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整理的笔记范文

心理学整理的笔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整理的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学整理的笔记

第1篇:心理学整理的笔记范文

关键词:中专生 考试舞弊 心理原因 防治对策

学生舞弊(Cheating)作为一种特定和普遍的现象在中专校园里屡见不鲜,这种现象的存在和蔓延,污染了校风、学风,毒害了青少年心灵,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拟从心理卫生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探寻预防和减少中专生考试舞弊的良策。

1.当前中专生考试舞弊的特点

近年来,考试舞弊现象愈演愈烈,作弊手段花样层出不穷。笔者曾对恩施州卫生学校300名学生作过一次抽样调查,其中对“你是否有过作弊经历?”这个问题时,60%以上的调查对象承认“有过”,35%的被调查者甚至坦言自己在考试中经常作弊;在回答作弊时的原因时,有65.8%的人选择“为了及格”,15.2%的人选择“题目不会时心慌”,27.0%的人选择“考差了没面子”;而对“你是否认为考试作弊不光彩、不道德”时,竟有42.5%的学生回答“否”。通过进一步的调查,笔者发现,学生考场上常见的作弊手段和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孤军奋战。一是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从周围同学的试卷上获取考试信息;二是在身上备满武器。把各种纸条分门别类地放在口袋里,更有甚者,怀揣整本课本或相关资料,在教师监考不严格的情况下,放心大胆地抄;三是在手上或桌子上写下一些常用而又易混淆的知识要点、难点;四是借口上厕所,趁机看事先安排好的资料;五是在交考卷的短短时间内混水摸鱼,捞几道选择、填空题。

1.2携手共战。座位相邻或相近的几个学生,在考试前便缔结同盟,事先预定好作弊手段,点头yes、摇头no;判断题轻而易举搞定;“A、B、C、D”也通过四种不同的手势解决掉;遇上了填空问答题,就“飞鸽传书”――传纸条,更有胆大伙伴,干脆交换整张考卷;还有的合作伙伴中,成绩好的一方有“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发放考卷时,便拿了两份卷子,一并做好,一并上交,有的差生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让人代考。

1.3高科技、智能化。最常用的是利用手机等先进通讯设备作弊。成绩好的同学提前十几分钟交卷,然后发短消息传给考场内的“难友”,也有利用掌上电脑、文曲星等输入有关考试资料,考试时借口看时间,趁机偷看。

2.中专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分析

考场舞弊屡禁不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教育体制、管理体制不完善等等。但这些都只是外因,而投机、功利等不良心理则是内在和深层的因素,学生在思想上不能正确对待学习、方法上不能正确把握、心理上的不成熟导致内心道德观念的弱化。具体而言,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动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轻视心理。一些学生学习目的并未放在掌握真才实学上,尤其对那些自认为不重要或“学过以后没有什么大用或学了就忘”的课程更加轻视,平时上课完全是混日子;也有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身体健康欠佳等原因,学习起来很吃力,学习上是平时不烧香,到了考试的时候,又害怕成绩不及格会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责备、同学们的白眼及影响今后的就业等,便临时抱佛脚,以作弊的方式达到及格的目的,即所谓的“分不在高,及格就行”[1]。在这种心态下,考试作弊不再是耻辱,而是一种策略、一条捷径。

2.2虚荣心理。尽管有些学生成绩不差,他们考试作弊不是为了过关,而是为了得到更高的分数以便保持荣誉和评奖评优,认为只有作弊才能保持自己的优势,满足高人一等的虚荣心理;还有的学生为了在同学面前显示自己的“勇敢”,从而以考试作弊来让同学佩服,表现为“你们都不敢抄,看我怎么样!”

2.3不平心理。一些学生开始并不认为考试作弊是应该的,但发现周围作弊的同学成绩比自己好,就产生了一种不平心理。据笔者调查,赞同“人家作弊,自己不作弊吃了亏”这一观点的竟然高达76.5%。

2.4义气心理。许多学生认为读中专都是为了混毕业,大家都过关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妨碍,在一种顾及友情和照顾同学面子的心理驱使下,主动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协同作弊,赢得个“皆大欢喜”。

2.5逆反心理。有些同学对学习和考试非常厌倦,或是对老师非常反感。学校明文规定考试不得作弊,一部分学生就偏要作弊,并以此为荣,主要表现为“你不让我抄,我偏要抄,看你能把我怎样?”

2.6怀疑心理。有些同学对自己信心不足,想通过核对答案或翻看书籍等作弊手段来验证自己做题的正确性,在对自己没信心,怀疑做得不正确的心理下,以作弊来求得“保险”。

2.7猎奇心理。有些同学对考试作弊非常好奇,很想通过此举来体验生活,认为“考试作弊真好玩,我也试一下”。

3.中专生考试舞弊的预防对策

3.1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考试方式与手段

如何对待学生舞弊问题或许我们研究的主要方面不应该是具体的舞弊,而应该是考试本身[2]。教育部周远清同志曾指出“在构成人才的要素中,有比知识、能力更具影响的东西存在,对于人才接受和获得知识、提高和发挥能力更具影响的东西存在,那就是‘素质’,其核心就是一个人的为人之道。”[3]首先要强化教师的人格影响力,博学敬业、严谨求实的教师必然会对学生心灵产生巨大的震撼力;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要加强实践环节,重视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把学习看成一种乐趣,乐于更新知识结构,就会提高其人格魅力,对考试充满信心,也就不必再花心思去作弊了;再次是变革考试制度,由单一的考试向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创造性运用知识转变,有的课程可以实行课程论文、单独考试、考查等,考试中要科学命题,合理辅导,严肃考纪,监考老师要认真履行职责,增强责任感,考试中发现学生有舞弊迹象时,要及时提醒与警告;此外,也要逐步将现代化手段运用于考试中,如科学编排考场、全面推行计算机考试等,使有作弊动机的学生无机可乘。

3.2加强校风建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

思想教育是一项综合工程,抓考风建设绝不只是局限在考场上,应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考纪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将外在管理和纪律变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从而形成优良的考风。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诚信意识、创造诚信氛围,于细节、于过程、于谈心、于活动中对学生产生教育和影响,树立舞弊可耻的荣辱观。

3.3调整考试认知,理智看待考试及其结果

心理学研究发现,应激和挫折本身并不是导致情绪障碍和行为偏差的直接原因,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看法、解释、信念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和行为的直接原因。很多中专生对考试的本身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考试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考试失败就意味着人生的失败,考试失败会对不起父母朋友、意味着前途彻底黯淡等等。认知偏差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转变和矫正。一方面,要使学生深刻理解真才实学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明白自身的价值不在于分数的高低,而在于知识、能力、品德的含量;另一方面,要经常以一些人生哲理去开导学生,比如“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阳光总在风雨后”等等[4]。中专生只有合理地转变自己绝对化的、以偏概全的认识,才够有很好的心态面对考试及面对考试的结果。

3.4做好考试期间的良好心理维护和保健

很多中专生在考前有考试焦虑、考场恐怖等心理问题,所以做好考试期间的良好心理维护,确保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去参加考试,从而避免作弊念头的产生和行为的发生是非常有必要的。考试期间良好的心理维护可以通过自我鼓励、自我积极暗示、科学用脑、有效利用生物节律安排复习、劳逸结合、加强运动、焦虑时转移注意力、学会放松、积极咨询求助、合理用药等一系列心理自我保健、心理咨询甚至心理治疗的方法来达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黎.考试中舞弊现象原因及对策[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2]于泽,樊世清,芦慧.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2005(3):79-80.

第2篇:心理学整理的笔记范文

一、牢记课前预习

有些学生的课前预习很机械,很被动,完全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有的甚至拿来复习书,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照抄一遍就算完事,这样的预习方法是愚者之为,不能解决事情的根本。该如何有效预习课文?

首先揣摩一下题目,你可以这样问自己:假如这样的文章让我来写,会怎样?如何开头,如何结尾,通过此文我想传达什么?读者读了此文会有怎样的感受?其次,你必须安安静静的,用心读一遍课文,根据你的初印象,边读边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在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画上问号,以便上课的时候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听课。最后要认真查字典,落实你不会或模棱两可的生字的拼音或字义。有条件的学生可以上网查查,多方面了解一下本课的作者情况及写作背景等。

二、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听课要带着问题听,注意把握重点。在课堂上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把老师反复强调的地方记下来,准备课后复习。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问老师或同学。还要善于记听课笔记。有的同学唯恐笔记记得不全面,想尽量记下老师讲的一切。这样,由于忙于记录,不能集中注意力边听边思考,就不易理解和把握老师所讲的内容,特别是不易理解和把握老师的讲课思路,语文课堂更是注重以人为本的,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让思想和思想产生碰撞;而且,由于记录赶不上讲课的速度,还会出现记了上句忘了下句的情况。其结果就极可能是既没有记好笔记,又没有听好讲课,搞得自己既紧张又吃力,显得非常被动。因此,满堂课忙于记笔记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当然,为了做好听课笔记,努力提高笔记速度是必要的,例如可利用一些自己熟悉的符号代替汉字,还可以将一句话缩短为有关的字、词,等等,这都可以提高笔记的速度。同时,做听课笔记时,笔记本上每页都应至少空出三分之一的地方(竖向),以供听课时随时记下自己的思想火花和听课后整理笔记、记上自己对此节课的心得感悟。

注意,学生在课堂上不要两眼老是盯着教材,而要注意把握老师的讲课思路,把重点放在集中注意力跟着老师的讲课思路专心听讲和思考上。只有积极思考,才有可能集中注意力,才能理解和把握老师的讲解,也才能加深记忆。如果只是盲目被动地听而不积极思考,那就极有可能不知不觉地分散注意力,最后就会对老师的讲课不知所云了。

要在边听边思考的同时加强记忆。我们听课的过程,既是理解的过程,也是记忆的过程。一般说来,好学生在听课时都能积极思考。听课会思考,我们就能在理解老师的讲解的同时加深记忆,而如果自己有意识地去记,那么效果就会更好。我们平时自己看书,大脑不能接受听觉的刺激,而在听课时则能做到这一点,这对加深我们的记忆很有作用。我们要通过认真听课更好地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三、要及时回忆并整理听课笔记

有些同学听完课后,把课本和笔记往书包里一放就完事了,这是极不利于提高听课效率的。根据心理学揭示的记忆规律,我们在听完课后要尽快把老师的讲解从头到尾回忆一遍,并同时整理听课笔记。整理听课笔记不仅要根据对老师所讲内容的回忆,还要结合翻阅课本进行。要通过整理听课笔记,把漏记的要点或老师讲解中的精彩之处补上,并要把自己的体会和见解记上。许多人的实践表明:及时回忆老师的讲解并同时整理好听课笔记,对于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提高听课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课后及时回忆老师所讲的内容并整理听课笔记,看似费时,实际上却是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极好方法。

另外,可以采用几个小办法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力:

自我提示法。你可以在自己手上栓一个橡皮套,不专心的时候使劲拉一下,提醒自己集中精神;还可以写一个警示条贴在铅笔盒里,如:好好听讲,不准溜号!时刻提醒自己,很管用呢!

自我奖罚法。如果自己上课专心了的话,就可以小小地奖励自己:看一会电视或听一段音乐等。相反,如果分心了的话,就应该惩罚自己去做不愿做的事情。

第3篇:心理学整理的笔记范文

认知心理学认为,组织过程是一个重要的编码过程,通过这个过程,那些不连续的、个别的项目依照它们之间特定的关系被组合成更大的单位(Ellis&Hunt,1993)。在学习过程中,“组织”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使学习环境有条理、有秩序;二是将所获得的信息条理化,以便更好地理解、处理和记忆信息。

认知心理学对“理解”的定义是:对听到的和读到的材料进行积极的组织和详细阐述的过程,还认为,记忆是“组织和详细阐述的产物”。由此可见,“组织”是理解和记忆过程的一个典型特征。理解过程中的一个基本步骤“信息推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文章中的各种观点联系起来和组织起来,而记忆过程就是围绕中心思想组织内容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将“组织过程”理解为“有组织结构的信息群”,特别是阅读理解的图式理论中图式指的就是人们关于各种观念、事件和知识领域的较大的有组织结构的信息群。组织过程对记忆的好处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将分散的信息组织成一个整体可以减少需要记忆的项目的数量,以提高记忆的效率,另一方面,在解码过程中被组织成整体的单位,在被重新提取时包含了整体中所有的个体信息。

语言学习策略中很多策略都包含组织过程,他们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学习。Oxford(1990)将语言学习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与阅读相关的有直接策略中认知策略的一部分,如分析、推论、概括和标示记号,还有间接策略中大部分的元认知策略,如回顾联系以往的知识,调整注意力,计划、安排和组织学习,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等,这些包含组织过程的策略,均被称为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对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影响,运用组织策略,学生可以根据上下文线索猜测词义,并且结合文章情境记忆词汇,还进一步了解某个词的用法和使用的情境,从而增强他们对词汇的理解和驾驭能力;运用组织策略,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对文章的内容和观点进行整体或局部的概括,从而增强他们的概括能力;运用组织策略,学生可以提炼出主要的、关键的书本内容,然后再以系统的方式将文章中关键和重要的信息更加有效地保持在记忆中;运用组织策略,学生还可以进行逻辑推断,从而训练和发展自己的分析推断能力。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实践中,一般没有通过教学训练使学生掌握有效的组织策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方式普遍过于机械化。本文对重庆的几所中、高职学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优等生和后进生对组织策略的使用进行了统计,初步探索了优等生和后进生在组织策略的使用上的差别。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参加该调查的是2007级的文、理科学生,他们来自重庆市四所中、高职业技术学校的326名学生。这四所学校是重庆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化医技工学校、巴渝职教校和重庆财校。年龄16―20岁有234人,占总人数71.8%;20岁以上有92人,占28.2%。

2.调查工具

问卷共分二部分:一是个人情况简介。以填空和选择的形式完成,包括性别、年龄、专业班级和目前英语成绩水平。二是组织策略调查。采用的是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七级的组织策略专项调查。问卷采用句子陈述形式,每题5个选项:这种做法完全不适合我的情况、这种做法通常不适合我的情况、这种做法有时适合我的情况、这种做法通常适合我的情况、这种做法完全或几乎完全适合我的情况,分别转换为分值1、2、3、4、5。要求学生选择和自己实际学习情况相符合或相近的选项,在相应的数字上打对号。为了保证学生最大程度的合作,问卷指导语非常礼貌地告知受试者该研究项目的严肃性和研究的意义。

3.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问卷由教师在课上发给学生,完成后当场收回。共收回有效问卷326份,其中优等生问卷17份,中等生问卷101份,后进生问卷208份。分别统计出每个学生选择的组织策略的6个项目得分后,然后将调查数据整理之后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对组织策略选项和性别进行相关分析。

三、研究结果

优等、后进高中职学生在英语阅读组织策略的使用情况

表中的组织策略:1.指借助联想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2.是利用推理和归纳等逻辑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3.是总结所接触语言材料中的语言规律并加以应用;4.是在学习中,善于抓住重点,做好笔记,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5.是在听和读的过程中,借助情景和上下文猜测词义和推测段落大意;6.是在学习中借助图表、组织结构图等非语言信息进行理解或表达。

从表中可以看出,优等生在英语阅读组织策略上的使用平均数在2.71―3.35之间;后进生在英语阅读组织策略上的使用平均数在2.51―2.88之间。优等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最常使用的组织策略是在学习中善于抓重点,做好笔记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以及借助情景和上下文猜测词义和推测段落大意;而使用频率最少的是借助联想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后进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最常使用的组织策略是在听和读的过程中,借助情景和上下文猜测词义和推测段落大意;而使用频率最少的则是借助联想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总结所接触语言材料中的语言规律并加以应用。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优等生对组织策略的使用明显高于后进生;而优等生和后进生都较薄弱的是借助联想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即说明优等生和后进生的联想能力都比较差,这也与中国教育体制偏向教导学生死记硬背有一定关系。而优等生善于抓重点,做好笔记,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归纳的策略则显示出优等生较后进生而言,利用课堂时间的能力更强,学习习惯更好。优等生和后进生都最常使用的在听和读的过程中,借助情景和上下文猜测词义和推测段落大意说明优等生和后进生借助语境推测的能力都较强。

四、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所调查的326名学生中优等生对组织策略的使用明显高于后进生。本次调查研究也给了我们启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组织策略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最有效地利用组织策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Oxford,R.,M.Nyikos,M.Herman.Vive la difference?Reflections on sex differences in use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J].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88,(21):321-329.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4篇:心理学整理的笔记范文

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我们收益一生

团结、协作,勤奋、好学,争创一流

一、思想:

1、集中精力,专心学习,争取优异的学习成绩,以回报自己的付出、无悔于自己的美好年华;回报自己的父母、回报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全身心的呵护;回报社会、为我们的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2、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不侮辱他人,不强拿强要别人东西,相互宽容谅解,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心理学习环境。

二、学习:学会学习。

1、

认真听讲,及时整理笔记,按质按量地完成作业;

2、

积极主动地复习、预习、请教、探讨和总结 ;

3、

有计划地阅读一些健康有益的书刊和报纸,注意做读书笔记。

三、纪律:

1、

课堂纪律:声声入耳,字字入目;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

2、

课间纪律:不追逐打闹,大声喧哗。

3、

两操纪律:快、静、齐。

4、

就餐纪律:文明礼貌,不浪费。

5、

宿舍纪律:讲公德,不影响别人休息。

6、

其它

五、卫生:教室----保持,环境----全面,宿舍----彻底,厕所

随地吐痰、乱拢垃圾都是一些及不文明的行为习惯。

四、生活:

1、

宿舍物品,教室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2、

注意饮食卫生,少吃或者不吃凉拌菜。

3、

第5篇:心理学整理的笔记范文

作者:吴富微

物理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学好物理既要以数学为基础,又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的能力。因此,有很多同学都感觉学好物理很难。但我认为物理固然难学,但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抓住物理的特点,这门学科就一定会学好的。接下来我就从这两方面谈谈我个人的想法。

一、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一是预习,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预习。在每次上课前,抽出一段时间(没有时间的限制,长则20分钟,短则课前5分钟,重要的是过程)将知识预习浏览一下,一则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课上所要学习的知识,做好上课前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二则可以使我们明确课堂的重点,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难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听课。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预习可以培养锻炼我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我们应该逐渐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第二是上课,上课时我们学习的中心环节,分为三部分:首先主动听课是能够根据老师讲课的程序主动自觉的思考,在理解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难点和重点进行推理性的思维和接受;其次,注意课堂要点。上课时,我们应有意识地去注意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将主要精力放在重点知识上的。对于难点,则可能因人而异,总之,我们要做到“会听”且能听出门道。最后,是记笔记。上课要做好笔记,但也应牢记:听课时主要方面,记笔记是辅助的学习手段。笔记中我们要记的内容应该有:记课堂重点,记课堂“灵感”等等。总之,我们应该有摘要,有重点地记。

第三是复习,复习的方法我们可以分成以下两个步骤进行:首先不看课本,笔记,对知识进行尝试回忆,这样可以强化我们对知识的记忆。之后我们再钻研课本、整理笔记,对知识进行梳理,从而使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形成系统。另外,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表明:只是在学习最初的两三天内遗忘是最快的也是最多的,所以,我们对知识进行及时的复习也是战胜遗忘的需要。

二、抓住物理的特点

第一,要切实学懂每个知识点。懂得标准是每个概念和规律,且能回答出“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问题;对那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识,要能说出它们联系和本质区别;能用学过的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一些具体的物理问题。

第二,学习物理,要掌握物理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中学的物理规律并不多,但物理现象过程却千变万化。只掌握基本的概念和规律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

第三,阅读适量的课外书籍,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实践表明,物理成绩优秀的同学,无不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因为不同的书籍,不同的作者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阐述问题,阅读者可以从各方面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学到很多巧妙更简捷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总之,物理学科本身具有无穷的魅力,只要学习时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抓住物理学科的特征,就会有所收获,要坚信“天冈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6篇:心理学整理的笔记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课堂笔记策略 现状

一、引言

做课堂笔记是大学生在听课中常用的学习策略之一,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大学课堂信息容量大,体系繁杂,做笔记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主动思考,促进记忆和理解。学生记笔记的过程是一个由感知转化为联想、分析、综合,再转化为文字表达的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1]。而笔记策略则是学习者为了帮助理解和记忆,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记录运用的外显而具体的技能,它综合了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关于做笔记的策略,美国心理学家迪瓦因在文中讨论了眉批、画线、总结和列提纲等一般的方法[2]。还有学者从认知策略的角度将常见的笔记技术分为一般的笔记方法(原话记录)、划重点、摘要、知识提纲与框图[3]。我国学者胡进在其研究中比较了三种课堂笔记技术的生成效应:传统的记笔记方法,线性技术和矩阵技术,结果发现,线性技术、矩阵技术的生成过程发生在记笔记的过程中,而传统记笔记方法的生成过程只能延迟发生在复习笔记的过程中,并且前者的生成效应明显优于后者的生成效应[4]。

那么,大学生经常采用哪些笔记策略?处于何种水平?他们如何看待笔记的作用?不同性别、专业的学生的笔记策略是否有差异?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在对54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并比较了大学生记笔记策略的特点。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随机取样法,抽取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共600名,对其当即发放问卷当即收回,剔除废卷,得到有效问卷542份,其中男生281名,女生261名;大一151名,大二173名,大三156名,大四62名;文科136名,理科131名,工科91名,艺术68名,医学116名。

2.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笔记策略调查问卷。编制程序和方法如下:先通过文献检索和个别访谈,分析笔记策略的构成;再根据开放式问卷和深入访谈了解学生在不同学科的课堂笔记的实际情况,对大学生的笔记策略形成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确定调查项目,编制问卷。再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在同一时间进行预调查,征询学生的意见,并根据结果对一些易产生歧义的题项进行修改;最后形成正式量表。该问卷共35题,主要了解大学生做笔记的原因、不做笔记的原因、做笔记的策略、对笔记的课后整理等方面的情况。

三、大学生课堂笔记策略的现状分析

1.大学生做笔记的原因

当问到做课堂笔记的原因时,大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有助于掌握课程内容,集中上课的注意力是次要原因,应付老师是大学生做笔记的最不重要的原因。至于有的大学生为什么不做笔记,排在第一、二位的原因是:老师的讲课速度快,教师讲课逻辑乱及书上有现成的内容。

当问到“你会选择哪些课程做课堂笔记”时,排在第一位的是专业必修课(占75.8%),其次是专业选修课(39.7%)、公共必修课(30.3%)和公共选修课(15.1%)。由此可见,学生是根据课程的重要程度判断是否需要做笔记的。

2.大学生做笔记的策略

当问到做课堂笔记的具体策略时,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做笔记常用的策略是采用符号标记和在书上做眉批,其次是用不同颜色的笔突出重点,而夹纸条、做背诵书签、列学习提纲是大学生较少用到的策略,由此可见,大学生做笔记策略水平是较传统的,较浅层次的。

当问到课堂笔记都记些什么时,调查发现:划重点并补充板书和摘抄重点是大学生主要的笔记内容形式,而完全照抄板书和只划重点是较少用到的笔记内容形式,很少有学生的笔记只记各级标题。

进一步比较发现,女生更多运用在书上做眉批、符号标记和用不同颜色突出重点的策略做笔记,而男生更多采用复制同学笔记和老师课件的策略。这可能与男女生的性格差异有关,女生的性格较细致谨慎,掌握的记笔记的方法更多,记笔记相对更有效。

专科生较本科生更多运用做眉批、符号标记和用不同颜色突出重点的策略,这可能是专科生的基础知识相对本科生较薄弱造成的,所以他们更需要运用各种笔记策略提高学习效果和促进自身进步。

另外,本研究发现,医学院学生更多运用做眉批、符号标记和用不同颜色突出重点等策略做笔记,而艺术生运用的笔记策略最少,他们更愿意采取复制的方法。可能是医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他们需要学量的知识理论,这就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使用各种笔记策略以免遗漏重要内容,而艺术生更多的是关于特长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另外,一些艺术生出现重技能轻文化的倾向,对文化课缺乏学习动机,因此不愿意做笔记。

3.大学生对课堂笔记的认识

关于大学生对课堂笔记的课后态度,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课后会整理笔记,但仅仅是为了让其工整清洁,而很少“删除不合理内容或增补重要知识点”和“跟同学交流以进一步完善笔记”。也就是说,课后大学生对笔记仅仅进行简单的整理,缺乏深层次的认知加工。

对于课堂笔记,只有9.4%的学生经常复习,51.7%的学生偶尔复习,说明课堂笔记的利用率非常低。

关于课堂笔记的保存期,有22%的学生只保存到期末考试结束,10.7%的学生保存到该学年结束,25.5%的学生保存到大学毕业,37.1%的学生会长期保存。这似乎说明多数学生记课堂笔记的主要目的是应付考试。

四、对大学生笔记策略的思考

一般认为,影响学生记笔记的因素有三个:教师的讲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状况和学生的特征[5]。首先,教师是学生课堂记笔记的重要信息来源,教师时常变化的讲解如讲课速度、板书质量等,决定着学生记笔记的效果;另外,学生记笔记的方式跟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有关,只有当教师呈现的内容稍高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时,学生记笔记的效果才最好,太难或太易的内容都不利于记笔记;最后,学生已掌握的记笔记的方法也制约着记笔记的水平。这充分说明,要提高学生记笔记的能力,教师恰当的授课内容和讲解方法是前提,学生掌握充足的笔记策略是关键。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的课堂笔记策略不容乐观,这与樊素芳等的研究结果[1]一致。多数大学生都会记笔记,但是经常采用符号标记和在书上做眉批等简单的策略,可见,大学生的课堂笔记策略是较传统、较浅层次的,只进行了初级思维加工。记笔记是学生课堂思考的外显形式,是对教材内容的二次加工,能帮助学习。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记笔记的同时,应根据学科的性质、课程的难易程度、上课的速度等,给予相应的指导,教给学生记笔记的方法,掌握高层次的、新型的做笔记策略,提高学生记笔记的能力。尤其要加强对艺术类学生和男大学生的笔记策略的指导。

和其他学习策略一样,课堂笔记策略是可以通过培养提高的。课堂笔记的培养可分为两项基本技能:记录和修改[6]。学生首先要掌握记录的方法,在对笔记修改的培养中主要教给学生一些笔记的修改策略,如画线、注释、质疑、查找和补充资料等[6],修改策略实际上体现了学生对笔记的元认知监控能力。这充分说明了复习和修改对记笔记的重要意义。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学生希望通过记笔记提高知识的掌握效率,但课后很少整理和复习笔记,记笔记有时流于形式,课堂笔记的利用率比较低。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如何让学生认识到笔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记笔记的动机,如何学会修改课堂笔记,还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樊素芳,樊琪,陈洁.大学生课堂笔记策略现状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1):70-74.

[2]周谦.学习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3]朱蕾.高中学习笔记策略及其辅导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8-9.

[4]胡进.大学生记笔记策略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9,(4):377-378.

[5]孙继民.记笔记研究的理论模式与实践[J].外国教育研究,2004,31,(8):26-29.

第7篇:心理学整理的笔记范文

1知己知彼,出奇制胜

开学初,我对所任教的学生进行全面了解、综合分析,主要将其分两大类:学习型和厌学型。一个班的厌学学生尽管是少数,但破坏力相当大,如果教师不能及时纠正某些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许将会严重影响以后的正常课堂教学秩序,也会传染更多的厌学情绪。因此,我会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态度对待。一些学生认为思品课教学“枯燥无趣”、“学而无用”,他们趁机鼓噪,故意捣乱。学生越是制造矛盾,作为教师越要保持冷静的心理素质。首先,了解“双差”学生的思想状态,多数“双差”学生是因为听课没兴趣而被困在教室,他们压抑、厌烦,寻找机会制造矛盾,发泄情绪。因此,对待这种“双差”学生,我做好充分准备,精心备课,整理材料,把当年一些热门、大家都关心的、特别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一些话题,如“整治低俗网络文化”、“维和部队”等,通过多媒体等手段作一个简单、全面、综合的介绍,引发学生学习九年级思品课的兴趣。

我不仅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博学多才的良好的教师形象,而且调动学生对国情教育的好奇,转移“双差”学生的注意力,减少矛盾的发生。“心理战”制胜的一关是打响第一炮,它为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争取了主动权。其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知识的引导者,课堂上的主角是学生,教师应设计相关的教学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参与活动。例:如何认识校园网络文化?如何理解“双百”人物评选活动?明星改国籍是否爱国?什么是爱国行为?什么是民族精神?通过这些学生好奇且有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讨论,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在众多学生中,会出现一些对学习无法提起兴趣的人,会在教学活动中故意讲话、捣乱、破坏课堂纪律、干扰他人上课。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利用班上的正气打压邪气,利用学生舆论的压力,这类学生不想被他人孤立,于是停止制造事端。渴望在同学中表现自己、认同自己的中学生心理特性得到充分的利用。

2投其所好,投桃报李

第8篇:心理学整理的笔记范文

关键词: 初二学生 物理 笔记方式 学习效果 影响

1.问题提出

记笔记(note taking)是将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记录以促进理解和记忆的方法,是学生听课和阅读时普遍使用的学习策略。围绕记笔记活动本身来探索记笔记学习效果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记与不记[1];2.记笔记的技术类型(主要涉及传统型、线型和矩阵型)[2];3.提供辅助的类型(主要涉及提供的先行组织者类型和提供的笔记细节的多少等)。这些实验室研究往往是通过录相视频方式呈现授课,学生并无相应的学习材料。但在真实课堂中,学生在听教师讲课时,可以边看教材边看教师板书边记笔记,即,一听、二看、一记。学生在真实课堂中记笔记,可以在专门的笔记本上记,也可以在书上记(如划线、做符号、补充词语或例题等);笔记可以全部写在书上或笔记本上,也可以部分写在书上或笔记本上。那么这些不同的笔记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会有什么影响呢?

为此,本实验将笔记方式分为四种:只允许记在书上,只允许记在笔记本上,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部分记在书上、部分记在笔记本上和不记笔记。以上四种水平分别对应四个被试组:书上组、本上组、兼有组和不记组。以初二学生为被试,在真实课堂条件下,研究四种笔记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2.实验方法

2.1被试。

随机选取江苏省镇江市某县级市区初级中学初二年级一个班的全体学生作为被试,共53人,均龄12.96岁。其中男生27名,女生26名。

2.2材料。

师生所用课本为2007年苏教版初二物理教材(8年级上册),学习内容为《4.1光的折射》;学生记笔记所用工具;一份《4.1光的折射》的测试卷,该试卷由两位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的高级教师共同拟定,并经过预测修订,包含回忆测试题6题,近迁移测试题2题,远迁移测试题1题。

2.3程序。

2.3.1步骤

实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分组阶段。将53名被试按物理成绩和性别分层分为四个组,随机分配到书上组、本上组、兼有组和不记组。第二阶段为听课记录阶段,时间为一节正常课时(45分钟),每组学生根据各组的要求记笔记,课后不回收笔记。第三阶段是测试阶段,实验课结束后,休息10分钟(正常课间休息),学生进入教室进行测验,同时采取措施保证学生之间没有交流,确保测验成绩的真实性。

2.3.2计分

回忆测试题,每题正确计“1分”,错误计“0分”;近迁移和远迁移测试题,每对一步就计“1分”。两位初中物理高级教师独立计分,对差别显著的地方,重新商议达成一致,并求出评分者信度。

2.4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对最近一次物理测试成绩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四组不存在显著差异(F=0.083,P=0.969),表明四种记笔记方式被试先前组物理成绩相当。

由表1可知,四种记笔记方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4.分析与讨论

4.1真实课堂条件下,初二学生是否记物理笔记,以及记笔记的方式对学习效果没有影响。

先前的研究表明,讲课速度是影响记笔记效果的直接因素,当材料呈现速度过快或信息密度过高时,记笔记活动与集中精力接受需处理的知识活动相矛盾,记笔记会妨碍有效的编码。在材料呈现速度过慢或信息密度过疏时,不论记与不记,学习者都会自然地进行加工编码。只有在中等呈现速度或被试自定步子的情况下,记笔记对学习才有积极影响[3]。而在真实课堂条件下,教师语速往往都很适中,信息呈现都存在冗余现象;讲课都经过精心设计,特别是对有经验的教师,他们的授课大部分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分析透彻;特别是对物理这门学科,大部分现象、概念和规律等知识都是通过实验观察总结得到。因此,初二学生在物理课堂时间内仅仅听课就足以掌握所能掌握的内容,记与不记笔记对学习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即刻的促进作用。再加上有详细的、精心编制的教科书的辅助,记笔记方式也对学习没有产生明显的即刻的促进作用。

4.2真实课堂条件下,记笔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外部贮藏功能上。

真实课堂条件下,是否记笔记,以及记笔记的方式对学习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在课堂时间内记笔记是没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对于少数注意力差的学生来说,记笔记可以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对于更多的学生来说,记笔记可以记下当时听课的重要内容、教师的总结及个人的思考,防止遗忘,为以后整理笔记或复习提供正确完整的信息贮备。

4.3提高学生记笔记技术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工作。

记笔记对学习效果没有产生影响,可能还存在另一个原因:学生记笔记的技术较差。Kiewra等指出记笔记既可能产生生成功能又可能产生非生成功能,关键取决于记笔记活动的质与量[2]。而初二学生记笔记大都复制教师板书,处于低水平的信息加工能力状态,因此,提高学生记笔记技术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工作。

参考文献:

[1]Keiichi bined effects of note-taking/reviewing on learning and the enhancement throung interventions :Ameta-analytic review.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6,26,(3):459-477.

第9篇:心理学整理的笔记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 课后整理 补充 归纳 拓展

高三是冲刺高考关键性的一年,教师和学生都非常认真。英语教师更加重视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则争分夺秒,整天埋首于各类“真题”、“模考”中,忙得不亦乐乎。但是,在高三这样一个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全面考查的阶段,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归纳和拓展,要求学生能切实有效地做好课后整理正是其有效载体之一。

我所说的课后整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选择的摘录、分析、归纳、概括和综合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将所学的知识吸收、消化并进行重新整合的一种创作性的学习活动。适时有效的课后整理对高三的英语教学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许多英语成绩不理想或者不拔尖的学生,我们不能对其一味地指责。事实上,他们学不好的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过多地依赖老师和参考书,缺乏独立思考和钻研的能力。对半知不解的重要知识没有认真地分析和理解,对一些块状的专题知识也没有梳理和重整,所以他们的英语学习是毫无体系可言的。通过整理,就能使分散的知识变得集中,使零碎的知识变得完整,是杂乱的知识变得有序,进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个人特有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当然,要求学生进行课后整理必然会冲击相应的坏习惯,所以教师要正确得引导和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课后整理并不是简单地将课堂笔记重抄一次或者是把练习中的错题“搬”到错题集中,而是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对各个知识模块进行分析、对比、取舍、归纳和拓展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必须摄取大量的知识信息,然后按一定的顺序分门别类 ,如词汇专题、语法专题、文化背景知识专题、书面表达专题等等。有些学生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将老师平时在课堂上零星提到的各种单词记忆法结合自己的摸索,归纳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又妙趣横生的方法来,如构词法、联想记忆法、反义近义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分类记忆法等。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法,不但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词汇,也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不断摸索其他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大大地促进了理解、记忆、推理等一系列思维能力的培养。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后整理呢?

2.1 课堂笔记的整理。俗话说,“心记不如带墨”, “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老师在课堂上把课讲得再清楚,如果学生不记下来,过些时候也会忘记。记笔记是对信息筛选、浓缩的过程,是记忆的扩大和延伸,有利于锻炼思维,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提高浓缩信息的加工能力。要做好课堂笔记,学生的思想必须高度集中,紧跟老师的思路,使自己处于动脑、动手、动耳的最佳学习状态。笔记内容要注意重点、难点、疑点和新观点。听课笔记可以记在课本上、练习上、卷子上、甚至是纸上,可以字迹潦草、杂乱无章。但是课后,学生必须对自己的笔记进行整理,以起到即时巩固课堂内容的作用。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的记忆遗忘规律指出,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长时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其次,通过整理,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记录重难点知识并及时修改、补充、查阅和拓展相关知识。只要学生逐渐养成了整理笔记的好习惯,不但能对听课内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而且通过及时地巩固、积累知识,对培养学生能力也大有好处。

2.2 练习错题的整理。做错题集是许多英语教师要求学生养成的一个号习惯。一般学生都只是把作业、练习、试卷中的错题摘录在一个特定的本子上,然后分析句子结构或选项,说明错误原因。开始的时候,许多学生会觉得这是浪费时间,还不如省下时间多做几道练习。这是,教师就要及时开展学法指导,首先要纠正一个误区――只做单项选择题。单项是很重要,但完型、阅读也应是做错题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对于阅读中的错误,更是要从整体思路及方法上找出原因。作单项也要讲究方法,如四个选项中能轻易排除的选项就不必抄上去;考查句子结构分析的,直接用括号、划线等标在题干上等。完形和阅读主要整理思路,在文中找出相关信息,理解为什么做错了即可,而其中的重要语言点和常用的课外词汇就必须摘录到整理笔记中。错题集的整理能促使学生再次反思和检查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明确问题存在的根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块状专题的整理。高中英语教学所要求的语法项目在高二时就已基本学完,高三是全面综合复习的阶段。许多学生在初学某个专题时,由于内容集中、训练时针对性强,所以能比较清楚地掌握该块知识。但是一到综合考查时,他们就往往思维混乱,抓不住考点。这和学生平时没有将专题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类、比较和强化有很大关系。比如说,从句就有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三大块。名词性从句有分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四大类;定语从句有限制性和非限制性之分,又有只用that、只用which、关系词省略等各种情况;状语从句也有时间、地点、条件、原因、结果、目的、让步、比较、方式等各种类型。如果学生不把每一块专题进行归类整理,分析研究,比较区分,对各种语法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联系,查缺补漏,以形成一个系统的语法概念的话,他们很难在高度综合的高考中通过这些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