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节能减排降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制造业;减排潜力;最优减排路径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先后提出了一系列碳减排目标和措施。2009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14年11月,中国政府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宣布,计划于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为将低碳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深圳市在一系列重要文件中对相关目标要求做了部署。《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1%。2015年9月,深圳市政府在《中美气候领导宣言》中宣布,力争于2022年达到碳排放峰值。
制造业既是深圳的工业支柱,也是深圳碳排放的重要来源。2013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为2.3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制造业产值占比为94.4%。深圳市2013年社会总能耗为6 206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为0.428吨标准煤/万元(2010年可比价)。其中,制造业能耗约占总能耗的三分之一,故研究深圳市制造业节能减排潜力及成本对深圳市实现碳排放峰值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节能减排技术的减排潜力的研究则多集中于发电行业、水泥行业、钢铁行业等子行业,在研究制造业减排潜力时多以结构减排为主。本文将以深圳市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制造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减排潜力和投资成本,并探索深圳市制造业节能减排路径。
一、 深圳市制造业碳排放现状与节能减排技术
1. 深圳市制造业碳排放现状。根据《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发改办气候〔2011〕1041号)以及《深圳市统计年鉴2011》计算,2010年深圳市制造业碳排放总量为3 102.8万tCO2。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下简称“通信电子行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下简称“电气机械业”)和塑料制品业的碳排放占比较大,三者合计超过制造业排放总量的50%(见表1)。各行业的间接排放(因使用电力而引起的碳排放)占制造业总排放的76%以上,化石能源直接排放占比较少。由于上述三个行业约占制造业2010年增加值总量的70%,因此本研究对通信电子行业、电气机械业、塑料制品业进行了专门的调研,以便摸清主要行业的用能和碳排放设施。
本研究对深圳市500家制造业企业进行了调研,掌握了这些企业2010年主要耗能设施、用能结构、节能减排工作以及近期的减排计划等信息。调研样本企业的碳排放量分别占通信电子行业、电气机械业和塑料制品业排放量的9.5%、9.6%和17.0%。由于调研结果表明,电力间接碳排放约占这三个行业碳排放量的90%,各行业的主要耗电设施中生产设施占60%以上,照明设施和温控设施也占一定的比例,故对这三类设施的节能改造是深圳市制造业企业碳减排工作的重点。生产设施因为子行业工艺流程的不同,生产设施差异较大,且各企业采用的设备型号也不尽相同,对于这类特殊设施的减排主要以企业自主更换设备和生产线为主,本研究只对部分通用生产设施(如注塑机、各类机床等)的技术改造进行研究。
2. 深圳市制造业主要节能减排技术。由于传统高耗能行业(如钢铁行业、建材行业和化工行业等)占深圳碳排放总量的比重较小,而通信电子行业、电气机械业、塑料制品业等行业的排放占一半以上,故本文主要筛选出这三个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57项。这57项技术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推广目录》、《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电子信息应用技术导向目录》及《国家重点推广的电机节能先进技术目录》等国家部委的减排技术目录。
二、 深圳市制造业碳减排路径研究
1. 研究方法。在进行区域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分析时,会面临几十种或更多节能减排技术的选择。本文利用搜集的技术数据和企业信息,计算技术的最大减排潜力和投资额,在此基础上采用最优化的方法对节能减排技术进行优化求解,探究深圳市制造业节能减排的最优路径。
(1)节能减排技术的减排潜力和投资额的计算方法。在某一特定年份,假设某项技术在其对应的设施基础上达到最大推广程度时,较基准情景(即技术推广水平维持2010年水平的情景)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节能减排技术的减排潜力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式1中,ei为第i 项技术在全部待改造设施上的最大减排量,eei为第i 项技术对应的待改造设施的碳排放量,ai 为采用第 项技术时的减排率或节能率,常用百分数表示,表示采用某技术进行改造时较基准情景能够获得的节能或减排比例。设施的碳排放量的计算如式2所示,fuelij为第i 项技术对应的待改造设施消耗的第j 种能源量,yj为第j 种能源的碳排放因子。依据2020年和2030年的制造业的发展情况分别计算2020年和2030年各项技术的最大减排潜力。
对应的投资额以各项技术典型项目规模的投资额为基础,扩大到目标年的设备规模即得目标年份深圳市制造业各项技术的投资额ci。
(2)最优化节能减排路径模型的建立。根据技术对应设施的不同将所有技术分为温控技术、照明技术、通用机械技术、控制管理技术、注塑机技术、数控机床技术、燃烧加热技术、锅炉技术、运输技术、专用技术等10类技术,研究将以这十类技术为研究对象,假定各类技术推广率一致,构建最优化线性规划模型。研究将各类技术在未来生产过程中进行改造的推广率作为决策变量,以达到一定的减排潜力为主要约束条件,并以约束条件下能够达到的最小投资额为目标函数进行建模,以此得到各类技术选择的最优化办法,见式3。
式中,Ek代表第k类技术的最大减排潜力值,Ck代表第k类技术的达到最大减排时对应的投资额,Xk代表第k类技术的推广率。
2. 数据来源与参数设定。本研究采用企业调研和资料收集的方法搜集研究所需数据。深圳市节能减排技术投资额、维护成本、减排率或节能率、节能收益、产值收益、节省原料收益、技术设备的使用年限等信息主要来自《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推广目录》等资料信息,各项技术当年推广程度、对应待改造设备的能耗和碳排放量数据则来源于深圳市制造业的调研数据。
文中所用能源碳排放因子根据公式:碳排放因子=平均低位发热量×单位热值含碳量×碳氧化率×106×44/12进行计算,平均低位发热量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0》,单位热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分别来源于《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表1.5和表1.7。电力排放因子依据深圳2010年耗电情况实算,取0.627 5tCO2/MWh。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1%的目标。本研究假设“十三五”时期深圳市制造业单位增加值碳排放下降目标仍为21%,并假设在2021年~2025年和2026年~2030年间制造业增加值碳排放量下降目标均为20%,此情景下,2020年深圳市制造业单位增加值碳排放量较2010年下降37.6%,2030年深圳市制造业单位增加值碳排放量较2010年下降60.1%。结合对深圳市经济和能源的预测,可以得出目标情景下深圳市制造业2020年和2030年的碳排放量分别为3 415万吨CO2和3 289万吨CO2。
3. 数据结果分析。
(1)节能减排技术2020年和2030年最大减排潜力及投资额。经计算,2020年深圳市制造业57项节能减排技术的最大减排潜力2 267.3万吨CO2,其对应投资额为459.7亿元;2030年深圳市制造业57项节能减排技术的最大减排潜力共计2 891.3万吨CO2,其对应投资额为582.6亿元。依据各项技术对应的设施将各项技术进行划分,各类技术的最大减排潜力和投资额如表2所示。
控制管理类技术的减排潜力最大,占总减排潜力的30%;注塑机技术、温控技术和通用机械技术的2030年最大减排潜力其次,分半占总减排潜力的17%、16%和16%;燃烧加热技术的减排潜力、专用技术、照明设施、锅炉技术、数控机床技术和运输技术的减排潜力占比相对较小。
(2)深圳市制造业最优减排路径。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最优化求解,解得各类节能减排技术在减排量目标约束下,达到投资成本最小的最优解,分别解得2020年和2030年各类节能减排技术的最优推广率如图3所示。2020年将注塑机技术、锅炉技术、燃烧加热技术、专用技术、数控机床技术、照明技术等六项技术推广至100%,并将控制管理技术推广到12.6%时,即可达到2020年深圳市制造业碳减排目标,且此时投资成本最小。此时,上述节能减排技术2020年的碳减排量为941.3万吨CO2,对应投资额为145.7亿元。2030年需将注塑机技术、锅炉技术、燃烧加热技术、专用技术、数控机床技术、照明技术和控制管理技术等七项技术推广至100%,并将通用机械技术推广到52.5%时,即可达到2030年深圳市制造业碳减排目标,且此时投资成本最小。此时,上述节能减排技术2020年的碳减排量为2 207.1万吨CO2,对应投资额为400.5亿元。
三、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从深圳市制造业企业入手,选取了能够落实到具体企业的重点节能减排技术为企业碳减排提供参考,从技术的角度分析深圳市制造业的碳减排潜力。研究给出的节能减排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有巨大的碳减排潜力,累计得出所选57项节能减排技术2030年最大减排潜力将达2 891.3万吨二氧化碳。从制造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单位减排成本来看,许多节能减排技术不但能减少企业碳排放量,同时还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深圳市制造业企业可结合企业自身设备特点筛选节能减排技术手段,并结合技术所需成本和单位减排成本等因素考虑节能减排技术的确定,以实现企业自身的碳减排。由深圳市制造业碳减排优化路径来看,制造业企业可优先选择注塑机技术、锅炉技术、燃烧加热技术、专用技术、数控机床技术、照明技术等,此类技术一般减排量相对大,投资成本相对较低,适合企业在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使用较少的资金进行碳减排。此外,企业在采用既有节能减排技术进行改造的同时,还可以自发探索新的节能减排技术,并予以推广。
在企业自愿减排的同时,政府也应当采取相关政策手段,促进各生产单位积极自主的减排。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于2013年6月18日启动,对深圳市部分制造业企业和大型公共建筑碳排放进行约束,这即是政府的一项重大举措。政府在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手段中也可以通过企业座谈交流或者政策发文的形式,促进企业学习相关节能减排技术手段,强化节能减排意识。同时,政府还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对于深圳市制造业优化路径中需要优先推广的节能减排技术,政府应予以宣传和激励,并对于企业自愿减排取得良好效果的给与奖励;对于某些成本投入较大的技术手段,如控制管理技术,这类技术一般需要的前期投资较大,在企业中不容易较快推广,政府需要给与一定的补贴,促进企业顺利的完成节能减排技术改造。
参考文献:
[1] 深圳市统计局.深圳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年鉴,2015.
[2] 张颖,王灿,王克,等.基于LEAP的中国电力行业CO2排放情景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7(3):365-368.
[3] 王克,王灿,吕学都等.基于LEAP 的中国钢铁行业CO2减排潜力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46(12):1982-1986.
[4] 林玲,张艾莉,王虹.北京制造业结构节能减排潜力分析[J].数据,2013,(12): 92-95.
[5] 赵阳.山东省制造业节能减排潜力及实现路径[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13.
[6] 叶斌.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我国电力行业碳减排成本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2013.
重点项目:深圳市环境科研项目(项目号:4403012012000227)。
xx区小学以节能宣传周、低碳日为契机,多举措开展“节能有我,绿色共享”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节能减排降碳的重要意义,树立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
一是发出“节能有我,绿色共享”倡议。学校在升旗仪式上做了“节能有我,绿色共享”宣传动员,而后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橱窗等多种途径进行广泛宣传,向全校发出倡议:“节能有我、绿色共享、行动起来、从我做起”,倡议全校师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节约每粒粮食、每度电、每滴水,树立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的思想,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学会生活,做一名节约型的好学生。
二是召开“节能有我,绿色共享”主题班会。在主题班会上,班主任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宣讲观看节能减排降碳绿色循环知识和专题片,使学生了解让节能降碳的重要意义,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节能减排降碳生活理念。
三是开展“勤俭节约,我最美”主题活动。学校开展“勤俭节约,我最美”的主题活动,要求一、二年级小朋友学会说一句勤俭的格言、会讲一个勤俭的故事,三至五年级的同学完成“我的一周理财单”调查表。利用双休息,征得父母同意,体验一天的当家理财,与家人一起共同监督,从家庭做起,从自己做起,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养成勤俭好习惯。
四是开展“变废为宝”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开展“变废为宝”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有的动手“变废为宝”,利用废饮料瓶、包装盒、环保袋等废旧物制作了盆景、布贴画、服装等手工作品,有的绘制“我是节约小能手”主题画,从而让学生了解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觉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塑造强化环保理念,养成环保习惯。
摘要会计在处理生物能源的时候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生物能源的核算与我们所熟悉的化石燃料的核算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分析了有关碳核算的争论主要问题和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应出台相关政策来鼓励拥有长期效应的节能减排措施
关键词生物能源节能减排
一、引言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京都协议书及排污权交易制度等的发展,使得CO2排放,交易及节能减排等特定环境问题的处理规范探讨日渐引起会计学界的关注和重视,京都协定书下的CDM、JI等机制均提供了通过碳排放交易机制分配碳排放配额的框架。目前,碳会计研究需要解决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处理生物能源。
二、正文
之所以会计在处理生物能源的时候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生物能源的核算与我们所熟悉的化石燃料的核算有着本质的区别。化石能源中沉积的远古时期的“碳”在燃烧时被释放在大气层中,使温室气体增多,诱发全球变暖。然而,对于生物燃料来讲,在被燃烧时释放到大气中的CO2使其在通过光和作用从大气中吸收的CO2。假如植物(生物能源)生存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中,植物的生长速度即其吸转化CO2的速度和生物能源的燃烧速度即向大气中释放CO2的速度是一样的。理论上,燃烧生物能源的净CO2排放量为零。但是,由于生物能源的生长和消耗并不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对其的会计核算也是如此,这使得我们很难的到均衡的会计数据。
当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第一次提出《关于国家碳排放评估手册》,温室气体排放和和沉积被列在了一起。手册指出:燃烧生物能源所产生的CO2排放量不应该被放在一个国家的官方的排放清单里。其理论依据是:假如系统为可持续发展系统,净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假如系统不是可持续发展系统,净CO2排放量应依据土地利用变化来核算。同样,京都议定书规定:将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活动所产生的CO2排放量和沉积量作为测量“碳储值的可核算变化”,而生物能源燃烧产生的排放量作为“中性碳”来处理,即不包含在排放清单内。然而对这项规定却一直存在这众多质疑。
目前有关碳核算的争论主要聚焦在两点上。第一,我们如何评估一个节能减排活动是否值得执行和鼓励。第二,我们如何计量CO2的排放量。第一个问题需运用比较法,比较新项目与现有活动的排放量。第二个问题只是涉及碳排放的量化计算,这已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第一个问题在公共管理制度,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第二个问题,则更偏向作用于企业在国际交易中的统一计量作用以及监管方建立统严格的监督标准。
当前的一些争论焦点集中到了有关温室气体排放在生物质能源系统方面的影响。从会计角度看,学者Searchinger质疑了京都议定书在核算生物能源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量。一个明确和稳定的系统边界在排放量的核算中至关重要。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另一个职能是总结了所有系统(国家)的实际排放量(包括国家间碳排放权交易问题)。
然而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核算系统中包含了生物能源系统。他们精确的合算了化石燃料产生排放的时间地点以及排放量,同时他们也考虑了当地(国家系统)的生物能源碳储量的变化量。然而,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都在实施,当所有国家都不报告生物碳含量和碳沉积总量的情况下,我们仍旧无法确立一个明确和稳定的系统边界。
从时间角度看,我们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一些拥有化石燃料和生物燃料组合的国家系统,在短时间内,其温室气体排放量会呈现上升趋势,而长远来看,其排放量将最终处于下降趋势。而我们所需要的便是一个用现有的高排放来换取长远“利益”。
从全球的视角来看,一个国家的节能减排活动很可能造成另一个国家CO2排放量的增加。一项有关生态工业的研究表明,目前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大量进口产品和服务,而这些产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扔归属于发展中国家(Peters et al. 2009)。而排放成本,权利和义务却能通过全球经济一体化传导到各个国家。
三、结论
对于生物能源系统和节能减排战略的评价需要有一个全局化的观念,这要求我们考虑在以循环系统的观念来评估温室气体的影响。并且也应出台相关政策来鼓励拥有长期效应的节能减排措施。但这也是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的。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弄清楚生物能源系统的成本和收益,我们必须制定系统边界,并给出明确的核算和评估措施,包括机会成本的计算。如果我们需要核算一个国家的节能减排,我们则需要考虑时间空间等多方面的会计信息系统。主要问题是,我们需要寻求一个完整稳定的,边界明确的会计系统。
参考文献:
一、健全节能减排管理体制,完善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以及相关环保节能工作会议精神,我局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局节能减排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管理,并设置了节能减排管理人员联络人员。
在全体节能降耗工作会议上号召各股室站认真贯彻落实,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制定下发了《节能工作考核评分细则》,将节能环保同干部职工考核相结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协调推进环保节能工作。
二、加强节能减排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宣传活动。
为加大节能减排宣传力度,把宣传教育深入开展至基层,引导全体人员树立节能减排意识。我局紧紧围绕全国节能宣传主题“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结合我局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在办公室、走廊、宣传栏张贴节能减排标语,召开了节能宣传专题动员大会,我局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大对《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和《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的宣传力度。以动员我局全体员工参与节能、减排、降碳为重点,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和知识,推动全体员工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注重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严厉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讲排场、摆阔气等行为,形成崇尚节约、绿色低碳的社会风尚。通过广泛宣传,广泛动员,提高了全体员工参与节能、减排、降碳的自动参与意识。
三、加强督促检查力度。
在我局范围内实行对各种设备、电源、水源责任到人,做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要求全体员工从日常生活、工作中“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等等做起,养成节能的良好习惯和行为。并定期对各项目节能减排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检查各部门、各项目节能减排工作具体落实情况。
(1)最大限度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材料浪费,推行余料回收利用,周转料实现周转循环使用,保证材料的最大限度的使用价值。
(2)我局对公车使用进行提前报备,综合统一调配,加强拼车出行,减少出车次数,降低汽油、柴油消耗量。
(3)严格控制生产生活用水,避免盲目无计划的滥用水资源,杜绝长流水现象,对于跑、冒、滴、漏现象一经发现及时处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员工节水意识。
(4)办公室用电做到人走灯灭,关闭空调、饮水机、电视、电脑等用电设备。我局电源开关、打印机、复印件等处张贴“节能”标识,对下班后电源开关指定专人负责,杜绝长明灯,对能耗超标、技术落后的设备设施进行淘汰更新,推广节能新技术,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低碳经济;石油企业;节能减排
引 言
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经济发展都将面临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的约束,整个全球经济由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和低附加值的高碳发展模式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附加值的低碳发展模式转换。发展低碳就是要构建一个低碳经济发展体系,低碳产业体系,低碳能源体系,低碳技术创新体系以及低碳消费体系。低碳经济将是一场融合生产方式、生活方法以及价值观转变的全球性革命。环境、社会和企业并非彼此对立、而是相互交融的。企业的行为对气候变化起着重大的影响,石化行业是最主要的资源依赖型、高碳排放型行业,也是低碳发展过程中的主力军。它既能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也能够创造更好的技术和服务,帮助自己和消费者、以及社会上的其他部门开展节能减排的活动。
一、我国的石油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的动因分析
1、政府硬约束带来的政策压力
自2006年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煤炭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电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为整个产业链的低碳发展奠定了立法基础。工信部在2011年3月公布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节能减排四大约束性指标,包括2015年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用水量分别要比“十一五”末降低18%、18%以上和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要提高到72%左右。这对我国的石油企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对于石油企业自身利益来说,造成环境污染任意排放属于违背政府意愿逃避社会责任的行为。另外政府通过颁布以上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规范。
企业将出于不同的动机实施节能减排:
1)出于满足环境管制达到减排指标的基本要求;
2)防止由于环境污染而引发的事故给企业经营带来风险,或者是保证对竞争企业的环境管理行为做出及时的反应, 以防止其市场地位受到竞争对手企业积极的环境管理行为的负面影响。从而预防由于环境污染而引发的非经营性风险与支出;
3)将节能减排作为可能引发创新的机会主动实施技能减排行为
希望我国的石油企业能在政府的指标“硬约束”下主动自愿地实施节能减排,这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达到国家制定指标那么简单的事,这也是为自己将来的发展谋出路。
2、碳税造成石油企业成本增加
碳税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来征税。碳税被众多国际经济学家认为能实现双重红利――提高环境质量的绿色红利与改善经济效益的蓝色红利。
发达国家有可能会不断要求我国承担气候变化责任;要求我国的海外企业遵守所在国的碳排放要求;要求对我国的出口商品进行碳披露等等。很显然碳税对我国的石油企业来说不是好消息。
财政部日前的《中国开征碳税问题研究》报告中提到,可以考虑在未来5年内开征碳税,并具体提出我国碳税制度的实施框架。若开始征收碳税,(以某石油企业为例)以碳税额15元/吨,2012年以排放2.5亿吨计算,碳税50亿元,到2020年以4亿吨计算,碳税将达到200亿元,一定会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并严重影响该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3、企业自身赢得竞争力的需要
在目前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和石油占90%左右,虽然在未来的中国石油的消费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进一步增加,但非化石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增长速度会远远高于化石能源。中科院2009年6月10日的《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报告称,到2050年,我国使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有望占能源消费总量的45%。由此可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不断挤占传统化石能源市场,石油企业的发展空间将受到压缩。
原有的能源应用体制、机制模式都必须改变,然而我国发展低碳最大的障碍是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很多关键低碳技术自己研发难度较大,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也只是中等层次水平。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石油企业在能耗和能源利用效率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差距达15%左右。所以,如果不加强技术攻关,很可能在未来的低碳市场遭受冲击。
二、从企业的个体特征分析石油企业节能减排行为
1、理性经济人特征
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将受到利己主义的动机驱使,任何决策行为都是根据趋利避害的原则,通过成本收益分析而作出的,企业的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建立在盈利的基础上。
节能减排可以降低能耗,节约生产成本。低碳经济也是一种收益型经济,很有可能在低碳化的过程中引领需求,并创造利润。所以,作为理性经纪人的角色出发,当有助于实现利润最大化时,我国石油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发展低碳将是自觉的行为。
2、有限理性特征
阿罗提出的有限理性的概念,他认为人的行为即是有意识的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在现在的社会中,企业都会受到一定的环境约束,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会受到一定限制。就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来说,西蒙提出以有限理性的管理人代替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两者的重要差别在于“最优”和“满意”。经济人企求找到最有效的节能减排方案,既能够节约成本又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即从可为他所用的一切备选方案当中,择其最优者。而管理人找到足可以实施节能减排行为的方案就满足了,即寻求满意。在这个过程中,也许并不能达到利润最大化,但是令人满意或者足够好的。
3、机会主义特征
机会主义者又称为投机主义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可以不择手段,突出的表现是不按规则办事,其最高追求是实现自己的目标,以结果来衡量一切,而不重视过程。在现今社会中,有的企业就是机会主义者,它们利用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换句话说就是政府掌握的信息和企业的信息是不一样的,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采用非常微妙隐秘的手段,通过投机的方式,有时候会牺牲公众利益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环境污染属于公共物品,对企业来说具有外部性,给企业个体实施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空间。希望我国的企业(包括石油企业)都具有强烈的企业责任感,不要有规避责任、逆向选择等投机行为发生。
三、实施节能减排行为的效益分析
在市场经济中,用最低的成本生产出最好的产品在市场中就能掌握主动权,给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
我国的石油企业要发展低碳、实施节能减排,要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等多种手段。其中技术又是最关键的一环,低碳技术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且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周期。例如与先进发电技术( 如IGCC、多联产) 相结合的CO2捕获和埋存技术(CCS)
某企业在“十一五”期间投资了150亿元实施了400多项节能减排项目,取得了很大收益。在企业不断发展扩大生产的同时,累计实现节能量937万吨标煤,节水量3.02亿立方米,二氧化硫和COD排放量较2005年分别下降18%和36%,降低了8.1%的二氧化碳排放量。937万吨煤相当于21亿元,3.02亿立方米水相当于9亿元左右,一年节省30亿左右,5年就收回成本。这部分只是节能方面的收益,用表1来描述节能减排带来的其他方面的收益(适用于大部分企业):
表1 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前后的收益比较
战略收益 市场收益 运营收益
更高的客户保留率 更低的价格 更低的直接成本
更大的市场份额 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忠诚度) 更高的资产利用率
更强的战略执行力 差异化的产品 更高的产品质量
进入新市场能力提高 更高的敏捷性 更简化的流程
结 语
据悉,“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环保投资将超过30000亿元。相比其他企业,我国的石油企业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庞大的产业链,并且拥有系统的研发能力,有助于推动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当前发展低碳最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要解决能源利用效率的问题必须依靠我国的石油企业加快攻克一系列低碳技术,淘汰落后产能。这不但关系着企业的命运,也关系着我国未来的发展是否会受到全球低碳风暴的影响。因此,我国的石油企业应该把握好机遇,带动其他行业一起迎接挑战,实现节能减排,为气候变化作出最大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圆,周滨,赵杰,闫俪.发展我国低碳经济的挑战与探索.科技资讯,2010,(25).
[2]郑言.国外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高招频出[J].石油和化工节能,2010,(1).
[3]汪忠德.低碳时代的石化企业发展路径.中国石化,2010,(9).
[4]庄贵阳.节能减排与中国经济的低碳发展.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8,(9).
[5]陈迎.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途径与中国的低碳经济转型.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10,(1).
20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企业战略决策教授K.Andrens首次提出SWOT分析法,它最突出的优点就是抓住影响企业战略的重要因素进行整体分析,简单、清晰、针对性强,常常被运用于管理决策的各个领域。SWOT分别是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遇)、Threat(挑战)。
二、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顺应全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把握住发展低碳经济的契机,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等方面,利用自身优势克服自身不足,抓住发展机遇应对发展挑战。
(一)优势分析
1、节能减排态度明确且坚定,再加上国家立法保障,使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变得有法可依。近年来,我国颁布了《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n-/再生能源法》、《促进循环经济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为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基本的法制保障。2、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下,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针对有色、金属、电力、建材等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总量控制、市场准入等限制性原则,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力研发和转化新技术,有效降低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3、节能减排经验的积累。近年来,河南省节能减排工作成效卓越。高耗能行业能耗增速下降明显,主要耗能产品单位能耗持续下降。这些无疑将成为未来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巨大优势。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止目前为止,河南省已经完成了三批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作。通过积极推行循环经济试点,已经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实践经验。
(二)劣势分析
1、环保意识仍很淡薄。河南省人口众多且环保意识淡薄,使得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且污染治理较为困难。再加上河南省正处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使得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能源的极大消耗和环境状况的每况日下。2、高碳能源结构。长期以来,河南省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能源供给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粗放型的能源利用路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将难以根本扭转,这无疑将长期制约着河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3、清洁能源资源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河南省煤炭、火力发电的生产和利用占绝对优势,比重达到89.9%左右。清洁能源相当匮乏,新能源在工业领域的利用和发展还没有起步。这些将制约着河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机会分析
1、环境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及清洁发展机制被引入了《京都议定书》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这无疑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开展节能减排方面的合作提供最好的契机。2、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不断得到鼓励和推进。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若干鼓励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企业进行的节能、环保等项目的立项、建设过程中、节能减排工作中实行减税和免税的优惠政策等。3、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不断成熟,国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也取得了新进展,尤其是技术转让和国际合作的形势逐渐转好4、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有利于低碳发展的实施。人们对绿色产品选择倾向越来越明显,促使企业在生产工艺和原料选择上日益趋向于低碳。这些条件都为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契机。
(四)挑战分析
1、环境问题形势严峻。气温升高导致喜马拉雅等高山的冰川消融,对淡水资源形成长期隐患;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的安全生存造成严重威胁;气候变暖加剧了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的频发,严重的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等等。这些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安全,也给低碳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2、政策体系不完善。虽然政府在鼓励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或措施,但还很不完善。尤其是,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环节常常脱钩。缺乏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来约束和限制公民的行为。3、激烈的区域竞争正在展开。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发展增长速度较快,2010年河南省完成生产总值23092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18%,但郑州市在中部六省的省会城市生产总值排名却有所下降。可见,低碳经济发展的区域竞争已越来越激烈,河南省必须抓住“中部崛起”机遇,在低碳经济建设中凸显优势,赢得低碳经济发展先机。
三、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建议
(一)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从长远来看,发展低碳及无碳能源,是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途径。低碳及无碳能源在增加能源供给的同时会减少碳排放,因此,对低碳及无碳能源的开发可以调整能源结构而不影响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二)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化产业体系
河南省应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减轻碳排放压力。河南省发展林业和种植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开展碳汇造林和碳汇研究,加快培育二氧化碳吸收率高的树种和农作物品种,探索二氧化碳清除率高的造林模式和种植模式,构建布局合理、功能稳定、效益明显的生态固碳系统。
(三)强化低碳技术研发与转化
河南省能源技术领域主要存在利用率低、碳回收技术落后以及替代能源使用较少的状况。因此,河南省能源技术近期的发展方向应是以提高化石能源利用率为主,加强碳回收,寻找新的替代能源为辅。
(四)制定合理的低碳经济法规
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大力宣传节能减排工作的意义,宣传、贯彻《20xx-20xx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河南省节约能源条例》及其配套法规,以建设生态文化为主线,以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节能减排降碳为重点,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和知识,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讲排场、摆阔气等行为,形成崇尚节约、绿色低碳的社会风尚。
各单位对照《二〇xx年能源管理工作要点》,认真查找能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重点从产品能源消耗、用能过程控制、违章用能治理、办公器具用电管理等方面入手,认真分析影响公司能效的各种因素,针对发现问题制订改进方案,认真落实。6月9日前报送各单位1-5月份能源管理工作总结(自查结果、改进措施);6月20日之前报送节能宣传周活动总结工作。
公司召开能源工作会议,举办“实际工作中如何有效降低电费支出”的专题培训,由动能公司总经理杨保国亲自主讲,对公司主要用能单位的管理者讲解电价的构成,最大需量、功率因数对电价的影响,结合公司用电实际情况,对公司三个园区用电状况分别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利用分时电价政策减少电费支出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收到良好的效果。
积极推广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强办公用电设施(电脑、打印机、开水器、饮水机等)管理,各单位制订具体的办法,责任到人,下班关闭电源(连续作业单位除外);控制空调开启时间(下班提前20分钟关闭空调)和制冷温度,制冷温度不得低于26℃。(允许使用空调时间6月15日-9月15日)。
大力倡导绿色、低碳节能生活,推进绿色办公、绿色出行。全国低碳日当天,要尽量少开机动车,距离上班较近的职工,提倡步行或骑自行车,距离较远的职工乘公交车或拼车上班。
据分析,开征碳税将对煤炭、石化、火电、钢铁等碳排放大户产生不利影响,但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行业将长期受益。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分析师姜谦表示,环境税种的征收将使火电成本增加,风电等新能源无疑将增强竞争优势,新能源企业当然是最大的受益者。其中,风电的发展前景无疑是最为光明的,一方面是风电技术在新能源各子行业中最成熟;另一方面是国家近期的政策也都倾向于未来大力发展风电产业。他认为,龙头公司金风科技、东方电气值得阶段性关注。
此外,有分析表示,与新能源行业长期受益相比,因受益于产业调整的约束性和财政、税收政策的倾斜,节能环保行业受益可能更为直接。其中,具有节能概念的电气设备公司以及具有环保概念的脱硫除尘设备公司受益明显。具体到上市公司,主要有:置信电气、菲达环保、龙净环保等。
TIPS1 【背景消息】
自2007年国务院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提出“研究开征环境税”后,社会各界关于开征环境税的讨论从未停止,特别是近些年环境事故集中爆发,让开征环境税的讨论更加热烈。
事实上,环境税并不是一个单一税种,而是一类税收的总体制度。相关人士表示,考虑到中国当前节能减排和治理重点污染的实际状况,目前的方案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税、二氧化硫税、水污染税和氮氧化物税四类。
碳税即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对化石燃料(比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按照其碳排放量征收的税收。我国承诺争取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被认为是碳税提上日程的重要推动力,也是碳税亟待推出的约束因素。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税收研究室相关研究人表示,征收碳税,可以纠正企业和居民过量使用资源的行为,因此很有必要。而且从现有税制来看,这一类税种还比较欠缺,现行税收制度更突出的是增加财政收入的职能,而没有充分发挥改善资源配置的作用。
此外,面对不少国家征收碳关税的压力,有专家说,如果我国征收了碳税,国外再征碳关税就变成了双重征税。因此,我国如果开征碳税,可以降低一些国家征收碳关税的可能性。
TIPS2 【碳税概念股科普】
龙净环保:我国环境保护除尘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是国内机电一体化专业设计制造除尘装置和烟气脱硫装置等大气污染治理设备的大型研发生产基地,企业实力和产品的产销量位居行业龙头地位。
东方电气:生产大容量、高参数发电机组,受益于国家发电设备“上大压小”,发展清洁能源政策。
置信电气:专业从事非晶合金变压器及相关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市场占有率达到70%-80%,产品在空载状态下比传统硅钢片变压器节电,符合国家节能政策。
华光股份:生产节能环保的高参数锅炉、生物质燃料锅炉、大型循环流化床和余热锅炉,符合国家节能环保政策。
国电南自:高压变频调速系统生产及电厂除尘业务,受益于电动机节能及电厂减排政策。
关键词:碳市场;碳交易;节能减排;对策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213-02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排放大国,是国际公认的最有潜力的减排市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统计显示,截止到2008年中国提供的CO2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1/3左右,预计到2012年中国将占联合国发放全部排放指标的41%。①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将在中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由于碳市场的体制不完善,中国现建好的排放交易所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基本业务主要是进行节能减排技术转让而非碳转让,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碳市场的发展优势,找出适合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的方向,建立起高效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
一、中国碳市场的发展
(一)中国碳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碳排放大国,而且是全球最具潜力的碳排放市场。但中国交目前仍未形成自己的碳排放交易机制。2007年中国各省相继设立了排污权交易平台,但交易主流物低端[1],主要是CO2和化学需氧量;2008年挂牌建立了中国最早的三家环境权益交易机构――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2009年中国低碳经济迅速发展,山西吕梁节能减排项目交易中心、武汉、杭州、昆明等环境交易所相继成立。2009年底,北京环境交易所推出“熊猫标准”标志着中国在全球碳交易领域中争夺话语权继而争夺定价权的开始。2010年中国又公布了一批碳排放交易所名单。可见中国把碳市场的发展目标定位在国际碳市场。尽管中国碳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存在很多的弊端。
(二)中国碳市场发展的机遇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未完全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碳排放峰值还未出现,工业能耗高、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使得发达国家纷纷意识到中国的减排能力巨大,将中国列为CDM项目的主要输出国。
(三)中国碳市场发展的挑战
虽然近几年中国的碳交易场所发展迅速,但整体上中国碳交易所呈现出多、小、散、弱的特点,缺乏核心竞争力。整体实力处于全球低端,仅能从事节能减排技术转让。
金融机构对碳市场的涉足很浅,使得中国在CDM项目的申请上都得依靠具有国际背景的碳基金或者开发商经过包装后再进行注册。[2]
中国政府一直主张加强技术转让,反对有附加条件的CDM项目;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倾向于政府间的CDM合作项目,使得中国虽为世界第二大排放大国,但是CDM项目数却不如印度。
二、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对策
(一)整合各区域碳市场体系,提高碳市场的竞争力
近几年中国陆续建立了不少碳交易所,现行发展的趋势将会是每个省都会发展自己的碳交易市场[3]。这种发展模式使得碳市场没有核心竞争力。中国碳市场要想在世界碳市场、碳金融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应该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碳市场发展战略的同时注重整体竞争力。
(二)提供针对
在目前国际市场情景下,中国可借鉴美国的经验,在国内不同地域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制定不同的法律和规则促进企业参与减排,同时,中国是世界上第二排放大国,CDM项目数也居世界第二[4],中国应抓住这两大特点大力发展基于排放量总量和CDM项目的碳市场交易赢得在国际碳市场中的市场份额。
(三)鼓励金融机构介入,促进碳金融的发展
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刚起步,国内的金融机构对碳交易的介入甚浅,目前仅有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为数不多的金融机构涉足,而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金融机构只能开展对减排项目的贷款融资等业务,政府应采取一些激励政策鼓励银行、基金公司还有民间金融实体参与碳市场,积极捕捉低碳情景下的商业机遇。
(四)坚持碳补偿的前提下发展碳配额分配制度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目前还未发展到对碳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的阶段,因而还未确立“碳配额”制度,而是通过“碳补偿”来实现中国境内企业的节能减排。为适应国际和中国碳市场的发展,中国可以采取“碳配额”这种足以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市场手段来发展本国的碳市场。
(五)完善法律机制,实现低碳发展
中国陆续颁布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促进了中国CDM碳市场的发展,但这些法律没有根据市场发展的情况逐步推进和完善,而且至今尚未出现对碳排放权的取得和排放交易的法律定位、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配、定价机制相关的法律。此外,国外的先进技术拥有者在和中国进行碳交易时考虑到中国的知识产权在保护专利权方面的缺陷,而不愿以自己的先进技术来和中国做交易,使得大多企业都只能获取资金而不能获取国外先进技术。
三、结语
实现中国碳市场的发展需要行政政策的保驾护航也需要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鉴于德班会议后的新形势,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在碳市场发展道路上的宝贵经验来发展自己的碳市场,更应在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下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碳市场发展之路。
注释:
①碳交易市场建立迫在眉睫[N].中国企业报,2010-03-23.
参考文献:
[1]江峰,刘伟明.中国碳交易市场的SWOT分析[J].环境保护,2009,(7).
[2]傅强,李涛.中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国际借鉴及路径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