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过度包装的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79.4%的人表示购买过度包装商品是为送礼显得体面
“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通常只为了送礼,给自己用是不会买的。同样,逢年过节总会收到一堆包装靓丽但没有实用价值的礼品。”广东省惠州市市民曹芳对记者说,“如果礼品保质期长,就留着再送出去。”
调查中,11.3%的受访者表示会经常购买过度包装商品,53.0%的人会偶尔购买。说到购买原因,79.4%的人认为是“精致的包装送礼显得体面”,44.6%的人表示是“追求奢侈”。
“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已经不是奢侈性消费,而是炫耀性消费。炫耀性消费比奢侈性消费还严重,奢侈消费最起码是有实际用途的,炫耀性消费则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包装豪华的商品售价高,包装简单的售价低,商家为赚取更多利润,自然愿意用豪华包装来抬高价格,因此过度包装现象越来越普遍。一名民意中国网的网友说,现在商品包装一个赛一个豪华,普通包装的商品有时候很难找到,不得不买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这让他很无奈。
本次调查也显示,近半数受访者(48.4%)表示,包装简单的商品已很难见到,不得不买过度包装的商品。调查同时显示,79.6%的人认为商品价格远超其价值,损害消费者权益。
城市垃圾中有三分之一属于包装垃圾
对于商品过度包装,调查中83.2%的人认为是浪费资源,制造垃圾;77.5%的人表示这助长了奢靡铺张的不良风气;66.9%的人认为加剧了环境污染;51.3%的人认为是误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只有少数人认同商品过度包装:14.3%的人认为现象存在说明有市场需求;7.1%的人认为包装本身是一个产业,能够带动相关经济。
“商品过度包装会给经济领域埋下潜在危害。”刘俊海教授认为,首先,过度包装造成了环境危害,加大了垃圾处理成本;其次,加大了运输成本;第三,包装一旦成为竞争主战场,企业就不会那么重视商品质量。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调研表明,上海市城市垃圾中有三分之一属于包装垃圾,体积占全部固体废弃物的一半。其他城市应该与上海差不多。
目前我国固体废弃物主要以工业固体废弃物为主,但近年来生活类固体废弃物逐渐增多,也成了不可忽视的污染源之一。“包装物污染不像空气、水污染那样,能够明显觉察到,就像‘温水煮青蛙’,累积起来会酿成大问题。”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秦天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软硬兼施”
2012年上海率先立法限制商品过度包装,84.0%的受访者认为“很有必要,这种现象就该立法严惩”,12.4%的人认为“应该制止这种风气,但没必要上升到立法”,还有3.6%的人认为“存在就是合理,应该让市场自行调节”。
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及对策
一、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分析
首先,农民工参保覆盖面较低。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有2.5亿进城务工人员,其中流动的在1.2亿以上,跨省就业的约6000万人。各地虽然都将农民工作为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制度扩大覆盖面的主要对象,但在这个庞大的人群中,农民工参保率依然偏低,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仅为15%,拥有养老保险的不会超过3000万。
其次,农民工退保率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者养老保险的平均退保率已达到40%。广东东莞2005年有105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但1年内就有40万人“退保”,基本上都是外来务工者。在浙江杭州,参加养老保险的外来工在50万人左右,而每年“退保”人数高达8—10万人,目前累计“退保”的人次超过24万。从参保到退保,亿万农民工在社会养老保险面前表现出的无奈与矛盾,为中国年轻而庞大的社会保障体制出了一道难题。
二、当前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养老保险制度设计自身的缺陷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保险责任主体、社会统筹的工资比例以及政策与制度衔接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贯彻和实施。首先,国家对农保资金筹集的规定,坚持的是“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在一些集体经济实力薄弱的地方,保费全部由农民个人负担,保费收取很困难。个别地方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强制性收取保费,引起农民反感,并带来一些社会性问题。由于农民工普遍从事的工作一般属于劳动密集型,常常是以体力劳动为主,当他们到了一定的年龄,他们在城市里再找工作就非常困难,所以他们的实际缴费年限很难达到15年。
(二)各地政策不统一,缺乏统一有效的指导
2001年12月,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农民工养老保险有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中央政策对地方的政策具有约束作用,但有的地方在执行中央的政策同时,加入了地方性的规定,从而形成了有差异的地方性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农民工工作的高度流动性,使其在老年之后能享受单位养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面对没有保障的未来,任何人都不可能无动于衷,只是农民工的弱势群体地位让社会听不到他们对自身利益的诉求。
(三)我国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导致城镇农村社会保障的资源分配存在巨大差异
户籍制度是一个制度层面的原因。现有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一直是阻碍农民工真正融入所在城市的根本所在。长期以来政府通过严格的户籍制度,将政策资源倾向城市居民,因此社保问题上在城镇居民的社保资金尚存在巨大差额的前提下,更谈不上农村的社保问题了。这使得农民工无法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平等的社会养老保障,其身在城市而户口在农村,他们随时可以回乡务农,伴随着回乡的是拒绝参保或退保,直接导致了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出现“一低一高”现象。
三、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一)调整支出结构,筹集资金,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问题
由于农民工兼有农民和市民双重身份,政府对农民工养老保险所负财政责任具有特殊性,农民工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除了用人单位和农民工缴费外,还应当开辟筹集渠道的新思路。其中主要有:一是农村土地征收中提取部分比例的资金用于养老保险。土地是农民和农民工的传统保障载体,当农民离开土地而成为农民工后,仍有必要从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中寻求农民工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二是转移财政支付。在农民工输入城市与农民工输出地区之间建立一种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此种财政转移支付占该市财政收入的比例应当依来源于财政转移支付接受地的农民工总数占该市总劳动力的比例来确定,对于这种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应当限定一定比例进入财政转移支付接受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险基金和农民工社会保险基金。
(二)深化改革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转让制度
首先可以全面取消中小城市的农村户口和非农村户口的界限,允许农民在户口所在地的县域内自由流动,只要农民在城市具有固定的住所,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即为其建立社会养老保险账户,并可随其工作区域的变化而转移。农村土地转让制度改革应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民工自主转让土地经营权,通过实行反租倒包、转包转让、租赁、拍卖、土地经营权人股、企业或大户托管等形式,有效实现土地增值,使在外打工的农民摆脱土地经营的后顾之忧,并最终通过利益补偿纳入其相应的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增强养老保障的能力,使转出土地的农民工最终享有与所在城镇人口同样的养老保险待遇。
(三)适当降低缴费率,延长缴费期,采取灵活的缴费方式
从农民工个人角度来看,农民工的劳动报酬一般都明显低于城镇工,所以农民工个人缴费率也应低于目前城镇职工执行的8%的标准。针对农民工就业的灵活性和收入的不稳定性,可以设定不同的缴费比例,农民工个人可以针对自己的即期收入参照不同的缴费率进行缴费。当其收入较高时,可以按较高比例缴费;收入较低时,可以按较低比例缴费,“多投就多保,少投就少保”,因此农民工的缴费水平只会影响到参保农民工个人将来从个人账户中领取养老金的多少,他可以根据自己当时的收入状况选择相应的缴费比例。
参考文献:
[1]杨建海.摆脱困境不容迟疑 .中国劳动保障,2007,(1).
[2]王英明.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研究[J].沈阳: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09,(1).
一、我国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的现状
我国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采用的是直接保护的立法例,即直接用相关的法律条文来规定保护非婚生子女的权益。所以,我国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主要体现在我国相关的法律条文中,其中以《婚姻法》和《继承法》为主,此外也散见于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司法解释以及个别案件的批复意见之中。
我国从1950年《婚姻法》到1980年《婚姻法》,再到2001年修正后的《婚姻法》均贯彻了子女平等的原则,明确了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的称谓,并赋予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相同的法律地位,现行《婚姻法》第25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从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可以看出,其立法原意是不论子女婚生与否,都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从中体现出了法律的公正和人性的关怀。
同时,在我国现行的《继承法》第10条中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这一规定给予了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同等的继承权,他们在父母遗产的继承顺序、份额上均完全相同。
二、我国非婚生子女保护的不足
据上所述,我国现行的《婚姻法》和《继承法》的规定都是较为先进的,较好地保护了非婚生子女的权益。但是我们通过仔细分析,仍可以发现我国在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1.立法上的缺陷
(1)首先,我国法律规定的过于原则和笼统,没有具体细化的操作规定,也没有确定一个统一的基本指导原则,因此在具体执行上存在不便,使得非婚生子女利益难以得到切实保障。
(2)《婚姻法》和《继承法》中对非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是同等保护,享有同等的权利,但同等的权利并不是相同的权利,所以在实际中还是存在不平等之处;此外,法律只规定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至于医疗费等费用则没有规定,相比起详尽和细致的婚生子女相关方面的权利,则显示出了不公。
(3)我国的立法未就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教育义务、子女的姓氏、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如何支付抚养费用、如何行使探望的权利和方式、财产继承等一系列问题做强制性规定。即制度缺失,立法笼统;而对婚生子女在这些方面则做了具体的分类和详尽的规定,表现出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未提高到应有的高度。
2.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我国古时的非婚生子女被俗称为"私生子",具有明显的鄙视之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传统思想虽然有所改善,但在很多国人的脑中仍占有一席之地,从而导致人们对非婚生子女产生"看不起"的心理,在现实生活中对他们随意打骂、污辱、歧视等,极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3.制度设计上存在障碍
这方面以户籍制度表现的最为明显。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中规定,给子女入户口,必须要有出生证明、准生证、父母的结婚证或离婚证等。这对于非婚生子女来说,显然是很难达到的要求,因为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母的行为是不法行为,得不到有关部门的认可,所以无法提供完备的证件去给非婚生子女办理户口登记。而由于非婚生子女的户口问题无法有效解决,上学难、社会保障权缺失、公民身份无法确认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使他们成为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4.司法实践中举证制度不合理
司法实践中,非婚生子女要确认其生父,确定他们之间的亲子关系而生父不承认其时,如果没有其他的证据,可以要求生父与其作亲子鉴定,但是往往要得到生父的同意才可以(涉及隐私权)。现实生活中,为了逃避法律责任的生父,当然不愿认非婚生子女,因而也不愿意做亲子鉴定,此时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便无法实现。
三、完善我国非婚生子女的保护制度
针对我国在非婚生子女保护方面存在的不足,参鉴国外的一些先进举措,在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应的完善:
(一)确立我国非婚生子女保护的基本原则(最大利益原则和无歧视原则)
世界大多数国家均强调子女的最大利益和无歧视原则,并以此作为指导具体立法和实际活动中的总思想。我国则缺少这些指导性的基本原则,使得非婚生子女的权益没有得到切实的保障。故我国也应确立子女最大利益原则和无歧视原则,以此指导父母处理非婚生子女的问题,指导非婚生子女保护的立法和司法实践。
(二)详尽我国对非婚生子女的立法
我国法律虽然规定了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等同于婚生子女,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进一步对非婚生子女权利的实现进行一系列细化的规定,从而全方位地保护非婚生子女的权利,真正实现其与婚生子女平等的法律地位。此外,也应该加大相应的法律监督力度,以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切实维护好非婚生子女的权益。
(三)简化非婚生子女的户口申报程序
针对我国非婚生子女户口申报难的问题及其不利后果,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需要简化我国的非婚生子女户口申报程序。具体来说,如果非婚生子女随母亲申报户口的,应当给予便捷化的处理,即准许其申报户口;对于非婚生子女需要随父亲申报户口的,需要要求父亲提供相关证明(例如亲子鉴定的证明等)。结合上文谈到的认领制度,如果我国在法律上确认认领制度,那么非婚生子女随父亲申报户口相对会容易很多。
(四)立法上取消非婚生子女之说
据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父母子女之间关系的建立是基于他们之间的血缘联系,而非依据父母之间是否具有婚姻关系,从而一些国家取消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的二元划分,将二者统一为自然血亲子女,在立法上取消了非婚生子女这一不平等称谓。鉴于此趋势,我国法律也应该尽快将"非婚生子女"一词摒弃,让人们用与婚生子女相同的目光对待非婚生子女,真正地维护非婚生子女的权益以及法律地位。
(五)加强政府的保障义务
当非婚生子女的父母不自觉履行其抚养义务或者其他义务时,可以运用国家公权力来保障子女权利的实现;而对于处在生存困境之中的非婚生子女,政府应承担起相应的抚养义务,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
(六)加大法治宣传教育
加大有关非婚生子女保护知识的宣传,可以消除人们对非婚生子女的偏见与歧视,创造出有利于他们成长的社会环境。
首先,我们应加大人权保护的法制宣传,提高人们对人权和非婚生子女的认识,使人们明白不应该将父母的错误转移到非婚生子女的身上;其次,要宣传有关非婚生子女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切实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最后,还要加大公民道德宣传,使人们注意避免婚外,提升责任意识。即一方面逐渐消除人们对非婚生子女的偏见与歧视,另一方面防止非婚生子女逐年增加的势头,为非婚生子女的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结束语
关键词: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知识流程外包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06-0071-06
收稿日期:2008-03-07
继制造业的全球大转移之后,服务外包与离岸贸易已形成不可逆转的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趋势。随着发达国家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市场竞争的加剧,服务外包和离岸贸易正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布局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印度是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领先者之一,印度服务外包的发展带来了国民收入的增加,外汇储备的积累和就业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税收、储蓄和消费支出的增加。印度发展服务外包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目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链有重组的趋势,正在由印度、爱尔兰等国家向中国、菲律宾、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转移。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承接服务外包方面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方面受到劳动力、土地、能源等要素的制约,另一方面对外贸易摩擦与争端不断增加。新一轮全球服务业的转移为我国调整产业机构,改善贸易结构提供了契机。
一、服务外包及分类
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外包”指的是企业向外部购买制造产品,如我国承接国外制造业外包的贴牌生产(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罗和文卡特拉曼(Loh and Venkatraman,1992)认为外包是外部供应商从事与企业整体或部分生产设施相关的物资或人力资源活动,他们认为外包既包括制造产品生产的外包,也包括人力资源等服务环节的外包。后来随着服务外包活动的增加,外包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威尔科克斯(Willcocks,1995)认为外包是为了获得预期结果,把组织的部分或全部信息技术和相关服务交给第三方管理。艾金森(Atkinson,2004)认为外包是由一家公司与另一家公司签定合同去经营指定商业任务的过程。利维(Levy,2005)认为外包是指将特定的生产商务活动转包给独立公司,其中包括国内公司或国外公司。以上三位者学者认为外包的对象主要是服务性活动。巴格沃蒂(Bhagwati,2004)指出服务外包是通过电子媒介手段(例如电话、传真、Internet)从国外购买服务,他认为在WTO规定的4种贸易方式中,服务外包主要是指由于信息技术发展所导致的服务“跨境交付”的增加。本文认为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原来在内部从事的服务活动转移给外部企业去执行的过程,发包的对象既可以是本土企业也可以是外国企业,既可以是独立的企业,也可以是母公司的子公司。
从服务外包的地域来看,服务外包可以分为离岸外包(off-shore outsourcing)、近岸外包(near-shore outsourcing)和在岸外包(on-shore outsourcing)。离岸外包和近岸外包都是指跨国境的服务外包,近岸外包特指相邻国家之间的服务外包,相邻国家由于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开展服务外包更为便利。离岸外包如美国对印度的外包,近岸外包如美国对加拿大、墨西哥的外包。在岸外包指一国之内的服务外包,在岸外包对于国内市场广阔的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国际分工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全球性的服务业转移主要以离岸外包的形式展开,其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贸易壁垒的降低。
从服务外包的发展阶段来看,服务外包可以分为信息技术外包ITO(Information technologyOutsourcing)、商务流程外包BPO(Business ProcessOutsourcing)和知识流程外包KPO(Knowledgeprocess outsourcing)(见表1)。ITO是指系统操作服务、系统应用管理服务,技术支持管理服务的外包。BPO指企业检查业务流程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将这些流程或职能外包给服务供应商,并由服务供应商对流程进行重组的活动。ITO和BPO都是基于IT技术的服务外包,ITO强调技术,更多涉及成本;BPO强调业务流程,解决的是相关业务的效果和运营的效益问题。KPO是指位于价值链高端的、知识创新和研发环节的外包。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知识流程外包迅速崛起。从ITOBPOKPO的发展路径来看,其业务流程越来越复杂,整合程度不断提高,对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承接服务外包企业带来的附加值也不断增加,形成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体现了服务外包的三个发展阶段。
借助制造业价值链的“微笑曲线”可以看出服务外包在企业价值链中的地位(见图1)。制造业企业附加值较高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上游(如可行性研究、风险资本、产品概念设计、市场研究等)、中游(如质量控制、会计、人事管理、法律业务等)和下游(如广告、物流、销售、人员培训等)的服务环节中,中间的制造过程附加值较低。发包企业基于削减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考量,不但制造过程可以外包出去,通过OEM方式生产。上游、中游和下游的服务环节也可以外包给服务提供商,通过ITO、BPO和KPO的方式获取。从企业价值链来看,外包的对象逐渐由价值链底部的制造环节向价值链上中下游的服务活动攀升。随着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企业价值链上的业务逐渐细分为不同的环节,具有外包潜力的服务活动越来越多,服务外包的发展潜力很大。
二、印度服务外包发展现状
(一)印度服务外包产业产值的增长
印度的服务外包主要包括IT服务,ITES-BPO,工程服务、R&D、软件产品三类业务①(见表2)。2007年印度软件和服务总产值达395亿美元。在产值结构中,IT服务为235亿美元,比重为59.5%;ITES-BPO为95亿美元,比重为24.1%;高端的工程服务、R&D、软件产品产业为65亿美元,比重为16.5%。2004~2007年间,印度的软件和服务产业增长了136%。在此期间,IT服务,ITES-BPO,工程服务、R&D、软件产品三类业务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1.23%、42.12%和31.05%,其中ITES-BPO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2007年出口市场(离岸外包)产值为313亿美元,占整个外包市场比重的79.2%。2004-2007年间,离岸外包年均增速为34.39%,超过了该产业的平均增速。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在岸外包的比重较小,2007年的比重为
20.8%。与快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相比,印度硬件产业规模不大,2007年产值为85亿美元,占整个IT产业的17.7%。
(二)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就业的增长
服务外包产业为印度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与制造业外包相比,服务外包产业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要求更高,收入也更高。印度较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为相关产业提供了大量通晓英语、熟悉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2006年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直接就业总数为129.3万人,其中IT服务为39.8万人,ITES-BPO为41.5万人,工程服务、R&D、软件产品产业为11.5万人,分别占全部就业比重的30.8%、32.1%和8.9%。国内市场服务外包的就业人数为36.5万人,比重为28.2%(见表3)。服务外包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不但自身就业人数快速增长,而且可以带动相关行业就业的增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认为印度IT业与中国的制造业同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印度获得的就业机会不但发生在IT产业领域内,与IT相关联的产业也有效地利用了IT领域的发展。据NASSCOM估计,服务外包产业每增加1个工作岗位,将会在相关产业创造大约4个工作岗位。2007年印度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直接就业人数达163万,相关产业就业人数达600万,预计到2010年印度软件和服务及相关产业的总就业人数将达到1000万人(NASSCOM,2007)。
(三)印度的离岸服务外包市场
印度服务外包以面向国外市场的离岸外包为主。2007年离岸外包占整个印度服务外包市场产值比重的79.2%,接近八成,印度已成为全球离岸服务外包市场中的领导者。印度的离岸服务外包市场以欧美市场为主,其中美国市场的比重最大,2006年美国市场比重为67.2%,欧洲市场比重为25.1%,两者合计超过九成(见表4)。欧美市场在印度服务外包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造成了印度外包产业受国外市场的影响较大。近年来在发达国家,特别是服务外包的重要发包国美国,出现了服务贸易方面的保护主义倾向,认为印度等发展国家正在抢去本国“白领”的工作岗位,美国基于保护就业和信息安全的原因出台了相关法案,为服务外包设置了一些障碍。与离岸外包相比,印度国内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相对薄弱,在岸外包市场不大。
(四)印度离岸服务外包主要行业分布
印度离岸外包的行业分布相当广泛,包括银行、保险、金融服务、高科技和通讯、制造业、零售业、媒体、出版和娱乐、建筑设施服务、健康服务、航空和运输服务等(见表5)。其中比重最大的是BFSI,占整体比重的40.4%,印度已成为全球重要的金融服务外包市场。花旗银行、VISA、通用电气金融公司、美洲银行、JP摩根等金融巨头都已在印度开展了金融外包业务。第二位的是高科技和通讯行业,比重为19.1%。以上两大行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较高,外包模式发展较为成熟。行业比重较高的还有制造业占15%,零售业占8%。从印度服务外包的行业分布来看,服务外包主要集中在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制造业的比重相对较小。
三、中印服务外包发展的比较
(一)发展阶段的差异
印度服务外包的发展阶段高于中国。NASSCOM认为中国3-5年之内还不能挑战印度在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中的地位(NASSCOM,2007)。印度的IT服务,ITES-BPO,工程服务、R&D、软件产品三类业务增速都很快,2007年分别比2004年增长了126%、179%和124%,三种业态呈现齐头并进的态势。印度ITO和BPO产业已经比较成熟,服务外包整体上处于从BPO向KPO阶段过渡。有研究指出,到2010年,印度很可能由现在的商业处理外包中心(BPO)过渡成为知识处理的外包(KPO)基地(刘森林,2007)。制药业、生物科技、知识产权研究、工业设计等行业是印度KPO时代的优势产业。目前我国服务外包发展阶段还比较低,ITO是服务外包的主要部门,从事初级阶段的软件编码和应用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工作,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业务量虽多但利润不高,以量取胜,BPO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整体上处于从ITO向BPO过渡的阶段。
(二)市场范围的差异
2006年印度离岸外包占整个市场比重的79.2%,以欧美市场为主。2007年美国和英国在印度服务离岸外包市场比重为61%和18%。受国内市场的限制,印度在岸外包比重不高。我国的服务外包产业以在岸外包为主,离岸外包比重不高。2006年,中国承接的离岸服务外包收入仅占整体产业收入的12.2%,另外的87.8%为在岸外包(中国服务外包网,2007)。我国离岸外包市场主要集中于亚洲,以面向日韩市场的近岸外包为主。其中,对日外包比重高达60%,美国的比重为15%,欧洲的比重为10%(胡国良,2007)。印度以英语为官方语言,承接离岸外包具有语言优势。我国与日本临近,日语人才较多,且同属东亚文化圈,承接对日外包有一定优势。近几年印度企业在华投资,除了利用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和开拓我国市场外,还试图利用中国开展对日韩服务外包的成功经验,作为打开日韩市场的跳板。
(三)业务范围的差异
印度离岸服务外包的垂直行业范围很广,包括银行、保险、金融服务,高科技和通讯,制造业,零售业,媒体、出版和娱乐,建筑设施服务,健康服务,航空和运输服务等,在这些领域中取得了先发优势。例如,印度金融服务外包的比重为40.4%,承接外包的业务范围逐渐扩大,从原来简单的文书处理类业务进入较高端的数据分析、提供研究报告、趋势预测等业务。我国本土金融服务外包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企业既缺乏相关人才又缺少业务经验。在华外资跨国金融机构将部分业务发包给其专门设立的分支机构,发包给我国本土金融服务企业的情况不多。印度企业还开拓了一些新兴的服务外包领域,如医疗服务外包等。我国服务外包业务范围还比较狭窄,在一些垂直行业中处于发展初期,在一些新兴领域中还处于空白。
(四)产业基础的差异
2004年中印两国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分别为50.8%和26.1%,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4.5%和52.2%(杜莉,谢皓,2006)。在信息产业内部,2005年我国硬件产业销售收入为3.45万亿人民币,出口2646亿美元,分别占销售总额和出口总额的89.8%和98.7%。2004/05财年,印度硬件产业产值109亿美元,出口19亿美元,分别占信息产业规模和出口规模的33%和10%(商务部政研网,2007)。两国信息产业呈现明显的中“硬”印“软”的态势。我国硬件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已成为全球信息产业硬件产品大国,计算机、手机等产量居世界首位。印度
信息产业以软件为主,且以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为主导。我国的硬件产业基础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有可能与硬件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我国服务外包有强大的制造业和广阔的国内市场作为支撑。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中,国内服务外包企业大有可为。
(五)发展规模的差异
印度服务外包企业普遍规模较大,有超过1700问企业员工人数在2千人以上,20多间企业员工数超过2万人。印度最大的20问企业直接雇佣了50万人(NASSCOM,2007)。印度服务外包行业涌现出了一批大型跨国企业,例如,InfoSys公司有5.2万员工,在17个国家设立分公司,Wipro公司员工总数也达到4万人。2006年印度排名前十位的软件企业产值占市场总额的42%。我国企业人员规模较小,软件业排名前三的厂商为东软、海辉软件、中讯软件,2006年东软全部软件从业人员只有1万人。我国前十名的离岸软件外包企业产值占仅占市场总额的20.7%,市场集中度不高(胡国良,2007)。在外包合同价值方面,印度服务供应商取得了更大、更复杂的项目,超过5千万美元的合同从2002年的l%上升到2006年的7%(NASSCOM,2007)。我国服务外包企业所承接的服务合同金额较小,与印度相比差距很大。
四、几点启示
随着服务外包成效的显现以及发达国家发包企业分散风险战略考虑,近年来出现了国际服务外包进一步发展和重新布局的趋势,为我国改变这一领域相对落后的状态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一)巩固产业基础,向产业链高端演进
印度服务外包从最初发展ITO业务中的软件外包起步,首先承接软件编码、维护测试等低端业务。通过经验的积累,专业能力的培养,品牌的建立,业务的整合,逐步从ITO业务向产业链的高端的BPO和KPO阶段延伸,形成一个由低到高的产业演进过程。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也应借鉴这一发展路径。首先,总体上我国处于从ITO业务向BPO业务过渡的阶段,应当巩固ITO这一基础性业务。其次,服务外包专业性强,服务企业能力差异较大,为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全面发展,应当积极鼓励各种类型的外包企业从各自的竞争优势出发,逐步推进,形成低端业务与高端业务相配合的完整产业链,全方位承接服务外包业务。
(二)内外并举,离岸外包与在岸外包并重
由于离岸外包能够带来巨大的成本优势,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开始寻求离岸外包服务。麦肯锡指出,全球服务可实现离岸的潜在市场规模达4650亿美元,而目前仅有不到10%的业务实现了离岸(麦肯锡,2007)。发展离岸外包服务既顺应了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又符合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应当鼓励我国本土外包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大力发展离岸外包。近期内,应巩固和发掘日韩服务外包市场,并将开拓欧美服务外包市场作为重要目标。另外,与印度相比,我国本土市场更大,制造业发展远远领先于印度,信息化程度较高,潜在市场需求不可忽视。一方面要推动我国本土服务外包企业积极发掘本地市场,另一方面要促进国内企业,特别是金融电信企业等,从提高核心竞争力出发,积极实施服务外包战略。
(三)加强外包基地城市建设,错位竞争,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商务部提出了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建设10个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目前已经有大连、西安、成都、上海、深圳、北京、杭州、天津、南京、武汉、济南11个城市获批成为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在基地城市的建设中,应当从各地比较优势出发,从专业化出发,针对市场和行业差异,错位竞争。如上海以金融服务外包为重点,打造面向全球的金融服务平台;大连以面向日本的软件外包为主;西安发展对欧美BPO业务:深圳毗邻香港,可以发展香港接单,深圳开发的新“前店后厂”模式。应借鉴我国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促进服务外包产业集群的形成,打造我国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品牌,缔造中国的“班加罗尔”。
(四)大力吸引外资,同时做大做强本土企业规模,培养本土品牌
印度知识流程外包的发展得益于跨国公司在印度设立的研发机构,全球10大信息技术巨头,包括微软、英特尔和德州仪器,都在印度设立了研发中心,这些研发中心颇具规模,业务经验丰富,可以提供高端的创新产品,向客户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在短期内,可以考虑以我国国内市场潜力为吸引,以我国吸引外资的整体优势为依托,吸引全球领先的服务外包企业以合资或战略合作等多种形式将其在全球其他地区开展的外包业务转移至中国。同时,应大力促进我国本土服务外包企业的发展,扩大企业规模,扩大市场,扩充业务范围,提高竞争力。对本土服务外包企业给予税收政策优惠和金融支持。建立面向本土企业的风险投资基金,培养种子企业,发挥示范效应,努力培养本土企业品牌。
一,规范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各种配套措施的实现
我国现有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社会保险管理仍然存在分散管理、条块分割、多口对外的现象;社会保险历史债务沉重。二是现有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仍然很窄,特别是对于特定人群,无法起到一种普遍,至少是较为普遍的覆盖效应。拿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来说,我国现仍有70%以上的农民工因各种原因未能参加养老保险,其他多数弱势群体均存在高比例现象。三是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存在漏洞,在个人账户上仅能体现个人缴存记录,对于统筹部分现阶段透明度仍不高,有可能成为的暖房。四是基层养老保险单位工作态度需加强,其他单位或个人在办理养老保险手续时,过程太复杂。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要加快社会保障管理法制建设,使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事业经办和监督控制分开,确保社会保障管理依法有序进行;逐步提高保障基金统筹层次,明确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社会保险责任,进一步规范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进一步健全社会化管理服务,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社会保障服务中的作用,加快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实现全国联网、信息共享。
(二)要合理划分养老金体系的三个支柱。尽管世界各国普遍建立了多支柱的养老金体系,但是国情的差异也使得各国养老金体系的划分有所不同。应适当调整我国多支柱养老金体系的划分范围:第一支柱是政府经办的、强制实施的、财政兜底的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部分;第二支柱是政府强制实施的、基金积累制个人账户养老金,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部分;第三支柱为政府鼓励的、单位和个人自愿购买的养老金,包括团体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年金等。?
(三)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在养老金体系建设过程中,政府的主要作用应该是统筹规划、制定政策、筹集资金和行政监管,而有些服务功能可以由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来实现。这样可以切实解决“管办不分”的制度风险,保障资金的安全;可以减少机构和人员设置,降低政府自办的成本;可以引入竞争机制,享受优质的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可以实现社会保险运营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服务更好、专业更强。
(四)要积极推动养老金专业化经营。养老金作为一种金融服务产品,与银行理财、基金等金融产品相比,周期长,稳健性要求高,有着独特的风险特征和经营规律,需要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近年来,中国保监会一直致力于探索养老金市场的专业化发展。从2004年至今,中国保监会先后批准成立了太平养老、平安养老、中国人寿养老、长江养老和泰康养老等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专注于经营企业年金和养老保险等养老金业务。几年来的实践表明,我国养老保险公司已经初步显示出专业机构在技术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目前,养老保险公司已经成为企业年金市场的领跑者和推动者,约占法人受托业务量的90%。
(五)要加强监管。养老金体系监管的重点是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加强市场行为监管,通过运用多种监管手段,严格执法,严肃查处恶性价格竞争、夸大投资收益和违规承诺保底收益等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二是加强资金运用监管,确保养老金的安全。三是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增强透明度,增强市场和社会对养老金经营和管理的约束力,让被保险人和养老金持有人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四是加强协同监管。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由劳动保障部门监管,团体年金和个人年金由保监会监管,企业年金由劳动保障部、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共同监管。为促进我国养老金的快速发展和稳健经营,应该进一步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二、消除养老保障制度的遗留问题,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
(一)享受社会养老保险的权利与劳动义务相对等。享受社会养老保险的老年人是指劳动达到一定年龄后退出工作岗位的人。国家和政府对公民的劳动年龄上下限都有立法或制度的规定,退休年龄是指劳动年龄的上限。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以后,国家根据退休制度,一方面安排他们退出原来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要保障他们获得社会的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的权利,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之后,无论其实际劳动能力是否丧失,都必须按规定退休,这也是他们取得社会养老保险必须履行的义务。因此,在确定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和待遇水平时,必须以劳动者退休前为社会所作的劳动贡献的时间和劳动贡献的大小为依据。
(二)享受养老金待遇与工作贡献相联系。虽然现代养老保险和福利以及社会福利制度是在承认所有老年人都对社会有贡献的前提下实行的,而且在很多福利国家老年人的社会福利待遇水平较高,但在社会保障或社会待遇的实际操作上,也是根据老年人的历史贡献而有所区别。中国目前对历史贡献不同的老年退休者在退休待遇上的差别是比较明显的,最突出的是对离休人员的养老金以及生活福利待遇要高于退休人员的待遇。对有特殊贡献的老年人给予特殊的优抚政策,他们的历史价值理应得到社会的承认,提高他们的社会待遇,也就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三)加快各种配套制度的改革。目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各种相关配套制度改革滞后,成为制度改革的瓶颈。因此,要建立覆盖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还需要各种配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收入分配的透明度,缩小劳动者实际收入与名义收入的差距,提高参保者未来的缴费能力;明确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下的中央和地方财政责任分担比例和管理层级;建立适度集中的监管机制,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的高效运行。
三、企业年金在养老保险制度中应处的地位
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深人,大力发展类似西方职业养老金计划的企业年金制度势在必行,企业年金制度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也应担当重要角色,而不仅仅是一种辅地位。这可从养老金工资替代率上体现出来。我国目前实行“统账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职工退休后从统筹账户中取得的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总的替代率,相当于职工退休时工资的45%-55%左右,这样水平的替代率只能满足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国际公认的退休职工保持正常生活水平的替代率为75% 。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企业层次的养老金计划,使其提供的替代率在20%-30%左右,从而使总的替代率达到75%,以保持退休职工的正常生活。
四、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分析现状中国农产品特产包装的现状,特别是特产类具有浓重地域文化的农产品包装设计现状。分析研究产品包装对于产品与企业的重要性。了解包装设计对于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研究山川绿野油闷笋包装现状,联系地域文化和产品特点,量身打造产品的包装。
意义: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和了解,将地域文化,农产品包装趋势,农产品特点相互结合,并且融入到山川绿野油闷笋的产品包装设计上,增加产品销量,提升企业知名度等意义。
1.2理论研究现状
包装设计在当代来说不仅仅是包装一个意义,包装是产品与品牌企业对外的第一视觉。是商品品牌的一部分,有时候包装的重要性甚至是超越了包装这一纯粹的功能的。能够通过包装的个性化视觉感受强化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加深消费者对其品牌的印象。中国是农产品大国,可是中国农产品包装的现状是包装落后,我国农产品外包装形象设计存在问题有:设过于混乱,低档。设计形式过于陈旧,农产品的外包装袋在使用上没有考虑到环保因素等。农产品外包装大量使用化工原材料制作而成的材料较多。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文化层次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外包装设计及包装材料的使用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保型包装设计符合大众喜好,国际绿色环保理念。特产类农产品包装没有明显的区别,很多特产包装的并不能体现其地域文化,体现其产品特殊性。地域性农产品是应该强调其产地特色的农业产品,它是地域性农产品品牌生存的基础。将地域文化融合到包装设计既可以丰富包装设计文化内涵,满足消费者的审美要求,又可以借助产品包装无声的推销地域人文内涵,可以添加品牌的寓意加强企业品牌的竞争力。
2.关于山川绿野油闷笋包装设计主要理论观点汇集
2.1地域性农产品包装研究
地域性农产品富有地域性文化特点,所以地域性农产品包装是在传统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包装设计,展现其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地域性农产品是指生长于特定地区,在|量和特点取决于它的生长地理和人文文化因素。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沉淀,发展为具有鲜明地域特彩的农业产品,比如说东北大米,章丘大葱等。地域性农产品的特点有地域性,文化性,正宗性,代表性,品牌性。而地域性和文化性,告诉我们从地域的地理特征文化人文因素和历史因素,可以使我们的农产品品牌更加有文化内涵和知名度。地域农产品因为有标志性的环境和人文条件,形成了地域性品牌先天优势,相对于其他的农产品更加容易培养市场偏好,获得消费者的喜爱。
2.2绿色环保性农产品包装设计研究
商品包装在最初时候的功能是承载和保护商品,使其避免受到损坏,变质还有散落等。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的提升,消费者们对于产品包装的要求也随之变化,不仅仅是希望包装能保护好商品,也要求其能美化产品,有实用性,个性化和艺术性。而包装设计是产品的脸,是吸引消费者的直观感受。所以过度包装也随之而来。过度包装是为了经济利益从过度包装造成严重浪费。绿色包装可以在产品使用后对其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平衡,减少生产不必要的废弃物,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而且保护了环境迎合了社会喜好。
2.3山川绿野油闷笋包装设计理论分析与评价
农产品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日益增长,农产品的包装设计的现状急需改变。绿色包装在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环保政策不断完善,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日益增长。绿色环保包装设计是发展趋势。而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农产品质量优良,地域文化各异。地域性农产品包装如果融入了其地域文化,人文因素,历史发展和地理特点,不但可以丰富产品文化内涵,宣传地域文化而且有利于产品品牌发展。并且事实证明地域性农产品更容易依靠其优良质量等特性得到消费者喜爱。所以我认为农产品的包装设计如果融入了它独特的地域性和绿色环保理念,是非常有利于产品与企业的发展的。
参考文献:
[1]书籍:土特产包装的地域性和品牌化探视(D)作者姓名. 潘阿芳 苏州大学 出版年:2008
[2]书籍:日本包装设计的思考(J) 作者姓名.李岭 美术大观 出版年:2007
[3]书籍:包装设计与文化意义(M)长沙 出版社: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2003
【关键词】快递业 绿色包装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一、背景
近几年.中国快运速递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在中国东部地区形成了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区域性快运速递圈。同时这四大快运速递圈又以滚动式、递进式的扇面辐射,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2006年至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年增长率达22%。2011年,中国快递业务递送量突破35亿件,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而促使快递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网购活动的盛行。2009年,全国个人网上购物销售达到2000亿元,其中75%的商品要通过实物递送。然而在实物递送的过程中极易由于快递的过度包装和运输工具的尾气排放而对环境造成破坏.对于方兴未艾的中国快递业来说,实现运输过程的低碳化,尤其是包装的绿色化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难题。
二、问题分析
(二)快递业包装存在的问题
(1)过度包装。快递包装作为一种运输包装,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方便装卸、搬运、仓储等过程的操作,提高物流效率;二是保证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维护产品的使用价值。为了实现这两个目的,只要对快递产品进行简单有效的包装即可。
然而,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快递产品的过度包装。比如快递过来的东西不管是什么都用一个纸箱包着.甚至一瓶小小的化妆品小样都会用一只硕大无比的箱子来包装,里面塞满用以保护商品的报纸、充气塑料袋等。这些纸箱由于体积大多扁长,或是很狭小,重复利用的价值并不高。于是日久天长,网购的人都积攒了不少这样或大或小的纸箱,留着占地方,丢掉又太可惜。
就这样的过度包装而言.本身不仅会耗费大量的自然资源对环境造成破坏,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流公司的运营成本。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中国快递市场上,伴随着原材料、运输、人力成本等不断上涨等的不利因素,如果不改进过度包装的现状,国内的快递企业将丧失自己的竞争力。
(2)有毒包装。在对快递产品进行包装的过程中,快递专用的塑料袋也是频繁被使用的一种材料。这种类型的塑料袋一般有:深灰色尼龙包装袋、外白内黑速递袋、防伪胶贴文件袋、喷流水码快递袋等。这些袋子在保护产品的同时,由于它们多数不能降解或者降解周期太长,并且目前也没有专门的机构来处理这些袋子,因此一旦这些袋子就和一般的垃圾一起被倒人垃圾池.将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即白色污染。
虽然白色污染主要并不是由于快递专用塑料袋的广泛使用引起的,但是使用这些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对产品进行包装无疑对我们的环境会造成破坏。在越来越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今天,使用环保的包装袋对于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树立必然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由此,我们提出了绿色包装的概念。
(二)绿色包装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峻,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绿色包装应运而生,并且成为绿色物流领域最热门的话题。绿色包装,简言之就是环保型包装。在功能上应该满足4RED原则,也就是Reduce(包装减量化),指包装在满足保护商品、方便销售等功能的条件下,应采用材料、能源耗用量最少,形式最合理的适度包装。Reuse(易于重复利用)或者Recycle(可回收使用),指产品包装及其包装制品的多次重复使用或利用回收弃物生产再生制品。Degradable(可降解),指包装用材及其废弃物不会形成永久性垃圾.不能回收使用的包装废弃物都能比较容易的分解腐化,不产生塑料垃圾。绿色包装还应该对人体或者生物系统无毒无害,重金属的含量应该控制在有关标准以下。
三、对快递企业绿色包装的建议
对于快递行业而言,在包装和运输方面追求快速高效固然没错,但也应该考虑承担社会责任.在将对环境的伤害减至最低的同时控制包装成本,以提高利润增强竞争力。
转变包装理念。快递物流包装的绿色化,只要是指包装材料的绿色性,包装制造环节的绿色性以及包装材料消耗的最少量化。具体的指导理念是:减少包装材料;回收使用材料;重复使用包装材料;循环使用包装材料和包装标准化。在企业树立一种节约的风气,比如在设计包装时秉着节约的原则,尽可能降低能耗,便于拆卸,使材料能得到循环使用,在包装上附上一些环保小贴士,提醒消费者不要乱扔包装废弃物。
关键词:封装胶带; 绿色循环经济; 环保意识; 新型; 快递封装
中图分类号:X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28204
1引言
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给传统商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其中“网络零售”由于超越时空的界限,能够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购物的要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而物流快递行业作为“网购”流程中至为关键的一环,在网络零售异军突起的同时,快递业也迎来了它发展的黄金时期。据中国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 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11亿件,超过2015年全年快递业务量,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54%,8倍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根据国外快递业发展的趋势,当快递行业收入占GDP介于0.2%~0.5%之间时,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机会。2016年,我国快递业收入达3974.4亿元,占GDP比重约为0.52%,仍处于快速增长期。
目前,纸箱封装的方式大致有3种:胶带粘接、钉接成箱和粘接成箱。胶带接合是指纸箱的接口是用胶带来连接,使用简单、成本低、封箱效果好。钉接成箱是用钉箱机将纸箱搭接处用铁钉铆合,操作简单,设备成本低。粘接成箱是采用自动折叠式粘贴机完成粘接成箱工作。由于钉接成箱和粘接成箱这两种方式对纸箱的规格大小有一定的要求,不能满足快递行业所有包裹封装的要求。因而最常用到的就是胶带封装法,胶带由于其价格低廉、使用简便、材质强韧,非常适合用来对包装箱进行加固封装。回收难、污染重、不达标是胶带使用方面的突出问题。封装胶带由于碎片化使用,最后会随包装箱分散到消费者手中,回收起来相当困难。而且,我国广大消费者普遍回收再利用意识不强,在包裹签收后,就会随手将包装箱丢进就近的垃圾桶。污染重是“三宗罪”中对自然环境危害最大的一项。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胶带主要有BOPP胶带和PVC胶带。制成这两种胶带所使用的材料均属于不可降解材料,埋在土里100年都不能够降解,而且胶水含有甲醛和苯,会伤害人的皮肤和呼吸道,污染程度极其严重。许多小厂家为降低成本,回收再生料进行生产,里面可能含有超标的重金属、有毒有机物和致病体,以此为原料生产的胶带在多项有害物质检测中不达标。每年庞大的网络零售业务量,将带来数量惊人的包装材料的使用。其中胶带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废弃的胶带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势必对自然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在发展新时期,减少封装胶带的浪费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破模探索快递业绿色循环经济,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现实问题。这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更关乎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但在搜索资料的时候,发现封装胶带使用过度问题并没有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政府和学术界只是对“包装材料”回收利用问题进行思考和行动。缺乏对封装胶带进行有针对性的细致调查。而由于封装胶带使用的特点,不能直接同其他的包装材料同等看待,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在经济转型的新时期,快递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必须早日解决包装材料的回收再利用问题。而以包装材料中封装胶带的使用问题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法对快递行业内的封装胶带的现状进行了解,然后在借鉴国内外成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利益相关者分析的方法,针对了解的现状中出现的问题,给出合理化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2实地调查及分析
2.1走访调查
基于快递行业现象,将调查对象确定为郑州龙子湖高校快递站点。龙子湖高校有12所,快递站点44个,有韵达、圆通、申通、顺风和百事汇通等等。龙子湖高校快递站点由于大学生网购的现象颇为炙热,所以快递流通的数量颇多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调查小组通过面对面发放调查问卷对龙子湖高校44个快递站点进行走访发放调查问卷,采用采访者问,受访者答同时采访者帮忙做答。首先,基于行业现状做出调查问卷,对郑州航院6个快递站点进行预调查,通过回答情况对调查问卷进行调整。同时对周边的物流公司进行深度访谈的方式了解快递行业的具体情况,又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消费者基于快递封装的方式和回收等具体情况做出调查,共收回调查问卷558份,基于消费者的调查结果,通过参数估计的方法对消费者的购物量和次数进行统计来估计快递行业的流通量。
调查结果如表1。
运用参数估计对消费者消费数量和次数进行估计,利用参数估计方法对消费者每个季度的购物次数进行统计:
1.5×13.28%+4×37.07%+6.5×22.24%+8×27.41%=5.3204。
每个月收到的快递数量进行估计:
373.62%+6.5×16.72%+9×5.17%+10×4.48%=4.2087。
2.2调查结果及分析
2.2.1对包装箱存在过度封装
调查小组在实地调查的时候,看到快递包装工作人员用胶带对包装箱进行多次“十字交叉封装”,甚至用胶带将包装箱的外表整个覆盖。这样使用胶带,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封装纸箱,而且存在过度封装现象。
2.2.2对包装箱存在重复包装
调查小组在实地调查的时候,发现包装工作人员对原本带有包装箱的商品进行二次包装。在包装的过程中又会大量的使用胶带进行十字封装。
2.2.3快递包装工作人员环保意识薄弱
调查小组成员进行调查的时候,针对“所使用的胶带是否可降解”问题,与直接从事快递包装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谈话。从结果上看,有相当多一部分员工对使用的封装胶带是否可降解认识模糊。同时他们还表示封装胶带对于自然环境的危害很小。
2.2.4社会公众回收意识薄弱
从网上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社会上的普通民众的回收再利用意识普遍薄弱。当问及“在签收快递包裹后,是否将包装物交给快递站点回收再利用”大部分普通人表示从没有将快递包装物交到快递站点或进行再利用。
2.2.5快递站点对包装材料的回收缺乏有效作为
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快递营业站点没有进行过对包装材料的回收工作,只有一小部分会在站点门口放置一个纸箱来收集人们丢弃的包装物,从实际实施效果来看,收效甚微。
2.3利益相关者模型
基于上述快递行业现象,针对此问题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做出如下分析(图1,图2)。
金紫微,等:绿色循环经济下提出新型快递封装方式
经济与管理
从权利矩阵中可以看出,利益相关者和所持有的权利有很大一部分关系。在对于快递封装胶带使用过度的问题中,快递站点为主要的参与者。因在包装的快递过程中,首先是商家或是邮寄快递的人对快递进行下
单,其次是通过快递站点的工作人员对快递进行封装。在封装过程和打包方式中,对胶带的使用量如何控制就成为快递站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核心问题,在受访过程中,快递站点的工作人员表示对快递封装要求有两个:其一,要求快递封装要严密来确保物品的安全性;其二,出于工作习惯和工作效率要求对快递进行“十”字或是“双十”字,甚至是多层次的包装,只要是严密就好。快递站点工作人员的工作习惯造成快递封装胶带使用量过多,同时工作人员对封装胶带的材质不了解,只认为胶带是最好的封装物则会无休止的使用。所以控制其源头就在于对快递站点工作人员工作价值观和工作习惯的培养和控制。物流公司可以通过在快递送的过程中对快递包裹的严格验收来加以对快递站点封装方式的严格控制,在此利益相关中,物流公司和快递站点占据同等重要的位置,在运送的过程中,快递站点和物流公司对快递包裹的安全性以及其破损程度均占据主导责任。如稍有不慎,客户将投诉给商家,则快递站点和物流公司均会因为此情况受到牵连,信誉满意程度下降,其经济利益也会受到相应的损失。但是出于对封装胶带的使用程度,则两者均应有相应的制度来限制和规定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同时,商家应对消费者的投诉和对物流公司以及快递站点的信任程度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考虑多方面因素再对消费者的投诉进行解释或采纳。如一味地追求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则到最后也会因此使自己的经济利益受损。对于需要邮寄的商品先采取一定的批注,例如:对需要多层次加固的采取注释,希望快递公司的人注意,对于一般的产品也要加以注释,希望快递工作人员不必为此浪费过多的材质进行封装。最后,消费者应基于环境保护原则,对快递封装物的回收再利用。在拆快递之后对已经使用过的封装物投放在快递站点准备好的回收桶而不是随意丢弃。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污染。随意丢弃带有胶带的封装物不会自我降解,只能对土壤造成伤害,而被集中起来的封装物则可通过统一的快递回收站集中处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建议与对策
3.1国外成熟经验与法律条例
西方国家对快递封装胶带的处理均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来制止和减缓对环境的污染。例如,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便开始关注绿色包装。为了提高回收积极性,美国各地政府根据企业包装回收利用率的高低适当免除企业相关的税收。同时,美国还在《资源保护与回收利用法》中规定,“减少包装材料的消耗量,并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目前,美国已在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方面形成产业化运作,不仅改善了 环境、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1991年,德国出台《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提出包装废弃物管理应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最终处置”的顺序进行,并设定了不同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目标和时限,强制性要求包装生产商、销售商对包装回收共同负责。该办法还制定了包装废弃物从收集到最终处置的量化标准,比如规定80%的包装废弃物100%的运输包装必须回收利用,使包装处理的每个环节都有具体标准可依。1997年,德国又出台《包装回收再生利用法》,要求除了包装生产商外,从事运输、商、零售的企业也必须负责回收包装物。
3.2减少封装胶带使用量,采取新型封装方式
3.2.1行业统一规范包装箱质量,增强箱体强度
针对包装纸箱质量不佳,难以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商品的完好性,从事包装的工作人员往往倾向于用胶带对包装箱进行多层加固的现状。
建议快递行业制定统一的纸箱质量规范,对包装箱的箱体强度进行增强。保证纸箱的强度足够抵御物流配送过程中的磕磕碰碰,而不必再用胶带对纸箱进行反复的缠绕加固。
3.2.2推广无胶一体封装纸盒
针对纸箱的封装不可避免的使用到胶带的现状。建议在整个快递行业内推广使用一种无胶一体封装纸盒。在搜寻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种很特别的纸箱。这种纸盒在封装的时候不需要胶带、金属钉和粘合剂,仅仅凭借本身的独特设计,就可以实现纸箱的密封。如果这种纸箱能够在快递全行业得到推广,相信能够大幅的减少封装胶带的使用量。
另外,也可以使用可重复使用的高质量的塑料袋替代纸质包装箱。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塑料袋封装用到的胶带要远远少于纸箱封装用到的胶带数量。这是因为塑料袋束口封装可以大大减少封装胶带的使用量。
3.2.3对商品的出厂包装进行区分
针对快递业对自身带有包装箱的商品进行二次包装的现状。设计了一种方案:将出厂商品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实体市场上销售的商品,进行正常的包装,另一类是在网络上销售的商品,直接采用坚固耐用的快递专用包装箱。这样就可以避免出厂时包装,快递运输时再进行包装的重复包装问题。在顾客寄送物品的时候,也可以用拉链式布袋替代纸质包装箱的使用。
3.3基于行业现象,加强环保教育
3.3.1加大对快递从业人员环保意识的教育
针对快递从业人员环保意识普遍薄弱,在包装商品时不能很好的控制所使用的胶带数量,从而倾向于更多地使用封装胶带的现状。
建议快递公司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工作对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对胶带的使用数量进行控制,减少不必要的使用和包装。
另外,快递公司可采取相应的奖励制度,鼓励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减少不必要的包装。可以对员工每个季度的环保素质进行评估。评估可从员工这一季度用胶带的数量、包装快递的数量、客户投诉和满意程度方面进行。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对环保意识落实好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奖励。
3.3.2增强社会公众的回收再利用意识。
针对人们回收再利用的观念不够强烈,在签收快递包裹后,将包装盒随手丢进垃圾箱,给包装材料的回收带来困难的的现状。
建议政府要增强对人们回收再利用观念的宣传力度。倡导对包装材料“回收光荣,丢弃可耻”的价值观。在社会上鼓励人们将回收再利用理念落实到日常的具体生活中。
3.3.3完善社会回收再利用的体系建设
针对有些消费者反映:虽然有时候会考虑将包装材料进行回收,但由于社会没有一个有效的回收体系,缺乏专门的回收点,要想将包装材料送到回收站点并不方便。
建议政府和快递营业站点可以双管齐下。政府在垃圾回收站设置专门对快递包装材料进行收集的站点;快递营业站点要积极开展包装材料的回收工作,在派发包裹时,询问签收人是否愿意提供包装物进行回收。
依据国内外的经验,提出如下政策
3.4提出三级评审政策
对快递总公司、分公司及及其员工采取三级评审制度。在每个季度、月度年度快递分公司对快递员工进行综合测评。测评分为三方面:一是在每个人手中的快递流通量和接受的快递流通量综合数量;二是使用胶带的数量和封装方式的改良使用的频率;三是对客户的满意程度。三方面均采取加权的方式对快递员工的工作进行综合测评,评价出是否符合标准,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快递总公司对快递分公司同样基于这三方面的考察,在季度和年度的报告会上进行相应的评价和奖励。国家环保部门应对每个快递总公司采取评分制度,基于前三方面的考察,做出综合的评价,并去其末尾的公司采取惩罚和警告措施。三者相互结合,相互制约,同时为中国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金紫微1,等:绿色循环经济下提出新型快递封装方式
经济与管理
4结语
在对快递封装胶带使用过度问题的研究上,探讨如何可以减少使用量。快递员工不是出于思考后对快递封装进行打包,减少其使用的固定成本。改变封装,不仅仅可以减少胶带的使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而且将改变的包装回收利用,回收次数越多越减少其固定成本,同时很大程度改善环境。
综上,根据调查发现和结果,对比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①改变包装方式,增强员工环保意识,减少工作惯性带来的胶带过度使用,提倡快递公司应每日给员工开设 “关于快递封装”的会议,使职工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环保意识。在交代使用方面如何把握好尺度。②加强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对快递包装尽量大规模的回收,以避免随意丢弃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在各个快递站树立警示标语并配有大型再回收箱。顺便员工要耐心,提醒,细心引导,相信长时间的反复工作会带来不销的效果。③对员工,快递公司均采用胶带使用进行综合评比,同时也要参照客户的满意程度进行打分制,每个快递分公司由总公司按季度对快递成交量和胶带使用量进行综合排名,由国家主张对每个分公司进行评比,奖惩分明。这样一来,可以很大改观的解决胶带使用过度问题
在绿色循环经济下,“回收再利用”、“环保”就变得重中之重。快递封装胶带过度使用后随意丢弃的包装物不仅仅对环境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同时也是对资源的重大浪费。基于此状况,希望商家、快递公司和消费者都可以以自身做起,对于包装袋、包装方式和使用胶带的数量都加以回收再利用和控制,即使现在不能从根本直接解决问题,但是可以通过我们长期的努力和坚持,一点点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从而保护环境。最后,希望在社会,国家乃至快递员和我个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很大程度地减少胶带的使用量,使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冯梦珂,曹国荣,程玲,等.快递包装的现状与绿色化[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6(11).
[2]周丽俭,胡蓉.我国快递包装废弃物循环再利用问题研究 [J].商业经济,2017(3).
[3]吴琴,欧芮.浅析我国快递包装回收体系的构建[J]. 商业现代化,2016(5).
[4]周忠.2016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J].商业经济,2016(7).
【关键词】绿色环保 简约理念 包装设计
1 包装行业发展现状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大力支持和倡导包装行业发展,包装行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行业中的重要产业之一。包装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确保产品在运输与销售过程中货物安全,良好的包装设计不仅要实现保护商品质量的目的,同时又要发挥促进商品销售的作用。由于包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包装生产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一些包装企业将“过度包装”甚至“豪华包装”的设计模式作为占领包装行业竞争市场的手段。然而,当出现商品过度包装时,一系列问题也就随之而至,过度包装直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增加了环境压力,过度包装导致包装成本已经远远大于商品使用的价值,不仅导致大量的成本增加,而且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加剧了环境污染的程度,最终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所以,需要及时提倡绿色简约包装设计理念,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包装的不正之风,规范包装行业的市场秩序,加强对包装行业的管理,制定或完善包装行业的管理规章制度,提高包装设计者的环保意识,最终从源头上保证和遏制“过度包装”,倡导“绿色包装”。绿色环保理念下的包装简约设计需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考虑,进行包装简约设计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原料选择到产品制造的每个阶段都严格遵守安全、环保,节约资源的理念,减少对材料的消耗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进而实现绿色包装设计,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
2 绿色简约包装设计分析
绿色包装是包装行业的―个严峻挑战,同时也是包装行业发展的难得机遇。随着循环经济发展模型的提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倡导可持续利用发展理念,力求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尽可能降低到最小程度。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包装设计行业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绿色简约包装设计,建议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树立绿色包装设计理念。在包装设计行业中,积极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包装设计^员应具有前瞻性,及时掌握包装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在包装设计过程中积极倡导使用无污染,易回收的包装材料,认真考虑和采取绿色环保包装设计方法,同时包装设计行业需要包装设计及时改变原有的粗放型、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设计理念,在包装设计中,充分考虑材料的分类和循环利用,运用一系列工艺回收技术,严格遵循污染防治标准处理技术规范,从源头上遏制“过度包装”现象的发生,有效规范包装行业市场秩序。
(2)加强简约包装设计方法运用。加强包装设计技术创新,利用绿色环保的产品设计方法,促进产品包装设计发展升级,提倡绿色包装充分考虑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材料再利用和废物回收利用,同时包装设计简约并不意味着单调乏味,而是用最简洁的方式,表现出深刻的内涵,将包装设计的人文精神融入到包装设计的细节之中,简约设计是摒弃传统的设计方式,以天人合一的境界,实施简单包装设计,努力利用有限的信息达到耐人寻味的意境,从而给消费者留下更深的整体印象,进而更好的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及降低废弃物的产生。
(3)合理设计产品包装的整体结构。包装结构设计是产品包装设计的重要环节,绿色简约包装设计需要减少包装结构设计,在保证起到保护产品作用的同时适当减小包装体积,做到结构紧凑,重量减轻,不仅降低碳排放,而且方便消费者,努力做到包装结构的优化,同时,在不影响保护功能的前提下,减少产品包装的空间容积率,提高包装材料的利用率,采用点、线、面结构和使用简单的图形设计,简单的视觉图形,可以带来舒适的视觉效果,促进商品信息传递更加快速、直接,更容易被消费者理解和记忆,还可以有效节约资源,减少包装废物的产生。
(4)使用生态环保的包装设计材料。产品包装设计中绿色简约设计概念最直接体现在生态包装材料的选用上,通过选择和使用生态材料,加强对生态环保材料的使用,比如可以利用天然材料打造包装的原始形式,带给消费者一种自然美和朴素美或者可以使用可降解的生物材料,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包装企业应该认真考虑和使用那些无污染和低能耗的包装材料,同时要加大对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通过再利用技术,实现包装材料的循环使用,满足包装绿色设计的要求。
结语
绿色简约包装不仅是包装行业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也是一场关于包装设计生产的技术革命,需要包装企业以更简洁的创造和更简单的方法发展绿色简约包装设计,通过对绿色简约产品包装设计的简单分析,在包装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引入绿色环保理念,加强包装设计的简约化和环保化发展,从包装结构设计、包装材料选择以及包装整体设计等方面不断加强包装设计技术的创新利用,在保证包装设计功能的前提下,营造更加让消费者印象深刻的包装产品,实现在包装设计过程中不断减少碳排放,确保实现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包装设计目标,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鹏业,王如峰.包装设计与绿色环保理念[J].包装世界,2007(4)30-31.
[2]胡艳珍.低碳文化理念下产品包装的简约设计[J].包装工程,2011(14):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