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碳减排的方法范文

碳减排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碳减排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碳减排的方法

第1篇:碳减排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煤炭企业;节能减排;方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0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213-01

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是减少污染,解决企业生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资源有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

一、管好用好资源,提高煤炭回收率

严格执行国家对开采厚、中厚及薄煤层有关回采率的规定,努力提高矿区资源回收率。坚持从优化设计人手,以发展机械化、连续性生产为目标,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借鉴国内外先进煤炭企业设计经验,因地制宜选择支护、回采工艺,做好设备选型工作,以轻放工艺替代高档,形成有利于资源回收的生产布局和格局,从源头上减少煤炭资源损失;加强现场施工的监督管理,确保现场按设计和作业规程组织施工,减少顶煤、底煤、浮煤及各类煤柱损失;加强对特殊块段、残采煤层和构造复杂、煤层稳定性差等确实难以达到回采率指标块段的管理,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工作面回采率:加强对放顶煤工作面回采率的管理,充分论证煤层的可放性,对顶煤较硬的煤层采取注水软化、松动爆破等措施,提高顶煤可放性,提高资源回收率。

二、加大节材力度,降低吨煤材料消耗

在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坚持“货比三家降成本”策略,继续推进集中招标采购,从源头上提高所购材料的性能与价格比,降低材料的综合成本。严格控制原材料消耗计划,执行材料消耗计划联审制度,严把材料消耗计划关,提高材料供应的合理性、规范性。加强定额定量物资管理,坚持执行超定额加价政策,控制或减少定额定量物资消耗。执行交旧领新办法,大力开展修旧利废活动,切实杜绝报废物资特别是报废钢材流失,解决企业内废钢铁冶炼资源问题。转变传统的储备观念,定期开展清仓查库等活动,切实减少设备、配件储备数量和金额,在保持规模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制加工能力,努力减少设备、配件外购数量,降低采购资金占用,使储备资金逐年下降。

三、加大节电力度,提高用电效益

落实国家有关电力需求管理措施,推广应用节电新产品及无功就地补偿技术,分步实施井上下“冷光源”改造,对负荷变动大的设备,增设智能型变频调速装置或应用高压软启动装置,减少电力消耗、提高设备寿命;加大躲峰填谷力度,对高耗能、低产出的单位实行错峰、避峰、限电措施,煤矿用电峰谷比力争达到0.9:合理规划煤炭提运系统,推广应用皮带运输机,替代“溜子串”,减少设备占用和电力消耗;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高耗低能设备改造,加大对水泵、扇风机、绞车等老旧杂设备的改造或淘汰力度,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效益:加强采区用电管理,完善采区计量设备,将电力费用纳入采区成本考核,提高采区对电力消耗的重视程度;加大矿区供电网络改造力度,更换高耗能变压器和高压开关柜,提高供电线路和计量装置的完好状态,努力降低供电线损率;加强非生产用电管理,开展综合治理活动,杜绝私扯乱接和窃电现象。

四、加大节水力度。减少水资源浪费

树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先决条件的思想,积极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健全完善生产、生活用水计量装置,加快矿区内部供水管网改造,调整管网供水压力,加大对渗漏特别是暗漏现象的监察和维修力度,减少因管网损坏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加快矿井水净化工程建设,实现矿井水循环利用或无污染排放;对高耗水的矸石热电厂、纸厂和洗煤厂实施节水改造,实现生产用水循环利用。

第2篇:碳减排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室内排水渗漏堵塞检查方法

前言

建筑排水管道施工一般是按先地下后地上、由下而上的顺序。当埋地管道铺设完毕后,为了保证其不被损坏和不影响土建及其它工序的施工,必须将开挖的管沟及时回填。为了保证排水,管道一旦隐蔽就很难发现其渗漏及施工质量的好坏。按规定:“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对于多层、高层综合性建筑,排水系统很复杂,不仅要对埋地排水管道作灌水试验,而且要对管道井中及吊顶内的排水管进行检查,因这些部位的管道隐蔽后,如果渗漏水,不仅修理困难影响使用,而且污染室内环境损失很大。合格的排水系统应该是严密不漏和畅通不堵。要达到这一要求,就要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系统进行一系列的检查、试验措施。具体地讲,采用灌水及通水的方法检查管道的严密性,验证是否渗漏。用通球和通水的方法检查管道的通畅性,验证是否堵塞。下面就其检查方法进行详细的叙述。

一、通球试验

对于多层及高层建筑,排水系统较为复杂、工期长,在排水立管施工安装完工后,很难避免较大的异物(如断砖、砂浆块、木块)进入管内,可能造成立管及出户管弯头被堵而导致出水不畅通。对此,交付使用前可用通球的办法进行检查,方法是将一直径不小于2/3立管直径的橡胶球或木球,用线贯穿并系牢(线长略大于立管总高度)然后将球从伸出屋面的通气口向下投入,看球能否顺利地通过主管并从出户弯头处溜出,如能顺利通过,说明主管无堵塞。如果通球受阻,可拉出通球,测量线的放出长度,则可判断受阻部位,然后进行疏通处理,反复作通球试验,直至管道通畅为止,如果出户管弯头后的横向管段较长,通球不易滚出,可灌些水帮助通球流出。

二、通水试验

对于一般建筑物,室内排水系统较简单,可在交工前作通水试验,模拟排水系统的正常使用情况,检查其有无渗漏及堵塞。方法为:当给排水系统及卫生器具安装完,并与室外供水管接通后,将全部卫生设施同时打开1/3以上,此时排水管道的流量大概相当于高峰用水的流量。然后,对每根管道和接头检查有无渗漏,各卫生器具的排水是否通畅。对于有地漏的房间,可在地面放水,观察地面水是否能汇集到地漏顺利排走,同时到下面一层观察地漏与楼板结合处是否漏水。如果限于条件,不能全系统同时通水,也可采用分层通水试验,分层检查横支管是否渗漏堵塞。分层通水试验时应将本层的卫生设施全部打开(也可用本层的消火栓用水代替做通水试验)。

本方法不足之处是:因为排水管径的设计不是按满流设计,因此打开全部卫生设施放水时,不能将排水管道充满,一般不会超过排水管断面积的一半,因而只能检查到横支管的下半周,如果上半周管道有缺陷不可能查出来。上半周的缺陷只能等系统局部产生堵塞而导致横管溢水时才能暴露出来。

三、灌水试验

特别适用于排水系统分层横管及分段立管的严密性试验,也适用于卫生洁具及地漏的严密性试验。试验时应采用特制的胶囊充气装置,胶囊的规格应与被试验的管道配套。试验操作程序大致如下:

(1)准备:先将胶囊充气装置的配件进行组合,作工具试漏检查。将胶囊置于盛满水的水桶中并按住,用气筒向胶囊充气,检查胶囊、胶管及接口是否漏气,压力表有无指示。

(2)用卷尺测量由立管检查口至楼层下方最低横支管的垂直距离并加长500(长约2m),记住此长度并将此长度标示在胶囊与胶囊连接的胶管上,作出记号,以控制胶囊插入立管的深度。

(3)打开立管检查口,将胶囊从此口慢慢向下送入至所需长度,然后胶囊充气,观察压力表值,指针上升至0.08~0.1MPa为宜,使胶囊与管内壁紧密接触屯水不漏为度。若检查口设计为隔一层装一个,则立管未设检查口的楼层管道灌水试验,应将胶囊从下层立管的检查口向上送入约0.5m,操作人员在下层充气,上层灌水。注意,胶囊要避免放在立管管件接头处,因为该处内壁有接缝,影响堵水严密性。对于铸铁排水管,要求清砂干净,内壁平整,不允许有毛刺,否则会影响堵水密封性,甚至刺破胶囊。

(4)在楼面的灌水口(也可以在检查口)灌水至楼面高度,然后对灌水管道及管件接口逐一检查,如发现有漏点,做出记号,排水后进行修复处理;如为橡胶圈柔性接口,可在渗漏接口带水紧螺栓修复。如灌水管道检查无一渗漏点,则水位可稳住,灌水时间延续15分钟,保持5分钟灌水液面不下降为合格。

(5)将胶囊放气,然后徐徐抽出胶囊,注意不要使胶囊受损。

(6)取出胶囊后,水应能很快排走,如下降很慢,说明灌水管段内有杂物堵塞,应及时清理。

(7)用胶囊充气的方法,也可检查蹲式大便器是否渗漏。将胶囊置于蹲式大便器排水口并充气,然后在蹲式大便器内灌水(水位平便器上沿),如果水位下降,说明冲洗进水接口处有渗漏,或者蹲式大便器下水接口封闭不严,或者蹲式大便器本身有渗漏,应针对排除。

(8)灌水试验应分区段(层)进行,试验结果应作出记录。

(9)埋地管道的灌水试验方法基本相同。

四、雨水管道灌水试验

按规定:雨水管道安装后,应做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必须到每根立管最上部雨水漏斗。主要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因为雨水管有时是满管流,要具备一定的承压能力。

第3篇:碳减排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班级问题 专业教学 学生管理

作为兼职班主任,一方面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一方面承担班级管理工作,如何更好的融合和相互促进,在一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不断尝试和摸索,慢慢发现专业课教学与班主任工作可以相辅相成的。尤其是在解决班级问题上面,采用汽车故障排除的思路和方法原理一样的行之有效。

常见问题一:班干的选举问题

班干选举的成败犹如发动机性能的好坏一样,直接决定班集体形成的好坏与班委的战斗力的强弱。

故障现象:我班班干选举初期,班中有位的同学,自称有学生管理经验,做事非常主动,与同学关系非常好,并且主动要求做班长立志把班级各项工作都争第一。在他的一再表态和发誓下,成为了我们班的副班长,可没想到的是他当班干的初衷并非如此,而是想在班级乃至学校称王称霸,经常打着我和学生处的旗号指挥命令学生,班级处于混乱局面,同学之间拉帮结派,互不信任,班级散如盘沙。

故障分析:刚从初中毕业的学生,依然留有初中时代的习惯,当然也有想通过一个新的环境重新改变自己的,那么当他们被编进一个集体的时候,怀着各种心态的同学就会逐渐暴露其本性或者意愿,此时如果班主任不尽快了解班中每个同学的背景和心态,作出正确的引导或限制的话,一味放任其自由发展,班级将无法凝聚。

排除方法:从学生填写入校登记卡开始了解每个学生的毕业院校情况,毕业成绩,家庭情况和性格在灌输学院规范要求的同时,进行逐个交流沟通,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全班同学,使其各有所为,老师进行合理任命和安排,使班级事务一切掌控自如。

常见问题二:走读生与住宿生的磨合问题

对于任何一个班级而言,走读生与住宿生在班级事务中的各种冲突是班主任无法回避的问题,这就如同汽车机械部件之间的磨合一样,需要不断的调整统一。

故障现象:我班组班初期班中走读住宿生互不交流,慢慢矛盾升级到相互在老师面前打报告,到同学之间相互侮辱,最后差点造成打架斗殴事件。

故障分析:我们班总人数45人,其中19个走读生,约占总人数的一半,一般来自徐州市区并且离家较近,在家中多为独生子女,长期被家庭宠爱或长期放任自流,并且接触的新鲜流行事物比较多,思想也比较开放。而且个个标新立异,个性张扬。而住宿生多来自城镇和农村,初次离开父母和家乡难免有些失落和迷惘,在班中容易同老乡或是相近的地区的人产生依赖,而与其他同学很少来往,这样就形成鲜明的反差。住宿生经过军训内务比拼、文明宿舍评比等活动也非常团结,这样就难免彼此产生矛盾。

排除方法:首先找到走读生与住宿生中核心人物进行单独交流,确定彼此之间的矛盾激化的程度,尽量了解事情的起因,把握关键起因具体分析对待。我们班级的矛盾出于我与住宿生的几句闲聊的话,使其对走读生产生的误会,既然找到了根源首先自己先向住宿生说明情况,待他们理解后方才醒悟自己做错了,并主动要求召开全体同学会议解决矛盾,主动向走读生道歉,走读生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愿意和睦相处,整个流程班主任可以旁听也可以回避,我的做法是回避,由班委组织并全体同学发言,班会后找同学了解班会情况后,发现效果显著。

常见问题三:师生沟通交流问题

正所谓,爱车之道,七分保养三分修理。班级之中师生沟通交流正如车辆保养,保养的及时和周到会大大降低故障率的产生,让你轻松驾驭掌控自如。

保养方法:首先班主任应该成为班级同学的主心骨,在学生心中有着较高的地位,必须树立高大的形象,但又不能一意孤行,毕竟班级是由学生组成的。每个星期晚自习我都会留下几日,特别是白天班中发生事情的情况,我都会利用晚上的时间和同学沟通和交流,一旦发现有任何同学有反常的举动就一定要与其进行交流,现在班中45名同学已经全部进行过至少一次的深入交流(时间在30分钟以上),重点对象基本是两个星期一次谈话。

保养内容:通过交流首先掌握学生心理情况,从中发现可以转换的部分和转换后的效果,并通过各种活动或者奖励,激发学生的参与的热情和信心。这里面对于行为恶劣的也不防抓住其某方面的把柄或弱点,使其受你的牵制。班主任手中必须掌控班级主要成员,有一批得力助手。由他们去带动其他学生,这样班主任的压力会小很多。班级活动则是集体智慧和力量的体现。班级活动主要依靠学生的力量,那么是否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将是活动成败的关键,可以使用以情感知,适当采用激将的方法,甚至采用藐视的方法,定会激起一些同学的自尊,下定决心甚至拿出背水一战的勇气。

保养效果:通过谈话成功转换的学生包括长期背负家庭暴力的学生,对老师极度抵触的学生父母离异的学生家境窘困自卑心极强的学生,并且给予他们一定表现机会树立起正面的形象比如杜某在主题班会中《如此上课》扮演老师,在自我展现的同时了解老师的辛苦。还有班会中手语舞蹈的领衔人物就是曾经自卑的朱某某。王某现在对我是无话不谈,成为我的日常事务的得力助手并且成绩名列前茅(第2名)等这一系列的转变都伴随着我的工作稳步进展,班级同学思想觉悟逐渐提高,进取心增强,并且有一批活跃在班主任身边的主动为班级出谋划策出力流汗的学生,只要有班级活动他们就是班主任的主力军。

在我看来班级就是一部车,班主任就是车主,班级的动力源来自班委,最终执行元件则为全体同学。整部车的性能好坏,虽与出厂时的性能有关,但决定因素还是在于日后的维护和保养,如果车主能把每个零部件的性能发挥到极致,那么这部车将会给你无限优越的驾乘享受。如果我们可以像爱车一样关心班级,每天擦洗,定期维护,精心装饰,不留安全隐患。无微不至,呵护有加。那么班级同样会有惊人的出色表现。

参考文献:

第4篇:碳减排的方法范文

在对某飞机零件骨架通框加工时,由于通框的位置比较特殊,位于零件的侧面和内部筋条面上,而且两筋条之间的间距比较小,数控机床无法加工,只能靠钳工完成对零件的通框加工。首先按图样对通框的位置及几何形状进行准确划线,并打好样冲眼,然后再对通框进行落料加工。由于内部筋条间距小,普通气钻难以钻孔,因此我们改用特殊的90°弯头气钻(图1)进行加工,选用φ4mm以下的标准麻花钻进行排孔操作。由于φ4mm以下的标准麻花钻直径小、强度和刚性差,故一般不刃磨横刃,因此在排孔操作中,麻花钻的定心性能较差,工作中易发生抖动、定心不良、折断麻花钻,且排孔后所留余量大,这样在排孔后落料时,就不得不用手锤、錾子进行强力落料。由于骨架零件是铝质的,而且筋条面比较薄,厚度仅为6mm,强力落料轻则使筋条发生弯曲变形,重则导致工件报废。因此排孔落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零件的质量,要对标准麻花钻各切削处进行刃磨,从而提高排孔质量。

二、排孔质量不好的原因

标准麻花钻排孔质量不好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普通标准麻花钻主切削刃上各点的前角数值相差大。钻头接近钻心处前角约为-30°,而外缘处主切削刃的前角约为30°。钻心处的前角过小,造成切屑时变形大,切削阻力也增大;而靠近外缘处前角过大,在切削较硬材料时,切削刃强度常不足。

第二,φ5mm以下钻头一般不修磨横刃,横刃较长,横刃的前角达到很大的负值-54°~-60°。在切削中,横刃处于挤刮状态,会有很大的轴向力,使钻头加工时抖动,定心不稳。

第三,刃带处副切削刃的副后角为零值,造成副后刀面与孔壁间的摩擦加大,切削温度上升,钻头外缘转角处磨损较大,已加工表面粗糙度恶化。

第四,标准麻花钻的主切削刃很长,不利于分屑与断屑。

第五,麻花钻直径小,刚性太差。

第六,排孔的切削加工是在断续状态下进行的,更使得定心不良。

第七,排孔时很难保证两排孔相交,落料时易使零件变形。

以上缺陷造成麻花钻磨损快,影响着钻排孔效率、已加工表面的质量和落料的简易性。

三、如何提高排孔质量

经以上分析可知:提高φ5mm以下麻花钻的定心性能是提高排孔质量的关键。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把φ5mm以下麻花钻改磨成现在“排孔钻”的方法,使麻花钻的定心性能加强,比较稳定地提高了排孔质量。

所谓“排孔钻”是在三尖钻的基础上,增大了近刀尖处的刃宽,且使钻尖高度减小,在砂轮上刃磨而成的,具有三尖钻的定心性能,刀尖处又有一定的刃宽。因此“排孔钻”具有很好的定心性能,又有较高的耐磨性,所以有很好的排孔性能。

四、“排孔钻”的刃磨

由于该零件内部筋条间距小,要用特殊的90°弯头气钻钻孔,所以在选择钻头时要用长度只有50mm左右的旧钻头进行刃磨。

“排孔钻”具体刃磨方法如下:

1.刃磨条件

用80粒度以上的碳化硅砂轮,再用金刚刀修整砂轮,保证跳动误差,且修整砂轮圆角半径R小于0.5mm。

2.刃磨方法

刃磨好φ5mm以下麻花钻,保证其顶角为150°,刀尖处后角为5°~9°,横刃斜角50°~55°,特别注意控制两主刃的对称度。

用砂轮上的圆角,按三尖钻的刃磨方法刃磨出两圆弧刃,刃磨时应注意留出刀尖处的刃宽要在0.3mm左右。

在砂轮上R0.5mm圆角处刃磨横刃,使其形成对称的刀尖。

当“排孔钻”的切削部分刃磨好后,再根据90°弯头气钻弹簧夹头到零件钻孔表面的距离,把磨好后的钻头切割到合适的长度,以保证钻头在狭窄的空间里钻削排孔。

四、结束语

通过实践证明:运用上述方法和措施,能够很好地防止零件故障的产生,降低故障率,杜绝废品的发生,提高了零件的质量。该“排孔钻”具有易于刃磨、易于操作、排孔质量好的特点,一般可保证两排孔相交0.5~lmm,可达到不用借助外力落料的效果,而且变形比较小,排孔后加工余量和排孔质量高,提高了工人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利用“排孔钻”排孔落料,解决了标准麻花钻排孔落料不好的问题,为下一道精修通框尺寸工序节约了时间。

参考文献:

[1]盛永华,曹甜东.钳工工艺技术,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第5篇:碳减排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

建筑给水排水施工中的工程质量对于国家的安全、社会的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建筑给水排水施工的分项工程,应按系统、区域、施工段或楼层等划分。分项工程应划分成若干个检验分批进行验收。施工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工程质量验收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施工组织或施工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工程的施工应按照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只有在保证质和量的基础上,才能满足人类生存、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维持良好和谐环境的需求。

一、给排水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1.要合理安装地漏。如果室内地漏的安装高出地面, 则积水不能从地漏里流出,造成积水现象,影响使用环境。或者地漏过低,则在地面上形成地坑, 容易使污物堆积在地漏上,影响地面的洁净且不便行走。公用卫生间不宜采用钟罩式存水弯地漏, 钟罩式地漏过水横断面小,杂物不易通过,易产生上部堵塞。而且钟罩地漏水流转弯急,水头损失大,易导致悬浮物下沉产生下部堵塞。因此建议采用格栅型地漏,减少堵塞的可能性。

2.坐便器排水口位置的选择应该注意。由于目前生产的坐便器型号非常多,各种型号所需的排水口位置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设计和施工中应尽量选择合理的位置以便适应多种坐便器型号对排水口位置的要求。

3.UPVC 排水管道现已大量用于现代建筑的排水系统中, 当UPVC 排水管道穿越楼板、屋面、基础、地下室外墙等处而未设置套管等保护措施, 或加设的套管不满足防水要求,存在渗漏隐患。根据《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要求,排水管道在穿越上述部位时均应加设、预埋刚性防水套管,并且当排水立管管径大于或等于110mm 时,在楼板贯穿部位还应设置阻火圈。

4.有的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将室内雨水管道接入生活污水管道或天面雨水与阳台合用, 可能会导致多雨季节超出生活污水管道的排水能力,使得污水外溢,影响环境卫生。《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建筑物雨水管道应单独排出, 而且天面雨水应与阳台分开,以防止雨水季节的污水外溢现象。

5.还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在安装施工过程中, 有的施工人员为迁就预留口的位置和接管尺寸,将排水支管做成无坡度、坡度小、甚至倒坡。由此会导致卫生洁具下水口与支管连接不好,排水管道排水不畅通,严重时会造成堵塞现象。

6.我国在广东、福建、广西等省将排水管装在外墙,这样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建筑外墙的立管容易发生歪斜的情况,影响水流量,增大水流阻力和管道的稳定性,严重时会堵塞排水管道。

二、建筑给排水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法

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1)做好图纸审查工作

按照安装给排水工程的要求,施工单位需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设计图纸与现行的规范是否相符,同工程所在地具体施工技术、宏观经济政策等工程规定是否相符;

第二、设计图纸能不能达到使用功能上的要求;

第三、设计是否能够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从施工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如果需要采用特定的技术措施,技术上的可行性有多大,能不能保证施工安全;

第四、施工图纸上管线尺寸、坐标、标高及管线交叉连接是否与设计相符,卫生器具安装的基础、空间是否适宜;

第五、审核施工中主要给排水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和使用要求;

第六、在施工前,消防设施和给水泵房的位置、管道线路都需要经过当地主管部门的认可,并得到施工指导。

第七、协调各专业工种之间的配合,以土建之间的协调为重点,特别是给排水设备安装基础建设、各管道的预留孔洞以及预埋管道的技术交底。

(2)编制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由施工准备、施工技术、施工进度等内容组成。施工准备主要包括技术准备、物资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和施工人员的准备;施工技术说明所采用的管材及附件、连接及敷设方式、防腐保温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标准、允许偏差、冲洗、试压、测试测量要求及步骤等;施工进度计划按照本专业施工所需的条件和工序搭接要求、阶段性工期要求及总工期要求进行安排,画出施工进度计划表;施工技术措施包括质保措施、成品保护措施、降低成本措施、安全措施、文明施工措施、冬雨季施工措施等。

(3)重点控制给排水主要设备、材料的采购质量

由于给排水设备以及材料的种类繁多, 而且对设备质量、安全性都有很高的要求,施工单位应对给排水设备统一管理和采购,这样可以尽量降低采购成本。有关采购部门应根据给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的型号与规格,按照给排水工程采购的具体要求来办理采购事宜。采购部门需要提供所采购设备的质量保证书、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等技术保证资料,关键材料需要送到当地质检部门检测。对露天堆放的设备材料要做好防雨、防锈、防盗等各项防护措施。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预留洞的施工

建筑工程中卫生间和厨房都需要采用现浇板。在进行土建施工时,应当积极配合土建做好预留洞的施工,确保预留的位置、大小都要正确,避免事后砸洞、修洞,既破坏已经浇筑好的楼板又耽误工期。

(2)给水管道的施工

生活饮用水管道主要有镀锌钢管、给水铸铁管和PVC管。所用管子管径、材质及管道接口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重点做好三个方面:

第一、管道连接(以镀锌钢管为例) 。管螺纹加工前检查绞板和管端,管子外径符合要求,端部圆整、平齐;用手将管件拧上后管螺纹应留有足够的装配余量可供拧紧;填料顺时针方向薄而均匀地紧贴缠绕在外螺纹上,上管件时使填料吃进螺纹间隙内,填料不得被挤出;选用合适的管子钳上紧管件,一次上紧螺纹,不得倒回,拧紧后的螺纹根部外露螺尾要符合有关规定;螺纹连接后应清除外露油麻,破坏的镀锌层应防腐。法兰连接质量控制要在安装前清除内螺纹及法兰封面上的铁锈、油污及灰尘,剔清密封面上的密封线;装上的管螺纹法兰中心线与管中 心垂直,两片法兰间平行;垫片的放置正确并拧紧螺栓。

第二、管道安装。其质量控制要点包括定位正确,横管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且引入横管坡向泄水装置, 安装好的管道横平、竖直,纵横方向弯曲及立管垂直度等偏差要符合有关规定。

第三、支架。支(吊、托) 架的型式、加工质量及位置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支架孔眼采用电钻或冲床加工,支架和管座设在牢固的结构物上。

3.排水管道的施工

目前, 建筑室内排水的材质大多采用排水塑料管( PVC管) ,管道安装的质量控制要点如下:

(1)管道接口的粘接使用配套的粘合剂,正式粘接连接前应事先清洁处理好管道,当把胶粘剂涂于承插口连接面后5~15s 内应立即将管子插入承口, 并使管子插入后有大于1 min 的定位时间。

(2)排水管的坡度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坡度均匀,严禁倒坡。

(3)坐标和标高的允许偏差、立管的垂直度误差及水平管道纵横向弯曲误差符合规范规定。

(4)支(吊、托) 架的吊钩或卡箍的位置设置及间距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4.管道附件及卫生器具的施工

阀门安装时应将其关闭,连接应紧密,安装完的阀门应符合使用功能要求;水表安装时外壳距墙外表面的净距离为10~30mm,表前后直管段超过30mm 时应煨弯使超过管段沿墙敷设;卫生器具给水配件的连接应美观,铜管弯曲均匀,椭圆度

5.隐蔽工程的检查和记录

给排水隐蔽工程的施工应及时、主动地配合土建施工对需要有技术指标的隐蔽工程如排水管道的灌水试验,在隐蔽前做到测试合格,以确保其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隐蔽工程须及时隐检,当场记录。检查中发现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后重检直至合格,对未经隐检而隐蔽的工程视为不合格。

三、施工后期的质量控制

现场施工基本结束后,还应做好后期质量控制。工程竣工前应对所有阀门、水表、消火栓、卫生器具等设施作全面清理,保证箱、器具等内无污物,表面清洁。检查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给水系统的吹洗、阀门的试压、排水管道的灌水试验及通水试验等测试项目的测试及测试报告的编制,整理汇总所有隐蔽工程检查的隐蔽单、各种给排水技术资料、合格证书、质保证书、各种电器及材料的测试报告等,并装订成册。根据工程实际施工情况编制完整的工程竣工图,整理汇总并装订成册,作为工程验收的依据和建设单位今后维修的原始资料。

我国目前由于给排水造成的给水、排水问题令人困惑, 造成的水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 水问题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所以给排水施工过程中, 加强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管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确保工程质量, 做到安全生产, 节能减耗, 提高经济效益, 保证安全与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这样可以减少由于出现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保障安全用水、排水, 可以提高我国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水平, 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慕志毅,滕艳,霍红. 浅谈我国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J]. 知识经济, 2011,(09) .

[2] 胡明祥. 我国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问题探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04) .

第6篇:碳减排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暖通空调系统;常见问题;

1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的意义

目前,我国已步入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每年城市化率都保持1%的增长速度,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带来大量的新建建筑,建筑能耗在社会的总能耗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国家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我国目前年竣工建筑面积超过20亿平方米,占到全世界年新建建筑的40%以上,而这一过程预计还要持续25-30年。2006年,我国的建筑能耗已占到社会总能耗的23.1%。目前我国城乡既有建筑面积超过420亿平方米,其中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居住和公共建筑用能增长迅速。按照目前的我国的建筑能耗指标和建筑发展速度,预计到2030年,我国建筑能耗大约将占到社会总能耗的50%。因此,在保证社会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能耗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低碳”概念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而且我国政府也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口号,暖通空调系统中的节能设计已经引起暖通空调设计者的注意,能否实现以较少的能源消耗满足人们对舒适和健康居住环境的要求,是摆在我们暖通设计者面前的一道课题。根据有关暖通空调行业的研究成果显示,现有空调系统通过采用节能技术,最多能节约能源50%以上。通过推广新的节能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能耗,而且改善了爱染环境,有效保护了有限的自然资源,有着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意义,而且对振兴经济等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普遍存在“两低一高”的现象,即冷热源和循环水泵负荷率低,系统运行效率低,能耗高,因此空调优化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造成空调系统“两低一高”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暖通空调系统在设计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是空调节能的基础,对空调系统的节能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设计部门和设计人员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加之我国目前的建筑设计领域还普遍存在以业主为中心的观念,为追求经济效益,盲目赶工期,使得工程设计周期普遍较短,其中一些设计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细致的处理,运行能耗也相当惊人,大大超过了国家标准。

2.2 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缺乏评价

近年来, 随着对节能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新的技术方案不断涌现,每种技术方案往往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面对众多的设计方案,由于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各方面的评价结果也往往不相同,设计人员往往无所适从,如何在众多的设计方案中找到最合适的节能方案,是困扰暖通空调设计人员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不科学的评价方法则会起到误导的作用,造成严重损失。

2.3 公众对空调系统作用的理解观念问题

对于舒适性空调系统,从本专业的角度来讲就是使人体有好的热舒适性。他们往往认为空调在冬天是越热越好,在夏天是越冷越好。从专业的角度来说,这种想法不仅违背了空调舒适性的出发点,还会大大增加空调系统的耗能量。同时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使人体的适应能力和免疫能力降低,并容易诱发空调病。这些可以通过宣传改变人们的观念。

2.4 自然冷源和建筑自身热源利用不合理

环境中存在大量可以加以利用的低品位能源,如过渡季节、冬季的自然冷能、地下浅层地热能等。暖通空调设计者应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考虑对环境低品位自然冷能直接供冷、对冬季建筑内低品位余热加以充分利用。

3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的方法

建筑设备中暖通专业的主要节能方法和措施:

3.1 提升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合理性

建筑物的暖通空调系统是一个复杂而且庞大的系统,因此,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暖通空调系统性能的高低。很多时候,系统的设计都是遵照最大负荷的原则,但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能达到该标准的空调系统少之又少,如果系统各部分只能满足满负荷运作而不适应部分负荷运作的状态,就会使系统的能耗最大化。

3.2 改善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减少冷热损失

我们知道对于暖通空调系统而言, 通过维护结构的空调负荷占有很大比例, 而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决定维护结构综合传热系数的大小, 亦即决定通过维护结构的空调负荷的大小。所以在国家出台的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和标准中, 首先要求的就是提高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满足国家对建筑物冷、热负荷指标的相关要求。

3.3 提高系统控制水平,调整室内热湿环境参数,尽可能降低空调系统能耗

空调系统特别是舒适性空调系统对人体的作用是通过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环境平均辐射温度进行的,人体对环境的冷热感觉是这些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往的空调控制方式仅仅是测控空气的温度湿度,甚至仅空气温度。显然是不全面的,势必带来许多问题, 如空调系统对人体的作用不直接、当环境变化时对环境的调控不迅速、人体感到不舒适、空调系统的这种调控方式不节能。热湿环境研究成果的应用,为我们采用新的控制方式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如果采用舒适性评价指标即体感指标作为空调系统的调控参数,可使空调系统在人体舒适的条件下节能30%左右。

3.4 采用新型节能

这里对近些年研究比较广泛的热泵技术及热回收技术加以介绍。

3.4.1 热泵技术。热泵可以把不能直接利用的热能(如空气、土壤、水的热能以及太阳能、工业废热等)转换为可利用的高位热能,从而达到节约部分高位能(煤、石油、天然气、电能等)的目的。因此利用低位能的热泵技术是一条极重要的节能途径。

热泵主要分为空气热源泵和地源热泵,其中地源热泵根据底下换热介质的不同地源热泵可分为三类:一是与岩土换热的地下耦合热泵(也叫土壤源热泵);二是与地下水换热的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三是与地表水换热的地表水源热泵。

3.4.2 热回收技术。一方面,利用有效的装置从排风所带走的能量中回收部分能量用来处理新风,可以节约本来由制冷或制热机组负担的新风负荷,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另一方面,减租房间内按设计标准要求需要补充新鲜空气,一些普通的高层建筑空调中,夏季新风负荷占空调总负荷的30%以上,而对如医院、商场、剧院、体育馆等人员密集的地方,新风的需求量则更大,有的甚至要求全新风,利用回收的热量对新风进行预冷/预热是节能的有效措施。

第7篇:碳减排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迁移量、液面记录值、电阻丝

一、液位控制仪表

液位控制仪表系统指示值变化到最大或最小时,可以先检查检测仪表看是否正常,如指示正常,将液位控制改为手动遥控液位,看液位变化情况。如液位可以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则故障在液位控制系统;如稳不住液位,一般为工艺系统造成的故障,要从工艺方面查找原因。

差压式液位控制仪表指示和现场直读式指示仪表指示对不上时,首先检查现场直读式指示仪表是否正常,如指示正常,检查差压式液位仪表的负压导压管封液是否有渗漏;若有渗漏,重新灌封液,调零点;无渗漏,可能是仪表的负迁移量不对了,重新调整迁移量使仪表指示正常。

液位控制仪表系统指示值变化波动频繁时,首先要分析液面控制对象的容量大小,来分析故障的原因,容量大一般是仪表故障造成。容量小的首先要分析工艺操作情况是否有变化,如有变化很可能是工艺造成的波动频繁。如没有变化可能是仪表故障造成。

以上只是现场参数单独控制仪表的现场故障分析,实际现场还有一些复杂的控制回路,如串级控制、分程控制、程序控制、联锁控制等等。这些故障的分析就更加复杂,要具体分析。

其实,用排除法更方便:只是现场显示的仪表,怀疑显示数据不正常,可根据工艺环境估计数据,相去太远,就只检查调较仪表就可以了。现场控制的仪表,怀疑显示数据不正常,可将自动脱开,观察,固定工艺条件的数据,可以判定采集数据是否正常。如控制结果不稳定,也先判定数据采集是否正常,方法同上,因为数据采集不正常,控制结果肯定不行。以上问题判断完了,在检查软手动输出的时候,执行机构是否正常开动。最后再调整PID参数 系统控制时,判定也应该如此,将各部分独立后判定故障,很容易就找出问题。

液面系统的故障判断:液面记录值跑向最大或最小,可先对照一次表。如一次表正常,则为二次表故障;如一、二次表一致,则手控制调节阀检查液面有无变化。有变化一般为工艺原因,无变化一般为仪表问题。带负迁移的仪表示值跑到最大,应怀疑负压侧漏;有气相压直接引到负压侧的仪表示值跑到最小,应怀疑负压侧集液罐液体上升过高。记录针波动很快,一般可能是参数整定不当、一次仪表振荡或仪表信号管路侧漏等;如波动缓慢,一般为工况原因。如怀疑仪表为假液面指示,可将系统切手动,工艺、仪表人员共同用标准压力表测出气相压力进行分析。

二、工业热电阻

工业上常用的温度检测仪表分为两大类:非接触式测温仪表(如:辐射式、红外线)。 接触式测温仪表(如:膨胀式、压力式、热电偶、热电阻)。

由于工业热电阻 、工业热电偶 应用较为广泛,多用于自动联锁控制系统,在此下面介绍在使用中温度检测仪表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工业热电阻 是基于金属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最常用的是用金属铂和铜制成的,分度号为Pt100、Pt10、Pt50(测温范围为-200~850℃),Cu50、Cu100(测温范围为-50~150℃)。

工业热电阻测温系统一般是由工业热电阻 、连接导线和显示仪表等组成。 工业热电阻 和显示仪表的分度号必须一致,为消除连接导线电阻变化对测温的影响,必须采用三线制接法。

工业热电阻 的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工业热电阻的常见故障是工业热电阻断路和短路。一般断路更常见,这是因为热电阻丝较细所致。断路和短路是很容易判断的,可用万用表的“×1Ω”档,如测得的阻值小于R0,则可能有短路的地方;若万用表指示为无穷大,则可判定电阻体已断路。电阻体短路一般较易处理,只要不影响电阻丝长短和粗细,找到短路处进行吹干,加强绝缘即可。电阻体断路修理必须要改变电阻丝的长短而影响电阻值,为此以更换新的电阻体为好,若采用焊接修理,焊接后要校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三、仪器仪表电源模块维修

1. 故障现象:使用交流电时仪器不工作,而使用直流电池时又能正常使用;:

故障分析:显然故障出在交流电源整个电路部分,首先应检查插在交流电源的插座是否有电,若有则证明问题确实在仪器上; 其造成的原因有:电源线其中一根断或两头电源插头孔接触不良,尤其注意电源插头的根部处的一段电线有无折断;仪器上的电源插座松动不能与其电源线插孔正常配合;保险丝断,电源变压器烧坏;整流二极管损坏;整流后的滤波电容严重漏电,稳压部分电路有元件损坏或短路现象。

故障排除:可用万用电表首先测量供电处的交流电压是否有,并且数值在220伏左右(用交流电压档,放在250伏档位上),然后用万用电表电阻挡R×10Ω,用表笔分别检查仪器所使用的电源线插头与插孔,每根导线是否通。并用手摇动一下插头,看其通断情况;对于带有保险器的应检查保险丝是否熔断;并对电源插座(指仪器上)也应用万用电表检查松动接触情况;检查电源变压器是否烧坏,用万用电表R×10Ω电阻档(在不接电源情况下,断开变压器两端电路)分别测量其初、次级线圈阻值。当测得电阻无限大时,则证明变压器线圈断了:当测得电阻小于规定值时,则电源变压器线圈里匝间或局部短路。当然如果变压器已烧毁了,从闻气味就知道了;也可采用通电测量变压器次级整流后的直流电压来对怀疑变压器或是整流二极管有问题做判定,此时先断开整流后的电路,用万用电表直流电压档,并根据原输出电源的电压值,合理调好电压档量程。全波整流后直流电压应该为交流电压(次级)正常他的86%左右,桥式整流为88%左右方可认为电源电路部分没问题。若有问题时,断开电源,把整流二极管断开一端,用万用电表R×1Ω档来测量其元器反、正向电阻值。正常时,正向电阻在几十欧姆左右;反向电阻在几百千欧以上,若发现正向电阻很小或无穷大,则证明整流管损坏所致,当整流电路正常,则问题就在变压器上了。若变压器线圈内部有问题就必须重新按原线径及圈数绕制或换新的同型号变压器。当电源变压器及整流管没问题,而故障仍未排除,就应对滤波电容进行检查判定。

参考文献:

[1] 邹天刚;杜明刚;陈娟;;综合传动液压操纵系统故障诊断效率分析[J];车辆与动力技术;2011年03期

第8篇:碳减排的方法范文

中图分类号:F1245;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6)06-0043-06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supply chain with one supplier and one manufacturer. And then, it proposes a twostage stackelberg model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supplier involvement on the emission reduction, in this stackelberg model the supplier is leader, the manufacturer is follower. At the same time, it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optimal decisions of supplier and manufacturer in the case of supplier involvement and supplier not involvement. At last, a numerical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carbon tax and carbon emission sensitivity on the optimal decision.

Key words:carbon tax; carbon emission; stackelberg game; carbon emission sensitivity

1引言

近年来,由碳排放所导致的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的关注[1]。从京都议定书的签订到巴黎气候大会,西方发达国家在降低碳排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2015年6月中国提交的《强化应对气候变化活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确立了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降低碳排放将成为我国企业在生产运作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碳税规制是降低碳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是目前采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碳排放政策。Jensen等和Bruvoll等分别计算了碳税对碳排放影响,研究发现虽然他们设置了不同的碳税税率,但结果显示碳税对降低碳排放有显著影响[3,4]。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逐步实行碳税规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5]。同时随着低碳经济的逐步发展,消费者的低碳意识越来越强,消费者愿意为低碳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碳税的逐步开征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减排压力[6]。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减排工作,定期公布减排成果,并制定下一阶段的减排目标,企业的减排工作越来越重要,是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本文主要关注供应商参与对减排决策的影响,相关的研究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碳排放政策下企业的生产决策问题,杜少甫研究了在确定的市场需求的情况,外部碳排放政策下企业的生产优化[7];在此基础上Zhang等进一步研究了随机需求下的企业生产优化[8];Hua等和Song等主要研究了碳排放政策下的企业最优订货策略[9,10]。第二方面是关于碳排放政策下供应链的运作与协调问题,Benjaafar等在供应链优化模型中考虑碳排放因素,研究显示合理的供应链运营决策对降低碳排放有积极作用[11];程永宏和熊中楷以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集中和分散决策两种情况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减排量,同时也分析了碳税税率对最优减排量的影响[12];Hoen等在把碳排放作为供应链运输方式选择的一个重要标准,研究了碳排放政策是如何影响供应链运输方式的[13];谢鑫鹏和赵道致提出了三种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减排的合作策略,研究结果发现完全合作的减排合作策略能够在获取较高利润的同时实现减排效果最佳[14]。

综上,以往的研究主要分析外部的碳排放政策是如何影响企业和供应链的运作管理,以及为了获取最大利润企业应如何选择减排策略,而关于供应商参与对减排决策的影响的研究却很少。供应商所提供的半成品是企业最终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碳排放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碳排放,影响产品的价格,因此供应商是否减排,如何减排直接影响制造商的减排决策,同时制造商的减排决策也会影响供应商的减排行为,因此本文在制造商减排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供应商参与和不参与减排情况下制造商与供应商的最优决策,同时分析碳税税率和碳排放敏感度对决策的影响。

2问题描述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由供应商和制造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其中供应商向制造商提供半成品,制造商负责生产制造产品,然后把这些产成品销售给消费者。随着近年来消费者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购买低碳产品,愿意为低碳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所以制造商愿意进行减排投资。而此时供应商有两种选择,分别是不进行减排投资和减排投资,如图1所示。图1供应商与制造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网络结构

为了研究需要,本出如下假设:①供应商和制造商有足够的生产能力;②该供应链只生产一种产品;③供应商和制造商生产单位产品的碳排放是固定的;④政府根据碳排放量征收碳税,不考虑碳税减免等情况;⑤产品碳排放的相关信息对于消费者是公开的,消费者可以准确了解到产品碳排放的相关信息。

定义相关符号及含义如下:σs和σm表示减排前供应商和制造商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es和em表示供应商和制造商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降低量、w表示半成品的价格、cs和cm表示供应商和制造商产品的生产成本、ls和lm表示供应商和制造商减排投资成本系数、t表示碳税。同时根据相关文献假设,本文设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减排投资成本分别为12lse2s和12lme2m。

随着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购买低碳产品,愿意为低碳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本文假设产品的碳排放降低量为E,等于供应商和制造商碳排放降低量之和,消费者对碳排放的敏感度用d表示,可以得到此时产品的市场价格为p=a-bQ+dE。用下标s表示供应商,下标m表示制造商,上标ND表示供应商不减排情况下,上标YD表示供应商减排情况下。

3模型分析

31供应商不参与减排时企业的减排决策

在由供应商和制造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中,供应商与制造商的力量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对等的,双方多数情况执行的是斯坦伯格博弈。第一阶段,供应商先决定半成品的价格;第二阶段,制造商根据产品的市场信息、消费者需求以及供应商确定的半成品价格,去确定产品的产量以及减排水平。本文采用逆向归纳法进行求解,先求出制造商产品的生产量和减排量,然后再求出供应商半成品的价格。

由于供应商不参与减排,产品碳排放的降低量等于制造商碳排放的降低量,即E=em,所以当供应商不参与减排时,产品的价格为p=a-bQ+dem。此时制造商的目标函数为:

结论1:供应商不参与减排时,制造商对半成品的采购量与制造商减排量正相关;制造商对半成品的采购量与供应商提供的半成品价格负相关。

制造商对半成品的采购量与减排量正相关意味着当制造商投资减排时,随着制造商减排量的不断上升,制造商应该增加半成品采购量。这主要是随着制造商减排量的不断提高,产品销售价格也会随之越来越高,单位产品的利润随之升高,因此为了获取最高利润,制造商会提高产品的产量,因此就会增加原材料的采购量。制造商对半成品的采购量与供应商提供的半成品价格负相关意味着供应商可以通过降低半成品价格的方法来刺激制造商提高半成品的采购量。

结论2:供应商不参与减排时,供应商提供半成品的价格与制造商的单位生产成本和碳排放负相关,与供应商的单位生产成本与碳排放正相关。半成品价格与政府收取的碳税之间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供应商与制造商生产产品的初始碳排放量有关,如果供应商初始碳排放量大于制造商的初始碳排放量,则半成品价格与碳税正相关;如果供应商的初始碳排放量小于制造商的初始碳排放量,则半成品价格与碳税负相关。

结论3:供应商不参与减排时,制造商的减排量与制造商和供应商的生产成本、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初始碳排放量负相关,与消费者对碳排放的敏感度正相关。同时制造商的减排量随着碳税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这主要是因为当碳税较小时,此时碳税成本与减排成本相比相对较大,企业刚开始减排相对较容易,所以此时企业选择增加减排量对企业比较有利;随着碳税的逐步增加,企业的减排压力越来越大,当减排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企业的减排成本超过碳税成本,所以此时企业选择降低减排量对企业比较有利,所有此时企业减排量开始逐步下降,因此可以看出:碳税不是越高越高,碳税在一定合理范围内能够促使企业减排,但是如果碳税过高,只会给企业增加经营负担,并没有起到减排的作用。

32供应商参与减排时企业的减排决策

供应商参与减排时,第一阶段供应商先决定半成品的价格以及减排量;第二阶段制造商根据产品的市场信息,消费者需求以及半成品价格和供应商减排量去确定产品的产量以及减排水平。采用逆向归纳法进行求解。

由于供应商参与减排,所以产品的碳排放的降低量等于制造商与供应商碳排放的降低量之和,即E=em+es,此时产品的价格为p=a-bQ+dem+es,制造商的目标函数为:

结论4:供应商参与减排时,①制造商的最优减排量与供应商的减排量正相关;②制造商的最优减排量与供应商提供的半成品价格负相关;③制造商向供应商半成品的采购量与供应商的减排量正相关;④制造商向供应商半成品的购买量与半成品价格负相关。

结论4中制造商的最优减排量与供应商的减排量正相关说明供应商的减排对制造商的减排有激励作用,供应商可以通过提高自身减排量来引导制造商提高减排量。制造商的最优减排量与供应商提供的半成品价格负相关主要是因为当供应商提供的半成品价格上升时,制造商的生产成本增加,为了获得较高利润,制造商只能通过降低减排量来降低生产成本,所以随着供应商提供的半成品价格逐步升高,制造商的减排量降低,两者负相关。由于产品的最终销售价格与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减排量正相关,所以供应商参与减排能提高产品价格,这样也就提高了制造商生产单位产品的利润,所以制造商为了获得最高利润就会增加半成品的采购量,同时产品价格随着供应商减排量的增加而提高,制造商制造单位产品的利润也会随着供应商减排量的增加而提高,所以制造商半成品的采购量与供应商的减排量正相关。制造商对半成品的采购量与供应商提供的半成品价格负相关意味着供应商可以通过降低半成品价格的方法来刺激制造商提高半成品的采购量。

供应商根据制造商的采购量和减排水平来确定半成品的价格和减排水平,供应商的目标函数为:

结论5:供应商参与减排时,供应商提供的半成品价格与自身的减排量直接的关系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碳排放敏感度与碳税之差,如果消费者对碳排放的敏感度与碳税之差大于0,则半成品价格与供应商减排量正相关;如果消费者对碳排放的敏感度与碳税之差小于0,则半成品价格与供应商减排量负相关。这主要是因为当消费者对碳排放的敏感度与碳税之差大于0时,此时供应商降低碳排放所导致制造商采购量增加而给供应商带来的利润增加幅度小于供应商降低碳排放的成本和碳税支出,所以此时供应商需要提高半成品价格来获得最优利润。如果消费者对碳排放的敏感度与碳税之差小于0,此时供应商降低碳排放所导致的制造商采购量增加而给供应商带来的利润大于供应商降低碳排放的成本和碳税支出,所以为了获取最优利润,供应商通过降低半成品价格来刺激制造商增加采购量,进而获得最佳利润。半成品价格与政府收取的碳税之间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供应商减排后的碳排放量与制造商的初始碳排放量,当供应商减排后的碳排放量大于制造商的初始碳排放量,则半成品价格与碳税正相关;当供应商减排后的碳排放量小于制造商的初始碳排放量,则则半成品价格与碳税负相关

为了比较碳税和消费者的碳排放的敏感度在两种情况下对供应商与制造商各决策变量以及利润的影响,使用算例分析的方法来对这些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令a=110,b=08,lm=200,ls=250,σm=3,σs=5,cm=3,cs=4,分析碳税对供应商与制造商各决策变量以及利润的影响时,令d=05,碳税t在3~10的范围内变化。分析消费者的碳排放敏感度对供应商与制造商各决策变量以及利润的影响时,令t=5,消费者的碳排放敏感度d在01~1的范围内变化。

从图2到图7所示的算例分析结果既验证了上文的一些结论,同时还发现了一些新的规律:

(1)供应商与制造商的减排量随着碳税的上升先增加后减少,随着碳排放敏感度的上升逐步增加,同时供应商参与减排时制造商的减排量高于供应商不参与减排时制造商的减排量。供应商与制造商的减排量随着碳税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这主要是因为当碳税较小时,此时碳税成本与减排成本相比相对较大,企业刚开始减排相对较容易,所以此时企业增加减排量对企业比较有利;随着碳税的逐步增加,企业的减排压力越来越大,当减排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企业的减排成本超过碳税成本,所以此时企业降低减排量对企业比较有利,所有此时企业减排量开始逐步下降,因此碳税不是越高越好,碳税在一定合理范围内能够促使企业减排,但如果碳税过高,只会给企业增加图3碳税与碳排放敏感度对制造商减排量的影响

负担,并没有起到减排的作用。同时供应商参与减排时制造商的减排量高于供应商不参与减排时,说明供应商参与减排对制造商减排有一定引导作用。

(2)供应商与制造商的减排量与消费者的碳排放敏感度正相关。随着消费者碳排放敏感度的增加,供应商与制造商的减排量都逐步增加,这说明当消费者能够充分意识到降低碳排放的好处时,供应商和制造商都会主动降低碳排放,进而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同时也说明了政府一方面要制定合适的政策;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宣传来提高消费者的碳排放意识,使消费者能够充分意识到降低碳排放的好处,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

(3)供应商与制造商的利润随着碳税的升高而降低,随着消费者碳排放敏感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碳税的不断上升,供应商和制造商的生产经营成本不断增加,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成本的上升必然导致供应商和制造商利润的下降,所以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利润随着碳税的升高而降低。随着消费者碳排放敏感度的增加,消费者能够接受产品的市场价格越来越高,因而供应商和制造商单位产品所获得的利润就会随之升高,在市场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应商与制造商的总利润就会越来越高,所以供应商与制造商的利润随着消费者碳排放敏感度的升高而增加。

(4)供应商参与减排情况下的利润高于供应商不参与减排情况下的利润;在碳税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供应商参与减排情况下制造商的利润高于供应商不参与减排情况下的利润,但是随着碳税的逐步升高,供应商参与减排情况下制造商的利润反而低于供应商不参与减排情况下的利润。供应商参与减排情况下的利润高于供应商不参与减排情况下的利润说明供应商参与减排对其比较有利。而对于制造商来说,在碳税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供应商参与减排对制造商比较有利,此时制造商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激励供应商减排。但是随着碳税的逐步增加,供应商的减排压力越来越大,当减排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供应商的减排成本超过碳税成本,供应商会通过提高半成品价格的方法将成本转移给制造商,所以此时如果供应商参与减排向制造商转移的成本比供应商不参与减排向制造商转移的成本高,所以此时供应商参与减排情况下制造商的利润反而低于供应商不参与减排情况下制造商的利润。图7碳税与碳排放敏感度对供应商利润的影响

第9篇:碳减排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碳排放权; CERs;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

一、企业碳排放权的取得

碳排放权是一种排污权,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联合国为每个有强制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确定一个碳排放配额,并允许额度不够用的国家向额度富余或者没有强制减排义务的国家购买排放指标。这些国家再将联合国分配给他们的排放配额分配给各个企业,企业取得排放配额就可以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排污。由此可见,《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发达国家缔约方分配到的排放配额,表现为一种排放权利,该排放权的稀缺性使其能够进行交易,并具有市场价值。为使发达国家履行减排义务,《京都议定书》规定了联合履行机制(JI)、清洁发展机制(CDM)和国际排放贸易(IET)三种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合作机制,JI和IET建立了发达国家之间的碳减排交易市场,CDM建立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碳减排交易市场。

对于没有强制减排义务的国家,企业可以不进行任何减排,也可以进行自愿减排。当企业处于自愿减排的市场时,企业应该将自愿减排所核定的碳排放额度推定为从政府取得的碳排放权,并按照强制减排市场一样进行会计确认。2012年多哈气候变化会议确定的2013—2020年为期8年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意味着我国在2020年之前仍没有强制减排义务,我国目前的碳排放权仍是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合作,通过CDM项目产生的“核证的减排量(CERs)”的一个统称。2020年之后我国承担强制减排义务的可能性将非常大,这就意味着我国对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在承担强制减排义务前后是截然不同的。鉴于此,我们需要对企业承担强制减排义务前后的会计处理分别进行研究,找出符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会计处理方法。

二、企业碳减排量的会计确认与计量

在承担强制减排义务前,中国的碳排放权问题基本上都和CDM机制有关,当CDM项目通过审批程序在CDM执行理事会(EB)注册成功后,CERs就可以作为碳减排量资产进行核算并出售,目前CERs仍是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类型。在承担强制减排义务前,我国企业的CERs与强制减排企业的碳排放权具有本质上的不同,所以我国通常将“碳排放权”改称为“碳减排量”。

(一)碳减排量的会计确认

我国学术界将碳减排量确认为资产已达成了共识,但对确认为何种资产尚未取得一致看法。张鹏(2010)、曾锴(2010)等认为CERs是为执行销售合同而持有的、可以在短期内变现的资产,应确认为流动资产存货(无形资产自然被排除在外);王爱国(2012)、彭敏(2010)、邸利芳(2011)等则认为CERs类似于我国现行的土地使用权等,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故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毛小松(2011)、王艳(2008)等认为CERs应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张小英(2012)等将其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李晨晨(2010)通过区分具体的业务背景,将我国有强制减排义务之前的CERs确认为无形资产,之后的CERs则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对于目前中国的CDM项目来说,碳减排量就是为了执行销售合同而持有,它的最终目的必然是出售,这也是研究者将CERs确认为存货的主要理由。但从“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的定义看,存货往往是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有形资产,而碳减排量是无形的,在我国非强制减排的大环境中,也不一定是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因此将其确认为存货并不合适。

碳减排量(或碳排放权)是CDM项目企业拥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这与其他排污权类似,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但企业持有无形资产一般和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一致,都是为了正常生产经营所需,且一般将其作为非流动性长期资产进行管理。目前CDM项目企业持有CERs的目的是为了最终出售,因此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也不合适。

将CERs确认为金融资产的观点认为其符合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目的。实际上我国的CERs是根据《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修订)》(以下简称《办法(修订)》)的规定执行的,《办法(修订)》中对CDM项目报批时CERs的价格、CERs批准后的购买方、购买量以及成交价的底线等都有明确规定,并没有完全将碳减排量拿到金融市场上去交易。另外,我国目前碳排放权市场非常不完善,所以确认为金融资产也不合适。

CERs签发后,在会计确认上首先需要回答确认为流动资产还是非流动资产的问题。流动资产是能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被耗用的资产。第二承诺期的确定,意味着碳减排量被授权在2013—2020年八年期内都有效,因此应将CERs确认为非流动资产。至于该非流动资产的科目设置,可以考虑得长远些,为我国2020年后可能的强制减排做准备。建议专设“碳资产”一级科目,二级科目视情况而定,例如,对于签发的CERs,可设二级科目“碳排放权”①;对于购置的碳固长期性资产,可设二级科目“碳固非流动性资产”等。

(二)碳减排量的会计计量

对我国碳减排量会计确认的多样性决定了对其会计计量的不同。张鹏(2010)等将CDM项目产生的CERs确认为存货,对其初始计量是按成本计价的,后续计量按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计量。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的学者按CDM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对其进行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则按以公允价值计量。将其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学者按公允价值对其进行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见将碳减排量确认为哪种资产,其计量就一般遵循该类资产的计量规定。

因为我国的碳减排量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其会计计量方法的选取也必须考虑我国的实际市场环境。由于我国企业CDM项目主要进行的是原始碳减排量的交易,且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尚处在建设期②,因此碳减排量的公允价值无法获得,故在现阶段碳减排量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都不适合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应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但随着碳排放权市场的日益完善,可以在条件许可的将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1.碳减排量的初始计量

我国的CDM项目审批程序包括项目设计和描述、国家批准、审查登记、项目融资、监测、核实/认证和签发碳减排量权证等步骤,该审批程序顺利完成一般最少需要3到6个月的时间,不论是否注册成功,前期的设计、包装、咨询等开发费用投入一般都会超过10万美元,所以CDM项目的开发成本比较高。由于只有碳减排量被EB批准后才能确认为碳减排量资产,所以企业可以借鉴无形资产研发的会计核算思路,设置一个新的成本类科目,即“CDM项目成本”科目,用来核算核准签证之前CDM项目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支出(不必像无形资产研发那样细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若EB签发了CERs而开发成功,将其转入“碳资产——碳排放权(成本)”科目;若开发失败,则全额转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科目。

2.碳减排量的后续计量

后续计量即期末计量,采用历史成本,企业应对其进行减值测试,其可回收金额可以通过市场上的市价进行计算=CERs存量×交易单价。若其账面价值>可回收金额,两者之差应计提减值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碳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3.碳减排量的处置

《办法(修订)》及《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办法》明确规定CDM项目因转让温室气体减排量所获得的收益归国家和CDM项目企业所有,减排量收入由国家和CDM项目企业按照规定的比例分别所有。上交国家的部分是双方收益中国家的分成,所以建议将其确认为“其他应付款——国家”;企业自己的收入部分则可以专设“CERs销售收入”科目进行核算。当签订核证减排量买卖协议并收到付款,可以确认处置碳减排量收入时,借:银行存款,贷:碳资产——碳排放权(成本),其他应付款——上交国家部分,CERs销售收入。

三、企业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

由于CDM的核心内容是有强制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出资金和先进技术设备,在发展中国家境内共同实施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的减排项目,由此获得经过公证的减排量,实现其在《京都议定书》中所作的减排承诺。当我国在将来的某年有强制减排义务时,不但通过CDM项目产生的CERs会锐减,有减排义务的企业还要在减排量有缺口的情况下到企业外的市场购买碳排放权。那时我国对碳排放权的确认和计量就应与目前有强制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的处理基本一致了。下面对有强制减排义务的国外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的分析,就是我国企业有强制减排义务时的会计处理。

(一)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

国外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有强制减排义务的企业有偿获得碳排放配额后,应将碳排放权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具体可以确认为存货、金融资产或无形资产。对于政府免费(无偿)发放的碳排放权,大多数公司在实务中采用了净额法,即只确认购买的碳排放权,而对政府免费发放的配额不予确认。

IFRIC的主要观点是将碳排放权确认为无形资产。2002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下的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IFRIC)启动了总量—交易模式下排放权会计处理的研究,并于2004年12月了《IFRIC 3——排污权》解释公告,全面解释了有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该公告认为碳排放权应按照历史成本初始确认为一项无形资产,按照《IAS 38——无形资产》进行处理,其限排义务按IAS 37号确认为负债。由于IFRIC 3存在计量基础和报告的不一致,最终于2005年6月被撤销,并由此产生了碳排放权会计处理方法的多样化。2003年美国根据碳排放配额的年度交付性质,按取得的历史成本将初始分配的排污许可证确认为流动资产存货。有的研究者根据英国FRS 13的规定,认为碳排放权本身是一种金融衍生产品,排放配额具有与金融工具相似的特征,因此将其确认为“金融工具”。日本会计准则委员会(ASBJ)经过几次修改,最终将排污权作为无形固定资产入账,而以交易为目的的排污权则参照金融商品会计准则处理。

专业碳排放核算会计准则的缺失直接导致不同的公司对碳排放的会计核算方法不同,最终影响到碳披露信息的可比性。国际上的这种会计处理混乱行为促使FASB和IASB于2008年开始合作研究“排放交易机制”项目,该项目意在建立碳报告和碳排放核算模型,规范对碳排放的会计核算方法,并于2010年取得实质性进展。

实际上,由于碳排放权有着不同的交易目的,因此其会计确认应根据具体的业务背景进行具体分析。目前我国不进行自愿减排的企业持有CDM项目产生的CERs的目的是单一的,即出售。对我国将来有强制减排义务的企业而言,初始分配到的碳排放权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需的一项生产要素,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在对该排放权配额使用过程中,持有碳排放配额的目的则可能是多样的,所以对其确认则可以根据其不同的交易目进行如下确认:1.政府分配给企业,属于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排放配额,有偿分配的,应确认为“无形资产”,并在持有期间判断是否进行累计摊销。2.若企业实际排放量大于政府规定的排放配额,企业需要从市场上购买碳排放权以弥补其缺口,该外购部分可以视同从政府有偿购入而确认为“无形资产”;若企业未从外部购入弥补该缺口,则该缺口应作为“预计负债”处理。3.若企业实际排放量小于政府规定的排放配额而剩余的排放配额,根据管理目的分两种情形进行处理:(1)若剩余部分结转下年自用,而非近期销售,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2)若准备近期销售,且碳排放权具有活跃的交易市场,应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4.企业仅仅为了近期销售购买的排放配额,应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即生产自用的,确认为无形资产;为了近期销售持有的,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另一种思路是和非强制减排时的会计处理一脉相承下来,可以在一级科目“碳资产”下进行核算,对于生产自用的碳排放配额,确认为“碳资产——生产自用碳排放权”;对于近期销售持有的碳排放配额,确认为“碳资产——销售持有碳排放权”。

(二)碳排放权的会计计量

目前国外实务界主要采用历史成本对碳排放权进行核算,而较少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于生产自用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碳排放权,一般应当分别情况进行处理:1.对于购买或拍卖取得的无形资产,可以按照成本法进行初始计量;2.对于无偿分配获得的无形资产,可以按照公允价值法进行初始计量。对于按成本法进行初始计量的,在后续计量中应当按照企业的实际排放量对无形资产碳排放权进行摊销,这部分摊销额应直接作为当期损益,计入费用科目。对于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碳排放权,其价值波动将不计入损益或者所有者权益。对于应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碳排放权,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并将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当然,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完善后,公允价值计量将是最佳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1] 吕能芳.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2):46-49.

[2] 张小英.刍议低碳经济下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J].中国外资,2012,10(上):136.

[3] 王军,滕晔,董影娜.碳排放权及其会计处理问题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3):90-92.

[4] 蒲春燕,孙璐.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研究[J].财会月刊,2012,4(上):3-5.

[5] 张彩平.碳排放权初始会计确认问题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1(4):34-43.

[6] 邸利芳,陈毓敏.基于CDM的碳排放权交易会计问题探讨[J].财会月刊,2011,6(下):52-54.

[7] 刘骁.低碳经济条件下的碳会计学发展[J].国际经济合作,2011(5):83-86.

[8] 李晨晨.不同市场成熟度下碳排放的会计确认与计量[J].财会月刊,2010(36):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