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范文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第1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范文

大学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为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开启了一扇窗口,密切了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有益于高教体系建立针对性和切合实际的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策略和途径。

二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表现及成因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便是其中一个。留守儿童大多存在自卑、不自信、自闭、叛逆、压抑、孤僻等心理问题,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1. 成长背景复杂。农村留守儿童大多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尤其是生活在相对偏远的农村的孩子。由于他们的父母大多或离异,或离世,或因经济困难常年在外打工,他们一般由爷爷奶奶或其他长辈抚养,导致他们缺少父爱母爱,也常常受到他人的嘲笑,所以他们更懂得世态炎凉,这类孩子内心世界对社会差别感受到的强烈不平等,易产生自卑、自控能力不强、意志力薄弱、戒备能力强等不良心理。

2. 文化背景差异大。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于是他们便把孩子接到所在城市上学,但这类孩子是介于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差,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生活,不同的口音、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进度以及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的成绩较本地孩子差,受到来自本地孩子的歧视,让他们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学习热情,缺乏成就感,情绪不稳定,如忍受性低、孤独感强等;二是缺乏团体归属感,易产生不良情绪如反抗倾向、被压迫感等。同时, 农民工子女还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偏低、自卑、自闭、压抑等心理特征。这些原因导致流动儿童产生厌学态度。

3. 监护人监护不到位。由于父母本身文化素质低,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又大多年老体弱,文化素质也不行,天高皇帝远,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仿佛脱了缰的野马,没人管,不会管,或者管不了。对于后来被父母接到所在城市一起生活的孩子来说,父母工作大多不稳定,他们的居住场所也不固定,而且出于经济上的考虑,租住房往往都是在环境较差、出行不便、租金低廉的地方。为了改变现状,父母每天早出晚归,回到家里就显得非常的疲惫,对于孩子身上出现的一些不好的问题,他们根本就没了心情与孩子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不是责骂就是打,这样一来,孩子就没有一种家的归属感,言行上就会出现叛逆的表现。

4.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留守儿童的父母因为常年在外打工,居无定所,学校和家长很难建立固定的联系方式。导致学校无法及时将孩子表现出的一些问题反馈给父母,父母也不能够及时的给予纠正。对于孩子的一些错误言行,临时监护人凭着人家的孩子不好管的心理,对其说两句便听之任之,是为管不了。

5. 缺少存在感。留守儿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被遗忘的一类群体,除了物质的缺失,他们还普遍感觉缺少爱,缺少被关心关注,没有存在感。因此他们往往会表现出一幅无所谓、不可一世的态度,或者采取一些乖张或过激行为来引人注意,证明自己的存在,获取心里的存在感、充实感。而且,他们的那些乖张过激行为往往是威胁社会稳定的隐患,一些行为甚至已经造成了不良后果。

三、调查问题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乎对留守儿童负责,更是对国家、社会的长期稳定和长远发展负责,因此全社会应该一起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让所有的留守儿童都能够在共同的蓝天下一起成长。

1.继续关注三农,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农村之所以存在大量留守儿童,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父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外出打工,以争取改善家庭经济拮据的状况。留守儿童也常常因为家境贫寒和缺少父母的爱而遭到耻笑,感到自卑。所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父母尽量在家打工,给出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

2.关心贫困农民工子女,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切实保障其完成义务教育。很多留守儿童或因为经济原因,或因为自身心理原因,往往在义务教育还未进行完就已经辍学,过早踏入社会。帮助留守儿童完成义务教育,不但能增加他们的知识量,而且学校还能在心理上给予他们更多正确的引导和关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减少他们步入歧途的机会。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采取减、免、捐等措施,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帮助贫困农民工子女完成义务教育。二,对进城务工人员中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在接受政府、学校及个人资助时与本地学生同等对待。对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筹措经费。三,利用好希望工程、教育基金会和个人捐助等渠道,资助贫困农民工子女完成学业。四,学校定期进行家访,加强学习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系,了解更多学生情况,并给不重视孩子教育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做思想工作,减少孩子辍学失学率。

3.父母应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思想沟通,尽量抽空回家见见孩子。父母打工再辛苦,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家庭的幸福,而幸福与否与物质的增加并不一定成正比,有了丰富的物质但缺乏精神的满足,那算不得幸福。所以,孩子的父母,除了给予孩子物质的同时还要给予他们精神的慰藉。与孩子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在很大程度上是给予他们他们心灵的安慰。现代社会不是古代,天远地远的距离都可以通过电话拉得很近,父母在远处若能常常打电话了解他们的烦恼,听他们的故事,从中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们的错误思想和言行,让他们感觉到父母虽然再远方,却仿若在身边一样的关注着自己。再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不要舍不得那几个路费,衡量一下究竟是钱重要还是孩子重要,常回家看看孩子,增加亲子关系。

4.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关注。没有谁愿意被人遗忘,如果愿望被遗忘,只能说明他是害怕人家记不得自己,所以告诉自己要遗忘。留守儿童大多有这样的心理,他们缺爱,没有存在感,或者觉得自己的存在是多余的,所以渴望他人(尤其是亲人、朋友记得自己)关心、关注自己,但他们害怕,害怕被忽视,被当成自己隐形人!如果感觉到被亲人、朋友忽视了,他们会很受伤,如果他们确实是这样,社会各界的你们请一定要看见他们!不要忽视他们!给予他们除了物质更有精神上的关照顾。

第2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范文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

封闭式心理。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庭环境不稳定,使得他们没有归宿感和安全感,从而孤立自己,喜好独来独往。他们缺少父爱、母爱,缺少心灵的港湾、情感的依靠,性格变得内向孤僻,心灵变得脆弱、不堪一击,对生活感到无助、失落,不爱与同学交流往来,期待真情真爱,渴望亲情。

自卑心理。與其他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更不喜欢参加各种活动及游戏,尤其是亲子活动。亲子活动的开展对留守儿童来说,是一种心灵的伤害,看着别的孩子与父母手拉手,看着别的父母正在鼓励和安慰他们自己的孩子时,留守儿童的心里是很难过的,因此会形成不愿参加任何活动的心理。留守儿童在伤心难过或做错事的时候,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便没有心灵的“顶梁柱”,没有坚实的后盾,没有自信,产了自卑。

二、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知识的缺乏可以通过继续学习来弥补,然而,学习的兴趣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难以得到弥补的。不健康的心理是摧残留守儿童的“定时炸弹”。学校是“留守儿童”成长的摇篮,学校应尽可能创造和利用相关方面的教育资源。例如,学校可以建立一个心理健康咨询室,精心挑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再如,学校可以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心灵需求,为他们做备案,建立一人一档的档案材料,跟踪调查。联系他们的监护人或者直接联系他们的父母,告知他们孩子的情况,采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的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相关教育与引导,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阴影,让“留守儿童”享受被关爱的阳光,让“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

合理、及时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的慰问与引导。学校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应首先开设心理健康的相关课程,应定期举办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还可以开通“悄悄话”邮箱,通过“悄悄话”邮箱传授相关的知识,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无人可倾诉、无处可倾诉的痛处,解开留守儿童的心结。其次,教师一旦发现留守儿童心理有问题和行为有偏差时,应及时处理,防止学生的心灵重创加深,要防微杜渐。教师在与留守儿童交流时,应多运用鼓励性、赞美性、商量式的语言。只有在和谐、平等的氛围中交流,学生的情绪才可能稳定,学生才能积极配合工作,学生才可能敞开心扉,最终才可能顺利解决相应的问题。

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家园。农村居民一般文化素质不高,留守儿童在这样的环境生活、成长,定会受到影响。因此,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家园,提高农村人民素质势在必行。学校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在农村可以设立一些有趣味性的、技能性的、休闲性的、乐器性的兴趣小组,让留守儿童生活在、玩耍在一个高文化、高素质的环境中,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提高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园,学校应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和关爱,从而才能弥补家庭关怀的不足,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农村的留守儿童由于监护者整天忙于劳作,文化程度不高,无暇顾及他们。父母不在身边,而正在青春期的他们思想还不成熟,做事情欠考虑,自我保护意识低,容易上当受骗,容易被不良风气所感染、左右,心灵比较脆弱,从而形成叛逆、我行我素、抽烟酗酒、泡吧游戏,容易被社会不良人士带坏。因此,学校应加大校风校纪的宣传力度,杜绝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对未成人的影响,多组织一些公益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呼吁大家共同携手为留守儿童铸造一个爱心“暖巢”。

“孩子在,父母游”,留守儿童已成为各大网络新闻媒体的焦点,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个个期待、渴望的眼神反复出现。这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阶段的普遍现象,父母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和养家糊口进入城市务工,教育工作者不得不积极面对这一现实情况。学校自古以来就承载教书育人的重大任务,因此学校应该对留守儿童进行特殊教育,以健康的心态勇敢面对现实,让留守儿童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情感,让他们健康、阳光地成长。

第3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1-0037-02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农村务工人员流入城市,“留守儿童”这个群体词汇也随之产生。随着留守儿童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不良后果,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者的关注。

一、调研数据分析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斑竹中小学是一所农村中小学。全校近600名中小学生。父母双方外出学生有120人左右,占全校学生的 20%,父母一方在外务工的学生有110人左右,占全校学生的18.3%,与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学生占父母双方外出务工人数的90%以上。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与孩子长期分离一年及以上的占76.4%,更有甚者达五年以上。为清楚分析学校留守儿童的共性心理问题。笔者对学校三至九年级420名学生中90名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以下几组数据:留守儿童平均10.16个月才能见父母一次;63.2%的留守儿童要隔一年才能见父母一次,而且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不足一个月;86.7%的留守儿童表示平时十分想念父母,73.2%的留守儿童希望父母不要外出务工;85.6%的学生承认非常厌烦老人的唠叨和愚昧,心烦时选择将不满藏在心里;93.3%的学生感觉没有父母在身边的日子很孤独,缺乏安全感。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表现

(一)性格内向、孤僻

由于亲情缺失,缺乏父爱母爱,留守儿童情感上长期处于压抑状态,时常感觉到孤独、寂寞。同时,由于监护人大多为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之间年龄相差甚大,文化层次又非常低,除了满足留守儿童基本生活需求外,几乎不能给他们任何其他帮助。留守儿童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根本找不到能够寻求帮助的人。这种情况,时常会让留守儿童感觉到落寞无助,缺乏安全感,进而逐渐走向自闭,不愿与人交流。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情绪上极易变得焦躁、忧郁,在性格上变得内向、孤僻。

(二)情感淡漠,缺乏爱心

由于长期与父母聚少离多,使留守儿童无法享受正常的关心和呵护,长期缺乏情感的交流,无法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致使留守儿童感觉自己被忽视、甚至是被遗弃,很容易产生怨恨情绪,在情感上表现淡漠,缺少同情心、爱心,甚至有严重的攻击行为和行为。

(三)价值观扭曲,自私自利

由于祖辈的过度溺爱,对孙辈的行为听之任之,只注重物质上的全方位满足,缺乏道德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很容易让留守儿童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加之,父母思维方式不当,认为情感的缺失代之以金钱来补偿,缺少对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培养,使留守儿童很容易形成自私自利、金钱至上的价值观。花钱找人作业、花钱聚众拉帮结派等现象,在农村中学中屡见不鲜。

(四)逆反心理强,理性意识薄弱

儿童正处于成长转折阶段,身体和心理都不成熟,有着极强的可塑性,正处于成长的叛逆期。由于和祖辈们缺乏共同的语言,长期缺少交流,在面对祖辈的唠叨时,极易让留守儿童产生反感甚至是敌对情绪,遇事盲目抵触,好冲动,对老师、亲友及祖辈的管教产生极强的逆反心理,不能与人和谐相处,心理承受能力差,理性意识薄弱。

三、学校教育视角下的防治策略

学校肩负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中小学是留守儿童的集中区域,应该充分利用现有教育基础,有针对性、创新性、多角度地扩展学校教育的功能,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与疏导,从而有效弥补因亲子关系缺失带来的消极影响,实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的“缺位”,学校教育“补位”。

(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提高防治的针对性

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工作小组,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从教育、生活和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关爱。首先,建议教师多注意观察了解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给予他们更多关爱,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其次,全方位留意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和学习动态,及时了解和解决他们在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尽可能地减少留守儿童因离开父母而产生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再次,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因人制宜,有针对性地采取矫治方法,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成长危机,增强适应能力。此外,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和咨询电话,让留守儿童能够倾诉心中的烦恼、痛苦与忧愁,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二)积极寻求校校合作,发掘丰富教育资源

南充市共有4所高等院校,其中川北医学院属于医学专业院校,西华师范大学属于师范院校。其中,不乏心理学、教育学、心理问题预防矫治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斑竹中小学距离两所学校并不远,可以积极寻求校校合作,开展青年学生志愿者服务。定期组织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大学生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进行活动交流和心理沟通与疏导,开展一对一心理咨询和帮扶。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农村中小学因心理教师资源缺乏而面临的教育困境,而且也为高校大学生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绝佳场所,从而有效解决因监护人文化层次低而无法给予留守儿童在学习和心理上帮助的瓶颈。

(三)积极搭建网络服务平台,为亲子沟通提供纽带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联系更加方便快捷,QQ、微信、视频聊天、语音通话等网络交流软件已经非常成熟。学校可专门设立视频聊天室,开展“每周亲子”活动,为务工家长和留守儿童亲子交流沟通提供平台。一方面,学校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的交流与沟通,让留守儿童父母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状况,使父母在与孩子交流时能够有话可说,不仅是谈学习,也要关心他们的道德和精神需求,多渠道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同时,也可通过讲述打工经历,使孩子理解父母,尊重父母,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孩子与家长沟通情况反馈,与家长共同制订留守儿童培养计划,形成家长和学校联手教育留守儿童的合力。

(四)创新课程设置,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形式

学校仅仅依靠讲授法单一形式,是无法满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的,必须创新性地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科课程当中去,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第一,如语文课程的学习,教师可以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出发,渗透生命观教育、亲情观教育,培养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第二,如采用体验式教学组织形式,让留守儿童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积极健康的行为模式,顺其自然地形成某种积极的心理品质。第三,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从留守儿童生活中选取较为典型的生活场景,让留守儿童进行相应的角色扮演,从而引发留守儿童的某种情绪和态度,进而进行正面引导,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的养成。第四,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影像等手段,创设生动形象的动画,从感官上刺激、调动留守儿童的积极性,通过图画所蕴含的丰富意义来启发留守儿童,让他们充分去思考动画所蕴藏的丰富含义,去主动感知生命的意义、情感的真谛等等,从而达到防治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目的。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是如今农村中小学必须面对的新难题、新责任。学校作为专门的育人机构,不仅是“传道授业”,更应担负起“解惑”的责任。这种“解惑”不仅仅是学习上的,更重要的是从心理上。学校应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以学校为依托,去弥补留守儿童因亲情缺失而给其心理带来的消极影响。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出现的诸多问题,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撑起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 周宗奎,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1).

[2] 郑哲.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6).

第4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矫治方案

中图分类号:B8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1―0137―0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日益转型,以及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有大批量的劳动力外出务工,以求实现自己的致富梦想,跟进快节奏的生活步伐。然而,伴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日益增多,一个特殊的名词――留守儿童,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而且数量相当庞大。目前全国留守儿童超过七千八百万,他们大多为7~14周岁,处于中小学阶段。从全国来看,留守儿童比例逐年增加,并主要集中于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举止以及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程度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处于儿童期的孩子们无论在其快乐时抑或痛苦时都需要一个可以分享或分担的对象,这个对象的最佳选择者就是父母。然而,这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似乎是一种奢望。缺少了来自父母和家庭直接的关爱和呵护,由此便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留守儿童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家庭结构不完整的情况下,孩子完整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从而使孩子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方面缺少了正确的指引,不仅对儿童个人的性格、人格、行为习惯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也会引起整体国民的心理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巨大变动。

(一)性格障碍

在儿童个人的心理健康方面,法国克里斯琴・施皮茨博士曾经这样忠告做父母的人:“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他们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留守儿童在成长的重要环节上缺少的恰恰是这份亲情的抚慰和关怀,缺少了常人所无法给予的爱,处在身心迅速变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的儿童,有了烦恼和焦虑却没有了可以倾诉的人。没有了他们至亲至信的人的呼唤,在心灵发展上就会感到无比的空虚,至于他们的看护者或因为年事已高或由于农活太多或由于科学文化水平有限而无暇顾及儿童情感上的变化,他们最起码的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机会由此丧失。儿童心里最基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在性格上就会表现出自卑、任性、悲观、暴躁、行为怪僻、内心封闭、不愿与外界接触等特点。这种特点经过日积月累,对自身心理健康极为不利。

(二)人格发展障碍

留守儿童在成长发育期,随着与父母及外界关系的日渐疏远,在人格的成长发展上也遇到了障碍。一系列的人格缺陷如嫉妒他人、憎恨他人、与他人的交往不真诚、不友好、欺骗老师和家长等问题由此滋生,甚至会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来,严重影响了儿童心理素质的提升。一项调查表明,农村孩子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比例高达19.5%,远高于城市孩子的8%。他们对待批评教育往往采取逃学、旷课甚至离家出走等过激行为,这就足以说明留守儿童在人格发展上存在相当大的障碍,实在令人担忧。

(三)行为怪诞

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浪潮逐年增高,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必然会进一步膨胀。而传统固有的教育方式不更新,被留守的儿童们得不到父母言语和行为的耳濡目染,只是任凭自己的个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良的心理思想导致了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的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学习上,由于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及时点拨与启发,智力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对学习就产生了极大的厌烦情绪,抄袭违纪等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学生还把学习当成是最痛苦的事情,而对待批评教育则采取逃学、旷课、离家出走等过激行为。在生活上,打架、谩骂他人、随地大小便、见到客人或长辈不知提前打招呼问好等不礼貌行为屡见不鲜,却无人对其进行正确指导,任其发展。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体现在方方面面,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那么整整一代人的心理素质、身心发展就都会出现问题。这一定会严重影响我国的社会化进程,导致社会发展的不稳定,整整一代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大大下滑,也必然会直接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长时期的留守岁月给留守的少年儿童在心灵上造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找到原因对症下药迫在眉睫。我认为应该从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方面来追本溯源。

(一)社会现实的“无情”

从社会整体来看,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壁垒和大规模农村劳动力流失之间的矛盾是其根源所在。当我们乘坐列车时,在车厢里我们可以看到扛着沉重的行李来往于城市之间打工的农民工数不胜数。农村流动人口的数量日渐增多,但他们无法将自己的子女带在身边,其原因就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有关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户籍所在地中高考的制度所形成的壁垒。农民工贫穷的生活条件根本就无法承担得起如此高昂的学费,也根本没有能力为孩子解决考试升学问题,最终只得与父母两地居住。长此以往,各种我们想得到想不到的问题接踵而至,给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

(二)家庭亲情的“淡漠”

从家庭角度看,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家长自身的素质等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首先,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是他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上了年岁的人,他们之间的年龄相差至少有50岁,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存有巨大的差距,文化知识结构上也有较大的分歧,因此这些隔代监护人根本无法深入他们的内心来真正了解他们的想法,就更别提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了。过分的溺爱和物质满足,使孩子除了向他们要钱以外其他的什么也不会说。其次,还有部分家长在潜意识里就对孩子过早地灌输了一种“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思想,认为读书不是挣钱的最好办法,打工也能致富等。这种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导致了大部分孩子的逃课、旷课等心理偏差现象,严重的甚至造成了心理畸形。可见,完整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儿童的第一任教师的“出走”,也是造成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农村学校发展的“歪曲”

从学校角度看,学校的教育对孩子,尤其是在接受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目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就是城乡教育无论在物质资源的配置上还是师资力量的配置上都存在着不均衡和不公平的现象。农村地区的教师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在现有的考试制度下,老师只管班级前几名优秀的学生,至于成绩稍差的学生老师则不管不问,教师的教育方法和道德修养时刻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成绩稍差的留守子女本来就缺乏学习动力,再加上老师的不予理会,自然也就会没有约束地做任何事情,不论对错,幼小的心灵萌芽日渐枯萎。另外,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存在问题是众所周知的,学校应配置相应的老师主动除学生的“心病”。可师资缺乏,水平有限,只能任其“心病”发作,无从下手。

除上述三大原因外,我认为政策法规的滞后也是造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留守儿童在当今社会上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了,但却没有任何的政策措施来补救,这也就忽视、助长了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矫治方案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城市化过程、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按照现状弄明浪潮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民工会继续迁移,留守儿童的数量也会继续增长。因此,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尽早地找到解决其“心病”的措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长大。那么,从其产生的原因入手,社会、家庭、学校共同为之努力,再加上政策法规的引导,我们一定会还他们一个清新祥和的儿童世界。

(一)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

从会社会的角度,首先要加强宣传,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献出一份爱心,伸出大家的援手来呵护那片稚嫩的幼芽,为他们搭建一份爱的舞台,让他们自由快乐地成长。同时,要消除对留守儿童的歧视心理,积极推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关爱留守儿童。相关部门也要切实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等的有效管制,切实要求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诸如此类的娱乐场所,相反,要广泛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娱乐氛围,消除负面信息的影响。乡村基层单位要加强管理,为留守的少年儿童构建良好的监督体系。其次,城乡教育要联合起来,统筹安排,逐步拆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使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均衡起来。当然,社会应尽可能多地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提高工资待遇,使农民工不要感到挣钱太难,进而减少农民工数量,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家庭。

(二)家庭亲情的回归

作为留守儿童的家长,虽不能和孩子长时间地呆在一起,但也在对孩子的心理疏导上有着关键的作用。家长不能只顾繁忙的工作,要尽可能地抽时间与孩子保持电话或书信联系,了解其内心想法和生活状态,转变过时的“读书无用论”的观念,鼓励孩子努力学习。也要与老师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和在校表现,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养成。父母要明确,孩子要的不只是物质的满足,心灵的安抚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多给孩子一些爱,还给他们应得的那份“丢失已久”的爱,这才是父母最应该做的事。

(三)学校职责的全面履行

从学校角度看,教师的教育对学生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是儿童成长的导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在于对孩子的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的温存和睿智的严厉和严格的要求的那种爱。”因此,在留守儿童与父母分开的日子里,老师就要承担起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职责,暂时忘却自己的一己私利。教师可以对儿童进行定期的家访,进行心理疏导,辅导课后作业等,用教师那独有的父母般的关爱去减轻留守儿童的心理负担。教师应留意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的喜怒哀乐、饮食起居,发现学生的长处,看到他们的闪光点。与学生多多沟通交流,弥补亲情缺失给学生造成的失落感。经常鼓励学生,树立他们的信心,促使学生的性格向良好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学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心灵伤害自然就会减少。同时,也可以增加心灵成长课程,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做调查后针对重点进行讲解等,逐步树立学生的信心,一定会克服他们的心理障碍,使其快乐地成长。

另外,社会、家庭与学校的三位一体,形成合力,将是留守儿童走出心理问题的阴影、走向光明的最佳出路。

留守儿童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给予关爱的群体。在这样一个充满转型和阵痛的流动时代,追逐梦想的父母们,请偶尔地停下脚步,驻足片刻,眺望一下你那遥远的故乡,那里有一群期待着的孩子日夜盼望着你们的怀抱。对于留守儿童的现状,我们已有所了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让我们来共同努力,学校、家庭和社会齐头并进,一定会让留守的儿童少年远离那段孤独的岁月,找回那份家的温暖,找回那份逝去的童真!

[参考文献]

[1]朱小蔓主编.对策与建议――2005―2006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朱卫红.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3]穆晓睦,张明星.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手册[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4]范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策略[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5]周青云.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及对策干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第5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心理

中图分类号:B8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007-03

留守儿童问题在社会上越来越突出,他们的生活、学习没人照顾,与一般孩子相比他们的心理发育较不成熟,生活水平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为什么留守儿童在学习、自控力、心理健康等方面表现得都要比一般孩子差呢?蒋忠、柏跃斌在《“民工潮”下的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其思考》一文中最早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了关于单独外出的流动人口中的打工者,将儿女留在家中,在这些家庭中,由于父母与孩子的长期分离,对孩子的教育减少。家庭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起到的作用减小。研究结果表明父母与孩子的长期分离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这里,我们对留守儿童的定义是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而由爷爷、奶奶或亲友等监护人抚养照顾的农村儿童。近年来,由于“弱势群体”、教育公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等热词频繁成为社会各领域关注的焦点,所以我在此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现今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几个方面: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他们身边,他们缺乏关爱和教育,生活上存在不少危机。不少儿童在接受教育、活动参与等方面的权益经常受到侵犯。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所以会导致他们的道德品质下降,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的道路。小学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塑造时期,父母常年在外,对他们缺少管束和说教,不少孩子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会出现说谎、小偷小摸、打架、旷课、欺负同学等行为。此外,有的孩子迷恋游戏机,夜不归宿,严重的还会有敲诈、吸毒等违法行为,在某些地方,此类未成年人违法案件占到所有案件35%以上。

同时,留守儿童的道德感和责任感缺失状况严重。他们学会了怎么去接受别人的爱,却不懂得该如何去向别人施予爱,更想不到如何感恩回报,对别人缺少诚信,认为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社会责任感匮乏,同时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与想法。“留守儿童”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期,如果由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隔代教育就意味着由文盲来培养孩子,如果托付亲戚照管,亲戚普遍认为毕竟不是自己孩子,不适合过多管教。同时,农村教师由于受到教育条件的限制,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对每位学生的关注和教育也十分有限。结果造成亲戚以为孩子在学校有老师管教,而老师以为有家长在家教育孩子的情况,所以学生的道德教育就这样放任自流。此外,孩子所处的环境、结交的朋友等都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塑造有一定的影响。调查表明,20%以上家长以为如果孩子认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必然会对他们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甚至会引诱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农村留守儿童还增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由于农村和城市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以及农村教育质量与城市本身存在较大差异,加之家庭教育缺失和农村社会教育的弱化,农村学校德育工作难以正常开展,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正常发育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少数“留守儿童”会走向违法乱纪的道路,这给学校德育管理也带来相当的难度。那么应该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认为一是要加大农村教育扶持的力度,努力达到城市与农村教育水平的平衡;二是要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只有让农村贫困地区发展起来,才能减少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现象,进而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应该对留守儿童多加重视,否则可能会对社会整体的教育水平造成影响。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及存在问题

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受关注的综合社会问题。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群体的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同时,留守儿童群体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受性别条件影响不大。初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最高,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时期,心思细腻,比较敏感,同时缺乏家庭温暖。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不在身边时容易表现出心理问题,而且年龄越小表现越明显。以小学生为例,较为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情绪问题、交往问题匮乏和自卑等。留守儿童不如父母在家的儿童有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强,然而在交际恐惧、孤独感方面与其他儿童却没有明显的差别。

家庭教育环节的缺乏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造成很大影响。留守儿童处于需要关怀的年纪却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造成了留守儿童普遍内向,不爱说话,不善于表达的性格,这种性格又在社会交际过程中造成了障碍,最后以孤僻、拒绝交流的身心语言表现出来。此外,资金的缺乏,对父母在外状况的担忧和对未来的迷茫交织在一起,对于成人而言都是很大的心理负担,何况是留守儿童。最后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留守儿童从内向转变为拒绝交流自我封闭心理状况的日益恶化。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父母外出务工,缺乏家庭教育环节的情况下,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又如何呢?我们通过对西安周边农村学校的走访调查得出了以下数据:留守儿童中,父母皆外出务工的占总体的百分之三十五,父亲或母亲一方外出务工一方留守的占百分之六十五。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接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对于父母双方外出的留守儿童来说,缺乏监管和家庭教育,孩子由于年龄小自觉性较差,学业的完成度较低。对于父母一方外出务工一方留守的家庭来说,留守一方往往要承担全部的家庭责任和生活杂事。同时由于自身文化条件限制,一没有精力二没有条件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倾入精力。和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的家庭一样,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也存在着缺乏监管和家庭教育的问题。

父母外出务工势必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造成影响。留守儿童普遍年龄较低,缺乏自制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加之当地学校老师能力、精力限制,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无人关注,逃学,辍学等行为屡屡发生。同时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时被托管人由于文化程度低下,认为不是自己孩子不好管教等种种因素也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熟视无睹。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综合素质提升造成很大影响。

父母当然想要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但是由于资金、精力等各个方面条件的限制,而且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也不高,随着孩子教育程度的日益增长,所能提供的直接帮助越来越少。另外,资金缺乏和农村条件限制,即使想要给孩子报班辅导也找不到合适的辅导班。另外,由于观念原因,留守儿童的父母往往对接受教育的意义认知不高,觉得念书又花钱又没用,还不如早早辍学学一门手艺,既能帮助家里也能养活自己。这种观念所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农村留守儿童本身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就低于城市同龄儿童,辍学率却还要比城市儿童远远超出。再加之农村学校本身条件限制,办学资金、师资、场地等各方面条件艰难。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呢?学校应加大社会力量的募集,加大宣传力度和对教师的培训。同时积极与留守儿童父母建立联系,加强信息的及时交流,建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式留守儿童教育培养体系。

四、农村留守儿童的被托管人问题

通常是就近就亲交由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托管。然而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偏大,健康、精力存在着很大问题,本身就需要别人照顾,能投入到留守儿童身上的精力和关怀就更少之又少。而且农村老人普遍教育程度不高,没有文化,对于孩子的要求也仅仅停留在吃好穿暖不生病的基本要求上,对于其心理健康和教育状况,老人们是一没意识二没办法去照顾和看管。同时由于年龄差异的存在,共同语言几乎为零,留守儿童没有耐心和兴趣去听老人讲自身的故事和对他们的教诲。老人也听不懂留守儿童口中的现代名词和思想。仅有的交流就是“饭吃了没”“冷不冷”这种基本对话。老人没有办法对留守儿童进行实质监管,打打不动,骂骂不听。监护责任根本o法实质履行。

第二种是交由同村亲朋好友监管,这种一般都是叔叔、伯伯等父辈同龄人,年龄差异较小,也更有精力履行监管责任。然而留在村子里的中年人本就不多,这不多中的大多数还有自己的孩子,这就造成了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不力,不闻不问和不上心。留守儿童与亲生子女待遇的差异感更刺激了留守儿童的自尊心与逆反心理,也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损伤。

第三种即留守儿童年龄较大,有一定自理能力,父母将留守儿童独自留在家中,或者还要照顾弟弟、妹妹。但留守儿童毕竟还是儿童,自身就需要父母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却还要肩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和来自生活的压力造成了对于现实的消极情绪。对监护人留守儿童和被照顾的留守儿童都会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在迷惘之下往往走入歧途。

五、关于解决农村儿童问题的几点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进入城市起,便存在的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社会公共问题。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必须多方团结合力,围绕留守儿童教育为中心展开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教育。

首先,家庭方面,第一要做好家庭内部的沟通与互动,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要想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必须肩负起其在成长过程中的责任。不能只是简单甩手将孩子托付与他人不闻不问,要秉持多联系、多沟通、多交流的原则。如特鲁多铭言所说,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手机、书信等多渠道加强对子女状况的了解和信息的及时掌握,在假期和有闲暇时间的情况下多回家看看孩子。如带一些小礼物或者递送一些书籍等,要让留守儿童知道和了解父母对于自己的关心。第二要加强与被托管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被托管人即在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情况下,孩子的直接监护责任人。被托管人在父母不在的情况下,是与孩子相处时间最长、感情最深的人。加强与被托管人之间的情感和信息交流,有利于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近况,也有利于增强被托管人的责任心和对孩子的关心。

其次,学校方面,要加强对于留守儿童教育和心理的关心。积极与留守儿童父母和被托管人联系,交流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多对留守儿童进行鼓励和关怀。同时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避免留守儿童孤独感和逃避情绪的出现。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有效及时地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班级内部,班主任要积极与留守儿童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问题。鼓励班级内部同学与留守儿童交流玩耍。在学校内部为留守儿童营造出健康积极的生长环境。

最后,社会方面,第一要加强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关注度。很多人觉得留守儿童与他无关,对留守儿童问题采取漠视和回避的态度,这是不可取的。留守儿童教育和心理问题是综合社会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关怀与参与。同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第二,要出台相关政策保障留守儿童的基本权利和改善留守儿童家庭现状,通过改变人口流动制度,使留守儿童去父母所在的城市并有接受教育、成长学习的基本条件。或者发展当地经济,制造劳动缺口,让留守儿童的父母可以在当地发展,而不必抛家弃子前往陌生遥远的城市。第三,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等特殊场所的监管,将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管理条款落实。同时积极在学校或社区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将留守儿童的兴趣引导到一个健康的轨道。第四,发挥共青团和妇联等公共组织的社会职能,团结、发展、培养、关怀留守儿童。与学校、家庭、被托管人,共同建立起一个立体全面的留守儿童教育和心理培养关怀体制。第五,当地政府要建立起留守儿童监护保护体系,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政策和社会资源倾斜。第六,当地高校要发挥起高校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参与,发动高校资源,如学生、技术和资金等,开展留守儿童关怀和帮助活动。可以举行留守儿童一对一书信周等,或者利用技术优势对留守儿童密集学校开展互联网远程教育支持等。将当代大学生的能动性发挥出来。同时通过大学志愿者在与留守儿童密切接触中产生的认知落差感造成的心理冲击,使其学会珍惜现在,认识到肩负的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责任和使命。通过该活动的举办,在大学校园内形成关心社会,了解国情、民意,正确把握社会现象、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的气氛,使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断得到强化和提升。

最后,留守儿童要从自身做起,积极主动地参与日常学习生活,配合学校、社会、政府开展活动,多读书,多进行体育锻炼,加强与父母沟通交流,与被托管人情感沟通与交流,主动与他人交流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而不是自己一个人承受。

只有留守儿童自身、家庭、被托管人、学校、政府团结合作,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而成为只是一个简单、普通有家庭陪伴的儿童。

参考文献:

[1]肖正德.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进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6(1):246-249.

第6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意义

改革开放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整处于社会转型期,在这样大大背景下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扩大等等。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已经成为新兴的弱势群体,相关统计显示留守儿童在性格、人际交往、行为习惯等方面不同于非留守儿童,通过对比发现留守儿童的稳定性、轻松性和自律性等方面都不如其他儿童,他们更容易形成不良的人格偏向和学业偏向。容易世界观、价值观的偏离和个性发展的畸形,部分甚至走向犯罪的歧途,影响社会的稳定,令整个社会担忧。

一、留守儿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六个方面

1.自我封闭,自卑心理严重

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爱和母爱,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为其祖父母,祖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双方容易产生矛盾,很多留守儿童缺少归属感和安全感,易产生情绪不稳、性格孤僻、等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隐性,对自己和他人都会产生影响。

2.交友方面

留守儿童在情绪上、学业上的问题使其与他人的交往能力搜到很大 的影响,在交友方面呈现出两个极端即交友困难和交友不讲原则,从而对自己的前途产生很大的影响。

3.内心迷茫

很多留守儿童在内心世界有自己的向往,但是在现实世界的冲击下去却觉得自己的希望很渺茫,大多数的留守儿童的父母文化素养并不高,对子女的终身发展也缺乏较为清楚的认识,往往只顾眼前利益忽视家庭的长远利益,在读书遇到困难时要求这些儿童过早的走入社会,所以他们在徘徊中迷失了真正的自己。

4.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有些留守儿童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由此形成了自私、任性、霸道、蛮横的作风,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性格。

5.消极模仿,盲目从众心理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庭经济条件得到一定改善,加上亲友的溺爱和放任,等同的倾向性和相同的环境使这些学生容易通过密切交往而形成一个非正式的群体。在群体中,他们不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而是比谁穿得好、吃得好,消极模仿大众传媒中的“孤独英雄”,从而形成心理的误区

6.虚荣心理

由于无法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为了弥补对孩子的爱,父母宁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以为这样便可能补偿对孩子的爱。殊不知,孩子的虚荣心正是这样被培养起来的。孩子无法体会父母的艰辛不易,也不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反而心安理得的坐享其成,他们在同学面前显阔,用虚荣心来掩盖自己孤独的心。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1.家庭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缺失了父母亲对其在衣、食、住、行、安全、能力、爱好、审美、人格、品格及情感等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基本缺失了对父母亲的心理归属和依恋,因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了。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个体早期发展中,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容易使其建立起对初始接触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而这种感觉的建立,保证了儿童成人后与人顺利交往。相反,早期安全感和信任感的缺乏,会使儿童逐渐形成一种孤独、无助的性格。

2.学校因素

农村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许多农村中小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心育。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现在仍是应试教育占主流,素质教育疏于形式,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对于留守儿童特别的心理、感情需求更无法顾及。

3.社会因素

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关注不够。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关注留守儿童,如责令当地的中小学校关照其教育问题,但多停留在形式上,实际解决其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不多,而且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关注较少。

三、对策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家庭及各种社会群体共同努力,从政策、法律、文化、教育、管理等各个层面着手,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1.政府方面

政府有责任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有关部门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制定和实施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计划与方案。要加快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家庭附近就业的机会,从而缩短农民工回家的周期。同时针对目前农村学校普遍的经费不足、人员流失、教学设施差的现状,要加大对农村社区的教育投入,真正重视起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2.学校方面

首先提高心理辅导教师素质心理健康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因此,必须努力提高心理辅导教师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而且学校应定期与与父母交流沟通,了解其生活和思想状况,全面掌握孩子的情况,共同探讨促进其健康成长的方法。

3.家庭方面

父母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对在家孩子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加以关心、教育和指导,例如多打电话给孩子及监护人、老师等,并向其询问孩子的基本情况。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也可通过讲述打工的经历,使孩子理解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

4.社会群体方面

第7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范文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情感问题

我校留守儿童问卷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存在各种心理情感问题:有29.5%内向、孤僻、柔弱;4.1%冷漠、不合群、缺乏同情心;11.8%脾气暴躁、冲动易怒、自控能力差;10%任性、自私、缺乏社会责任感;10.7%自卑、焦虑不安、神经过敏;2.7%强迫、偏执、抑郁;22.7%出现过早恋或暗恋异性的行为。很多研究也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情感问题非常严重,许多校长和教师也这样认为。有一项历时5年的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差不多每5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存在心理问题;另一项调查显示,有55.5%的留守儿童表现出任性、冷漠、内向、孤独等心理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情感问题成因分析

1.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极易出现心理情感问题。我校问卷调查和大量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部分是孩子的祖辈,他们文化程度低,精力不足,只能负责其衣食住行,对其精神的满足,心理的疏导,情感的安抚则无能为力。有的父母长年在外,与孩子沟通少,极为溺爱,用钱代替爱,对其精神、情感和心理状况一概不问,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心理问题得不到疏导,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出现只知索取,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等自私心理。

2.学校教育的不足

由于应试教育普遍存在,学校以抓教学质量为核心,忽略了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复杂性,没有系统的心理情感教育,忽视了其个体差异和情绪变化,没有及时强化其积极健康的情感。农村学校班级大,班主任课时多,很难深入细致地关心所有留守儿童,对其特殊的心理、感情需求根本无法顾及;科任老师忙于抓教学质量,与学生沟通少,辅导落实不到位,缺少适时的帮助和教育,学生失去安全感,产生焦虑、嫉妒、逆反等心理缺陷。

3.社会教育的缺乏

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情感教育不重视,社会团体和社区组织的关爱流于形式,没能深入其心,未及时发现其情感和心理变化,没有及时调节和化解,未及时指导和教育。孩子在良莠不齐的信息中耳濡目染,心灵受到严重污染,情感受严重创伤。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情感问题策略探究

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情感教育必须积极渗透于其他各种教育中,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调动人的积极情感,培养人的健全人格,发挥强有力的纽带作用,以实现各种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我校通过探究,提出以下策略:

1.完善家庭教育,用爱滋润留守儿童的心田

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不良情感和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我校建立了留守儿童信息卡,开通了校讯通和亲情电话,要求班主任每期举行一次家长会,每周与家长沟通一次,每月家访一次,每天发一条信息,要求父母经常打电话、定期返家或接孩子同住,有意识地进行心理健康、道德情感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和培养,改变角色,做孩子的朋友,满足其精神需求,营造温馨和谐的情感氛围。经常和老师、监护人联系,了解孩子的近期表现,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和教育,严于律己,树立榜样,做慈母严父,用爱滋润孩子的心田,让他在浓浓的亲情中,逐步学会关爱他人,摆脱心理阴影,形成高尚的心理品质。

2.加强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积极情感和高尚情操的有效途径。所以,我校提倡素质教育,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加强赏识教育、心理情感教育,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在感受体验过程中自觉地接受社会核心价值观,强化积极健康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团结合作等情感品质,增强自信心,促进心理和情感健康发展。

另外,我校组织心理情感教育专题讲座、培训等,提高教师心理情感素质,成立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子互助小组,举行留守儿童亲子活动,开展“致远方亲人的一封信”等活动。要求教师每周与留守儿童谈一次心,把情感和心理教育渗透到道德教育和学科教学中,寓教于乐,教会心理保健的方法,以身示教,真诚关心,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移情理解其情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引导其换位思考,进行自我调节,引发同情心和利他行为。注重培养良好的情感关系,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与他人互相关心、帮助、赏识,和谐友爱地相处,扫除心理障碍,稳定情绪波动,促进美好情感和高尚情操的养成。

3.整合社会力量,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第8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人格异常;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206-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社会上出现了新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据统计,全国约有1.2亿农民工,它们的子女在义务教育年龄阶段的约有1000多万留在家乡,而且这个数每年都在增长。这些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教育与关爱,所以在学业、行为、心理上等方面出理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有利于我国义务教育在农村的落实,还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要求。

解决好“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改进学校教育方式,让爱的阳光照进留守儿童的心灵

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这些教育内容不但对留守儿童是必要的,对生活在社会飞速变化,媒体迅猛发展这一时代的所有儿童都是必要的。

学校和教师要感化“留守儿童”失落的心灵,给“留守儿童”爱的温暖。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情感交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实施关爱留守儿童的“结对子”帮扶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联系制度。

孩子的成材,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家长和学校,都要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相互沟通和反馈,而学校与家长沟通交流的困难,是留守儿童教育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当留守儿童在身心发展上出现重大问题时,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例如家访、校访、电话访问、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和学生情况反馈表等,做到学校与家庭的紧密连接。例如,可以利用班主任的特殊地位,发挥其重要作用;利用各学科教材,渗透相关青春期思想、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群众性组织,开展丰富多采的学生活动;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广播站、宣传窗等阵地,开展富有特色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心理咨询室,充分发挥专业辅导人员的作用。

2 用亲情温暖“留守儿童”心灵,强化家庭教育的责任

一位法国教育家曾经这样忠告做父母的人: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而留守儿童成长期间缺乏的恰恰是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这是我们应该引起充分重视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少年时期的心理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出现心理发展断层现象,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在这一时期,对孩子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首先是家庭。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家长认为他们在外挣钱,把孩子留在家里送进一所好学校就万事大吉了,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影响人一生的至关重要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出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的下一代。再好的学校教育毕竟也只是学校教育,绝对不能因为家庭教育的不足而降低了家长对学校教育应尽职责和义务的要求,所以,我们应该提醒“留守儿童”的家长,要用亲情去温暖孩子的心,这是家庭教育最直接而且最核心的价值追求,也是促进孩子心理发展的亲情教育的价值取向。

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外出务工的父母及“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员,应尽量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外出务工的父母还应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和沟通,尽可能做到多关心孩子,同时,还要加强与监护人、学校的联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及时、主动联系留守儿童的家长,提醒这类家长明白下列几个关键问题:父母外出务工、挣钱,更多地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而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学习条件以及学习环境;家长两人非同时外出不可的,必须在外出之前,落实好监护人;留守儿童家长平时应及时与子女沟通、交流,千万不能让孩子产生“我被父母抛弃(遗忘)了”的感觉;留守儿童家长应主动和孩子的老师(或者是指定的监护人)联系,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留守儿童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假期生活。

3 为“留守儿童”的心灵营造一片蓝天,创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教育问题,但它更多的应该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在呼吁学校、教师更加关心留守儿童的同时,也应唤起政府及社会对他们的关爱,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来协调管理、综合解决。

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家庭、学校和社会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家长、教师,学校管理者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培养“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逐步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进行自我教育的习惯。学校要充分利用假期、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影响产生合力效应。社会更要响应三农政策,真正关心外出农民工的生活和工作,尽快解决“留守儿童”在异地上学的问题。只有我们的社会大环境适宜留守儿童成长了,他们才能健康成长,否则,他们反而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消极影响。这些措施包括:有关职能部门能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净化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如今盛行的网吧、游戏机室、非法出版的口袋书等;各级领导能抓住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契机,大力建设农村文化场所,特别是适合青少年活动的场所;一些基层镇政府出面,试行“家长制”。“家长”应该全部采取志愿担任,对象可以是农村妇代会主任、女党员、老师、志愿者以及老干部等;各级政府(包括各级村委会、社委会)出面协调,努力解决留守儿童假期的问题,特别是两个时间较长的假期――暑假、寒假;各级党政领导能从“讲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高度来看待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第9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范文

一、存在的问题

1.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父母外出务工对孩子会产生负疚感,多采取物质、金钱的方式来弥补孩子精神上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养成胡乱花钱、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气,极易形成拜金、享乐主义的错误思想。

2.心理孤僻、抑郁。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他们渴望亲情,当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变化时,由于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引导,容易产生自卑、孤僻、敏感、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影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3.学习态度不端正。留守儿童受年龄和身心发展的限制,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父母往往忽视孩子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读书无用论”现象较为普遍。

4.法制观念淡漠、道德失范现象增多。农村留守儿童大多跟祖辈一起生活,由于文化层次较低,对孩子比较纵容溺爱,只求孩子平安无事,物质上不亏待孩子,而对孩子精神上的需要、道德习惯的养成少有关注。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行为出现偏差,道德失范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甚至染上了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的恶习,更有甚者干脆成为了社会上失足青年的打手和帮凶,逐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法制观念极为淡薄。

二、问题的成因

1.家庭教育不健全。由于长期在外打工,父母子女之间缺乏沟通,子女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肯定,家长也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变化,普遍存在忽视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倾向。在缺少父母引导教育和情感支持的情况下,留守儿童极易产生悲观消极、自暴自弃、情感脆弱等不良现象,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受到压抑和限制。

2.农村学校教育观念、教育资源等的限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使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被忽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是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被忽视的另一个原因。

3.配套政策制度不完善。尽管中央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文件,但是现行制度、机构设置等的不完善仍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原因之一。

三、加强对策

1.重视亲情关怀,强化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人格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要在思想上使父母充分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改变重物质轻精神,重智育轻德育的传统观念,在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多的关注其思想、行为及心理的发展变化,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次,要加强父母与子女、学校、代管人之间的沟通,强化父母在子女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了解子女在学习、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动态,做到早发现、早沟通、早解决,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第三,要发挥家庭教育在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针对当前我国农民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缺乏的特点,学校可以通过开办“农民工家长学校”,加强对农民工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扭转留守儿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劣势。

2.转变教育理念,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也是留守儿童最聚集的地方,为了改善和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水平,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德育课的教学活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第二,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重视农村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再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发挥他们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作用。第三,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困惑,增强对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给留守儿童以特殊的关心和监护,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