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能物流的应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物联网 智能物流 应用研究
前言: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来延伸和创新就形成了新兴的网络技术,这就是物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可以说是在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在信息技术项目中的一次的飞跃。而且随着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和更为广泛的应用,这对我们人类来说,是对我们生产生活的一次革命意义的改变。当前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对于物联网以及其更远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期望,特别是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经济状态不理想的今天,物联网以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全世界形成了一种热潮。
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情况
目前我国物联网技术已经在仓储物流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应用,而且在其他领域得到广泛使用的技术也多种多样,其中主要得到广泛应用的有:通信、网络、智能仓库储藏、传输技术以及感知技术等方面。
图:物联网技术要素框图
(一)网络的通信技术
我国现代化的物流总发展趋势是基本上的网络化和智能化。在企业制造时,其生产系统和现代的智能仓储配送之间都会有着一些相互的有效配合。仓储系统就产生这个大系统里很重要的部分,其在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这些企业的内部系统的网络架中,其作用就是将企业内部的局域网络当作主体,根据主体建立起来一个独立性的网络系统。在面对较大的物流网络时,相关的物流公司都会需要借助其局域网和互联网网络系统来共同管理每一个网点中的仓储信息,最后再进行相关信息的传达。物流店、物流中心、物资配送点三者之间会进行信息传输,这也是应用了全球物联网的技术。从2009年起,将无线局域网来和仓储业的物联网技术结合起来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二)物联网的感知技术
当前我国的仓储行业中,应用最多的就是物联网中的一种感知技术,在很多现代的仓储配送中心这种感知技术相当的普遍,这种感知技术最为常用的就是其中的RFID技术,运用RFID技术可以将成本降到很低,同时,将RFID技术中的手持连接终端为基础的话,可以大幅度的提高速度和效率。一些普通的仓储系统的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也到了很多的应用,这里的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不是RFID这种的感知技术,指的是在拣选工作时的作业系统。对RFID技术的完全利用,可以把进出库的订单通过拣选进行有效的分类,分类之后就可以将货物运输到指定的货位,运用这项技术时的操作系统较为简洁而且很实用,应用更为广泛。
二、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物流中的关键技术
(一)物流行业的物联网通信技术
在局域网范围内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会留有和互联网、无线网扩展的接口,不方便布线的地方运用无线网局域网技术。在大范围的物流传输和运用信息系统,经常会用到GPS技术、互联网技术相互结合的一种方式,组建一个货运的联网,来实现物流运输和车辆配货和调理制度,这样可以实现这一套整体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综合起来说,就是物流行业方便的移动和储存许多货物,就是通过运用物联网来实现。
(二)物流行业常用的智能技术
除了上文说道的感知技术以外,还有很多的智能技术,比如在网络通信方面,就会御用无线的移动通信技术、3G技术以及直接连接网络的通信技术等等,运用这种技术可以使我们的交流更为便捷,就像我们现在常用的手机来上网或者打电话,其中就应用了无线的技术;在仓储的智能物流中心,采用的技术就是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管理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等等,通过智能化的管理,在节省了人力的同时提高了生产和管理的效率,这种技术使得物流中的很多程序合为流水线工作,通过机器和计算机的正确编程,让物流行业效率提高,让消费者们在更快的时间内收到自己所购买的商品,智能化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在物联网中的两项关键技术
物联网我们常用而且较为使用的是以下两种技术。(1)传感器技术也是计算机使用的关键技术。就如大家所熟知,到目前有很多的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而自从有了计算机只要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计算机就能处理。(2)RFID标签也是其中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是结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结合在一起的一项综合技术,RFID在物品物流管理和自动识别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智能物流中物联网的技术应用
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物联网在智能物流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人们也将这项技术应用到了别的领域,对于物联网在智能物流中的应用研究也在不断的进行着。
(一)智能的交通管理技术
为了减少现在的交通堵塞现象,我们应该利用科技的手段来账务实时的道路信息,首先的问题是我们不知道货物、行人、车辆在某一地区的移动状况。所以,获取信息是重要的一步,我们可以再路边建立一些传感器,这样就可以取得实时的交通信息,这样就可以方便的调整路线,避免了交通拥堵的状况,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简称一条智能化的“高速公路”,利用车辆和网络连接,通过传递车辆实时路况信息来更改更为合适的路线来改善交通状况,提升交通的效率。
(二)智能危险品物流管理技术
我国在危险品物流的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的漏洞,监管不明确、物流效率低等因素会成为发生事故的隐患,这将阻碍了危险品物流的进展。到那时通过物联网的RFID技术就可以对危险品物流进行监控管理,可以运用GPS、GIS、智能传感技术等科学的信息技术来进行危险品的物流监控,可以实现对危险品的安全报警和位置跟踪等功能。当危险品装在车上时就开始了监控系统,信息采取系统会还是的采集车内的温度、湿度、烟雾的一切可能使危险品保障的信息,使得运输员和远程控制中心都能实时掌握当时的状况。
(三)智能冷链物流的管理技术
冷链物流的管理在药品和视频的生产运输过程中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视频监督法律来规范冷链的管理。现代我国的冷链管理有很多弊端:(1)大多为人工测量和记录;(2)不能实时的取得当时的状况,监管严重脱节。在应用了RFID的技术后,就可以在冷库中装置一个RFID的读取器,通过贴有RFID感温标签,就可以实时的采集苦衷的存储环境的温湿度,就可以采用相关的技术来进行调节。通过GPS技术可以在车间内安装一个能接受指令的终端,这样就可以用手机或者PAD等方式进行远程管理、下达指令等作业。
四、结语
物联网技术的产生与应用为我国的物流领域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智能物流的发展,物流的运输方式也将发生很大的改变。通过现在的物联网技术可以让我们节省人力物力,节省时间和经济。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物联网要想有一个更为高级的物流管理要求,还需要进行大量投资和研究和研发,不过值得肯定的一点就是,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是人类迫切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杨志华;物联网技术及其在智能物流中的应用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2、03(15):22-23
[2]常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等院校物流实训中心建设研究[J];山东大学;2012、10(20):55-75
【关键词】烟草;现代物流;智能物流;RFID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是联系生产和消费、城市和农村的纽带。随着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日益普及,先进的现代物流业务已成为降低运营成本、改进客户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本手段。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最及时的连接和最高效的运转,对整个行业产业链、供应链进行梳理、整合和提升,是增强我国烟草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1、智能物流概述
智能物流(Intelligent Logistics,IL)是基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处理、流通和管理技术,完成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多项基本活动的整体智能社会物流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本人认为,单纯的自动化不是智能,自动化仅仅是让机器模拟人的行动,而智能化是让机器学会人的思考,与简单的机械化模拟相比,有学习、有分析、有区别、有应对才是智能的特点。
2、智能化与物联网
物联网是将其用户端扩展到任何物品之间进行信息通信的一种网络。狭义的物联网可以按字面理解为把物联成网,即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标准协议把物品与互联网联接起来,以实现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动态跟踪,精确定位,随时监控和有效管理。
对于现代烟草物联网的智能化,一方面通过横向整合,实现同类资源集约化,可以从烟叶生产到最终消费者购买卷烟,对物联网追踪的各个散点进行整合分析、实现信息共享,各点有机联动;另一方面通过纵向整合,按专业化类别对流程各个时期进行信息归类,深加工后使各个环节更加优质、高效。
3、智能化与供应链协同
供应链协同体系的智能化应用,是为优化供应链决策,每个供应链成员不仅对自身局部优化,还考虑供应链系统的整体影响,与其他成员协同运作,达到智能配货、补货、协调的目标。在交互过程中学习,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结构和行为方式。其供应链协同复合智能体系架构图如图1所示:
4、智能化与仓储分拣
物流智能作业系统采用基于声、光、无线电、移动计算等各项先进技术,实现物流仓储与分拣的实时监测、智能控制、自动化操作。在仓储管理中与射频识别技术相结合,比如可不开箱检查,提高出入库效率;能缩减盘点周期,实现对库存物品的可视化管理;能够精确掌握物资情况,优化合理库存。
5、智能化与园区管理
烟草物流中心园区内的管理大致分为人员、车辆、用能管理三个方面。对于工作人员园区整体管理平台对其除了实现一卡通后勤管理功能外,进行智能化管理,比如智能会议签到,系统根据会议类型通知参会人员、授予权限,动态显示出席人员数,生成到会名单等;对于来宾,餐厅自动识别,并产生联动服务,如LED显示屏欢迎、语音报名,自动门禁、呼梯等控制功能;而对于非法人员,报警追踪人数、体貌、路线等记录在数据库。车辆管理细分为送货车智能调度、供货车智能引导、公务车智能派遣、汽车智能防盗等四种情况;对于用能管理分为水、电、油等主要能耗的监测管理,系统根据不同的场合、时间、不同的气候环境提供舒适、适用的光照。
6、结论与展望
智能物流作为一种充满潜力的信息化技术,将各类管理平台集成整合、深入挖掘分析,实现物流信息的智能控制,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社会物流资源,有效提升物流过程的整体运作水平。然而,新技术有其先进性,也必然有其局限性,最突出的表现为新技术的成本较高,如何把握好新技术的投入与产出是智能物流信息化未来广泛应用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 程国全 张庆华等.物流信息系统规划[M].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4.6.
[2] 朱昊.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和趋势浅析[J].现代物流, 2002 (2):23.
关键词:物流企业;职业学校;语文应用能力;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针对物流企业人才缺乏现状,我对南京商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2013级、2014级的实习生进行跟踪调查,发放100份物流企业对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应用能力需求情况调查表,收回有效问卷75份,有效率为75%。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1.学生在物流企业语文应用能力的现状调查
(1)对于学生的听说能力,你觉得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可多选)。见表1。
通过表1的统计发现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真正面对顾客时,沟通能力欠佳、语言表达没有逻辑性。这大大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也影响了企业对他们工作能力的评定。
(2)你觉得我校实习生的阅读现状怎样( )。见表2。
通过对毕业生阅读能力的调查发现,学生平时阅读量少,所以在工作中对相关行业文书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强,这方面训练需要大大加强。
(3)实习生能够熟练掌握的应用文的类型有( )(可多选)。见表3。
(4)你觉得学生在书面表达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可多选)。见表4。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相当薄弱,因为书写格式不对,语言混乱,表达缺乏逻辑性,导致在工作中不能完成相关工作,大大降低了自身的职业能力。
2.物流企业对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具体要求
(1)作为用人单位,您觉得合格的员工在口语表达方面应具备什么样的要求( )。见表5。
(2)对于从业人员的阅读能力,您是怎样看待的( )。见表6。
(3)对于职业学校毕业生,您觉得在书面表达上应具备什么样的要求 ( )(可多选)。见表7。
对以上几个问题的调查发现物流企业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都有相关具体的要求,92%的企业要求从业人员需要熟练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会说标准的普通话;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相关的应用文的写作技巧,能够熟练运用,54.7%的企业要求从业人员有一定的文学修养。
由此可见,多数企业都会要求应聘者具备说和写的能力,如果缺乏相关技巧会影响从业者的职场发展。
二、几点建议
1. 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建构职业核心能力
现代物流企业对人才素质、能力结构的新要求,因此,为适应市场要求,需要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要加强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使职业学校学生具有面对求职、职业变革、职业发展和成就个人职业生涯所必备的最基本的技能。
2. 语文教学应以说、写能力训练为主
首先,重视普通话的学习应用。职业学校的学生对普通话在工作中的重要性认识还比较模糊。要想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普通话教育是基础,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时地介绍相关用人单位对普通话水平的要求,让学生了解就业趋势;课外可以通过组织主题班会、联欢会、志愿者服务等公共活动培养学生多说普通话的意识。其次,要让学生多听、多说,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让学生多听新闻节目,多听演讲、就业类节目,提升应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等。在课堂上要采取各种方式,如复述课文、回答问题、即兴主题演讲等来引导并鼓励学生主动说话。最后,写作训练应落到实处。教师可先挑选企业工作中常见的应用文文书让学生学会修改,并且进行仿写,最终由教师设定主题,由学生独立写作成文。通过此种方式,可增强学生的行文能力,通过不断积累,提高其职业应用文写作能力。
3.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语文教学方法
可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设置专业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如虚拟人才招聘现场,模拟物流企业中沟通、谈判等环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进行,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的同时,也可巩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树立就业导向的教学理念,从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出发,注重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 培养。尤其重视学生的说、写能力培养,彻底抛弃传统说教、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科学利用各种教学方法,使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能够为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智慧物流;广东模式;产业联盟;SWOT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3.361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 智慧物流概念综述
在2009年,奥巴马提出将“智慧的地球”作为美国国家战略,认为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2009年12月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华夏物联网、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联合提出“智慧物流”的概念。智慧物流,又称智能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的某些问题的能力,它包含了智能运输、智能仓储、智能配送、智能包装、智能装卸及智能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目前,智能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在物联网背景下,李书芳(2010)认为,智慧物流是基于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流通和信息管理技术,完成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多项基本活动的货物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移动的整个过程,为供方提供最大化利润,为需方提供最佳服务,同时消耗最少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生态环境的整体智能社会物流管理体系。
汪鸣(2011)认为,智慧物流是指在物流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技术和匹配的管理和服务技术基础上,使物流业具有整体智能特征和服务对象之间具有紧密智能联系的发展状态。
章合杰(2011)从智慧物流的内涵、概念、功能、体系结构、价值及智慧物流的实施框架等方面提出了对智慧物流的理解。
智慧物流一般定义是指将物联网、传感网与互联网整合起来,运用于物流领域,实现物流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物流活动,使得物流系统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甚至达到“智慧”状态。
1.2 智慧物流内容体系
按照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划分,智慧物流体系可以分为企业智慧物流、区域智慧物流、国家智慧物流三个层次。
1.2.1 企业智慧物流层面。在企业层面,应用新的智能技术,实现物流过程中运输、存储、包装、装卸等环节的智慧化和一体化。
1.2.2 区域智慧物流层面。主要是指在一定的区域(省、市或经济区域等)建设智慧区域物流中心。就是指通过搭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连接区域各个层次的物流系统,将原本分离的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世界物流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区域物流信息化及网络化,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对相关信息的需求,满足政府部门监督行业与规范市场的信息需要,使得运输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
1.2.3 国家智慧物流层面。主要是从国家层面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标准和规范、政策和制度等,鼓励及支持智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培养智慧物流人才,整合地方物流信息平台成为全国性的智慧物流信息平台。
1.3 研究目的
物联网被列入国家“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是全球信息通信行业的一个万亿元级新兴产业。智能物流是国家物联网重点投资的十大产业之一,也是宁波市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发展智慧物流,有助于促进宁波传统物流业转型升级,提升物流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水平,打造更为完善的物流辐射网络,实现物流业、制造业的联动发展,为广大企业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提供强大竞争力。而发展智慧物流,宁波又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本人把宁波市智慧物流发展情况与国内外先进地区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对宁波智慧物流尽微薄之力。
2 国外“智慧物流”实践发展概况
近年来,智能物流在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发展很快,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在标准上,美国、欧洲基本实现了物流工具和设施的统一标准,大大降低了系统运转难度。在物流信息交换技术方面,欧洲各国不仅实现企业内部的标准化,而且也实现了企业之间及欧洲统一市场的标准化,这就使各国之间的系统交流更简单、更具效率。其次,从企业层面来看,沃尔玛在1969年开始使用电脑管理跟踪库存,并在1979年率先采用24小时物流网络化监控,完成使采购、库存、订货、配送和销售一体化的工作。美国联邦快递利用InterNetShip物流即时跟踪系统,让包裹准时送达率达到99%。美国UPS公司则是通过条码、扫描器、数控笔、全国无线通信网络等技术,即时地跟踪、监控货物在全国各地的行进状况,并提供给顾客进行即时查询。美国Fisher公司在应用第三方物流公司Catepillar开发的物流规划设计仿真软件后,销售额、货物量、库存周转率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英国电信也与Omnitrol Networks合作,部署基于RFID的零售库存解决方案,实现即时库存管理与追溯,创造更加智慧化、协作更紧密的供应链。日本AIS研究所研发的RalC系列三维物流规划设计仿真软件,在多个行业的企业物流等都有应用,并且产生了相当好的效益。
3 国内“智慧物流”实践发展概况
3.1 电信引领智慧物流平台建设,构建“智慧物流”产业环境
中国电信在“智慧城市”大旗的引领下,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光网络、移动互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手段,与当地政府、高校及企业合作建立信息平台,构建“智慧物流”产业环境。电信成立了物流呼叫中心,组建全区域VPN网,提供天翼定位、全球眼及无线全球眼等服务,实现了对货物运送、存储全过程的调度和管控,让物流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捷与高效,大大推动了物流业的发展。
3.2 “物流淘宝网”+“示范工程”的广东模式
广东林安物流园创建于2003年,是广东省、市、区重点扶持大型物流超市发展项目,是以网上信息交易平台()、网下物流信息交易市场(林安物流信息交易市场)、物流市场、第三方物流总部、物流招投标中心、物流结算中心为一体的现代物流科技创新园区。是国内目前唯一实行物流信息网上、网下实时交易的市场,会员单位或个人可以在交易所的网络平台上货物托运信息和车源信息,互相联络达成交易意向,组织网上竞价。为降低网上交易的风险,平台还建立起了一个3重保险的全方位验证体系:实名制,车险+林安物流首赔担保,车位通GPS全程监控定位系统(随时监控车、货去向,保证不会出现骗车、骗货及货损得不到赔偿的问题)。依托该信息服务交易平台,广州林安开张了全国首家的“物流超市”,形成了一个“物流淘宝网”。
南方物联网示范工程——肇庆致美物流(城市快速配送中心)是工信部全国物流信息化试点示范项目,此工程为广东物流企业向转型升级实现“智慧物流”开创了新的发展模式。广东省物流协会在加入工程申请的审查、工程的中期检查和验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对于审查通过的企业,协会根据其所在行业的业态、行业特点,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为其量身订做实施计划,这个计划是包括了物流装备改造、企业品牌培育、管理水平提升、行业自律强化、物联网技术应用“五位一体”的服务方案。“五位一体”的每个方面都有详细的条款和标准,只要有一方面不符合就视为不合格。所以,南方物联网示范工程并不是单纯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也不仅仅是对车辆等装备进行改造,而是对企业内部管理、外部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3.3 南京以标准引领的智能物流产业联盟模式
在智能物流领域,南京市企业主导起草了20余项智能物流领域国家和行业标准,为以标准为引领的产业发展模式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催生了南京(江宁)智能物流产业联盟的成立。联盟是一个依托产业集群优势旨在促进合作与共同发展的开放性的政产学研多方面共同推动的工作平台。联盟的任务是统一产业链各环节的接口和标准,组织重大项目、关键共性技术集体攻关,出台技术标准,促进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共享,实现技术研发、市场、技术标准、产业链等方面的全面联盟,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和整合,全面提升南京市乃至全国智能物流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4 宁波智慧物流发展现状
宁波市一直在物流领域尝试推进物联网相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目前已开发应用港口智能闸口系统、智能集卡系统、智能集装箱系统等物联网应用系统,推进了宁波电子口岸、第四方物流信息网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设了数据中心。在宁波国家高新区和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共建了宁波国际智慧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及“IBM智慧物流中心”。与中国联通携手建立了基于IBM物流行业解决方案的宁波智慧物流云平台,融合IBM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分析及移动等一系列全球顶级的信息技术,将企业、物流及服务连成一体,为货主企业及第三方物流提供供应链可视化、供应商门户网络、供应链网络优化、运输管理、供应链协同等整体物流解决方案。未来五年,平台将吸引100家企业加入平台并实现在线交易,实现年线上物流业务交易额500亿元,建成覆盖华东,辐射全国的智慧物流信息平台。
5 宁波智慧物流SWOT分析
5.1 优势
物流信息平台、数据中心及智慧物流园区的建设,为区域智慧物流体系的构建奠定了一定基础。智慧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智慧物流云平台提供整体物流解决方案,提升了宁波整个物流行业供应链管理水平,辐射范围逐步扩大。
5.2 劣势
缺少智能物流领域国家和行业标准,跨行业和跨系统之间的信息还不能共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还处于起步阶段,智慧物流成本偏高,物流高技术设备研发比较落后。大部分物流企业规模偏小、服务功能单一、物流技术设备缺乏,物联网技术、新装备和信息化水平较低,技术、体制和商业模式有待创新,与智慧物流的发展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5.3 机会
国务院在“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强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重点支持智能物流关键技术攻关。浙江省提出了建设“智慧浙江”的倡议,宁波市政府把智慧物流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三大先行试点工程,出台了《宁波市智慧物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加快了智慧物流建设步伐。智慧物流技术逐渐成熟。一些国际知名企业也纷纷投入宁波智慧物流建设洪流。这些都为智慧物流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5.4 挑战
宁波智慧物流关键核心技术不足,采购成本过高,制约了智慧物流的发展。智慧物流产业与广东、江苏、上海的差距在不断拉大,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法规不完善,网络信息安全面临挑战。
6 宁波智慧物流发展对策
一般来讲,推动智慧物流发展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和行业组织、最终用户等。当前,宁波智慧物流产业的发展要走政府主导下的政产学研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的发展之路,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协同发展的模式。
6.1 政府
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营造环境、全方位引导、培育整个产业的发展。通过智慧技术标准建设和平台整合,形成“四网融合”、互联互通、安全高效的信息网络环境。通过智慧物流园区建设,创造国内外合作的环境,引导社会资源投入智慧物流建设中,引进跨国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智慧及相关解决方案,引进和实施国内与智慧物流相关的机构和项目,集中各方力量对智能物流关键技术进行合作攻关,形成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6.2 行业
行业组织主要指物流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要以它为载体,成立联盟专家委员会,尽快制定和提出智慧物流相关标准争取成为全国甚至全球标准。由其组织提出智慧物流示范工程的立项、检查及验收标准,并为加入到工程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促进智慧物流技术创新和成果共享,促进智慧物流园区管理模式创新。
6.3 企业
企业的职责是找准产业链的位置,全力突破核心技术,加强智慧物流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发展物流商业智能,加快商业模式创新,并以此开拓市场。加大智慧物流的几个方面在企业中的应用,建立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及智慧企业供应链。
6.4 高校及研究机构
宁波市高校和科研机构主要集中精力进行理论问题研究,突破核心技术,开设与智慧物流相关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创办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促进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的和智慧物流科技创新。
6.5 用户
用户主要是在应用中为产业发展提供市场需求。
7 结束语
物流业是第三产业的基础产业,智能物流代表了物流业发展的趋势和方面,它的发展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目前,宁波市已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以推动智能物流产业的发展,但智能物流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发展既要跟随世界智慧技术、智慧国及智慧城市的发展而发展,也要以点带面,示范推进,逐步发展,不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
参考文献:
[1] 张成海,张铎. 现代自动识别技术与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朱文和. 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智能化物流配送服务[J]. 物流技术,2010(7):172-173.
[3] 周立新,刘琨. 智能物流运输系统[J]. 同济大学学报,2002,30(7):829-832.
【关键词】物联网;物流;智能物流
中图分类号:F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169-01
当前,物联网技术迅猛发展,掀起了又一次信息产业变革的巨大浪潮,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体系。物联网技术,可对物流信息进行自动感知和采集以及智能处理和分析,能高效地管理和控制物流过程及业务,实现精准化、智能化和协同化的物流运作,对于提高现代物流、供应链的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具有革命性划时代的意义。
一、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简称IOT(Internet of Things),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基于各种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及自动化技术的一种聚合性应用与技术提升,是可标识物品基于标准、可互操作的通信协议,在宽带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和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撑下,形成的智能处理与决策的全球性信息系统。它具有感知识别普适化、异构设备互联化、联网终端规模化和管理控制智能化等重要特征。
二、智能物流的概念
智能物流系统(ILS)是物联网技术的典型应用,是由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I's)与移动通讯、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相结合,以电子商务的方式为用户提供高效完善的物流服务。它是通过对物流信息的实时准确地采集、监控、处理和分析,为物流服务提供商和客户提供物流信息和服务的系统。
智能物流有以下几大特性:1.物流信息的开放性、透明性:大量信息技术的应用,海量物流信息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物联网的开放性,使智能物流系统建立了一个开放性的管理平台和运营平台,这个平台既能是物流企业的合作伙伴形成动态的利益联盟,提供精准完善的物流服务,向上延伸和可以为上游客户提品市场调查、分析、预测,产品采购和订单处理,向下延伸又可以代收货款和产品的售后服务等。2.物联网方法体系的典型应用:物联网在某种程度上是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它的核心是物联、互联、智能。体现在智能物流系统上可以是:通过RFID射频技术、GPS技术、视频监控、互联网等技术实现对货物、车辆、仓储、订单的动态实时可视化管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融合分析,最终实现智能化的物流管理和高效精准的物流服务。3.物流与电子商务的有机结合:电子商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打通了制造商与渠道商、终端消费者之间的隔阂,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信息的不对称,产品销售渠道商、经销商的作用在消弱,现代智能物流的职能在增强,物流服务本身也是商品的特种类型以电子商务的形式地供给为上下游客户。4.配送中心成为商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汇集乎都来自于物流。中心:原来,物流、商流和信息流是“三流分立”的,而信息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把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事配送业务离不开“三流”,其中信息流最为重要。实际上,商流和物流都是在信息流的指令下运作的。畅通、准确、及时的信息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商流和物流的高质量与高效率。
三、智能物流体系的构建
物联网技术是以传感网、数据融合分析系统、智能决策系统等为特征的延长和增强了人类认知功能的方法体系,它主要由传感网、通讯网、决策应用层三个部分组成,物联网的核心是物联、互联、智能。智能物流系统应当是能够准确的采集物流车辆、货物、仓储等信息,又能与相关的网络资源互联互通,能够智能地分析客户的需求、规划物流方案、优化匹配运力等,同时又能辅助实现物流服务的网络化、电子化交易。
因此,基于物联网技术体系的智能物流系统(见图1)应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智能物流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RFID射频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的运用,广泛建立包括订单处理、货代通关、库存设计、货物运输和售后服务等信息系统,最终实现客源优化、货物流程控制、数字化仓储、客户服务管理和货运财务管理的信息支持。(2)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主要是为智能物流系统提供道路动态交通信息、车辆位置信息、ETC不停车系统、道路应急处理系统等,主要是保证车辆高效的畅行和实时地监控和掌握车辆的位置运动状态。(3)物流电子商务系统:物流电子商务就是利用网络技术和电子支付系统等,实现物流服务的电子化、网络化、虚拟化交易,高效地为用户提供物流服务,从而为物流服务提供方实现收益。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物流;发展现状;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993(2015)11-0111-04
物联网已经被列入国家“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而智慧物流则是物联网发展的十大流域之一,是物联网应用在物流领域的表现形式。智慧物流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形成物流行业的专业网,直接或间接地对物联网相关产业产生需求。目前,虽然物联网技术及智慧物流还处于技术层研发推广期,还没有发展至大规模的应用,但是在国家政策支持、关键技术攻关、产业化推进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下,物联网及智慧物流产业必将迎来爆发式的发展。为此,有关智慧物流发展的议题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张军杰(2006)对智能物流的发展状况、发展动力、发展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汪鸣(2011)认为智慧物流是使物流业具有整体智能特征和与服务对象之间具有紧密智能联系的一种发展状态,可通过物流业整体智慧化来推动智慧物流的发展。李霞对利用物联网发展智能物流的作用、困难和重点领域进行了研究。以上学者虽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但都未提出系统化的发展模式。本文借鉴了以上研究成果,分析了物联网和智慧物流的关系,总结了国内外智慧物流发展经验及几种典型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政府推动、产业化推进、企业主导、技术和标准引领、市场化推广应用”的创新发展模式,希望能对智慧物流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物联网与智慧物流
1.1物联网是智慧物流发展的技术基础
物联网就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传感器、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ofThings”。物联网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在感知层,应用RFID、传感器、条形码等感知技术实时采集物的属性信息;在传输层,应用EDI、Internet、GPS、移动通信等现代通讯技术,对信息进行实时、准确、可靠的传输;在应用层,利用云计算等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智慧物流是以物联网为基础,融合新一代声、光、电、机、信息等技术,高度集成社会各种相关资源,通过中枢式数据处理方式,及时提供最优的运作决策方案,以协同整个物流运作流程,从而实时高效、灵活地响应人性化的物流需求,并能动态、快速地适应物流环境复杂变化的新的物流业态。物联网通过智慧感知、智慧传输、智慧处理及智慧管控等技术,对智慧物流的运作和服务产生深刻的影响。基于感知技术对物流运作过程中的物流流体、载体、流向、流程、流量、流速等六大基础要素的感知,使得智慧物流在运作过程中更加透明,实现全程可视、可控、可追溯;基于先进的信息传输技术、标准化技术及协同平台的建立,实现物流主体之间的信息互联和业务互通,实现流程无缝对接、运作互补及市场互补;通过集中式数据处理和服务中心等对信息的深入分析、挖掘和计算,使得每个物流主体能够即时获取系统最优决策方案,及时与物流运作“前台”形成协同,围绕顾客提出的要求,通过协同预测、协同补货、协同运输、协同配送等方式,实时为客户提供人性化的物流服务。
1.2智慧物流为物联网发展提供市场需求
智慧物流为满足组织在物流领域进行多方案选择的决策需求,需要不断拓展物流信息采集感知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对仿真系统和决策技术产生需求。在构建和实施物流信息平台时,相应地要运用数据收集、传输、存储、处理及信息的展示和运用等相关的物联网技术。同时,在物流领域运用了物联网相关技术,催生了物流管理、物流信息服务、应急管理、软件开发、装备设计开发、物流电子产品研发、节能环保等相关的服务产业,衍生出对物联网相关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相应地拉动物联网产业的增长。总之,一方面,物联网作为实现智慧物流的手段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并使物流真正具有了智慧化的特征,具有了感知、自适应及与外界平滑交互的能力;另一方面,智慧物流领域是物联网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物流企业是物联网的重要应用用户,智慧物流也为物联网提供了需求支持和发展方向。
2国内外智慧物流实践发展概况
2.1国外智慧物流发展现状
在国外,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已经成为智慧物流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国内市场规模巨大,相关技术处于国际一流水平,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智慧物流已经成为其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降低物流成本,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引擎。在物联网技术应用方面,美国的沃尔玛、德国的麦德龙、英国的Tesco等大型零售企业都宣布了自己的RFID计划准备进行巨额投资,相应带动它们的供应商在RFID市场的投入;联邦快递、联邦包裹等这些大的物流公司对物流跟踪和监控技术的应用,拉动SUN、Alien科技、惠普、微软在内的硬件及软件提供商的投入,进而形成RFID的巨大市场和完整产业链。M2M技术在欧美地区已经实现了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亚洲地区日韩发展也较快。TNT运用云计算技术来提升供应链可见性、运营效率及客户服务质量,产生了较好效益。三维规划和仿真技术在日本企业得到很好的应用。在物流设施和信息标准化方面,欧洲企业做了很多工作。发达国家政府也为智慧物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采用了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社会化运营的机制来建设和运营网络、公共信息平台等物流基础设施;二是开放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通过政策支持、战略规划及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国家之间及国内政府、区域、企业等各方面有机地协调与合作的体制与机制,促进物流体系的国际化、标准化。
2.2国内智慧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2.2.1发展智慧物流的现有基础在国内,随着我国促进智慧物流发展相关政策、规划及方案的相继出台及实施,智慧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各种与智慧物流有关的示范项目不断推出,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发展智慧物流的经验不断丰富,认识不断提高,这些都为发展智慧物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比如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方面,在医药、农产品、食品、烟草等行业领域,产品可追溯系统在货物追踪、识别、查询、信息采集与管理等方面已具有成功的应用,技术与政策等条件都已经成熟,正在全面推进;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已有初步应用,初步实现了物流作业的透明化、可视化管理;在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及智能终端的网络化应用上,已有很多创新应用;部分企业所建立的智慧化物流配送中心,已建立物流作业的智能控制、自动化操作的网络,可实现物流与生产联动,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协同;智慧供应链的建设也有初步的尝试。2.2.2国内几种典型智慧物流发展模式分析2.2.2.1智慧物流产业联盟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主要是在具备发展智慧物流的政策支持、技术、产业等一定基础的地区,在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推动下,按照“技术共享、风险共担、协作、互利和有效利用资源”的原则自发组织非盈利性的企业联盟,联盟通过建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有效的合作机制,组织开展重大项目、关键共性技术的协作攻关,促进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的共享,推动联盟标准向行业、国家标准转化,最终实现技术研发、市场开拓、技术标准、产业建设四个方面的全面进步。这种发展模式的路径见图1。目前实施这种发展模式的有宁波智慧物流产业发展联盟和南京(江宁)智慧物流产业联盟。前者主要是为了实现互联互通而通过统一标准、建立平台及深化和优化应用而建立的联盟。后者是由社会各界共同推动的标准联盟,通过标准支持、提升和引领产业发展,通过联盟支持标准化工作。2.2.2.2“平台”载体型智慧物流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主要是基于智慧物流理念和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依据不同层面对智慧物流的需求,通过采用由政府主导、企业主导或政企协议共建等方式建设智慧物流园区、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及智慧物流网络等智慧物流基础设施,为聚集在“平台”上的各类企业提供智慧化的发展环境并提供优质的服务,充分发挥信息和物流资源集聚、交易、管理、监控、协调及供应链一体化等多功能优势,以吸引社会各界用户积极应用“平台”,并按照平台要求的标准改造和提升自己,以实现智慧化。待物联网应用逐步成熟及智慧型的物流企业逐步增多,可以把成熟的技术、流程及管理总结上升到产业标准,进而在产业推广,实现物流产业的智慧化。这种发展模式的路径是见图2。目前国内实施这种发展模式的地区和企业较多,比较典型的有马云的菜鸟网络平台,成都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浙江省宁波市的“1+7”的智慧物流协同平台,江苏省亚邦医药物流中心打造的智慧物流园区等。2.2.2.3示范工程带动型智慧物流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主要是由国家或地方的有关部门智慧物流示范项目,由相关政府部门或其委托的物流协会等中介组织负责项目实体前期的审查、评估,中期的跟踪及管理及后期的验收和考核,项目可获得一定的政策支持、财政补贴及其它服务的支持。这种发展模式通过智慧物流工程立项、实施及验收来选择、培育智慧物流主体,促进主体的成长、成熟及发展,这种发展模式的路径见图3。目前实施这种发展模式比较典型的是广东省的南方物联网示范工程,此工程是由九大领域的应用项目组成。其显著的特点是物流协会不仅代替政府承担了项目管理工作,还承担了为项目示范企业沟通、协调和服务的工作,为其提供了改造物流装备、培育企业品牌、提升管理水平、强化行业自律、应用物联网技术“五位一体”的服务方案。当然,以上几种发展模式并不是孤立的,各种模式之间也有交叉,比如示范工程带动型模式也包括物流信息平台和园区建设的内容。2.2.3发展智慧物流的制约因素当然,作为一种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型物流业态,智慧物流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一是社会各界对智慧物流的性质、发展机制、对本区域产业发展的带动等方面的认识还不足,缺乏统筹规划及可操作的标准,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层面上的智慧物流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二是社会各界在智慧物流发展上存在本位主义,这与智慧物流的“跨界”(跨行业、跨区域、跨企业)特性是不兼容的,进而制约了“互联互通”;三是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上,存在着应用的比例低、应用范围小、应用层次低、应用成本高,共性和关键技术还未获得突破,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缓慢,信息化、标准化、网络化和协同化还未实现;四是智慧物流发展的基础薄弱,发展智慧物流所需要的资金、技术、设施及设备、人才等资源缺乏,缺乏成熟的发展模式,产业发展难度较大。
3我国智慧物流发展模式
借鉴中外智慧物流发展的经验,结合智慧物流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了“政府推动、产业化推进、企业主导、标准引领、市场化推广应用”的智慧物流发展模式。
3.1政府推动
3.1.1政府要为智慧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智慧物流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营造环境、全方位引导、培育整个产业的发展。一是政府应该把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把智慧物流中的公共服务内容与通讯等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进行规划、设计、开发、建设、运营,营造物流信息化互联互通的环境,整合智慧物流资源,形成智慧物流发展的载体;二是培育、扶持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智慧物流企业主体;三是加快物流企业智慧化层次的分工,形成以智慧物流企业发展为导向,其他物流企业及相关智慧产业协调发展的智慧物流产业体系,努力构造社会化、专业化、智慧化、规模化的智慧物流服务体系。3.1.2政府是智慧物流技术的研发、推广及标准化的推动者一是政府采用招标等方式直接组织或战略引导的方式推动智慧物流技术的研发、推广工作,研发单位及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研发和跟进,通过市场化运作将成果运用于物流产业;二是政府与研发部门、生产企业明确分工、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智慧物流技术的研发、推广工作;三是政府重点抓好标准建设,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物流作业,总结挖掘其中的共性特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制订出适合我国使用的物流标准和信息化标准。3.1.3政府是智慧物流投入的主导者和引导者智慧物流系统建设投资大、回收期长、风险大、社会效益显著,没有哪个单位有能力或意愿单独完成这样具有公益性质的复杂的系统。需要在政府的宏观指导和统一协调下,创新体制、机制和运营模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集中社会有效资源来共同完成。
3.2产业推进
要根据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针对不同领域的发展阶段与特点,按照产业发展规律,通过差异化策略推进智慧物流的发展。对电子商务物流、冷链物流、医药食品物流、危险品物流、烟草物流及港口和集装箱物流等重要领域和运输、仓储等重要基础设施,围绕物流管理流程推动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应用,抓好一批效果突出、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典型应用示范工程。要建设智慧物流产业集聚区和信息平台,制定产业标准,创造智慧物流发展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快推进智慧物流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协同化发展。要利用智慧物流的技术手段加强与其它区域的物流信息互通,推进跨区域的产业联动发展和经济合作;由政府、行业、科研机构及物流、金融、制造及商贸等不同的领域企业的组建智慧物流产业联盟或实体,合力推进智慧物流跨产业融合发展。
3.3企业主导
企业主导就是以企业为主体,实现数据智慧性、网络协同化、决策智慧化。数据智慧化就是企业使用智慧化的设备,比如通过传感器、RFID标签、GPS和其它设备构筑一个先进的、能够及时收集信息并及时把信息回馈给组织的系统。网络协同化,就是企业要与合作伙伴进行信息的共享,这些合作伙伴包括企业内部、部门和部门之间、外部的供应商之间以及与客户之间的信息共享。决策智慧化是指物流链上相关企业借助智能系统,根据收集的数据来衡量各种约束和选择条件,提供选择方案,以便决策者对各种行动过程进行选择,或由系统通过学习自动做出决定。
3.4标准引领
标准化工作可以保障物流科技发展的协调统一、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发展水平,消除组织及信息壁垒,引领物流业向智慧物流的方向发展。一是强化统筹协作,依托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标准化协作机制,协调推进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和各项专业标准的制订,推动相关法规、配套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逐步构建一个科学、系统、先进和开放的物流标准体系框架;二是加快编码标识、接口、数据、信息安全等基础共性标准、RFID等关键技术标准和感知技术等重点应用标准的研究制定;三是以信息平台标准化为重点,在智慧物流协同平台及数据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智慧物流技术标准、信息标准、数据标准及业务协同标准的制订和推广;四是以企业标准化需求为导向,鼓励企业购买或自主开发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能够与客户企业、合作伙伴、物流园区、口岸、公路、铁路、民航信息及公共信息平台有效对接,实现数据交换及信息共享。
3.5市场化推广应用
智慧物流的发展最终要引入市场机制,在政府“推力”和市场信号“引力”的双重作用下,增强智慧物流发展的内生性动力,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智慧物流的建设中;更充分地利用信息市场和技术市场的媒介作用,完善与其配套的服务机构,使市场真正成为连接供需双方的信息和技术交易和扩散的场所;构建开放的市场化智慧物流推广服务体系,发展多元化的智慧物流服务主体,构建智慧物流企业应用性平台,引导企业根据智慧物流专业市场需求改善产品结构和技术应用结构。
4结束语
总之,通过政府推动、引领及带动,实业界及理论界的不断探索实践,产业层面的促进及市场层面的推广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会出现更多的创新发展模式,直至最终形成可复制的成熟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继祥.物联网发展推动中国智慧物流变革[J].物流技术与应用(货运车辆),2010,(3):80-83.
[2]刘志硕.智能物流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10.
[3]张军杰.智能物流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装备版,2010,(34):62-64.
[4]章合杰.智慧物流的基本内涵和实施框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21):30-32.
[5]汪鸣.智慧物流重在智慧[J].物流时代,2011,(11):13-13.
[6]李霞.浅谈物联网时代的智能物流[J].江苏商论,2011,(26):9-9.
[7]蔡增玉.基于RFID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8,(10):62-64.
关键词:信息技术;绿色物流;RFID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Introduction)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方所在地到需求方所在地的实体流动的全过程,是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流程进行有机结合。随着物流企业的增多和规模的不断扩大,机动车辆越来越多,燃油量和路面需求增多,进而导致废气排放、噪音和交通拥堵现象更为严重;其次,在物流业过度包装物品的问题普遍存在,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各环节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对环境的保护,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它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一起组成了一个绿色的经济循环系统。绿色物流的实现需要高效、快捷的信息流作为支撑,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快速提高物流各环节中信息传递和处理的效率[1],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物流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实现绿色物流需要以物流供应方为核心,同时政府也要加强扶持,从而建立起一个成熟的绿色物流体系。
2 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Status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在我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物联网、RFID等新兴技术的涌现,推动了物流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众多物流企业开始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并对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践与探索。目前,我国物流信息化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发展不平衡,总体上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①信息技术利用率低。在物流中应用的主要是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虽然有了一定应用,但尚未普及,仅限于一些大型企业,如海尔集团。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也只是处于研究阶段,还没有实现具体的应用。另外,虽然不少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物流信息平台,也只是起到了树立企业形象的作用,并没有充分体现网络在物流中的优势。②对物流信息化的理解不够深入。我国物流人员的知识储备不足。③物流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目前,海尔等一些大型企业通过网络方式实现了低成本的数据共享,而大多中小型企业仍然处于单点系统建设阶段。
3 信息技术在绿色物流中的应用(Applications of
IT in green logistics)
物流绿色化的整个过程可分为物流运作和物流管理。物流运作,包括绿色运输、绿色配送、绿色包装、绿色仓储。物流管理,主要是把改善环境和节约资源作为物流的出发点,完善当前的物流系统。在企业实施正向物流的同时,不要忽视绿色回收体系的构建[2]。绿色物流与传统物流相比,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采用了全新的物流理念和结构框架,对需求方、企业、政府和环境进行了重新审视,并且在物流的各环节全面考虑了环境这一因素。发展绿色物流信息技术可提供有力的支持。
3.1 信息技术在绿色运输和配送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专业的运输网络,运输效率不高,限制交通和道路割裂的现象非常严重,提供的服务也相对单一,缺乏基于互联网的交通服务体系,以中介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传统的物流运输是将物品从供应地运输到需求地,缺乏系统的信息体系。没有统一的运输网络,储运设施无法共用,在发货、送货时很难进行最优路径选择,很多物流企业都有车辆不必要占用和额外路程过多的问题。运输和配送的绿色化需要GPS/GIS、通信技术和最优路径选择等技术的融合实现,即构建一个实时智能交通系统(ITS),将物流运输与配送引入ITS。该系统可以通过GPS/GIS、通信等技术采集各种车辆及路线的相关信息,然后传送至交通管理中心,进行信息的集中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到运输系统的各用户,以方便用户出行时实时选择出行方式和路线。同时,交通管理部门也可以根据系统的相关信息进行一些适当的处理,如交通疏导、事故处理等。
3.2 RFID和条码技术在绿色仓储中的应用
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出现加快了物流信息化的进程,其中仓储管理技术已经从人工管理阶段发展到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仓储阶段。为了提高仓储资源的利用率,可以采用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条码技术的仓库管理,实现仓储的信息化管理,完善库存信息,解决企业的库存量问题。海尔集团以优化自身的供应链管理,建立起了自动化的物流中心,通过应用基于RFID技术的仓储管理,海尔集团缩减了大约200平方千米的仓库面积,同时还降低了90%左右的滞留物资和63%左右的库存资金,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3.3 信息技术在绿色回收中的应用
在我国,物流一般是指正向物流,即只强调物品从供应地到需求地的转换,而忽视原材料、半成品等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再加工。逆向绿色物流正好解决和改善这一问题,实现物品的绿色回收。绿色回收简单说就是物品从消费者向企业流动的一系列物流活动,包括回收、物品处理等环节,其目的就是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改善环境。在绿色回收中应用的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RFID技术、GPS技术等。统一的绿色回收系统可以有效地实现各个节点的连接和信息传递,提高了物流运作的效率、信息化水平,降低了物流成本。
3.4 物联网在绿色物流中的应用
物联网推动了物流产业绿色化的进程。在物流领域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更好地对物品生产、配送、仓储、销售等环节进行监控,促进物流企业供应链流程和管理方法的变革,有助于减少物流中的资源浪费、降低成本和保护环境。物联网通过传感器、红外线感应器、GPS/GIS、射频识别技术等获取数据,建立实体物品与虚拟物体之间的联系,实现物体识别和通信连接等功能,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控制。在物流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自动收集物流供应链上的各种业务数据,实现业务过程中的控制与跟踪。
4 绿色物流体系构建(Construction of green
logistics system)
要实现物流的绿色化,体现绿色物流的优势,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绿色物流体系,以整合整条供应链的物流资源。在绿色物流体系中,供应方和需求方可以通过物流平台进行直接沟通和交易,当双方协定成功之后,就由物流平台相应的管理人员根据供需双方的信息选择运输方式进行物品的运输,到达目的地之后再由配送人员送达购买者手中。
4.1 绿色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
该平台通过信息共享将物流环节进行可视化,可以让用户和企业实时了解物品的详细情况。而且通过大量的交易信息,可以对该行业的某类物品的总需求量和某一企业的需求量进行预测,从而解决企业库存过多和不足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达到对资源和环境进行保护的目的,对创建绿色物流、改善环境起到重大作用。该平台主要有行业信息模块、物流信息管理/查询模块、物品回收模块、信息沟通模块。
4.2 绿色运输和配送环节的构建
该体系主要是以智能交通系统为主,辅以物联网技术来实现,是将绿色运输与配送融入智能交通系统,以推动统一的物流运输网络的建立。建立智能交通系统主要解决路径优化、交通拥堵和车辆运输占用的问题。智能交通系统中的物流车辆的调度和跟踪监控模块基于GPS/GIS、通信和最优路径选择技术。该模块包括四个子系统,分别为客户端管理平台、物流静态信息采集、物流动态信息采集和物流信息实时查询,通过系统的后台数据库将其连为一个整体。在运输装卸过程中,给运输的物品贴一个标签,统一由RFID读写器扫描标签以自动录入物品的信息,在通过门禁系统时也可以实现对运输车辆的扫描。然后通过物联网建立各项业务之间的联系,实现信息通信,再利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GPS和GIS技术实现对车辆跟踪定位。
4.3 绿色包装智能化
在该体系中,包装的绿色化是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物品的智能包装,可以向客户提示食品的质量变化并提供延长保质期的功能,提高食品、药品等物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智能包装上还要贴有RFID标签,对物品进行扫描,实现物品信息的自动录入功能,使得物品出入库更加快捷方便。此外,还要注重智能包装的回收利用,以减少企业的成本[3]。
4.4 绿色仓储环节的构建
在实现仓储的绿色化过程中,主要利用RFID技术构建自动化的仓储管理,其流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即物品入库、出库和盘点环节。在物品入库时,首先要录入物品的相关信息,形成收货单据,接着检验产品是否合格,若符合要求则执行放置物品操作,然后产生入库单,若不符合要求则需要执行退货操作。采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条码技术,可以通过手持式读写器扫描标签,自动读写物品的相关信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仓储资源的利用率。采用RFID技术的自动入库系统实现了入库的绿色化,仓库管理人员只需通过手持设备对电子标签进行扫描,物品的信息及货位信息都可以自动显示,帮助管理人员快速完成入库工作。出库是将物品从仓库中移出,要生成出库单、提取物品、更新标签和确认出库等。
5 结论(Conclusion)
通过对发展绿色物流的分析发现,阻碍发展绿色物流的主要原因是信息化程度低、缺乏物流环节绿色化的意识以及国外大型物流公司的冲击。虽然RFID、GPS、GIS、最优路径选择等技术有了一定的应用,但没有完全发挥功用,反而引起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通过绿色物流信息平台,可实现客户需求的快速匹配与交易,并实时更新货品的在途信息,提高货品与车辆信息的可视化。以互联网、RFID等关键技术为基础,构建绿色物流信息平台以及绿色运输、配送、包装与回收的绿色物流体系,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以减少物流中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李伟华,等.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分析[J].商场现
代化,2014(3):93.
[2] 许爱瑾.基于电子商务的绿色物流[J].电子商务,2012(11):
16-20.
[3] 夏晓婷,译.在新兴市场中实践绿色物流[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4(5):24-26.
作者简介:
陈 晨(1994-),男,本科生. 研究领域:信息管理与信息
系统.
宋t宁(1996-),女,本科生. 研究领域:商务智能.
在互联网经济及产业互联网化的趋势下,仓储物流业正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和全新的模式变化。其中机器人技术的应用程度已经成为决定企业间相互竞争和未来发展的重要衡量因素。目前世界领先的各个物流企业都积极开始企业的升级转型,不断引进自动化系统、追赶机器换人的潮流,以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目前,机器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包装码垛、装卸搬运两个作业环节,随着新型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涌现,其他物流领域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智能机器人应用案例,仓储物流机器人将对物流运作模式和整个物流体系变革产生深远影响。
机器人引发仓储物流智能化的变革
为了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创智能物流新生态,推动智能物流技术可持续发展,今年10月14日,2016年京东杯X机器人挑战赛在北京交通大学启动。同时,京东了物流机器人研发、应用与开放的战略,希望让智能仓储物流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更加成熟,并希望通过积极提倡并推动智能仓储物流机器人这一变革,来降低物流运营成本,提升用户体验,全面布局智能物流商业化。
京东的智能物流发展战略,可以说,戳痛了目前仓储物流行业发展的痛点。
仓储物流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且大部分工作属于非技术性工作。比如烟草、电商、快递、医药、食品饮料、制造业、服装纺织等行业订单处理、搬运、码垛、分拣等岗位需要很多人力,但是传统的物流模式显然难以应对目前迅速增长的货运量。
此外,我国物流成本一直较高,也一直被人诟病。与美国、日本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单位GDP中我国的仓储成本占比是其他国家的2-3倍,并且这一差值近些年来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即便与其它“金砖国家”相比也明显偏高。究其原因,物流产业管理效率底下、管理信息化程度低和管理成本高企也是重要原因。
随着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带来物流业务量大幅攀升,以及土地、人力成本的快速上涨,业内一直在寻找能够节省仓库面积、提高物流效率的智能化物流装备。要把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物流资源统一起来,除了智能化的管理设施,还需要有能替代人工的装卸、搬运、包装设备,其中智能仓储机器人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智能仓储机器人可以承担着搬运、码垛、分拣等工作,这就改变了传统的物流运作模式,其中包括减少从订单到交货的时间。比如智能仓储机器人将会让订单从生产设施到货盘再到包装,从尺寸定价到装卸码头再到集装箱的运输过程更加便利;智能仓储机器人由于工作精确度高,还可以减少工作失误和对逆向物流的需要;机器人可以记录海量数据,并能以精准的精度审查数据寻找错误的能力,这还能减少物流过程中订单信息错误的发生,而所产生逆向物流的需求将会减少。最让人放心的是,智能仓储机器人可以极大程度减少劳动力的使用,比如可以减轻员工所承担的体力劳动,例如长时间行走、装卸和搬运超重产品等等。此外,机器人不需要食物和水,可以全天候工作,并且通过互联网能与其他设备连接,这些对于传统的物流模式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仓储物流领域都面临着“机器换人”的热潮。比如根据Bloomberg的数据,2016年美国的仓储拣货和包装工人接近90万人可以被物流机器人代替;罗兰贝格则称欧元区的15个领先国家有近360万个与仓储物流相关的非技术性工作岗位,按照物流业和汽车业的机器人化现状对比,预计欧洲有近150万个工作岗位有机会被物流机器人所替代。在我国,根据行业测算,医药、乳业、纺织服装、轮胎、汽车等物流自动化改造空间分别为600、100、200、300、120亿,目前仓储机器人愈发成为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程度将决定相关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智能仓储物流机器人来势汹汹
据悉,仓储物流机器人发展到今天已经有35年左右的历史,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代(表1)。其中第一代物流机器人还没有“机器人的模样”,它们主要是以传送带及相关机械为主的设备,为机器人原型来实现从人工化向自动化的转变。第二代机器人主要以自动导引车(AGV)为代表的设备,这类导引车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搬运功能。它们中的佼佼者是亚马逊Kiva机器人,该类型机器人依托AGV小车技术,实质上仍然需要人工完成拣选货物操作,效率仍有待提升。第三代机器人在第二代基础上,增加了替换人工的机械手、机械臂、视觉系统、智能系统,提供更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并且与现有物流管理系统对接更完善,具有更高的执行效率和准确性。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第二代机器人最典型的案例――亚马逊的Kiva机器人。
应该说,零售业巨头亚马逊的眼光非常具有前瞻性,2012年亚马逊以6.78亿美元买下自动化物流提供商Kiva的机器人仓储业务后,就积极利用机器人来处理仓库的货物盘点以及配货等工作。目前亚马逊的几十个仓库里,有超过15000个Kiva机器人在辛勤工作。亚马逊因此也被成为全球最高效的仓库。比如亚马逊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物流运营中心有200 台该类型机器人,每天可以处理超过 1 万个订单商品,准确率能达到 99.99%。
在二代仓储物流机器人中,还包括Swisslog(瑞仕格),这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士的自动化仓库和配送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其背后是工业机器人“四大天王”之一的KUKA(其持有Swisslog的96%以上股份)。与Kiva等货架式存储不同,Swisslog的Click&Pick系统采用的是一种三维的立方体网格架系统,每个立方体内有一个标准尺寸的箱子装着特定货物,如果装着所需货物的箱子埋在别的箱子下面,机器人会把上面的箱子拿起来堆在旁边,拿到货物后再放好。据Sisslog称,Click&Pick一小时能处理1000张订单,速度是人类作业的4-5倍。
在第三代物流机器人中,Fetch和Freight是其中的佼佼者。Fetch和Freight是硅谷机器人公司Fetch Robotics生产的仓储机器人,去年这家硅谷公司在2015年6月获得了软银领投的2300万美元融资。Fetch和Freight是一组互相配合使用的机器人,其中的Fetch机器人可以根据订单把货架上的商品拿下来,放到另一个叫Freight的机器人里运回打包。Fetch相当于Kiva的升级版,Fetch机器人具备自动导航功能,可以在货架间移动,识别产品并将其取下货架并运动到Freight里。机器人可以自助规划路线和充电,从而保证整个仓储系统的无缝运行。
中国企业争相创新
尽管我国智能仓储机器人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但市场参与者显然都已看到了潜在的机遇,2016年各方企业都在加紧进行产品研发和推广,其中既包括等极智嘉、海康威视、阿里巴巴等企业,也包括新松、机科发展等国内领先企业,还有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快仓、远能等新兴企业。
其中我国的智能机器人公司Geek+(极智嘉科技)由于专注在仓储物流领域,获得了较高的行业认可。Geek+产品对标的是亚马逊Kiva机器人,由于其可以实现柔性和智能的物流自动化解决方案,应用效果也非常好。据悉,目前应用Geek+机器人系统的仓库总空间达3万平方米(单仓最大6,000O左右),正式商用的机器人量超过200台,单仓最大日出货能力超20,000件。Geek+的机器人拣选系统已经成功的在天猫超市、唯品会等多家知名电商仓库实现商用。今年10月11日,仓储机器人创业项目Geek+宣布获得5000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在五月完成,领投方为前IDG著名投资人章苏阳创建的火山石投资和知名投资机构高榕资本。
天猫超市的“曹操” 货品分拣机器人则在货品分拣领域成为最重要的智能产品之一。这个机器人是一部可承重50公斤,速度达到2米/秒的智能机器人,造价高达上百万,所用的系统都是由阿里自主研发的。天猫超市华北配送中心位于天津市武清区菜鸟网络物流园区,而华北配送中心的覆盖范围包括京津冀、山东及东北部分城市。为了缓解分拣压力,在配送中心,仓储搬运智能机器人“曹操”承担了重要的任务。曹操”接到订单后,它可以迅速定位出商品在仓库分布的位置,并且规划最优捡货路径,拣完货后会自动把货物送到打包台。目前在“曹操”和小伙伴们的共同努力下,天猫超市在北京地区已经可以实现当日达。
此外在今年9月1日,菜鸟网络还了一款名叫“小G”的末端配送机器人。小G身高1米左右,能承载约10~20个包裹,在接受指令后,可自动规划最优配送路径,将物品送到指定位置。据悉,小G的能力是基于自主感知、智能识别、运动规划等多项关键技术,采用电动驱动方式。只要通过手机向小G发出服务需求,他便会规划最优配送路径,将物品送到指定位置,用户可通过电子扫描签收。
从其功能来看,小G已经成为全球物流行业最先进的机器人之一。目前,这款机器人正在阿里巴巴位于杭州西溪湿地的总部熟悉环境,届时,数台菜鸟智能配送机器人将协同运作,在数十万平方米的阿里巴巴园区为上万名员工提供智能包裹投递服务。菜鸟小G总设计师陈俊波希望,未来小G能帮助快递员缓解末端配送压力。他同时表示,小G将会不断升级,拥有应变自如能力,拓展更多的功能,引领全球物流配送机器人发展。
中国领先的监控产品供应商海康威视自主也研发了智能仓储物流机器人“阡陌”。虽然“阡陌”的个头不大,升举、搬运、旋转1000Kg的货物不在话下,前进、后退、转弯这种动作更是难不倒它。背上1000Kg的货物后,运行速度仍然可以达到1米/秒。“阡陌”还可以满载运行8小时以上,当电量低于一定阈值时,系统就会安排空闲的机器人自己走到充电位进行自主充电,而完全没电到充满只需1.5小时以内。
目前经过近一年的调试,“阡陌”智能仓储系统稳定性不断提升。根据厂家在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海康威视安防产业基地内的测试结果,“阡陌”可以满足海康威视日产值近亿元的仓储及内物流需求,有效节约仓储、搬运等岗位人工约70%,节约总人力近3成,有效提升订单处理能力40%。
随着仓储物流机器人市场规模日趋扩大,中、重载复合机器人也成为了市场新的需求方向。目前,新松公司物流机器人负载能力能够达到80吨,工业机器人负载能力能够达到500公斤。新松基于在重载领域研发优势,在国内率先推出了采用麦特纳姆轮的重载复合型机器人,其车体负责能力能够达到2吨,机械手负载能力能够达到50公斤。该重载复合机器人已经在控制系统、运动单元、搬运单元全部实现国产化,可以实现全方位灵活运行。重载复合机器人研制成功国内首创,在国际上也是率先推出的,标志着国产机器人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未来向中高端发展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日均运送包裹数5700万,预计2020年,中国日均运送包裹数将达到1.45亿,这么大的数量利用人工分拣、运输和包装对于任何一家公司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因此智能化的物流模式是解决中国物流复杂问题的终极方案。此背景下,实现大数据驱动的创新性社会化物流协同平台,充分利用仓储物流机器人赋能全行业、赋能整个生态系统是实现智能物流发展的先决条件。
根据统计,如果应用仓储物流机器人,在保证同等储存能力的条件下,可至少节约70%以上的土地和80%以上的劳动力。目前具备搬运、码垛、分拣等功能的仓储物流机器人成为物流行业当中的一大热点并不奇怪,但在未来要满足中国物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升级,伴随而来的必然是各种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应用,所以在未来需要中国的仓储物流机器人企业在最大程度提升仓储管理的准确性,以及识别、分拣、进出货的处理速度,降低存货周转率,适应电商、生鲜配送等现代快速物流的需求。 之所以提高适应电商、生鲜配送等现代快速物流的需求,是因为冷库物流仓储机器人对多数生鲜电商解决冷链末端“最后一公里”来说,绝对是利好消息。目前冷库物流仓储机器人在制冷行业里已经有很多厂家应用。早在 2012 年,思念第二工业园就开始应用德国库卡仓储机器人在汤圆仓储中大显身手。两个德国库卡机器人把包装好的产品按规格分类摆放好,为它们包上薄膜,码垛在立式冷库中。厂家表示,用仓储物流机器人不仅方便高效,还不会让人受伤,在工作中还可能喷出冷气给货品降温保鲜,所以在冷库里,码垛、搬运都能用机器人来实现,目前机器人参与全程冷链已经成为生鲜仓储中最前沿的技术。
关键词:图书出版业;智慧物流;物联网;发展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s profoundly affecting the various sectors of society, and the intelligent logistics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internet of things has also achieved a number of progress.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and technology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 are applied in the book publishing industry, and it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problems of low degree of coordination, low degree of information and lack of strategic development, which do help to improve the supply chain structure of the book publishing industry and is beneficial to provide standardized logistics services, so as to realize the healthy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book publishing industry.
Key words: book publishing industry; intelligent logistics; internet of thing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随着物联网的应用和普及也带来了物流业全面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在当今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背景下,以物联网这项新兴技术为基础,注重信息化、系统化和网络化的智慧物流,已经开始覆盖各个行业的物流活动并逐渐产生重要影响。对于现今图书出版业物流面临的由于内部结构分散、未形成战略整合而引发的高成本和低效率问题,通过将智慧物流的理念和技术应用于当前的图书出版物流市场,将有助于实现物流基础资源的整合、物流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和物流信息的共享,这对实现图书出版业稳定而长远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智慧物流在国内重要物流领域已经开始实践,以此为契机,将智慧物流应用于图书出版业,这对于实现图书出版业物流资源管理和物流信息技术的整合、推进供应链服务一体化的发展,从而从整体上完善图书出版业的物流服务,都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和应用意义。
1 智慧物流与物联网
1.1 智慧物流的含义
智慧物流最早于2009年12月由华夏物联网、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以及《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联合提出[1]。智慧物流概念虽提出已有一段时间,但就其定义还未取得共识。目前很多学者对其概念还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一种观点认为,应把“智慧物流”看做一个名词,它代表着明显有别于当前物流形态的更高水平的物流形态;另一种观点认为,所谓智慧物流强调的重心为“智慧型的物流”,即在现有的理基础和技术基础上根据所需的物流服务提供简洁有效的物流服务功能,而并非某项固定物流形态的形容或判断[2]。
虽然对智慧物流的概念理解尚未统一,但立足于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多数学者普遍认为,智慧物流应以物联网的新兴技术为基础,在技术上实现物流服务的创新,实现物流服务过程中网络化、实时化的跟踪与智能控制,从而改善物流服务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应的物流服务功能。
1.2 智慧物流的功能
王之泰提出,要将智慧物流充分运用到实际中以求得符合潮流的发展,必须辩证的看待智慧物流,即“智慧物流”是应体现出物流活动中的动态概念与确定模式的辩证关系,而非一个单纯的技术性问题,它是一个系统、综合的概念[2]。因此,对智慧物流的功能分析应分为从技术应用和综合管理两方面看待。
从技术应用方面来看,智慧物流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识别感知功能。即通过将物品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利用现代化定位和识别技术,快速实现对物品的识别,从而达到对物品的自动化管理。(2)优化决策功能。主要采用数据挖掘及云计算等数据分析技术,对物流活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一方面实现物流相关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另一方面可辅助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物流配送计划和方案。(3)定位追溯功能。主要采用卫星定位、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来对货物的位置和状态进行实时的跟踪处理,并对客户与管理者提供实时有效的信息反馈[1]。
从综合管理方面来看,为了体现出物流活动中的智慧,智慧物流应具备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管理理念,一方面要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应用背景下通过数据驱动来辅助决策,另一方面要融合先进的管理理念,发挥人的能动性来丰富决策内容,要充分体现智慧物流的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创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