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众传媒对生活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感官;未特定化;社会差异性;历史生成性;感官主义
中图分类号: A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112-02
引文:感官、感觉、感性、感性活动,在哲学中是一组密切相关的系列概念,关于感性尤其是感性活动学者们多有论述,甚至有人将感性活动与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范畴“实践”相等同。但马克思关于“感官”的论述,却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中未检索到关于马克思对感官论述的文章。笔者认为,马克思对“感官”深刻而独到的论述对于我们有重要的启示,尤其是对如何引导当前的大众传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马克思关于“感官”的论述作出粗浅的分析,并借此对大众传媒中的感官主义的倾向作出批判的分析,指出大众传媒应当遵循感官享受与精神愉悦相统一的原则。
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感官”的论述
感官,通常是指人的感觉器官,主要包括人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以及四肢。人首先是自然的存在物,自然界是人的母体,人要取得任何生产和生活资料都必须与自然界打交道,而人的感官是人与世界打交道的基本中介。但是,感官的这种重要性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哲学史上,自巴门尼德的许多哲学家由于感性认识的相对性而怀疑感性认识的真实性,从而贬低人的感官。巴门尼德截然分割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柏拉图甚至认为人的感官不过是对理念的“分有”和“摹仿”。近代西方哲学的主流更是极力推崇人的理性、意识、精神,贬低人的感官。机械唯物主义认为人不过是“稍微精细点的机器”,其实和主流意识哲学一样,仅仅看到人的感官的自然生理特征,事实上是在贬低人的感官。
正是针对西方主流哲学传统极力贬低人的感官、感觉以及现实的感性生活的弊病,马克思充分肯定了人的感官能力,重视对人的感官需要的满足,明确指出,“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马克思还思考了人如何以自己的全部感官实现对自己本质的占有。“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的耳朵,能够享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的力量的感觉。”
马克思强调人的感官是自然界长期演化和社会实践两个方面的聚合产物,处于未完成状态,是在社会中不断形成的,也是因人而异的。可以把马克思论述的感官归结为三个主要的特征:一是未特定化,二是历史生成性。三是差异性。
(一)人的感官的“未特定化”。所谓“未特定化”“(unspecialization),按照《哲学大辞典》上的定义,是一个生物哲学人类学用语,指人的器官等未因环境等因素而特定化,与“动物的特定化”相对。 动物的器官适应因生存条件的需要而特定化,动物的本能也规定了它特殊的周围环境。而人作为一个生物有机体则以未特定化为标志:人没有特殊的器官对应特殊的自然对象;没有诸如利爪、坚齿等天然的生态特征去应付自然环境的挑战;人又是发育不全的,天生的本能缺陷使他只能在群体的精心照料下才能生存。但这种否定性的未特定化却蕴含着人肯定性发展的更高能力。正是由于人的器官的未特定性,人的器官才能被多重地利用;人不为本能所制约,故能从事创造与发明;人没有获得决定今后发展的一切遗传,故能通过教育和自我培养发展自身。正是由于未特定化,人才有能力在活动中补偿自己的缺陷,才能超越拥有自然武装的动物,才能不为环境所封闭,而是面向世界开放,因而才能不断生成和发展。
(二)人的感官的历史生成性。人的感觉器官和感觉能力同人一样,是未完成的存在,是自我生成、自我演变、自我发展的。就整个人类而言,虽然从远古时代到今天,人们的体貌特征并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但人的感官能力却有了天壤之别。从个体的人来看,纯粹生理的人如脑死亡的植物人的感官已经形同虚设,新生儿的感官也只有在今后的社会化过程中才能逐渐生成,没有社会化的“狼孩”的感官也不是真正的人的感官。人的感官能力随着社会实践和交往而不断变化,不断完善,是面向未来敞开的,永远处于不断的生成过程当中。“人的感觉、感觉的韧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人类通过劳动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活动,把自然界作为自己“无机的身体”;人们创造了许多观测仪器、交通工具、通讯联络工具等等,大大延伸和扩大了人的感觉器官的感受能力;人还通过与别人的直接和间接的交往,“以社会形式形成社会的器官”,从而大大增强了人的感官的感受能力。马克思指出:“除了直接的器官之外,人还以社会的形式形成社会的器官。例如,同他人直接交往的活动等等,成为我的生命表现的器官和对人的生命的一种占有方式。”
(三)所谓社会差异性是指由于参与不同社会实践、处在不同社会关系中而产生的人的个体感官能力的差异性。因为动物的感官是特定化的,动物的个体足以代表它的种族。正如俗语所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但人就其本质而言,“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是人置身其中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才造成了“现实的人”,社会实践以及其中的社会关系是人的感官能力形成的现实基础。“不言而喻,人的眼睛与野性的、非人的眼睛得到的享受不同,人的耳朵与野性的耳朵得到的享受不同,如此等等。” “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不同的社会实践以及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使得人与人的感官能力产生了个体的差异,但正由于个体感官的社会差异,才体现了个体的特性,形成了社会上形形的人,从而使这个社会因差异而变得丰富多彩。
二、大众传媒中的感官主义倾向
马克思的社会经历中相当部分是从事新闻工作。1848-1849马克思创立《新莱茵报》,发表了400多篇报道和时评。基于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马克思充分认识到大众传媒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毫无疑问,今日大众传媒在社会和个体生活中的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其产品像食物一样日益成为人们必需的特殊消费品,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资料”。
大众传媒丰富了大众生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信息传播,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不无遗憾是:大众传媒中到处弥漫着感官主义的倾向。所谓感官主义是指极力强调人的感官以及感官享受,把感官享受抽象到脱离人的其他生活领域的程度,从而把感官满足和享受作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
(一)大众传媒中感官主义倾向的表现及其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大众传媒中的感官主义倾向可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随着消费文化的大行其道,出现了大量的包括广告在内的“生活方式报道”,对受众实施感官物质的诱导。这种报道涵盖了休闲娱乐、购物旅游、居室装修、卫生保健、服饰化妆、烹饪美食等生活消费内容。
二是以大量的娱乐新闻和娱乐节目,服务于受众感官享受。娱乐性新闻和节目,以娱乐、感官刺激压倒信息和叙事,主要作用于人的兴趣、感官和本能,供给受众以消遣享受,呈现出明显的媒介、文化娱乐化的倾向。大众传媒成为“快乐大本营”,进行着全社会的“欢乐总动员”,事实上是调用人们的感官、本能作为赢得收视率、换取商业利润的资源,将商业逻辑运作深入到人的本能、欲望的层次,借人的满足以增殖。
(二)对大众传媒中感官主义的批判性考察
大众传媒对感官的重视较之于以前纯粹的意识形态的垄断,在中国首先是文明、开放和进步的表现。因为人的感官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化的重要表征,马克思十分重视对人的感官能力的培养,他思考了人如何以自己的全部感官实现对自己本质的占有。“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的耳朵,能够享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的力量的感觉。”人的感官欲求其实主要是社会和心理的,所以对感官的满足首先表明了生活的丰富,现代人强调感官首先是在增强自我的丰富度,体验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把目光从理想的天空转向世俗人生,重视物质享受和感官快乐,重新确立了感性价值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功能。应该说,大众传媒中的感官主义倾向,在客观上释放人的欲望,起到“让生活美丽”的作用,体现了对于世俗人生和现实生活的关注,是对于此前物质贫乏、精神扭曲时代的一种反拨,一种进步。
三、人的需要是感官享受与精神愉悦的统一
大众传媒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生活中的感官主义倾向,将感官享受与精神愉悦置于一种异化的对立状态,似乎感官享受与精神愉悦是水火不相容的。这种绝对对立的思维有其思想史上的渊溯。黑格尔以后的西方哲学出于对绝对理性的反拨,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以感性反对理性、以感官享受反对精神陶冶,比如弗洛伊德对性的推重,叔本华对情感的强调,柏格森等对生命冲动的赞许。
但马克思却没有将二者看作对立的两极,马克思认为人是一个全面的人,应该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人不仅拥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而且也拥有不同于动物的“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 并且,马克思还揭示了人们感官、感觉和精神对立的根源在于生产实践和交往的不足够发达而导致的劳动的异化,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截然二分,指出“只要人对自然界的感觉,自然界的人的感觉,因而也是人的自然的感觉还没有本身的劳动创造出来,那么感觉和精神之间的抽象的敌对就是必然的。”可见单纯地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以简单的二元对立的思维看问题,都不是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合理的理解。马克思强调了感官,但也反对感官主义,指出纯粹的对感官享受的强调是人的异化的表现,坚持人的感官的社会性,坚持人的感官享受与精神愉悦的统一。事实上,作为深刻把握时代的哲学家,马克思一生都是在批判和反对私有制条件下由于劳动的异化造成的人的片面性。由于在资本主义社会,本来应该是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劳动异化了,所以居然造成这样一种结果:“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加以抽象,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
结语:大众传媒固然是一种快餐文化,但也不能因为是快餐就失去了营养。人的幸福不仅仅中止于得到和占有感官享受的那一刻,生存方式的本质是选择和追问,是灵魂的浇铸和自我的锤炼以及精神的巨大满足。大众传媒因为它对个体、社会的广泛影响力,更不能遗忘它对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播的社会功能。在一个感官至上、娱乐至死的时代里,哲学应该如何与大众传媒相结合,如何发挥它的“精神牛氓”作用?这是哲学和大众传媒都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作者简介:孙润国(1974―),男,江苏省赣榆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史;张海燕(1980―)女,山东曹县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哲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光.个体生命与现代历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4]吴向东.重构现代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小程序 大众传媒机遇 挑战
2017年1月9日,微信正式推出小程序,距离“微信之父”张小龙提出的“应用号”构想整整一年的时间。此时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人们的心情,那就是“终于等到你,还好没放弃”。在今天,微信不仅拥有庞大的用户群,而且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种时机下小程序登场,预示着新一轮技术变革的到来,并且它会掀起更深层次的、具有历史性突破的Web2.0时代互联网+服务大浪潮。
到目前为止,微信推出的小程序涵盖美食、交通、金融、旅游、购物、视频等多个领域,有人说小程序的属性是偏功能和服务的,媒体属性寥寥无几。但是,作为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的大众传媒怎么能轻易错过小程序这块红利呢。特别是在国家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下,微信小程序对大众传媒的影响更加不可忽视。
一、微信小程序的独特之处
微信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它实现了应用“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即可打开应用,也体现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户不用关心是否安装太多应用的问题。2016年初张小龙提出了“应用号”的构想并于2017年1月9日正式推出了小程序。
不可否认,现在有许多用户还在为每天手机提示内存已满而烦躁无奈;为选择卸载哪款应用而左右为难;为临时需要下载APP花费流量而心疼不已。微信小程序的出现能够帮助用户解决这些问题。
小程序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它的与众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节约手机空间和需求触手可及。
(一)节约手机空间
在今天,手机更新换代快,一方面是因为科技不断发展,竞争更加激烈,人们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现在的APP为了集合更多功能,提高手机画质和分辨率,安装包越做越大,这样的后果就是在下载安装包时占用的手机内存越来越多。大量的程序同时运行或者残余垃圾文件较多时,就会导致手机内存不足,进而产生卡壳的尴尬。而且,有许多用户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因为版权问题需要在手机上下载安装许多音乐播放器,因为资源不能共享,有些影片只能通过爱奇艺视频观看,而有些却只能用搜狐视频观看。手机内存不足是现在大多数人都面临的问题,但小程序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能改变这个现状。小程序里所涵盖的应用只是微信临时调用的,无需下载安装即可使用,既不占内存又不影响手机运行的速度。同等l件下,应用运行了,需求满足了,手机也不卡壳,何乐而不为呢。
(二)需求触手可及
试想一下,在教室里,老师想要打开投影仪,只要用手机对着投影仪扫一下,控制它的程序就会启动;在餐馆,顾客纠结要点什么菜,只要用手机扫描桌上的二维码就能知道每道菜的信息。以上所述对于需求的触手可及都会随着小程序的使用成为现实。小程序的出现将开启人与物、物与物相连的新篇章。它的目的是不仅要成为人们分享信息的社交媒体,更准备成为手机上连接一切的万能入口,进而实现人们对生活中方方面面需求的触手可及。
二、小程序带给大众传媒的机遇
(一)缩短用户操作路径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成果之一就是媒体APP的诞生,APP实现了从PC端到移动端的过度。凭借其个性的设计和互动性的提高收获了众多用户的青睐。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同款APP不计其数,资源分布不均匀、不能实现在同一终端上分享,这就免不了要下载安装很多APP到手机上,无疑是一个繁琐的过程。而小程序是不需要安装的,只要通过微信搜索或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启用,免去了下载的过程。这种无须安装的便捷性缩短了用户的操作路径,为用户节约了时间,提高了阅读新闻和接收信息的效率,真正实现了用完即走的状态。
(二)提高受众黏度
微信小程序有和公众号关联的功能、把具体单页信息分享给好友的功能,而这两项功能对于大众传媒提升受众黏度是有很大帮助的。例如,《人民日报》的公众号可以关联人民日报开发的小程序,反过来从《人民日报》开发的小程序也可以进到其公众号里,这就实现了公众号的受众和小程序的用户的交融。小程序因为公众号增加了用户,公众号也因为小程序聚集了受众,从而实现了坐拥微信海量用户的目标,也提升了受众的黏度。再如,用户可以把通过使用小程序读到的新闻、热点直接分享给微信好友,他的好友如果觉得感兴趣也会分享给好友,依次反复循环,受众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媒体的流量也会随之提升。
(三)降低开发难度
推出一款APP不仅要考虑开发安卓和IOS两个版本,还必须要有个性的设计、多样的功能、妥善的后台管理,后期还要对数据和受众心理进行精准的分析。在这一系列运筹帷幄的背后是高昂的技术投入成本,实际上就是一场技术和金钱的赛跑。可是,对于一些既不熟悉又不了解技术的大众传媒,尤其是技术滞后、在融合求变中艰难前行的传统媒体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然而,小程序的出现或许能给传统媒体带来一丝曙光。小程序强化了微信的入口地位,统一了前端的标准,实现了无需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须卸载,这就使得传统媒体不用再因为技术落后而低人一等,而是可以集中大把的时间用来学习如何运营、如何提高内容质量。微信小程序就是要让技术上的欠缺者(如传统媒体)能够在互联网的大潮中继续乘风破浪。
(四)提升内容质量
前述微信小程序给大众传媒带来的一系列惊喜又正在推动着另一个机遇的出现,那就是提升内容质量,使崇尚技术重新过渡到内容为王。在今天,受众不需要道德说教和意识形态攻伐,不需要假大空的套话,不需要只追求精美而丢失真实的新闻,他们要的是独特的视角、尖锐的评论、多样的观点,要的是全面和真实。当媒体不再因为技术而束手无策的时候,就要回到自己最本质的工作:全心全意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小程序的出现为大众传媒实现这一诉求提供了平台、时间和机遇。
三、小程序带给大众传媒的挑战
(一)小程序和订阅号的问题
在没有开发媒体小程序之前,大众传媒推出的一系列订阅号已经充斥在微信中,对于每天订阅号推送的大量消息,有多少是用户能够仔细阅读的?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面对大量庞杂的信息,大众已经有些措手不及了,o信息做减法才是快节奏生活下人们追求的状态。媒体的订阅号已经解决了用户对信息的需求,那么对于媒体推出的小程序又能给受众带来什么呢?如果是内容趋于同质化、功能也趋于同质化,媒体小程序还有开发的必要吗?大众传媒是要协调好二者的关系还是要突出其中的一个而淡化另一个呢?这是大众传媒在小程序诞生后所面临的一个挑战。
(二)小程序和二维码的问题
首先,二维码是与“场景”关联的,是对该场景下人们需求的一种展现。在公交站,扫描站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知道下辆车什么时候来;在博物馆,扫描陈列物品的二维码就可以知晓其历史信息。小程序就是要关联人们的需求,让需求变得触手可及。那么综上所述,媒体的小程序与人们的关联点又在哪里呢?媒体要通过小程序为人们提供哪些服务呢?媒体又是如何通过小程序为人们提供服务的呢?
其次,二维码作为小程序的入口之一,给媒体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如何设计出更有识别度的二维码,如何来应对二维码还没有遍布四处的现状,如何吸引用户扫描二维码启用小程序等问题,将是大众传媒在小程序诞生后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四、小程序和媒体APP的关系
大众传媒推出小程序会对媒体APP造成威胁吗?答案是否定的。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是完全对立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而小程序和媒体APP也是这样的。相互对立指的是小程序和媒体APP是一种竞争关系,谁能够推陈出新,别出心裁,改变内容同质化、功能同质的现状,谁就有可能在今后探索的道路上吸引更多受众的注意力,集纳更多受众的选择,从而达到引领行业发展风向、重写行业前进规则的壮举。相互统一则是说小程序和媒体APP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从本质上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它们本来就属于同一主体下的两款不同的产品,虽然会涉及到竞争问题,但是良性的竞争也会给双方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对于应用程序,历经了PC端下载安装――移动应用商店下载安装――扫描二维码下载安装――无须下载安装,这确实是一个吐故纳新、令人兴奋的过程。再回到小程序和媒体APP的问题上,尤其是一些中小型的媒体,它们可以把小程序当作是前期试水的平台,先推出一个小程序来达到推广自己、聚集人气的过渡,等小程序被用户认可后再推出相应的功能更加丰富、设计更加贴心、使用更加便捷的APP。但媒体APP的开发者也不能完全依赖小程序,如果有一天,微信提出启动小程序要收费或是要关闭某些小程序,那么放弃媒体APP的开发者又将何去何从呢?毕竟,依照别人的规则来生存还是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所以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作为时刻影响生活的大众传媒更应该具有较高的敏感度、敏锐的洞察力,通过细致的研究来发现与小程序之间的错综复杂的联系,以积极的态度、充分的准备、满腔的热忱来迎接小程序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继续在小程序掀起的互联网大浪潮中乘风破浪。
参考文献:
[1]任.微信小程序到底要改变什么[N].解放日报,2017-1-10(9).
[2]贾丽玮.小程序既非APP的“终结者”也非微信的“万能药”[N].中国产经新闻,2017-1-13(3).
关键词:方言影像 消费文化 娱乐文化 “小众化”
影像艺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影像也成为了人们对生活感受的来源。电视、电影、录象、影碟、广告等等无不用影像来吸引人们,有人惊呼我们已经进人了一个影像文化的时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影像艺术中呈现出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就是方言影像作品的勃然兴起。巩俐演的“秋菊”用陕西话打起官司;张国立在《手机》中用四川话表达了教授的无奈;赵有亮用沪语吐诉着“孽债”的痛苦。当电影和电视剧用方言火了一把以后,方言栏目剧也火热开了。湖南、重庆、四川、云南、江西、陕西、天津、北京、东北三省、河南、上海等地区省市级电视台都有方言短剧。就湖南而言,本土笑星奇志和大兵的方言相声家喻户晓,在湖南受众中其地位完全超越北方相声名家。湖南经视的方言短剧《一家老小向前冲》创全国电视综艺栏目白天档收视率之最。2002年,娱乐脱口秀节目《越策越开心》横空出世,成功地创造了电视娱乐方言类节目的典范。
在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今天,在文化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社会,发轫于交通闭塞交往隔绝、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的方言,为何会成为大众传媒中的文艺的一种令人注目的工具?在现代性语境中方言影像为何会有如此强的生命力?方言影像艺术的勃兴有怎样的文化背景?又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将从一个全面的全新的学术视野予以剖析。
一、消费文化与地域文化自我确认的诉求
如果我们将自己所置身的生活与过去相比,不难发现我们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向。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大幅度提高了,社会进入到一个大众消费的时代。在消费社会里,人们消费物质,也消费文化。伴随着大众媒介的普及,适应社会大众趣味的大众文化迅速兴起,并不断挤压着精英文化和高雅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的方方面面,实现了文化的转向。这种文化转向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在美学和艺术领域中,从审美的文化向消费的文化转变。
历来人们都把文化艺术理解成具有精神特征和价值特征的东西,它超越于具体和现实的功利性,不为外在的东西所左右。正如霍克海默所说,“人类,就其没有屈从于普通的标准而言,他们可以自由地在艺术作品中实现自己。”文艺的这一特质使其与人们现实的具体生活和行为,尤其是经济生活和行为有所区别。大众文化则与以往的文化艺术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凸显商品化和消费化的特征,或者说本身就成了商品和消费品。在市场化的社会,文艺已不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也成为一种经济现象,文化和艺术的品性发生了变化,利润和效益成为文艺的重要目的之一,随着社会全面走向市场经济,文艺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满足大众的口味,俯就公众,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斯科佩克认为,一个文化存在最明显的标志是“独特的或具有特异性的言语形式”的使用②。在以区域性社会阶层为题材,反映地域文化的文艺中,采用当地观众普遍适应的方言、方音,似乎也是文艺生产的必然要求。
从社会语言学的观点看,方言能成为深刻的社会纽带,这种纽带靠共同语是无法建立的。同一地域的人们对方言、方音的情感认同会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不同职业、地位、性别、年龄、身份的人达到心理同归。在消费化文化背景下,文艺作为一个文化生产场,势必以所在地区为目标市场,以区域性观众为重要定位,这时方言这种独特的言语形式可望成为连接观众的纽带,尤其是展现地域文化、地方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的文艺生产中,方言的选择使方言言说者倍感亲切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成就感,同时使方言言说者更能理解影像文本的原初意义,实现较少损耗的解码与信息还原。另一方面,生长在特定自然环境、社会习俗、历史背景下的观众,对共同的地方风物、历史、习俗等地域文化具有共同的认知,通过影像形式的正式播放和群体的收看,以前被主流传媒漠视和放逐的地域文化得以确认,使地域文化的身份和地位得到提升。按照布尔迪厄的观点,文化资本是提高和强化社会阶级地位的一种手段。⑧方言作为民问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通过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结盟,使自身在大众传媒中的合法化得以张扬,并且通过跻身于主流意识形态的陈述而谋求自身的权威性。方言影像的出现和发展折射出地域文化自我确认和自我肯定的文化诉求。而对于非方言区的观众来说,在方言影像文艺的欣赏巾,通过视觉符号的畸变和影像内容的异域性,产生新鲜、惊奇、趣味,同样可以产生出另类,这是方言文艺具有全国影响的重要原因。
正是有了文化的转向,也正因为方言影像所致,很多方言节目开播已逾十年,收视率总足名列前茅,湖南经济电视台综合频道的《一家老小向前冲》收视率居长沙第一,湖南第一;东方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老娘舅和儿孙们》收视率居上海第一;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播出,收视率居第三。方言文艺的传播保证了高收视率,高收视率反过来又影响地方媒体决策层对方言文艺传播的关注和重视,方言影像文艺的传播在传播媒介这一直面受众的文化领域日甚一日已成必然。
论文摘要: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大省,有着特殊的民族分布和特别的地理地貌以及独特的历史变迁,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独有的文化,作为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主流文化中是属于民族亚文化的一部分,其在传播过程中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将借助李普曼的《舆论学》中的“拟态环境”理论分析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播,通过这些理论联系现实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给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一、理论来源:沃尔特·李普曼的《舆论学》
李普曼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其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他提出了“拟态环境”这个重要的概念。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入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云南有着25个少数民族和15个独有少数民族,是全国民族最多的省份,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同时,由于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地貌结构等自然环境,以及族别和数量较多的少数民族,形成了诸多类型和各具特色的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正是云南特殊的地形地貌以及独特的历史原因,使得其民族显现出多样性,而民族的多样性使得云南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各个民族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音乐、舞蹈、语言、服饰,禁忌以及由此生成的独特文化。如:摩梭族走婚习俗:成年的摩梭女孩可以自己挑选如意郎君,其他人均不能干涉。每天晚上所有的成年男人便到自己意中人的家中幽会,到第二天早上又回到自己的家中,小孩由女方家庭抚养。一旦感情破裂,男不走访或由女方在闺房门口放双男鞋即可离散,无怨恨,无忌妒,随缘而行,外人更不可有异议。彝族的“摸黑脸”习俗:“摸黑脸”是彝族很特殊的一种传统习俗,表示祝福、友谊、喜欢和乐意。至今居住在隆林一带的彝族,逢到节日或婚、丧活动的时候,属姑舅表关系的青年男女,双手抹沾着锅底的黑烟,各向对方的脸上涂抹,以表示祝贺吉祥、幸福和喜庆。2正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加剧了其在传播过程中难度,使其受者更容易受到“拟态环境”的影响。
四、拟态环境下的少数民族文化
李普曼很早就意识到大众传播媒介营造的这一特殊信息环境。他在《舆论学》中指出:现代报刊等新闻媒体乃是人们接触超越视野以外环境的主要工具,媒体的种种信息成为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渠道。这样,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媒体所提示的“拟态环境”。在云南,特别是其旅游业的发展,在运用各种媒体的宣传下,人们对云南少数民族的印象和认识就是这些媒体环境下形成的。
目前,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人们最普通的一种生活工具。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接触大众传媒都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部分。日本人和中国人的日平均媒介接触时间的调查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出,日本人每天的媒介接触时间为4. 4小时,中国人为3. 7小时,这只是直接接触五大传统传媒的时间,还不包括人们观看电影和录像、听唱片等消费大众文化产品的时间,也不包括通过互联网接触大众媒介的时间。“我们不难发现,频繁接触大众传媒己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除了正常的工作生活外,人们用了几乎一半的余暇时间来接触大众媒介,大众媒介已经充斥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
而正是因为如此,大众对各种文化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媒介来进行了解的,特别是对民族亚文化,在旅游大潮中,当地旅游部门或者各种媒体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了大肆的宣传,而在宣传过程中,免不了夸大和虚假报道,从而吸引游客的眼球。正是因为如此,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化就一点点的被歪曲和夸大。很多人都是坐在电视机或者电脑前认识世界,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亲身经历去感受其他民族的文化的。这样我们的媒体中的少数民族世界就是我们所认识的少数民族世界。很多人认识丽江,认识纳西族,是因为电视剧《一米阳光》,电视剧总有很多关于纳西族文化渗透,其中给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是电视剧女主人公飞身跳下殉情谷,从此纳西族跟浪漫的殉情联系在一起。人们普遍认为纳西族青年男女追求真爱的勇气从而让丽江有了“殉情之都”、“爱情圣地”的美誉。实际上,这都是传说以及古代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后果,而对于今天自由恋爱的纳西族来说这样的情形已经过去,不过很多人在看完《一米阳光》之后,仍然会认为纳西族青年恋人仍然会轻易选择殉情。对此,有的人大赞纳西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也有的人认为这是对生命的蔑视,然而这一切,不管是赞扬或者批评,这正是大众对纳西文化产生了误解,没有真正理解纳西文化产生的不正确的认识。 五、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意见以及建议
客观地讲,人类历史发展至今,每一种文化存在都证明它有存在的价值,有其能够伴随历史前进的特长。不管是何种文化,作为民族与人类共同体验的结晶,也都含有特殊价值。所以,让本民族和其他民族正确的认识民族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
1.各媒体在宣传少数民族文化过程中,要做好“把关人”的角色
在我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现代都市文化以强势的形象不时撞击着少数民族文化的大门,而有的媒体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在少数民族文化中,加入一些莫须有的元素,来博取大众的喜欢。一部分当代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也不失时机的反映着这样的现象。如:表现云南红河州文化的《诺玛的十七岁》和 《花腰新娘》、傣族题材的《青春祭》等等。这些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了当代少数民族文化,但在电影中,不免有夸大和讽刺意味的元素,让人在看完后不免啼嘘。各媒体在宣传少数民族文化中,要做好“把关人”的角色,不要给我们的民族文化披上华丽或者丑陋的外衣。
2.当地少数民族政府以及相关的文化宣传部门应当做好宣传工作
能更好的了解和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宣传部门也应该更好的做好自己的宣传工作,能够更好地引导各文化传播机构传播少数民族文化。
从少数民族大众文化的形式建设来看,该民族主要是借鉴成熟的大众文化形式。通过大众文化传播形式,这些形式主要是指新闻、广告、电视文艺、大众音像、流行歌曲、综艺报刊文化和网络多媒体文艺等。这些大众文化形式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传播效果,深受大众特别是青年的欢迎。而这些资源,绝大多数还是需要依靠政府和文化宣传部门的支持和运作,就因为如此,利用这些资源,做好本民族的文化宣传工作,政府和宣传部门的作用是很大的,才能有力地对抗了汉民族千遍一律的建筑大众文化。族大众文化要广泛传播,还得尽可能利用大众媒体的形式加以包装,这样才可能产生更大更好的效果。而这也会涉及到传播载体的建设问题,而资金的来源,政府是可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3.少数民族应当担当起自己文化的宣传大使,用正确的方式宣传自己的文化,并要培养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媒体的运用,民族的传统性和科技的现代化一直是个矛盾。云南少数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也在媒介文化与现代文明冲击下加以继承和发扬。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力量的在利用现代新媒体的技术下,宣传和推广了木民族的文化传统。让他们以自己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自豪,自发地宣传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以激起本民族同胞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就像花腰彝族网里的一个彝族女孩给网站站长留的言:“想当花腰新娘”所说的那样,一些少数民族浏览过网络上与他们自身民族相关的言论和图片后,他们内心自然涌现出了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以后的生活和习惯上总会自觉和不自觉地保持和继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观念上也可能反对本民族过于汉化,这就在民间自发地保存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传播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关键词】运动员;口头语言能力;学校教育;家庭环境;大众媒体
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运动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肩负着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的重任,继承、发展并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历史使命。但无论如何,运动员的运动年龄是有限的,在其完成了历史使命后,又要步入社会踏上新的职业道路谋求生存和发展。因此,运动员在现役期间的一般社会化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人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人脑在容量和结构上特点,形成了人类具有接受社会化的一系列潜在能力。口头语言能力就是其潜在能力之一。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靠语言来传达和接受的,人们大量的互动凭借语言来实现,人们借助语言理解他人的思想和要求,同时也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没有这种社会互动,个体的社会化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在运动员社会化问题上,对其口头语言能力的研究已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一、口头语言能力对运动员成功社会化的重要性
(一)口头语言能力是当今社会高素质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语言是人类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口头语言能力是以人类高度进化的大脑技能为基础的,人类在长期的进化和劳动活动中,发展了语言的器官和大脑有关语言的技能,这是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语言能表达头脑中的表象、概念和思想。语言能力是当今社会高素质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一个人思想境界、道德修养和知识水平外显的一个重要的表达方式,是人际交往、表达思想感情、传播科学技术知识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二)口头语言能力是个体社会化必备的生物潜能之一
人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人脑在容量和结构上的特点,形成了人类具有接受社会化的一系列潜在能力。口头语言能力就是其潜在能力之一。人类所具有的口头语言能力是人类个体接受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条件,语言是客观事物在大脑中形成的表象、概念和思想的外部表现,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感情最常使用的工具和符号。人类只有借助于口头、书面、手势等语言形式,才能彼此传达信息,交流思想。而口头语言又是最直接、最容易与社会人交流的一种方式。人们的大量的社会互动凭借语言来实现,人们借助语言理解他人的思想和要求,同时也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没有这种互动,个体的社会化是难以完成的。
(三)口头语言能力是运动员社会化的生物基础条件之一
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运动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个体和群体,肩负着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的重任,继承发展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历史使命。但无论如何,运动员的运动年龄是有限的,在其完成了历史使命后,又要步入社会踏上新的职业道路谋求生存和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运动员退役制度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运动员社会化程度的高低是其退役后的社会生存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运动员在现役期间的一般社会化就显得非常重要。运动员拥有良好的口头语言能力,有利于参与社会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语言的沟通交流,了解和掌握社会知识、技能、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利于在获奖或新闻会上的与媒体进行交流,以树立运动员良好的社会形象,把自己融入到社会群体中去;有利于与教练、队友进行沟通,以提高训练效果,增强自己的运动技能,扎实的运动技能更有助于运动员退役后担任教练员、或与自己专项相关的单位以稳定自己的社会地位。依此看来,口头语言能力是运动员社会化的必备能力之一,提高运动员的口头语言能力对运动员社会化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影响运动员口头语言能力发展的因素分析
有研究表明,“个体口头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只有有了兴趣和主动性,他的语言能力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发挥。因此良好的语言环境,是他们提高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之一。只有大量的语言输入个体的头脑里,才有可能使他获得丰富的语言输出。”。几乎每一个个体在从“自然人”发展到“社会人”过程中,最先对其语言能力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是家庭因素。家庭对个体早期口头语言能力的培养及早期社会化都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塑造力,甚至对个体一生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学校是个体口头语言能力得以继续发展的重要环境保障,是家庭无法替代的。学校通过教师、教材、同学、锻炼口头语言能力的课外活动等,学习文化知识经验、规范语言输入,提高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口头语言能力。当个体进入训练队接受专业训练成为运动员开始,家庭、学校对其的影响逐渐减小,训练队成了影响其语言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大众媒体也是影响运动员口头语言能力的重要环境之一,对运动员而言,大众媒体的语言输入功能对其的影响与普通个体没有明显差别,有较大区别的是大众媒体对其口头语言能力的输出功能的影响。如参加获奖后的记者采访或参加新闻会等正式场合。然而,生理基础是口头语言能力得以发展的根本生物基础。
(一)生理基础对运动员口头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分析
影响语言能力发展的生理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语言的输入输出理论及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主要对生理因素的语言器官、性别、年龄对语言能力的发展的影响进行简要阐述。语言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特有产物,是区别人类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准,语言器官是口头语言能力发展的发声基础;性别差异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导向基础,女性语言发展起步会较男孩早,在口语和语用方面,女生在一定程度上更优于男生;不同的年龄阶段的语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特点也各不相同。
社会化是运动员在语言器官、性别和年龄等生理基础上进行学习形成的社会属性;是运动员适应社会生活的所必须经过的过程;是社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培养,塑造自己社会成员的过程;也是社会的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否能顺利完成,社会化的目标能否得以实现,取决于运动员及个体是否具备应有的各种生理基础,如果缺少了某些必要条件,社会化过程就会受到阻碍或中断,造成个体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影响运动员适应社会的能力及社会文化在人类的传递。运动员在长期的生长发育和社会活动中,发育发展了语言器官和大脑有关语言的机能,为运动员社会化奠定了坚实的稳定基础。
(二)家庭因素对运动员口头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分析
家庭因素是个体早期口头语言能力发展的摇篮,几乎每一个个体在从“自然人”发展到“社会人”过程中,最先对其语言能力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是家庭因素。家庭中,家庭成员的文化素养、口语表达能力、对儿童的关心程度、父母的权威等输出都是影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直接因素,是个体早期语言输入的重要环节。如家庭成员的文化素养较高、口语表达能力较强、对个体早期的语言能力的发育能给予一定的积极反馈,在与儿童交流和交往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使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影响着个体早期语言的输入,更有效地刺激个体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个体早期的家庭因素也是影响个体早期语言能力的重要过程因素。若父母或监护人在个体早期语言发展过程中比较注重其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并对个体语言形成与发展有一定的规划教育,那么这些儿童语言的发展将明显高于其他儿童。
而对于运动员而言,家庭因素对早期的口头语言能力发展与一般人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但进入训练队后,对其影响逐渐减小。从运动员职业的特殊性可知,运动员入队年龄小,与父母交流的时间少;交流方式也由面对面的交流变为远程交流,更多的只是使用QQ、微信、电话;交流的内容相对一般的普通个体而言较少。这些因素都制约着运动员语言能力的发展。
家庭对运动员社会化的影响主要是个体早期的社会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及运动员与家庭的长时间分离,家庭对运动员社会化的影响逐渐减小,但是家庭早期的社会化影响对运动员的心理和观念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塑造力,甚至对运动员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学校对运动员口头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分析
学校是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组织机构,是培养人的能力的场所,口头语言能力也是个体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对个体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巨大的作用。而学校具有家庭无法替代的作用,是个体口头语言能力得以继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个体在学校把与同龄群体进行合作性游戏可提供的练习及增进语言技巧的活动作为媒介,促使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通过可理解的、有趣的输出相互接触、学习,进而促进各自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对于进入学校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作用逐渐超过了家庭和家长的教育作用,而成为儿童和青少年成长的最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学校的学习更具有科学性、规律性并带有半强制性,教师、教材、同龄群体将是学生语言发展的主要影响者,也是语言能力提高的主要输入输出影响因素。
随着时代的发展,运动员的发展不仅仅依靠运动员的生理因素,还包括科学文化知识,运动员的思想修养、职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人际关系、团队精神和比赛中自我牺牲精神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的培养是离不开学校教育的有计划语言输入的。运动员的学校教育对运动员语言能力发展及成功社会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动员有较强的可塑性,根据个性特征和所适合的项目,训练队可利用学校教育加强对运动员文化素质进行正确的语言输入进行培养,对运动员的语言能力及行为发挥巨大的调节和激发作用。学校教育是运动员生存、发展、升华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可以使运动员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学习文化知识,进而提高文化水平,可以发展、培养运动员积极向上的生活品质,限制不良的消极品质,提高其口头语言能力的发展,借助语言掌握社会规范和社会技能,进而使其能够适应社会,达到成功社会化的目的。
(四)工作单位对运动员口头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分析
当个体结束自己的学校生活后,就要走入社会,在工作单位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个过程并不意味着个人社会化的结束,而是社会化在工作单位这一新的社会环境中又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不同的工作性质对个体口头语言能力的要求不同,对口头语言能力的发展也有不同的影响。个人在工作单位中口语运用的对象主要是领导和同事。对领导是尊敬、礼貌的口语运用;对同事则是以平等相处的态度进行语言交流。个体根据不同场合、环境进行有礼貌、合时宜的语言交流,良好的口头语言能力有助于事业提升。
对于运动员而言,进入训练队也是运动员职业生涯开始的标志。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队友的语言交流输入输出便是锻炼其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训练队是运动员学习语言输入输出的重要场所,训练队领导、训练队教练员和其他与运动员接触密切的相关人员的语言特点及行为规范等,对运动员的语言输入都将影响运动员语言输出能力发展。
运动员的语言,带有专业性强的特点,体育运动中各项技术、战术和运动动作中各因素的关系等都要求十分精确的描述。所以对运动员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必须综合解决的问题。在平时训练中,教练员应要求运动员能够快速有效的理解教练员的训练意图,在与教练员交流时能够将所见所闻触发的情感、思维转化为自我见解的理性思维,积极的进行有效反馈,进一步变成教练员可以理解的内容输出,便于教练员理解,达到良好的沟通,提高运动成绩;教练员应要求运动员准确的运用语言输出描述所学专项技术的动作要领、清晰理解战术的运用等,提高运动员专业技能的同时,锻炼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学习社会规范、社会技能的能力,便于运动员在职业生涯结束、职业转换后能够在社会生存和发展。
(五)大众传媒对运动员口头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传媒业正在迅速成长,并日益对现代生活产生影响。现代意义上的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社会在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化存在方式。就现代社会而言,进入大众传媒就进入了公共空间。现代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已成为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化存在方式。在科技的飞速发展过程中,大众传媒已然成为一种文化存在的新方式。
大众传媒的语言输入功能对运动员而言,与普通个体没有明显差别。运动员与普通个体之间很大的区别在于,运动员常常要面对媒体,在公众场合的语言输出机会要比平常人多。如参加获奖后接受记者采访或者参加新闻会等正式场合。
随着体育运动越来越被大众关注,体育的竞技精神越来越被人们认同甚至崇拜,运动员即代表着一种媒介形象,代表着运动天才、时尚引导者等等,并逐渐成为大家模仿、崇拜的对象,因此运动员在媒体面前的形象就显得更为突出,运动员语言能力在这里显得更为不可或缺。体育运动比赛作为人类的活动方式,具有明显的交际色彩,事实上,所有的体育比赛项目,无论是团体项目还是个体项目,都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运动员越来越多地在公众场合展示自己,积极的语言输出是受大众欢迎的。优秀运动员,应该具有正确的语言态度、语言礼仪,敢于与媒体及大众做积极的语言互动,并正确地做出语言互动,锻炼语言交际技能,培养积极心态,积累社会经验。优秀运动员拥有良好的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有利于与新闻媒体进行交流树立公众形象。在这里,大众传媒对运动员语言能力的影响更多地是对于运动员语言输出的强调。运动员借助于语言能力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学习社会文化,掌握社会规范、社会技能。只有掌握了社会规范、社会技能才不至于与社会脱轨,在到达退役年龄时,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这样的社会化才是成功的社会化。
三、结语
综合以上的研究,从理论层面上分析初步得出,影响口头语言能力的主要因素有生物基础、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工作单位、大众媒体。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每一个影响因素都对运动员口头语言能力发展及社会化起到不同的作用,缺一不可。结论与建议如下:
(一)影响口头语言能力的主要因素有生理基础、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工作单位、大众媒体。运动员的口头语言能力与其社会化的关系是通过各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出来的,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每一个影响因素都起到不同的作用,缺一不可。
(二)口头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运动员在其竞技体育和职业生涯中,通过语言的手段进行学习、接受教育,了解和掌握社会知识、技能、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会性,把自己融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自己能够在运动员职业生涯结束、职业转换后在社会生存和发展,更好地完成社会化过程。
(三)建议将运动员的口头语言能力培养纳入平时训练和比赛中,开展表演、朗诵、演讲、记者模拟会等锻炼口头语言能力的活动,提高他们口语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
(四)建议运动员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丰富扩充口头语言的词汇量,积累社会经验,以提高运动员口头语言能力及适应社会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10.
[2] 李现乐.语言能力研究述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9):94-95.
摘要:
意识形态的表达、展现及传播与网络传媒技术紧密关联,在深刻透析网络传媒技术本身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的学术难点基础之上,结合网络媒介意识形态传播的后现代背景解读,判断出在网络媒介时代,互联网等新兴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本身,表现出强烈的后现代特征,消解乃至颠覆了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而且媒介意识形态传播的社会发展宏观背景进入了后现代的符号生产和消费的社会。从而,网络媒介意识形态传播有了“日常生活化”转向。这意味着“媒介化生存”已成为许多人“在世”的方式,网络媒介意识形态传播进入“生活化”的空间和“生活化”的符号消费。
关键词:网络媒介技术;意识形态;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D64;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7)03006605
伴随云计算、大数据、传感技术等网络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意识形态传播内容及模式发生了极大变化,研究网络传媒技术下的意识形态传播成为当下一个研究热点。但目前学界基本聚焦于网络媒介作为载体如何传播意识形态的功能研究,更多地把网络传媒当作一种媒介工具,很少甚至忽略了对网络传媒技术本身的深刻特质进行探索,在学理上缺乏深入辨析意识形态的网络传媒技术与作为意识形态传播工具的网络传媒的区别,只有在厘清这个难点以及对网络媒介意识形态传播的后现代背景进行解读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更深入、客观地理解其传播转向。
一、媒介技术:工具还是意识形态?
网络传媒技术作为社会生活当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重要实践媒介,其提供信息生产与传播效率的手段、技艺、知识不断革新。如何运用网络传媒技术进行意识形态传播,首先要弄清楚这个基本事实:网络传媒技术本身是不是意识形态?单纯认定网络传媒技术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结合体,这没有什么问题。自然属性是作为纯粹的工具性的特质而表现出来,与社会体制、社会文化相脱离,表现为技术的客观存在,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表现一致,体现出技术的中立性,意味着价值中立。
以传播批判研究见长的法兰克福学派对此却有不同看法。马尔库塞认为,在现代社会,技术弥漫于社会各个角落,已经演变成一个无所不在的统治体系,即便认为技术仅仅是作为工具,但也不足以表明技术在政治上是中立的。因为只要使用技术,哪怕是当成基本的应用,在现实社会也已经构成人对人的统治方式的基础。“技术对现存事物的顺从主义使它们自身成为统治工具,成为意识形态。”[1]按照这个逻辑,媒介技术要达成意识形态传播或控制,有两个走向:要么成为意识形态传播的工具,要么最终本身成为意识形态(媒介即是意识形态)。霍克海默、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甚至认为:“电影和广播不再需要作为艺术……连它有意制造出来的废品,甚至也被认为是意识形态。”[2]这显然是对媒介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人与社会统治的夸张表达。在上述语境中,技术虽然显得无所不在,但又是抽象的,而媒介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具体可触摸的。由此,技术外化为媒介,或者说媒介取得了技术的代言权,为直观起见,或以媒介技术指代。
媒介通过“工具理性”悄无声息地消除了个体的反抗本能,实现了技术的意识形态奴役。“工具理性”以技术主义为圭臬,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强调效率标准。个体沟通需求时,总是希望媒介工具的技术化程度越高越好、便捷高效,于是,在媒介行业,技术标准取得了合理化的地位、获得理所当然的存在,最终实现了马克斯・韦伯所称的“手段目的合理化”。马尔库塞对韦伯的理论做出了进一步阐释:“在韦伯所说的合理化中,要实现的不是合理性本身,而是以合理性的名义实现没有得到承认的政治统治的既定形式。”[3]在“文化工业”的现代社会,媒介技术由此取得了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依照海德格尔的“技术不仅是手段,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4],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技术如何维持既定的存在。作为意识形态的媒介技术是非暴力的、温和有效的,结果却是技术统治的意识相比以往其他类型的意识形态更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可见,“媒介即意识形态”在于媒介对人意识的控制和操纵,使人的思想和行为一致化和规范化。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媒介具备实践意识形态职能,可以成为直接的生产力,并日益成为社会意识形态,这样一来,媒介“技术”与实践的差别就得以消除。由于媒介技术的日益进步,韦伯所谓的“技术合理化”的媒介系统被社会制度所吸收,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政治框架得以进一步确认,意识形态的社会问题解决要么剔除实践,要么把政治、经济等实践问题转化为技术问题,一切由技术安排寻求合理、有效的行动路线。从而,这种技术统治模式在表面上取得了社会问题“非政治化”的效果,表面上的合理化掩盖了意识形态的内在动机。法兰克福学派对媒介即意识形态的论证非常具有思辨性,角度新颖,其理论推导抽象而又“理性化”,但它却难以验证,过于强调媒介的力量,把媒介塑造成意识形态,无所不能,无所不在,并把社会的弊病归结为媒介或者技术本身。
显然,技术不是解决当今媒介化社会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亦非问题的“替罪羊”。尽管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追问:“人们真地能将作为信息和娱乐工具的大众媒介同作为操纵和灌输力量的大众媒介区别开来吗?”[5]那么,媒介技术就是意识形态吗?媒介技术到底楹挝铮吭凇豆赜诜讯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6]因此,有必要立足于马克思技术本质观的实践哲学来解读该疑问。
法国哲学家库斯塔・阿克斯劳斯在《卡尔・马克思思想中的异化、实践和技术》中不无深意地指出:马克思思想关键点之一就在于其对技术的深入透彻的把握,我们只有在深刻理解马克思对于技术诠释的基础上,才能对有更为清晰的哲学认识[7]。第一次工业革命不仅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更是引起了深刻的社会变革。马克思敏锐地捕捉到了“技术”这一影响社会巨变的核心要素。在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中,马克思把人类社会一切领域中的实际活动都理解为实践。俞吾金认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生存论的本体论解释框架内的实践概念”[8]。生存是人类面临的前提性问题,物质生产实践非常重要。在马克思那里,他对生产活动的优先性给予了充分肯定,“第一活动”就是生产活动,在生产活动中,技术及技术变化非常重要,技术革新甚至带来整个生产关系的变化,并最终推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因此,从本质上讲,技术是由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引发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技术问题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技术是一种生产力,它不仅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见,技术在马克思实践哲学中,在人类生存的现实生活层面,是与生产劳动实践紧密联系的。根据马克思的技术实践哲学我们可以认知,作为生产力的技术(包括媒介技术)与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不能等同[9]。
法兰克福学派看到了强大的媒介工业对社会控制的一面,但他们对媒介即意识形态的论述过于强调媒介技术的政治性,最终走向了技术决定论,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相背离。
总之,从唯物主义的实践角度考察媒介技术,可以认为媒介技术(包括网络传媒技术)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工具,本身带有强烈的文化或意识形态倾向,即社会属性。应用媒介技术背后蕴含着具体的社会制度以及意识形态。
二、网络媒介的意识形态传播后现代背景解读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滥觞于西方国家的一种泛文化思潮,表现为对西方近现代哲学体系的反思和分离。但无论是对于后现代的进化历程或是从词源学上来对其进行的考察都是模糊的,因而,关于后现代的解释一直没有定论。吉姆・柯林斯认为,后现代主义“没有一种涵括一切的理论范式能够提供适于解释后现代主义的定义”[10]。但这并不影响后现代主义表现为一种极强的对现代文化消解、颠覆的文化形态。后现代与当今的网络社会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特别是与自媒体时代的网络传媒紧密相连,都展现出去中心化、对统一性和同一性消解的特质。
在网络媒介时代,互联网等新兴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表现出强烈的后现代特征,对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进行了消解乃至颠覆:自媒体等新兴媒介的涌现对技术中心的瓦解,打破了意识形态传播的技术中心垄断,实现了技术分散化;网络媒介对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组织、机构权力的消解,使“把关人”控制信息传播的权威受到挑战,去中心化的社交网络传播日益兴盛;网络媒介对传统意识形态传播语言及传播文本的颠覆,迫使意识形态传播进行话语转换。
此外,网络媒介意识形态传播的社会发展宏观背景进入了后现代的大众传媒社会。鲍尔德温的大作《文化研究导论》中持有这种观点:“后现代性可以指这样的社会:它仍然包含着某些现代(不是传统的)的面貌,但是已经为大众传媒或消费增添或开放了重要的作用。”[11]大众传媒的社会和消费盛行的社会就是鲍氏所定义的后现代社会。汤普森在大众传媒社会的论断上更为大胆,他认为现代文化以及现代社会的一个核心就是大众传播的发展,甚至可以将其提升到中心维度的地位。继而,汤普森提出了“现代文化的传媒化”理论。汤普森认为,文化是作为一种意义形式出现的,主要体现于各种语言或者行动等具体的象征形式之上,也就是通过象征形式表达意义特征。对文化的各种阐释、分析,实质上就是对象征形式中蕴含的意义进行解读。
大众传播日新月异,特别是新媒体的崛起改变了“象征形式”在四大核心流程“生产、分配、消费、交换”的流转模式,使得意识形态第一次涌现为群众现象,O大扩展了意识形态的运作空间。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进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而作为普通人来说,这就是他们感知权力与国家意志等统治关系的社会背景。汤普森把关注目光从宏观性的意识形态政治传播投向了媒介社会中意识形态传播的日常生活背景,通过对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传媒信息使用、传播的考察,得出大众媒介象征形式所隐含的意识形态,“突出传媒信息所推动的意义服务于维持或瓦解、建立或破坏结构化社会背景的方式”[12]。确实如此,媒介化生存已经深入到当今时代的骨髓,网络媒介浸入到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象征。实质上,如今网络传媒的网络化、社交化、数字化进一步深化了大众传媒对于社会的影响,比汤氏所论述的走得还要远。意识形态传播已从政治领域向文化领域深化。
媒介意识形态传播的社会发展宏观背景进入了后现代的符号生产和消费的社会。“符号是人们共同约定用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13]在后现代的时空背景下,不仅网络社会是由符号组成的虚拟世界,就是现实社会也难免“穿越”、断裂抽离,表现为由各种五花八门的图像、媒介、音频等构成的时空错杂的感官世界,人们容易忘却传统,也缺乏富有创见的幻想,唯有在当下符号构成的世界刷满整屏的存在感。正如鲍德里亚所言:“当代电子媒介社会完全是一个模拟的符号社会,它是一个类象的新时代。”[14]技术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不仅使当今社会从一个注重生产的社会慢慢过渡到消费社会,更是使其成为一个以把符号的生产和消费定格为核心的社会。比如从当今社会对电子媒介苹果手机的消费中可以看出,苹果手机真实的使用价值已经被其本身作为一种价值符号所掩盖了,人们并不是首先关注其使用价值而是对其符号指向兴趣盎然。符号意义的生成是其中运作逻辑的核心环节,意识形态控制通过符号消费得以完成,进而其中潜在的意象在悄无声息中得以传递。
在网络传媒时代,人们依赖性地借助网络媒介,以之为载体,用声音和图像编码,通过具象符号将现实世界施之于符号化、景观化的呈现,这种呈现实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当然也有人为的文化创造成分。鲍德里亚认为:“消费是一个系统, 它维护着符号秩序和组织完整。因此它既是一种道德(一种理想价值体系),也是一种沟通体系、一种交换结构。”[15]在媒介信息的超负荷传播中,个体难以避免、或多或少地被裹挟在信息之中。信息时代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由各种信息编码的宏观图景,被动、无意识成为个体接受信息的一个愈发显著的特质,同时也是这个宏观图景的一个标志性注解。个体的想象力和文化自觉逐步退化,造成消费者的集体无意识。大众成了被信息所俘获的奴隶,首先是丧失了自我的主体性,只有通过消费,才能获得存在及符号的意义;其次是失去理性,陷入集体无意识。在“普遍丧失,不是个别丧失,是集体无意识,不是个别无意识”[16] 的场景中,编码得以实现,意识形态的意义结构得到构建。总之,在网络传媒的后现代语义中,意识形态的展现有了更多的符号表征及意义,值得意识形态传播研究者深究。
三、网络媒介意识形态传播“日常生活化”的转向
法兰克福学派“媒介即意识形态”的论断以及网络媒介的意识形态传播的后现代背景解读实质上是建立在工业社会后期,文化工业强大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个体和社会陷入到媒介化生存的境况之下,通过对社会学的批判和反思基础之上建立的。法兰克福学派把研究目光投向了社会实践领域,认为通过消费、媒介技术、大众文化的隐役,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接受意识形态的输入。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和个体生产的消费品很多具有文化符号的意义,某些消费品的文化符号甚至与国家的价值基础、信仰导向互为支撑。比如好莱坞的电影消费附加了太多美国的价值观,而这种符号消费往往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紧密关联,从而构建了消费社会的整体性意识形态。
网络媒介的兴起与普及,使其逐渐构建起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媒介化生存”已成为许多人“在世”的方式。新媒体重新定义了主体、受体、渠道、传播效果等内涵,开启了信息传播者、使用者的创造性,媒介技术渗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从而使信息的传播、创造、重组、变异变得更加日常化,普通大以自身对信息理解、接受的方式建构了另一种虚拟的信息社会。网络媒介的无孔不入,使得意识形态传播从狭隘的政治领域进一步转向更为隐秘和广阔的日常生活空间。大众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地就接受了政治意识和各种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稳定秩序的思想观念。日常生活实践作为人类一切活动的起点和共同基础,通常被理解为人类活动领域的基础性层次,具有无意识特征。它必然受到由“工具理性”和现代媒介技术所主导的文化工业和媒介组织的挤压和影响,“文化工业的每一个运动都不可避免地把人们再现为整个社会所需要塑造出来的那个样子”[13]。大众传播的媒体技术促使意识形态以各种有意义的象征形式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传播,而且使意识形态的象征形式扩展第一次出现了群众涌现现象,这意味着在日常生活层次的意识形态传播进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所以有必要把意识形态传播活动与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进行考察,关注零散的、实践的个体物质化的日常生活,意识形态传播在网络信息时代有了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转向的倾向。
网络媒介意识形态传播进入“生活化”的空间,表现为媒介与意识形态传播关系进入到一个包罗万象的日常生活实践空间,通过日常生活这个中介性的基础层次迈向政治与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在此人类整体的全部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形成,我们的各种需求和欲望、快乐和快乐的缺失等意识和情感都被卷入到技术化的媒介传播机器当中,最终以丰富的社会日常生活形式被纳入到意识形态传播范畴。日常生活与政治、艺术、宗教等有了更多重叠,日常生活的个人私人领域与公共生活领域也有了更多交集,但意识形态文化的高度专业化和技术化与日常生活是有距离的,这导致私人参与公共事务实际上处于匮乏的状态,普通人对于公共参与的鸿沟只是表面上得以克服,意识形态传播在所谓的公共领域通过工具理性和程序规制得到合理性的认可,现代技术和政治制度在日常生活中完成了意识形态无意识的实现。
同时,网络媒介意识形态传播进入“生活化”的符号消费,表现为网络媒介造就了光怪陆离的景观社会,蕴含于消费中的日常生活被推到了理论的前沿,媒体在市场经济中推波助澜,与消费文化一起“制造出与现存的价值观、体制、信仰和实践相一致的思维和行为”[17]。符号消费意味着符号本身作为一个系统所具有的系统性力量,能够对个体或社会产生影响和操控,而且在消费过程中对意识形态进行传导,对意义进行导向性、目的性的重构。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强势集团,通常利用媒介的外力影响或通过仪式感很强的方式内化符号的感召力。而商品由于在交易上是市场化、平等的形式,所以在外在形式上显得隐蔽很多,主流阶层(占统治地位的阶层)通过媒介鼓吹、塑造商品符号(赋予其意义、象征、身份、品位、个性),最终使得商品不再是单纯的、具体的物,而成为某种价值符号,以各种外在话语、图像表征来体现种族、阶级等意识形态,消费符号背后支撑的是严密的社会层级。符号消费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文化消费,反映了消费者的文化观念、意向、准则以及各自的生存样式和自我认同观念。这种认同和生存样式在看似日复一日的机械和重复的日常生活中微妙转换,并固定下来,“它体现着人的消费行为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而这种个性化恰恰在文化系统中又被同质化了,成为一种意识形态”[18]。电子媒介造就了景观社会,最终使自身也异化为消费符号,在消费中个体个性得到张扬,个体体验到存在,个体在无意识中陷入一种深层的幻觉,这种幻觉不仅体现于人的心灵层面,也体现在意识形态传播的文化层面。
总之,网络媒介意识形态传播有了“日常生活化”的转向,需要我们充分认识网络媒介技术,在工具和政治之间找到意识形态传播“生活化”的平衡点,从理论上做好研究和解读,提升我国意识形态传播的理论研究和建设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1]陈振明.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评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J].哲学研究,1990(6):68.
[2]马克斯・霍克海默,特奥多・阿多诺.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M].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29.
[3]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郭官义,译. 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39.
[4]孙周兴. 海德格尔选集: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931.
[5]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7]AXELOS K. Alienation,Praxis and Techne in the Thought of Karl Marx[M].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76:1.
[8]俞吾金.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反思――从抽象认识论到生存论本体论[J].哲学动态,2003(6):3.
[9]杨永清.超越工具本体的理论教育[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58663.
[10]罗伯特・艾伦.重组话语频道[M].麦永雄,柏敬,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36.
[11]阿雷恩・鲍尔德温.文化研究导论[M].修订版.陶东凤,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7.
[12]赵文荟. 现代文化传媒化视野下的意识形态――对汤普森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层开掘[J].江海学刊,2009(6):57.
[13]吴玉军.符号、话语与国家认同[J].学术论坛,2010(12):76.
[14]张品良.网络传播的后现代性解析[J].当代传播,2004(5):54.
[15]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49.
[16]张天勇.论符号拜物教――从媒介的角度看[J].重庆社会科学,2007(11):35.
[17]道格拉斯・凯尔纳. 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
[18]孟庆艳.符号消费的意识形态批判[J].与现实,2010(2):40.
Between Tools and Politics: The Diversion to Sociology of the Ideological
Communication of Network Media
HU Qiming
(The Base for Marxist Theory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 China)
Abstract:
The expression and propagation of ideolog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network media technologies. Based on the discri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work media technology and the ideology, through the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e postmodern background of the spread of network media ideology, the present paper draws a conclusion: the spread of the network media ideology has a sociological turn based on daily life. In the network media era, the Internet and other emerging Internet media as a means for spreading the ideology itself, show strong postmodern characteristics which even subvert the traditional model,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spread of the media ideology enters into a society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postmodern symbolic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This means that the “media survival” has become a way for many people to live in the world, the spread of network media ideology into the “living” space and the symbol consumption.
Keywords:
(一)城市图像与商业文化
商业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表现在商品的销售方式中。商品的信息要通过某种方式传递给消费者,各种广告图像就是传递各种商品信息的最直接方式。从最初的店铺幌子发展到今天的电脑复制图形,图像依旧是最有效的商品促销手段。图像对人的视觉刺激是最直接和形象的,然后对商品的概念产生形象的逻辑性,城市图像是一种商品的形式。人们在经过漫长的肢体语言和文字语言交流后,图像交流成为现代生活中时尚和高效的交流方式。商品的信息用最直观的图像轻松的表现出来,利用数字、文字、图形把商家要对顾客作的商品宣传简明扼要地放在各种媒体上,如商场的外墙、门口、店堂内的海报铺贴和悬挂,报纸杂志和电视影像等,眼睛和大脑记忆接受着连续轰炸,最终达到商品销售的目的。图像在这个商业过程中就成了一种消费形式,顾客很大程度上就是消费了图像中传达的信息,生活的实质也伴随着这种信息而改变,城市图像作为一种商品信息的载体成为商业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直观形式,商业文化就是在这种商品交流的基础上产生,随着商品的更新而不断沉积,城市文化由此也显得越来越丰富。
(二)消费文化与城市图像文化
图像消费时代,表面是消费了某种图像传递的商品信息,其实在图像的背后还隐藏着种种文化、意义和思想,我们消费的便是城市图像文化。或是个性时尚的现代文化,或是意蕴端庄的传统文化……
1.个性和时尚是消费追求的更新手段
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有着丰富的物质作为消费的基础,又有高科技作为手段,商品的设计也是趋于个性和时尚,这是设计师倡导的一种生活方式,为的是给人提供物质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愉悦,是人性化设计潮流所要求做到的。宣传商品的图像于是也变得越来越个性和时尚,图像中出现的人或物都在印证时尚和个性,我们注重图像甚于事物,重明星表现甚于产品事实。比如明星也成为了一种消费文化,也就是说我们都在消费明星图像,比如很多的售楼宣传。很多商品都请明星来做产品形象代言人,明星形象就成了资本,消费者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消费明星图像,消费文化蕴涵在图像的表现意义上,明星图像成为美的象征、心理情感的寄托和表征。明星象征的是新潮和前卫的文化,他们的消费就是时尚的消费模式。在现代人消费观念求新求异的时代,一个个性强烈和另类的形象代言人将带动一大批消费者跟风购买产品,从而给企业带来巨额利润,换个角度看,我们是在消费明星的生活方式和行动为过程,是他们的生活思维方式和对生活的理解。
2.传统概念是商家用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手段
全球经济在发展,城市在急剧增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消费文化成全球统一化趋势,创意图像越来越同质化,如何让视觉文化具有个性化特征成为设计师最难解决的问题。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对传统文化已经接触不多,但代表这种文化的传统图像却深入人心。于是在现代化高科技环境下的场景人物换成了具有民族传统内涵的人与物:少数民族的服饰和舞蹈动作,传统生活中使用的家具物品,民间工艺品等都出现在消费图像中。在西服流行的城市一夜之间满街晃动的是身穿唐装的人群,装潢材料使用高科技产品的建筑的门和窗子上都一股脑儿地贴上了传统的剪纸……这是传统文化在人心中的牢固记忆。农民丢失了土地,失去了生长农耕文明的原野,但把萌生于此的文明带去了城市,人无法割舍过去,今天的人们仍然带着过去的记忆,昨天依然存在,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人们实际上无法在思想和精神上接受突然摆脱过去,这种对传统依恋的情结于是成为了宣传消费文化的手段,我们消费的是一种寄托对传统情感的符号。
(三)欲望消费
心态也成为了一种消费文化。在这个消费主义的时代,消费成了社会组织的原则,我们的消费欲望改变着消费的传统。当从70平米的房子搬进独立住宅时,人其实是消费了欲望,消费了潮流和焦躁,是想从消费中找回自尊和等级。在超价值的欲望消费中,人能从中感受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在被社会承认的同时获得了自我欲望的展示和宣扬。欲望消费完成的过程还有很大程度是“面子消费”。为了满足脸面,会进行不理性的消费,甚至是炫耀,这样的心理催生了社会多样的设计,利用中国人的种种要“面子”心态制作各种各样的图像充斥城市的街头巷尾,称之为传媒文化的一类,植根于民族的文化思维中。
二、图像消费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纵观图像消费的种种现象,对室内设计行业的影响则是巨大的。当今城市文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商业文化、大众传媒文化和消费文化,多种文化一起构筑了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现代室内设计当然是无法逃脱这种快餐式的图像消费影响的,因为人已经被嘈杂怪异的城市图像带入了消费的怪圈,顺应潮流,设计师才能生存,若创导时尚,则能建立消费潮流。
(一)现代室内设计的图像化特点
由于图像充斥着我们每个人的大脑和视神经,不可避免,人类的思维便会被简单的图像化。城市是个巨大的素材库,历史、宗教、自然与现实生活的任何一条线索都可以演化为一个创造者艺术灵感的起点,室内设计师的设计灵感便是对客观自然的幻化和对人的经验的诠释,用图像表达即是最好的载体。从室内设计的含义探讨,似乎设计师就是对空间环境的操控,将三维空间合理分割组合,充斥家具与陈设,形成一个既能满足人的日常生活有呢过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空间。但事实不然,在城市图像侵入室内设计空间后,设计师便不再淡定,他要做的其实只是图像的拼凑罢了。“快餐文化”时代,城市内大量或明或暗、或静或动的视觉图像已经符号化了,影响着设计师的思考方式和设计手法,不再能静心思考,代之而至的是消费的狂躁。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设计师可以根据人类集体记忆中关于城市的深厚文化记忆开拓思路激发灵感,在从具象到抽象的进程中,城市图像资源为室内设计的风格和理念演变出更多的类型。既然室内设计已成图像文化的思维之表达,符号化已是大势所趋。图像是实现视觉冲击的源,不间断的冲击与重现,图像即成熟为视觉符号,具有象征价值和意义,引起视觉审美的泛化。设计师要保持思维的正维度,因为室内图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审美的诸多理论,如果简单地符号化,恐怕室内设计将流于形式,再无内涵文化可言。
(二)室内图像是大众交流消费欲望的载体
人需要在交往环境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展示,室内环境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点。文章前面已经提到中国人的面子消费一题,这样看事实是大众在消费图像。室内六个界面的图像各有风采,视觉中心的感受对消费者产生心理生理诸多方面的影响,消费者需要通过图像来暗示或展示自身的某种消费欲望,设计师需从消费者的心理感受来打造符合消费心理的空间环境。比如茶馆文化衍生出的室内图像系统,茶馆已然是一种高品质而悠闲的生活方式象征,茶馆消费亦是某类人的生活品质符号,既然消费者是通过这些符号来实现自身价值,那茶馆的室内图像系统即应为传递这种思想与象征服务。而中式传统建筑与园林的文化内涵正迎合了这种要求,所以,我们看到很多茶馆的设计已经符号化:虚竹、坚石、漏窗、原木、青石板、陶瓷陈设……能说明茶文化的只有这些带着文化烙印的道具了,正是这些元素给消费者提供了消费图像中符号指代的象征,营造的室内空间也成了附庸风雅的载体,满足了消费面子也满足了消费欲望。
(三)设计师的思考设计
一、要积累语言,更要积累生活
一个人的生活经验是发展语文素养的前提条件。阅读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语言文字信息激活生活积累,形成再现和再造表象的活动。所以茅盾说,读书应当一边读,一边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生中去看。萧乾则有阅读是用“库存”去兑取“现金”的巧妙比喻。就作文而言,生活是作文之源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语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更要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目前,积累生活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现在的学生生活积累并不富有。这使他们很难理解那些内涵丰富的文字材料,中华民族的许多传统经典成了他们难以消化的“残羹冷炙”,影响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削弱了积累的欲求,从而也影响了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儿童观察自己的生活,观察自己和周围人们的日常活动,扩展儿童对生活的体验和认识,帮助学生积累生活,是非常必要的。
二、要积累古典诗文,同时要重视现代信息的传输
我们应该认识到,现时的积累应该区别于过去私塾时代的背诵,因为学生面对的文化语境已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中国曾经是诗的国度,“不学诗,无以言”。出口言诗,是当时文化人的“集体无意识”,相沿下来,知识分子言谈、交往、抒情、论政,都离不开诗──或者引用诗或者创作诗。在这种环境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是可能的。而现在,整个文化语境已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大众传媒文化占据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如果不作引导,只是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古典诗文,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因此,现时的语文教学在注重传承的同时,应该赋予古典诗文以新意,注重联系实际,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要重视现代信息的传输,尽可能地反映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和表达的愉快,引导他们主动阅读,广泛涉猎,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积累。
卡通式油画;卡通现象;审美趋向;油画语言
[中图分类号]J21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6-0024-02
一、引言
还记得当年一群小孩子围在一起看“大闹天宫”的欢呼雀跃吗?还记得嘴里天天叨叨念着的“美少女,变身!”的狂热心情吗?还记得因为看机器猫、铁臂阿童木、蓝精灵、黑猫警长等等和爸爸抢电视的疯狂之极吗?还记得天天看着汤姆和杰瑞、兔八哥、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熊猫晶晶等等这些长大的童年吗?还记得......
二、卡通式油画在我国产生和迅速发展的缘由
1.电视媒体的传播
“卡通一代”作为一种新的“创造性”的姿态出现,在探索个人意识和现实虚无感的同时,还在于探索视觉上瘾性的图像表达。卡通的历史源头是些取悦他人的、简单的视觉信息,是被潦草地涂鸦而成的漫画,是带来激烈批判色彩的视觉信息时代,以图像来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时代已到来,而信息时代图像的传播主要是靠传播媒体,如:广告、杂志、DV、电视、影视等。就像在西方以及亚洲的日韩等国经济的高度发展,也随之带动了传播媒体业的进步,具有卡通特点的东西迅速传播开来。
2.世界卡通式绘画的艺术氛围影响
就整个世界范围内来看,卡通式绘画掀起的革命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这也为卡通式油画在我国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大环境。在世界美术舞台上,卡通式绘画几乎是在世界各地的艺术界同时萌芽的。但最早形成气候的是在日本,这也要归功于战后日本的漫画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日本的漫画最先影响的就是本土的艺术家。如,奈良美智就是最典型的将卡通形象引入油画作品并在国际上获得极大成功的艺术家,他作品中卡通式的小孩形象可爱中透着攻击性,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成为青少年喜欢的偶像。
3.油画自身的包容性和消费心理活动与大众审美趋向的转变
油画作为一种绘画工具而言,自身的包容性是卡通式油画这种新的油画语言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因素。油画作为绘画艺术的一个主要门类,不论在材料本身还是效果上均有较大的包容性和可塑性,也易于将卡通因素吸纳并应用到其中,达到相应的艺术效果。当然,艺术家们在不断的创新过程中,油画本体语言在画面中所占比例或多或少都在慢慢起着变化,卡通式油画也可以看做是动漫卡通作为构成画面的一个因素、一个参与者与油画材料结合出新的绘画语言。
(1)与中国传统漫画的关系
早在公元11世纪的北宋时代,就出现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漫画――《瓷画官吏图》。在一个瓷瓶的瓶肚上,画着一个大腹便便的官员,造型简练夸张,具有讽刺意味。在这之后出现了种种具有讽刺意味的漫画。但当时的还不能被称作是漫画,叫讽画、讪画、笑画等等。
(2)与现代卡通漫画
现代卡通漫画大部分是来源于国外的。也有一部分是带有浓重的绘画意味的我国自产动画。但是卡通式油画并不是借用油画这一绘画表现手段来重塑卡通形象。动漫形象仅仅是在某种程度上触碰了画家的灵感,或者作为画面中的某一个因素参与到作品创作中去。也就是说,卡通式油画是油画语言在新阶段的新表现,之所以称作“卡通式油画”仅仅是对这一类型的油画表象的一个统称。因此卡通式油画也仅仅是作为一个绘画语言与方法进一步丰富和扩充了日渐庞大的油画语言体系。
(3)与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的名称最早出现在50年代的英国,后来广泛运用在美国的艺术作品中,被用来称谓一种大众流行的艺术现象。波普艺术家使艺术和工业机械文明相结合,并利用大众传媒加以普及。他们用通俗易懂的,颜色鲜艳刺代激的,以及具有代表时代特性的人或物作为创作因素来吸引大众的目光。代表画家有安迪.沃霍尔,利希滕斯坦等。
(4)与90年代中国实验绘画
90年代初关注都市现实生活的新生代艺术的出现,新生代艺术家所追求的都市题材日益成为中国现代艺术的主流。为前卫艺术找到了现实的根基,也确定了整个90年代前卫艺术发展的基调。代表人物是刘小东和喻红等。
三、结语
当前中国油画的泛卡通现象正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并且影响着很多当代艺术家。在文化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人类的情感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在个人的虚拟的理想世界中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着,激发着我们的缤纷想象。卡通式油画代表了一种新生力量,是我们理解人生、诠释艺术的一个方式和载体。它放弃了批判与讽刺,带着乖巧的甜美、儿童般的天真与简单和对生活的渴望与害怕来到我们中间,在它的世界里,我们将一颗背着重担的心放归蓝天碧海,躲在它制造的温暖小窝中体验童年的欢乐,也在它的脸上写下对生活的无奈与不满足。
[1]易英著.学院的黄昏[M].湖南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