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绘本教学的概念范文

绘本教学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绘本教学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绘本教学的概念

第1篇:绘本教学的概念范文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知识的存在,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运用广泛,学好这门课程尤为重要。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是从最基本的社会常识开始的。当我们开始教数学知识的时候,绘本教学就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小学教学中,绘本教学可以说是我们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从简单的数字到抽象知识的具体化学习,都离不开绘本教学。绘本教学与练习是我们认识数学、应用数学、巩固数学知识、拓展数学学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绘本与练习是我们最初学习数学知识最先接触到的,也是我们数学启蒙学习的关键。那么绘本和练习在教学中究竟有什么样的作用?

一、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从在绘本中练习寻找数字开始的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对纯粹的文字数学教学并不感兴趣,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小学开始教数学的时候,我们会用怎样的方式让学生对学习感觉到轻松、愉快,同时还能激发他们对数学这门课的爱好,首先,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始学习数学的时候,是从看图数数开始的,他们对数学的认识也是来源于社会生活中,他们知道简单的数字。在图画中认识1、2、3等等。这些数字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比方说我们要教1、2、3这三个数字,我们通过绘本,画出生活中学生熟知的人物、动物、花草树木等。学生一看就可以直观地数出1、2、3这些数字。通过绘图与练习,低年级学生认识了数字来源于生活。让他们从绘图中学到知识。通过教师设计相似的知识点的应用,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数字的意义。然后用到现实中,比方认识了绘图中数字,那么通过练习说一说身边有几个什么。我想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再次引导学生用绘图展示自己理解的数学概念,让他们觉得数学知识生动有趣。其次,我们通过绘本教学可以轻松地达到教学的目的,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我们的数学知识。

二、绘本教学与练习在学习探究中的作用

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解的时候感觉枯燥、无味、没有兴趣,通常我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总是创设情境,将数学知识点在绘图中展示出来。挖掘已知条件,通过已知条件的应用,完成教学目标。绘本教学帮助我们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小学生的特点是看见自己熟悉的人或者物的时候都有一种很兴奋、充满激情的特点。让我们用生活中小学生感兴趣的人或物来描述学习内容。通过绘本描述就可以让学生从具体的图画中一眼就认识到我们的已知条件。通过对绘本中的数字研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就可以让他们轻松地理解数字所表示的意思。绘本教学容易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利用绘本教学形象、逼真的特点,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意义,将枯燥乏味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当他们已经明白数学绘图中各个条件的意思时,教师可以提问,你还想知道什么?让学生想想,自己还有什么不知道的,激发他们探究知识的欲望。教师这时候只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相信可以让学生在提高兴趣的同时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识。这就是将绘本教学巧妙、有机、自然地运用于数学练习中,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潜移默化、轻松愉快地应用知识。让学生直接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绘本教学不但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提高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能力。

三、绘本教学与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数学知识

第2篇:绘本教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数学绘本;有效;策略

绘本是幼儿读物的一部分,轻松明快的画面、易于理解的道理符合幼儿阅读的口味,让幼儿在零压力的情况下,带着好奇、兴奋的心情进行阅读。画面的有效结合,使他们的心灵感悟到世界的缤纷和丰盈。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绘本数学教学就是通过有趣的童话情景,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涵盖在幼儿平时的日常游戏中,巧妙地让幼儿了解某一数学元素,让他们通过阅读、讨论、探索、操作来理解数学概念,巧妙地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最终获得感性的、具体的数学经验。

一、数学绘本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数学绘本作为数学活动中的一部分,通常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却总有以下情况,我总结为这么三点:拿来主义、过分依赖、无层次。

1.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是指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一些数学绘本在内容设置上并不适合本园、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发展的需要,但教师在选择素材时觉得绘本中只要有数字、有画面在内,就认为是数学绘本,并讲完绘本内容,聊两句有关数学的信息,就是完成数学绘本的教学。

2.过分依赖

过分依赖是指在活动过程中存在着“盲目崇拜”,过分依赖数学绘本,活动预设侧重于机械的“复制”与“照搬”,缺乏重点、创新与个性,影响了数学绘本的实施效果。

3.无层次

无层次是指对不同能力层次幼儿的已有经验观察粗糙,绘本内容毫无挑战,对本班幼儿兴趣点的把握尚缺火候。

二、指导策略和方法

1.挖掘数学元素,提升幼儿对数学的敏感度

数学绘本的特点在于有效地转化数学教育的枯燥和空间想象性,它包含了各种数学内容,比如,分类、计算、物体的排序、规律,还有测量等内容。在进行绘本教学的时候,首先应把握住绘本的数学灵魂,分析绘本对于幼儿来说,可以掌握哪些数学知识,这也是绘本教学的基础步骤,同时还应根据幼儿的特点来选择绘本。幼儿喜欢故事有互动的,情节曲折,有探索的,让幼儿能够发现和寻找的。因此,我们应寻找一些能够刺激幼儿探究推理、易于观察的绘本,以此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遵循绘本原则,削枝去干,“吃透”绘本核心

在选择好了绘本之后,必须反复咀嚼,“吃透”绘本的核心思想,遵循幼儿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本班幼儿的特点,寻找数学绘本与本班幼儿知识经验的最佳契合点,针对实际,对绘本内容进行必要且有个性的“增”与“删”,凸显亮点,去掉一些无用的画面,真正把绘本的价值发挥到最高的程度。

3.紧扣教学环节,轻松完成数学教育

绘本教学只是数学教学的一个载体,它并不是让幼儿完整地讲述故事,也并不是让幼儿了解绘本的画面,它是一种高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它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灵动地运用。在教学中,需要保持绘本的原汁原味,但是在此基础上也要转变教学目的,这也需要自我不断推敲、研磨、修改、调整,这样的教学活动才能称之为“数学绘本教学”而不是简单的“绘本教学”,这样的教学活动才会让幼儿的数学阅读之旅像魔法一般,神奇而有趣。

4.数学对接生活,延伸数学绘本的实用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由一定的数按照一定的形和序构成的世界,在教育回归生活的大趋势下,幼儿的教育数学也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能让幼儿自然、轻松、愉快地学习,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优秀的数学绘本教学,就像带着幼儿坐“过山车”一般,由最初的慢慢起航,到中间的曲曲折折,刺激探寻,再到结束的一片光明和美好,渗透到幼儿的心目中,同时也让数学知识深深地植入到幼儿的脑海里。也许这也是它最大的魔力之一:它把最好玩的、有效的、实用的数学知识宝库都隐藏了故事之中,等待着你慢慢地抽丝剥茧,慢慢地挖掘,每一步都是那么的有成就,又慢慢地深入脑海,开发了智力,又影响着他们的童年。

第3篇:绘本教学的概念范文

幼儿绘本教学提问现状案例分析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读图”年龄段。图画书对孩子的视觉震撼比知识效果更为直接。图画书对儿童情感、想象力、灵敏度以及审美感的启迪,正是他们日后成功与快乐生活的源泉。正是这样的背景下,“绘本阅读”悄悄地进入了我们的视线。绘本阅读,可以让孩子与大师对话,能尽情感受童年的精妙,分享和陶醉穿越时空跨越文化直抵心灵的温暖与感动,让孩子爱看书、乐看书、会看书。从绘本阅读的提问中着手,改变绘本阅读活动中提问教学的现状,使提问更具魅力与艺术,更能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幼儿阅读概念的形成,引导幼儿主动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并引导幼儿真正有效地学会生存,学会学习。

一、当前幼儿园绘本阅读中提问现状分析

自从接触“绘本教学”以来,我发现孩子的观察、语言表达、看图讲述等能力都有了较全面的发展。教育学家告诉我们:幼儿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巧设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把他们从某种抑制状态中激奋起来,激发他们想说的欲望。然而目前幼儿园阅读教学活动中提问的作用远远发挥不够,影响着幼儿学习兴趣和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视多提问为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的本质内涵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启发诱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陶冶个性、形成完满人格的过程,其目的是构建和塑造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使他们爱学、学会、会学。幼儿园阅读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具有启发作用,能较好地引导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积极思考。因此,它也成为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但许多教师却简单地把问答式教学等同于启发式教学,轻易地认为阅读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就是启发式教学原则在教学中的运用,提问越多,越能够启发幼儿,不提问或少提问就是灌输,就是注入式教学。

2.所提问题层次偏低

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幼儿积极思考,但作为教师其自身也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真能激发幼儿的思考,在多大程度上激发了幼儿的思考,这就涉及到何为“问题”的问题,因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激发幼儿思考。

二、绘本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1.案例描述

绘本《水会变哦》是一本科学图画书,讲述了水的用处和水的变化,作者在书中使用了明亮的色彩,具有一种鲜明的视觉形象,并辅以童趣的人物形象,让这本故事性不强的图画书也处处充满着读图之乐。同时,用水的魔术和语言的魔术吸引孩子阅读的欲望。水在生活中无处不见、无处不需,幼儿每天都会接触到它,所以像这样贴近生活的内容也是幼儿感兴趣的,幼儿不仅容易接受,而且印象也更深刻。所以说这个绘本也是非常适合中班孩子阅读的。活动第一个环节,教师出示PPT,吸引幼儿的兴趣,引发幼儿关注ppt上的封面,使幼儿能从中获得信息,从而引出本次绘本教学的内容。

活动第二个环节,是教师把绘本按页码分为三部分进行分段阅读,教师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幼儿自主阅读第一部分的内容。幼儿自主阅读完后,教师就开始提问幼儿刚才问到的问题。提问完成之后教师再借助文字,读给幼儿听。活动的第三个环节就是采取同样的教学方法阅读第二部分的内容。活动结束,教师设置的问题也依旧是“水还能变成什么?”激发幼儿下次继续阅读第三部分的兴趣。

2.案例分析

在第一个环节中,幼儿能很容易地说出封面上有谁,他们在做什么。但是对教师提出的水会变成什么,幼儿能说出的却很少。至于看得见吗,更是回答不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对水的已有经验还是比较欠缺的。教师却并没有注意到只是匆匆地转入第二个环节中。幼儿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巧设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把他们从某种压抑状态中激发起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在第二个环节中,教师就先把问题抛向了幼儿,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读,但是我们发现一些幼儿在自主阅读的过程,却对画面中滑稽的人物形象很感兴趣,对老师的问题似乎已经忘记。在自主阅读完之后,教师马上就提问幼儿,问题一直都是:“你看到水变成了什么?看得见吗?你是在哪一页看到的?”请个别幼儿去说。没有去了解幼儿自己通过画面看到了什么,教师只是关注幼儿能否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幼儿只要说出水变成了什么,能看得见吗,就接下来换其他的幼儿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没有注意到其他的幼儿,其他的幼儿却都在看自己所感兴趣的画面。

3.案例反思――如何提高绘本教学的有效性

上面的这个教学活动反映出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就导致了我们教学的低效性。解决这些问题是提高绘本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1)抓住线索,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抓住文本的线索对绘本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以线索作为绘本教学的切入点,可以将绘本中一幅幅孤立的画面串联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阅读,表现出故事的连贯性。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对绘本的理解。一个绘本中的线索可以分为主线、辅线,在一个绘本中主线可能不止一条,这要看老师对绘本的理解与把握。抓住线索然后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再去安排教学活动,这样才是幼儿所需要的。对《水会变哦》这个绘本,我们可以抓住两条主线:水可以用来做什么,水能变成什么。但是,我们要清楚在这本绘本中并不是就只存在这两条主线,其实也会涉及得到其他的一些线索,如水变成什么看得见,变成什么看不见等,这些都是绘本中存在的信息。确定好线索以后教师就可以根据线索安排教学活动,像在这个绘本中,如果我们觉得水的变化对孩子来说是比较简单的,那么我们就安排在第一课时,进行相关的教学。

第4篇:绘本教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幼儿;绘本课堂;想象力;创造力;素质教育

当前,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工程应从幼儿抓起。诚然,对幼儿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关乎儿童的未来与国家的前途。本文立足于幼儿教学的现状,通过生动的案例论述培养幼儿课堂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策略。

一、素质教学背景下,幼儿绘本课堂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必要性

1.绘本课堂想象力的培养有助于加快幼儿思维潜能的开发进程

幼儿正处于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阶段,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尤为重要,让幼儿养成健全的生活制度,教师带领儿童读绘本,幼儿通过看图学表达、听教师讲故事等课堂活动,不仅能快速地增加知识、丰富人生阅历,而且也能推动思维的开发。

借助于绘本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幼儿能掌握各种不同的教学概念,徜徉于生动有趣的童话情境中,并把平日在幼儿园所学到的其他门类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绘本教学之中,这无形之中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质,想象力的培养有利于大家对问题的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

2.绘本教学中培养创造力会使幼儿提高认知事物的能力和水平

绘本阅读中,教师根据生动直观的“绘本语言”,寓教于乐,在唤起幼儿求知欲、激活创造力的同时,更能提升大家的阅读兴致,诙谐幽默的绘本教材在满足学生求新求知需求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引领儿童走向未知世界开展深入研讨和探索,这样一来,大家便能用好教学培养的创造力,进而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3.绘本课堂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有助于德育教育的顺利实施

众所周知,素质教学形势下,学生在阅读绘本时,心绪总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而“迁移”,这也少不了情感世界的外露。事实上,素质教育也更倾向于培养儿童、青少年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绘本教学中的故事题材健康向上、活泼生动,与德育教育的理念正好相吻合。幼儿接触这些绘本故事,不单单被故事情节触动心灵,同样也能以此分辨出美与丑、是与非、真与假。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更能激励幼儿向绘本故事中的正面角色学习,激活思维、丰富情感、健全人格。

二、幼儿绘本课堂教学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方法

上文重点论述绘本教学中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意义,下面立足于教学实际重点谈谈培养对策。

1.运用多媒体创设鲜活的教学情境,拓宽幼儿学生的想象空间

现阶段,多媒体因其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优势特征,正逐步成为不可或缺的幼儿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众所周知,幼儿的智力发育程度尚不成熟,语言表达能力为充分的开发,要表达个人的情感、发挥想象力,就离不开多媒体这样的媒介。

例如,在阅读《你很快就会长高》这一绘本时,幼儿教师可提前制作好幻灯片,通过极其有趣的童话场面,引领幼儿自主阅读,在了解故事大意的基础上,反而更能升华个人感情,拓展想象的余地和空间。

幼儿通过欣赏绘本插图,知道了故事情节:主人公阿力因不满足自己的矮个子而整天闷闷不乐,周围每个人均劝他能很快长高,阿力自己仍迫不及待地想长高。孩子们明确绘本故事内容后,会集中注意力投入到想象中,尤其是看完结尾后,大家会想象到,阿力是否有其他长高的方式或者谁能帮助他迅速长高,这些合理、直观的想象是完全符合绘本故事阅读理念的。

由此证明,运用多媒体作为绘本教学手段,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学习,更能有效地激发想象力,使每一位幼儿均能对绘本故事展开一定的想象。

2.教师要“因材施教”,选择最为恰当的绘本实施教学

绘本常因可爱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和易懂的故事,令孩子爱不释手,诚然,每一本精致的绘本均对孩子们有启迪和教育功能,而且还蕴藏着无尽的教学资源。教师的重要任务便是经由幼儿们自身的心理、性格表现选择最为恰当的绘本故事,以便于尽快地实现课堂目标、推进想象力、激发创造活力。

例如,绘本《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讲述了白雪公主因被后母迫害而流放在外,幸好得到七个小矮人的帮助,才能逃脱一个又一个的波折,后母则自食恶果坠入悬崖。绘本少不了对白雪公主“历险记”的描绘,作为举世闻名的卡通故事,教师在绘本课堂上可穿插一些动漫片段,引导儿童通过美妙动听的配乐、华丽的色彩和鲜明的故事构思,努力用心去挖掘新意,鼓励大家通过多视角的思维感知,针对白雪公主所经历的磨难做出精妙的想象:“白雪公主在路途中所经历的这些挫折,是怎么得来的?”

大家提出问题后,试图创造性地回答:“七个小矮人会不会是上帝派来拯救善良的白雪公主的呢……”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但都以自身生活经验为依据,依靠绘本故事做出各种大胆想象,这也远远超越绘本自身所要表现的精神内涵。

3.积极鼓励幼儿自编绘本,千方百计提高想象力

幼儿在平日绘本教学中,学会编写对于开发想象力是至关重要的,编写绘本故事犹如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双“翅膀”,能让孩子们的想象力得以腾飞、纵横驰骋于天地之间。在绘本课堂上,当孩子们打开惟妙惟肖的绘本故事图片时,在产生浓浓阅读兴趣的同时,教师可同时遮盖一些图片,激发孩子们编写绘本的热情,把绘本画面中的人物、情节等作为“未知话题”,以此给孩子们设置悬念,合理发挥大家已有的经验,加以适度的思考和想象,建构绘本故事前后的关联;在读完绘本故事后,教师可紧抓故事中的关键点,让儿童“创造”其中的故事情节。

例如,绘本故事《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封面,显示有一只正悠闲散步的母鸡被饥饿的狐狸所盯上。这时,教师可把下面的图片遮盖住,请幼儿推断并猜测会发生什么。孩子们会静下心来思考,并立足于个人生活点滴,同时也会把自己对绘本故事的美好期待融入其中。为数不少的儿童会“换位去思考”,把自己想象成为那只母鸡,在遇到狡猾的、饥饿的狐狸跟踪时,自己会如何应对。大家会创造性地想到:“狐狸被钉耙扎住了,疼得直叫,导致捕捉母鸡的计划失利”“母鸡事先已发现狐狸,但假装没看见,仍泰然自若,只是跟狐狸玩起了‘捉迷藏’,将其甩掉了”。可见,请幼儿编写绘本让大家的想象力更加宽泛,构筑绘本故事前后之间的重大关联,推进绘本课堂的实效性。

4.开展“绘本表演”活动,为课堂增添创造性元素

幼儿心思细腻、活泼爱动,教师要充分借助孩子们的这些心理特点,在课堂上开展绘本表演活动,教师可选取学生非常熟悉的绘本,请大家依照绘本故事的进展,科学、合理地设置必要的角色,并将设计的内容要点通过绘本表演淋漓尽致地表演出来。这样一来,大家会亲自走近故事角色,不仅能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在表演时也能适度地“抛弃”教材中的绘本情节,自我发挥、想象出新的故事情节,创造能力的培养可见一斑。

在素质教学的情形之下,幼儿绘本课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应采用若干行之有效的策略,努力促使儿童在绘本教学中实现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燕.看绘本,学数学[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2(Z1).

[2]心怡.绘本向我们迎面走来[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8(05).

[3]朱兰珍.绘本在大班幼儿数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例谈《公主驾到》绘本教学的指导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2(10).

第5篇:绘本教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绘本;教学设计;趣味数学

一、正确挖掘绘本中的数学元素,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现如今的绘本制作巧妙地将各种教育元素蕴涵在绘本故事中,涉及语言、科学、数学、艺术、心理等多方面。实践过程中,我们重点是选择一些优秀的数学绘本,挖掘绘本中蕴涵的数学元素,并将其与各年龄阶段的数学认知目标、内容相整合,将绘本中的数学元素与数学知识点建立相应联系,具体策略有:

1.选择蕴含数学元素的正确绘本

数学是一门强调系统性、逻辑性的学科,因此,选择绘本时,我们首先考虑的是绘本中传递的数学知识是否正确,如果教师对绘本中渗透的数学元素理解不到位,就会导致后续一系列教学偏差,引导孩子们走入误区。另外,我们选择绘本时还要关注绘本内容是否适合各年龄阶段的幼儿。

2.梳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

目标是活动实施的纲领、方向和保障,直接制约着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在目标定位上往往存在着概念含糊,年龄阶段选择不适合的现象,科学的依据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3.结合绘本,准确定位数学教学目标

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也是我们在开展数学绘本教学中最难把握的。我们的做法是在提取绘本数学元素的基础上,依据各年龄阶段幼儿特征和经验,树立有价值的目标。如,绘本《11只猫开饼店》中蕴含的数学元素是:信天翁只会2个2个地数出饼的总数,这与孩子们平运用的2个数直接相加的方式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提取这一数学元素,将主目标制定为:在绘本情景中学习3个数的连加方法,能计算出得数。这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也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对于即将进入一年级学习的孩子们来说,也是有学习价值的。

二、合理借助绘本中的故事情景,巧妙设计教学内容

确定好绘本数学教学内容和目标后,教师就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始设计教学活动,使绘本发挥多元化的价值。因为运用绘本开展数学教学是一种新颖的形式,可借鉴的模式并不多,因此,需要教师认真审读绘本,恰当处理绘本内容,充分挖掘数学教育资源创设数学活动,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根据需要适当调整绘本内容

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运用绘本开展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绘本内容偏长,部分情节与数学教学活动关联性不大,需要教师适当进行删减;绘本故事中大多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而数学活动要求概念严谨,两者存在着差异性,需要教师认真选择可教学的内容;绘本面对的读者并不仅局限于3~6岁的儿童,因此,其涉及的数学知识有的会远超过3~6岁幼儿的认知范畴,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对绘本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2.依托绘本情景,巧妙预设教学坡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它是抽象的符号、推理与运算的结合,是一个充满思维活动的过程,幼儿在学习中注意力往往易于分散。而绘本恰好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故事情景,能让原本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3.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有效提问

有效的提问是课堂中开启幼儿智慧,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关键,绘本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使用既能体现一定的数学知识,又有助于幼儿进一步逻辑思维的语言,让幼儿在教师的提问中自发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生生互动中追求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三、倡导数学回归生活,引导幼儿运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绘本的情景提供了儿童贴近生活经验的场景,让幼儿在有趣的生活情景中感知数学、理解数学。但我们认为幼儿在生活中能迁移自己已有活动的数学经验,会运用数学才是孩子们终身受益的能力。因此,我们重在培养幼儿在绘本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的兴趣,并引导幼儿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和方法”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绘本数学实践教学中,我们感受到绘本教学的魅力,其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景中,让数学变得妙趣横生并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轻松获得数学知识,习得数学经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同时也为教师提高数学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搭建了一个研讨的舞台,帮助教师更清晰地明确各年龄阶段数学教学的目标,帮助教师更轻松地摘取数学教学的果实。愿绘本给予孩子思维自由驰骋的天空,愿幼儿园数学活动因绘本而更精彩!

参考文献:

第6篇:绘本教学的概念范文

绘本因为它的绘制精致、语言考究、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受到幼儿、家长和老师的欢迎。当今,早期阅读活动轰轰烈烈,绘本也五花八门,给阅读活动带来冲击,如何选择绘本,如何利用绘本,对老师来说非常重要。在实践中,由于经验的缺乏和认识的偏差等等一系列问题,把我带入了初步的课题研究阶段。

一、课堂从课题中走来

在课题《绘本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运用与研究》的引领下,我园幼儿的绘本阅读与教师的指导能力都有所提高,这更使我清醒的认识到:课题研究来源于实际教学,来源于课堂,也应该应用于教学,但是如果与课堂脱节的话,就像钢枪失去了战场一样,没有用武之地了。以前我们的课题研究更多的是在特定的时间实施,并没有落实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中。现在回想一下,觉得这简直是一种浪费,既然发现了这种资源,为何不更好的开发利用,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由此,我开始思考让课堂从课题中走来,并将我的课题研究融入课堂教学,使两者更紧密结合,相辅相成。课堂教学是检验课题研究效果的平台,反过来课题研究的应用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两者完全可以很“和谐”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双赢”。

二、课题在课堂上实践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是客观存在的,课题研究的对象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它来自于课堂教学实践,最终,探索、揭示、发现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在规律,让教师和幼儿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掌握它,自觉地去运用它、遵循它,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在工作实践中,我们的课题从选好书,挖掘绘本自身魅力;用好书,从头到尾解读绘本;读好书,把握适合的教学策略等,引导教师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从有效教学准备、有效教学实施、有效教学评价、幼儿学习策略等方面来确定自己课题的研究方向,从七个方面开展课堂教学实践。

绘本中的生活活动:通过绘本故事帮助幼儿建立基本的生活概念,使幼儿对生活概念的认知也就变得相对简单。此外,在绘本运用中还在知识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继而培养幼儿美好、健康、丰富的感情,让幼儿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的事物。

绘本中的游戏活动:就是“让绘本更好玩”,充分运用绘本中受幼儿欢迎的元素,比如儿歌,朗朗上口又有韵律,还有对绘本情节的体现,把各种各样有趣的儿歌,融入到游戏中,运用游戏这个载体,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孩子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

绘本中的语言活动:旨在通过对幼儿园绘本阅读的研究,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为幼儿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教师能够运用有效地教学策略指导幼儿阅读绘本,并与家庭配合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真正在“悦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绘本中的科学活动:以身边的科学、有趣的科学为导向,选择性运用侧重科学领域的绘本题材料,启迪幼儿的智慧,激发幼儿的想象,真正为幼儿创造思考周边事物的契机。

绘本中的艺术活动:将绘本教学融于幼儿园的艺术活动中,以幼儿园的美术和音乐活动为切入点,寻找绘本中的艺术教学点,让幼儿学习用绘画和音乐的形式表现文学美,表达自己对绘本及艺术的理解和体会。

绘本中的健康活动:选择合适的优秀绘本,充分挖掘其在推进幼儿健康情绪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运用有效的绘本健康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绘本中的社会活动:以绘本故事的方式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增进幼儿对社会环境的认识和对社会中各种身份的人所应有的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的了解,培养幼儿了解他人情感和需要的能力,道德判断能力,移情能力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于课题与课堂共生中双赢

课题研究是一把钥匙,它常给我的教学带来灵感,能让我的课堂教学研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且从课题研究中走来的课堂教学也将更精彩。

语言绘本《雷诺的大痒痒》根据自己的经验及对绘本教学的理解,预设了本次活动,活动中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将不同的音乐融入其中,给孩子们带来一种视听盛宴。活动在一种猜测、验证中有效地推进,不断挑战着孩子们的思维和想象。整个活动设计由浅入深,从收到放,让孩子们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和带给别人帮助的快乐!

数学绘本《避开恶猫的方法》,它讲述了一群小老鼠投票表决用什么办法来避开恶猫,在投票的过程中,让孩子认识了图表。于是我就选取了这本图书中的部分内容设计了这节大班绘本数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数学知识“图表”。

社会绘本《还是一团糟》,本来一团糟的垃圾想让幼儿一下子分清楚并掌握这个分类的方法是很难的,为了分解学习的难度,针对垃圾可分成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这四个种类,分层进行整理,逐步投放垃圾的图片,再请幼儿认识整理,并体验“垃圾分类入箱”的过程,让课题研究、课堂教学落实并指导幼儿的现实生活。

第7篇:绘本教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建议

引言

俗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阅读作为知识获取、文化渲染的主要途径,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展幼儿园绘本区域活动,有利于幼儿获得多元化情感体验,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情趣,进而引导其养成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使之受益终生。

1绘本区域活动概述

所谓的绘本,即是指通过图文并茂形式展示儿童生活的图书。最早的绘本起源于日本浮世绘,发展至今,其所涵括的概念十分广泛,包括图画书、插画书、字母书以及玩具书等。顾名思义,绘本教学就是指以绘本为载体开展的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分挖掘、利用绘本资源,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根据学者陈雪梅的论述,区域活动是指在明确教育目标的指导下,教师有意识地分割活动区域空间,并有选择性地投放绘本材料,进而组织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喜好集体活动。开展幼儿园绘本区域活动,有效地触发了幼儿主观能动性,重在引导自主学习,教师则可更直观地了解幼儿,理解他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从而作定向指导,建立师幼双方和谐关系。

2对开展幼儿园绘本区域活动的建议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全面发展幼儿已然成为了各阶段学前教育的核心目标及任务。在此目标任务指导下,结合幼儿园教育需求实际,对开展绘本区域活动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2.1优化组织环境:绘本区域活动开展的载体是绘本,其数量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此项工作成效。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绘本区域活动主要是借助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力发挥作用,重视幼儿自主学习,进而实现全面发展幼儿目标。因此,优化组织环境,对开展幼儿园绘本区域活动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到绘本教学的功能价值,合理整合及调配资源,适当加大此工作投入力度,从“数”和“类”两方面丰富藏书,包括不同主题的、不同风格的、不同国家的,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阅读体验服务。在此基础上,幼儿园还需加强对绘本区域的管理,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并有针对性地摆放图书,将志趣相投的幼儿聚集在一起,引导他们相互成长。此外,幼儿园应重视文化氛围塑造,创设基础书香环境,如阅读室、书架等,激发幼儿参与热情。

2.2完善活动设计:幼儿园绘本区域活动组织是一项系统化工程,需要完善各环节设计,为后续工作开展保驾护航。对于教师而言,其职能定位于引导幼儿发展,应切实做到尊重幼儿个性差异,丰富自身知识涵养,提高综合教学技能,以辅助幼儿自主阅读。具体而言,幼儿园绘本区域活动目标设计,必须要涵括认知、情感、能力三个维度,表征形式上要量化行为目标及表现目标,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在幼儿园绘本区域活动组织设计上,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发展,认真审视整个教学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予以改进,最大限度地提高活动服务与幼儿需求的匹配度。因此,还需完善绘本区域活动评价机制,有机地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整合在一起,客观反映幼儿成长实际,有针对性地作出指导。

2.3促进家庭参与:家庭是幼儿启蒙教育的主体之一,对幼儿成长的影响伴其一生。正如《给孩子读书的父亲》一书中提到,“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奇妙的世界。”而父母显然是引领幼儿进入奇妙书世界的第一人选。相比于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的时间更加充沛,其所具备的资源及发挥的功能与幼儿园教育优势互补。因此,开展幼儿园绘本区域活动,应重视家庭单位参与,全方位整合有效资源,积极组织亲子类阅读活动,如:故事爸妈,即利用美好的晨光组织家长到园开展陪读活动。同时,幼儿园仔细观察每个家庭单位的阅读指导情况,给予家长一定建议或方法,协同提高育儿效力,实现家园共育的良性循环。此外,建议家庭建立温馨阅读书房,为孩子营造独属阅读空间。总而言之,开展幼儿园绘本区域活动十分重要和必要。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学术界对幼儿园绘本区域活动组织的研究将持续,以追求其功能效益最大化。因此,希望业界更多学者参与绘本区域活动研究,结合幼儿园教育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开展建议,以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燕.幼儿园绘本阅读现状与对策[J].学周刊,2016,29:252-253.

[2]周平,杨江凤.依托绘本开展幼儿分享教育的建议[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07:124-125.

第8篇:绘本教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绘本;语言形式;小学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7-0074-03

绘本之所以能够得到学生和家长的喜爱、教师的重视,不仅仅因为它具有绚丽多彩的画面,浅显易懂的文字,还因为这些简单的小故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内涵。

笔者发现:在小学低年级的绘本教学中,对绘本的教育价值挖掘过少。大部分教师较多地关注文本思想内涵、更多强调的是情感上的熏陶……而这些教育价值仅仅是绘本的一个方面。翻开绘本的另一面,我们发现,绘本教学还可以和写话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关注文本的形式,学会合理的想象,重视细节的呈现……本文以绘本《彩虹的尽头》的教学为例,试着从低年级写话教学的角度,抓住绘本形式上的一些特点,谈谈如何用好绘本。

一、匠心独具,强化巩固常见的概念

《彩虹的尽头》主要讲了獾和狐狸去彩虹的尽头寻找宝贝,一路上,它们遇到了小松鼠、鸭妈妈和兔爷爷,知道了它们的宝贝分别是橡果、小鸭子和回忆。最后獾和狐狸明白了自己就是对方的宝贝,懂得了宝贝不是金的也不是银的,而是能让我们快乐的东西。

低年级学生的写话,如果能做到观点明确、条理清晰、描写细腻,当然是值得称道的。但笔者认为,在写话的初始阶段,学会用规范的格式表达特别重要。针对学生平时写话中不重视、不区分自然段的情况,笔者在教学中作了如下设计:

师:先来听故事。

(精美课件、动情讲述把学生引入绘本世界。故事讲到兔爷爷那一段后,教师稍作停顿。)

师:故事听到这儿,我们来回忆一下。1.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它们去干什么?2.一路上,它们都遇到了谁?它们的宝贝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们很快有了答案。)

(根据回答,教师出示几句话:獾和狐狸去彩虹的尽头寻找宝贝。它们先遇到了松鼠,它的宝贝是橡果。接着遇到了鸭妈妈,它的宝贝是小鸭子。最后遇到了兔爷爷,它的宝贝是回忆。)

(教师把这几个句子用动态的方式连接在了一起,在投影上呈现出来。)

师:把这几句话连起来,是不是就是一个自然段了?

(有些学生一开始点头称是,但马上有学生否定了他们的想法。最后,大家都明白了:不是几句话连在一起就是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最重要的标记应该是最前面空两格。)

(教师出示了句子,帮助学生强化印象。)

【思考】每个自然段开始要空两格,这是一个特别简单的格式,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也曾不厌其烦地反复叮嘱,但收效甚微。学生们是真的不懂吗?未必!更多的是对这个知识点不重视。当学习被动接受时,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1]绘本正是学生打开独立探究之门的钥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绘本作为特殊的教学载体,比起语文课文,更让他们感到新颖和兴奋。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一切学习内容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我们就是要抓住学生这种心理,激发他们自主学习探究的意识。这时课堂里的脑力劳动不再是教师的要求,而是学生的自觉行为,这样的课堂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独具慧眼,开发可供迁移的语言

在课前研究绘本时,笔者发现这个故事的可利用之处有以下几点:1.每一个小动物出现的场景都符合人物特定的生活习惯。如:松鼠是在松林里,鸭妈妈是在小河边,兔爷爷是在山坡上。2.每一个小故事都是以对话为主。如何用好绘本的这些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创编故事呢?笔者作了以下尝试:

1.关注环境,知道小动物出场地点各不相同

出示文中句子,让孩子们猜一猜谁出场了

(1)就在这时,他们看到了 ,他正坐在一堆橡果前面。

(2)很快,獾和狐狸来到了一条小河边。在草丛中,他们看到了 。

(3)他们急急忙忙爬上一个小山坡,看见 坐在那儿。

通过交流,孩子们明白了獾和狐狸遇见的小动物要符合它们的生活环境,所以创编故事的时候,他们很自然的把青蛙安排在小河里,蝴蝶在花丛中,小鸟在树枝上……这就为故事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合理的环境。

【思考】想象力之于小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性已无需再言。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2]什么是想象力呢?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不是越奇越好,合理应该成为想象的前提。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编故事的时候,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插上翅膀,更有责任引领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飞翔。上面这个教学环节的设置正是给学生提供了一根想象的拐杖,在这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进行想象、表达。教师是主导,利用绘本呈现的语言,给学生想象的天空筑上一道安全的围栏。

2.关注语言,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

接下来,笔者作了如下设计:

师:既然知道这些小动物在哪里出现了,那老师就这样写――(出示)

(1)就在这时,他们看到了小白兔,他正坐在一堆蘑菇前。

(2)就在这时,他们看到了小猴子,他正在大树上摘桃子。

(3)就在这时,他们看到了蝴蝶,他正在花园里翩翩起舞。

学生发现,句子语言重复,一点也不吸引人。所以,不光小动物出场的地点有讲究,语言也要有变化才行。笔者又出示了以下内容,告诉学生可以模仿,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

(1)就在这时,他们看到了 ,他正在 。

(2)很快,獾和狐狸来到了 。在 ,他们看到了 。

(3)他们急急忙忙来到 ,看见 。

……

【思考】李吉林老师在《为儿童的学习》一书中曾这样说道:“发展儿童的语言,对儿童掌握语文工具,促进个性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小学儿童正处在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需及早地加以培养训练。”[3]

为了促进低年级学生语言的发展,我们常常要求学生在说话写话的过程中做到语言生动。到底什么才是生动呢?笔者认为语言生动的要点之一就是多样化的表达。如果没有直观的呈现,低年级的学生很难领悟什么是“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语言是需要慢慢学习、不断积累的,语言的形式同样也是值得关注的。这样学习的价值也许并不在于这节课能编出怎样生动的故事,而在于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和写作推开另一扇窗户――在关注文本思想内涵的同时,也要关注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因为那里,有别样的精彩。

三、关注细节,学习用好常见的标点

这里所说的细节,指在写话教学中常常被我们忽略的一些小地方,比如标点。这个故事的特点之一就是对话特别多,所以要引导学生创编故事、完成写话,必须关注标点的规范使用。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逗号和句号比较常见,大部分人能比较正确地使用。而对话中涉及到的冒号和引号的用法就是难点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作了如下设计:

师:老师也编了一个故事,想看吗?(出示)

师:老师写得比较急,有些地方忘记加标点了,你们愿意帮帮忙吗?

这段对话中,除了涉及到冒号和引号的用法,还涉及了怎样在一行的最后一格加标点。通过引导、讨论,学生们发现了以下两点:

(1)一行最后一个字后面加标点的话,要和这个字挤在一个格子里。

(2)前引号和后引号是好朋友,它们总是成双成对,形影不离。

根据绘本的特点,针对学生们平时使用时错误较多的标点,在众多标点使用的注意点中,笔者只选择了以上两点进行巩固,重点突出,易于学生掌握。

【思考】写话的训练,教师常常专注于指导学生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很少重视看似不起眼的标点符号。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写作的启蒙阶段,标点符号使用的指导特别重要。我们要善于借用绘本让学生学会规范使用标点。

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收者被动学习,而是能与教师一样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带着自己的兴趣、需要与客观世界对话,从而使学习与研究统一。[4]

作为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形式,绘本是“儿童文化的呈现”,是儿童自身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那些优秀绘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在充满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间与图片中徜徉时,学生能丰富语言、开阔眼界、强大内心、健全人格。但是,一堂以说话写话为主要宗旨的绘本阅读课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只是在一路思考、一路尝试,我们相信,绘本的另一面定然有我们期待已久的别样风景。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15.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

第9篇:绘本教学的概念范文

一、实践中的现状分析

(一)混淆的学科特质――本末倒置

绘本内容包罗万象,有情感类、知识类等,老师们常常过多纠结于绘本人物的情感、知识点的理解和达成,而忽略了绘本阅读本身的特质。以知识类的绘本为例,内容一般比较复杂。比如《是谁嗯嗯在我头上》,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既有对动物的认识,又有对不同动物便便的颜色、形状、大小、质地甚至落地声音的辨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放在对不同动物便便的认识,而不是故事带给孩子的一种推理逻辑能力、一种幽默有趣的绘本风格。

(二)超负荷的课容量――囫囵吞枣

绘本篇幅一般都有20页左右,既有细节的呼应、丰富的画面,又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设计,那么多的教学点要在一次活动里完成,很容易使孩子囫囵吞枣,兴味索然。以《我爸爸》为例,这其中有很多的细节元素,封面上是太阳的光芒,扉页上有太阳日历,大门上有太阳,纽扣也是太阳;有句式:“我爸爸像……一样……”的学习;还有有趣夸张的手法。15-20分钟的教学时间,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就是一场灌输性的暴风雨。

(三)被动的倾听理解――牵着鼻子走

在教学现场,更多的是老师讲,孩子听。虽然故事内容本身很吸引幼儿,但更多时候是静态被动地倾听理解。以《小黄和小蓝》为例,本是个有趣的变色游戏,是发散幼儿思维,提高想象力的好教材,但在教学实践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却被老师的讲述限制住了,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

(四)高深的教学定位――对“牛”弹琴

在选择绘本的时候,老师首先不是考虑幼儿是否喜欢,而是这本书是否有教育价值,渗透了什么道理。儿童对世界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一百种表达的语言,当教师更多把图画书变成教科书的时候,和孩子的距离也越走越远。以《乌龟阿慢的宝贝》为例,活动进行到最后,老师非要提升到一个社会情感的高度,阿慢的宝贝是什么?自信心。这样抽象的概念,对小班孩子来说,就是一场对“牛”弹琴。

二、践行中的策略浅析

(一)课前思――绘本选材

传统教学模式选择绘本的决定权在老师。但我们其实要真正理解孩子,而不是成为孩子的代言,要选择幼儿喜欢的、需要的绘本,并依据幼儿的需要展开设计。在选择绘本教材时,要注意:

一思幼儿年龄特点:在选择绘本时,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选择适宜的绘本。如小班幼儿注意力不稳定,有意注意水平低下,观察的目的性较差,喜欢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单一单幅且内容熟悉的图书。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语言的完整性不够,情节简单,贴近幼儿生活,有重复语言、重复情节的绘本更符合其年龄特点。而中大班幼儿可以选择情节相对复杂的社会情感类、社会习俗类的绘本。

二思幼儿的需要:教学要为幼儿的生活服务,绘本的选择要依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比如小班幼儿刚进入集体生活,对规则标记缺乏认知,我们可以通过绘本《兔子先生去散步》,引发幼儿对标记的敏感性。中班幼儿在情绪管理上出现了问题,生气了不知道怎么办,想要和朋友一起游戏缺乏方法,我们可以选择《我生气了》《好朋友》等绘本教给孩子一些方法。当发现孩子对恐龙、动物感兴趣时,可以选择《猜猜我是谁》《恐龙世界》等绘本进行经验拓展。

三思活动目标定位:目标定位以幼儿为主体,重视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重视幼儿自主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孩子读图、识图技能的养成。教师要关注到绘本所隐含的教育价值,从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智慧等方面来定位活动目标。

(二)课中舍――绘本删选和重组

图画书一般有20多页,这么多页面画每一页都精读,时间上不允许,也不利于凸显教学重点。在选择好适宜的绘本,定位好教学目标后,要根据活动的目标对绘本内容进行增减。绘本阅读并不是说每一页都要和孩子一起阅读,更多的是提供一个支架,帮助幼儿建立一种阅读的习惯、思考的角度。

1.对于关键画面的选择。

小班的绘本更多是简单剧情的重复,以《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为例,开始可以重点呈现2个小动物吃苹果的方法,与幼儿精读,后面的内容可以集体阅读,无需一一解释。

2.对于绘本秩序的调整。

绘本阅读不必循规蹈矩按照文本原来的画面秩序格局阅读,可以依据教学设计的需要,通过画面前置或是推后的策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三)主动学――以多元的方式来学习

猜:想象原是绘本的特质,绘本的故事与图画会自然引发孩子们天性的幻想,令他们浮想联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孩子们充分交流他们的大胆想象,能极大地满足孩子们爱幻想的心理,同时还能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在《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中,孩子们先猜,可能是长脖子的长颈鹿来了,因为它脖子长;可能是猫咪来了,因为会爬树等。有了猜测和想象,孩子主动学的状态更好。

演:从单纯的教师讲、幼儿听、教师读、幼儿看的形式,逐渐过渡到通过角色扮演、对话重温等符合小班幼儿好模仿特点组织的活动方式,通过语音和动作等来巩固印象。比如小班绘本《换一换》,小朋友可以通过表演来加深对绘本的理解。

说:在利用绘本资源时一定要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并且把自己的发现用语言表达出来。不断要求孩子说的过程,是幼儿不断和绘本互动、发生关系的过程,是幼儿不断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的过程。

做:绘本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不仅仅是阅读活动的素材,也可以引发幼儿在科学、美术、社会领域的游戏和探索。比如利用绘本《小兔子的连衣裙》动手O计一件漂亮的连衣裙,感知重复拓印的美;利用绘本《蚂蚁和西瓜》开展社会合作主题的学习,理解什么是合作、怎么合作,再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在体验中学习;利用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尝试和爷爷一样,在自己剪背心、做衣服的过程中想办法不断解决问题。

(四)生动教

1.树立正面的绘本阅读教学价值。

教师只有抛弃自己的阅读成见,拓展因世俗影响而变得拥挤狭窄的心灵空间,才能真正做到平等参与和引导,不必带着“非得给些价值观”的使命来导读;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独特的阅读感受,决不压抑孩子们的奇想与兴趣;才能让阅读走进孩子们的心,让孩子真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2.积累多样化的提问策略。

(1)猜想式。通过设置疑问,让幼儿进行猜测,把握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运用符合他们思维特点的表达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变单一的问题为多样性的问题。

(2)开放式。教师的提问就要将“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改成“会说些什么、可能会怎么样”,用词的改变带来的是儿童立场的改变,幼儿敢说、想说才能会说。

(3)递进式。由浅入深的提问。这不仅开阔幼儿的思路,还有助于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不能设计一些过于简单、琐碎,缺乏思维价值的问题,比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

3.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

我们在绘本教学中发现,活动中孩子说话的机会少,课堂气氛不活跃,为此我们经过实践发现:教师丰富的表情更能调动幼儿的情绪,促进师幼的互动,丰富幼儿的相关生活经验,让幼儿产生共鸣,让幼儿有话可说,有机会说。

4.运用多媒体辅助。

精美的教具能促进学习积极性,吸引幼儿注意。生动、形象、精美的课件制作会让活动现场锦上添花,适宜的音乐能渲染氛围,唤起情感共鸣。利用多媒体的辅助,可以调节幼儿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以使幼儿在无对抗的条件下,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和接受语言材料。如在《捉迷藏》的阅读活动中,幼儿通过舒曼的《捉迷藏》钢琴曲,很好地渲染了活动的氛围,幼儿一下子进入情境。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