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光伏产业优缺点范文

光伏产业优缺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光伏产业优缺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光伏产业优缺点

第1篇:光伏产业优缺点范文

1构建指标体系和基于ISM的定性分析

1.1指标体系的建立在文献[7~9]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光伏发电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内含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的光伏发电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子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如表1所示。

1.2基于ISM的定性分析ISM是一种系统结构建模的方法,主要用于分析组成复杂系统的大量元素之间存在的关系,通过邻接矩阵和可达矩阵及层级划分,得出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解析结构图清晰地看出哪些因素是深层因素、中层因素、浅层因素、表层因素。根据光伏发电投资风险分析的指标体系及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邻接矩阵表。经过前期一系列的计算,得到ISM模型的结果表,即根据邻接矩阵表和推移律进行演算得到因素的缩减矩阵,见表2。表2光伏发电投资风险分析的缩减矩阵从市场角度分析,主要考虑产能和利润空间两个因素。光伏发电成本来自元件,元件的产能高,可选择的空间就大,反之就小。目前光伏产业虽然得到了政策支持,但实际中仍面临核心技术壁垒,如硅材料的技术壁垒。在实际投资建设中,工期长短直接影响了投资风险和成本,严格控制工期长度,按时保量地完成光伏电站的建设,是光伏发电投资风险中最重要的因素。光伏发电主要依赖光照,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要求比价高,当地光照时间和强度直接决定了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光伏发电的最终目的是并网,但其发电受自然气候因素影响较大,发电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所以能否并网也是投资风险的考虑因素。考虑表2中的因素,采用ISM模型分析可以看出,光伏发电风险的根源在于实施进度。目前光伏项目上马很多,造成了产能过剩,加上电网接入的限制,对光伏发电企业的财务资金形成很大的压力。由于光伏发电的间歇性,产品的竞争力不如常规电源,最后会影响光伏大规模并网。设备可靠性直接影响上网电价,这是由于电池板的可靠性及成本费用在光伏发电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除此之外,国内外竞争对手通过对原料采购环节的干预也会间接影响上网电价。中国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支持和行业规模影响了发电企业的选址。最后光伏发电企业的投资风险集中在核心技术、厂址选择和国家产业政策3个方面。对于发电企业来说,国家产业政策是没有差别的,如果要降低投资风险,应当从掌握核心技术和选好厂址2个方面进行努力。

2光伏发电投资风险的ANP模型

2.1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3种。

2.2评价指标的一致化处理根据表1各指标的性质,可以看出其中既包含极大型指标也包含极小型指标。指标的一致化处理就是将各指标统一成极大型或极小型,此处统一规划成极大型指标。转换方法为x*=M-x,其中M取指标值的最大值。

2.3光伏发电投资风险的ANP模型及权重的确定根据ANP赋权准则,综合表1中指标间的关系,建立ANP模型。ANP在实现各要素的赋权时,先要对要素进行两两比较,获得判断矩阵,然后综合德尔菲法得到的专家意见,再在SD中进行计算。15个要素的权重如表3所示。表3ANP模型的因素权重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局部权重极限权重市场风险C10.129597C11产能情况0.2499810.0323968C12利润空间0.7500190.0972技术风险C20.498179C21工期0.1047290.0521738C22硅材料核心技术壁垒0.6369860.317333C23造价成本0.2582850.1286722环境风险C30.246640C31光照强度及时长0.2777310.0684996C32并网0.5136690.1266913C33空气水噪音0.0497790.0122775C34装机容量0.1588210.0391716政策风险C40.059837C41补贴政策0.6369860.0381153C42标杆上网电价0.1047290.0062667C43利率0.2582850.015455管理风险C50.065748C51原材料供应0.6586450.0433046C52财务0.1561820.0102687C53决策0.1851730.0121748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个要素的权重。W=(0.032,0.097,0.052,0.317,0.129,0.068,0.127,0.012,0.039,0.038,0.006,0.015,0.043,0.010,0.012)T

3实例分析

以某发电集团拟建光伏电站面临的投资风险为例进行说明,有4个备选方案可选择,分别为A1,A2,A3,A44个方案。各方案的评价指标值对表4数据进行预处理后,根据指标的权重及处理后的评价指标值得出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然后按照PROMETHEE法的步骤,对各方案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各方案的优先指数、流出量、流入量和净流量,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根据表5,列出基于PROMETHEE-I法和PROMETHEE-II法的方案优劣排序,见图1。PROMETHEE-I法和PROMETHEE-II法的级别高于关系图对比图。图1a显示方案4是最优,其次是方案3,但是在最后一层的排序上出现方案1和2并列的情况,所以使用PROMETHEE-I法不能做出强排序,但是PROMETHEE-II法可以做到。

4评价结果分析

本文将ANP赋权法分别与罗马利亚选择法和TOPSIS结合,将得出的计算结果与PROMETHEE-II的结果比较分析,找出最优分析方法。

4.1基于ANP和罗马利亚选择法基于ANP和罗马利亚选择法的评价结果。

4.2基于ANP/TOPSIS法的评价结果基于ANP/TOPSIS法的评价结果。

4.3评价结果的敏感性分析兼容度是指该评价方案与其他评价方案的等级相关系数的加权平均值。兼容度较大,则该方案的代表性就强,可靠性就高;差异度是指以该评价方案的排序为基准值,差异度越小,评价方案越好。本文中的差异度范围按方案的前3名为基准。计算3种方法的兼容度与差异度,得到评价方法排序,结果如表8所示。经过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在可靠性上本文所用方法优于其他,可以对不同的光伏发电投资风险方案进行择优,如表9所示。

5结论

第2篇:光伏产业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导纳增量法; 扰动观察法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63(2014)04-0028-04

Abstract:This paper compares some common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algorithms, and analyzes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n the basis of Perturbation and Observation method, an improved way--Variable-step Algorithm is presented, to avoid misjudging the maximum power point. After that, the hardware circuit of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controller is also designed and realized. By this experiment, it’s proved that this system would improve response speed and tracking accuracy effectively, furtherly would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of sola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Key words:Maximum Power Tracking Control; Incremental Conductance Method; Perturbation and Observation Method

0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光伏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能源工业的发展方向。太阳能光伏发电就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辐射产生的热能进行有效吸收后,再经电路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过程,而且正因其呈现的巨大潜力发展空间,即使得光伏产业在世界各国都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太阳能电池的利用效率还是较低,而为了解决这一关键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点的跟踪控制。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则是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并使太阳能电池始终输出最大电功率的控制技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太阳能电池就可直接将太阳能转变成电能。一般情况下,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由多种因素决定,如日照情况、环境温度等。通常在不同的环境中,太阳能电池的输出曲线也是不同的,但每条输出电压曲线都存在一个最大功率点,这个功率点将对应唯一的电池输出电压,因此,若想尽可能最优地利用太阳能,就要通过其跟踪控制器来实时测试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Po,不断改变其工作点,直至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Po能够达到最大值,这个过程即称为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简称MPPT) [1]。

1MPPT软件算法设计

1.1几种常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的比较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的速度和精度,数目众多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应运而生。更为常见的有恒压跟踪法、实际测量法、导纳增量法、扰动观察法等[2],现将这几种常用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的优缺点作一比较,具体如表1所示。

1.2“变步长”扰动观察法改进算法

如表1所述,扰动观察法算法简单,且容易实现。但是当系统已经跟踪到最大功率点,或是已经跟踪到最大功率点附近,如果扰动步长太长,或是扰动还在继续,就有可能错过最大功率点,随之将损失部分功率;而当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急剧变化时,跟踪控制器也容易出现误判;另外,跟踪控制的速度和精度还与初始状态和扰动步长的设定有较大的关系。

使其稳定在最大功率点以实现最佳工作。可能之二,如果功率值减小了,则反方向扰动,而且功率值变化幅度若是较大,则相应地加大扰动的步长;功率值变化幅度若是很小,则相应地减小扰动的步长,亦稳定在最大功率点以实现最佳工作。综上所述,即如此不断地对太阳能电池的工作点进行扰动,从而获得最大功率输出。“变步长”扰动观察法的改进算法工作流程则如图1所示。

2MPPT控制器设计

MPPT控制器主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该电路采用的是STC12C5A60S2的8位可编程的微控制器,由电压检测电路、开关管驱动电路、升降压式DC/DC转换电路、电源稳压变换电路及显示输出电路等几个部分组成。

由图2可知,现对其中主要单元的实现功能可逐一展开分析如下:

(1)STC12C5A60S2主控制器。是单片机电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集成电路,带有串口,可直接下载程序,也可随时擦除。其中内置8K字节的FLASH ROM,512K字节的RAM,还有4组8位的I/O口,使用方便,功耗小,并且不易损坏。

(2)电压检测电路。主要是用来检测太阳能电池阵列的输出电压,以及检测升降压式DC/DC转换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同时也包括检测蓄电池的输出电压,而且可将检测得到的数据,在经电路转换后,输送到STC12C5A60S2主控制器中。

(3)开关管驱动电路。这里采用的是MOS型功率管,主要是因为该型功率管具有低功耗、管压降低、电荷储能效应小等特点。STC12C5A60S2输出PWM信号控制开关管V1、V2的通断,若是蓄电池端电压大于其上限额定电压,则断开V1管,停止充电;只有当蓄电池端电压小于其上限额定电压时,V1管才导通,并继续给蓄电池充电。若是蓄电池端电压小于其下限额定电压,将断开V2管,且停止放电;而只有当蓄电池端电压大于其下限额定电压时,V2管才导通,又继续放电供负载使用。通过控制开关管V1、V2的通断,可有效地防止过充及过放,同时延长蓄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

(4)升降压式DC/DC转换电路。通过调节其内部电路开关管的通断时间来调节占空比的大小,改变输出直流电压的幅值,并实现最大功率点的跟踪控制。

(5)电源稳压变换电路。LM317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电压是1.25V,通过改变可调电阻RP的大小,可以得到适合系统供电的直流电压。

3MPPT控制方法的实现和测试结果

3.1MPPT控制方法的实现

本次测试所使用的KNT-SPV01光伏发电系统是由南京康尼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设计生产的,该系统主要由4块太阳能电池板组件、2盏300W投射灯、水平和俯仰运动机构、直流电动机、蓄电池、母线单元、按钮单元、电源组件及若干支架组成。其中的2盏300W投射灯的投射倾斜角度和投射功率均是可以调节的,主要用于模拟晨日、午日、晚日的太阳光。KNT-SPV01光伏发电系统可如图3所示。

3.2MPPT实验波形及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运用扰动观察法改进算法对于提高光伏发电系统中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的速度和精度所具有的明确作用,本文进行了一个对比实验。在环境温度固定为15℃不变时,将光伏发电系统与MPPT控制器相连接,分别测试采用常规扰动观察法和本文提出的扰动观察法改进算法时太阳能电池阵列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以及测试当光照强度变化时,太阳能电池阵列重新跟踪到最大功率点所需要的时间,将其称为响应时间。实验测试结果如图4~图7所示,图中横坐标为时间T(0.5s/格),纵坐标中CH1通道为输出电压Uo(22V/格),CH2通道为输出电流Io(1.2A/格),CH1和CH2乘积为输出功率Po(27W/格)。

从图4和图5中输出功率曲线对比可知,采用扰动观察法改进算法跟踪到最大功率点后,输出功率振动较小,说明采用扰动观察法改进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跟踪精度,而且从图6和图7中输出功率曲线的对比中也可得到更进一步的验证。

4结束语

本文设计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器硬件电路,详细分析了几种常用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算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则提出了“变步长”扰动观察法的改进算法,并与南京康尼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设计生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测试平台相连接,构成了实体独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实验测试结果说明安装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器,可以提高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的速度和精度,而且更相应地提升了其工作效率,势将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欧阳名三,余世杰,沈玉梁,等.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的户用光伏充电系统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6):272-275.

第3篇:光伏产业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 最大功率点跟踪;光伏发电;mppt;扰动观测法;电导增量法;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51-105-01

1 mppt概述

光伏产业是当今世界上增速最快的行业之一。为了实现环境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光伏发电已成为很多国家发展新能源的重点,光伏发电将是未来主要的能量来源。

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与电池结温,负载和日照的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点。在特定工作条件下,光伏阵列存在着唯一的最大功率点。如果直接应用,很难使之工作在最大功率点,无法使太阳能量得到充分的利用。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源,通过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的控制方法来使能量最大化以逐渐成为发展趋势。

2 常见的mppt控制方法

2.1 扰动观测法

扰动观测法(perturbation and observation method,p&o)是最大功率跟踪算法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算法,基本思想是:首先增加或减小光伏电池板的输出电压(或电流),然后观测光伏电池输出功率的变化,根据功率变化再连续改变电压(或电流)的幅值,使光伏电池输出功率最终工作于最大功率点。

扰动观察法由于简单易行而被广泛用于mppt控制中,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该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逐渐显现出来,即存在震荡和误判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检测精度和计算速度的限制,电压扰动的步长一般是一个定值,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震荡。当步长越小时,震荡就越小,跟踪的速度就越慢。要想达到理想的状态,就要在速度和精度做权衡考虑。

在扰动观察算法运行过程中,当工作电压达到最大功率点附近时,由于步长恒定,有些情况下,工作电压会跨过最大功率点,改变扰动方向后,工作电压再一次反向跨过最大功率点,如此往复循环,即出现了震荡,即扰动观察法的震荡问题。

当日照,温度等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光伏阵列的特性缺陷也会跟着发生变化。而扰动算法却无法察觉到,算法还认为是在一条曲线上进行扰动观察,此时就会出现扰动方向误判的情况,即扰动观测法的误判问题。

定步长的扰动观测法存在震荡和误判的问题,使系统不能准确的跟踪到最大功率点,造成了能量损失,因此需要对上述定步长的扰动观测法进行改进。其中,基于变步长的扰动观测法可以在减小震荡的同时,使系统更快的跟踪到最大功率点;基于功率预测的扰动观测法可以解决外部环境剧烈变化时所产生的误判现象;基于滞环比较的扰动观测法在最大功率点跟踪过程中的震荡和误判这两方面均有较好的性能。

2.2 电导增量法(inc)

经过研究,最大功率点跟踪实质上就是搜索满足条件的工作点,由于数字控制中检测及控制精度的限制,以近似代替,从而影响了mppt算法的精确型。一般而言,由步长决定,当最小步长一定时,mppt算法的精度就由对dp的近似程度决定。扰动观测法用两点功率差近似替代微分dp,即从出发,推演出以功率增量为搜索判据的mppt算法。

实际上,为了进一步提高mppt算法对最大功率点的跟踪精度,可以考虑采用功率全微分近似替代dp的mppt算法,即从dp=udi+idu出发,推演出以电导和电导变化率之间的关系为搜索判据的mppt算法,即电导增量法。

由于inc法在实际数字实现时,一般用来代替,因此,当在最大功率点附近一个步长范围内搜索工作点电压时,会出现工作点在最大功率点两边震荡的情形,这就是inc法的震荡问题。当采用inc法时,在最大功率点处会出现三种工作状态:第一种工作状态为稳定在一点的工作状态(非mpp点);第二中工作状态为两点震荡工作状态;第三种工作状态为三点震荡工作状态。

当外界辐照度发生突变时,同扰动观测法一样,使用电导增量法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时也会出现误判。基于以上问题,研究出了几种改进方法,其中,基于变步长的电导增量法可有效的抑制震荡问题,基于功率预测的电导增量法可有效的解决因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误判现象,而基于中心差分法的电导增量法则能够减少震荡和误判的发生,有效的

提高了mpp的精度。

3 小结

本文主要对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的原理做了简单阐述,并比较了几种常用算法的优缺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研究。如能将几种算法优点有机的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使之能满足实际需求是今后的发展方向。随着新兴能源的不断发展和各国政府的不断支持下,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精度和速度的提高将来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夏楠.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及其mppt的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

[2]雷元超,陈春根,沈骏,等.光伏电源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4,23(3):76-80.

[3]d'souza n s, lopes l a c, liu xue-jun. an intelligent maximumpower point tracker using peak current control[c]//ieee 36th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specialists. recife, brazil: ieee,2005: 172-177.

[4]yusof y, sayuti s h, abdul l m, et al. modeling and simulationof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 for photovoltaic system[c]//proceedings of national power and energy conference. lumpur,malaysia, 2004: 88-93.

[5]乔兴宏,吴必军,王坤林,等.基于模糊控制的光伏发电系统[j].1247-1256.

第4篇:光伏产业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太阳能 光伏硅片 切割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6-0034-01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能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传统能源产业的压力可想而知。而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其可再生、无污染的优势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光伏发电所需要的硅片成本虽然下降,但是其切割成本却一直居高不下。目前来说,较为常见的太阳能光伏硅片切割技术为内圆切割技术与多线切割技术两种。

一、常见太阳能光伏硅片切割技术分析

(一)常见太阳能光伏硅片切割技术

1.内圆切割技术

内圆切割(IDsaw),其原理示意图如下。所谓内圆切割,指的是通过利用圆盘型刀片内圆的刃口对硅锭进行切割。在进行内圆切割时,圆盘型刀片会进行高速的旋转,轴向振动因此产生。此时随着内圆刀片与硅锭之间的摩擦力不断加大,可能会在硅锭上残留一些切痕甚至细小的裂隙。这样一来,切割结束后可能就发生硅片崩片甚至飞边的现象。

2.多线切割技术

多线切割技术(Wiresaw)原理示意图如下,是当前进行光伏硅片切割的主流技术。当进行多线切割时,导轮上需要利用钢丝刻制出精密的线槽。需要注意的是,线槽的精密程度必须与切割线的直径相吻合。除此以外,还必须确保按照顺序缠绕的四个导轮线槽上下平行。这样一来,钢丝线就借助线槽构成两张平行的线网,以此来确定切割而成的硅片的厚度以及切割锯痕的宽度。在多线切割机中,导轮的动力来源于发电机,其旋转可以有效的保障钢丝切割线的高速运行。基本而言,切割线在导轮的带动下速度可达10m/s-20m/s。此时,喷砂机会将砂浆喷射到线网之上。因为切割丝的高速运转,覆盖其上的碳化硅研磨料就能对硅锭进行切割。而钢线的放出与收集都需要依靠线轮。多线切割机所能切割的硅锭直径并不是无限大的,而是取决于几个导轮之间的空间。目前来说最为常见的多线切割机所能切割的硅锭直径在150毫米到200毫米之间,并且伴随多线切割技术的发展,一些性能优良的多线切割机所能切割的硅片直径可达300毫米。

(二)内圆切割技术与多线切割技术比较

内圆切割技术每次仅能切割一片,可谓效率低下,而且切割的硅片容易破损,可能会耗费较多的原料。而与之相比,多线切割技术的优势就体现出来。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多线切割技术效率较高,它不像内圆切割一次只能切割一片,每次切割数量几乎可以达到上千片。其次,多线切割技术可以加工直径更大的硅片,这能满足当前形势下对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需求。另外,多线切割技术所具备的精密度也比内圆切割技术高的多,并且多线切割技术所能切出的硅片更薄。这也就意味着当硅锭相同时,多线切割技术可以获得更多的硅片数量,这能够节省大量的原材料。第四,多线切割技术对于硅片的损害几率较低,不易导致破损,能够提高硅片的使用率。第五,这也是多线切割技术所具备的最为明显的优势之一,即其耗费的原料非常少,仅为内圆切割技术的一半左右。

但是,作为主流的多线切割技术现阶段依然存在问题,影响了其性能的进一步发挥。在利用多线切割技术进行切割时,导轮上需要覆盖上千条钢丝切割线,每次加工虽然可生产上千片硅片,但是如果有环节出问题的话,那么带来的损失会十分严重。具体而言,与内圆切割技术相比,多线切割技术具有以下劣势。

第一,对硅片厚度的调节难度较大,尤其是在切割的过程中,对于硅片切割的质量无法进行有效的监测与控制。与之相比,内圆切割技术则每次切割一片,其质量控制和监测较为容易,对于厚度的调节也比多线切割技术更简单。第二,多线切割技术的生产成本较高。具体表现为金属线的使用,通常金属线只能使用一次,并且其生产制造价格成本高。内圆切割技术使用的内圆切片机成本远远低于多线切割机。第三,多线切割技术对于切割过程要求更为严格,因为如果在切割时发生故障,比如金属切割丝断裂,则会导致整个晶硅棒报废。也就是说,多线切割技术存在潜在的风险。

二、电火花线切割技术在太阳能光伏硅片切割中的应用

常见的太阳能光伏硅片切割技术各具优势与不足,因此为了满足日益复杂的光伏发电系统,探寻更为先进的太阳能光伏硅片切割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众多技术人员为了进一步降低硅片切割的损耗,并控制硅片的厚度,不断进行研究,而最终电火花线切割技术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的最佳选择。

但是众所周知,应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中的硅片电阻率范围为1Ω・cm到10Ω・cm。硅片电阻率在该范围内意味着其具备导电性,但是与其他金属相比其电阻率却较高,因此其导电性能与其他金属相比差一些。这也就意味着晶硅原材料在放电的过程中对加工电流有种种限制。这样一来,在切割太阳能光伏硅片时并不能直接使用普通的电火花线切割技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外在这方面较为成熟的技术是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技术,而我国则在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技术上发展的更加深入。依托于电火花线切割技术原理而发展的高电阻半导体放电加工模型已经被验证,其前景广阔。

结语:

综上所述,太阳能光伏硅片的切割成本决定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推广。目前来说,较为常见的硅片切割技术为内圆切割技术以及多线切割技术两种。这两种切割技术在应对常规硅片时具备其特有的优势,但是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硅片切割技术所要面对不仅仅再是一般面积和厚度的硅片。虽然因为硅片的特殊性,电火花线切割技术不能直接作用于其上,但是相信通过不断创新,利用电火花线切割技术切割光伏硅片的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刘宇.光伏行业硅切片废水预处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2] 石志学.太阳能光伏硅片切割技术及切割钢丝生产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8).

第5篇:光伏产业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建筑光伏发电;并网发电;经济效益估算;绿色建筑;分布式能源

引言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战略,绿色建筑的概念日益被人们接受。我国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将超过30%。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对太阳能的利用是重要的一部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目前较为成熟,市场上应用广泛,市场运营模式健全,经济效益可观,而且国家大力扶持,有一系列补贴政策。所以太阳能是目前利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建筑光伏发电较集中式光伏电站,对土地资源的要求更低,且电能可以就地消纳,无需长距离传送,避免了电能的损耗,同时对公共电网的冲击也较小。建筑屋顶可利用面积大,增长潜力巨大,是可再生能源发展利用的重要方向。绿色建筑的光伏系统在设计应用时,需要考虑其他方面的要求,如对建筑结构承载能力的考量,对建筑功能和外观的影响。系统设计会变得更为复杂,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建筑的周边环境,阴影遮挡,选择相应的光伏组件,安装位置和方式,兼顾建筑的外观,同时考虑发热对建筑的影响。设计流程为:光伏电量需求分析,确定光伏系统的形式,收集当地日照、气象、地理等条件,确定建筑可利用光伏发电的区域;光伏组件的选型与布置、确定发电容量,控制器、逆变器的型号容量选择,组件的支架与安装方式设计,交流侧系统设计,系统防雷、接地与保护的设计与配置,监控和测量系统的设计。

1光伏发电主要设备选型

1.1光伏组件的选型及安装

1.1.1光伏电池类型及特点分析光伏组件需满足下列要求:(1)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够承受诸如冰雹等极端天气的影响;(2)有良好的密封性,可以防风、防水、减少外界对太阳能电池的腐蚀;(3)抗紫外线辐射;(4)绝缘良好;(5)电池单元间的连接可靠且能耗小;(6)有足够的工作寿命,一般工程上要求有2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7)组件之间的特性偏差不大,有相同的输出特性。主流的太阳能组件尺寸规格大约有两种,1000mm×1600m和1000mm×1900mm,分别由60个和72个电池片组成。整个系统应尽量选择同一型号的光伏组件,避免出现各支路电流不平衡,各时段效率不同等情况。1.1.2光伏设备的组装要求光伏电池方阵应选择朝南安装,如果有特殊原因限制,方阵面向东或西偏转的角度不应大于当地地理纬度的角度[1]。在屋顶安装光伏系统时,应设置避雷装置及栏杆扶手等保护设施。光伏阵列一般为固定式安装,安装倾角可参考文献[1]附录B的值,不同于集中式电站,建筑光伏与屋顶面积、周边环境、屋顶承载力等相关,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光伏设备支架的承载和防风及屋顶的承重应经过严格力学计算的验证。光伏组件间距的设计原则是在冬至当天9:00~15:00光伏方阵不被阻挡。光伏阵列的布置需要综合考虑屋顶面积的利用率和早晚阵列前后遮挡所造成的热斑效应来选择横排或竖排方式。根据理论计算,横向排布可比纵向排布多5%左右的发电量,增加20%的占地面积,但安装的工程量和难度会稍大。

1.2光伏逆变器的选型

光伏逆变器将光伏发出的直流电转换为民用电压的交流电或并网点电压的交流电,是光伏发电系统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光伏逆变器的选型原则如下:(1)由于光伏逆变器容量越大,单位功率制造成本越低,效率越高,对于绿色建筑,可考虑选用一台容量可覆盖发电功率的逆变器;(2)由于一天中光伏发电量变化较大,需要选择直流输入电压范围宽的逆变器,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增加光伏系统发电时间;(3)需要有抗干扰能力和过载能力;(4)当光伏发电系统发生故障后,逆变器应能将光伏系统从主网中解列,当故障排除后应能重新并网;(5)光伏逆变器必须装有防止孤岛运行的保护措施[2]。MPPT(MaximumPowerPointTracking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器可以对光伏阵列直流输出的最大功率点进行跟踪,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随环境温度和日照强度的变化会呈现不同的功率输出特性,MPPT控制器及其算法可以通过改变负载特性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典型的MPPT算法有:扰动观察法、定压跟踪法、模糊控制法、导纳增量法[3]。这些控制算法各有优缺点,应用于建筑光伏系统时需要根据实际环境情况及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算法。根据实际的设计经验,光伏组件的串联数目一般为18个、20个或22个,依据光伏组件的选型计算出逆变器MPPT电压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最大直流输入电压,选择符合要求的MPPT电压范围,并估算整个系统的发电功率和直流侧总电流,最后决定逆变器型号和个数。

1.3汇流箱的选型及安装

汇流箱的作用是将光伏方阵的多路直流输出电缆分组并汇集,使得接线有序便于维护,在发生局部故障时,可以局部检修,不影响整体工作,汇流箱的下一级接入逆变器,建筑光伏系统中常用12串或16串输入的汇流箱,汇流箱中应由直流故障保护单元、断路器、熔断器、防雷、浪涌保护器等元件构成,并配有电量检测系统和通信单元,可以实时将汇流箱内部的分支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上传到控制中心并可以远程操作开关。汇流箱的安装位置应就近安装在组件串的附近,从而减少电缆铺设长度和线损。箱体的安装高度满足各限制的要求,箱体底部留有足够空间用来安装、维修,箱体的防护等级应根据现场环境确定。

2光伏系统运行方案

2.1独立运行系统

独立光伏系统即离网光伏发电系统,系统所发出的电能提供本建筑物内电器使用,与公共电网隔离。负荷类型可以是直流负荷,交流负荷或者交直流混合的负荷。系统可分为有蓄电池和无蓄电池系统。在有蓄电池系统中,当发电功率大于本地负荷,可以将电能存储于蓄电池中,在发电低谷时使用。当发电功率低于负荷,并且蓄电池提供的电量仍不满足要求时,可以使用公共电网提供负荷。系统中需要安装光伏控制器,在蓄电池充满电时,光伏系统停止发电,防止蓄电池过充,当蓄电池低电量时,停止蓄电池放电,有效保护蓄电池。

2.2并网运行系统

并网运行是通过并网逆变器将所发的电能直接并入电网,光伏发电系统可以看做是一个分布式的电源,在建筑的公共电网接入点,电能可以是由电网流入建筑,也可以由建筑流向电网。相比独立运行系统,并网运行可以不采用蓄电池和光伏控制器,但需要并网逆变器和防孤岛运行系统。并网运行可以充分利用光伏电能,不会造成能量浪费,系统的固定成本比独立运行系统小,使用寿命一般按25年设计,而独立系统受制于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为10年左右,并网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目前并网技术已经成熟,建筑周边的电网接入点较多,因此,在设计建筑光伏发电系统时,一般重点考虑并网运行方案。并网逆变器配置以太网通讯和RS-485接口,把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上观察、操作,监控系统应对下列参数进行监测和显示:光伏阵列直流侧的电压和电流、交流侧电压和电流、当日发电量、实时发电功率、总发电量、太阳辐射量、环境温度等系统参数、光伏组件温度,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故障状态等信息。

2.3系统接线的设计方法

以并网运行系统为例,并网接入电网的方式有:专线接入和支线接入方式。在设计系统前应先统计光伏组件的总数,选择串联个数和总串数,根据串数选择合适的光伏汇流箱型号和个数,组成光伏系统直流侧的接线。为保证系统电压稳定,每一串组件个数必须相同,而每个汇流箱接入的串数可以不同,要以节省汇流箱个数为原则进行分配。统一连接到室内直流配电柜,直流电压接入光伏逆变器逆变后连接到公共电网中。并网型建筑光伏发电系统是典型的分布式电源,为保证并网后对公共电网的冲击影响不超过限值,要求分布式电源的装机容量不超过上一级变压器容量的20%。

3经济效益分析

在设计建筑光伏系统时,经济效益是衡量项目是否可行的一个重要指标,需提供经济效益的评估表,确定投资回收周期和收益。建筑光伏系统输出功率相对较小,一般而言,一个建筑光伏系统项目的容量在数千千瓦以内,相比集中式电站,免去了土地价格,降低了安装费用和输配电费用。建筑光伏系统项目在发电过程中,没有噪声,也不会对空气和水产生污染,环保效益突出,因此,发电系统的外部效益同样不可忽视。

4案例

以上海地区一个绿色建筑示范工业园屋顶光伏系统的设计为例,选择并网运行模式,可利用的屋顶面积约为5000m2,采用1496块1.6m*1m的光伏组件,最大输出功率为250W,装机容量374kWp。22块组件为一串,共68串,每12串接入同一个汇流箱,不同建筑之间不宜共用汇流箱,所以项目总计使用7个汇流箱。所有直流线路接入园区的配电间的直流配电柜内,采用一个550kVA的三相逆变器,满载MPPT电压范围为450-850V,最大输入电流为1200A。光伏组件分别安装在2个车间、1个办公楼的屋顶以及停车场顶棚上,组件的安装倾斜角度为25°。上海地区的年太阳辐射量约在4700MJ/m2[4],则每块太阳能光伏组件年发电量为421.2kWh,1496块光伏组件的年发电量为630115kWh。逆变器平均效率为96%,其他传输损耗加上光伏设备维修保养停运的损耗,系统的效率按80%计算,光伏系统的年发电量可以达到500000kWh以上。根据《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办法》,分布式光伏的“度电补贴”金额为工、商业用户0.25元/kWh,补贴时间为5年,上海市的脱硫燃煤电价为0.4593元/kWh。《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家补贴为0.42元/kWh,期限为20年。本项目光伏组件设计使用寿命为25年,系统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预计7~8年可收回投资,其余工作年份收入即为收益。

5结束语

(1)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需要遵循可靠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既保证可以长期可靠运行,满足预计的发电量需求,又以经济合理的方式配置整个系统,以最小的投资达成设计的目标。系统设计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选型和布置光伏组件,确定直流侧电能的参数。第二阶段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对系统中用到的电力电子设备选型,匹配第一阶段设计的参数。(2)总结了对光伏系统设计中重要设备的选型,在建筑光伏发电系统中,可按照预算投资和发电量需求选择采用单晶硅或多晶硅光伏材料,计算出最优光伏组件串并联组合。逆变器的选型需要根据光伏阵列的串并联数,选择最大电压,最大电流和容量,而直流电压输入范围需与MPPT控制器结合,范围尽量宽。保护系统至少监测到每一串光伏组件的工作状况,配置过流、过压、雷电、浪涌等保护单元,并网运行需安装防孤岛运行保护。光伏组件的安装和布置原则是尽量多地收集太阳能,同时考虑到电压恒定和遮挡的问题。(3)采用离网型式的光伏系统时,需要配置蓄电池和光伏控制器,能量利用率较低。而并网系统对并网条件要求较高,需配置相关继电保护系统,双向电能表和足够容量的并网接入点。目前,并网设备已较为成熟,城市电网容量和规模越来越大,为追求更高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优先考虑采用并网发电系统。(4)目前光伏发电可以享受上网电价和政府补贴,一般7~10年可收回投资,其余十多年寿命期内的收入都是利润,随着光伏产业技术升级,市场扩大,设备的成本已大幅降低,即使补贴政策今后退出,光伏系统仍然可以盈利。合理地设计建筑光伏系统可以提高发电效率,减少能量损耗,提供更稳定可靠的电能,减少污染排放。

参考文献

[1]GB50797-2012.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

[2]郑诗程,丁明,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孤岛效应的仿真与实验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5.

[3]黄克亚,尤凤翔,李文石.组合模糊控制技术与扰动观察法提升光伏发电MPPT性能[J].测控技术,2012,31(7):130-135.

第6篇:光伏产业优缺点范文

一、PVB简介

PVB全称是聚乙烯醇缩丁醛,简称PVB树脂。本身含有很多的羟基,(OH)基,可以与一些热固型树脂产生架桥反应,以提升耐化学药品性及涂膜硬度等性能。PVB分子含有较长支链,具有良好的柔顺性,优良的透明度,极强的粘合力,很好的耐光、耐热、耐寒、耐水性、成膜性、溶解性、混溶性,高抗张强度和耐冲击性能等。在制造夹层安全玻璃、涂料、粘合剂、陶瓷薄膜花纸、真空铝箔纸、电器材料、玻璃钢制品、织物处理剂以及工程塑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是一种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的合成树脂材料。

二、PVB生产技术

目前工业上生产PVB的合成主要有一步法、溶解法和沉淀法三种,下面逐一介绍这三种工艺方法以及生产过程中优缺点。

1、一步法

一步法是指聚醋酸乙烯酯(PVAC)的水解和生成的PVB的s醛反应同步进行的一种生成工艺,以首诺公司(孟山都公司化工事业部被拆分后形成首诺公司,现首诺公司已被伊士曼公司收购)的生产工艺为代表。醋酸乙烯经本体聚合形成聚醋酸乙烯的甲醇溶液,加HCl进行醇解。醇解生成的PVA悬浮于乙醇和醋酸乙酯的混合溶剂中,加入丁醛和HCl进行缩醛反应。在回流温度下,反应8~10h,随着反应的进行,PVA完全溶解,最终形成均一的PVB溶液。然后加碱,调节PH为6,达到规定缩醛率后在水中沉淀,经过水洗、中和、干燥,即可获得PVB成品。

2、沉淀法

先将PVA用水溶解(85―90°C),然后将溶液过滤、压入缩醛釜,加入盐酸和丁醛,丁醛分二次加入,开始进行均相缩合,当反应到一定程度,PVB粒子由溶液中析出并悬浮于母液之中,即为非均相缩合反应。当缩合结束后,将物料放入水洗釜中,加水洗涤,并加碱进行稳定处理,然后过滤、干燥,即得粉状PVB。

3、溶解法

溶解法是将PVA制成甲醇的悬浮液,加入HCl和丁醛进行缩合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PVA逐渐溶解后形成均一的溶液,达到规定缩醛率后在水中沉淀,经过水洗、中和、干燥,即可获得PVB成品。此法制得的PVB树脂的缩醛率能达到86%以上,而且缩合分布均匀。

三、导致PVB树脂产品优劣的原因分析

利用不同的PVA可生产一系列不同性质的PVB树脂,随着原料、生产工艺等的不同,导致树脂的密度、颗粒结构、溶剂和增塑剂的吸收比率,甚至透明度都能有很大的差异。下面具体说一下在生产PVB树脂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PVA溶液浓度及PVA产品相对分子质量指标

PVB是由PVA溶液、正丁醛、盐酸混合液在搅拌的条件下制备的,缩醛化反应初期生成泡沫,反应是在相界表面进行的。这时PVA在反应体系中的含量高,会妨碍泡沫及表面积较大的析出物的形成,这直接影响了缩醛化反应的正常进行, 也影响了缩醛程度的增加,从而对PVB缩合反应的成品质量造成影响。因而需PVA水溶液的浓度予以足够的注意。

(2)PVB树脂中残留的杂质

影响安全玻璃雾度的杂质主要有:未反应完的丁醛、盐等小分子物质;洗涤过程中意外引入的杂质等。因此,降低PVB产物中的杂质,是降低安全玻璃雾度值的有效途径之一。

(3)乳化剂或者表面活性剂的添加

在广泛使用的沉淀法中,PVB反应过程是非均相反应,在PVB沉淀析出前,反应物粘度非常大,甚至出现包轴(反应釜轴片和轴柱)现象,此时加入的丁醛无法得到有效分散,导致反应不均匀,物料结块,影响PVB反应的效率以及产品的稳定性。

四、PVB产品的应用

聚乙醇缩丁醛作为塑料制品应用的品种主要是薄膜和膜片。

PVB膜片的使用范围包括汽车前风挡、建筑、防弹玻璃、火车机车夹丝玻璃等,这四种用途对膜片与玻璃的粘接强度的要求分别是低、高、中、超高四个等级,这基本取决于增塑剂的种类。

长期以来,PVB薄膜生产技术做为国际垄断性很强的专有技术,一直为国际几大公司所掌控。PVB薄膜生产技术主要是挤压法和流延法,挤压法操作复杂,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以被逐渐淘汰;流延法其操作简单、工艺先进、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产品质量好,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PVB薄膜生产技术,目前国际上几大公司均采用该生产技术。

五、中国PVB市场分析

1、国内生产状况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建筑业以及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PVB树脂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先后有多家企业建成生产装置。截止2015年12月底,我国有20多家企业生产PVB树脂,总生产能力约为23.66万吨/年。

2、国内消费状况

到目前为止PVB树脂市场需求量保持年均4~4.5%的增长速度。我国以PVB树脂为原料应用主要为汽车夹层玻璃,占总量的60%~70%,用于建筑的比例为20~25%,其他方面约为20%。随着夹层玻璃中间膜需求的不断增长,作为中间膜生产用PVB树脂的生产等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内可用于中间膜生产用PVB树脂的产量已有明显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并接近进口料。

随着银行、大型商场、机场等公共场所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发展多功能的安全玻璃已成为行业的热点。PVB膜片是目前制造夹层玻璃的最佳材料,世界上80%以上的PVB树脂都用于安全玻璃的夹层材料。PVB膜片在国防、交通、建筑、装潢等行业的应用日益增长,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合成树脂材料,市场前景一片光明。

第7篇:光伏产业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产业转移;政策支持;金融资源配置;承接模式;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5-0041-05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5.10

一、样本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状况

(一)承接规模大致相当,承接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从规模水平来看,湖南郴州、永州两市工业园区建设面积197.2平方公里,比江西上饶、赣州两市的118.7平方公里要有显著优势,转移企业总量相差不多。但是,湖南两市吸纳劳动力18.6万人,仅为江西两市40.3万人的46.2%(见表1)。2009年湖南两市引进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53亿元,仅为江西两市488.3亿元的51.8%;实现利润29.9亿元,仅为江西两市89.6亿元的33.4%;转移企业的进出口额6.3亿美元,仅为江西两市18.5亿美元的34.05%(见表2)。

(二)特色产业集群贡献率均较高,但结构差异较为明显

四个地区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均达到了65%以上,其中最高的赣州市达82%。但样本地区也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如永州市产业集群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其工业增加值明显偏低,仅89.6亿元;而以有色金属深加工及电子信息为主的赣州市、郴州市的工业增加值均较高。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集聚,并带动了产业结构的改善,如郴州、上饶和赣州第二产业贡献率均达到了42%以上,而永州仅为34%。对比2004年产业转移初期的三次产业结构,2009年郴州、永州、上饶、赣州第二产业占比分别增加了8个、5.4个、8.1个、8.9个百分点,赣州的三次产业结构排序实现了从“三二一”到“二三一”的转变;与郴州、上饶同步,永州也实现了“三一二”到“三二一”的转变(见表3)。

二、样本地区产业转移承接模式的综合对比分析

(一)样本地区承接模式简介

1.郴州模式――全面招商+标准厂房+金融跟进

一是全面招商。二是标准厂房建设。2009年起每年安排8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园区标准厂房建设。三是金融跟进。2009年末,该市金融机构工业园区贷款余额107亿元,占全市贷款总余额的26.7%。开办了贵金属质押、应收账款质押、林权抵押、仓单质押等40余项特色金融产品;引进了中国光大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交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成立了6家民营小额贷款公司,完善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2.永州模式――厂房补贴+以商(乡)招商+金融助推

一是建设厂房奖励。企业在园区投入达到总投资的40%后,政府将企业预交的土地款作为奖励全部退还,同时鼓励企业和民间资本在园区兴建标准厂房,补贴标准最低达到146元/M2。二是以商(乡)招商。以转移进来的企业为支点,撬动有关联的上下游企业进驻工业园区,以老乡或熟人牵线进行招商引资。三是金融全面助推。开办了保理融资、仓单质押等贷款品种,设立了外汇远程核销点和湖南省建设银行系统首家县级外汇指定银行,建立了产业转移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

3.上饶模式――核心企业+上市公司+金融对接

一是引进核心企业,围绕“三度三业”招商选资。“三度”即重点考量项目的投资额度、强度和进度,自2008年起,投资低于1亿元(或1000万美元)的项目原则上不再引进,鼓励进标准厂房发展;投资强度要求每亩至少达到100万元以上;项目签约供地后要求2年内无条件建成投产并生效,否则进行清理整顿。“三业”即做大光伏、机械电子、有色金属等三大产业簇群。目前,核心区内有企业近千家,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193家,多为高新技术企业。二是培育上市公司。样本地区仅有上饶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培育了一家上市公司――2010年5月江西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三是金融及时对接。2008、2009年连续举办“政银企融资对接月”活动,现已有20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

4.赣州模式――精品园区+直接融资+金融培育

一是构建精品园区。面向社会采取BT(建设――移交)开发方式,对暂无客商投资的项目,政府投入资金撬动,并适时退出。目前有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1个国家级开发区和8个省级工业园,集聚了全市三分之二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二是扩大直接融资。江西省第一个地方债券项目“2009赣州发展债”15亿元发行;2008年江信国际第一次在赣州发行2亿元“赣州香港产业园民生工程集合资金信托融资”产品;2009年,赣州市第一只创业投资基金“赣州高能矿业及能源基金”发行。三是金融培育扶持。建立了转移企业贷款资质培育制度,金融机构主动上门为企业服务,有111户转移企业获得贷款23.53亿;建立了以政府出资的政策性信用担保为主体,以企业交纳会费、实行企业间互保联保的互担保机构和由企业、个人出资组建、市场化运作的商业性担保机构为两翼的三个不同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1]。

(二)样本地区要素禀赋、政策支持、金融资源配置比较分析

1.差异化导致承接产业转移规模和质量的差距

(1)要素禀赋:土地、水电、劳动力成本各具优势。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较,四个样本地区的土地成本、用水用电、劳动力成本都具有比较优势,且优势各异(见表4)。

(2)政策机制:招商政策与行政管理机制的创新和落实存在不同差异。一是各地的招商政策推出存在时间差。上饶市早在2007年就出台了关于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意见,在税收、用地、规费、项目审批和企业注册等方面对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优惠政策;当年,上饶市开发区财政决定每年安排1亿元人民币以上资金设立工业发展基金,对引进的企业进行奖励扶持。赣州市专门出台了系列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文件,实施了领导挂点、部门服务、限时办结、跟办代办等一系列服务客商和企业的措施,实行了重大项目代办制、重大项目落实情况督查制、投资环境客商评价制等。而湖南省的规范性政策略晚。2009年5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支持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若干政策措施,在建设用地、环保审批、财政扶持、园区建设、物流平台建设等11个方面鼓励3个市州先行先试。郴州市财政2008年起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而永州市则从2009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资金用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等。

二是在政策力度上也存在明显差异。例如,赣州市除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外,还享受了国家钨和稀土新材料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优惠政策,因而被誉为“目前国内市级权限范围内最优惠的政策”。湖南郴州市虽然享有全国“有色金属”之都的美誉,但在政策方面却并不如江西的赣州市。上饶市既是国台办和江西省政府授予的台资企业转移重点承接地,又是海西经济区20个设区市之一,既收获了位居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结点的地缘之先,又可享受到国家推进“万商西进”,优化产业布局的政策惠顾。

(3)金融资源配置:配置方式存在质的差别。赣州市和上饶市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式已发生了质的飞跃,已由承接之初的自有资金、商业信用、民间借贷和亲友借贷为主的融资方式向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社会信用等现代化融资方式转变。如2008年江信国际第一次在赣州市发行2亿元“赣州香港产业园民生工程集合资金信托融资”产品;2009年江西省第一个地方债券项目――“2009赣州发展债”15亿元发行;赣州市第一只创业投资基金――赣州高能矿业及能源基金也在2009年发行成功。上饶市的晶科能源有限公司2010年5月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与此同时,赣州市和上饶市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也趋于成熟。赣州的“一体两翼三层”信用担保组织,规模和机制都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作用显著。上饶市金融机构利用当地20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信用放大功能,有力地推动了产业转移的承接。郴州市在完善多层次的金融组织结构方面先行一步,引进了中国光大银行、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开设了6家小额贷款公司。而永州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其金融资源配置还停留在自有资金、民间借贷等为主的原始融资方式上,间接融资方式扮演了辅助角色,直接融资更难企及,信用担保体系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地方性金融组织建设也还在萌芽状态。

2.政策支持占主导,金融资源配置、要素禀赋的重要性不可偏废

(1)要素禀赋对低成本型和资源依赖型转移企业产生的影响较大,但总体的影响呈弱化趋势。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样本地区在劳动力价格、原材料价格、运输成本等相关环节都具有比较优势,低成本型产业转移模式因此成为首选。同时,矿产资源与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对于资源消耗型或资源依赖型产业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特别是初级加工的产业,如永州市的竹木、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己形成了规模化发展。郴州市、赣州市的有色金融等对资源依赖较大的产业也因为产业链的相连纷纷安家落户。而不具备矿产、廉价劳动力资源的地区,转移成本偏高,承接力相对不足。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要素流动障碍与成本的降低,资源禀赋的影响有弱化的趋势,特别是由于近年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物流运输成本的地区差异大大缩小,区位交通优势对承接力的影响正逐步下降[2]。

(2)政策支持,特别是地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和发展环境是影响承接力的关键“软实力”。由于产业资本的逐利性,政策支持对不同类型转移企业的影响都很关键。目前,大部分的承接地都倾向于产业集群的转移方式,通过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建立起产业集聚效应,吸引大量相互配套产业链企业来投资落户。如各地工业园区的打造就为承接产业链集群型、市场开拓型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上饶市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集群、赣州市的矿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郴州市的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集群,对整个工业的产业结构合理促进作用都非常明显。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起组织和领导作用的经济人角色主要是政府。政府通过优惠政策的组织实施和管理落实影响产业转移。这在各地政府招商引资硬性指标的约束下,更加凸显“双刃剑”的效用。

(3)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促进。我国产业转移企业融资方式与融资生命周期理论较吻合。对于部分市场开拓型的大型企业集团,如上市公司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在永州市开设分厂,既是看中了原材料资源,也是瞄准了当地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但其集团规模融资能力强大,一般不需要承接地信贷支持。当前金融不支持或支持现有产业转移企业的状况已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了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对于国家产业政策明令限制发展的“两高一剩一资”转移企业,国有商业银行有严格的准入门槛和一票否决制。在地方政府的敦促干预下,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股份制商业银行对不符合信贷条件的转移企业也变相地采取多种方式支持贷款。在2009年宽松货币政策下,部分转移企业的信贷需求依然得不到满足,可见问题多在于转移企业的本身。此外,行之有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是推动新生产业转移企业发展的利器,这一点在样本地区的创新实践中有许多成功案例,如创新和开办贵金属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贷款业务。本质上讲,承接地的金融服务问题主要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破解的重要途径还在于放宽金融约束条件,大力引进多层次的金融体系组织和丰富创新金融产品[3]。

(三)样本地区不同模式的优、缺点分析及优化重构

1.郴州“全面招商+标准厂房+金融跟进”模式

对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减少企业投资成本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金融对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扶持发挥了重点支持的作用。不足之处是当产业转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继续全面招商就扩大了前期成本;政府出资建设标准厂房受到财力的限制,且已建好的厂房是否完全符合企业的整体规划还存不确定性因素。

2.永州“厂房补贴+以商(乡)招商+金融助推”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企业建设标准厂房的成本、放大招商引资的扩散效应、满足转移企业不同的金融需求。不足之处是以乡招商受到人缘、地缘等先天因素的约束,以商招商的上游企业(特别是能决定下游企业必须随之转移的上游企业)毕竟属少数,而且下游企业建设周期需要较长的过程。金融全面助推涉及银行、保险、担保等机构,要发挥协同效应,必须要有一个权威的组织领导者,而现实情况是组织领导者缺位。

3.上饶“核心企业+上市公司+金融对接”模式

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改变,也更易于培育公司上市,高档次、大规模的金融对接活动表明金融扶持力度的加大。不足之处是银企对接活动在时间上有局限性,难以满足转移企业不同时期的客观需要。

4.赣州“精品园区+直接融资+金融培育”模式

对园区规划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体现了政府与金融部门服务产业转移的意识较强。如有色产业基地、氟盐化工基地等专业园区的建立,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对环境保护的监管等整体规划,都做到了统筹合理布局;区域园区如香港、台湾、深圳工业园的建立,对相关地域企业转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拉近心理上的距离。不足之处是精品园区建设和以政府为背景的直接融资,特别是债券融资受到地方财力的约束;金融培育机制缺乏广度与深度,并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企业需求。

5.承接模式的优化与重构

综上所述,可以在总结样本地区不同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重构一种模式:“精品园区+核心企业+直接融资+金融助推”。

(1)精品园区。政府部门要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眼光规划特色产业园或区域产业园,完善承接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好承接地交通、供电、供水、排污、排水以及文化娱乐、生活等基础设施,为投资者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增强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使之有利于产业聚集作用的发挥、符合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园区建设过程中可以吸收永州模式中“厂房补贴”的成分,减轻政府出资的财政压力。

(2)核心企业。当产业转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要由招商引资转变为招商选资,引进战略投资者,引领本地经济发展。为了提高先进产业和生产环节的转移效率,要根据产业政策的需要协调采用以加速折旧、亏损弥补等各种税收政策优惠方式,促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3)直接融资。在财政与金融的共同支持下,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实现直接融资;同时大力培育民间资本融合,鼓励发展风险投资介入产业转移企业。

(4)金融助推。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赋予一家牵头单位一定的权限,要求对银行、保险、担保等职能部门各司其责,并加大考核力度,满足转移企业不同的金融需求。在企业发展初期,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甄别企业好坏,因此非正式的内源性直接债务融资是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随着企业经营的相对稳定,外源性的间接债务逐步成为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正式金融将取代非正式金融。在成长期,企业与外界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企业经营步入上升阶段,租赁、信用担保贷款等都可能是融资渠道之一。到了成熟期,中小企业也可以积极与商业银行合作,推出一些创新金融产品,如集合委托贷款、应收账款的信托、质押与转售。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1.“精品园区+核心企业+直接融资+金融助推”是较为优化的一种承接模式

该模式既突出了落后地区政府部门在产业转移中的主导作用,也强调了欠发达地区直接融资的重要性,还兼顾了金融助推在不同地区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普遍意义。这是本文的基本观点之一。

2.政策支持是影响承接产业转移的直接因素,要素禀赋的影响力有弱化趋势

样本地区的分析表明,优惠政策出台的及时以及政策落实力度的大小,是决定承接产业转移质量的关键要素。同时,随着要素流动障碍与成本的降低,资源禀赋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上,但总体上有弱化的趋势。

3.区域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金融资源配置是影响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

区域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金融发展和服务水平,同时,金融发展水平也限制了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4]。在直接融资匮乏的欠发达地区,银行信贷的媒介作用相对更为突出。标志样本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原因,在于其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和规模存在显著的差异。只有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实现了突破,才会带来承接产业转移质的飞跃。

4.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产业转移企业,承接的工作重点应各有侧重

各种融资工具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处于婴儿期和青壮年期的转移企业,承接地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园区建设和提供宽松的生存环境为主,金融组织以提供高水平的金融服务、多样化的支付手段以及优良的社会信用环境为主;从中年期到老年期,工作重点则在于实现融资方式由原始到现代的突破[5]。因此,政府和企业应深入了解金融市场的特点和运作机制,有的放矢。

(二)政策建议

1.承接产业转移要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方向一致,注重与本地的产业互补相结合

承接地要设立一定的承接转移“准入门槛”,坚持有利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有利于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产业的互补性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的基本原则,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从“引资”到“引技”再到“引智”、“引制”转变,注重转移产业落户后的内生性、可持续发展。

2.充分发挥金融、财税、产业政策的协同效应,完善差别化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制定的会商机制

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制定应以省部级职能部门统筹协调为主,兼顾各地级市州的实际情况,赋予地级市州相应的权责;并充分协调金融、财税、产业等主管部门,建立差别化区域政策的会商研究机制,充分发挥各项政策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协同效应,在发展中解决地方经济、金融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3.增加产业转移的金融制度供给,探索有效利用社会资本途径

以诱导性金融制度供给方式为主,政府强制性供给为辅,引导社会资本设立相关具有明确服务对象及目的的金融机构。如可成立阶段性的省级开发性金融机构,专司对全省产业转移中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项目的投资,在完成相关目的后即可撤销;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金融业,引导民间资本成立园区贷款公司、信托公司、风险投资基金、联合担保基金、产业链企业联保机制等,对现有机构进行一定的重组和改造,提高民间资本进入效能。

4.深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转移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的环境

各企业主管部门、工商联和行业协会组织要加强对企业的诚信教育,引导企业诚信守法,建立良好银企关系。政府要重视建立为转移企业融资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补充企业信用的不足,分担金融机构对转移企业融资的风险。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房屋和土地的管理,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支持金融机构维护资产安全。制定适合当地实际的中介服务机构收费标准,加强对中介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规范服务行为。

参考文献:

[1]曾省晖.产业转移与承接:金融业如何作为――赣州案例[J].金融与经济,2008(2).

[2]马涛,李东,杨建华,翟相如.地区分工差距的度量: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的视角[J].管理世界,2009(9).

[3]陈建军.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理论和实证分析[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

第8篇:光伏产业优缺点范文

一、两岸能源合作的现状

自1987年台湾开放岛内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两岸间经贸关系日益密切,但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受到两岸政治因素的制约而难有大的突破。目前两岸间的能源合作在民间的积极推动下,依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

1994年起,两岸就油气勘探合作展开了具体的接触,开始商讨在台湾海峡中线合作勘探油气的可行性。1996年7月11日大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台湾“中油公司”正式在台北签署“台南盆地和潮汕凹陷部分海域石油物探协议”,迈开了两岸合作勘探油气的实质性一步。2001年5月,大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台湾“中油公司”合作取得重要进展,双方签订合约通过在第三地成立公司的方式合作勘探“台南盆地及潮汕凹陷区”油气,成本共同分摊,利润共同分享。此合约于2002年5月11日获台湾“行政院”核准。2003年1月1日生效,包括勘探期四年、开发生产期十五年,目前正在执行中。另外,台湾“中油公司”与大陆中国石油暨天然气总公司下属的中海油新加坡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台湾“中油公司”自2002年9月起为大陆石油天然气公司代炼原油,所炼柴油与燃料油等经第三地运回大陆。成为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新模式。同年12月,台湾“中油公司”决定与大陆中石化集团下属的长城油公司合作,通过使用长城公司的油库及行销渠道拓展其在大陆的油市场,这是两岸石油产业间就市场开拓作出的初步尝试。

(二)煤炭电力领域的合作。

两岸在煤炭领域的合作目前主要集中在贸易领域。台湾自大陆进口煤炭呈逐年上升趋势。

在电力行业的合作倍受相关政策限制,无法更进一步展开。目前两岸涉及该领域的投资案仅有台塑集团通过在美国的控股公司投资的漳州电厂。但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两岸电业合作出现了―些新的动向,大陆电网公司联合福建省正在共同组织研究探讨向金门供电的有关问题,有关供电方案的研究也已经展开。金门县长李炷烽也表示,期盼台湾当局以更宏观的角度,同意自大陆供电给金门。如果此方案可以最终实现,将是两岸电力行业合作的―大突破。

(三)新能源领域的合作。

由于新能源属于新兴领域,两岸目前的许多研究仍处于各自技术研发阶段,加上台湾当局对于两岸高新技术交流设限过多,因此两岸目前在这一领域的交流合作还比较有限。但是在技术相对比较成熟的太阳能行业,已经有台商到大陆投资,如2003年总投资达5.6亿美元的鸿光(北海)新能源公司光伏太阳能产业项目落户广西北海,显示相关台资企业正积极在大陆市场寻求合作机会。

二、两岸能源合作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研究对象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将SWOT分析法应用于两岸能源合作的分析,可以就两岸能源合作的情形做一个全面、系统、准确的分析,不但对其本身的优势、劣势有全面的认识,而且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更重要的在于可以通过分析明确今后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优势(Strength)。

从现实情况来看,两岸能源部门互补性强。

1、在能源供需方面。大陆不但拥有丰富的能源蕴藏量,而且能源供给能力也非常强大。根据统计部门的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大陆一次能源产量(不包含台湾、香港和澳门,下同)为20.6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产量21.9亿吨,原油产量1.81亿吨,天然气产量500亿立方米,发电量24747亿千瓦小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其中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发电量位居世界第二。而台湾受海岛型地形所限,岛内资源匮乏,所需能源供应大部分依赖进口,1984年、1994年、2004年台湾能源总供应中来自进口部分分别达到了89.2%、95.4%、98.2%,对外能源依存度呈不断上升趋势。若两岸之间能够搁置政治上的分歧,通过灵活有效的机制安排把大陆和台湾共同纳入整个能源供应体系,不仅台湾的能源短缺状况将得到有效缓解,台湾还可以利用大陆现有的供应能力和相对低廉的能源供给价格,从中获益。2、在能源技术方面。两岸也是各具优势。比如,台湾在石油裂解与处理高硫量的原油较大陆有经验,而大陆在触媒技术方面则较台湾先进;此外。两岸各自在油气勘探、炼油技术方面也互有优缺点,互补间很大。3、在能溅资方面。大陆能源需求庞大,因而对能源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也相当旺盛。但由于资本和经验相对缺乏,必然需要引进一部分外部资本。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大陆能源产业正按照承诺逐步对外资开放,其中包括许多原先禁止投资的能源上游产业。而台湾相关企业在资本、技术乃至行销经验上都有相当的积累,双方可就此展开合作。

(二)劣势(weakness)。

就目前状况而言,两岸能源产业间的合作也存在着许多限制因素:

1、能源合作受到两岸政治因素的影响。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两岸长期处于彼此不相往来的隔绝状态。近20年来随着大陆对外开放的扩大,台湾当局虽迫于形势有限开放两岸之间的一些民间交往,但总体上仍然奉行紧缩的大陆政策。能源产业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目前,在台湾当局的所谓“禁止赴大陆地区投资之基础建设项目”中,涉及能源的发电、输电、配电都在列。此外,一些两岸民间已推动的合作项目也受到台湾当局的层层阻挠,如台湾“中油公司”与大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南日岛盆地联合研究协议草案”,在“陆委会”搁置三年仍无法过关。

2、两岸“三通”受阻,增加了两岸能源合作成本。在两岸无法“三通”的现实下,两岸的人员与货物往来只有通过香港和澳门等地中转,人员往来的时间成本和货物往来的运输成本因此大幅上升。以两岸煤炭贸易为例,目前大陆自秦皇岛港出口台湾的煤炭―般先要停靠韩国幕府港,然后转运高雄港,这样一艘船由于靠港而增加的各项成本大概在新台币53万左右。贸易成本的上升,使部分台湾能源产业在大陆由于竞争力的削弱而丧失合作机会,同时这种交易成本的上升本身也使两岸能源产业间由于接触机会的减少而失去大量的合作机会。

3、缺乏有效的能源合作机制。尽管两岸已经有一些源合作的成功案例和实践,但还停留在初步阶段,真正有效的能源合作机制尚未建立。两岸能源部门间也没有―个正式的沟通、合作渠道和机制,两岸在能源合作上很多时候还是传统的“零和游戏”的形式,而不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势下的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形式。基于这种“零和”观念,两岸目前在国际能源市场上还是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甚至出现在国际上争夺能源的恶性竞争的局面,破坏了两岸能源合作的互信基础。

(三)机遇(Opportunity)。

当前开展两岸能源产业合作存在难得的机遇:

1、两岸相继加入WTO,为两岸能源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根据大陆加入WTO的协议文件,在油气上游业务方面,大陆加入WTO一年后,外商可以合资投资;两年后可以控股,三年后无股权限制,并可拥有销售网络仓储等设施。大陆加入WTO后三年将开放成品油零售业务,外商可从事进口和本地化工产品的分销业务;加入WTO后五年,大陆将开放成品油批发业务。依此时间表,目前除最后一项外其他都已兑现。大陆能源市场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为台湾能源企业在大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两岸能源产业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2、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新世纪世界发展共同而紧迫的主题,两岸都共同面临如何节约和有效利用能源,以及开发新能源的问题。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状态的恶化,人类面临的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越来越严峻,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新世纪世界共同而紧迫的主题。其中能源是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既是挑战,也为两岸在相关能源技术领域展开密切合作提供机遇。

可以预见,若相关技术能够得到解决,今后两岸可再生能源产业将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这也为两岸开展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果两岸可以在新能源研究领域相互分工协调,研究成果共同分享,将可以创一个互利双赢的局面。

(四)挑战(Threat)。

在面对难得机遇的同时,两岸能源产业合作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1、世界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环保标准提高,压缩两岸能源产业的获利空间。近年来世界能源价格高涨,作为主要能源的原油价格目前一直在每桶70美元的高位运行,高油价对两岸位于石化产业链中下游的企业产生了不小的冲击。此外,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关注,环境保护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伴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环保标准的提高,迫使两岸相关能源企业增加投入,改进技术来适应不断提高的环保标准,短期来看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2、大陆能源市场完全放开,竞争将进一步激烈。近几年随着大陆市场开放的不断深入,各跨国公司纷纷进军大陆市场展开布局。

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大陆能源市场将于2006年完全对外开放,届时能源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格局趋势将更为明显,市场国际化的趋势不可逆转。面对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各方合作竞争关系错综复杂,台湾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保持优势,两岸企业间的合作能否持续都充满变数。

三、两岸能源合作展望

在目前两岸政治对立的局势下,两岸能源合作必然会受到更多的政治因素的干扰。然而两岸能源产业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相信在需求的驱动以及两岸交流扩大的形势下,两岸能源合作会不断深化和扩展。

(一)两岸能源贸易将继续推进。两岸能源贸易所受争议较少,两岸可在正常市场供需原则下继续推动这方面的合作。目前已经在进行的两岸能源贸易的主要形式有:大陆向台湾出口煤、原油,台湾向大陆出口油成品等。其中原油委托加工然后返销大陆这种合作模式开展不久。由于台湾炼油产业产能长期过剩,而且台湾地区炼油厂的平均吨油加工费比大陆地区低20%,且运送至大陆的成本也较大陆“北油南运”的成本低,所以这种合作模式潜力很大,今后可以此推动两岸间的柴油等油品贸易。除此之外,两岸能源贸易在电力和天然气领域也有合作的机会。台湾岛内电力紧缺,而大陆随着三峡工程等一大批电力项目的竣工,供电能力将跃上一个新的水平,未来条件允许台湾可以向大陆购电。目前台湾的天然气供给,除了“中油”自给外,主要是由“中油”自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进口,进口的天然气经过低温高压液化,由船运送至台南永安港LNG码头输入,经过解压后由管道输往北部,成本很高。而大陆“西气东输”工程投产后,东南沿海已经可以获得比较稳定充足而且廉价的天然气供应,若两岸可以在互信的基础上,借此工程将输气管道延长至台湾,可以大大降低台湾天然气进口成本。

第9篇:光伏产业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 社会技术转型;多重视角;转型路径;电力系统低碳化

中图分类号 F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2-0062-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2.010

中国电力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系统之一,它支撑着世界上第二大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它也是世界上CO2排放的最大个体来源。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以2009年为例,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约占70%,位居世界首位;而以电力为代表的二次能源消费中,燃煤发电占到78%,电煤消耗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一半以上[1]。显然由此排放的过量CO2问题不容忽视。中国政府在2010 年2 月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上,首次宣布温室气体减排清晰量化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 CO2 排放量比2005 年下降40%-45%。要完成这一目标,能源部门,特别是电力部门的低碳发展和低碳转型成为关键。

转型(transition)表示的是实现某种基本社会功能的系统的长期变化,转型过程不仅包括新的技术,同时还意味着习惯、立法、政策、基础设施、网络和制度各方面都将发生巨大的改变[2]。近年来,转型观念在政策和学术层面上日益受到关注。转型被政策制定者当作是一种政策目标,并被认为在解决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中出现的各种重大问题上具有很大的潜力。同时,转型理论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其中,社会技术转型的多重视角MLP(multi-lever perspective of socio-technical transition)的学术影响越来越大[3-5]。运用其分析框架,不少学者尝试研究历史上已经形成的技术变化和转型[6-8],还有学者开始研究一些国家能源系统在过去和近期发生的变化,并预测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变化[9-11]。

虽然国内学界不乏对低碳经济转型的探讨[12-14] ,但是对转型理论的进展关注有限,而且以转型理论和转型实质为基础的研究甚少。本文将在社会技术转型的多重视角思路下,对我国电力系统的转型路径进行历史回顾,讨论低碳电力系统转型路径选择和发展展望。

1 理论分析框架

1.1 社会技术体制转型的多层视角思路

现代转型理论认为,转型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5-16]。第一,转型根本上是体制的整体变化。每一个体制都是由大量的技术、基础设施、行为模式、文化价值、政策及制度等要素构成;因此转型意味着与人们的基本需求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的变化。第二,转型是一个协同演化的过程。由于体制本身是一个系统性组织,因此,即使是发生在现有体制内某一方面的调整或改变过程,最终也将影响到整体,并最终导致体制出现系统性演进的格局。第三,转型是多个行为主体(包括企业、消费者、知识技术生产者、民间组织,政府)共同参与及彼此协调的过程;第四,转型是多因素多层次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转型意味着社会经济在宏观至微观不同层面上都将发生变化。

而社会技术转型的多重视角,即MLP思路力求在一个分析框架内理解和分析转型复杂的动态过程。

技术利基代表的是创新过程的微观层,通常指的是一种受到保护的空间,被形象地称为技术的“孵化室”(incubating room),如R&D实验室,资助的技术示范项目等等,利基为学习过程和社会网络的构建提供空间。激进式的创新(radical innovation)在这里出现,并远离“正常”市场/体制的选择压力而得以发展[5,17]。诸多的锁定机制维持着现有体制的稳定,由于利基创新偏离了现有体制的要求,因此激进的创新及其扩散会面临巨大的阻力。但是,利基对转型相当关键,它们孕育的是体制变化的“种子”。

社会-技术体制是由已经建立和形成的产品、技术、知识存量、用户实践、预期、标准、规制等等构成的一个连贯的高度相关联的稳定的结构[5]。现有的社会技术体制通过其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并稳定现有的技术路径,即形成所谓的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18]。因此,体制内的技术创新通常是渐进式的,是与稳定的技术路径吻合的微小的调整。

宏观层的大环境代表的是形成一个社会深层结构关系的政策、经济、文化和制度,这些因素对利基和体制中的行为主体而言构成的是外部环境。宏观层所发生的变化通常都是非常缓慢的,但一旦大环境发生变化,会对现行体制产生压力,扰乱体制要素的连贯性,体制中开始出现严重的问题,从而会弱化及动摇体制的稳定性。而且大环境的变化还会激励激进式创新的出现。

在提出这三个层面概念的基础上,MLP思路进一步认为,转型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不是由单一的原因或动力导致的,转型是通过上述三个层面中的技术的和社会的众多因素不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的过程:大环境的变化,会对现有技术体制形成压力,打破现有体制的稳定状态,并为利基创新提供机会窗口(window opportunities);激进的创新通常是在体制外出现,通常在微观的利基层面发生,要走出利基境地需要艰难的努力,一旦利基创新积累了足够的力量突破锁定阻力,就会形成新的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路径,与原有的技术体制抗衡;当现有体制无法适应并抵制来自大环境和利基层越来越强的压力时,最终就会出现技术转型和体制的改变,新的社会技术体制得以出现。

MLP思路提出后,不少学者运用这一概念性框架,对过去和当前的转型进行技术的、社会的和历史的分析,如Geels分别对汽船代替帆船,马车过渡到汽车,以及地面水的使用到管道用水到地下水系统的转换的历史过程分别进行了考察[6-8];Verbong 和 Geels分析了荷兰电力系统1960-2004年的变化历程[9]。这些研究解释了新技术激进式发展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技术的扩散模式形成了一组新的社会技术关系,替代了原有的社会技术体制。

1.2 转型路径的类型

转型路径(transition pathway)指的是新体制通过现有体制的内部变化和大环境的外部因素以及利基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建立的过程。

Geels 和Schot根据微观、中观和宏观多层互动发生的时间和性质差异,将转型分为以下5种类型[19]。①复制过程(reproduction process):没有来自外部大环境的压力,虽然激进的利基创新可能存在,但是实现突破的机会很小,体制、外部环境和利基之间没有真正的互动,社会技术体制处于自我复制状态。②转变路径(transformation path):外部环境的压力较为温和,而利基创新的发展还不充分,无法利用大环境压力所提供的机会,那么现行体制内的行为主体会调整发展路径和创新活动的方向来应对压力。③重构路径(reconfiguration path): 从利基发展起来的一组彼此依存的创新开始在体制中使用,替代原有的技术组合来解决局部问题,随后引发体制基本结构的进一步调整。④技术替代(technological substitution):大环境层面出现颠覆性变化或冲击,打破了现行体制的稳定,形成了机会窗口,若利基创新也已经获得了充分的发展,那么后者将会突破现有体制的阻力并形成新的体制取而代之。⑤分裂和重置路径(de alignment and re alignment path):大环境出现多个巨大的突发变化,日益增加的体制问题导致内部行为主体丧失信心,体制将出现分裂并逐渐削弱,由于利基创新尚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分裂之初不会出现明显的技术替代。但是这种情形将会给多个共存却相互竞争的利基创新提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最后形成的一个新社会技术关系成为体制重置的关键。

转型分类的提出增强了MLP思路的现实。下文我们将以MLP思路的历史分析元素及其对转型类型的解释为视角,分析我国电力系统现行体制中的行为主体、制度和基础设施之间的互动是如何产生长期的动态变化的,并探讨我国电力系统低碳化转型的可能途径。

2 我国电力系统的现状

2.1 现行电力体制的特点以及内部压力

我国向低碳电力系统转型的方式将受到目前电力系统所处的社会经济技术体制的约束。这一小节将从电力需求、制度变化、定价机制,电源结构和系统运行几个方面来分析我国电力系统的特征及其动态发展。

(1)需求增长及其结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力行业经历了持续和快速的增长,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速接近9%,跃居世界第二位;与此同时,电力消费也是高速增长,从1980年到2009年,电力需求增长了12倍之多(从295 TWh增至3 660 TWh)[20]。目前,电力需求强劲的增速已经成为电力供应短缺的重要原因,影响了系统的可靠性,给现行的电力体制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而有研究预测,到2020年,电力需求将会进一步增长,涨幅从6 692 TWh到11 245 TWh[21]。以2009年的数据来看,这将意味着电力需求到2020年会出现2-3倍的增长,这对中国的电力系统而言将是个极大的挑战。

不仅如此,电力需求结构的构成变化也将对电力部门带来新的挑战。近年来,工业用电需求的增长速度开始下降,2008年增速首次低于全社会用电增速[1]。自1990年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等原因,居民和商业的用电需求大幅增长。在未来20年里,居民和商业的用电量很可能会一直呈现增长的态势,这对输配电能力,特别是电网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以及电网的覆盖面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2)制度改革。在过去30 年中,中国的电力部门的制度环境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逐步经历了1949-1985年的政企合一;1985-1997年以省为实体、集资办电;1997-2002年的政企分开;以及2002至今的厂网分开、联合电网、统一调度等制度改革的过程。目前中国电力已经形成在国家电力管理委员会(SERC)的管理下5大发电集团(华电集团、华能集团、国电集团、大唐集团和中电投集团)和2大国家电网(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的基本运行架构,但是,电力部门的规划、项目审批和定价仍然是由国家发改委集中掌控的。显然,中国电力部门的制度改革是缓慢的、逐步的,且多为应对性的,而且当前的制度和电力部门的运行模式依然深深地根植于计划经济。

不可否认,电力部门的制度改革使电力工业逐步走出了长期以来中央政府独家办电的格局,加强了地方政府和用电企业办电的责任和积极性,有利地调动了资源,拓宽了投资渠道,促进了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利用,促成了电力部门这多年结构性的大规模的扩张。中国电力系统所取得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集中化管制与电力投资和运作决策的分散化相结合的这一独特的治理模式。但是,由于中央的集中管制日益不能充分体现目前电力部门经营分散化的特征,这种治疗模式的弊病日益凸显(最明显例子就是“市场煤”和“计划电”之间的冲突)。

(3)定价机制。我国目前的电价构成分为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三部分。近年来,我国电价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先后出台了多个电价改革配套实施办法;实施了标杆上网电价政策;制定了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实行脱硫电价政策;在东北电网推行两部制上网电价改革试点;公布了输配电价标准;颁布了可再生能源环保价格政策等。但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仍由国家发改委制定和调节,无法及时反映市场的供需情况和实际服务成本。此外,当前我国还没实现输配分开,输配环节还没有做到独立核算,也没有独立的输配电价,输配电价仍以购销差价方式体现,由电网内部核定,价格不透明,无法通过价格传导机制使电力上下游节约成本,并且严重制约了电力的跨省跨区交易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以成本为基础的进一步的电价改革,特别是的煤电价格之争以及输配电价改革将是电力管理机构首要解决的问题[22]。

(4)电源结构和运行。中国以煤炭为主的火力发电比例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逐渐升起来的,尽管近十年来,中国的水力发电、核能和风能发电增长迅速,但是由于基数小,实际发电所占比例仍然十分有限。火力发电仍是我国电力发展的主力军。2009年,我国电力装机构成中,火力发电约占76%,其中燃煤机组占火力发电总量的95%;水力发电约为20%[1]。

电力生产高度依赖煤炭给社会经环境形成了巨大的挑战。火电作为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户”,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为了优化火力发电装机结构,实现电力工业结构的调整,近年来国家采取“上大压小”举措。一方面,2006-2010年,关停小火电总容量达到7 200万kW,超额完成 “十一五”期间关停5 000万kW小火电的任务。另一方面,鼓励大容量的高效率的火电机组建设,至2009年底,高于30万kW的火力发电机组占总火力发电容量的69%,这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发电效率,据中国电力委员会2010年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火力发电厂的平均发电煤耗已经比美国公布的相应数据低了12%[23]。

与此同时,电网建设加快,电网投资在过去几年成倍增长,从2005年的1 530亿元增至2009年的3 850亿[23]。电网系统运行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网络规模也不断扩大,全国已经形成了东北电网、华北电网、华中电网、华东电网、西北电网和南方电网6个跨省的大型区域电网,并基本形成了完整的长距离输电电网网架。但是从整体上来讲,电网建设仍然滞后。首先,6大地区网之间和地区子网之间缺乏联系,这使得跨区或跨省的电力流动依然相当有限。虽然2007年开始实施了节能调度的五省试点,但是这一尝试在技术和经济上还面临着较大的阻力,因为至今还没有其他省份仿效[24]。其次,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严重滞后。此外,目前的电网尚无法实现对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传输,而且,在一定程度已经阻碍了我国新能源的发展。以风电接入为例,由于电网支持力度不足、配套跟不上,已导致大量装机空置,无法实现并网发电,产能浪费显著。

总之,中国电力系统的体制层面具有稳定和不稳定的双重性。首先,电力系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以煤炭为核心的社会技术网络和制度。由于煤炭资源优势,煤炭开采和发电技术的成本竞争优势,以及对技术,发电厂,电网等基础设施的投资累积(形成了巨大的沉淀资本)以及配套的制度建设,使得目前的体制形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具有极大地内在稳定性。系统内经历的变化大多是渐进式的,缓慢的、以维持现有制度结构为目的的改变。可以说,中国的电力部门深深地被锁定在一个高煤、高碳的发展路径之中,低碳转型必将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然而,这一体制现在也面临着不少内部压力或不稳定因素。如供求失衡问题(2004年的“拉闸限电”和今年湖南等省出现的“电荒”现象都是具体的例子)、电价与成本矛盾、基础设施投资压力、电网建设以及输配电系统滞后,以及制度改革滞后等等。这些内部压力将与来自外部大环境和利基两个层面上的压力相互作用,促使电力系统低碳转型。

2.2 外部大环境对电力系统现行社会技术体制的压力

当前我国的电力系统受到来自外部多方面的压力,其中一些压力具有国际共性,但更多的是具有中国的特有性。这种特有性源于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源于经济正在经历以工业为基础向以消费为基础的转变,源于生产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源于自然资源禀赋造成的中国电力部门对煤炭高度依赖,等一系列现实基础。

综合这些因素,外部大环境对电力系统现行的社会技术体制形成的压力表现为以下方面:国内公众对环境问题和气候变换的认识日益加强,接受应对性改变的意愿和要求随之加强;中国的碳排放量已经位列世界首位,国际上对中国不断施加碳减排压力;政府已经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并以承诺国内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的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15%,尽管这两个目标都不是直接针对电力部门的,但是电力部门是中国最大的碳排放来源,同时它也是唯一能在未来一二十年中大量融合非化石能源的部门,因此电力部门的低碳转型是这两个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国内公众对电力供给能力的关注和担忧;国内电煤的供应和煤价波动,国际油价的上涨和波动;国际经济和金融条件的变化(如金融危机会对电力部门的外资利用和技术引进等方面形成影响)等。

2.3 来自利基层的压力

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与电力相关的低碳或零碳排放的能源技术已经被大量地开发出来,如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核能、生物质能,地热、潮汐能、碳捕获与碳封存技术等等,有的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竞争性,但大多还出处于研发和示范阶段。这也意味着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机会是可预见的。虽然近年来,在我国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下,新能源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核心技术的掌握和自主创新的能力都相当有限。利基对现行高碳电力体制尚无法构成实质的影响。

3 我国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路径类型构想:一个概念性框架

第二部分从体制,大环境和利基三个层面简要地分析了我国电力系统的现状和及其形成和演化的历史过程。应该说,我国电力部门实现低碳转型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结合上面介绍的转型路径,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时间维度来分析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路径特征,以及政府转型治理的重心。由于现行体制已经面临着多重的内外部压力,因此,单纯意义上的复制路径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任何社会技术体制中,以已有技术的渐进式创新为特征自我复制过程是一直存在的);另外,鉴于目前的激进的能源技术创新利基的多样性和各自固有的优缺点,现行高碳体制被完全替代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这里也不考虑技术替代路径。

路径1:短期的转变路径(2011-2020)。这一路径将延续和发展现有体制结构和治理模式,但更强调市场机制和法律机制的作用。转型过程将主要通过体制内行为主体加快应用渐进式的能效技术和清洁技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调整制度为应对措施,以解决体制内部矛盾和压力位主要目标,同时实现政府2020年的减排目标和可再生能源目标。

由于燃煤火力发电的主体地位在短期内无法实现根本性的改变。因此,转变路径的核心就是政府和电力部门要加倍致力于节能和提高效率,这既包括提高电力部门的生产效率和运作效率,也包括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相应的转型治理的重点应该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政府的主导下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特别是要逐步依据市场规律深化电价改革、煤电结构改革和制度改革,来解决电煤价格之争和电价与成本矛盾[22,24-25],继续调整和优化我国火电装机结构[13],协调中央集中管理与地方分散办电的关系[26]。其次,制定和实施更为严格的能效标准和环境标准(包括制定强制性标准和相关法律),同时结合优惠性的财政和税收政策,鼓励能效技术和清洁煤炭技术和设备的投资,研发及应用,同时鼓励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再次,稳步推进大型煤电基地建设,加快电网投资,并将可再生能源的产能纳入电网建设。最后,优化国内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投入到我国电力部门的建设中,特别是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获取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帮助电力部门实现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升级。

简而言之,短期内,电力部门仍然是在政府活动的严格约束下,确保安全、可靠和价格合宜的电力供给,同时通过节能和能效措施实现减排目标。

路径2:中期的重构路径(2020-2050)。这一路径将基本实现电源结构实质性改变以及电力部门市场化。火力发电比例逐步下降,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合作完成社会经济的用电需求,和更高的减排目标。电力系统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态。

前文指出,2020年我国电力需求可能增至2009年的2-3倍多,在充分考虑非炭火力发电的能力的基础上,这相当是到2020年,燃煤发电的比例(65%-79%)甚至还有可能要高于2009年的78%的比重[23]。如果是这样,电力部门对我国2020年的碳减排目标的贡献将会很小甚至为负的。也就是说,2020年之后电力部门将面临巨大的碳减排压力,燃煤发电的其他负面效应更为凸显,更大的外部大环境的压力削弱了高碳高煤的电力体制的稳定性。与此同时,来自利基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强。路径1中,由于政府政策的推动,各种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利基市场已经形成,它们作为互补性能源的潜力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但尚未对高煤电力体制的基本构架形成影响,因而仍为转变路径)。

因此,在中期,转型治理的重心,应由短期的维护现有体制的稳定性,转为促使现有体制基本结构发生变动,使可再生能源与火力发电形成良性竞争,逐渐打破燃煤发电的垄断地位。在继续推进火力发电的能效提升和清洁低碳技术的创新的同时,政府的能源政策和电力部门的产业政策的重心,将逐步转移至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上。政府通过政策和规制,制定任务性的目标,引导体制内外的相关行为主体从发电、售电、输配电各个环节的建设上将可再生能源纳入重点考量;同时为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强的技术和投资激励,建立和完善发展配套的制度和法律基础。

随着体制内外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进入可再生能源市场,新的利基创新将会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相应的使用惯例,基础设施、网络和制度也逐渐得以建立,可再生能源技术潜在的成本优势和减排作用将会形成,其在电源结构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对煤炭发电的主导地位形成冲击和挑战。电力系统现行的以高煤高碳为特征的社会技术体制被部分替代。因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将是这一路径在我国的最佳描述。

路径3:长期的重置路径(2050-)。这一路径将最终实现高煤高碳的电力体制被新的低碳体制取代。这可能需要50-10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很大程度上,时间的长短可能取决于全球的碳减排努力和国际技术发展与合作)。

显然,长期中政府转型治理的核心是实现能够替代现有技术体制的新的能源技术的攻克和突破,并由此促成新的社会技术关系的形成,以替代现有的技术体制。

应该说,经过中期转型过程之后,高煤高碳技术体制对电力系统的锁定效应被极大地弱化了。因此,在新的主导性的低碳能源技术创新尚未形成之前,政府应该进一步为已经取得一定成本优势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所需的制度和基础设施提供持续的政策激励。如加速建设有利于支撑低碳电力发展的输配电网结构及其配套设备;快步推进各种低碳能源发电的联网和调度,逐步合理和完善新的电价体系,从根本上缓减电力需求和碳减排压力。

然而,在世界范围,至少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单个发电技术,不论是基于CCS技术的煤炭,核能或其他能源选择都不可能完全替代目前的碳密集型的电力供给。这将意味着,实现长期路径,需要继煤电革命之后出现新一轮的能源技术革命。但是技术革命由哪一种(或一类)技术主导,在何时发生,由哪个(或哪些)国家引导却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从长期来看,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治理策略是,我国政府需要致力于新的低碳技术的开发,扩散和应用,以在未来获取技术上的制高点,同时降低体制本质转型的成本和风险。

但是,目前我国在低碳技术方面整体上却处于不利的地位。2010年5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北京《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未来》,该报告指出,我国实现未来低碳经济的目标,至少需要60多种骨干技术支持,而在这60多种技术里面有42种是我国目前不掌握的核心技术。这表明,对我国而言,70%的减排核心技术需要“进口”。换而言之,努力地提高我国能源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应该是长期转型路径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和要求。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不论是处于哪种类型的转型过程中,转型治理都要避免电力系统陷入新的不利的锁定效应之中。由于众多的低碳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还处于利基发展阶段,长远的相对优势还不明朗,新的更具优势的技术还有可能出现,未来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我们需要在长期目标下,指导我们的中短期的行动,特别是中短期的创新行动和创新干预。对政策制定者来说,转型治理过程中一个主要的困境就是,如何在不同的低碳技术选择中维持合适的多样性水平;同时还要保证这些选择能获取足够的递增收益和学习效应来挑战现行体制中的主导技术。而资源的有限性更是加重了这一困境,因为选择的多样性意味着对有限资源的竞争,如何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高效的利用,同样需要权衡取舍。因此,转型治理的基本思路应是一个本着适当的多样化的选择组合,不断的学习过程和适应性的政策调整相结合的演化思路。

4 结 语

作为我国耗能主体,电力系统的能源结构优化大大滞后于发达国家。积极推动我国电力系统的低碳转型,是应对气候减排、环境和能源安全等问题与经济发展目标之间日益严峻的冲突的必然途径。

本文以社会技术转型理论的多层视角为研究思路,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时间维度,对我国低碳电力系统转型路径提出了一个概念性的分析框架。在一定程度上,这一分析框架在理论和方法上丰富了目前我国低碳转型的讨论,对政策制定者和相关的行为主体也可提供一种有益的参考。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能源体系已处在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的阶段,而我国从煤炭向石油天然气等高效能源转变的过程还没有完成,如果把农村能源问题(目前我国农村还处于薪柴向煤炭转换阶段,中国是烧秸秆最多的国家)也列入其中,可以说中国是三个能源变革同时进行。因此,如何进一步应用MLP思路,研究我国特定的条件下形成的电力(或能源)体系低碳转型,以及转型的政策和社会含义,还有待我们更为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中国电力委员会.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0[M].中国电力出版社, 北京. 2010.[ China Electricity Council (CEC). China Electricity Annual Development Report 2010[M]. 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 Beijing,2010.]

[2]Smith A, Stirling A, Berkhout F. The Governance of Sustainable Sociotechnical Transitions [J]. Research Policy, 2005, 34:1491-1510.

[3]Rip A, Kemp R. Technological Change [A]. in S. Rayner, E.L. Malone (Eds.). Human Choices and Climate Change, vol. 2[C]. Columbus, Ohio: Battelle Press, 1998.

[4]Geels F. Technological Transitions as Evolutionary Reconfiguration Processes: A Multilevel Perspective and a Casestudy [J]. Research Policy, 2002, 31: 1257-1274.

[5]Geels F. Processes and Patterns in Transitions and System Innovations: Refining the Coevolutionary Multilevel Perspective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2005, 72: 681-96.

[6]Geels F. Coevolution of Technology and Society: The Transition in Water Supply and Personal Hygiene in the Netherlands (1850-1930)―A Case Study in Multilevel Perspective [J]. Technology in Society, 2005a, 27: 363-97.

[7]Geels F. The Dynamics of Transitions in Sociotechnical Systems: A Multilevel Analysis of the Transition Pathway from Horsedrawn Carriages to Automobiles (1860-1930) [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2005b, 17(4):445-476.

[8]Geels F. The Hygienic Transition from Cesspools to Sewer Systems (1840-1930): The Dynamics of Regime Transformation [J]. Research Policy, 2006, 35(7):1069-1082.

[9]Verbon G, Geels F. The Ongoing Energy Transition: Lessons from a Sociotechnical, Multilevel Analysis of the Dutch Electricity System (1960-2004) [J]. Energy Policy, 2007, 35: 1025-1037.

[10]Foxon T, Hammond G, Pearson P. Transition Pathways for a Low Carbon Energy System in the UK: Assessing the Compatibility of Largescale and Smallscale Options [C]. Paper presented at 7th BIEE Academic Conference, St. Johns College, Oxford, 2008, 24-25 September.

[11]Foxon T, Hammond G, Pearson P. Developing Transition Pathways for a Low Carbon Electricity System in the UK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2010, 77: 1203-1213.

[12]蔡丽丽, 赵子健, 赵旭. 中国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的政策分析[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 (1):64-70. [Cai Lili, Zhao Zijian, Zhao Xu. The Policy Analysis about the Low Carbon Transformation [J].Research o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11, (1):64-70.]

[13]路石俊, 杨淑霞, 林艳婷. 低碳经济下电力行业发展研究[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0,(2):82-86.[Lu Shijun, Yang Shuxia, Lin Yanting.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ity Industry for a Lowcarbon Economics [J]. Journal of China National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2010,( 2):82-86.]

[14]庄贵阳. 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5, (3): 68-72. [Zhuang Guiyang. Pathway and Potential Analysis of Chinese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J].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nd Economy, 2005, (3): 68-72.]

[15]Green K, Foster C. Give Peas a Chance: Transformations in Food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Systems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05, 72: 663-679.

[16]Elzen B, Wieczorek A. Transitions towards Sustainability Through System Innovation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05, 72: 651-661.

[17]Kemp R, Schot J, Hoogma R. Regime Shifts to Sustainability through Processes of Niche Formation: The Approach of 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 [J]. Technology Analysi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1998, 10: 175-196.

[18]Unruh G C. Understanding Carbon Lockin [J]. Energy Policy, 2000, 28: 817-830.

[19]Geels F, Schot J. Typology of Sociotechnical Transition Pathways [J]. Research Policy, 2007, 36: 399-417.

[20]刘希颖.中国电力需求预测与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D].厦门:厦门大学,2009.[Liu Xiying. Electricity Demand Forecast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ity Industry in China[D].Xiamen: Xiamen Unversity,2009.]

[21]张斌. 2020年我国电力消费及其碳排放强度情景分析[J].中国能源, 2009,(3): 28-31. [Zhang Bin. Scenario Analysis for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Intensity for China for 2020[J].Energy and Environment, 2009, 3 (27), 28-31. ]

[22]刘振秋,唐.关于当前煤电价格矛盾的再认识――兼论电价改革与电力体制改革的关系[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1): 12-14. [Liu Zhengqiu, Tang Zheng. Recondisering the Prevailing Conflicts of Coalelectricity Prices [J]. Price Theory & Practice, 2009(1): 12-14.]

[23]Kahrl F, Williams J, Ding Jianhua, et al. Challenges to China’s Transition to a Low Carbon Electricity System [J]. Energy Policy, 2011, 39: 4032-4041.

[24]Gao C, Li Y. Evolution of China’s Power Dispatch Principle and the New Energy Saving Power Dispatch Policy [J]. Energy Policy, 2010, 38:7346-7357.

[25]蔡皓.我国输配电成本监管问题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0, 22(4):171-172. [Cai Hao. An Analysis of Problems with the Regulation of T&D Costs in China[J].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10,22(4):171-172. ]

[26]王建. 地方政府辨[J].学习时报,2006,352:42-47.[Wang Jian. An Analysis of Local Government[J]. Study Times, 2006, 352:42-47.]

Exploring Transition Pathways for a Decarbonized Electricity System in China

―Based on the Sociotechnical Transition Approach

CHEN Zhuochun1 YAO Sui2

(1. School of Managemen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2. School of Economics,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Abstract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