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范文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

第1篇: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人格特征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农村留守儿童也是农村家庭的希望和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于他们在家长、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链中出现“断层”,极易产生生活和学业失助、行为和道德失范、心理和精神失衡等现象,对他们如果缺乏家庭的温暖和良好的教育,后果不堪设想,需要发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力量,形成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和工作合力。

一、调查对象

选用留守儿童作为实验组的被试,同时选用同一学校与实验组条件相当的非留守儿童作为对照组的被试。参照以往研究对留守儿童的界定,本研究将留守儿童界定为父母双方外出半年及半年以上的农村学校的初中学生。经过问卷筛选共选出被试186名,其中农村留守儿童93人,农村非留守儿童93名。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现状分析

1.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上的差异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上与非留守儿童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留守儿童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认知情绪调节问卷的分值越高则表示个体越倾向于采用适应性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反之则表示个体越倾向于采用非适应性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因此,可知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更倾向于采用非适应性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2.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认知情绪调节非适应性策略四个维度上的差异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在自责维度上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反思维度上留守儿童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存在显著的差异;在灾难化维度上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责怪他人维度上留守儿童得分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3.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认知情绪调节适应性策略五个维度上的差异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在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上,在自我安慰维度上留守儿童得分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容忍、关注计划、积极重评、积极关注四个维度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不显著。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的影响因素

首先,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某一项机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但是,儿童期的亲子关系、祖孙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共同作用于留守儿童,其活动方式、角色模式和人际关系对其行为起促进或抑制的作用。父母双方或一方暂时的缺位,其他关系会以“近体环境”特有的强度和有效度对其行为起到防御支持的作用,对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在农村,父母与子女的亲密度较低、子女对父母的依恋性不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动频率普遍低下,而且,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方式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农村家庭教育中普遍缺失和不完善的。可是,从调查结果中也可以看到,在10岁以前父母外出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比10岁以后父母外出的要差一些,只是方差检验时未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在孩子太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或经商,对孩子的心理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最后,父母阶段性的缺失并不等于完全消失。即使外出务工,也是对孩子爱和责任的一种表现。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观念、个性、管教方式等会以多种方式对孩子起着作用。

三、对策与建议

首先,提高可以针对留守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心理咨询活动。合理或是不合理的信念会使个体的内隐和外显自尊水平提高或是降低。可以加强留守儿童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学习和引导,改善其与自我有关的不合理信念,使其学会更多的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来管理自己的情绪,提升自己的价值感,进而提高个体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水平。

其次,加强留守儿童与其父母的沟通,增强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感情。留守儿童诸多问题的根本原由就是父母的离开,其核心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受到阻碍。学校定期或是不定期地组织留守儿童与父母进行建设性的交流。同时班主任老师也可以和家长交流孩子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使家长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比泛泛的关心更能增强彼此间的感情。

再次,充分调动留守儿童的人际支持系统,给其更多的温暖增强其安全感。老师要在生活上关心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关注留守儿童。这样让他们得到生活和心理上的支持,可以减少他们的不安全感。这样有利于减少负性情绪的影响,也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内外显自尊。

最后,培养留守儿童的独立性和成人感,使其学会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来说,既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绊脚石,也是历练孩子独立自足健康成长的磨砺石。既然父母外出打工是不可避免的,与其让留守儿童被动的接受,不如让其积极地面对。

总之,我们呼吁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相互配合,建立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机制,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斯琴.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四省农户的实证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1-11.

[2]何超男,方鸿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120-122.

第2篇: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范文

一、问题导向的“留守儿童”研究综述

(一)对“留守儿童”身心问题的研究

梅传强[2]认为,留守儿童的社会化缺陷容易导致缺陷人格,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的需要和动机,的人格特征,不良的道德情感,缺乏自我调解和控制的能力等。范兴华、方晓义[1]通过比较对留守儿童的不同监护方式后发现,上代监护儿童、祖辈监护儿童在10种具体问题行为的发生率、多重问题行为总分、攻击和违纪行为的发生频率、行为适应困难的个体比例方面均显著高于一般儿童。说明留守现象给上代监护和祖辈监护儿童的行为适应带来了不利影响,使得他们对问题行为的易感性较高。这两类儿童缺乏正常的情感沟通与交流,使得他们在面临一些行为抉择时,常常不知所措,问题行为难以得到及时纠正。此外,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大多认为在情感方面亏欠孩子太多,通常会从金钱方面进行弥补,希望孩子生活得更好些。一些留守儿童不善于管理金钱,把钱花在买零食、玩电子游戏等方面,甚至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父母的“金钱补偿”也为留守儿童“攀比吃穿”“沉迷游戏”等不良行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另外,研究还指出,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在绝大多数行为上并无明显差异,留守儿童并非一定是问题儿童。因此需谨慎对待留守儿童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与个别性问题,即一方面,对普遍性问题行为要保持适度的关注,通过研究找出有效的帮教方法,使留守现象对他们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另一方面,应避免人为地夸大问题行为在留守儿童群体中的发生情况,警惕“留守儿童即问题儿童”的刻板印象。此外,张颖[3]对湖北省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业问题、道德问题、行为问题、安全问题如欺负行为等。范兴华和方晓义[4]对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进行分析发现,上代抚养、祖辈抚养的留守儿童问题相对突出。徐保峰[5]以技校中有留守经历的学生为样本,分析了留守现象对个体人格特征的影响。黄艳苹[6]从家庭教养方式的角度探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现同辈或无看护组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单亲看护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最好。蔡重阳[7]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调查中发现,少部份留守儿童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部分留守儿童在某些心理指标或因素方面存在问题,这些指标主要集中在学习焦虑、社交与人际关系不畅、抑郁与孤独、自我评价不高、身体症状与适应不良等方面。雷雨[8]以湖南、广西、江西、浙江、安徽与河北的留守儿童作为样本进行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存在孤僻离群、焦虑抑郁、情绪不稳、逆反心理、道德缺失及注意缺陷等诸多问题。

(二)对“留守儿童”违法犯罪问题的研究

各地区司法部门对有留守经历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进行了相关统计。例如2012年《安徽省东至县人民法院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犯罪案件的调研报告》中指出:2009年,留守儿童犯罪案件审结15件19人,故意伤害案件8件8人,抢劫案件2件3人,盗窃案件4件7人,非法拘禁案件1件1人;2010年,审结19件27人,聚众斗殴案件7件11人,故意伤害案件5件7人,抢劫案件3件7人,盗窃案件4件4人;2011年,审结24件38人,故意伤害案件8件9人,抢劫案件7件16人,盗窃案件6件9人,抢夺案件1件2人,案件1件1人,组织妇女案件1件1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开展的“未成年被告心理风险评估”课题也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早年曾有过留守经历的未成年被告数量占比较高,案件种类涉及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贩卖、盗窃、等重案。张颖[3]对湖北省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后认为,留守少年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多发人群,并大多是团伙性犯罪;留守少年犯罪多以侵犯财产罪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为主,其中财产型犯罪占比60%,故意伤害、、杀人等暴力案件占比33%;农村留守少年重新犯罪率已达到15%。安徽东至县人民法院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案件的调研报告显示,犯罪特点为年龄趋向低龄化,其中15至16岁占比最多;案件类型多为暴力、侵财类,涉及罪名有故意伤害、抢劫、盗窃、、抢夺、聚众斗殴、非法拘禁、组织妇女等,且以前四种犯罪居多,具有较强的社会危害性;留守儿童辍学现象严重,初中辍学的人数约占89%,文化程度偏低,法制观念淡薄,缺少起码的鉴别能力,很容易走向犯罪。对于留守儿童的犯罪原因和犯罪特点,冯倩[9]认为,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失调导致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数量逐年攀升;对未成年人的过度保护、隔代抚养宠溺、学校接纳等因素是留守未成年人多为惯犯的原因;社会不良诱导、欲望刺激等因素导致留守未成年人的犯罪类型多为侵财类和性犯罪;“读书无用”的风气等导致留守未成年人早早辍学参与社会劳动,法制观念十分淡漠,甚至丝毫不懂法。王道春[10]认为,留守儿童犯罪增多,除遵循青少年犯罪的共同缘由外,根本原因在于“留守综合症”作祟,即在缺少父母关爱监护,社会的有效监护、关心和教育等情况下,留守儿童更多地暴露在不良社会环境中,使得原本薄弱的学校教育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大打折扣,从而造成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的扭曲。他们存在着较普遍的心理和性格方面的障碍,学业更容易受阻,行为也更容易越轨等。王道春进一步说明,“留守综合症”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因素:监护人重“养”而不重“教”;亲子联系缺乏,父母放任不管或关爱肤浅;留守儿童中家庭破碎的比例较高,父母离异导致留守儿童的处境雪上加霜(海淀法院未审庭的实案举例中也提及此类型);留守儿童的学业表现普遍较差,问题行为较多;留守儿童不良交往的群体多,团伙作案态势多发;受农村条件限制,就业机会少,留守儿童闲散。聂吉波[11]对重庆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的根源实际上是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失败。所谓社会化过程是个人在社会互动中学会扮演各种社会角色,使他的行为方式符合该社会的规范和道德,从而成为他所属社会的合格成员。社会化过程要学习三大技能,一是掌握生活常识,二是获得专业知识,三是遵守基本社会规范。而社会化主体是对这个学习过程影响重大的因素,留守儿童的社会化主体如家庭、学校、同辈、媒体、社会环境等都是有缺陷的,影响了其社会化进程,从而导致缺陷人格,而再社会化的失败是造成再犯和累犯的原因。全国“农村留守青少年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课题组2009年对8个省市农村留守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状况进行调查后指出,在各种犯罪动机中,由于学业受挫、家庭冲突和经济受挫而犯罪的比例高达45%。因此,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未雨绸缪,避免问题行为进一步质变为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议题。

二、积极导向的“留守儿童”研究综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研究”项目在方晓义等的主导下研究编制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问卷”[1]。该问卷是由自立顽强、明理感恩、宽容友善、自信进取、乐观开朗五个一阶因素组成的二阶单因素模型;问卷总分、各维度得分与西方心理资本各要素均呈显著正相关;问卷高分组儿童的情绪、行为与学业适应水平均显著优于中间组和低分组儿童;问卷与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在0.65~0.88之间,重测信度在0.78~0.85之间,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用于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资本的测评。除上述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专项研究外,国内其他学者也在留守儿童抗挫力、心理弹性等方面开展了部分探索。邓玮[12]认为,帮助面对挫折或逆境的农村留守青少年,提高其抗挫折能力或抗逆力,是预防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措施;范燕宁[13]也作了一些尝试,从提升或恢复抗逆力的多个视角,对问题青少年、未成年劳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青少年群体进行了实务干预工作,使这些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挫折坚忍力、社交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不良情绪和负向感受的调节能力等方面得到较大的改变。由于这些抗逆力研究的不断深化及其影响力的逐渐扩展,青少年犯罪预防方面的理论研究重心也在发生调整,从过去强调控制、惩罚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强化抗逆力的模式,重点关注高危青少年的个人优势与未来发展的模式。刘慧[14]从心理韧性与适应性方面讨论了留守儿童的问题,她认为,发掘有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个体特征和外部资源,能够帮助留守儿童抵御不良因素的影响并提高适应能力;王淑芳[15]从心理弹性与依恋、应对方式等方面对留守儿童群体调研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进而影响积极的应对方式。

三、“问题导向”与“积极导向”的研究视角之争

(一)问题导向在“留守儿童”研究中的诸多弊端

如若将视角一味盯住“问题”,一味用负向思维模式去反映和强调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危险性、违法犯罪高风险性等,实则现实意义不大。一则,现今对留守儿童生存问题现状的关注呼声之高近乎“过分”,再三强调留守儿童的问题,只会在学术领域甚至社会大环境下造成一种认知假象——留守儿童是身心不健康的问题频发群体。二则,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特点表明,他们会因背负“留守儿童”标签而被定义和预言化,在公众传媒等的炒作和渲染下,他们可能表现出更多“留守儿童”标签中的不良行为,不利于自身潜能的实现和身心健康,在过分关注中形成唯一的生存发展可能。三则,取长补短远不及扬长避短的效果明显,这句话可以概括出积极心理学的思维模式。在以往长久以来的心理学研究中,人们惯常的模式是去研究问题人群,例如战争对人类精神和心灵的摧残和伤害等,不管分析的维度如何精准,却始终无法突破问题;但积极心理学诞生后,这股新思潮鼓励研究者们去发现大多数以外的个别成功群体,例如虽然经历过纳粹集中营噩梦却依旧在自由后保持心理健康的人,探索他们所具备的积极内在品质才能推进人类发展,跳出问题以解决问题。

(二)积极导向在“留守儿童”研究上的建设意义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性中的美德与力量等积极方面能帮助身处困境中的人们过上相对满意、有尊严的生活,从而有效地缓解、抵消甚至消除困境给人们带来的各种困扰;心理学家要用开放、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在这一思潮影响下,Luthans等从组织行为学角度将“个体一般的、积极的心理状态或能力”定义为“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capital),包括韧性、乐观、自我效能感和希望四个要素。这些要素是介于特质变量与状态变量之间的类状态变量,分别代表了个体凭借自身的努力和面临困境时的坚持,对周围环境的乐观评估和对成功可能性的合理预期,以及在内在动机驱使下的行为倾向。大量研究发现,在近似的社会经济背景、教育条件、地区文化、成长环境下,一些留守儿童虽然也同样面对监管不力和家庭功能缺失的处境,但并未出现身心问题,甚至表现出自强不息、明理感恩、健康成长的独立自我。这其中一定是存在某些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例如乐观、抗挫力、希望、自我效能感等。这里的心理资本[1],就是家庭处境不利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拥有的对心理社会适应具有促进作用的积极心理能力。提升这些积极的心理能力才是预防留守儿童问题行为,乃至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着力点。针对“留守儿童”的违法犯罪现象、问题行为、身心发展等方面,积极心理学视角是预防性和建设性的。而将留守儿童等同于有心理缺陷的论调显然是有失公允的,因为类似于此的刻板认知将置留守儿童于“转型顽疾”的处境,非唯社会变革而不可蠲除,或杯水车薪收效甚微。注:本文系2015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博士科研项目“预防‘留守儿童’违法犯罪之问题行为与心理资本研究”的成果,基金项目编号:2015BKY026。

作者:徐超凡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范兴华,方晓义,陈锋菊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问卷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1):1-6.

[2]梅传强,赵亮.青少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点与成因分析——以重庆万州区张波、张涛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为视角[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01:95-103.

[3]张颖.我国农村留守少年犯罪成因及对策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1.

[4]范兴华,方晓义.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问题行为比较[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2):232-237.

[5]徐保锋.技校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与留守经历的关系[D].兰州大学,2009.

[6]黄艳苹.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

7]蔡重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8]雷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

[9]冯倩.给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多一份关爱——关于留守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现状及预防[J].城乡建设,2014,2(下):211-212.

[10]王道春.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刍议[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15(3):27-33.

[11]聂吉波.“留守儿童”犯罪的实证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9.

[12]邓玮.社区为本: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风险的社工干预策略——以抗逆力提升为介入焦点[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5):84-90.

[13]范燕宁.抗逆力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两面性特点——以北京市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服刑者的情况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6,11:10-12+46.

第3篇: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情绪问题 教育管理 人格特征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指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向城市打工的过程中,受到环境、制度、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留守在农村与父母间断性分离的那部分儿童。由于社会发展及城市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了城市,这就使得留守儿童的规模在逐年增大。而由于与父母的长期分离,这部分儿童缺乏家庭的关爱和教育,其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出现了情绪及行为方面的问题,并逐渐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在国家重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农村儿童将成为未来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教育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进程和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问题以及他们的情感教育就成为了当前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留守儿童情绪发展特点及成因分析

中小学阶段,留守儿童正处于情感性格的转变期,长期无法与父母相处,缺乏足够的家庭教育,会使他们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进而产生消极心态,形成情绪问题。留守儿童的情绪主要外在表现为攻击性强,焦虑、抑郁程度高,不愿意与外界沟通,人际关系敏感,情绪不稳定。另外,多数留守儿童还表现出我行我素、不合群、自私胆小等行为。这些情绪及行为上的变化会使他们比较冷漠、情绪自控不强、自卑拘谨、抑郁压抑、冲动任性、心神不安等。

经研究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情绪问题因性别而表现不同。通常男生表现为攻击性、情绪不稳定的现象较多,女生多表现为抑郁焦虑、自卑退缩、学习压力大等。同时,年龄阶段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亦不相同,中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其情绪问题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状况,即处于三、四、五年级的留守学生,其情绪表现较为明显,年龄较小时,由于心智等发育因素的影响,表现不强烈,相反,初中阶段年龄较大的留守学生,由于心智逐渐成熟且经过长时间的学校情感教育,会逐渐呈现好转趋势。这说明,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问题教育应主要集中在小学及初中的最初阶段,这样效果更好。

产生这些情绪的原因除了父母、家庭因素之外,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和对父、母亲的安全性依恋也是这些问题形成的主要构成因素。就目前的留守儿童问题调查研究分析来看,造成情绪问题的后续原因,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处在主要地位。调查统计显示,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处于人格形成与性格转变的阶段,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长辈的关爱和引导,这其中父母的引导占据很大份量。鉴于农村的社会组成及家庭组成特点,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与引导中占绝大部分比例,其他长辈的教育与影响微乎其微。因而长期与父母处于分离状况,导致这部分留守儿童缺乏足够的情感交流和关怀,一些不良情绪也就应运而生,长期积累,就会产生认知价值上的偏离以及心理成长方面的异常,出现情绪。而实际调查研究显示了,父母进城务工造成的家庭情感缺失、家庭环境的恶化是他们不良人格特点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策略分析

1.叶澜教授认为:学校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学校对待留守儿童,应直面其家庭情感的缺失,要求教师尊重、信任和爱护他们,一视同仁,使他们感觉到教师平等的关爱。

2.教师组织、参与每个学生实际情况的信息调查并记录档案,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然后根据这些档案信息,坚持因材施教,对于留守儿童情感缺乏状况,需进行独特的情感教育。

3.学校应该行使教育的权利,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环境。而寄宿制可以实现对这部分留守儿童更好的监控和规范,学校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推行学校寄宿制,营造良好的人际心理氛围,以降低家庭社会功能弱化的影响。

(二)留守儿童情绪策略思考

1.从思想教育进行强化,提高学校的科学管理水平,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关注留守儿童,给予他们充足的爱,从而营造一个充满爱的、温馨的大家庭,促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正确的是非观和判断力。

2.学校应发挥教育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并利用自己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和权利,与学生家庭建立灵活多样的家校合作模式,融合两者的优势,弥补个体不足,从而确保学校的教育与家庭的教育始终处于一个方向。

3.教师不能吝惜自己的溢美之词,要善于表扬留守儿童,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以帮助其树立自信。比如,教师可为每个学生创造合适的施展才华的舞台,并表扬、鼓励他们,从而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真正融入到班级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家庭的关爱。

4.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既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家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力量,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品质。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班集体活动,使之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温暖与快乐。

参考文献:

[1]刘晓慧,杨玉岩,哈丽娜.留守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0).

[2]殷红敏,班永飞.留守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与复原力的关系研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10).

[3]郑倩.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第4篇: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008-01

一 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

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关于留守儿童的文献研究就越多。但目前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比较肤浅。有的作者称这群特殊的孩子叫“留守孩子”、“留守少年”等各种称谓。但笔者认为“留守儿童”更加准确恰当。在年龄上也有很多争议,有人将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为“农村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留守在家乡,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16周岁以下的群体主要集中在农村接受义务教育的群体”。随着研究的深入,在留守儿童年龄标准方面有逐渐达成统一的趋势,以《联合国儿童公约》的年龄为准。经过对各种文献的对比研究,笔者认为留守儿童就是农村地区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需要父母单方,祖父母或委托人监护,抚养的年龄未满18周岁者。

二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

儿童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最旺盛,心理变化发展最快。也是人格、态度、心理健康等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父母长期的缺位和隔代抚养的局限性使留守儿童的认知、情感、道德、个性等发展的关键期得不到正常的呵护和教育,从而造成心理发展上的缺陷。

1.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自卑感。由于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对外界敏感,缺乏安全感,易陷入自我责备中,表现为孤独感、敏感自卑等。孤独感是留守儿童最多的情绪体验,自卑是留守儿童群体的代表情绪感受。大多数学者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并指出留守儿童和父母沟通较少,让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依恋感,变得孤单、自卑。

2.留守儿童存在性格孤僻。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任何人无法代替的,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影响一生的重要环节。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接触,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自卑懦弱等人格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

3.留守儿童在交际上存在问题。留守儿童的交际能力差,尤其是同伴交往能力。他们有一种孤僻的心理,即沉默寡言、喜欢独来独往等。多数学者调查显示父母均在家的非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和自信心方面显著高于单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而单亲外出留守儿童又显著高于双亲外出的留守孩子。留守儿童的交往问题显著地受父母在外打工时间和回家间隔时间长短的影响,时间越长影响越重。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女生比男生在交往交流问题上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三 留守儿童的特征

1.放任型。这类孩子的父母大多以做生意为主。他们的家庭较富裕这些孩子的零花钱较充裕,这便使他们养成了乱花钱的毛病。这些孩子胸无大志,学习一团也是糟。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他们便更加肆无忌惮。

2.外强中干型。在坚强的外表下,他们有一颗脆弱的心,他们易受到伤害,情绪不稳定。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呵护和教育,渴望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与父母交流,但是没有。所以,他们更多的对老师有一种依赖。他们喜欢热闹,不喜欢独处。当看到别的父母来看望自己的孩子时,他们马上就会有情绪低落、急躁易怒,仇恨父母等情绪。这类孩子的学多不够稳定,受情绪影响很大。

3.天天向上型。这类孩子的家境一般,父母大多出外打工,靠出卖苦力或做小生意为生。他们的父母用勤劳和汗水换来不算错的收入,为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这些孩子大多保留着农村孩子的节俭,因为他们深知父母挣钱不易,所以,他们的成绩一直不错。不过,这样的孩子大多比较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有的甚至还有点不合群。

四 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对策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摆脱留守现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将子女带到身边打工所在地的学校就读,摆脱留守的现状。

2.加强学校心理教育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加强学校心理教育,学校要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落实,更应承担起这个重要责任。在学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全面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理论实践能力,进而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抵抗能力和调解能力。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力所能及地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并善于辨证地、发展地看待留守儿童,真正做到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空间。

3.激发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责任与教育意识。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普及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唤起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责任与教育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通过增加沟通次数,见面时间等方式提高沟通效果,增进感情交流,在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上发挥主要作用。在教育孩子问题上,首先不要溺爱孩子,威胁和打骂孩子是家长教育孩子最无能的表现。,教孩子明辨是非。其次要赏识孩子,坚信自己的孩子能行,要及时表扬鼓励孩子,尽可能为他创造经历成功的喜悦和体验。还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孩子的品质和智力是密切相关的,人类最能震撼心灵的是感情。生活中要教育孩子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家长也要以身示范。

五 小结

父母和孩子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也才是儿童心理良性发展的良好环境。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前进,但背后确有很多问题的产生。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已经变得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国家政府给予大力扶持及关心。

留守儿童被留守或产生很多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心理健康的问题。这都需要国家去关注去解决。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这一问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 我国留守儿童现状研究[J].人口研究,2005,4(1) : 29-36

[2]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3]袭开国.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现状及其个体差异[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 4) : 466-467

[4]刘允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第5篇: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犯罪激增;社会干预体系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92-02

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逐年递增的趋势,已经成为农民工挥之不去的心头之痛,同时也是整个国家之痛、民族之痛,倘若不能及时化解留守儿童犯罪的矛盾,“留守儿童”势必会成为“被毁掉的一代”,成为社会新的不稳定因素。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农民工子女问题课题组向北京市科协提交的“七大”提案《关注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显示:“留守儿童”犯罪率增长到总数的60%。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在某些中部省份的基层司法部门汇总的结果显示,该地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案件和人数已达到同类案件总数和人数的75%和%71%。留守儿童犯罪已经成为令人不可忽视的严峻社会问题,如何从社会干预的角度去关注这一特殊群体,切实有效地预防和治理日趋严重的留守儿童犯罪问题已刻不容缓。

事实表明,单纯的运用法律手段是不能解决我国越来越严重的留守儿童犯罪问题,我们应该积极的转变我们的思想,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干预留守儿童犯罪体系。笔者认为对“留守儿童”犯罪的预防、干预和制止应当从变革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社会帮教制度、变革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体系、变革和完善针对留守儿童犯罪的司法制度,来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的预防和制止机制以及国家政策、法律制度的保障机制,共同干预农村留守儿童犯罪。

一、变革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社会帮教制度

(一)突出家庭教育和完善职业家长制

1、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影响人一生的至关重要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出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的下一代。父母与孩子的亲疏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慧的发展和定性。孩子在幼儿时期,父母尤其是母亲不应该离开孩子,外出务工要尽量带孩子随身就读或把孩子寄养在有一定条件、有教育能力的人家,多联系孩子,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尽可能多地回家与孩子见面,让孩子体会到父爱母。

2、鼓励和培育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新举措。最近几年来在我国的劳动力输出大省,诸如四川、河南等地出现了职业家长和托管家庭等新的委托监护方式,由专门的机构或个人,对集中在一起的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进行全方位的照料,这是运用市场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有益尝试,在当地都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并得到了全国妇联的积极肯定。政府应该对此采取对应的规范立法,明确相应的市场准入资质,从业人员的标准,积极推动运用市场力量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二)扶持农村中小学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1、实行留守学生的普查登记。农村学校都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档案资料的内容有,“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临时监护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临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重点是监护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等。

2、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各种动手的实践活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最重要的是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鼓励留儿童,多把机会留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变革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体系

(一)逐步消除户籍壁垒,实施学籍制度改革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城乡户籍分离的二元制管理体系,是造成目前诸多社会弊端的社会体制根源,它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社会劳动力流动和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使流入城市的农民工享有与市民同等的社会权益和公共福利,拆除因其而带来的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之间的差异,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根本所在。

2、实施学籍制度改革。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改革当前的学籍管理制度,取消对农民工子女就读的不公平的、歧视性的政策,这些政策是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潮流的,也是不符合人口流动规律的。放宽民工子女入学条件的限制,为民工子女入学创造有利条件,增设城市配套教育设施,降低打工子女的入学收费要标准,提升民工子女就读学校教学水平,开辟打工子女就学的“绿色通道”,使其享受与打工所在地孩子同等的教育待遇。

(二)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1、完善和规范土地流转制度,加大对农业投入。一是,规范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公平的农村地价评估制度,保证租地或卖地农民应得的土地收益,增强其改善留守子女生活和学习现状的经济能力。二是,加大对种子化肥、农药、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技术和信息扶植力度,增加种地农民的收入,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减少外出务工农民的数量,从而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从根本上预防其犯罪。

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城乡关联产业。在未来可预测的时间里,有机绿色农业、农副产品的深层次加工和与之相关的产业链,在我国都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和开发空间,广大农村天地大有可为。鼓励民工自主创业,投身新农村经济建设,建立健全农民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制度,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留在家乡发展。

三、变革和完善针对留守儿童犯罪的司法制度

第6篇: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贫困;对策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较差

一方面,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过低,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民工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高,对孩子的学体期望值较低,缺乏硬性约束,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从大歇乡的调查情况来看,有91.4%的留守儿童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祖辈生活在一起,委托其他亲戚或熟人监护的仅占8.6%。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特别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2.性格缺陷

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明辨是非能力差,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造成一定程度的道德缺失和不良行为。例如:经常说谎,爱说脏话,不服管教,打架斗殴,模仿成年人抽烟喝酒,被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拉拢、利用,甚至参与盗窃、抢劫。一些常年在外打工、经商的父母,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拿钱方面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儿童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他们自恃手中有钱,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懒惰贪玩。

3.心理障碍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关爱,致使部分“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不少“留守儿童”性格内向,情感淡漠,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差,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自卑的思想,有较强的孤独感。

二、“留守儿童”教育对策探索

近年来,针对日益严峻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我校高度重视并进行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

1.农村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

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重点是监护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等; “留守儿童”父母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工种、经济收入情况、对子女的希望要求、与子女联系沟通情况等。

2.建立示范家长学校。

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教师应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要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要多予指导;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入大班级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

3.实施“四个一”工程。

要求每位家长每周打一个电话;每月写一封信;每月至少与班主任或科任教师通一次电话;每年回家团圆一次。

4.建立“留守儿童”学习指导制度。

在学习指导上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科任教师备课要做到“五个明确”,明确教学目标,明确课程标准要求,明确教材特点、难点、重点,明确双基训练任务和方法,明确教学思路;上课要做到“五个精心”,精心设计导语,精心安排教学环节,精心选择教法,精心使用教具,精心设计练习;作业要做到“三批三改”,基本题多批多改,重点题细批细改,对学习困难的留守儿童要面批面改。

5.积极开展教育活动,促进“留守儿童”的管理。

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有利于促进“留守儿童”的管理。学校应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并侧重“留守儿童”,开展一些扎实有效的活动。每学期召集全校儿童开展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强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举行“关爱留守儿童见真情”主题班会、“为留守儿童办实事”实践活动等,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打电话、写信等沟通,加强与家长的亲情交流、给“留守儿童”送生日贺卡等系列教育活动。同时班主任要带领“留守儿童”过集体节日,让他们融入到班集体之中。总之,正面教育可以让儿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而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有利于消除留守儿童孤单、悲观的阴影,促使他们愉快生活和学习,从而领悟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关爱之情。

6.注重“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把关爱留给儿童。

“留守儿童”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这就需要长辈、老师与他们进行情感上的沟通,要尽量寻找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扬他们的特长,并适时加以引导;要注意谈话的技巧和方法,美的语言。做到这些,不但可以更好地传授知识,而且还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净化孩子的心灵。在与留守儿童进行情感沟通时,脸上一定要有微笑。微笑是一种自信、一种教养,是良好的风度、是成熟的心态;微笑是对成功的赞许、对失败的鼓励;微笑是朵朵小花,应绽放在“留守儿童”寂寞的心田。

总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问题是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它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关系,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充分f调和发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并切实解决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好地推动我们的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墨香榛子;《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原因分析》;2011年5月.

第7篇: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障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07. 110

[中图分类号] D669.5;F323.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07- 0226- 02

在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是对以前“三农问题”的简单重复,而是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权益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农村留守儿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

1 政府方面:以政府为主导,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保障机制

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的实现有赖于国家的积极作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关心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一直被看做是家庭或学校的职能所在。随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愈发突出,它已不单纯是个别性的家庭或者地区问题,而是整个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全局性社会问题,因而国家应当在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问题上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在现代社会,“社会现实的发展与变革是促使成文法规范制定、修订及运行的重要因素。”国家首先要在立法上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供必要的依据。当然,除了在立法层面加强对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代表的社会弱势群体的保障性立法之外,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建立长期的社会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信息。在采用各种形式引导社会各界自觉自愿地参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实践的同时,政府应积极调整政策和措施,从制度上规范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明确相关方面的责任,同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保障工作的支持力度。如:推进相关法律政策的不断完善,使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在法律和政策层面得到切实的保障;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平等分享公共服务资源等。

2 社会方面:以志愿者、社区服务为切入点,构建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援助机制

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状况和教育困境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鉴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特殊性,社会各界可以以志愿服务为切入点启动了相关的帮扶活动,通过建立当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援助机制,组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组织,逐步拓展志愿服务范围,积极营造整个社会共同关心和爱护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当前,我国一些省市已经开展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志愿服务实践,如广东中山大学蓝信封志愿服务行动、茂名青年志愿协会为米粮小学留守儿童创办的“志愿者爱心图书室”等。这些实践活动对于增进社会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认识,培育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心理和自我救助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不过,如何根据各地实际开展积极有效的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实现志愿服务援助的长期化、高效化,仍然是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援助实践中必须不断思考和改进的问题。如:加强关爱留守儿童的各类社会宣传;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对留守儿童的保障和监护作用;积极引导非政府组织的建立,鼓励社会多种力量的参与;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水平,保障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等。

3 学校方面:以学校教育为立足点,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引导机制

学校不可能完全替代父母在儿童学习、成长中的作用,但学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由于父母教育功能缺位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我们可以通过改进学校的教育设施和教育方式,努力发挥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维护中的作用。具体而言,学校要根据孩子对学校、对老师的强烈信任感,发挥学校在孩子成长中的凝聚力和引导力。学校要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对留守儿童存在的学习和思想问题及时进行疏导教育。学校可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来安排教学计划,在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孩子自强、自制、自尊的良好品质,鼓励他们勇于正视困难,面对挫折。学校还可以积极组织和开展学校与“留守儿童”父母,“留守儿童”本人与其父母的联系活动,增进“留守儿童”本人与其父母间的交流与沟通,同时也便于“留守儿童”父母及时了解其子女的真实学习、生活情况。针对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无人照管的情况,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已有资源开办寄宿制学校、假期学校等,逐步弥补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和家庭教育方面的不足。

落实教育公平的政策,改善外来民工子弟就学条件。政府要统筹管理,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待遇,增加教育设施,降低收费标准。有条件的可利用已有资源开办寄宿制学校,假期学校等,逐步建立起社会监护体系,放宽按户籍入学的政策,让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能在父母工作地入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肖正德.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进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6(1).

[3]张静.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J]科教文汇,2009(3).

第8篇: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范文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中国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农村的一个普遍问题,留守儿童的本质是父母外出打工而无法将其未成年子女带在身边照顾,是亲子分离而形成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期没有父母的关爱和指导,学业和个性的发展都受到影响,导致一些极端的事例的发生。2015年3月21日,全国妇联在中国妇女活动中心召开了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和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的会。在会上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人数、学龄比例以及地区分布等都做了详细的统计。《报告》是将2012年全国1%人口作为调查对象,从《报告》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已超过6000万人,在未成年不满16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4000万以上,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69%。尤其是在2006年后,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及规模迅速增长呈直线上升。在全国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30􀆰19%。由以上的数据显而易见,农村留守儿童在全国农村儿童中所占的比例之高,且主要以低龄的留守儿童为主。

(二)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

(1)隔代家庭教育逐渐成为农村留守儿童主要的教育方式。(2)农村留守儿童无法得到有效的引导和监护。(3)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较低。

二、东山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

(一)云龙县东山村概况

东山村位于云龙县南部,距县城15公里。交通较为方便,东山村是宝丰乡的一个自然村,现有农户416户,共有乡村人口169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有1322人。现今,东山村全村土地面积为65􀆰76平方公里,海拔1988千米,年平均气温为17度,年降水量为940毫米,适合种植核桃等农作物。东山村属于贫困村,主要以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主。本文的调研对象为东山村,目前常住人口共包括101户家庭,共有440人,其中有170人超过55岁,该村的人知识文化程度较低,大多数是文盲不识字和小学学历,最高文化程度是高中,而且仅一人,初中文化水平为6人。30到50岁之间的中青年知识文化程度也并不理想,总人数共有166人,其中大多数为小学学历,只有一人为中专学历,初中水平的人共有9人。从这些数据可以得出,东山村村民的文化程度较低,父辈受教育的情况稍好于祖辈。因此,东山村祖辈教育和父辈教育所存在的差异直接反映在东山村的留守儿童身上。

(二)东山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

东山村全村儿童共有68人,非留守儿童有22人,留守儿童有46人。根据调研,东山村留守儿童各年龄阶段人数0-5岁学龄前儿童:12人;6-11岁小学:16人;12-14岁初中10人;15-17岁大龄8人。监护类型及比重:隔代教育32人比例占70%;叔叔和婶婶教育4人占90%;姑姑和姑父教育3人占6􀆰5%;姨和姨夫教育2人占4%;自我监护教育2人占4%;单亲监护的3人占6􀆰5%。全村留守儿童共有46户,笔者从中选择了20户留守家庭进行了详细的调研。调查中可以看出,东山村留守儿童的主要监护类型是隔代教育,监护人主要是爷爷、奶奶,其年龄一般在60岁左右,知识文化程度大多都是文盲不识字,只有极少数的知识文化程度是小学和初中。由此可以得知留守儿童教育是一大问题。爷爷、奶奶思想和观念都比较陈旧,不能很好地引导这些留守儿童的成长。东山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1.家庭教育结构呈现多样化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大致可以分为5种:①隔代监护;②单亲监护;③上一代的亲戚监护;④自我监护或同辈监护;⑤非亲属监护,留守儿童寄养在非亲属家中。东山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监护类型呈现多元化。从调研的数据统计情况来看,调研的20个家庭中,直系亲属监护的有16个,近亲亲属监护的为3个,自我监护的仅一个。祖辈对父辈采取的教育方式同样会运用到孙辈的身上,无法采取更加科学和合理的教育方式。2.“隔代教育”成为主流东山村留守儿童的主要家庭教育方式是隔代教育。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由于城市中的户籍制度、高昂的生活费和学费,导致务工人员无法将其未成年的孩子带在身边照顾,只能留在家中,那么“留守儿童”就这样形成了。

三、东山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一)“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

(1)父母关爱的缺失影响留守儿童人格的发展。在父母外出务工之后,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心照顾,会感觉家庭气氛冷清。(2)隔代教育缺乏心理健康教育。东山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主要务工地区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及江浙等发达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平时很难回家,更别说沟通交流,无法在子女需要时及时给予关心照顾,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上显得力不从心。(3)教育主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文化水平影响教育方式。隔代监护教育型的家庭,爷爷、奶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家庭日常的生活花销上。匮乏的物质生活再加之贫瘠的精神世界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自卑感和无助感,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极其不利。(4)隔代监护不力,安全缺乏保障,由于父母打工在外,而负有监护责任的爷爷、奶奶等人又无力照看,致使留守儿童受人欺负、被侵害、意外受伤甚至丧失生命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1.家庭方面的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抚养孩子的重任就落到了祖辈的身上,但是祖辈接受的文化教育程度较低,尤其是在教育理念上,对孩子的关爱表现在重物质轻精神,重养轻教的教育方式,在很大限度上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2.学校方面的原因农村学校缺乏基础设施,缺乏优良的师资团队。所以对于农村学校而言,加大资金投入、政策扶持是目前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解决东山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长辈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1)加强父母责任心。(2)选择正确的监护人。(3)注重教育方法。

(二)学校担负起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重任

(1)学校应提高对留守儿童管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2)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3)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

(三)政府履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职责

(1)成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关爱机构。(2)开展家长培训,重构良好家庭文化氛围。(3)让城乡儿童获得同等教育。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否成功对儿童今后的成才道路是至关重要的。留守儿童大多数受到的是隔代教育,而祖辈的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较为落后,甚至有些观念想法缺乏科学性,会对留守儿童造成不良的影响,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不利。当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求助身边的家人而得不到解决,甚至是得到错误的引导时,还会带来许多连带社会问题。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个综合的问题,不仅需要更好的家庭教育,更需要政府、社会共同承担这份责任,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走进校园,构建一个良好而有效的留守儿童教育体系,改善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作者:邵源春 赵晓蓉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第9篇: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范文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7-0652-02

【关键词】 精神卫生;创伤和损伤;暴力;儿童;农村人口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产物,特指农村地区大量劳动力外出打 工,使未成年儿童留在家乡,缺少父母一方甚至双方有效的监护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由 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其心理社会能力发育偏离以及健康问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包括儿 童教育和社会工作者的关注。

1 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

留守儿童的父母将儿童托付给在家的一方或长辈、亲戚朋友等,受托方(监护人)的选择及其 照顾的好坏会关系到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与发展。

对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李庆丰[1]将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 分为隔代、上代(亲戚和朋友)和自我监护,未考虑父母一方抚养类型。段成荣等[ 2]将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分为单独留守,占4.41%;与父亲留守,占2.46%;与母亲留 守,占7.73%;与父 亲以及其他亲属留守,占25.96%;与母亲以及其他亲属留守,占8.04%;与其他亲属留守 ,占51.76%。叶敬忠等[3]以社区为研究单位,将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分为4 类,即隔代( 祖辈)监护、单亲(父亲或母亲)监护、上代(亲戚或邻居)监护、同辈(哥哥姐姐或自我 )监护等,对陕西、宁夏、河北和北京地区10个村庄的调查结果表明,前2种类型分别占16 .9%和79.2%。殷世东等[4]将留守儿童监护分为单亲监护型、祖辈监护型、亲朋 监护型和自我监护型,安徽省皖北地区的4种监护类型分别占52.5%,40.5%,4.7%和2.3 %。

综合研究表明,尽管调查地区不同,但全国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都是以单亲监护为主,其 次为隔代监护。而在单亲监护类型中,又以与母亲留守为主,这与我国“男主外,女主内 ”的传统文化有关。单亲监护特别是母亲作为监护人,面临着很多的家庭教育压力。一方面 单亲监护人面临着繁重的农活及家务劳动负担,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和情感交流;其次是农 村地区的女性往往文 化程度偏低,难以胜任对子女的教育任务。隔代监护则可能发生对儿童生活照顾不够理想、 对儿童学习辅导或监督束手无策、对儿童缺乏情感沟通或缺乏管教等[5]。

2 留守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是最易出现和给予关注较多的问题。鉴于国外对亲属抚养儿童心理 卫生问题研究经验,有必要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卫生需求进行广泛的评价[6]。

2.1 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 既往的观点认为,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偏低 ;还有一些研究认为,外出打工家庭的经济状况优于非外出打工的家庭,留守儿童的主观幸 福感应该高于非留守儿童。但张丽芳等[7]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定留守 和非留守中学生的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略低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这可能因为缺少父母的直接关爱和情感交流,引起主观幸福感降低,从而削弱经济 状况优势及其相关幸福感的增加。

2.2 留守儿童的孤独与抑郁 由于留守儿童缺少家庭的亲情关怀,长期与父 母两地分离,缺少与父母交流的机会,留在家里的祖辈、其他亲戚或母亲/父亲无 暇顾及他们的情 绪变化和情感需求,长期积累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非常不利。有研究用“儿童孤独量表(CL S)”评定三~六年级留守小学生的孤独感,结果表明,有孤独感的留守儿童占17.6% [8]。还有研究显示,留守儿童虽然退缩、无助、自卑、寂寞等心理行为增加,但与非 留守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

2.3 个性发展的偏异 留守儿童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 他们特别需要长辈 尤其是父母的关爱与引导,然而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 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人际关系和自信心明显不如父母在家的儿童 [8]。长此以往,一些留守儿童变得郁郁寡欢、脾气古怪、孤僻内向、性情淡漠, 甚至会产生怪诞失常行为;久而久之,极易造成认知和人格发育偏异。

2.4 心理病理症状增加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使用多种心理卫生评定量表评定 留 守儿童的心理病理症状。黄爱玲[10]运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评定中学生的心 理卫生问题表明,留守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检出率为27.3%,主要为轻度心理问题,其中 强迫症状为55.6% ,焦虑为26.3%,抑郁为24.2%,偏执为23.5%,敌对为22.2%。王东宇等[11] 同样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在福建3个地区中学生调查结果表明,30.3%的留守儿童有 心理问题,其中强迫为6.3%,焦虑为16.2%,抑郁为12.3%,偏执为8.5%,检出率显 著高于非留守儿童。

3 留守儿童的伤害与暴力

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家庭和父母的有效监督,伤害和暴力以及虐待问题成为新的公共卫生问 题。

3.1 伤害 留守儿童由于疏于监护以及在心理应激情况下,难以及时获得父 母的心理支持,很多研究者推论其伤害行为的发生情况可能更为 频繁,所以应开展调查和监测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伤害行为现状、特征和影响因素等课 题的研究。由于农村地区的地理特征,留守儿童的溺水死亡事件时有发 生,农村留守儿童的道路交通伤害、触电等也较多见。与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有关的问 题之一是留守儿童的自伤行为和自杀意念、自伤未遂等增加,自杀死亡的案例时见 报道。

3.2 虐待与忽视 国外研究表明,亲属抚养(kinship care)儿童的躯体 虐待、忽视和待发生率增加[12]。然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情况复杂, 其虐待和忽视情况可能不同,如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可能更多放任对孙辈的管教,其他亲 属 往往不便管教。但有研究显示,父亲外出打工或工作是中学生反复躯体虐待和情感虐待的危 险因素[13]。同时,隔 代和上辈监护对留守儿童情感和医疗上的忽视问题增加[14]。农村留守女童的 待/犯问题时见媒体报道。伍慧玲等[15]研究认为,性安全防范意识教育缺乏 、安全监护缺位和农村地理环境缺乏安全性防范是女童遭受犯的危险因素,必须严格父 母的 监护责任。家庭、学校、社会要对留守女童加强性安全的意识教育,在加强犯活动 防范的同时,加大打击和惩处的力度,震慑犯罪分子。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难以在短时期内消除,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有扩大的趋势,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和伤害预防控制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

4 参考文献

[1] 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 地的调查报告.上海教育科研,2002,(9):25-26.

[2] 段成荣,周福林. 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5,29(1):34-36.

[3] 叶敬忠,王尹欢. 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 人口研究,2006,30(3):55-59.

[4] 殷世东,朱明山.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基于皖北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中国教育科学,2006(2):14-16.

[5] 黄小娜,吴静,彭安娜,等.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 医学 与社会,2005,18(2):5-6.

[6] LESLIE LK, GORDON JN, LAMBROS K,et al. Addressing the developmental and m ental health needs of young children in foster care. J Dev Behav Pediatr,26(2):1 40-151.

[7] 张丽芳,唐日新,胡燕,等. 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中国健 康心理学杂志,2006,14(4):368-370.

[8] 王良峰,张顺,孙业桓,等.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研究.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 06,15(7):639-640.

[9]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8.

[10]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4) :351.

[11]王东宇,林宏. 福建省284名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 中国学校卫生,2 003,24(3):521-522.

[12]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Committee on Early Childhood and A doption and Dependent Care. Developmental issues for young children in foster ca re. Pediatrics,2000, 106(5):1 145-1 150.

[13]陶芳标,叶青,Kim SD,等. 青少年童年期反复身体和情感虐待经历及其相 关因素研究.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4):310-314.

[14]唐喜梅,卢清. 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 内蒙古师范大 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10):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