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课程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运动技术
“运动技术”这一词汇广泛运用于体育运动的各个项目之中,因为身体练习是体育得以体现其本质特征的媒介,如果体育离开了身体练习的基本形式,那么它也就离开了体育的本质,这也是体育学科区别于其他文化类学科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为目的,实施多样化的运动技术教学,不讲究去追求竞技运动中的高难技术。只要把容易掌握的运动技术动作作为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掌握较多的技术、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就能使其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1.2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是通过身体练习过程而获得的有质量的完成某种运动动作所表现出来的运动实践能力,运动技能既是人们主观生活经验的一种表现,以培养一定的身心素质为基础,掌握和表现特定运动技术;又是体育学科运动实践的专业基础。体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所在是运动技能,如果离开了运动技能,体育学科理论也只能是空洞的、无利用价值的知识。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离不开心理思维,离不开脑对运动技能的分析和综合,在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动作表象才能转化为动作概念,学生才能掌握动作要领并进行有效运用。因此,学生通过体育课程运动实践所获得的对运动技术具有一定熟练程度的操作技能与技巧,促使学生体验积极的情绪感受,促进学生适应运动技术学习的新环境,不断调节所面临运动障碍的情绪与态度。
1.3运动体能
在学校体育实践类课程中,要发展学生的运动体能,就得要求学生不断反复地进行身体练习,来达到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发展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这是发展体能的突出特点。发展学生运动体能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是学校体育实践课。发展学生运动体能的要求要善于抓住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最佳时期,小学阶段应以发展速度协调能力、柔韧和灵敏为主;初中阶段以发展速度和速度力量为主;高中阶段以发展力量、耐力和速度为主;大学以后,保持已获得的体能水平。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体能,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设法激励学生的参与动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
2情意性
自然科学课程学习的是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这些规律是必然的,有序的。情意类课程是指通过课程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其中就有很多偶然的、无序的因素。
2.1运动情感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之一,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健康、充实、完美的情感世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高雅丰富的人生品味。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传授知识予学生,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样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塑造出健康的人格。人都是有感情的,都有被尊重和被重视的本性,而尊重亦是相互的。学生尊重教师,教师同样也以和蔼的态度鼓励他们,他们的人格得到了尊重,必然反过来尊重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利于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2.2个性发展
当前体育教学不仅特别强调体育健康知识的重要性,注重培养与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理性认识,更加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人发展为教育理念。个性是以遗传倾向很强的气质为中心,并通过它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和改变的。它以个体在各自的生活空间的人性或行为方式为特征,具有相当稳定的统一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像上文化课一样,学生要被固定在一张课桌前。在体育课上学生可以拥有一个广阔的空间领域,可以尽性发挥自己的情感,尽情地去参与游戏、参与运动或竞赛。让他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可以使他们的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的结合,可以在运动宣扬自己的个性。
2.3运动交往
学校就是一个小的社会,而学生就是这个小型社会的一分子,只要是社会就必然会有社会交往,不管是课堂上,还是课堂下,师生之间,还是同学之间,都有交往。在体育活动,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同学生之间,都需要相互的语言交流、肢体交流,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远比其他学科要复杂的多,所以在体育运动中通过运动交往,可以全方位地反映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3自然性
体育实践类课程的“自然性”学科性质,体现了体育教师在从事体育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自然天性与兴趣出发。
3.1运动负荷调节
体育实践课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质量,这是每个体育教师所关注的问题。从系统观点分析,运动负荷包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只有适宜的负荷刺激才能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到学生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协调配合,逐步增强,然后先从负荷量上增加,在学生适应后,再逐步增加强度,当增加量时,强度适当下降,当增加强度时,量再适当下降,如此交替进行,密切配合,使学生承受的运动负荷逐步提高。因为假如对全体学生提出相同的要求,安排相同的负荷,则会造成一部分学生还没达到教师制订的运动负荷目标,而一部分学生却无法承受。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是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3.2自然运动方式
我国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始于,这样的历史环境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当时的教育和学校体育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随之传入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在杜威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在我国教育界得到初步的推广和实施。
3.3运动资源开发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多种多样的体育资源可供开发和利用,如开发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注重师资培养,优化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开发课程内容资源:对现有运动项目进行改造;开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开发体育设施资源: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对现有场地设施资源进行开发,提高其利用价值;体育运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不管是体育教学还是体育科研,都应当充分重视,以此来促进学校体育课程的持续发展。
4人文性
正确认识体育实践类课程的“人文性”,将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确立科学的体育实践观与积极参与体育实践。
4.1运动行为
在学校体育课堂中,经常有许多不同的行为现象出现,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解析,使教师与学生对体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体育运动行为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些体育目的,有意识地采用体育手段与方法来进行的活动。体育运动行为作为体育活动中的一种行为表现,并非是孤立地存在的,体育运动行为的形式既不是单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多样性的。学生不良的体育运动行为普遍存在,对学生健康的影响非常不利。要想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学校体育教育必须发挥正面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既注重技术的传授,又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在体育实践课上,要加强体育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行为。
4.2运动意识
意识可以有效带动行为习惯,因些,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生运动意识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有没有参考体育活动的意识,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先行设计,能不能吸引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能不能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找寻到快乐感与满足感,让学生在文化课上所积累的压力可以在体育活动得到有效地释放。激励学生的运动动机,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促进学生自觉的进行锻炼,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
4.3社会适应
学校体育为学生提供了社会交往的良好空间,为磨练学生的意志提供了机会,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学校体育应赶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为建设社会主义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发展其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教与学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民主的课堂社会。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经常设计一些特定的体育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社会角色,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通过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的勇敢拼搏精神,为将来走上社会奠定基础;通过发挥体育运动的“规则效应”,加强学生的社会规范化。
5结语
关键词: 语文 生成 特点 管理
生成性是当前新课程在教学展开过程中提倡的新理念,它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提出来的。众所周知,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与控制,上课就是执行教案,师生的教学最理想的局面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活力,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新课程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教学不再只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而是师生人生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师生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教学是其职业生活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生命的基本特征是“生成性”。“生命观”观照下的教学的内在本质也是生成性,因此,“生成性”也是对教学现实的规律性概括。强调教学的生成性,就是尊重师生的生命意义及价值,培育其生命成长,焕发其生命活力。
基于生成性理念的当代课程与教学实践表明,课程不再仅仅是那种预设好的内容,而教学也不再仅仅是“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在特定教学情境中,通过对话、互动,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活动。这是一种后现代的课程与教学观,它强调课程要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允许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于课程进行“创生”、“动态生成”和“改造”。当前,在判断好的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仅仅考虑教学是否完成预定的任务和目标,而应在此基础上更加重视教学的“生成性”,把教学看成是一个个活动的、流动的进程,一个充满着人的情感,有着审美的要求以及不完全在“预料之中”的探险过程。
一、课堂生成的主体
许多人,包括许多专家认为生成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生成的被动接受者。笔者认为生成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课堂即时产生,教师预想之外动态产生的教学资源。而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但有学生参与,也有教师的指导,更有环境的影响,因此生成的主体应是几个,而不单单只是学生一个方面。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课堂生成的主体有学生、教师、环境三个对象。
(一)课堂生成的主力军――学生。
毫无疑问,学生是教育产品的最直接的消费者,课堂教育的目的是学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所有的因素、环节都要围绕学生,而不是教师预设的教案。学生是生动的,可变的,以生动的生命应对相对静止的教案,矛盾、磨擦、出轨、火花、奇思妙想,便自然生成。如一位教师在上《藏羚羊跪拜》这一课时,要求学生展开联想:如果藏羚羊会说话,在猎人举枪瞄准自己时,羚羊会对猎人说出一些什么话。很多学生都讲出了自己为羚羊设计的语言,可就在这时,一个学生却出其不意地回答:“让它说话,还不如不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还有一位教师在上《山中访友》这一课时,一学生质疑教材中“雷雨时去古树下避雨”的细节描写,并振振有词地说:“自然科学老师说了,下雷阵雨时是不能在树下避雨的,会被劈死的。”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试想,没有学生,这些没有出现在教案本里甚至教参中的精彩如何生成?灵动的、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如何产生?
(二)课堂生成的导演――教师。
教师是“平等对话的首席”、是“课堂的组织者”,教师不是被动的,他的学识能力、地位决定了他可以生成有效的课堂资源。有一教师夜自修时上一堂作文辅导课,可开讲不久,外面响声四起,烟花四射,学生情不自禁地把头转向窗外,发出了各种各样的赞叹,教师被孤零零地晾在了一边,继续讲,学生心不在焉,效果肯定不好;不讲,教学任务完不成,而且还有纵容学生上课放任自流的嫌疑,教师稍一迟疑,便决定修改教学目标,还用心地记下了学生们看焰火时的各种赞叹,以及他们的神态。焰火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观看感受,重点突出“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总结如何具体、生动描写的方法。还有一教师在讲授诗歌《夜宿山寺》时,要求学生诗后说出诗中都写了哪些事物,并对这些事物进行适当的描写,大部分学生都开始紧张思考,但老师发现一学生趴在课桌上,手中饶有兴趣地在进行一些动漫人物的创作,根本没有在听。教师并没有批评此学生,而是不动声色地等同学们思考完了后要求这位画画的同学上台把他在诗中看到的景物画出来,其他学生饶有兴趣地关注画出来的诗歌,这位画画的学生也大有露一手的热情,画得格外卖力,还不忘把“危楼”画得稍微倾斜了一些,教师然后组织学生评画,并落实了个别字词的意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这些课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室外绚丽的焰花虽然不是教材里的,甚至破坏了课堂教学,但老师可以生成“作文中的描写”这一教学内容;脱离主题讨论学生的一幅画,教师可以生成古代诗歌词语释意的教学内容。谁说生成教师只能被动接受,这几个生成不就是老师主动导演出来的吗?
(三)课堂生成的催化剂――环境。
我们的教学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我们的师生也不是生活在世外的“桃源”里的,我们是在环境中的,如果对环境漠视,甚至忽视,那么环境便会影响甚至阻碍教学,如果正视环境,利用环境,环境便会生成无法预料的精彩。一农村教师在上作文课时,外面一场声势浩大的葬礼使得教师和学生都不得不停下来等鞭炮、锣鼓、人声过后再继续上课,学生有探头探脑觉得好玩的、有气愤地加以指责的、有对此无所谓的,本来葬礼的影响过后老师可以继续上课的,但这个教师并没有随便放弃不利环境造成的这场“麻烦”,而是组织学生讨论对刚才事件的看法,教师也加入其中,顺利完成了“多角度立意”的教学目标。还是在一个农村,老师正在上课,一农妇直接冲到教室里,用方言大声嚷嚷,学生立刻哄堂大声,有骂的、有笑的、有模仿农妇动作做怪相的,一女同学好像认识这位妇女,但不知道她儿子在哪个班级,另一个男同学立即举手说他知道,老师立即让这位男同学和这位农妇对话,看看说的是否是一个人。最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这位农妇找到了她儿子的班级。课后,老师对这节课中学生与陌生人交往中语言交际成功的地方加以肯定,不时地加以指导,学生们印象深刻。每个教师都不希望课堂被打扰,都希望教学步骤顺利完成。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如果都不被打扰,都顺利完成,我们的课堂是不是也就少了很多无法预料的精彩呢?
二、课堂生成的特点
生成既是生动的,精彩的,同时也是复杂的、多样的,它既受科目不同特点的影响,也有学生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特点的影响,更受教师不同个性特点的影响。因为它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所以有人认为生成是不可把握的,进而对课堂生成消极对对待,或压制、扼杀,或漠视、敷衍。如果缺乏对生成特点的正确认识,那么,生成永远不可能成为课堂中精彩的风景,课堂永远无法焕发蓬勃的生命活力。笔者认为,生成是有其内部规律,是有特点可把握的,分述如下:
(一)课堂生成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
文艺理论认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是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是一千个林黛玉。”经过我们对大量案例的研究,课堂生成虽然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但绝大部分生成的内容都有一个统一的内核,统一的“场”,不可能是虚无的,绝对的,不可把握的。
(二)课堂生成既是偶然的,又是必然的。
大量课例显示:课堂生成绝大部分出自我们的“没想到”,换句话说,生成绝大部分是我们预设的漏洞,是我们预设中对于学生、环境、教材的忽视及轻视的结果,所以偶然性表面上成为生成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但是,教材是一定的,学生的心理生理是可以把握的,相比较而言,教学环境还是可以掌控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成又是必然的,是可以预见的。
(三)课堂生成既是枝蔓,又是目标。
课堂生成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但也良萎不齐,有能深化、优化教学目标的,也有干扰、甚至损害目标的达成的;还有的表面看来是消级的,无价值的,可弃的,但加以引导、点拨却可以成为达成目标精彩的一个环节。大量课例显示,这一特点的生成反占了生成的绝大比例。
三、课堂生成的有效管理
有了对课堂生成特点的把握,当生成来到课堂,怎么办?手足无措?躲避?绕过去?迎接?优化它?如何将面临的问题解决,如何对课堂生成进行有效管理,让生成为我所用、为教学所用、为学生发展所用,以下方法应是有效的,可借鉴的:
(一)用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理念包容生成。
大量案例显示,凡是本着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发展学生理念的老师,当课堂生成来到时,他们都能将生成加以引导、点拨、深化,使之有利于课堂,有利于课程目标,有利于学生发展,使生成得到有效管理。相反的缺乏爱心,教育理念落后的老师必是对生成加以压制、打击,最终扼杀,使许多本来可以生成精彩教学内容的生成归于无效。甚至有些老师把学生富有个性、创见的观点作为“捣乱”“瞎起哄”,从而采取罚站、留校、讽刺等等惩罚性手段对其进行“教育”,这不是在教育,而是在扼杀生命。
(二)用细致完备科学的预设化解生成。
课堂不是一节课的起始点,上好一节课更重要的一点是课前的功夫。施教者对于施教对象的了解、把握,对于课堂中各因素的充分预设是决定这堂课上好还是上坏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能把握初中生心理、生理的发展特点,那么,《致女儿的一封信》就不会因为笑场而草草收场,如果对实验过程有充分的准备,就不会因实验失败而狼狈、尴尬。
(三)用渊博的学识,智慧的教学技巧引导生成。
诚如以上生成特点所言,生成既是枝蔓又是目标。当生成出现,教师的学识、智慧、教学技巧便成了其最大的财富。有一教师上《羚羊跪拜》要求学生联想,如果羚羊会说话,他将对猎人说出什么话,一学生回答:“让羚羊说话,还不如不说,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师颇感意外,迟疑了一下,只得仓促应对:“不说是可以,但是教师现在要求他说。”教师没有知识储备,没有智慧的应答,这个生成就自然“香消玉殒”。相反,如果教师才学丰富,反应机敏,一个看似枝蔓的生成便成为达成目标的助推器。一老师讲解《山中访友》时,一学生大叫:“自然老师说过,下雷阵雨时不能在树下避雨,会被劈死的。”教师没有立即驳斥,而是讲了一个神话故事:一个青年爱上一个姑娘,却不知道其为魔鬼所变,姑娘让他带着母亲的心来求爱才嫁给他,青年挖了母亲的心急急忙忙准备献给姑娘,不小心摔倒了。这时,摔到地上的母亲的心关切地问:“孩子,你摔疼了吗?”讲完故事,教师顿了顿,接着说:“以前我讲这个故事时,也有个学生问了我一个问题:母亲的心怎么会说话?”教师让大家讨论这个问题问得好不好,最后还讲了文学美和科学美不同的欣赏方法,学生收获颇丰。
(四)用平和的心态,真诚的态度搁置生成。
课堂变化千姿百态,教师能力大小有别,生成已产生,而教师又没有做好准备。这时,不妨搁置,勇敢地承认“没想好”、“不知道”,这比绕过去或不懂装懂更有效。毕竟,教师不是圣人,而且圣人也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古训。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堂涌动着生命,生成问题的课堂才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为了对自己教育的良心负责,也为了对一个生命负责,每个教师都应了解生成,善待生成,让生成的课堂绽放生命的礼花。
参考文献:
[1]孔庆东,摩罗,余杰.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4.
[2]徐吉华.理智对待每一个课堂生成,2005.6.
[3]阿春.谈课堂生成中教师的点拨作用.青田教育,2006.3.
[4]陈杰.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语文学习,2006.2.
近期,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颁布了《2014―2016年中考中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框架方案》)。其中,对语文学科中考改革提出以下要求:“语文学科要突出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注重语文试题同其他课程、同生活实践的联系;注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考查。把历史、地理、政治三门课程所学内容作为依托和背景材料,适度融入语文命题中,引导学生重视相关课程内容间的联系,发展综合性学习能力。”这一要求,不仅是对2014―2016年语文学科中考改革提出的要求,也是对今后深化语文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提出的进一步要求,给语文课程的具体实施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加强教学内容整合,促进学生整体提升。《框架方案》提出了中考语文试题要“注重同其他课程、同生活实践的联系,注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考查”的要求。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首先要构建与其他课程沟通、与生活实践联系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充分的学习体验,方能达到《框架方案》提出的要求。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根据学情,灵活使用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教师可设置各种活动专题来沟通语文学科与其他课程的学习,沟通课内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在这些活动专题,教师需关注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需关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从而实现促进学生整体提升的目标。
构建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的语文课堂。“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是学生获得能力的途径,也是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目的。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听说读写的条件,在学生语言实践中不断给予帮助与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过程,在实践中领悟方法,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在实践中培养素养,最终达到拓展应用的目标。教师可通过任务驱动等方法,帮助学生通过借助其他学科的资源以及其他条件完成学习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收集学生表现出来的语文能力方面的问题,借助学生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既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又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和运用的领域,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
发展综合性学习能力,聚焦语文素养的提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学科中考试卷中的一个板块,一直备受教师关注,特别是到中考复习阶段,训练更是密集。这种复习主要体现为纸笔做题技巧的训练,而非真正意义的“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应“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这种学习方式基于实践,适合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在教学中,可采用组织综合性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在教学实施中,教师要关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转变“考什么、教什么”的想法,转变只教教材、靠考前复习的做法,适当设计基于社会实践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以达到增强学力的目的。
构建体现课程实践性和综合性特点的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师的追求,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的途径。教师要在不断的实践中,进一步开发与时代需要相适应的课程资源,继续尝试“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方法,真正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整体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总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教学特点 数学概念学习
引言: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高中教育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中应试教育主要以教师和知识为本体,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重点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以及合作探索能力,因此,将高中数学的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也是数学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深入研究高中教学的教学特点下,本文针对构建数学教学理论课程以及数学概念学习进行实践研究,不断探讨发现适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1.新课程教学特点
新世纪发展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知识的更新与改革,随着各国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日益表现为综合国力与科技实力的综合竞争,“科教兴国”战略在国家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数学作为科学技术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研究地位不言而喻,因此,总结前几次的基础教育改革之后,我国正式推出新课程标准这一科学理念,并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改变课堂注重知识传授的形式,由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培养主动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在充分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这一学科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学好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学科,对于发展人类的智力与思维能力有着独特的魅力。数学是高中教学阶段的三大主科之一,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与各科学科有着密切的相关联系,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能力提升。新课程教学标准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等三维目标,教师作为新时代教育的领导者,是新课程实施与推进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必须重点研究教师的教学特点以及其适应性。
2.高中数学教程的问题研究
学生普遍反映数学学科很困难,这在学习思维模式中存在很大的阻碍作用,不能形成“举一反三”的教学模式,而这些错误的根源在于数学理念与概念的不透彻认识。一般地,高中阶段的数学概念较为抽象与系统,学生在初次接受数学概念时会由于自身的错误观念和原有知识结构的模糊性而存在困难,不同的错误类型是由学习者在构造特有知识概念的基础上演变而成,本文将其归结为“合理性错误”和“过程性错误”等观点。其中,合理性错误是指由于长期性学习概念形成而出现的障碍分析,具有隐蔽性质的错误理念,尽管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也不能承认其正确性,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的同时,要打破原有的概念模式,层次分明,建立新的概念学习。比如:将平面平行的概念推广到空间中就存在不合理性,学生往往会把自己所认为的错误理念推广新问题的解决中,要避免此类教学理念的形成。过程性错误是在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中形成的错误操作而带来的相反理论,具有通透性、短暂性。,经过教师的引导和纠正,是可以有效预防与避免的,比如,学生在接受一个新概念时往往会加入自己的一些认识,导致术语的不相一致性,比如线面角的概念就不适用于日常生活的概念,理解存在误差,在数学概念运用与联系使用的同时会增加错误的发生率。
3.新课程内容教学模式
3.1 教学服务于全体学生
高中教学课程的学习要服务于全体学生,这就需要体现课程安排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既能让所有学生在共有基础上提升学习技能,又能奠定基础的学习理念,这对于发展每一位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重要作用。全国高中阶段数学模块主要涉及集合数列、三角函数、空间向量几何与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等内容,同时新增算法、程序框图以及推理证明等基本知识,数学知识的覆盖面广泛,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用到数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数学知识的层次丰富,对于数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2 教学内容螺旋式发展
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能力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对于接收新知识的心理规律也逐渐从量变转化为质变。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促进,使得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在编排上具有连续性、层次性以及螺旋式发展的特点,最终达到深入理解的层次。比如高中课程中引入概率这一概念,为以后课程的排列组合内容打下学习的基础,因次这一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对于学生的理解与认知能力均有明显的提高。高中数学阶段的教材安排正是利用这一优势,其中很多基本的数学概念都是通过前期铺垫,加强过程的学习和后期跟进的力度,让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反复领会和使用。
3.3 弹性选择与个性发展
高中教学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多向发展以及弹性选择,高中数学的内容编排会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与动手能力,因此,高中教材逐渐引进教学选修系列内容,根据文理科学生或者特长生的不同需要,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课程。新课程的教材编排注重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根据学生的需求设置多项阅读材料,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对知识进行巩固与认知,加之教师的课堂引导,对于数学定理、概念以及结论的学习历程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提高学生掌握对知识的分析、选择与更新的能力。
结语:
通过教学调查与分析,在高中教学课程中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教学研究十分必要,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逐渐渗透数学建模与概念性学习理念,教师对新课标实施效果的认识、整体感受以及学生可接受能力都必须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和具体实施者,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的效率,深入研究探索高中数学教育理念,此外,在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新理念下,是否发现一个有效促进概念性学习理念的可操作性教学模式仍需要进一步地探索。
【参考文献】
[1]韩际清,田明泉.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李善良.现代认知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3]王光明.数学教学效率论――走向高效的数学教学理论篇[M].天津:新蕾山版社,
2011.
[4]杨春华,杨玲.素质教育观点下的中学数学概念课、定理课教学初探[J].保山师专
学报,2010,(4):19―24.
[5]赵天书.新课改中如何处理好数学课堂教学的七种关系[J].中学数学教与学,2012,
日本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特色
日本体育课程改革具有延续性的特点,体育课程涵盖了竞技运动,并且将舞蹈、体操和游戏融入体育课程教材体系。同时,日本体育课程突出个性化特点,从而具有独立性特点。在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日本尽力将分散的内容协调起来,并且从标准、内容、组织、理论以及考试等层面上实现内部的平衡。
日本体育课程改革在制订教学计划过程中,不仅遵循法定的约束,而且关注课程设置的灵活性,非常关注教学计划的整体性。日本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的改革符合高校的主体性要求,有利于高校特色体育课程的构建,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高校学生的运动能力,并且能够使高校学生养成进行体育运动的习惯。
日本体育课程在教材改革上也有独到之处。教材是体育课程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体育教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决定作用。日本高校对体育课程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断进行体育课程教材的开发。日本体育课程教材的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并且重视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从而能够使体育教师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促进高校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日本体育课程融合了放松身体运动。通过放松身体运动,有利于高校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放松的身体运动过程中,学生可以轻松地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可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并且能够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从而有利于高校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由此可见,日本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不只关注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更关注快乐体育,让学生从体育运动中得到快乐的感觉,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同时,日本体育课程改革在学习评价层面也有了较大的进步,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不断向过程性评价转换,在高校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过程中,目标设置得更为具体,通过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此外,日本体育课程改革的评价主体以及评价方式也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从而有利于体育教学的顺利完成。
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启示
目前,我国体育课程改革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课程改革观念陈旧、资源匮乏、课程系统性不佳等,为此,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应该吸收日本高校体育教学的先进经验,逐步转变体育教学旧有模式,从而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求。
不断更新体育课程改革的观念 高校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是进行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而学生的观念转变则能够有效地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及终身体育观念的构建。因此,高校应该吸收日本高校的先进经验,有针对性地制订体育活动计划,确保高校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教育之间的紧密结合,从而能够使学生逐步形成终身体育运动的意识。高校体育课程教材的内容应该结合高校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难易适中、操作性强的内容,从而能够有利于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并且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形成体育运动的习惯。此外,体育课程教材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材的编写应该和体育教学的规律相适应。
强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力度,创造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 结合日本高校成功的经验,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地和团委、学生处等机构进行沟通,相互合作和协调,积极地开展丰富的体育竞赛,加大高校体育竞赛的组织力度,从而能够为高校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积极地指引高校学生逐步养成进行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高校最先要做的是积极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并且展开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通过高校的社团组织举办大型的体育比赛,为高校学生的体育活动提供较好的平台。然后,高校应该争取经费增设体育设备,为高校学生提供体育活动的硬件支持,同时配备完善的软件服务,例如,为高校学生创造出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观看各类大型的体育赛事,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并且鼓励学生学习更多的体育知识等;接下来,高校应该大力宣传体育活动,提高高校学生对体育的热情,使高校学生能够充分地意识到体育活动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样高校学生就能够更加关注体育、喜欢体育活动,并且能够真正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从而有利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日本体育课程内容具有实践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因此,我国高校在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应该考虑到我国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还应该针对体育课程的实际特点,从而能够使高校体育课程在高校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按照体育课程的目的以及高校自身的体育功能,体育课程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不断提高体育技能、增强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等,这几个领域所设置的课程的目标、内容、计划、进程和标准,对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都具有导向作用,所以要求在课程的设置上,各环节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上更趋规范化、程序化和具体化。并且,要求课程设置不仅要紧跟时代要求,不能脱离社会,而且能阐明高校各年级、各年龄学段学生的体育课程设置模式、教学内容、形式、课外活动、运动训练、各课程内容的选择比例、各学段体育课的目的任务、评价体系等,使课程设置更具可操作。
日本高校体育课明确体育课程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全面的体育课程体系。我国通常把体育课程和体育课联系在一起,所以,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大多数高校仅仅考虑到体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改革,通过忽略了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锻炼和与体育有关的课程,例如,大学生体育文化节、高校学生运动会等。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范围应该更为广泛,不能只对体育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改革。我国体育课程应该逐步地形成一种大课程体系,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游戏和高校体育文化等,将课外体育活动和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融合为一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地考虑到体育课程体系中不同要素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体育教育资源,实现高校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借鉴日本高校放松体育运动的经验,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进行放松身体运动。体育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体育活动环境。在放松体育运动中学生应该进行密切地沟通和交流,同时体育教师也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放松活动中去,通过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和布置宽敞的运动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
摘 要 “职业实用性体育”是职业教育赋予体育课程设计的新标准,也是未来体育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以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访谈为基础,对湖南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分析湖南省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影响因素,提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的设想。对于深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体育教学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职业能力 高职 实用性 体育课程 现状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课程目标
从对各高职院校的问卷调查中可得知,90%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程教学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身体。认为适应发展学生个性的体育老师占73.33%,认为能改善心理健康的占66.67%,认为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运动技术的占93.33%,这说明了体育教师认可了体育的本质作用,都能很好的在体育教学中贯彻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说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经充分得到了重视并认真在贯彻实施。认为高职体育教学目标应该贯彻职业体育目标,发展学生适应未来职业能力的老师目前只有6.67%,说明体育教师对于适应未来职业特点的目标认知很少,针对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特点,教师对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特点、职业对学生职业身体素质的需求并不是很清楚。
(二)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载体,而且也应不断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过程中得到改革和优化。尽管各院校在普通的公共基础体育课进行了改革,补充了球类、武术类、健身健美、瑜伽等项目,较以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基本能够达到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要求,但是内容还是过于单一,很少涉及到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职业能力方面的培养教学内容,实现高职院校体育目标的要求效果不好。
(三)教学方法
在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到,体育老师主要以讲练为主,缺少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缺少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创新性、科学性。提高学生职业身体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让学生尝试自己讲、自己示范、自己编排创新,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他们的自学、竞争等综合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面还有相当程度的不足。
(四)教学评价
各院校对教学评价也进行了改革,成绩的评价由单一的技术、素质考核增加了出勤率和学习态度的考核,使教师由单一的结果评价改革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大部分的老师还是脱离不了以往的评价方式,只注重结果评价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态度、进步幅度及个体差异,缺乏对学生的鼓励和鞭策。如老师不及时扭转这种评价态度,只会给学生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学习压力增大,这样就无法达到“健康第一”的教学目标,并且失去了学习评价的真正意义。
二、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
(一)课程目标由注重运动技能的掌握向重视健康、职业能力方向的转变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在对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身体素质的促进功能以外,更加注重的是职业实用性。它主要是通过专业性、针对性较强的身体练习内容来提高学生专业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同时通过专业身体素质的提高对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和掌握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高职体育课程体系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单一必修课的体育模式向“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课程模式转变
要全面提高学生体能和职业身体素质水平,必须经常坚持体育锻炼。不可能在每周必修的两节体育课堂内完成全面增强学生体能教学目标,只有把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体质测试、竞技运动训练、体育社团、户外拓展等活动融入体育课程体系,形成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的课程结构,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能力。
(三)课程内容面向职业技能及综合运用发展
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特点,教学内容的选取要符合社会需要,针对职业特点将有长期健身价值的体育项目引进课堂。授课内容要结合职业特点,根据职业特点对身体素质的需求,选择针对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开展体育锻炼,使学生身心健康和职业身体能力保持同步发展。
(四)课程评价面向“三位一体”发展
根据自身特点与时代需求,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评价应该面向“三位一体”课程评价,把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课程评价选择素质、技能、学习态度的综合评价方式,即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职业技能的掌握,还要注重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态度评价。
三、结论与建议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现状与问题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未能充分贯彻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特点,教学内容上没有突出职业能力,教学方法单一,体育教学评价单一,根据以上问题与困境,提出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建议:贯彻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特点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职业发展的体育教学内容;根据高职院校不同职业特点,选择适合本校实用性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做到因材施教;转变高职院校主管体育领导观念,重视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积极顺应高职教育发展趋势,创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湖南省体育局体育科学学会一般项目(2014-Y35)。
参考文献:
[1] 蒋歌声,翁惠根.“课(校)内外一体化”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J].浙江体育科学.2006.28(5):83-84.
[2] 陈青.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吉首大学.2012.
关键词:初中女生;体育锻炼;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046-01
初中女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开始表现出一些女性的心理、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腼腆、害羞、自尊心强、爱清洁等。她们上体育课时,往往不是很积极。因此,培养初中女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很关键。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并提出提升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热情的方法策略。
一、初中女生体育锻炼的现状
我国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对于高等院校一直十分重视其素质教育。其中的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其地位已经越来越得到相关研究人员的认可与重视。作为实现体育教学的重点部分,初中女生的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了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节笔者将对于初中女生的体育锻炼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初中女生对于体育课程不够重视,虽然体育课程在目前的初中考核之中已经成为了必修课程,同时在考试之中,其成绩一般也会列入学分,最终影响学生的总体成绩,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很多学生对于初中体育课程仍旧出于种种原因显得不够重视。去上体育课程,一般也是出于无奈。
其次,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难以达成,在我国初中的体育教学当中,其教学形式往往还停留在“教者发令,学者响应,身顺而心违”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其中部分学生,在面对体育课程的出席率上,甚至会找出种种理由请假或逃课。而这些行为与我国教育部出版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具有较大的不同,《纲要》之中指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的目标。这一目标给学校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锻炼能力,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必要的基础。
再次,初中女生对于体育课程兴趣缺失。从一般大学的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之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往往最头疼的就是初中女生的体育锻炼。一方面,初中女生对体育课兴趣不大,自身对于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又相对较低,在思想之中“健康第一”的意识不足,在体育课中迟到、早退的现象严重。她们在体育教学中,即使参与教学活动,也往往是身到心不到,经常采用“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方式,这样不仅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而且也不利于形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二、对于初中女生体育锻炼兴趣培养的相关建议
首先,学校应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地位。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不重视,往往是因为在众多课程之中,体育课程无论是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还是从考试方式等方面来说,都不如专业课程正规,同时其学分数也一般相对较低,所以学生在本着得过且过的思想,在学习之中精神不集中。这就要求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提高体育教学的体育,增加体育的课的课时,以及学分数量,在教学之中,重视对于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实施情况的监管。同时定期对于体育课程进行考核,增加其教学评价环节。使得学生在思想上重视体育课程。
其次,体育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在以往的教学环节当中,往往是教师教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教师示范教学动作,学生在旁边观看,模仿,学习动作。这种教学模式往往显得过于呆板,使得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在学习上。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之中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的习得。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之中,学习更多的先进的教学方式,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真正做到使得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因材施教,初中女生对于体育课程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从而在主观上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女生的特点,选择教材内容与教法方法,针对男女有别的特点合理安排女生的运动量,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从初中女生的特点来说,她们对体育课具有求趣、求健、求美以及喜欢韵律等特点。所以,在教材内容、教法手段、运动量的择、安排上,既要充分考虑她们的心理、生理特点,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初中女生的兴趣点,激发她们学习的热情,以及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
此外,改进体育课程的结构,对于传统的体育课程来说,一般的体育课程教学结构可以分为“三段式”,即“读”为第一阶段,“理”为第二阶段,“练”为第三阶。但是这种教学结构往往会阻碍学生的发展,束缚学生个性的解放。所以教师应该将体育课程分为教学准备阶段,基本阶段,选择阶段,结束阶段。其中选择阶段应该根绝学生的需求选择性的济宁锻炼方法的传授。加强与学生互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最后,重视学生反馈。在学校的教学评价体系之中,学校应该尤为重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评价。所以,作为体育教学或者体育课程的研究人员,教师应该更为科学的制定教学评价体系,其后根据学生对于教学评价的法规,修正自身的教学方案,尤其对于学生之中的女生群体,应更为重视。根据学生的意见选择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针对性的加强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李业幸,石丹青.如何提高初中女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2)
[2] 翁 薇.初中女生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实证研究[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08(03)
[3] 邓广南,曾祥萍.21世纪初中女生形体美探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09)
【关键词】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8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164-01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对体育课程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好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将会有利的促进课改的进一步推行。我们一线体育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与实践活动中,要善于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尤其是对学生的个人身体能力、个体身体差异、个体的特殊功能,更要给予充分关注,并作为体育课程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依据。实践证明,合理科学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给课堂教学实施带来了我们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改观。继续坚持和不断改进体育课程资源,以学生的需要和实际为出发点,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将焕发出更新更强的生命力。
在我们周围存在着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它们以各种载体形式呈现出来,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广泛支撑。面对这么丰富多样的体育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地选择和开发?首先,要做一个价值判断,哪些是学生们最迫切需要的,对于他们现实的发展最有价值的,这些体育资源应该得到及早优先的开发。其次,还要考虑到具体学生群体和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等一些特殊情况,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要能为他们所接受和理解,符合他们的身体状况和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的身心体验,有利于达成目标。因此,总的来说,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这些方面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开发的时候需要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1 从学生的身体现状出发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所有的课程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身上,开发出来的体育课程资源也是为他们服务的。因此,学生是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导向,从开发出来的体育资源的有效性出发,把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作为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途径,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①要对学生的各方面的身体素质现状进行调查了解有无重大病史。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否能接受新开发的体育课程资源。不同班级的学生的身体状况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必须对此进行考虑,这不仅影响到开发课程资源的内容选择,还直接关系到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②要对学生的普遍兴趣以及他们感兴趣的各种体育活动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从学生的兴趣着眼开发出来的体育课程资源,是学生自己的课程资源,他们最愿意参与进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体育课程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最适合他们的。所以,在开发课程资源时,我们要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周围的一切,教师的视角和学生是不一样的,要努力寻找学生的兴趣所在,力求开发出来的体育课程资源 是“学生化”的体育课程资源,这样学生才感到亲切,才能更好地融入进去。千万不能是“教师化”的体育课程资源。
2 从体育师资的条件出发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师资条件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瓶颈,同时也是开发课程资源的一个瓶颈,它将极大地制约我们对体育课程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有一些体育课程资源学生需求强烈,而且也非常感兴趣,但是限于师资的水平和特点,教师没有能力去开发,或是开发出来效果不好。因此体育课程开发要从学校现有的师资情况出发,看看我们的教师具有什么样的素质,他们在哪些方面有专长、特长,这样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时教师们才能游刃有余,对学校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实际而有效的开发课程资源的做法。
3 从学校的体育传统项目出发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学校的体育传统项目是学校体育资源的优势项目,学校在这个项目上有一定的优势,这种优势既可以是精神文化等软件方面的,也可以是体育设施设备等硬件方面的。总之,要充分利用好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优势项目,这也是对学校进一步形成和深化学校办学特色的促进。
4 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本次体育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健康第一”,强调以学生为本。但是,以学生为本并不排斥学校要为社会培养人才,毕竟学校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为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成员,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体育方面的素质,可以让学生将来较好地适应社会。
[关键词]中本贯通;体育课程;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03-0138-02
一相关概念
(一)体育课程一体化
体育课程一体化主要从四个维度展开:纵向衔接、横向一致、内在统一、形式联合。其中,纵向衔接是指上下学段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应具有有序衔接性,重点是课程内容的衔接,纵向衔接是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的焦点。
(二)一体化研究界定
研究以中职体育课程提高期对标本科体育课程应用期,以中职体育课程专项化对标本科体育课程个性化。聚焦中职体育课程与本科体育课程的有效衔接,研究上海市交通学校中本贯通物流管理专业的体育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内容,探讨体育课程一体化。
二、研究依据
(一)政策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2016〕27号)中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线,完善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建立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体系。”建构一体化体育课程内容体,是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文件具体要求的重要举措。
(二)理论依据
体育课程衔接是中本贯通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内在必然需要。中本贯通是中职与本科两个学段前后衔接的序列:前一学段是后一学段的铺垫和基础,后一学段是前一学段的延续和发展。两个学段的体育课程衔接为统一整体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中本贯通体育课程。体育课程衔接是优化中本贯通课程功能的需要,通过有效衔接使两个学段的体育课程功能一体化组合,实现功能的最佳发挥。
三、体育课程一体化视域下上海市交通学校中本贯通物流管理专业体育课程现状调查分析
(一)学生对待体育课程态度现状
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部分中本贯通物流管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较低,有自卑、叛逆、厌学、纪律观念薄弱等现象。通过调查(见图1),仅有40%左右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表示喜欢体育课,远低于同龄高中学生,还有部分学生过于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
同时,还发现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体质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见下表)。综合两个调查分析,中本贯通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体育课程存在参与度较低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缺失合理、合宜的体育课程培养方案。
(二)体育课程内容缺乏职业性
中本贯通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將来是从事运输、配送、仓储、物流市场开发等工作,无规律大强度劳作、无规律休息可能是常态。因此,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体能的需求特征,将职业体能训练渗透到体育课程中,开发相应的职业体能训练内容应是中职体育课程建设的重点之一。遗憾的是,目前的体育课程在此方面的内容较为缺乏(见图2)。
(三)体育课程专项化程度发展不足
通过横向比较(见图3),我校开设的专项化体育课程项目较少,不足上海市中职校专项化体育课程的1/4。同时,中本贯通物流管理专业体育课程与专项化的要求有差距,在培养终身体育能力等方面还存在欠缺。
(四)体育课程缺乏系统连贯性
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及体质健康管理需要经过长时间系统、连贯的学习及训练,但在中本贯通模式下,体育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存在先天不足和客观局限(见图4)。中职与本科学习之间缺乏整体规划,这就造成了3年中职与4年本科学习之间的体育课程内容衔接困难、前后脱节,知识点零散重复,无清晰的教学主线。
四、体育课程一体化视域下的建议对策
(一)中本贯通体育课程目标的衔接
首先,从年龄发展的特点来看,中职学段应以发展身体素质、专项运动技能,培养职业身体素质为目标主线;本科学段应以能实际应用、形成良好体育素养,巩固职业身体素质为目标主线。同时,由于两学段的学生认知发展特点不同,每学段相应的教学目标层次应有所区别:中职的课程目标以促进提高,发展专项运动能力为主;本科的课程目标以实际应用,满足个性化体育运动需求为主。
(二)中本贯通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
1.贯彻“健康第一”的精神
“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可见,“健康第一”是中本贯通两个学段体育课程内容必须遵循的逻辑起点。
2.中职与本科体育课程内容的能级递进
按照体育课程目标衔接的设计,中本贯通的学生从中职学校升入本科院校,将面临学习的体育课程内容从专项化递进到个性化、从掌握专项运动技能递进到应用运动技能、从发展职业体能递进到巩固职业体能、从培养体育素养递进到形成体育价值观,这些递进是能级的跃迁,设计一体化的中职与本科体育课程内容时要注重能级递进。
3.大力发展学生职业体能是中本贯通体育课程衔接的重点
中本贯通培养的学生除了要有专业岗位能力外,还应具备较强的体能,表现出与岗位作业操作密切相关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度等身体素质,为将来的工作夯实身体基础。因此,中职体育课程与本科体育课程,都应把大力发展学生的职业体能作为内容建设的主线,是中本贯通体育课程衔接的重点。
4.建设符合学生不同年龄身心特征和认知规律的体育课程内容
中本贯通体育课程内容建设要符合学生不同年龄身心特征和认知规律,实现有效衔接。中职学段的学生对具体、可操作的动作技能有着比较强烈的兴趣,但学习抽象理论知识有一定困难;随着年龄增长,本科学段的学生逐渐具备学习抽象和复杂知识的条件。因此,在中职学段,应注重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项技术技能的培养;在本科学段,应注重体育理论知识的深化和技术、技能方面的应用。
(三)建立中职与本科体育教师的交流互动机制
通过构建中职与本科体育教师的交流互动机制,定期开展中职与本科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真正了解对方在体育课程教学上的主要诉求。本科教师可以参与中职体育专项化课程的研制,中职教师可以加入本科体育个性化课程的开发,在机制上促使中职体育专项化课程与本科體育个性化课程进行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