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食品包装调研范文

食品包装调研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食品包装调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食品包装调研

第1篇:食品包装调研范文

1、在线视频的机遇及挑战

过去两到三年内以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联网设备的普及使得在线视频服务获得迅速发展,人们的相关需求也日渐增大。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及其他便 携及非便携设备均能播放高品质视频内容,由此,视频业务服务提供商们纷纷推出多屏服务以提供无处不在的视频接入,通过对相关权利的争取,将直播电视频道及 点播电视节目以OTT的方式提供给“苹果”及安卓设备已维持其用户的忠诚度并试图建立新的盈利模式。

目前,多屏视频业务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广播商们及服务提供商们认为用户对其有巨大需求,并纷纷部署之,但是目前尚未找到良好的商业模式以回收其投资甚至盈利——其中很多的业务都是免费提供给用户,而且目前尚无清晰的从高级广告解决方案中盈利的发展战略。

纯OTT服务提供商正在努力探索和实践之,比如在点播视频中插入/植入广告、业务订阅(笔者注:交月租或年费等)、即时付费点播(笔者注:相当于以前有线电视的PPV按次付费业务)等。

DTVE于今年8月就在线视频的5种商业模式的重要程度向受访的160余家视频企业/机构等进行了调研,这5种商业模式包括:

1)交易型视频点播(相当于以前有线电视的PPV按次付费业务,在观看一段视频之前,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2)订阅型视频点播(交月租或年费。用户可以无限制收看一定范围内的视频内容);

3)电子渠道成交(相当于PVR或云DVR业务);

4)广告型(后向收费方式。用户可免费欣赏视频,但需要看广告);

5)防止用户流失型(绑定在线视频点播(免费提供)、电视直播(免费提供)、付费电视、宽带、电话等,以提高用户忠诚度。

DTVE针对此项的调研结果显示:

第2篇:食品包装调研范文

近几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平均增长率达到15%左右,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GDP。2008年中国化妆品市场零售渠道日益多元化,除了百货店、超市和各种形式的专卖店与专营店之外,厂家直销、网上购物、电视购物、邮购、自动售货亭、药妆店等多种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展,业内知名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关注并参与其中。

渠道变化日新月异,固守传统阵地的企业纷纷掉队;彼时,已有“先吃螃蟹”的品牌跳出迷局,先出奇招,重新开辟出化妆品渠道的蓝海,令许多还在传统渠道上厮杀的企业难以望其项背。上海家化旗下的佰草集、LOTIONSPA、南京苏美旗下的Vinistyle都是国内首批运作单品牌化妆品专卖的翘楚。

例如资生堂就不仅拥有商场专柜,还有部分产品在超市开架销售,更在专营店渠道拥有自己的专卖店;而CLARINS(娇韵诗)则在开设商场专柜的同时,还拥有专署的美容机构;DHC更开通网络和电话两个虚拟销售渠道……国际化大品牌纷纷涉猎多领域的销售渠道,充分证明渠道组合的销售方式更有利于产品的销售及品牌的建立,而消费者在选购化妆品时也将拥有更多选择,购买体验将更趋完善。

中国化妆品份额分布

从2013年进口化妆品的份额细分来看,市场上以粉类等其他化妆品为主,唇、眼、指(趾)用化妆品占比逐步提升。本年度1~4月我国进口粉类等其他化妆品销售34070.0万美元,下降1.0%,占同期我国进口化妆品总额的89.4%,是进口化妆品的主导产品。

进口指(趾)甲化妆品379.3万美元,增长44.2%,占比1.0%;进口眼用化妆品2271.8万美元,增长44.8%,占比5.8%;进口唇用化妆品1511.9万美元,增长18.1%,占比3.9%。除“粉类等其他化妆品”外,唇、眼、指(趾)用化妆品占比合计提升了2.5个百分点,显示出国内消费者对化妆品用途的多样化需求趋势。从进口单价上看,唇用化妆品平均77.9美元/千克,是进口单价最高的细分产品,其次为眼用化妆品为59.4美元/千克,指(趾)用化妆品单价最低,为9.5美元/千克。

专卖店为何在中国展迅猛?

Q1 精准的定位

专卖店称为专营店,是专门经营或授权经营某一主要品牌商品(制造商品牌和中间商品牌)的零售业态。并不是有知名品牌的店面才称为专卖店,专卖店指的是专一经营某类行业相关的专营店。

专卖店能有效贯彻和执行公司文化及活动方针,有效提高集团的执行力;突破现代企业所普遍面临的管理瓶颈;注重品牌名声。

Q2 顾客完美体验

独特的店面装潢给人耳目一新的独特感觉,营业员具备丰富的商品知识,并提供专业知识。如此一来,专业化的介绍及服务让顾客感受到品牌的权威性和信服感,更够让顾客更加毫无顾忌地选购适合自己的产品而不是盲目选购。

各个行业中的专卖店,一方面满足社会需求,一方面也提升企业各自的品牌。更重到的是,专卖店可以让企业研的最新产品第一时间为客户知道。从产品销售直到售后服务,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到专卖店中购物。

Q3 顾问式销售

更多地创造顾客购买公司系列产品(专卖+优质产品+星级服务)的机会,提升公司产品的销量;销售、服务一体化,可创造稳定的、忠诚的公司顾客消费群体;易于及时向终端经销商和消费者提供公司的产品信息,同时易于搜集市场和渠道信息;消费者到专卖店选购产品时,公司有百分之百的销售机会(店内无其他品牌),大大增加了公司产品的成交率。

Q4 品牌独特性

专心专业、专卖一类产品或一个品牌,大大增强产品的终端销售能力,以打造品牌为主。专卖店打造品牌理念,为所谓的品牌自然是要独一无二的,想要让顾客心甘情愿地掏腰包,只有做到“人无我有”这样的程度才足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LotionSPA:以专卖店模式,避开竞争,从侧翼破袭

国内的化妆品琳琅满目,其中拥有自己专卖店的品牌也同样不在少数,且每年都在以一定速度持续增长,其中以LotionSPA为例,让我们来看看LotionSPA的品牌和其专卖店的展建设。

LotionSPA一直以来为爱美的女性提供量肤现配式的服务,根据每个客户自身皮肤的细微差别和个人愿望,搭配出适合的护肤品。致力于从自然中找到最方便、简捷的、大众的物种,来供给皮肤所需。秉承“纯植物、高质量、口碑传播”的品牌理念,充满自内心的人文关怀精神,力取中国护肤品专卖店第一品牌。

这个起源于中国的品牌,专为亚洲肌肤设计,采用法国和日本的优质原料,品控技术,确保每一位顾客得到满意的护肤体验。

LotionSPA已在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日本及法国注册了商标及其知识产。LotionSPA核心经营团队从1994年开始在中国从事化妆品贸易,自2004年开始在中国大陆运营专卖店,同时在北京家乐福开张第一家LotionSPA化妆品专卖店,按照国际品牌运营策略,已与最著名的国际卖场及重要的购物中心缔结了战略或策略合作关系,目前已开拓超过800家单店。

LotionSPA把SPA带回家,倡导全身护理,带走肌肤问题,带来身心愉悦,致力于水资源的保护,每一位消费者所支付的1%将进入LotionSPA黄河水保护行动基金。

走进LotionSPA的专柜,迎面而来的柜台服务员定当会为你提供最专业的服务,不是靠流利的口条推销产品,而是通过产品体验让顾客亲身感受产品质量的优越性,这样实在的口碑销售是LotionSPA最注重的。在对待消费者的态度上,LotionSPA要求店员不能过分热情推销,给人以唯利是图之感。年轻的店员统一的素面朝天,散着自然又青春的光芒,那是任何天价的化妆品都堆砌不出来的。

LotionSPA在各大购物中心、卖场里的专卖店经常进行针对消费者的路演促销,既提升自己的业绩,更为整个卖场带来更多客流,促进整体业绩提升。然而有意思的是,其他化妆品企业的销量也没有减少。

第3篇:食品包装调研范文

(一)明确监管职责。 国家虽然已确定了“分段监管为主”的食品监管分工原则,但由于大量食品生产小企业小作坊是前店后厂、即做即卖、时停时开的和出没无常的流动摊贩,很难从生产、流通、餐饮三个环节上划分,从而确定监管主体的责任。因此,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监管必须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可由一个部门进行统一管本文来源:文秘站 理;也可划分不同情形由两个部门分别管理,如属于自销方式的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前店后厂、街头摊点、流动销售)可由工商部门或卫生部门单独管理;其他类别的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可由质监部门单独管理。当然,这里可能涉及到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相悖的地方,这就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二)完善法律法规。国家和各级省市政府应出台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管理的有关法规,强化依法监管;法规应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认定、基本准入条件、企业生产和质量管理、食品销售区域、日常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于达不到基本规范要求的,且拒绝整改或经整改仍不符合基本规范要求的少数企业,应当坚决予以取缔。

(三)健全监管制度。政府和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监督管理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制,实行产品质量公告制,开展诚信体系建设,要严格实行生产备案制、原辅材料的索证索票制和监督性抽验制、日常巡查制。

(四)形成监管合力。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监管主要部门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要建立联系会议制度,要定期通报有关监管工作,要建立联合执法制度。同时,税务、城管、环保、街道(乡镇)等部门也要积极配合工作的开展,如:税务部门对产品质量、企业信誉和生产条件较好的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可实行减免税费,城管、环保等部门对违规小企业小作坊也要在职能范围内实施严格管制等。

第4篇:食品包装调研范文

关键词:色彩心理学;食品包装;包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162-02

在甲骨文的象形字中,“蒉”代表的用竹子或柳条编织成的筐,这也是原始社会,人类放置、保存食品的唯一方式,食品包装的概念尚不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中。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商品经济开始出现,人类出于商品交换之目的,对商品包装的制作和研究步入了新阶段。即便如此,食品包装依然较为简陋,多宣纸包裹或用木制箱子保存,其存在的意义不外乎是为了保证食物的洁净以及便于运输,相对于食品本身而言,其包装的价值不大。真正将设计融入于食品包装,源于十八世纪末欧洲的工业革命。凭借机械化生产,大众消费市场的食品种类空前丰富,顾客对于食品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工业革命对食品包装的材料、结构和印刷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工业革命的主导下,食品消费市场竞争加剧,如何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中吸引住消费者的目光,成为食品生产商必须考虑的问题。由此,食品包装设计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

食品包装设计从开始出现到走向成熟,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改进,如今已发展的较为成熟,其主要有三个功能:保存食品、介绍食品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在这片文章中,我主要就食品包装如何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做些许讨论。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资源极度充裕的世界中,进入超市,琳琅满目的食品让我们应接不暇,消费者是如何在同档次、同种类的食品中选取其心仪对象的呢?通常来讲,消费者容易被包装新颖,用色大胆的包装所吸引,因此颜色之于包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消费者并不是对所有的色彩都能认可,包装上的色彩也并非越多越好,只有符合其心理倾向的配色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亲睐。

色彩在客观上对人有刺激和象征作用,在主观上能体现人的反应与行为,色彩心理学主要通过颜色来研究人类的心理活动,其作为普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有重要的意义。食品包装设计的色彩表达,首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其次是对包装加工工艺的科学实践,最后亦是一种人文关怀,是以美为准则的设计。色彩可以帮助消费者识别产品形象,并由此产生视觉吸引力,现代的食品包装更是崇尚色彩的变化。色彩心理学在食品包装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色彩的注目性表达、色彩的识别性表达、色彩的象征性表达、色彩的情感性表达。

(一)色彩的注目性表达

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眼睛的第一印象就是对食品包装的色彩感觉。在食品包装的设计上,颜色是对视觉感受影响最大也是最敏感的要素之一。绘画的知识告诉我们,人对于外界的视觉形象,如大小、空间、位置等,都可以通过色彩和明暗来体现,色彩带领人们认识这个世界,同时色彩对人有着强烈的冲击性,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心理变化。

对比色是色相环中每一个颜色对面(180度对角)的颜色,也称为互补色,是对比最强的色组。例如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黄色和紫色它们同时具有明暗对比、冷暖对比两种属性,同时黄紫又是互补色,这样的3种强烈对比属性往往会给视觉神经留下深刻的印象。紫色在视觉心理上会给人一种神秘、迷幻的感觉,而灿烂、阳光的黄色却又可以非常有效的弥补紫色带来这样的一种心理感受,两者搭配既有活力又不失优雅,既抢眼又不刺眼。

在如图一所示的某品牌即食红枣包装的设计上,设计师就运用了对比色―红色和绿色作为外包装的主色调,这样的颜色搭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虽然对比色的搭配能很容易地抓住购物者的眼球,但却不能胡乱搭配,否则强烈的色差会使人心情紧张,最终吓跑顾客。在这份红枣包装中,虽然运用了对比色,但两种颜色却都取自食品本身的自然色,即红色来源于红枣自身的颜色,而绿色则是树叶的颜色。这样的颜色搭配就能做到既吸引顾客的目光又让人觉得自然得体,容易接受。

(二)色彩的识别性表达

色彩的识别性在食品的包装中的运用,是指设计要配合企业已建立的视觉识别系统当中的主色调,通过色彩来拉开不同品牌间的差异性,同时运用色彩心理学有关颜色的暗示作用,加深顾客的记忆,让顾客在颜色和品牌间产生联想。有了色彩识别性,才能在市场中树立品牌的独特面貌。色彩的识别性不光体现在包装,在员工服饰、办公物料乃至交通工具上均有所体现。如果我们经常乘坐某航空公司的班机,那么在机场候机时,从空姐的着装上就能区分出其是否属于这个航空公司的,这是因为除了在服装款式上每个航空公司的要求不同,在制服颜色的选择上每个公司也都有自己的主打色调,空姐的服装就是公司的隐形广告,希望通过制服的颜色建立起公司和顾客的潜在联系。

可口可乐是被大众所熟知的碳酸饮料品牌,其品牌的主色调就是红色。可口可乐为了推广其品牌,无论在自身产品的包装上,亦或是推广的商业平面广告中,都把红色作为设计的主色调。这样的好处就是容易建立一个立体的、统一的品牌形象。消费者走在大街上看到主色调为红色的可口可乐广告就很容易联想起可口可乐的红色包装,使消费者产生可乐的包装就应该是红色的认知,待顾客进入卖场想要挑选碳酸饮料,首选的就会是以红色包装为主的可口可乐了。

图2 可口可乐伦敦奥运会系列包装

(三)色彩的象征性表达

色彩在不同的国家甚至是不同的种族都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性,其心理学的意义在于色彩能引起目标人群的情感共鸣,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意识和反应以及情感活动都与色彩有密切联系。在食品包装中,色彩与食品本身的属性需要有内在的联系。顾客在长期生活中已经对不同类别的食品形成了固有的概念,食品包装的色彩会直接影响到顾客对内在食品的判断。例如巧克力的象征色是褐色;奶糖用白色,给人以浓稠、奶味十足的感受;海鲜用蓝色、蓝绿色等冷色调,它给人以新鲜、美味的联想,这些都是人类潜意识中长久以来对自然色彩的收集归纳。

在包装设计中要掌握食物在自然界中的颜色属性,并在包装上体现出来,帮助顾客里了解包装食品的属性。若在设计时只考虑设计师个人兴趣爱好而忽略食品本身的颜色属性,就会造成顾客的疑虑和不信任,转而寻求其他的品牌。试想一下,若在巧克力的包装中使用红色或绿色,除非顾客仔细阅读文字说明,否则是极难分辨出包装内所含食品的。食品包装的颜色不光能反映出食品的颜色还能反映出食品的口感,比如可采用硬边风格的图形、折线式的纹样结合冷色系来表现入口松脆的食品,或者用流线型或者波浪形配合暖色调来表现出奶茶或炼乳的丝滑浓郁。由此可见,色彩心理学在食品包装中的象征性意义对于顾客了解食品的品质有很大的意义。

(四)色彩的情感性表达

“美丽的事物都是有色彩的”这是著名诗人泰戈尔所说。我们的地球之所以美丽,就是因为它具备各种奇妙的色彩。人类对色彩的直觉是一般美感当中最敏锐也是最普遍的视觉形成。不同的人群对色彩的认识存在差异性,比如女性偏爱暖色调以及纯度不高的粉色系,相对而言男性则更能接受冷色调以及黑灰色系。在族群差异上,由于地理环境及文化背景乃至的差别,都会对色彩有不同的喜好。在年龄上,一般而言儿童较为偏爱绿色、黄色、橙色等纯度较高的暖色系,而成人则青睐成熟稳重的色系,例如灰色、咖啡色和深蓝色等。

在如图4所示的儿童饼干包装设计当中,除了在加入儿童喜爱的卡通人物以及可爱的名称之外,在配色上采取了适合儿童的亮丽的橙色、纯真的绿色以及柔软的淡蓝色等,这些颜色的搭配都是儿童所喜爱的,契合了儿童的心理需求,可以给孩子以积极的心理暗示,从儿童的认知角度展开设计,展现了孩子天真趣味的一面,容易得到儿童的共鸣。

由于色彩能表达出的情感十分丰富,食品包装设计要建立在对目标人群的充分调研上,不同的目标人群的色彩倾向性差别是很大的,目标人群可以根据所在地区、性别、年龄等因素加以区分。根据调研得出的目标人群范围,找出最适合这类人群的颜色搭配,并运用到设计中去,肯定能为食品包装加分不少。

结语:

色彩的使用往往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我们除了保障设计师具有充分的想象空间,还应该为色彩的使用和搭配建立一条准则,确保食品包装上的色彩运用能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而这条准则的建立应该是基于色彩心理学的。色彩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较新的分支,是从实践当中逐渐归纳整理出来的,即从色彩的经验积累发展到色彩的心理规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美的要求不断提升,色彩心理学在设计当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魏洁.包装设计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第5篇:食品包装调研范文

食品包装设计所用的色彩与消费者心理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在实现人性化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认真掌握这一关系和规律,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进而促进食品销售。经济和科技迅猛的发展带动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升,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不相上下的情况下,食品包装设计成为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如何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视觉需求成为设计师们关注的话题。色彩作为包装设计灵魂要素,能够为消费者第一时间带来全面的视觉信息,使其产生对商品的认可和选择欲望。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如何灵活的将色彩心理学知识与消费者心理科学的结合为一体,这是一个极具实用价值的课题,需要我们用心探究和不断实践。

关键词:

食品包装 人性设计 色彩心理

中图分类号:J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6-0156-02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不相上下的情况下,食品包装设计成为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色彩作为信息最直接的传递要素,可以给人第一时间的食品信息。如何使食品包装更具人性化是设计师在设计食品包装中考虑最为重要的内容,将消费者的心理感受考虑在设计之中,可以更好地确定食品包装色彩,可以使食品包装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产生购买欲。

一 色彩的运用与消费心理的结合

1 食品包装色彩承载着设计师对商品的认知和市场定位,展现着设计师的设计情感和创意思维。在整套设计过程中,色彩的运用主导着商品外包装的视觉形象,即消费者对商品的第一印象,通过消费心理的理论研究及及时性的市场调研,可以大幅度提升包装设计的亲和力,使消费者与包装设计产生内在共鸣,充分发挥色彩运用在包装设计中的作用。包装中色彩的运用,是设计师心理活动的呈现,在开始设计之前设计师需要理性分析产品的属性及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这与主观的艺术创作截然不同,包装设计的价值在于体现产品的特性和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在二者间需要寻求一个平衡点才能更好地实现设计的艺术价值。因此设计师首先要对商品有明确的定位,然后把握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最终在设计蓝图中选择最具表现力的色彩搭配运用到实际设计当中。

2 包装的色彩在商品营销中往往起着先入为主的作用,熟悉消费群体对色彩的认知规律成为色彩运用的先行条件。色彩的心理属性因种族、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存在着很大差异,年龄、性别的不同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包装色彩的运用。例如女性偏爱暖色,男性钟情冷色,小朋友们喜欢对比度高的纯色,年长者则偏爱中性色等。包装设计中色彩的合理搭配和运用能够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第一印象。良好的包装设计是引起消费者关注、萌生好感、产生冲动、然后选择购买的直接因素。食品包装设计发展到今天,色彩的运用已经从实现装饰效果上升到营销战略手段,色彩从视觉感受、情感体验、文化象征等方面影响着食品在消费者心中想形象。如图(1)是香辣口味的薯片包装,其整体色调是红色,因为红色可以刺激食欲,使人产生兴奋的感觉,促进消费者购买。如图(2),黄色广泛用于糕点类的包装中,因为黄色可以使人产生联想,联想到刚烘焙出炉的糕点,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使人产生购买欲。色彩能够最快的传达信息,刺激消费者的视觉、触觉、味觉一类的感官,据科学家研究所知,在不足1秒的时间内商品便能吸引消费者使其产生购买欲,如果5秒内仍不能发现所期待的产品则目光便会转移,在这1秒到5秒的短暂时间内,食品包装起到至关重要的最终,色彩的运用则成为重中之重。色彩的情感属性使消费者的脑海中产生色彩记忆,这种记忆是受到日常生活的经验、社会氛围的影响、风土人情的熏染和民族传统制约的,进而产生差异甚远的对色彩的情感。食品包装设计在实际营销中需要细心的掌控消费者心理和色彩情感规律,尊重文化和社会因素,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食品包装的主题,创造和谐的营销环境,通过情感的共鸣树立食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还能够吸引消费者进行二次购买。

二 食品包装色彩的人性化设计

色彩是设计师抒发自己情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食品包装设计作为一种商场中的艺术,受到理性制约,需要考察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求,才能日渐完善设计师的创意思维和设计理念在不断的实践和对消费者心理的探究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只有紧跟时代的脚步才能做出人性化的既能迎合消费者需求又能引领大众审美的优秀设计。彩虹糖是玛氏公司生产的一种果汁糖,多年以来受到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青睐,原味采用红色包装,劲酸味采用绿色包装,红色包装的原味以甜蜜美味的形象吸引着消费者,绿色袋子的青涩酸甜感觉更使消费者有望梅止渴的感觉,很多小朋友一看到绿色包装就会反映出“酸”的概念,可见色彩在食品包装中的地位,包装上的糖果身穿五颜六色的衣服,深得消费者喜爱,不仅体现着童真童趣,又树立了产品的欢乐形象。可口可乐公司的美之源果粒橙饮料,以天然无添加防腐剂著称,瓶身包装采用橙色,鲜活的果肉粒粒可见,成为人们聚会出游的必选产品,使消费者在心中铭记其广告语“要活得健康快乐,要过有品位的阳光生活。”橙色成了果粒橙饮料的象征,健康快乐体现得淋漓尽致。

上述两例色彩设计主要体现了设计师对消费群体的情感把握和对产品的准确定位,正确地、适宜的与消费者内心产生交流,实现了当代人追求童真、健康寻求天然乐趣的生活理念。

当代社会图片传递给消费者的信息量已经胜出文字百倍之多,设计者对图形中的色彩与人们情感关系的研究也日益加深。人们能够很敏感的对色彩做出反应,这种反应也是因人而异,根据前文所提,同样的色彩因消费者不同的年龄、种族、性格、气质、修养等都会起到不同的效果,色彩在食品包装中不仅有强有力的视觉冲击效果,更重要的是色彩的感情因素和象征元素。巧妙地应用色彩的情感规律,为设计师的工作带来很多优势。实现人性化设计这一目标,设计师可以依靠食品类别和面向的消费群体的特点,总结消费心理规律,试着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不断地完善设计方案,最终实现包装设计在精神上同消费者达到共鸣,使消费环境融洽和谐,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摄影产品的日新月异同样影响着包装色彩的表现力,许多包装喜欢直接利用照片来表达食品的色香味,使食品真实地展现在消费者眼前,符合人们追求诚信的消费心理。此外,绘画技术也被利用在包装设计当中,直观的描绘,色彩艳丽激昂或极富趣味性的夸张描绘,都是深得消费者喜爱的,有时带有设计元素的绘画结合摄影的真实表现时包装设计更具吸引力。设计者通过已掌握的色彩情感属性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迎合消费者的喜好,色彩的魅力和奇妙的感染力成为设计师们在设计过程中最偏爱的设计元素。结合色彩的文化语义、内涵、心理象征等信息调动消费者进行联想、虚拟一个味觉盛宴,在特定的情感和固有的思维基础上产生对食品的好感,主动的接纳产品,掌握这样的心理变化过程使设计师的作品更具人性化和吸引力,能够为产品带来许多附加价值。食品包装色彩的选择是一门艺术,设计师不仅要探究和尊重色彩规律的科学知识,同时也要提升个人修养和审美观,使自己的设计能为大多消费者和商家认可。

第6篇:食品包装调研范文

食品相关产品质量概况

食品相关产品与食品相关产品是直接接触食品的物器,按产品材质共分十四大类,根据《食品安全法》及质检总局的有关规定,其中五大类食品相关产品实施生产许可管理,即食品用塑料包装、食品用纸包装、餐具洗涤剂、工业和商用电热食品加工设备以及压力锅。不在许可范围的14类食品相关产品包括塑料、纸、金属、玻璃、陶瓷、橡胶、搪瓷。竹木、纤维(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涂料、消毒剂、洗涤剂、加工设备。根据2016年底的最新数据显示,以河北省为例,全年开展监督抽查产品9种,642批次。包括复合膜袋、非复合膜袋、塑料容器、塑料工具、编织袋、餐具洗涤剂、金属罐、纸制品、日用陶瓷。其中生产许可证产品7种,非发证产品2种, 22批次样品不合格,总体合格率为96.6%。质量整体情况平稳。

主要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分析

塑料材质食品包装产品。塑料包装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塑包产品的生产成本低、加工技术含量不高的原因,很多企业家看中其美好的前景,在城市形成了很多中小型塑包加工企业。塑料包装行业蓬勃发展,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山东、河北等地。

塑料包装生产企业的增多,使得行业内部的竞争日益激烈,再加上低价竞标,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塑料包装的利润在逐年下降,因而造成塑料包装的质量参差不齐。

从我中心委托检验的情况来看,塑料包装成品及原料委托检验合格率较高,但这并不能代表该行业总体质量好,原因如下:(1)委托检验只对来样负责,样品合格并不能说明委托企业的产品质量就好,有些企业送来的样品是特制的小样,其检验数据只能是其委托检验样品的真实质量表达;(2)来我中心进行委托检验的客户群中,产品多是供应给大型食品企业使用,此类产品质量稳定,对产品质量技术要求较高。

纸质食品包装产品。我国东部地区已成为我国纸包装产品生产的主要基地,规模较大的企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由于纸质食品包装产品制造工艺相对简单,门坎较低,所以在华北、东北、华南等各个地区均有生产,企业分布相对均匀,但小企业占绝大多数。

纸包装产品主要分两大类,包装类和容器类。食品包装纸、纸袋、纸罐、纸杯、纸餐具和纸盒是我中心纸包装委托检验的主要样品模式。目前,从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的产品来看,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好,产品合格率高,而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合格率较低,主要问题是卫生安全和使用性能不合格。分析原因主要是:产品有异味;使用荧光增白剂;抗张强度、吸水性、挺度不合格;渗油、渗水;产品微生物超标等。

陶瓷系列食品包装产品。我国陶瓷食品包装产品的产区:广东、山东、福建、江西、河北等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国家政府高度关注国民的健康与安全,将盛装和储存食品的陶瓷器皿的安全卫生问题等同于食品安全。重金属指标是陶瓷产品一项重要的安全卫生指标。铅和镉及其化合物是日用陶瓷装饰中常用的材料,由于其对人体具有危害性而被国外所禁或限用,对制成品的铅、镉溶出量提出了较严格的限量要求。重金属指标是我中心陶瓷产品委托检验的主要项目。从我中心的陶瓷产品检验报告合格率高的情况来看,送我中心检验的陶瓷产品的产品质量均能满足标准相应的技术要求。

食品相关的洗涤剂、金属、玻璃、搪瓷、橡胶、竹木和涂料制品。国家标准对这些产品有严格的技术要求,所以我中心接受洗涤剂、金属、玻璃、搪瓷、橡胶、竹木和涂料的委托检验,但实际送检样品很少,反映不出企业的实际生产水平。建议上级主管部门能够安排监督抽查,反映出产品的真实质量状况。

食品相关产品潜在安全风险情况分析

食品塑料包装产品风险项目为邻苯二甲酸酯迁移量、铅含量、溶剂残留量。食品塑料包装是用食品级聚乙烯(PE)、聚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原料,经热熔、挤出、牵伸等工艺制成。塑化剂是用来软化原料,提高产品成型合格率的助剂。食品用塑料包装产品应采用环氧大豆油类为塑化剂,但一些企业为降低成本,将工业用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用于食品塑料包装生产,因此我们将邻苯二甲酸酯迁移量和重金属含量做为食品塑料包装风险项目指标

另一个风险项目为溶剂残留量,主要来源于食品塑料包装生产时的印刷油墨和复合膜时使用的粘合剂。这类物质均为化工产品,存在一定毒性,氯化聚丙烯类油墨目前占有食品包装印刷50%以上份额,有些厂家会注明自己的产品为无苯油墨,但也可能含有苯类物质,会导致最终产品中溶剂残留超标。

注:工业用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的分子Y构类似荷尔蒙,被称为“环境荷尔蒙”,是台湾环保署列管的毒性化学物质。若长期食用可能引起生殖系统异常、甚至造成畸胎、癌症的危险。环境荷尔蒙系指外在因素干扰生物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残留的微量此类化合物,经由食物链进入体内,形成假性荷尔蒙,传送假性化学讯号,并影响本身体内荷尔蒙含量,进而干扰内分泌之原本机制,会造成内分泌失调。

食品包装用塑料编织袋风险项目为荧光物质、铅含量。一些企业使用再生原料生产食品用塑料编织袋,使用荧光增白剂来保证产品外观白亮美观,目前国内外没有相关政策对塑料制品中添加荧光性物质进行要求,因此存在着潜在的质量安全风险。

注:荧光增白剂被人体吸收后,不易分解。一旦其与人体中的蛋白质结合,则会阻碍伤口愈合。并且除去它非常不易,只有通过肝脏进行酶类分解,从而加重肝脏的负担。医学临床实验证实,荧光增白剂可使细胞产生变异性,存在致癌风险,所以被列为潜在致癌物质。

食品用纸包装风险项目为铬、镉、溶剂残留量、甲醛、荧光物质。我国现有的相关纸制品标准中并没有重金属镉、铬和甲醛含量三项指标技术要求,但我省2013年食品用纸制品风险监测中镉、铬两项指标检出率29.4%,甲醛的检出率高达98.5%,产生的原因有可能是原料和工艺环境中由于不对这三项指标进行检测而进入产品终端,

食品包装金属罐风险项目为三聚氰胺迁移量、双酚A。食品包装金属罐在生产过程中, 食品罐头内壁使用的防腐涂料为环氧酚醛涂料,以高分子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共聚而成。在高温的生产线中,酚醛树脂反应不完全而有可能存在未完全反应的三聚氰胺、双酚A,同样国家标准没有对这两项指标的检验要求, 三聚氰胺和双酚A的危害不言而喻,因此做为风险项目非常必要。

措施与建议

食品相关产品监管工作是贯彻落实省委国家质检总局的安排部署,结合当前实际,突出服务,保障安全,促进发展,提升能力。树立食品相关产品产业安全健康发展的理念,以转变职能激活市场主体为导向推进行政审批改革,指导系统各级依法履行食品相关产品监管职能,改进作风、主动作为、提质增效、固本强基,保障食品相关产品安全,提高质量总体水平。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生产许可主动集中办理模式。清理附加条件简化流程,严格审查标准和工作纪律,提高审批速度和效率,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尽快获证规范生产,激发市场活力。

加大对生产加工企业培训力度。举办企业质量管理者培训班,举办企业技术人员培训班,针对国家对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市场准入门槛设置较低,生产企业规模较小、从业人员素质能力不高、质量管理和保障能力不强等情况,在集中生产区域分期分批免费为企业举办三个培训班,让企业在自愿参加不增加负担前提下提升质量和效益。

助推企业打牢质量基础。紧密联系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多是 中小型企业、质量基础性工作薄弱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企业进行帮扶。帮助指导企业加强品牌培育与创建。帮助指导企业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强对企业的首检、巡检、出厂检等环节的检查指导,指导企业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产品自检能力,防止不合格产品出厂门流入市场。同时开展重点区域产品质量提升活动,综合分析调查摸底、监督抽查、风险监测和专项检查情况,对同类产品生产企业比较集中、风险系数比较高的重点区域,督促地方政府和质监部门开展重点区域产品质量提升活动。

第7篇:食品包装调研范文

【关键词】食品 消费者 消费需求 趋势

【中图分类号】F22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要求水平日益增强,消费者在食品的选购上也越来越“苛刻”。他们更多地开始关注食品的新鲜程度、营养成分含量、有害物质残存情况以及生产流程是否安全可靠。随着科技日新月异,众多有关食品生产和农作物种植的科研成果纷纷面世,在喜悦的同时,也引发了消费者对高科技产出的食品提出质疑。59%的购买决定是在顾客进入商场后临时做出的[1]。因此,店内的刺激至关重要,而商品包装便是店内最有效的沟通工具,通过包装可以使消费者了解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信息。反之,通过对包装提供信息的统计和分析,也能间接反映出消费者需求的动向。

2 分析模型

在过去25年的研究中,健康消费相关产品的广告数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似的趋势在其他需求上也暴露了出来。一些市场营销者已经通过广告宣传了他们的产品的益处,以此迎合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普遍的及特定的健康需求已经越来越大众化[2],提供营养和健康相关信息的新产品的包装数量也在逐年增长,而这些需求在八十年代是十分稀少的[3]。

通过对营养需求的研究,本文提出营养成分既包括积极类,也包括消极类。消极(或负面)营养成分指的是应该减少的营养性,例如卡路里、糖、钠、脂肪和胆固醇[4]。积极(或正面)营养成分有钙、纤维和维生素,简言之——能够使人们更健康的成分[5]。

为方便分析研究的进行,我们应用了国外已有的食品消费需求分类表进行分析,该表将人们的食品消费需求进行了分类,并将具体的需求归入不同的需求类型中(见表1)。

本文对消费者需求在食品包装上得以体现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确定性趋势分析,以使得对食品特殊需求的使用随时间的推进进行系统的检验可行。

为测试确定性趋势是存在的,本文使用线性回归模型(1)加以证明:

αt=β0+β1t+μt (1)

阿尔法作为因变量,t作为自变量,μt作为误差项,β0和β1均为估计参变量。β1系数为正时,代表增加,若为负,代表降低。使用此模型和对相应的数据统计,便可以确定在本研究的发现趋势效应的大小。

我们使用不同的因变量来估计几种不同的确定性趋势分析。所有的因变量均采用比率,这个方法要求分别对待每年推出的新产品。因此我们同样使用比率法来控制随着时间推移推出新产品的进程。

3 资料选用及测试

本文主要运用单纯回归分析方法,对罐头、谷类食品、饮料和其他食品等4类食品在积极营养成分、消极营养成分和生产工艺等方面的需求分别进行分析。分析所用的资料,为2002-2003年的《中国包装统计年鉴》以及2004-2012年中国食品博览会所提供的信息。其他信息来源有:商业展示会、在地方的零售商店购物、从制造商和分销商处获得的新产品样本,以及二手资料来源,包括公司官方网站、零售贸易网站、新闻会、消费者交易杂志和报纸。由于本文需要调查食品包装所提供的信息及其变化趋势,首先应统计各类食品采用不同种需求信息的数量(见表2)。

在利用一次趋势性分析模型(1)进行测试时,利用参考资料提供的2002-2012年的积极营养成分、消极营养成分和生产工艺等需求应用数量作为因变量,时间t作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此时,需求分析结果如下:

(1)无论采用何种需求的新产品的数量,均因在新产品发行中使用包装需求而显示出显著的积极趋势(见图1)。

(2)与需求类型相关的三种变量中,使用积极营养成分需求和产品需求的新产品数量显示出显著的正系数——最高的正系数意味着最优的进展。

(3)以包装上同时出现不同需求的新产品数量作为的变量,除了一个特例外均得到显著的正系数,该特例始终显示为不相关。

(4)使用两个到五个需求的产品显示出明显的积极趋势。

4 测试结果及分析

图1显示了对各项需求类进行一次趋势分析的测试结果。从图中可知,所有需求在各年测试的结果其系数均为正,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积极营养成分需求、消极营养成分需求和产品需求将逐渐增加。其中产品需求的增加最为显著,紧随其后的是消极营养成分需求。显而易见,需求的总体数量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增加,这种现象自2009年起为突出。据此可以估计消费者的食品消费需求量,将以全面增加且产品需求最为突出为变化方向。

图2显示,人们对从食品包装上显示的需求数量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反应。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消费者对5项及以下的需求描述所表现出的喜好在逐年增加,而对更多的需求描述反应平平,并无太大波动。

图3、图4和图5显示了每项需求类的具体需求趋势分析结果。从图3中可以看到,维生素的需求趋势在不断提高,在积极营养成分类中排名第一,而这种增加的趋势自2008年再次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紧随其后的是矿物质,消费者对矿物质的需求自2005年起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至于纤维素和蛋白质,消费者虽然有所关注,但并没有明显的增加趋势。而消费者关注最少的是对抗氧化剂的需求,种种迹象表明,其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对其了解甚少[6],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国民文化水平程度的提高,抗氧化剂很可能成为今后消费需求的热点。

消极营养成分类中,人们对脂肪的关注居高不下(见图4),因而控制食物的脂肪含量是制造商必须重视的生产要点。相比之下需求增加较为平稳的

卡路里和糖类也应受到制造商的关注,随着肥胖成为困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个社会问题,不仅是消费者自身的喜好在影响其需求,社会的总体环境也在引导消费者更加倾向于低卡路里和低糖的健康饮食习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认知愈来愈深,胆固醇的需求也在缓步上升,对于老年消费群体,特别是心脑血管不好的消费者,对胆固醇的需求日益增加。

图5是消费者对产品需求变化趋势的测定结果。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种类繁多,其中最为普遍的是“纯天然”食品。此外“真实”和“新鲜”两项需求也呈现一个较高的值,充分说明了随着时间的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愈来愈回归自然健康。由图5可观察出,“有机”需求自2008年起也有了相对之前较快的增长趋势,相比之下消费者对人工色素的关注则没有显著的波动。此外,尽管在90年代初美国已经出现了“转基因”食品,但是中国对其引入相对较晚[7],人们对“转基因”食品自2007年才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8],加之社会媒体对“转基因”食品的宣传仍处于起步阶段,消费者对其需求并不显著。

当人们收入宽裕的时候,首先会提高“纯天然”食品的消费量,伴随着转基因食品的增加,人们对食品健康需求的关注将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9]。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以及可选择商品的增多,预计今后中国的食品消费将从传统的注重口味和价格,向健康营养的方向转变,饮食生活绿色天然的消费趋势将日益明显[10]。而“高维生素”和“低脂肪”将占据食品消费需求最受关注的部分,此外预计抗氧化剂有望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5 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消费者愈来愈重视食品健康和绿色消费需求,由过去薄弱的健康意识引导的传统饮食习惯,逐步转向由现代科学引领的健康饮食方式。饮食生活高级化、现代化的现象日益明显。食品消费需求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人们对食品健康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对不同种类的需求进行测试,我们发现人们对积极营养成分的需求在增加,特别是有“高维他命”或“高纤维素”出现的产品;许多新产品打出“纯天然”或“有机”的名头以吸引消费者购买;然而自2002年发行的新产品在使用“低脂”,“零脂”或“低胆固醇”上有降低趋势。本研究还特别指出在同一包装上引入多元需求的趋势。结果明确显示出在同一包装上同时使用需求的数量有上升趋势,尽管这些使用可能会造成一些沟通风险。在需求的数量上很可能有一个临界值,一旦超过这个临界值便会使消费者产生困惑,特别是这些需求分属于不同属性的时候。

参考文献:

[1] Nora Lado Cousté, Mercedes Martos-Partal and Ester Martínez-Ros. The Power of a Package: Product Claims Drive Purchase Decisions[J].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2012,52(3):364-375.

[2] 张丹.中国主要食品消费需求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5(6):16-18.

[3] 杜会永.我国居民食品消费升级与食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11:32-34.

[4] 王德章,杜会永.消费需求变化与绿色食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C]. 桂林: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2009年年会论文集,2009:49-57.

[5] 王兆锋,俞红.消费者绿色食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12):93-95.

[6] 郑伟强.消费者购买有机食品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12:65-67.

[7] 成黎.北京城市消费者对食品新产品的感知及食品产品趋势的初探[J].中外食品:2008(9):6-12.

[8] 戴迎春,朱彬,应瑞瑶.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选择意愿——以南京市有机蔬菜消费行为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7-51.

[9] 朱小艳,邓国用.我国绿色食品消费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企业家天地:2010(2):30-31.

第8篇:食品包装调研范文

【关键词】高职 包装工艺与设备 课程改革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7-0098-02

《包装工艺与设备》是我校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是在《包装工艺学》、《包装机械》两门课程的基础上整合形成的一门课程,其主要内容涉及常见包装物的生产工艺技术、产品包装工艺流程以及部分包装工艺规程的制定。该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包装工艺技术方面的知识,初步掌握相关包装设备运作原理,具备参与生产的能力,并且具备一定的从业素质。同时,该课程与其它课程相衔接,形成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课程群,前有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的支撑,后续有实训、顶岗实习等课程做实践配合,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是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非常重要的课程。

以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思想,我校的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也在不断地探索课程的改革方向,以便更加适应企业需求。《包装工艺与设备》课程在建设的过程中,以企业的真实生产内容作为教学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

一、课程定位

在课程建设前期,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寻找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就业岗位。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主要面向的企业方向有包装生产企业、包装使用企业、第三方包装公司。其主要岗位及岗位要求见表1。

通过对专业就业方向和岗位要求的分析,发现包装使用企业的包装工艺技术人员岗位,包装生产企业、使用企业的包装生产人员(机长)岗位,包装使用企业的助理包装工程师岗位,第三方包装公司的包装策划员岗位均涉及到包装工艺和部分包装机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为此,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将课程定位为针对以上岗位的知识技能。

该课程是在学习了《包装材料》、《包装测试》、《印刷概论》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并且后续有相应的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课程作补充,共同构建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课程群。

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企业和岗位知识能力要求,制定本课程培养目标见表2。

二、课程设计

1.设计理念

(1)以市场为需求,以企业为依托,组织项目。

(2)根据生产过程模拟,体现“教学做”一体,“理训”一体。

(3)根据项目内容整合教材,增加拓展项目,举一反三,培养学生技能。

2.课时安排

课程设置80课时,其中理论课时56课时,实践课时24课时,开设在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第四学期。

3.内容来源

在前期的调研过程中,基本确定了该课程的内容来源。以企业生产项目作为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到包装生产企业和包装使用企业。如:中山中荣纸类印刷制品有限公司、中山华力纸箱有限公司、中山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中山胜球灯饰有限公司。以企业工作过程为依据,设计教学过程。

4.课程整合

《包装工艺与设备》课程是在《包装工艺学》、《包装机械》两门课程的基础上整合形成的一门课程。因为在包装印刷行业,工艺与设备一直都是密不可分的,抛开工艺谈设备,学生没有任何的生产线的概念,如果只谈工艺,就没有直观的产品包装的印象。

三、教学内容

根据包装生产企业和包装使用企业的生产情况,确定教学项目。该课程的项目选择分别是牙膏盒生产工艺及设备、纸箱生产工艺及设备、酱油包装工艺及设备、显示器缓冲包装防护工艺及设备。内容涉及到包装物生产工艺及设备和包装过程工艺及设备。

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时间内容分别见表3、表4。

教材处理以必须、够用为原则。课程教学所需教材有《包装工艺学》、《包装机械》、《纸盒生产实用技术》、《食品包装技术》等。选取其中和企业生产最接近的部分。同时,加快编写实训教材。

四、教学方法

1.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支撑项目教学。

为了能够体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增大学生实践比例,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校内包装印刷实训基地、骏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佳信达包装生产实训基地等,同时,中山振兴纸箱有限公司、中山胜球灯饰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企业给予课程一定的支持。这些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部分学习内容在企业完成,使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性增强。

2.学生多渠道汲取知识,掌握先进工艺技术。

课堂知识的局限性比较明显,为了体现职业教育的开放性使学生多方位了解课程了解专业,需提供给学生必要的参考资料。 图书类的参考资料有:《瓦楞纸箱生产技术》、《包装材料》等,网络资源:中国包装网、包装工程论坛等。学生通过课外知识的学习,可以拓宽视野,更加了解专业前沿的工艺技术等。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暂时不能实现“教学做”一体模式的内容,采取视频教学的方法,将企业生产的相关视频在教学中使用,使学生犹如身临生产环境,感官认识增强。

3.教师团队合作承担教学,教学针对性强。

由理论课程教师、实践课程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组成课程教学团队。实践教师负责课程实践项目教学,企业兼职教师负责“教学做”的企业教学部分。教学团队各司其职,可以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都相应提高。并且,教学团队之间多沟通,也是学习的过程。

4.以企业工作过程为依据,设计教学过程。

以姜大源先生给予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为参考,设定课程的教学过程。通过“调研――计划――执行――测试――改进――总结”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具备相应的技能,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考核

以项目涉及技能作为考核的最主要依据。以知识基础为主,着重考核学生掌握所学的基本知识,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课堂考勤占总成绩的5%;知识考核(笔试)占60%;技能考核(项目)占35%。

知识考核方式是以试卷的形式,主要考察学生项目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技能考核根据不同的项目针对性的进行考核,例如,项目一的技能考核内容包括调研报告、生产工单、实践报告等。

《包装工艺与设备》课程的建设及改革过程中,注重将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普遍认为,通过项目教学方式,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包装物生产工艺流程,也可以了解包装使用企业产品包装工艺流程及设备应用,具备参与生产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9篇:食品包装调研范文

【关键词】日用百货;流通过程;层次分析法;关键影响因素;质量安全

一、概念介绍

日用百货是指生活中常常需要使用到的东西即日用品,不包括食品,但包括化妆品。

流通的含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物流(logistics)的定义相近,其内涵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的需要情况,实现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有机结合。而日用百货流通过程是指日用品从生产者手中经过若干流通环节,包括运输、储藏、装卸搬运、摆放、销售等过程,最终到消费者手中的运动过程。日用百货的具体流通过程为:日用品生产地包装环节存储环节装卸搬运环节运输环节零售点/超市消费者。

二、日用百货流通质量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日用百货的流通模式分析

通过市场调查目前日用百货的流通模式,从流通渠道角度划分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形式:

对于一些需要提供上门服务的日用品客户,日用品生产厂家会建立自己的直销队伍,日用百货的流通模式为包括以下三种:

1.无营销点的情况下,流通模式为:加工企业消费者,仅一道流通环节;

2.生产企业设立经销点,流通模式为:加工企业超市/零售点消费者,两道流通环节;

3.一些企业将一级经销商、二级批发商和最终消费者全都纳入客户范畴,将经销商变成了配送商,借助经销商的配送能力,提高日用品的流通效率,降低流通质量安全风险,流通模式为:加工企业合作社批发商超市消费者。

(二)日用百货流通过程中质量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走访北京市若干日用品生产厂家,如亦庄联合利华、保洁等企业,分析日用百货在流通环节中可能影响起质量安全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包装材料、运输途径等。

1.包装环节对日用品流通质量安全的影响表现在:

日用百货的外包装主要包括塑料袋、纸箱、玻璃等等,包装材料会对日用品的质量造成影响,比如包装材料如果受到重金属的污染,就会对日用品造成污染从而影响日用消费品的质量。

2.装卸搬运环节对日用品质量安全的影响表现在:

日用品的装卸搬运是指产品从生产厂或者仓库运送至运输工具上的这个过程,其中所发生的的位置移动。日用消费品装卸搬运环节对其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机械装卸搬运损伤和人工装卸搬运损伤。

3.运输环节对日用品质量安全的影响表现在:

在运输过程中不能选择有损日用品质量的运输路线,因为路况的颠簸程度会导致产品包装使用性能的下降。例如,在运输过程中,纸箱会受到前后、左右、上下的振动,包装物和纸箱之间的反复冲击使纸箱壁厚变薄,造成纸箱的尺寸不合适,出现塌箱或涨箱等现象,进而影响日用消费品的质量安全。

三、质量安全控制方法

在选择日用消费品包装材料时要保证包装材料的洁净卫生符合国家制定的相应的卫生标准外,另外包装材料还应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和机械强度,因为包装产品目的是为了保证其质量安全。其中包装应严格按照GB/T6543-1986瓦楞纸箱、QB/T3531-1999液体食品复合软包装材料、GB 19741-2005液体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和SB/T 10158-1993包装通用技术条件要求进行。

如果运输路况不好,会导致纸箱会受到前后、左右、上下的振动,包装物和纸箱之间的反复冲击使纸箱壁厚变薄,造成纸箱的尺寸不合适,出现塌箱或涨箱等现象。此外,运输途中的硬性冲击、道路的颠簸、运输路途遥远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交替使用等,会使保证材料的力学性能严重下降。因此,为保证日用百货用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需更加严格的规范流通运输条件,加强技术测试和实地管理。

装卸搬运是产品发生位移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会有人工搬运或机械搬运,在对生产企业和分销商调研之后发现,一般在生产企业中产品发生跌落次数较少,而且跌落高度低,但是在分销商环节发生的跌落次数频率较高,而且会有高位跌落时常发生,这样就导致日用品在分销商到消费中手中这一环节发生质量安全事故。为了避免人工/机械搬运作业对日用品流通质量的影响,应减少流通过程中的周转次数,提高装卸搬运作业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和作业熟练程度。

此外,流通过程中的参与者和管理者都有责任对日用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负责。其中质量检测员对包装材料进行检测,如果发现有化学析出物质或金属异物情况的日用品,不予进入下一个流通环节;工程技术人员要设计合理的行车路线,如果出现路况不好的情况,应采取特殊措施保证日用消费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日用百货出入库环节应轻拿轻放,防止跌落和人为/机械性损伤。如果发现问题产品,应立即停止销毁,不能再进入下一个流通环节。

四、结语

本研究首先对日用百货流通质量安全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其次通过实地调研和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目前日用百货的三种流通模式,从而确定本研究影响因素分析的流通环节,为后期的危害分析奠定基础;再者,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对影响日用百货流通质量安全的危害性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各个流通环节的危害性因素,最后确定关键的影响因素点;最后建议通过建立日用百货流通过程标准操作规范和良好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对以后日用消费品流通领域的质量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希望以上研究可以为日用百货生产企业对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提供帮助,降低日用百货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风险,改善流通过程中日用百货质量安全现状。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http://.[EB/OL].《中国物流行业调查报告》.

[2]陈静.陈红丽.物流标准构建研究[J].物流产业报.2009,(9).

[3]贺琳.现代物流中心实现高效配送[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