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光伏产业背景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家和上海都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工作,部署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能级提升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同时,上海积极关注国内外光伏产业态势,与兄弟省市共同推进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以下是本刊记者采访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耀新的访谈录。
财经界:光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请李耀新主任简单介绍一下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变化及其发展特点和前景。
李耀新: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领域,上世纪以来,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加大光伏产业推进力度,2000-2008年全球光伏市场年均增长50%,2008年后特别是2012年来,全球光伏产业进入调整期。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1、发达国家加强光伏产业规划和政策支持。美国自1974年起陆续颁布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法令,1997年起实施“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2010年奥巴马政府对绿色能源制造业提供23亿美元税收优惠,发放给132家企业183个绿色能源制造项目。日本1993年制定“新阳光计划”,2003年出台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法;2006年颁布“新国家能源战略”,提出到2030年的能源结构规划。德国1990年、1998年分别提出“千屋顶计划”、“十万屋顶计划”,2004年《新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推动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瑞士、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芬兰等国也纷纷制定光伏产业发展计划,并投入巨资开展技术开发,加速产业化进程。
2、全球光伏市场波动和竞争加剧。由于各国光伏产能迅速扩张导致供过于求,以及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等影响,2008年后光伏市场产品价格逐步下滑,太阳能组件制造企业普遍亏损。在此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2011年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发动“双反调查”,2012年美国商务部终裁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2013年6月,欧盟基于“双反调查”,对中国光伏企业执行11.8%的临时税率,近期中欧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出口数量等承诺安排;印度也对来自中国、美国等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
3、国内光伏产业发展面临困境。我国光伏产业2004年后快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放发展到技术提升、结构优化发展,2007年至今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首位,产能占全球60%,成为全球最大光伏产品输出地。我国光伏产业最大挑战在于“两头在外”,多晶硅材料约50%从国外进口,光伏电池生产设备主要依靠进口;光伏电池产品90%出口国外,其中60%出口欧盟。受美国“双反”影响,我国对美光伏产品出口下降八成,欧盟市场对国内光伏企业影响更大。在国外市场低迷及国内市场未启动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2011年四季度以来半数以上电池组件企业停产,2012年以来制造环节全线亏损,企业普遍融资困难,当务之急是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开发国内市场。
4、光伏产业发展前景分析。据欧洲光伏工业协会EPIA预测,太阳能光伏发电21世纪将成为能源供应主体,预计2030年、2040年占世界总电力供应比重分别达到10%、20%以上,21世纪末占比达到60%以上。根据各国光伏发电技术路线和装机容量规划,美日欧2020年装机量将是2010年的4倍左右,2030年装机量是2020年的6倍左右。同时,随着节能要求及环境约束收紧,火力发电成本将呈上升趋势;而光伏组件出货量每翻一番平均售价下降约20%,能源转换率可望提升至30%以上,光伏发电设备成本尚有30%下降空间。预计全球光伏市场过剩产能经整合重组将重拾升势,可再生能源将逐渐发挥对传统能源的替代作用。
财经界:上海也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比较快的地区,目前发展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如何? 上海在光伏产业方面的引领企业有哪些?
李耀新: 1、上海发展光伏产业具有技术研发、服务集成、金融资源组件、EPC总承包、电站运营到装备研发等垂直一体化的光伏产业链;建成上海、内蒙、江苏三大产业基地,具备4500吨多晶硅、500MW电池片、500MW组件的产能。承担了上海世博会太阳能应用总体规划研究及永久性场馆太阳能应用设计,建设了世博中心兆瓦级光伏电站、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风光互补照明系统、国家级“光明过程”等项目,参与上海虹桥枢纽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同时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与美、德、意、韩等国光伏运营商成立合资公司,提高光伏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海外业务竞争力。
2、加强技术研发应用做精做强企业。积极打造产业链核心技术研发平台,依托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投入1亿多元,加强硅材料、BIPV组件、聚光电池、薄膜电池、硅电池、PECVD等产品的技术研发,拥有相关专利超过30项。正在加快双面胶带电池组件、标准成本组件、抗PID组件等新产品的研发;探索应用3D打印技术提高电池组件转换效率,应用离子注入技术提高装备生产水平;将在连云港电池组件制造厂应用自动化焊接机器人,预期生产线可扩大40%产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质量。
3、以集成服务为主的盈利模式。当前光伏制造环节普遍亏损,产业链利润向电站建设运营环节转移,其中电站项目授权开发、EPC建设、电站项目开发商环节毛利率分别为3.5%、7%和10.15%。航天机电正从光伏制造商向电站运营商转型,以电站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拓展综合集成业务,已累计建设国内外600多座光伏电站。2011年、2012年,航天机电在光伏系统集成市场排名全球第15位、国内第6位,预计2013年将进入全球光伏系统集成市场前十位。
4、具备多样化融资支持路径。随着国内外光伏行业陷入困境,银行收紧对光伏企业贷款,电站项目融资困难,光伏企业IPO受阻,VC/PE投资案例大幅下降。航天机电具有强大的金融支撑服务能力,由航天集团提供财务支持,搭建海内外融资平台;已申请使用国家开发银行44亿元授信额度,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累计约40亿元;与上实集团加强战略合作,组建合资公司收购运作国内外电站项目;探索组建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等。
财经界:上海光伏产业如何面对国际国内严峻形势,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再创佳绩,引领我国光伏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李耀新:根据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格局及上海产业链整体情况,上海必须在把握技术升级规律、成本结构、产业链细分和价值分析的基础上,确立融入世界、服务全国、发展自身的定位。坚持核心高端引领,发挥核心技术研发、高端装备制造、集成配套服务等优势,形成在全国的产业龙头地位和引领作用;坚持引进开发并举,把握发展空间、载体和资源,一手抓结构调整优胜劣汰,一手谋市场可持续发展;坚持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建立行业联盟,加强国内外合作,提升产业链优势,努力打造上海光伏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形成3-5家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光伏产业链核心装备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保持国内领先,进一步提升光伏总集成总承包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势,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研究制定城市能源发展路线图。2010年5月国际能源署(IEA)太阳能光伏路线图报告,描述了光伏技术发展现状及到2050年的发展前景。国内相关机构和省市也开展了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分阶段明确光伏技术发展路线、产业格局及政策措施等。上海在资源能源缺乏、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更需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规划制定包括太阳能光伏在内的能源发展路线图,明确新能源替代的总体部署、领域空间、阶段步骤、载体主体和资金支持政策等,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2、加强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研发。根据未来技术升级发展路线,加强超前谋划和技术装备研发。如在卷对卷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空间电源所已建成柔性薄膜电池卷对卷中试生产线;多层非晶硅、微晶硅领域,理想能源开发的PECVD和LPCVD设备性能达到国外一流进口设备水平,售价仅为进口设备一半。下一步,上海将依托承担的国家重大专项及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专项,支持N型晶硅电池、异质结、离子注入等新一代光伏技术发展,加强产业链配套,扩大首台套应用;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从生产技术到产业技术的跨越,推动技术产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
3、鼓励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应用。据测算,微网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系统可使楼宇每年节电30%-40%以上。下一步,上海将围绕建设低碳、节能城市,推动大型电站、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分布式发电等项目建设,依托基地园区挂牌建设分布式发电示范区;在世博最佳实践区、新兴产业馆、工博馆等,组织推进一批太阳能光伏示范应用项目;探索建设新能源充电站,实现能耗自我平衡和余电并网,发展城市BIPV产业。
关键词:光伏发电 节能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光伏发电是一种利用光生伏打效应,将电能转化为电能直接供人们使用。它的核心是半导体材料,通常我们使用的是晶硅。光伏发电系统通常分为独立系统和并网系统,独立系统是将太阳能电池作为唯一的直接电源为外部供电;而并网系统则是将整个系统接入公共电网,并且要求所转化的电流符合电网要求可以直接使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口的增加,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石油、煤炭等一次能源经过数百年的开发和使用日渐枯竭,同时由于使用一次能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严重的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并且为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不小的威胁。太阳能具有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可以再生,无污染等特点,可以说是人们心目中最理想的替代能源。光伏发电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直接供人们使用,作为一种新型的零污染、零排放的发电方式在世界的范围内得到逐步的推广应用,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2光伏发电行业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电快速增长,而光伏发电的应用缓解了城市供电的压力。现在,已有许多在建或建成的项目中应用了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依附在建筑物表面工作,这种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物的结合,将太阳能这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转化电能,用一种绿色环保的方式向电网直接提供电力。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节省了空间,而且零排放,零污染,具有非常显著的节能功用,并且创造了巨大的环保效益。光伏发电还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维护简单,稳定性好,安全的特点,这些优点使得它被人们越来越多应用在建筑上。其中著名的建筑有北京鸟巢,上海世博主题馆,天津新建的生态城等。这些建筑采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系统所转化的电能可以供应内部用电,多余的可以卖给电力公司,在太阳能供给不足时可以从电网买进市电补充。
我国的光伏发电产业刚刚起步,还处在初步发展的阶段,我认为,我国的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还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2.1还未形成管制光伏发电行业发展的权威机构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一些太阳能相对丰富但是难于输送电力的地区设置光伏发电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这些系统在当前的科学技术的前提下是否能够真正发挥其优势,并且创造经济效益,推动电气节能的进一步的发展,还是一个未知数,没有具体的检测和判断的方法。在相关的规范中也未能设立相关判断标准和选取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也只是依据需求方的要求来建设需要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绿色建筑。没有一个权威的管制机构来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
2.2行业所掌握的核心技术不够先进
光伏发电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元件就是光伏电池,光伏电池的制造原料是晶硅,晶硅电池发电的稳定性相当好,而且发电功率高,几乎没有光衰效应。但是生产晶硅的消耗较大,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来自于生产多晶硅。我国生产多晶硅还是采用的国外技术的改良方法,这已经是目前所掌握的较为成熟的生产工艺了。但是美国、日本的发达国家掌握着其中最重要的提纯工艺。薄膜电池虽然用硅量较少,但是由于其昂贵的生产设备,我国主要依赖于进口。而与外国合作研制的生产设备,其成本虽然相对来说较低,但是由于技术不够成熟,薄膜电池的稳定性有待提高。
3改革创新,完善行业的管理
3.1政府应该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投入资金
以目前的技术条件来说,光伏发电系统的造价昂贵,再加上建设时期银行贷款的利息、光伏电池的正常的衰减问题和对整个系统运营维护的费用,其经济效益的优势在与其他的发电方式相比较的情况下并不明显,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的对其进行扶持。如果没有政府的扶持,那么以目前的情况来说,这个系统在整个可以使用的周期内收回成本的可能性非常低。这时候如果加上前期系统元件的生产消耗和环境效益,那么它的经济效益可能成为负值。
3.2研发新技术,降低成本是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关键
我国的光伏发电市场潜力巨大,如何保住我国光伏产业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抵制外国产业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对于我国光伏产业的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技术创新是关键,我们可以在以下几方面中进行创新:
(1)钻研核心技术,特别是多晶硅的提纯技术,从而打破发达国家对其的垄断状态。
(2)提高电池的效率,降低成本,确保现有的工艺精益求精。
(3)研发创新技术,改进现有的制造工艺,选用新的电池制造材料。研究新类型的太阳能电池,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工艺成熟、可以大规模生产的目的。
3.3积极引进技术型人才
光伏行业的发展,说到底靠的是人才。现代的行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引进、培养高端技术人才迫在眉睫。抓紧人才队伍的建设,创建技术平台。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方法:
(1)招募具有过硬的专业水准的的人才,严格考察专业知识水平和动手操作的技能,同时也要考察其道德水平的优劣。
(2)对内部人员组织进行以提高其工作能力的专业培训。
(3)制订一定的奖惩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其自主创新,不断进取,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长足的发展。
4总结
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一种可再生的优质清洁能源,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在大中城市,由于经济发达、现代化水平较高,在公共建筑上建设并网光伏发电设施,逐渐成为了一种节能环保的标志,并且逐步的应用到居民区和办公区的建筑上,在城市公共设施的用电中提倡使用光伏电源必将成为一种趋势。同时,光伏发电在交通领域,通讯领域和石油、海洋气象领域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虽然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还有诸多问题,但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它的发展,并且制定许多相关政策类似扶持该行业的发展,促进其产业扩大产业规模。该行业的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使我们相信,在未来光伏产业将能够和常规电力竞争。我国应该将光伏发电产业作为新兴的国家战略产业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伟,陈英杰.试论光伏发电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20期
关键词:光伏发电;经济分析;发展预测
太阳能是地球能源的基本来源,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太阳光发电,是人类一直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太阳能是一项清洁性、安全性的能源,资源的来源广泛且充足,而且其具有很长的寿命,也不像其他能源那样,需要经常维护。基于这些其他能源不具备的特点,光伏能源被视为21世纪最有利用价值的能源。自上个世纪50年代,太阳能的应用已经从太阳能电池发展到如今太阳能光伏集成建筑等多个不同的领域。纵观全世界的光伏产业,也历经了半个世纪的发展,进入到21世纪之后,我国的光伏产业也渐渐地步入了高速的发展时期。因此,本文将以市场分析为基础,由四个方面来深入探讨技术经济:技术、企业产业、国家。
一、光伏产业的优点
光伏产业是一项绿色又环保的能源,因此被看作是一项战略性的朝阳性产业,各国给予光伏发电的很高的重视程度,并给予大力的扶持,原因如下:
1.《京都议定书》给予各国以压力,迫使各国政府落实积极开发各项清洁型能源,包含太阳能在内,这样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中东是全球的石油主产区,因此,中东地区的政治趋势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为了保证稳定的能源供应,各国政府不得不大力开发国内能源,其中包含太阳能在内。
3.像石油、煤炭这些矿物能源在渐渐枯竭,各国政府不得不积极开发包含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这样才能使能源长期供应。基于以上几个原因,在上世纪末的最后十年,全国光伏发电产业以每年百分之二十的速度高速增长。在新千年以后的三十年中,全球光伏发电产业以每年百分之三十的速度高速增长。光伏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中一项独具潜力的能源,它的重要性和战略性日益凸显,世界各国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鼓励光伏产业。自1999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美、日、德这些西方发达国家逐步推出了大型国家光伏发展计划和太阳能屋顶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光伏产业的发展,世界光伏产业是比IT产业发展还快的产业。作为一项可再生清洁能源,在21世纪前半期,光伏发电将发展成最重要的基础能源。
二、光伏发电成本分析
(一)光伏发电成本和影响因素
光伏发电的成本,直接决定了其能否大规模的快速发展,和其在能源供应中的地位。光伏发电的成本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光伏发电总成本以及总发电量。光伏发电成本主要是受初始投资的影响,诸如运行维护费、税收等因素则对系统的发电成本影响较小。1.初始投资。光伏电站的初始投资主要包含光伏组件、电缆、配电设备、并网逆变器等成本,在这其中,光伏组件投资的成本就占初始投资的一半以上。2.发电量。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受两个因素影响:太阳能资源、太阳发电的效率,与此同时,也受运行方式、线路耗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中国与建筑结合在一起的光伏发电系统大多安装在东部沿海地区。3.单位电量成本。(也称度电成本)
(二)多种类型的光伏发电系统度电的成本分析
中国光伏发电市场的起步并不早,主要开展了投资补贴、特许权招标等项目,一些技术的经济分析并不能恰当地反映出成本所在,本文主要结合一些典型的运电站数据来分析。
1.聚光光伏电站的单位投资成本是比晶硅光伏要高的,聚光光伏电站度电成本比薄膜光伏电站要低,但仍然比大规模地面晶硅光伏电站要高一些。
2.薄膜光伏电站的单位成本比晶硅光伏电站的成本要低,但它的效率也低,而度电成本比晶硅光伏电站高。
(三)光伏发电系统度电成本的变化趋势
光伏系统的成本包含太阳电池组件、功率控制、组阵系统平衡、间接费用这四个部分。在这其中,组阵系统平衡涵盖了支撑组件的框架和支架、电线、基础土建和土地的使用费等。功率控制分为两个方面,逆变器和电器控制系统。简介费用包含涵盖了工程建设的管理费、工程设计费、建设期中的利息、意外的费用、运费等等。目前,制约光伏发电规模化发展的一大因素就是成本过高。随着电池效率的提高、组件成本的下降以及寿命的延长,光伏发电的成本和平价上网的水平相近,因此,光伏发电非常具有发电的竞争力。一些国际机构对未来光伏发电的系统度电成本做出了预测:现如今,中国并网光伏的发电单位的初始投资成本大约为15/W,光伏发电装机的容量是3GW。按照中国发电产业现有的发展趋势来看,在技术提升和装备国产化的大前提下,每年的投资成本会有百分之十的下降。按照《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到2015年年底,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4GW。预计到2020年年底,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会达到40GW,到2030年年底,装机容量会达到200GW。根据测算结果来看,2015年中国光伏发电的单位投资成本也大概是11元/W,2020年将会下降至10元/W,2030年会出现大幅下降,降至4元/W。太阳电池成本的下降,不仅仅是依靠技术进步,规模化的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使得成本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下降幅度。而系统平衡需要的构建成本也有了明显的下降。目前微电网的发电技术仍处于深入研究的阶段,虽然成本还是很高,但伴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进步,成本也会逐步降低,未来光伏发电技术的前景是巨大的。2020年前,全球光伏发电的市场还是主要集中于欧盟地区,占到的比例约为百分之四十,2010~2020年,光伏发电在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地位逐步提升。2020年之后,光伏发电的新兴市场主要是中国、美国、巴西等国,光伏发电技术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三、光伏发电发展前景分析
1.多种光伏电池技术争相发展,第一代晶硅电池具有高校、低廉、使用广泛的主要用途,为市场主导。第二代薄膜电池成本低、耗能少,发展前景良好。第三代新型太阳能电池效率高但价格昂贵,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2.光伏微电网发电技术的发展方向是高成本和低稳定性光伏微电网是用光伏发电当作最主要的电源,它可以和其他的储能装置配合,直接在用户负荷周围供电,典型的微电网是可以脱离主网运行的,也可接到主网上运行,这样可以减少配电投资,大大减少了太阳能间歇性对用户带来的影响,这比较适合成本较高的边远山区和对供电有高可靠性的用户使用。
四、发展光伏产业的建议
综上所述,发展我国的光伏产业已经变得刻不容缓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是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分不开的,国家各项政策的颁布和落实,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1.政府要做好带头作用,设立光伏产业发展的专项经费,更要在资金、电价、税收等方面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
2.技术上既要自主研发,又要学会技术引进,也可以和国内研究共同公关,建立健全一套创新的技术体系。
3.要以政府作为主导,多元化投资,建立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多方参与、共担风险,以更高的水平进行光伏技术师范建设项目。
4.努力培养国内的光伏市场,制定一套具体的分摊上网电价的实施细则,。5.对光伏产业的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对行业标准的制定要加速,提升光伏产业在未来产业中的竞争力。
五、总结
总而言之,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在2030~2050年间,光顾能源和常规能源在价格上会有真正的竞争力出现,因此,这必将成为我国多能互补能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光伏产业需要在市场的规范、设备国产化、提高技术支持、产业链的发展等方面继续努力。只有这样,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才能跻身世界前列。
作者:杜娟 单位:黄河水电光伏产业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曹石亚,李琼慧,黄碧斌.光伏发电技术经济分析及发展预测[J].中国电力,2012(08).
[2]冯百乐.光伏发电在建筑中应用的技术经济和选型分析[J].山西建筑,2012(20).
[3]陈贶,王亮,王满仓.不同容量光伏发电单元的技术经济对比分析[J].有色冶金节能,2014(03).
关键词 欧盟 对华反倾销 光伏产业 影响 策略
中图分类号:F426.6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我国从欧盟进口7.64亿美元的多晶硅、3.6亿美元进口银浆、180亿元生产设备,这不但为欧盟带来了30万人的就业机会,还使欧盟上下游产业得到了更好地发展。若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受到制约,欧盟也必然会受到连带影响,欧盟对话反倾销显然不是明智之举。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分析了欧盟对华反倾销对我国光伏企业的影响,并提出了欧盟能反倾销的应对策略。
一、欧盟对华光伏反倾销的影响
欧盟对华光伏反倾销贸易战展开,我国的光伏企业的对外贸易收到的影响定然十分严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经济转型遇挫,光伏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对我国的经济转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旦遭遇欧盟的反倾销,我国经济转型战略将受到遏制,这样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将受到很大影响。其二,实体经济外移,在欧盟反倾销背景下,被迫到海外建厂,这样不但增加了光伏企业的生存成本,而且造成我国大量的经济损失,大量企业员工将面临失业的风险。其三,失去竞争优势,我国处于光伏产业链条的底端,主要负责制造和加工,而价格优势是我国在国际上的主要竞争优势,一旦欧盟开展光伏反倾销,我国的光伏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再,将很难有所发展。
二、欧盟反倾销的应对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识到欧盟对华光伏反倾销的影响,为此,就需要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来改善我国光伏企业对外贸易的现状。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加强政府调控。
为了改善光伏企业在欧盟反倾销中的被动局面,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监控出口数量和价格,中国出口数量激增是导致反倾销案件的主要原因,为了避免由此引起的反倾销,政府应该加强对出口数量和价格的监控,调整国内产能。其二,争取公平待遇,我国是世贸组织成员国,为此应该利用WTO争取到更多的平等待遇。其三,加强国际合作,与国外政府建立合作机制,签订自由贸易区协定。其四,管理产品口,调整企业出口优惠和鼓励政策,惩治低价倾销企业。
(二)提升应诉能力。
企业是反倾销的主体,为此提升企业的应诉能力就成为欧盟对华光伏反倾销的重要的策略。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善用“公共利益”原则,仅仅在价格上构成倾销是不够的,还需要证明反倾销措施的采用有利于欧盟的共同利益。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1992年,中国出口的松香被葡萄牙企业申请反倾销调查,价格上显示倾销幅度为17.4%,对产业造成了损害。然而到了1994 年 2 月,因为认定采取反倾销措施不符合欧盟共同利益,导致这项调查终止。其二,积极应诉反倾销诉讼,这主要是因为欧盟的反倾销法对于那些不合作的公司,往往根据可获得的信息进行裁决,这样就使企业处于不利的位置,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如果企业拒绝接受调查或明显地阻碍调查,无疑将会对自身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积极应诉是减少损失的最优选择。其三,重视行政复议,针对欧委会的原判,企业可以通过行政复审来将其。当最终反倾销税被征后,企业可以证明在调查期内已经签署数量较大且不可撤销合同,出口的产品和被征税企业没有关联,这样可以要求进行新出口商复审,通过这样的措施免征反倾销税。在征收一年后,若是相关证据充足,也可以要求对最终反倾销税进行临时复审。
(三)落实行业指导。
在欧盟反倾销对华立案调查后,很多行业协会都会找寻会员,积极应对反倾销诉讼,并指导企业进行各项调查和抗辩。然而,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欧盟委员会对企业实施的反倾销税率可能存在差异,为此企业的实际利益诉讼可能并不相同。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行业协会对各方利益进行协调,争取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三、总结
欧盟对华光伏反倾销虽然会对我国光伏企业的出口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欧盟光伏产业的上下游发展也将因此受到制约,欧盟低碳战略的推进也将受到阻碍。贸易战的发生,不但影响双方太阳能电池企业合作,还会损失双方的利益。当前的光伏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产业链条,各国优势互补,实际上是利益共同体。中国的优势是规模和制造,而欧盟在技术研发、设备制造等方面存在优势,可以说中国的光伏产业对欧盟设备的生产和出口、原材料的销售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欧盟对华光伏反倾销贸易战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欧盟反倾销的策略,希望对我国的光伏企业有所帮助。
(作者:英国赫特福德郡大学,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助理翻译,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法,国际经济法,海商法,公司法)
参考文献:
[1]侯建华.临近初裁欧盟相关石材产业为何悄然撤诉?――由欧盟“花岗石反倾销案”引发的思考[J]. 石材,2001(08).
关键词:光伏产业;全球价值链;产业升级
一、引言
我国光伏产业从20世纪70年代起步,已颇具规模,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日趋完善,生产成本逐渐降低。目前国内已拥有400多家光伏企业,行业总产值超过3 000亿元人民币,直接从业人数超过30万。但这些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中下游,即光伏电池及组件环节,这也是光伏产业价值链最低环节。在金融危机下,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这些处于低端制造环节的企业,因此,我国必须寻找光伏产业升级之路。
二、关于全球价值链理论回顾
价值链理论首先是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他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这些互不相同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之后Gereffi于1994年提出了全球商品链的概念,并于1999年研究东亚发达地区服装升级的文章中对全球商品链做了完整的阐述,即一个商品链指的是包括设计、生产和产品营销在内的全部活动。并将商品链治理类型分为:购买者驱动型和生产者驱动型。前者多出现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后者多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
随后Gereffi在全球商品链的基础上于2001年又提出了全球价值链的概念。相应的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也分为购买者驱动型和生产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更加强调企业在价值链中的价值创造。后来的学者以这两类价值链的驱动力为基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Handerson指出,生产者驱动型的价值链是由生产者投资拉动市场需求,从而在全球形成特定商品的生产供应链的垂直分工体系。买者驱动型的全球价值链是拥有品牌优势或是强大的销售渠道的采购商,以自身的全球战略为基础,通过对全球生产体系的布局,形成的全球价值生产网络。
三、从光伏产业的产业链分析各节点的价值分布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5个环节。上游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见图1)。从全球范围来看,产业链5个环节所涉及企业数量依次大幅增加,光伏市场产业链呈金字塔形结构。
图1 光伏产业链
在整个产业链中,硅料尤其是高纯度的硅料毛利率最高。由于近年来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硅料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硅料的价格更是节节攀升。2008年初从以工业硅为原料提纯后所得的多晶硅价格已经上涨至约300美元/公斤,部分高纯度多晶硅甚至达到500美元/公斤。其次是硅片生产的利润率较高,而组件生产和工程安装利润率最低,约为10%左右。整个光伏产业的价值分布曾微笑曲线分布(如图2所示),正如前面所说的,多晶硅的利润率最高,而中间的组件生产利润率最低,光伏产业呈现出两头高利润,中间低利润的价值链布局。
四、我国光伏产业的价值链上各节点现状分析
1.上游的硅料与硅片
虽然我国的硅矿藏储量是世界总储量的25%,但我国硅提炼技术只能达到99.5%的程度,而作为太阳能硅电池的多晶硅纯度要求达到99.9999%,这使得我国只能承担高污染的工业硅生产,而多晶硅只能依赖于进口。
在市场需求和资本的有力推动下,2006年开始我国纷纷上马多晶硅项目,到2009年,全国已建成(加上在建项目)超过50个,项目产能将在2010—2012年释放80%。但由于我国主要采用“改良西门子法”提纯硅,属于高能耗,高污染环节,其生产成本大约是国外的3倍。
硅锭/硅片的生产最近几年都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制造技术较成熟,产品质量与国际基本持平,拉棒、切片的相关设备已经全部国产化。但相当一部分硅锭/硅片企业是依附日本企业发展的,承担了污染、能耗最高的环节,盈利能力小。
2.中游的电池片和电池组件
我国太阳能电池生产自21世纪以来取得了巨大成绩,技术水平与国际相当,成为了世界太阳能电池制造中心。据统计共有近62家生产企业,占了近3成的全球产量。
由于组件封装投资小,效益高。500万元人民币的设备初始投资就可获得30兆瓦的封装能力,每年产值可达近10亿元,即使按照5%的纯利润率水平,每年也可获得5000万元左右的纯利,因此许多小企业纷纷投产封装电池。国内主要封装企业的产品都通过了UL等国际认证,但由于国内光伏发电市场还未成熟,因此98%的国产光伏组件只能出口国外。
目前,我国的光伏电池组件企业超过300家,其中将近200多家从事组装工序,是比较简单的劳动密集型操作,缺乏核心技术。
3.下游的应用系统
下游环节的核心是将太阳能电池以一定的产品形式实现商业化。目前光伏系统主要为并网或光伏建筑一体化。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消费品生产国,但受产品价格和市场空间的限制,应用化程度不高。
五、从价值链角度我国光伏产业低碳化升级路径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光伏产业主要还是停留在来料加工阶段,在全球价值链中承担的只是简单的加工组装,在具有最高利润的多晶硅生产上缺乏核心技术,并且国内市场开发不足,在拥有较高利润的应用商场上又缺乏有力的竞争力。这导致了我国光伏产业基本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
随着全球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我们应该抓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让光伏产业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中去,针对价值链各节点的不同特征去设计我国光伏产业的升级之路。
由于硅材料提纯环节处于光伏产业链的最上游,具有技术要求高、投资规模大、周期长、能耗大的特点。这使得进入该产业链环节的企业数量有限,其市场结构垄断程度最高,可以近似的将其归纳为“寡头垄断”市场。主要集中在技术、经济实力较强的德国、美国和日本。同时,该环节产业的集中度相当高,其中核心的前5家公司提供的高纯度晶体硅约占世界总产量85%以上。
硅片生产环节技术门槛、投资规模、能耗虽然都处于高值,但都大大低于硅材料提纯环节,其市场结构可以初步归纳为“垄断竞争”。其核心企业来自日本、德国和挪威的公司,共15家;前5强的企业产量占整个行业的60%,这表明该环节的产业集中度虽很高,但低于前一个环节。
电池片生产环节生产技术门槛与产业链上前两个环节相比相对下降,可将其市场结构归纳为“垄断竞争”。特别是相对硅片生产环节,电池片生产环节市场竞争日益增强,市场垄断程度进一步下降,空间分布也日趋分散,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大量的发展中国家都有分布。
组件封装环节具有技术含量较低、投资少、建设周期短、高污染和高耗能等特点。这是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中竞争最为充分的环节,其市场结构近似的表现为完全竞争。从空间分布上看,电池组件生产环节的企业分布比较广泛,中国、拉美等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占有较大比重,空间分散程度最高。
因此在垄断程度较高的硅料提纯市场、硅片市场,即被欧美垄断的市场,我国可以采取向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发挥企业承包外来加工的优势,通过知识外溢效应,学习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技术的集成创新,改良我国的多晶硅提纯技术,使得提纯后的多晶硅符合太阳能电池的要求,先实现“产品升级”进而创立自己的品牌,实现“功能升级”。
在竞争较弱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市场、组件封装市场,这也是我国大多数光伏企业所在的市场,我国企业应该采取与产业价值链一道实现整体性过程升级。因为我国在这两个市场中已经非常成熟,形成了成熟稳定的企业集群,我们可以利用企业集群的知识溢出和信息传递效率,提升技术,达到价值链的提高。
最后还可以通过价值链的横向跨越实现产品集成创新。这种模式一般源于价值链之间的知识交互和融合,体现为“链的升级”。这要求这些企业已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基础,其产品创新也主要是基于技术上的关联性。我国那些已具规模,资金雄厚的光伏企业可以通过中方式完成光伏产业升级。
六、小结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都在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带动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战略,企图在高新技术行业占领制高点,我国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实现我国光伏产业的升级,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不败优势。
现阶段我国的光伏产业主要还停留在来料加工阶段,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我们要利用生产全球化的趋势,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通过全球化进程中的知识外溢,进行集成创新,最终实现我国光伏产业的价值链升级。
参考文献:
[1]Gereffi.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Apparel Commodity Chain[J].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 (48).
[2]Handerson. The organization of buyer-driven global commodity chains: how US retailers shape overseas production network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8, 27(3).
[3]王晓宁.中国光伏产业链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 2009 (11).
[4]李园红 高 明:基于产业链视角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思路[J].亚太经济,2010,4.
[5]中国民族证券:光伏产业研究: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J]. 2009,04.
[6]王文静:光伏电池产业链发展[ J ] .新材料产业,2006 (7).
[7]王晓宁.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剖析及其对产业的影响[J].电器工业, 2008 (7).
[8]宇文旭. 光伏产业发展概况与产业结构分析[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9,3.
关键词:新能源 光伏产业 发展现状
1.当前国际国内光伏产业应用分析
1.1国际现状
1.1.1世界光伏产业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近年来,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逐年递增,欧、美、日是可再生资源的积极推行者,占据了光伏应用市场大部分空间。为不断提高可再生资源发电的比例,各国均提出了2020年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的中长期目标:
1.1.2世界光伏产业应用领域及成本。一是应用领域,目前发达国家光伏应用领域主要是电站建设和分布式发电两类,分布式发电应用于商业、工业区等领域,此外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均推出“屋顶计划”,鼓励家庭式发电,家庭在满足自身用电的基础上,多于电量可出售给国家电网。2011年,德国分布式发电系统容量占光伏发电装机总量80%,其中主要应用形式为屋顶光伏发电系统。
二是应用成本,美国太阳能先导计划(SAI)2006年预计2015年光伏电价将下降到10美分/kwh(相当于0.7元/kwh);德意志银行预计到2015年光伏电价达到1元/kwh;日本政府(NEDO)公布的新光伏发展路线图预测到2017年光伏电价达到1元/kwh;欧洲光伏工业协会(EPIA)2009年“sale for 2020”,认为到2020年光伏将在76%的发电市场具有可竞争力。综合世界各大机构的预测,预计全球光伏电价在2015年左右达到1元/kwh,基本实现“电网平价”。
1.2国内光伏产业应用现状
1.2.1国内市场需求逐步开启。可再生资源是未来国与国之间竞争的主要领域,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视,特别在欧美“双反”后,国家政策更多的转向了促进国内市场应用,统一上网标杆电价、新能源城市、金太阳工程、光电建筑、光伏下乡等政策正在或即将实施,政策对市场的激励效应将逐步显现。2012年,中央财政拨付资金130亿元,支持光伏发电国内推广应用的总规模达到5200兆瓦。2012年全国光伏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1.8%,而欧美等国的占比已达到了3%―5%,国内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1.2.2应用领域逐步多样化。一是地面光伏电站建设,青海、宁夏、等日照充足地区地面光伏发电站建设稳步推进,从2009年开始,国家能源局已连续启动两批光伏电站特许招标项目,大型光伏发电站建设扩大了光伏应用需求。二是分布式发电,金太阳工程和光电一体化建筑示范项目逐步推广加速释放了屋顶及建筑物光伏应用的大量需求,2012年金太阳工程招标总量达到4.53GW。三是光伏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在交通领域,交通警示、公交站台太阳能供电系统、太阳能测速雷达、光伏隔音墙等应用逐步开启;在国内民生领域,光伏应用已开始涉足到太阳能无线音箱外的太阳能家居生活、太阳能户外休闲运动领域、太阳能森林防火数字监控预警系统、智能微型并网逆变器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
1.2.3发电成本逐步下降。据国家能源局数据,目前光伏发电的成本比三年前较低了50%,中国太阳能发电价格,在不考虑土地成本的情况下已降到了1元/kwh,2009―2010年国家能源局启动的光伏电站特许招标项目上网电价已接近1元/kwh(见下表)。《中国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路线图》预测,中国光伏发电有望在2014年实现工商业用电平价上网,2018年实现居民用电平价上网。
1.3双流县光伏产业应用优劣势分析
1.3.1光伏应用比较优势。一是产业链逐步完善,晶硅光伏方面,已形成多晶硅铸锭、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等完善的产业链;薄膜光伏方面,非晶硅、碲化镉等薄膜电池全面发展,具备薄膜材料、玻璃基板、薄膜电池的较完整的产业链。二是组件转化率逐步提高,我县光伏企业生产的组件中,薄膜类组件一般转换率为8―10%,其中汉能计划启动的二期项目,利用非晶锗硅纳米硅技术,量产组件光电转换率可达12%,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三是产业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六中心三平台”新能源产业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公共服务平台正逐步搭建;与四川大学、中国核动力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深入;国家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第三方平台效应逐步显现;天威新能源 “神鸟”电池、汉能光伏三结叠层结构组件、中光电阿波罗高效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等自主创新产品在行业内具备较强竞争力。
1.3.2光伏应用比较劣势。一是产业链高端环节缺失,我县晶硅和薄膜产业链已初步完善,但是上游原料生产和下游工程开发实力明显不足,缺乏多晶硅料生产商和下游安装和发电系统,关键环节的缺失不仅提高了组件成本,也阻碍了光伏应用推广。二是产业创新机制有待突破,我县光伏产业创新已具备了一定的平台,天威、汉能等龙头企业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但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和第三方机构基本处于各自为阵的孤立状态,供应链合作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缺乏一个集成创新的行业联盟和协同创新机制。三是产业应用能力急需提升。天威、新光、四川阿波罗等企业已采取放缓投资、缩产销存、降损少亏等方式维持现状。
2.关于加快光伏应用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2.1拓展应用领域,坚持以市场应用带动产业健康发展
借鉴广东、江苏、合肥等省市经验做法,扩展光伏产品应用领域;鼓励光伏企业与电力部门加强沟通合作,通过合理的电价标准、适度的财政补贴和金融扶持,进一步向分布式发电、远离电网、零星分布的离网农村光伏发电等领域延伸:
建设光电一体化建筑:基于当前光伏发电成本,光电一体化建筑推广主要集中于学校、医院、大型商业综合体、工业区等单体建筑面积较大,用电成本较高的公共建筑领域。
公共设施领域:新建城市公共绿地、广场、公园、景区,住宅小区内的路灯、草坪灯、灯箱等照明设施,应优先采用太阳能光伏、LED综合绿色照明系统,并逐步对现有路灯、警示灯、景观灯、指示牌供电等相关设备进行改造。
促进光伏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发展:利用分布式发电模式,充分发挥光伏发电对以工代赈、扶贫开发等工程的支持作用,如建设小型光伏发电系统解决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植树造林等工程的用电需求。
2.2强化政策匹配,用足用好和积极争取各级政策支持
2.2.1用好用足当前国家政策。一是鼓励天威、汉能、旭双等企业积极包装项目争取“金太阳”、“光电一体化建筑”等政策支持;二是鼓励企业走出去,到青海、、内蒙古、新疆、宁夏以及省内甘阿凉等日照充足的地方建设分布式发电站,充分利用国家对10千伏及以下电压入网,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在6兆瓦以下分布式发电站的政策支持。三是《国家能源局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等文件明确提出了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等示范项目的支持,根据我县实际条件,积极向上申报示范区建设,增加光伏产品集中应用。四是工信部目前正在制定“光伏下乡”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响应,抢先占领农村市场发展先机。
2.2.2积极争取省市政策支持。一是降低土地成本,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除去土地成本,我国太阳能发电的度电成本已降至一元以下,土地成本成为光伏发电站建设中较重的负担,积极向上对接,争取省市能够给予三州或其他地区光伏发电站项目较为优惠的土地政策,降低企业投资建电站的成本。二是缓解资金压力,积极向省市争取,促进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实施资产证券化、金融租赁、中小企业集合债等方式融资;争取省市新能源专项扶持资金能够更大程度的向双流光伏企业倾斜。三是提高电价补贴,借鉴合肥、江苏等地做法,在国家统一上网电价补贴的基础上,对太阳能光伏发电运营企业给予地方配套0.3―0.4元/千瓦时的补贴。
2.3深化协同创新,切实降低光伏终端应用交易成本
2.3.1不断提高光伏产业系统创新能力。一是提高纵向产业链创新能力,鼓励天威新能源、汉能光伏等企业通过长期合约或控股等方式,与上游供应商建立合作创新模式,双方在共同平台上,优势互补,共同进行关键材料和关键设备的研发与应用,减少企业采购和产品推广应用成本。二是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利用我县已形成的创新平台,鼓励光伏企业建立由供应链生产方、市场需求方和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机构共同组成的光伏产业联盟,在充分明确供需的基础上,提升“企业+高校+产学研服务平台”协同创新能力,支持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全面提升本土化光伏设备技术水平。
【关键词】光伏产业 反倾销 应对措施 产业结构
一、我国近年来光伏产品遭遇反倾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我国产品遭遇“反倾销”调查近年趋势
根据WTO公布统计结果显示1,从1995年WTO建立以来至2012年,由43个WTO成员发起的4125起的反倾销调查中,有884起是针对中国的。中国已经连续18年位居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并且立案-实施比例高达百分之七十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1.首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从2001年的55件下降至2012年的30件,下降幅度达到了36%。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数量上下降了,但是占全球的百分比却提高了近12个百分点。在2001年,2007年和2012年,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数量占全球数量的百分比分别是14.8%,37.5%和26.3%。并且,相比较在2012年排名第二的韩国,我国遭遇反倾销的数量足足是韩国的一倍。
2.对华反倾销案件比重快速增长且具有不合理性。[1]将中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a),与同期中国遭遇反倾销调查案件数目占世界反倾销调查总数的比重(b)进行对比的话,会更加突出的表明中国出口产品遭受的不合理待遇。在2001-2010的这十年间,b值最高为a值的4.1倍,最低为2.5倍。a值一共增长了6个百分点,而b值却增加了10.7个百分点(最高时期增加了22.7个百分点)。这些数据都清晰的表明了出口规模的大小不是遭受反倾销调查的直接原因,真正的原因需要从产业竞争、政治体制方面去寻找。[2]
(二)美国和欧盟近两年对我国光伏产品反倾销情况
2011年10月,以德国solarworld为首的七家在美企业向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诉,使得中国企业得以向美国市场倾销多晶硅、光伏电池、美国商务部随即向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最终我国产品被征收最高达249.96%的反倾销关税和最高达15.97%的反补贴关税。
2012年9月6日,欧盟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该调查涉及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是迄今为止欧盟对中国发起的最大规模贸易诉讼,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我国光伏企业的产品有60%以上出口销往欧洲,如果丧失了欧洲市场,那么对于我国的光伏产业来说将是一次灭顶之灾。根据美国投资机构Maxim Group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债务累计已高达175亿美元,约合1110亿元人民币。
二、欧美连续对我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原因
(一)全球范围内竞争加剧和国内光伏产品的恶性竞争
1.跨国公司利用反倾销措施抢夺市场。步入21世纪以来,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垄断优势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最终达到在各个市场实行价格垄断,获取垄断利益,反倾销措施也成为了跨国公司人为占领市场的工具。[3]
在我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有跨国公司策划的。最为接近的一起就是大家所熟知的,2011年德国光伏企业Solar World联合其他6家美国光伏企业,要求对我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这次“双反”调查就是外国企业在企图占领更多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利用反倾销的手段在母国或者第三国市场上对我国企业的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企图击垮甚至吞并我国同类竞争企业。这样不仅可以保护本国的市场份额,还能同时抢夺第三国和我国的市场,从而达到垄断来获取巨额利益。
2.国内产品的恶性竞争。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高速发展,仅浙江省就有200多家从事光伏产品制造的企业。但国内市场对光伏产品的需求有限,不少企业竞相走上了对外出口的道路。然而与国内产业竞争不同的是,很多企业为了争夺海外市场,常常展开了缺乏理性的竞争,企业间相互压价,互相拆台。这种竞争短期看是可以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从长期看来无异于一种自杀性的恶性竞争。因为光伏产业本来就是一个技术链相对较短,产品技术更新周期相对较长的产业。[4]这就导致了光伏产业对价格非常的敏感。因此想要从中获利,规模经济是必不可少的。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光伏产业遭遇了需求持续萎缩、供给不断增长的严重挑战。2011年形势更加急转直下,多晶硅已从2008年的500美元/公斤跌至21美元/公斤~28美元/公斤。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一些企业为了生存,仍然互相压价,严重扰乱了出口贸易的秩序。
(二)产品结构及营销策略
1.产业结构不合理,亟待转型。在光伏电池及组件的制造方面,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的制造国和出口国,中国光伏电池的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45%。但在高端制造设备方面,中国还与欧美有着很大的差距。硅体晶电池制造的高端设备基本上还是要依靠进口,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与设计也还处于起步后的发展阶段。并且中国的企业大多是处于光伏产业链的最末端的环节,中国光伏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价值链低端的电池封装、光伏组件的生产制造。整个光伏产业的结构不合理及核心技术缺失,直接造成了产品的附加值低,同时间接造成了整个产业链发展的不平衡。[5]大多数的企业不可避免的进入了同质化的竞争行列。这时再通过价格战的方式来获取市场份额和利润,就非常容易造成国外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6]
2.产品营销策略存在风险。主要原材料和设备依赖进口、产品主要出口“两头在外”,国内市场启动不足和产能过剩是中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7]根据统计调查显示,由于我国高纯度晶体硅的制造能力有限,光伏产业所需的原料有近50%是从外国进口的。并且有90%的产品需要依靠出口来销售,包括欧盟的73%和美国的18%。市场的缺失导致我国光伏企业无法参与国际市场规则和标准的制定,而只能被迫的接受规则和调整自身策略。导致我国光伏企业极易受到国际市场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影响,降低了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光伏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做法不当
回到美国这次的“双反调查”中,被的除了尚德、英利等几家大型光伏企业外,很多小型的光伏企业也是这次调查的受害者。然而,大型出口企业从反倾销的应诉成功中获得的收益好处明显要比小企业大得多。同时,小企业的实力,资金,技术人才都十分有限,单一的小企业不敢,也不可能主动去发起反倾销应诉。在缺乏完善的行业协会组织和相应机构支持的情况下,这些出口份额不是很大,本来收益就不多的小企业就自然会选择“坐便车”这种行为,坐享其他企业努力奋战的结果,而不是自己主动积极应诉。[8]这给我们光伏企业在应对反倾销的过程中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因素。
三、我国的应对措施
(一)建立行业协会,联合中小企业抗辩
行业协会在现代市场经济特别是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他在贸易纠纷中发挥的作用是政府和企业不能代替的。[9]在WTO的法律框架下,政府职能收到了较大的限制。而出口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是个体的能力却很有限,也难以将它们全部凝聚起来。行业协会无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不二选择,它不但可以组织协调各个企业进行应诉,甚至可以直接代表出口企业进行应诉。
这次欧盟的反倾销调查有着明显的连锁示范效应和转移危机色彩,因此,我国的光伏企业应该抱团自卫,以行业组织为平台,请求政府层面应对。由于欧盟对我国市场地位的认知缺陷,对我国产品带有一定主观色彩的歧视,当美国针对中国同类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获得成功后,对欧盟市场产生了强烈的暗示作用,会导致同类市场效仿。
同时,在面对国外的反倾销调查时,行业协会恰恰可以将这些势单力薄的中小企业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力量庞大的整体,大家共同处理,同等享受胜诉带来的利益。这无疑会极大地提高整个行业对待反倾销调查的应诉积极性。
(二)合理应对“替代国价格”规则
本次调查的另一特点是,其显然是欧盟市场针对中国大宗优势进口商品反倾销的一次有力延伸,其相应程序措施将相对严谨。但如此大规模的反倾销金额,欧盟成员国和其反倾销机构都表现谨慎。显然,其管理机构会聚焦价格,以此作为调查核心。因此,我国相应产业应分流其重复建设的生产线,对欧盟企业经验性紧盯的恶性压价争夺市场的低附加值产品分流转移,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完善企业内部财会制度,以确保向调查方提供准确详实的财务数据。
对于调查方聚焦价格的特点,其调查往往会采取“替代国价格”方法。在欧盟看来,中国国内的价值就不能反映商品真实的价值,从而就采取了一个最典型的歧视政策,“替代国”政策{2}。9月6日,欧盟初步决定,选择美国作为计算中国涉案产品正常价值的替代国。但是中美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这就导致了对我国出口企业非常不利的形式。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我国企业应该合理利用这一规则,争取其制度例外中的市场证明规制,
(三)优化产业结构及出口市场分布
1.改善中国出口光伏产品的结构,加强技术研发,提升光伏产品核心竞争力。中国光伏产业“墙内开花墙外香”局面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光伏核心技术和国际话语权的缺失。[10]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实现光伏产业由市场驱动向创新驱动,增强光伏产品的竞争能力是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要从低利润的产业链末端向上游转型,从光伏电池的生产、组装向高纯度硅制品、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商品转变。加强对光伏创新产业项目的扶持,重点推进以多晶硅节能降耗、副产物综合利用、太阳能电池高效高质和低成本新工艺技术及硅烷法、流化床法、冶金法等新兴高纯硅生产技术的研发。增强我国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走出“两头在外”的被动格局,这样既增加了收益,并且有效地避免了同质化带来的价格竞争的后果,极大的降低了光伏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可能性。
2.改善出口商品市场过于集中、销售渠道狭窄的现状。我国如今光伏产品80%出口到了欧洲市场,10%出口美国市场。这就好比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大大增加。为了更好地降低风险和反倾销带来的损失,我国光伏企业应该进一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全方位、多层次的打开国际市场。在维护好欧美市场的同时,有选择的开发巴西、俄罗斯和亚洲的阿拉伯国家这些新兴市场。适当的降低对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出口依存度。
(四)快速启动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逐步减少“外需”的依赖性
作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基地,我国的需求与产能却极为的不对称。以2010年为例,我国太阳能电池出口比例高达94%,其中欧洲市场占据了出口量的80%。以至于海外需求变化、国外补贴政策、汇率变动均会对中国光伏企业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为了避免过度受制于人,我国应大力开发国内光伏市场,增强内需,降低对外贸易依存度,这是最大限度避免国外反倾销调查的根本途径。[11]我国应调整经济发展战略,避免出口的超速增长和对国际市场的严重依赖。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并且国内光伏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加速启动和扩大国内光伏应用市场是中国光伏产业市场布局的核心命题。首先是加快光伏电站建设。以农村市场为重点,加强非并网式、离线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研究应用,解决阻碍农村光伏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促进农村光伏市场开发。其次就是加快上网定价,突破电网瓶颈。要尽快形成国内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管理机制,加强光伏并网发电、分布式应用、离网应用等技术标准研发并尽快出台。通过上述方法带动国内光伏市场的启动。
注释
{1}本文所有数据均由WTO网站http://数据资料整理计算得来。
{2}由于我国入世后签订了“非市场经济条款”,在他国在我国出口产品倾销价格的确定上,他国反倾销机构有权利使用其他国家的价格来替代我国的真实价格。
参考文献
[1]李勤昌.全球反倾销滥用演进与中国应对策略[J].中国经贸2012(7):30.
[2]林珏.加入WTO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特点-原因及对策研究[J].国际经济研究2008(4):14.
[3]屈丽丽.外资巨头掠食中国光伏“剩宴”[N].中国经营报,2013-01-14(A09).
[4]李慧,于佩.浅析中国光伏产业“双反”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下2012(5).
[5]何青青.“双反”调查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对策探讨[N].企业导报,2012(15).
[6]赵伟,管汉晖.中国彩电企业遭受美国反倾销诉讼的原因和对策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8):78.
[7]刘先雨.对中国光伏产业遭遇美欧“双反”的思考与建议[J].对外经贸2012(10).
[8]林琼慧.反倾销应诉“集体行动困境”的破解之路-以温州行业协会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08(3).
[9]曹晓超.“双反”对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经济视角2012(5).
[10]李晓君.国内光伏产业亟待调整升级[N].中国石化报,2013-01-31(007).
“在光伏产业的困境中,转向产业价值链附加值最高的后端电站建设,将提升公司整体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并估算内部收益率为10%左右。”公司董秘王慧莉表示。
事实上,光伏电站并非想象的那样美,在同样大规模引进、疯狂建设的背景下,用电并不紧张的西部地区,光伏电站难以消化、难以并网,且由于补贴的缺位,即便已并网的光伏电站目前也仅拿到火电补贴。
航天机电的实际意图,在于寄希望于终端市场的兴起,将公司的组件库存下移,待行业转暖。截至第三季度,由于光伏组件经营惨淡,公司应收账款10.48亿元,存货10.52亿元,现金流净额为负9.88亿元。
已经没有退路,在热点的追逐下,光伏业务已占航天机电业务比重的近八成,而原主营业务汽车零配件和新材料应用不足两成。光伏业务却未带来欣喜,今年上半年,航天机电光伏新能源业务的毛利率为-25.40%。
变更募投项目
11月20日,航天机电宣布变更募投项目,将3.89亿元投入到光伏电站项目中。分别为嘉峪关100MW(兆瓦)、高崖子滩50MW、张掖甘州区南滩9MW及安阳滩9MW的光伏电站项目。
这意味着,航天机电希望借道光伏下游电站的热点,提振市场表现,此前则致力于光伏电池、光伏工程技术领域的投资改进。
航天机电董事会认为,对募集资金的调整有利于提高募集资金投资收益,随着中国鼓励发展光伏发电扶持政策的不断推出,以及光伏产品价格的下降,使得光伏电站项目的收益率更趋稳。
这笔资金曾计划用于彼时行业热点其中的2亿元,原计划投资至光伏电池的技改项目,另1.9亿元则原计划增资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公告显示,光伏电池技改项目原计划总投资为11.98亿元,调整后总投资为7.5亿元,减少了4.47亿元,其中2亿元用途变更。据悉,该项目目前已完成200MW光伏电池常规线和废水处理站建设,为第一阶段。公司拟在第二阶段引入离子注入技术代替扩散技术等,以提升技术及生产工艺的水平。
国泰君安保荐代表人刘海荣也在核查意见中指出,“航天机电将在2013年底前完成以上光伏电站项目,预计投资内部收益率分别为嘉峪关项目10.8%、高崖子滩项目10.5%、张掖甘州区南滩项目7.31%”。
追踪新热点
可以看出,航天机电积极于行业新热点的追逐,但并未带来有效利润,正试图断腕求生。
10月25日,公司决定将旗下持有的神舟硅业公司29.7%股权,以4.88亿元底价,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
多晶硅业务并未给航天机电带来业绩提振。财报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神舟硅业总资产46.6亿元,总负债31亿元,净利润为-2.456亿元。自成立以来,经营状况加速恶化,三年来,全年净亏损分别为2138万、1.51亿、2.44亿,并预计将持续亏损。
在光伏行业最火热的时候,光伏业务在航天机电的比重逐年提升,三年时间内,分别为 44.49%、61.97%、78.14%的比重。而公司主营业务汽车零配件和新材料应用的比重则下降至不足20%。
然而,自航天机电涉足光伏以来,多晶硅却从稀缺资源逐渐转为产能过剩,市场价格大跌。公司宣称的3000吨多晶硅项目,在其他公司上马万吨级别的对比下,并未产生规模效应。
受光伏业务的拖累,航天机电2011年净亏损达1.09亿元,今年上半年,航天机电综合毛利率为-10.80%,其中,光伏新能源业务的毛利率为-25.40%。
如今光伏行业成为一块烫手的山芋。在多晶硅行业惨淡的状况下,标的价较高的神舟硅业,业内分析师预计,接盘者只能是航天机电的大股东。
“公司将积极寻求减亏途径,争取通过优化股权结构等方式,降低多晶硅业务对公司盈利能力的负面影响。”航天机电董秘王慧莉表示。
此外,航天机电要求购买方必须以现金方式购买,公司眼下找到的新热点是将致力于光伏终端市场电站项目的建设。“公司将因此摆脱神舟硅业亏损的巨大影响,并回笼产业资金支持终端电站建设,也将有助于公司进行电站建设,从而改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航天机电表示,将集中力量发展盈利能力较强的光伏电站业务。
公司介绍,早已积极投身于光伏电站建设,此前与宁夏招商局签订了600MW电站项目战略框架协议;在甘肃省投资建设的150MW光伏电站项目按计划节点推进;与印尼能源矿产部下属可再生能源司签署200MW合作备忘录。
风险
“在光伏产业的困境中,转向产业价值链附加值最高的后端电站建设,将提升公司整体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航天机电如此解释下一个新热点项目。
事实上,据本报了解,作为光伏产业链的最末端光伏电站,现在仍然是大规模引进、疯狂建设的阶段,如同产业链上的其他各个环节。
据本报了解,目前几乎主营业务为光伏的企业,都在致力于终端市场的光伏电站项目,尽管他们明白电站难以并网的问题仍待解决,也明白并不了网就发不了电。
但游戏参与者的意图是寄希望于终端市场的兴起,将公司的组件库存下移,并且电站作为固定资产还可以再融资,缓解财务困境,给公司个喘息的机会,待市场转暖。
“没有合理的上网电价政策,很难保证产业的发展。”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向本报表示,可再生能源首先要靠政府政策的导向,在初期提供必要的支持,比如价格的补贴。
弘亚世代副总裁刘文平亦向本报表示,目前光伏电站的补贴方案仍待细化,比如具体一度电补贴多少钱。他指出,即便国内光伏电站市场的兴起可将组件产能下移,但产能过剩仍将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10月19日,航天机电将持有3600万股的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挂牌转让,挂牌价8005万元。航天机电称,转让股权的投资收益约1400万元,占2011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95%左右。航天机电称此举目的在于“公司汽配产品正逐步由单机向系统转型、机械产品向高端电子产品转型”,致力于优势产业的调整。
他曾以400亿元身家登顶中国能源行业富豪榜。然而短短五年,他掌舵的江西赛维竟从中国最大多晶@~J4-巨头,深陷巨额亏损、大规模裁员、资不抵债、股价暴跌的漩涡之中。
“我在开会,不便说话。”2012年5月10日,媒体连线赛维董事长彭小峰试图探寻究竟时,他仅如此简短回答。
——赘维危矣。为什么?
有人将之归罪于整个行业的萧条。在各国政府扶持政策转向、银行银根紧缩、产品价格暴跌、产能严重过剩的全球背景下,2011年下半年国内行业利润率从139%下滑到20%,至今80%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全球市场需求在20GW左右,产能却达到40GW~50GW,多余的部分只能淘汰。”
又有人分析说,赛维之危根源于其全产业链模式。光伏行业路线之争由来已久。全行业“寒冬”之中,像保利协鑫这样只守住上游硅料、硅片,走专业化的企业,成为如今业界极少数尚能盈利的企业之一,而坚持全产业链模式的赛维、英利,当下几乎全部遭遇滑铁卢。
还有人力证赛维之危在于对赌。2011年年初,赛维和3家投资方签订“对赌”协议。根据协议,3家投资方共同出资2.4亿美元获得赛维旗下全资子公司硅化学品科技有限公司18.46%的股权,条件之一,是赛维2011年度该项目内部收益率要达到23%,或其多晶硅厂能够在2011年成功分拆上市。否则,赛维将为对赌失利支付大笔赔偿费用。
事实上,以上任一宗“罪”单独发作,都不足以让赛维走到仅2011年第四季度就亏损5.887亿美元,今年以来裁员5000多人,负债总额高达60亿美元的境地。偏偏数罪并罚。而这无疑跟赛维掌舵人彭小峰的性格有关。
今年年仅37岁的彭小峰出身草莽,为人豪爽,但赌性颇重。赌有没有错?事实上,过去七年,正是彭小峰这种性格造就了赛维,让赛维从无到有,甚至一度保持300%的增长速度,成为中国光伏行业扩张最为迅猛的企业。
然而时移世易。以2011年赛维向上游硅料业务扩张为例。在彭小峰看来,整个产业链中最挣钱的就是硅料行业,因此赛维向硅料扩张,是向其全产业链光伏帝国迈进的重要一步。但他未曾想到,此时整个光伏行业即将过冬,行情急转直下。
不仅如此,业界其他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的步伐大多小心翼翼,而赛维投资巨大,几乎无法回头。“赛维建造的硅料厂,按照彭小峰的计划,将采用世界先进技术,为此成本激增,赛维一万吨产能的多晶硅工厂花费了近100亿元,而保利协鑫的6万吨多晶硅工厂只花了200亿元。这又导致赛维后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赛维硅料的生产成本为30美元/kg,而保利协鑫的成本为18美元/kg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