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范文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第1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列宁 生态文明建设 自然 循环经济

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所谓生态文明,即是指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而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要人们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始状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要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将生态文明理念纳入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之中,提升社会整体素质,降低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力,使资源的消耗利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二、 列宁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1.对尊重自然、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强调

列宁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强调要尊重自然,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言:“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列宁在哲学笔记中针对黑格尔的观点也表达过类似的意见即,:“不能用精神的发展来解释自然界的发展,恰恰相反,要从自然界,从物质中找到对精神的解释…”[3]

2.对资本主义破坏环境上的批判

列宁在批判资本主义破坏环境方面表现出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完全一致性。他在《土地问题和“马克思的批评家”》一文中引用恩格斯的话表达了对资本主义大城市糟糕环境状况的厌恶和批评,“在大城市中,用恩格斯的话来说,人们都在自己的粪便臭味中喘息,所有的人,只要有可能,都要定期跑出城市,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喝一口清洁的水。”[4]133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工人生存环境恶化,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说工人生活日益困是由于自然界减少了它的赐物,这就是充当资产阶级的辩护士。”[4]90纵所周知,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作用。自然环境越优越,自然资源越丰富,其对劳动的作用效果就越明显,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就越有利。因此,可以说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对于我国来说,在想我国这样一个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不十分发达的国家中发展社会主义,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运用于经济建设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新路。

3.对资源循环利用的阐述

列宁通过人造肥料的使用这个角度来阐述资源循环利用的思想。他指出,“十分明显,人造肥料代替天然肥料的可能性以及这种代替 (部分地) 的事实,丝毫也不了下述事实:把天然肥料白白抛掉,同时又污染市郊和工厂区的河流和空气,这是很不合理的。”[4]134

4.对科学技术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积极作用的肯定

列宁积极肯定科学技术在改善环境中的作用。他认为,用先进的技术来开采天然富源,能够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

三、 列宁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启示意义

1.充分尊重自然力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有效实施

苏联的经验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并不等于资源和生态可持续性问题就自动解决了。[7]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国的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其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列宁关于尊重自然、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再升华。

2.支持资源的循环利用,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就必须遵循列宁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引导各领域资源合理化流动,各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不断促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通过不同生产企业间的生产废弃物作为生产原料的彼此交换,实现园区内的生产废料“零”排放。只有通过不同机构、不同行业间的积极配合,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政府到社会公众的全方位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我国才能真正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3.大力发展绿色科技,走低碳节能发展之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直以来,由于我国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上未能摆脱“先污染、后治理”老路,使得现今条件下,我国的自然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环境污染程度较高,生态问题愈积愈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生态危机的可能性愈来愈大。因此,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牢牢抓住科学技术这一发展动力,通过政策支持、财政补贴等手段,大力发展对环境有利的绿色科技,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使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把工业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

生态环境问题具有综合性和长期性,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列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于解决现天人类所面临的严唆的生态问题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和价值。在全球各界都积极研究找寻生态危机产生根源、找寻生态危机得以解决的理论支撑之际列宁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渗透了自然观中的唯物的、辩证的和历史的生态思想,是强大的理论武器,必将为生态危机的真正解决提供崭新的理论选择。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列宁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合理内核,充分尊重自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依靠科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助推作用,摒弃“唯GDP论”,为困扰全球的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创新性的策略和途径。我国只有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循环经济发展都路,才能够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有序、健康的发展,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发展合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周生贤.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J].求是,2012(10).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人民出版社,2009:38.

[3]论[M].列宁专题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

[4]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列宁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2.

第2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德育教育

生态文明意识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认识。它是由文化与自然价值相结合,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同时它也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

一、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广泛缺乏生态文明意识,由于一些高校将教学育人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与政治素质方面,而恰恰忽略了对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德育教育的培养,使得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有关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从而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目标淡化,没有从较高层面上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生态意识。因此,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和行为经常发生。例如:浪费水电、浪费粮食、不爱惜公共设施、随手丢弃垃圾,随处乱写乱画等。对于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些高校虽然进行了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也开设了一些关于生态文明的课程。但是,由于缺乏教育力度,课程空洞乏味,仅仅从图片以及罗列的数据方面让大学生了解有关生态文明的内容,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感受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其效果并不理想,致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对于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关键在于让大学生清醒的认识到生态文明的建设关乎全民族的发展与福祉,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看待问题,明确如果不能够合理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制约经济的发展,制约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党的十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提升其生态文明素养显得尤为迫切。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解决对策

(一)开设具有综合性的课程

在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方面,高校应致力于开设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该课程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开放,其囊括关于生态文明各方面的知识内容,具有灵活性、充分性以及内容的广泛性,成为一门公共必修课。以往的课程设置多数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仅仅是通过一些幻灯片或者一些数据来让学生对生态文明进行简单的认识,而该综合性课程,从内容上更加充分饱满,使得大学生能够通过课程的学习深刻地认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自身建立起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念,从而形成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不断加强关于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师资力量

在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方面,老师作为主要的引导者,首先应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具备各方面素质,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因其自身生态文明意识的高低会对德育教育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应当打造一支力量雄厚、水平过硬的教师团队。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多开展一些具有真正意义的、有价值的活动,将关于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等知识教授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树立起正确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

(三)将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不断的与校园文化相融合

大学的校园文化生活对于大学生精神素质的提升以及道德情操的养成产生着重要的引导和指示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积极将生态文明意识观念与其融合,切实开展一系列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形式,引导和教育广大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资源的观念意识,使得校园成为培养大学生态文明意识的摇篮。

(四)开展各类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如果一味的采取课堂内教学的方式,那仅仅是纸上谈兵,要想真正让学生感同身受,还需要实践的引导作用。例如:以植树节、地球日等节日为契机,采用展板、海报、百人签名等形式,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带领广大学生前往污染严重的河道、工厂附近参观、调研,设身处地的感受环保形势的严峻性与紧迫性;还可以大力倡导学生发明创造,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与想象力,设计一些关于环保的小发明、小制作等。实践类活动的广泛开展,让学生亲自参加到活动之中来,大力增强了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及环境保护的理性认识,与此同时,又将理性认识进一步升华为感性认同。

第3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林业;环境;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193-1

0 引言

党的十报告曾经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也比较严峻,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笔者作为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之一,试从林业的定义入手,来谈一谈林业发展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重要性。

1 林业的定义

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林业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充分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森林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

从林业的定义不难看出,林业的发展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发展现代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之一,发展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

2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表现。森林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使得林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1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

林业以森林为主要管理对象,森林属于可再生资源。

在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全球的森林面积占整个陆地系统的百分之三十之多。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有主要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

森林中的生物种类非常的复杂。以高大乔木为主体,除了乔木外就是灌木、草本植物和地衣苔藓等。森林的植物空间可以划分为多个层次。森林里除了大量植物以外还有极其丰富的动物生活其中,还有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森林就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圈,其中生物量占整个生态系统生物量的百分之九十之多。

因此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有主要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

林业部门除了对森林的利用、开发、保护等等,林业部门还承担着管护、发展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优化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

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也正是生态建设的主要目标,也是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2.2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业从古至今都扮演这重要角色。

远古时代的人们就生活在森林里,那就是他们生存的地方。古代人在生活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原材料多数都是木材,后来的建筑、车辆、船舶等等,原材料也都是木材。就算是到了经济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木材的使用量仍然是非常的巨大,尤其在建筑业。

另外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现代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上升,快节奏的生活紧张感让人们更加追求原始的味道,原木产品成为一种潮流。原木家具、日用品、工艺品等等,层出不穷。

所以森林是重要的基础产业,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3 结语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表现。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因此作为林业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职能,充分体现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向阳.生态观视野下的林业与生态文明关系[J].林业经济,2012(01).

[2] 祝列克.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J].湖南林业,2008

(01).

[3] 唐秀萍.十七大报告描绘建设生态文明新蓝图[J].中国林业,2007(21).

[4] 闫德仁.强化林业科研创新能力 支撑生态文明建设[J].内蒙古林业,2008(03).

[5] 王洪江,惠兴学,洪新,于欣.浅析森林在生态文明观形成中的重要作用[J].防护林科技,2009(02).

[6] 张美玲,杨明艳.发挥林业优势 建设生态文明[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

[7] 汪炳瑜.关于生态文明与林业政策问题的思考[J].安徽林业,2009(01).

[8] 李子玲.试论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J].吉林农业,2010(08).

[9] 张余田.浅论森林与生态文明[J].安徽林业,2008(02).

第4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农民;参与

党的十报告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国家战略,充分显示出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对提升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是传统农业国家,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首要问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总体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所在。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2015年我国农村常驻人口占总人口43.9%,我国农村面积占全国面积80%以上。由于多年来我国只是重视农村的经济建设,忽视农村生态建设,导致现在农村整体上处于环境较为落后的状态。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而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和参与者。农村人口数量巨大,如果农村人口素质全面提升,积极参与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去,就能大幅度减少生活垃圾排放,节约资源,从而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反之,如果农民对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漠不关心,就会导致截然相反的现象发生。可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提升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力,对于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有重要意义。

二、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障碍

近几年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有了一定程度提高。但是总体上看,我国农民在农村生态文明中的主体地位尚没有得到体现,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一些障碍。

(一)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处于较为贫困的状态。改革开放以后,农村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多年来根植于农民头脑的小农意识还根深蒂固。这种意识主要表现为只重视财富的积累和创造,不重视创造财富过程中的环境改善。

农民生态建设意识淡薄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忽视生产生活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比如农村很多地方的养殖户,在饲养的动物死亡后为了图省事省钱,不经过处理乱扔死亡动物尸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每年长江下游江面、河面上总会漂来数百具甚至上千具动物尸体,这些动物尸体严重污染了水源,给下游地方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农村地区垃圾乱扔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有些地方随处可见成堆垃圾。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化肥使用后的残留物随处乱扔的现象也很普遍。这些都说明许多农民生态建设意识淡薄。他们不太关心自己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缺乏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实现了集中居住。许多新建的住宅小区实行规范化管理,对居民应该承担的环境责任进行规范。但是仍然有部分农村居民忽视这方面的宣传,对于农村基层组织号召居民参加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置之不理。比如有的农村居民甚至在自己的住宅小区里饲养家禽等,这些做法都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背离。可见,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思淡薄已经影响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较低

受到长期以来城乡教育水平差距的影响,多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由此导致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不高。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较低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水平低。许多农民科学素养较低,看不懂农药使用说明,不知道每亩地科学使用化肥的数量和种类。结果是造成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也造成了土壤和水体污染,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统计表明,每年我国每公顷土地施用的化肥数量是美国的4倍以上,每年都有一些因为不会正确使用农药而导致的伤亡事故发生。

二是不能有效行使农村生态建设的相关权利。有些地方遇到农村环境污染严重问题时候,当地农民要么选择默默忍受,要么以非正常的手段抗争。前者如河北省部分农村地区因为周边钢铁厂粉尘污染严重,造成当地农户庄稼绝收,水体污染严重,本地农民正常生活受到限制,当地很多人患上癌症。当地人有条件的都搬走了,没有条件的只能默默忍受。后者如许多地区因为环境污染严重,当地许多民众自发起来围攻当地政府,要求政府出面解决问题,或者直接与造成环境污染单位发生冲突。这些现象都表明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的缺乏。他们缺乏通过正当渠道反映自己的诉求,争取自己应当的权利的能力。结果是许多地方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此外,由于相关能力的缺乏,很少有地方农民自发组织起来,成立相关环境治理自治组织,履行当地环境治理职能,也很少有农民能够严格督促农村基层组织承担相关环境治理责任,督促地方人大代表通过正式会议提出相关农村环境治理的议案。

(三)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渠道狭窄

梳理当前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文件和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渠道依然不够畅通。当前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基本上还是处于一种散乱状态,缺乏完善的体系支撑。随着农民生活的逐步改善,许多地方农民越来越重视当地环境治理,但是苦于没有完善的渠道,这样就影响了农村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影响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如农村环境出现问题谁负责?如何负责?向谁反映?如何监督相关机构是否履行了职责?这些问题的界定都比较模糊。众所周知,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中滥施农药、化肥等造成的污染,二是农民生活垃圾随处排放造成污染,三是养殖业造成污染,四是农村周边工厂造成的污染。现在对于周边工厂造成的污染可以向环保部门进行举报,但是前面三类污染由谁来治理,农民反映的渠道是什么,在许多地方无明确答案。

(四)缺少相关法律制度支撑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宏观性的规定,缺乏微观性和可操作性的针对性规定。还没有专门的法律和制度对农民参与农村生态建设进行规定。如农村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是什么?农民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有哪些权利?有哪些义务?该如何行使这些权利,承担这些义务。这些都缺乏系统化的法律和制度支撑。

三、农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

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要充分发挥这个群体的积极性,提升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应该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多管齐下,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宣传引导,提升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意识

农村基层政府相关部门要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极力提升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一是利用社区报栏、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宣传。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当地农民群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当地群众有什么样的影响,每个个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以此提升农民的生态意识。二是由地方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相关人员,利用农村村级管理组织的平台,进行宣传。地方政府应该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宣传规划,利用村级组织召开会议的时间进行宣传,或者在适当的时候集中宣传。三是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进行宣传。近些年来的电视公益广告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目前电视公益广告基础上,还可以创作更多的适合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特点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资料。通过经常播放,让农民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垃圾集中分类堆放,采取家庭节水节电措施,不乱扔农药化肥包装物等。只有大力提升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才能够保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培训,提升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要靠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既有各级政府部门,也有社会组织,还有广大的农村居民。其中农民的生态文明建设能力对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有重要的影响。针对当前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应该进行系统培训,有效提升农村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培训应该集中于几个方面,一是提升农民生产能力的培训,比如如何正确施用化肥、农药,如何灌溉、播种,才能达到资源节约、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相关农技推广人员可以订立计划,集中进行培训。由于许多农民文化素质不高,这种培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最通俗易懂方式进行,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二是提升农民生活素质的培训。包括生活中如何节水、节电,如何减少生活垃圾,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和集中处理等方面的培训,让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实现低碳生活。三是提升农民参与社会监督和建言献策方面的能力。可以印发相关宣传手册,内容涵盖农民遇到相关的环境问题时如何监督、举报和处理的程序,如何行使民利,选取代表民情民意的人大代表,如何通过人大代表反应相关农村生态问题等。可以将这种宣传手册发给每家每户,并对内容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指导,让农民真正理解宣传资料的内容,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农民参与社会管理监督的能力,有利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进行。

(三)建立完善相关机构,为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途径

当前可以通过几个方面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机构进行完善。一是成立农民自治组织。各个农村地区可以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实际,自发成立相关组织,职责是维护本地环境良好,监督本地生态建设的具体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是充分依靠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村一级的村民自治组织。在现有的村级组织框架内,可以设立专人负责本地生态建设方面的监督和联系,也可以由村委现有成员兼任这项职责。主要是负责接受本地农民关于本地生态问题方面的举报,协调相关问题的解决。三是上级相关结构应该开辟专门渠道,方面群众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如在现有的地方政府热线基础上,增加农村生态建设项目,方便农村参与当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四)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农民参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和法律支撑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有关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定很少,对于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门规定几乎没有。现行《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主要着眼于各级政府方面环境污染的治理责任和义务的规定。相比之下,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的保护。如美国政府在《应急计划和社区知情法》中作出专门规定,要求环境信息及时向公众公开。这些规定极大地调动了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防治环境污染的积极性。

第5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家庭教育

十七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明确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必须着眼于国家发展的未来,关注祖国的下一代,着力于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

1注重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

1.1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必然要求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和谐推进的坚实保障。树立生态文明观,培养生态文明意识,主要还是靠教育。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小学教育作为一个人接受整个学校教育的最初阶段,是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起点。因而,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小学生自身特点,营造节约环保氛围,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关乎千秋万代的伟大事业,而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并使之得以不断地延续和传承,就必需从娃娃抓起,着眼于发展的未来。培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一代,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一代。

1.2不断加强完善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丰富与拓展

小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有两个方面尤为重要,其一是启发性教育,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其二是德育、体育教育,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和健康体魄。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又要有健康的体魄、高尚的道德、善良的心灵和优雅的情操。

在启发性教育之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传递“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等一些朴素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小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使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能从节水、节电等一些细节做起,不断增强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素质教育重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开展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教育,必将成为加强和完善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丰富与拓展。

2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2.1课堂教育——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主渠道

课堂是小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之一。要在课堂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就要求在遵循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拓展教育途径,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不要试图引导他们理解很多大道理,记忆往往对他们帮助更大。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教师可以适时讲述一些与课文相关,有趣味性、故事性的环保事件,让他们记住这些有趣的故事,知道其中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在数学应用题的案例编制过程中,也可以融入一些日常生活中节约、环保的要素,如对不节约的生活习惯造成水、电浪费的量化等。

2.2课外活动——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要将课外活动作为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通过课外活动,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和品德教育。实践已经证明,正确组织和吸引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兴趣、才能与特长。

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其一要求活动主题明确,其二要求活动形式丰富新颖。例如,新华社曾有过这样一则报道——“江苏扬州开展‘生态文明你我同行’系列活动,面向社会征集节能减排‘金点子’。扬州市中、小学生广泛参与,争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小卫士。”通过类似主题鲜明的课外活动,使他们懂得生活中要环保、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环保。

2.3家庭教育——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学延伸

当前,小学生教育过程中存在“5+2=0”现象,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脱节,在学校里对小学生进行5天的系统教育,当小学生回到家后由于教育的不连续或滞后,经过周末两天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校教育中产生的效果。所以,在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教育过程中,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与协调,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例如,可以尝试以“绿色家庭日”为主题,利用假期,组织学生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绿色环保活动。通过这样的平台,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3关于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思考

3.1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养成的习惯,塑造的价值观往往对其一生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加强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推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当前,社会对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教育方法、教学内容、学校家庭联动等诸多方面,并未结合加强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这一主题,有针对性地改革和转变。如何在全社会范围内重视和完善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这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超级秘书网

第6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文明;重要性

The Importance and the proposal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Zhang Xiao-ran

Abstract: Recently,the urbanization has developed rapidly. However, the sustainability of urbanization are facing serious challenges.This paper focu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propose some proposal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co-level.

Key words: urban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mportance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在工业文明的推动下,我国城镇化的规模和速度迅速发展。1978-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由17.92%增长到52.57%,年均增长1.02个百分点。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进程中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随着人们危机意识的上升和对高质量人居环境的追求,生态文明开始纳入城镇化考量。

一、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1、生态文明是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天的城镇化很多是单纯依靠房地产开发和投资驱动的,且延续了工业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城镇化质量远远落后于城镇化速度。过度城市化和城市空心化的问题不仅对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也给社会文化与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生态文明要求城镇化的发展必须统筹考虑城镇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产业、文化、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以最小的生态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生态文明是解决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环境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城镇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2、生态文明是实现城镇化目标的必由之路。我国目前的城镇化以经济发展和城镇规模为目标,带有强烈的功利化色彩,这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人本化的城镇化。城镇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目的。城镇化的最终目的以 “人”为中心,谋求民生改善,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身之所、生活之便、创业之需,使群众生活质量在城镇化发展中不断得到提高。这与生态文明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因此,以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城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符合城镇化的本质发展要求,是实现方便、和谐、宜居、低碳目标,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

3、生态文明是构建科学城镇空间格局的必要手段。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格局是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党的十提出构建新型城镇的空间格局,概括而言就是要构建“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显然,新型城镇空间格局的理念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人类生活的发展质量为着眼点的生态文明建设一脉相承,并且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格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实现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必要手段。

二、加强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1、倡导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生态意识。我国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发展水平较差,关键是生态文明在意识上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真正重视。唯有在认识层面达成建设生态文明的共识,才能形成社会互动,才能有力的推进生态文明型城镇化。因此各级单位必须深入贯彻学习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与要求,加强对生态文明型城镇化的内涵、发展需要、发展手段的研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其次,加大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倡导生态价值观、绿色消费观和绿色政绩观,大力培育绿色生态文化,提高社会生态素养,使公众特别是领导决策层转变以经济发展为目的的思想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生态城镇化观念。

2、突出文化建设,制定科学的生态城镇规划。目前我国城镇化规划带有功利性和盲目性,缺乏完善且科学的城镇生态化建设规划。从总体来看,走集约高效的城镇化道路,就必须加强城市群建设。加快培育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和关中城市群,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同时加快城市群周边卫星城市的建设,完善内陆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功能,提高接受产业转移的能力,打造经济发展次中心和经济强镇,实现大中小城市的配套、协调发展。对小城镇来说,发展规划要做到因地制宜、多层次发展。应本着资源集约、生态环保和方便宜居为原则,对产业园区、居民区、基础设施、城镇景观等有一个包括时间、空间、数量、质量、结构、顺序等统筹的科学安排。

生态文明型城镇还要把文化建设纳入城镇规划,为城镇发展预留足够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空间,建设千姿百态的城镇。尤其是像山东省这样的文化大省,城镇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该充分彰显齐鲁文化特征,结合地方文化底蕴,建设一批如剪纸之乡荣成、曲艺之乡莱州等文化特色鲜明的个性化城镇,提升城镇文化内涵,提高城镇的文化影响力、产业吸引力、经济带动力。

3、引导人口合理流动,确定适度的城镇规模。我国大城市普遍承载力较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口分布不均、人口流动导致的。各地应结合实际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对于城市超载问题,首先,合理引导人口流动。通过产业的升级换代、产业转移和合理化产业分布,来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同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其次,提高城镇承载力。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高城镇公共服务能力,以适应逐渐扩张的城镇人口。对于承载力较大的新兴城市,应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吸引人口转移,扩大城市人口的聚集效应,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逐步扩大城镇规模。一方面为中心城市分散土地、人口、环境压力,另一方面为城镇经济发展提供后续动力。

4、发展城镇生态产业,调整产业结构。生态产业是突破地区经济瓶颈,实现经济腾飞的有效手段,能够为其生态城镇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各地应结合地区优势,建设一批生态化特色工业园区,采用循环经济为发展模式,以低投入、低消耗、高质量和高效益为原则,提升生态产业聚集效能。对于典型的工业城市来说,在加强生态产业建设的同时,还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打破“一业独大”的格局,延伸产业链,逐渐向技术先进、生产清洁、经济附加值高的产业转型。

5、治理污染,建设宜居城镇环境。建设优良宜居的城镇生态环境要以低碳、节能、无污染为指导。首先要加大环境治理。重点治理空气、水、土壤污染,建立严格的环境监测机制,重还城市碧水蓝天;二要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处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达到垃圾无污染、无害化、再利用、再循环要求;三要加快以低碳交通、低碳建筑和低碳生活用能为导向的低碳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产品,开展各项节能降耗活动;四要加大城镇绿化力度。以河流、道路和农田防护林为载体,提高城镇绿化覆盖率,继续做好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努力建成空气更加清新、生活更加舒适、环境更加宜居、景色更加优美的生态化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第7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范文

生态省建设起源于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的反省,本质上还是一种以满足人类需求为先的发展理念,没有把自然看成价值主体,是一种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方式,其理论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理念落实在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否定上和遗留问题的整改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种解决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融合的综合体系,发展维度停留在现时性上,未充分考虑未来性,同时许多生态省建设口号响亮,但是践行不足,“生态”二字没有得到体现,因此,生态省建设迫切需要寻求先进理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人类迫切改变自身发展需求以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理念,它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是拥有充实内涵的理念,不仅关注人类本身,更体现出自然的主体性,不仅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发展,也为未来后代子孙的发展提供了永续动力。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的的指导下推进生态省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建设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指导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规划的制定将生态文明理论与地方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生态文明规划建设体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2.2巩固生态建设成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早期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几个省区,依靠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文化的弘扬和普及有机的结合起来。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赢”的有效途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将生态省建设提高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生态省建设,既巩固了生态建设的成效,同时也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3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统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为贵州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激发全省各族人民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产业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为贵州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了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生态省的对策建议

3.1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生态省观念

(1)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生态文明团队活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镇创建评选活动,通过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开展生态文明学习活动。开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生态环境研究专家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主题报告,动员各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对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总结,提出对策建议;成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开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3.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立生态省生态经济

(1)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安全体系。确保水源水质,减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水体生物净化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企业进行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为居民构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搞好林业绿化工程,进行绿色通道建设。

(2)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建立三大生态产业体系。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清洁能源,进行绿色建设,开发环保产业,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重点推进生态服务业,建立生态服务业行业标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3.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体制转轨

(1)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相关法规保障体系。针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无法可依或者是法律依据不明晰的问题,全面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政府行政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等法规保障体系,依靠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生态省各项工作的展开。

(2)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省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产业转型等方面不断的创新体制机制,以期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成效。但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当前发展格局是个长远且艰难的任务,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的进行体制转轨和机制更新,形成阶段性的体制机制良性更替,又好又快的实现社会转型。

(3)推进机构调整,建立服务型政务中心。地方机构办事能力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先进观念推行的成败。因此要调整当前不合理的机构设置,转变政府开展工作的理念,推行服务型的政务中心,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间存在的矛盾,从人民、社会、自然的角度考虑利益分配机制。

(4)鼓励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三方良性互动,确保生态文明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充当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要鼓励民间生态组织、环保技术创新企业的建立,完善公众监督体系,实现三方互动,逐渐转变为以社会组织为主导、政府保障运行、广大人民监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体系。

3.4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生态省社会转型

(1)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鼓励各单位、家庭树立生态文明的新型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倡导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

(2)为建成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注重于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态文明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就迫切需要建立有效且公正的利益分配制度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关系人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五大方面着手,改善现有不公平的社会状况和不完备的社会体制。

4构建生态省建设的保障体系

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建设离不开国家及各地区的资金、组织、技术支持,编制生态省建设规划,应充分考虑包括机制保障、组织保障、政策保障、法制保障、科技保障、管理保障等在内的保障体系,使之更加完善,从而促进生态省的进一步建设。各省市区在做好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应加强区域合作。

第8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 行政责任

一、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缺位问题

1、地方政府缺乏生态意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各地政府都在努力发展经济,中央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评价也是参考各地的GDP发展水平。所以,导致很多地方政府官员都重经济发展指数,而忽略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在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很多地方官员纵然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只要有利于促进GDP增长,就默许这样的企业发展,走了“用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错误道路。出现这样问题,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缺乏生态意识,没有认识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只重视眼前的利益忽视了长远的发展。

2、对地方政府考核标准的标准不完善

现行的对政府考核的标准很少将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纳入考核体系之内,关注的只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所以在推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大物质投入力度,而且还应该建立起相关的制度。有的学者提出了绿色GDP概念,将绿色GDP指数纳入到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之中。通过这种制度建设,促进地方政府官员形成生态文明意识,从根本上实现变革,促进地方生态环境的建设。

3、生态保护法规建设滞后,相关制度执行不到位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法律是其中最为有效的制度保障,对于阻止生态环境破坏和合理开发生态资源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与生态文明建设配套的法律制度建设却不到位,而且政府在贯彻和落实的过程中也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政策和法规执行。有的专家进一步指出,虽然我国已经有了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但是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地方政府在贯彻和执行上甚至出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特别是缺乏刑事责任,所以一些企业对于生态环境问题也不够关注。最后,我国现有的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过于零散,而且缺乏实用性,特别是像我国这种生态资源大国,缺乏系统的环境保护法规是很难实现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的。

二、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责任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念,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解决地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具体而言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1、制定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政府需要在宏观上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地方的实际,制定出符合地方发展特点的规划,以促进地方各种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与运用,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2、推广生态文明教育,提高民众生态意识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不仅仅是政府一方的责任,还必须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共同的完成。然而,我国人口众多,整体素质较差,环保意识薄弱,所以政府必须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群众的生态意识。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如下策略:第一,开展生态文明普及宣传活动,发放传单,制作公益广告。第二,加大对高校有关生态、环保专业的投资,培养专业化的环保和生态人才,为生态文明建设积累资源。第三,制定行政规范,引导群众自觉的保护环境,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3、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执行力度

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完善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人民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态度,政府只有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加强对生态建设的法律保障,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困环境保护法》等关于环境方面的法律,但是有关生态和环保的法律体系还没有建设起来,例如对燃油税和环境税等议案还没有最终立法。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执行力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4、开发生态经济,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投入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开始加大对环保的投资,但是却存在着盲目投资的问题,对环保和生态方面的技术重视程度不够,这些都影响了环保产业最新科技的推广。所以,政府应该统筹管理与科技投资,建立完善的生态经济研发体系,鼓励环保科技创新,给与足够的经费和政策支持,并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形成一条新的生态产业链。

5、加强政府生态治理的综合协调能力

生态系统由各种因素构成,各种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为了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政府应该不断提升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协调能力。考虑到各地自然条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政府部门应该建立起一个动态的环境保护系统,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协调各个机构之间的关系,提升政府部门整体协调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积极发挥其职能,认真的履行自身的责任,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调控,提供市场监管、社会服务等职能,转变自身的职能,全力加强生态建设,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统筹发展,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

参考文献:

[1]李亚.论经济发展中政府的生态责任[J].中国林业,2005;11

第9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美丽中国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是自然界的存在状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则是人类文明中反映人类进步与自然存在和谐程度的状态,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所达到的一种更高境界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是我党在马克思生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形成的旨在扼制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最新成果。党的十报告中强调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重要性,并且要争取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建成美丽中国。

二、当前中国面临严峻的生态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也带来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环境恶化危害公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并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严峻的生态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各种资源需求与供应矛盾日益突出。我国虽然矿产、林业等资源丰富、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太大,人均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分别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14%、33%和25%,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分别是煤67%、石油6%、铁矿石50%、铜25%。

二是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污染现状日趋严重。从环境污染状况来看,近几年,我国废水排放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氨氮排放总量均位居世界前列。全国大江大河有近四分之一的监测断面超过劣V类水体水质,90%的城市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仍然突出,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我国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有11%的城市超标,城市大气环境以可入肺颗粒物(PM 2.5)污染为主的混合型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而每一年因为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疾病甚至死亡的案例也数不胜数,这给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

三是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生态系统退化。例如部分地区对国土资源的盲目开发、过度开发、分散开发、无序开发使全国近80%以上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沙漠化土地面积17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以上,全国水土流失356.9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7.2%。此外,河湖干涸、地面沉降、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缓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都亟需引起重视。

由此可见,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适合维持下去,只有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供需矛盾、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

三、强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措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宣传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与生态意识

党的十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目前多数人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以征服者的姿态自居,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不断强化。若不破除传统的观念和意识,坚持科学发展观理念和思路并付之于行动,生态文明建设就很难迈出大的步伐。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树立人和自然平等的生态文明意识。同时,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和宣传,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2.建构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党的十报告提出“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抓好以下工作:一要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二是必须强化政府责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约束和规范环境行为的法律制度。三是建立市场会机制,充分运用市场手段,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要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3.提倡科技创新,促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解决资源环境面临的问题,归根结底要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的控制能力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能力。应当更加注重科技自主创新,在紧跟国际新技术新进展的基础上,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大对节能、清洁能源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力度,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力争抢占国际新技术竞争的制高点。加强开发的同时,也要加大先进技术推广与应用,不断将新科技运用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去。

4.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生态既要保护又要修复,要加大对已遭到破坏生态的修复和对生态脆弱地区的投入和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促进形成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的良性循环。一是加强监测预防。加大环境监测力度,实行严格的环境质量控制标准,强化监督手段,为污染防治奠定基础。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信息系统建设,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防御能力。二是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三是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四是增强生态产品生产供给能力。生态产品要直接惠及百姓,要大力加强林地、水源、湿地、草原等绿色生态资源的保护,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2]周生贤.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J].求是,2012年第12期;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