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范文

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1篇: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范文

【关键词】 新能源 发展 能源 强度 经济增长 影响

为了减少对非再生能源的使用,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世界各国开始了能源开发的进程,并且在近几年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众所周知,目前我们普遍用的太阳能,就属于新能源的一种。新能源还包括,风能、海洋能、潮汐能等等,这些新能源的使用,充分的体现出了能源综合利用的效益,为全球环境的保护以及能源的节约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一、新能源与能源强度介绍

1.新能源介绍

(1)新能源的内容

通常,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开发利用的一些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等,除了这些以外,新能源还包括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由于常规能源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组成,它们的长期使用,导致了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为此,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点的新能源在当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

(2)新能源的特点

新能源的特点有很多,具体而言,系能源的资源比较丰富,可再生性比较强,可以供人类永续的利用,例如风能。风能的开发利用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并且可以保证人类的长期开发利用。另外,新能源的能量密度比较低,需要大的空间进行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应先个比较小,含碳量很少,这为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

2.能源强度介绍

“能源强度”,也被称之为“单位产值能耗”,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部门或行业单位产值在一定的时间内所消耗的能源量。另外,从国家的角度上分析能源强度的涵义,则为国内一次能源使用总量或最终能源使用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可见,能源强度所反映出来的是,我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并且,能源强度受一些列的的影响,如,经济结构、经济体制、技术水平等,这些影响因素导致了能源强度不断的发生变化,影响着各国社会的发展。

二、新能源的发展对能源强度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

当前,由于新能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导致对能源强度以及经济的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也为世界和平以及环境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

1.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能源强度的影响

由于能源强度代表着“单位产值能耗”,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弥补常规能源的不足与空缺,对环境的损害很小,适合当前的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新能源的利用,减小了单位产值能耗,换言之,新能源的使用,减小了对资源的消耗,却又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其中的经济收入,以我国为例,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为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保障。

2.新能源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新能源自身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特性,这就决定了系能源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新能源在使用的过程中,它的成本较常规能源来说比较低,重复使用性强,从企业的发展角度而言,新能源的使用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经济的发展效率,为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能源开发成本,也推动了新能源产业在我国不断的兴起,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从环境的角度而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其目的在于减少环境的压力,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同时,对与人类来说,环境的不断转换,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新能源使用可以减少大量的车辆以及工厂等对环境的污染,也减少了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但是,在实际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当中,单纯的去加大对新能源开发的投资成本,并不是一个科学的举措,由于单纯的去加大对新能源开发的投资成本,对能源强度的控制并不是那么容易掌握,所以,企业在新能源的投资方面要适度的掌握投资成本,根据企业的发展的实际情况而确定投资成本的多少。一旦对新能源开发的投资超过了企业经济发展的自身的符合能力,就会使整个企业的经济系统瘫痪,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的影响,同时,也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

三、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新能源已经不断的发展起来,与此同时,新能源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能源保障。目前,我国提倡新能源的使用,以减少我国的一些非再生能源的使用,对环境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积极的促进的作用。能源强度是指能源利用与经济或物力产出之比。从国家的角度而言,能源强度是国内一次能源使用总量或最终能源使用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本文将对新能源发展对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一定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王栋,潘文卿等,中国产业CO2排放的因素分解:基于LMDI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32).

第2篇: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范文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融资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127-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致使各国纷纷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新能源作为重要战略决策。中国更是出台了一系列有利措施鼓励新能源开发利用,但是新能源在开发过程中,仍然存在投入资金少,成本难以降低、开发后续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新型金融产品将在政府的推动下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一、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将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能源战略提上日程,相继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企业投资新能源领域,极大地促进了新能源产业发展,使中国新能源产业初具规模,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核心技术的缺失。在中国新能源产能的快速膨胀中,中国某些新能源开发生产的核心技术不足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致使新能源开发和应用成本较高、产品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2.产业链不完整。新能源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中国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时间较短,所以目前新能源总体产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链不完整,且有短暂的暴利行情引发了盲目投资等现象。

3.开发资金不足。新能源开发利用,需要大额的投资资金,目前投资主体较单一,主要是政府和国有大型企业投资,投资额度十分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二、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

1.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概念。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是指一种对未上市新能源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是在投资欲望与投资手段冲突和矛盾中孕育出的新的投资工具。

2.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融资模式。基金按照发行方式分为两种:一种为私募基金,基金的设立面向少数投资者,以非公开方式募集资金;另一种为公募基金,在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下,向不特定投资者公开发行投资受益凭证,基金需要向市场披露信息。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不能简单粗放,无差别设立,每一只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不可以随意对任何新能源进行投资,采取无序竞争,危害国家能源产业战略与国际竞争力的打造。国家应该依据新能源行业特点,按照新能源种类设立专项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长期投资、控股为主、专业管理、稳定回报的基金管理理念决定专项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采用私募方式最为恰当,融资范围限制在专业投资机构与能源企业。但是,专项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并不意味着将社会公众排除在新能源投资之外,这与设立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的目的背道而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借助社会养老基金、保险等形式社会公众投资才能实现。合理的融资模式有助国家新能源产业战略的实施,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国际新能源产业竞争。

基于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与强调专业发展方向,国家应该成立一系列专项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如太阳能产业投资基金、风能产业投资基金、地热产业投资基金等,通过私募方式成立专项基金;与之配套还要设立两到三只以公募方式存在的中国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专项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可以相互投资,募集对象以与能源产业有关的企业以及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为主,相互投资可以避免出现各类新能源产业恶性竞争,而且募集对象面向能源产业内企业有助于专项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的行业专业化运作,并且只要在中国依法注册的能源行业内企业都拥有平等资格投资新能源产业,包括根据WTO条款拥有国民待遇的“三资企业”。另一方面,中小投资者以及国内外专业投资可以通过中国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进入新能源领域,这样既可以分散新能源产业投资风险,又便于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新能源产业。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以公募方式成立的新能源产业基金加上以私募方式成立的专项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组成的纽带式综合组合投资方式,可以将全社会各方面资源统筹纳入国家能源战略中,最大限度提高各类新能源产业发展潜力,推动中国能源产业整体升级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目标是十分有益的创举(如图1所示)。

三、结束语

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新型的金融产品,在政府的推动下将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第3篇: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范文

关键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利用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013-1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与农民的问题是关系到我省是否能稳定快速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清洁能源将成为城市能源的主要形式。

1 中国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我们国家的新能源高速发展,太阳能、生物能等等连带的产业都实现了快速增长,水电装机超过2亿千瓦,风电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太阳能的利用产业及数量居世界前端,太阳能产业在快速发展中。我们国家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是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整体上缺乏科学规划。产能过剩危机和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明显。尤以光伏产业和风能产业突出。

(2)发展不平衡问题。一是新能源利用的产业从技术设备、生产环节到应用、输出,需要形成合理的整条的产业链。二是社会投资不均衡。从整体情况来看,风能和太阳能的领域投入资金较多,生物能源以及核电的投入偏少,而地热、沼气等能源领域的投入就更少了。三是城乡发展的不均衡。新能源在农村地区应用较少。

(3)技术创新问题。新能源发展所需的新技术是个很大的难题。

(4)新技术如何投入使用的问题。新能源规模化生产之前的成本也较高,配套设施跟不上。

(5)利益结构问题。我国在新能源方面存在基础设施和基层公共服务能力严重缺失的问题。

2 我市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应做以下工作才能解决上述我国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

(1)科学论证新能源的潜力,我市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想得到充分利用,就需要科学评估城市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资源潜力。

我市能获得新能源的资源数量和开发利用条件、潜力的评估,是利用的基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因种类较多,集中度较低,能被利用条件也不同。

(2)我市需要合理规划资金的投入,以及在合理投入时的利用规模。新能源的资金的多少与政策以及资金投入的多少有密切的关系。拿生物能来说,秸秆、畜禽粪便等容易收集利用的数量与能够作为沼气应用、秸秆发电等利用的规模有很大的关系,它不仅与我市的农业政策有关,而且与我市市政府给予资金的多少、技术支持有密切的联系。

我们规划的任务就是在发展与减排之间求得一个平衡点。

(3)我市需要继续调整能源利用结构,优先开发沼气、天然气,适当控制煤炭的利用,是调整现阶段能源结构的主要任务。我市是我省煤炭生产规模较大的县级市,在以往的农业生产结构中,煤炭占70%。今后我市需要大力发展沼气、天然气的利用率,适当优化产业结构。

(4)做好地质勘探,制定科学的开发方案。要充分摸清地下煤的储藏量,制定科学开发方案,是我市今后开发过程中能够实现低碳化的关键。

3 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市政府应出台战略计划加强产业引导

根据我市具体情况,考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市场的运行,建立和完善的新能源节能体系,建全能源管理和咨询机构,使政策对新能源和节能产业的制度保障具有综合性和战略性。

3.2 加大技术创新,加大投资力度

技术创新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我市目前的新能源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因此要特别加大对主要技术的研发力度,从专业人才方面,我们需要注重新能源研发的技术性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政策倾斜,形成集研发、应用于一体的创新体系。

3.3 坚持实用性第一的原则

首先是加强我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其次是完善财政补贴机制。需要在补贴领域和补贴方法上进行扩展,如财税支持等。最后是调整能源产业结构。

3.4 促进经济发展与新能源的供给需求的平衡

调整我市的能源利用政策,鼓励使用新型能源,大规模启动城乡市场,建立绿色能源的品牌。

3.5 实现多元化发展

大力发展除风能、太阳能之外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质能源、沼气等。生物质能源在中国发展潜力巨大。我市应重点发展沼气与太阳能的利用。

3.6 开创新能源家居理念,强化新能源需求意识

加强鼓励企业、家庭更多的使用新能源产品。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价格补贴等措施降低价格门槛,推广我市城乡新能源设施的应用。

我市要想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得到不断提升,就必须坚定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战略。

参考文献

[1] 汤倩,金银亮.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研究.现代商贸工业,

2010年第17期:14-15.

[2] 李抒望.科学发展观的新诠释[J].实事求是,2004,(2):

19-21.

[3] 赵玉文,王斯成,王文静,等.光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06-2007)[R].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办公室,2008.

[4] 金灿荣.中美新能源合作还得靠内功[J].中华新能源,

第4篇: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范文

目前,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水力、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能产业均实现了高速增长,水电装机超过2亿千瓦,风电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规模稳居世界首位,太阳能光伏产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可以说,我国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是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1整体上缺乏科学规划 产能过剩危机和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明显,尤以光伏产业和风能产业突出。

1.2发展不均衡 产业链不均衡。新能源产业从上游技术设备、生产环节到应用输出,应形成合理的整条产业链;投资不均衡。从新能源的整体情况看,风能和太阳能领域投入资金较大,生物能源、核电的投入比例偏低,而地热、潮汐、沼气等能源领域更少。新能源发展的战略意识存在局限性;城乡不均匀。新能源在农村地区应用较少。

1.3技术创新问题 技术创新是新能源发展的瓶颈。目前,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几乎清一色从国外引进,自主研发企业数量少、投入少,既有的成果实际推广应用成效甚微。

1.4技术应用问题 新能源规模化生产的成本较高,配套设施跟不上。

1.5利益结构问题 我国在新能源产业方面面临着基础设施和基层公共服务能力严重缺失的问题。只有突破体制障碍和能源结构利益障碍,新能源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2.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2.1 科学评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资源潜力 合理利用城市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需要科学评估城市(有时包括其周边地区)可获得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资源数量、质量、开发利用条件,利用系数的评价和利用潜力的评估,是利用的基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因种类繁多,集中度低,利用条件也各不相同。

2.2合理规划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资金可获得量、当前利用量与政策以及资金投入量密切相关。以生物能为例,秸秆、畜禽粪便和林木薪柴等可收集利用的数量与可作为沼气、秸秆发电、气化液化等利用的规模,不仅与农业政策有关,而且与政府给予的资金、技术支持有关。

2.3能源结构的低碳化 由于目前国内外未将水电、核电以外的可再生能源列入能源消费核算体系,可以以下几组数字进行说明。中国一次商品能源消费结构是:石油19%、天然气4%、煤炭70%、核电1%、水电7%;世界一次商品能源消费结构是:石油35%、天然气24%、煤炭29%、核电5%、水电6%。在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里面,煤炭占了70%,水电、核能等新能源只占8%。改变以煤为主的中国能源消费结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可能实现“发展”和“低碳”两个目标。

2.4 调整能源产业结构 优先开发水电,适度控制煤炭产能增长,是调整现阶段调整能源结构的主要任务。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一次农业生产结构中,煤炭占70%。我国电力结构特别是电源结构明显不合理,水火电比例为1∶5,火电比重偏大,需要继续贯彻优先开发水电的方针,并加快发展核电,优化电源结构。

2.5 做好地质勘探等前期工作,制定科学规划和开发方案 在充分摸清煤油气田的地质构造特征、储存状况、储量规模及分布等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开发方案,是今后开发过程中能够实现低碳化的关键。

3.促进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措施

3.1政府应出台战略计划加强产业引导 根据中国国情,考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市场的运行,建立和完善新能源和节能政策体系,建立能源管理机构和咨询机构,发挥后发优势,使政策对新能源和节能产业的制度保障具有综合性和战略性。

3.2加大技术创新和投资力度 技术创新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中国目前的新能源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因此,要特别加大对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力度,从人才方面,注重技术性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投资巨大的新能源技术研发,必须以国家投入为主、社会资本参与的方式,建立公共研发平台和检测平台,成立工程技术中心,在技术研发、风险投入、上市融资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形成集研发应用于一体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

3.3坚持实用性第一的原则 首先是基础设施的完善。如电网布局、新能源汽车赖以运行的充电站建设等,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为新能源的应用提供基本条件;其次是完善补贴机制。需要在补贴领域和补贴方法上进行扩展,如财税支持等;最后是调整能源利益结构。关键应该通过补贴或绩效考核等途径,对现有能源利益结构进行调整。

3.4促进经济发展与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供需平衡 调整国内的能源消费政策,鼓励使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启动国内市场,建立绿色能源的民族品牌。

3.5实现多元化发展 大力发展除风能、太阳能之外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质能源、沼气、垃圾焚烧、地热等。生物质能源在中国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可用的农林有机废弃物年产能4.74亿吨标煤,利用边际性土地种植能源植物年产能4.25亿吨标煤,两项合计年产能8.99亿吨标煤。应重点发展农林废弃物(如秸秆)发电、生物质液体化(如生物柴油)和生物质燃料等。

第5篇: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范文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策;政策支持;金融支持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指令计划项目(课题编号:S090410)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一、河北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能源约束下河北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必要性。河北省作为我国传统产业大省,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早中期,主要特征是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进程加快,大规模基础建设层次升级,产业结构中钢铁、电力、石化等高耗能产业占较大比重。近几年来,由于自身资源供应有限,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能源约束问题越来越明显。河北省经济发展的能源约束主要表现为:一次能源相对不足,人均资源储量偏低;能源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传统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自给率逐年降低;能源利用率低,节能降耗任务艰巨;传统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面对河北省经济发展的能源约束,必须加快调整能源结构,转变能源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使新能源产业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二)河北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意义

1、近年来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使传统能源产业发展受到限制,新能源领域的正向效应正逐步体现出来。尤其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对原有经济增长模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反思,越来越多地把新能源视为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新能源产业将成为人类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的重大契机。

2、发展新能源产业有助于摆脱能源约束,保障全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使很多产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是新能源产业几乎未受影响,反而更具竞争力。新能源产业正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并且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目前,河北省新能源发展已经初步显现出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新能源产业将促使河北省经济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发展新能源产业,开发利用新能源,对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煤炭资源等传统能源带来很大的环境问题,而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了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大大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从根本上缓解了环境保护的压力,新能源产业将成为河北省绿色经济增长点。

二、河北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1、河北省具有较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大部分的太阳能等级属于三类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000~5,850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3.8~4.5KWh/m2,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河北省保定市被科技部认定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基地、国家太阳能综合应用科技示范城市。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风电整机等一批重要项目落户保定“中国电谷”,基本形成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新型储能设备、高效节能与电力自动化等产业体系。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国内唯一、世界第二的具有全产业链的太阳能多晶硅电池生产企业,拥有国内唯一的太阳能电池研发中心。河北省邢台市成为全国首个“太阳能建筑城”,自2007年以来,节约标准煤1万多吨,减少二氧化硫、灰尘等排放物6,800多吨,节电3,300万千瓦时。

2、河北省拥山纳海、地貌丰富,有着多处极具开发潜力的风场,拥有得天独厚的风能资源。区域陆域风能资源总储量为7,400万千瓦,目前探明可开发资源达800万千瓦。在风能的开发利用方面,主要是风力发电。目前,河北省已建成的风电场有围场红松洼风电场、张北长城风电场、尚义满井风电场、丰宁鱼儿山风电场和康保卧龙山风电场等,总装机容量为325.75MW,居全国排行第二。2009年8月河北建投蔚县永胜庄风电场工程、利华尖风电场工程、东杏河北风电场工程、东杏河南风电场工程公开招标,逐步投入建设。

3、河北省是农业大省,秸秆资源达到4,000多万吨,除了养殖、造纸利用外,还富余1,200万吨。另外,随着牧业、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便资源已具规模。生物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目前仍主要是生物质能发电,但为数还不多,石家庄、邢台、邯郸三市已有生物质发电项目。《河北省“十一五”生物质发电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十一五”期间全省生物质发电装机达到100万千瓦,在有条件的地方规划和建设20~30个生物质综合利用农作物发电项目。

4、河北省地热田分布广泛且埋藏较浅,全省已探明的深层地热资源和浅层地温能储量巨大,位居全国第三。地热资源可采量相当于标准煤93.83亿吨。虽然目前在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方面还未形成规模,但具有广阔的前景。当前河北省地热资源的利用方式以供暖、洗浴、养殖及温泉疗养为主,平原已开发利用地热井210眼,山区开发利用地热井77眼,山区温泉47处。目前,深州市已经建成10多眼地热井,可替代100多座锅炉,年可节约用煤5,000多吨,并可大大减少烟尘污染。

(二)河北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不足和缺乏有效的融资机制。(1)大多数新能源系统的初始设备投资较高,科研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并且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成本高、资金不足问题严重;(2)新能源的推广利用,其社会效益显著,但经济效益不高。新能源产业投资主体较为单一,一般还是靠政府投入,风险投资严重不足;(3)新能源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新能源领域的起步发展以新兴的中小企业为主,相对弱小,政策性补贴明显不足,而且在获取银行贷款方面往往也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和机制。

2、技术水平落后,创新能力弱,技术人才缺乏。新能源产业是新兴高技术产业,起点高,体现科技。但河北省新能源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较为薄弱,大量关键设备还依赖进口。新能源项目的基本技术普及程度低,技术水平落后,技术沟通难度大,技术人才缺乏,现有技术难以转化成产品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结构不合理,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河北省新能源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重。目前,太阳能和风能产业发展较快,其他方面还未形成规模。另外,电力总装机容量2,850万千瓦,其中水电、风电、生物发电分别占河北全省装机总量的2.7%、1.4%和0.34%,三项合计占总装机容量的4.4%,远低于全国24%的水平。总体来说,缺乏具有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分散发展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4、管理体制不健全,政策支持不足。近年来,河北省逐步加大了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但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在这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总体来看,政府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成果转化与工程化的宏观调控力度仍然不够,激励和支持措施不足,缺乏相应的风险保障机制。

三、河北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规划,建立多元化的新能源产业结构。由于河北省拥有丰富的新能源,具备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资源察赋,并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因此,建议结合国家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编制,根据全省总体部署,继续深入研究河北省资源特点和优势,合理定位其新能源产业和布局,实行积极的新能源发展规划目标,以至少不低于全国同期平均发展水平来规划新能源发展战略。加强对全省新能源工作的统一领导,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分散性和重复性,改变现有的结构性缺陷,建立起多样化的新能源产业结构,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从外部约束向自愿发展的方向转变,促进其合理化发展。

(二)推动技术研发,培养、引进技术人才,全方位开放河北新能源产业市场。河北省人口数量巨大,人均资源少、人均技术资源少严重制约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除主要靠自身的努力以外,必须强化内引外联,注重引进和合作。1、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技术人才。目前,京津冀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人才济济,科技开发潜力巨大,产业基础雄厚,可利用其推动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2、对接国家新能源科技重大专项,促进生物质能工程技术中心、国家风电产业等平台等在冀落户,大幅提升新能源利用量和新能源装备产业水平;3、加强市场培育和开发,以规范化促进其产业化发展。政府应转换职能,可以成立相关的行业协会,给新能源行业协会和商会在自律、产品标准、资质认证、政策研究等方面提供更大的空间,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全方位开放河北省的新能源市场。

(三)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集群化发展战略,建立新能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产业的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区,形成的一个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集合体。除保定市“中国电谷”之外,河北省内几乎没有大规模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形成区域内或区域间的配套企业集群。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集聚进程,在资金使用率、资源配置、信息共享、生产效益、节能减排等方面充分体现集聚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更长、更完备的新能源产业链及产业体系。通过龙头带动、规模化推进来带动新能源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对已经形成的成熟型产业集群,政府更应大力支持其实现升级改造,使其具备持续的增长潜力,从而将河北省的新能源产业做强,提升自身竞争力,利用规模效应真正拉动河北的经济增长。

四、构建河北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资金不足和缺乏有效的融资机制是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面对的巨大障碍和难题。探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意义重大,我们有必要构建一个科学的金融支持体系,为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融资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其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支持是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关键。特别在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政策支持尤为重要,其他投资体的介入谨小慎微,政策资金的引导将起决定性作用。

1、根据河北省现实情况,研究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制度框架,实现制度创新与拓宽融资渠道功能。鼓励参与合作,吸引省外甚至国外金融组织或大型企业的合作性投资,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国内新能源企业到海外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2、应该在加大政府资金投入进行扶持的同时,放宽限制,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新能源行业,参与新能源的投融资活动。正确引导资金的合理流向,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为河北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创造便利条件。

3、将鼓励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利用作为一个着力点,采取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提供投资担保和发行企业债券等融资支持,给予其投资补贴、贷款贴息甚至采取部分资本金注入等综合方式,对民营企业进入新能源产业的投资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二)提供多样化、优质的金融服务。构建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必须注重金融创新,积极开发相关的金融产品,为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多样化、优质的金融服务。

1、设立新能源投资基金。首先,政府专项基金的引导不可或缺;其次,通过引导民间资本富裕的自然人、企业法人为发起人设立新能源投资基金,也可以发行新能源投资基金的证券吸引民间剩余资本。一方面可以解决新能源企业资金短缺和资本快速扩张的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培育发展大型新能源企业,促进河北省新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2、建立区域内新型金融机构。(1)可由河北省政府、区域内的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等发起,设立河北省内开发型银行,资金来源可以通过发行新能源相关债券来解决。通过开发性金融构造融资平台,引导商业金融的资金投入;(2)可成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如专门商业银行性质的科技银行。其业务包括专门针对新能源产业中的中小企业及其科技创新提供政策性金融服务等。

3、创新金融产品。例如,实施新能源资产证券化、引导新能源产业投资信托融资产品。并且完善信贷担保,鼓励科技信贷,成立专门服务于科技创新的信用担保机构,鼓励各类商业银行增加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信贷支持。

(三)建立风险投资和防范机制。新能源产业是新兴产业,面对各种各样的高风险。构建河北省新能源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投资和防范机制,避免后顾之忧和金融风险,才能确保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建立新能源产业风险投资机制。规范风险投资的运行模式,使风险投资组织方式向多模式发展。引导资金投向新能源产业,大力投资于新项目和新技术,加快风险投资市场发展,通过在风险资本市场上公开发售股票的方式进行筹集。尽快推出针对中小企业的二板市场等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利用金融手段规避和尽量减少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金融风险。

2、建立新能源产业风险防范机制。首先,针对新能源开发风险、产业化风险和生态风险实施保险创新,切实增强对新能源信贷的风险分担能力。促进保险观念创新,突破传统保险经营的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和管理体系,突破展业、承保、理赔、精算和风险管理等传统技术约束,结合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各阶段的特定风险积极探索。拓展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可建立专门的保险投资基金,通过证券投资基金或信托方式投资于新能源产业或各类风险投资机构等;其次,提高风险预警能力,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建立合理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新能源产业加强监测。及时跟踪了解市场变化、企业经营状况,通过现场监控和非现场监控等多种手段全面掌握和防范风险。

3、正确认识风险,持谨慎态度应对。金融机构在投资新能源等高风险行业及其相关金融资产时,应持谨慎态度,避免盲目。河北省在继续鼓励和吸引外商投资新能源产业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审核力度,尤其要警惕境外热钱以攫取短期高额收益为目的的投机行为。

五、结语

面对经济社会中的能源约束问题,新能源产业将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目前,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已初步取得成效,例如保定市的“中国电谷”,是国内最早涉足新能源产业的国家级高新区。但新能源产业是新兴产业,短期内还不可能替代传统能源,在其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大多资金短缺和缺乏有效的融资机制;技术水平落后,创新能力弱,技术人才缺乏;结构不合理,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管理体制不健全,政策支持不足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大力发展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第一,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规划,建立多元化的新能源产业结构;第二,推动技术研发,培养、引进技术人才,全方位开放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市场;第三,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集群化发展战略,建立新能源产业集群;第四,构建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包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供多样化、优质的金融服务,建立风险投资和防范机制。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全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让新能源产业真正成为河北经济发展的绿色增长点。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凤起,周大地.中国中长期能源战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2]张扬,朱锡平.循环经济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3]辜胜阻,王晓杰.新能源产业的特征和发展思路[J].经济管理,2006.6.

第6篇: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范文

关键词:能源;新能源;经济增长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的消费水平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离不开现代能源体系的支撑。经过工业革命一百多年来的变迁,人类已形成了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供应体系,但由此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一方面是化石资源的有限性问题引人关注,另一方面是环境问题特别是化石能源燃烧释放二氧化碳所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大力发展新能源由此成为应对能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选择。

一、发展新能源是引领经济增长的重要选择

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当今新能源通常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能、氢能、核能等,是一种已经开发但尚未大规模使用,或正在研究试验而尚需进一步开发的能源。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对其生存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入和能源开发技术的发展,人类更是将能源的开发利用概念转向那些清洁燃料和可再生能源。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不仅十分突出,而且将长期存在。要彻底解决这一矛盾。就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发展新能源。

1 发展新能源是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客观要求。新能源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它的开发已成为21世纪我国的能源战略。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紧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中国也随之加快了对新能源和节能减排工作的相关部署。无论是风电、核电还是太阳能,国家都将给予大力的政策财政支持。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对外依存度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也要稳定外需,还要选择那些潜在市场大、带动能力强、吸收就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加以培育,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 发展新能源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选择。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基本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新能源是促进消费、增加投资、稳定出口一个重要的结合点,也是调整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一个现实的切入点。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经济总量目前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但却不及老二日本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中国在经济上差于日本,不只是总量上差距甚大,也在于经济结构和增长质量上存在落差;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单位能源每千克油当量的使用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计,中国约为0.7美元,而日本同样能源使用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却高达10.5美元。日本未来经济增长的优势也明显,这不仅因为日本能源效率高,而且其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处于世界前列。中国不迎头赶上,超越将是一厢情愿。而且还应看到,中国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中国能源消费中煤炭占了70%,石油供需矛盾也越来越大。可见,未来世界的竞争,将集中体现于新能源开发的竞争:谁掌握的新能源研究和开发技术越多,谁就将获得竞争的优势和主动权。

3 发展新能源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而我国已把开发利用新能源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只有把握世界产业技术革命的新趋势,才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发展史一再证明,历次爆发的工业革命,无一例外地都与能源使用上的技术进步、推陈出新息息相关。如今,在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双重冲击的背景下,新能源的不断推广和使用,引发了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浪潮。我们必须把发展新能源产业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来认识,把它作为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复苏、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举措,作为推进经济长远发展、创造新的经济繁荣的重要引擎,作为抢占未来经济制高点的战略产业。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式增长方式造成中国能源后备储量不足,资源过快消耗,从而影响能源安全和长远发展。发展新能源势在必行,而且时间和速度都很重要。

二、新能源在引领经济增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期,处于需要大量消耗资源的重化工发展阶段和基础设施建设高峰期,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条件。如果继续沿袭以“高投入、高增长、低效益”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支撑,环境也难以承载。能源问题尤为紧迫,必须勇于面对,才能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在新能源发展前景一片光明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开发利用规模、科研水平,还是产业发展等方面与国际水平有很大差距,面临着巨大挑战。

1 人们对发展新能源的认识乏力。能源问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已成为中国和世界都必须严肃面对并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本出路是大力发展没有环境污染的新能源。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开发新能源,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些同志对发展新能源的认识相对滞后,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其原因主要在于,新能源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还不够明确,认识不够,缺乏清晰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人们还没有自觉使用新能源的意识。

2 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力不足。由于设备技术落后,我国发展新能源的成本还比较高,严重阻碍了新能源的发展。相对于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来说,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其前期投入成本高,风险大。加之新能源产业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水平较低,技术开发和设备制造能力较弱,一些关键技术和设备长期依赖进口,导致产品成本高,与化石能源相比,缺乏竞争力。同时,新能源的核心技术和基础性、前沿性技术研发缓慢。例如,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每千瓦时发电成本约4元左右,上网电价约4~5元,是常规电价的8~10倍,让其与常规电平起平坐,根本不具有竞争力;风电以30万千瓦的火电机组为例,常规电每千瓦装机平均成本是4000元,而风电每千瓦的平均成本是9000元至10000元。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或是政策虽有支持或不能到位,风电在竞争中是不可能在市场上生存的。

3 新能源产品的需求乏力。新能源市场保障机制还 不够完善,没有形成连续稳定的新能源市场需求,从而使新能源发展缺少持续的市场拉动。在目前没有完全反映“资源、环保、持续”的能源价格的体制下,除了太阳能热水器,大多数新能源难以与化石能源去竞争。这也成为新能源无法市场化、产业化的根本瓶颈。如,国产光伏组件绝大部分出口国外,尤其是欧盟国家。2006年我国生产的370MWp光伏电池组件中,大约仅有10MWp用于国内,其余98%均依赖出口。我国光伏系统应用程度比较低,2006年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只有85MWp,消耗的主要份额为农村电气化。而在国外,美国、西班牙、以色列等国家,由于太阳能热发电起步较早,政府支持的力度大,市场发育比较好。

4 新能源发展的相关措施乏力。近些年来,我国在鼓励新能源发展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并陆续颁发了诸如《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明确了中长期发展目标和规划。但是,目前国家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整,相关政策之间缺乏协调,各级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还远远不够。如:太阳能、风能、锂电池还未建立系统的产业体系、产品检测标准、国家标准等等几乎全是空白,市场准入门槛很低。许多作坊式的小企业虽原料低劣、加工粗放,但以低价“优势”左右市场,不但影响了行业形象,还阻碍了品牌企业对前沿科技的追求:大量隐患产品充斥市场,鱼龙混杂,使消费者真假难辨。

三、发展新能源是引领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实现全面小康的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因此。我们必须顺应时展潮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1 提高全社会对新能源的认识。新能源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随着人类对新能源产业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国家政策不断完善,它,必将由补充能源逐步提升为替代能源、主流能源乃至主导能源,这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因为背后推动它的,不是几个企业、不是几个国家,不是一般的力量,而是以新能源产业革命为标志的人类生态文明进步的巨大力量。基于这样的理由,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财政、税收、利率、价格等经济杠杆,以强制收购、绿色配额、价格分摊等强制性法律手段,财政补贴、降低利率、低息贷款、扩大信贷、加速折旧等经济手段来推动新能源持续稳定地发展。应当制定扶持新能源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法规等,把新能源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作为一项基本的能源政策抓好落实。

2 加快新能源技术产业化和装备制造能力的发展。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把发展新能源作为顺应科技潮流,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文章:一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重大装备扶持项目中。要重点扶持风能、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产业化和装备制造。二要集中一定财力重点支持新能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性、前沿性的研发,通过招标形式调动产学研各方面的力量攻关新能源关键技术。三要与先进国家签订新能源技术交流与合作协定,对新能源技术的引进实行进口税减免,从而提升新能源自主创新能力,为将来抢占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3 进一步深化能源体制改革。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愈显得重要。如同国防安全要由军队来保卫一样,我国能源安全的保障需依赖于能源产业。但是,从当前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来看,如果不尽快加以解决,不仅不能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要,而且还可能影响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因此,我们必须按照观念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能源体制改革。提高能源市场化程度,完善能源宏观调控体系,不断改善能源发展环境。主要措施是:加强能源立法;强化安全生产;完善应急体系;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推进价格机制改革。

第7篇: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范文

关键词:新能源;新技术;汽车企业;氢动力;电力驱动系统;燃料电池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47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9-0090-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9.043

对于每一个行业来说,创新都是其发展的根本,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同样如此,随着我国市场竞争机制的逐渐加剧,汽车行业也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势,成本的增加以及能源的过度消耗等都对我国的企业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挑战。因此,想要实现企业的高效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技术支持,需要不断对新技术和新能源的利用进行开发和研究,降低汽车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新技术和新能源为汽车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本文对当前我国汽车企业发展中的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实施策略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1 我国汽车新能源和新技术的概述

1.1 汽车企业的新能源简述

第一,氢动力。这一新能源的应用主要是在宝马和本田两个汽车企业中。对于宝马汽车企业,其在发展氢动力的过程中为汽车设计了一套高端的绝热储气系统,其通过多层的复合材料应用将储气系统设计成一个中空的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避免外界温度的影响,降低储气系统使用过程中温度升高可能造成的爆炸等危险事故,通过该技术的应用能够将氢气使用在汽车的动力系统中,为汽车运行提供充足的动能,且氢气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气体几乎不存在,对当前的大气污染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改善措施。

第二,电力驱动系统使用。对于该系统,其主要是将传统的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改为电动机,通过该动力系统的使用将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应用变为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汽车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在该技术的应用中,其所产生的输出扭矩相对于燃料系统来说更强,在当前已经具有了非常广泛的市场。然而该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项非常严重的限制,那就是电能的储存往往很难满足电动汽车的长时间运行,由于相应的电能储藏设备开发一直没有太大进展,导致该技术的应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第三,燃料电池。这种技术主要是以氢气甲醇作为主要的燃料,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燃料的化学反应产生的电能为汽车的驱动系统提供充足的电能,这种新能源在使用的过程中主要产生的是水分,对环境的污染很小,因此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新能源开发项目,对于这种新能源开发技术,其在提供动力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氢气和氧气在实践的化学反应,而不是能源的燃烧,不会出现有害气体的排放。此外,通过该技术能够实现能源的充分反应,提高了能量的转换效率,同内燃机相比,其对环境的污染更小,是当前比较流行的新能源之一。

1.2 新技术介绍

第一,混合动力技术。这一技术是当前比较成熟的汽车新技术,已经有一些汽车企业将其应用在具体的生产中,而其中比较著名的则是丰田企业,其将混合动力技术和环保理念进行了有效的融合,从而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在当前的汽车混合动力技术中,比较常见的是汽油机和电动机混合以及柴油机和电动机的混合两种形式,这两种混合动力技术主要应用在汽车的电动机和发电机上,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混合动力技术。

第二,复式内燃机。这种技术主要是对于发动机的点火方式进行了改善,像汽油机,其采用的点火方式是火花塞点火,而对于柴油机,其采用的则是活塞压燃方式,两种点火方式主要是根据燃料的燃点以及存在的形式,通过对应的点火方式能够对燃料进行更加充分的燃烧,提高了发动机的能源利用率。此外,通过两种点火技术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汽车发动技术,那就是汽车压燃技术,这种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对燃烧时间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使燃料的燃烧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保证了汽车运行过程中的能源利用率。

2 汽车企业实施新能源和新技术的策略研究

2.1 加强人员的管理

对于汽车企业来说,人员的管理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对工作人员的能力进行有效的提高,使其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开发中,特别是对于压力较大的领导队伍,只有不断提高领导队伍的整体水平,保证领导队伍对整个技术开发部门的关心和帮助,才能使技术和能源开发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新技术和新能源的开发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为此,企业需要通过如下方法来对技术和能源开发员工进行培养:首先,对其进行良好的培训。通过技术培训使技术人员能够对最新的能源和技术发展形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还能使技术人员认清能源和技术的开发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采用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机制来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行有效的开发,为此可以通过绩效管理以及工程进度审核等方式来对技术人员进行意识的强化和能力的开发。

2.2 优化内部结构,科学配置

对于汽车企业发展来说,员工的有效利用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对汽车企业内部机构进行科学的配置能够使企业的科研机构更加简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此外,人员和资金的合理分配使企业的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在进行新技术和新能源的开发过程中出现劳动力的重复投入,降低汽车企业的开发成本。在进行新技术和新能源的开发时还需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对企业的研发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降低研发过程中的人员和材料的过度消耗,减少企业新能源和新技术开发过程中的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对研发过程中的成本进行预测和计划等活动,能够对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开发价值进行准确的估算,从而了解这种新能源或者新技术是否具有开发的必要性。对于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开发来说,领导阶层的管理力度和管理效果是决定研发成功的重要决定性因素。

2.3 认真考量新能源和新技术项目

对于新能源和新技术项目,其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对该项目的未来生产效益等进行科学的判断,只有保证了项目的可行性,才能在这一基础上来进行技术方案的设计和研究。而在进行设计方案的设计和制作时,可以通过多个项目的设计和对比来选择最佳的运行方案,但对于设计项目的选择来说,其质量和成本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进行实际的研究和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新技术和新能源的及时利用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技术应用来促进技术的开发。此外,通过新技术和新能源的应用能够对其中存在的实际性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发现,从而对其进行更加全面的改善。

2.4 责任制度的实行

对于汽车企业来说,通过高效的技术开发设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是其最主要的目的,因此在进行汽车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将技术和能源的开发责任落实到每一位负责人身上,这样能够增强设计和开发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开发的过程中更加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细节和问题,为企业的发展赢得良好的口碑。此外,通过责任制度还能够将开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行有效调动,通过明确的责任来提高参与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开发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此外,还可以将开发新技术和新能源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材料损失同开发人员的收入进行挂钩,通过这种方法来对开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行有效提高,且通过该制度的执行,研发人员在开发新技术和新能源的过程中能够更加自觉地去提高技术的高效性,通过生产成本的节约来促进自身的发展。

2.5 增加资金和设备的投入

近年来,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这给汽车企业的技术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各种新技术和新能源的开发使得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对于新技术和新能源的开发,其中消耗的成本和设备非常大,这对汽车企业的发展来说是一项非常大的成本支出,为此,如何提高汽车企业的新技术和新能源高效开发是当前汽车企业面临的重点问题。在进行新技术和新能源开发的过程中,很多的汽车企业采用的设备复杂程度较高且运行成本高昂,一些汽车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往往不会对企业的研发设备进行更新,这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为了保证汽车企业的新技术和新能源开发能够不断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汽车企业需要尽快引进新的开发设备,并增强开发人员对设备的应用能力,将这些设备的价值进行充分的挖掘。此外,对于新技术和新能源的开发,更多的是考虑其未来对企业发展的价值,而对于开发成本的过量看重往往会导致汽车企业的开发能力受到较大的限制,为此在进行新技术和新能源的开发时,重视成果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汽车企业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开发过程中,如何使其快速地应用在生产中并得到市场的认可是久远的任务,因此,汽车企业在进行新技术和新能源的开发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对研发人员的重视,通过各种制度和激励手段增强新技术和新能源的开发力度。该工作还需要研发人员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具有扎实的理论技术,因此,汽车企业需要不断加强对研发人员的技术培训,帮助其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中义.论当代汽车企业如何实施新能源与新技术

[J].科技创业家,2013,(5).

[2] 孙晓华,李明珊,刘小玲,郭少蓉.新技术冲击、产

业演化与公共政策选择――以新能源车为例[J].系统

管理学报,2015,(3).

[3] .汽车技术的发展动向及我国的对策[J].汽车

工程,2009,(11).

[4] 李东卫.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挑战及对策[J].广东

经济,2011,(2).

[5] 陈柳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其困境摆脱[J].

第8篇: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范文

【关键词】:电力新能源;安全;高效利用

1、电力新能源的概念及其特性

新能源是指在传统能源之外的一切可利用的、有待推广的能源形式。电力新能源是指应用新的科学技术将传统能源之外的一切可利用的能源进行开发,并应用到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领域中去。电力新能源大部分都是可再生能源,比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等。电力新能源的应用不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具有清洁、可再生等有点。但由于当前的技术能力的限制,电力新能源具有随机波动性大等特点。所以将大规模的新能源电力接入到当下的电网中,会对当下的电网的电力系统结构、运行方式、控制手段、输配电等造成严重的影响。

2、新时期电力新能源的具体利用

2.1太阳能光伏发电

(1)电压波动

毋庸置疑,要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那么太阳的光照强度便成为影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的首要因素,我们知道,太阳的光照强度也不是人为可以决定的,它要受到天气和季节条件的影响,这样一来,自然条件的变化的不可人为干预的,那么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就会从自然条件的不断变化产生不稳定性。新时期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的应用,基于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就要充分预估到从电网中瞬间脱离对系统电压产生的影响,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小这种不利影响。

(2)谐波

谐波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但是在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进行发电时,系统中的并网逆变器在转换电能时必然会产生为数不少的谐波,会对电网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此一来,就需要加强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的检测工作,这也是控制畸变率的有效手段。在利用太阳能光伏技术的时候,如果是直流电并入电网系统,那么其所产生的电压畸变率尚处于国家电网相关标准的允许范围内,然而若是要将电压变入电流,则会产生大量的谐波,这样一来电压的畸变率就会超出国家标准,因此可靠的检测技术是防止这种严重畸变率的手段。

2.2风力风电

风力发电的原理比较简单,就是利用自然对流运动产生的风力带动风车叶片转动,但是这个转动可能会很慢,达不到风力发电的速度要求,这时就需要借助风力增速机来增强叶片的转动速度,一旦达到了一定的转速,动能就可以转化为电能了。但是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尽管风力发电节省了大量的能源,但是这种发电方式对风能的利用率还是存在偏低的状况,仅仅从理论出发,风能发电机能够发挥的最大风力才只有全部风能的59.6%,实际应用中的利用率则更低。由此可见,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新型的新能源发电方式,其未来可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应着力于研究风能的利用技术,推动风能利用率的增长。

2.3清洁煤的使用

清洁煤是一种新型的煤炭资源,这种煤炭资源将普通煤炭的燃烧率大大提高,减少了燃烧过程中的浪费。清洁煤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原煤的加工技术。要将原煤进行继续深加工,型煤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加工之后煤浆和配煤也可以用于选择。水煤技术也是一种新型的清洁煤资源,在煤炭原料中掺入相关的添加剂,使得煤炭的状态油固态变为液态,这是一种很好的混合燃料,能够实现喷燃,也为运输提供了便利。二是从煤炭的烟气净化技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便是湿式的石灰石装置。另外,外脱氮氧化物技术也是实现烟气净化的先进技术。要使得煤炭降低污染指数,那么新的燃烧技术的出现尤为重要,当前应用的技术包括煤气联合的循环、整体地煤气化联合循环、增加液化床的联合循环。

3、促进我国电力新能源高效、安全应用的有效措施

3.1电源响应的应对措施

加强电源响应的主要手段就是需要提高技术能力。当下我们可以适当引进国外的一些先进的新能源发电、输送以及平抑电力波动的一些新技术,以提高电力新能源的发电效率以及应用效率,确保新能源电力能在电网中安全运行。除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外,我们也应该加强自主技术研发,国家应该重点扶植新能源技术开发,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适当支持。通过加强技术开发,提高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率。

3.2电网响应的应对措施

新能源电力存在电网扰动的缺陷是当下新能源电力在电网中无法大力输送的一个重要因素。新能源电力的电网扰动是受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相关特征所决定的,这就致使了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电压耐受能力以及通能力低的现象。解决新能源电网扰动问题就需要采用合理的低电压、高电压或不对称穿越的方式,改变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阻尼性,使其存在电力系统电网相应的惯性,为新能源电力的安全、高效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解决新能源电力的电网扰动问题提供支撑。

3.3负荷响应的应对措施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电力开发利用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电力系统对一些较大负荷都有了一定的调节能力,但新能源电力系统对外界环境的抗干扰能力显然还不够。一旦外界对其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干扰,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在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整个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功能瘫痪。所以,还必须加强对调峰技术的升级研究,提高系统的调峰能力。同时还需要充分应用新能源发电设备的集中布局,充分发挥使用距离优势,全面提高新能源电力的高效利用。同时分区域与远距离解耦连接输送电力,也能提高电力资源的高效传送,同时有效规避掉部分区域电力系统不稳性以及波动性。

结语

综上,在发电的技术方面,正在向着应用新能源和可持续的方向在发展。能源的巨大消耗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共同的问题,国作为一个能源十分短缺的国家,更应该注意发电新能源技术的利用。我们相信,在了改革几十年的积累,我国一定能够走出一条更为环保而可持续的发电的道路。

【参考文献】:

第9篇: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范文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策

一、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一)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增强

近几年来,新能源政策不仅涉及整体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还涉及到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领域,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有利于鼓励新能源积极拓展市场,实现新能源的产业化与规模化(见表1)。

(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新技术的应用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新能源发电技术有了很大的突破,特别是太阳能热利用、小水电等技术处于世界前列。

据估计,到2020年,我国将拥有覆盖总集热面积为3亿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器。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不断提高,目前多晶硅电池转化效率达到14%~16%,基本与世界水平持平;在风电技术方面,我国掌握了1.5~3.0MW风电机组的产业化技术,对于3.0MW以上的风电机组,也掌握了其技术特点及制造能力,能够制造出各种技术类型的零部件及相关设备,对于陆地上的风能开发及海上的风能开发能够发挥其有效作用;清洁煤技术方面,也形成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地位,造就清洁煤领先地位;生物质能技术方面,能够满足我国多种生物质原料的要求;农村沼气技术开发与利用技术逐步成熟,将获得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同时生物柴油制备技术水平快速提高,应用领域扩大。

(三)发展规模逐步扩大

在资源规模方面,随着全世界对新能源的重视以及新能源开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新能源的开发程度越来越高,我国每年技术可开发水能资源量已经达到5.4亿千瓦;生物质能资源利用量为2.7亿吨标准煤;可利用风能总量为10亿千瓦;地热可采储量约相当于4626.5亿吨标准煤,此外其他新能源储量丰富,亟待开发。

在产业规模方面,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规模已经居于世界首位。2015年,我国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突破4亿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容量比例超过30%,其中,风电装机容量位于世界第一,2015年新增的装机容量为858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达到9000万千瓦;光电产业新增加的装机容量产国41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新增加的装机容量为9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950万千瓦。

(四)投资总量稳定增长

近年来,在全球对于新能源产业投资额逐年降低的情况下,我国对于新能源产业的资金投入在持续增长,新能源产业投资额从2004年的21亿美元,快速增加到2014年的895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我国对于新能源总投资将超过5万亿美元。除了建立新能源专项发展基金、政府直接投资等措施推动新能源发展,政府对于新能源产业的投资,也鼓励和吸引了社会资本进入新能源领域。

二、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规划不合理,执行不到位

1、政策规划不合理。首先,新能源发展政策中缺乏涉及未来新能源整体战略、总体调整新能源各行业关系的基础性法律法规,同时在制定新能源发展规划时相对于经济改革进程、环境保护策略的协调程度不够。在规划过程中,发展目标要求大多体现在产能目标上,缺乏相关环节产业链的平衡问题以及技术评估问题。例如,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法》提出了项目审批机制、资金扶持机制、定价机制、税收机制等相关机制,也规定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总体发展目标等,但目标和体制之间缺乏统一协调,导致在其施行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风能电网消纳问题的出现、核电发展具体规划不明确等。

2、政策执行不到位。由于内容上的理解偏差性或者执行单位的执行力度问题,有些政策根本无法做到上下系统的统一进行,而且还会出现更多产能过剩、价格冲突等问题,以至于严重阻碍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二)关键技术薄弱,缺乏专业人才

1、关键技术薄弱。由于发达国家长期掌握新能源核心技术专利,并且我国在新能源技术研发一直进展不大,导致我国始终没能完全掌握新能源关键技术,并且新能源设备的关键零部件、重点工艺等也大多数都是通过引进、购买和转让得到的。以光伏发电为例,作为原材料的高纯多晶硅材料在我国的供应极其稀缺,其中的95%需要从国外进口。硅片切割技术、切割设备、电池设备等基本被发达国家垄断。同时,由于技术落后,新能源产业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自主技术的缺失,导致了市场份额的流失、利润的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在新能源技术开发和运行管理方面,我国缺乏“高精尖”人才,并且人才吸引力不强、技术人员流失严重,导致新能源技术的研发进程缓慢,创新能力不足。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中,新能源相关专业少之又少,因此新能源行业缺乏大量高素质的专业对口人才,目前新能源企业中有86%的人才并非新能源专业毕业,企业对专业不对口的员工在培训大大增加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96%的新能源企业希望国家的高等教育加大对新能源人才的培养力度,以从根本上解决新能源企业的人才质量和人才储备问题。

(三)融资渠道受限,融资壁垒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