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电交通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

绿电交通发展现状及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电交通发展现状及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电交通发展现状及前景

第1篇:绿电交通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

关键词:南阳;花卉旅游业;发展初探

当前,民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带动了花卉需求量的增长,花卉产业也有了蓬勃飞速的发展。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花卉种植在我国的规模逐步扩大,产业布局逐步形成。南阳自然环境条件得天独厚,具有花卉产业发展独特优势,特别是月季种植优势明显,加快发展月季种植产业是调整南阳市农村产业结构,带领农民发家致富,发展现代新型农业的战略选择。与此同时,花卉业与旅游业联手打造新型花卉旅游产业,创造更优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使花卉旅游业成为南阳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一、南阳市花卉旅游业发展现状

南阳市月季种植主要是依托南阳月季基地、南阳月季合作社、南阳月季集团、南阳森美月季示范苑等花卉企业,现已基本形成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多、技术最优的月季种植基地。南阳市花卉旅游景点(区)主要依托各种植基地建立,分布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石桥镇境内,以中国月季园(南阳月季博览园)为主。月季园位于南阳市独山脚下,现有月季共1200多个精优品种,区分为大花月季、丰花月季、微型月季、树桩月季、地被月季、藤本月季、食用玫瑰、切花月季等系列;园内月季花色五彩斑澜,分为红、黄、粉、橙等10个色系;园内建成30亩基因品种园,培育精优月季、玫瑰、蔷薇共计10万余株;园内种有1万余株古桩树桩月季,并建有2万余平方米温室大棚,达到每年100万盆月季的培育规模。中国月季园除园内景观外,周边还建有南阳国家级月季种植资源库、各类月季展示园、高端月季生产区、玫瑰之约浪漫婚庆基地、月季文化展示馆等不同的月季主题园区,同时还建有现代生态农业馆、名贵花木馆、香草植物馆、月季科研及学术交流服务中心等。自2010年起,每年一次的南阳月季会展已成功举办6届,中国月季园在全国赢得了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成为月季会展中的佼佼者。

二、南阳市花卉旅游业的发展优势

1.自然环境适宜

月季是一种喜光植物,适于在光线比较充足、空气比较流通、排水性较好的微酸性沙壤土中栽培。而南阳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水资源丰富,在全省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都处于第一,山区、丘陵、平原三分秋色,植被覆盖率高,各类资源丰富,生物品种多样,各项地理、环境、气候指标非常适宜月季的种植和培育。同r,南阳市还有众多秀美的自然和人文景点为花卉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创造了条件,例如:有“世界地质公园”之称的南阳伏牛山;有“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之称的内乡宝天曼;有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还有美不胜收的桐柏太白顶、西峡老界岭、南召真武顶等多处自然景观;而白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在南阳中心城区形成碧波荡漾的万亩水面,与城北独山森林公园相呼应。

2.交通条件便利

南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南阳机场位于市区近郊,是可供各类大型客机全天候起降的D级机场,是全省三大航空港之一;沪陕高速与宁西铁路横跨东西,二广高速与焦柳铁路纵贯南北,与兰南、焦桐等高速在南阳交会形成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米”字型交通枢纽。铁路、航空、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以及乡村公路合理配置形成南阳快速高效的立体交通网。近期南阳高铁站即将启动开工,这将更加有利于南阳发挥区位优势。交通运输的日趋发达,既为游客出行带来了便利,又能吸引更多外地游客甚至是境外游客。

3.政策优势明显

历年来,南阳市政府十分重视花卉产业发展,特别是在政策上给予了特别的倾斜。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先后建成南阳月季博览园、中华盆景园等花卉旅游项目及配套设施,为月季花卉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积极引进配套项目,在市政府的积极努力下,世界月季联合会今年正式批准由南阳市承办2019年世界月季洲际大会,这给南阳花卉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南阳市政府已经开始规划建设一主(月季主题公园)、两辅(兰湖月季园、滨河月季园)及连线月季带、月季专类游园(20处)等景区(点)。其中月季主题公园,计划建于新区高铁站区域,占地2000亩,是集科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月季展示景观专类园。兰湖月季园,计划建于兰湖森林公园内,占地不低于200亩,是以月季展示为主的专类园。滨河月季园,占地200亩,是以月季景观、园林小品、植物景观配置为主的综合性专类公园。

三、南阳市花卉旅游业的发展劣势

1.景点知名度不高

宣传持续力不足,2010年至今南阳市的花卉旅游业仅靠每年一届的月季花卉文化节带动,文化节前集中精力展开宣传产生一时的轰动效应,文化节后宣传力度锐减,品牌影响力持续不够,导致花卉旅游业的知名度难以提高。旅游产品规划不合理,花卉旅游项目未成为旅行社常态化内容,旅行社只在文化节内将花卉景区纳入南阳旅游线路,文化节之外的时间游客只能在车内远距离欣赏花卉景区美丽风光,不能真正领略南阳花卉旅游的魅力。旅游外部影响力不强,由于品牌影响力不强,难以吸引外地游客,据统计文化节期间接待的游客大部分来自南阳市周边县市区,外地游客仅占5%且均为官方考察参观团、花卉苗木从业人员和摄影爱好者。

2.高素质专业人才缺乏

南阳花卉旅游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是半路出家的“土行家”,科班出身的极少,缺乏对旅游景区开发的长远规划和深刻思考,缺少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同时,配套服务人员自身文化水平较低,且缺乏必要的系统培训,服务质量水平难以提高。加之,景区附近的家庭式餐饮、住宿与花卉旅游的自然景观、文化内涵极不相称,使得花卉景观效果在游客心中大打折扣,影响了花卉旅游甚至整个南阳旅游业的形象。

3.项目开发空间有限

旅游必须依靠推出的产品来吸引游客,而花卉旅游是建立在花卉产业基础上的,必须有花卉和相关的产品参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花卉旅游。当前,南阳的花卉发展区主要集中在石桥镇境内,以中国月季园为主体,其余花卉发展区分布较为分散,使花卉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受到地域的限制,除现有景区外,其他花卉旅游景点难以形成大规模高质量旅游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有限。

四、南阳市花卉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注重政府引导,科学合理规划

政府应发挥市场经济建设的引导作用,注重科学规划花卉旅游业发展道路,加强理论指导;注重加大对产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支持集聚式发展;注重建设产业保护性法规体系,规避潜在风险。同时,政府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月季花卉旅游业发展,形成整体合力,实现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平稳发展。

月季种植基地应强化与科研人员的技术合作,科学种植、注重规划、因地制宜,建立各类月季种植、销售合作组织和协会,转变个体经营模式,扩大规模,增强抵御风险能力,走开花卉种植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根据月季种植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南阳市整体旅游资源现状,科学合理布局,新建、扩建月季花卉观赏旅游景点(区),吸引省内外、境外游客,保持花卉旅游始终处于良好的发展势头,增强月季花卉旅游的知名度,提高花卉旅游的竞争力。

2.改善旅游环境,提高接待水平

一方面,要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将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纳入城建规划,改造提升景区道路,规划建设直达景点的公交专线,加大绿道建设力度,完善景区标识、智慧服务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等配套硬件的建设。

另一方面,要提高旅游服务接待水平。一是要提高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服务质量,借鉴知名旅游景区经验,结合花卉旅游特点规律制定行业服务流程和手册,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二是要提高花卉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导游从业人员花卉专业知识及花卉文化培训,提高花卉文化素养,培养花卉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3.加大宣传营销力度,U大客源市场

持续开展花卉旅游宣传,通过报纸、电视、短信、网页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花卉旅游信息,扩大南阳月季花卉旅游影响,打造花卉旅游知名品牌和名片。积极开拓客源市场,强化花卉旅游产品与周边县市、省内景区的串联、对接和组合,发挥“强强联合”效应。注重发挥旅行社内引外联作用,最大限度地将南阳市花卉旅游景区纳入河南省各旅行社的总体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外地、境外游客来南阳休闲度假旅游。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技术支撑

一是加强花卉职业技能培训。以高等院校、职业专科学校(院)、插花花艺学校等为依托,设立一批专职花卉培训中心,开展以花卉园艺师、插花师等工种为重点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工作,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二是加强花卉从业人员的专题培训。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短期和中长期花卉专题培训,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国内外花艺竞赛,提高花卉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

三是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只有既懂花卉知识又懂导游服务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花卉旅游发展的特殊需要。因而,在引进旅游管理人才、宣传营销人才的同时,景区应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聘用与定向培养一批既懂花卉又精导游的新一代复合型人才,形成人才队伍的梯次配置,以人才支撑产业,以技术筑牢产业。

五、结束语

传统花卉种植业和旅游业融合转型升级是实现传统产业向新型产业转变的一个重要举措。而今,南阳市花卉旅游业正处于从起步阶段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农业大市,南有花卉旅游业发展的得天独厚优势条件,应把握当前市场机遇,依托现有花卉产业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快融入发展载体,使花卉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靓点和推动全域旅游创新发展的重要契机。

参考文献:

[1]河南省花卉产业发展规划[Z].2009-2020.

[2]乔颖丽,王艳华,高立英.河南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

[3]孟莉娟,李景初.河南花卉旅游开发优势和策略分析[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4]乔秋敏.论河南鄢陵花卉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

[5]王伟红.河南省花卉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战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

第2篇:绿电交通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北京;环首都经济圈;策略

环首都经济圈包括环绕北京的张家口、承德、廊坊、保定4个地级市,含涉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13个县(市)。这些城市群首尾相连,全长999.5公里,面积达到27060平方公里。北京河北的合作由来已久,从“大北京”到“首都地区”,从“京津冀都市圈”、“首都圈”再到“环首都经济圈”,各种合作概念不断涌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也在不断深化。根据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理论,区域内各成员根据成本等因素,进行分工与协作,生产具有绝对优势或相对优势的产品进行交换来增进各自的利益,最终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农业领域内的合作是河北省与北京市进行合作的一个首要的战略选择,一方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另一方拥有广阔的市场,能够做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在推动河北省与北京市农业领域的合作中,首先是要做好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13个县(市)的农业产业化的文章。

一、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农业产业化的现状

1.廊坊6个县(市、区)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概况。廊坊市的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6个县(市、区)以“城郊-都市型”农业和“生态-集约型”农业为方向,全面对接北京,立足高端产业定位,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呈现出以下特点:(1)加工水平较高。以食品加工业为重点,紧紧盯住市场需求,主攻乳品、肉类、粮油、蔬菜、果品五大加工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快速发展,产业链明显延长,乳品、玉米淀粉、牛肉、大豆加工等处于全省先进水平。(2)知名品牌较多。引进了“好丽友”、“正大”、“伊利”、“飞鹤”、“雪花”等全国知名品牌,培育了“汇福”、“福成”、“康达”、“正张”等国内著名名牌。(3)龙头企业较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100多家,其中三河汇福粮油的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拥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福成五丰、汇福粮油、明慧养猪)。(4)项目及园区建设大力推进。在项目建设上,重点推进的100个农业产业化项目中,农产品深加工项目41个,物流项目9个,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16个,休闲产业项目34个;在园区建设上,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方向,建设特色产业化园区,提高入区项目的关联度,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化园区体系,重点推进休闲观光、生产加工、生态种养三个类型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

2.保定市2个县(市)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概况。保定市的涿州市形成了以花卉苗木、高档蔬菜、畜禽、贡米为主导的农业结构新格局。相继建成“牛满江生物示范基地”和绿色巨人、绿野、绿苗等无公害蔬菜基地,培育壮大了华乐种苗、远大养殖、中国农大科技园区等一批龙头企业。尤其是花卉苗木面积已达到4.5万亩,是“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涞水县在山区大力发展薄皮核桃、扁杏等优质品种,同时建成了香菇、草莓、磨盘柿7个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业产业化率达到42.3%。形成了明义酱菜加工厂、华美芦荟公司、沈家台综合养殖中心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

3.张家口市3县(市)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概况。张家口市的涿鹿县已形成了葡萄、杏扁、玉米、蔬菜、畜牧五大主导产业。在特色种植业上,重点抓好红小豆、悠悠枣、香椿等。在发展特色养殖业上,加速发展养鹿、旱鸭养殖、野猪养殖。大力发展设施蔬菜、葡萄和食用菌生产。进一步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形成了玉晶淀粉公司、新鹿蓝特公司、五千年生物公司、益利葡萄酒公司等龙头企业;怀来县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推进“葡萄、奶牛、蔬菜、果品”四大龙型经济以及“肉鸡、柴鸡、肉猪、食用菌”四小龙型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北京大发正大公司肉鸡养殖屠宰项目、鸿润食品有限公司、瑞丰食用菌推广中心等重点龙头企业。赤城县形成了蔬菜、食用菌、畜牧、中药材、特种养殖等六大主导产业,建设了华北珍稀食用菌基地、京津奥运设施蔬菜基地、黄芩种植基地、京津畜产品生产基地、特色种养基地等,培育了一批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4.承德市2个县(市)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概况。承德市的丰宁县形成了乳品、蔬菜、玉米深加工、林产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全县的农业特色产业和主导农产品基本实现布局区域化、种植连片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新格局。形成了承德九羊、泰和肉鸡等龙头企业。滦平县形成了蔬菜、奶牛、中草药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环京承旅游路、张隆公路和112线的蔬菜产业带、环县城和京承路沿线的奶牛产业带和以西部乡镇为主的中草药产业带,。“绿龙”蔬菜、“滦江”富硒米、“维祥”香瓜等一批特色农产品成为地方知名品牌。

二、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支撑

1.市场优势。北京作为特大城市,常住人口近2000万,流动人口近1000万,农产品供应对行政区外的依赖程度很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北京人口规模扩大,耕地逐步减少,北京对于行政区外的农产品供应依赖程度将越来越高。为此,北京市为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2.区位优势。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所包括的13个县(市)都是紧邻北京,交通便利,运输方便、快捷,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所生产的农产品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北京的市场、超市和消费者的家庭,使广大居民能吃到新鲜农产品,并且运输成本低,损耗少。

3.资源优势。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具有良好的农业资源,农业产业增加值占整个GDP比重高,农业人口占总人口高。该地区作为农业较发达地区,农业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京津冀农业合作较之其他行业具有先天优势,一经打破地区封锁,开放市场,实现要素流动,便可爆发出活力。该地区农业产业已经发展壮大,形成了许多特色产业、产业基地、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为该地区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错位发展优势。历史上京冀两地尽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由于行政区划的各种原因使得两地竞争大于合作。但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实施农业产业化却和北京错位发展,河北省拥有资源、空间、人力,可以提供农产品,形成强大供给,而北京市人多地少,农业资源有限,拥有强大的市场需求。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双方而言是一种双赢,没有阻碍合作的障碍。

三、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知名品牌少,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弱。首先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中存在“两少”现象。“两少”就是知名品牌少,目前在北京市场拥有了一定知名度的该区域的农产品品牌较少,大大制约了与北京市场的有效衔接;另外就是较大规模、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较少。除了3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福成五丰、汇福粮油、明慧养猪)外,大部分所在县市的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弱,科技含量低,加工能力低,农产品产业链条短,农业附加值不高。由于缺乏龙头产品加工企业的带动,粮、油、水果、蔬菜、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加工水平不高,产经销脱节的矛盾突出,贸工农利益结合不紧密,甚至处于利益分割状态,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弱;部分龙头企业素质偏低,规模较小,销售渠道不稳,技术落后,未能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2.产业化的市场运营机制不合理。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中还习惯于从建基地、抓主导产业来入手,忽视建立、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运作体系和机制,以致许多地区的主导产业结构雷同,缺乏特色。其次,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目前,该区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户数量占农户总数的比例不足10%,绝大多数农户仍游离在产业化组织之外,处于分散经营、自找市场状态。就是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市场+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大多也属松散型经济联合体,而不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唇齿相依”的紧密型经济共同体。有些龙头企业与农户仅仅是买断关系,有些只是与农户签订了产品购销合同,缺乏相应的技术服务和价格保护,农民得不到龙头企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增值部分的利润。加之一些企业或中介组织较为关注短期收益,在利益分配过程中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因此,在一些非合作制的产业化经营组织中,农户利益很容易受损。

3.产品缺乏营销,难以满足北京市场消费需求。一是很多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尚处于初级阶段,科技支撑不够,以及特色农产品不突出,仍主要停留在大众化的产品阶段,优质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数量不多,名牌农产品较少,难以同优质品牌农产品进行北京市场的竞争。二是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质量监管、卫生安全防范机制缺失,产品包装等方面也存在不足。三是缺乏订单农业,与大型连锁超市、大的批发市场、大的配送机构缺乏必要的联系,难以有效占领北京市场。

4.吸引人才、融资难度较大。目前来看,该区域从政策环境、科研环境、生活环境、待遇等各方面与发达地区都有一定差距,吸引重要科研和种植方面的高科技人才较难。由于没有形成规模种植,难以实现订单种植,难以吸引大规模投资。

四、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

1.消除行政壁垒,形成协调机制。一是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的13个县(市)所在的四个地级市要打破行政壁垒,共同协调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突出特色,建立统一的机构来协调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二是由河北省代表环首都经济圈的县市与北京市协商,出台两地对接方案和制度保障措施,构建区域统一、开放、有序的农产品市场,实现区域资源整合、区域发展互动。

2.加强与北京市对接的农业产业化的整体规划。一是两地根据北京区域对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确定与市场对接的区域蔬菜、畜禽、水产等产业化生产及加工基地,培育订单农业,进行区域资源和生产力的整合。二是建立一系列高标准、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农产品、食品安全检测、监管体系。三是携手制定统一的两地经济圈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预防控制规划,并根据环境保护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的需要,统一调整经济圈内养殖业发展布局。四是大力推进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跨行政区配套,积极引导以产业链带动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产业带的形成和隆起。五是建立起与区域生态带相协调、统一配置和布局的经济圈农业。

3.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农产品的物流效率。开辟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对北京农产品供应的绿色通道,降低农产品进入北京市场的门槛,提高北京市场对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地区的开放程度,创造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形成没有壁垒的农产品流通市场。要充分考虑农产品的特点、运输方式的衔接、形成高效的物流系统。

4.利用各种营销手段,开拓北京市场。一是要有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绿色意识,树立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地区的产品知名度、美誉度。二是建立农业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网络化,准确提供农产品的供求信息,加强农产品的电子营销。三是加强与北京市的大型市场、连锁超市、各大机关、大型社区等联系,形成订单型的供应模式。四是加强农业科技的合作、交流、投入,推动农产品的上档升级和标准化。

5.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龙头企业发展规划,要科学地确定农产品的深加工企业群体建设的布局,防止产业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龙头企业要有较大的规模,才能有较强幅射能力和带动能力;二是对市场前景广阔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政府要出台必要的政策,使企业走资本经营的路子,通过盘活存量资产,使存量资产向优势企业集中,来扩大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这是一条内涵扩大再生产、低成本扩张的路子,发展龙头企业,一定要走这条路子;三是要放宽经营范围,打破地区部门的界限,要支持各行各业参与龙头企业的开发,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四是龙头企业要建立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

6.加强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逐步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财政支农周转金、持贫资金、商品基地建设资金等提取一定比例集中使用于农业产业化的重点项目。特别是对跨地区、跨行业的龙头企业集团,对市场潜力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高科技和外向型的项目要重点投入,给予扶持;二是实施相关配套政策。对农业产业化的大型项目,要在项目审批、工商登记、企业用地、物资供应、产品购销、交通运输、税收信贷等方面实行优惠和倾斜;三是实施农业产业化保护政策。对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种养大户以及整个农业产业化体系,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同时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好农业保险项目,争取建立农产品风险基金,用于因市场波动对农业生产损失的扶持。

参考文献:

[1] 刘春香.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6,(10).

[2] 白书祥.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