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生态旅游的看法范文

对生态旅游的看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生态旅游的看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生态旅游的看法

第1篇:对生态旅游的看法范文

    负责任旅游可为旅游业增强竞争优势,被誉为旅游目的地管理的最佳方式之一。在重视负责任旅游实践的旅游目的地,负责任旅游被视为最适当的旅游开发理念和指导原则。南非早在1996年将负责任旅游写入该国旅游开发与促进白皮书(the White Paper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Tourism inSouth Africa)中,是第一个在国家法规中包含负责任旅游政策的国家,将负责任旅游作为旅游业获得较大正面影响的开发、营销和管理旅游业的方式,并于2002年制定了南非国家负责任旅游的发展指南(De-velopment of Responsible Tourism Guidelines forSouth Africa),为旅游企业和目的地采取负责任旅游的方法提供支持与指导。继南非之后,英国、加拿大、印度、美国、冈比亚、斯里兰卡和新西兰都制定本国负责任旅游的政策,推动负责任旅游的实践。在总部设在英国的国际负责任旅游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Responsible tourism,ICRT)的推动下,负责任旅游的研究和实践波及全球。ICRT在许多方面提供负责任旅游的顾问服务,包括认证、评估、旅游和保护事业、规划和管理、经济开发和扶贫、市场营销和产品开发、政策和标准、负责任旅游、私人部门和供应链管理等。中心还通过每年的国际负责任旅游年会与各国政府合作,经过多年的发展,ICRT将负责任旅游发展为国际负责任旅游运动,并领导在南非、西非、印度、德国、伯利兹以及加拿大设置的ICRT的分部。认识到在全球实施负责任旅游的意义,世界旅游市场(World Tourism Marketing,WTM)还创立了负责任旅游日,并于每年11月举行庆典活动。这个组织认为:人们对负责任旅游已经达成了共识,负责任旅游不单单是产品或品牌的概念,它是一种从事旅游的方式,以到自然区域的负责任旅游以保护环境并维护其他生灵的持续性为主要特征。世界旅游负责任旅游日通过评奖活动,以及保持海滨清洁,保护独特的风景,保护野生动物,维持历史建筑和珍贵遗产的多样化等行动来实施。然而,负责任旅游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对于负责任旅游这个概念,一些学者和国际性的旅游组织及研究中心从各自的需要出发进行解释,形成了规模说、方法说、伦理说、开发说等几种定义[1]。从管理的角度而言,负责任旅游是一个管理旅游的方式,管理的目的是发挥旅游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最大效应,同时使目的地的成本最小化。这个目的是2002年在南非开普敦召开的旅游目的地负责任旅游第一次国际会议上确定的,当时来自20多个国家共280名代表参加了该次会议,在该次会议上签署了对于负责任旅游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旅游目的地负责任旅游的开普敦宣言”[2],号召旅游企业“采取负责任的方式,承诺负责任的实践活动,利用透明化和可审计的报告程序,在适当的时机发挥这个市场优势”,确定了负责任旅游是“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为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的发展方式。在开普敦宣言中最重要的是对负责任旅游的特征达成以下共识:⑴减少负面的经济、环境和文化影响;⑵为当地人民产生较大的经济收益,加强东道社区的福利,改善工作条件并为其从事旅游业提供便利;⑶当地居民参与决定他们生活和生存机会的决策;⑷争取使旅游对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起到积极的影响,维护世界多样性;⑸通过与当地居民进行有意义的接触,为游客提供愉快的经历,使其更多地了解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环境问题;⑹为残障群体提供介入旅游的方便;⑺对文化具有敏感性,可增进游客和东道地区居民之间的相互尊重,建立地方自豪感和自信心。这几个特征后来在历次负责任旅游国际会议上(即2008印度客拉拉邦第二次负责任旅游国际会议、2009年伯利兹贝尔莫潘第三次会议、2010年阿曼马斯喀特第四次会议、2011年加拿大埃德蒙顿第五次会议)每次予以重申。上述负责任旅游的特征说明,第一,“负责任旅游”要达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果是旅游业发展良性与否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这个评判标准说明负责任旅游与可持续旅游的目标维度是一致的;第二,它比可持续旅游和其他形式的旅游更加强调“人”的因素,非常注重人的权利。例如游客与东道主之间的相互尊重、为游客和当地人民提供接触机会以及为弱势群体提供参与旅游机会等等,均说明对“人”的因素的重视;第三,将当地发展置于优先地位,负责任旅游使当地人民真正受益,增加当地人的参与机会,提高当地人民参与旅游的能力,充分显示了负责任旅游尊重当地发展权利的特征;第四,“负责任的旅游”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透明度和责任感,即那些承诺负责任的行为主体必须敢于承认自身的所作所为;第五,它吸收了其他旅游方式的优点,例如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维护世界多样性是从生态旅游的角度提出,但也被视为负责任旅游的重要特征。负责任旅游的特征表明这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旅游理论和实践,它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表明这一领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逐渐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对这个领域的研究中笔者感到,这个概念与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等相关概念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将对此进行辨析。 

    二、负责任旅游相关概念

    上世纪60年代后产生的大众旅游的发展模式引发了旅游对环境、社会文化和经济3个方面的负面影响,在解决旅游负面影响使旅游业良性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学术界和业界相继产生了几个重要概念,它们是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替代性旅游、负责任旅游等。由于描述这些概念的学者采用不同的术语描述方式解释旅游现象,从而使不了解术语描述方式者产生概念模糊的看法。描述旅游的术语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术语侧重于描述游客的所作所为或者游客活动的地点,另一类术语侧重于描述旅游影响及其所具有的伦理价值。前者描述包括对活动类型和旅行行为者类型的描述,活动类型的术语包括探险旅游、自然旅游、文化旅游、游船旅游、度假旅游等,旅行者行为的描述如高端旅游、背包旅游、教育旅行等,这些术语针对旅游业的细分市场,基于将“旅游”单纯地定义为“旅行者的娱乐、休闲或商务”,对于旅游影响的阐述是中立的。后者的术语包括替代性旅游、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扶贫旅游、绿色旅游、地质旅游、负责任旅游等,这种描述不单纯是利基市场或旅游业的一个细分市场,而是以环境和社会原则为基础,并且是具有伦理意义的良好的实践活动,这类旅游概念的主要特征见表1。正因为如此,具有伦理价值的旅游概念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为特定的旅游发展的模式,比较有影响的是替代性旅游、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和负责任旅游,本文着重对这几个概念进行辨析。负责任旅游与上述概念存在边界不清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在旅游研究和实践中采取的分类角度、研究出发点和研究范畴等不同,从而造成负责任旅游与这些概念之间从属不清、涵义重叠并在实践中常常混用的现象,本文主要就后一种描述进一步分析责任旅游与主要概念之间的关系。 

    三、负责任旅游与诸相关概念的差异

    负责任旅游与诸相关概念在引导旅游发展方式和处理旅游与环境的关系方面具有共性,然而这些概念提出的角度、适用的特定范围和侧重点、实施的层面却存在差异。本文就负责任旅游与替代性旅游、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的比较展开分析。

第2篇:对生态旅游的看法范文

(一)旅游体验

旅游体验的提出要早于体验经济,但在《体验经济》出版后,人们对旅游体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为旅游的本质就是体验,游客旅游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一种独特的、美好的情感,这和上世纪60年代最早提出旅游体验的学者的看法是相反的。他们认为当时的游客并不是在追求以前那种真实的体验,而是人云亦云的流行性消费,是大众旅游的一种。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认为体验是难忘的,是独特的,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国内关于旅游体验的研究始于谢彦君教授(1999),他认为旅游体验是旅游研究的内核,通过这方面的探讨可以建立旅游学研究的独立的理论体系。2002年,《体验经济》在国内经翻译后出版,使旅游界的掀起了研究热潮。武虹剑,龙江智(2009)引入旅游场的概念,探讨了旅游者和旅游场之间的互动,即旅游体验生成途径的理论模型,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实施途径。

(二)生态旅游

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ain),他在自己的文章中首次使用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这一概念。他认为:生态旅游是带着研究、欣赏和品味自然风光、野生生物及当地文化特征的目的,去往相对没有污染或破坏的自然区域的旅行活动。这种旅行活动,既包括在没有遭到破坏的森林里的随意漫步,也包括在偏僻地区对独特自然现象的探索和研究。生态旅游具有五项基本特征:自然原始性、专业性、生态性、多样性和科教性。

(三)生态旅游景区

国外在对旅游景区概念的研究中,更习惯用“旅游吸引物”(touristattraction)来表述,主要强调“磁性”含义。国内研究中,对于旅游景区的使用尚处在笼统模糊的阶段中,许多论文著作中出现旅游目的地与旅游景区混同的现象,甚至有些作者将旅游景区简化为旅游区,这使得目前国内关于旅游景区概念的研究缺乏一定的统一性。邹统钎(2013)对旅游景区进行了如下定义:旅游景区是依托旅游吸引物,从事旅游休闲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明确地域范围的区域。他认为旅游景区与旅游目的地有明显的区别,旅游景区是旅游目的地的一部分,如果一个景点不能为旅游者提供住宿,则不能被称为旅游目的地。笔者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文对生态旅游进行开发的讨论情况,对生态旅游景区作如下界定:相对于一般景区而言,那些没有受到人类活动过度干扰,可为游客提供休闲疗养、康乐科教等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活动的区域和场所。

二、旅游体验视角下我国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现状分析

(一)旅游体验视角下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的基本概况

我国疆域面积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多彩,为生态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由于我国各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在探讨其发展基本概况时应进行分区。首先是东部地区,可以按照地理学中的界定进行,即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界以东地区。在这个区域内,分布着许多名山大川、江河湖泊和秀美的田园风光,如长白山、泰山、黄山、黑龙江、黄河、长江、松嫩平原、华北平原等等,这些都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其次是西北地区,该区域包括内蒙古、宁夏、新疆和甘肃三区一省,因为气候原因,这里遍布草原、荒漠和引人入胜的绿洲,可以开展探险、科研等形式的生态旅游活动。而青藏高原地区和西南盆地地区都是我国人为活动相对较少的区域。青藏高原以高寒景观著称,自然资源能保持较好的原始性,而且分布着一些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民俗文化。西南地区的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动植物种类繁多,丹霞地貌和岩溶地貌是本区域的特色生态旅游资源。据此,我国生态旅游类型较多,主要有:“世界遗产”地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森林考察生态旅游、地貌奇景考察生态旅游、冰川探险生态旅游、漂流生态旅游、滑雪生态旅游、“香格里拉探秘”生态旅游、沙漠探险生态旅游、草原生态旅游、生态农业旅游、保护环境生态之旅等。在体验经济时代,追求个性化的体验之感已成为人们出行的最终目标。目前各生态旅游景区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在不改变自然本真性的前提下,有选择的建设一些旅游基础设施,可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二)旅游体验视角下我国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的主要问题

1、生态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截止到2015年7月5日,中国已有48项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总数列意大利(51项)之后,超过西班牙(43项),居世界第二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目前达到428个(2015年统计数据),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25家(2013年统计数据)。但不能否认的是,与国际情况相比,我国的生态旅游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地开发都是落后的,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旅游体验层面上,国内的生态旅游景区还不能将其很好的融合到规划开发中。游客在生态旅游景区的活动还集中在休闲观光的层面,不能获得真正的“畅爽”之感。

2、景区生态环境承纳量过度

近几年,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生态旅游景区经常出现游客爆满的情况。2013年十一黄金周,九寨沟游客滞留事件影响颇广,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讨论。首先,过度的游客数量给生态旅游旅游景区环境和资源都造成了难以承受的负担,而景区内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即使可以凭借现代技术进行复制,其内涵价值也会大大降低,因此,生态旅游景区应将其资源的空间承载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更重要的是,在体验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注重旅游过程中的情感,游客在进行旅游活动之前的期望都比较大,但因景区人数过多而对旅游项目产生腻烦心理,可以参与到旅游项目中进行体验的游客也不能获得满意的服务,这就使得生态旅游景区丧失了本质上的意义,因此游客的心理承载量是生态旅游景区在规划开发中应特别注重的。

3、游客与社会居民矛盾加剧

生态旅游景区处在遗产型管理模式之下,以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的国内的生态旅游景区仍然主要依赖自身的经营来维持发展,因此造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不平衡性。一方面,相关的部门和企业通过对生态旅游景区进行规划和开发来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并获得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基础上进行的个性化和难忘的体验式旅游意味着生态旅游景区所在地的居民要与游客共享当地资源,并放弃原来那种“宰客”型的经营效益,这就使得二者之间矛盾愈演愈烈。

三、旅游体验视角下我国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对策分析

(一)构建旅游体验论的生态旅游研究体系

自1999年谢彦君教授在国内率先详细的阐述“旅游体验”这一概念之后,国内对其研究渐入佳境,关于“旅游体验”的研究理论也逐步形成一定的体系。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情况来看并不如意,旅游规划的实施者在后期的操作中往往不能真正的将旅游体验理论与生态旅游贯穿融合。其次,国内的研究理论需要在实践的指导中得到验证,在“发现问题”之后“解决问题”,不断的补充完善,以期更好的为生态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二)游客的体验需求应与生态资源相结合

编制恰当合理、复合生态旅游景区实际发展的旅游规划是进行旅游开发的先行军。旅游规划的编制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注重“人—地”关系,保护生态系统。另外,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当今游客的体验要求,以人为本,追求个性化、定制性的服务,在进行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旅游体验设施,保护性的开发现有的生态资源,无论是资源的空间承载量和游客的心理承载量都应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三)生态旅游景区应实现利益分配主体多样化

相关政府部门应对生态旅游景区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旅游企业也应在政府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程度的合理化融资,以建设和完善旅游体验相关基础设备设施。更重要的一点是,生态旅游景区应着力打造和谐型的社区环境,缓解当地居民和游客之间的矛盾。政府部门应制定颁布的规定,建立听证会机制,实现景区的民主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合理引导当地居民参与到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中,实现经济效益分配主体多样化,以景区发展带动周边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结论

第3篇:对生态旅游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农业资源生态旅游开发对策

如今高楼林立的城市绿地、生活空间锐减,城市居民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且节假日的城市公园、城市风景游览区人满为患,根本不能满足城市居民舒缓身心、娱乐休闲的需求。为此,到农村旅游,欣赏田园风光,享受乡村情趣,回归大自然已然成为城市的一大旅游时尚。再者,农村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新奇的农事活动、纯朴神秘的风俗习惯等强烈吸引着城市居民。江西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迎合了城市居民这种“回归自然”的旅游需求,由此迅速发展,其发展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并且乘着新农村建设这股春风,江西农村生态旅游必将成为江西省旅游业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江西省农村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分析

江西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背景以及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现状,这为江西开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

1.环境优势。江西从生态环境现状主要判别因子显示,江西全省整体生态环境良好。(1)森林覆盖率高。全省森林面积达9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9.7%,居全国第二位。(2)人口环境容量比较适中。截止2006年底,江西人口总量达到4339.13万人。(3)全省八条主要河流水质基本良好,有69.7%的断面达国家2类水质标准,11.9%的断面达国家3类水质标准,13.8%的断面为4类水,4.6%的断面为5类水。

2.资源优势。江西农业历史发展悠久,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较多,竹林茶园、秀色可餐;山清水秀、果甜花香、景象万千。以上资源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食品,而且更为开发农业观光旅游提供了条件。如南丰蜜桔、修水宁红茶、广昌白莲、泰和乌鸡、大余麻鸭、婺源绿茶等在全国或省内久负盛名,加上全省已建和在建的粮、棉、油、糖及猪、牛、羊、水产等养殖基地,为建立部分农业观光旅游,农产品购物旅游,农村民俗风情和农事劳作、垂钓、园艺等农业旅游项目打下了良好基础。赣南“猪―沼―果”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部重点推广的成功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选择“中国脐橙之乡”的信丰县大塘埠镇,加以精心筹划,可以培育成农业生态观光游的胜地。

3.观念更新快,农村生态旅游成新时尚。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双休日及节假日的加长,使旅游者的观念在不断更新,他们已开始向往着大多傍依在本省各城郊周围具有双休娱乐参与性的农村生态旅游。

4.农村生态旅游发展已初具规模。目前全省境内在建和已建的农村生态旅游项目有:建于1995年,总面积4000亩的南丰罗里石蜜桔生态园(已被评为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赣州宝葫芦农庄(被评为江西省“2006年最佳人气指数奖”);泰和武山农村生态旅游区;景德镇植物园;共青农业生态观光园;遂川金谷湖生态茶园;樟树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全省呈现出一片发展农村生态旅游的良好局面。

二、江西农村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江西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迅速,但由于受旅游业投资的影响,误认为凡是旅游资源一经开发自然就会产生经济效益,许多大大小小的农村生态旅游项目纷纷上马,抢占旅游市场。这种盲目性导致农村生态旅游暴露出许多问题。

1.缺乏前期规划论证。由于缺乏前期规划论证,省内许多农村生态旅游项目多数走的是一条“边开发、边建设、边规划”的道路,导致这些项目基本上不能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甚至亏本或关门。一个农村生态旅游项目的成功与否跟其所具的农业资源的特色、地理条件的观光价值水平、气候旅游资源条件是分不开的,而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农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因素,在农村生态旅游开发前必须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有效的可行性分析,确保项目的成功。

2.未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是旅游业开发的普遍问题,也是农村生态旅游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省内大多数的农村生态旅游项目在开发建设中缺少对生态环境营造和对传统文化恢复与保护的意识,甚至出现刚开发就造成破坏的现象,导致当地的生态系统不平衡,特色文化受到冲击。

3.项目单一,模式雷同,且季节性明显。由于忽视农村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部分地区出现规划不够合理,项目、功能、活动内容单一,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旅游项目很少,各地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模式雷同,难以满足游客的多种旅游需求,旅客逗留时间短,经济效益不高。加之受自然气候条件、农事的影响,乡村旅游时间具有季节性,淡旺季的反差明显。

4.在管理上尚未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方法,以及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不够。这些因素也制约着农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江西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对策

1.出台有关农村旅游的发展政策,加大农村旅游的扶持力度。为加快农村旅游的发展,政府应发挥其主导作用,配合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出台相关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在农村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整体形象宣传、人才培养和重点旅游农业项目等方面,投入资金加以必要的扶持。一方面要在农村旅游规划工作的基础上,选择有关开发潜力的景点,如南昌市近郊的铜源谷乡村风情民俗村、栖霞水果观光园、罗亭镇观赏花卉区等加大投资,引导农村旅游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制定农村旅游景区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编制年度计划,明确农村旅游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

2.要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切实保障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协调。农村生态旅游主要得益于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协调所体现的区域特色,破坏了这种协调,就破坏了这种特色,也就没有农村生态旅游可言。农村生态旅游在开发过程中配备必要的旅游基础设施时,注意不破坏农村生态环境,避免开发过程中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倾向,保持景区山青水绿、空气清新。加强环境保护,有限度地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才是农村生态旅游开发之路。

3.农村生态旅游区的布局要统筹规划,充分考虑地区生态环境优势。首先是要考虑资源基础和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农村生态旅游在开发基本环境条件上,突出珍、稀、奇等特色产品的种养;在气氛营造上,突出古朴、自然的风格。其次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水电、住宿和娱乐场所和度假村,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的需求。再者,园区建设要注重和其他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结合起来使农村生态旅游得到延伸,丰富其内容。另外,园区建设还要注意“农”味、“田”味和“乡土”味,具有乡野之趣、田园之乐、乡土气息浓郁的环境空间。

4.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农民素质已经成了制约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瓶颈,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保护农村生态系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突破口。

5.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与相关技术部门、环保部门、科研部门通力合作,通过定期监测与预报,及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确保环境优良;新项目开发决策之前,要作全面的环境评估,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要尽早放弃,要下大力气解决环境容量、资源容量、生态极限容量等问题,在容量许可的范围内定位开发,使农村生态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江西省农村生态旅游开发前景展望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江西应结合省情,实施生态经济战略:在高标准搞好生态环境治理的基础上,把最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以生态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以有机食品为主的食品产业,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的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这是一条适合江西省省情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就生态旅游而言,应该在充分认识本省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以发挥其在生态经济体系中的关联带动作用,推动全省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江西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江西省是京九线途径9个省、市中受益最大的省份。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江西省委、省政府正确把握京九线开通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制定政策,精心规划,主动出击,发展农村旅游的气势蓬蓬勃勃。从德安县园艺场承担江西四季鲜万亩果园的建设到永修县云山企业集团千亩猕猴桃生产、加工一条龙经营、古水县万亩柑工程建设、吉安万亩溪蜜柚工程建设、信丰县百里脐橙带示范基地建设、信丰县信港果汁加工厂的建设、定南县万亩蜜梨示范基地建设,再到赣州橙、柚果实产后商品化处理工程的建设,京九沿线22个县、市果业发展势头大、速度快、质量好。一花引来百花开,京九铁路沿线果业的发展,带动了全省农村生态旅游的大发展,对促进我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及新农村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兵:从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

[2]郭一新:休闲农业旅游开发探讨[J].地域开发与研究,1999

第4篇:对生态旅游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生态;体育旅游;生态旅游;生态体育;旅游创新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093

[中图分类号]F590.6;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2

生态体育旅游是对传统体育旅游的一种改革与创新,其核心目的是为了促进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人类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体育旅游者的旅游偏好开始趋向方便快捷与丰富多样,这就使很多旅游企业在设计体育旅游项目时为了一时的利润,肆意污染自然环境、忽视健康理念、破坏社会和谐等。诸多问题体现了生态体育旅游研究的必要性。

1 生态体育旅游的内涵――基于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视角

“生态”是生态体育旅游最为关键的内容,可以说是生态体育旅游的“心脏”,它从本质上直接决定了生态体育旅游这种旅游形式的可持续发展性。通俗来说,生态体育旅游体系中的每一项具体工作都要以“生态”为基本原则,若违反这个原则,它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体育旅游。

1.1 生态体育旅游要“自然”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自然”一词有四个解释,其中前两个解释为:①(名)自然界;②(形)自然发展;结合到生态体育旅游中,表现为体育旅游要重视体育本来的价值与乐趣。例如:旅游者前往内蒙古观看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不仅看到了丰富多彩的蒙古族传统体育,更从中认识到了祖先创造的体育运动是何等重要。对于第二解释――自然发展,即不经人工干预与改造的。结合到生态体育旅游中,表现为体育旅游要重视旅游项目本来的面貌。例如:旅游者前往山东登泰山,泰山秀丽宜人的景色是自然形成的,并没有太多的人工干预与改造。

1.2 生态体育旅游要“环保”

生态体育旅游层面的“环保”,主要包括旅游者出行环保、行为环保与项目环保三层含义。以参加湘江国际帆船赛为例,生态体育旅游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会倾向于一些低排量的出行工具,在旅游观赛过程中,遵守赛事规范,重视观赛与保护环境的双重目标的实现;在旅游产品的选择上,生态体育旅游者也会选择一些环保型的生态体育旅游项目,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态旅游的目标。

1.3 生态体育旅游要和谐

就生态体育旅游而言,“和谐”主要表现为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和谐。不同的旅游者,由于年龄、性别、文化、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旅游者的出游动机、旅游偏好与旅游需求也是迥然不同的。这就导致了在体育旅游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与旅游目的地相冲突的地方。生态体育旅游强调和谐发展,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2 生态体育旅游的意义――基于体育旅游价值放大视角

生态体育旅游是体育旅游的生态化。对于旅游者而言,它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对于旅游目的地而言,它能够进一步提升当地体育旅游的质量。但是,无论是对于旅游者还是旅游目的地,生态体育旅游一个统一的意义就是放大了体育旅游的价值。下面从传统体育继承与发展、体育运动价值彰显、体育精神培育3个层面对这个放大过程进行分析。

2.1 生态体育旅游有利于对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

很多传统体育项目十分重视自然的力量,强调身体与心灵的和谐统一,因此它是生态体育旅游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从目前体育旅游市场来看,有很多民俗体育游,如旅游者前往蒙古族聚集地进行传统的赛马运动、射箭运动、摔跤运动;前往哈萨克族聚集地进行传统的叼羊运动、姑娘追运动等,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生态体育旅游,可使传统体育运动再次绽放出光芒,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它们的现代继承与发展。

2.2 生态体育旅游能进一步彰显体育运动的价值

体育运动具有健身、养心价值,但人们碍于当前生活、学习、工作的压力并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体育运动。而生态体育旅游恰好能够极大帮助旅游者重新发现体育运动给自身带来的诸多好处。例如:旅游者通过观看或参加一些自行车大赛、徒步大赛、户外运动挑战赛以及一些漂流运动、攀岩运动、滑翔运动等,通过体育与旅游的完美结合,既增强了体质,又收获了心灵的满足。

2.3 生态体育旅游能进一步培育旅游者的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即体育道德,如团结友爱、坚强自信、努力拼搏以及自豪感、荣誉感等。生态体育旅游是“生态”“体育”与“旅游”的完美融合。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无论是从“生态”“体育”与“旅游”哪个层面都能够获得思想的升华,从而改变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例如:旅游者参加一些攀岩运动、马拉松运动、徒步运动,在欣赏旅游目的地美丽景色的同时,也在运动过程中磨练了意志,为今后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提供了信念支持。

3 生态体育旅游在新时期发展的几个要点

生态体育旅游相比传统的休闲旅游起步较晚,国内外目前还未对其形成一个系统的研究。但是,从现在国内外旅游市场来看,生态体育旅游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凸显,已经成为旅游者非常喜爱与认可的旅游形式。那么,在新时期,生态体育旅游如何才能健康发展,概括而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要点。

3.1 切忌“空喊口号”

人们谈生态体育旅游,并不是只局限于谈它的概念、特点与作用,而是要更加侧重谈它如何实施、如何发展、如何创新。例如:在具体实践中,政府要谈关于生态体育旅游的相关政策该如何制定;社会媒体要谈如何才能更好地对生态体育旅游进行宣传推广;旅游企业要谈如何设计与开发出符合生态体育旅游标准的旅游项目,以及如何促进当地生态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者个人要谈如何积极学习生态体育旅游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及在旅游过程中如何真正处理“生态”“体育”与“旅游”三者的关系。

3.2 切忌“泾渭分明”

人们在谈生态体育旅游时不能将“生态”“体育”与“旅游”人为地割裂开来,缺少任何一方,就不是真正意义的生态旅游旅游。例如:有些旅游企业在设计与开发了一个号称森林探险的生态体育旅游项目,旅游者在森林中搭个帐篷,虽然与自然亲近了,也很有旅游特点,但与“体育”无关,并没有一点探险运动的影子。因此,这种旅游算不上生态体育旅游。

3.3 切忌“一孔之见”

生态体育旅游不仅是一个旅游形式,更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政府、社会、旅游企业、旅游者以及其他相关产业都各司其职,都是构建这个体系的重要因子。因此,人们谈生态体育旅游,不能将它定位在某一个因子身上,这是一孔之见的做法,是非常狭隘的。例如:旅游企业在设计与开发生态体育旅游项目时,不仅要考虑自身的设计与开发能力,还要考虑政府的政策支持、社会媒体的宣传重点以及旅游者的出游偏好、动机与需求等。

3.4 切忌“目光短浅”

无论是“生态”“体育”还是“旅游”,都是人类千百年来不断发展的命题。因此,人们也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生态体育旅游,任何目光短浅的看法、想法与做法都是错误的。生态体育旅游是一个需要世界各国长期重视的内容,并不是一两天,也不是一两年,而是未来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前始终关注的内容。若人们对生态体育旅游的这种关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仅无法取得既定的成效,甚至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

4 结 语

生态体育旅游不仅影响着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方向,而且对其他旅游形式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就目前来看,虽然我国众多城市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生态体育旅游,但是,究竟什么是生态体育旅游,生态体育旅游如何发展,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哪些要点等诸多问题还需要政府、社会、旅游企业以及旅游者等众多关联者的共同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倩,封玲.对原生态体育旅游概念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24).

[2]刘景黎.我国生态体育旅游发展及策略初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

第5篇:对生态旅游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 旅游资源 保护性开发 内涵 要素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旅游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以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性大众社会活动。”现代旅游活动的日渐普遍,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旅游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与繁荣,但是,“一枚硬币有两面”,旅游绝非天生的绿色产业,如果开发与管理不当,旅游业在产生有利效应之时,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旅游资源是“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客体”,具有脆弱性、易损性特点,如果开发利用不当,极易遭到破坏,且旅游资源不可再生,一旦破坏,覆水难收。因此,现代旅游活动的风起云涌、旅游需求的飞速扩张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形成了强烈反差,滚滚旅游潮流所产生的旅游垃圾、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植被破坏、传统文化加速变异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突出。随着我国旅游业向纵深层次发展,全球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许多省份纷纷建设旅游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等时代背景之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许多学科领域的学者及政府部门、企业人士、社会公众的关注,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这一提法随之而生。学者们从各自学科体系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和观点,但目前的研究还是比较集中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及保护意义的讨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观念的强调、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辩证关系的论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对策措施的探讨、旅游环境的保护等方面,而关于何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这一基本问题的理论论述则很少涉及。在此,论文欲对这个问题谈谈本人的一些理解。

二、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内涵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和对象,是旅游业发展的首要基础。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和战略措施,这一理念直接源于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开发观点。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理论认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以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为特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造成负面影响为直接目的的旅游方式,最终目标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核心是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强调环境的美化与优化,协调人地关系与人际关系;在保护和开发关系处理上,坚持保护是开发的根本前提,保护与开发融为一体。事实上,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对传统旅游开发思想的革新,对其它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借助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理论的启示,将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概念界定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以保护为根本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最大目标,强调利用性保护,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对旅游资源所进行的开发与利用。因此,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理念具有以下内涵:第一,以保护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首要原则和根本前提。在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中,也提保护的问题,并把保护和特色、效益、市场等一起列为导向原则;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以市场和经济效益为先,保护则被忽视成一句空口号,很难落到实处,因此才出现了旅游发展中的诸多弊端和问题。而在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中,保护为首要原则和根本前提,诸如特色、效益、市场等其它原则必须居于保护原则之下,这彻底改变了传统旅游开发中 “保护”只能作为附属原则的地位。第二,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最大目标。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在全球性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不断加剧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下环境意识的觉醒,这一理论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1987年布兰特夫人向第42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为标志,在这份报告中,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构成危及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根据UNEP《可持续旅游发展》,可持续旅游(Sustainable Tourism)的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其目标体现为:让人们更加明白和理解旅游能给环境和经济带来的好处;在发展中维护公平;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保持上述几个目标所依赖的环境质量。在传统旅游开发、旅游经营管理的实际操作中,经济效益总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和评价依据,而社会效应、生态效应常常是经济效益的陪衬。但保护性开发以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最大综合效应为衡量指标,以实现旅游业和旅游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最大目标。所以,保护性开发必然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选择。第三,强调开发利用性保护。在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上,强调合理的开发、利用是积极有效的保护手段,强调通过合理利用来实现保护。即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积极的、开放式的保护,是把合理开发利用作为保护与持续发展手段的理念,这与封闭、保守的绝对性保护不同。第四,拥有一个以保护性开发为核心构建起来的运作体系。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由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旅游监测四个环节组成,使保护与开发得以紧密结合,且各环节都以“保护性开发、利用性保护”为指导思想,在管理上,借助法律政策、经济金融、科学技术、教育引导、社区参与等一系列手段或方式,以保证在实际操作中使保护得到真正落实。相比之下,在传统旅游开发中,缺少旅游监测环节和保护设施,并且,传统旅游开发以经济效益为首要原则和最大追求目标,再加之投资主体多元化,而政府宏观调控乏力,规划执行随意性大,所以,在传统旅游开发中,从早期的旅游规划,到中期的项目建设实施,再到后期的经营管理,都以经

济效益为驱使动力,缺乏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案和运作体系,科学利用与资源保护在政府、企业和旅游者三个层面上脱节。第五,开发过程前后联系、有机循环。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一般由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三个环节组成,规划设计与建设开发、经营管理过程往往是分离的,这样,前期旅游规划中提到的保护问题很难在后期的具体实施建设、经营管理中得到落实,而后期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无法反馈回规划之中,致使规划因难以重新优化而成为纸上谈兵。与传统旅游开发过程的直线僵硬程式化不同,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过程是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有机循环体系,包括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旅游监测四个环节。如图所示。

三、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组成要素

从旅游角度而言,导致旅游资源受损的旅游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旅游者的认识和行为。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长期不断的大量涌入,其表现出来的行为、意识及观念,天长日久之后,必然影响到旅游地文化生态。而旅游者在旅行游览过程中的不良行为或游人过量造成的旅游环境超负荷运做,将直接导致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特别是影视摄制组等团体旅游者的商业行为 ,其破坏性更为可怕,电影《无极》剧组对香格里拉碧沽天池的破坏,电视剧《神雕侠侣》摄制组对九寨沟景观的污染,乃典型案例。第二,旅游业及旅游经营者的认识和行为。旅游业的经济性必然使追求经济效益成为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营管理的一大基本目标。所以,短期旅游经济行为与旅游资源的保护之间有一定冲突,但从长远看,旅游业的经济性与旅游资源的保护性是一致的。但是,在实践运作中,由于旅游经营者的素质不高、环境意识淡薄、法制意识淡漠、缺乏可持续发展远见等原因,旅游企业及旅游经营者一方面无法正确、深入地评估、诠释和表现旅游资源的价值与特色,导致粗制滥造的旅游产品及商业化旅游景观泛滥,另一方面,旅游景区点管理混乱,还有,因受丰厚经济利益的驱动,旅游企业不断过度利用旅游资源,甚至出现“杀鸡取卵”式违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掠夺性开发。第三,旅游地政府及旅游决策部门的认识和行为。我国旅游业是政府主导型产业,政府的认识和行为对旅游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在我国,特别是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先进有效的旅游管理及监控,旅游教育、旅游认识与旅游发展速度脱节,故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难免一些问题与事故的发生,造成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此外,某些政府官员认识错误,未经科学论证与规划,就任意进行旅游开发,致使旅游资源惨遭建设性破坏或破坏性建设。如云南的某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当地政府以所谓振兴旅游业、扩大旅游收入的名誉,拆除了该城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耗巨资建造所谓“清式风貌”民俗文化一条街,使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惨遭毁灭性破坏。第四,旅游地社会公众的认识和行为。社会公众是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主人与最终保护力量,其关于旅游业及旅游资源的认识和态度对资源与环境具有决定性影响。如以民族文化而言,其产生、传承、发展或衰退、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居民对其之认识、态度及实际行动。

因此,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可归结为旅游者、旅游业、旅游地政府和旅游地社会公众四要素的组合。首先,对于旅游者来说,应注意环境意识的培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尊重和珍视自然赋予的物质财富及人类创造的精神价值,让保护成为自觉行为,做到文明旅游。其次,对于旅游业及旅游经营者来说,应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特点及经济价值,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在旅游经营中,务必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与章程,不能只讲经济效益,而不管环境效应、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再次,对于旅游地政府而言,应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上,谋求可持续的三大效益协调发展;政府不能只注重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及脱贫效果,必须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通过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手段为保护提供有力保障,重视并协调好政府、企业、旅游者、社会公众的利益关系,同时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逐步提高全社会的旅游产业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最后,对于旅游地社会公众来说,保护性体现在对家乡的热爱,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正确看待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资源及环境的价值与重要性,明确自己所负有的责任与合理利用的权利;并善待与尊重旅游者,营造良好的旅游社会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李天元:旅游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16

[2]杨桂华 陶 犁: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7

[3]杨桂华 钟林生 明庆忠: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1:138~139

[4]罗明义: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述评[J].旅游学刊,2002(3):75~78

[5]晓 王仰麟:生态旅游刍议[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4):56~59

[6]傅岳瑛 刘 琴:我国西部生态旅游的现状和开发建议[J].旅游管理,2002(5):41~44

[7]司金銮:中国可持续旅游产业理论问题探讨[J].旅游管理,2001(5):29~32

第6篇:对生态旅游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旅游产品;开发;形象定位;研究

贵州是我国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的地区,也是世界上喀斯特面积最大的区域。我国喀斯特在贵州、广西及云南等地均有分布,而贵州处于该领域的核心地位。贵州境内存在喀斯特分布的县市大概有83个,在全省县市中占到了95%。全省有91.7%的耕地、88.35%的农村人口、91.55%的城镇工矿人口及94%的粮食产量均分布于喀斯特地区。而云南、前南斯拉夫及广西等,喀斯特面积也占到了全区面积的较大份额。本文认为,有必要对贵州旅游产品进行再定位,从而推动贵州旅游趋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贵州旅游资源发展概述

1.1贵州省旅游资源介绍

贵州自有天然“大公园”之美誉。独特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使之形成了自然风景、人文景观及民俗风情相互融合的旅游资源体系。贵州现行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避暑胜地,目前贵州是业界出名的一个避暑胜地,盛夏去贵州纳凉,是一种旅游时尚;自然风光:黄果树瀑布、洞天织金洞及山水名胜舞阳河和“小七孔”等;民族风情游:贵州区域内有48个民族,每年各种各样的民族节目多达上千个,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成为贵州民族风情与民间艺术丛林中的奇葩。名胜古迹:贵州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厚,且留有很多古迹名胜,如屯古建筑群、雷山郎德上寨古建筑群及淇滩古镇等。

1.2贵州省旅游产品介绍

贵州目前拥有1个“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13个国家级风景区,其中包含黄果树在内;2个国家5A级旅游区;3个国家4A级旅游区;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梵净山等,2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如百里杜鹃等;6个国家地质公园,如织金洞;4个国际性民族生态博物馆,如六枝梭戛等,3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青龙洞;5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侗族大歌;另外,该省还包含省级风景名胜区51个,民族文化旅游村寨共一万八千个。

1.3贵州省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从整体上看,贵州旅游产品的卖点比较缺乏,究其原因,未对产品进行定位。定位的重点是要抓住特征,如贵州独特的民族风俗、原生态森林及山水、罕见的“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形等,这些都应陈伟贵州的旅游特色。同时,贵州的民间工艺美术品也是非常重要的旅游产品。每年工艺美术学院的师生都会去贵州学习蜡染、扎染或木雕。假如向他们提供主题,找他们来设计,那么贵州的旅游产品肯定要比现在丰富和好看的多。另外,贵州省旅游决策者低产品定位缺乏足够的认识,未发挥出民间制作的推动作用,即便是守着宝物也会无人间津。最后,产品无特色可言。贵州很多旅游产品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且游客反映该类产品质量不高、工艺过差。例如,贵州的特色产品——蜡染服装,因制作工艺水平低,很可能会导致人们对贵州旅游,甚至整个贵州产品偏激的看法。

二、对贵州旅游产品形象进行定位的必要性

一般情况下,对一个国家、地区及城市而言,某个地方的旅游产品形象定位,即在以旅游开发战略为指导,塑造和宣传该国货地区的旅游产品招牌。这个招牌非常关键:第一,从客观上来说,它必须集中概括出了地方人文及自然旅游资源的优势;第二,从主观上来说,它应能充分体现出该地旅游业的服务理念及统一目标。针对旅游经营者而言,它如同一个共享广告;针对旅游消费者而言,它能有效刺激人们的旅游欲望,催促其开展旅游实践。换句话说,这个招牌是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间的一个传输纽带,是游客对旅游地产生向往并形成感性认识的基础。大量实践表明,对旅游产品形象进行定位,并在合适的时期内塑造和培养出于所在地情况相符合的旅游产品品牌,这是现代旅游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招牌有就如同一面旗帜,招牌做好了,听闻和莫名前来的人肯定会多,旅游目的地在游客心中才能产生实质上的连锁反应,从而发展为真正的旅游消费群,反之,如果招牌没打好,还会给旅游地带来一定的损失。例如,西安将其旅游产品形象定位在文物古迹;桂林将其旅游产品形象定位于秀美山水;大连则定位于滨海休闲;哈尔滨定位于冰灯雪雕等等。通过这样的定位,旅游目的地不断兴建旅游设施、提供更优质的个性化旅游服务、管理经营并获取获利。对旅游产品形象进行定位,其会在未来某个时期内,对该地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及速度产生重要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旅游产品形象的定位并非一成不变的。在自然、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各地也应适时对其作出调整。同时,对旅游产品形象的定位也并不是唯一的,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打出多面招牌,发挥出其各自的优势。最后,对旅游产品形象的定位还应做到适度超前,要让其充分反映出所在地旅游业的发展远景,积极引导游客追赶旅游者的最新潮流。从上述分析可看出,贵州旅游产品的形象也应进行适当的定位,且这个定位最好能够做到适度超前。

三、贵州旅游形象定位的基本依据

贵州旅游形象定位大体包含两大依据:一方面,对发展竞争的定位,通常需实施差别化战略,来突出贵州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只有特色的东西,才能被旅游者感知,这就需要我们对贵州的地理文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定位实质上指向人类心理的活动,为此我们还必须对旅游形象设计及传播对象,也就是公众基础展开分析。

(一)贵州地理文脉分析

贵州喀斯特地貌类型多种多样,有着喀斯特博物馆之美誉,且在地表形成了各种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如喀斯特峰林、石林及怪石,更有织金洞、黄果树瀑布等闻名中外的景致,可以说,贵州的喀斯特生态风光独具特色。该省居住着49个少数民族群众,聚落、礼仪、垦殖及服饰文化等,让贵州的民族风情更具多元性。此外,从远古时展到今天,喀斯特对贵州文化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使贵州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也就是:落后性和先进性并存,可从下列两个方面来理解:1)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从而塑造了辉煌的贵州文化。古人类通常会利用喀斯特地貌多溶洞等特点,来发展远古石器文化;贵州先民在这片区域中,借助充分的农业生产条件(如雨量及生态多样性等),使贵州文化步入到了农耕文化时期。2)作为独特的自然地理产物,喀斯特对贵州文化发展拥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贵州文化是省内各族人民有效融合的表现,不过它却很少能通外界先进文化,特别是汉文化进行交流,因而,少数民族的本土文化还很落后。解放前期,很多少数民族甚至连文字都没有,现行贵州边远山区的甚至还有“轮歇丢荒”与“刀耕火种”的农耕方式存在,这种传统的土著风俗及聚落文化正是被这样保存下来。上述是旅游开发的素材,也是旅游形象定位的前提。

(二)贵州旅游形象定位的公众基础分析

公众是形象策划和传播的主要对象,也是信息传播时代下对旅游者的一种新称呼。贵州省旅游的客源市场多以国内游客为主,同时也包含很多省内游客,他们是贵州省旅游形象传播的重要对象,也就是公众。这些不同地域的旅游者,因其各自掌握的信息及思想观念上存在的差异,致使其对旅游形象有了不同程度的认知。所以,针对旅游地来说,应积极细分客源市场,对公众进行识别,并对不同的目标市场进行表象定位;而针对海外旅游者,贵州作为我国的经济水平较低的一个省份,因长期缺乏对外宣传与交流,使得很多海外游客并不了解贵州“独一无二”的喀斯特景观。在很多游客眼中,贵州就跟“茅台酒”挂钩,很多听到“喀斯特”而慕名前来的游客到桂林、云南等地,都会越过贵州。基于此,贵州应积极利用国外旅游者对喀斯特的了解,塑造一个集聚贵州旅游精华,且竞争力强的贵州旅游新形象。

四、贵州省旅游产品的形象定位及开发策略

(一)旅游产品形象定位

1.突出贵州旅游“水”的特色

贵州省于1999年正式推出了“中国旅游宝库,世界天然公园”的旅游形象,并相继提出了“看昆明世博会,游贵州真山水”的旅游宣传口号,希望能树立起“公园省”的旅游形象。2000年,贵州省又将“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大省”列为其整体旅游形象,并对之进行宣传推广。然而,“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旅游”的口号较为笼统,也无法与临边的云南和广西等省市区别开来。对比其他省区,贵州的旅游特色在于水,不管是瀑布、岩洞还是酒类、舞蹈等,水都是它们的母体。为此,贵州旅游应打造水的特色,将水的内涵和优势发挥到极致。大西南独特的旅游大格局中,除云南的花、广西额海及四川的山以外,剩下的就是贵州的水了。亲水旅游能打造出更多的旅游热点,如绿色喀斯特王国的亲水之旅,这里涉及的亲水项目,主要有观赏瀑布、漂流及泡温泉等。

2.旅游宣传采取“双头鹰”战略

贵州的旅游宣传,应坚持“喜新不厌旧“,要实施“双头鹰”战略。贵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我们无法全面、彻底的进行宣传,而是应该突出其中的重点。然而,又不可只对黄果树进行宣传,因为贵州的旅游资源还包含很多其他。为此,本文建议对贵州省实施双龙头品牌战略。一方面,要继续增加对老品牌的宣传,并对老品牌进行延伸。例如,贵州应对自然之旅进行重点宣传,如两瀑(黄果树与赤水十丈瀑布)、两山(焚净山与大娄山)、两河(阳河与马岭河)等等。贵州的文化之旅,则应将两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区与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两堡及两古城作为重点。要打造几个独特的旅游概念,如“漂在贵州”、“贵州归来不看瀑”“文化体验在贵州”以及“西部博物馆”的贵州旅游新形象。

3.树立贵州旅游产品新形象,追赶时尚与适度超前

本文认为,从贵州旅游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以自然景观为主线的旅游产品开发,应充分考虑现代人迫切想要回归和亲近大自然的发展心理,要将生态旅游作为开发重点,呼唤人类树立起“保护环境即保护自我”的基本意识。贵州是我国西南方生态环境保护较为良好的地区,有着多出被评为世界级、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及生物圈保护区,在整个保护区内开发生态旅游,有着非常巨大的潜力。以人文景观为主线的旅游产品开发,应充分发挥出贵州省市的地缘及人缘优势,在政策相对宽松,并与国际日益接轨的形势下,突出其休闲娱乐性的城市功能,要努力克服“城市氛围不浓厚、建筑物设计粗放”的缺点,将更美好的贵州旅游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二)产品开发策略

1.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凸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从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特色文化。应进行集中规划,抓住重点,并根据发展需求,分批予以实施。贵州省周边的某些景区,应作为开发的重点,,投资也应倾向于这类旅游景区。此外,要加强对贵州省内观光农园及生态度假村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做到优先开发,协助发展。

2.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旅游产品的开发深度

贵州省的旅游产品结构还比较单一,人文观光旅游及自然风光产品占比较少。为此,应充分挖掘人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服务人员的管理水平,使其能为游客做更好的讲解。从旅游者的需求及发展趋势来看,调整旅游产品的开发结构,应在挖掘自然风光旅游产品深度的基础上进行,要研发出更多复合型、多功能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为自己打造更多特色的旅游产品,如商务、会议及娱乐消遣旅游等。从旅游产品的层次上分析,对贵阳等交通较为便利、旅游设施相对完善的地区,应优先发展观光旅游,并逐步向购物、度假及休闲旅游推进;而对于其他地区,如苗族地区,则可发展特色休闲娱乐游,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其旅游空间范围,让游客都能了解苗族地区的蜡染、银饰及织锦等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

3.贵州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坚持由资源向市场导向转变

树立起市场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开发旅游产品,这是贵州旅游产品再定位的前提。离开市场需求来开发旅游产品,既无法形成吸引力强的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产品,同时还可能浪费大量的旅游资源,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现实中,人们一提及开发,通常就会想到兴建、扩建等,殊不知这些都只是开发中的一种形式而已,再利用、改造与提高等同样也是开发的重要手段。此外,保护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也是为了可持续发展和开发,这一点对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更为关键。

五、结论

历史上,贵州一直被认为是“蛮夷之地”,除非消除了这种错误的思想,否则是无法制定有效的旅游决策。例如,游客借助传媒手段知道了贵州,并试图评价与想象该处的旅游环境。喀斯特自然风光与喀斯特环境下的民族风情,是贵州境内一种特色的旅游形象,充分分析社会因素对旅游决策的影响,并积极做好正面形象的宣传,将喀斯特作为这种个性旅游形象的切入点,实现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的有效融合,才能真正构建“贵州式喀斯特”旅游形象。(作者单位: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游开发规划及景点景区管理实务大全[Z].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2]屠玉麟等.独特的文化摇篮—喀斯特与贵州文化[M].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

[3]赵煌庚.城市旅游形象定位探讨[J].云梦学刊.2001(06)

[4]成伟光.论城市旅游形象战略[J].学术论坛.2001(05).

[5]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04).

第7篇:对生态旅游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态意识 环境危机

1 引言

生态意识即生态价值观念,是指人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形成的对地球生态环境的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人类的活动都是有目的的价值活动,人们在长期与周围环境的接触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逐步产生了有关生态环境的意义、好坏、美丑、利害等观点和看法,从而形成了关于生存价值的观念。

人类要想更好的生存和稳定的发展,必须树立生态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使得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协同进化。生态意识的建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意识不断付诸实践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生存的最佳途径。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那么他们今天的生态意识状况在很大程度决定着未来社会生态意识的主流,也预示着未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和强度。为此,本文特组织了一次大学生生态意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掌握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现状和探讨大学生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态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探讨。

2 调查方法

2.1调查对象和内容

本次调查选择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部分大学的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对生态感知意识、生态保护意识、生态法律意识、生态经济意识、环保意识的宣教程度的认知五个方面的内容。

2.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且全球通用的测量技术――李克特量表(Linker Scale,亦称总和量表法)问卷的形式,具体调查时采用非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中的配额抽样法(即按一定的标志对总体进行分层分类排列,再以一定比例的配额由调查人员根据一定标准自由选取样本),按大专、本科及其硕士的教育程度和性别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部分大学的在校生进行分类,以一定配额选取样本,发放问卷,并进行一些深入访谈。

调查问卷的主题由22个陈述句组成,从生态感知意识、生态保护意识、生态法律意识、生态经济意识、环保意识的宣教程度5个角度调查在校大学生的生态意识。问卷等级按照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也不反对、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划分为5级,并利用5分制依次给这些选择赋值打分。在接受问卷调查时,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个等级,以表达他们对这些陈述句的赞同程度。然后,根据对每一个陈述句计算出全体被调查者的平均分(均值),以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

2.3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于2007年5月7日进行,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70份,其中有效问卷14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4.5%。其中,被调查对象中男性大学生占50.34%,女性大学生占49.66%;调查对象的学历层次为大专28.2%;本科45.6%;硕士26.2%。

2.4分析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均值(数据平均值)统计方法。数据统计时将调查问卷的22个陈述句按照大学生生态感知意识、生态保护意识、生态法律意识、生态经济意识、环保意识的宣教程度5个方面进行分类,分别统计计算出均值。另外,在大学生群体内部即按一定的标志(如教育程度、性别)对样本总体进行分层分类排列统计,计算出均值。

3 调查结果分析

3.1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调查结果

本次问卷收回后,对其中的149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分类整理,具体数据统计分析时采用均值统计方法,其调查结果分析见表1。

3.1.1大学生生态意识

表1表明,综合大学生潜在生态旅游者生态意识调查5个方面数据,以5分制计,总平均得分为4.23(若将“5分制”换以“优”、“良”和“差”三个等级计,已属于“优”等级)。由以上调查结果可以初步判定,当代中国大学生整体具备较高的生态意识水平,令人可喜。

3.1.2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与其受教育程度的关系

由表1显示,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在调查中平均得分普遍较高,且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所调查的生态感知意识、生态保护意识、生态法律意识、生态经济意识、环保意识的宣教程度的认识5个方面,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呈递增趋势,即“大专生

3.1.3大学生生态意识与性别的关系

从表2男生与女生对比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所调查的生态感知意识、生态保护意识、生态法律意识、生态经济意识、环保意识的宣教程度的认识5个方面,女生的平均得分均明显高于相应的男生平均得分,出现性别差异。这种生态意识性别差异性的出现可能是由于男性和女性在心理和生理特点上存在差异性所致。

4 结论及建议

4.1结论

大多数哈尔滨市大学生具有很高的生态意识,并认识到生态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受到受教育水平影响。大专生、本科和硕士生在调查中平均得分普遍较高,且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呈递增趋势,即“大专生

4.2建议

4.2.1环境保护,教育先行

大学生群体作为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对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应高度重视高校的大学生环境教育,呼吁高校增加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课程的设置,为大学生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为增强大学生生态意识做出积极的努力,以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群体较高水平的智力和体力,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未来国家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4.2.2增设生态意识相关课程

本文认为高校有必要面向全校开设与生态学有关课程,就普通高校而言,在增设与生态意识相关课程以外,可以通过讲座形式开设;对师范院校来说,可以讲座或选修课形式开设;其中各高校文理科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而对于生物、农林等专业,生态学应是主干课程之一。

4.2.3采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

积极支持和鼓励大学生们参与各种“生态环保团体”“绿色俱乐部”,并利用假期开展户外实地考察调研活动,组织大学生们深入到自然保护区进行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调查,平时也可以积极组织各种知识竞赛、征文等活动,让他们从活泼的教育方式中获得环境教育,增强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赵玲.生态意识与可持续发展.吉林地质,2000,19(2).

[2]罗明义.旅游经济分析.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57-59.

第8篇:对生态旅游的看法范文

一、生态农庄经济的主要类型

据不完全统计,作为省会城市的,现有各类生态农庄1000余家,2004年接待游客273万多人次,实现经营收入2.11亿元。这些生态农庄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生产示范型。主要形式有观光果园、茶园、花园、菜园、中草药园、科技示范园等。可在园内根据客户的要求开展观赏、采摘、挖掘、参观、科普知识讲座等活动。生产示范型农庄是生态农庄的主体,一般在具有相当规模的专业种养基地、种苗繁育基地、农业科技园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生产示范型农庄的主要特点,就是把农业种养基地、种苗繁育基地、科技示范园区以往单纯的以第一产业为主体的功能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延伸,延长了产业链条和增值渠道,扩大了基地和园区的影响,也使园区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从的生产示范型生态农庄来看,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是其重要功能。如望城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湖南优质果茶良种繁育场、浏阳现代农业园、浩博农庄等。其中大多数汇聚国内外先进农业科技,形成高度密集的农业科技硅谷和农业技术市场,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的观念、品种、技术、装备、管理以及运作方式,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生产条件自控化、农业育种定向化,成为现代高效农业的展示窗口和示范基地,带动周边地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休闲观光型。就是将农业与旅游、生产与消费融为一体,开辟特色果(花)园、渔场等供市民观光休闲以及采购新鲜农产品;兴建如旅游农场、森林公园、花卉植物园、农业大观园等,为市民提供与农村和农民进行交流,体验农事劳动乐趣、普及农业科普知识的场所和机会,逐步向集观光、娱乐、休闲、体验、购物等于一体的复合型农业方向发展。休闲观光型生态农庄涵盖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农业文化娱乐园。即将一定面积的土地规划为景观区、生产区、消费区、休闲娱乐区,开展公园式的农业休闲活动,开展观赏、划船、垂钓、烧烤、餐饮等活动。如石燕湖生态旅游公园可归入此类。二是生态养殖牧场。即利用具有一定规模的畜、禽、鸟养殖场,开展放牧、喂养、骑马、狩猎等活动。三是休闲农家乐。即开展耕作、栽培、休闲、娱乐、农事体验活动等。四是休闲度假村。即利用农村自然风景优美、气候舒适宜人、生态环境优良的地区,兴建休闲、娱乐、疗养、度假村(区)。如望城县的兴隆山庄、千龙湖山庄,岳麓区的广宇金星生态休闲园,开福区的海天山庄等。休闲观光型生态农庄是目前最为兴盛、最为普遍的一类生态农庄。投资规模可大可小,经营档次高低不一,由于紧邻城市,一般经营效益都比较好,不仅能有效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而且还可以扩大鲜活及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带动种养结构的调整优化,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3、民俗文化型。民俗村、古村落、民族村、古民居等都为民俗文化型生态农庄的主要内容。利用乡村特有的民俗风情、传统工艺、文物古迹、节庆文化、民间文艺和农耕文化,开展观光、游憩、休闲旅游活动;利用村落房屋、园林、牌坊、祠堂、书院、古桥、古井、古树、古堡、古道、古庙等,开展观光、考古等旅游活动,利用少数民族风情、习俗、民族文化、民族建筑、民族生产活动、节庆礼仪、婚庆歌舞、工艺技术等,开展观光、体验、休闲旅游活动。如市就有浏阳的中国花炮文化博物馆、农耕文化博物馆,望城的铜官窑等。将民俗文化及周边环境的保护注入生态农庄的范畴,丰富了生态庄园农业的发展内涵和层次,也有利于宣传各地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

二、生态农庄经济的基本特征

生态农庄不仅为城市提供生活消费的农副产品,而且为市民提供享受自然的优美环境,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产生了巨大的价值放大效应。这个效应的获得,主要是源于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由此可见,生态庄园经济具有区域的特定性、要素的融合性、功能的多元性等特征。

1、基于区域的特定性分析,生态农庄经济是城郊经济发展的优选模式。20世纪早期,西方城市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城市病”等问题导致人们重新定位城乡关系,具有新兴功能的都市农业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相似的农业发展概念如城郊经济在我国得以研究。而后随着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城郊经济成为了我国大中城市郊区的发展模式,即城市中心区边缘地带农村经济中有关产业和相关行业,直接或间接服务城区的一种经济模式。其基本内涵包括:运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和手段,对城市郊区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和开发,拓展郊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多种功能和发展空间,把郊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融入城市经济发展之中,实现资源更合理的配置和更有效的利用,以此来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使郊区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城郊经济是城区经济的外延与补充,生态庄园经济则是在城郊经济基础上的概括与升华。生态庄园经济不仅保留了以城市为依托、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生产鲜活农副产品来满足城市商品市场需求的内涵,而且更主要的是向人们提供宁静的农村自然生态、景观环境以及农耕文化、民俗民艺,是实现农村与城市服务一体化、推进城郊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呈现出以城市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近郊区域发展的良好态势。

2、基于要素的融合性分析,生态农庄经济是庄园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现代庄园经济与传统庄园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庄园制度,是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概念,它是指封建领主在大土地所有制基础上创办的田产经管组织制度,其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现代庄园经济则是以市场经济相对发达为条件,在不改变目前我国农村经济体系的前提下,以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以委托经营为机制,以生产商品和组织商品交换为目的,按标准化合约方式组织起来的生产经营组织。现代庄园经济是在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和现代公司经营体制的前提下,针对农业投入机制和城市居民投资方式的欠缺进行的产业创新。基于庄园经济的研究视角,生态农庄经济是现代庄园经济的高级阶段。一方面,它利用庄园经济这个集约化的平台,将当前农村最缺乏的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现代管理等要素聚集起来引入土地,大大增加了土地的产出,并促使土地升值,使农业由弱质产业逐步变成具有强大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另一方面,它利用庄园经济的运行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市场化竞争,促进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成功对接,促进了农业与服务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融合,推动了农业经济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生产型向生态型转变、从提品型向提供服务型转变,体现出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3、基于功能的多元性分析,生态农庄经济是生态经济发展的良好载体。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使得我们的土地和生态资源呈约束型,生态资源显得日益珍贵,必须坚持保护和利用结合,整合资源、有效配置,把城郊地区建设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城市与农业的有机融合。但是,我们看到,传统农业只具备单一的经济功能,即生产农产品,而生态农庄不仅是经济功能的开发,还实现了生态、文化等功能的开发。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庄经济,实现了生态资源增量、生态存量增值、减少环境污染,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从推进城市化的角度来考察,生态庄园经济的发展模式,实质上就是把城市建设在绿野碧水青山之中,过去那种城市扩展到哪里,农业就在哪里消失的城市粗放式扩张模式,在组团式格局的城市布局中便以生态庄园的崭新面貌出现。一个个生态农庄,好比一个个“绿肺”,营造绿色景观,维持生态平衡,净化、美化、绿化了城乡生态环境。如湖南省首批农业旅游示范基地县黄兴镇,几年前,化工厂遍地开花,全镇5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污染。如今,所有的化工厂全部关闭,代之而来的是雨后春笋般的农家乐群体,沿着一条九曲连环的浏阳河,40多家成片农家乐连同数十个苗木基地一起,犹如一片片花海、树诲呈现在人们面前。

三、生态农庄经济的实践意义

作为农村转型时期的新生事物,生态农庄以其全新的经济形态、先进的经营理念、较强的规模实力,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农庄经济,不仅成功开辟了农业现代化的崭新途径,而且有效激发了城郊经济的内在潜能,大力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生态农庄经济的社会学意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个历史演变过程。在原始发展时期,人类崇拜依附于自然,匍匐在大自然的脚下;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利用、改造自然,对自然进行初步开发;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控制、支配自然,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特别是在近年来的城市化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的破坏程度明显加大。正是如此,我们国家提出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理念,具有极其重要的思想启迪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考察生态农庄经济,这其中的农业已由生产初级产品、满足人类生理需要,延伸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丰富人类文明生活需求的层次,有效地实现了城郊农业由传统的单一生产功能,向集生产、生态、旅游、休闲、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的转变。生态庄园以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在生态、安全、高效生产的基础上,使农业由一个传统古老产业转化为充满活力的阳光产业,成为了城市社会的生态屏障和城乡居民的绿色休闲场所,为人类社会的正常生存、繁衍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联系,充分挖掘了农业的生产性、生态性和生活。生态农庄的社会学意义还表现在它是带动城郊乡村社区建设和生活质量改善的一大动力。生态农庄的发展必须注重区域整体规划和乡村环境改造,而各项基础设施的配套、环境的整治以及城乡的交流,则必将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素养,促进生态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科学、合理、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

2、生态农庄经济的制度学意义:促进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以诺斯、兰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认为,制度创新是由于现存制度下出现了潜在的获利机会,这些潜在利益是由于市场规模的扩大、生产技术的发展或者人们对现有制度下的成本收益之比的看法有了等因素引起的。但是,由于对规模经济的要求,将外部性内在化困难,厌恶风险,市场失败等原因,使这些利益无法在现存制度中实现。原有制度下总会有人为了获取潜在的利益而率先起来反对这种障碍,当潜在利益大于这种障碍造成的成本时,一项新的制度安排就会出现。生态农庄就是在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不能满足农业发展要求的制度安排下出现的一种新的土地产权制度形式,其实质就是通过土地租赁方式实行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从而实现了农村土地承包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实行土地承包制度,国家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允许强制逆农民意愿将农民的土地集中规模经营,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城郊地区,以非农产业为主导的城郊经济不断扩张,农业功能的多元化趋势明显,农民的非农机遇增多,加上家庭分散经营的市场脆弱性,都为土地的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和必要。作为城郊农业主要形态之一的生态农庄顺应了这一趋势,有效地解决了家庭承包制下土地条块分割、小农户大市场的问题,实现了农业经营的集聚式发展。

3、生态农庄经济的经济学意义: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最大的问题是资本投入不足,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资本农业。这一点已经获得广泛共识。发展资本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引入现代生产要素,激活存量生产要素,以此改造微观经济,城郊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生态农庄经济则集中体现了这一优势,成为资本农业的组织载体。其一,实现了土地与现代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生态农庄通过集约土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为资金、管理、技术、知识等各类资本、进入农村、投资农业,将传统的低效农业改造为现代高效农业,实现增值提供了可靠平台,成为城市资本下乡,从事开发性农业和高效农业的重要途径,从而告别了简单劳动与土地的结合。其二,实现了农业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生态农庄通过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明确了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关系,形成了良好的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同时,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经营者素质,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从等地的情况看,生态农庄的亩平产值一般在5000元左右,最高的可达到3.6万元。此外,生态农庄以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分工,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也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兼业空间。其三,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生态农庄既是资本农业的有效载休,也是生态农业的大本营。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生态农庄开发建设保持旺盛活力的根本。目前,许多成熟的生态农业实用技术,如立体生产技术、有机物多层次利用技术、能源开发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在各种生态农庄被广泛推广和应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生产经营成为生态农庄发展的一大亮点。

四、生态农庄经济的创新发展

从及周边地区的发展情况看,生态农庄经济已展示出蓬勃活力和广阔前景,是城郊农业由传统型、封闭型、粗放型向现代型、开放型、集约型转变的有效途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部分农庄开发急功近利,功能发生偏差,制度建设滞后,开发手续不规范,权益得不到保护,宏观管理和发展环境亟需改善等。

l、正确认识生态农庄经济的内涵:立足生态、生产、生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生态农庄所具备的生产、生态、生活功能,是它区别于其他庄园农业而在城郊经济发展框架内独领的根本所在,缺少或偏废其中一项,都是对生态农庄内涵认识上的错误、开发建设上的失误。近几年,一些地方生态农庄的发展就存在上述问题,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投资和经营主体的个体行为。由于对生态农庄性质和特点认识不足,简单地以为生态农庄就是有鱼钓、有饭吃、有牌玩、有歌唱,唯休闲是举,忽视或放弃农业生产经营,也不注重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配套和保护,不能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要,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在乡村田野求知、求真、求趣的需要,更谈不上挖掘乡村农业资源和民俗文化内涵。更有甚者,以开发农业旅游为名,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大兴土木,过份依赖非自然手段,进行破坏性开发,人工化痕迹明显。总体上讲,此类生态农庄以满足游客的物质需求为主,产品、功能单一,缺乏精品,缺乏体验,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重游率低。二是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行政行为。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急于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在对本地生态资源优势和客源市场没有充分论证、缺乏统一规划的情况下,凭着一股热情一哄而上,组织动员农民利用现有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盲目发展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生态农庄,既没右突出自己的特色,又造成同一区域内的重复建设,功能雷同,效益低下,而且还造成了生态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城郊区域内生态农庄的发展必须生产、生活、生态并举的原则,其中生态性是第一位的,是发展的基础;生产性是生态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的主体;生活性以良好的生态性为前提,是发展的目的。

2、全面把握生态农庄经济的外延:积极推进制度创新,扩大经营规模,进一步增强生态农庄发展的内生动力。

生态农庄以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为基础。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没有效益就没有资本的投入,也就没有农庄的生存与发展。为此,一方面要切实保护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利益,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以满足规模经营的需要。由于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办法不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滞后,土地流转困难,用地手续不规范,导致目前一些生态农庄的开发建设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严重影响了庄园经济规模的扩大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相当部分生态农庄的房屋建筑没有办理报建手续,产权不受法律保护,给投资者扩大经营、融资发展造成许多被动。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土地流转办法,改革土地征用制度。一是实现土地流转形式的多样化。确保农民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互换、土地股份合作制和“四荒”使用权拍卖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土地、山林、水面的使用权流转,为生态农庄的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二是推进农户承包土地的物权化。加快制定有利于保护农民承包权的政策,以制度保障承包土地的物权化,变目前的债权为完整的物权,以解决农民土地使用权转让后的后顾之忧。三是探索土地收益分配的市场化。主要是制定保护农地使用者权益的相关政策,出台鼓励发展生态农庄的优惠政策,使各权利主体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获得稳定的预期收入,以科学合理的利益机制来促进土地流转,为生态农庄的规模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9篇:对生态旅游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生态博物馆;起源;中国化

一、生态博物馆的起源及界定

法国既是文化遗产大国,也是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它有着完善的文化遗产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它的许多经验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均产生过重要影响。生态博物馆的理念就起源于法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走出战争的阴影并走入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而经济繁荣的背后却是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除此之外,人们对物质的过度追求以及科技进步所带来的舒m、便捷的生活环境,使得人们逐渐遗忘甚至遗弃了优秀传统文化。而在新时代,传统博物馆的弊病逐渐显现,例如运行机制僵化、与时代特征不符、脱离大众生活等。这一系列原因促使了生态博物馆这一新理念和新思维的出现。在法国,20世纪70年代,随着人民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一种将民族传统文化与其所在的自然生态资源进行统一保护的新型文化遗产保护理念逐渐兴起。1971年,法国人弗朗索瓦・于贝尔和乔治・亨利・里维埃提出生态博物馆的概念。他们在向法国环境部介绍博物馆发展新方向时首次提出此概念,表达了人、文化、自然环境必须紧密结合的新思维。他们认为博物馆应改变传统的展示方式,由集中走向分散,由都市走向民间,并提出了“博物馆去中心化”的概念。可以说,生态博物馆是在后工业化社会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回归自然呼声的高涨而出现的。

1981年法国政府颁布了生态博物馆的官方定义:“生态博物馆是一个文化机构,这个机构以一种永久的,在一块特定的土地上,伴随着人们的参与,保证研究、保护和陈列的功能,强调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整体,以展示其有代表性的某个领域及继承下来的生活方式。”各国在引进生态博物馆理念时,都会与自己国家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概念。

其实,生态博物馆的概念发展至今是一直在不断变化的。生态博物馆最初的出现可能是为了保护工业革命时期的文化遗产并加以利用,以求人、文化和生态的统一。但是,现在的生态博物馆各加类型多样。例如,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有一家自然生态博物馆,博物馆借助一些高科技手段,将馆内分为热带雨林、极地、加拿大落叶林、圣罗伦斯河等四个自然生态区,每一展示区的气候都是模拟实际的气候,并且馆内有丰富的动植物种群、海洋馆,是集休闲、旅游、观光和教育意义于一体的生态博物馆。这种自然生态博物馆不但丰富了博物馆的展示形态,也为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注入了新的活力。总的来说,我认为对生态博物馆概念的界定应该是从其本质意义上出发,简单来说就是求得人文和生态的共同可持续发展。其唯一确定的一点是其“生态”的涵义既包括自然生态,也包括人文生态,强调的是保护文化遗址的原真性与完整性。

二、生态博物馆的中国化

生态博物馆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随着当代中国环境意识的觉醒开始兴起的。从1986年开始,《中国博物馆》杂志比较集中地介绍了一批与国际生态博物馆运动有关的论文和资料。之后,这一新的理念开始在中国传播。

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把国际生态博物馆的思想引入实践。1995年初,在中国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海先生的倡议和推动下,贵州省文化厅成立专门的课题组,开始在贵州省建立生态博物馆的前期工作,最后决定把一支以长牛角头饰为象征的苗族分布区――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梭嘎苗族彝族回族乡确定为“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建立地。1997年10月23日,中国博物馆学会与挪威开发合作署在北京签署协议,正式启动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建设计划并于1998年10月31日正式开馆,并对外开放。这也是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随后我国又陆续建立了堂安侗寨生态博物馆、锦屏隆里生态博物馆、花溪镇山生态博物馆等。迄今为止我国已先后在贵州、广西、内蒙古等地建成生态博物馆。随着生态博物馆理念的丰富,我国生态博物馆逐渐多样化。例如,浙江省的安吉生态博物馆包括“十二专题馆”和多个“村落文化展示馆”,涉及范围广,对覆盖范围内的农村文化展示更是全面,这也是我国生态博物馆在东部发达地区发展模式的探索。此外,福州三坊七巷博物馆在2011年也成为我国第一家社区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民清建筑特色、近代中国名人、闽都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世人全方位展示中国近代史。

生态博物馆在我国的发展状况使得许多人很容易混淆生态博物馆与民族文化生态村。事实上,生态博物馆与民族文化生态村存在着一定的不同。首先是二者的产生背景不同。生态博物馆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是为了展示和保存其引起为傲的工业革命时代的产物,而民族文化生态村产生于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为了发展当地落后的经济而建。其次,二者性质不完全相同。生态博物馆虽然不同于传统博物馆的建设理念,但是仍属于博物馆的范畴,而民族文化生态村虽然会把博物馆作为建设重点,但却不是整体博物馆的规划,更多的是致力于民族文化保护和新型农村建设。此外,二者的功能也不同。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必须遵循博物馆的运作范式,必须把建筑、藏品、研究、展示、教育等作为其必不可少的功能,而民族文化生态村可以因地制宜,对文化遗产可以进行利用、保护和创造。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保护其文化多样性,纷纷建立了生态博物馆和民族文化村,对于二者是否有着某种联系,学者们看法不一。陈淑b认为生态博物馆和文化生态保护区在中国的实践,可谓是同一语境下的各自表述,其核心理念、保护原则及目标都是相同的。尹绍亭等以贵州、广西的生态博物馆和云南的民族文化村为例,讨论了二者之间的异同点,认为二者在背景、社会文化经济基础、倡导者、性质、功能要素和建设方式上存在着差异。

事实上,生态博物馆理念引入中国后,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我认为,在我国,首先建立的生态博物馆大多在偏远、落后、交通不发达地区,再加上地区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建筑特征,大兴土木建设西方理论意义上的那种生态博物馆并不能很好地保证当地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保存,所以,我国的生态博物馆大多是依附当地的人文和建筑,尽可能保证原生态样貌而建立的,这就使得我国的生态博物馆更多的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区域化展示和保护。再加上博物馆管理经费的需要、发展经济的需要、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我国的生态博物馆就不得不与生态旅游相结合,这就使得我国一部分生态博物馆最后逐渐变成了民族文化生态村。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原因,一些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博物馆也开始显现,特别是在东部发达地区,例如浙江安吉生态博物馆,我国正积极寻求一种发达地区的生态博物馆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顾军.法国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5(03):136-138.

[2]黎森.生态博物馆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2(18):216-217.

[3]海.国际生态博物馆运动述略及中国的实践[J].中国博物馆,2001(02):6-7.

[4]甘代军,李银兵.生态博物馆中国化的两种模式及其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09(03):42-43.

[5]尹绍亭,乌尼尔.生态博物馆与民族文化生态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5):32-34.

[6]苏琨,郝索.国内外生态博物馆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29):14348-1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