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实现线上教学范文

如何实现线上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实现线上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实现线上教学

第1篇:如何实现线上教学范文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课堂教学应该是各种样式、各种方法,都在竞争,都在开放,这才是大好局面。真正的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高效的课堂,是探究的课堂。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我认为,高效的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且全面协调的发展。具体地讲,从教师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教学;从学生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学生获得显著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是指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持久性的发展;从投入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学投入(或教学所耗)少但教学产出(教学所得)高的教学。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该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呢? 我个别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创情设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想探究其奥秘,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那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1 精心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

(1)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入选教材的课文内容很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跨度,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

(2)触及重点,短小精悍:导语设计贵短,切忌内容简单罗列;过于冗长的导语,除了有喧宾夺主之嫌外,易使学生疲劳、注意力分散。

(3)创设气氛,营造氛围: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随时受到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并产生独特的体验。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

1.2 激情授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把自己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课过程当中,让教师的情感与授课内容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充分利用自己的形体语言来配合授课内容,并且要把学生的情绪也引入教师的激情当中。

2 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人人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当然有效的参与不只是行动上的呼应,更重要的是思维的同步、情感的共鸣,同时这里的“参与度”不仅仅是学生个体参与的深度和有效程度,也是学生参与的广度,真正自主高效的参与应该是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主动参与、真实参与。

3 鼓励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创新意识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培养质疑问难能力。那么,如何使学生学会质疑问难,从而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认为这需要教师的一个引导过程。

3.1 审题激质疑:关键字句是题目的“窗户”,透过“窗户”才能领略内涵,引导学生读题、审题,围绕题目提出问题,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更能迅速地掌握题目的脉络和内容。

3.2 身边小事启质疑:除了课堂教学训练学生质疑能力之外,应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实际,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身边日常事务提高质疑问难的能力。总之,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

4 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创设高效课堂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教媒体逐步走入课堂,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优化运用电教媒体,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打造高效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1 运用电教媒体,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奇好动,他们乐于在玩中学、在动中求知、在喜悦中探索,所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是极其重要的。

4.2 运用电教媒体,要坚持启发诱导,淡化教学重、难点。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一池死水,风平浪静,投去一石,碧波涟漪。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教师的教学要能温故知新,巧妙地启发诱导,还要善于设疑,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淡化教学重、难点。

第2篇:如何实现线上教学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时代性;教学策略;人才培养

现代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同样需要与时俱进,而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时俱进发展的具体表现就是让课堂教学具有时代性。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角度出发,能够让思想政治课教学体现时代性特征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教学的主题思想上体现时代性

因为很多时候意识领域中的思想和精神等东西很容易给人造成巨大影响,所以,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也非常注重意识形态领域的教学。这也让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题思想体现时代性更具可操作性。

首先,作为德育的主阵地,大家在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时必须坚守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学理念。不同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品德观念等都有所不同。任何不符合时代特征的、落后或者超前的教学理念,都不符合当前的教育形式。对初中学生来说,符合时代特征的科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才是最默契的搭配,可用来给学生做价值导向引导和思想品德培养。其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需要立足现实,面对现实社会。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应适当地将现实生活中的哲学、经济、政治以及生活状态等现实信息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例如,初中人教版思想品德课程的教材结构中最为突出的内容便是“尊重、关爱与责任”,还有各类情感、道德和态度价值观的内容。此外,随着年级的上升,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宗旨和内容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学顺应时展,体现时代性的重要证据。

二、通过课堂教学手段来体现时代性

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体现时代性的东西很多,教师的教学手段只是其中之一。很多时候,大家真正需要的其实是能够发现教学中时代性特性的眼睛。

根据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时代性。第一,教学中利用先进的现代技术,体现时代性。第二,教学中充分利用具有时代性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道具,体现时代性。比如,在学习“法律护我成长”这一单元时,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相结合。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道具、信息技术,为学生讲述更多有关法律、成长的话题,用极具感染力的真实视频案例来教导学生学法懂法,如此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而教学中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也是最能体现现代社会时代特色的物质。

三、将时事政治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时事政治是思想政治课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思想政治课具备时代性的重要体现。时事政治内容渗入到思想政治教学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技术的应用以及现在的教学效果等都具备了时代性特征。时事政治内容渗透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时,需要符合以下特征:第一,根据新课程要求将最符合教学需求、最具时效性、重大性和新闻性特征的时事政治内容融入教学之中。第二,根据教学需求将大量的非教材内容的时事信息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除此之外,教师具体操作课堂教学的行为也是一种体现思想政治课程时代性的表现。第一,教师可以加强对时事信息的收集和关注程度。第二,教师应多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专题性的时政讨论会、研究和竞赛等,让学生在锻炼中得到提升。第三,教师应引用热点新闻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政治敏锐度。以思想政治新课程中的“竞争合作求双赢”这一单元为例,教师如果想要自己学生学得好,便需要将竞争、合作的基本信息调查清楚,掌握明白。这一章需要引入许多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时事政治信息,如此大家便能更加形象、深刻地理解记住课程教学的内容。

四、从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发展中体现时代性

不同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所用的教学方式、技巧、道具等都有所不同。初中思想政治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些最能体现时代性的内容来体现时代性。首先,顺应时展,在教学任务中加入更多实践环节。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丰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还能让理论性强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变得更具实际意义,让课程教学拥有更多现实基础。其次,需要根据时展对教学方式、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力求让教学改革与时展同步。大家也希望通过教学方式的改进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将思想政治课程打上更深的时代烙印。第三,探究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过程行为也需要随着时展而变化。比如,老师教授“网络交往新空间”这一章节的课程时,采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类课程本身便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若能采用更符合时代特色的高效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将有效提升,整个教学过程也能充分体现时代性。

五、依靠不同群体的态度来体现时代性

时代性是一个具有广泛外延的词汇,具有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群在态度、生活行为、语言习惯等方面都具备时代性特征。首先,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时代性也可以从群体态度中体现出来。不同时期或者不同教学阶段教师和学生群体的态度也不同,会随着背景、事态和利益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其次,不同的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生活背景条件下对待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态度和见识各有不同,所以对外体现的时代性也存在着高低、远近的差异性。比如,学习“欢快的青春节拍”中理论概念方面的内容时体现出来的时代性特征较弱,而学习“自我新期待”的时候,因为课程中拥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分类较多,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时代性便更为强烈。

总之,思想政治课是现代中学生必须学习的重要课程。在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学执行者无论是为了完成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任务,还是为了提升德育效果,都必须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时代性内容。具有时代性特征的元素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得越多,思想政治课教学所体现的时代性就越强,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范小平.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体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性[DB/

OL].http://,2012-6-1.

第3篇:如何实现线上教学范文

关键词:算法;程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6-2799-01

Several Thought of Algorithm Teaching

WU Su-ping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 China)

Abstract: Algorithm is the core of programme, How to learn the Algorithm design and analysis for computer students, the important of algorithm implement, the frist question and subset tree and permutation tree is provid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Algorithm; Programme; Teaching

1 引言

程序=算法+数据结构,如果想通过计算机完成一项任务,必须通过程序来实现,而程序的核心、灵魂是算法,因此,算法的设计与分析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算法设计与分析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是一门面向应用,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常用算法设计策略,提高软件开发设计和解决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领域中较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学习算法复杂性分析,培养学生在软件开发中注重效率的理念[1]。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算法的设计与分析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应当是在程序开发中的应用。因此,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好算法设计与分析这门课是非常重要的。文献[1-4]分别就算法教材建设以及算法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改革方面做了论述。如何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够学好这门课,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算法实现、第一个问题以及子集树和排列树三个方面的重要性。

2 算法实现的重要性

算法设计与分析的书籍很多[5-8],但是,大多教材没有从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角度来考虑内容的选择。很多算法设计与分析的教材中,忽视了算法实现。

算法教学一般按照从算法设计的思想到算法效率的分析两个步骤来讲,往往也轻视了算法实现这一环节。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这一环节应是非常重要的。在算法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最头痛的不是算法思想的理解,而是算法实现读不懂。算法设计策略的讲授,算法设计及算法分析的讲授都较容易,学生也容易接受,但在讲授算法实现时,尤其是一些复杂算法的实现,却需煞费苦心,大费口舌。算法思想和实现往往相差甚远,经常会使学生摸不着头脑,如何把一个设计思想,用程序实现,如何进行过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精心设计。

例如矩阵连乘问题:给定n个矩阵{A1,A2,…,An},其中Ai与Ai+1是可乘的,i=1,2,…,n-1。考察这n个矩阵的连乘积A1A2…An,提出矩阵连乘积的最优计算次序问题。用动态规划法解矩阵连乘积的最优计算次序问题,可递归地定义最优值。

其中m[i][j] 为计算A[i,j],1≤i≤j≤n,所需的最少数乘次数[9]。

用动态规划法解此问题,可依据其递归式以自底向上的方式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保存以解决的子问题答案,每个子问题只计算一次,而在后面需要时只需简单查一下,从而避免大量的重复计算,最终得到多项式时间算法[9]。

实现时如何保存已解决的子问题的答案?如何完成自底向上?讲授时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思考数组有什么特性?利用数组可重复使用的特性,将m[i][j]用数组实现,解决保存已解决子问题答案。m[i][j],1≤i≤j≤n,实际上是矩阵m[i][j],1≤i≤j≤n主对角线以上的元素。让学生用m[i][j]一条一条表示出主对角线以上每条次对角线上的元素,引导学生发现每一条次对角线上的元素实际上是表示了同一矩阵链长的矩阵连乘积的信息。将m[i][j],1≤i≤j≤n,自底向上,从左向右对一条一条次对角线上元素求解,最终求得的m[i][j],即是问题的答案。搞清了自底向上的含义,如何实现自底向上?引导学生思考,可用一个循环控制矩阵链长,其次内嵌一个循环求一条次对角线上的各个m[i][j]。在递归式中每个 ,其中i

为了巩固应用所学内容,算法实现的上机环节非常重要,要求学生必须上机实现一些经典算法,体会经典算法的经典实现。

3 每一章的第一个问题的重要性

每一章开始的第一个问题应是该章重点讲授的内容,要讲清,讲透该章的第一个问题的算法的设计思想及实现过程。

例如,在讲授分治策略这一章时,通过透彻讲授二分搜索算法的设计与实现,让学生掌握分治法的基本思想和算法设计的基本步骤。让学生通过该问题的学习学会对一个问题如何进行分解,如何递归求解及如何进行合并,并要求学生掌握算法的实现。在讲授动态规划这一章时,通过透彻讲授矩阵连乘问题的算法设计与实现,让学生掌握动态规划法的基本思想和算法设计的基本步骤。通过学习该问题,让学生理解最优子结构的概念,重叠子问题等,以及如何建立递归关系,尤其是如何实现递归过程,以及与分治法实现的区别,等等。总之,讲透每一章的第一个问题的算法设计与实现,是学好每一章的关键所在。

4 子集树和排列树的重要性

用回溯法和分支限界法进行算法设计时,首先要分析该问题属于子集树问题还是排列树问题,构造出其解空间树,写出解向量结构,据此条件设计出其算法。因此,讲清子集树和排列树是非常重要的。教材中一般对具体问题都没有画出问题的解空间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构造出子集树或排列树,比如,要求学生构造出0-1背包问题,最大团问题,n后问题,旅行售货员问题,批处理作业调度问题等等问题解空间树,让学生区分哪些问题的解空间树属于子集树,哪些又属于排列树。归纳出它们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学习用回溯法和分支限界法进行算法设计,学生会更加容易理解算法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5 结束语

算法是程序设计的核心,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讲清算法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是同等重要的。另外,为了让学生顺利地学好每一章的全部内容,每一章的第一个问题的算法设计思想与实现必须讲透。子集树和排列树是回溯法和分支限界法进行算法设计时的核心,因此,讲清子集树和排列树,要求学生能构造出所给问题的解空间是学生学好这两章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 吕国英.“算法设计与分析”教材建设实施[J]. 计算机教育,2007(10):92-93.

[2] 陆向艳.“算法设计与分析”教学方法探讨[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99-100.

[3] 刘波.“算法设计与分析”教学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7(4):78-80.

[4] 宋文,严兵,等.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改革实施方案[J].高等教育研究,2008,25(1):34-35.

[5] 卢开澄.计算机算法导引――设计与分析[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 郑宗汉,郑晓明.算法设计与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7] T H Cormen,CE Leisersen,R LRivest,C Stein.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M],2nd ed.NewYork:McGraw-Hill,2001.

[8] Kunth D E. 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M] . volume 1/Fundamental Algorithms, volume3/Sorting and Searching ,Addison2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 Inc. ,1993.

第4篇:如何实现线上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兴趣

社会的变更,现在不仅仅需要的是人才,现在更为重要的是创新人才,加上创新,才更有价值。如何在逆境中寻求教育创新的突破口呢?如何去改变现状呢?

一、创新意识的萌芽――质疑

学习过程中,如果一味的只求答案而不求原因的话,那么学习的热情也将会不复而归。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在课前提出质疑,就像我们在数学课本中学到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一节时,老师会在学习的时候问学生:“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是不是不管什么三角形都是180°呢?”当老师问了这个问题的时候,讲台下的学生是不是就会想到动手操作,这时候学生就会跃跃欲试,想用各种方法去验证这个问题了。老师提出问题的方式就像我们平时说的抛砖引玉一样,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在讲题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创造质疑的机会。在紧张的课堂学习中,质疑也是创新的开始,讲台上的老师必须留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大胆创新,让学生能够有时间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并且老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切忌给他们太多压力。在学习相似三角形这一章时,老师要主动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啊?”这时候会有很多学生举手回答,有的说计算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差,有的说计算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差,有的说要看看两个三角形的关系……回答问题的有很多人,这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比例来想想这个课题,这样就可以完全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用比例解决相似三角形。再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思考课题,数学问题就会变得通俗易懂,就会使学生萌发学习的冲动,在异常欢快的讨论中结束数学课,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以小组形式共同解决问题

在素质教育的课堂下,老师不能只是单方面地讲课给学生听,如果这样的话,教学的主体就成了老师,而不是学生,那么素质教育就成了老套的传统教育。所以,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多听学生自己的想法,提出一个问题后,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自由讨论学习问题。例如,老师提出,在实际生活中,勾股定理有哪些运用呢?学生自由讨论,互相说着,互相提着自己的意见,引导他们利用人的身高与影长计算出楼高和塔高的问题,这样放手让他们自己思考,也是培养创新的一种方式。

三、培养兴趣是学习初中数学的关键

对于初中数学,是我们接触高等数学的一个预备课程,所以,要不想输在起跑线上,就必须培养这一方面的兴趣。数学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作为数学老师就要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创造情镜,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成绩上的提高。例如,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4、6,第三边长为x,求x的取值范围?一般的肯定会先想到,在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由此会得到2

总的来说,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着些许问题,加强对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的变更是势在必行的,数学在我们生活中运用如此广泛,我们的目标不是仅仅学会如何计算就可以的。在如今的社会,教师要创新,要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第5篇:如何实现线上教学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高职会计专业;四鹰;雏鹰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中,我们正在研究如何实现“四鹰”人才培养规划,即:人才培养体系由“雏鹰计划”、“飞鹰计划”、“精鹰计划”和“雄鹰计划”四个部分组成。以高职会计专业为例,具体指校内两年培养出“雏鹰”;通过校外一年顶岗实习培养出“飞鹰”;通过跟踪指导使大部分毕业生毕业五年时考取会计师职称,成为“精鹰”,成长为公司业务骨干;通过跟踪指导使部分毕业生毕业十年时考取高级会计师职称和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成为“雄鹰”。本文就“四鹰”计划中的“雏鹰规划”如何实现进行探讨。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课堂教学观察,我们发现,学生中有三分之一学生学习优秀,三分之一勉强跟随,还有三分之一根本不懂。通过对授课教师的追踪调查表明,每科授课教师对班级学生的课程表现和课程成绩的回忆,都能很准确的把不懂的学生名单囊入其中。这三分之一不懂的学生很有代表性,这部分学生由于专业基础没有打好,由于多种原因,他们在课堂是基本是被动上课,课堂上的表现就是玩手机、说话、睡觉等。如何将后三分之二的学生也培养成材,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改变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分班级、分层次教学形成制度

在学生第一学期基础课程结束,进行严格考核,按学生接受知识程度再分班级进行分层组合。分班组合的含义就是把成绩差的同学组合在一起,目的是对弱势群体进行的再组合,学习成绩差的三分之一专业学生加总数额也很惊人,虽然到社会还有提升机会,但是利用学校的学习机会,更能提升毕业学生的成品率。分层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专业基础技能,变弱势群体为强势群体,将“残次品”变成“产成品”。在校两年,每学期分班一次,促使优秀同学加快学习进度,落后的同学重新接受专业启蒙教育,也便于后期课程学习衔接。分层教学还有最大的好处,就是最低班级层次的学生,也能熟练掌握基础会计知识,在社会也能承担起基础会计岗位能力。这一制度的形成,会引起新生对专业反响强烈的选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等于没有能力,究其原因,是大学启蒙阶段对专业知识接受程度较弱,所以我们需要给这些学生成长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学习的空间和心灵的空间。老师要给学生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给学生“最好的指导、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励”。在相同层次的环境中,又一批优秀学生会脱颖而出,而学生受到的表扬越多,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就越高越努力,这种表扬和肯定会使学生确认自己的判断,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惊喜,他的下一次努力就会更有信心,当成就欲望一步一步地得到提升,学生的潜力就逐步地被挖掘出来。

2.培养学习兴趣

会计课程要从分层次教学、分阶段教学和知识传递开始,有序加大练习难度,指导学生掌握岗位工作流程和学习规律。学懂了学生快乐,学不懂就闹心,只有会做了,才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才会有兴趣,有了兴趣才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当学生自己能够会做了,就有自信心和继续做下去的勇气,会计课程分层次教学、分阶段教学和知识传递需要对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等教学授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师在每门课程讲解的各个知识“节点”教学上,不仅要讲解清楚“应该怎么做”,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做”,同时要介绍出在该“节点”上必须结合的相关专业课知识,提醒学生注意学习掌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某些要领,在每门会计课程内容讲解完毕之后,要利用一定课时进行课程全面总结,重新梳理出课程知识的系统框架和主要结构,让学生清楚该门课程都讲授了哪些知识要点,应重点掌握哪些主要内容,使其在学完该课程之后头脑中产生新的专业认识,达到自觉提高。加上编写的针对与岗位工作内容一致的新教材,由浅入深和强化训练会有更好的效果。

3.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编制相应的教材

以会计专业为例,对不同层次班级教材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的教材内容和难易程度,实务操作等方面都应有所不同,层次越低的班级应以专业基础知识为重点,以实务操作为推动,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教材内容要与会计岗位工作内容一致,摒弃无用的纯理论研究内容,而且要经常修改完善,修改教材工作要贯穿整个教学工作的始终。

4.实施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就是培养更多学生带动全班学习的计划,教师只是一把火,不管是温度和氛围都不够炙热和热烈,难以起到理想较果。而培养更多的火种,发动大家的积极性尤为重要,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以点带面,全班发展。同层次的学生在一起,都在一个起跑线上,有共同语言或是有共同的问题,方便教师教学,方便同学互动,同时也减轻了学生压力,学生最怕的是受到挫折,当遇到难题有人共同商量,攻克难关,同学之间就不会感觉悬殊很大,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优秀学生会在同层次中脱颖而出,就会形成集体力量,众人拾材火焰高,就是这个道理。

第6篇:如何实现线上教学范文

关键词:妇产科学;金课;临床医学生;培养

2018年6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议上提出,各本科高校要实现把低阶性、陈旧性、不用心的“水课”真正向高阶性、创新性、用心的“金课”进行转变,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有效的增加学业负担,改变容易毕业的情况。教育部随后印发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对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全面梳理,通过“以教为中心的教学”向“以学位中心的教学”转变,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建设高水平的本科教育。至此,全国吹响了打造“金课”的集结号。什么是“金课”?就是具有含金量的高质量课堂。“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是金课的特性,简称为“两性一度”[1]。本科教育是引导学生求知和探索实践的重要时期,作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和推动者,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应当把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挤“水”添“金”,打造“金课”,成为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金课”已经成为了每所本科高校每一门本科课程的建设目标,打造“金课”亟须解决的迫切问题是探索科学的建设路径[2]。《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的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也是各个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的必修课程和主体课程,由妇科学、产科学、计划生育及辅助生殖四大部分组成,主要是研究女性非妊娠期生殖系统的病理改变、诊断及处理;研究妊娠、分娩、产褥全过程,同时各阶段的生理及病理变化的诊治和预防;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女性生殖内分泌及不孕等内容。打造妇产科学金课,对医学生的临床培养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妇产科学课程及临床医学生培养模式特点,从金课的“两性一度”标准出发,进行了以下几点教学思考。

一、如何实现金课的“高阶性”

所谓高阶性,指通过知识能力与素质能力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临床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临床思维。培养一成不变的医学生不是本科医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医学人才的培养应是着眼于医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更加强调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培养,以胜任医学岗位能力为培养目标,也就是说,学生的主体性应充分体现在整个医学教学过程中[3,4]。

妇产科学作为一门专业性强的学科,其教学对象前期已完成了多门基础桥梁课程的学习,即将走上临床实习阶段,但是由于刚接触临床,对妇产科疾病的临床诊断,尚缺乏系统性、整体性思维。如果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无法培养医学生所必须的临床思维。要打造“金课”,传授的知识是我们首要重视的问题。而传授知识就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即以“问题的产生、问题的剖析、问题的解决”为主线,指引学生探索知识的本质[5]。因此,要打造“金课”,对任课教师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在课程教学设计上,秉着“紧扣大纲、紧贴专业、灵活运用”的教学目的,将传统的记忆、领会、应用的初级认知,上升为以分析、评价及创造为主的高级认知,侧重于学生临床思维以及解决临床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医学人文、沟通技巧及信息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比如在实现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建立妇产科思政教育体系,既能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病初步诊断要点与预防,又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也助于学生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多专业拓展,提高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政治思想素养。

二、如何实现金课的“创新性”

所谓创新性,指课程内容反映医学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良好的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以往的传统教学以课堂授课为主,但其缺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传统教学模式是单方向的沟通,填鸭式教学强调知识点的记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输,缺乏教、学之间的沟通,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必然受到影响;其次,固定的,抽象的教科书式教学,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导致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偏低,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造成高分低能现象。要打造“金课”,需通过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

理论授课仍以教材为蓝本,同时注意梳理课本知识与科学前沿的联系,课堂穿插妇产科学的最前进展、新指南、新技术以及相关时事新闻,缩小医学生与科技前沿的差距,进一步拓宽学生们的科学视野,与此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研能力。学生课前可借助国家级共享平台如中国慕课网、爱课程APP、学堂在线APP等资源,以及我们原创微课平台进行课前线上自主预习,课堂上,通过视频、情景模拟导入典型病例,提出问题,展开基于问题的探索性学习,课堂结合多媒体课件、临床图片、视频资料等进行授课,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及自由回答问题,结合导入的典型病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借助雨课堂、问卷星等提出问题,现场完成小测验,检测现场听课效果,最后帮助同学们归纳总结,通过多形式的教学手段,同学们既能学习了知识,也能培养了较好的临床思维。

基于理论课的见习课需注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意识。由于妇产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在妇产科实践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到患者的隐私;另一方面,患者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造成妇产科临床教学较其他学科要困难得多,传统临床见习带教的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和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标准和要求,在患者身上进行“练习”也难以使每一位学生的各项临床技能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因此,要打造“金课”,除了继续加强和完善床旁教学建设,还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教学仿真模型向学生们清晰展示妇产科学的每一个解剖部位,同时使得学生们有机会开展实际的动手操作和测量练习,常用操作如妇科双合诊三合诊检查、产科四步触诊法、骨盆外测量等,都可以借助仿真模型进行操作并对学生考核。另外,还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翻转课堂、教学模拟、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以及病例导向学习(Case-basedLearning,CBL)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不仅教知识,而且教方法,培养学生们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明显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让学生们对理论知识得以学习和融会贯通,提高他们的临床诊疗技能和动手能力,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在今后的工作中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等,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具备更为明显的优势。

三、如何实现金课的“挑战度”

第7篇:如何实现线上教学范文

关键词:药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思政

为解决如何掌握诸多信息化手段,如何将信息化手段更好地融入教学全过程等问题[1],研究团队自2014年起开展了药理学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2018年成功申报护理药理学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经过深入研究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与传统教学理念、方法的深度结合[2],构建了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即“线上—线下—行业”三位一体,“理论—实践—拓展”三段渐进,问题驱动、课赛结合、线上线下、过程评价互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现总结如下。经过多方调研,对护理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分析,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对从事岗位工作所需知识进行整合和序化,以用药护理所涉及的专项技术模块为主线进行项目化课程开发,将课程内容整合为7个模块。针对7个模块的知识特点及要求,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药物相关概念及处方等基础知识为第一模块,采用传统教学法;临床常见疾病用药等知识更新快且学生不易学懂分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模块,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受场地及设备影响,无法开展的实验项目为第七模块,采用行业情景体验模式,如借助模拟病房使学生真切感受岗位情景[3],从视觉上增强认识,进一步熟悉用药护理全过程(见表1)。课程组教师秉承以学生为中心原则,将不易懂、难讲清、看不到的解剖结构、药理机制、临床应用等细化成知识点碎片,以工作中常见岗位任务为主线进行可视化教学资源开发,通过课件、临床病例、动画、虚拟仿真、习题、测试等生动地呈现,再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及模块任务,按顺序上传到课程云平台,让学生在岗位情景中学、在形象生动的案例中学、在小组辩论探究中学、在师生交流互动中学。

1课程实施

1.1课前学习

(1)教师根据上一周期的测评结果,调整学习小组成员及各组学习任务单;在线课程学习目标、小组划分详情及学习任务单等。(2)学生登录学习平台并领取学习任务单,明确团队合作者及本模块知识点。(3)学生学习由该模块知识点衍生出的教学案例,观看课件、视频、动画等,并完成课前测试。(4)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教师在线参与讨论并答疑。(5)学生完成该模块学习测评并撰写学习报告单(学习到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技能,还期待学什么)。

1.2课中分析

(1)教师针对线上学习反馈的问题,制订具体教学流程,包括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学时间、课程资源、评价方法及应急备选方案。(2)教师以易错题、学生线上咨询较多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重难点知识的讲解与分析,采用虚拟人体仿真系统等教学手段,确保重难点可在课堂上予以解决与突破。(3)教师创设疾病模型,现场布置各学习小组实践任务,如辨识疾病,模拟病房等岗位情景,引导学生结合用药指导类App,小组合作探究,总结药物剂型、适应证及不良反应;检验学习效果,体验岗位情景,强化职业素养。如在讲解抗心绞痛药时,应用了9类App,并按疾病概述—药物种类—用药指导推荐—药单的顺序,分为痛心疾首辨绞痛、别具匠心对症药、明心见性巧指导、心开目明推药单的4个板块展开教学。(4)教师组织课堂实时考核,提醒学生上传小组互评及自评成绩。

1.3课后拓展

(1)线上:教师根据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知识拓展,如鼓励学生上传自己编纂的药理知识记忆口诀及宣传海报。教师定期答疑或联系资源库专家进行远程答疑,协助解决课堂上未完全消化的学习问题。(2)线下:教师依据学生在线时长、各种资源的浏览学习时间及学习报告单,定期收集师生意见,统计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及组间互评成绩,总结反思,以此提升教学效果。

2混合式教学模式与课程思政的结合

在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出现过将简单知识点反复渲染,用信息化手段强化记忆的“表面信息化”现象,也曾因为堆砌种类繁多的信息化手段而被专家质疑,成为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的“唯一论”。通过反复召开研讨会,明确了适合用信息化手段表现的内容,除了药理机制需要用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展现外,诸多思政元素的融入和渲染,也需要信息化手段的呈现[4]。如在介绍药物双重性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寻找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和药品非法添加案例。课上通过视频展示2018年山东疫苗事件,强调药物安全对人民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展示作业作品,并在课后撰写读后感及制作手抄报。在介绍用药护理时,提前学习任务单,并在学习平台《毒魔》等视频,督促学生观看。课上,讲解吗啡的发现史、作用及用途,引导学生合理推导不良反应及中毒解救;课后,带领学生做宣传海报,深入社区向群众介绍药物滥用及的危害。除理论教学融合思政元素外,也尝试在实验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5],引导学生敬畏生命及关爱实验动物。在开始动物实验前,引导学生默哀3分钟,将平等、尊重、关爱的人文素质贯穿实验教学全过程;课程结束后,引导学生撰写“感恩动物,善待动物”的文章,并举办征文比赛[6]。药理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见图1。

3讨论

3.1个性化教育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调整学习进度,学生也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不高,且传统教学模式普遍重理论、轻应用,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7]。不同学生因生长环境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有不同的思想观念和需求,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课题组通过收集整理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上操作的数据,分析总结出每位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可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育,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目的。

3.2“三位、三段、四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

“三位、三段、四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突破了护理课程传统课堂和实训室的时空限制,打通了各教学环节的阻隔,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师生线上线下的配合,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愈发强烈,用药护理能力及爱伤意识也在实践中得到培养,达到了情感目标的最优化传递。

3.3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如学生在完成任务时,面对突发性问题缺乏应变能力,在未来教学中可增加岗位情景练习比重,加强突发状况处理的训练,教师主导激励性评价[8],借助教学平台实时反馈,掌握每位学生基本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计划,以提问、纠错等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在小组学习中,学生指出教师指定小组长时,主要依赖测试成绩与平时表现,导致身份固化,鉴于此,小组长的任命采用竞选方式。在设置教学任务时兼顾了实习生(调查问卷)、实习带教教师(座谈)及患者(电话咨询)的意见,但由于样本量不足,有较大偏差。未来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真题实时录入云班课题库,增加调查问卷数量及访谈精准度,以期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3.4展望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分,如何实现教学相长与思政相结合,使思政教学效果深入人心,还需要诸多信息化手段的加持。未来将着眼于青年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挖掘更多鲜活的药理学思政案例,研究更多信息化教学手段,以期实现二者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李逢庆.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7(11):108-113.

[2]李天煜,梁继娟,许子豪,等.跨专业外科学总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右江医学,2020,48(4):315-317.

[3]汪海燕.基于工作室的大学生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教育技术专业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20(5):119-123.

[4]李改玲,张晚霞,张郦,等.混合式案例教学在《药理学》课程中的应用及思考[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6(1):100-103.

[5]张良,蔡丹红,李玉,等.整合哲学与中医药文化探讨药理学课程思政融入新途径[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2):6-8.

[6]赵文英,公衍玲,金青,等.药理学教学中的“微思政”及实践路径探索[J].药学教育,2021,37(1):59-63.

[7]丁玉梅.基于微课和慕课环境下大学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创新教育研究,2019,7(3):299-303.

第8篇:如何实现线上教学范文

1)了解酒店入住登记等及相关流程的口语表达方式

2)能够迅速、准确地听懂客人的要求

3)运用以敬语为特征的酒店日语为顾客提供服务

问题二: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掌握酒店前台服务的工作流程及日语口语表达。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敬语并准确运用于酒店前台办理登记入住。2. 设置合理的情景,再现前台办理入住登记时的酒店日语使用规范,并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践中。

问题三:教学重难点的依据是什么?解决教学重难点的方法有哪些?如何突破?

依据:1. 教材和课程标准。教学重难点首先要吃透课程标准,只有明确了这门课程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2. 学生实际。 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在教学重处于中心地位。因此我们要了解和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解决方法:1. 利用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等形式呈现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2. 在微课中实操任务,使学生在课后能够操练,并通过云平台检查任务的质量获得教学效果。

问题四:教学方法有哪些?

1. 任务驱动法:微课中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蓝墨云班课上传自己人机对话音频转文字材料,以检验学习效果。

2. 情景教学法:微课中设置了以酒店前台为情景的动画和实景视频,让学生能够在模拟情景中学习酒店前台办理入住时的流程和准确的语言表达方式。

问题五:课前准备(分教师,学生活动)

问题六:何如合理使用微课用于辅助教学?

现代教学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为主,突出学中做。教师是指导、辅导、帮助的作用,微课短小精悍,适合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微课中操练任务,让学生能够将完成的作业到云平台,便于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

问题七:本微课制作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日语学习的规律符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即学习者在对外部的感知(实践)中建构对于意义的理解。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从认知的角度解释了学者现有能力和潜在能力的区别,所以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而微课作为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学生可以自主调节学习进程,适应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完成实操任务获得对意义的建构。教学对象为高职学生,视觉型学习者占多数,微课中图片、动画视频和实景视频的呈现方式更容易让教学对象产生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问题八:教学难点的依据是什么?重点难点怎样突破?用技术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同问题三)

1)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2)时间和地点可以选择,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即可实现。3)适应不同的学生,视频播放快慢课一调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的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4)由于视频可以反复播放,使那些平时反应慢的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从容的反复观看,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问题九:教学反思是什么?

教学对象为高职应用日语专业二年级下学期学生。他们学习主动性普遍不高,视听学习者偏多,善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任务驱动式教学更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

通过微课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之后的课堂教学提高了效率,增强了应用能力,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通过课后习题的以及学生作业的作答情况,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日语敬语的使用仍存在大量的问题,部分学生关注点过多的集中在微课的画面上,有喧宾夺主之感。反映出目前教师在课堂中对于微课的利用率不够,学生对微课的了解和作用知之甚少,教师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微课的利用度,将理论知识在微课中提前解决,从而增加技能课的课堂实操训练。

问题十:结合本次微课设计,你的学习情境创设对学生知识内化起到的作用?

首先,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循着知识产生的脉络去准确把握学习内容。在具体情境下,通过操练,学生了解了前台办理登记入住的具体流程和步骤,更清楚自己要去解决什么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

其次,创设教学情境还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通过酒店前台模拟情境中的学习,学生可以清晰地感知前台服务员能够解决什么类型的具体问题,又能从整体上把握问题依存的情境,这样,学生就能够牢固地掌握知识应用的条件及其变式,从而灵活地迁移和应用学到的知识。

再次,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产生比较强烈的情感共鸣,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体验前台在办理入住登记时日语的规范使用。

问题十一: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作为一个教师,你觉得难点的在哪里?

教学内容是根本,信息技术是手段,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难点在无形的“渗透”,润物细无声的“融合”,而不是过分地夸大和突出技术,难在如何恰当、合理的使用,因为技术是用来服务于教学的,如何“恰如其分”地应用技术是关键。

问题十二:微课对课堂的作用是什么?为了达到什么教学效果?

作用:微课是课堂教学课前准备部分的教学内容或混合式教学法中线上教学部分,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云平台进行微课学习,从而对课堂授课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教学效果:1. 通过图片,动画、和视频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通过创建对话情境来加深学生对入住登记的流程和日语中敬语使用的理解;3.通过微课任务,学生领取任务后课下进行实操并上传作业至云平台,来实现交流和互评。

第9篇:如何实现线上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班级管理

2006年,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与岗位接轨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必须坚持走校企合作的路子,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六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基于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学生管理有关理念和实践被逐步提出,并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探索的重要内容。

工学结合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一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培育学生,理论学习和岗位实践交替进行,工学紧密结合;二是企业参与育人过程;三是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四是具有学校和企业两个教学场所。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给传统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学生是以班级集体的形式下厂实习,班级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教学过程和学生日常活动的基本平台。而高职学校工学交替模式下的班级管理与传统班级管理在班级组织形式、班级管理目标、班级管理理念、班级管理方式、班级管理手段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别,如何实现下厂班级的有效管理是高职院校施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与工学结合实施的理念相违背

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时间不长,“工学结合”的普及性和广泛性还不够,许多企业和学校对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还在积极的探索之中,由于其经济利益的驱使,很多企业的决策者们在和学校进行工学结合培养学生时,首先考虑经济效益,其次才是社会效益。这导致“工学结合”中“工”的色彩明显。学校在与企业的合作教育中也没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企业的生产淡旺季是由市场主导的,但是学校并没有随着市场主导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这也导致实施的目的不明确。

(二)工学结合实施的紧密性不足

在“工学结合”实施的过程中,许多高职院校人为主观的将“工”和“学”进行简单的安排,重要的是课程的系统性和和完整性没有保障,学生实施“工学交替”的过程中,会下意识得将自己所学专业与企业的实习工种紧密结合,希望按照专业要求全面系统的进行操作实习来体现操作实习的目的性。但企业安排学生只是简单的做些流水线上的工种或是搬运工,并不是想象中的技能学习,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学校缺少调研,不能把教学内容和企业实践紧密结合,导致学生认为操作实习就是学校进行的有组织的打工,学生思想出现偏差,使得学生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出现逃避和怠工,不再关注操作实习的教育功能、职业技术的提升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而将注意力转移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关注薪酬和生活设施,稍有不满就向学校和企业投诉,造成了学生思想上的波动,脱离了合作办学的轨道。

(三)实习管理机制不完整

在工学结合模式的探索阶段,一方面企业由于没有形成对高端技能型人才教育的充分认识,没有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深入认识,并没有设置相应的实习管理机制,在工作上将学生当成普通员工对待,强调工作现场的管理,忽视工作场所以外的管理,对于学生的求知欲望不能满足,使学生对企业没有形成归属感。而在日常生活上将他们当成学生看,有些企业并没有聘请兼职辅导员专门管理学生事务,当学生在企业出现的诉求得不到及时沟通时,大多数90后学生学校依赖性较强,就出现了学生向学校诉苦,企业职能部门面临束手无策的尴尬场面;另一方面,学校主观上认为学生既然已经到企业实习,日常管理应该以企业为主,学校只是辅的定期走访和探视,这就形成了学生管理上的误区,实际上造成了双方的相互推诿。学生处在无人管理的中间地带,容易产生心理失衡,诱发不良情绪,往往在工作中表现出情绪低落、消极怠工的现象,影响了个人和学校形象;反过来,这也容易招致企业对学生的负面评价,进而影响学校和企业之间工学结合的顺利实施。

(四)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企业的积极性不高

工学结合为何未能全面而深入地推开,究其原因,其一是认为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是理论学习的延伸,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对顶岗实习的期望值很高,但实际情况并不像预期那么良好,学生出现实习倦怠性;其二,相对学校而言,企业的积极性不高,这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工学结合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个体的职业发展需求。学生在工学结合的实施中,以学生心态来应对企业工作情况,认识不到工学结合对其能力培养的作用,会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达不到企业所要求的生产标准。而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谋求利益最大化,尤其是在市场旺季的时候,是以生产量来衡量企业效益,不可能用过多时间为社会主动培养技能型人才,且大部分企业思想意识保守,企业的一些骨干技术人员不可能毫无保留把技术传授给学生,所以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企业不能像职工教育那样积极投入教育培训费,从而抑制了企业参加工学结合的积极性。

二、“工学结合”下创新“以人为本”的学生班级管理模式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意识,加强过程管理

创新“工学结合”班级管理模式,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最重要的是转变班级管理理念,变管理为服务,即改变过去把班级管理工作看作“管理学生”的认识,转变为“服务学生”的新型学生管理模式。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只有当人们真正理解和接受了某种思想,人的行为才具有自觉性、持久性和内需性。当代大学生多是90后,好奇心重,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但是心理承受力较弱,不能吃苦,所以“工学结合”下的学生管理要在管理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技巧性、艺术性和科学性。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运用科学的办法,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不断进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如成立由辅导员(班主任)牵头,有专业教师共同参加的班级管理团队,直接参与班级的工学结合教育管理工作,班主任经常到企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增强班级凝聚力。系部的管理要落到实处,要行之有效,贯彻始终,让学生在意识中要自觉遵守规定,让专业教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学又管实践。

(二)创新管理理念,构建适应工学结合模式的管理体系

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思想,创新高职教育管理模式。工学结合模式不仅在教学、实训等环节上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质养成、行为管理等方面也同样需要双方共同参与。建议实行校内辅导员和企业兼职辅导员共同育人,构建全员育人体系。具体应做到:第一,明确职责。第二,落实学生管理制度。学校和企业都要建立相关的学生管理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第三,还要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带队辅导员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

(三)加强企业实习指导老师的管理作用

除了学校班主任和辅导员的育人作用,加强工学结合班级管理的另一个执行者就是企业中的师傅,师傅除了指导学生加强技能上的操作外,还有育人的作用。一线上的师傅除了教会学生以后工作中的实践技能,获取一定的实践经验,同时他身上所有的多年的工作经验和职业道德也在潜移默化着实习的学生,实习期间的工厂师傅对班级管理起到的作用更大,因为他直接面对的是实习学生,其人格魅力和言传身教更能通过正确引导,推进以职业化为导向的实习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行为机制。

(四)创新工学结合学生实习实践考核制度

校企双方密切协作,建立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树立学生在企业实习的主人翁态度。工学结合学生实习实践考核应遵循严格职责纪律原则和全过程考核原则。在实习过程中应做到,每个实习学生按公司不同岗位进行绩效考核,企业管理员工和管理部门根据学生的劳动态度、工作主动性、学习能力、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合作意识、服从情况、出勤等做出综合评价。有利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学校根据学生在企业的表现给定学生学分。自始至终在学校和企业的管理范围之内,做到管理、沟通、关心三到位。

(五)加强管理教育,转变学生的观念

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学生要在理论学习之余进入企业开展岗位学习。学生们往往对顶岗实习工作还存在认识不清楚思想疑虑,作为带队辅导员老师要做好教学实操宣传工作,一般可以采取主题班会的形式,所讲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摆正位置,这就需要学生尽快转变观念。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具有双重角色,既是学校派出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工作人员(员工);既要接受学校的培养、管理,更要服从企业的安排、要求,所有这些都需要学生尽快转变观念,摆正心态。使学生了解企业实践在培养职业道德、健全身心素质,完善人格品质,磨练坚强意志,树立吃苦精神,提高职业素养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从思想上来引导学生认识教学实操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清楚实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就业,加强对企业就业环境的认识,并通过此过程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尽快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

(六)创新管理形式,提高管理效果

在当今高科技和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90后的一代人,网络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与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工学结合班级管理工作要有与时俱进的意识,创新管理手段,要树立信息资源意识。利用好网络这一新的传播手段,例如微博、微信、QQ等学生之中常用的交流手段来加强师生互动环节,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占领思想教育管理新阵地,打破管理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同时开展“抓点放面”,通过网络针对那些在日常表现中思想比较后进、纪律比较松散、技能比较薄弱的同学,开展重点预防工作,最终保证每一名同学都能够顺利的完成教学实操任务。

(七)搭建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合作平台

工学结合模式的推进,必须使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参与者找到校企合作的结合点,都能从中得到利益,体现“多赢”,这是工学结合模式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在校企合作的推动过程中,必须建立以工学结合育人、相互支撑、共同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合作体制,在实习、育人、技术服务、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就业方面寻找三方的利益对接点,建立起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路子,从而为“工学结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