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规划调研范文

乡村规划调研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规划调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规划调研

第1篇:乡村规划调研范文

关键词:现代乡村规划;公共政策;调研;分析;应用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6-1292-05

Public Policy and Planning for Modern Countryside

LI Bao-hua1,2,CAO Kun-zhi3,DU Xing-liang2,ZHANG Xin-li4

(1.School of Architectur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 Technology, Xi′an 710055,China;

2. Henan School of Finance & Tax,Zhengzhou 450002,China; 3. School of Architecture,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

4. Construction Company of Changge City in Henan Province, Changge 461500, Henan, China)

Abstract: The technique route of modern countryside planning was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 of public policy to represent the benefit of farmers. And analysis on the early survey and investigation materials was emphatically expatiated. The issues needed to be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during the planning were found out in order to make the planning more pertinent and exercisable.

Key words: modern country planning; public policy; survey; analysis; use

城乡规划具有公共政策属性的观点由来已久,业内许多学者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在城乡规划的制度化和法制化以及城乡规划是协调公众利益的机制等方面都有涉及。有学者在公共政策的基础上对城乡规划进行了重新定义,并通过和其他多方面的公共政策对比,指出城乡规划是一种具有综合目标,以空间为载体,过程开放,衍生效应极强,刚柔并济的公共政策[1];有学者认为城乡规划要在公共政策的视角下进行评估,要重新审视城乡规划评估的政策维度,理顺方案的技术评估、规划主体的价值评估、规划过程的实施评估和规划结果的效绩评估之间的关系[2];也有学者提出城乡规划是公共利益的实现途径,通过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核心目标――公共利益的界定,以及对协调的公平性,协调的基本准则、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协调原则[3]。大多数学者在理论层面和管理层面对城乡规划是一种公共政策的理论进行了论述和探讨,并且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而就其操作层面和具体的实践层面研究得较少[4-9]。

基于这种状况,通过实例调查,以规划行业的最基层细胞――现代乡村规划进行阐述,以期达到现代乡村规划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具有公共政策的属性,并对其他规划有一定的借签作用[10]。

1 具有公共政策属性的现代乡村规划技术路线的制定

现代乡村规划的制定者是县级或镇级的主管人员,但最终的服务对象是规划村庄的村民,因此村庄规划的主体是村民,村庄规划村民最具有发言权,最具有参与权。

基于村庄规划最能体现村民的意愿,最好地为村民服务的原则,设计了一套技术路线(图1)。

2 现代乡村规划的前期调研

2.1 问卷内容的确定

问卷内容是否合适是决定调研成功与否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问卷里面所涉及的内容应对村庄规划有帮助,首先是要发现村庄里面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就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制定的解决方案,另外,关于村民下一步的投资方向以及村民对自己居住空间的要求等内容都应有所涉及。村民意见调查表内容设计情况以及对每个问题设计的目的如下:

第一个题目为村民对现代乡村规划所涉及的内容了解的程度,第二个问题为村民对现代乡村规划所持有的态度,这个问题是表明村民对现代乡村规划的重视程度如何,以便于下一步规划的实施;第三、第四、第五个题目分别涉及的问题是现代乡村规划建设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以及公共设施建设的重点,这几个问题主要想搞清楚村民认为现代乡村建设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同时这些问题也能折射出目前村庄建设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第六、第七个题目是涉及现代乡村规划建设模式以及村民对迁村并点的态度,主要是从整体方面来说的,用于对下一步现代乡村规划建设模式进行指导;第八、第九个题目是村民对村容村貌现状的满意程度以及居住条件的满意程度,也是为下一步现代乡村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第十、第十一个题目是关于现代乡村建设的个人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方式的问题,主要是针对规划实施的可行性来说的;第十二和第十三个题目是村民对房型的要求以及对室内空间的要求,其内容也为下一步规划房型的选取提供依据;第十四、十五、十六个题目关注的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及村民下一步的经济投资方向,主要是关注村民经济的走向问题;第十七个题目是关于现代乡村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问题,主要是为现代乡村的产业选择打下基础;第十八个题目是关于耕作半径的问题,主要为下一步现代乡村居民点的布局提供依据;第十九个题目是村庄搬迁后腾出的土地如何利用,主要是为下一步的村域土地利用规划打下基础;第二十个问题是一个发散性的问题,是村民对现代乡村的发展和建设有何想法和建议,主要想让村民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提一些建议,让村民直接了当地发表意见,不受任何约束。

2.2 调研表格的发放与收集

为了使调研的结果更充分地反映村民的意见,采用了随机发放与重点发放相结合的方法,这是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主要是考虑操作性和可行性。

重点调查对象主要是村干部,相对村民来说,村干部对问题的回答有一定的全局性和客观性。村干部在村委会工作,对村里的问题有全局性的把握,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和整体性比较强,他们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村里的问题。

随机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村民。大部分村民主要从自己的切身利益方面考虑问题,关系到村庄规划的具体实施和操作,和村干部的意见具有互补性。

重点调查对象和随机调查对象的比例为1∶4,为了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大部分调查采用现场问答的方式。

2.3 调研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500份,每个村庄为20~30份,其中收回有效调查表400份,占调查表发放总数的80%。统计结果显示,对村民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以及村民所关心的问题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具体情况如下:

1)村民对现代乡村规划持欢迎的态度,认为现代乡村规划就是修路、建房、装自来水。图2、图3结果表明,村民对现代乡村规划是100%的欢迎。村民对现代乡村规划的理解程度大部分处于一般水平,按他们的理解,现代乡村规划就是为他们修路,为他们建公共设施(医疗卫生站、公共活动中心等)或者为他们装上自来水。所以,村民认为现代乡村规划建设的重点内容是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内容是修路和装自来水;村民走泥路感觉很不方便,就希望路面硬化,村民吃水很不方便,有的饮用水还导致地方病,因此他们就希望吃上干净方便的自来水;村民看病难,就希望多建医疗卫生设施。村民对自身健康及文化娱乐的需求比较大。从公共设施建设的重点内容――文化大院和健身广场来看,村民对身体健康的需求即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占的比例比较大。说明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村民的生活水准逐步向小康靠近(图4)。

2)对迁村并点大部分村民还是持欢迎的态度(图5)。他们只知道迁村并点是个新鲜的东西,并不知道操作起来的难度,尤其是在用地调整方面和资金运作方面。对现代乡村规划建设模式的态度,大部分村民选取了近期整治、远期新建(图6),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这方面的选取还是比较理性的。

3)从对住房改建的经济承受能力来看,大部分村民是勉强承受,表明农村住房建设用去了村民的大部分资金,村民们省吃省穿就是为了建房(图7)。

4)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单一,村民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关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方式大部分村民选取政府和集体投资,村民想走好路,想吃上自来水,就是不愿意出钱(图8)。

5)村民能够理性选择自己的房型,能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具体对待。对房型的要求是适度超前,对室内空间的要求是具体对待,可见村民在建房选型时还是以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为基础的(图9)。

6)村民的经济来源目前主要以打工为主,对下一步的投资方向大多倾向于子女教育和自身健康(图10)。大部分村民的经济来源以农业生产和打工为主,并且打工收入的比例超过了农业生产收入的比例,可见打工确实为农民增收不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以及村民下一步的投资方向还有村民的主导产业的发展没有共性,具体的村庄有其特殊性;下一步主要的投资方向也有明显的前瞻性和务实性――为子女教育和自身的健康着想。

7)耕作半径不是制约居民点选取的主要因素。村民对耕作半径持无所谓的态度,说明随着机械化作业的普及,村民对田地的依附力减弱(图11)。

8)村民对土地的感情依旧很深厚。对搬迁村庄腾出的土地大部分村民认为应该还田,可见村民对土地耕作还是有一定感情的(图12)。

9)村民对方便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比较强烈。大部分村民认为现代乡村规划应加强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前面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另外,通过现场的踏勘以及征求部分村民和村干部的意见,也从中发现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将作为现代乡村规划的依据。

2.4 调查问卷的分析结论

1)村民对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比较强烈,因此在现代乡村规划中要加强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认真做好每项专项规划。

2)村民对自身健康和文化娱乐的需求高于其他方面,这在公共设施的配置中应重点考虑。

3)房型的选择、经济的承受能力、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方式以及现代乡村下一步主导产业的选择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争取做到一村一品,真正体现现代乡村的特色。

有了这些结论,制定现代乡村规划初步方案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初步方案的讨论应由镇政府牵头,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的目的。

3 方案的汇报、评审与公示

3.1 方案的汇报

方案汇报是现代乡村规划必经的一个程序,因为在汇报之前所有的想法和方案对于村民来说还只是停留在脑海里,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图面上,其效果如何,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是否合适没有直观的感觉;同时,对前期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否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另外,规划范围的确定对村民来说是非常敏感的,在规划人员看来,只要符合地质地貌方面的要求就行,但对于村庄本身来说,村与村之间的调地以及生产队之间调地都是非常困难的。

通过初期的方案汇报,找出方案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某些关键的问题上,要对方案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方案的调整力度还是比较大的,方案调整之后,再让村民看一下是否按照他们的意图和想法进行了修改,是不是把他们的想法和意图都落实到了图纸上。

在规划方案符合了村民的意愿,解决了村庄现存的问题,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并且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基础上,现代乡村规划的方案才可进入评审阶段。

3.2 方案的评审

现代乡村规划方案的评审一般是一次评审多个村庄方案,由于时间原因,专家们缺乏对村庄现状和村民相关发展规划的了解,他们一般不会对方案本身作出评价,有些专家和领导有时会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对村庄的发展定位和定性做一番论述,另外也会对小的方面做点评,方案评审会一般应请村民代表参与[11]。

3.3 方案的公示

方案评审后,应根据专家和村民代表以及有关领导提出的修改意见,修改后进行公示。公示一般在村委会进行,公示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5个工作日。公示的目的是让村民对方案本身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告诉村民村庄未来的发展情景,另外村民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方案提出局部的修改意见,这也是现代乡村规划具有公共政策的属性、让村民们参与规划的具体体现。

4 结论

现代乡村规划要体现村民的意愿,过程看似有些复杂和乏味,但这正是最基层规划所要做的最基本的工作,是中国社会中最基层的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体现,也是现代乡村规划具有公共政策属性的具体体现。

致谢:和红星教授对该文进行了修改,参加前期调研的成员还有谢海滨、王甲加、王晓天、张亮亮等,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 何 流.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解析[J]. 城市规划学刊,2007(6):36-41.

[2] 欧阳鹏. 公共政策视角下城市规划评估模式与方法初探[J]. 城市规划,2008(12):22-28.

[3] 梁晓农,赵 民. 论城市规划公共政策中的“协调原则”[J]. 城市规划学刊,2007(5):47-52.

[4] 何子张,李 渊. 城市规划的政策属性[J].城市问题,2008(11):93-96.

[5] 丁 楠,张 亮. 公共政策下的城市规划[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1):52-53.

[6] 雷 诚,范凌云. 试论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地位与制约[J]. 规划师,2008,24(1)::87-90.

[7] 吴志城,赵 民. “物权法定”与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属性关系之辨析[J]. 北京规划建设,2008(1):15-18.

[8] 彭海东. 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特征[J]. 规划师,2007,23(8):47-51.

[9] 范小梅. 基于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实施模式探析[J]. 科技信息,2007(15):249.

第2篇:乡村规划调研范文

关键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科学规划;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27;F592.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6.003

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结合,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的发展思路。农旅结合对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农旅结合的规划因各地实际情况不同而各具特色,无法建立统一的建设模式。本文基于此,对农旅发展在基础规划方面的共性进行了总结。

1 准确把握当地惠农政策

了解当地政府的惠农政策,包括农耕改革、合作社扶持、生态农业、优特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相关扶持政策,并从中着眼于补贴力度大、扶持力度强的产业。重点向当地农业管理部门、“三品一标”管理部门、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等部门咨询,同时关注各大部委及省、市相关政策。特别要注意优选政府支持项目的同时,必须考虑自身状况和当地特点,选择适合的农业项目。在此期间,多与当地政府、专家沟通,并按要求及时提供相关材料。

2 理清当地的资源状况和文化脉络

主要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文资源三个方面入手。

自然资源方面:了解当地的地理地貌、气候特点、水源、植被等自然旅游资源,以及资源的承载能力,保护多元化的原生态植物群落。作为旅游开发项目,乡村无污染的生态环境是都市所不具备的最优资源,结合现有的农业资源进行规划,打造特色乡村风情。在此基础上,无论选择何种经营模式(养殖业、种植业、种养结合等),都不得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项目规划需做到可持续发展、节能、高效并重。

社会资源方面:从旅游交通的空间尺度来看,主要可以分为3大类,即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交通、旅游目的地与旅游景区的交通、旅游景区内的交通。

由于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交通体系具有公共交通属性,难以按旅游要求进行变动(项目区位是受交通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所以在旅游交通的设计中,主要考虑旅游原有道路与旅游景区的交通,尤其是旅游景区的旅行通道。

人文资源方面:重要考察当地的古镇、旧居、村落特征、文化脉络(地方民俗文化、传统节庆文化、信仰文化、农耕文化、古文化及艺术等)。了解文化背景对现状梳理、改造或再建都是非常重要的。农旅项目规划中,这些因素常常用来构建项目的人文特色。比如河北太行山腹地的小龙窝村,至今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石墙石瓦古朴大气,穿梭其中,恍若隔世,曾被评为河北历史文化名村和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从这点可以看出,以文化的传承作为项目特色,其自身创造的价值是无法以经济价值来衡量的。

3 做好项目区经营状况调查

一是目标人群的调查。需考察资源优势及项目特色主要吸引的目标人群,针对目标人群需求做市场调研,并制定各个单项的开发定位。

二是周围同类项目的考察。包括经营模式、特色定位、商业推广、规划设计团队等,科学定位自身特色,避免项目雷同产生的风险,也可从中进行参考和借鉴,提升项目的市场竞争力。

4 做好项目区民众认可度调研及项目财务分析

与当地村民加强联系,实现资源与效益共享,减少资产投入,避免利益冲突。通过共同开发,合理利用当地水系、沟渠、古井、水生动植物等营造生态环境的平衡和景观美,既减少费用,又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同时,要做好项目财务分析。要借助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包括招商引资和村民土地、房产入股等)分担资金成本和运营风险。也可将传统商业模式、服务业态和休闲农业结合起来,比如与企业培训基地、宠物训导中心、婚纱摄影基地、单位疗养基地联合开发,增强项目的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农旅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应本着严肃谨慎的态度,分析项目所在地区域价值、项目特点、市场发展趋势以及其他制约因素,从而合理确定目标客户群体,充分结合客户群体的消费愿望和消费特征,满足生活需求和心理需求,从而让消费者从关注到参与,从消费到自觉维护,形成完整、高效、生态的产业链,提高项目竞争优势,规避经营风险。

总之,要做好农旅项目开发,首先要做到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然后科学制订项目规划,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长期优势。

参考文献

[1]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改革创新、全面有效推进乡村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Z].2015-11-24.

第3篇:乡村规划调研范文

10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促进牧民增收。会议决定,从2011年起,在内蒙古、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禁牧补助,对实行禁牧封育的草原,中央财政按每亩6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实施草畜平衡奖励,中央财政按每亩1.5元的标准对未超载放牧的牧民给予奖励;增加牧区畜牧良种补贴等。(据新华社)

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全面升级

最近,农业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要准确把握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保管、科学分类四项原则,着重围绕明确归档范围、明确保管期限、注重档案形成质量、规范档案收集整理、确保档案保管安全、强化档案利用服务、推进档案信息化管理等七个方面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制度。

(据农业部新闻办公室)

“十二五”末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覆盖45%的农户

最近,据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经验交流会透露,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成效显著,数量已超过31万家,入社农户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0%。到“十二五”末,合作社农户成员覆盖面将超过45%,县级以上示范社达到10万家以上,统一销售农户成员农产品产值占到农业生产总产值的30%以上。(据新华网)

五年内将淘汰50%落后生猪屠宰产能

商务部《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近期编制出台,5年内将淘汰50%落后生猪屠宰产能。国家对生猪实行定点屠宰制度,经批准设立的定点屠宰厂(场)提供代宰服务时,可由市(州)物价部门核定标准收取服务费。对涉及生猪饲养、屠宰、销售环节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在省上没有新的规定之前,暂由市(州)物价部门统一制定,报市(州)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据“三农”在线)

国有粮企5年间数目减少近一半

最近,从国家粮食局获悉,2004年以来,我国以产权改革为突破,促使国有粮食企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2009年底,全国国有粮企总数18163个,比2004年底减少16469个,减幅达47.6%。从2006年到2009年,国有粮企累计收购粮食64610万吨,占社会粮食总收购量的57.8%。改革改制后的国有粮企,继续发挥着粮食收购的主渠道作用。

(据《中国证券报》)

农业部要求高速度高质量完成今秋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任务

当前,“三秋”生产已全面展开,部分地区玉米机收已基本结束,开始转入紧张的秋季整地阶段。10月12日,农业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科学调度机具,统筹安排作业任务,协调落实作业补贴,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今年秋季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任务。

(据农业部新闻办公室)

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强林惠林政策体系

10月11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百县经验交流会上表示,要进一步完善强林惠林政策体系:扩大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的财政奖补范围,扶持农村林业合作组织建设;兑现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提高补偿标准,落实好林木良种、中幼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补贴政策;落实好林权抵押贷款政策,简化评估程序和放贷手续,增加贷款贴息规模,扩大贴息范围;逐步扩大森林保险试点范围,提高保险保费补贴率。(据新华网)

全国农民负担检查调研近期展开

最近,国务院减轻农民负担联席会议决定,由农业部、国务院纠风办、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法制办、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组成联合检查组,赴有关省份开展农民负担情况检查调研。各检查组将会同省有关部门直接深入乡村、农户和涉农收费单位了解情况。检查调研将采取与乡村干部和农民座谈、核查账据等方式进行。对各种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强行集资摊派,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检查组将要求限期整改和查处。(据农业部网站)

国家提高201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

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2011年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经报请国务院批准,2011年生产的白小麦(三等)、红小麦和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95元、93元和93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5元、7元和7元。(据中国新闻网)

六部委要求推动建材下乡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和商务部发出的通知,现阶段,推动建材下乡主要是推动农房建设所需的大宗建材下乡。在试点期间,建材下乡以推动水泥产品下乡为主。试点省(区)应鼓励使用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同时积极探索节能、抗震等其他建材下乡的可行性,积累经验。根据通知,推动建材下乡由地方财政承担相关支出。(据新华社)

我国需每年投资2万亿元解决农民工市民化

10月9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上海举行了《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会。报告提出了关于中国新型城市化的战略目标:从“十二五”开始,用20年时间解决中国的“半城市化”问题,使中国的城市化率在2030年达到65%。据课题组调研后测算,每年为解决2000万农民工市民化需投入2万亿元,到2030年基本解决4亿农民工及其家属的进城和落户问题,使他们享受与城市原有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各项权利。

(据《武汉晚报》)

农村网民将成为我国网民增长“主力军”

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信息化蓝皮书《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2010)》指出,随着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将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农村网民将成为我国网民增长的“主力军”。蓝皮书说,一方面农村网民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城镇网民,到2009年底,农村网民规模约1亿人;另一方面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远低于城镇,增长空间巨大。

(据中国经济网)

8省(市)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试点

商务部、财政部最近联合下发《关于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决定由中央财政支持河北、辽宁、浙江、山东、河南、湖北、重庆、新疆等地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工作。试点省份在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之外,还将立足打造现代化农产品流通链条,开展“农超对接”以及农产品品牌化等工作,并进行流通模式的创新。(据《农民日报》)

我省完善农村基层干部勤廉考评体系

最近,我省下发《关于深化“勤廉双优”争创活动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强调要坚持组织考核和群众评价相结合,健全完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勤政廉洁考核评价体系。《意见》要求:健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深入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加强乡镇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健全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完善农村基层便民服务体系,推行乡镇机关集中开放式办公、村干部轮流值班、民情代诉、民事代办等。(本刊编辑部)

明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集体林确权

最近,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尚未明晰产权的要加快工作进度,确保2011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1.64亿亩集体林已确权1.6亿亩,确权率达97.7%,林权证发放13371.3万亩,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本刊编辑部)

全省农民专合组织达2.29万个

最近,从省委农工委获悉,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到今年8月底,全省农民专合组织已发展到2.29万个,比上年增加1848个;成员332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15.9%;带动农户1097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52.4%,比上年增加22万户。农民专合组织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刊编辑部)

第三届中国创意农业发展论坛在彭州举行

10月17日,第三届中国创意农业发展论坛暨首届中国创意农业博览之旅在彭州市举行。论坛的报告指出,我国创意农业不仅缺少高端人才,中低端人才也十分紧缺,培养大批优秀创意农业设计人才,推进创意设计产业快速发展已迫在眉睫。

第4篇:乡村规划调研范文

关键词:人居环境教育;历史文化名村;对策;文山村

1文山村概括

文山村是古琼州四大文化名村之一,建村于宋孝宗隆兴年间,距今有700多年,是海南历史上底蕴浓厚、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村。人口近2000,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海口市龙华区西南部的新坡镇南部,紧邻东线高速和南渡江,距离海口市区约30km;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文山湖、火山岩石、湿地和热带动植物独具特色。

2文山村人居环境现状

通过对文山村村民人居环境现状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出存在的问题有:乡村水污染问题依然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历史建筑景观风貌破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等问题。住宅情况———该村目前的农房均为村民自建,建设呈无序发展。访谈中有2位受访村民家庭在今后几年内有建房或者买房的打算,理想的建房方式为自建或者委托施工方代建。而村民对政府提供图集的态度也是积极的。大多数都会利用图纸。设施及公共事业———受访村民孩子上幼儿园和小学的地点主要就在本村。一般看病的地点还是在村卫生服务站或镇上。在调研中发现,受访村民心目中的特色场所主要体现在庙会、村口广场及节日活动。其中可以发现乡村公共事业及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滞后的问题。乡村经济发展———根据调查发现,该乡村由于大多数年轻力壮的人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多为空穴老人以及留守儿童,该村本身具备的历史文化条件也未得到正确引导,导致乡村的经济未得到可持续发展。村庄环境———目前,对于村庄的环境,受访村民持有不同的态度,村民对于村庄环境整治整体认可程度不高。50%以上的调研对象认为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有待改善。其中有人认为自己现在生活的环境很好,绿化好、空气好、建筑有特色、村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和谐自然。而部分村民认为村庄环境已经遭到了破坏。水污染问题———村庄最主要的生活水来源于环绕村庄的水体,村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向湖中,露天放养生猪和鹅,甚至临湖还建公共厕所,水质受到污染。周围湿地已有水葫芦(Eichhorniacrassipes)和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等外来植物的入侵,本地植物生境受到影响。总之,面对一些老旧建筑的墙体脱落,生活垃圾的随意处理,以及历史建筑的废弃,“历史名村”已经出现严重的环境困难,亟待改善。

3文山村人居环境教育的对策

(1)由于村庄内的人口逐年减少,村内出现的大量废弃建筑应该拆除,或者利用现有的建筑条件对其进行整修,恢复其原有的历史面貌,并使其与周围的植物环境相融合。在考察过程中通过调查发现,村落格局的保护:由道路、水系、住宅系统、公共活动场系统所构成的村落格局的保护方面仍存在着不够完善和规范的地方,在后期建设过程当中应着重注意。(2)对于公共事业及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的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村庄的支持力度。如临湖的公共广场是村民交往最为频繁的空间,很多老人和小孩几乎天天都在该处休憩玩耍,却只能随意坐在旁边的石头上,出行到此处游玩的游客也只能站立在旁边,无法落座欣赏风景或是休息。因此,配套的坐凳等休憩设施和公共厕所等服务设施必须完善起来,以确保当地人或游客的使用。(3)对于村庄面临的严重水污染:村庄的南面和西面边被大片湖泊包围,但是当地却将其荒废在一边,无人问津。经过分析建议可利用现有的水体打造公共互动空间,使水塘及其周边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公共交流空间。其中更有效的注意生态格局的保护。即田、地、水构成的生态系统保护。同时也要注意处理好紧挨水体的村庄用地与水域的关系。通过河道清淤、生态驳岸营建、湿地保护和渠、井利用,使生态梯度变得更加完善,使当地人工规划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4)重点保护当地特色植物。村庄内有大量抬头可见的百年榕树(Ficusmicrocarpa),但有相当一部分一直被忽视。鉴于此建议通过环境的改造,在对其进行保护的同时又能够加以利用并形成另一个户外公共空间。尽管这种方式可以对当地植物进行一定的保护,但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也不容忽视。传统村落的生物多样性本身十分丰富。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也明显有些退化。因此,建议在过程中加强保护原生动植物栖息地,并可以适当引进外来适生植物,从而使得当地本土植物物种和多样性都有较好的保护和发展。(5)村庄建设中不仅是要处理好垃圾回收,污水纳管,露天改厕等要求,更要求村庄规划中的规划者应具有生态保护的意识,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时要保护自然的空间构架,要维护乡村式的基本风貌特征。自然形态是环境运动漫长岁月中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乡村的发展与这种自然选择联系紧密。此外,每一个乡村其特定的地理、生态、资源条件及其空间组合也常会构成该地区特殊的人类建设背景,故乡村规划建设必须尊重这种选择和价值,顺应和维护这种状态。

4建议

古村落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载体,我们要正确认识文山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关注乡村景观文化的体现,地域景观风貌的保护,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营造,增添野趣和艺术感染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整治乡村的环境,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岚,刘大威.江苏乡村调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第5篇:乡村规划调研范文

关键词:宿州市;农业生态文明;问题;建议;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0-13-04

农业生态文明,是指人类以一种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成果的总称[1]。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将环境与生态目标融合到现代农业之中,在市场经济和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农业。

安徽省宿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整体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宿州市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高,工业化仍处于初期阶段,可解决的就业岗位少,农民外出务工的多;同时工业发展的滞后也影响了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能力;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低,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力度不够,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上存在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1 宿州市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生态问题

1.1 农业从业人员文化层次较低,制约现代农业的发展 农业是弱势产业,对于大部分农民来说,农业经济收入在农民家庭中的比重较低,宿州市工业化发展较滞后。经调研不同村庄35%~62%的农民外出务工,对于农业生产倾注的精力较少,拥有知识的中青年劳动力只在收获和播种季节参与农事活动,生产过程中参与得很少,基本由留守在家的老年人、妇女、儿童完成田间管理,致使不能科学地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很低,导致大面积广种薄收。这与宿州市粮食生产基地的区域地位是不相协调的,具有不可持续的发展特性。许多养殖散户因不掌握检疫防疫技术,不具有科学的养殖管理手段,养殖风险很大,经常会血本无归。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不容乐观,因为疏于管理和父母的日常关爱,许多孩子仅具有小学或初级中学文化程度,且易感染一些坏习惯,农村人口质量受到影响,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种植模式单一,种植结构简单 近年来由于农机化的迅速推进,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降低,有效克服了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生产劳动问题。这迎合了农民追求轻简化的栽培模式和生产手段的心理,农民更倾向于种植机械化程度高的作物如玉米、小麦、大豆。甘薯、花生、棉花的种植在大部分地区仅是零星分布。由于近年来玉米的经济效益较高,种植面积逐年加大。90%以上的农田是冬小麦―夏玉米或冬小麦―夏大豆直接复种模式,很少有通过间作或套种实现复种栽培的。这种种植模式经济效益较低,且自然风险较大。

1.3 农村居住环境抗灾能力差,遭遇强风和降雨时受灾较重 近10a来,宿州市4县1区遭受龙卷风及强降雨或冰雹袭击频率高,据统计,造成严重损失的就有12次,其中农业损失占80%左右。每一次都有房屋倒塌,树木被连根拔起或折断,交通受阻,较大面积停电停水及电讯中断,农作物和果树大面积受害,严重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损失和影响。仅2013年8月9日发生于砀山、萧县龙卷风及强降雨就造成55.5万人受灾,受灾面积达2.77万hm2,损毁房屋5 203间、树木9.85万棵,并造成6人死亡,10人受伤,大面积电线电缆被挂断、砸倒,直接经济损失6.9亿元。

除了龙卷风的不可抗拒之外,造成如此巨大损失尚有一些人为因素。通过调查走访看到,许多房屋、电(缆)线是被倒折的树木压塌、压断的,被压塌的农房均为分散建置的平房。在农村,农房周围、主干道两边多栽植梧桐、杨树等高大的树木,农村许多高压线、电缆线多架设主干道两旁,在遭遇龙卷风时,倒折的树木直接砸到民房和高压线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龙卷风带来的损失。

1.4 农田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自然灾害风险较大 宿州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天气复杂多变,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易旱易涝。近年来宿州市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50多亿元,完成了团结闸除险加固、宿县闸加固、新汴河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新汴河治理等一批重点工程,全市防洪、排涝、灌溉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水利工作成绩显著。但远离这些重点工程的大部分农田虽挖制了小沟、田间沟、地头沟及一定数量机井等,但机井数量仍存大量缺口,经调查,有些村庄仅有1~2口水井,无法满足灌溉需求。农民往往因为灌溉成本较高以致于遭遇干旱时70%以上的农民不灌溉。地头排水沟有时布满了农业废弃物,遇到涝灾往往排水不畅。

基础设施薄弱一直是宿州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不足全部耕地的30%,加上灌溉装备落后、科技水平不高,农业生产“种在人,收在天”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2008年冬至2009年春的大旱、2010年严重伏旱和秋冬旱,均致使较大面积的小麦、玉米大幅减产。2013年7月底到8月中旬的持续高温干旱,因不能有效灌溉,预计夏季作物减产幅度在40%~50%(大面积调研走访发现,大豆玉米结实率较低)。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自然灾害风险较大,粮食安全生产难以保证。

1.5 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不高,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1.5.1 农业废弃物随意堆放 到农村走访可以看到,在沟边、河边、田间、房前屋后到处都可以看到塑料袋、秸秆、薄膜、农药瓶(袋)及其他废弃物。大部分农业废弃物秸秆、人畜粪便、有机生活垃圾、农产品加工业的下脚料等资源被弃置不用,特别是秸秆的大面积燃烧,不仅污染环境,也造成大量浪费。这些废弃物不仅占用土地,影响美观,而且废物中的有害成分在空气中传播,通过水流进入土壤、河流或地下水源,造成了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非常大。

1.5.2 养殖废弃物污染 由于国家对养殖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增加,养殖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广大的农村,很多农民养殖散户随意选址建立非标准化的养殖基地,牲畜粪便处理利用不到位,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一方面污染了农村居住环境,为疾病的防疫和防治带来极大压力;另一方面易滋生大量蚊虫和苍蝇,为疾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隐患。

1.5.3 秸秆处理不当,造成大量污染和浪费 宿州市每年产生大量的秸秆,因为没有有效的秸秆回收机制、农民在秸秆回收中直接受益不多、秸秆综合利用企业规模小、农民的生产生活对秸秆需求度不高等因素导致机械化收获后秸秆大多存留在地里。由于秸秆腐烂速度慢,腐解周期长,对下茬作物的播种和生长影响较大。为了尽快播种下茬作物,农民往往田间焚烧秸秆或抛丢,造成污染和浪费,同时造成土壤有益微生物降低、交通事故、高压线破坏、作物烧伤、栽培设施的破坏等损失。

1.6 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污染严重 多年来农民追求轻简化的栽培模式和生产手段,不重视施用有机肥,却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土壤有机肥与无机肥的比例失调造成土地板结,结构破坏,可耕性下降,土质变劣。通过对宿州周边地区以及阜阳部分地区的土壤酸碱度调查,由于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土壤出现不同程度的酸化。土壤酸化导致土壤中的一些营养物质溶解渗漏及有毒物质释放。另外,制造化肥的原料中,含有多种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它们随施肥进入农田,造成土壤污染[2]。

由于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体经营模式,农民的土地多为插花田,规模化程度不高,存在栽培管理上的不一致性和随意性。在进行病虫草害防治时,操作时间、标准不统一,导致整块大田里病源虫源不断;加之80%以上的农民不掌握最基本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防治不科学、不到位,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较差。以致于不断加大农药的用药量,形成恶性循环,病菌、害虫的抗药性愈来愈强[3],防治成本不断增加。

长时间大量施用农药,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农药污染大气、水环境,造成土壤板结;杀死青蛙、蜜蜂、鸟类等有益生物或害虫天敌,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造成畜禽中毒,繁殖率降低;农产品污染严重,药物残留率高,品质堪忧[3]。

2 推进宿州市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农村环保是宿州市建设生态文明的薄弱环节,农村环境污染不仅危害农民的健康,也影响到城乡居民赖以生存的“米袋子”、“菜篮子”和“水缸子”。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事关“三农”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为了更好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应当以农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推动力,围绕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以生态文明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原则,大力推广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综合技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着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切实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1 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现行的已经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土地的规模经营势在必行。只有规模经营,才可能进行大面积规范化、标准化的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资金及技术的集约化投入和推广才能快速进行 [4]。而土地流转是实现规模经营的有效手段,把土地由种田能手和农业龙头企业集中规模种植经营。土地流转牵涉面较广,目前尚不能全面推行。对于不具备土地流转机遇的乡村,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让其充分认识土地规模经营的优越性,进而促进其自动要求与别人合作,在自愿、公平、互助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合作组织,促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5]。

2.2 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和能力 环境往往具有不可修复性,一旦受到污染不仅危害当代,还会殃及子孙后代。农村环境一旦受污染,最直接及最终受害者是农民自己。因此,要大力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一方面,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向农民宣传造成污染的不良生产习惯和生产生活方式及污染防治的方法和措施,污染的危害及环保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能力和知识水平、公共意识和文明修养,提高其科学生产的能力及生态道德素质[6],增强其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尚。再者应加大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将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等知识作为重点培训内容,从而提高村干部带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

2.3 做好乡村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有环境保护的内容,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采取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居住比较分散、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分散处理方式处理生活垃圾;人口比较集中、有条件的地区要推进生活垃圾集中处理。采取“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的城乡统筹垃圾处理方式,对偏远、不具备条件的乡镇的生活垃圾采取无害化处理方式,下大力气提高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

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乡村规划中应注重推进“一村一品”工程,促进规模化统一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特色发展。

为了降低龙卷风造成的巨大损失,建议统一规划,以行政干预的手段砍伐房前屋后和电缆电线旁的高大树木,换植成高度较低的果树或园林植物,防患于未然。

应加大农田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当务之急的是在田间多挖制些深水井(天灾专家预测,2014-2016年将会持续大旱[7]),便于干旱时灌溉,降低灌溉难度,减少灌溉成本,确保粮食安全生产。

加快美好乡村建设速度,从广大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居、环境工程入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2.4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推广节约化和生态化生产,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无公害的资源节约型生产技术[8]。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量播种技术、喷(滴)灌灌溉技术、病虫害防治主要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按照废物“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秸秆直接还田、过腹还田)、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如秸秆编织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加工、提取、发酵)[9]。组织实施生物工程,如推广秸秆沼气发酵、秸秆饲料化处理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材料,培育生态产业等。加快推动农村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培育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2.5 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配合安徽省目前正在推进的美好乡村建设,科学划定畜禽水产养殖禁养和限养区域,实现科学规划和清洁生产。对己建成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进行统筹规划、分期分批进行治理;引导规模小的畜禽养殖企业走污水与粪便混合―沼气池―沼液―农作物的治理路子,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便走干湿分离的治理路子,畜禽粪便加工成有机肥,尿液沼气化治理后还田,最大程度地使养殖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对于水产养殖,要建立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禁止化肥养鱼,降低水域的富营养化污染。

2.6 加大农业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和立法力度 我国已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安徽省也制定了《安徽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但长期以来要么是法规可操作性不强,要么是执法不力,致使农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今后应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他们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使民众能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及自律;相关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单位和个人坚决处罚,严格执法。另外,尽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启动《农业清洁生产管理条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起草和制定工作,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加大对农业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鼓励民众对环保执法的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从法律上支持、鼓励企业家、农民更多地促进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清洁生产,采用更多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清洁生产、循环生产、绿色低碳生产的行为予以一定补贴。把对环境的保护作为对各级政府干部进行考核的重点内容,实行一票表决制及严格问责制[10]。

3 结语

在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融合,才能找到正确的发展目的。以生态文明引领农业农村发展[11],才能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农村农业资源,使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工大明.构建农业生态文明的产业支撑―以四川宜宾为例[J].学术交流,2008(12):146-150.

[2]李奇峰.化肥施用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0(9):202-204.

[3]张玉明,孟明明,雷清江.农药对环境的危害及预防措施[J].林业勘查设计,2010(3):32-33.

[4]刘璐璐,俞文伟,徐会中.江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现状、模式与措施[J].中国农技推广,2011(12):4-5.

[5]李中华.以合作社为载体创新农技推广体系[J].农村经营管理,2012 (4):18-19.

[6]邹瑞苍.对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若干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09(6):42-44.

[7]2013新华社8月15日报道.

[8]杨传喜,张俊飚.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农业科技路径选择[J].生态经济,2010(11):129-132.

[9]尹昌斌,周颖.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模式[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第6篇:乡村规划调研范文

【关键词】城乡统筹 整体与部分 方法论

一、我国城乡统筹的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城乡统筹的现状

我国经济快速发张的过程中,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乡发展不协调。表现为,在农村农民的总体生活水平以及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城镇居民。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还存在扩大的趋势。因此,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城乡统筹存在的问题

1.城乡失衡比较突出,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人的平等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自从20世纪50年代推出的以户籍制度以来,中国一直通过户籍来对城乡居民采取不同就业、保障、医疗、住宅制度。人员、技术、资金等经济要素主要是在城市中流动,到农村中投资的资金和资源很少,城乡失衡比较突出。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1992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1,2011年达到2.99∶1。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在1992年城乡收入差距比较小,2000以后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到了2011年城乡收入差距达到了最大,而且还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其别是沿海发达城市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绝对收入差距已接近或突破万元。

表1 1992~2011年城乡收入水平对比

注: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图1 1992~2011居民城乡收入水平对比

2.区域城乡发展非均衡性严重,区域城乡均衡发展难度大。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至2011年底,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的省份已达15个,湖北、山东、海南三省首次超过50%;继上海市、北京市之后,天津市城镇人口比重2011年首次超过80%。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与省之间及省内地区之间差距很大,区域城乡发展非均衡性严重,区域城乡均衡发展难度大。

表2 2002~2011年全国城镇化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网

3.城乡二元化体制的存在。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是存在城乡二元体制。它包括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二元土地制度、二元劳动力就业制度、二元社会保障制度,这些二元体制的存在,与发展市场经济和建立城乡统一市场的大方向是相违背的,尤其对城乡统筹发展形成严重的制约。户籍制度的存在阻碍了农村的发展,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城乡二元劳动力就业制度导致的城乡收入分配不均,差距越来越大,这些城乡二元体制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

4.乡村规划覆盖面比较小,规划的科学性和执行力不强。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大多数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屡屡突破现存的发展规划,大量占用土地使得城区面积不断的外延,存在“摊大饼”和“空心城”现象。与之对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乡村规划进展缓慢,相当数量的县市,尤其是乡镇及村级规划工作仍未完成,即使完成了规划但是科学性和执行力都不强。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一些地区存在明显的村落空心化,大量旧房及宅基地闲置,乡村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及公共建设规划也难以有效实施。

5.目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较少,资金投入不足。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采取了先东部后中西部,先城市后农村的区域不均衡发展战略。城市的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型,但是广大农村地区电力、交通和水利等基础设施等则十分落后,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瓶颈。有些地方城乡人均基本建设投入差超过3倍,加上农村资金管理混乱,使本来就很有限的涉农资金使用非常分散,造成项目资金管理困难,投入效益不高,导致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慢。尽管我国进行了村村通公路等一些基础建设投资,但其发展仍旧不能满足需要。随着经济发展,中央政策对“三农”的倾斜,目前国家对乡村的投入力度加大,但实际用到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资金却依旧很少。

6.城乡社会保障方面发展不协调。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可用土地数量越来越少,土地的保障功能持续下滑。农村大部分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非常严重,以家庭为单位农民投入收入减少,农村家庭的保障功能也日趋降低。虽然目前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同时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有了一定发展,但是农村的优抚救济、养老、医疗保险、福利等社会保障覆盖率与投入金额与城市存在着巨大差距,城乡社会保障方面发展不协调。

二、用马克思方法论看待城乡分离与对立

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与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城乡分离与对立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分工导致的,城乡差别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分工、城市产生和城乡分离而产生的历史现象。

唯物史观认为城乡分离与对立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统一体所形成的生产方式的更替,代表着社会文明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形态。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发展一定历史阶段上产生的城乡分离乃至利益对抗,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城乡关系的这种分离和对抗正是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前进方向。首先,城市的出现、城乡关系的分离,根源于生产力“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生产力“有所发展”,是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经能够生产出超过维持农业劳动者所必需的产品,从而为城乡和工农之间的分离提供了可能。农业劳动生产率制约着农业和工业之间社会分工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农业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生产力发展不足”,是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尚不足以避免或杜绝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均衡所引起的利益分化、冲突乃至对抗。城市是生产要素的集中地,是生产与贸易的结合地,是工业人口的聚集地。在这种情况下,城乡之间的这种分化和对立恰恰适应并推动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次,城乡之间的分离促进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体现着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超越。城市起源并伴生于近代的整个工业化过程,而工业化发展史也就是城市迅速扩张的历史,是城市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战胜乡村的历史,同时也是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转型的历史。虽然伴随着农民利益被牺牲的苦难历程,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具有合理性。分工使生产力进步,私有制产生,从而有了“代表城市”的利益与“代表乡村”的利益的分裂,这致使城乡走向分裂与对立;近现代城市分工的结果——大工业的出现使城市战胜了农村;当代分工的逐渐均衡即分工向农业部门发展促使农业逐步工业化,从而又使城乡差距逐渐缩小;最终随着分工的消除,城乡对立消失,城乡走向融合,因此城乡观对城乡统筹有着重大的理论启发意义。

三、方法论:解决我国城乡统筹的途径

(一)推进我国城乡统筹需要坚持方法论

要运用马克思哲学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推进我国城乡统筹,摒除我国城乡分离与对立。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决定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二者不可分割,整体有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的部分;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要推进城乡统筹,必须要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总体,实现不断向整体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应该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同时要借鉴马克思关于同一——对立——融合的历史辩证法,摒除城乡之间的分离和对立,当分工逐渐均衡即分工向农业部门发展促使农业逐步工业化,从而又使城乡差距逐渐缩小时,分工最终会消除,城乡对立会消失,城乡走向融合。

(二)方法论解决城乡统筹问题

1.注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发展城乡统筹从全局出发。在解决城乡统筹问题时,应该注意到经济因素只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部分。在实现城乡统筹的过程中,片面强调GDP忽视整体性协调发展的理念会导致城市更加发达,农村更加落后,最终只会离城乡统筹越来越远。必须把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都放入社会整体发展的视野中,让其他各个部分的才有所发展,才不会导致任何部分的片面发展;必须将中国视为一个总体,只有通过推动东中西部的城乡协调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其整体推进。城乡统筹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最严重的难题之一就是的城乡二元结构。我们要从整体性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就必须大幅提高城镇化率,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变。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从思想意识上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才能使人们消除对城里人与农村人的身份划分的偏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和谐发展。

2.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扩散功能。要意识学会从同一——对立——融合的辩证方法实现城乡统筹,看待实现城乡融合,绝不是要毁灭城市、中断城市文明以至强制拉平城乡区别、达到城乡之间无差别的绝对同一,而是在“扬弃”的基础上实现城乡之间的更高级的综合。因为城乡对立的消除,同肯定城市的历史作用和“农村城市化”的过程并不矛盾。由于城市是现代工业、商业、航运和贸易的中心,是生产基本条件包括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空间集结体,是特定区域内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聚集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根本上确立了城市经济的统治地位,使得城市化和工业化成为现代化社会的一体两面。城市文明相对于乡村生产关系而言,是一种社会进步,具有较高的文化势能,而消灭城乡对立意味着要摆脱和改变传统农业社会中形成的农村愚昧和孤立分散状态。因此,走向城市化是城乡关系变革的路径选择,城市在这里应该起着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它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摆脱乡村的愚昧落后状态、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和反哺作用。

3.合理布局城乡生产力和产业结构,促使农业逐步工业化。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农业逐步工业化,实行城乡产业一体化,才能使城乡差别逐步消灭,实现城乡融合。要实现农业逐步工业化、产业一体化就要合理布局城乡生产力和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的发展主导产业,使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发生密切的内部联系。主导产业具有发展潜力和需求高、技术进步快、产业关联强等特点,它的发展能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带动需求上涨。政府在这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明确主导产业,带动城乡统筹发展;二是打造产业集群,建立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定位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交通工具会随着由此而产生的需要扩充起来,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栖息在里面的那种孤立和愚昧的状态中挣脱出来,使城乡之间的文化和生活条件日益接近起来。

参考文献

[1]周志山.从分离与对立到统筹与融合——马克思的城乡观及其现实意义[J].哲学研究,2007(10).

[2]罗敏,祝小宁.马克思城乡统筹思想的三个基本要素探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3]谢建芬,庞明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调研世界,2010(6).

[4]石慧颖,覃雯静.总体性方法论视域中的重庆城乡统筹[J].延边党校学报,2010(8).

[5]岑乾明,宋卫琴.分工理论:理解城乡观的钥匙[J].求索,2010(9).

[6]潘岳生,唐智彬试论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基于城乡观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10).

[7]王卫星.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进展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第7篇:乡村规划调研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林业发展生态环境

新农村建设中的林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要搞好新农村建设中的林业建设,就要根据党的林业政策,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发展林业的新途径,围绕有利于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优化,有利于农民文化、精神生活的提高等方面而展开。

一、建设新农村要统筹规划林业建设

林业是进行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要有乡村规划,有条件的地方应纳入城乡统筹规划建设中。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当什么角色因地区而有差异,有些地方需要恢复或建设生态系统;有些地方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些地方改善生活环境等。发展林业要视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可能具备的发展前景,科学地统筹规划。规划一定要符合当地实际,要科学,因为规划关系到当地林业的兴衰,关系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决策要反映社会的要求,应让农民广泛参与。通过规划达到:①保护和优化适地适树的各种生产潜能;②结构多样性,充分利用土地与空间;③生物多样性,注重生态系统功能的建立或恢复;④物种保护与生产相结合;⑤环境治理与文化建设相结合。

经过对我省几个地方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当前在一些地区发展林业的突出矛盾或阻力主要来自于思想观念。应通过培训学习宣传教育,通过对具体林业收益、生态效益和优美宜人环境案例的介绍或体验,使农民从思想观念上解决这个问题。同时要有制度保障,在林业发展规划上进行强力介入。对资源、信息等进行统一整合,严格按照规划目标推进建设进程,避免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各管一摊、各搞一套。在产业林发展中,树木幼林期要注意合理高效利用林间土地,进行立体种植。如养禽、生产蘑菇、栽种中草药或套种其他经济作物。在建设以生态林为主的林业发展规划中,还要考虑本地的规划尺度,景观格局是否能符合当地自然条件要求,是否需要和邻近的乡镇统筹规划连片建设等。只有科学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坚持数年抚育发展,才可能产生效益,特别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发展林业的知识与技能

在发展林业过程中,应使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林业知识技能等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否则难以实现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我国农业实质上已转入现代农业前期的二元结构的发展阶段,有种植、有经营、有乡镇企业,有外出务工。先进的农机具、良种、化肥农药和先进农技知识都在推广使用。要发展现代林业,要使农民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或某些不适宜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就要帮助农民转变观念,认识林业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性,确立尊重多样性和以生态为中心的价值观。整体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与时俱进地进一步学习有关农林专业技术知识,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服务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离不开科教兴农兴林,要向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发展,向生态化转型,就需要农民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要发挥林业站、果树站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和社会、媒体的力量,通过各种传媒信息或通过观摩、体验、示范和接受培训,使农民提高各项技能。让广大农民了解林业的普通栽培抚育知识、生态系统功能科普知识和专业化扩展的相关知识,让部分农民专业户了解林业的生物技术,生态系统功能知识,才能使农民肩负起责任,担当起发展现代林业应担当的重任,使知识从书本走向新农村建设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农村林业建设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三、新农村林业建设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

新农村林业建设有不同的层面和视角,也就涉及不同层次的科技支撑问题。微观视角对于农民或乡村组织来说,在抚林和发展林业事业中,需要有培育、保护、经营和开发等科技知识的支撑,林业专业户还需要有接受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能力。宏观层面对于一个乡一个县或更大的区域,所面对的就不仅是产权分散的个体林块,而是要视其为连片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和营建。使其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全面发挥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要实现本区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共荣,就需要宏观层面的相关人员掌握运用林业高科技知识,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和引领林业的建设发展。对本区域林业系统有宏观调控和把握,不断弥补本区域已有森林系统的不足。用林业科技知识和相关政策分地区、分特色、分环境指导林业发展。既要创新也要充分利用前人的成果和科学技术,做到作为产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作为公益事业有良好的生态社会效益。有了不同类型的林业建设定位和发展模式,才能在具体实施中充分运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和生态知识,以最小的投入争取最大的效益。

四、培育特色林业为城镇居民服务

我国各地农村自然条件各异,不同地域有不同自然景观和树木森林,形成不同文化现象,多元文化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习俗呈现出多样性。林业纳入生态文化建设,发展如森林文化、花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文化等,为城里人提供各种各具特色的文化林副产品和精神文化服务。林业作为生态文化的基础,对繁荣生态文化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有重要作用。在新农村林业规划建设中,特别是离城市相对较近,又具备财力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农村,要注重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旅游农业的建设,注重发展景观林、经济林、果树园艺业等。形成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林业景观,为城里人及青少年提供旅游、观光、度假及普及学习现代农业林业知识,增添体验民间生活的实习基地,锻炼他们的自种自收的动手能力,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体验农村田园生活的需要。这样既可丰富城里人生活,同时也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一种产业,为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市场需求开辟新的渠道。农村修复传统文化更有基础,这样能促进城乡居民交流、沟通人们的思想,弘扬并传承先进传统文化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和谐社会氛围,促进城乡交融、和谐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桂平,李素若.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与工作思路[J].湖北农业科学.

第8篇:乡村规划调研范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为了圆满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建议》强调“必须搞好乡村建设规划”。乡村建设规划有综合和专项规划之分。本文着重就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气、电、路、通讯、广播电视、文化活动场所、村容村貌整治等规划中的几个问题作些分析探讨。

乡村建设不能没有规划。乡村建设涉及到乡村重大建设目标的确定、空间布局的设计、重大项目的资源配置、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等等,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的规划。乡村建设规划是乡村建设的前提和依据,对乡村建设具有先天性的决定作用。缺少规划或规划制定不科学、规划实施不到位,必然会使乡村各项建设处于盲目、无序、自发状态,其所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建议》提出“要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就是要以规划为手段,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主动搞好对各项建设的宏观调控,优化配置建设资源,使乡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在正确的轨道上起好步、开好局。具体说,中央之所以强调“搞好乡村建设规划”,是因为:

1.有利于集约使用土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土地是我国最宝贵、也是最紧缺的重要资源。乡村建设无论是村民住房扩建,还是道路拓宽、兴办企业、扩大文化阵地等都需要占用和使用土地,不占用和不使用是不可能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土地。过去由于不少乡村缺少建设规划的指导和约束,对土地占用、使用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大量占用土地、浪费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如乡镇新工业园区任意扩大圈地规模;企业用地大手大脚;招商引资过程中乱批、贱卖土地的行为屡见不鲜;农民住房超标准建设,占地过多现象比比皆是,结果造成了农村土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使用效率不断下降。许多有识之士指出,长此以往,将对我国粮食安全乃至经济安全形成严重威胁。

节约土地,提高我国土地的使用效率,需要多管齐下,采用多种措施方能奏效,而搞好乡村建设规划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途径和手段。因为,科学的制定和实施乡村建设规划,用规划指导村庄整治和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能从源头上排除政府、集体和个人用地的随意性,促使政府、集体和个人都必须按照规划要求和相关制度的规定,实行严格的土地使用审批。用地的方向和项目、规模和数量都受到规划的约束。谁违反规划用地,谁就承担相应责任,这样显然能有效杜绝对土地的滥用。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科学合理的乡村建设规划,会按照中央提出的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的要求,遵循节约土地、合理使用土地的原则,会从战略的、全局的高度,统筹解决目前存在的建设规划与用地规划两张皮的矛盾,把农村经济建设用地、社会公共事业用地、农民居住用地结合起来,最有效地整合好土地资源,最合理地安排好农村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最大限度地用好农村每寸土地。以农民住房用地而言,如能通过规划,逐步实现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就能大量节约土地。据我省有关部门预测,按省政府制定的我省农民相对集中居住规划,就会节约用地50万亩。对农民居住进行规划是如此,其他建设规划也是如此。

2.有利于促进城乡空间结构布局优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城市与乡村是两种典型的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与农村相比,城市是人口和多种非农产业活动比较密集的空间场所,是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布局,这是加速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优化城乡空间布局,首先必须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而这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规划为依据、为先导,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试想,如果没有一个统筹考虑城乡一体发展的规划,仍旧沿袭城乡分治的思维定势,城乡政府对城乡交通、水电、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各行其是,各搞各的一套,结果势必造成城乡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混乱无序,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的现象反复出现,带来各种资源的极大浪费。更为严重的是,混乱无序的城市基础设施空间布局,难以实现城乡两个板块的有机结合,促进城乡共同进步和繁荣。近年来,我国城乡建设差距扩大,二元结构方面的问题愈来愈多,不能不说与城乡建设规划不接轨、不科学、不合理直接相关。

我们认为,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在的必然要求。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并把乡村建设纳入一地总体发展规划,把乡村与城市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考虑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城乡交通、水电、能源等设施,把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积极向乡村延伸,这样把乡村与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打造一个农业承接工业反哺,城市带动农村的科学平台,就能实现城乡建设空间布局最优化,从而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公共运行成本;更好地发挥城市对乡村的辐射作用,增进城乡居民的人际交流,这对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非农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都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规划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

3.有利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农民生活质量不仅反映在农民收入上,还集中体现在农村人居环境上。农村人居环境包括与农民吃穿住行乐等相关的水、电、路、能源、市场、文化阵地、医疗设施等的建设状况,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人居环境优劣,对农民生活质量高低、幸福指数升降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表明,好的人居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好的乡村建设规划,需要有好的规划作整体安排。目前农村人居环境普遍较差,个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出在规划上。仅以目前不少地方农民面临的许多重大安全隐患来说,往往就是规划缺位或规划滞后造成的。因为乡村建设规划缺位或滞后,在大力发展农民家庭养殖业的同时,造成农民住房与畜禽圈舍混杂,留下了发生大规模人畜共患病的公共安全隐患;因为乡村建设规划滞后,使乡镇企业生产污水、养殖业污水和农民自己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进入河流、水塘,污染了水源,严重影响了农民身体健康;因为乡村建设规划滞后,农民随意乱搭乱建厕所,乱堆乱放生活垃圾,一到夏天,臭气冲天,蚊蝇乱飞,使农民处于很不卫生的环境之中。如此人居环境,当然无益于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不少地方的经验证明,搞好乡村建设规划,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乡村建设规划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全面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的规划。有了一个好的乡村建设规划,就能坚持以农民为本,充分考虑广大农民多方面的需求,切实搞好村庄整治,配套建设方便农民、提高农民、保护农民安全、促使农民身心愉快、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的多项基础设施,如便捷的交通、安全的饮水、清洁的能源、畅通的网络、多种形式的文化阵地等等,这些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认为,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好、落实好,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此外,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还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总之,要把乡村建设好、管理好,首先必须把乡村规划好。目前乡村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或多或少与规划有关,或缺少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或虽有规划但规划不当、水平不高,难以科学指导乡村建设。因此,乡村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制定好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划,这乃势所必然,势在必行,我们必须把编制规划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件大事,置于新农村建设重要位置抓紧抓好。

乡村建设规划要在乡村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先导作用,首先取决于乡村建设规划本身是否先进、科学和合理,否则,不但起不到规划的正面效应,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甚至意想不到的后患,影响乡村建设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一个好的乡村建设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乡村建设规律的内在要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立足全局,统筹谋划,使规划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特色性。

1.前瞻性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一个好的乡村建设规划必须体现这种发展特点。不但要对乡村近期建设进行精心谋划,而且还应对乡村未来建设作出科学构想,即规划要有前瞻性。这就要求编制乡村建设规划必须与时俱进,观念要新,思路要宽,眼光要远,预见性要强。要能够准确地预测和判断乡村建设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趋势,城镇各项建设向农村延伸的趋势,政府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的趋势,乡村部分村庄合并的趋势,人口增减和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广大农民群众物质和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做到既立足当前,从近处着手,紧密结合乡村实际,编制好乡村近期建设规划,使其能在近期实现,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更要放眼长远,适当超前,以前瞻性的长远眼光,编制好乡村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分步实施,分步建设,并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这样尽可能使规划内容全而贴切,目标远而现实,既为当前建设指明方向重点,又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充分考虑今后较长时间的发展,否则,用不了多久就会失去规划的指导性。以往一些城镇在编制规划过程中,由于没有把握好远近兼顾关系,规划缺乏前瞻性,导致城镇建设变成“摊大饼”,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区域、行业各自为政,成为一盘散沙,这样的教训我们应该牢记,不要让这种现象在编制乡村建设规划时重现。

2.科学性

编制乡村建设规划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使规划提出的目标要求合乎规律性。强调这一点,就是要求编制规划切忌主观随意性,坚持科学性。科学性包括多方面含义:

编制规划的态度要科学,编制规划的方法、技术手段要科学,编制规划的内容要科学。比如,乡村建设规划目标的确定,总体思路的设想,建设项目的布局,分阶段、有步骤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等等,都应是科学的,合乎规律要求的。一切能从实际出发,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讲究分步实施,量力而行,力求不走或少走弯路和回头路;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不搞“一刀切”、“一风吹”,不搞一哄而起,不搞盲目攀比。为了确保乡村建设规划的科学性,编制工作中既要善于听取和尊重民意,又应注重吸纳专家、学者参与编制规划。规划工作应首先从对乡村的调研开始,在收集占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制预选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优化组合;做好规划预算,计算风险成本,给规划的实施留有余地;对规划进行评审,召开由各方面人员组成的听证会,完善规划细节。在实施规划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规划内容作合理的动态的调整,确保规划能科学指导每一个阶段的乡村建设。

3.可行性

可行性是理论走向实践的桥梁。乡村建设规划不是标准定得越高,前景描绘得越漂亮越好,而是越有可能转化现实越好。这就是说,规划不仅在理论上具有科学性,在实践上还必须具备可行性。规划是一个逻辑演绎的过程,如果说科学性是对规划整个过程的逻辑性考察,可行性则侧重于对逻辑起点的探究。即在编制乡村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对规划地的经济、政治、人文、地理、习俗等社会要素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从而确定规划的目标、规划的阶段性任务是否切合实际;或者乡村在承接规划项目时,是否有充足的人力、财力、物力作保证,其中人力还包括人的意愿,即广大农民是否认同、拥护和支持规划,这些都是在编制规划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规划的可行性决定规划的生命力。规划只有具备可行性,规划所描绘的蓝图才能转化为现实,否则规划只能成为一纸空文。因此,编制乡村建设规划,必须十分重视对规划的可行性研究。对可行性研究越深入、越透彻,规划的质量就越高,规划对乡村建设的指导作用就大。

4.特色性

乡村建设规划,既要用城市规划的理念,又应与城市有所区别,城乡一体化不能变成城乡“一样化”,应尊重自然、尊重历史传统文化、尊重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充分显现农村风貌,体现农村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以及各种个性特色。千万不能在乡村建设规划中把典型的地域特征搞没了,把鲜明的民族特色改样了,把传统的文化传统弄丢了。乡村建设规划所设计的新乡村,应当是类型多样、特色鲜明、风貌各异、多姿多彩,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乡村。为此,规模要避免几种误区。一是大拆大建。随意地推倒重建或盲目地大拆大建,这就毁掉了祖先创造的财富,毁掉了文化遗产。历史名镇名村一旦被拆,即使重建也是假古董。二是大包大揽。乡村建设既是为了农民,又要依靠农民。大包大揽的做法是建立在农民无能力论和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基础上的,认为农民愚昧落后,不堪重任。但他们忘了诸多令外国友人叹为观止的古村落正是农民祖祖辈辈创造出的灿烂文化的代表。三是贪大求洋。盲目照搬照抄城市小区建设的模式,克隆城市的人文景观,片面追求村庄的整齐划一,把乡村搞得千人一面。这种无任何个性特色的乡村,广大农民群众是不会满意的。乡村建设规划必须走出上述误区,在突出特色上下功夫、花气力。

乡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涵盖面宽、涉及的问题多。在推进过程中,无论是工作重点、工作思路,还是工作步骤、工作方法等方面,必须切实遵循以下几条原则,确保规划编制好、实施好。

1.必须尊重民意,鼓励和发动农民参与编制和实施乡村建设规划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相信农民、依靠农民,让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这是新农村建设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乡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理所当然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应当看到,农民是编制乡村建设规划的参与者,落实乡村建设规划的实践者,又是实现乡村建设规划成果的享受者,尊重农民的意愿,调动好、保护好广大农民编制和实施规划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至关重要。因为建设农民自己的家园,村庄怎么整治、民居怎么改造、路桥怎么修建、水电设施怎么安排,诸如此类乡村建设规划中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农民心里最有数,农民最有发言权。必须充分尊重民意,坚持走群众路线。要与农民换位思考,思考我们所编制的规划目标,是不是农民所需要的;实施规划所采取的措施是不是

农民所欢迎的;按规划建设的结果,能不能让农民得实惠等等。总之,乡村建设规划所设计的一切重大项目都应听取农民意见,大主意应让农民来拿,只有按照这个原则来编制和实施规划,才能在广大农民的支持下,把纸上规划变成活生生的客观现实。

2.必须循序渐进,坚持立足实际编制和实施乡村建设规划

乡村建设规划必须立足乡村实际,坚持一切从乡村实际出发,这样才能确保规划统领乡村建设。目前我国农村的实际状况是,从总体上分析,各地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且各地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这种差异不但表现在东西部农村之间,就是在同一区域内部的差异也很大。与此相关,各地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严重不足,各地发展程度也参差不齐。根据这种状况,乡村建设规划的编制,既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又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乡村建设。各地乡村建设的起点不一,资源多寡不一,发展实力不一,因此对建设目标的规划、基建项目的规划、推进速度的规划等等,相互间无需盲目攀比,只能立足实际,用现实主义态度和方法编制与实施规划。一个好的规划,不在于目标设计的标准定得多高,基础设施建设盘子定得多大,实现规划目标的进程定得多快,关键在于规划是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果我们编制和实施的规划偏离循序渐进的原则,乱设目标,急于求成,一味追求短期效应,到头来必然欲速则不达,酿成劳民伤财、怨声载道的结局。这种状况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

3.必须点面结合,坚持用以点带面方法编制和实施乡村建设规划

乡村建设是个新课题,目前不少地方对编制和实施乡村建设规划的工作才刚破题。笔者认为,要确保编制规划的科学性,落实规划的有效性,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必须坚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原则。按这一原则去实践,可以充分利用点上规划工作的经验教训,使面上的规划工作减少风险,少走弯路,使规划工作开展得更自觉、更有序、更健康,也更受农民的拥护和支持。须知农民是现实主义者,乡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先搞试点和示范,通过实实在在的试点,就能让农民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规划。实际工作中既要重点扶持各方面条件较好的乡村成为试点,率先编制和实施规划,并及时总结试点经验,适时推广;又要勇于创新、敢于探索、敢于试错,为其他地区的建设提供反面教训,发挥试点的纠错作用。点面结合时,必须综合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点上试点和面上推广不是一回事,不能刮风。对于自然条件、历史人文环境、生产生活条件相近的乡村,应及时推广点上经验,扩大规划建设的范围。对试点村落实规划所需的资源,政府可进行一定的资助,但千万不能垒大户,把资源过分集中在少数试点上,否则规划试点村就失去了试点价值。千万不能将那种“好是好,就是学不了”的典型硬性推广。

第9篇:乡村规划调研范文

关键词:乡村 生活垃圾 处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X79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b)-0000-00

乡村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场所,是农民实现生产和再生产的主要基地,是就地城镇化建设的前提和核心,也是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稳定器和蓄水池。然而,随着乡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乡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乡村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随之而来的生活垃圾污染开始侵蚀农村,生活垃圾产量日渐增多,水源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土地质量、水源安全和生态环境, 乡村居住环境日益恶化, 威胁着村民的身心健康。

三亚作为旅游城市,碧海蓝天、风景迷人,每年吸引万千游客慕名而来。三亚市共有社区45个、行政村92个。但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生态环境难免遭遇“侵蚀”:城市形态风貌失控,土地资源耗竭,城与乡、滨海与腹地、度假区与老城区发展不均衡,旅游城市特殊性导致配套困难等,这些都亟需修复和修补。抓好乡村垃圾综合治理,对于提升旅游城市形象、加快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双修”工作,对于定位为排头兵的三亚来说更是意义非凡。本文对三亚市乡村垃圾的产生特征和处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索三亚市乡村垃圾的收运处理对策。

一、乡村生活垃圾现状及主要特点

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的生活垃圾现状及主要特点是:(1)生活垃圾随处乱丢,村民的生态环境卫生意识不强,“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畜禽散养、污水乱流、粪土乱丢”等问题普遍存在,不仅影响镇容村貌,还对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2)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蔬果品、肉食禽蛋等;(3)在蔬菜种植中,大量使用塑料膜;(4)生活垃圾中含有玻璃、废弃的电池和金属等;(5)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大、成份复杂、种类日益多样化,再利用率不高;(6)农用生产垃圾随意处置。每当瓜果、蔬菜耕种和收获季节,化肥袋、农用地膜、农药瓶、瓜果保护膜随地置放或做简单掩埋处理,加剧了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污染,使乡村的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7)乡村垃圾收集处理等环卫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手段落后,设置不合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有待提高。(8)日常管理不到位,保障体系不健全。

近年来,随着三亚市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乡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堆积量均在逐年增加。根据2013年三亚市环境统计综合年报,生活污水排放量5025.25万吨,市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6.138万吨,2014年,生活污水排放量5531.37万吨,市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4.69万吨。乡村的人均生活垃圾量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比城市市区低一些,但是乡村人口众多,垃圾又得不到及时处理,日积月累垃圾量非常惊人。日益增长的乡村垃圾量与垃圾处理能力欠缺之间的矛盾成为乡村垃圾问题的主要矛盾。

二、乡村生活垃圾的危害

由于乡村垃圾得不到有效的收集处理,对乡村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具体表现在:破坏乡村的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影响村民的身心健康;蚕食土地;影响乡村的人居环境;影响乡村的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城镇化是区域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一种表现。

虽然乡村路口前后几乎设置了几个垃圾桶(箱),仅能集中堆放部分垃圾,一些有害物质如干电池、废油、塑料和电子产品等未经分类直接进入垃圾,难以降解的废品占比例越来越大,增加了无害化处理难度,同时,这些垃圾桶(箱)都离村民居住集中点较远,加上受生活习惯影响,村民大多都选择随处乱扔垃圾。另一方面,有院子的村民,一般喜欢在自家院子里挖个坑,把所用的垃圾堆在一起直接填埋或焚烧,使得垃圾成分更加复杂化,造成一些可回收利用的物质资源的浪费。

三、乡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对策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三亚“双城(海绵城市建设、综合管廊建设)”、“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内涵式发展之路为契机,由政府牵头、部门联动,齐抓共管,从生态环境破坏的根源入手,对污染源的控制,即从源头上将非点源堆放的垃圾降低到最低限度,源头控制才是乡村垃圾处理的根本举措。在恢复与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合理利用全市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协调好经济发展进程中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努力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努力建设现代生态农业,推动生态城市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建立全覆盖的乡村生活垃圾清扫收运保洁体系

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工作体系和机制,为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强化环境目标责任意识,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工作的体系和机制,积极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进程,通过政府向企业购买服务模式,推进农村清扫保洁收运工作的社会化进程,建立起全覆盖的农村生活垃圾清扫保洁体系,市环卫职能部门要负责督促监督各区政府做好乡村垃圾清扫保洁及收运工作,同时各区政府要负责督促环卫中标企业按标准配备村庄保洁员和垃圾箱、沿街垃圾桶、转运车辆等环卫设施设备,严格执行保洁标准,创建一批环境友好、容貌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

2、加强和完善乡村环境卫生的常态化管理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

全市各区要以“城市治理管理年”为契机,将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部门工作任务来落实,各区政府、各相关单位负责人要亲自抓,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全面清除乡村各类垃圾,彻底清除乡村居民院落、房前屋后、村边、路边、水边、山边生活垃圾,加强对乡村道路两侧、集贸市场、施工工地、鱼塘河道、铁路沿线、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的生活垃圾、渣土、废弃物进行全面清理,务必做到一条村路一条村路整、一条巷道一条巷道扫、一条河溪一条河溪清,确保每条村路、每条巷道、每条河溪不留卫生死角,加强和完善城乡环境卫生的常态化管理机制。

3、开展乡村“清洁家园”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是清洁城市、美化乡村,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工程。各区政府、各部门要广泛发动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采取各种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宣传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益处,增强村民生态环保意识,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并做好文明乡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活动的宣传工作,协调新闻媒体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宣传报道。

4、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村庄道路(巷道)、路灯、绿化、供水、排水、供电、通讯等设施逐步建设到村户,对目前污水设施不能覆盖的乡村区域,要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集中收集和处理污水,将污水处理系统向乡村延伸,逐步提高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便捷群众生活生产,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四、结束语

乡村生活垃圾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来避免农村生态和生活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发掘三亚乡村生活垃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探讨垃圾收运治理对策,加大乡村环境整治力度,加强乡村规划、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和旧村庄改造、改水改厕进程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减少分散居住给周边环境带来的生活污染。

主要参考文献:

[1]江淑梅.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对策[J].科技资讯,2008,(1):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