国进行外贸出口的企业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外贸组织,而是单打独斗,依靠自己的微薄力量和国外大公司,甚至外国政府进行博弈,这样的话,一旦遭受贸易摩擦,就很难取胜。所以,中国外贸企业可以合作成团,成立商会,共同应对贸易摩擦,如此一来,胜算会大很多。
最后,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因此要善于利用WTO的规则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在国内各行业及相关企业自觉运用国际法律规章和规则,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总结:中国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不断发展,必然会有贸易摩擦的存在,中国政府应该为中国外贸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中国企业,一方面要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不给他人以可乘之机;另一方面,遇到贸易摩擦应该积极应对,尽可能的减少自己的损失。相信凭借中国政府和企业的智慧,一定能够解决好国际贸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注释:
①《中国连续17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国家》,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上网时间:2013年6月7日。
②赵春明,《贸易保护》(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