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盈利模式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F2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036X(2012)06-1089-04
近年来,双赢成为了商业活动中最热门的词语,无论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都将双赢商业模式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企业的双赢商业模式就是企业之间通过某种形式的合作,共担风险、共同分享市场机会、共同提升竞争力和共同取得盈利的策略。双赢策略的形式表现为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涵盖了联合R&D、联合产品研发、长期采购协议、联合制造、联合营销、共享分销渠道和服务以及合资生产等具体形式。双赢商业模式的普遍使用是市场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更加突出,小批量生产时企业组织其生产经营的成本压力增大,市场响应速度的要求超越了单个企业的能力;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加剧,传统的通过快速进入市场、尽可能提高市场覆盖率和提高服务品质等来参与市场竞争的营销策略遇到了企业运营能力的约束,这样,采取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的双赢商业模式便应运而生。对双赢商业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可以加深对商业模式变革的理解,对于指导企业商业活动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双赢商业模式选择的交易费用理论解析
交易费用理论是由科斯在1937年开创,并由张五常、威廉姆森等开拓和发展起来的经济理论。在这一理论看来,通过公开市场中非人格的价格机制来协调资源配置是有很高成本的,这里的成本是指发现市场机会成本、寻找交易对象的成本、签约成本、确保合约得以履行的保证成本和违约后的诉讼成本等等。由于通过市场进行交易的这些成本的存在以及这些成本随着交易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业务范围较广、交易频率较高的企业将面临很高的交易费用,于是,通过纵向一体化或水平一体化,将交易对象并购到企业中来,使得其交易内部化,并通过统一的权威力量来协调资源的配置成为了企业的战略选择,按照张五常所说的,此时就是将通过市场进行的产品交易转换为产品生产要素的交易。
然而,随着并购的发展,企业的规模就会变大,其结果是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逐渐上升,相对于市场交易费用,由此带来的成本上升被称为内生交易费用。管理成本的上升阻碍着并购策略的实施,同时,由于管理收益递减、一个小企业的其他方面的优势可能超过一个大企业以及交易的时空影响等原因,因而这种替代或规模的扩张是有限度的,也就是,当企业停止扩张的点低于公开市场上的交易费用,也低于另一企业中组织交易的成本时,并购接管才能发生。这说明,市场交易费用和企业内部管理成本之间此消彼长,相互替代,而总的成本似乎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节约。
事实上,能够有效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同时不会导致内部管理成本上升的,是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而且这种节约同企业的规模无关。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一方面,节约了搜寻交易对象的成本,节约了频繁签约的费用,并且由于长期合作产生的锁定效应,企业之间彼此依赖,减少了合约执行风险;另一方面,长期合作关系不会带来企业内部管理成本的上升,因而从总体上降低了成本。由于长期合作关系对双方都有益,因此被称为双赢策略。
二、双赢商业模式的竞争理论解析
波特的竞争理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该理论认为,企业竞争力不仅决定于内在的可控性资源,也取决于可获得的外部资源。事实上,一个企业的可控性资源是极其有限的,并因为竞争者、购买者、供应者、潜在竞争者和替代者五种力量的影响,针对特定经营战略的资源在数量上的稀缺、在结构上的失衡就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扩大资源约束的阈域,或者如何去获得更多的资源,比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显得更为重要。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从产品或服务设计开始,经由整个供应链和营销物流环节,来考虑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价值的形成,由此形成对价值链进行分析和管理的必要性。在此情况下,产品的生产经营组织超越了单个企业的边界,成为围绕产品价值链的处于各个环节的不同企业之间复杂的合作关系,其意义在于,当价值链上的各独立的企业必须将精力集中于完整的价值链过程时,就能创造低管理费用和对压制官僚决策的动态优势,确保企业取得双赢或共赢的绩效效果。
与竞争能力相 对应的是核心竞争力,它从知识资源和企业学习角度来认知企业的经营战略,认为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是企业组织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由于知识资源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积淀下来的品牌、商誉、文化和技术诀窍等,这些资源不可复制、不可移动、不可转换,通过市场交易和企业并购都无法获得,只有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才可
以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并通过知识资源的共享取得知识的增长,使得企业之间取得双赢。
三、双赢商业模式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理论解析
生产经营等商业活动都表现为专业化下的分工生产。专业化生产下一个企业长期从事于某一项专门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熟能生巧,并获得技术诀窍,这既是专业化的经济性。而当所有的企业都专业化生产不同的产品时,社会经济活动从宏观上表现为分工生产,它使得整个社会的生产能力边界外移,取得分工经济,表现为整个社会生产能力的提升和社会商品琳琅满目。在亚当-斯密着名的制针工厂例子中,让每个工人都完成制针的所有十八道工序,远比每个人只分工负责完成制针工艺流程中的某一个工序的效率要低,因此,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构成了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强调的核心。杨小凯在其开创的新兴古典经济中也强调了,经济组织的本质是寻找最有效率的分工水平和专业化模式问题。
除了专业化经济性和分工经济性以外,专业化分工理论中至关重要的是从事专业化生产的企业之间如何进行有效协作,它构成了钱德勒理论和杨小凯理论的主要内容。∞专业化和分工协作是专业分工理论的两个基本范畴,专业化生产经营为协作提出了要求,而只有协作生产经营才能取得分工的经济效果。通过专业化下的分工协作,按照杨小凯的理论,其正网络效应及其演进将内生出市场一体化、市场数目、经济结构的多样性和生产集中度等,而且技术的变迁、消费品种数的增加也是分工的内生结果,如果引入投资品,企业制度会从分工中内生地出现。当然,只有分工协作才能内生出企业之间的双赢的结局。 对于专业化下的分工协作,迄今为止存在三种协调方式,对应的三种不同的企业经营战略:一是通过市场交易,在作为“看不见手”的价格机制协调下进行;二是通过纵向一体化或横向一体化的战略,借助于企业内部的权威协调机制来实现;三是通过各个专业化生产经营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借助于合作契约关系的协调来实现。对于这三种协调模式或者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是一个成本收益权衡比较的复杂决策过程。第一种方式有利于取得专业化经济,并突出企业的独特定位,但是牺牲了企业的业务范围经济,也面临高的市场交易费用的威胁。第二种方式可以使企业在短期内获得企业规模的提升,扩大业务范围,提高市场覆盖率,但是它需要的投资资源较大,多业务管理的成本较高。第三种方式是目前发展最快,也普遍得到应用的方式,它既可以集中企业的资源优势,易于突出品牌个性,又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内部管理成本,通过双赢取得预期发展目标。然而这种基于双赢的模式和战略面临合作中由于企业文化差异、战略目标一致性、争夺利益份额和机会主义行为等带来的合作冲突和挑战,如何规避这些合作冲突,是企业之间取得双赢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双赢商业模式的技术管理理论解析
商业活动都涉及技术的影响,或者技术本身作为商业活动的产出而存在。通常,技术作为生产条件或能促进生产能力的资源,其改进能够同时对中间产品提供者和组装厂商的能力产生影响,因而通过企业间合作关系的调整来整合利用技术资源有利于企业能力的提升。技术研发一般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并需要与生产经营活动不同的管理机制,因此,研发活动一般采用由独立的研发机构来承担,这为研发组织或部门与生产企业之间的合作提出了要求。同时,在现代市场环境下,技术研发面临资源和能力的约束,更需要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而尽可能缩短研发周期,由生产经营企业来承担技术研发和改进的职能受到挑战,并且技术往往存在一个从高不确定性的创新阶段到低不确定性的扩散和革新阶段的过程。而高不确定性阶段往往是不连续的,这种不连续性可能对于厂商和供应者都是一种破坏力,此时企业就不适宜采取纵向一体化。正是上述原因,企业为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和拥有市场先人的竞争优势,往往会采用技术联盟的形式,尤其是小型的技术企业更偏好于这种合作联盟。技术联盟组织通过技术转移、经验学习和共享创新三种技术供给类型创造出技术知识溢出的外部效应,大大提高了企业组织的研究开发能力,也使得企业与研发单位取得合作双赢的经济效果。
值得强调的是信息技术发展对商业模式变革的重大影 响。2世纪末期以来,信息技术带来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例如,网络营销的兴起使得传统的实体卖场被网络卖场所冲击。这意味着,随着通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远距离商业活动的协调成为可能,以前只有通过企业内部管理框架组织才会产生效益的经营活动,现在通过市场的调节很容易组织,并且,信息技术使得市场交
易的搜寻成本降低,纵向规模上的优势已不是当前企业所刻意追求的目标,反应迅速以及经营灵活化成为当前企业经营的主题,企业对纵向结合的需求在下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商业模式,突出了构成商业活动价值链的不同环节的专业化运营,以实现各自的专业化经济性,同时,将不同环节承担各自职能的企业通过合约关系连接起来,构建起完整的商业价值链,实现共同分享收益的目标。可以预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将逐渐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十分重要的商业模式而取得快速发展,由此呈现出共同应对市场的纷繁复杂的双赢格局。
五、双赢商业模式的企业组织理论解析
关键词:电子商务环境;中小茶叶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内涵分析
当前电商模式是整个时展的趋势和方向,但是在电商模式应用过程中,无论其实施理念,还是其应用模式都较不成熟,因此对茶叶企业来说,尤其是中小茶叶企业来说,有着相应的难度和要求,在互联网技术成熟发展的今天,电商模式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要素,无论是具体的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应用,还是消费者自身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的变化,都是当前电商模式应用推广的主要背景。
1电子商务模式的具体内涵分析
电子商务是基于信息技术成熟应用和互联网技术系统发展下的营销模式改革,电子商务模式的成熟应用,其体现的是互联网技术与消费理念之间的趋同化融合,在电子商务模式中,消费者选购产品的内容更加多元,而且选购过程也更加便捷,同时消费者成本和企业营销成本,也进一步降低。所以,电商模式的成熟应用为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创新与突破的动力。随着人们消费习惯更加成熟,如今电商模式在整个婴儿产品营销过程中的比例日益增加,其对消费者的具体应用需求也实现了进一步融合,比如其经营理念更为成熟,消费者可以完全通过自身的判断,结合客户的评价模式,选择满足自身需要的产品。所以,通过对电商模式的具体交易状况,可以看到,电商模式在整个产品效果中的比重日益加大。通过使用互联网电商模式,对于消费者来说,其不仅是产品价格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其选购产品时,不再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对于多数中小型茶叶企业来说,使用电商模式,其整体营销压力进一步降低,无论是其具体的运行成本,还是其分销渠道建设的力度,都可以稍微减弱。因此,无论是消费者的具体需求,还是整个企业运行的客观需要,互联网电商模式都是实现其有效应用的基础,也是两者都不能忽视的重要要素。而对于当前整个社会的消费主体来说,多数中青年更喜欢选择电商模式来选购自身的产品,对于茶叶企业来说,我国多数茶叶企业当前正处于从传统经营模式中,处于转变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的经营效果,就必须结合电商模式的具体内涵和客观要求,通过系统化融入价值需要,构建合理完善的发展模式。但是客观的来说,我国电商茶叶企业,无论自身经营实力,还是经营理念都较为匮乏,相对于其他大型茶叶企业来说,不少中小型茶叶企业,未能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所以,不管其成熟度,还是其经营效果,都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电子商务环境日益成熟的今天,中小型茶叶企业想要实现理想的经营效果,就必须结合时代特点,优化经营管理模式,构建适合整个企业发展的中小型茶叶企业的具体理念。
2当前中小茶叶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在我国传统的茶叶营销过程中,依赖的都是渠道加盟店的营销模式。对于大型茶叶企业来说,其具备完善的营销渠道,而对中小企业来说,其茶叶产品的营销难度压力就较大。因此,随着互联网电商模式的应用日益成熟,中小型茶叶企业如果能够借助这一网络媒介,便能够实现自身产品的有效营销,但是对于整个中小型茶叶企业来说,在使用电商模式时,其存在一定的难度,首先其整体运行理念构建上,存在一定差别,对于互联网电商模式来说,其要求茶叶企业在使用这一模式时,必须注重产品经销、产品客服和产品贸易等多个体系内容,而中小型茶叶企业,由于其自身经营实力较为有限,加上其经营实力和经营经验不足,因此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其很难对茶叶营销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察觉。对于互联网电商模式运行来说,其最重要的就是要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服务运输模式,而完善的物流运输,是实现整个电商模式运行的基础,也是其最重要的一环。但是从当前整个物流状况来看,多数中小茶叶企业也缺乏应有的法律意识和对产品品牌的保护理念,所以整个茶叶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丢失、破损等现象,从而影响了其市场口碑和成熟消费者的满意度。最后,在茶叶企业电商模式运营模式构建过程中,经常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多数茶叶企业缺乏选择合适平台的经验。通过对当前茶叶营销电商模式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京东商城、淘宝和天猫都是可以都是当前最适合消费者选择的营销模式,而对于茶叶企业来说,如何选择合适的平台,是企业经营实力和产品销量要求相一致的。选择的合适平台,就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探究。
3电子商务环境下对中小茶叶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构建的具体要求
事实上,茶叶产品的电子商务模式,其在于对环节上的优化和简化,所以说,经营管理模式就是实现这一过程的重要突破点和创新点。对于中小茶叶企业来说,使用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是其最重要的创新营销模式和营销理念,从而实现理想的经营效果。在运行过程中,要合理应用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茶叶产品的特点内涵及具体的参数状况以及相应信息,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在相关网页上进行传输,从而使得消费者更为便捷地了解该产品的具体特点和内涵。使用电商模式,是消费者和中小型茶叶企业之间的双赢过程。所以,合理探究经营管理模式的内涵和要求就极为必要。在中小型茶叶企业电商运行模式过程中,其能够有效降低自身渠道建设的压力和难度,同时也使得整个产品销售活动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当然很少人认识到,在这一过程中,茶叶企业需要直接面对消费者和市场,因此其必须及时快速的了解整个茶叶市场的选择的具体需求和消费动态,只有系统化了解整个市场的特点,才能够实现电商模式与茶叶企业经营的合理融合。对于中小型茶叶企业来说,其想要真正用好电商模式,就必须认识到电商模式的运行,不仅仅是该企业营销模式的变化,更是整个企业运营理念的创新与完善,因此,选择茶叶企业要将自身发展与模式运行结构相结合,通过将消费者的具体要求和整个时展的具体趋势相融合,从而构建满足茶叶企业发展运行的具体模式。
4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茶叶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具体内容
通过不断优化该模式内容,从而实现整个茶叶企业经营的最佳效果,而想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构建完善的中小型茶叶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就需要充分做到:首先,中小型茶叶企业要具备产品品牌意识,确保自身产品的独立性和品牌化意识,在进行产品品牌注册过程中,必须将自身企业经营理念和茶叶产品的特点与品牌的设计相结合,通过打造属于自身的独立品牌,才能够在整个互联网时代,使得消费者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和选择该产品。当然,在品牌化建设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丰富品牌内涵,还要注重对自身品牌的益维护。在电商模式中,品牌是企业运行的核心,也是产品的象征。其次,茶叶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经营状况和产品特点,通过了解市场的具体需求,不断优化和调整茶叶产品的生产理念,在茶叶企业电商模式运行过程中,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生产过程较为迅速,对市场的反应也较为便捷,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厂家要直接面对市场及消费者,在构建该模式运行过程中,必须注重对自身能力的有效评估,不能使得其超过自身运行能力,从而限制了发展质量,在互联网电商时代,其要求茶叶企业具备良好的反应速度,所以,中小型茶叶企业必须注重构建快速反应的运行机制。此外,茶叶企业在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营模式时,需要对自身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消费群体进行有效了解,结合具体的市场调研状况,从而打造和包装满足自身产品营销的具体模式和理念,当前在整个电商模式运行过程中,不同的企业要结合适合自身的产品特点,选择合适的电商平台,或者结合自身状况,构建属于自身独立的门户网站。中小型茶叶企业要通过互相抱团,从而构建具有经营实力的运行平台。最后,在中小型茶叶企业运行模式中,其不能使用单一或者固定不变的模式来运行,其需要在结合中小型茶叶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市场定位,以及具体发展状况来不断调整企业的运行模式,通过认知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实现自身产品的经营效果。在电商运行模式过程中,要注重对自身内部的运行模式建设,还要注重选择与企业自身相关联的各个元素,进行充分有效的融入。比如适合中小型茶叶企业产品的运输机制,客户服务机制等等,通过融入市场化元素,提升电商模式运行的效果与质量,在坚持以消费者和客户为导向的运行过程中,实现整体最佳效果。
5结语
总的来说,当前我国茶叶企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中小型茶叶企业的经营实力还是其发展趋势,都必须与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相融合,可以说,电商模式是实现其转型发展的核心,对于中小型茶叶企业来说,想要应用好电商模式,就必须探究适合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对于中小型茶叶企业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来说,其想要实现理想效果,就必须从根本上对于这一模式的内涵进行准确认知。
参考文献
[1]王永贵.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中国茶叶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13(1):122-125.
[2]黄清河.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ERP的模式与应用研究[J].当代财经,2014(13):141-143.
[3]郑焕强.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竞争力的研究[J];财会学习,2015(3):163-165.
[4]师芙琴.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营销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17):71-74.
[关键词]商业房地产 租赁 Hedonic模型
一、前言
Hedonic定价法是西方国家房地产定价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它将房屋看作是由一系列属性构成的异质商品,以消费者效用和偏好作为研究的基础,对房产的定价和消费者从中获得的福利给予了全新的诠释。本文将运用Hedonic模型分析狭义的商业房地产(简称商铺)租赁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运用广州市天河区商铺租赁数据做实证分析。
广州市是南方商业名城。天河区位于广州市老城区的东部,处于广州市域的几何中心位置。天河区自1985年建区以来,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广州市各区前列。
二、Hedonic模型的构建
Hedonic源于希腊文,意为“享受”,指的是消费产品或服务而得到的效用或者满足,Hedonic模型就是一种处理异质产品差异特征与产品价格间关系经常采用的模型。
构建模型的函数形式即Hedonic模型的基本思路是,消费者愿意为一件商品支付的价格取决于他能够从商品的各种属性中获得何种程度的享受。Hedonic定价指的是在竞争性市场的均衡条件下,购买者所支付的价格应当补偿住宅各种特征所能带来的舒适度。假设所有家庭的偏好和收入水平类似,那么这个市场中所有住宅的价格应当是这些特征值的一个函数,即:
(1)
式中P为该商品的价格,X1,X2,X3,……Xn是商品的各个特征,这就是Hedonic定价模型。Hedonic模型通常有三种函数形式,即:线性、半对数以及对数形式。
线性形式:
(2)
也可将Hedonic模型假定为指数形式:
(3)
两边取对数,则有:
(4)
但是该模型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便之处,假如某特征变量取零,那么等式右边无意义,所以在Hedonic模型实证分析过程中,半对数更加常用。半对数模型分等式左边取对数和等式右边取对数两种,分别对应边际递减和边际递增两种情况。
其中等式左边取对数的形式如下:
(5)
三、数据筛选及变量赋值
将天河区租赁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整理,将其中的无用数据剔除,并一一归类后,可以用于商铺租赁分析的数据有13968组。按照以下划分进行赋值。
表1 商业房地产租赁中的房屋特征变量的细分表
其中人口密度赋值如下表2所示,天河区目前管辖21个街道,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中心区域为石牌街、天河南街、林和街、猎德街、冼村、员村;城乡结合内边缘区域为登峰街、棠下街、车陂街、五山街;城乡结合外边缘区域为沙河、兴华、沙东、天园、元岗、黄村、龙洞、长兴、凤凰、前进、珠吉、新塘。地铁经过的街道为元岗、五山、林和、石牌、冼村、天园、天河南七个街道。
表2 天河区各行政街道平均人口密度(人/)(2008-2009)
四、运行结果及分析
对于Hedonic模型的选取,运用线性和半对数模型分别进行试算,线形模型结果较为理想,通过运用SPSS13.0软件运算线形模型,得到线性模型的最终情况:
表3 商铺租赁价格影响因素hedonic模型分析统计情况
从结果看,在SPSS13.0中选择6个自变量全部进入回归模型进行计算,通过对hedonic线性模型数据处理,发现有4个变量进入模型,得到上面两表格。
商铺回归方程方差分析的显著性水平(P值)为
将进入模型的变量的未标准化系数代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即可得到商铺租赁的特征价格模型:
(6)
根据Hedonic模型分析的结果,我们不难看出,影响商铺租赁价格最主要的因素依次为轨道交通、房屋面积、距离CBD中心的距离、人口密度等。房屋面积为负号表明面积越小,平均租赁价格越高。
式中参数前的系数表达了各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因子,如某个变量在Xi处发生1%的变化,把 Hedonic模型按4-3表述式进行一阶泰勒展开,可以得到该变量的隐含变化价格:
(7)
从6式的商铺租赁价格模型,可以分别得到各影响因素的租赁价格影响权重。其中与CBD距离的远近的特征价格为22.419元/级,表示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铺与CBD的距离近一级,租赁价格将提高22.419元;或者说距离赋值以X0为基数,与CBD的距离发生1%的变化,租赁价格将相应变化22.419%X0元。
式中的常数项集中体现了市场环境变化等其他因素和系统误差对价格的影响,因为除了进行拟合的因素外,还有许多影响租赁价格的因素。其中有些影响较大但不好采集数据未进行分析,如商铺的楼层方位因素,而大多数为次要因素。
五、案例分析
天河城广场位于广州市天河南路与体育西路交汇处,总营业面积达10万平方米。出租率在1999年以后一直保持在99%以上。2008年天河南商铺的租赁均价为162.59元/m2 ,是天河区租赁价格最高的街道,而天河城的租赁均价达到853.59元/m2。天河城广场租赁收入从1996年开业的3700万元, 到2006年,收入近4亿元,租金收入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呈现出十倍速的增长。
地理位置优越,是天河城广场成功的前提。天河城广场在选址上顺应城市商业中心东移的趋势。天河城位于天河商圈的中心位置,地处广州市东西、南北中轴线交叉点,南邻广州城市中心珠江新城,毗邻广州CBD中央商务区,邻近五山众多大学校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天河城广场独具“地利”之优。
天河区是广州和珠江三角洲的汇集地带,天河城广场四面环路,有60多条公交车在广场前设站。交通十分便捷。广场地下层设有上千个车位的停车场。
天河城广场拥有理想的轨道交通系统。天河城广场北邻广州火车东站。广州地铁一号线的一个出入口就设在广场内,直通广场地下一层,地铁三号线在体育西路、体育中心都有出入口,出入口到达天河城广场直线路程不到300米。随着广珠轻轨的开通,广州、中山、顺德、珠海都将缩小到1小时经济圈,天河城广场的商业影响力将更加广泛。
天河城广场所在街道人口密度为 27608人/m2,在天河区属于密度最大的街道之一。天河区现有人口约123.88万人,这部分人基本上是中高收入阶层,经济条件比较好。这一居民结构,使天河城广场拥有一个相当数量的中高收入消费群体。
天河城广场从投入使用开始,一直坚持物业只租不卖,保持产权完整。天河城广场对不同经营状况的租户采取不同的租赁策略。对牵头租户,从租金、经营条件等方面给予大力帮助与支持,引进吉之岛和天贸南大两个大品牌租户。在面积搭配上,面积较大的牵头租户产租能力稍差,但能带动其他经营;小面积租户灵活多样,产租能力较旺盛。在面积上合理搭配,既保证了经营整体质量,也保持了经营的多样性以及较好的产租能力。
天河城广场的运营的成功是全方位的。前面两个章节通过Hedonic分析得到影响商业租赁价格的主要因素。而天河城广场恰恰具有便捷的交通、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同时大小面积的商铺采取有层次搭配租赁,这些都是高租金高回报形成的主要原因。案例分析使理论分析得到较好的验证。
六、建议
1.加强政府的调控、管理和服务
天河区是一个具有朝气的新城区,应以现代商业理念为指引,以大型综合商业网点和现代人文环境为支撑,以增强辐射功能为导向,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批发服务和商务会展。打造现代商业风格鲜明、时代气息浓郁的大商圈。
在商业网点布局和发展中,政府应控制同一区域内商铺建设密度,规划Mall布局。对大型的商业网点,政府需通过科学论证后才予以实施,促进商业房地产建设及租赁市场有梯度、有秩序发展。加强对商业功能和交通功能的协调性研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充裕的基础设施,拓展轨道交通,解决交通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引导相关服务业在商业项目比较密集的中心区域及CBD周围落户,完善CBD周围的配套设施建设。
2.商业房地产企业应立足自身,走特色发展的道路
商业房地产业应根据自身状况,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前景规划和发展战略。不因短期经营困难改变长期战略,坚持以租为主的物业经营理念。项目建设前,企业应多角度做好项目调研与市场论证,充分考虑影响商业项目开发和经营的主要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积极因素。听取租户的想法和意见,做到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建设。建设出有特色、有现代气息的商业地产项目。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社会企业;盈利模式;社会责任
社会企业是一种介于公益与营利之间的企业形态,是社会公益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产物。一方面来看,社会企业首先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有明确的营利动机、风险意识、竞争取向、创新精神和不断扩大规模的资本积累冲动。而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社会企业有明确的公益目标和宗旨,非营利的利润分配机制,富于参与互动的治理结构,以及面向不特定多数人群或弱势群体的广泛的受益面,社会企业更加关注的是持久的创造就业机会,满足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而非盈利本身。
1 社会企业与传统商业企业的市场营销的比较分析
从影响因素上来看,相比较商业企业,社会企业从根本上是受社会利益驱动的。因为社会企业在提供合理价格和质量的商品和服务之余,更重要的是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所以对于社会企业来说,他们的目标是“追求利润却不完全追求利润”。社会企业盈利主要投资于企业本身或社会,而非某些股东或企业所有人。对社会企业而言,盈利只作为手段,而非终极目的。
在运营基础方面,社会企业的创新模式往往是商业企业所忽视的或不愿从事的业务。这些业务根本上是为社会上亟待满足的某些需求,而政府却无暇顾及这些需求,这些需求往往是社会弱势群体长时间不能很好解决的需求。所以社会企业和商业企业的资本来源、人力资源、物质来源、运营方式、企业家精神等方面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2 社会企业的盈利途径分析
2.1 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最佳结合
形象的说,社会企业是“以一种聪明的、赚钱的方式做好事”。正如陈七妹--新社会网的创始人所说,我国最早的社会企业的雏形就是政府开办的残疾人福利工厂,满足工人们最低的生活保障和福利的同时,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同时给予企业以政府政策上的照顾和扶持。社会企业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以商业模式服务于特殊的弱势群体等来解决社会问题,以实现社会责任。在国外,对社会企业的投资称为“社会影响力投资”,社会影响力投资更为关注社会价值,而非普通企业以利润回报率为导向,社会影响力投资的投资回报期比较长,回报率也不高。
2.2 通过社会认可带来可持续盈利
以伦敦的一家名叫fifteen的餐厅为例,该餐厅每年接收18名没有学历也没有工作经验的失业青年当学徒,这些青年甚至有的刚刚才从劳教所走出来,这些是传统意义上的普通企业极少愿意雇佣的,而在fifteen餐厅却能够得到专业的厨师培训,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很多传统意义上的问题青年有了重新工作的机会。Fifteen餐厅就是一种典型的社会企业。
从企业的经营角度来看,解决青年就业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可以成为在一个对公益事业广泛认可的健康社会环境里的推动企业发展的双赢策略。这就是为什么尽管这家餐厅的菜价处于较高水平,却依然有很多食客慕名而来。所以,取得社会认可,才是社会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动力之源。
3 社会企业的盈利模式分析
社会企业作为既有公益面又有盈利面的企业类型,其盈利面与传统企业有一些不同点。其盈利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3.1 以服务为基础的赢利模式
以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图书馆--深圳市青番茄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代表,社会企业的一种盈利方式是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在分工日益明细的现代商业社会建立自己的经营市场和服务范围,并依托这些能力形成一种交换商品,向需求方进行服务而产生赢利。
3.2 以产品为基础的赢利模式
以国际上唯一一家全部由残疾人软件技术精英所组成的高科技软件企业--深证市残友软件有限公司为代表,该企业的经营模式以最终产品作为生产和产出的载体,通过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领先的技术以及不断降低产品所需成本,争取到产品的交易而获得赢利。
3.3 以知识附加值为基础的赢利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以知识和网络为标志的新经济形式开始出现,企业赢利的模式也由传统的终端产品及生产加工的赢利模式转向高知识附加值的赢利模式,以苹果手机的利润链为例,处于最低端的产品制造者--富士康企业(以产品为基础的赢利模式),处于利润链的最底层,靠依赖廉价劳动力来赚取利润;其次是中端的手机销售企业(以服务为基础的赢利模式),利润有所提高;但苹果公司,并不生产手机也不销售手机,其核心业务是研发,靠品牌和核心技术,赚取了较高的利润,还有以苹果手机为平台的各种衍生产品--手机配件、以苹果手机为平台的各种软件等都利润丰厚,这就是以知识附加值为基础的赢利模式,这种盈利模式也可以使社会型企业循环提升赢利并扩大经营规模。
在未来,对于具有强烈社会责任的企业来说将会获得社会的更大认同,这类企业也会得到社会的更大的支持,社会型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会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和支持,并作为一种形式来承担社会责任,解决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孙明华.意大利社会性企业研究[J].前沿,2008(7).
[2]张琳悦,陶然,陈祖祺,徐晟南.社会型企业的盈利模式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2(12).
一、价值链分析
目前,我国家电零售企业扮演的更像是一个纯粹的“家电大卖场”的角色,即零售商提供一个场所,以低价为卖点招徕消费者光顾,所有的家电厂商就如同在菜市场卖菜的小商贩一样,交给零售商进场费、管理费、促销费等“苛捐杂税”,并且将总销售额的一定比例作为返点。供应商是否有利润,零售商并不关心,双方的合作并没有建立在共赢的基础上。与传统的家电产业链中的多级分销商不同,专业家电销售商与制造商及消费者的关系更为紧密,甚至可以说获得制造商与消费者的支持是在此行业中生存下去的关键。家电零售商与制造商之间已是一种战略伙伴关系,而不再是纯粹的交易关系。因此,随着传统家电产业链向专业家电产业链的转变,家电零售商与制造商的关系日益密切。
我国家电零售业常见的“类金融”模式就是通过吸纳众多供货商的资金并通过滚动的方式供自己长期使用,该模式为零售企业的快速扩张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还节约了大量的利息费用。供应商资金是我国零售商在规模扩张过程中的重要资金来源,由于零售商可以占用供应商较大数量的资金,零售商一般存在规模扩张的强烈欲望,同时产生强烈的多元化冲动,其多元化投资多投资于资金需求较大的行业,比如房地产业,华润创业、国美电器、苏宁电器集团、南京中商等都在经营零售业务同时,进军房地产领域,借用其零售产业的大量浮存现金,满足同公司下属的房地产开发的资金需求。
二、盈利模式分析
一种观点认为,盈利模式是企业通过自身和相关利益者资源的整合而形成的一种实现价值创造,价值获得和利益分配的组织机制和商业架构。另一种观点认为,它是探求生意的利润来源,生成过程和产出方式的系统方法,即对企业的所有经营要素进行价值识别或管理,从所有经营要素中找到盈利机会。前者将盈利模式视为一种商业架构,后者将其视为一种盈利的方法。实际上,二者没有本质的差别,其核心都是强调:盈利模式是企业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同时,能够获得一定利润的企业要素的组合方式。目前,国外零售商一般采取的是“吃差价”盈利模式,即通过扩大网点规模和提高销售规模,逼迫供应商降低采购价格,获取采购价与零售价差价以达到盈利的目的。该模式下,零售商提高零售价格的空间会因商品越来越丰富、零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越来越小。但与此同时,随着零售企业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迫使厂商进一步降低采购价格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零售商在将好处部分转移给消费者(比如降低零售价,或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提供更好的服务)的同时增加自己的利润。因此,国外零售商提高毛利率不是抬高零售价格的结果,而是压低进货价格的结果。国内零售商盈利模式则是在兼顾“吃差价”的基础上,通过天天低价与现金交易的销售模式取悦消费者以巩固其对销售终端的控制权,同时通过扩大规模来压低采购价格,并依靠延期支付货款、获取通道费等不同类型的返利来弥补销售业务的亏损,即所谓的“吃供应商” 的盈利模式。笔者认为,零售企业的利润来源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赚取进销差价阶段。零售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由于零售商在零售环节为厂商承担了销售职能,厂商转让的价值,称为让渡利润;二是在零售环节为顾客创造了新价值,顾客转让的价值,可称为追加利润。零售环节包括采购、配送和销售等基本活动,涉及厂商、零售商和顾客三个主体,发生一买一卖两次交易行为,其模式形成的核心是围绕着经济利益的分配,表现为零售商的购销差价水平,采购价格水平取决于零售商和厂商的博弈,销售价格水平取决于零售商和顾客的博弈,因此购销差价的“差额”是三者之间博弈的结果,谁在博弈当中占据主导地位,就会形成以谁为中心的零售业盈利模式。
第二阶段,从厂家或供货商处赚取利润。零售商收取的费用多种多样,用“苛捐杂税”这个形容再适合不过,如店庆费、入场费、广告费、促销费及管理费等。 按正常运作模式,中国家电连锁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仅有10%,公司净利润普遍在1%-2%。现在有些连锁卖场之所以开的红红火火,大部分因素是它们的盈利模式并不是按照国际先进发达的连锁业正常的盈利模式来运作,而是通过很多掠夺性的、非正常性的手段来取得利润,这部分的利润远远高于正常的10%的毛利润。资料显示,我国家电零售业的其他业务利润率远远高于主营业务增值率。国美电器2004年,其他业务利润率是主营业务增长率的3.51倍。而苏宁电器2005年,其他业务利润率是主营业务增长率的2.02倍。所谓的“其他业务”有:促销收入、进场费用、货品上架费、空调安装管理费、展台费、广告费等。
第三阶段,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将客户服务看做新的利润增长点,针对不同顾客的不同需求,通过提供专业完整的解决方案以及各种富有特色的个性化的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甚至推出自有品牌。该阶段企业要努力把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方式变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营销方式,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实施差异化经营策略,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凭借家电企业的终端优势,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系统以及信息数据采集、挖掘、分析、决策系统,分析消费数据和消费习惯,并将研究结果直接反馈到上游的生产和定单环节,实现“以销定产”,使得整个供应链成本最小化,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三、我国家电零售企业盈利模式的理性选择
从零售盈利模式分析,笔者认为家电零售业的利润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扩大购销差价,降低经营成本和收取渠道费用。利润的三个来源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盈利模式。
1.扩大购销差价。随着商品的极大丰富和零售设施的进一步饱和,零售商提高零售价格的空间越来越小,但是随着零售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加,有能力迫使厂商进一步降低采购价格,在将好处部分转移给顾客的同时(或是降低零售价,或是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提供更好的服务或商品),也可以增加自己的利润。作为家电商业渠道的主力军,家电零售商们在不断扩张增强实力的同时,应该更多的考虑把家电销售从单纯地卖商品过渡到“卖服务”、“卖品牌”、“卖文化”上面,把低级肤浅的价格竞争提升到更高层次,与国际知名的家电连锁业态接轨,这样才能让自己在这场激烈的渠道争夺战中赢得最后的胜利。
2.收取渠道费用。2006年11月15日,由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税务总局和工商总局出台的《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方法》开始正式实施。该《办法》详细规定了零售商收取促销服务费的条件、程序、不得收取的费用项目,并明确规定零售商与供应商约定的支付期限最长不超过收货后60天等。因此我国的家电零售商应当严格按照合作标准来规范厂商合作,共同保障厂商合作利益,逐步改变通过向家电供货商收取渠道费来增加利润的模式。家电零售商应尽力而为,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与现有的ERP系统完美的结合,与供货商进行行业间B2B的对接,双方数据库的对接可以围绕客户需求分析、终端商业设计、产品展示演示、产品零售技术等“一体化”实现全程合作。
目前,以收取渠道费用为主的“吃供应商”模式是我国零售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盈利模式。这种盈利模式为我国零售业尤其是大型零售企业的快速扩张奠定了基础,但这种模式是否适应新的形势则有待商榷。首先,随着国外零售企业在我国的快速扩张,在国内零供关系不断与国际通用做法相接轨的过程中,国内目前的零供关系模式会逐渐被打破,也即国内本土零售企业“吃供应商”的盈利模式以及由此导致的零售商规模扩张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其次,由于“吃供应商”的盈利模式使得零售企业可以通过资金管理,获得周期性无成本短期融资投入企业经营,或通过变相手段转做他用,这在零售商外部融资面临较大困难时,可以借此来缓解规模扩张和资金瓶颈之间的矛盾,但会引发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关系紧张。站在整个行业长期发展的角度上来讲是非常不利的。
3.降低供应链的经营成本。一直以来,我国家电零售企业倾向于向厂商转嫁成本,自身费用的减少是建立在厂商费用增加的基础上。因此未来的盈利模式还必须转移至优化渠道价值链,降低费用,使渠道总利润增加,顾客、零售商和厂商三方共享价值链优化带来的利润。优化价值链的核心是降低三方,特别是零售商和厂商双方的费用成本,回到零售商通过主营业务盈利的模式上来。另外,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家电零售商要优化流程,向内部管理要效率,将企业理念、经营观测、服务规范上升为标准化的文字制度,使企业的经营环节、经营过程、管理制度成为一种可继承和可监督技能,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业务流程再造包括商品管理、库存管理和门店运营,比如电子商务可以保证低缺货率,不会因为商品远距离进货而失去顾客。
【关键词】团购网站 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创新
2013年我国全年网络团购市场交易额累计达532.89亿元,与2012年相比环比大涨52.8%,交易额净增184亿元。网络团购是团购活动的互联网化。团购网站是网络团购的组织平台,是一种专业化的服务中介,开发团购商品的同时,借助互联网将具有相同购买意愿的零散消费者聚集,提高与商家的谈判能力,以谋求最优的价格。
一、我国团购网站商业模式概述
早在20世纪50年代,商业模式在国内外已经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商业模式是组织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 Johnson 等( 2008) 认为,商业模式由顾客价值命题、盈利模式、关键资源、关键流程四个要素组成。查阅相关文献后,本文将从商业模式构成要素角度,对我国团购网站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
定位:企业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的方式。团购网站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团购商品的消费者和供应者,二者皆为其客户,团购网站作为一个专业化的服务网站,处于价值链的中心位置,起到促成交易,实现客户价值的作用。
盈利模式:企业的收支来源与收支方式。团购网站盈利来源有多种:作为团购商品展示的信息平台,可收取广告费;根据商品特点、成交额等与商家签订佣金协议,获取佣金费;作为中间人,可将商品的价格设定为高于与商家结算的价格,从中赚取差价收入;团购网站还可收取会员费,提供VIP专享服务,比如,持有会员卡可以享受更优惠的价格。
关键资源能力:强调支撑交易结构的重要资源和能力。企业持续盈利能力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关键资源能力水平的不同。笔者认为团购网站的关键资源能力主要来源于:强大的市场开拓团队,专业的网站设计与运营管理能力与忠实的客户资源。
业务流程:业务流程是一系列为达到特定的价值目标而形成的活动集合。团购商品开发流程:主要包括策划,搜寻,审核,磋商,敲定,签协议等环节。用户团购流程:主要包括浏览,选择,注册账号,填写信息,付款,退款等环节。资金流程:大多团购网站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结算,成交后,资金先流入团购网站,然后再分步结算给商家。
二、我国团购网站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
网络团购引领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顾客处于被动消费状态:团购网站上展示的团购商品,多由团购网站与合作商家协定形成,并非根据顾客的购买意愿形成,使顾客处于一种被动的消费状态。团购网站对合作商家的监督不严:商家诚信水平参差不齐,提供的团购商品在数量和质量上可能大打折扣。对于这类现象,若团购网站没有及时监督与沟通,会损害更多顾客的利益。团购网站的运行管理能力不足:数据显示,我国团购网站倒闭率达86%。由于团购网站不仅需要线上经营,还需要线下拓展业务,许多团购网站规模较小,没有相应的资金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最终逃不过倒闭的下场。
三、我国团购网站的商业模式创新
目前我国团购市场已进入拼速度、抢市场的激烈竞争阶段,想要有一席之地,必须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结合前文的分析,本文将提出如何对我国团购网站商业模式进行创新。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创新。前文已述,企业的商业模式围绕价值进行,在以团购网站为中心的价值链中,合作商家、第三方支付、物流企业、消费者等都被囊括在其中。价值链进一步整合可以使各方的资源能力进行优势互补,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商品可获得水平,加快资金周转率,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目标。
基于盈利模式的创新。团购网站盈利模式较为单一,尤其是中小型团购网站为增加销量常常将商品价格压得很低,会入不敷出。团购市场变化较大,企业应重新思考其盈利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例如,可以建立分站,发展加盟者,实质上是价值链的分拆,使商家与团购网站之间多了一个中间人。加盟者的任务是搜索本区域的合作商家,开发适合团购的商品,并与合作商家签订协议;团购网站为加盟者建设团购网站分站、宣传品牌、网站推广、管理资金、指导培训和提供客户服务等。
基于关键资源能力的创新。在市场开拓团队方面,开拓人员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谈判能力和沟通技巧。虽然一线城市团购市场接近饱和状态,但二三线城市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实力的团购网站可以将团购市场进一步开发,使商品更具地域特征。在网站设计与运营管理能力方面,要着重将分类导航部分进行设计,网站界面力求简洁,易于操作。在客户资源方面,团购网站可利用原有的客户资源开展团购业务,形成自己的关键资源。例如大众点评网,是最早建立的独立第三方消费点评网站,后来开展了团购业务,拥有稳定的客户资源。另外开发团队还可以研发手机APP,方便用户在移动终端使用。
四、结语
本文对网络团购、商业模式进行了简单概述,分析了团购网站的商业模式,指出我国团购网站发展过程中存在顾客处于被动消费状态,对合作商家服务质量把关不严,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基于价值链整合、盈利模式和关键资源的商业模式创新,希望能够对我国团购网站发展有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王瑜. 团购网站商业模式分析与创新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2011.
[2]Linder,J. and S. Cantrell,2000,Changing Business Models: Surveying the Landscape,Accenture Institute for Strate gic Change.
【关键词】微信 移动客户端 收益模式
移动互联网,在21世纪已经成为了人们主要的交流平台,微信作为现阶段移动客户端的典型代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就如何盈利进行探索。下面将主要以微信为例,对移动客户端的收益模式进行分析。
一、微信概述
微信,对用户来说只是一个提供便利社交服务的移动客户端,但业界普遍更看重其中蕴藏的巨大盈利空间。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微信之初,只有一个语音短信功能,类似于对讲机,附加发送图片功能,但就是这种相较于文字信息的创新方式,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完成了初始的用户积累。
发展至今,微信俨然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朋友圈、多人群聊,甚至银行支付功能。由于微信平台的一些基础功能是开放的、免费的,唯一产生费用的是使用时的上网流量费,且联系起来更加方便、快捷、传递信息的方式更加丰富,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完善、迭代,目前已更新到了5.1版本,功能更加新颖、有趣、完善,摇一摇传图,你可以将电脑网页上的图片传到手机上,更可以让你的好友也摇到你的图片;微信模仿苹果手机siri系统,通过语言识别及搜索,从通讯录中查找好友。随着微信对用户吸引力的不断增强,用户群体的不断增加,微信已经全面冲击了电信运营商的短信增殖业务。
二、微信客户端的特点分析
传播者。利用拉斯韦尔的5W模式进行传播学的角度分析,首先对传播者在这里称之为控制者的分析。微信的传播有着自己独自的特点,那就是灵活的病毒式传播,即可点对点,又可点对面,还可以面对面,在微信用户中,手机QQ用户占据了重要地位。对于微信的使用,部分是因为潮流跟风,但是大多数还是因为微信的便捷,他们之间的不断交流促进了微信用户群的不断扩大。
传播内容。针对年轻群体的特点,微信中传播的信息主要以年轻人的话题为主,像“今天,你微信了吗”这样的网络流行语成为了彼此交流的口头语。还有一类传播内容,那就是广大商户的广告宣传,最近在微信里“点赞”一直在盛行,通过亲朋好友的“点赞”可以免费或者是打折优惠获得相应的商品,这些都在吸引着广大的青年用户,不得不说,微信也给广大商家提供了低廉并且见效较快的网络宣传方式。
传播途径。微信的传播主要依赖于网络,广大用户的信息可以通过朋友圈进行扩散。同时,随着微信不断的升级换代,“摇一摇”、“扫一扫、“漂流瓶”等交流方式也成为了微信的传播途径。最主要的也是微信成功的主要因素那就是腾讯公司QQ用户之间的传播,为微信实现了QQ以及手机号的实时更新,在微信里面可以添加QQ好友,也可以通过手机号添加好友,这也拓宽了微信的传播途径。同时微信还通过游戏进行传播,现在包括“天天系列”游戏的出品,吸引了广大的用户,拓展了微信的传播途径。
微信受众。作为一个具有一定交互功能的网络交流工具,微信的受众在一定程度上也变成了微信的传播者。也就是说,微信的受众主要是腾讯的使用者,还有热爱手机游戏的玩家,这之中以青年、白领为主,在闲暇时间进行消耗的一种生活方式,热爱这种生活方式的人群变成了微信的受众群体,并且这一群体还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之中。
传播效果。微信,作为一个新兴的聊天工具,他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在短短的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微信用户急剧发展到了3亿,在亚洲范围内成就了网络聊天工具霸主的地位。依靠腾讯强大的用户群体后盾,加上自身产业化的不断努力,微信又成就了一个行业内的惊人创举,用户量与增长率均遥遥领先,使用率也是在国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三、微信客户端收益模式分析
微信在一段时间内曾受到不断的非议,也曾经传出将要收费的消息,最后都被证实属于谣传。自此,微信的收益模式引来了众多评论人以及专家的研究与评述。微信自身的收益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一下几点。
微信商城信息推广。随着微信用户群体的不断扩大,广大商家看准了这里面的商机,纷纷开始入驻微信进行商业产品信息的推广,在第二章传播内容里面曾讲到,点“赞”模式的产品宣传便是典型的案例,这些微信账号大都是公众账号,微信运营商详细的对商品的宣传信息与宣传能力做出大致的估价,借助于普通电商的运营收费标准进行收费,从而确定了一条比较鲜明的收益途径。
作为商家的公众账号,每天有一条推送消息的权利。要知道微信宣传需要恰到好处,每天的推送消息基本上属于无价值消息,单纯的产品宣传,反而会增加用户的厌恶感,降低品牌的形象。
微信订阅收益模式。微信也存在着自己的实时资讯信息,与微博上面的信息不同的是,微信是以订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的“订阅形式”就是指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进行专业化、目的性的自愿订阅。同时,给予用户观念与想法的微信,与微博相比更加有价值,用户使用更加便捷。所以,微信的订阅也促成了微信收益的一种新模式。
游戏运营收益模式。传播途径分析中提到了“天天”游戏系列,这一系列的游戏也为微信的收益提供了新的模式。自互联网运营与传播以来,游戏便成为了网络生存的必需品,众多上市公司的资金来源取决于游戏,比如App Store 在 2012 年收入破40亿美元,其中游戏就占了30亿。
微信现如今运营的游戏有天天酷跑、天天连萌、天天飞车、全民飞机大战等,以天天酷跑为例,在进行角色的选择中,需要游戏金币或者是游戏钻石进行角色的挑选,坐骑同样也需要,用户要么进行长时间的试玩,通过做任务进行游戏金币或钻石的积累,要么进行网络支付,实现了网络交易。所以,游戏也是微信运营中的一个收益模式的选择。
会员服务收益模式。众多的网络运营服务中都有着自己的会员服务,腾讯也不例外,QQ加上微信,建立起了自己的会员收费制度。毕竟,这项收益模式是最容易想到的盈利模式之一,同时也是最容易操作的,收益效果最显著的模式。除去盈利,微信主要用此模式来建立一项自己的忠诚用户群体,通过这一群体不断的支持,使得微信的群体能够呈现指数增长,在片面上面来讲也是为微信的收益做着“后勤保障”工作。
四、微信发展分析
微信作为一个新兴的即时通讯工具,在一年内获得了2亿用户的满意答卷,并且在2013年末有将超越5亿的喜讯传来,这充分说明了微信营销的强大之处。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相信微信客户端直接挂在手机上面的那一天会很快到来,微信用户与手机用户齐平的时代也终将开始。
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微信自身的不断努力,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出更加出色的应用程序,对用户的服务更加到位,在内容上面更加贴近现实,微信的明天也将会更加的美好。
参考文献:
[1]杨武,徐海秋,陈静,司徒祥宇.基于3G手机的天气客户端盈利模式[J].广东气象,2013.
[2]张光凯.如何从手机新闻客户端掘金——北京和豆瓣FM盈利模式启示录[J].新闻研究导刊,2013.
[3]梁晓音.移动互联网商业盈利模式分析[J].电子制作,2013.
[4]王维国.基于双边市场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所有权的比较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
[5]吴玉玲.从传播学角度看LBS的商业应用困境和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12.
[6]郑青华.报纸手机客户端功能开发的三个阶段[J].中国记者,2013.
[7]原建芳.付费视频网站的传播困境与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13.
[8]胡春.中国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分析[D]. 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2009.
[9]张耀文.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移动应用商店盈利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
[10]傅若岩,刘晓羽.APP大时代开发者的小时代[J]. IT时代周刊,2013.
[11]杨武,陈恒明,屈凤秋,李晓娜.聚焦手机天气客户端软件产品及应用[J].青海气象,2012.
[12]李大凯.网络游戏消费选择的品牌经济分析[D].山东大学,2012.
[13]魏丽宏.关于我国手机传媒产业发展的研究[D].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包商银行2009年业绩较佳,盈利9.14亿元,同比增长15.94%,资产利润率1.27%,资本利润率26.64%,信贷不良率0.52%。包商银行贷存比较低,为41.34%,据此猜测包商盈利增长来自存贷款利息差的比重不大,手续费及中间业务收入也不高,为6.27%。那么包商的盈利增长来自于何处?我们期望通过分析包商银行的三张财务报表来知道答案。
利润表
营业收入构成
从年报利润表数据中可以看到,2009年包商银行营业收入中利息收入占到了58%,手续费收入占到了6%,投资收益占到了37%,投资收益成为除传统存贷款业务外的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08年和2009年营业收入构成变化不大,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是营业收入的两大支柱。
包商银行贷款客户以中小企业为主,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合计占比76.22%,可以看出包商银行是一家定位于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利息净收入主要来源于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营业支出构成
包商银行的营业支出中以业务及管理费占比最大,2009年业务及管理费用占到了营业支出的81.07%,2008年为72.86%。这个与包商银行定位于中小企业融资也有很大关系,业务金额小、笔数多,所以管理费用比较高。
资产负债表
资金来源(负债项)
通过分析包商银行2009年资产负债表的负债项,我们发现包商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吸收存款和同业拆借。2009年包商银行总负债780.84亿元,其中吸收存款676.04亿元,占负债总额的87%,同业存放款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占了剩余的比例。
资金运用(资产项)
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一方,看到包商银行将资金运用于投资的特征明显。包商把吸收来的存款只有33.84%的比例用于发放贷款及垫款,25.09%的比例存放中央银行和同业款项,剩余40%的比例用来做投资,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
现金流量表
包商银行的投资特征通过现金流量表更明显地体现了出来。通过分析包商银行的现金流量表,发现包商银行2009年投资活动非常活跃,投资活动现金流入达到449.32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达到474.99亿元,这个水平大大高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也与2008年相对保守的投资活动形成鲜明的对比,2008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仅为70.18亿元,现金流出仅为141.17亿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包商银行利润构成分为两块,第一块为存贷款利息差收入,另一大块为债券投资收益。包商银行定位于中小企业融资,存贷款利息收入不高,为了提高资金运用率和盈利水平,包商把大量的资金配置到资金市场和债券市场投资上面。因此,可以说包商银行是一家投资性特征比较明显的城市商业银行。
大型城市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比较
看到了包商银行以贷款和投资双向并举的盈利模式,我们感到比较震惊。那么其他的资产在800亿元以上的城商行是什么样的一种盈利模式?是否也遵循了这一模式?
大型城商行基本分成了三种盈利模式
通过对资产800亿以上的18家城市商业银行利润表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8家大型城商行中有13家投资收益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在20%以上。按照营业收入构成部分的不同比重,可以粗略地划分成三种盈利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传统存贷款银行,特征是利息收入占到了营业收入比重的70%以上,典型代表是重庆银行,利息收入比为93%。第二种模式是综合型银行,特征是存贷款业务为主,同时投资和中间业务都做得比较好,收益明显,典型代表是东莞市商业银行。第三种模式是投资性明显的银行,特征是投资收益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非常高,存贷比较低,典型代表是广州银行和天津银行,投资收益占营业收入一半以上。
投资收益基本来源于债券投资利息收入
通过对18家大型城市商业银行利润表中投资收益构成项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在投资收益构成中,基本为债券投资利息收入。
大型城市商业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对比分析
全国性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以存贷款为主,中间业务为辅,且表现出同质性
通过对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利润表项目的观察和对比,可以看到这17家银行的盈利模式具有同质性。首先,利息收入占到了营业收入的绝对大比重,最高的为恒丰银行95.77%,最低的为中国银行68.42%。第二,中间业务对于营业收入的贡献也比较高,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依托网点优势,手续费收入均在14%以上,招商银行后来居上,占到了15.54%。第三,投资收益的贡献比较低。可以说17家大型银行都还是传统的存贷款银行,努力在向多元化发展。
存贷款利差为主、投资收益为辅的盈利模式是大型城商行的生存选择
城商行难以与大行竞争存贷款业务,存贷款利差较低。城市商业银行在资本实力方面远远落后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受制于资本规模限制,无法涉足大型项目,存贷款利差增长受限。截至2009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达5.68万亿元,存款规模达4.65万亿元,贷款规模达2.89万亿元。全国所有城商行加起来的规模仅与一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差不多。更为关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这意味着,受资本规模限制,城商行无法涉足超大型项目。因此,在2009年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下,城市商业银行难以通过信贷规模的扩张带来存贷款利息差的增长。所以,当信贷份额已经被大行瓜分完毕的市场条件下,城商行需要寻找其他的盈利渠道。
此外,2009年在国家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下,基准利率一路走低,存贷款利差也相应的比较低,城商行难以通过存贷款利差获得较高收益。
城商行另辟债券投资盈利模式,获得较高利差。2009年债券市场一直走高,银行间国债收益率和银行间金融债的利差都比较高。城商行把剩余资金配置到中长期债券上面可获得较高收益,成为2009年业绩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目前城商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业绩波动
城市商业银行把大量的资金配置于债券市场,净利润受投资收益的影响很大。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波动性强,投资收益的波动就会导致业绩的波动。业绩波动不利于城商行的健康发展和壮大,对于上市银行来说,业绩大幅波动会造成公司股票价格的大幅变化。
流动性风险
银行把大量的资金配置在债券市场,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无法及时以合理的价格变现持有的债券头寸,不能及时以合理价格取得资金以履行其偿债义务(包括储户提存)和其他承诺(比如担保、贷款承诺等或有负债),就会出现流动性风险,影响银行信誉,严重时还会造成银行流动性危机。
利率变化风险
在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发展中,国美、苏宁在2004年至2007年间迅速崛起,并逐渐形成两大巨头对立的局面。它们能迅速扩张的原因在于它们在资本运作时采用的以占用供应商资金为特征的“类金融模式”[1]和以“吃”供货商为特征的“非主营业务盈利模式”[2]。
近年来,家电零售市场收缩,电子商务冲击,企业内运营效率低下,都使得家电零售业扩张期奉行的资本运作模式亟需改进。如何在转型期与供应商之间形成良性博弈关系,使资金链健康运转,这对家电连锁零售行业来说已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家电连锁零售业资本运作现状
(一)“类金融”融资模式分析
苏宁和国美的高速扩张都得益于“类金融模式”的成功运用。这种融资模式的本质就是占用供应商的资金来经营自身事业。大型家电连锁零售商利用规模优势,不断增强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利用与供应商在货款结算上的商业信用政策,将占用在存货和应收账款上的资金成本转嫁给供应商,利用其资金来进行扩张或转作他用。零售企业像银行一样,吸纳众多供货商的资金,并通过滚动的方式供自己长期使用。
类金融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公司的现金周转期为负值。当应付账款周期大于经营周期时,表现为负现金周期。现金周转期越长,营运资本占用越多,企业所需筹集资金越多,而负现金周期则表明企业筹资成本低,经营期内有资金沉淀,企业可以无偿占用供应商的资金。从表1可以看到,苏宁和国美的现金周转期都处在低位,说明目前两企业的类金融模式的运用是十分成功的。
2009年以前国美占压供应商资金的幅度比苏宁高,对供应商的控制能力更强,运用类金融模式更激进。2009年起苏宁实行积极扩张战略,类金融模式的运用风格也明显改变。2010年过后苏宁的现金周期第一次低于国美,苏宁成功完成了对国美类金融模式的复制和超越。
在扩张期,国美的类金融模式的运用相比苏宁更为明显,应付账款账期拖得更长,对供应商采取了更加激进的压迫政策。随着苏宁做大做强,苏宁也不断在延长供应商的账期。总的来看,两企业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仍有增加的趋势,这意味着还在不断拖长供应商的付款周期。
国美的存货周转天数明显高于苏宁,说明国美存货管理较为粗犷,苏宁营运能力优于国美。总的看,两企业的存货周转天数不断上升,而存货周转天数的增加代表着营运能力下降,大批量备货这样粗放的存货管理模式弊端日渐显露。
(二)“非主营业务”盈利模式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的家电零售业主要靠 “非主营业务模式”盈利。除了赚取进销差价,更多是将其他业务利润,如进场费、销售返利、广告服务费等,作为利润的主要来源。该盈利模式的实质就是把低价策略的损失转移给供应商。传统零售商的盈利模式是通过提高销售规模来增加自己对供货商的议价力,从而降低采购价格。在我国,家电零售巨头更强调“吃”供货商的“非主营业务”盈利模式,即零售商低价销售,吸引消费者从而扩大销售规模。然而低价带来的盈利损失并非主要由零售商承担,相反,将其巧妙地转嫁给了供货商,以信道费、返利等方式获得其他业务利润以弥补低价策略的损失。低价策略带来的强大的销售能力使得供货商对零售商更加依赖,于是零售商的议价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将以更低的价格采购货物,同时以更低的价格销售,这种非主营业务盈利的模式也便如此不断循环。
在扩张期,其他业务利润占总利润的比例一度超过100%,高比例的其他业务收入意味着如果扣除来自供应商的返利等其他业务利润,公司实际上处于亏损状态。表2为近几年两企业的利润构成分析,可以明显看出,“非主营业务”盈利模式正在逐渐转变。
通过图1可以看出,国美“非主营业务盈利模式”的运用更为激进,靠压榨供应商获得的回报占其利润的比例更高。从趋势上来看,近年来,苏宁和国美来源于供应商的净收入占主营业务毛利的比例逐渐降低。家电零售商强制收取的高额进场费、销售返利等繁多名目的收费早已让家电制造商们怨声载道。无论是零售巨头们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盈利模式,还是供应商对零售商形成了一定压力,家电零售业这一盈利模式的弱化已是大势所趋。
在图2中,对比两企业的利润率可以看出,尽管苏宁来自供应商的净利润远低于国美,但是苏宁的总利润率却一直是领先于国美的。可以说国美对“非主营业务模式”近乎极致的运用,并没有为其提高净利率带来很好的效果。总的来看,盲目的扩大销售和低价策略以及对供应商无限制的压迫并不能保证家电零售业维持长久的高盈利能力。
近年来,家电零售商从供应商那里攫取的其他业务利润不断下降,总利润率也出现下滑,另外一种最先由国美提出的“非主营业务模式”,即“零售加地产”,成为了目前苏宁和国美的主要发展方向。近年来苏宁的投资性房地产每年翻倍地增长,从2009年的2.40亿元增至2012年的12.70亿元。国美也在2013年表示要进军“物流地产”。可以看到,“新地产”将成为我国家电零售业的另一个利润增长点。
(三)资本结构分析
“类金融”融资模式和“零售加地产”的非主营业务模式使得家电零售企业的资本结构极其不合理。“类金融模式”为家电零售业带来大量的“零息负债”,同时也会导致家电零售业的债务结构畸形。另外,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将侵占的供应商的资金投资到房地产、金融等风险性较大的行业,用短期负债去做长期投资,这将给企业的资金链运转埋下巨大隐患。
表3表明,苏宁和国美的负债主要以短期负债为主,其中又由以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为主。目前没有明显迹象表明这两家家电零售商要改善自己的负债结构。据测算,两企业的短期负债以及货币资金都与它的主营业务收入呈正比关系。一旦市场大幅下滑,原材料上涨,企业将出现巨大的资金缺口。
再根据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具体看苏宁和国美的偿债能力。在表4中明显可以对比看到两家企业中国美的营运资本政策更加激进,偿债风险更大。但总的来说,苏宁和国美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较低,这表明它们的短期偿债能力都比较弱。苏宁和国美都采取的是一种“零售加地产”的盈利模式,大规模的投资地产势必会降低流动比率。而且我国地家电零售业目前还是都施行的大批量备货策略,大量存货也是导致速动比率不高的原因。这种“短借长投”的资本运作模式蕴含着相当高的财务风险。
三、家电连锁零售业资本运作面临的问题
“类金融模式”和“非主营业务模式”这两种独特的资本运作模式是建立在连锁零售商对供应商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基础上的。随着家电零售业扩张期的结束,销售渠道的多元化发展,企业财务风险不断扩大,这些资本运作模式将会不再适用。
(一)市场扩张受阻
无论是基于市场前景预测还是自身的发展限制,家电零售业的扩张之路都应该转变了。通过财务分析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家电零售业近年的销售增长速度放缓,盈利能力大不如前,继续盲目扩张,已经无法带来丰厚利润。
首先,家电零售业对高盈利市场的开拓已经基本结束。家电零售业逐渐转向三四线市场扩张,相比于一二线市场,三四线市场的单位店面销售额更低。盈利水平的下降将加大资本赤字的压力。不仅如此,三四线市场的存货销售周转更慢,这意味着其现金循环周期缩短,无法像过去一样用供应商占款来进行投资,这将加剧传统家电零售业的资金饥渴。
其次,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日渐疲软。近年的政府家电下乡的策略、家电节能补贴政策只是刺激了一时的消费,随后是一片更加倦怠的市场。
再次,家电零售业市场正受到电子商务的强烈冲击。电子商务渠道成本低,覆盖面广,这是传统渠道所无法超越的优势。传统家电零售业如果不能挖掘好自身的渠道优势,失去市场份额是无法避免的。
最后,继续盲目扩张和无休止的价格战也会阻碍企业的良性发展。一方面,企业疯狂增加门店数而非提高单一门店的经营质量,不仅不会增长利润,反而会拖垮企业。随着销售下滑,苏宁和国美开始关闭一些不盈利的门店来保证自身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单纯通过低价策略和规模优势来占领市场,而不是通过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来控制成本、培育顾客忠诚度,是无法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由于在规模扩张过程中忽视了量与质的统一,忽视供应链建设,忽视物流等领域工作的实质性开展,家电连锁企业的营运效率普遍不高,成本无法控制。仅从存货周转天数看,京东的周转天数是7天,苏宁和国美大约是50天,相比之下传统零售渠道的营运效率明显缺乏竞争力。再从实体门店更有优势的服务这一方面来说,从近年来消费者对家电连锁零售商的投诉增长的趋势来看,企业对服务方面也没有做到位,这将进一步流失客户源。
(二)零供关系紧张
“类金融模式”和“非主营业务盈利模式”的本质都是对供应商的压榨。扩张过程中,零售商向供应商收取巨额的进场费、广告费、促销费、租赁费这些“其他业务收入”来支持自身盈利,并通过不断拖长付款周期来占用供应商的资金来维持自身扩张所带来的巨大现金缺口,这些举措都导致零供关系紧张。
长期受压迫让家电制造商们怨声载道,它们纷纷通过其他渠道来摆脱对家电零售商的依赖。一方面,很多大品牌的家电厂商纷纷开启了自建渠道之路。另一方面,这种压榨也让小的家电制造商几乎没有了利润空间,很多小企业都被这种“非主营业务模式”拖垮,而零售商对所剩无几的大品牌家电制造商将进一步失去议价能力。而且现在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壮大,也为制造商们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渠道。
对比苏宁和国美的供应商政策,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过分压榨供应商是得不偿失的。国美一贯强硬地长期占用供应商的资金,强制要求供应商进行促销和突然降价等。这些措施使得国美与供应商的关系几度交恶。苏宁的政策更为温和些。苏宁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低于国美,非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也低于国美。2012年,苏宁还推出面向全国上游经、代销供应商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一方面提高了现金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扶植了行业中正在发展的中小企业,同时也可以培育一批忠诚的供应商。
通过不断地压迫供应商来发展自身的资本运作模式亟待转变。从近年数据来看,家电零售商们在不断地降低非主营业务收入。但是仍在不断拖长的账期势必会让供应商们有充足的理由去探索其他销售渠道。目前自营渠道的格力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比依赖零售商的美的、海尔等家电制造商高很多倍。家电零售巨头们应认识到,只有整合整个供应链上的资源,创造与供应商和谐共赢的局面,才能让家电行业获得长足发展。
(三)财务风险加大
首先,零售商当前的模式本身潜存着巨大的风险。从对苏宁国美的财务分析可以看出,现在两企业的债务结构极不合理,应付账款和利润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零售巨头们用占用供应商的短期债务做长期投资,随着家电零售行业消费市场的下行,一旦利润持续下滑,出现供应商挤兑,脆弱的资金链将彻底崩溃。
另外,渠道优势被削弱,继续靠压榨供应商来实现融资和盈利的模式逐渐将不再适用。一方面,各大供应商正在二三线市场积极兴建自己的直营专卖店,这使得零售商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不断下降,零售商无法再从供应商那里获得超额的回报。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将压缩行业整体的应付账款的账期水平。而扩张产生的资本需求对应付账款周期的变动是极为敏感的,据测算,仅仅在当前的水平下,应付账款周期每降10天就足以产生数亿元的资本缺口。目前,供应商账期,京东是20天,苏宁国美是3个月。这意味传统零售商要进军电子商务就得大幅缩短账期,这将是对零售业“类金融模式”的致命打击。
最后,电子商务的投入将是一个无底洞。苏宁国美建立的网上购物平台―“苏宁易购”和“国美在线”营运多年仍处于亏损状态,而且这还使得线下实体店要被迫降价。而线上业务巨大的现金缺口,需要由线下业务来支撑,这必然会加大资金压力。
如何拓宽融资渠道,改善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进行合理的投资,这是零售巨头们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家电连锁零售业资本运作模式的发展方向
(一)维护商业信誉、拓宽融资渠道以此来改善零供关系、调整负债结构
首先家电零售业需健全资金管理制度,统一进行预算和融资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减少拖欠账款,保证企业的商业信誉,保持资金链稳定。另外,家电零售商还需另辟融资渠道,以自身日益积累起来的信用向融资机构担保来满足资本扩张的需求。家电零售企业可选择用抵押担保的形式筹措长期借款来调整负债结构和满足企业扩张及资金运作的需求。另外,目前苏宁正在积极打造“苏宁银行”和“易付宝”第三方支付平台,这些也或将成零售业集资的新方法。
(二)合理安排投资结构和投资策以此来降低类金融模式的风险
使用“类金融模式”来融资要求企业时刻密切关注其投资项目,只要做好投资规划,减少资金浪费和过度投资,控制好投资风险,“短借长投”还是可行的。一方面要精心安排好投资项目,切不可盲目投资,来确保一定的稳定性;另一方减要安排好长、中、短期的投资节奏,对资金回收实现掌控,从而保证拥有足够的现金流以备日常运营之需;另外还,可以通过金融和产业、产业链间的互补投资来抵消一定的零售业风险。
(三)整合供应链提高营运能力,增加资金流动性
我国家电零售业可以向国外零售业学习引进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供应商构建信息共享平台,达到信息的高速流动,从改善采购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等业务入手,持续改进整条供应链的经营效率,减少资金在各个环节的滞留,保证强大的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从根本上防范流动性风险。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