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作为一种教育机构,一方面是提供学习的物质场所,另一方面是能够折射出教育价值的精神领域。学校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是在文化层面,学校已成为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领域。关于文化的解释有很多种,从不同角度进行诠释,其内涵也不相同。美国文化人类学家Klobe和ClarkHong的文章《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剖析了众多的文化概念,他得出的结论认为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是文化的根本,其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同样的,能够做到对一所学校及其师生的发展、生活施展全方位影响的价值观是学校全体师生都认同的价值观。它左右着主体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向,是各个主体行为的规范标准。所以正如有些学者所说的,理解一所学校的价值观是会意这所学校文化的一把钥匙。学校文化的建设,最重要的是要反思与重构其价值观。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时代挑战
美国学者华勒(W.Waller)在1932年率先使用学校文化一词。他认为学校文化是在学校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学校文化不像书本上的以各种文字符号或非符号形式保存下来的知识,不能以学科课程的方式编制其内容,也不能像斯宾塞提出的“为我们美满生活作准备”而进行储藏。学校文化的教育功能是引领学生树立对自己和他人的积极的、理智的、富有激情的、持续超越的立场和作为。学校文化是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快速发展,学校不能将这些变化拒之门外。文化只有有了现实土壤的滋养,才能培育超越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创造新的学校文化。由于我国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原来的主导传统观念遭受强烈挑战,随之而来的各种文化观念进行着激烈冲撞。为了提高就业筹码、获得好的就业岗位,大学生在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提高学历、考各种证书等。这种短浅的唯利的价值观念进入到了学生的思想中。在当下的学校文化形态中,教育的功用就体现在协助大学生顺利通过各种考试、博得单位提拔、走向一所梦想大学、得到一份好工作、取得丰硕的生存物资。基于这种学校文化的积淀,学生产生了一种判断教育价值的心理倾向和惯性,失去了对价值的深思、反思能力,乃至迷失自己的真正需要,而是异化成从“有没有用”这个单一方面评价一种学习活动,学习成为一个类似技术工的反复操练,而失去了其内在的教育内涵。其实利与意义并不是非要舍弃一方,在现实生活中,二者都展示了各自的作用。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引导他们辨识财富、生命及意义之间的内在关系,辅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观。现在的社会是开放的,使得国外各种文化顺畅地浸漫到各个方面。异域文化的渗入推动了我国文化的发展,加速了现代化的速度。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年轻一代热衷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节日,而对本国的民族文化日趋淡化,甚至以“洋”为荣。长此以往,有可能出现民族文化发展受阻甚至文化的殖民化。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加强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要引领学生认知和感悟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一个文化培根问题。这是一个民族文化繁荣的问题。首先要转变学生对外来文化贪恋和迷信,然后培养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体悟,建立民族文化自尊,加强民族文化自信,唯有如此,在真正面对外来文化的浸染时,才会辨其真伪,真正吸取有益于我国文化成长的营养,提升和拓展我国文化的持续发展力与创造能力。学校文化是在连续不断的时间和空间中发展、成长,必然包含不同的时空互动与碰撞。现代与传统的交织和纠缠是现代学校文化一个十分凸显的景观。现代的年轻人过于冲动地拥抱当今文化,越来越疏离传统的经典。从发展的角度看待现代与传统“纠葛”存在,为现代人展示了充足的资源和繁杂的多种可能性,也再现了缺少对传统文化文明的深究和活化运用,对现代文化的理解和“我化”的不足。如何让传统经典文化折射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体验,悄无声息地印刻在中国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的头脑中,是一个紧要却又持久的问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
高师院校培养的是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在外部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的文化习惯面前,迫切需要学校走出复杂的现实状况,促进学校文化的转型和重构。重新建构新学校文化,必然要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把握当今社会最先进的精神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科学特性和价值特性,浓缩了文化的精华,学校文化的建设应当遵循这种先进价值观的要求,它理所当然地成为校园文化重构的基本指导思想。它是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实事求是地反映我国社会在当今时代的精神诉求,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研究我国社会发展的最前沿的理论成果;同时,体现社会主义人文关怀,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生活实际,是现今中国人的价值实现的最新概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方面高屋建瓴地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理想,另一方面指出了全国人民追求的价值梦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角度道出了自由发展的蓝图,表明了社会主义追求的价值属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全面指出了个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的道德规范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既继承了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也体现着与时俱进,超越了空想与僵化,摈弃了这些不合理因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表明我国在面临各种文化冲突中的坚定立场,,消除分歧,赢得一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既强调了个体“修身为本”的传统,也包含着在市场经济中个体要遵循的道德新要求。由此可见,我国当今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精神就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追求,在这种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建设的学校文化会创造出更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的环境。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学校文化建设
(一)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一所学校的发展定位、培养目标、教学管理理念、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在进行学校文化建设中,如果能自觉提炼出表达清晰的指导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而它会辐射到学校各个方面的改革,提高学校文化建设的综合效益。这就意味着学校要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在综合考虑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办学定位以及时代需要的基础上,为保证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首要的是重新提炼出符合学校目标定位和优良传统的新式核心价值观。学校核心价值观不是某个领导的办学观点和价值观,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认可和尊重的价值体系。所以,要形成核心价值观,必须弄清楚不同个体的价值观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对各类符合时代和教育要求的价值观进行总结、凝练,整合为核心价值观。提炼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在方向上一定要与社会的核心精神以及我国对学校发展定位相符合。在具体的落实中,各校需要适当考虑本地、本校的具体条件。它主要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生成。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各级领导组织团队,基于学校所拥有的历史文化价值理念,如尊师重教、脚踏实地、勤勉等,结合当今社会重新阐发其当代价值,针对自身学校文化中缺乏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吸纳新文化以更新和丰富学校文化,讨论确定一所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一般而言,是学校领导群体就学校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教学改革和教师发展等重要问题提出基本的观点,然后全体教职工交流讨论并收集相关建议,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正,提炼成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还可以结合学校的其它形式使价值观深入师生。一是校训,二是校歌,三是校规。
(二)构建学校文化的总结构
学校确立的核心价值观是学校进行统筹规划的指南针。为了使学校师生深入的理解校园文化,根据已定的方针建立关于学校文化发展的近期和长远目标。只有准确把握了学校文化“血脉”和精神特质,才有可能充分地展现学校的特色与个性。在确定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后,接下来就要考虑学校文化通过何种方式在哪些方面呈现的问题。学校组织人员进行研究,使得价值观渗透到学校的各种制度当中,进入学校师生的日常行为中。学校的各项内容如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制度、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制度、师生日常行为规范体系等应根据相应的核心价值取向进行改革,使之符合学校文化发展的理想。为确保学校文化发展的顺利进行,学校要通过制订系统的教学、管理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制度为其保驾护航。学校在执行制度时,必须按规则办事,必须采取公平、合理、正当的方式,确保学校制度实施的公正性。学校在具体实施制度的时候,应该实行“平等”制度,不能因人、因时而异。
(三)实现新文化追求的实践层面
座谈会由《基础教育参考》杂志主编陈海东主持,教育部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展涛和北京市丰台区副区长狄涛致欢迎辞,其后与会嘉宾踊跃发言,分享了他们各自在促进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完善当前基础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思考、做法与建议。现将发言要点集萃如下。
程方平(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要在教育法的建设和督导方面下大力气。
基础教育的改革,应当加强政府责任,而不仅仅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因为它已经从一种行业行为转变为民生大事,转变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是让人民满意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要想做好这件事,应该在教育法的建设,特别是学校法,和督导方面下更大的气力。
第一,基础教育的发展中面临的最为首要的问题,就在于目前的法制建设不全面。《学校法》一直没有出台,甚至在短期内还不能出台。我觉得,这正是教育法制建设方面一些僵化的体制导致的。缺乏为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法定的标准,必然影响深入发展,因此,应当努力推进这项工作。
第二,加强督导工作非常重要。在督导条例出台以前,地方上的督导比较薄弱,各种问题都没能通过督导这个渠道及时地反应上来。事实上,督导肩负着帮助政府和民众来促进学校规范发展的任务,只有健全相关法律,督导才能有充分的依据,从而发挥其真正的价值。这次督导条例出台后,教育督导机构应从教育主管部门转移到人大这个体系,这样能够帮助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政府更超脱、更有效、更得力、更方便地解决教育体制中的实际问题。
尽管在基础教育或者义务教育这方面的治理确实比较复杂,牵涉面很广,但如果通过法制建设,规范各方面的责权利,一些长期解决不好的问题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孟繁华(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教育综合改革的落脚点应聚焦在转变教育发展范式上。
第一,教育治理是区别于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教育治理主要包括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机制复合化、治理手段多样化和治理目的重视价值理性几个特征。现代社会对人的观念经历了以人为成本、以人为资源和以人为本三个阶段。以人为本阶段自然就要求以人与自然统一的生态和谐发展为核心的新的发展范式。
第二,从对教育效率的追求到对教育公平的追求,要求转变教育发展范式。应当摒弃那些以教育之名、行负教育之实的行为,基于教育公平的核心价值,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在他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第三,作为治理体系下的教育实践的学习共同体,强调师生之间通过积极的合作与平等的对话,强调多元参与、共同完成知识和意义的建构。我们的社会必将成为学习型社会,这一社会也必将由无数学习共同体构成,这些共同体将会在更广泛的视域下为知识的获得与创新开辟新的路径。
李永生(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委主任): 八项改革综合推动门头沟区学校治理现代化建设。
一是破除干部终身制,实施“干部任期制”。 二是破除学校副校级干部教委任命制,实施“逐层岗位竞聘制”。 三是破除干部选拔论资排辈制度,鼓励年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四是破除学校传统的教师任用制度,实施教职工竞聘上岗制,变教师“单位人”为“系统人”。五是破除教职工传统的劳动分配制度,实施岗位绩效制,实现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六是破除“九龙治水”的教研体制,实现教师进修学校“研训一体”,探索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变革。七是破除单一行政督导体制,建立教育日常巡视制度。八是破除单一行政考核体制,引入第三方评估,探索管办评分离机制。
钟灵(北京市丰台区教委副主任):学校治理结构改革要特别关注四个“摆脱”。
在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学校治理结构改革的核心就是要解放教育生产力,改善现在的教育生产关系,让我们的学校能够在更加适合于发展的外部环境中,产生其自身内部的变革,从而真正实现教育质的提升。对于学校个体的内部而言,如何通过治理结构把内外环境和内外各种关联性更好地、科学地建立起来,有四个方面特别需要引起关注。
一是摆脱对教育的功利性追求,回归教育的育人性和社会性。学校内部治理结构,需要从教育思想的正本清源来入手,引领学校建立更加科学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只有价值判断非常清晰的学校,才可能在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过程中,达到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目的。
二是摆脱学校治理中的官本位,改变以管理为核心、与现在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追求不相适应的学校治理结构,重新定位,实现教育者的价值而非管理者的价值。否则,学校的行政化必然使得办学思想和办学价值很难自主、科学地建立。
三是摆脱人治的不确定性,加强学校的民主治理。学校的均衡优质发展除了优秀的校长,更要从制度的层面进行设计。一方面,要放权给校长,让其行使应有的自主管理的权力;另一方面,要用制度约束校长,使之能够在民主的框架内合理地履行责任。
四是摆脱决策执行和监督的不清晰,做到责、权、利的进一步明晰。实行管、办、评分离,不能一味地强调学校的办学自,而忽略了教育行政或者督导以及其他一些监督权力,从而形成更加科学的管理机制。
管杰(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校长):方庄教育集群探索区域教育治理现代化。
区域教育问题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对区域教育现代化治理模式的探索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随着丰台区在北京市率先进行教育集群发展模式改革试验,方庄教育集群成为北京市最早建立的教育集群。三年来,集群建设步步深入、不断升级,已经从最初的“抱团取暖”式的、以资源共享为主要功能的初级区域教育共同体,发展到以课程为中心的区域生态教育共同体。又开始了以打通各学段学生的出口、改变区域教育结构为主要任务的现代化区域教育共同体建设,走过了一条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不断地走向成熟的道路,探索出了一种推进区域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新模式。
李英(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教育局副局长):着力城乡教育均衡,提升区域教育品质。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乡人口结构、城乡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影响着城乡教育的发展。四川省蒲江县围绕“城乡均衡、学有良教”发展目标,深入推进教育改革,不断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区域教育品质。
一是以“托管、领办”为办学试点,创新现代学校治理机制。二是以“联盟、集团”为发展路径,创新县域教育治理机制。三是以“法制、民主”为核心理念,创新学校内部治理机制。四是以“家庭、社区”为重要依托,创新社会教育治理机制。
余胜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教育信息化是现代学校教育治理体系的核心特征之一。
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的基本生存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和普及性,技术也在改变我们教育实施的生态环境,它将给我们关注的一些重大教育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信息化分三个阶段,从物的信息化到结构的信息化最后到人的信息化,逐层递阶,教育的信息化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能从制度方面去努力推动信息化的发展,很多难以解决的教育问题或许都能得到解决。
周仁祥(贵州省贵阳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副主任):信息化使得招生考试工作越来越简单。
基础教育治理要现代化,招生工作治理也要现代化。招生入学工作最基本的特点是制度化、信息化、标准化和流程化,这其中信息化是最基本的。基于现代化技术,招生机构能够将信息化作为基础来实现招生考试现代化。网上阅卷、网上录取、网上招生体现了规则公平、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要实现教育公平这个目标,必然要求基础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治理现代化。
此外,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怡海分校校长史德志认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化的思想满足当代教育的发展需要。他结合自己近50年从事小学教育的丰富经历,介绍了北京怡海教育集团和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发展;围绕怎样办好学的问题,着重论述了按教育规律办学这一学校治理改革的基础。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校长余晓灵把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作为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一个核心问题,提出应把高中示范校与初中彻底隔离分开。
江苏省口岸中学校长封留才赞成基础教育高中单设,并呼吁高中教育立法,并强调了学校管理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 核心能力;高职院校;发展
Abstract:Most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exploring the paths for their own development. In the competitiv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some of the colleges have made continuous progresses and some find it difficult to do so. The reason of the success of the colleges lies in its core capability. This core capability contains the ability of recreation and learning,and the optimiz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re capability should be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e , management, system and departments.
Key words: core capability;vocational college; development
学校核心能力是学校管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核心能力成为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核心能力建设也成为高职院校的关键任务。
一、高职院校核心能力的定位
1990年普拉哈德(Prahalad)和哈默尔(Hamel)提出企业的核心能力理论,两位伟大的管理学家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知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普拉哈德和哈默尔还认为,将资源与技能的结合形成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与其他竞争者的显著区别[1]。这对正在发展中的我国高职院校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我国学者周游提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在长期教育活动中积累的知识体系,是学校在教育产品研发、生产和经营等某一个或多个环节上所具有的持续竞争优势能力,且不易被竞争对手仿制的独特能力”[2]。笔者认为学校的核心能力是学校运用其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中形成和积累起来的知识体系,适应和利用环境变化,有效整合学校内外资源,不断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并为社会提供有意义的服务,给教育者、受教育者带来价值提升的特有综合素质,它能为学校提供较大的发展潜力,支持着学校在教育市场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可见,核心能力是学校的隐性能力,是一所学校的优势所在,是一所学校处于竞争有利地位的内在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大批“实用型”、“技能型”的职业技术人才。怎样才能使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高职院校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高职的教育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和发展,合理的教育市场机制有利于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各高职院校面对市场的竞争和选择,要努力去拼搏,去寻找自己的优势,学校才能生存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有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供不应求。同时,这类院校也是家长和学生向往的学校。我们在感叹这些学校取得优良成绩和获得赞誉的时候,得透过学校成功的表面现象,看到他们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在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学校的核心能力。从高职院校的业务关系上,核心能力可以分为与学校内部有关的创新能力、组织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改进能力、学校资源的优化整合能力、有效的执行能力,还有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高职院校的核心能力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核心能力体现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的人才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较扎实的专业动手能力、较优秀的职业素质、较强劲的持续发展潜力的人才;学校能与社会实现良好的对接。
(2)核心能力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或差异性,是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孕育于高职院校的文化中,深深融合于高职院校内质之中,难以被他校模仿和替代,是竞争力各要素中最重要、最关键、最本质的部分。
(3)核心能力是高职院校通往未来之门的关键,能够以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开拓发展。
二、核心能力建设对高职院校发展的特殊作用
核心能力是高职院校的优势,是高职院校竞争优势的支撑。它是高职院校在较长时间里形成的,是高职院校特殊历史进程中的产物,可称之为“管理遗产”。核心能力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战略选择,是高职院校在竞争中获取领先地位的关键性能力。一所高职院校缺少核心能力虽仍可以维持生存,但这样的生存是低级的、没有发展的存续。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的发展将使得没有核心能力的学校必然要被淘汰出局。因此,核心能力对高职院校具有特殊的作用。
1.创新能力建设引领高职院校进入发展的新天地
创新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永恒主题,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人才的组织,其创新能力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管理学的一代宗师彼得·德鲁克曾说,创新意味着为顾客创造新价值和新的满意度。我国的高职竞争市场逐步形成,高职院校的创新价值体现在提升学生(这群特殊的“顾客”)个人的价值,满足他们面向社会与市场的要求,从而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院校才能为学生创造新的价值。具备创新能力的高职院校也为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首先,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要求高职院校有创新能力,有创新能力的高职院校在竞争的环境里显示其优势。伴随着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我国知识密集型的产业逐渐增加,传统的产业结构在优化提升,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因此需要大批高等职业技术创新人才。创新技术人才成为用人单位争取的对象。创新人才需求的竞争,其本质上是高职院校在创新能力上的竞争。要想让自己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高职院校要善于把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与本校特色相融合,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学校才能有所作为,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有创新能力的素质,有较强劲的持续发展潜力。有创新能力的高职院校能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保持和提高自己的声誉和地位。同时,高职院校必须根据产业结构环境的变化,结合自身的内部特点,在学校的相关环节和相关领域,能够发现发展的新方向,产生新思路和创造出新成果,并应用于教学和管理中,从而推动高职院校向新的领域发展。可见,创新能力对于学校提升竞争力和保持学校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高职院校创新的过程也是其发展的过程。以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高职院校加强新的学科建设、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与教育教学质量及科技成果的创新。高校的三大职能是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服务社会是高校生存的基础。高职院校只有坚持走创新之路,服务社会的办学方向,才能不断推进自身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也是面对变化的产业环境和社会需求而进行自我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重视创新能力提升,有助于发展学校优势,提升其办学水平,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2.学习能力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发展,也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改进,才能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是关系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它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学习能力是建立学习型高职院校的需要。传统的高职院校组织模式和管理观念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成为高职院校管理者关注的问题。学习型高职院校的建立是高职院校自身调整适应新形势的迫切需要。而学习型组织关键是学习能力,即高职院校能从自身发展的历程中汲取宝贵经验并能从其他学校、组织获取有益知识,从中受到启发,并通过一定的调整从而运用于新的实践的能力。学习能力是高职院校不断获得新的知识进而采取适应新情景的能力,也是学校不断创新和改进的能力基础。
其次,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建立高职院校的学习文化。学校的学习文化是指学校关于学习方面的氛围、意识、行为模式等,反映一所学校具有继续学习的精神风貌。高等院校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学校的成员必须有学习能力,这里的学习能力是区别于一般的学习,学习能力是侧重强调吸收、创新及应用的能力。教师由单一的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双师型”教师转换,这样,教师的视野更广,发展空间扩大了。同时,高职院校要有民主、自由、宽松的氛围,要有尊重个人特质,强调自我管理的体制,学校成员才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动力与行动,并将所获得的学习能力应用于工作中,并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创新。这样,学校成员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高职院校的学习文化也增强了。
第三,学习能力强的高职院校自身在不断地改进。学习能力强的高职院校在发展中会一直关注自己的发展方向,分析内外环境的变化,有能力从多方面获取改进工作的信息,预测和发现问题,制定科学的方案,解决学校的问题,不断把高职院校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转贴于
3.资源整合、优化及有效执行力与高职院校的发展
学校的资源包括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有形资源是指人力、物力与财力;无形资源是指学校的员工能力、学校的声誉及人际关系等。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化、整合可以提高高职院校资源的聚合能量。高职院校的资源在未整合前,是处于松散状态,学校必须按自身的发展目标聚集资源、调整资源以使资源为学校运行和发展发挥最佳的效益。因此,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是学校的核心能力,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整合、优化可以提高有形资源的利用率。学校物力资源的整合包括对学校现有设施、设备资源的整合。学校的物力资源本身是静态的,但为了使静态的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与高职院校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所要求的活动或任务紧密结合。同时,整合学校资源有利于降低高职院校的“经营”成本。随着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日益加强,高校已经逐步成为一个办学经营的实体。高职院校在经营过程中必须树立成本意识,努力使校内资源运用得更加有效。
其次,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人力资本绩效。人力资源是高职院校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整合的目的是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且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要与时间、任务、岗位要求相匹配。
第三,有效的执行力为高职院校创造新的价值。高职院校资源的整合、优化配置及人力资源的绩效提高都要靠有效执行力来贯彻。通过有效的执行力,高职院校的发展战略得以实现,并且创造了新的资源和成果。
4.环境适应能力与高职院校的发展
适应环境能力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核心能力。高职院校处在社会动态的环境中,本身作为一种开放系统,必须适应内外环境及其需求的变化,求得自身与外界的平衡。在寻求平衡中,高职院校不断地在动态中求得发展。
首先,具有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能力的高职院校,就应当具有灵敏的反馈系统。高职院校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渠道获得信息,敏锐感知政府政策、投资和服务,充分利用其他社会资源,按照政府的政策和市场需求目标来自动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外部环境。高职院校的办学应以就业、市场、社会需求为导向,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不符合社会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坚持“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的方针。在区域定位上,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结合经济发展的态势、科技发展的趋势,开辟新的专业领域,培养实践型、应用型的人才,从而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有效对接。
其次,发展中的高职院校要与强校合作,依托产业办学,从而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与强势的院校合作,能促进发展中的院校分享强势院校的先进经验,在学校管理、师资培训、特色创新等方面快速积累。市场经济决定了现代教育具有产业属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办学要主动适应产业需求,学会用经济学的观点分析教育,管理教育。要依托地方产业办学,学院联袂当地企业及有关部门建立互助、互利的合作关系,以便学院能够紧紧地把握市场脉搏,了解产业发展的需求,能够培养大批企业需要的熟练掌握专业操作技术、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素质全面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够为地方产业服务,就能取得社会的认同,这样的高职院校能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赢得有利的地位。
三、高职院校核心能力建设的若干关键因素
高职院校发展与其核心能力有着鱼水关系,高职院校的核心能力建设对其本身至关重要,需要有管理文化、学校制度、高职院校各部门关系的协调作为基础。
1.管理文化是高职院校核心能力建设的灵魂
“所谓学校的管理文化,是讲校长要有‘文化治校’的理念,在文化中管理学校、发展人,即通过对文化的经营整合,如思想观念的确立、价值取向的认同、文化氛围的创设、协作意识的强化等挖掘干部教师的内在潜质,实现干部教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并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且共同遵守的管理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管理行为规范。”[3]高职院校的管理文化是根植于学校的隐性文化,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影响着管理者及管理对象的行为,影响着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决定着管理活动的效果。
高职院校的管理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在管理领域的具体化。高职院校的不同核心能力建设都有与之相应的管理文化,管理中有创新、学习、改进、执行等相关的价值观、信念、意志、态度。核心能力的建设过程也是相关的管理文化的建设过程。
2.高职院校制度建设与学校核心能力
学校的制度是学校里的各种规章制度的复合体,目的在于引导、规范、促进组织里成员和学校各部门的行为。高职院校的制度根据其涉及的活动领域可分为党政制度、教学制度、科研和实践制度、人事制度、财物制度、后勤管理制度、学生就业指导制度等,各大制度中还有若干小制度。判断一所高职院校的制度先进性,最关键是看其能促进高职院校健康稳步的发展。而且好的制度要能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地进行调整、完善,实现高职院校的内外平衡。学校的制度对核心能力建设具有支持或限制的作用,如鼓励成员创新的制度会促进学校的核心能力建设,而一些限制成员交流学习的制度会压抑师生的创造性。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要认真研究制度的优越性与落后性,而且各制度要以保障、促进学校核心能力建设为归宿。
3.高职院校内部各部门建设与其核心能力建设
高职院校所制定的战略,要分化为具体部门任务。各部门是高职院校具体工作的执行者与管理者。高职院校的资源具体分配到各部门,且各部门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源拥有者。高职院校的核心能力是将各部门的资源根据学校的发展战略,结合各部门的具体任务,进而对资源进行配置的能力,以达到各部门资源共享,实现学院的整体发展。可见处理好学校各部门的关系十分重要。一所有生命力的高职院校应该具有高效率、灵活、反馈快的组织,能为高职院校的核心能力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 PrahaladC K,Gary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M].i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8(May-June,1990),79-91.
现在国家正大力发展和挖掘中高职衔接社会职业市场的现代教职工体系。因此,现在被人们认为比较热门的中高职专业——物流成本管理就成了大多数学校培养人才的合理定位。因此我们应该针对物流成本管理人才进行标准的课程研究,探析出一套合理的培养方案,给予人才有规格,有要求的系统化课程来衔接贯通。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标准研究
随着我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学历也越来越高,因此寻找工作也越来越困难。但是国家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创新。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很多企业和经济发展结构也与时俱进的改革了。中高职学校为了衔接社会改革发展开展了许多与现代化职业挂钩的专业课程。满足了中高职学生接收职业技能教育的发展需要,适应了现代社会对技术和高素质职业人员的要求。
1、中高职课程标准衔接的必要性
1.1对于行业的了解以及心理素质课程衔接。
我国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性大国,在物流成本管理工作上我国属于劳动型大国,因此在企业内部对于物流管理需要很强的人员劳动力和健全的身体素质甚至还需要坚韧的毅力。现在许多中高职的学生都是独生子,不能适应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有的时候身心不成熟,会犯错,导致企业对他们的工作能力进行怀疑,最后被迫辞职或者另寻高就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了。但是这样的状况对于中高职学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学校辛苦培育三到四年的中高职学生居然不能适应我们所传授的职业而被迫转行。那么许多家长就会说这样的中高职学学校不行,职业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上职业学校还不如直接去公司实习早日赚钱呢。这是一种对学校的不肯定,也是一种对学校培养几年的人才进行的一种否定。因此我们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肯定要加强心理素质的提高,让学生能保持稳定的心理素质,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能够有良好的心态去解决,在学生上中职学校时,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接触物流企业的工作,等到过度到高职的时候就能更好地适应物流企业的发展和工作进程。这样对于中高职学校和企业都是互有益处的,也能很好的衔接中高职与物流成本管理企业。
1.2文化基础薄弱,中高职教育衔接难度增加。
现在大多数中职学生文化程度很低,到了中职学校,学校就以职业技能为主去教育学生,因此中职学生毕业后只能步入社会去做一些固定的职业技能工作。中职学生在单位上的综合能力和管理能力都与高职人才存在很明显的差距。这样就会导致中职人才在企业里面晋升困难,也不能帮助企业进一步去扩大。而高职学生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他们的文化水平更高,对到事情的分析和管理能力更强,在事物的设计和分析方面明显优于中职学生。
1.3中高职学校衔接较差,人才资源较少。
现在社会需要的专职人员越来越多,但是高职生源却越来越紧张,许多学生中职毕业之后就开始工作了。这样中高职衔接就变得困难了,而且社会所需要的高职人员生源就越来越少了,最后可能供不应求,导致高职人员身价暴涨。其实我们现在学生在中职毕业之后年龄还是稍小,心里并不是很成熟,为人处事方面不是很好,这样我们就可以进入高职学校再次学习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和技能面,强化自己的能力。这样毕业之后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社会企业的需要,也能更好地衔接中高职学校之间学习转变。
2、中高职专业在物流成本管理的课程衔接缺陷
2.1没有合理规划的中高职人才衔接培养方案。
中职毕业生在以前的学校学习的大多是专业技术和基础技能,因此在专业学习方面有固定的专业技能了,然而高职学校所面向对面招生,招的大多数是以文化成绩为主的普通文化生,他们对我们高职里面所有的技能专业知识都为零,倘若他们与中职学生一起上课,那么他们在专业课上将远远不如中职学生,但是在管理和文化自出知识上面却胜中职学生一大截。由此可见我们应该针对这两种学生设计不同的人才培养课程来衔接两者之间的差距。
2.2中高职专业课程核心内容重复较多。
许多院系在开设课程时,是以一个专业课为主,但是这个专业课对于刚来学习的文化生是很有必要的一门课,能让文化生明白我们课程的定位在哪里,有哪些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我们应该从何入手,我们如何更好地去学习这门课。可是同样的课程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已经上过了,他们也已经学习过这门课的技能和基础知识,这样的重复劳动却没有更多的收获,就等于在浪费时间和教学资源。也有可能导致文化生在人身听讲,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中职学生在一边自娱自乐,让这门课失去它的意义,长此以往,文化生被感染,那么学生将会对着门课失去耐心和积极性。
3、中高职如何开展物流成本管理专业的课程
3.1对于不同层次的人才,给予不同的培养方案。
在对中高职的人才培养时,我们应该先了解市场需求,对那种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然后我们再根据这种类型的人才进行各方面的分析,针对这些人才的专业特性和技能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和解答,最后我们在针对中职学生和高职学生进行工作岗位定位,然后针对学生合适的岗位进行相关培训,让中高职学生了解我们上岗工作所需要了解的职责和我该有用的技能或者管理能力。然后确定在不同时间对学生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方案。
3.2设定中高职课程衔接标准以及课程考核制度。
学校应该针对不同阶段的,不同起点的学生设立不同的专业课程,同时开发出专业核心课程来适应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所需要的方案人才,并且统一划分中高职专业课程可衔接物流成本管理专业的核心体系。这样就可以减少我们设置的课程核心或者主要内容重复的问题。在确定以物流成本管理核心为内容的课程标准后,我们就应该建立课程的考核制度,在中高职不同专业人才上所建立的考核制度不同。高职学生以基础知识和管理知识的拓展为标准在让学生开发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考核主要内容。而中职学生则以专业基础为核心,注重技术和技能知识的考核,加强他们适应工作技能的能力。
结束语:
物流成本管理是现在很热门的一个工作职位,同时在中高职学校也被许多学生所喜欢,家长和学生都广泛的喜欢这个专业。因此中高职学校在针对这个专业的课程衔接很难做到完善,有时制定的教学内容会重复,但是我相信不久以后就能更加完善了。中高职教育也能正式面向更广的舞台。
作者:陈瀚 吴边 文俊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一、明确办学定位,理念先行导航
(一)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定位
通过近5年的努力,把学校办成教育高位优质,有自身特色的学校。“优质”指学生健康自信阳光,身心发展优良,课程学业优异,家长有口皆碑,上级中学欢迎。“特色”主要指:学校有自身文化体系,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有促进师生和谐发展的良好的人文环境。任何一所学校的办学,只有把长远要办的事想清楚,才知道当前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才不会出现那些短期的应付或者说得过且过。所以,前瞻性很重要。因此,我们同时提出以下中长期办学目标:通过10年奋斗,把学校办成国际视野、常州地区有目共睹的现代型学校。
现代型学校的特质是什么?华东师范大学著名教授叶澜就学校发展曾提出以下五个基本观点:第一,价值提升。第二,重心下移。第三,结构开放。第四,过程互动。第五、动力内化。发展动力的转换是最深层次的转换。动力内化意味着学校形成自己内在的发展需求、动机和动力机制。
国际性特征:是指所培养的学生,在具有民族意识、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础上,要具有一定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立足祖国放眼全球,有将来走向世界的愿望和理想。这样,我们祖国的未来,才能跻身于世界强林,在全球化竞争中,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学生发展培养目标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奠基工程,儿童在接受小学6年的教育中,通过教师养育、通过读书习得、通过环境浸染,无论其内在品质、无论其人格雏形,也无论是其精神面貌、价值观,应该继承民族精神、优良传统,同时,又符合现代社会发展价值中枢、主流价值的。
具有宽厚的知识素养:知识面要宽,视野要宽,见多识广,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要牢固而厚实,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强。重在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具有浓厚的探究欲望:求知欲旺盛且持续稳定,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探究,并且能把探究的事理关系,有条理地分析表达出来,形成个人对世界的观点。
具有亮丽的爱好特长:兴趣也好,爱好也罢,首先要是健康的,无碍于他人,与社会价值吻合;其次应是个人鲜明具有的,个人擅长的,有一定水准的。拿得出叫得响的。
(三)核心办学理念: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根本,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企业成功的秘诀在于追求卓越,学校成功的良方也应该是敢于要求自己追求卓越。理想、目标、勇气并存,才能无往而不胜。否则也不要谈战略目标、学生发展。
(四)校训:厚德健体 崇文明理
厚德健体:德育为首,德善人正;健体:人的身体素质是基础,是根本,身心健康,身体好心态好一切才都好。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可能什么都免谈。学校不应该成为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场所,如果那样的话,这样的学校教育就相当可怕。
崇文明理:
崇文:崇尚文明礼仪、行为文明雅致,文,还有文科、文化的意思,学好文科课程(语文、英语、品德与社会之类的),做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不要成为那些空有学历文凭,而没有文化底蕴、没有教养的人。
明理:字面讲指明白事理,头脑清楚善于思考。含着的意思还有善于明白事物与事物的关系,引申为学会学习,勤于探究,锐意进取不怕难,不搞明白誓不休。“理”,还指向理科的学习。对数学、科学、计算机等课程饶有兴趣,学得精学得轻松。崇文明理,素质全面。
(五)教风:诚爱善教,治学严谨
良好的教学风气,会产生正相关的效应,不良的教风会形成负相关的后果。
“诚”:忠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真爱学生方能精诚所至。
对自己的教育生涯要忠诚,真诚热爱教育事业,真诚热爱自己的学生,对学困生、对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要耐心、富有艺术地教育转化。和风细雨如春风拂面,而不能总对学生训斥,甚至漫骂,那样没有一个学生愿意选他做老师。教育也是一种服务,没有学生到校学习,就没有教师今天的工作岗位,所以,我认为“诚爱”是教风之首。
其次,治学要严谨,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步步朝前走,每项工作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心中要有个谱儿:要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精通任教学科,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逐渐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成长为名师。
(六)学风:活泼自信 勤学求真
好的学风持续稳定,学生浸润其中,耳濡目染,不令自行。
学生学习要勤奋刻苦,遇到难题不放过,不抛弃不放弃,学习的品质和精神,应该是实事求是,探求真理;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活泼自信有童性(儿童的天性)。教育的失败莫过于使学生一天比一天厌学、怕学。自信,恰能使学生一天比一天学得有劲,这便是教育的成功。
二、明确行为价值,确立行为文化
价值定位: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工程。以学校办学理念为核心,与学校理念保持一致性,以人为本,树立良好的学校、干部、师生、员工形象,完善制度建设,用制度激励人,隐性育人;加强对外交流,展示办学成果,树立品牌形象。
(一)干部行为文化
干部文化的核心价值:人正业精,开拓创新。
其外在表现是:为人师表是模范:思想活跃思路清,工作得力善创新,快速高效业绩佳,学科教学带头人,师生员工人人夸。它所表现的文化内涵是:干部理应是教职工的榜样,是表率,不能只担任职务而不负责任。不能只拿电筒照别人,不拿镜子照自己。头脑有思想,工作有思路。不管什么干部,开展工作要有力度,遇到困难、难题善于设法解决,不等不靠。反应要快,节奏要快,效率要高,业绩要好。做了等于没做,只是应付地做,那就不要做。个人教学专业领域是骨干,是引领人,是大家都公认的好干部。要做事,而不要做“官”。因此,模范执行教工行为规范,要自觉遵守干部行为规范,创造性开展管理岗位工作,做到有序、有力、有效、有绩。学校要拟订《学校干部队伍建设细则》,引领干部健康成长与健康工作。
(二)教师行为文化
教师文化核心价值:做阳光教师,育阳光学生。
教师行为文化的外在表现表述为:理解教育使命,经历成功超越。改善工作方式,微笑温馨校园。执著诠释事业,凸显生命价值。
它所表现的文化意蕴是:教师要懂得教育工作本质意义,勇于承担教育责任,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由此理解教育使命。通过研究教学工作,掌握教育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有健康的精神面貌,良好的心境,用微笑面对教育职业,用微笑面对任教的学生。不断追求,使教师的生命价值凸显。
(三)学生行为文化
学生文化核心价值:自信阳光,聪慧健康。
具体表现的外显特征为:礼仪端庄,行为规范,活力向上,七彩儿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宽厚的知识素养,浓厚的探究欲望,亮丽的爱好特长。
这项工作分三步走:第一步: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拟定我校学生行为文化特征的细则要求。第二步:构建具有我校学生行为文化特征的,传承民族传统的文明礼仪课程,第三步,构建校本课程之二:《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国学精典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华、适合于引导青少年成才需要的基础经典教育内容。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说:“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现在的学生称孔子为圣诞老人,可怕啊,连中华文化的老祖宗都搞不清,中国的基础教育难道不需要反思吗?
(四)学校制度文化
核心价值:提升品位,自主管理,隐性育人。
制度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要科学民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程序上要上上下下,七上八下。《常州市西新桥小学工作规范》要成为全员共同认可的,全员自觉做到的彰显学校特质和教师文化素养的守则。例: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与人交往,与同事怎么交流,与学生怎么交流,与领导怎么交流,与家长怎么交流,表情神态如何运用。着装:季节性、职业性、场合性,主要体现什么?精神、气质、品味。装饰物可不可以戴,戴什么,作什么用场;我想都要规划、设计、要求、运用。其他常规性的制度文化建设,诸如作息制度、教学常规、领队出操、外出活动、研究制度、师生交往细则、激励成长制度、等等都要思考,都要规划。
(五)班级文化建设
核心价值:浸润品质,分享童年的快乐
具体要求:主体参与,激活潜能,彰显个性,润物无声。
班级文化如何建设?学校需提要求,学生发展分管校长、学生发展部长、年级组长、正副班主任共同参与思考、学校有一条核心主线,各班级围绕学校核心主线,思考建设目标、内容、教育活动及举措。例如:让夕会成为学生成长加油站;利用学校电视台,传播七彩阳光;建立成长小档案,收藏学生阳光足迹;营造书香校园,让书籍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读书伴随儿童成长。
三、营造环境文化,传播视觉文化
关键词:特殊教育;特色教学;管理工作
特殊教育学校是以创办特色教学为重点,以建立模范学校为目的,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机构,它强调在我国经济不断上升的时期,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期间,能够开展教育多样化模式,使得我国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具多样化,能够显示更强的社会竞争力。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特殊教育在教学与人才培养上的作用,就需要总结过去,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不断优化特殊教育学校的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
一、对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原则分析
为了能够更好地优化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方式,为了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需要使学校活动的各项活动,让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能够按照其管理原则进行。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特殊教育学校是建立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育活动,它要求在教育活动的进行中,能够以学生为中心,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并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所以,在管理上就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需要为核心,使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活动能够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
2.坚持民主抉择原则
对特殊教育学校管理进行民主抉择,就充分体现了特殊教育学校的公平、公开、公正的办学理念。它是通过在管理条例制定、管理活动的进行过程中,以科学化管理为指导,有效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使得学校的每个成员都能够参与学校管理活动的开展与监督,从而使特殊管理教育活动能够建立民主的、高效的、科学的管理制度。
3.坚持有效合作的原则
当今社会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所以,在对特殊教育学校进行管理活动时,就需要坚持有效合作的管理机制。因此,在进行合作管理时,就需要学校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有效的配合、相互协调,促使每个成员能够在学校的管理范围内有效地进行各项活动。另外,一旦发生了违反管理条例的情况,就应该与管理人员进行配合,认真检讨,从而更好地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活动进行规范、管理。
4.坚持思维创新原则
在对特殊教育学校进行管理工作时,还应该坚持思维创新的原则。创新,是一个民族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在进行管理实务过程中,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从而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促使特殊教育管理规章制度能够更加符合实际要求。
二、优化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特殊教育学校的开展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教育不断完善的必要结果,是满足不同人群要求的重要手段。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建设一条特色化的教育之路,为了能够更好地结合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就需要利用有效的管理模式,全面、科学、革新地做好现代化的管理工作。
1.权力与情感管理有机结合
我国文明程度在不断提升,就要求对一些特殊对象进行现代化教育,从而使之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一份应有的力量。所以,为了使特殊教育学校更好地发挥自身教学机制作用,就需要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将情感与权力有效结合。因此,管理就需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所建立的管理措施、管理条例能够适应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并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交流,明确学生需要什么,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全面做好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民主集中的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民主集中的管理机制,应该从两方面出发。(1)在进行管理制度制定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心理上积极参与管理条例的制定,使管理工作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现实情况制定。(2)在进行管理活动时,就需要建立有效民主执行制度,合理进行管理人员任职,能够以人为本,以学生需要为核心,从而有效发挥管理工作的作用,促使学校能够更有序地进行教育活动。
3.与时俱进,不断革新管理工作
做好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工作内容,还应该与时俱进,不断革新管理工作内容与管理制度。所以,在进行领导班子建设的时候,就应该采取优胜劣汰的原则,建立有效的竞争管理模式,使管理人员之间能够相互促进,以推进特殊教育学校不断发展为目标,以培养现代化人才为核心的管理机制。
特殊教育学校是为了服务特殊人群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完善我国教育机制的有效方式,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为了更好地发挥每个社会成员的有效作用,就需要不断地优化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从而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凤生.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管理效能的理性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04(Z1).
2015年,北京高招本科录取率第二次“破六”,惊喜却不意外。对考生而言,一方面,接受高等教育越来越容易;另一方面,考生们面对高考的压力却不见减弱。考生的关注重点从原来的有学上向现在的上好学校、读好专业转移。高考不再仅仅是考生之间的竞争,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回顾近年的高招宣传,各校大招、妙招频出,展开对优质生源的“掐尖”大赛,有媒体戏称之为“‘掐’出来的名校”。这种关系就像两个“对嘴儿”的漏斗,两头的竞争都汇集到一个点上,就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考生选择的依据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维持自身持续竞争优势也是依靠核心竞争力。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宏观的系统,既包含了学科实力、师资水准、基础建设这样的硬指标,也包含了大学精神、大学制度这样的软指标。提升与发展非一蹴而就,有两点尤为关键:一是高校办学要从量的扩张真正转向质的提高,以特色形成优势;二是防止“重招生、轻培养”的弊端,优秀的大学不仅要吸纳优秀的人才,重在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张春萍(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和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大学必须注重培育其核心竞争力,这种竞争优势是大学面对外部环境,整合战略、长期沉淀而取得的可持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其核心要素包括要有行之有效的现代大学制度、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学科生长机制、追求学术自由和真理的大学文化、注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培养机制等。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大学理念的创新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的师资力量、研究开发能力、学科专业结构、区位力、管理制度等都是影响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因素,而其中学科建设水平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集中体现。因此,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进一步强化战略管理,制定具有特色的差异化发展战略,以人为本组建学术创新团队;加强顶层设计,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优化专业结构、课程设置,不断挖掘、凝练和强化学科专业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促进学科发展。同时,在制度和文化方面,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构建适合大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现代大学制度,营造有利于学科发展的学术文化氛围,为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高金萍(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2015年,北京本科录取率达到62%,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大众教育阶段的显著特征是:课程更趋模块化―通过获得学分完成学习,选课更加灵活化―跨主修领域甚至跨校选课。在这个特殊阶段里,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学分制和模块化的课程,也不是名师大家,而是由师生共同创造、长期培育的独特校园文化。所谓文化化人,就是通过校园文化的濡染,为学生打上一个永难磨灭的人生烙印,助学生养成一种优雅高贵的人格气质。知识和技术在不断更新,而人格气质将永存天地之间。中国传统文化把君子人格视为理想人格。孔子认为,君子之美体现在五个方面:“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在张弛有度中,体现其“仁”―不功利、不抱怨、不贪婪、不骄傲、不凶猛。在大众教育阶段,要避免千校一面,高校唯有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狠下功夫,才能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之功效,培养造就具有君子风范、家国情怀的现代大学生。
@李庆春(河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师资。对于大学的发展,梅贻琦先生有一句经典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梅先生看来,拥有大师,大学才能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才能拥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不少人认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优势学科和优势专业。但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杂和多元的系统,是各个方面整体优化的结果,既非某一方面实力的体现,也非所有竞争要素的集合。从中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主要因素是人,关键性因素则是师资。作为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推动者,师资是学校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因此,对高校而言,提升核心竞争力除了需要合理配置师资、防止师资流失外,同时要根据学校的实际,不断培养后备力量,保持持续的发展态势。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职院校不仅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而且,在中职学校工作中占有核心部分的档案工作也不同程度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怎样适应新形势,推动中职学校档案工作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一番分析与探讨。
1.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1.1缺乏一批素质高的档案管理者
当前,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缺乏,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中职学校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只有一个,并且,还是临时安排的。再有,部分负责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上岗前没有经过任何的相关培训或者不是档案专业出身,对于档案管理业务知识了解的不充分,并且,他们的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未系统性的对档案员进行培训,无论是在对档案工作的分类、整理,还是在保管、利用等方面均缺乏熟练度,难以实现档案工作的规范化。
1.2档案信息载体结构过于单一
当前,有的中职学校的档案室所采用的管理方式十分的滞后,更有甚者仍沿用着手工操作,在对文件进行立卷归档后,档案人员还应对其予以相应的加工,比如进行调整、编目。这样的机械手工抄写,不仅劳动强度大、速度慢、时间长,而且对档案的处理速度也造成了极大的限制。这一管理模式最终将导致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来利用和开发部分价值高的档案资料,关于档案的查阅,也由于管理方式不先进,案卷经常发生调动,致使出现了严重的磨损现象,并且实际检索速度慢,查找精准度低下。
1.3收集的资料不够完整
学校外出参加会议的人员在会议结束后未将会议文件及时的交给档案员进行归档,而档案员对学校外派人员参加会议的实际情况缺乏必要的了解,致使会议文件难以第一时间进行归档。另外,有部分教育者反对教学档案归档,认为教案、自编讲义等教学材料是自己课堂教学中取得的成果,应该是私有财产,如果进行归档,那么,就会变成公有财产,将个人取得的成绩全部抹杀,而且,再利用时,还需办理繁琐的借用手续,由自己保管不仅放心,而且用时方便。
2.加强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建设的具体途径
2.1科学配备档案人员
为了防止部分奠基性材料损坏或者丢失,应要求学校教学档案进行集中式的保存与科学管理,首先,委派一名思想好、工作负责、熟知职教办学规律、业务水平与政治素质高的人员担任此项工作,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查阅制度、资料报关保密制度以及岗位责任制,始终遵循着相关规章制度;其次,要想将档案水平以及管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就需加强硬件建设力度;设置一个专门的档案室,教学档案分别划分为文书类、教学类、学籍类、声类,同时,还要具有防火、防潮、防鼠咬、防盗、防光、防虫功能,以保证档案材料的安全性、用时便捷、管理规范性。
2.2实行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
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社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必不可缺的内容,更是学校档案工作朝着现代化方向迈进的必经途径。一方面,树立适应新形势的观念,也就是将中职学校档案作为核心信息资源的观念;另一方面,实际管理过程中应与时代同步,树立起中职学校档案管理新理念,编制出完善的和现代化管理要求相符的管理体系以及运行机制。另外,实现技术的现代化,也就是说,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传真机以及信息检索终端等诸多的先进办公设施,对档案信息资料进行全面收集、有效处理、科学传递,从而将档案实际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2.3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加强管理
中职学校档案工作应始终遵循着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对本单位中的文件材料、开展公务活动时形成的核心会议材料、劳动工资等诸多的材料加以及时收集。在收集完文件材料后,应结合不同的门类以及载体按照年度、类别分别进行整理与归档。另外,严格根据档案管理的要求,重视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以及保管等环节,努力抓好档案的编目、检索、编研工作,构建完善的检索体系、档案文件汇编等一系列的参考资料,以满足档案工作的实际需求。
2.4提供服务,开发利用
在开发利用学校档案信息资源时,应始终遵循着相关规章制度办事,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增强服务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学校档案室的服务功能,积极的开发它的教育功能,将档案从之前的以藏为主朝着以开发利用为主方向上转变。确保档案检索工具的完善性,汇编诸多的能够将学校特色全面反映的利用价值高的编研材料,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辅助档案管理,以使管理方法呈现出科学化、管理机构呈现出高效化、档案工作呈现出标准化,进一步推动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步伐,让档案信息资源良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
2.5依法治档,建章立制
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应始终坚持着依法治档,全面实现档案管理制度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业务知识、科学知识、管理操作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档案事业要想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以依法治档为核心。唯有档案管理呈现出制度化特点,档案管理工作具有的功能作用才会得到全面的发挥。
一、建构核心价值理念,引领学校方向。
学校是教师和学生围绕着教育和教学问题组织在一起的,但由于师生家庭状况、受教育程度、所处环境、及受外界影响等不同,每个人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且有着正确与错误、主流与非主流、高尚与低级、新与旧的区分。管理一所学校,必须对这些价值观进行整合。当然,这里的所谓整合是整合学校中积极价值观念,将个体的、游离的、独立的个体或群体价值观念整合在一起,凝练一个核心价值理念,实现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行为统摄与引领作用,提高办学教效益,实现办学目的。
学校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应当是一个民主的建构过程,决不能仅靠灵感爆发拍脑袋而形成,应当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让教职员工通过评判、讨论、争论和观点的碰撞,廊清陈腐观念,接受现代教育思想实现个体与组织价值的统一。
另外,从学校实践来看,多数学校核心价值理念都外化为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目标、校风、校训等形式。但因为当前各种教育理念很多,相互之间也有一些基本差异,所以校长在确定本校核心价值理念时,要鉴别各种理念与自己学校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要避免将自己学校的价值理念变为各种流行教育口号的“大杂烩”。符合学校实际的核心价值理念一旦形成并得到社会承认或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必然会使自己学校从众多同类学校中脱颖而出,成为独树一致的品牌学校。此时,学校核心价值理念也就成为学校特有的精神,成为学校的“软实力”,在硬件条件相差无几学校的竞争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发挥出巨大威力。
二、提升师生精神品质,发扬爱岗敬业精神
所谓的价值引领指的是学校管理者对已经被大家接受和认可的核心价值理念,通过各种途径加以倡导,从而提升广大教职工的价值追求与精神境界。
价值引领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能引领“集体话语”。每个组织都要有自己的集体话语,透过集体话语就可以看到一个集体的精神世界,引领了集体的精神世界,引领了集体话语也就是引领了学校主流价值走向。因此,在学校价值管理中,除建构正确的核心价值理念外,还要善于引领集体话语。引领集体话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一是领导以身作则。学校领导的一言一行对广大师生员工可以产生巨大的上行下效的效应。二是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学校领导要善于发现典型人物,来自群众中的榜样是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他们的价值理念和系列行为,有血有肉,易于被群众所接受和学习。三是开展主题活动,让广大师生在活动中感悟。例如:庆祝五四青年节大型活动中,因其具有强大震撼力和感染力,往往能给每一个置身于其中的人以心灵的冲击,在思想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象。四是坚持正面教育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可以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演讲;也可以面对学校组织内部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讨论,努力营造一个公平正义和爱憎分明的思想氛围。
三、优化学校办学行为
所谓价值转化就是要把学校核心价值追求真正转化为学校办学行为。行为是价值观念的具体表现,学校核心价值理念如果没有在办学实践中贯彻渗透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不能内化为师生的行为,不能打上这所学校所持有的“烙印”,这种核心价值理念就没有任何内在的价值,犹如口号与广告一样,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而已。在督导评估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的学校体现学校核心价值追求的办学理念与办学实践发生“错位”现象,辛辛苦苦、忙忙碌碌的工作,与办学理念成了两张皮;有的学校虽然建构了核心价值理念,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贯彻落实,每项工作如同“贴标签”似的冠以核新理念标志等等。这些现象,都是核心价值理念没有真正转化的表现。对核心价值理念的转化,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设计制度加以落实。我们知道,一种思想与理念,如果不能变成一种制度,它行也不远,行而不久。而把理念“装进”制度,则会加速理念的转化和认同。当制度被大家广泛地认同,教师们自觉地以日常方式实现着制度的约束时,制度就转化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价值观。
二是推行人性化管理模式。价值管理不是传统的控制,其精髓在于它“管”的是心而不是身。要进行价值管理,学校管理者首要任务就是构建民主型组织,创设一种和谐民主的组织管理氛围,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提供组织保障和自由的、平等的心理平台,进而为学校管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心理情感层面的支持。对涉及教师利益、学校发展的重要决策、重大人事任免、重要教育事件和大额资金支出等,要实行民主决策,广泛听取教师意见。要实行扁平化管理。管理机构要由“金字塔式结构”向“扁平化结构”转变,让管理重心下移。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管理氛围,使管理者的管理思想与所倡导的核心价值理念的贯彻落实减少阻力。
三是塑造高品质学校文化。走进一所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往往是显性文化,比如走廊里悬挂的学生美术作品,学校的校训、校魂,宣传栏,悬挂的格言警句,一草一木,等等。这种显性文化一般是学校核心价值理念的物质形态。学校里还有一种隐性文化,这就是一个学校的校风、学风、教子,尽量多地听取和参考孩子的一些意见,即使有不同意见也要耐心地先沟通好,或努力说服孩子,千万不要强迫孩子遵从自己的意见,否则只能促使孩子逆反,走向极端,使教育走上弯路。建议家长多和孩子聊天,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对每个人的一生及家庭的幸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急功近利的家庭教育方法直接遏制孩子的发展,要真正解决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还需从提高家长素质和重建家庭教育标准两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