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核心竞争力概念范文

核心竞争力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核心竞争力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核心竞争力概念

第1篇:核心竞争力概念范文

论文摘要:就业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是与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相关的概念,必须弄清这两个概念的确切内涵,才能对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准确定义。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有两个问题需要澄清:一是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否等于一技之长;二是就业核心竞争力与核心就业价值观的关系。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在大学生能力系统中起主导作用,能使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并可持续发展的、独特的并不易被人模仿的一种综合能力。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问题成为研究焦点。

一、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概念——逻辑分析

依逻辑学上的定义规则,要给概念下定义首先要确定被定义概念从属于哪一个邻近的属概念,然后找出被定义概念与共同的属概念下的其他种概念在反映对象上的差别,即种差,将种差加上属概念就构成定义概念。

分析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我们可以发现其邻近的属概念是能力,《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出版)对能力的解释为:“能力通常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能力是在人的生理素质基础上,经过教育和培养,并在实践活动中吸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经验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遴析出与就业核心竞争力相关的共同属概念下的两个种概念:就业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我们必须弄清这两个概念的确切内涵才能比较出它们与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差别,即种差,从而对就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准确定义。

(一)就业能力

不同学者对就业能力的理解并不相同,国外学者Hillage&Pollard将就业能力与学生的工作能力相联系,与学生得到岗位(任何岗位)的能力相联系,认为就业能力是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对于个人来说,就业能力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知识、技能和态度等资本的存量;运用和部署这些资本的方法;对潜在雇主展示资本的能力;个人的运作空间,如劳动力市场、个人环境等。Brown则从强调地方、国家和国际劳动力市场是毕业学生就业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出发,认为就业能力是寻找和维持不同就业的相对机会。而Little将就业能力看成是一个与个人特点相关的绝对维度,认为就业能力是“促使个人更可能获得就业和成功地选择职业的一系列的成就、理解力和个人特征”。

国内学者郑晓明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问,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陶爱祥认为,就业能力指的是一个人能够寻找到满意的工作、适应环境变化以及调整自己胜任工作的能力,包括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和求职能力。张丽华将就业能力区分为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应聘能力几个方面,并发现就业能力有显著的年级差异。

国外学者主要从综合的、个人展示的、个人必要特点这三个视角对就业能力进行各自定义,相比较而言,国内学者的定义比较零散与随意,多就就业能力谈就业能力,视野欠宽,研究不深。笔者比较认同Hillage&Pollard的定义,这是因为:首先,就业能力是一个动态概念,包括从获取就业岗位、维持就业岗位、重新选择和获取新的岗位这一动态过程中的能力,其概念的外延比核心技能和关键技能宽泛。其次,就业能力是多维度概念,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个人属性。再次,毕业生需要具有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但这只是最基本的前提,还需要有恰当的方法和能力向雇主展示,即需要可转化技能(transferableskills)和能力。最后,个人需要运作空间也说明“英雄需要有用武之地”,这也与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状况、甚至与社会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就业核心竞争力与就业能力相比较,区别在于:

第一,就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相对性,即在一定范围内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人力资源优势。就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基于已知变化的过去性和现在性而以未来性进行表达的能力。具体来讲,所考察对象竞争力现在达到的水平可以衡量它现在之前的竞争力。就业能力是能力的现在式,着眼于现在能力达到的水平。竞争力也是现在式,它不仅着眼于能力的现在,也着眼于能力的未来发展,着眼于发展趋势;就业能力一般着眼整体,就业核心竞争力可以着眼于整体,也可以不考虑规模因素。如果用直线来形容两者的话,竞争力是一条两端无限延展的直线,分别包括过去、现在与未来,而就业能力则是一条线段,其两个端点分别为过去和未来与现在的临界点。

第二,就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比较性。单独对象的竞争力评价体现不了竞争,因而没有意义。竞争能力要在一组竞争群体的竞争中,通过比较来体现。而就业能力是一种获得就业、维持就业所需要的能力,呈现的是能力的绝对维度,不必然进行比较。

第三,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或称独特性)。核心竞争力与就业能力相比,它关注的不是学生现有的外在于自身的静态的能力,而是基于市场竞争条件下学生独有的、别人不易模仿的持续竞争优势,强调独特性与持续性的结合才是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二)核心元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GaryHame1)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梅雅(M.H.Meyer)和乌特巴克(M.Utterback)认为,核心竞争力特指企业价值活动各环节所蕴涵的、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如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等。这些能力往往直接映射为企业在产品系列创新、新产品上市推广、对广泛资源的组织协调等方面的独特能力。

奎因(Quinn)、道赖(Doorley)和帕克特(Paqu—ette,1990)认为,核心竞争力的积累与企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企业核心产品与核心技术的发展过程息息相关。由于产品与技术平台是需通过长期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建立的,因此,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以往的投资和学习行为中所积累的、独特的企业专长 (历史性的难以仿效的知识集合)。

核心竞争力理论尚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之中,但至少我们可以知道,核心竞争力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竞争优势之源是什么,即什么带来了竞争优势;竞争优势之“源”是通过什么样方式表现出来的,即“源”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什么;如何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即要回答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问题”。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属于个人核心竞争力范畴,而核心竞争力理论主要研究国家、区域、企业等宏观领域,两者有着一定的理论渊源关系却又有所区别。

(三)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根据定义公式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本文把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定义为:在大学生能力系统中起主导作用、能使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并可持续发展的、独特的并不易被人模仿的一种综合性能力。它处于大学生能力系统中的核心层。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经过对比得出的结果,没有一般性的就业能力就没有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作为大学生能力系统中的核心部分,能为大学生带来核心价值和持续竞争的优势。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个人以其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在不断学习中创新,在不断创新中整合各项可供利用的资源,充分凸现资源要素的效用而使自我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这种综合素质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应包括个人品质及其价值观等。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显著特征:核心价值性、独特性、发展性和综合性。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与就业能力、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如图1所示。

二、需要辨明的两个问题

为了准确地把握看起来简单而实质内涵较深邃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我们还应进一步搞清以下两个问题。

(一)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否等于一技之长

1.就业核心竞争力不等于一技之长

潘汉尔德和哈默指出:“培育核心能力并不意味着在研究和发展上超过竞争对手。”l9这说明核心能力与技术专长不能等价。有一技之长对于毕业生就业竞争而言无疑是重要的,但有了独特的技术专长并不能保证大学生必然能够成功并维持长期的竞争优势。举一个例子,A、B两位毕业生同时应聘到C企业,由于A同学持有某技术证书很快受到重用,而B同学只能从最底层做起。但由于A同学个性孤傲,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目中无人,常以应付的心态对待工作,且不时有跳槽情绪,导致上司、同事怨声载道,而B同学则自知不足,好学多问,踏实刻苦,待人亲切,主动承担任务且能很好完成,并很快考取了技术证书,因此广受赞誉,A、B两人的未来发展孰优孰劣不言而喻。这可能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笔者想要说明的是,就业竞争不仅仅是技能的竞争,更是综合能力的竞争。

2.就业核心竞争力与核心技能的关系

就业核心竞争力不等于技术专长,并不意味着技术专长不重要,相反拥有核心技能是毕业生就业时一块分量十足的敲门砖。那么核心技能在就业核心竞争力中究竟处于何种地位,它与就业核心竞争力有着怎样的关系?

我们将就业核心竞争力定位为大学生获取岗位、维持就业和必要时重新就业的核心能力,不仅是突出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未来取向和发展性,还强调了它不是一种普遍共有的基础能力,而是一种个性化的、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就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应用很广的术语,意义广泛,缺乏作为可操作方面的明确性和准确性。正如Hillage和Pollard所认为的那样:“对于个人来说,拥有雇主相关知识、技能和态度对于进入劳动力市场和释放潜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能够利用资本、营销资本和销售资本。

鉴于各学者对就业核心竞争力的解释都明确强调了个人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相关特点,因此,我们可以借鉴、运用在胜任能力研究中被广泛引用的KSAOs(Knowledge,Skills,Abilities。OtherChara—cteristics)框架来分析就业核心竞争力与核心技能。许多研究证明,就业技能是工作要求的可转化的技能组合,也表示了必要的功能和知识、技能、态度,是核心范畴。。因此,知识、技能和能力及态度、个性等是就业核心竞争力与核心技能的共同核心,也就是说,KSAOs是两个概念的核心基础,其中Os是比较复杂的,主要包括:动机、态度、积极性等特质。谢晋宇认为以,用Os来概括是一种不精确的概括,应以中介变量(InterveningVariables)来进行概括,因为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变化是我们平常很难观察到的,其变化常常需要以一系列的中介因素为媒介来发挥作用,只有在KSAs变化引起了动机、态度和积极性等发生变化时,通过这些中介变量的作用,KSAs变化才能导致行为(Behaviors)变化,而行为变化才是最终的目标。因此,应将KSAOs模型发展成为KSAIBs模型。笔者深以为然。

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他们的KSAs变化是看不到的,企业在招聘过程中看到的学生行为,往往是在极短时间里的第一印象,这些行为(包括外貌、言谈、礼仪等)是他们平时KSAIs积累的结果,也是他们表现自己KSAIs最重要的载体。企业根据大学生的行为决定是否录用他们。因此,我们以KSAIBs模型来连接就业核心竞争力与核心技能这两个概念(见表1)。

就业核心竞争力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表现为一种胜任能力,即KSAIs,其外显形式就是大学生的就业行为,即B。就业行为又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简历的撰写、资料和信息的收集、与相关人物的联系与沟通、形象包装、面试演练等;二是应聘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衣着打扮、面试礼仪、语言表达等等,这是最重要的方面;三是应聘过后的表现,如对失败的总结或积极寻求另一个机会等。这些行为中有一部分是KSAs决定的,但有更大部分是由(态度、动机和积极性)决定的。许多大学生有着良好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但由于缺乏运用和部署这些储备的技能从而不能对潜在的雇主展示自己的KSAs,也就失去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与空间。这些都是由中介因素影响的、决定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技能。

(二)就业核心竞争力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在KSAIBs模型中,价值观属于中介因素,连接知识、能力与外显求职行为,是就业核心竞争力与核心技能的共同核心。

1.什么是核心就业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核心价值观是整个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和最稳定的部分,是一个人、一个集团乃至国家和民族长期秉承的一整套根本原则。

核心就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在社会需要与客观事物所能满足这种需要的关系之间产生的一种关于职业与就业行为的观念,是大学生对“真实”(rea1)就业过程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评价、决定取舍的思想观念。它是大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所依据的一系列准则,包括对职业类型、职业价值、薪酬、就业地点的看法或态度,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指路明灯”。如果说职业理想或目标是解决方向的问题,那么核心就业价值观则是行为模式的具体指导原则。

2.核心就业价值观是大学生的第一竞争力

核心价值观虽不能被看到和触摸到,但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却能渗透进就业竞争力的各方各面,成为能力中枢神经系统,并成为核心能力的发出者和指挥者。核心价值观不具有强制力,但当其一经行为主体所接受,就会进入无意识,进而形成内在的、左右行为主体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指向。理念决定行为,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竞争优势正是其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只有保持正确的、不断创新的就业理念,大学生才可能拥有最强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核心专长的开发会导致对就业价值观的假设前提、行为模式以及关键技能组合等的重新思考和重新定义。开发核心专长和培育核心竞争力需要远见洞察力,这种远见洞察力植根于先进的核心就业价值观中。

第2篇:核心竞争力概念范文

关键词:竞争力;理论;核心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1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团体能长期得到竞争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医疗服务机构进入不同的市场,提高其市场份额,增加其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包括多个方面的竞争,在多方面竞争中尤为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竞争处处体现,注重人力资源的培养,才能使医疗服务机构有竞争力。现代医疗服务机构主要对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增加硕士博士的比例,增强医疗服务机构的技术优势。核心竞争力的特点:一是别的医疗服务机构是无法复制的,是医疗服务机构自身发展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是医疗服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是用钱买不来的,是长时间积累而来的。三是核心竞争力是医疗服务机构的文化,它是固定在医疗服务机构的特征中。四是医疗服务机构核心竞争力不是一个有形的物体可以带走移动,而是一个无形的医疗卫生文化。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

随着,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广泛复杂的概念,它涉及到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关系。竞争力理论包括了不同的层面,有国家竞争力理论,产业竞争力理论,企业竞争力理论,产品竞争力理论,医疗卫生竞争力理论。

(一)国外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Prahala和hame1990年发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明确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指出核心竞争力能为产业提供有效的附加值,使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其商业利润。Prahala和hame提出的树形理论,认为多样化的公司就像一棵大树,树干和主枝是产业,分枝是决策单元,树叶和果实是最终结果,使其茁壮成长的是核心竞争力。一棵树的成长其本质是树的根部发达,核心竞争力对产业的发展作用也是如此通过复杂的技术组合,支持着产业的核心产品和最终结果。核心竞争力是现代化产业的生命催化剂,没有竞争力产业发展就会停止。树形理论形象生动的描绘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著名的竞争战略家波特,提出了竞争理论。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分析核心竞争力的方法,通过分析企业自身的内在条件,找出企业竞争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SWOT分析方法主要是从结构分析入手对企业的内部和外部进行分析其竞争优势和劣势,SWOT分析主要结构形式是矩阵形式SWOT分析方法没有详细的数据和专业化的分析工具也可以很主观的对企业进行核心竞争力评价,SWOT主要是一种定性的分析方法。

SOWT分析局限性他主要是主观对竞争力评价方式,没有大量的数据支持,不具有客观性,主观因素居多。影响了有效的对竞争力的评价。1998年,皮特提出了反映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的优势。波特认为国家是企业基本竞争优势,国家不仅能够影响企业竞争战略,还能促进产业和技术的发展。波特认为竞争优势不是单个的要素的优势而是由多个要素组合成的竞争优势,由此波特提出了钻石理论模型。钻石要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因素,相关产业要素,企业竞争力要素,附加要素是机会和政府。

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固定资产资源,技术知识资源。波特认为生产要素有着不同深层含义,重要的生产要素对核心竞争优势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国家核心竞争力也不同。2.需求要素。需求是刺激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核心竞争力的第二个要素。波特认为产业竞争优势上,国内企业有着重要的客户资源,可以很快的占领市场,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3.相关产业。波特认为当一个国家和其他国家有竞争关系时,哪一方能提供更为健全的产业机构,哪一方就能获得竞争优势。4.企业竞争力。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强与弱主要体现在这个国家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国内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核心竞争力”这一理论于上世纪90 年代中期进入中国,国内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有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市场创新、经营决策、品牌战略等。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中人力资源是竞争力的基础,核心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是管理体系是否完善,有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激励企业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完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三、结论

医院核心竞争力构建中的其他热点问题。在构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中,除了培育医院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加强科技工作之外,还存在着其他若干热点问题。例如学习型组织、蓝海战略、优势富集效应、不对称创新、规划战略、虚拟经营等, 这些热点问题大多是在以往的医院管理学研究中被广泛提及、重点研究的。这些新兴的管理学热点理论的引用和融合, 也为构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郝寿义,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以若干城市为案例[J].经济科学,1998(03).

[3]曼昆.经济学原理[M].梁小民,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周一星.中国城市工业产出水平与城市规模的关系[J].经济究,1988(5).

[5]姜杰,张喜民,张勇.城市竞争力[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6]保继刚,潘兴连,GeoffreyWall.城市旅游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7]范能船,朱海森.城市旅游学[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

[8]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2007中国旅游投资报告[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9] Barcelona Institute of Culture (1999),“Strategic plan for the cultural sector of Barcelona”.

[10] Ergazakis, K., Karnezis, K., Metaxiotis, K., Psarras, J.(2004),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enterprises: aresearch agend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 in Accounting, Finance & Management.

第3篇:核心竞争力概念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整合

前言

企业文化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八十年代的西方国家,并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改革开放的契机进入中国企业。学者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两个资金、规模实力相当的企业,之所以会出现盈利和收入上的长期差别,原因在于企业文化的不同:优秀的企业总有着相对完整系统的企业文化。所以说企业文化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关系,研究他们之间存在的关系有助于一个企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为企业获得长期盈利的可能。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最早的明确指出企业文化概念的是威廉·大内,他在他的著作《Z 理论》中指出:“一个公司的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此外文化还包括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如进取性、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动模式的价值观。1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改变,企业文化的概念在21世纪现阶段,更多的被理解为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包括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企业形象。在理论界一般也将企业文化分为四个层次,最低层次的为物质文化,其次为行为文化,之后是制度文化,最高等级为精神文化。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九十年代,由普拉哈拉德和哈默首次提出,之后便掀起了西方学术界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和内涵的争论,形成了四种不同的观念。国内外学者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是因为各自所在的环境不同,对于企业本身综合各国学者不同的观点理论,本人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指的是企业的竞争合力,它不是一种单独的力量,更不是静止不动的力,它会随着时代环境的改变而产生变化。同时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生产力,可以让企业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它是让企业持续发展的一种力量。

三、完善企业文化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因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一种

企业文化体现的是一个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事原则和行为准则。通过众多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企业价值观怎样树立直接关系到企业在之后将如何发展。企业的价值观往往直接将企业定位,这种定位不仅包括企业在社会上的定位,还包括企业本身在企业员工心中的定位。在企业中,企业的资产可以被转移,企业的规模可以瞬息万变,但是企业的文化却很难改变。此外,一个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在资金和规模上,与另一个同行企业旗鼓相当,但是却无法在短时间内塑造出与其一样的企业文化。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具有个体特性和不可模仿性,企业具备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意味着企业具备优秀的“灵魂”和出色的“能力”,这本身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用这句古诗来形容企业文化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地位,再为合适不过。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企业文化的充实有效,意味着整个企业灵魂的强大。企业在遇到困境的时候,企业文化的存在可以支撑企业中所有的参与者,共同度过难关。此外,优秀企业文化的贯彻,可以让企业的运营变得有条有理,让企业具备持久的生机和活力。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基础性推动作用。2

综合上述两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企业文化的进一步完善,就意味着企业灵魂的进一步强大,进一步也就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层面

(一、)精神文化层面

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构建企业精神文化来体现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其中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从业人员道德等等多个方面。企业可以通过精神文化的建设,为企业树立长短目标,为企业建立发展核心,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的调整经营策略、发展目标,通过实现一个个的短期目标,进而实现长期目标。持久不断的有方向的发展是一个企业能长久生存必要前提,因此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构建具有凝聚力的企业价值观,是一个企业拥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二)制度文化层面

管理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良好的制度文化有助于企业内各项工作的有序展开。制度文化细分下来有很多方面的体现,包括企业内的领导体制、各项管理制度、企业整体的结构等等。制度文化的建立是在精神为文化的基础上,保证企业内部的所有员工能各司其职,通过具体的工作标准和制度规范,来规范所有人的工作内容,从而确保企业能够长久稳定的运营下去,是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稳定的必备条件之一。

(三)行为文化层面

行为文化,在当下中国的大多数企业中,被体现为“员工个人素养文化”。是指员工在工作或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能作出与企业核心文化价值相悖的行为。毕竟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难免出现个别员工在思想行为方面偏离企业核心价值观。这时候行为文化的建立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行为文化,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纠正和指导,从而慢慢的让员工融入到企业的文化环境之中,认可企业价值观。

(四)物质文化层面

企业的物质文化是指企业的品牌文化、技术文化、资源文化等一系列比较具象化的“文化体现”。例如在中铁建系统,任何一项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都可以提升中铁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力。此外,现阶段的中国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越来越关注商品附加的品牌、服务和价值,因此,企业物质文化层面的建设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直接作用,反映出的效果也非常直观。

五、以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建设企业文化的可执行方案

(一)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当下环境

企业文化,从某种视角可以看成是“企业宗教”或“企业信仰”。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终将汹涌澎湃的竞争潮流中变得一文不值,整个企业最终也会走向没落。特别是有些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的企业文化重新整合,这时候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文化调和,就难以平衡企业和员工及客户之间的关系,对企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所以说企业文化的与时俱进是非常有必要的,适应当下环境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源泉。

(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硬实力”

物质文化层面的企业文化,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提升企业形象,从而获得利益。其中品牌文化的建设和技术文化建设最具实用性。调动开发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帮助企业获得更有价值的核心技术,有助于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争取更高的地位。而企业的品牌营销,可以提企业的知名度,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市场的扩展,让消费者形成刚性需求,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3

总结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被包含和包含的关系,同时也是一个核心与整体的关系。本文通过研究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入手,简单的说明了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起源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浅析了企业文化和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可行性方案,得出了企业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可以通过提升企业自主创造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Thomas.M.Mulligan: The Mission of Business, in Tom L.Beauchamp and Norman E.Bowie. Ethical Theory and Business, 4”ed,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1993

第4篇:核心竞争力概念范文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时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是通过企业文化力以及在企业文化力作用下产生的学习力和创新力三者的有机结合表现出来的、分布于企业组织中的、持续支撑企业竞争优势的能量源。在核心竞争力内部,企业文化力位于其中心,也是核心竞争力的最基层,它为学习力、创新力提供精神动力源;学习力位于文化力和创新力之间,是它们的桥梁和纽带,它使企业获得知识的积累,也为创新力提供了知识基础;创新力在核心竞争力的最外层,它能使企业形成核心专长,使企业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性

1.价值性。核心竞争力富有战略价值,它能为企业创造超过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值利润。2.独特性。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独自拥有。为该企业员工所共同拥有,难以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和替代。3.延展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可有力支持企业向更有生命力的新事业领域延伸。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分析

企业核心竞争力有以下五部分构成:

(一)人才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及其构筑和培育的关键取决于人,其中的关键之关键是企业家。

(二)制度竞争力

制度竞争力是指企业的制度设计和实施给企业带来的相对竞争优势,其大小取决于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和制度实施的有效性。

(三)文化竞争力

文化竞争力主要指企业文化的系统建设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指由企业创始人或经营管理者倡导的,并被企业全体员工广泛认同和接受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它决定着企业的宗旨和经营管理理念,是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

2.企业精神。企业精神同样是由企业创始人或经营管理者倡导并且应该由他本人率先垂范。

3.员工意识。人的行动总是受人的意识支配。这就是说,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

(四)信誉竞争力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也是信誉经济,不讲信誉的人和组织是无法在市场经济中立足的。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信誉不仅是企业的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而且也是企业保持相对竞争优势的重要核心竞争力。

(五)学习竞争力

企业学习,尤其是经营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的学习,对形成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和精髓,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会有不断的创新。

三、从海尔企业文化看企业核心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企业逐渐意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有力保障,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保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由人创造的,而企业文化又是企业和企业员工的精神力量。若没有企业文化,企业就像一盘散沙。企业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企业员工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进而改变他们的行为。因此,海尔要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实行企业文化战略,构建更强的文化竞争力。第一,努力打造有创新力的企业文化。比如,“宁可损失上万元,也不给用户添麻烦”是海尔实现“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具体体现,同时它也很好地体现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力。第二,培育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使企业上下一心、同舟共济,这便是一种强大的文化凝聚力。有了这种凝聚力,企业就会有坚强的精神后盾。第三,重视企业文化激励力的培育。调动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潜在的力量和智慧激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创造出更高的竞争力。

第5篇:核心竞争力概念范文

[关键词] 物业管理核心竞争力顾客价值导向

物业管理是顺应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发展而派生出来的产物,它作为房地产商品的消费环节,不仅是房地产开发的延续和完善,更是适应市场机制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经营服务方式。随着物业管理市场逐步规范化、竞争激烈化,深入领会物业管理概念的内涵,把握核心竞争力的特征,认知塑造物业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持续提高核心竞争力,是物业管理企业不断迎合形势发展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关键要素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最早是有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提出的,是指“在某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该概念已经推出,就立即得到知识界和企业界的广为接收和吸收采纳。

核心竞争力具备三个关键要素:第一,价值性。也是它必须能够为用户提供根本性的好处或效用。第二,独特性。即核心竞争力能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之处,具有吸引力,而这种独特优势不能轻易地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第三,延展性。也就是说,它应该能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提供支持,对企业一系列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都有促进作用。

二、物业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特征

1.物业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物业管理是物业管理企业接受房屋产权人或业主委员会的委托,依照物业管理合同或协议,对已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建筑和附属配套设施及场地进行管理,同时对房屋区域周围的环境、清洁卫生、安全保卫、公共绿地、道路养护统一实施专业化管理,并向住用人提供多方面的综合。物业管理是集管理、经营、服务为一体的有偿劳动,它按照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原则进行管理。

根据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典型特征,结合物业管理管理企业的特点,可以将物业管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物业管理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通过有效整合技能、技术和资源,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创新而形成的能使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高品质、低成本的独特服务能力。

2.物业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1)价值性。物业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单单是日常的房屋修缮、清洁、绿化等常规能力和房屋租赁等有针对性的个能力,它还能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品质为业主和使用者带来更高的价值。同时也为物业管理企业创造长期竞争和超过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额利润。

(2)独特性。核心竞争力是物业管理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中以特有的方式、沿着特定的轨迹逐步积累而成,是物业管理企业个性化发展过程的产物,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或超越。因此,物业管理企业要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依靠不断的学习,以及市场实践的逐渐磨练。

(3)系统性。从系统的角度看,物业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只是物业管理企业竞争力系统的一部分,它不能脱离这个大系统而独立的存在。如果一味强调核心竞争力而忽视物业管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那么就会影响核心竞争力这种独特的稀缺性战略资源的充分发挥。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在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还必须注意着力将其发展为综合竞争力。

(4)延展性。核心竞争力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一旦物业管理企业建立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能在相关的领域创造更大的利益。因此企业可将核心竞争力组合到不同的创新中,构建新的创造和发展的基础,继而在某一领域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不断地推出创新成果。

(5)动态性。核心竞争力也有自己从产生、成长、壮大直到衰亡的生命周期。经过一段时间,物业管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会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科学技术发展而逐渐变成基本的、一般性能力,甚至完全失去竞争能力。因此企业必须不停顿地根据产业发展方向、管理发展趋势,以及企业自身资源的储存状况,适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如何塑造物业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

1.坚持“顾客价值导向”经营理念

所谓“顾客价值导向(Customer Value Orientation)”是指企业的一种经营理念,即企业的战略决策、日常运营管理及经营绩效评估等都以认知、创造和交付顾客价值为出发点,以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为战略目标,通过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动态均衡考虑,在持续提升顾客价值的同时不断降低企业成本,以建立企业持续经营优势,确保企业稳定、健康和快速发展。

物业管理企业的顾客是广大物业的业主和使用者,坚持“顾客价值导向”经营理念对物业管理企业来讲,就是要为业主和使用者提供最好的服务价值。一方面对业主和使用者来讲,就是物业管理服务能为其带来更大的利益满足;另一方面物业则可以具有更好的使用功能和“长健长新”、保值增值。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必须在提高服务品质的同时,还要了解顾客接受服务的动机,包括价值、习惯、身份和情感,并以此为基础,集中优势资源对其进行研究、开发、改造、提升,使其成为能够给物业管理服务的对象带来独特价值的核心专长。

2.提高物业管理服务质量

首先要对物业管理服务质量有全面认识。要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完善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热情的服务态度和精细的服务技巧、文明规范的服务行为和高效率的服务过程、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节约能源消耗的措施。不能单纯的视为管理物业,要把物业管理服务的丰富内涵延伸至整个管理服务领域,提高全程全方位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全面满足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配套设施条件和不同客户不同的需求。

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是靠企业团队、全员服务意识的提高来实现的。要明确企业奋斗目标,了解客户需求,靠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共同协作,综合利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建立健全品质管理体系,完善监督检查措施与工作考核标准,设立客户的有效监督机制及畅通的沟通渠道,真正形成全方位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品质保证体系。

3.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物业管理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所有财富中具有决定意义、最为宝贵的财富,也是物业管理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因素中的核心。因此通过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管理制度,为物业管理企业人才搭建良好的成长平台,使企业员工目标明确,并勇于在挑战中不断创新。通过各种方法组织、培养和引进物业管理的专业优秀人才,可将工作重点落实到重点岗位的人才培养上。关键岗位要持证上岗,对已经在第一线工作但缺乏专业知识的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要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以适应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员工的先进物业管理理念和企业价值观,最大限度地提供创业舞台,挖掘人的潜能 激发人的潜力,树立员工爱岗敬业、长期服务于企业的信心,使员工对企业有一种归属感,减少物业管理人员流动过快给企业带来的间接损失。注重人才,打造高素质的物业管理员工队伍是创建企业品牌的关键因素之一。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发展需要处理好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关系,包括企业自身和社会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企业利益和业主利益、企业利益和企业员工利益等等。采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来处理好这些关系,就是一个企业的文化。也就是说物业管理企业文化是用来统一物业管理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培养物业管理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精神、提高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物业管理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这就需要物业管理企业对内要培育自身的企业文化,对外要营造所在小区的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是物业管理企业根据业主需要,通过组织一系列的社区活动为广大业主建立一种祥和、愉悦的生活氛围,进而提升社区的品位和品质,从而也使物业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得到了一种升华,企业文化为“服务”这个产品服务,社区文化同样是围绕业主进行服务,它们的核心都离不开“服务”二字。企业文化是创建良好的社区文化的前提和基础,社区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外在体现。如果一个物业管理企业没有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就肯定不能创造出一个好的社区文化。物业管理服务除了做好常规服务以外,更多的是要从业主的需求出发,为广大业主创造一种方便、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从而提高物业管理的服务品质,使业主有一种安全、舒适、宁静的家的感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统一。

5.提升物业管理信息化水平

企业信息化是指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有效而系统地对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研发和财务等经营各环节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管理,实现内部信息流通的实时化和高效化。借助于互联网或局域网,企业还可以及时地将内外部的各种数据信息传输给各相关部门或员工,实现信息的共享,有利于企业快速、准确地获得信息。

信息化可以为物业管理企业提供恰当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客观的手段强化企业以及员工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行为,从而增强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企业依照制定的管理模式实现良性运行。同时信息化有助于物业管理企业建立以业主和使用者为中心的业务管理系统,缩短物业管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为物业管理企业准确地把握市场,提升服务的时效和品质提供有效手段。另外信息化还有助于建立员工绩效考核办法。提升员工服务的主动性、能动性。配合合理的决策和恰当的管理,物业管理企业就可以实现各部门和员工之间的有效协调和融合,提升企业的应变能力,相应的也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束语

物业管理的行业服务特征以及竞争更加激烈的物业管理市场环境,都决定了物业管理企业都必须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物业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物业管理企业只有不断的打造和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合理的运用竞争策略,才能在当前激烈的物业管理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迎合我国加入“WTO”后形成的新的物业管理形势的需要,实现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颖:物业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J].商业研究,2006,12:56~58

[2]什么是顾客价值导向?省略[EB/OL].2005.

[3]葛浩龙:让企业文化成为核心竞争力[J].商业研究,2005,3:34~35

[4]田小丹: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建设应选好切入点[J].管理科学,2006,35(3):97

[5]殷俊松:物业管理企业如何提高竞争力[J].中国物业管理,2006,5:34~35

[6]张新文:物业管理企业竞争力研究[J].经济论坛,2004,14:34~35

第6篇:核心竞争力概念范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创新  企业文化

   序    言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家之间的竞争最重要的是经济实力的较量,而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就是要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企业集团;大型企业集团的竞争力和实力,则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成长正推动着国家竞争力的飞升。在这个全球竞技场中,为了迎接全球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挑战,各个国家纷纷完善和加强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通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营造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越来越白热化的竞争中,国内企业要想获取竞争优势,不仅要关注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机会和挑战,更要发现积累企业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形成有别于其它企业,为本企业所特有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才能抢占21世纪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一、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基本理论解析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又译作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能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来的,是指企业(或企业集团)在竞争中获取、配置关键资源,能使企业形成并保持长期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及稳定的超额利润的能力。

   (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表现形式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多元和复杂的系统,表现为一定的层次结构,包括核心业务(主营领域)、核心制造(主导产品)、核心技术能力(优势技术与专长)、核心管理能力(成长能力)、核心营销服务网络、以及战略管理与创新能力等。

  

   核心竞争力按其具有相对垄断性,在企业中占有核心地位,且能独立运作的竞争优势分类,有六种表现形式:

   1、技术型企业。其竞争优势是拥有生产核心产品的技术设备、核心专利技术、垄断性原材料和技术、知识、技能领先的人才。

   2、文化型企业。其优势体现在富有不断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及其带领的团队形成的独特的企业文化。

   3、渠道型企业。其优势是拥有遍布销售区域的网络渠道。

   4、品牌型企业。其优势是基于信誉基础上的强势品牌。

   5、资金型企业。其优势是拥有可供运作的雄厚资金。

   6、规则型企业。优势体现在拥有门槛很高的技术标准、市场运作规则、独占的生产、经营许可。

   (三)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1、价值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和创造价值方面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同时也应给企业的目标顾客带来独特的价值和利益。

   2、积累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活动过程中,以特定方式、沿着特定的技术轨迹由小到大,通过学习、消化、吸收、合成逐步积累整合形成,往往要通过较长时间实现和培育。

   3、独特性。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的组织结构高度融合,是相关管理理念的复合体,是建立在企业内部长期学习、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的专长,稳定性较强,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独特性。

   4、难以模仿性。核心竞争力难以与企业分离,它所包括独特的技术技能、生产技巧、操作诀窍等技术特性,深深地印上了企业的特殊的组织组成、经历经验、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市场营销的烙印,是企业技术特性与组织特性的复合体,难以轻易被当前或潜在的竞争对手所了解、冒牌、仿制或获取。

   5、不可交易性。核心竞争力与特定的企业相伴生,虽然可为人们所感知,但难以用语言、文字、符号来描述或表征,更无法象其他生产要素一样通过市场进行买卖或交易。

   6、延展性。在企业能力体系中,核心竞争力是母体、是核心,有溢出效应,可使企业在原有竞争领域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也可围绕核心能力进行相关市场的拓展,通过创新获取该市场领域的持续竞争优势。

   7、动态性。从客观上看,核心竞争力总是与一定时期的资源、产业、组织管理模式及环境动态等因素高度关联,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和时间形势的变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然会发生动态发展演变。

   8、整体性。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系统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单一的基本要素,不管它多么重要,都不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构成核心竞争力所有基本要素协同动作,相互配合,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四)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

   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现实生存和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核心竞争力决定其产业发展的深度。关注核心竞争力比局限于具体产品和业务单元的职能发展战略,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使企业免于为求短期利益而导致陷入战略性误区。

   2、核心竞争力可以增强企业在相关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其意义远远超过单一产品市场上的胜败,对企业的长远持久发展具有更为深远的战略意义。

   3、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建立是在企业内部长期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专长,因此,它不象某项具体技术或产品那样很容易被对手模仿、仿冒,对企业来说,具有较强的持久性,而且会对其它企业造成较高的进入壁垒或门槛。

第7篇:核心竞争力概念范文

【关键词】 房地产 估价咨询企业 核心竞争力 对策

1990年哈默尔与普拉哈拉德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文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认为核心竞争力是能给一家公司带来特色的、成文或不成文的技巧、能力以及知识组合,它具有独特和不易模仿的特点,因而往往能为顾客创造巨大的价值,给公司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核心竞争力概念提出以后,国内外学者及企业界掀起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学者专家们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内容、特点、评价及培育等多方面展开了研究。不可否认,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作为抽象的、一般化的理论对企业培育其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而言,由于其企业特点与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有所差异。本文在对房地产估价咨询行业做了SWOT分析的基础上,以核心竞争力理论为指导提出房地产估价咨询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概念,并分析了其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培育和提升房地产估价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一、房地产估价咨询行业现状SWOT分析

1、优势(S)

(1)业务需求量旺盛。随着我国房地产产业发展迅速,房地产市场逐渐成熟,对估价咨询业务需求将不断增大。同时我国资产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上市、公司重组等都将会增大对估价咨询业务的数量。

(2)社会对估价咨询越来越重视。我国估价咨询企业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社会公众对估价咨询企业已经从认知度向美誉度的转变。在现阶段项目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决策不再是领导拍拍脑袋就能上马,而是必须进行详细科学的可行性分析,估价咨询则是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整个社会对估价咨询行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估价咨询业务的需求。

2、劣势(W)

(1)综合性专业人才缺乏。要求估价结果科学客观合理,估价人员素质是一个关键因素,一方面要求估价人员有着过硬的估价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要求估价人员能有着扎实的综合的估价知识,但是在现阶段来看,估价人员整体素质还不是很高,综合性估价人才还较欠缺。

(2)信息化程度低。估价咨询企业信息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硬件设施,而不注重软件管理。目前一些估价咨询企业对信息系统认识不足,甚至认为只要使用计算机、使用网络就可以带来高效率,而不考虑管理、业务和技术的配套发展。在现阶段,企业虽然有了高配置的电脑、通畅的网络,但是往往只是将业务生搬硬套搬上计算机系统,这种“手工业务翻版”虽然能带来一定的效率,但也将原来的弱点和缺陷放大、暴露出来。二是信息资源利用不足,整合程度较低。在现阶段我国一些估价中介已经有意识的建立了历史资料的数据库,但是如何使数据更加完善,如何进一步挖掘数据,并将其共享和运用到实际估价咨询中去,这些方面在现阶段估价咨询企业却不够重视。

(3)共享机制不健全。信息共享一方面要求有信息共享的各种平台,包括企业内部网络平台、企业员工之间交流的平台等;另一方面要保证信息共享持续下去,则必须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信息共享氛围,要求有各种合理的激励机制,让信息提供方能从信息共享中得到利益。以此标准来衡量,现阶段我国估价咨询企业在信息共享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

(4)存在恶性竞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渐完善和WTO逐渐深入,国内估价咨询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同时国外优秀的估价咨询企业也大量进入,估价咨询企业之间竞争形势日趋白热化。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估价咨询企业为了包揽业务掀起打折风,打折甚至低至一折。在较低的价格下,为了降低成本,就不得不以降低质量为代价。估价咨询企业甚至实行所谓的粗糙型的“批量化”生产,在估价过程不去做过多的调查与分析,而是生搬硬套已有的估价报告,换换数据就向顾客交差的恶劣现象,最后导致估价报告整体质量下降。

(5)估价师职业道德缺乏。估价师职业道德是指在估价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总和。它要求估价师以良好的思想、态度、作风和行为去完成估价工作,即在估价活动中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应当怎样做,不应当怎样做。而在现实的估价活动中,部分估价咨询企业或估价师为了短期利益或出于顾客压力,出现“专家不专”的现象,估价结果有失客观公正。

3、机会(O)

(1)政府的对中介服务行业的支持。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同时指出要加快形成我国的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估价中介作为典型的现代服务企业,在为政府和企业项目可行性决策提供了科学客观的参考意见,为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将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

(2)大量外资进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整体经济形势良好,大量外资希望进入我国市场,在面对新进入的、不太熟悉的市场,做出科学的决策必须要有科学客观的参考依据。估价咨询企业若能凭着本土优势为外资投资中国市场决策提供参考意见,房地产估价咨询业务数量也将大增。

4、威胁(T)

(1)竞争的日趋激烈。随着我国服务行业的不断解禁,港台地区和国外大量优秀估价咨询机构进驻我国,如新世界、戴德梁行、第一太平洋戴维斯等。相对于我国本土估价咨询企业而言,这些企业在管理水平、经营模式、服务意识、品牌知名度、资金实力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

(2)行业的信任危机。在现阶段少数估价咨询企业在估价咨询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实行所谓的粗糙型的“批量化”生产,不去做过多的市场调查与分析,估价咨询结果往往有失客观公正,估价咨询报告质量整体下降。同时由于知名的估价咨询企业公司不重视企业产品质量、只注重数量的增长、收入的增长,没有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打好基础,甚至引致一些企业的倒闭,对整个中介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外部负效应,在顾客心目中产生了巨大的信任危机。

二、房地产估价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及构成要素

核心竞争力理论经历近20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对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也有不少争议,存在不同观点,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作了解释,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资源观、知识观、创新观、融合观等观点。对房地产估价咨询企业而言,根据行业的特点与发展阶段来看其核心竞争力应是指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估价中介基本活动中的各项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为基础,通过整合估价咨询业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在所处经营环境下所表现出的相对于竞争对手能够给顾客带来最大价值和利益的而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替代的能力,是使估价咨询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的利润的源泉。

从构成因素上来说,估价咨询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则主要包括:资源要素、能力要素、整合能力和顾客价值四个方面,其中资源要素包括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客户资源、企业文化、品牌等;能力要素包括市场洞察力、技术创新、管理水平等;整合能力包括资源与能力融合,人才与物质的结合、企业内部与外部的整合等;顾客价值则主要指房地产估价咨询企业不断创新,不断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与能力,在降低企业内部成本的同时为顾客提供更多科学客观的估价报告。

从关系上来看,构成房地产估价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四个要素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彼此关联,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资源要素构成了估价中介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载体和支撑;能力要素强调把资源集合组合起来,是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估价中介资源要素和能力要素构成了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整合则是将资源要素与能力要素价值的提升,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核心竞争力最后的目标是获取竞争优势,只有提供的咨询估价客观公正,满足顾客需求,其价值才能实现,因此顾客价值是估价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三、培育与提升房地产估价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议

1、加强与政府和企业合作

政府和企业由于其业务的大量性、重复性及价值量大等特点,对于估价咨询企业来说将是不可多得客户,与其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将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与政府或企业的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企业本身客户关系管理和公关能力将尤为重要,但是任何一家房地产估价咨询企业都要意识到企业本身的良好服务,对于客户来说,只有估价咨询报告能给政府和企业决策带来价值或者降低成本时,这种合作关系才能长期和稳定。与政府企业合作,可以从前期工作研究着手,做政府和企业的前期决策的智囊团,在现阶段我国估价咨询中介成立企业内部的研发部对市场进行研究与为政府企业做出前期研究的较少,加强前期研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特色服务与其它企业形成差异化将有利于培育估价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

2、提高估价咨询企业知识管理的能力

房地产估价咨询企业实施知识管理能力培育和提升其核心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特性来看,核心竞争力本身就是一种知识性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知识管理,提升其知识管理的能力将有利于估价咨询企业降低成本,在大量数据信息的支撑下得到客观科估价报告将更加科学客观,有利于其服务质量的提高。

3、深度发展咨询品种,向综合性咨询服务迈进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房地产咨询估价机构对房地产估价咨询企业的业务需求也将更加多样化、综合化,以往单项的估价咨询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随着我国服务行业的解禁,国外大量企业进驻和资本投入我国,面对不熟悉的市场环境,将更多需要的是估价咨询企业的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在传统基础业务的基础上,深度发展咨询品种,向综合性咨询服务迈进。深度发展咨询品种,已是房地产估价企业发展的趋势。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就要求房地产估价咨询企业有着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时刻关注顾客的需求,有着较强的策划能力,在保持原有基础业务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在满足顾客需求提供价值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

4、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培育企业管理核心能力

估价咨询企业属于现代企业,在管理制度上也要求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包括产权的分配、组织结构的建立、服务流程的再造、规章制度的建立及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公关能力等多个方面。我国估价咨询企业在经历了近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现阶段我国估价咨询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组织结构、服务流程及等还不够健全,企业文化及管理制度等还不够健全。只有改革原有低效能的组织架构,创新制度和规章,让组织架构更加扁平化,让制度和规矩有约束力和可操作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作为培育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一种途径才能凸现。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2] 迈克尔・波特、加里・哈莫尔:45位企业家谈如何建立核心竞争力[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3] 徐戈:房地产中介企业信息化[DB/OL].中国期刊网,2005.

[4] 武绍会:评估行业质量问题的思考[J].中国房地产估价与经纪,2008(7).

第8篇:核心竞争力概念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探讨

财务核心竞争力是促进企业持久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对于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以及战略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而是由财务管理与核心竞争力两者互相结合的产物,其形成与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提升。一般企业财务能力主要包括企业的盈利、偿债、成长以及运营等各方面的能力,是一个相对分散的概念,而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则是指由上述所有一般财务能力构成的共同体,并不特指某一方面的具体能力。

一、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的相关理论综述

财务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制定各项工作战略发展计划的重要指导依据之一,在高效的运行机制下,财务工作人员能够积极地调动、支配、运行企业一切财务资源,这是最基本的财务能力,然后再经过整合、协调、提升等成为一种累积性的财务知识,令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超越对手,脱颖而出,实现企业财务价值管理目标的最大化。一般来说,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的特征主要包括:异质性、战略价值性、动态性、整合性以及内在性等等。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企业内部所独有的一种隐藏性的知识技能与综合管理能力,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言具有极大的战略价值。此外,随着其应用程度的加深,财务核心竞争力的价值也随之提升,有利于促进企业朝着更加充满活力的新领域发展。

二、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核心竞争力认知不足首先,企业内部管理层和员工对于财务核心竞争力的认知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念,自然无法深入挖掘、发展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其次,不少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要求还停留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层次上,而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才是最根本的目标。最后,尽管部分企业意识到财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但只是一种定性认识,并没有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分析企业不足并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制订发展战略计划。(二)财务战略目标不明确不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只注重眼前利润,却忽视了长远的发展目标。小型企业中,贷款所占的投资比重较大,这就意味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为了能够尽快收回投资成本,这些企业往往会选择进行多元化投资,而由于缺乏明确的财务战略目标,对于如何投资、具体流程等细节问题并没有清晰的规划,导致企业的投资行为通常带有较大的盲目性与短期目标性,绝大多数情况都是投资失败,反而令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陷入困境。(三)财务观念缺乏创新性在一些中小型企业中,企业管理者并没有紧跟时展,及时地对财务工作的理念、治理结构、工作内容等作相应的调整与创新,仍然采用旧的管理模式,导致企业经营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步伐。除此之外,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自身也不够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只是机械性地填写报表、凭证,而报表的实际用途却没有充分利用起来,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提升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一)完善财务经理招聘工作财务经理属于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除了应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需拥有一定的实际项目操作经验。大多数企业在招聘财务经理时都要求具备较高的成长性,即在新环境中快速成长、学习的能力,这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由于财务管理的很多工作内容都与政策法规、制度规章等有着直接的联系,而这些政策规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式而不断变化,这就要求财务工作者应时刻保持学习意识,快速理解并消化吸收新的财务知识内容,尤其是财务经理更应如此。除此之外,还要求财务经理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与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协调、分配好部门内部各项工作以及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财务经理的基本工作内容。(二)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下,财务部门的报销工作往往费时长且手续复杂,既占用了员工较多的工作时间,也影响了领导正常工作的安排计划,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效率。财务部门每天需处理的工作量较大,需要对大量原始单据进行审批、编制记账凭证、录入信息系统等一系列繁复的操作,导致财务部门的整体管理效率也不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强信息技术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引入现代化技术软件是提升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通过软件技术平台,高层领导可以随时随地对相关单据或文件进行签字处理,员工则可以快速轻松地查询报销审批的工作进度,领导签字后,经财务工作人员确认后,报销款项即刻到账,员工可以直接从银行或自助取款机提现,自动生成报销凭证上传至财务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办公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还保证了财务工作中资金调用的公开透明度。(三)转变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思想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本质上来看,体现了企业的战略财务管理思想。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企业的战略思想与财务管理工作两者之间的关系日益亲密。所谓的财务战略管理是指财务经理或企业管理者根据企业长期发展目标以及内外部环境变化所制订的整体战略计划,依靠企业内部高效的运营机制将其付诸实践,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财务工作人员严格控制动态管理过程,不能只是简单地从财务理念角度出发,还应当注重追求财务管理目标的最大化,凭借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思想,基于全局来思考、设计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组织结构、行为等等,不仅要满足当前的生存需求,更应着眼于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财务核心竞争力是促进企业持久发展的一种战略观,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企业应主动积极地构建自身财务核心竞争力,并以此为契机提高整体的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令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赢得一定优势,实现长久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旺清,蔡旺.广州市中小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形成机理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2(05).

第9篇:核心竞争力概念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023-02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之下,高等教育是高投入、高负债、高资本运行、长期收益的特殊产业,盈利与否主要依赖规模的“临界点”,主要依靠规模扩张的经营发展模式,受当前经济水平制约,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处于粗放经营的阶段,收费不高,而我国民办高校自身的特殊性及其竞争的激烈程度,使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更加突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生源的总量限制了学校规模的持续增长,要实现利润增长并符合教育监管的要求,原来那种只靠硬件设施与老板个人意志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大力拓展核心竞争力才应当是当今民办高校当前及以后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企业文化正成为其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1 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

1.1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1990年的《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最先提出的。他们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的技能和技术。”并指出,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有三个标准:

(1)核心竞争力必须为市场所认可,即能够提供进入相关潜在市场的机会;

(2)核心竞争力必须给客户带来特别利益。也就是说核心竞争力应当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帮助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或创造价值来扩大客户的利益;

(3)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得以持续。

1.2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在长期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和积淀而成,并是共同遵守的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经营创新的理念基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推动员工理念和思路不断创新,促进员工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动企业战略、制度、技术和经营等不断创新,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国民办学校已成为教育领域最活跃、发展速度最快的经济组织,在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残酷的现实也在时时提醒着搏击者市场无情。民办学校经营成功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如决策、市场、文化、管理、资金、人才等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些不适当或不健康的企业文化往往会扼杀了民办学校,导致了民办学校的没落,以致倒闭。大凡成功的民办学校根源都在于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且是企业文化抓建设好的民办学校如新东方、巨人集团等。

2 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2.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基是企业文化

美国著名企业文化专家沙因在《企业文化与生存指南》一书中指出:大量案例证明,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源动力,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从更深层次上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企业的产品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围绕产品竞争力做文章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产品竞争力是由技术竞争力所决定的。而技术竞争力是由制度竞争力所决定的,制度高于技术。但是制度无非是物化了的理念的存在形式,没有正确的理念就没有科学的制度。因此,理念高于制度,理念才是第一竞争力。总之理念决定制度,制度决定技术,技术决定产品。拥有正确的、不断创新的理念,才具有最强的竞争力。国际上众多知名大公司的实例证明,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和基础。

2.2 企业文化具有不可模仿性,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文化只能根植于本企业之中,一个人离开企业,可以带走规章制度、办法措施,但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即全体人员所信奉的价值观却不可以轻易地照搬过去。人们可以重新塑造或者变革企业文化,但绝不能照抄照搬其它企业的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具有不可模仿性。一个企业只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形成企业持久的竞争力。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包括人、财、物的合理使用,都必须受企业文化的指导,因此企业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只能起因于先进的企业文化。

2.3 企业文化有利于培育团队精神,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在现实的竞争中,任何企业都很难凭个人的力量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团队是企业赢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团队也在现代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功的创造一种团队文化的企业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向心力,能够吸引、培养和挽留一些优秀的员工,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而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了源泉――人力资源,团队也可以对团队内个体的行为产生约束和影响,逐渐形成自身的行为规范,使每个个体的期望值与团队所要达成的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并通过增强企业内部的沟通和协调,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从而能够加速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速度。

2.4 企业文化决定着核心竞争力的更新

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是与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的特点相一致的。然而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企业本身也需要不断调整战略,这就需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相应调整。但是,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惰性,这种惰性产生的原因首先来自企业文化。人们普遍认为,企业的硬件资源容易更新,而软件资源包括企业文化则很难改变。当内外环境需要核心竞争力做出改变时,企业文化能否顺利转型决定着这种改变能否取得成功。积极向上、不断追求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激励员工不断创新,最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用企业文化打造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

3.1 转变观念,增强核心竞争力意识

要培育民办高校的企业文化,增强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接受核心竞争力的思想导向,充分认识到只有保持持久的核心竞争力,才可以使民办高校面对激烈的教育竞争,从容面对公立高校的不断扩招和其他民办高校的不断涌现。其次,必须树立危机意识,把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危机意识结合起来,号召高校师生积极投入到学校文化建设的行动中去,把提高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同具体的工作结合起来。

3.2 树立健康积极的办学理念,取得学校声誉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兴办民办学校热。只要租一两栋楼,然后挂上个牌子,便成了一所“大学”。导致我民办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相当部分的所谓“民办高校”纯粹以赚钱目的,管理混乱,负面报道屡见报端,严重影响了我国民办高校的声誉,削弱了我国民办高校的竞争力,因此,在民办学校热潮持续一段时间后,一些所谓的高校便相继销声匿迹了。

随着高等教育的全面“大众化”,高等教育竞争已经越来越多地和自身的品牌、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联系在一起,办学理念是根基和根本保证,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器。健康积极的办学理念才能催化出更高的办学质量,取得更高的社会认同度和声誉,孕育出具有特色的民办高校企业文化,赢得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3.3 树立品牌意识,强化民办高校的办学个性

目前我国各高校的系部搭配、专业设置、管理方式大致相同,跟风、模仿现象极其普遍。民办高校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拥有创新思维,突出办学特色,强化个性,树立品牌意识,适应市场经济转化的需要,在教育方式方法、在学生管理上都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品牌是民办高校无形资产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品牌对于民办高校极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民办高校有无品牌是竞争力强弱,以及高校优势的重要标志。品牌是民办高校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品牌的文化含量在品牌价值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市场竞争的焦点之一是品牌的竞争,而品牌的竞争将越来越多地依靠有个性的企业文化来取胜。由此看来,民办高校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坚持品牌文化创新,强化企业个性。

3.4 重视民办高校领导管理者因素,发挥领导层的作用

校企合作是当今民办高校办学模式的一个趋势,民办高校本身的管理也需要学校管理层的身体力行,民办高校的管理者不仅要在高校领导者更替过程中使企业文化保持稳定,更重要的警于捕捉发展基于,准确进行决策,优秀的管理者本身就是构成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高校领导者应注重自我修炼、自我珍重、自我提高。以人格魅力张扬企业个性,并进行恰当的形象塑造和传播,适时调整自己的领导方法和管理方式,引导和影响高校师生进入“有信心、有能力”状态进行创新,迎接挑战。

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全体员工参与的、主动的、积极的和创造的“学习型组织”来塑造、维持、调整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民办高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