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气自动化技术知识范文

电气自动化技术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气自动化技术知识

第1篇:电气自动化技术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压电器设备;自动化控制;电气调试技术

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的高压电器设备得到了较大发展,各类配套技术也有了一定进步,给高压电器设备的正常运作带来了较大便利。虽然我国高压电器设备的性能越来越高,但是在实际运作中,由于高压电气设备在运作时会存在较大电流,一旦受到外部冲击很容易出现各种故障。因此,技术人员需将自动化控制以及电气调试技术合理应用到高压电器设备中,并适当调节,以维持高压电气设备的安全运作。

1高压电器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原理

1.1直接启动

在实际运作中,高压电器设备主要有两种启动方式,一种是直接启动,另一种是变频启动,因此,在对高压电器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时,可以从这两方面着手。在对高压电器设备的直接启动进行控制时,技术人员可以对零序电流以及电TA的采样电路进行有效应用,在这种情况下,高压电器设备中的电流会被转移到综合保护控制器中的信号输入端,而且这些电流还包含着一些漏电电流。在综合保护控制器的作用下,技术人员可以实时了解高压电器设备的运作情况,并根据相应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维持高压电路控制器的正常运作。当综合保护控制器出现一些问题时,包括短路、电流过大、漏电等故障,技术人员可以对真空接触器进行应用,切断高压电器设备中的电源,并对相关运作数据进行仔细分析,传送相关信息至综合保护控制器中,通过声光报警装置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及时发现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解决。如果高压电器设备出现故障,技术人员就可以判定综合保护控制器中相应程序出现了问题,由于真空接触器合闸动作不能正常进行,高压电器设备也就难以维持稳定。因此,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这种原理对高压电气设备的直接启动进行控制。

1.2变频启动

在对高压电器设备的变频启动进行控制时,技术人员可以对高压变频器予以应用。在二级管中并联一定的电流高压,并通过三相高压中的交流电进行整合操作,进而产生相应的高压直流电,而在高压直流电的作用下,绝缘栅中的双极性高压开关管会进行碰撞运动,进而产生三相交流高压电源。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电抗器对三相高压电源进行操作,从而产生三相正弦波流电,这种交流电能够进行变频,维持高压电器设备的稳定运作,并提高高压电器设备的安全性。因此,技术人员可以通过高压变频器中的计算机对绝缘栅的双极性高压开关管的开与关进行控制,并对高压交流电的增幅水平进行调节,从而更好保障高压电器设备的安全运作。在高压电器设备运作过程中,技术人员主要根据高压电器设备的停车情况判断计算机中相应程序和高压滤波电容中的IGBT管的碰触效果,当高压电器设备出现停车情况时,整流电容中会出现一定的残余电流,主要采取放电电阻进行处理,放电结束后,高压电源中的指示灯会呈现熄灭状态,从而有效保障高压电气设备运作的安全性。

2高压电器设备的电气调试技术

电气调试技术能够较好维持高压电器设备相关参数的准确性,并保障各部件的良好性,从而促进高压电器设备正常运作。在高压电器设备中,存在着多种关键部件,包括高压变频器、综合保护控制器等,这些部件的稳定性与高压电器设备的安全度有着紧密联系,所以技术人员必须对高压电器设备的调试范围进行明确。在对高压电器设备中综合保护控制器的相关参数进行设置时,技术人员必须对出厂说明书及相关规范进行明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准确设置,确保相应参数的合理性,能够较好保障综合保护控制器的正常运作。在实际调试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对高压电器设备的验收规定进行明确,对高压耐压前后的绝缘电阻进行主准确测量。一般情况下,当设备中摇表转速大致为18-55s左右,整体转速大致为110r/m时,技术人员就可以对相应数值进行记录,并对阻值吸收比进行计算,从而对高压耐压前后的绝缘电阻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一般情况下,在绝缘电阻测量过程中易出现高压反冲现象,因此,技术人员可以舍弃试验笔表,对摇表转速进行下调操作,以维持电阻摇表的稳定性。为了确保调试正常进行,技术人员须通过高压真空接触器对合闸线圈以及分闸线圈进行有效控制,并对分闸中的电压以及合闸线圈中的相关系数值进行记录,进而更好地对主触点中的直流电阻以及各触点中的端口耐压进行控制,从而完成整个调试内容。在电气调试中,技术人员须进行多种试验,包括高压耐压试验、三相直流电阻试验、绕组极性试验等,从而获取相关调试参数,对各种部件的运作情况进行准确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维持高压电气设备的正常运作。

3结束语

高压电器设备在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基于高压电器设备自身特性,其运作过程出现了较多隐患。因此,为了更好地保障高压电器设备的稳定运作,技术人员必须对高压电器设备的特性进行合理分析,将自动化控制以及电气调试技术合理应用到高压电器设备中,这样才能实时了解高压电器设备的运作情况,并及时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保障高压电器设备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宋治国.高压电器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原理及电气调试技术浅析[J].中华民居,2013,(27):321-322.

[2]高成龙.高压电器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原理及电气调试技术[J].科技展望,2015,(18):100-101.

第2篇:电气自动化技术知识范文

关键字: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概述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智能建筑产业应运而生,并且发展速度很快。现代建筑物的电气发展经过电气化阶段、自动化阶段,如今进入了智能化的阶段。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是很迅速的,智能建筑技术是由一系列最先进技术结合而成的新技术,包括方面很多比如有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尤其是智能建筑系统工程,作为弱电系统工程的发展和拓展,其综合性很强,涉及到的专业领域比较广,同时一些新的弱电系统进入到智能建筑技术的领域。建筑物使用功能性越来越广,同时需要相关的技术不断地更新和进步,这样才能共同促进智能建筑技术的快速稳定的发展。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

2.1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采用现代化技术对建筑内所有的机电设施进行控制管理,这些技术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通信自动化技术。这些技术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同一个综合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是由设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及智能卡系统和多媒体系统组成的,其作用对建筑内部的设施可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管理系统同时还包括了环境控制系统和防灾与保安子系统。同时,环境控制管理子系统又包括:暖通空调控制系统、运输设备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给排水系统。防灾与保安子系统包括:防盗报警系统、闭合电视监控系统、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出入口控制系统、访客对讲系统电子巡更系统。

2.2通信自动化系统

通信自动化系统,主要提供建筑内的语音、视频、图像等数据的通信,既要保证建筑内语音和图像的传输,又要国通通信网络建立与建筑外远程数据的连通,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通信系统以程控交换机为核心,同时建立通信网内局域网、工作站和高速主干通信网来满足多功能电话、传真等终端的及时通信。主要通信类型包括:语音通信、无线通信、数据通信和图形及图像通信。

2.3办公通信自动化系统

办公通信自动化系统,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管理科学作为其基础;借助于各种人机信息系统进行办公人员的办公活动,以而能够实现互通数据和信息共享的功能,从而达到降低工作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3系统

3.1通信网络系统CAS

CAS是建筑内的语音、数据、图像等传输的基础,同时是与外部通信网络(如公用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计算机互联网、数字通信网及卫星通信网等)相联的,可以确保信息相联通。主要包括:

(1)电话通信系统。建筑或建筑群的固定电话通信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属性以及公用网的具体情况,可选择接人远端模块局或采用虚拟交换、自设独立的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PABX)或综合业务程控用户交换机(ISPBX),并应与公用电话交换网连接。

(2)计算机网络系统。将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进行互联从而实现通信,结合网络软件进一步可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是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计算机资源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数据。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的多立的“自治计算机”。联网的计算机既可以为本地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也可以为远程的计算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就可以实现计算机的互联。

(3)无线通信系统。建筑物由于屏蔽效应出现移动通信盲区可以通过设置移动通信中继收发通信设备进行通信。

(4)公共广播系统。根据建筑规模、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确定公共广播系统的类别需求。公共广播系统通常可以分为:业务性广播系统、服务性广播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3.2办公自动化系统OAS

办公自动化系统,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行为科学等先进技术应用到其中,部分办公业务可以借助于各种办公设备。最终实现办公设备为办公人员服务的人机信息系统。主要包括:

(1)物业管理运营系统。物业管理运营子系统主要作用是来协调用户、物业管理人员、物业服务人员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实现有效完成的目的。以经营目标的方式来管理对投入使用的建筑物、附属配套设施、设备生产及场地、用户、服务等服务,同时对建筑物内各种不同应用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实现一体化的管理。

(2)办公管理系统。在日常办公中,办公管理子系统可以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来协助管理人员,分析、整理、统计办公过程中的大量信息。

(3)信息采集系统。信息采集子系统应具有物业信息服务、新闻、科技、金融信息服务、用户个体服务、文化娱乐且务、生活保障服务等功能以及电子显示屏信息另查询功能。

(4)网络管理系统。为了计算机网络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监控能够提供有力的保障,网络管理子系统的配置设计应采用合理分配,方便简洁的原则。

3.3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属于中央监控系统的一种。通过采用集中监控的方式,对建筑物内的各种电力设备、空调设备、冷热源设备、防火、防盗设备等进行实时控制,从而达到建筑内环境舒适、充分考虑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3.4防火自动化系统FAS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其设计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范和规定。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是独立运行的。将火灾报警器输出的报警信号传送给建筑物设备监控系统,自控系统对消防系统只可监视不应进行控制。由建筑物设备监控系统控制的设备此时受消防系统控制,火警控制在监控中处于最高的优先级。

3.5保安自动化系统SAS

根据被保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防范级别进行保安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整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设计达到所要求的安全防范水平,主要有以下系统:

(1)入侵报警系统。根据具体要求和环境条件结合各类建筑安全防范要求,应该设置周界防护、建筑物内区域或空间防护、重点实物目标防护系统。

(2)配电视监控系统。根据各类建筑物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需要,电视监控系统应对现场情况进行有效的监视和记录,并可提供对各类报警信号及时、迅速和可靠的复核手段。

(3)出入口控制系统。智能建筑的主要出入口、通道、重要办公室等一些地方设置出入口控制装置。出入口控制系统主要由出入口的识别装置、出人口的信息处理、控制、通信装置和出入口控制执行机构等三部分组成。

(4)巡更系统。在主要出入口、主要通道、紧急出入口和各主要部门等一些位置设置巡更点。安防人员可以采用在线瞳离线方式进行巡查报告。对实时性要求高的项目应采用在线方式。

4.智能建筑网络

智能建筑的实质是诸多智能设备终端的网络化问题,只要是实现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集成。由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只要是利用集散型的控制方式,因此,我国的FAS系统是独立的控制系统,只保留有通信接口期待能够实现与BAS系统的集成。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全新概念的布线系统,传统的布线系统不足以与其相比较。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1)综合布线系统的开放性,向所有的通信协议开放;

(2)灵活性,设备的开通更改只需增加设备和跳线管理;

(3)可靠性,设备结构器件通过ISO等组织认证,在星形拓朴结构中,一条线路的故障并不影响其它线路正常运行;

(4)先进性,采用最新通信标准的5类、超5类、6类双绞线或光纤,更稳定有效的进行实时传输多路多媒体信号;

(5)经济适用性,将分散线缆综合到统一标准布线系统中。

从网络架构上来分,网络可划分为局域网,控制网,广域网和城市网。利用TCP/IP协议,使局域网和广域网实现了无缝连接。城市网是在局域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数据网,介于广域网与局域之间把多个局域网互相连起来,构成覆盖范围更大,支持高速传输和综合业务,成为适合城市范围使用的计算机网络。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技术得到不断的进步和更新。智能建筑作为新时期的建筑代表,对建筑行业的具有很大重大的意义。建筑单位必须要积极引进智能建筑新技术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要不断的研究智能建筑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为以后的智能建筑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洪涛. 关于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技术的探讨[J]. 2010.

[2]刘安香. 浅析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2011.

第3篇:电气自动化技术知识范文

【关键词】变频调速技术;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应用;探析

一、变频调速技术概述

变频调速技术发展历史并不长,但是其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近些年来,该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中。该技术的应用使得大多数电气自动化控制机械装置做到了节能减排,以数控机床为例,使用该技术精简了数控机床结构,因此减少了对金属材料的使用。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范围越来越大,再加之,该技术自身也在不断地进行优化,所以其性能也越来越好,为了能够该技术更好的发挥其性能,相关研究人员根据现实生产需要对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目前也取得一定成绩。使用该技术需要几大部件,这几个部件的功能不同,但是相互结合,所以每一个部件的作用都不能忽视。其主要部件如下:

第一,自适应电动机模型单元。这是变频调速技术中最重要的部件,其主要功能就是查看电动机中的电压以及电流等参数是否正常,进而全面掌握电动机的所有参数,为后续工作提供参数依据。这个部件的作用十分重要,它能够直接进行转矩控制,如果转速精度超出规定的范围,它会反馈给相关人员,从而提高其应用效果。

第二,转矩和磁通比较器(这两类比较器的作用是将反馈值与参考值分别进行对比,并且每20ms比较一次(比较完成后,通过滞环调节器输出转矩或者磁场状态,从而能够及时掌握转矩状态和磁场状态,为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依据。

第三,脉冲优化选择器(具体应用时可选用CycloneIIEP2C5Q 208C8芯片处理信息,选择完成之后,设计O FDM调制方式的信号源,并编写5个模块组成的电路,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主要包括星座映射*FFT*插入循环前缀*缓冲模块*D/A功能。

二、变频调速技术的特征

变频调速技术是为了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并且通过多年的研发而成,因而具有自身显著的特征,对整个工业领域的运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变频调速器所有的CycloneII器件都运用300mm晶圆,制造的时候采用TSM C90nm、低K 工艺,从而不仅制造速度快,还能够达到节约成本,降低造价的目的(该技术在设计的时候,还使用了最小化的硅区,在支持复杂的数字系统当中,只需要用一个芯片即可。这样既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还可以降低成本,成本仅相当于使用一个专用集成电路的成本。对高性能通用变频器来说,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工程的需要,其中,硬件结构主要包括:独立式变频器、公共直流母线式变频器、带能量回馈单元变频器。而在独立式变频器中,能够将整流单元和逆变单元放在一个机壳内,该技术在具体应用中较为广泛,并且效果良好。

目前,变频器主要是应用在交流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的转速的调节方面,是目前为止公认的最有前途的交流电动机调速的方案。变频器在具有优秀的调速性能外,还具有显著的节能作用。随之在我国节能的应用方面,变频器成为了很重要的节能自动化设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大范围的应用。变频器在生产之初是在对速度进行调控方面来发挥作用的,我国目前将这种调节速度的功能应用在节能的功能上,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效。我国每一年的电力消耗中,有60%~70%是动力电,在总容量5.8亿的电动机中,变频控制的电动机设备只2000万千瓦,所以,我国提倡节能降耗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发展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变频调速技术使电动机在节能的转速形式下运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动机的转速控制精度进行提高。

三、变频调速技术及其在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变频调速技术的优势我们已经有所了解,也正是因为它有这些优势,才得到了电气自动化控制人员的青睐,将其应用在其中,其优势也更加的凸显出现,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发现也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这样才能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的质量,接下来,笔者就详细的介绍其具体的应用。

1、应用案例。本文选择是该技术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案例,在这个案例中应用该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完成节能改造,因为数控机床传统的技术需要耗费很多的电能,无论是对企业,还是数控机床自身都是一种损失,为了减少这种损失,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数控机床人员经常使用的方式是工频运行,虽然这种方式有一定效果,但是其劣势也比较明显,比如齿轮主轴速度可供选择的范围过大,这样就不能对其进行精细控制,特别是恒线速度,再加之,在使用该技术的过程中,也不能完全保证机械从始至终都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因此要时时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尤其是离合器;另外虽然使用的主轴属于直流型,这种类型的注重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进行无级调速,但是却为后期维护工作带来了问题,而且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轴的最高转速,根本不能达到,所以其总体效果并不好。因此相关人员决定使用变频调速技术,希望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达到降低电能损耗的目标,进而减少企业成本支出。决定使用该技术之后,数控机床人员经过商讨确定了使用方案。

2、应用效果。使用该技术不仅避免了使用工频技术的劣势,还提高了机械工作的速度,另外机械消耗的能源也有明显的下降,减少了企业成本的支出,其使用效果非常好。变频调速技术主要针对数控机床的结构、功能等多方面,所以效果比较好。因为使用该技术,数控机床自身的结构得到了优化,所以能够节省大量的金属材料,再加之,使用该技术之后,机械操作与原来相比比较简单,这就降低了机械损耗的程度,也减少了机械维修的次数;而且使用该技术之后,数控机床控制范围有所扩展,无论是控制精度,还是控制效率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最关键的是,该技术的使用提高了数控机床加工质量,其生产效率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有所提高,这对企业,甚至是整个数控机床行业来说,都有积极的意义。

四、结束语

总之,在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级中应用变频技术,其效果非常好,不仅提高了控制质量,还提高了控制精度,在精简控制结构的同时,也做到了节能,不仅降低了相关设备的耗损程度,也降低了企业成本支出,也就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该技术还处在深度研究阶段,经过相关研究人员的努力,相信该技术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丽峰.变频调速技术及其在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运行[J].科技风,2013(08)

[2]华爱琴.变频调速技术及其在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运行[J].电子制作,2013(08)

[3]黄仁勇.浅谈变频调速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电源技术应用,2013(02)

第4篇:电气自动化技术知识范文

关键字:现代学徒制;四双一核心;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246-02

现代学徒制是目前国内备受关注的一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但关于现代学徒制的内涵,没有统一,众说纷纭,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有学者认为现代学徒制就是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和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相结合的一种校企合作的教育制度,前提是校企合作,核心是工学结合[1];也有学者认为现代学徒制是企业工作本位职业培训与学校本位学历教育紧密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核心要素与基本特征是校企一体化双元育人,即学校和企业在育人上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还有学者认为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实行招生及招工、学习及工作、校园及工厂、教师及师傅、教室及车间、学生及学徒相结合的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职业人才培养模式[2]。从以上可以看出,现代学徒制具有“四双一核心”的特点,四双是指育人双主体――学校和企业,学生双身份――学生和学徒,教学双导师――老师和师傅,学习双场地――教室和车间,一核心是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现代学徒制不仅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2]。第一,现代学徒制使工作本位与学校本位教育相结合,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获得参加工作的关键技能;加强学徒培训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培养出适应时展的人才;注重理论基础和通用技能的发展,符合终身学习的要求。第二,现代学徒制能够同时照顾企业经济效益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减少个人的教育成本;促进社会公平,使社会财富从较富裕人群向较贫穷人群流动[3]。第三,现代学徒制能够迫使职业院校建立相应新型的规范化运行机制;扩大学生招收范围,使之包括在校学生和普通高校毕业生等多种人群;促进第三方培训机构的出现等[4]。

虽然现代学徒制有很多优点,但是面临的问题也非常突出。杜启平指出了目前高职院校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瓶颈有认识上的瓶颈、政策与法律法规上的瓶颈、评价机制上的瓶颈。张启富指出了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的制约因素有院校能力、对企业利益不够重视、学生职业生涯前景不够明晰、制度保障不够完善。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建设思路和措施。

一、从认识上彻底转变观念

(一)老师转变传统观念

职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实践锻炼,造成老师对现代学徒制思想认识上不到位;企业兼职教师到学校任教基本流于形式,学生很难学到真正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兼职教师人员很难固定。基于上述情况,针对专业教师,改变传统观念的措施有:第一,外出参加各位专家关于现代学徒制培训,让老师对现代学徒制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第二,走访现代学徒制办的很好的高职院校,交流学习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从而用于本专业的建设工作;第三,经常开展校内学习现代学徒制深刻内涵专题会,加深对现代学徒制的认识,理解现代学徒制的真正内涵。

(二)让家长和学生接受现代学徒制

在我国,由于儒家思想中的等级制度和身份观念根深蒂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根深蒂固,学徒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有特定的指向,这个群体的社会身份相对较低,学徒的概念有可能得不到学生及其家长认可[5]。他们认为到企业工作就是脱离了教育的本质,因此,对半工半读和学徒制存在抵触情绪。解决措施:第一,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企业是国际或国内知名企业。因为这些企业有自己的培训机构,同时也拥有相应的岗位提供给学生学习。高职院校一般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入职的几率不大,这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第二,加大现代学徒制的宣传力度,让学生和家长充分了解现代学徒制与一般学徒区别。一般学徒工作最为突出,学习居于次席;而现代学徒制是学习与工作相互结合与渗透,即学习中有工作,工作中有学习。第三,现代学徒制是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现代学徒制下的学生毕业除国家发给毕业证外还有企业鉴定认证,比一般毕业生更具有竞争实力。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该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主要采用由外到内、由宏观到微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思路[6]。在现代学徒制和当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紧密联系,共同制定一个方案两个体系,即学校教学体系和企业教学体系。现代学徒制试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的主要内容:人才需求与学生就业去向调查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人才培养校企职责的分工。

(一)人才需求与学生就业去向调查分析

针对绵阳科技城及成渝经济带的大量企业和以往到各个岗位上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作了大量的调查,整理数据后得出调查报告,最终得到电气自动化专业各个岗位所对应的职业能力和基本素养要求,由此得到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性。

(二)基于“四双一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按照生产企业对电气自动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围绕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设计、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服务等岗位及岗位群,按照“四双一核心”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从事电气设备及系统的安装、调试、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维修、技术改造、开发设计、工艺管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销售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面向生产一线的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校企职责及分工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组织专业教师、企业的一线专家和企业决策人等一起组成分析小组,分别谈论学校课程标准与企业课程标准的衔接,教学任务的分配等问题,然后联合确认学校与企业的职责分工以及相互配合。

三、课程体系构建及课程开发探索

(一)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中要更加关注高职教育的内涵要求,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化中的六步法完成:(1)通过市场需求调研确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2)分析职业岗位确定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3)总结出典型的工作任务;(4)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专业应具备的能力;(5)分析职业能力确立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6)从教学内容归纳出课程体系。在此过程中,企业专家和师傅必须全程参与,但是不能仅仅根据一个企业来确定课程体系。因为学生毕业以后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宽度,要具备本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完全摆脱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仍是以岗位工作任务为逻辑主线,有效地融入知识内容。

(二)课程开发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更多地结合岗位工作任务和生产的核心要素,融入职业元素。在课程开发上,企业师傅提供载体,由学校老师制定课程标准,然后由企业方审核通过。因为企业师傅实践动手能力很强,但是教学经验少,需要学校教师与其协商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标准。在协商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利益,企业要尽可能在不影响生产计划的同时减少教学投入,产生利润;学校要尽可能创造良好教学环境,培养优秀的人才;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学到知识技能,找到满意的就业岗位。为此,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进行了课程标准的改革,完全打乱以前的课程,重新制定课程标准。

四、评价体系

(一)评价体系建立应遵循的原则

在现代学徒制下,学生对于产业、行业及企业文化的领悟能力,对职业规范的理解,对职业风范的把握,以及创新创业意识的激发,都将有其独特的优势。校企双方要根据现代学徒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本规律和特殊性,分析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作为学生未来成长规划依据,建立起促进学生把成长成才作为人生价值追求和文化自觉的动态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实现成长成才的热情。

(二)评价体系的建立

因现代学徒制教学参与人员的复杂性,本专业的评价除了学校和企业为主体的评价以外,还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将教学评价调整为三部分:学校评价由学校老师、学生和企业师傅共同完成,企业评价由企业师傅、学校协助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第三方评价交给中介结构,学校和企业都不参与,评价方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独立给出评价。

五、结束语

现代学徒制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深化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现代学徒制成为当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同时获得大多数职教参与者的认同。但现代学徒制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工程,涉及政府、学校、企业以及相关法规等多个层面。要想把电气自动化技术试点专业办出特色、办出亮点,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杜启平,熊霞.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瓶颈与对策[J].高教探索,2015,(03):74-77.

[2]颜磊,唐天艳,陈明昆.现代学徒制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5,(12):10-13.

[3]张启富.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困境与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5,(03):45-51.

[4]王振洪,成军.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2,(08):93-96.

第5篇:电气自动化技术知识范文

关键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六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022-02

随着“工业兴国”、“工业兴市”的战略不断走向深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正在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在广东、江浙等地区,新兴技术、新型装备在企业得到广泛的应用,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我国一些老工业基地的落后设备也正在进行重新改造。随着自动化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自动化产品的不断普及,智能楼宇和智能家居的广泛应用,智能交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生产第一线的电气设备检测维修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个学校侧重点都不太一样,专业知识涉及到机、电、信息及控制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应用到各行各业,领域越来越宽,这就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将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几个核心的问题总结如下,希望和同行们一起分享。

一、“三方”联动的专业建设机制

积极探讨实践政府、企业、学院三方联动的专业建设机制。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共同制订顶岗实习计划,共同评价学生实习效果。教师以企业技术人员身份指导,企业的工程师、技师担任学生的现场指导教师,学生以企业的学徒、员工身份学习,参与企业产品生产、产品检验等工作;教师带领学生参与研究工作,让学生参与应用技术研究,参与项目研究报告的编写、产品研发、产品试制等工作,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校企合作企业顶岗实践和指导学生学习专业最新技术,同时担任合作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把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传授给企业员工,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并承担企业的应用技术项目研究和横向课题开发,解决企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等。

二、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每个院校都会存在差异,要做好这件事,必须考虑自控技术行业动态、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自身教学资源、学生学习基础、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对口职业岗位要求等因素,专业目标要通过精细的市场调研,与教学团队核心成员,特别是行业企业技术能手集体分析决策。

目前我院确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良好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得到良好的职业素养训练,掌握电气、电工、电子、信息、机械等基础知识,适应工矿企业自动化设备生产、管理、营销、服务等岗位,具有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供配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应用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

三、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途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学生应在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这些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应围绕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等级技能要求来开展。根据多年的经验,我主张采用基于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构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这样一些新的知识结构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三四级维修电工的知识面很广,涉及到机械基础、液压气动、电工电子技术、电机及其拖动技术、电力技术、单片机、可编程等信息控制技术技、变频技术等等,要兼顾好这么多知识点,传统课程的合理删除和整合、应用型新课程的加入就是个技术活,编排时特别要照顾到课程体系相关课程的前后序关系和实训环节的技能训练阶梯递进。

1.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应建立在工学结合人才模式的基础上,坚持课程理论与课程实施紧密结合。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是专业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探索,要使教改得以深入,应注意广大教师的参与性,要研究与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

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课程体系建设应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毕业生第一就业岗位与今后工作岗位在大类专业覆盖面内变动对课程内容的要求)等方面的关系。

3.“产学合作”既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拓宽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的一个重要举措;“产学合作”既是教学模式的探索,也是办学模式的一种实践,应坚持不懈。

四、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信息化时代的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自主能动意识强,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效果一般。“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仿真或真实的工学环境,校内外教学团队共同主导,学生全程参与学、做、评”,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收获理想的学习效果,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老师和学生共同制订学习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学习任务。在部分非主专业课程中,二者结合,既能节省时间,又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提升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选择教学方法,不要华而不实,也不要生搬硬套。以往的授课模式是老师一股脑儿的在黑板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接受,基本上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很不明显,现在在课堂上的气氛不再是呆板的、而是采取了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方式,加强课堂讨论,特别是积极开展采用以引导式、学生反提问式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五、 师资队伍建设做到“六要”

人永远是生产第一要素。教师队伍建设在专业建设中处于重中之重,需形成机制,常抓不懈。一要有健全的学习导向制度。理论学习不放松,主题突出,管理到位。二要有全方位的培训形式。校内主要是专题学习、课题研究和专业技能培训,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深化改革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校外则是通过自考、函授等方式进行学历提高。各学科带头人积极参加国家和省市级的培训学习,努力提高层次。三要有得力的监管举措。学校多项常规检查涉及到教师师表行为,特别是每学期学生对教师的评教工作落到实处,其结果作为考评教师的重要依据。四要有激励举措。我们采取有效形式了解教师师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教育整顿。我们把师德水平的高低始终纳入年度考评的内容,对师德方面存在突出问题者,将不得参加评优、晋级、职评。五要有一个好的氛围,干群关系协调,教师之间和睦。学校还特别注意对教师心理状况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加以保护。同时也积极增收节支,逐步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六要时刻把教师需求挂在心头,为教师成功搭建舞台。

结束语:动态的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思路是专业建设的两大趋势,我将顺应潮流,投身深化专业建设改革的洪流。

参考文献:

[1]韦瑞路.电气自动化专业“四方联动、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9,(21).

第6篇:电气自动化技术知识范文

关键词:电气工程 自动化 智能技术 意义 应用

中图分类号:B819文献标识码: A

一.智能化技术概况及其特点

智能化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是计算机技术、精密传感技术、GPS定位技术的综合应用。一般来说,智能化技术具有环保、节能、实现故障诊断的智能化、提高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机器自动化程度及智能水平、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等优点。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智能化技术在处理不同数据的时候,无论是对陌生的数据还是对熟悉的数据,都能够正确的估计,而且还能忽略掉驱动器对它的影响。第二,智能化技术能够帮助提高机器的控制性能。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智能化控制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控制技术,不用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对象的模型进行有效的控制,只需要充分的考虑、分析机器变动的时间和性能的变化,然后就可以根据这些分析数据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机器性能。第三,智能化技术在运用的时候,根据相关的信息,以及机器运转的实际情况,不但可以实现近距离的自动调节,还能实现远距离的自动调节。

二.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应用智能化技术的重要意义

(一)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高速、高精、高效化

智能化技术应用在电气自动化系统当中,主要表现在CPU芯片、RISC芯片、多CPU控制系统等智能系统上。电气工程实现自动化的重要依据就是电气工程运行的速度、精度、及其效率。利用智能技术,改善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从而使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实现高效、高精、高效化的运行目标。

(二)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可以实现对机器运行图片的动态跟踪

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当中,能够实现图形的智能化。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用户要通过图像截面实现对电气自动化数控系统的观察和控制。智能化的图形方便用户的使用,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只需要通过窗口、菜单就能观察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从而更加方便控制电气自动化系统。所以说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可以实现对机器运行图片的动态跟踪。

(三)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可以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数控系统的集成度

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采用的是高度集成化的CPU、RISC芯片和大规模的可编程集成电路CPLD、EPLD芯片,此外,还应用了LED平板显示技术,这不仅可以提高集成电路的密度、减少互联长度、改进整个系统的性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还能够提高电气自动化数控系统的集成度和软硬件运行速度。

三.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要点

(一)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方面的应用

电气工程自动化是一门新兴的具有较高专业性的学科,在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仅需要选择具有很高的专业理论学科知识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的设计人员来设计,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通过综合这些实验来验证。传统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方式主要靠大量的实验以及人工来完成的,没有相关的技术支持,工作量比较大,设计效率低下,设计出来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方案或图纸精度和可靠性比较低。智能化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是计算机技术、精密传感技术、GPS定位技术的综合应用。智能化技术具有环保、节能、提高机器自动化程度及智能水平、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等优点。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环节当中,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先进的技术辅助人工进行设计,使设计从人工迈向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优质化的时代,增加了设计数据的精确性和设计的多面性,降低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从构思到设计完成所用的时间,提高了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和精度。

(二)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的应用

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首先,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运用智能化技术,可以智能的采集系统全部模拟量和开关量的有关数据,并能够及时的储存、处理这些数据信息。第二,智能化技术具有显示画面的功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系统及设备的运行情况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模拟、显示的画面适时地反映出来,此外还能够适时地反映系统运行的电压、电流情况,利用这些动态画面,自动控制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第三,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运用智能化技术,在控制电动隔离开关以及断路器的时候,可以利用鼠标进行远距离的控制,有效的调整励磁电流,实现停机操作,但在操作的时候,还是需要有值班人员的。

(三)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会发生一些例如数据信息、设备故障等问题,这就需要对故障进行诊断,排除故障,恢复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人工检测和排除故障是比较复杂的一项工作,并且效率比较低。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故障诊断中,可以充分发挥智能化技术的优势,提高故障诊断以及故障排除的优势,此外,利用智能化技术还能够对故障检测设定自动定时检测系统,对电气设备进行跟踪检测,及时发现故障隐患,从而更早的排除故障,保证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正常、稳定的运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工程自动化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中,可以实现故障诊断的智能化,能够大大改善操作者的作业环境、减轻工作强度、提高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要点主要包括: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方面的应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的应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文涛.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4,(12):164.

[2]刘璐.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3,(21):119.

第7篇:电气自动化技术知识范文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实践应用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3.130

现阶段的电气工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电子、光子等相关活动,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和关键学科,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加快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当前的电力工程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在自动化控制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亟需解决,传电气工程传统自动化控制技术与实际发展需求脱节严重,加快技术创新,提高控制水平,是促进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长远发展的当务之急,加大对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过程中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过程中的实践理论

智能化技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特点,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信息学、语言学、生物学、控制学等多门学科内容,这就为该项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利用智能化技术对人的神经网络及思维模式进行模拟,以计算机为系统平台,能够构建形成智能机器人,实现机器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根据系统逻辑程序及运行指令,代替人类完成一些难度较高、危险程度较大的指定性动作。智能化技术作为一列较为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涉及到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电子电气信息的采集及处理等,可以实现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性能的良好改进,不仅能够提高控制精准度及控制效率,同时还能对控制程序进行简化,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能够解放大量劳动力。

2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过程中的实践优势

当前,智能化技术已经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其实践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一些几方面。第一,利用智能化技术进行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时,在遇到出现次数较少的数据,也能对其进行准确评估和科学处理,确保系统控制的精准性,即便是个别控制对象出现一定延时时,也可以实现预期控制效果。第二,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过程中融入智能化技术,不需要构建控制模型,能够避免因模型参数变化等不可控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能够时刻掌握被控制对象的实际运行情况及工作状态,使控制精准度得到了显著提升[1]。第三,智能化技术可以有效缩短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反应时间,同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特点,并且通过更改控制逻辑及运行指令,可以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实现电气工程的远程自动化控制,使得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更为便捷。这些都是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过程中的实践优势,所以,实现该项技术的有效应用,对推动电气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

3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过程中的实践应用

要想充分发挥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优势和应用价值,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水平,就需要找准其应用要点,实现智能化技g的科学、有效应用。

3.1 在系统设计中的实践应用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专业性较强,系统构成比较复杂,并且对设计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将电气、电子测量、电子线路等多门学科知识和技术加以融汇贯通,才能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及可行性,总体来说设计难度是比较大的。传统设计方法大多为手工设计,往往都是借鉴以往设计经验,经过多次实验、修正后得到确定设计方案,但是这种方法所得到的设计方案可操作性较低,后期不易进行修改和调整。在设计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时,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中的CAD等先进电脑软件,并结合遗传算法等多种优化算法,可以有效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及可操作性,确保了控制系统性能的良好性,并且还可以提高设计效率[2]。

3.2 在智能控制中的实践应用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过程环节众多,传统控制技术很难实现对整个系统的良好控制,容易出现遗漏环节,利用智能化技术可以有效避免这种问题。通过结合使用智能化技术中的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及专家系统控制等,能够实现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多层次分析和处理,并且还可以对参数进行调节和修正,并对参数及信号进行准确识别及处理,加强了对各个环节的有力控制,避免了控制盲区的出现,能够显著提升控制水平和控制质量。

3.3 在故障诊断中的实践应用

运行故障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这就需要开展故障诊断工作,及时对故障异常现象加以科学处理,确保控制过程的顺利完成。传统故障诊断方法以不定期人工检查和维修为主,很难有效降低故障出现几率,利用智能化技术能够时刻获取电气系统的运行状态,可以及时发现故障问题以便迅速做出反应,具有时效性特点,不仅能够切实提升故障诊断以及检修速度,还可以能够有效避免故障对电气设备产生损害的现象,提升电气设备运行效益。

4 结束语

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复杂程度及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控制技术进行优化创新已成必然趋势,是当前电气技术领域中的热门研究话题。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及成熟,为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改良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多方面的实践应用优势,以系统设计、智能控制及故障诊断为突破口,将智能化技术有效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能够显著提升控制水平和控制效率,进而实现更加理想的控制效果,推动了我国电气技术的良好发展和快速进步。

参考文献:

第8篇:电气自动化技术知识范文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调试技术

引言

智能变电站是在新的历史机遇下采用新型科学技术所建立的新型变电站,它在变电站建设过程中采用集环保性与集成性于一体的智能设备,大大提高了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在信息的采集、测量、控制、检测等各方面,均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因此成为当前变电站工程的建设方向和主流。自动化系统结构和工程调试技术是智能化变电站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智能变电站持续稳定地发展,变电站工程技术人员应当深入了解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及其工程调试技术。

1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

1.1 结构技术与结构作用

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结构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结构技术更为成熟,数字连贯性更好,连接速度更快,其工程应用方式也具有更高程度的标准化要求[1]。完善成熟的结构技术能够有效促进智能变电站及时进行系统的扩展、维护和更新工作,进一步推动变电站的智能化进程。由于其结构技术运用于变电站一次设备上,这就说明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的基本作用是以优化结构的方式保障变电站一次设备的安全,并在保障设备安全的基础上满足实际电网的运行要求。

1.2 结构功能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拥有诸多功能,其中最主要的功能以变电站一次设备为对象的功能。智能变电站的结构功能从功能的性质上可以分为系统功能与基础功能两方面。系统功能指的是工程人员通过自动化系统有效实施监控管理、远程操作、站域控制、综合决策等一系列变电站运作活动,基础功能则具体指工程人员对自动化系统进行保护、监视、排查的基本工作[2]。系统功能是基础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与前提,这就要求工程操作人员在对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时,要求将系统功能与基础功能有机结合进行综合讨论。

2 智能化变电站工程调试技术

智能化变电站工程调试技术能够对变电站工厂运作的各个环节与流程实时进行有效的调试和监管,以切实提升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水平,增加变电站经济收益。智能化变电站工程调试技术在智能化变电站运行活动中的应用具体来说包括调试基础、调试原则、现场调试活动等三方面。要深入理解智能化变电站工程调试技术,应当从这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2.1 调试基础

在智能化变电站中采用工程调试的方式,是以自动化系统具体工程运作活动为工作对象的。一般来说,变电站为了优先实现工程建设与完善的目标,就会将工程调试技术运用于建设活动中。因此,智能变电站工程调试技术应当以自动化系统及其智能设备软、硬件的集成工程建设活动为前提和基础,以变电站一次设备为对象,为了实现变电站功能的有效应用发挥而实时进行调试。与此同时,系统设备集成、调试分系统技术等都属于工程调试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智能变电站工程调试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及时有效地满足智能变电站从监控、操作到信息安全、检测排查等各个方面的技术要求。

2.2 调试原则

工程调试原则能够有效指导智能变电站工程调试技术的实际应用活动,因此在工程调试活动中占有不可获取的重要地位。工程调试原则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特点分析与指导探究调试的内涵与目的两方面。在实际工程调试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如果发现变电站目标智能设备需要重新更新配置,这就说明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工作并未完全完成,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一情况,工程调试人员应当在对职能设备进行配置更新的基础上调校智能设备。系统工作调试过程中,工程调试人员对单体设备进行合格调试后,还应当对所有的系统设备从整体上再进行调试检测[3]。此外,原则上工程调试人员在调试工作中只能修改单体设备的定值和参数,在调试活动的最后,工程人员应当核实自动化系统各组成部分设备软配置的完好性和有效性,用以检验整个系统设备硬件配置的完整性。

2.3 现场调试

现场调试工作是智能变电站工程调试技术应用的核心与重点。在现场调试过程中,工程调试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工程调试人员应在及时对现场环境条件做出判定,检查网络的有效通信情况与相关电力设备的使用情况,在满足调试要求情况下才能正式开展调试工作,检查过程中,工程调试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系统设备的软、硬件配置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符合标准化数据的系统设备才能投入使用;其次,工程调试人员应当注意工程现场设备的命名与调度文件的可靠性,应当注重站控层设备与数据库的有效效,对于失效的设备、文件与数据均应及时摒弃并进行更新。在此基础上,工程调试人员通过安装相关应用软件,重新配置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各项功能界面,着力在现场调试试验中促进智能变电站工程调试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3 结束语

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与不断进步推动了科学技术革新的进程,电力系统的发展革新同时也迎来其历史新阶段。在电力系统革新发展的过程中,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及投入使用获得越来越多技术人员的支持与认可。自动化系统结构和工程调试技术是智能化变电站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只有对二者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和认识,才能不断优化自动化系统结构,才能不断发展革新工程调试技术,以促进我国智能变电站在新时期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翔,张沛超.数字化变电站的主要特征和关键技术[J].电网技术,2012,11(23):67-69.

[2]刘成君,张恺凯.数字化变电站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J].电工电气,2011,2(4):4-7.

第9篇:电气自动化技术知识范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前言

近些年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而使得人才培养水平受到制约,对此,应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本文主要从这方面内容展开分析。

1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极为迅速,而且,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的专业水平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进而也给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学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1]。现阶段在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由于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不完善、不合理;教学模式设施的不合理;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等,从而影响到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因此,在市场变革不断进行的过程中,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这样才能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才能为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专业的技术人才。

2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1 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电气自动化人才技术水平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因此,需要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2]。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模式改革的重难点,应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打破传统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学科教育的束缚,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融合教学,合理设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另外,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增加学生的实践实训体系,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专业实训的过程中,去切身接触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的操作、生产、管理等,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在此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有着极大的作用。同时,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及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教师也应由以往专业课程教学中的灌输者、传播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2.2 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以往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过度注重学生的理论性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做严重脱节,从而影响到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效率[3]。因此,需要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约束,实施“现场教学模式”,即将教、学、做进行有效融合,对学生实施统一化教学,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对学生实施实验和理论的结合教学,也可以将其称之为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着极大的作用,另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充分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此外,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模式来对学生开展专业技术教学,结合学生所学习的专业技术知识,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践学习情境,如,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将企业作为学生实践的重要场所,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实践情境,同时,可以通过聘请专业人士作为学生实践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学习进行技术指导,对提升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训效果有着极大的作用。与此同时,用人单位也能够结合自身的需求来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校企之间合作实现双赢,同时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就业和发展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3 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从以往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上来看,很多都是已经过时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就业发展极为不利[4]。因此,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应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应做好对市场的分析工作,尤其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掌握市场最新动态,并将市场的需求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内容相结合,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改革,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市场的发展需求。其次,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相关专业教师应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查,及时了解市场的发展情况,并在课程中不断的引入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不断的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认知面,全面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

总结

综上所述,旧有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市场的发展需求,因此,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从对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等几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加快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程,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 董素玲.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4)

[2] 黄玉斌.基于高职教育特点的新型人才观探究[J]. 教育与职业.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