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光伏产业状况范文

光伏产业状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光伏产业状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光伏产业状况

第1篇:光伏产业状况范文

不管世界上的哪个地区,光伏对于他们来说,从它的出现开始,就成为了一个必要也是必须的事物。光伏是现代科技和新能源发展的产物,也是推动以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一个最重要的行业,那就是太阳能光伏行业。说它新兴其实真正出现的时间也不短了,但是在现代高效率、快节奏的现状下任何的行业都避免不了要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太阳能光伏领域也正是如此,不仅仅是在太阳能光伏的使用效率上要考虑怎么创新,更要发展的就是营销策略,营销策略的有效转变是一个公司重新注入活力的强有力的保?C。那我们就来说说对于光伏行业企业,到底应该改变的是什么、该如何改变。

一、积极进行市场调查,定期进行技术调研

在现在的企业中,不管是国内企业的竞争还是国外企业的竞争都愈演愈烈,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下,对于市场的抢夺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这么说,抢占到市场的公司才是打了一场漂亮仗,光伏企业若是想做到在太阳能光伏上的领先优势,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市场,了解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太阳能光伏、需要什么样的效率产品。光伏企业要注重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选择,国际市场上,客户需求截然不同,当面临着不同需求和欲望的客户群体,目标市场细分能有效的选择并进入目标市场。从中选择自己的目标客户群,并明确定位。因此,光伏企业必须重视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选择。在一定的时间内,光伏企业要定期地进行社会市场的调查,并对此做出专业的数据分析,使得整个企业在目标人群的选择上更加明确和有目的性。在企业内部,有效一些关于太阳能光伏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报告,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以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主线,深入研究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充分发挥企业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二、重视太阳能光伏的市场规模和技术标准

光伏企业要充分洞察太阳能光伏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太阳能光伏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太阳能光伏制作上的技术标准、太阳能光伏市场规模、太阳能光伏行业潜在问题与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在太阳能光伏的应用领域和太阳能光伏的产业链结构上下足功夫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对太阳能光伏的市场营销策略总结出一个合理有效的结果和结论。

三、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深入了解,熟悉资金链的流程和去向

一个企业的财务就相当于一个人身体里面的心脏,只有拥有一个强有力的心脏才能支配身体的不同部位做出协调一致的动作、有条不紊的工作。光伏企业也应在公司财务方面卯足了劲下苦功夫整改和换血,对企业的行业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讨论,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财务的支配支出制定一个详细稳重的资金流向方案,不仅仅要对企业的盈利进账有一个全面细致的分析总结,更应重视起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资产运营状况、获利能力做出综合且客观的总结报告,尤其是在太阳能光伏的成本费用上的总结。

四、注重环境保护,关注国家或地方太阳能光伏产业政策

光伏企业在自己的太阳能光伏市场营销策略中,不能缺少的一条就是对环境的保护和对国家或地方政策的了解,对资源的环境保护式开发和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的业务,会让更多的企业愿意与自己合作,能够让客户对企业更为放心、更加满意。而对国家或地方政策的了解和落实就更加重要,因为只有了解到国家或地方在关于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政策中对于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态度,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在市场营销中更显得游刃有余。

五、把握对太阳能光伏操作员工的培养,充分了解太阳能光伏的背景和发展趋势

光伏企业要想在太阳能光伏上实现高效的营销策略,首先就是要对周边环境的改变,最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员工的改变,对于企业的员工,要做好定期的培训指导工作,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进行谏言和创新,使整个企业的敢想敢干落实到实处去。其次,还要让每位员工尤其是领导阶层充分地去接触和了解太阳能光伏的背景、努力探讨研究整个太阳能光伏以后的发展趋势,为制定合理有效的太阳能光伏市场营销策略提供前提知识保障。

六、加大必要的投资,合理有序选择有利地理位置

光伏企业在资金运用上,要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加大对必要建设性事物的投入资金,对正确事物的正确投入资金是极其有必要的,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投资活动,但不能过于频繁和无序。在市场方面的选择要充分借助地理位置带来的优势,地理位置这个得天独厚的大优势是其他任何因素都无法比拟的。加大必要的资金投入,合理有序地去选择有利的地理位置,也是光伏企业在太阳能光伏市场营销策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七、加大科技投入,安全高效进行太阳能光伏操作流程

整个太阳能光伏向高效高能转变的过程中,企业要毫不吝啬对于科学技术的投入和研究,加大企业对太阳能光伏自主研发力度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国外其他太阳能光伏企业的合作。同时企业需要识别现有竞争对手,发现潜在竞争对手,了解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掌握竞争对手的动向制定有效的太阳能光伏竞争战略和营销策略。

八、制定属于自己的营销策略,研发属于自己的太阳能光伏

说起营销策略,从历史的经验中不难看出,所有的营销策略都不能照搬照抄,不仅仅不能照搬照抄,还要制定出一套属于自己、适合本企业发展状况的营销策略。首先,要充分地了解??家对于太阳能光伏的新的定义和新的理念,对于市场中太阳能光伏的销售渠道有一个详细的调查和了解,太阳能光伏的营销渠道具有结构扁平化、终端个性化、关系互动化、商品多样化等特点,要在这些太阳能光伏的营销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发掘研究,据此发展出一系列适合本企业的营销策略。光伏企业也必须要成立一个研发小组或者研制中心,在太阳能光伏领域进行尽可能高效性的开发,研发出属于自己的太阳能光伏技术,高效的太阳能光伏技术,不仅可以使企业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也能在营销策略的制定上提供强有力的科学科技支撑。

九、做好营销准备,打好策略仗

光伏企业在太阳能光伏的营销策略上单单是制定营销战略还远远不够,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和前戏,在对于太阳能光伏的营销策略准备中,要花时间去解读不同规模的企业和不同所有制的企业的不同的营销策略。在企业策略的集中制定上,首先要制定的就是产品、渠道、价格、媒体和服务方面的营销策略,在这几个大的方面策略部署完毕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和修补其他漏洞。

第2篇:光伏产业状况范文

【关键字】现状;发展趋势

一.全球光伏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数据显示,1994年到2009年短短15年间,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增长了44倍,年均增长维持在28.8%。

欧洲、日本和美国一直是光伏产业发展较快的国家,尤其是德国、西班牙和日本集中了很多知名的光伏电池生产商,同时也是最主要的光伏产品终端消费市场。2007年之前,欧洲和日本占据了光伏电池生产的70%左右的市场份额。2007年,中国光伏产品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26.6%,一跃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第一生产大国。

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20年世界光伏发电量将占总发电量的2%,2040年将占总发电量的20%―28%。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预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占到3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将达到10%以上;204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将达20%以上;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将达到60%以上。

二.国内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光伏产业起步于1970年代,1990年代进入稳步增长期,2005年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之后的几年,中国光伏产业平均年增长率维持在4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国,已经占据了全球约50%的市场份额。

虽然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产业发展的弱势日益突出。由于整体技术水平落后及科技成果转化困难,中国光伏产业在国际终端市场缺乏话语权,尽管出口量大,却不掌握定价权,往往需要靠价格战进行低端竞争,短期内可能抢占市场,长期必将危及行业发展。目前为止,我国光伏产业尚未建立全面的研发创新体系,同时缺乏高新制造产业支撑,很多精密设备、高纯度硅料依赖进口,大大提高了我国光伏电池的生产成本。

辩证地看待国内光伏产业的现状,市场低迷期往往也是产业调整期,在哀鸿遍野的产业危机中,也正悄然孕育着整个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当经历洗牌和换血之后,市场重归正常秩序,那些走过“寒冬”的企业,必将成为未来产业的主导者与引领者。

三.国内光伏产业发展方向

第3篇:光伏产业状况范文

短短半年间,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经历了由云端跌落至谷底的过程。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硅材料、电池片和组件价格暴跌,订单锐减,融资艰难,无锡尚德等境外上市公司股票市值严重缩水,更多光伏企业陷入倒闭歇业。

“光伏泡沫现在肯定是破裂了,多晶硅价格再也不会回到从前。”4月3日,无锡尚德董事会主席兼CEO施正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

在最近10年里,类似这样一个行业由盛而衰的陡然逆转,恐怕只有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可与之相提并论。曾经的暴利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一度孕育财富神话的朝阳产业寒冬骤至,洗牌提前。折戟沉沙后留下的是痛苦的反思和冷静的审视,当然,还有新的机遇。

由热转冷超乎想象

数据显示,国际市场多晶硅价格已从去年9月最高点的接近500美元/公斤,跌至现在的50至70美元/公斤,电池片价格从年前的3.7美元/瓦跌至2.5美元/瓦。国内光伏企业盈利水平骤降,实际收益出现巨额亏损。去年四季度,中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无锡尚德亏损6590万美元,毛利率直降为0.6%,江西赛维LDK亏损高达1.33亿美元。

金融危机还导致国际资本市场对新能源产业关注度急剧下降,金融机构纷纷控制信贷规模,风险投资机构缩减资本注入,证券市场行情暴跌。尚德股价从最高时的接近90美元跌至最低时6美元左右,市值缩水超过90%。据业内分析,国内已有80%的光伏企业面临资金短缺问题。

此外,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价格暴跌也相对降低了各国发展新型替代能源的紧迫性,一些国家改变或调整了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扶持政策。例如,德国、西班牙两国的太阳能光伏市场占欧洲市场的60%以上,2009年其采购计划比上年降低了一半左右。

根据中投顾问公开的资料,2009年一季度大型光伏企业集中的江苏省光伏产品出口额仅为6.4亿美元,同比大跌48.1%,而在去年同期这一数字达到12.3亿美元。前3个月江苏光伏产品出口额分别为1.9亿、1.5亿和3亿美元。其中,一季度西班牙从江苏仅进口1479万美元的光伏产品,同比下跌97.8%。

融资渠道减少、市场需求萎缩、出口规模下降,资金与市场的大门同时被关上,一系列经营风险压得国内光伏企业举步维艰,甚至关停。一项调查显示,去年10月份以来,国内已有超过300家光伏企业倒闭歇业,而且这一数字还有可能不断上升。此前,经过一轮高速发展,国内最多时曾有500多家光伏企业和研发单位,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

事实上,早在去年三季度,光伏行业的潜在风险就开始为分析人士所警惕。由于海外市场需求减少、汇兑损失和组件价格下跌等因素,包括无锡尚德在内的光伏企业均出现危机爆发前的种种迹象。其时,由于融资艰难,海外客户的许多光伏工程被推迟,甚至取消订单,光伏产业供过于求的状况顿时凸显。

对施正荣而言,光伏产业泡沫破裂也是早已预见的风险。然而,对于危机何时降临,会以多快的速度来袭,显然包括他在内的企业家均有误判。他表示,早在两年前自己就意识到已站在光伏产业的转折边缘,并判断今年光伏产业将供大于求,“如果没有金融危机,产能过剩危机大概会在今年六七月份发生,金融危机导致这一局面提前了6个月出现。”

直到去年第三季度,“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个产业还那么火”,其时,尚德的毛利率还保持在21.6%。而11月份之后,市场迅速的由热转冷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至去年第四季度,尚德光伏组件的库存总额高达2.319亿美元,该季度多晶硅及部分投资项目的减值接近4000万美元。按施之前的估计,尚德在去年本应有3亿美元的净利润,但全年实际净利润只有1.11亿美元,较2007年少了近一半。

危机直击软肋

“中国为什么诞生这么多光伏企业,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财富效应,再一个是政府在后面推波助澜,举国上下到处在建光伏产业园,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施正荣反思。

前所未见的惨淡市况正好给中国这些新生的企业家们补上了难得的一课:如何管理自己的预期,以及市场对其的预期。自2001年成立以来,无锡尚德的产能由10兆瓦跃升至去年的1000兆瓦,累计向全球出售了1100兆瓦的电池片和组件,并于2007年超过德国Q-Cells和日本夏普,在太阳能光伏组件这一单项方面,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商。如此狂飙突进引发了整个行业的,中国太阳能产业每年以超过100%的速度增长,竞争惨烈。

距尚德几百公里范围内,就有林洋新能源、常州天合、南京中电光伏、CSI阿特斯等颇为知名的光伏企业,中小型光伏企业更是数不胜数。2007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为1200兆瓦,占全球总产量的28.1%,超过欧洲和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这也造成上游多晶硅价格接连推高,中国多晶硅原料生产企业遍地开花。据悉,目前国内有近50家公司正在建设、扩建和筹建以西门子改良法为技术路线的多晶硅生产线,从2005年到2010年间,总建设规模超过10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中国多晶硅全球所占份额,从2006年的不到1%,到2007年占8%,直至2008年的37%。这直接带来了全球多晶硅产能的严重过剩,为多晶硅价格去年超乎想象的暴跌提供了诱因。

“两头在外”则是中国光伏产业最致命的弱点之一。中国光伏产业90%以上原料依赖进口,9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一方面国内光伏企业高价进口多晶硅等原材料,另一方面生产出的光伏电池大部分平价销往国外,且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这就使得国内光伏电池的生产利润越来越薄,实际上扮演的是“世界加工厂”的角色,赚取的只是牺牲国内能源和人力所换取到的微薄“代工费”。

同时,2006年底中国光伏累计安装量只有80兆瓦,占世界市场的1%;2007年安装量约20兆瓦,累计安装量只有100兆瓦,占世界市场0.8%。由于国内市场基本没有启动,光伏行业缺少消化产能的“蓄水池”,抗风险能力更差。而相比之下,同样作为全球光伏电池和组件生产大国的日本,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并未受到很大冲击。专家分析,这恰恰是因为日本太阳能光伏产业政策健全,光伏产品1/3的市场在其国内。

此外,在全球光伏产业链中,太阳能光伏的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金字塔形,最上游的是高纯度硅料生产,价格约占光伏电池成本的70%以上,其次是电池片、组件等环节;越往下游技术要求越低,利润越薄。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光伏产业不重视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造成整个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差,国内企业只占据了利润微薄的产业链中下游,无法与国外大企业在硅料提纯领域匹敌。事实证明,在金融危机中,全球光伏产业受冲击最小的是掌握上游硅料提纯核心技术的大公司、大企业,受冲击最大的是中下游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生产商,国内多数光伏企业恰恰吞下了这颗苦果。

国内掀起的一轮多晶硅投资热并非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最终目的,许多投资者是瞄准国际多晶硅价格疯涨,在暴利驱动下盲目闯入的,丝毫没有顾及整个行业的巨大风险,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更可悲的是,多数企业走的是迅速扩大产能和规模之路,几乎没有企业愿意投重金进行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尽管目前国内多晶硅产能已经非常庞大,但所采用的最先进技术仍是国外已使用多年且工艺非常成熟的西门子改良法。

国内市场初启

金融危机给中国光伏产业的非理性成长踩了一脚急刹车,同时给管理者和投资者注射了一针清醒剂。业内人士开始认识到,不进行产业规划,不扼制盲目投资,不引导结构调整,不重视技术研发,不加强人才培养,中国光伏产业就永远“长不大”。

专家普遍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光伏产业必将面临结构调整的严峻考验,产业整合趋势将加快,具备资金、技术、品牌以及管理优势的企业在未来几年将主导市场,而以代工、配套服务为主的中小企业将面临市场转型甚至被淘汰的危险。

光伏产业在未来2-5年内有一轮大洗牌,但此间也将迎来新一发期。预计到2020年,全球光伏市场将有20万亿-30万亿人民币,2050年达到100万亿。

分析认为,目前多晶硅、电池、组件等价格已跌到合理水平,多晶硅价格的暴跌,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太阳能发电的应用和推广。“政府的‘太阳能屋顶计划’等政策利好,正是考虑这一背景适时出台的,并可能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

3月26日,财政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联合的《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给信心低迷的光伏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该意见决定推进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城乡建筑领域的应用。

对以无锡尚德为首的光伏企业来说,这为改善其生存状况、回归中国市场创造了绝佳条件。此前,中国政府一直拒绝为光伏产业这一发电成本高达4元/度的产业提供任何财政支持,从而限制了光伏产业在国内的应用。

根据最新出台的规定,针对装机容量不小于50KWP的光伏应用工程,财政部等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财政补助,补助标准为20元/瓦,占光伏系统成本的近50%。中国政府释放的这一积极信号迅速搅热全球太阳能市场,当日,在欧美、亚太资本市场上市的光伏企业股票全线上涨,尚德股价飙升43%。无论如何,这是国内市场应用的一个开端。

除了回归中国市场,无锡尚德还在欧洲之外开辟了美国市场。去年,尚德已在美国建立了一个六七十人的强大团队,并收购了一家美国系统集成商,同时与一家新能源基金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联合开发太阳能电站,最新的消息是该公司赢得了美国一个35兆瓦的电站,这是美国最大的光伏电站项目之一。

第4篇:光伏产业状况范文

全球气候变暖以及酸雨、光化学烟雾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使得人类不断探索新的低碳经济,而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清洁能源,以其在分布、技术、安全性的极大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迅速,但光伏企业的发展模式比较落后,技术含量低,同时受到后补贴时代的影响,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投资存在很大的风险,因此,要正确认识光伏产业的投资风险,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

2.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风险及决策

2.1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状况

截至2015年底,我国光伏产业制造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300万千瓦左右,1―9月,我国光伏相关企业投资807.9亿元,同比增长35.8%。同时,我国光伏产业在自主研发新技术的道路取得很大成就,高效多晶硅电池平均转换率、单晶硅电池平均转换率以及汉能薄膜发电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我国太阳能光伏企业的投资存在很多风险,国内市场的狭隘,欧盟补贴政策的淡化,以及电价、补贴政策等影响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2.2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风险

2.2.1投资领域技术风险

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是由单晶硅或多晶硅为原料生产,而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是光伏产业的主要技术路线,目前我国硅片技术仍存在很大的风险。以多晶产业为例,中国国内在多晶硅原料生产技术比较滞后,国内产量供应不足,对国外的依存度高,改良的西门子法是我国进行多晶硅生产采用的主要技术,工艺简单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耗能高,同时,四氯化硅的高排放和高污染问题也是阻碍多晶硅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

2.2.2补贴政策市场风险

在2015年国家补贴标准中,分布式光伏电补标准为0.42/千瓦时(含税),一类资源区上网电价0.9/千瓦时,二类资源区上网电价0.95/千瓦时,三类资源区上网电价1.0/千瓦时,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严重依靠政府补贴,但预计2016年光伏发电补贴将有所下调,因此急切需要光伏产业提高生产技术,完善企业管理,同时补贴政策的下调也增加了光伏产业的投资风险。

2.2.3时局变化政策风险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欧盟主要国家为节省开支,调整缩减光伏支持政策,2009年初,西班牙的国内太阳能产业补贴规模缩减为500兆瓦,2010年一月,德国屋顶光伏系统和地面光伏系统上网电价下调15%,等等。欧洲光伏补贴政策的淡出,导致光伏产业的后补贴时代来临。对于长期以出口为向导的中国光伏企业来说,光伏产业的后补贴时代一方面使国内国内中小型光伏企业因为竞争力薄弱而淘汰,另一方面与国外光伏产业的竞争加剧,国际贸易摩擦不可避免。

2.3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决策

2.3.1基于PEST模型下发达国家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分析

PEST即政治(political system)、经济(Economice)、社会(Social)、技术(Technological)的总称,为明确目前企业的状态,分析企业面临的风险,都会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但都会考虑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的因素。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等因素是影响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政治上,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对太阳能的政策支持已经实施了30年,包括能源部的阳光活动计划、洛杉矶的太阳能利用计划等,2015年9月,奥巴马政府提供1.2亿美元以推动美国太阳能的发展,主要是为了降低太阳能系统成本的新设备和技术,推动新的光伏电池和组件性能,用于将为电力、制冷、烹饪提供太阳能发电的项目。2015年12月,太阳能减税优惠法案延长5年。政府提供金融优惠政务,主要包括太阳能项目的贷款和项目的担保,美国能源部推出为12个发电项目提供总额约为130亿元的“贷款担保项目”。在经济方面,2015年,全国光伏市场迅速增长,新增装机容量超过50GW,同比增长16.3%,累计光伏容量超过230GB。传统市场如日本、美国、欧洲的新增装机容量分别达到9GB、8GB、7.5GB,依然保持强劲发展的势头。新兴市场不断涌现,光伏产业在东南亚、拉丁美洲的发展迅速,印度、智利、墨西哥、泰国等装机规模迅速提升。在社会角度上来说,发展新兴清洁能源一直是各国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战略,同时也是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方向。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可以有效减少石油燃料的燃烧污染,发展前景开阔。

2.3.2我国光伏产业投资决策

(1)完善市场控制机制,发挥市场调节作用。通过挖掘国内强大的市场内需,竞争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启动多元化的太阳能发电市场,一方面实现太阳能市场的就地消化,为当地生产生活提供清洁能源,另一方面加快电网建设,解决发电用电供需不平衡问题。

(2)企业技术与管理。延长光伏产业价值链中附加值较高环节的产业线,实施好对太阳能电池生产的统筹规划,合理制订硅原料提纯生产企业的产业计划。同时要在多晶硅的大规模合成、四氯化硅氢化、高效提纯、低耗电还原等技术方面实现突破,持续加大对先进技术的吸收借鉴和创新,缩小国内与西方发达国家光伏技术上的差距。

(3)政府政策扶持。太阳能开发和使用成本较高,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扶持。政府在经济、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于支持,积极稳定的推动财政补贴、购电价格、税收优惠等政策,同时加快农村、郊区、山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和资金支持力度,为当地生活提供清洁能源。丰富太阳能的利用形式,积极推广太阳能温室大棚、太阳能光伏发电厂、光电建筑以及清洁能源循环利用等。

第5篇:光伏产业状况范文

以产值来看,2010年光伏产业全球营收达到820亿美金,相较于2009年营收400亿美金增幅105%。同时光伏产业链企业在过去的12个月中成功的募集到了超过100亿美金的股票与债券。

2010年,全球前5大光伏市场国家为德国、意大利、捷克共和国、日本与美国,这5个国家占据了全球80%的需求。其中欧洲地区光伏市场规模为14.7GW,占据全球81%的需求。欧洲区域前3大光伏市场国家依序为德国、意大利与捷克共和国,此31%与96%。总体来说,2010年超过100个国家为光伏产业需求的迅猛增长做出了贡献。

另从产量来看,2010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20.5GW,较2009年9.86GW有显着增长,其中薄膜电池产量占据总产量13.5%份额。以区域别来说,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地区的电池厂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目前已占全球总电池产量59%份额,在2009年49%基础上增长10%。至于厂商出货成绩,2010年前两大电池厂商为尚德电力(suntech Power)与晶澳太阳能(JA Solar),紧随其后的是第一太阳能(FirstSolar)。

2010年前8大多晶硅制造商年产量为145,200吨,前8大硅片制造商占据全球硅片产量的45%。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了2010年晶硅部件出厂价下降了14%,但是相较于2009年下降38%的幅度相对较小。

2011 Marketbuzz报告提供了3种对于未来5年需求,供给与价格的预测方式。到2015年,Solarbuzz预测欧洲市场份额将下滑至45~54%之间,而北美与一些亚洲市场将会迅速增长,其中美国将会是主要快速增长的市场。关于价格,Solarbuzz预估未来的5年部件的出厂价格也将会较2010年水平再下降37%~50%幅度。

就短期而言,之后两年的政策环境对于整个光伏产业仍然占有决定性因素。

第6篇:光伏产业状况范文

关键词:光伏产业 上网电价 行业整合 贸易保护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一)太阳电池产量急速增长

我国光伏市场在技术进步的推动和逐步完善的法规政策的强力驱动下快速发展。2005年太阳电池的产量仅为200MWp,2009年达到了4011MWp,四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15%。2009年全球太阳电池产量10.66GWp中,我国产量占37.62%,居世界首位,2010年这一比例还在上升之中。

(二)光伏发电装机量快速增加

自200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我国光伏市场取得了较快的进展,但是由于基数较低,市场规模相对仍然较低。2009年,我国当年装机量达到160.2MWp,是上年装机量的4倍,并超过了此前历年累计装机量。2010年,包括国家能源局第一次特许权招标的2座10MWp荒漠电站和国家项目初始投资补贴下已完成的部分光伏系统,再加上地方政策支持的光伏项目和市场化光伏应用,当年新增装机520MWp,使2010年年底累计装机量达到了893MWp。光伏上网电价试点、“金太阳工程”等具体政策实施为我国光伏更大规模应用带来了预期。

(三)涌现出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

伴随着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经过多年积累,该领域中涌现出一批实力较强、高速增长的龙头企业,包括无锡尚德、保定天威英利以及河北晶澳太阳能。2002年9月无锡尚德第一条10兆瓦太阳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涉及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硅薄膜太阳电池和光伏发电系统等光伏发电环节。2001年成立至今,已形成1000兆瓦的电池生产能力,跻身世界光伏前三强,电池组件生产能力跃居世界第一。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涵盖了从多晶硅铸锭、硅片、光伏电池片、光伏电池组件的生产到系统安装的整个光伏产业链。2010年底,保定英利产业园四期800兆瓦项目建成投产,该项目产能达1400兆瓦。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于单晶硅棒、硅片、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加工、制造和销售,现有年产600兆瓦高效太阳能电池生产线24条,生产能力位居世界前列。

(四)中央及各省纷纷出台光伏产业振兴政策

2007年11月22日《关于开展大型并网光伏示范电站建设有关要求的通知》,该文件提出上网电价需通过招标确定,高出的部分通过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在全国范围内分摊。2009年3月23日,我国财政部出台了太阳能屋顶计划。中央政府首批安排预算12.7亿元,本次先下达70%的资金8.9亿元,其余30%资金3.8亿元将在示范工程验收评估后拨付。重点引导光电建筑一体化发展,重点扶持技术先进的光伏产品推广应用。2009年7月21日,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了《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决定综合采取财政补助、科技支持和市场拉动方式,以促进光伏发电技术进步,据估算,国家将为此投入约100亿元财政资金。即将出台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1-2020年,将投资5万亿元。

在中央政府明确态度后,各地方政府也随即颁布了有关光伏产业的政策。如,海南省2009年4月颁布的《海南省建设厅关于组织申报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项目的通知》中指出:2009年补助标准原则上定为20元/Wp,具体标准将根据与建筑结合程度、光电产品技术先进程度等因素分类确定。以后年度补助标准将根据产业发展状况予以调整。河北省2010年10月颁布的《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按照合理成本加合理利润确定,上网电价高于常规能源平均上网电价部分,3年内除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价格补贴外,其余差额部分从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补贴。自发自用,未享受电价补贴的光伏发电项目,可从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给予适当补助。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一)国内光伏应用市场规模偏小且过度依赖海外市场

我国的光伏产业需求相对增长较慢,造成了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和应用市场出现较大的不平衡。我国已成为世界太阳能电池第一出口国,我国生产的太阳电池连续5年96%以上用于出口,国内安装量不足2%-4%,使得我国光伏产业过度依赖海外市场。2009年我国当年安装量约占全球2.2%,累计安装量只占到1%左右。根据BP2011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数据,2010年我国累计安装量只占全球的2.2%,而德国占到了全球的43.5%,其次西班牙占到了9.8%。

(二)光伏发电成本尚待降低

国内光伏发电市场迟迟不能启动的主要原因是光伏发电成本还是太高,影响了其大规模推广。我国光伏发电成本为1.3元-2.0元/度,远高于普通火电平均不到0.3元/度左右的发电成本。如此高昂成本是制约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太阳能电池成本占光伏发电成本比例最高,而太阳能成本中最大的部分为多晶硅原料,我国大部分多晶硅原料是从海外进口的,致使光伏发电成本较高。

(三)市场供需失衡压力持续增大

光伏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未来市场将会呈现指数增长。据赛迪智库光伏所不完全统计,全国156家电池组件企业2011年的太阳能电池产能已超过35GW,预计2012年产能在40GW以上。欧盟2011年9月份的报告也显示,2012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能将达到80GW,中国占据超过50%份额。光伏需求量增长缓慢,与快速增长的太阳能电池供给量形成鲜明对比。由于意大利、法国的政策不确定性和德国的市场需求下降,据2011年6月欧洲光伏工业协会对2011-2015年的市场需求量预测数据,2012和2013年光伏市场需求在30GW左右,因此仅当前中国的产能已可满足未来2-3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光伏市场的增长速度远不能跟上产能扩张的步伐。

(四)研发和创新能力薄弱

我国光伏产业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仍旧依赖进口,大大制约了产业健康发展。如光伏电池的原料高纯度多晶硅的提炼技术主要掌握在日本、德国、美国7家公司手中,形成了技术封锁、市场垄断;而我国的多晶硅生产设备工艺还不完善,同类产品的生产成本高,缺乏竞争力。以每兆瓦太阳能需要的多晶硅按10-11吨计算,2007年国内太阳能多晶硅需求量达到1.2万吨左右,而2007年国内多晶硅产量不足1000吨,原料自足率不足10%。

国外主要经济体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

(一)德国的支持政策

德国政府于1990年制定了1000户太阳电池屋顶计划,新可再生能源法规定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为0.5-0.6欧元/KWh;政府补贴总计11亿马克,并实行零贷款利率,10年偿还。这大大推动了光伏市场和产业发展,使德国成为继日本之后世界光伏发电发展最快的国家。1998 年德国政府进一步提出“10万屋顶计划”,即政府鼓励居民在自家屋顶上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发出的电由政府强制命令电网公司出资收购。2000年4月,德国政府引入了适用于十万屋顶计划低息贷款组成的“税收返还”政策。德国在2004年实施了《新(修改)可再生能源法》,即上网电价法。不但使上网电价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各种不同电站实际成本和投资者的利益,也更加容易操作。

(二)美国的支持政策

1996年,在美国能源部的支持下,美国开始了一项称为“光伏建筑物计划”,投资20亿美元。同年,美国加州创立5.4亿美元的公共收益基金以支持可更新能源的发展。1997年6月,克林顿总统宣布实施“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和“净流量表”体制,每个光伏屋顶将有3-5KW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有太阳时,屋内向电网供电,电表倒转;无太阳时,电网向家庭供电,电表正转,每月只需交“净电费”。1998年克林顿政府提出的综合电力竞争条例,设立了可进行交易和存入银行的可再生能源信用证,提高配额制度的灵活性和效率,信用证的价值为1.5美分/千瓦小时。此外,美国有6个州实行公共效益基金政策,以此筹集资金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

(三)日本的支持政策

为了扶持光伏产业发展,日本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政策措施,在现场实验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允许光伏发电优先并网,这项政策对光伏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74年日本执行了“阳光计划”,当时规定以居民屋顶并网发电为主要目标,对光伏系统实施政府补贴,初始的补贴达到了光伏系统造价的70%。1993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新阳光计划”。在该计划下,日本政府规定,自1994年起居民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政府提供补贴,补贴额度接近50%(以后逐年减少)。当年光伏系统的每千瓦安装成本为200万日元/千瓦,补贴额为90万日元/千瓦。以后补贴额逐年下降,到2006年该项补助取消。但此后安装量仍然趋于稳定增长。2009年1月,日本重启面向家庭用途的补助制度,每千瓦补助7万日元。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建议

(一)完善上网电价补贴体系,增加国内市场需求

从日本、美国及欧洲等国家支持光伏产业发展政策来看,主要经济体都实行了鼓励光伏发电上网的优惠政策。投资建设一个太阳能发电设施之后,用户可以无条件接入电网,所发电量既可以自己用也可以高价卖给电网从而享受电价补贴。这种上网电价补贴体系在推动光伏应用市场的过程中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它能够有效避免滥用投资补贴,确保工程质量和系统实际利用率。当前,我国政府对国家范围的上网电价补贴没有清晰的决定,这是值得政策制定者认真关注和考虑的。

(二)建立光伏行业准入标准,加强行业整合

伴随着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一批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同时该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技术落后、成本不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政府应通过提高光伏行业准入的门槛,淘汰成本高、技术落后不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加强行业整合。

(三)培养多样化光伏市场,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在继续巩固国外传统光伏市场的同时,开辟新的光伏市场。2011年10月19号,以德国SolarWorld为首的7家企业联合向美国政府递交了对我国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简称“双反”)调查申请,而美国商务部已于2011年11月8号启动立案调查。一旦我国应对美国的贸易诉讼不利,在国内光伏市场未能及时启动的情况下,我国光伏产业可能遭受毁灭性打击。因此,应组织企业积极应对国外有关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规避国际贸易壁垒,巩固和发展国际市场,同时,密切关注国外政策和市场竞争环境动向,抓住新兴市场发展机遇,引导企业抢占新兴市场。

(四)引进和培养人才,加强关键技术研究

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激励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人员,开展光伏产业高端技术的研究开发,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完善生产设备工艺,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我国光伏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2011中国及海外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

2.张少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财政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江苏省光伏发电推进意见[J].太阳能,2009(7)

4.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2012年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形势前瞻.中国能源报,2011-12-5

5.张,王俊沣.培育光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究.经济纵横,2011(2)

第7篇:光伏产业状况范文

作者:陈育明 定价:48.00元 出版日期:2011年7月

本书系统介绍了太阳能LED照明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构成和设计应用。全书共8章,第1章简要叙述了太阳能LED照明技术的背景、意义和基本原理;第2~5章主要介绍了构成太阳能LED照明系统的各部件的基本原理和使用特性,包括了太阳电池、LED光源、蓄电池和控制系统;第6章介绍了太阳能LED照明系统的设计;第7章介绍了太阳能LED照明系统的应用情况;第8章介绍了太阳能LED照明系统的安装和维护。

本书可供从事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应用、研究和管理的相关科技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相关高等院校、专业技术学院的师生参考。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及其应用 》

作者:杨贵恒、强生泽、张颖超、郑勇 编著

定价:39.00元 出版日期:2011年5月

本书紧紧围绕我国节能减排工程计划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方针与宗旨,以从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工程技术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讨论了太阳能光伏系统及其应用技术,将光伏发电技术基础知识、光伏发电系统工作原理、光伏电池与阵列、储能装置、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电能变换技术、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与管理、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以及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有机结合,以供读者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参考。

本书通俗易懂,把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有机结合起来。

《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2010)》

作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编写

定价:98.00元 出版日期:2011年5月

本书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与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组织编写,全书包括6篇,共39章,对生物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生物技术发展前沿与热点、生物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生物技术专利分析、生物产业投资情况、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情况等进行了阐述和说明,从多角度对中国生物产业状况进行了清楚的透视和实在的分析,对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认真深入的思考与讨论。

《现酵微生物实验技术(第二版)》

作者:诸葛斌、诸葛健 主编

定价:45.00元 出版日期:2011年3月

本书延续了《现酵微生物实验技术》(第一版)编写中“图文并茂,有论述,有操作,有结果”的特色。在内容上保留了显微技术、微生物细胞特殊结构的观察、噬菌体、标记菌种获得与应用、原生质体系列育种技术和固定化细胞生物转化等实用技术,并结合本研究室近几年的研究经验,对基因工程育种技术部分实验进行了修订,增加了基因敲除、定点突变、表达蛋白提纯等实验技术,使该章节体系更完善。

新增了第八章“菌种保藏与机构”和第二章中“酵母菌子囊孢子的形成及观察”等相关实验技术。

《基于生物质的环境友好材料》

作者:张俐娜、陈国强、蔡杰、

周金平 等编著 定价:48.00元

第8篇:光伏产业状况范文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投资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TK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3-0006-02

1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现状

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作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行业中的佼佼者,近年来在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光伏市场的推动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在传统能源供应日益紧张、价格飞涨的今天,各个国家已经逐步意识到太阳能光伏发电具备永不枯竭、清洁、免维护等多种优势,该产业是世界能源领域的朝阳行业,是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该行业今后的大发展必然引领一场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革命,从而彻底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我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的过程。2000年以后,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平均年增长率超过40%。2001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仅3兆瓦,2007年已达到2000兆瓦,居世界第一,6年增长了600多倍,行业内涌现出了无锡尚德、天威保变等一批龙头企业。目前我国的光伏产业链中,太阳能电池产量已占到世界总产量的30%。

国际和国内资本市场的火暴,引发了国内空前的投资热潮,大量的民营企业、国有控股集团从传统行业中转型,以及私人投资、风险投资等各种投资主体,不顾自身的行业背景和经验等条件约束,纷纷加入。大规模的盲目投资促成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表象繁荣,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还面临着技术、市场、管理和环境等众多风险却被普遍忽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潜在的危机日益凸显。当国外市场需求出现萎缩,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撑,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陷入瓶颈。

2 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风险分析

从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市场特点、产业链特点和产业集群分布上看,其投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技术风险

目前,由于国内没有掌握提纯技术,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所需的上游原料主要依赖国际供应。国内多晶硅生产除了中硅公司等在自主研发外,还有一些厂家利用俄罗斯的多晶硅提纯技术,但这些技术与国际先进的技术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无法彻底解决高能耗和尾气处理问题。目前,国际上绝大多数多晶硅生产企业都采用闭环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这种技术基本上可满足环保要求,但是发达国家对我国采取了技术封锁,这个技术在我国还是一个空白领域。此外,企业一旦管理不善,还会造成有毒气体泄漏,发生爆炸事件,这也给很多技术不成熟的企业埋下了安全隐患。

技术差距还将直接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在中国提纯单位多晶硅的耗电量是国际厂商的两倍以上。从企业角度看,硅料项目的高风险还体现在投资巨大且项目建设及回收周期长等方面。通常一个硅料项目的建设周期长达2年,而要完全达产则需要4~5年时间。国内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成熟,使光电转换效率尚未达到将光伏发电成本与传统发电成本拉平或接近的程度,一般光伏发电成本在1.5元左右,与传统发电0.43元的上网电价存在较大的差距,也阻碍了国内光伏发电进入商业运营。

(2)市场风险

国内外市场容量限制也使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瓶颈。以产业链上游原料多晶硅为例,多晶硅作为太阳能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重要工业原料,在我国市场上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也从最初的20美元/公斤一度飙升到了400美元/公斤。受暴利诱惑,国内企业对多晶硅的投资猛增。截至2009年上半年,四川、河南、江苏、云南等20多个省有近50家公司正在建设、扩建和筹建多晶硅生产线,总建设规模逾17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倘若这些产能全部实现,相当于全球多晶硅年需求量的两倍以上。虽然国内新能源的供给很大,但国内市场需求量却相对较小,目前大部分产能依赖出口,占比高达40%~50%。以光伏电池为例,2008年我国总产量达2300MW(百万瓦),其中97%的产品出口国外,出口总额超过100亿美元。

国际上美国、日本、德国等主要多晶硅生产国都对多晶硅生产实行了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国内上马的众多多晶硅项目,实际上都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由此导致国内市场无序的价格战和恶性竞争不可避免。在国际贸易摩擦日益激烈的今天,国外市场的任何波动,如通过行业政策或严格的市场准入资质来设置门槛,也会使投资者面临巨大的国际市场风险。

(3)管理风险

多晶硅光伏电池产品产业链较长,而多晶硅的生产位于产业链的上游,由于技术限制,其产量供应控制在国外少数几个厂家手中。话语权的缺失增加了管理者决策的主观臆测性和管理风险。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从原料、设备、人力、经费等的投入到产品的形成,可能遇到的风险还包括:原材料缺乏或价格上扬;生产设备提前报废;对生产技术人员的培训及其对技术掌握初期估计不足;生产经费投入不足;成品的报废率过高;水、电、煤等能源的供应问题等。

随着光伏产品价格的持续下降,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以低成本锁定材料的长期供应,在国际、国内竞争不断加剧的市场环境中打开和保持领先的市场地位,在不断扩张产能的前提下保证设备开工率,这就要求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建设具备一支过硬的管理队伍,确保科技研发,保证技术不断进步,保证扩张经营中资金链不断裂。

(4)政策环境风险

目前在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尚未得到普遍应用,在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中也并没有明确国家具体推行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的具体时间、要求和优惠条款。2009年9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出现重复建设倾向,这是多年来中央首次就一贯支持的新能源产业发出产能过剩的警示信号。此后,国家环保部和国家发改委先后发文限制多晶硅进口。国内市场尚未大幅启动,对国外市场的过分依赖必然受到国际间政治因素的影响制约。如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欧洲各国相继调减了光伏补贴计划,严重影响了欧洲企业的发展。2008年,占全球市场1/6份额的西班牙一年安装了250万千瓦光伏电池,超过日本政府的10年阳光计划,而2009年西班牙安装的光伏电池缩减到了50万千瓦。在外需明显不足的同时,欧美抵制中国低价产品倾销的声浪却从轮胎行业蔓延至新能源领域。近期,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德国Q-Cells、美国SunPower等大厂,陆续向当地政府呼吁,重视中国太阳能企业“低价抢单”的状况,希望官方采取保护措施。国内外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给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又带来巨大的市场风险。

3 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的发展前景及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我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速度过快与政策配套、技术进步和内部需求的矛盾正日益凸显和激化。虽然从2008年四季度以来,全球太阳能光伏企业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陷入了业绩大幅下滑的窘境。但从根本上来讲,多晶硅价格的“过山车式”波动源于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过度投资。从长期来看,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泡沫被挤压有助于产业长期健康发展。

我国近期陆续出台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太阳能光电建设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办法》等相关政策,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法》、新能源振兴规划等政策也正在积极制定中。一系列政策的导向性作用将有助于促进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首先,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政策将逐步激活内需市场。国内太阳能光伏市场需求能否启动取决于成本。目前太阳能发电成本依然在2元/度以上,大大高于常规火电、水电的成本,也无法和风电、核电竞争。近期的“太阳能屋顶计划”将中等以上规模的太阳能光伏项目纳入补贴范围,单项工程应用太阳能光电产品装机容量应不小于50kWp;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约为30~40元/Wp,计划补贴20元/Wp,相当于成本的50%以上,发电单位成本可有效降至1元/度电左右。可以预见,受相关政策的刺激,国内太阳能光伏市场将逐步启动。

其次,低成本仍是未来5年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主要策略。我国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比重仍相对偏低,未来5年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策略应该由产能扩充转移至各项技术的成本竞争,资金实力足、整合度高、管理能力强的企业才有机会存活。在次世代的光伏技术威胁下,晶体硅电池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力度将进一步强化。另外,根据我国的国情与消费习惯,各类低成本的光伏技术都将有其应用市场。

最后,从长远看,核心技术仍然是发展的关键要素。核心技术的进步可以推动企业成本不断降低,核心技术的掌握还决定着产品的性能和定价权。过去几年,我国的太阳能电池行业和中国某些行业的经历一样,也在充当着代工的角色:一方面,国内太阳能企业高价进口多晶硅等原材料;另一方面,生产出的太阳能电池大部分平价销往国外。这使得国内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利润越来越薄,耗费国内能源和人力只能换取到微薄的代工费。长远来看,掌握核心技术是未来太阳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投资角度看,应该密切关注创新能力强、有望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的企业。

参考文献:

[1]孟强.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现状及产业发展[J].安徽科技,2010(1):17-18.

[2]程雪涛.太阳能光伏发电供热系统的性能分析[J].太阳能学报,2009(5):624-627.

[3]陈雪,宣益民,韩玉阁. 太阳能热光伏系统性能分析研究[J].中国科学,2009(5):1026-1033.

第9篇:光伏产业状况范文

一、无锡海润的概况

海润光伏于2004年在江苏江阴成立,系民营家族企业发展而来,主营业务是提供全球性太阳能光伏垂直一体化的生产和服务,是中国最大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企业之一。目前公司客户和供应商遍布全球,产品销往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多个国家,以及美国、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日本等新兴光伏市场,并在光伏产业发达的欧美、日韩等地设立营销基地。同时,海润与国电光伏、中广核等电力行业巨头建立长期良好的深入合作关系,形成了较强的销售网络优势。自2004年至2009年,海润光伏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该阶段也正是光伏产业稳步上升的时期,公司成功搭上产业发展的快车,实现了良好的产品盈利。2011年行业严冬下销售额71亿元人民币,实现税后利润4亿元。2012年在欧债危机与产能过剩的双重影响下,公司销售额回落到50亿元,利润也降至2000万元。2013年上半年,公司延续了亏损状况。但三季度出现了好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收入16.09亿元,实现营业利润1709万元,净利润340万元,较前两个季度的亏损情况有了显著改善。目前公司总资产130亿元人民币,从主营构成看,公司内销收入占比已达到50.1%,按产品分类看组件、电池片占收入比例分别为65.0%和17.3%。

二、无锡海润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

无锡海润在发展过程中,较早认识到业务集中于少数低端环节,有着很大的生产经营风险,因而及早进行了转型升级。通过转型升级,海润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尽管也受到金融危机和美欧“双反”的严重影响,但过去三年来,海润的销售额、利税等各项数据和同行相比都处在最前列,在全行业困难的背景下属于为数不多的稳健健康企业。

(一)纵向升级――加大研发力度,掌握自主知识产权

海润光伏的研发中心根据公司垂直一体化战略要求,开展了高质量硅材料、高效电池和高功率组件,以及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同时,公司与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机构紧密合作,迅速站在光伏技术的最前沿。海润光伏目前已建立包括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组件可靠性实验室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实验室,已配置数套国内外先进的各种研发、检测设备,为公司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公共技术研发、测试及信息咨询服务。为了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公司设立了专门的研发中心,力求通过对光伏产品制造技术的突破,开发出在国际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光伏产品。公司计划在现有技术储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队伍的人才素质和研发手段,通过对新结构光伏电池的研究,解决目前光伏电池制造过程中影响产品性能的瓶颈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进一步提高行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近些年由于行业困难,国内各大光伏企业都减少了研发投入,但海润光伏逆势增加,成为2012年研发投入最大的公司,2012财年研发支出合计达到2.6亿元,研发支出总额占净资产比例达到8.2%,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5.32%。2012年海润光伏在技术开发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电池转换效率,同时加大了生产自动化程度。研发部门完成了20%转换效率电池的技术开发,为公司电池和组件技术更新换代做好了准备。2012年申报专利八十多项,45项专利获得授权,累计已有62项专利获得授权。2013年海润继续扩大研发投入,仅上半年就投入1.51亿元的研发资金,因研发资金计入当期管理费用而导致海润二季度亏损扩大,但海润坚持认为在一个技术不断快速提升的行业,企业没有研发能力是难以持久生存的。

(二)横向转型――向上下游延伸,形成产业链优势

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销售和盈利大幅下滑,资金链受到严重影响,运营困难。于是公司决定诚邀在光伏产业内具有丰富经验的领军人物组织科学家和管理团队重组海润光伏,新的管理团队就位后对公司的业务迅速进行了改革。改变了公司业务单一,仅仅经营硅片切割和硅棒硅锭业务的现状。目前,主力业务如硅片切割的规模进一步扩展,从270MW的产能增加到500MW以上,同时向产业链下游延伸至电池片和电池组件的生产,分别在太仓、新桥、合肥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将生产基地从之前仅有璜瑭1个迅速扩张到4个,并在2年时间内将公司的电池片产能扩充至1.5GW以上,电池组件产能扩充至1.2GW以上,业内排名从默默无闻迅速上升至业内前10位。

海润光伏还在同行中率先开拓国内外电站项目,使业务从生产领域向应用领域延伸。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海润光伏开始在意大利、东欧等国家和地区投资太阳能光伏电站业务,力求成为一体化的光伏能源供应商。公司在海外已经累计开发了120MW的电站,成功实现并网发电并收到补贴。公司2012年在甘肃、新疆等地成立了多家电站项目子公司,同时公司与国电集团形成战略合作,并对国电集团投资的多家电站项目公司进行了参股,总电站规模逾300MW,已经并网项目的IRR均在10%以上,大部分达到12%以上。目前海润主营利润中发电收入毛利率达到59.1%,已占主营利润的67.9%。未来海润光伏将继续在电站投资业务上发力,努力成为全球领军的光伏一体化能源供应商。

三、无锡海润转型升级中的主要问题与障碍

(一)转型升级受到金融支持不足的严重制约

以海润光伏为代表的光伏企业受到了来自银行系统的收贷约束,在光伏产业被认定为“产能过剩”行业的影响下,金融机构“搞锦上添花,而不搞雪中送炭。”的风险厌恶属性导致了普遍惜贷行为。2012年至2013年底,海润被收贷款累计约29亿元人民币,尽管海润光伏到目前为止没有一项信贷违约,但商业银行还是笼统作为、持续收贷,人为导致企业资金紧张。同时,国内银行在具体执行层面上,也还存在诸多响应滞后行为。如光伏电站项目建设电站三个月周期即可完成,但是银行的放贷审批流程远远滞后,均需上报总行批准,无法支撑项目资金需求。再如,目前光伏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时,根据要求,除了准备资本金外,还需对贷款额提供额外等额担保。这意味着这种投资必须百分之百用其他资产来覆盖。在目前经济形势下,绝大多数企业的流动资金本就十分紧张,资产负债率高于正常水平,获得银行授信资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对于大中型国企和集团化的企业而言,或许可以通过信用贷款来解决主要投入资金,但这对于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讲不公平。最后,银行对光伏企业实行歧视性贷款政策,如银行一般愿意给光伏电站项目放贷,但对光伏企业承建的光伏电站建设却严格限制。以上种种,导致光伏企业融资越来越难,企业只能从信托等非正规渠道获得资金,财务成本达到以前的两倍以上。

在银行信贷支持不足的同时,作为上市公司,海润的结构调整也没有得到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海润光伏2012年2月挂牌上海交易所主板,实现借壳上市。为早日实现从产品制造向电站建设的经营模式战略转变,海润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的合规运作。同年5月就拟订了非公开定向增发方案,拟募集约38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海外电站项目开发投资,同年8月就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定增方案。但是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证监会一直对行业表示较大的犹疑,迟迟未予批准定增方案,海润光伏一系列调整设想因缺乏资金而无法实施。

(二)支持政策难落实不稳定

海润积极向光伏电站建设运营领域拓展,并认为在国内兴建光伏电站,通过并网发电出售电力,形成产业总体的投资回报渠道,才是引领我国光伏产业向前发展的内生动力。但目前国内支持光伏电站发展的政策难落实,也不稳定,影响了企业积极性。从政策制度安排看,我国目前光伏产业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实施细则缺乏,市场启动动力不足。《可再生能源法》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在此后的几年里,光伏发电并没有迅速发展,在后面实施的金太阳工程、上网电价补贴、招标电价等项目中,企业也都表现得不十分积极,甚至是处于很无奈的状态。究其根源,尽管有法可依,但缺乏更为可行的实施细则,一些怪现象使法律形同虚设,如虽有补贴但几年都拿不到、项目完成并不了网、补贴期限不确定、补贴价格随意变化等。

另外,政策飘忽不定,难以形成长效机制,加剧了行业的非理性发展。2013年8月国家发改委文件规定,只有在9月1日前核准、12月31日前并网的电站项目才享受1元电价补贴。地面电站多数在西北部,9―12月只有4个月施工期,且土建施工最多2个月,此政策势必导致“”的抢装潮,其中出现的鱼龙混杂情况在所难免,电站质量难以保证,政策的不合理性极易导致行业发展走向短期利益行为。

(三)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

电力系统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发电环节的发展需要输配、用电等多部门的协调配合。目前由于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使光伏产业的市场应用受到制约。如目前国家财政补贴政策“金太阳工程”等,其补贴目标主要是光伏电站业主,对于电网企业等输配电主体补贴较少,由于不能分享到产业发展带来的利润回报,使得电网企业等在发展新型接入技术、推进光伏电站并网方面积极性不高。这些因素综合影响了光伏电站并网发电,使得一部分光伏电站处于闲置状态,造成资源浪费,也影响了企业继续投资光伏电站的积极性。应用前景较广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也存在政策障碍,目前“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政策难以保证稳定的投资回报,此外由投资企业去向用电企业收取电费的作法,由于没有强制力,也会影响到投资者收益的回收。另外,由于存在屋顶租用等多重环节,实施环节复杂难控。

四、促进光伏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光伏产业发展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与挑战,但作为新兴产业,其发展前景仍然光明。光伏产业当前的产能过剩不同于传统产业,不是需求高峰期已过的绝对过剩,而是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通常都会出现的“泡沫”。通过加快转型升级,光伏产业是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对待光伏企业的政策要避免“一刀切”

光伏行业在结构调整和整合重组的具体执行上,应当抓住关键、确保有效。政策不能搞“大锅饭”,不要“撒胡椒面”,这样等于是浪费资源,结果只会是全军覆没。对“高烧感冒”的企业和“罹患癌症”的企业,必须要开出不同的药方,应当是突出重点,扶优扶强,集中资源支持优质企业率先突围,提升整个行业的信心和发展动力,并以此来带动全盘,带领行业走出困境,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具体来说,就是要“保产业而不是保产能,保产业中的健康企业”。抓紧制定一套评价标准,确定优先扶持的优质龙头企业的标准,然后迅速落实具体的扶持措施,重点解决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融资难的问题,使重点支持的企业尽快恢复“造血”功能,实现正常运营。从长远看,要巩固和提升我国在世界光伏产业中的地位,需要加快培育能够与世界一流光伏企业竞争抗衡的、具备实施国际资源整合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力的民族品牌企业。

(二)进一步减少简化各级各类行政审批

从股权融资的行政审批制度来看,目前已经到了迫切需要简政放权的阶段,应当推进上市公司多元化募集资金的能力,加快简政放权。比如对于上市公司非公开定向增发股票事项,应当根据市场规律,改为备案制度,在此过程中证监会主要发挥好监管的作用。同时,对于光伏电站的行政审批制度,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也存在严重制约行业发展的问题,繁琐的审批流程和冗长的周期,远远滞后于项目建设,要进一步加快审批速度,同时简化项目合规性的众多要求,以扶持此类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另外,在项目审批中应在宏观中关注微观,重点考查具体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而不是由于行业整体问题就一味限制全部企业发展。

(三)营造激励创新和市场应用的政策体系

应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长效机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切实重视技术创新。我国的太阳能电池研究比国外晚了20年,尽管最近10年国家在这方面逐年加大了投入,但投入的重点领域应做出调整。国内的研究机构主要集中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其面向终端需求的目的性不高,离产业化距离较远。应重点支持科研院所与企业组建产学研合作联盟,实现创新资源的高度凝聚,快速提高国内光伏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

(四)建立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金融体系

首先,政府应创造条件努力扩大有竞争力企业的股权融资力度。对于目前受市场无序竞争影响,在公开市场暂不具备再融资条件的有竞争力光伏企业,鼓励他们通过定向募集的方式扩大资本金规模,改变资产负债比例,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当根据产业准入标准,对于有竞争力光伏企业放大授信额度,尝试多种形式的资产抵押和项目融资,加大对于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并购、科研资金的支持力度;对于那些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要排除各种干扰,按期回收和提前催收已发生的贷款,迫使这些企业尽早退出市场,加速完成本轮光伏产业的整合。光伏电站建设资金使用规模大,周转时间长,未来盈利预计稳定,适合大规模推动债权融资方式。对于那些有竞争力的光伏企业,要鼓励他们通过企业债、公司债和融资票据等债券形式扩大融资力度,提高债券融资比例,尝试新的债券品种。其次,探索新的融资形式,构造以资产证券化为重要形式的光伏终端市场融资之路。资产证券化应当成为我国光伏终端市场建设中重要的投融资形式,目前大力推广以光伏电站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可逐步试点推广。再次,建立综合创新的光伏金融体系,为光伏企业和光伏电站建设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应积极引入第三方风险转移机制,打通国内外光伏电站建设项目的融资渠道。加强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光伏电站业务的投入,鼓励国内业主以卖方信贷的姿态“走出去”,投资开发海外光伏电站。大力支持银行业、保险业、第三方机构开展业务创新,形成银行、保险和检测认证机构的风险分担模式,有效降低投资风险。金融机构应建立企业评估体系,对优势企业应放宽授贷条件,积极扶持,消除优势光伏企业融资障碍。

(五)建立有利于促进光伏行业发展的价格形成机制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与环保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光伏发电项目合理布局,有利于激励光伏企业提高技术水平,不断降低成本,促进光伏发电产业健康发展。国家应根据光伏发电发展规模、发电成本变化情况等因素,逐步调减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电价补贴标准,以促进科技进步,降低成本,提高光伏发电市场竞争力。鼓励通过招标等竞争方式确定光伏电站上网电价或分布式光伏发电电价补贴标准。电网企业要积极为光伏发电项目提供必要的并网接入、计量等电网服务,及时与光伏发电企业按规定结算电价,减轻企业“找下家”的负担。同时,要及时计量和审核光伏发电项目的发电量与上网电量,并据此申请电价补贴。

(六)做好光伏发电与输配用环节的衔接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