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范文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

第1篇: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教育平等

一、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的解体和相关政策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由此而产生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失学率较高,流动儿童不能适龄人学问题表现十分突出。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有近2000万,失学率高达9.3%,这就意味着,全国有近200万流动儿童失学、辍学,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据一项调查显示,3―4周岁的流动儿童入托比例为60.7%,远远低于城市户籍儿童的入托率;6周岁儿童中有46.95没有接受过小学教育,而且超龄现象比较严重,有近20%的9周岁孩子还只上小学一二年级,13周岁和14周岁还在小学就读的占相应年龄流动少年的31%和10%。另外,在学龄儿童中的“童工”问题也比较突出,12―14周岁的流动少年儿童中,有60%的人已经开始工作。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已达1.14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3%,其中举家在外务工的劳动力2430万人,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6―14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约有643万人。另外,在北京的暂住流动儿童少年达20万,上海有24万,深圳高达35万,而这些流动儿童少年的小学入学率为85%,初中入学率仅为20%,这就是说约有100万流动儿童在失学,而且在逐年增加。

总之,流动儿童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从发展趋势来看,这个群体的人数将会越来越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

二、流动儿童产生的问题

1.教育财政问题

教育财政问题是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虽然大多数省市都取消了流动儿童的借读费,但这使城市政府的财政压力增大,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政府的教育财政压力更为突出。目前仍有不少公办学校想方设法向流动儿童收取借读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民工子弟学校问题

不少民工子弟学校都是未通过审批举办的,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师资力量不足,学科不配套,质量不高,不少校长和教师无任职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多数学校在房屋、消防、饮食、交通、防疫等多方面存在着安全隐患,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学校教育管理不规范,教育质量低下。

3.教育机会不均等

受户籍制度的影响,流动儿童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是不均等的。据2003年11月5日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儿童中心对北京等九城市抽样调查表明,九城市流动儿童约为280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为9.4%左右,照此计算,九城市中有26万多流动儿童未入学。并且随着年龄增大,流动儿童中失学的比例逐渐提高。从8岁到14岁,流动儿童未上学的比例由0.8%增至15.4%,在流动儿童中,女孩失学比例为3.9%,明显地高于男孩的2.6%。这表明流动儿童存在着接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并且女童较之男童机会更加不均等。同样,在接受优质教育方面,其机会也是不均等的。

4.流动儿童成绩相对较差

流动儿童中的41%为成绩差的学生,非流动的学生成绩差的占26%,二者差别明显。流动学生的阅读成绩低于同年级学生的平均水平。学生流动越频繁,对他们学习构成的威胁越大。

5.情绪和个性不健全

与同龄孩子相比,留守儿童呈现出忧郁、怯懦、喜欢独处、优柔寡断、自卑、内向、情绪不稳定等人格缺陷。

6.问题行为严重

根据一线教师的反映,流动儿童的操行得分为“优”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儿童,而等级为“差”的比例又明显高于其他儿童。许多流动儿童表现为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说谎、小偷小摸、打架、欺负同学,流动儿童中早恋的比例也较大。此外,有的孩子迷恋游戏机、夜不归宿,严重的甚至有敲诈、吸毒等违法行为。

三、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成因的探讨

1.制度性因素

(1)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出现,是与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密切相关的。户籍制度将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割裂开来,让城乡儿童在不同的制度中获取不均等的教育资源。改革开放后,农村适龄儿童不断向城市地区流动,但不少城市公办学校以种种理由拒收或少收流动儿童入学;有的地方政府则指定部分学校招收流动儿童,而其他学校特别是优质学校则不允许招收流动儿童;有的接受流动儿童的公办学校则将这些孩子单独分班,与当地学生分班学习。这是对流动儿童的一种“隔离”和歧视的做法,严重阻碍了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并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2)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过度分权。在这种体制下,把普及义务教育所需的资金交由地方负责筹措与分配。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可避免地使义务教育陷入非均衡发展状态中,这也是我国义务教育普及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严重城乡差异的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地方的学生越多,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就越大,因此一些学校和地方对流动儿童上学持排斥态度。

(3)民工子弟学校遭受不公平的对待。目前,民工子弟学校承担了相当数量的流动儿童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公办学校及政府的财政压力,分担了政府的责任。但是,从实践来看,公办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存在明显的不平等。政府财政投入的主要是公办学校,几乎顾及不到民工子弟学校。而在管理上,又一律都是以城市学校的标准来规范的,有的甚至对这些学校采取不同程度的限制、排挤甚至打击和取缔的做法。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增加了公办学校的压力,减少了流动儿童接受教育的机会。

2.教育内部因素

(1)家长。几乎所有流动儿童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有十分强烈的要求,他们将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希望子女能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来改变他们未来的命运,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但是,这个愿望的实现程度却因其现实经济状况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有些家庭有能力实现这样的愿望,有些家庭则“心有余而力不足”。流动儿童家长的社会经济特征如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子女的就学情况。此外,教育费用过高是流动家长面临的最大困难,大多数流动人口家庭属于低收入家庭,高昂的借读费、赞助费等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支付能力,必然使他们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望而却步。

(2)儿童自身。流动通常伴随着生活条件和环境的改变,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流动儿童的生活、学习及其心

理感受,并由此引发一系列流动儿童的自身问题,影响他们的受教育状况。第一,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大部分流动儿童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必然有一部分流动儿童因无法融入周围的环境而产生厌学情绪;第二,流动本身还在一定程度上中断、延误了流动儿童的学业,影响他们的学习进度,进而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下降,无法继续升学。

(3)学校及周围社会环境使得学校没有重视这一特殊群体。有的学校从没召开过家长会,班主任对自己班上“流动儿童”学生的家庭状况知之甚少。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仅就事论事,不注意挖掘学生的思想根源。部分“流动儿童”学业不良或性格缺陷,使其在学校也不太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学校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是歧视、责骂与体罚。这就使他们心灰意冷,甚至自暴自弃,破罐破摔。另外,学校周围对他们颇具吸引力的游戏机厅、网吧随处可见,对没有自制力和缺乏监督的孩子影响很大。

四、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1.制度层面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别。各级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逐步改革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保障劳动力合理流动,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同时,拆除教育等制度壁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合理、有序流动,这是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

(2)加大财政转移力度,合理分摊流动儿童的教育成本。流入地政府应是主要的财政供给者,因此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对于一些经济发展比较慢、财政困难的地方和城市,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经济较为落后的城市,中央和省级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转移支付的方式,分担流入地政府的财政压力,而决不要将此负担转嫁到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身上。中央政府和流人地政府应为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设立专项资金,对“特困”的学龄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消除因家庭贫困而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平等。

(3)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民工子弟学校。接受流动儿童的民工子弟学校应获得政府相应的财政支持,特别是那些建立在公办学校辐射不到、流动人口密集的区域,更应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因为它们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公办学校的供给不足,方便了流动儿童的就近入学。当然,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对民工子弟学校办学资质也应提出明确的要求,进行适当管理。

2.教育层面

(1)给家长的建议。尽量减少因忙于工作而疏于对子女的教育。抚育是爱的倾注,是心灵的抚慰,也是精神上的勉励和鞭策,是行为上的督促和示范。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他们对父母的依恋是谁也替代不了的,父母的关爱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要经常主动地与学校沟通联络,交换意见,切实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常与孩子多沟通,多听听孩子心灵的渴望,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第2篇: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在学龄教育问题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流动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特殊表现入手,分析了导致流动儿童在接受教育方面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通过政府、社会、学校及家长各方面配合,解决好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和国家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乡二元格局趋势愈加明显,随着农民外出务 

工进入城市生活的人员逐渐增多,出现了大量的流动儿童。流动儿童是指跟随在父母身边一同到城市务工地生活的18岁以下儿童。这些儿童在接受学校教育和对待社会态度等方面表现出与其他儿童较大的差异,已成为我国在教育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流动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农民工是伴随着中国城乡二元格局的产生而出现的新名词,他们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地带,沦落为城市里的“二等公民”。流动儿童也是近些年在大中城市中不断涌现的一个特殊群体,是伴随中国社会迈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产物,他们大多是因为跟随父母打工进入城市,同时也是游离于城市的主流生活之外,边缘化现象十分严重。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接受教育水平不仅关系到农民工家庭的完整和幸福,更关系到中国未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一)心理问题易发生 

由于农民工的工作不稳定,收入不高,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虽然同城市居民生活在同样的社会环境里,却由于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经济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进城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几乎处在隔绝的状态。流动儿童,大多是农民工的子女,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遭遇跟其父母基本相似。流动儿童虽身处城市,却完全享受不了城市的生活待遇。城市生活的富足、现代与农村生活的贫乏、落后在流动儿童的眼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再加上城市儿童对流动儿童的歧视、不理睬,极易使流动儿童在早期就埋下不平衡的反社会心理。 

(二)家庭学习环境差 

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是来自农村进入城市的务工人员,他们的工资普遍不高,也没有经济能力去购买稳定的居所,大多居住在简陋的租金较低的偏远或房屋比较简陋的地方。因而,流动儿童的家庭学习环境很差,很少有专门的学习房间及专门的学习课桌。 

流动儿童的父母做生意的较多,工作比较忙碌,留在家中做家务的时间较少,因此,很多流动儿童很小就承担起了家中的事务。并且出现很多前店后屋的情况,流动儿童总是被喊来店里打杂,与城市儿童相比,极大地耽误了学习的时间,也容易使孩子缺失玩耍的天性。 

(三)接受学校教育情况不平等 

流动儿童都是未满18周岁的学龄儿童,在进入学校学习的各个环节上都存在着与城市儿童不同的待遇。首先,入学机会不均等,由于城市中学校班级的人数限制,由农村转入城市的儿童大多出现没有班级接收的现象或可能留级学习。因此,就会出现大量的超龄学童,即流动儿童的年龄大于同班同学的普遍年龄。其次,虽然目前大多城市中已建立农民工子弟学校,但许多城市家长认为农民工的孩子顽劣、差等生等偏见,不愿将自己的孩子送入农民工子弟学校,并且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使流动儿童并不能享受到跟城市儿童一样的学习待遇。再次,现在的教育面向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在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之余,城市的家长还把孩子送去上学科辅导班和艺术特长班,这相对于家庭条件较差的流动儿童家庭却大多负担不起。最后,学校对流动儿童的收费项目纷繁众多,乱收费现象严重。根据调查资料,流动儿童平均每年比所在城市当地学生多交856.4元(最多的多交27020元),其中,借读费平均多交603.3元(最多的为1000元)、赞助费平均多交213.9元(最多的为20000元)、管理费平均多交39.2元(最多的为1300元)。 

二、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jenkins和astington的研究发现,家庭规模可以预测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水平。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的亲戚关系较少,因此与其他人交往的机会不多,而父母又都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因此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除此之外,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社会对这些儿童关注的缺失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已成为全国的普遍现象,但流动儿童的增加却未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流动儿童转入城市后,生活问题、教育问题、心理问题等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研究表明,农民工的子女生活在城市由于与当地孩子的生活习惯、地域文化等的差异,也会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受到当地人民的歧视。因此,使得流动儿童进入学校后,很难和同学相处,并可能由此产生一些异常行为。 

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关于农村儿童义务教育的优惠政策,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学校学习的问题。“两为主”政策强调以流入地为主,而当地学校的变相收费使流动儿童父母微薄的工资难以承受。 

(二)家长缺乏对孩子及时、正确的教育 

流动儿童的父母在城市中一般从事的是技术含量小,并且收入比较低又比较累的工作。因此,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子女的学习,并且由于他们自身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几乎没有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能力。调查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父母中,只有26%的父母经常检查子女的作业,57.2%的父母有时检查子女的作业,16.8%的父母从不检查子女的作业。 

(三)同辈群体中的负面影响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流动儿童进入城市这个陌生的环境,与城市儿童在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导致他们同同辈群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同辈群体是流动儿童交往的重要群体,与同学间的良好关系有助于儿童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还可以获得各种知识技能。slaughter等人的研究发现,受欢迎的儿童比受拒绝的儿童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况。流动儿童大多性格内向,不太受同学的欢迎,相对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较少。特别是流动儿童与其同辈群体交往中的负面影响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三、改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政策层面保护 

我国政府需要建构一个全面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来保证流动儿童能够接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例如,制定流动儿童教育法,明令禁止学校的乱收费项目,并推出一些有利于该群体入学的优惠政策,给予接收流动儿童的学校一些特殊优待,评选培养流动儿童优秀单位等。还应该向条件较差的家庭和接收流动儿童相对较多的学校提供经济支持和社会支持。 

(二)倡导社会关注、关怀流动儿童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应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的关怀,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流动儿童有更好地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这样可以帮助他们结交朋友、提升自信心、促进精神健康,并组织流动儿童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活动,使其获得更多的社会认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爱应该传递到每个孩子的身上。因此,教师应该更加关注这些流动儿童,对流动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正确的指导,并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心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理想。教师还要用更多的爱来关怀他们在家庭中缺失的爱。教师可以通过开家长会、家访、并建立家长联系薄等形式了解流动儿童的生活情况,并给予他们的父母正确的培养孩子的方法,使孩子在适龄阶段得到最好的成长教育。 

(三)改善农民工自身教育问题 

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使其给予子女正确的教育。城市流动人口大多属于知识较少的阶层,没有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缺乏对孩子正确的教育。因此,应当成立专门针对城市流动人口的育儿教育,使他们意识到培养孩子的重要性。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作为儿童的父母应该多关心孩子经常交往的对象,意识到儿童的同辈群体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并多与儿童交流,给予他们正确的思想指导,使他们在情感上更加信任父母,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为了把孩子教育好,还应该多与老师和其他家长联系,共同商讨对孩子的教育策略,使孩子从小生活在温暖的家庭中,愉快地度过童年时光。 

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社会工程,他们需要政府、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学校的正确培养、家庭浓浓的亲情、以及全社会都来关注流动儿童的浓厚氛围,定能筑成流动儿童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1、朱拥军,严俊俊.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探讨——全纳教育的视角[j].煤炭高等教育,2009(5). 

2、赵俊峰,史冰洁.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比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第3篇: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公立学校

一、提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日益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不断地涌入城市,这既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伴随着他们的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环境的改变,由此引发的问题有很多很多,而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流动儿童随父母进入城市,教育问题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可以说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劳动力流动的副产品之一。中国的义务教育体制没有针对时代的变化,仍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传统模式。其结果导致了流动儿童的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两方在这一问题上的无能为力。大量的适龄儿童面临失学的窘境。公立学校高额的借读费让农民工望而却步;“打工子弟学校”的合理性、合法性的争论仍在继续。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出路在哪里?谁来保障这些“流动花朵”的教育需求?同在蓝天下,共同进步成长。流动儿童何时才能获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如果我们承认农民进城是社会发展之必然,城市发展之必需,就应该承认民工子弟读书之合情合理;如果承认国家实行的义务教育是面向所有中小学生,就应该承认民工子弟不论走到哪里,都有权利沐浴在义务教育的阳光之下。”

二、现状描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尤其是沿海大城市大规模的迁徙。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流动人口的总数已经达到1.2亿。到2005年底,中国农村有1.4亿农民离开农村进入了城市,其中有1亿人在城市打工。[2]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是伴随着工业化而发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农民的外出务工提供了可能。随着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的特点日益明显。

流动人口的规模逐渐扩大。由于农村的耕地面积不断的减少,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农村中仅有的那么一点收入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了,他们基本的经济保障无法得到满足。同时,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直接导致了城乡经济的差距。由于两方面的作用,正好形成了推力和拉力,促使了大量的农民不断的涌进城市,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同时流动人口日渐趋向于迁移长期化、家庭化。随着儿童跟随父母在城市居住的人数不断增长,他们的教育成为了一个必须要考虑的社会问题。流动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十分严峻。总体上讲,失学情况严重,就学问题突出。

(一)流动儿童少年失学辍学情况严重

当前,处于学龄阶段的农民工子女中有相当一部分处于失学或辍学状态。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民工自身忙于生计,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管理。有些农民工本身的文化素质不高,认为读书无用,对子女的教育不抱希望。此外,造成失学辍学的原因还有经济方面的因素。部分学校高昂的学费使农民工子女望而却步。由于流动人口的流动性而造成的居无定所,常常导致那些孩子无法在一个地方完整地完成学业。流入地的地方部门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不够重视,无法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学条件,直接导致了流动儿童少年失学问题日益严重。流动儿童少年失学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农民工为城市、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但他们的子女却无权享受到在城市里国家提供的义务教育资源。数以百万计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不仅是每个家庭的损失,同时意味着每年都会增加百万以上的文盲,这对整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提高非常不利。

(二)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问题突出

流动儿童少年在流入地就学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在公立的中小学借读;在流动人口自发兴办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虽然流入地政府部门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开始关注,但明显地保障力度不够,具体表现就是在上述两种就学途径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在公立中小学借读。流入地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应相对较好。所以农民工都希望可以将自己的子女送进公办学校来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但有诸多限制:在入学这一环节上,各地的公立学校都不同程度地设立相关规定,来提高接收流动人口子女的门槛。而且因为教育资源本身的有限性,公立学校不可能做到全部接收,往往还要求流动人口子女交纳高昂的借读费、赞助费等。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流动人口的子女容易受到歧视。这种状况可以理解为社会排异现象,城市里的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接受与他们有显著差别的儿童。和城市居民的子女相比较,流动人口的子女在基础、语言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而普遍感到自卑,存在着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他们很容易感受到与身边城里孩子之间的差别,内心世界感受到强烈的不平等,因而会产生对抗情绪,所以在城市公立学校就学的流动人口子女往往心理教育更为重要。

2.在流动人口自发兴办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流动人口自办的打工子弟学校的费用较低,但办学规模参差不齐,总体上说教学质量不高,而且几乎所有的打工子弟学校都没有得到政府的承认,也就是所谓的“非法办学”。由于学校的地位没有得到政府的认可,因而学生即使完成学业,也无法取得毕业证书。打工子弟学校大都位于城乡结合部;条件简陋,大多租借废弃厂房作为校舍,缺乏必要的设施和安全保障;师资匮乏,且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但就是这样条件的学校,仍深受绝大多数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欢迎。他们知道“与其失学,不如条件恶劣地求学。”打工子弟学校对学生入学没有限制,收费相对于公立学校非常低,学生来去自由,符合流动人口的特点,因而,打工子弟学校解决了农民工心头的一件大事。可以说,打工子弟学校是以体制外的形式解决体制内的问题。

三、原因透析

大量的流动儿童少年丧失了受教育的权利,或是失去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这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影响流动人口进城子女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们认识上的问题,又有长期以来形成的体制矛盾。

(一)我国的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义务教育主要由户口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承担

各流入地往往习惯于把外来人口当作体制外人口来认识和考虑,外来人口的学龄子女也就当然地被当作本地义务教育体制外的求学对象。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无法享受这些基本的生活待遇。流动人口子女既无法享受与城市同龄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同时也被排斥于乡村教育体系之外,成为被“边缘化”的一个庞大群体。

(二)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地区偏见和观念上的障碍等原因,许多城市公立学校在招收流动人口子女时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经费问题也成为公立学校招收流动人口子女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打工子弟学校是体制外的产物,但其在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所起的作用却是相当大的。由于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批准,这些只能是半地下地进行办学。资金来源匮乏,校舍设备简陋,师资力量较弱,教学质量不高,这些都限制了打工子弟学校的发展。打工子弟学校急需解决正规化的问题,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家庭是儿童基础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直接决定了儿童的教育水平

流动人口家庭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应负有很大责任。许多农民工的教育意识落后,注重眼前利益,认为读书无用。迫于经济压力,微薄的收入仅仅能满足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对于那些高额的借读费等却只能望而止步,从而这些流动人口子女丧失了最基本的受教育的权利。

(四)大多数流动人口子女都是从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地区迁移到发达地区,由于年纪尚小,他们很难迅速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去

在城市里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学校中老师同学的另眼相看,使得农民工子女感受到了强烈的不平等,很容易形成自卑、厌学的情绪。同时,他们还肩负着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往往家长只重视对子女物质要求的满足,而忽视了精神、心理等方面的交流。有时父母强烈的望子成龙的心态极易造成子女的愧疚感和负罪感,对子女的成长不利。

四、政策建议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现在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这涉及到受教育权的公平性,对整个社会的公平产生影响。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力量协调解决。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上学困难问题,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上,困难是多方面的,难以在短时期内彻底解决。

(一)从体制上进行革新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城乡不合理体制必须加以改革。这是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流动人口的身份、就业、生活等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也是受此影响的结果。只有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才能为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扫清制度障碍。

(二)在政策上给予倾斜

各地政府要转变观念,提高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认识。要认识到进城流动人口为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政府有责任承担他们的子女的义务教育。流动人口应该享有宪法赋予的国家文明和城市文明的正常权利。从整个社会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流动人口子女进城上学,并为他们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在政策制定上,应多考虑到这部分人的利益。

(三)公立学校为主,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学

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流入地的公立学校必须切实做好接收工作,积极利用教育资源。禁止在入学手续和赞助方面对流动人口子女设置障碍。主管部门要在经费上予以支持。可以考虑“经费跟着学生走”的原则[4],避免滥用“自由裁量权”。由于经济力量有限,国家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始终存在不足,公立学校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接纳流动人口子女,这时出现的打工子弟学校正符合了这一要求,但由于其硬件设施等不符合要求而处在相当困难的境地。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适当地降低办学条件的门槛,给予打工子弟学校更多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其发展,争取使他们能达到公立学校的标准。同时,其他社会力量应该积极发挥作用,帮助那些经济困难的流动人口子女完成学业。

(四)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教育

流动人口子女从农村走向城市,这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时需要老师、家长等积极地给予他们心理辅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跟那些城市里的孩子们和睦相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

综上所述,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同时这也是城市健康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必要性,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之,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社会各方应携起手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对农民工及其子女,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颖.中国民工潮——关于打工族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M].出版社,2005.

[2]蔡建文.中国农民工生存纪实[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3]李玉雪.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透视[J].社会档案,2006,(8).

[4]孙晓凤.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政策问题及对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4).

[5]史柏年.城市边缘人——进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问题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杜越,等.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基础教育——政策与革新[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7]范国平,等.农民工城居子女读书难问题成因探析[J].黑河学刊,2006,(1).

第4篇: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现状成因

流动人口是现代城市的建设者,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关系流动人口家庭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关系社会公平与法治原则的实现,关系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整体发展后劲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水准,更是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本文就当前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的现状与成因进行浅显的探讨。

一、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现状

1、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受教育机会是衡量教育是否平等的重要指标,就是让每个人不受性别、种族、出身、经济地位、居住环境的条件的影响,均有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1998年3月,公安部和原国家教委联合颁发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只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做出了如下规定:流动儿童少年,以在流入地全日制公办小学借读为主,也可入民办学校、全日制公办中小学附属教学班-----接受义务教育。 这个规定解决了流动儿童的入学问题,使其有了就学的场所,但在规定中表述的是“借读”、“附属教学班”等却表现了一种教育的不平等现象,让流动人口子女只是有学可上,无法上好学校。一部分流动人口子女即使有机会享受到流入地公办学校提供的教育条件,因为要交纳一定数量的借读费或赞助费,而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成了绝大部分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拦路虎。

2、就学过程不平等

虽然流入地政府部门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开始关注,但明显地保障力度不够,具体表现就是在流动儿童少年在流入地就学的途径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是在公立中小学借读。流入地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应相对较好。但在入学这一环节上,各地的公立学校都不同程度地设立相关规定,来提高接收流动人口子女的门槛,而且因为教育资源本身的有限性,公立学校不可能做到全部接收。二是在流动人口自发兴办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打工子弟学校大都位于城乡结合部;条件简陋,大多租借废弃厂房作为校舍,缺乏必要的设施和安全保障;师资匮乏,且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校际间的办学条件、教学管理水平差异很大,有些学校甚至未取得相应的办学资格,大多数打工子弟学校在办学条件、教育管理和教师水平上和公办学校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

3、失学辍学情况严重

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使流动人口子女中有相当一部分处于失学或辍学状态。主要原因是由于流动人口自身忙于生计,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管理。有些流动人口本身的文化素质不高,认为读书无用,对子女的教育不抱希望。

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曾以“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形式把中国公民分成身份不同的两大类别,蜂拥入城的流动人口居住在城市,户籍却仍是在农村。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应由户籍所在地负责。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动的同时,教育资金并没有随之流转,从而致使处于流入地的流动人口子女享受不了流出地政府的教育财政补贴,也没有资格享受流入地政府的优待。在流入地城市就学的流动人口子女,必须比城市孩子多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难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果。

2、义务教育制度的过度分权

《义务教育法 》第八条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第十二条规定 :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教育法则明确了流入地政府对流动人口学龄儿童的入学并没有法律上的责任,作为城市边缘人口,流动人口子女无法享受流出地政府带给他们的教育补助。因此,义务教育的过度分权也是造成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3、流动人口经济收入低

在我国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运输业以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流动人口占到从业人员的半数以上,人数超过一亿。作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经济社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理应得到公平、公正待遇,但流动人口却经常遭遇工资偏低或拖欠的不公正待遇,收入普遍微薄。他们大部分居住在城市郊区,生活在城市贫困线以下,城市学校尤其是公办学校昂贵的求学成本,使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额外的赞助费和借读费,他们只能“望学兴叹”,这是导致他们子女上学难的直接动因。

4、流动人口家庭社会交往面窄

流动人口居住空间狭窄,条件较差,孩子没有安静的学习空间;流动人口子女尽管生活在广阔的城市空间,他们实际却只拥有狭隘的生活空间,这与乡村社会中频繁的互动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经常随同父母一起流动使适龄儿童的正常学习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甚至造成了阶段性辍学,影响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客观层面上拉大了与其他儿童的教育差距,进一步加剧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弱势地位。

5、教育经费影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地区偏见和观念上的障碍等原因,许多城市公立学校在招收流动人口子女时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经费问题也成为公立学校招收流动人口子女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打工子弟学校是体制外的产物,但其在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所起的作用却是相当大的。由于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批准,这些只能是半地下地进行办学。资金来源匮乏,校舍设备简陋,师

资力量较弱,教学质量不高这些都限制了打工子弟学校发展。打工子弟学校急需解决正规化的问题,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6、父母文化素质影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

家庭是儿童基础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直接决定了儿童的教育水平。流动人口家庭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应负有很大责任。许多流动人口的教育意识落后,注重眼前利益,认为读书无用。迫于经济压力,微薄的收入仅仅能满足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对于那些高额的借读费等却只能望而止步,从而这些流动人口子女丧失了最基本的受教育的权利。

三、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1、从体制上进行革新。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吻合的户籍制度,逐步削弱户籍制的身份定位功能,解除教育体制与户籍制度挂钩的传统模式,在政策上保障流动人口与城市市民在国民待遇上的一致性,降低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入学的门槛,淡化包括劳动就业、子女入学、住房分配、社会保障等政策规定中对户口的特殊要求,逐步实现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主体平等。

2、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各地政府要转变观念,提高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认识。要认识到进城流动人口为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政府有责任承担他们的子女的义务教育,要鼓励和支持流动人口子女进城上学,并为他们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

3、调配好教育公共资源。调整现有义务教育格局,合理配置国有公共教育资源,完善社会捐赠机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解决的渠道应该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办教育为辅,调整现有教育资源的分布,实现现有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建立健全捐赠机制,完善捐赠立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还可以通过适当的

方式,让用工企业分担流动人口子女的部分教育费用,并安排一部分城市教育附加费用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

4、协调疏导流动人口的流动。流动人口的流动总的来说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对个体来说更多的是盲目性。任何城市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政府还应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适当措施适度控制流动人口的规模,如通过实施积极的区域政策,引导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实现发达地区的企业、欠发达地区以及农民工家庭三方共赢,这也是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根本途径之一。

5、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教育。流动人口子女从农村走向城市,这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时需要老师、家长等积极地给予他们心理辅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跟那些城市里的孩子们和睦相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

第5篇: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62-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层面的改革以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为主要的变迁方向,以城市化、城镇化、工业化为转变浪潮。在这一过程中,大规模、大范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迁移至城市。政府相关部门和学界逐渐加大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和研究,他们分别从人力资本的个人层面、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层面、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宏观层面纷纷进行研究。当然,我们更需要看到,作为“民工潮”持续发展的结果,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流动大军涌入城市后日益突出的重要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考虑到一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将子女带到城市,一部分农民工将子女留在家乡,因此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一般包括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频见报端,近年来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是社会各界讨论的重点,但是我们也不应忽视同为最边缘群体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远离城市文明的熏陶与教育,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作为引导他们社会化重要途径的教育手段,理应在教育理念、教育软硬件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与努力。

一、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

留守儿童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一张于1994年提出,主要指父母在国外工作、学习而被留在国内的孩子。其定义是从父母是否出国的角度来界定的,在今天外出务工潮的社会大背景下,它指的更多是父母在城市工作、学习而被留在农村的孩子。应该看到,“留守儿童”的定义忽视了留守儿童年龄、留守时间长短、外出父母存缺等外延的严格限定,究竟父母双方都外出的孩子是留守儿童,还是父母中有一方外出的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的时间长度究竟以多长的时间跨度为计算标准?当然还有学界争论最多的关于留守儿童年龄的界定,绝大多数研究并未明确讨论这个问题。只是直接将研究对象限定在义务教育年龄段,而对学前儿童和15至18周岁青少年没有给予关注。甚至一些研究因为“儿童”这一定义众说纷纭而放弃“儿童”内涵层面的严谨考察,而使这一学术问题一直搁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的规定是0-18岁,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规定是0-18岁,医学界以0-14岁的儿童为儿科的研究对象,中国的儿童组织少先队的队员年龄在14岁以下,而共青团员的入团年龄为14岁以上。考虑到社会和人们公认儿童的年龄段为0-12岁,因为此类人群都是正处学龄前和小学阶段,且年龄比较幼小,一些儿童活动也都是针对这个年龄段的人群的。因此,本文讨论的留守儿童主要是12岁及12岁以下,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一年及一年以上的而被留在农村,而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具有农村户籍的儿童。

二、留守儿童的数量

目前我国农民工留守子女的规模十分庞大,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流动儿童共有1982万人,其中以小学阶段适龄儿童为主。而根据2009年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的调研报告显示,2008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为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4000多万人。由于目前有关留守儿童的各种信息,基本是建立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基础之上的。但是,最近5年来,全国流动人口变动非常大,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在最近几年中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段成荣对国家人口计生委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调查资料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一些有关留守儿童的权威资料: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我国人口中0-14周岁人口为26478万人,按留守儿童占16.53%的比重推算,全国0-14周岁留守儿童数量为4377万人,比2000年增长了近2100万。其中,6-14周岁的学龄儿童占全部留守儿童的57.9%,人数达到2535万人。0-5周岁的学龄前留守儿童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占42.2%,人数达到1843万人。而以往的研究往往关注6-14岁留守儿童,对学龄前的留守儿童较少关注。而段成荣推测,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为4015万人,是留守儿童的绝对主体。所以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比例高20.2%。也就是说,农村每5个儿童中就有一个是留守儿童。这一数据是相当惊人的,要看到儿童阶段是人生命过程形成基本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留守儿童的成长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较早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系统理论研究的是蒋忠、柏跃斌《“民工潮”下的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其思考》一文。该文中提出了关于流动人口中单独外出的打工者,将妻儿安置在家中,由于父母异地而居,家庭教育总量减少,遇事缺乏商量,父亲对孩子的引导教育作用削弱。其研究结果表明孩子的学习成绩与父母的缺位有直接关联。

目前学界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主要是留守儿童父母缺位在其社会化过程中造成的影响问题。

(1)监护缺位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有的由祖辈抚养,有的是由父母一方监护,更有甚者,是由叔辈、邻居或亲朋好友监护。父母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父母的作用不能被其他监护者取代,在父母双方或一方的缺位势必给儿童社会化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父母外出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减少,这会影响家庭在子女教育上作用的发挥。而且父母的外出使留守儿童被迫承担更多的家务,有时甚至需要自己做饭,与此同时,留守儿童的学习时间相对减少。此外,儿童期心理不成熟、自控能力差等特质在父母缺位的状态下更加明显。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中逃学、厌学、辍学、纪律差、迷恋网吧的现象比一般儿童严重。一些家长在外务工,被迫将孩子留在家里,对自己的子女心生愧疚,于是,通过给孩子寄钱来补偿自己对孩子的照顾不周,而这些孩子在花钱方面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容易误入歧途。祖辈类型的监护人往往只把孩子的人身安全和“吃饱穿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认为只要孩子平安就可以向孩子的父母有所交代。而其他类型的监护人在管教孩子问题上,感到无能为力,对别人的孩子在管教上“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孩子的不妥当行为“有的不好管,有的管不住”。

2、心理和道德问题。齐美尔认为,“个体通过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获得一个特定的社会位置,并在他人对自我行为的期

许中成就自己本身。”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角色定位对儿童性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父母的长期外出,使得留守儿童缺乏合理的、合适的亲子互动机会,他们对父母的遵从感和信任度降低,容易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无助感。长期无法排遣的孤独感与无助感会严重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使其变得内向、抑郁、自卑、敏感和脆弱。外显的行为就是不愿与别人交流。遇到事情也会有一些过激的表现。另外,内心还会缺少安全感。总的来说,学界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心理承受力弱、意志力不强、缺乏安全感和家庭归属感;自卑闭锁、自暴自弃、沉默寡言、悲观失望、孤僻寂寞;任性冲动、脾气暴躁、情绪焦虑、态度冷漠、性格内向、神经过敏,有的充满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对父母打工不理解而充满怨恨。虽然,也有少数孩子在父母出外打工后,变得更加坚强、自信,自理能力增强,而且能够理解父母的做法,把对父母的思念、感激变为学习的动力,自觉上进,表现良好。但大多数孩子在父母外出后都表现出一些心理问题,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突出,女生比男生突出。

四、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一些建议

首先、以学校为中心,对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问题做出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以寻找问题的症结。可以尝试让学生过一种家庭式的学校生活,多筹建一些寄宿制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中管理。建立留守生档案,这样班主任老师不仅可以进行跟踪教育,还可以与学生家长保持信息畅通。

其次、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应充分重视监护人的选定问题。如果夫妻双方都外出工作。应尽可能把子女寄养在有一定学习环境,并且有一定责任感的亲朋好友处或者选择住校。最好父母中能够留一位在家与孩子共同生活,保持家庭教育的持续性和完整性,这样家长也可以跟学校经常保持联系,共同承担起教育儿童的责任。如父母双方都外出,则要改善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要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为留守儿童建立一个温馨的农村社区。充分利用志愿者资源,比如组织当地一些受教育程度较高、有社会责任心的人员参与留守儿童的监护、教育等工作。

最后、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制度层面的改革。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改变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现状,这才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举措。

农民工是游离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以农民身份在城市的制度空隙中寻找狭窄生活空间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城市中就业不稳定、收入较低和社会地位低下的群体,在城市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作为国家的公民,有权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和福利,其子女也应平等享有和城里孩子一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应该看到,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需要我们从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调整、政治体制改革的大局出发,依靠政府、社会、人三方面的因素良性互动、协调运作形成的合力,努力破除体制障碍和制度桎梏,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5(1):29-31

[2]一张:留守儿童,望,1994(45):37

[3]廖其发:《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245-275

第6篇: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范文

我国现行的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政策主要来源于1998年颁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流动儿童少年常住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外流。“(<办法>第三条):“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以在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借读为主.也可入民办学校全日制公办中小学附属教学班(组)以及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简易学校接受义务教育。“[4](<办法>第七条}:“经流入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可依法举办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学校或简易学校。办学经费由办学者负责筹措,流入地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予以积极扶持。简易学校的设立条件可酌情放宽允许其租赁坚固适用的房屋为校舍。(《办法)第八条)”[5]该办法实际上对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提出了三种解决途径:一是进入户口所在地的公办学校.即不得随父母流出户口所在地;二是申请进入流入地公办学校或公办学校开办的专门招收流动儿童的简易学校;三是进入社会力量举办的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学校或简易学校。然而,这三种解决途径在现实当中却遇到了困难。首先来看第一种途径,进入户口所在地的公办学校。既然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是因为流动而产生的,那么干脆不让你流动,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吗?这就是第一条解决途径的思路。是的,“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外流”,没有了流动儿童,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自然就没有了,但是,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只要有流动人口,就不可能限制儿童的流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需要父母。教育学家认为父母对孩子的一生影响非常大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最初所学的都是从父母的言行之中学会的,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成年之后都会出现心理问题,对社会造成伤害。同时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监护人,有哪个父母不关心自己的孩子呢7因此父母旦在城市扎下脚跟,就会把孩子也带在身边由自己亲自养护。即便让孩子在户口所在地上学父母也是不放心的。在户口所在地上学虽然有亲戚朋友照顾孩子,但终究不如父母自己照顾得周到。另外,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对孩子的心理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用限制孩子随父母流动的办法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

让我们再来看看第二条途径让孩子进入流入地公办学校或公办学校开办的专门招收流动儿童的简易学校。这也是办法规定的最需要解决途径。但是这途径在现实面前也遇到了诸多问题。

1.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问题。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地方政府是负责筹措经费,设置学校的主要负责部门,教育经费也是按户籍学生人数下拨。目前,一些特大城市自身义务教育经费比较紧张,加之特大城市流动儿童少年的基数相对较大,再为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专门投入笔经费,负担较重。

2.公办学校的现实状况。近几年各地,尤其是特大城市,相继出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升学高峰,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学位非常紧张。许多学校都存在着超大班额教学的状况直接影响了义务教育的质量。在此情况下.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接收流动儿童少年就学,存在着学额的现实局限。3.学费问题。在目前情况下,完全由流入地政府投入经费解决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问题并不现实。为此,有人提出,这部分经费应由流出地政府承担。但由于流动人口流动性大,且来自四面八方,此办法在实际操作上难度较大。目前,现实中比较通行的办法是由学校向流动儿童少年的家长收取借读费或教育补偿金。但由于一些学校收费都很不规范使得流动人口中的低收人群体难以承受,除此之外.各个公办学校名目繁多的收费却让那些低收入的民工望而却步。因此,在实际当中,公办学校并不能成为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途径。那么就剩下最后条途径了,进人社会力量举办的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学校或简易学校。这类学校通常是由流动人口自身开办的习惯上称作打工子弟学校,打工子弟校是在城市和城镇现有教育资源不足以完全吸收流动儿童少年时的一种合理而必然的选择。由于流动儿童的空间分布极其集中,他们一般分布于城乡结合部地区.这就使这些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全日制中小学难以全部承担流动儿童少年人口的教育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允许流动人口中的一些人开办“打工子弟校”来解决流动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选择。事实上,各地流动人口在开办学校方面已经走在了政策的前面。早在90年代初期,北京市的流动人口就开始举办“打工子弟校”了。迄今.共有百余所规模不等的“打工子弟校“,小者只有10来名学生,而大者学生人数将近2000人。对于这些打工子弟校.流动人口家长是普遍持支持和欢迎的。各种“打工子弟校”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收费低廉,管理灵活基本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然而,这些受到欢迎的打工子弟学校却由于自身的先天不足而受到各地的查禁。“打工子弟校”中比较普遍地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卫生条件较差。为了节省开支打工子弟学校尽量减少投入每班的人数尽量最大等。第二,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狭小的校园简易的校舍使得些学校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第三,教学质量问题。由于打工子弟校的工资一般较低因而难以吸引较高水平的老师。新开办的“打工子弟校“是很难在短期内达到城市和城镇的办学标准的,因此很难获得办学许可证,大部分还戴着”黑帽“。但是这些学校被取缔之后,孩子们怎么办呢?实际上,很多打工子弟学校是在家长的配合下和教育主管部门打游击,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孩子有书读。这也是打工子弟学校屡禁不止的根源所在。

二、结语

第7篇: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范文

【论文摘要】 数据显示,中国现有2 亿左右的农民工,而且人数还将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由此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人数高达5800万,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教育面临诸多困难。很显然,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广泛力量的密切配合。

数据显示,中国现有2 亿左右的农民工,而且人数还将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由此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人数高达5800万,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教育面临诸多困难,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变得十分突出。

一、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子女教育的现状

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工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但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他们都属于弱势群体,他们子女的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1、入学率偏低

根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抽样调查显示:“流动儿童中在学者占全部流动儿童的90.7%,一直未入学者占6.85%,失学者占2.45%。”调查结果还表明:在流动儿童中,达到上学年龄却不能适龄入学问题表现十分突出。

2、 学习成绩差

留守子女在受教育当中存在心理问题严重及道德偏差等问题。对文盲率高达30%的祖辈来说,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学习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研究发现,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成绩明显偏差。成绩排名中,留守子女只占优秀生的10%,而差生当中有70%都是留守子女。

3、存在心理问题

心理成长关键期的留守儿童,因不能及时得到引导和帮助,他们的性格会受到影响。测试结果显示,有30.3%的留守子女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他们的心理问题明显多于非留守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劳动力转移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工业化迅速发展的三十年。伴随城乡一体化的深化发展,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二元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失衡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受利益驱使,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由于相关政策的滞后,农民工不可能将子女带在身边,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严重。

2、所处的环境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1)家庭环境。人的社会生活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都是从家庭环境中开始的。家庭的气氛,亲人的性格及其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子女的生活习惯及道德观念。留守子女与父母的分离,弱化了家庭教育作用,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祖辈及其他亲戚。显而易见,祖辈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存在很多的误区。首先,对孩子过分溺爱,很容易养成孩子任性的性格;其次,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在学习方面不能给孩子很好的帮助;再次,在教育方式上缺乏畅通的交流,这对儿童的语言及创造性的发展有很大消极影响。而在亲戚的立场上,他们不便对孩子进行管束,孩子也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缺乏更多的关爱。

(2)学校环境。学校教育对人的社会化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孩子成功的教育,源于学校和家庭的协调与配合。但是,由于留守子女的父母外出打工,学校无法配合和协调家长一起对留守子女进行教育和监管。此外,目前我国农村师资力量的缺乏,很难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辅导和教育,造成对学生的教育程度不够,不利于对留守子女进行很好的教育。

(3)社会环境。近年来,尽管我国经济以1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但农民的收入基本上停滞不前。由于中国广大的农村经济落后,农民贫困,使得他们没有能力照顾和教育自己的孩子,走上外出打工之路也是生活所迫。近年来,随着赚钱作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念兴起,打工照样挣钱的“新读书无用论”随之出现,使得农村家长和学生的厌学情绪增加,很多学生中途辍学,过早的走上了打工之路。

(4)政策滞后。政策的偏差,使得薄弱的农村的教育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地方出于本地利益的考虑,不愿意接收农民工子弟在当地公立学校上学或者收取高额借读费,以限制外来学生“占用”他们的教育资源,所以留守儿童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三、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很显然,如果农民工子女继续留守,得不到很好教育的话,农民工这个阶层与整个社会的脱节就会越来越严重,这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十分不利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广泛力量的密切配合。

1、政府高度重视对留守儿童教育的责任

(1)加大投入力度, 进行政策倾斜。加大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 提高农村学校和薄弱校教师的收入水平,提高现有农村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改善农村教育环境。

(2) 加大农村公共教育资源投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完善体育、文化娱乐设施;建立健全农村寄宿制校舍管理体制,实施并完善素质教育理念;普及信息化教育模式,鼓励学校积极开拓教学新方法和育人新理念。

(3)把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纳入国家和各地区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工作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部门工作规划,置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之中。把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与各级政府实施儿童发展纲要结合起来,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各项权益保护列入纲要实施的监测评估体系。

2、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1)重视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如前所述,家庭对子女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来说,家庭教育的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心上,而更应该从情感的角度去关心和爱护他们,多和他们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发展良好的、亲密的亲子关系。另外,还应经常与子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联系,了解他们各方面的表现。再者,还应十分重视孩子监护人的选定问题,应尽可能把子女寄放在有一定学习环境,比较有文化的,并且有一定责任感,能更好地监督和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好友处。必须注意的是,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缺少了这一点,任何其他措施都无助于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

(2)重视对留守子女的学校教育。作为对留守子女的教育实施单位,农村学校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职权和职能范围内,加强对留守子女的关心呵护。针对留守孩子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学校应该加以正确的引导,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营造健康活泼的教学氛围。同时,要积极同留守孩子的监护人进行交流,对其做必要的培训,让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充分激励留守儿童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是作为教师应有的责任。

3、整合社会资源,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1)招募组建关爱留守学生志愿者队伍,推行“结对接力志愿服务”模式。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多种形式的结对方式,组织志愿者队伍或志愿者与留守学生签订结对卡,针对学习辅导、生活帮助、心理抚慰和应急救助等需求,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志愿服务活动。

(2)整合各方力量,推动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社会化发展。开展各种形式的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和主题活动的宣传活动,开展爱心募捐、义务家教、艺术培训、心理咨询等关爱活动,更大程度地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关爱行动,动员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关爱留守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参考文献

[1]邹先云. 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06(10):35-37.

[2]谭寒.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1):213-214.

第8篇: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社会工作 介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2-190-02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发展,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人口流动呈现出很大的变化,由此就产生了流动人口子女的问题。当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他们最终只能选择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家中,并且将他们托付给家里的亲属代为照看,这样,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就出现了。

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约为5800万人,而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就多达4000万,这的确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

笔者希望通过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从而能够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同时,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加以介入,使研究的问题更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性,既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针对留守儿童及其教育问题的概述

在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上,基本上来说是一致的,但是在他们的年龄、范围及父母外出打工时间等问题上也存在着分歧。国外学者詹姆斯・莫瑞认为,留守儿童是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其中,国内学者叶敬忠是比较系统研究留守儿童的人。他认为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需要把握四个要点: 父母外出、父母外出时间、儿童居住地和儿童年龄;他将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总结为四种,即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上代监护和同辈监护,其中以单亲监护为主。

在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目前的研究主要来自于王章华、戴利朝。他们将此问题归结为四个方面:(1)认识程度不够,法律法规不健全;(2)资金投入不足,教育设施建设匮乏;(3)专业人员缺乏,管理存在漏洞;(4)家庭教育缺失,其监护人往往没有精力或能力对其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导。

1.2.2 对国内外现有文献的评价

留守儿童在教育上的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制度的原因,也有学校、社区、家庭等方面的原因,而城乡二元分割是导致其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在对研究对象的界定上,他们不仅存在于农村社区之中,在城市中也是存在的,在不同省份和地区都存在,针对他们的普适性要能够考虑;同时,还要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大多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个案访谈、观察等方法加以运用。

2 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家庭功能的相对弱化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最基础的环境,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长期外出打工,因此减少了与孩子的联系,致使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功能错位的现象;同时沟通方式比较单一,父母在角色上的长期缺位,使得家庭结构呈现出一个不完整的状态,家庭初级群体在教育功能上弱化。

H留守儿童今年五岁,常年跟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她的父母都在广东砖厂打工,收入很少,为了节省路费,他们已经快三年没有回家了。她很聪明,也很好学,总是缠着奶奶教他数数,奶奶没念过书,教其数数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H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居在两地,缺乏父母最基本的照顾,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方式有限,造成了家庭中父母所扮演的最基本的角色功能的缺失。除此之外,其隔代教育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老人的文化水平程度有限,教育理念存在偏差,对孩子的辅导和监督束手无策。如果一个家庭的功能不能够良好地运作,孩子同样会在人际交往中产生障碍,甚至会产生失范行为。

2.2 学校教育方面的不足

学校生活是留守儿童在教育问题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贯穿于孩子的整个学习生涯,每个孩子都要从中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

由于村里没有幼儿园,H留守儿童每天都会一个人站在村口远远地望着那些上学的孩子。她常常站在教室的门口,虽然听不懂,但她的神情甚至比教室里的任何一个孩子都要投入,她很想像其他孩子一样有自己的课桌、板凳和书包。

该留守儿童在教育问题上的一个瓶颈,是由于地处交通闭塞的地理环境的因素,整个学校的基础教育体系薄弱,与外界的沟通联系很少,不能够得到最新的教育信息;相关机构和部门对其扶持的力度和投入的经费十分有限,教育资源也十分匮乏等因素,因而未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校环境。同时,有些留守儿童由于户籍的原因,不能够正常进入学校学习,一些专门为留守儿童建立的农民工子弟小学也非常有限。

2.3 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留守儿童的父母选择在城乡之间流动,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究其根源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一些农民工子弟小学的数量十分有限,政府对其所投入的教育经费和资源差异也十分明显,使得生活在农村中的留守儿童很难能够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对于国家政府来说,其财政支出的费用有限,相关部门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了解甚少,没有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即使是一些公共政策,这些政策的落实也不是很到位,甚至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也就导致了无法从根源上解决此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政策监督和规范机制,落实有利于留守儿童的相关政策法规。

3 社会工作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介入策略

3.1 构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支持网络

(1)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留守儿童父母的角色的缺失等原因,导致其家庭功能的相对弱化,因此,将二者之间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相结合并加强他们二者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必要的。

(2)国家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满足他们在教育方面的需求。非政府组织可以通过大众传媒、社区等形式,同时结合志愿者群体、组织、个人来对其进行支持和帮助。

(3)对于留守儿童个体本身来说,他们也应该对学习持有积极的态度,要有对知识的渴求,将自己融入到整个社会环境中去,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和作用。

3.2 健全与留守儿童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

国家应该在此问题上提供权益和法律方面的保障和支持,适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政策体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受教育的权利,并且确保他们在教育方面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另外,城市和农村的留守儿童在教育问题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问题上存在的漏洞很大,教育观念的落后和陈旧,教育资源的短缺和紧张,学校环境和条件的简陋等,都远远不及城市中孩子在教育问题上的选择性多样,因此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非常关键的。

3.3 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在解决教育问题中的必要性

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键,因为他们在从事的这项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社会工作者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巧来帮助留守儿童进一步解决在教育方面的问题,了解留守儿童在各方面的需求,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帮助。健全社会工作者的队伍体系,让他们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叶敬忠.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 叶敬忠,莫瑞.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第9篇: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范文

摘要:在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下,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外出,由此衍生出特殊的少年儿童群体----留守儿童。由于其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以及家庭结构,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低,安全无保障,心理健康程度低,等等问题愈来愈凸显,逐渐引发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尤其在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西部。本文拟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现状及对策几个方面进行阐释,希望能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关键词:西部农村 留守儿童 教育

“留守儿童”主要是指在我国农村,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而本人被留在家乡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或一方共同生活的儿童,我国现有农村留守儿童约2000万人。这是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对劳动力的大量需要,人口在利益的驱动下大量流动,以及城乡二元体制结构户籍限制的结果。中国西部由于其历史原因,外出打工的中青年父母比其他地区更为明显,而其留守儿童所表现的问题也更为突出.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具有阶段性,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所呈现出来的新问题.需要我们运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去解决。

一、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及现状

尽管农村父母外出务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并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加好的物质文化生活,但总体而言,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角色的长时间缺位,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完整的家庭教育和监管,致使他们在学习、生活、情感、教育等方面产生诸多问题。

首先是父母缺位导致的亲情缺失,孩子无法同父母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而依恋是孩子发展对他人和环境的信任感,培养孩子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孩子从与父母的交流中学习到人际交往的方法。但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不与父母或者其中一方生活,导致孩子不能感受到父母的关怀,不能发展良好的信任感,也不能很好的从父母那里习得人际交往的技巧。很多孩子与父母之间长期的疏离,甚至会对父母产生陌生和怨恨的感觉,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儿童幸福感的培养和形成,不利于青少年儿童的长远健康发展。

其次是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失范现象严重,学习不良。从儿童身心发展阶段论而言,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弱。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监管,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调查中发现,36.7%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他们不听祖辈教导,在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和欺负同学等行为。甚至一些“留守儿童”,法制观念淡薄,违法违纪行为时有发生,这需要引起我们极大地重视,由于家庭监管的缺失和学校教育的疏忽,留守儿童学习较为困难。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容易课堂违纪,较少参加学校集体活动,对于学校和学习的兴趣比较低,个别留守儿童甚至对学校和学习产生抵触绪,学习成绩下滑较为明显,辍学现象比较。

最后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增多,身心健康不容乐观。由于留守儿童年纪尚幼,缺乏寻求社会支持系统的能力,父母缺位使其更加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沟通交流的机会,因为没有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再加上孩子特有的自卑心理作祟,留守儿童慢慢发展出与外界接触较少或不愿意接触得特点。他们常常表现出情感冷漠、行为孤僻、悲观消极、不善于表达等自闭倾向,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问题,有的自卑懦弱、多疑敏感,有的性格怪异、暴躁叛逆,有的忧郁焦虑、自暴自弃,严重的甚至有轻生倾向。

二、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由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多种原因造成的,是社会转型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支持和解决,力争为留守儿童创造出好的环境。

首先,从家庭方面而言,强调其教育功能,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人一生所产生的影响,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社会行为规范、个人价值观等最初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父母要转变态度,正确处理家庭收入与孩子教育之间的矛盾,为孩子长远的利益着想,争取为孩子创造温暖舒适的家庭生活,并使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健康快乐的成长。要学会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日常生活的需求,以及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情况。学会掌握正确的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模式,掌握更适合青少年健康的教育方法。对于实在是不得不外出打工的父母,也要加强与孩子的情感链接,情感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喜爱,让孩子体会到浓浓的亲情。

其次,从农村学校教育来看,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学校可以建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档案,对特殊的孩子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同时,学校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对孩子的亲情教育、人格教育,让孩子们感到友情、亲情,感觉父母就在他们身边。寄宿学校要优先考虑留守儿童,通过改善食宿条件、完善配套设施,使学校成为温馨的“留守儿童之家”。在课程设置上,学校要更加的重视孩子的情感教育,心理教育,适当配置学校心理咨询室,心理老师等,力争成为留守儿童教育的主体,为孩子提供更加美好的教育环境。

最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需要发挥政府职能,强调社会责任。要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调动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氛围。对于政府而言,就是要强化政府责任,均衡城乡教育,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在农民工流入地区,政府要切实承担责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规划并建设好农民工子女学校,,逐步消除对进城农民子女读书的限制。各地城市要根据推进城镇化需要,超前规划,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减少并逐步撤消农民工子女读书的限制,增加“绿色通道”容度和流速,让接受义务的农村孩子也享受城市文明。切实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共享蓝天”这三大重点工程。同时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加深社会力量帮助和参与的程度,调动各方资源,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苏婷.呼唤心灵的家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掠影[N].中国教育报,2006-11-29

[2]民盟涪陵区委课题组调研报告.关于我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