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业经济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集聚经济;工业园区;集群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5-0156-04
一、集聚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
集聚经济(agglomeration econo-mies),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成本的节约。集聚(agglomeration)的核心概念就是集中,是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是经济活动者为了获得某些优势条件或利益而向特定区域聚集的过程。集聚表现在许多方面,反映为人口、产业和城市的集聚,也反映为制造业、消费和服务的集聚。
集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很早就得到关注。马歇尔(Marshall,1890)是经济史上第一位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经济学家,认为产业集聚的本质就是性质相同的中小厂商集合起来,对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进行专业化分工从而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生产。集聚从根本上而言是集聚所带来的外部经济,而这种外部经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地方化的劳动力市场或劳动力池效应,二是专业化的投入产品,三是基于人力资本积累和面对面交流的累积所引发的知识外溢。
韦伯(Weber,1909)提出“集聚经济”的概念,在《工业区位论》一书中他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位置因素,认为影响工业区位的区域因素包括运输成本和劳动成本,而影响工业区位的位置因素则包括了集聚因素和分散因素,其中集聚因素又包括特殊集聚因素和一般集聚因素。特殊集聚因素指的是交通、自然资源等,而一般集聚因素则指一般性的经济因素,是当多个工厂集聚在一个地点时能给各工厂带来更多收益或成本节约的因素。特殊集聚因素往往是产业集聚的诱发因素,而一般集聚因素才是集聚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胡佛(Hoover,1937)又进一步提出集聚经济具有三种基本形式:(1)企业层面的规模经济,即内部规模经济;(2)本地化经济,就是与地区产业规模相关的规模经济,即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集中在一个地方生产带来的经济效应;(3)城市化经济,就是与地区整体经济规模相关的规模经济,即各种类型经济活动集聚在一个地方带来的经济效应。
从经典理论看,集聚的形成与规模经济的产生、社会分工的深化、交易费用的降低和知识外溢等许多因素相关,这些因素产生的外部经济导致了集聚经济的形成。也可以说,集聚经济内的企业普遍地享有集聚带来的外部性,其直接后果是导致集聚内的绝大多数企业得到比外部企业更多的利益,即集聚效应。正是集聚效应吸引着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集中。
如果仅从产业的角度看,集聚可以表现为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这三种形式。企业集中是指各类企业单纯的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不同行业的企业由于能够共享基础实施及优惠政策,而在空间位置上集中分布,但是企业之间的关联极其薄弱或是根本不存在,没有形成相互配套的分工与协作关系。较之与由不同行业企业组成的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则都是产业层面的集中,是同行业企业组成的集中。
产业集聚是指某一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它以国际分工理论为背景,侧重于某个产业的区域分布与工业整体的区域分布的对比,描述某个产业的空间分布状态。而产业集群则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某一主导产品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Porter,1998)。产业集群基于交易成本和空间成本的降低,侧重于对相关企业和机构集中于某一地区而形成的有机整体的描述,实际上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一种特殊模式和演化过程。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存在共同点,两者都具有地理集中性,都是许多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或相关企业在某一区域的集中,是一个以企业为主体的聚集区;两者都具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资源共享的特点。但是,产业集聚不能等同于产业集群,产业集聚作为一种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与产业集群的关键区别在于产业集群内部存在着共生机制。产业集聚仅仅描述某一领域相关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和接近(张元智,2001),而产业集群却是一个类似于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它是企业自组织或有组织的综合体,不是无组织的混合体和堆积物,揭示在一些地方相关企业集结成群,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现象和机制(王缉慈,2002)。产业集群形成了产业集聚所没有的组织结构和发展模式,比产业集聚拥有更强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换言之,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是产业集聚难以相比的(魏后凯,2003)。
二、工业园区发展方向的选择
【关键词】工业旅游;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多赢;曲靖市
一、研究背景
(一)产业融合的概念、路径
产业融合是伴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变革与扩散而产生的,并已成为新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产业融合涵盖的范围很广,建立在具有更广外延的现象上的理论研究才更具有普适性。传统的产业界定是从企业或生产者角度界定的,而旅游产业是需要从需求角度来界定的,正是因为旅游活动才发生了相关消费及相关供给,正是这种需求串联的特点,使得旅游产业表现为不是一个界限分明的传统产业,而是表现出很强的产业类型渗透性――旅游产业总是与其他产业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交叉关系。因此,产业融合不仅在旅游业是存在的,而且从另一方面也证明了旅游业天然就具有与其他产业融合的特性。
各种产业因自身的功能作用、技术优势、特色等的不同,以及它们与旅游业关联方式的差异,融入旅游产业的途径也各不相同,主要包括四种:通过资源融合路径形成的农业旅游、工业旅游、节庆旅游、森林旅游等;通过技术融合路径形成的创意旅游、动漫旅游、信息技术旅游等;通过市场融合路径形成的房地产旅游、会展旅游等、通过功能融合路径形成的教育旅游、医疗旅游、体育旅游、修学旅游等。
(二)工业旅游的概念
工业旅游是工业生产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包括参观产品的生产和制造过程,是游客通过参观工业生产的过程获得一种新的感受的过程,具体来说是以工业资源为吸引物,通过旅游业与工业的整合或开发,突出工业资源的吸引力,并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以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新型旅游形式,是集学习、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和企业发展项目,是现代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旅游在发达国家由来已久,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利用自己的品牌效益吸引游客,同时也使自己的产品家喻户晓。在我国,有越来越多的现代化企业开始注重工业旅游。
(三)曲靖市工业旅游发展条件
滇东北地区工业基础良好,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曲靖市为中心的两烟及配套产业、能源产业、矿冶产业、化工产业、汽车及机械制造产业、生物资源开发与创新产业等六大产业、三大工业园区为主体的产业发展体系,昭通的天麻、曲靖的水利水电等工业资源,而且有些有些资源不仅在省内较为有名,而且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有一定的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发展工业旅游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开发基础。曲靖市工业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齐全,资源特色十分明显,科普和文化价值十分突出,而且与其他旅游资源结合紧密,关联带动作用明显。
二、曲靖市工业旅游的产业融合分析
(一)融合动因
1. 市场需求的推动。首先,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资源的认识不再局限于传统观念中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等,一些社会文化、产业活动、经济成就等都可以成为旅游资源。其次,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闲暇时间也在慢慢延长,旅游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生活方式,并且这种生活方式的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旅游方式也呈现多元化趋势,追求个性是游客旅游的一种内心需求。再次,工业旅游的知识性、教育性、参与性等适应了游客拓展视野,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的需求,在观光休闲的同时,又能获取从未涉及的工业知识和信息,进一步促成了工业旅游的快速融合发展。
2. 技术创新的拉力。工业和旅游业都在不断地出现技术创新,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工业和旅游业在市场调查,或在市场营销的方式和手段等在技术上提供了融合基础。
3. 竞争合作的压力。在旅游产业和工业的发展过程中,都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进行资源充分利用、产品多样化,业务增多及多元化经营等,这样,一方面分散竞争风险,另一方面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势在必行。
(二)融合过程
工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业链对接的过程,工业提供旅游资源,旅游业提供服务延伸部分。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工业的产业链主要由前期的调查、研发,中期的生产、加工和后期的宣传等环节组成。游客可以对其中具有新奇、先进、知识等环节进行了解,并可以深入体验、感受工业的魅力。旅游业在融合过程中进行服务延伸,通过具有旅游价值的工业资源,与工业环节交织在一起,由旅游企业策划、组织,将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服务与工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知及体验需求。
(三)融合效应
1. 促进产业的创新优化。对于旅游业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拓展旅游业发展领域,市场细分化程度低等问题。由于工业旅游是第二产业衍生出的第三产业,必将推动产业结构的创新优化。
2.提升市场的竞争合作。工业和旅游业的融合,使这两个产业都获得了更广阔的市场,通过突破不同产业自身所形成的分割状态,会降低交易成本,增强旅游功能,从而使工业和旅游业都形成了持续的产业竞争优势。
3. 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与其他地区的联系方面,由于曲靖位于滇东北地区,省内与省会城市昆明,省外与四川、贵州、广西等省的客源距离比较近,处于连接滇、川、黔等省的枢纽地带,区位优势明显,曲靖工业旅游的开发,能够使其与其他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起到促进作用。
三、阻碍因素
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归纳起来受两方面制约:一方面是供给因素的制约,而供给因素又包括宏观的管理制度与微观的企业能力,另一方面是需求因素的制约,融合的最终实现离不开消费市场的接受和认同。因此,只有供需双方对产业融合引发的变化实现了观念与行动上的契合时,才能促进旅游产业融合的真正实现。
(一)制度障碍
制度障碍主要包括产业政策管制、产业管理管制和市场垄断结构。曲靖市工业旅游资源,有一部分属于水利工业,有一部分属于化工,还有些属于食品,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制,且都遵循不同的产业政策和行业政策,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二)能力障碍
能力障碍主要包括企业整合能力、核心能力刚性和知识学习与创新能力。我国旅游产业经过 30年的发展,虽已形成了相当的产业规模,但是微观层面上的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仍然较弱。旅行社业散、小、弱、差的局面并未改变,管理经验不足,市场混乱,竞争力差,很难形成规模经济以及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饭店业虽学习到发达国家饭店业管理的经验和知识,但在转化为自身能力方面尤其是在融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创新方面仍然较弱,甚至出现不少固守所谓行业惯例的不适合环境变化需要的情况;而其他产业在向旅游产业融合中虽有强大的资本实力和先进的商业运作模式优势,但融合是双方甚至多方的事情,在竞争力观念和实力都较弱的情况下,也很难出现良好的融合效果。
(三)需求障碍
需求障碍主要包括消费能力、消费行为习惯和消费者的学习能力。既然旅游产业融合的本质特征在于创新,那么融合型创新形成的新型旅游产品在推向市场时,都面临着市场是否愿意接受、是否有能力接受的问题。如果融合型产品不能被市场接受,那么缺乏市场融合的产业融合也是很难形成并具有竞争力的。
四、疏导机制
(一)放松产业管制,完善跨界治理机制
旅游产业是一个民生性产业和竞争性产业,政府应放松产业管制,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进入旅游产业,促进旅游产业的更新换代。当然,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会出现因规则、资源及利益分配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所以完善跨界治理机制以协调各局部利益主体在产业融合中的行为不配合的矛盾是十分必要的。
(二)加强产业协作,强化政策引导效应
在消费需求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各产业部门要打破部门分割的思维,以开放的观念寻求产业发展更广阔的空间,要跳出本产业看待产业发展形势,以产业部门的联动政策的出台,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为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初期发展的需要,可考虑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编制产业融合规划,出台产业融合标准,引导产业融合行动。
(三)培育企业集团,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作为产业融合的主体,其实力的大小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对能否实现融合起着关键的制约作用。培育企业集团一方面靠政府扶持,另一方面令其在市场竞争中经受磨练而自然成长,这样的集团才真正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关键词】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作者】钟海燕,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成都,610041
【中图分类号】FO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3)02-0134-008
民族地区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必然过程,它推动着经济发展重心从乡村向城市转移,促进城市在数量上急剧扩张,在质量上不断提高,从而改变了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也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本文进行了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分析,以及民族地区的实证分析,探索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分析
所谓城镇化就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城市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由乡村向城镇转化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其本身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转变。这种社会经济变化过程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城乡两大空间载体中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非农经济活动和非农就业比重不断增加,消费结构中城镇人口消费群体显著增加,农村景观逐步演化成城市景观,农村空间向城镇空间转化,以及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不断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成为社会文化主体。可见,城镇化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含经济、社会、文化、地理等全方位的变化,是多要素动态地相互作用的结果,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在空间结构上必须经历城镇化,在产业结构上必须经历工业化,二者存在密切联系、相互促进。按照城镇化与工业化、经济发展相伴随关系,城镇化分为三种类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及经济发展趋于一致的同步城镇化;城镇化水平超越了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是超前城镇化;城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型城镇化。经济学中大量文献揭示,在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一致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于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最著名的当属发展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Chenery)和莫伊思·赛尔昆(Moises Syrquin)在1975年做出的模型,他们在《发展的格局1950—1970》一书中,根据战后20年间100个经济增长程度不同的国家的统计资料,通过对与发展密切相关的27个变量与人均GNP的关系的分析,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并以人均GNP为纲,将经济发展分成9个阶段,考察不同阶段经济结构在10个方面体现出的变化。他们的回归分析证明了在一定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上,有一定的生产结构、劳动力配置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相对应。根据他们的研究,人均收入超过500美元(1964年美元)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占主导地位;超过700美元时,工业就业人口超过初级生产部门;当收入水平超过2000美元时,这些过渡过程才告结束。
可见,城镇化和工业化演变的关系具有阶段l生特点。在工业化初期,城镇化率会伴随着工业就业比重增长而上升;进人工业化中期,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将超过集聚效应,城镇中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钱纳里的研究解释了城镇化不同阶段与产业转型的关联性,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工业化时期城镇化、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应关系。
空间经济则揭示了城镇空间集聚和产业空间集聚之间的关系。以克鲁格曼(Krugman)为代表人物的空间经济学针对区域经济学中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前提假设,试图通过建立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规模报酬递增模型,弥补主流经济学对空间研究的不足。克氏提出了3个模型,即:“中心-”模型、城市体系模型和国际模型。
中心模型是一个两部门经济模型(农业和制造业),认为两个对称的区域会分别发展成为核心和区域,从而揭示了城镇集聚和产业聚集的内在运行机制。城市层级演化模型中定义城市为制造业的集聚地,周围被农业腹地包围。如果经济中有大量规模各异和运输成本不同的行业,经济将形成层级结构,而城市结构的未来趋势取决于“市场潜力”参数,拥有不同制造业部门的经济体演化出一个包含“高等级城市”和“低等级城市”的城市层级体系。国际贸易模型将空间经济理论运用到关注国际间专业化分工和贸易所得的传统国际贸易研究中。国际贸易可以导致内部经济地理的重新组织,既在总体上促使制造业活动变得更加分散,同时又促使某些产业发生集聚。空间经济学的研究解释了城镇空间集聚与产业集聚的内在关联性,以及制造业发展对城镇等级序列形成的作用机制。
近年来,国内学者逐步引入西方经济理论进行民族地区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研究。王晓君(2006)以第一产业产值、农业人口比重、人均GDP、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城镇人口食品支出比重为自变量,工业化水平为因变量进行了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证明了人均GDP与工业化之间的显著正相关性。曲丹婷、蔡果兰(2011)选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以上民族城市,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构建坐标四分法下民族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度分析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地区二者不协调。该领域的代表著作为郑长德的《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2009),该书分别论证了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中进行了1979—2004年西部民族11个省区1979—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和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面板回归分析,证实了该区域符合卡尔多增长规律;1978—2005年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西部民族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城镇化率格兰杰意义上的原因。相关研究成果中大都采用规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的成果较少,且实证分析中时间序列分析多、面板数据分析少,实证分析中大都分别进行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回归分析,缺乏构建模型同时对三方面变量进行分析的成果,引入空间经济理论进行民族地区实证分析的成果较少。
二、民族地区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民族地区2000—2010年数据进行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建立以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为自变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借以分析工业化和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探讨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文采用人口城镇化率指标反映城镇化水平,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采用工业化率的产值结构指标衡量工业化水平,即工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采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以2000年不变价计)反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本文所指的民族地区系民族八省区范畴,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云南、广西、贵州。数据来源于《2011中国统计年鉴》和民族八省区的地方统计年鉴。
(二)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
2000—2010年间,无论是从城镇化率、工业化率还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标看,民族地区均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图1)。发展中呈现两个“扩大的差距”和一个“缩小的差距”。十年间民族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人均GDP均呈上升趋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中的差距不断扩大。民族地区历年工业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差距在不断缩小,2010年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民族地区历年工业化率基本呈上升趋势,民族八省区的产业结构除了、贵州为三二一型外(并非产业结构更优,而是工业增长乏力),其它省区均为二三一型,近年来在内蒙古、宁夏、云南等省区的带动下,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全国工业化率自2005年起开始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相反的,2000至2010年间,民族地区同全国一样,城镇化率呈上升趋势,但民族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不断拉大。
近年来,全国整体状况呈现工业化推动经济增长到城镇化带动经济增长的转折迹象,仅从时间序列分析看民族地区这一趋势并不明显。按照诺瑟姆(Northa)提出的城镇化演进“S”型曲线,城镇化率达到30%左右进入城镇化的加速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迅速向城镇集聚,非农经济活动增加,城镇规模迅速扩张,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全国平均水平处于城镇化加速阶段,民族地区刚进入这一阶段的初期。
通过图2中2000—2010年民族地区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对比,发现民族地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呈现滞后型城镇化特征,但这十年期间民族地区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与工业化差距逐步缩小。改革开放之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起步于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战略,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拉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也造成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二元经济结构现象。工业为动力的城镇发展以牺牲农业为代价,是违背了工业化规律的城镇化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大大加快,但城镇化滞后的现象没有彻底改善,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民族地区工业化程度低,造成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动力不足,难以形成空间集聚、规模经济。而民族地区城镇布局分散与城镇化水平较低,又影响到该区域产业集聚发展。前期相关文献显示,民族地区工业化对经济拉动作用大于城镇化。近十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新趋势,需要进一步进行模型分析。
(三)民族地区的模型分析
考虑到民族地区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之间的相关性,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未建立多元模型,而是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分别建立民族地区城镇化率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化率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一元线性模型。其中,Y为民族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ε是随机误差,β0、β1为系数,X分别为民族地区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
Y=β0+β1X+e
(1)
SPSS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变量均显著正相关,并且通过了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民族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工业化率的回归系数(7.006)小于城镇化率的回归系数(16.813),表明2000-2010年间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高于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往的研究大多表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靠工业化带动,本文的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近10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依靠城镇化拉动的趋势明显。
(四)民族地区的空间面板分析
为减少多重共线性影响,本文利用统计分析软件Eviews建立2000-2010民族八省区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首先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确认面板数据的平稳性,避免伪回归现象。本文运用LLC检验,发现民族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民族地区工业化率和民族地区城镇化率三个变量的面板数据水平值不平稳,而其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满足了面板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因此对各变量取自然对数后进一步分析。接着进行协整检验,检验变量问的长期均衡关系。检验结果显示相关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可以直接进行回归分析。构建模型如下:
Yikαik+βikXik+εik
(2)
上式中,Yik代表民族八省区中第i个省区(依次为1-内蒙古、2-宁夏、3-青海、4-、5-新疆、6-广西、7-贵州、8-云南)第k年(2000-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自然对数,αβik是常数项,βik代表历年各省区相关变量的回归系数,Xik=(lnINDik,lnURBik)表示民族地区第i个省区第k年的工业化率、城镇化率的自然对数,其中,IND代表民族地区工业化率,URB代表民族地区城镇化率。
本文进行Hausman检验,通过hausman统计量检测的P值,选择用Eviews6.0建立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模型分析结果如下表。同上文的结论一致,高判定系数显示模型拟合优度较高,各回归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F检验和t检验的相伴概率均为0,说明了民族地区城镇化率、工业化率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推动效应,因而在民族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都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面板分析的结果同样显示民族地区2000—2010年城镇化率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正效应大于工业化率的作用。下表截面固定值差异较大,说明各省份经济发展情况不同。
三、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推动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模式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
目前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拐点和结构转型的机遇期,将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包括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产协同带动转变;三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这一时期也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阶段。从消费角度看,改变经济增长主要靠国家投资需求驱动的特征,提高消费需求;针对民族地区公共产品短缺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情况,从注重满足个人消费需求到注重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从生产角度看,将从靠高投入、高能耗,自然资源、土地成本、劳动投入到提升产业素质转型,有效提升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经济发展将从主要靠低端初级加工业,特别是资源型工业转向三产协调带动,向高附加值、高科技产业转变。
(二)城镇化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民族地区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城镇化率较低,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将成为创造内需空间的重要力量。城镇化是从民族地区区情出发的生产主导型转向消费主导型的发展方式。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异。城镇化意味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和生活,农民消费转变为市民消费,由于收入增加所带来的基本生活、住房、教育、卫生和对其他消费品的直接消费需求,将大幅度增加消费支出。与全国公共服务的整体发展水平相比,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发展速度缓慢,发展水平长期滞后。城镇化有助于改善民生,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带来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和升级和总量扩张,拉动最终消费增长。城镇化发展中城市改造和建设,将推动交通、通讯、供电、供气、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投资增长。而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又可以有效带动全社会的消费和生产。民族地区开始进入城镇化加速阶段,消费和投资具备巨大的增长潜力,有助于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协调发展,形成经济发展的内需驱动力。
特殊的资源要素禀赋决定了民族地区在全国地域分工中资源供给地和初级产品供给地的角色,城镇化有助于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人力资源积累和地域分工角色的改善。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中的主要新产业集中于第三产业部门,不仅能够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发展,还能推动旅游、餐饮、娱乐、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具有低碳、低能耗特点。同时,城镇化的发展能有效优化城乡结构,推动经济发展主要靠资源性工业带动转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城镇化促进人口、产业的集聚,其规模效应会大幅度减少物质资源的消耗。同时,城镇是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城镇也是知识和创新人才的集聚地,城镇化有利于民族地区有效提升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产业。此外,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到市民的转变也为其提供了更好的知识积累条件,加之城镇化发展中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向农村扩散、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民族地区处于经济发展的转折期,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如果说过去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工业化推进,近十年来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新型城镇化道路不是简单的将农村人口变成城镇人口,而是经济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新时期民族地区城镇化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要走出一条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互动,共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路。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产业优化转型。民族地区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和城镇化加速期,工业化仍然是城镇发展的重要任务。西方经济学理论一般认为工业化带来城镇化,城镇化反过来又促进工业化。传统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来自传统工业化,而新型城镇化的动力主要来自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新型产业的创新以及信息化,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产业化为核心动力。民族地区城镇化道路必须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适应,走向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工业化发展应发挥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优势,发展以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型业态,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为新型城镇化提业载体。新型城镇化也会从市场和消费需求等方面提升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步发展。现代城镇与产业互融联动,对于拓展产业空间、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城乡统筹。从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看,城乡结构是随城镇发展自然形成的,面对城镇和乡村这两大空间载体,应当逐步消除城乡差距,而城乡差距的缩小,有赖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城乡分离的空间结构状态。民族地区传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该区域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这也是阻碍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原因。在民族地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步骤中,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城乡统筹。通过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调整城乡产业布局,促进三次产业互动发展,构筑城乡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城乡统筹发展。
第三,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经济空间集聚。民族地区空间结构分散,城镇和产业布局密度低,需要通过优化资源空间配置,进行适度集聚,促进社会经济集约发展。空间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促进经济要素在一定地域范围的快速集聚,产业和经济活动由于在空间位置上的临近性可以带来产业成本的节约,即报酬递增,产业或经济活动由于聚集所带来的成本节约能使产业或经济活动趋于集中,形成城镇或城镇近郊产业的空间集聚,且这种先发优势能够形成某种经济活动的长期聚集过程。城镇不仅是区域人口的高度集聚区,而且是区域产业的高度集聚区,城镇化伴随着人口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城镇具有集聚经济效益,能促进经济以更高速度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布局和新型工业布局协调,围绕工业发展需求优化城镇功能,以产业发展促进城镇扩张,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打造产业聚集平台,可以实现“产城一体”,有利于发挥集聚经济效应。
第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城镇等级序列协调和城市群发展。民族地区正走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之上,在工业化进程中必然出现各种新型城市景观和新型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应当积极培育城市群。其次,城市群是科技进步、规模经济效益促使经济、产业与人口在空间上集聚与扩散运动的结果,是城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新型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同时,按照空间经济学的理论,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也有利于形成更合理的城镇等级结构。
第五,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在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资源短缺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从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发展低碳经济要求将低碳理念贯穿到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城镇发展方式从传统的粗放型外延发展方式转向速度与质量并重,从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向低消耗、低排放转变,其中发展低碳产业是重要环节。传统工业的生态危机,归根结底是由于传统工业化的高碳经济模型造成的,只有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业、节能建筑、新能源产业等低碳产业,才能打造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消费和谐统一的低碳城镇。
参考文献:
[1]霍利斯·钱纳里,莫尔塞斯·塞尔昆.发展的格局1950—1970[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2]郭克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2).
[3]段学军,虞孝感,陆大道.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研究及其意义[J].地理学报,2010(2).
关键词:林业工程;植物;环境;经济
林产化学加工已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包括树木提取物、木材热解、植物纤维原料水解、木材制浆等专业研究领域。
1.从树木的根、枝、叶、果实、果壳中用提取法得到的产物称为树木提取物,主要包括:天然树脂、天然多酚类物质植物单宁、天然香精香料等。重视高产脂树种的选育,建立松脂工业的原料基地。我国采脂树种有马尾松、云南松、思茅松、南亚松、油松等,引种国外的有湿地松、火炬松、加勒比松等。要改进采脂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松香、松节油再加工产品的开发研究,开发一批材料工业、塑料工业、有机合成工业、香料工业需要的新产品,扩大松香、松节油的应用范围,使产品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随着木材制浆工业的发展,浮油松香的发展是必然趋势,我国除脂松香外,要发展浮油松香的生产。在我国和许多国家,栲胶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产品。栲胶的用途长期以来用于鞣革为主,今后栲胶生产的发展将取决于其新用途的开发。
2.木材热解是以农林副产物为原料,在隔绝空气或通入少量空气条件下,使天然多分子化合物通过分解及二次缩合的途径制取多种林产化工产品的方法。活性炭需要研究的课题很多,如化学药品活化法生产活性炭的工艺与设备的改进,目的是消除目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气相与液相污染;廉价活性炭的生产与开发,适应废水、废气治理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此外,活性炭新用途、新品种的开发,在国内外都受到重视。
木材的气化、液化及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有大量的农副产物生成,将木屑、树皮、稻壳、棉籽壳及作物秸秆的粉碎产物用特制的机械挤压成棒状或颗粒状成型燃料,可以大大改善燃烧性能,提高它们的利用价值;还可以再进一步进行炭化处理,获得成型炭化燃料,是木质能源的一种新的利用形态,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3.植物纤维原料水解是将原料和催化剂一起加热,使其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加水分解生成单糖的过程。单糖经过化学或生物化学加工可制得酒精、饲料酵母、糖醛和木糖醇等产品,水解后剩下的残渣,可制成活性炭和木素衍生物,用作塑料工业和橡胶工业的填料,也可直接用作燃料和肥料采用多种原料,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大力开发单细胞蛋白生产技术,同时开发糖质饲料生产技术。
4.制浆造纸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职能。纸和纸板的消费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的制浆造纸原料将逐渐地由非木材纤维原料向木材纤维原料转变,培育速生优质树种,发展造纸丰产林基地;调整企业规模,提高大型企业的比重,改进制浆造纸企业的技术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研究新的技术和方法解决制浆造纸工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转根据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通过林业措施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低、综合效益好,真实的吸收和减少了二氧化碳,而且不会像有些所谓低碳的工业项目,在设备生产过程中造成新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此林业是发展低碳经济不可缺或的重要领域。 转贴于
一、森林是最大的储碳库和吸碳器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并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所以,森林具有碳汇功能。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储存了大量的碳。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被公认为最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同时又是最经济的吸碳器。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更具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森林的碳汇功能和其他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一样,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和气候安全一直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
二、森林锐减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
毁林和森林退化以及灾害导致森林遭受破坏后,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中。联合国《2000年全球生态展望》指出,全球森林已从人类文明初期的约76亿hm2减少到38亿hm2,减少了50%,难以支撑人类文明的大厦,对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了严重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2000~2005年,全球年均毁林面积为730万hm2。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2004年,源自森林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4%,仅次于能源和工业部门,位列第三。而且,目前全球森林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围绕哥本哈根乃至今后的国际谈判,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倡导通过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以推动“减少毁林和退化林地造成的碳排放(REDD+)”等政策的制定,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
三、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如大规模植树造林、治理荒漠化等,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建设农田林网,起到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建设沿海防护林、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对抗御海洋灾害,保护沿海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价值。而采用抗旱抗涝作物品种、加固海岸提防、减少森林火灾和病虫灾害、加快优良林木品种选育等,有助于提高森林本身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森林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增强,反过来又会提高森林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四、木制林产品与林业生物质能源具有固碳减排作用
【关键词】公共管理;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而高等职业教育则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在许多地方尚未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作用也未得到很好的发挥。
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应建立具有多层次内涵的服务型政府,这应该是政府实行高等职业院校管理职能转化的首要目标。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应转变观念,为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和发展在投资等诸多领域提供良好的服务,建立服务型的高等职业院校管理职能。对于高等职业院校遇到的问题,应主动及时地组织调研、沟通、解决。要改变指挥式管理,切实强化服务职能。实践证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着一个地区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关系着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作为地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其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来体现。公共管理就是要改革政府管理的体制,通过参与公共管理的主体多元化和公共管理手段的企业化方法,使政府发挥新型、不同和有效的作用,而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促进者,从而达到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有效性的根本目标,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培养高级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级技能人才,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级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各行各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由对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这种高素质人力资源,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作为农业大省,经济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农业比重较大,靠天吃饭,加工业产品多为初级产品,这些问题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工业规模小,小企业多,经济总量少。河南省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初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需要提升,产品结构有待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力度相对落后。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新兴产业发展滞后。加快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基本对策就是要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全力推动河南新型工业化大发展,加强区域经济发展,增强“三大板块”的协调性;通过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发展第三产业;教育优先,为即将到来的快速发展做好人才准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将大量的农村人口引入第二、第三产业服务,而这些人最缺乏技术,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需要,因此,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将他们培养为高素质的实用人才。
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明显趋势不再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规模及数量的竞争,而是发展水平和质量的竞争,决定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特别是作为区域经济,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高新技术的运用与推广,产品质量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需要高素质劳动力作为基础支撑。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对受教育者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且注重受教育者精神、道德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
因而总体而言,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不仅具备更强的劳动技能,而且具有更高的劳动素质。通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的素质要求和能力结构方面能够实现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对接,为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各种能力和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尽快培养一批实用型人才,以此带动劳动者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三、培养市场短缺人才,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综观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应用型人才的短缺制约着一些企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由于人才培养的职业定向性、市场针对性以及价值功能的高效性,能较好地缓解这一矛盾。从本质上讲,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教育,也就是其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都要以市场需要为目标,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就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高职院校具有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和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是一个能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和技术贸易的基地,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需要,调整自己的科技方向和科研计划,使其更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公共管理思想对我国政府高等教育改革的意义
公共管理思想对我国政府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公共管理运用于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中,将会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更好也更加有效,可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使高职院校逐步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暨第三次理事会上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理清发展新思路,增强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树立育人新理念,落实改革新举措,创造发展新环境。
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必须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服务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进程,服务国家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服务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换代,服务民族文化和民间技艺的传承,服务改善民生和社会稳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大规模培养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的能力、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机会的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要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之路,要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结合起来,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导师;遴选;结构;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051-02
一、前言
青岛大学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学校以城市命名,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综合大学,山东省首批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学校最早的历史源头是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创建于1909年。当时被誉为“蒸蒸日上之青岛大学”。随着历史的变迁,学堂的医学教育独树一帜,先后经历了青岛医学校、青岛医科大学、青岛医学专门学校等不同办学时期。学校的另一历史源头是私立青岛大学,创建于1924年,后来又经历了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等不同的办学时期。1946年,国立山东大学合并了青岛医学专门学校,设置了医学院。1956年,医学院从山东大学分出,成为青岛医学院。山东大学于1958年迁往济南。此后,青岛大学于1985年恢复重建。1993年由原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和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了新的青岛大学。学校自2000年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紧紧抓住国家“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战略机遇,实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现有专业学位类型17种,其中1种博士专业学位类型,16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型,在学专业学位研究生4300余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2014年青岛市西海岸经济新区获得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经济新区,青岛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再加上近几年来蓝色经济核心区战略的集聚和迸发,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岛市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了新特征、新需求,为青岛大学带来了发展机遇。近年来,青岛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和生态建设,打造富有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青岛实施了蓝色经济区域战略,深化西海岸经济新区规划;打造蓝色硅谷,争创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深入实施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推进海洋特色重点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启动金融中心等千万平方米重点服务业工程建设;培养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产值向千亿元规模迈进;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推动家电、电子等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和产能再造,加快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打造一批产值过千亿元高端制造产业链。为应对这些需求并在服务和解决需求中实现学术发展和实力提升,我校深入实施“育人立校、学术兴校、人才强校”三大办学战略,不断推进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和质量。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端,研究生教育逐渐成为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重要推动力。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开放姿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实施导师“四大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负有主体责任。有效发挥导师的作用,可有效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我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中实施“四大工程”建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适应需要,科学遴选;二是优化结构,注重实践;三是重视培训,强化指导;四是注重激励,提高水平。以建立科学的导师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建设双导师队伍、健全激励机制为抓手,引导导师建立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的指导方式。
1.适应社会需要,科学进行导师遴选。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整体规划,按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培养要求进行导师遴选工作。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遴选中,淡化是否具有高级职称,注重“三大能力”:一是具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能力;二是具有良好素养的带教能力;三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能力。例如在注重职业资格能力方面,我校在法律硕士导师遴选中,将具有业务水平高、从业素质强的青岛德恒律师事务所优秀律师代表遴选到研究生导师队伍中来。在注重带教能力方面,我校选拔了具有丰富带教能力的中小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作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在注重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能力方面,我校遴选了青岛市立医院、青岛海慈医院的临床医生和高级护理人员,注重对他们临床实践指导能力和带教能力的作用发挥。
2.优化结构队伍,注重实践提升。在导师队伍的构成上,进一步优化结构,采取双导师制,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积极吸收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及相关行业有丰富实践经验或较高理论水平的人员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加强双导师队伍建设。发挥青岛作为“品牌之都”、“蓝色中心”、“金融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目前,我校已经从政府、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选聘了700多名高层次管理人员、工程设计人员、研发人员担任校外导师。现有专业学位博士生导师100人、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1000人,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具有较强理论基础、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指导能力的双师型导师队伍。这支队伍在整合区域经济发展和成果有效推进研究生培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4年,经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准,我校成为全国第一家公共管理案例中心―青岛研究基地。我校的计算机技术、纺织工程、环境工程3个专业学位领域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3.转变指导方式,强化专业训练。学校特别注重加强专业学位导师培训,通过设立“导师学校”,提高导师的指导能力。采取全校集中与院系分散组织的形式,实现师德建设、业务知识和带教能力的全方位提升。充分发挥优秀导师“传、帮、带”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导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提高指导研究生的能力和水平。鼓励校内导师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近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带教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教育硕士学位点的孙盛涛等5人获得全国教育专业学位优秀指导教师。教育硕士的导师不断强化师德建设,充分利用学校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等机构,让研究生导师在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时做到“注重内外兼修、虚实结合、中外相合等文化探讨方式,这种方式最大的成果就是将知识和道德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是指导方式上的转变和突破。
4.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指导水平。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管理中,坚持按需设岗,严格导师管理。将导师上岗与招生计划及培养条件相衔接,实现从资格向岗位的转变。综合考虑导师的带教能力、科研任务、经费、指导时间和培养质量等要素,确定指导研究生的限额。完善师生互选机制,尊重和落实导师招生权和学生选择权。学校将专业学位教学工作量和导师工作量纳入学校整体的教学工作量核算体系,在职称评聘、晋升与学术学位导师同等对待。设立专项基金,鼓励教师从事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质量评价标准、保障体系等相关课题的研究。同时,我校每年还组织评选奖励优秀导师,专业学位导师也参与评选。并对学校评选出的优秀导师择优推荐参评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目前我校已有12位导师获得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四、关于实施导师“四大工程”建设的启示
1.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必然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现代化发展紧密相关,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也需要与城市发展广泛互动。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并深深得益于这一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该致力于成为主导知识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间力量。
2.国家“2011计划”的实施,带来了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为地方高校平等参与国家战略创新提供了平台,如何在原有产学研合作基础上实现更宽更广更深层次的协同创新是我们面临的共同课题。研究生导师队伍承担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艰巨任务,是我国“两个百年”梦想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打造区域经济的升级版,必然要以地方高校办学水平升级为基石。作为高校研究生教育的主导,导师要加强自身建设,苦练内功,使用好战略机遇期,为培养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梦之队”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钱国旗.青岛大学校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马林刚.从馆藏研究生学位档案的过程管理谈诚信档案的建立[J].兰台世界,2014,(10):67-68.
[3]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Z].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单元与数据来源从分行业角度,本研究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02)中工业这一门类,分为三个大类:采矿业、制造业及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下简称水电业)。由于个别中类行业数值很小,故将部分中类行业合并成一类,文中实际上统计了33个工业中类行业数据,其中采矿业含4类,制造业含26类,水电业含3类。从分区域角度,本研究以浙江省69个县市为研究单位,将它们依据地理相邻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分成3个区域,区域Ⅰ(浙北地区):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区域Ⅱ(浙中西部地区):绍兴市、金华市、丽水市、衢州市;区域Ⅲ(浙东沿海地区):舟山市、宁波市、台州市、温州市。由于浙江省部分县市的行政区划在2001年有所变动,对于变动县市的数据难以归类处理,因此选择2002—2012年为研究年段。文中所选取的指标数据均来源于2002—2012年《浙江统计年鉴》及主要年份各县市《统计年鉴》。
1.2研究方法泰尔T指数具有分解成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的优点,常用于衡量区域经济差异,本研究创新性地将该指数同时运用于衡量行业经济差异方面。综合测度浙江工业经济差异在行业之间、行业内部以及区域之间、区域内部的特征及变化。
2工业经济时空差异分析
2.1分行业差异演变特征2012年浙江省工业经济在三大行业内分布很不均衡,采矿业总值仅占全省工业经济的0.3%,水电业占7.3%,而制造业占比达到92.4%。从泰尔T指数的结果(由于篇幅有限,具体数值略)中可见,浙江省工业行业总体差异在2002—2012年期间呈波动上升趋势,且上升的速度加快。其中,行业间差异贡献率较小,行业内差异是造成行业总差异的主要原因。在行业内差异中,制造业内部差异明显高于采矿业和水电业。从中可以得到:“强势行业制造业、水电业行业内差异越来越大,弱势行业采矿业的行业内差异越来越小”的特征。
2.2分地区差异演变特征2012年浙江省工业经济规模在三个区域内分布不均衡,区域Ⅲ工业总产值占全省46%,区域Ⅰ占35%,而区域Ⅱ仅占19%。通过泰尔指数按区域分解(由于篇幅有限,具体数值略)可知:工业经济区域总差异在2002—2012年期间呈总体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占比小,区域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区域Ⅲ内部差异没有减小之势。区域Ⅱ与区域Ⅰ都有“持续下降”的特征走势,且区域Ⅰ的下降幅度比区域Ⅱ大。
3工业经济趋同特征分析
3.1以工业行业为单位的工业经济增长趋势分析以工业行业为单位的工业经济增长,通过β趋同检验,得到表1的结果。全行业在2002—2012年期间没有发生趋同现象(系数b不显著)。为了了解不同时段有无发生趋同,选取了2002—2007年,2007—2012年这两个时间段做趋同检验,结果显示都没有发生趋同。这一结果与上文中泰尔指数按工业行业分解后得出的结论,即:“浙江省工业行业总体差异在2002—2012年期间呈波动上升趋势”是一致的。
3.2以县市为单位的工业经济增长趋势分析以县市为单位的β趋同检验中,得到2002—2012年期间全省人均工业增长率与人均工业总产值呈负相关关系(见表1),即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趋同。为了观察区域内的工业经济趋同情况,分别测定了2002—2012年段内区域Ⅰ、区域Ⅱ、区域Ⅲ的趋同速度。区域Ⅲ中系数b不显著,即没有发生趋同现象,这与前述“区域Ⅲ内部差异没有减小”相符合。区域Ⅰ与区域Ⅱ都发生了趋同,从结果看,区域Ⅰ趋同快,区域Ⅱ趋同慢,这与上文中区域Ⅰ比区域Ⅱ泰尔指数下降幅度大的结论是一致的。由此得到“区域内差异大的区域趋同速度快,而区域内差异大的区域趋同速度慢”的结论。
4工业经济差异变化与增长趋同成因分析
4.1行业差异变化成因分析为了综合评估浙江省工业各行业差异演变成因,本文以33个工业中类行业为单元,以2002—2012年各行业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Y)为因变量,相应的选取行业从业人口、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行业经济占比4个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代表工业劳动力投入变化(X1)、工业效益变化(X2)、行业发展战略(X3)、行业结构变化(X4)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见表2),得出劳动力投入变化、工业效益变化是浙江省工业各行业差异变化的主要原因。
4.2区域差异变化成因分析为了综合评估浙江省工业经济区域差异演变过程中的成因,本文以浙江省69个县市为基本单元,以2002—2012年工业经济平均增长率(Y)为因变量,选取工业从业人数、实际使用外资、工业经济产值占比、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人员、公路货运量、工业固定资产合计7个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代表工业劳动力投入变化(X1)、对外开放程度变化(X2)、产业结构变化(X3)、工业效益变化(X4)、人才技术投入变化(X5)、交通运量变化(X6)、工业发展战略(X7)。通过线性回归模型(OLS)、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误差模型(SAC)做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空间统计中得到Moran'sI(error)是显著的,验证了浙江省工业经济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因此采用空间回归模型更为合理。根据Anselin提出的判别准则可以判定空间误差模型(SAC)是更适合的模型(由于篇幅有限,具体数值略),基于此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得出近年来浙江工业经济时空演变主要受工业劳动力投入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工业发展战略的显著影响。(1)工业劳动力投入变化。劳动力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工业劳动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业经济的发展。从各县域的工业劳动力投入对比图中(图1),可以看出增长较快的主要集中在区域Ⅱ中工业落后地区;而发展较快的区域Ⅰ、区域Ⅲ则增长慢。总的来说工业从业人数增长趋势与工业经济规模有相反的态势。一方面很多工业企业纷纷转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使得欠发达地区工业劳动力投入加大,由此带动了这些地区的工业经济。另一方面,发达地区的工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对中高端技术人员的需求加大,对数量庞大的低端劳动力需求减小,而欠发达地区的工业经济呈跨越式发展,需要低端劳动力的投入。(2)产业结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说是地区工业经济发展变化的内在推力。在经济发达地区,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比重越来越高,随之工业经济比重下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工业经济进程加快,因此工业经济占了很大的比重。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对2002年的工业增加值占总GDP比重的增长率进行画图对比,结果显示(见图2)增长率的高低与工业经济规模分布也呈相反态势。这也是浙江工业经济发生趋同的主要原因。(3)工业发展战略。浙江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致力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尤其是在缩小地区间工业经济差异上,对工业欠发达地区一直是实行鼓励政策。这些政策环境为缩小区域差异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通过对各个县域的工业固定资产总额从2002年到2012年增长率的考察(见图3),可见增长较快的主要是区域Ⅱ中工业落后地区;而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大部分县市工业固定资产增长缓慢,总的来说工业固定资产增长趋势与工业经济规模有相反的态势,这对浙江工业经济总体差异减小有很好的说明。
5结论与对策建议
今年是落实“**”规划目标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入贯彻**以及国家和全省经济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业发展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一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新型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和将工业放在长期优先发展的地位,全市工业系统将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扎实推进“6511”工程,确保全市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从今年经济发展趋势来看,组织工业经济运行的有利条件较多,工业经济运行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但也应看到,今年经济运行中仍存在诸多矛盾和困难,部分行业市场需求回落与产能过大的矛盾十分突出,不稳定性因素较多,组织工业经济运行的难度较大,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各县(市)区有关部门和企业要认真分析形势,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采取对策措施,切实加强生产运行的组织,努力实现一季度工业生产销售效益的同步较快增长,确保今年工业经济运行有一个良好开局。现就做好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认真落实**年一季度的各项任务目标。今年我市第一季度工业发展的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98.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48.8亿元,利税66亿元。总体来看,这些目标充分考虑了今年一季度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我市的基础和各方面条件。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这是在去年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工作要求高,任务重。各县(市)区有关部门要按照市里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科学合理地做好指标的预测安排,尽快落实并抓好一季度的任务目标,层层落实到各单位和企业。
二、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分析调度。各县(市)区有关部门要按照抓重点、抓亮点、抓新经济增长点的要求,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和预警预报。抓重点,就是抓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重点园区;抓亮点,就是抓生产效益增长潜力大、优势明显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抓新经济增长点,就是抓规模以上新增企业“列统”工作。要及时调度分析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生产效益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保持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较快发展。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新增规模以上企业的“列统”工作,使能纳入统计的企业全部纳入统计范围,努力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大力抓好煤电运、资金等重要生产要素的供求协调。一季度是用电用煤的又一个高峰时期,要切实加强综合协调,努力保持煤电运形势的稳定。加强煤炭的产销衔接,抓好供货合同的签订和兑现,鼓励供需重点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大对铁路运输的组织,积极落实重点请车计划,提高请车满足率,加快运输周转,提高运输效率;加强对电网企业的调度,优化电力运行方式,努力保证电网的安全平稳运行。要加强对企业资金的调度和协调,抓紧排出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订单和流动资金紧张的企业单子,积极与金融部门衔接,加强银企合作,引导资金投向,支持企业搞好生产。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一起见证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由一个“一株棉花一把盐”的农业县迅速发展成为长三角南翼的一个新兴工业化城市。以全国1/8000的土地,创造了1/600的财政收入、1/500的生产总值、1/400的进出口总额,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排名第14位,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第5位,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难能可贵。
的崛起之路是同其工业化的进程息息相关的。1978年至年30年间,GDP增长了50倍,人居总收入增长了48倍,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05倍,年均增长率超过GDP3.2个百分点。年工业经济实现了58.7%的GDP贡献率、60.0%的就业贡献率、61.9%的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工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平台、实现就业的主基地、财政收入的主来源,成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以工业化为主导、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成功之路的关键,是市主动迎合了工业化发展的规律,紧紧抓住了工业化发展的良机,积极营造了工业化发展的环境,坚定不移地实施了“工业立市”发展战略的结果。改革开放30周年、撤县建市20周年之际,工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实现了五年经济总量翻番的目标,伴随着“大桥经济”时代的到来,工业经济迈入新的起点。
二、工业经济亟待转型升级
工业经济在短短几十年所取得的成绩固然值得肯定,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业经济基本上延续着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工制造能力强大、研发与营销环节薄弱的格局严重削弱工业整体盈利能力;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能力相对薄弱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新瓶颈;产业组织松散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工业所拥有的产业链竞争优势;在工业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在资源环境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延缓了工业所积累的一系列结构性矛盾的凸显。随着年年底到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向实体经济的蔓延以及国家一系列调控政策的出台,工业传统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我们不能完全把工业经济所面临的困难归咎于金融危机,而应该正视工业高速增长背后所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金融危机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我们的大部分企业家没有做好物质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当前黄金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工业经济已步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面临保持经济较快增长与全面创新发展模式的双重任务。保稳定是当务之急,促转型是长远之计。工业是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同时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前经济困难时期全市上下对工业经济的前所未有的重视与扶持,但我们更希望看到,全市上下能够更清醒地认识到工业经济的地位与发展阶段,一以贯之地重视与扶持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加速转型升级的步伐,实现工业新跨越。
三、现阶段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在思想上,一是对工业经济的地位认识上还不统一,没有形成合力扶工的氛围与舆论环境;二是对工业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存在盲目乐观,缺乏战略上的忧患意识与前瞻眼光;三是认为工业经济存在着足够的惯性力量,发展工业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足。
在政策上,一是出台的部分政策门槛过高,应该得到奖励的企业往往由于其他条件的限制而得不到优惠;二是出台的部分政策没有经过充分的调查论证,不能急企业之所急;三是出台的部分政策落实力度不够,执行上虎头蛇尾,没有完全到位。
在服务上,一是服务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企业项目长久拖延的情况仍然存在;二是服务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部分服务项目华而不实,政府企业两头忙;三是服务的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部门之间存在着职能交叉与相互推诿现象没有形成合力。
四、对今后工业发展的两点建议
从现阶段来看,必须牢固确立工业首位意识,真正从各个方面把工业立市作为第一战略、第一任务、第一目标,倾全市之力加快工业经济发展。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为工业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1、转变思想认识
市委市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把各级、各部门的思想统一起来,认清形势,保持清醒头脑,绝不能盲目乐观。不能因为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趋势的良好,而出现“酒不醉人人自醉”的现象,应自觉地把工业经济的未来与的命运联系起来,增强发展工业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明确发展思路
从的实际出发,应做到二产三产并重,突出优化二产,积极发展三产,这一认识在数年内不应动摇。因为在较长时期内,其它产业还无法替代二产的经济地位。对此,全市上下应形成共识,要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市之路。只有工业经济上去了,稳定了,我市经济实力才能壮大,建设经济强市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3、切实加强领导
市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工业经济的领导,党政班子分管领导,分管重点项目的领导要把工业经济放在心中、拿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主要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相关部门要主动介入,全方位推进工业经济的发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要以敢于创新的气魄和胆识,来抓工业经济的发展。
(二)优化环境,合力扶工,积极营造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1、强化政策环境支撑
首先要抓好产业规划。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要重视抓产业规划,规划要立足市情、尊重科学,要把握市场走向,要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每一个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规划都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有配套政策服务,有具体的措施落实。
其次要形成内资、外资共同创业的正确导向。引进内资、外资同等重要,要给予同等的政策、同等的机遇和同等的待遇。在抓好招商引资的同时,要加大民营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再次,要将扶优扶强重点企业的政策落到实处。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政策的适当调控和有效经济杠杆的作用来整合资源、包括原材料资源、人才资源和资金等方面的资源来鼓励企业扩大规模,提升科技水平,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市场,加快发展。
再次,要引导企业建立创新机制,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要通过财政贷款贴息和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基金的办法来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
2、强化社会环境支撑
首先是要有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政府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要有明确的定位,进一步强化企业的主体作用。一些有碍于企业发展的审批制度,要逐步改变或取消。对我市工业发展中企业反映强烈、服务不畅的各个关键节点,纪检、效能部门要开展不定期的专项明查暗访。对发现问题的部门和个人,要发现一起,从严从快查处一起,并予以曝光,切实解决目前一些部门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其次是要形成互利互惠的银企合作环境。金融部门和企业是市场经济当中的利益共同体,企业是金融部门主要服务对象和收入的主要来源,金融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形成新的理念,主动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同时,企业也要增强市场预测能力,提高金融的使用效率,重承诺、讲诚信,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政府要加强金融部门与企业的联络、协调与服务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增强金融部门服务全市经济建设的主动性与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