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媒体盈利模式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7.01.008
文章编号:1009-3729(2017)01-0060-05
当前,我国期刊的数字化经营转型已经成为关系到出版业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期刊数字化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由单一媒体的经营模式转变成多种媒体经营模式。在“互联网+”的加速推动下,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可视化技术、虚拟技术等新技术对数字出版产业支撑作用的不断加强,科技与出版的融合不断深入,在发挥内容优势、运用先进技术、走向网络空间的基础上,科技将促进出版业深层次的内容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与业态创新,带动出版业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推进出版业转型升级,实现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当前,随着社会价值多元化发展和受众的不断分化,出版产业的新业态已基本形成,正在向在线期刊、开放存取、数据库、手机出版、微信公众号等形态发展并逐步完善,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龙源期刊、超星等为代表的数字期刊企业已经形成品牌效应。2015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达到4403.85亿元,其中移动出版收入为1055.9亿元,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在整个新闻出版产业收入的占比由2014年的17.1%提升至20.5%。2015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74.45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6.66%,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为1.69%。[1]
目前学界关于期刊数字化经营的盈利模式研究,一般以宏观性、介绍性、描述性的研究居多,主要集中在营销渠道的表面,相关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忽视了对深层次上数字化产业链价值创造的内在机制重要性的探讨。而且,实践中多数期刊社也仅仅认为数字化经营发展和盈利即是期刊上网加入数据库的收入,对作为期刊数字化产业的核心部分――盈利模式和盈利机制创新――重视得不够,这使得国内数字出版业一方面在产业规模上呈现出“量”的增长;另一方面在产业链协作整合中盈利模式的组织构架不明晰,价值增值不明显,因而在“质”的提升方面相对弱化。我们认为,除传播技术之外,盈利模式的组织构架和盈利创新依然是期刊数字化经营转型的核心问题。鉴于此,本文拟在全面分析期刊数字化经营的“上游―中游―下游”的盈利卖点的基础上,提出新媒体环境下期刊数字化经营转型的三种盈利模式构架,以供业界参考。
一、期刊数字化经营模式产业链的结构分析
出版产业链是出版相关方基于出版价值链增值所组成的联盟。我国期刊数字化产业链条以创作者、内容提供商、技术设备服务商、平台运营商、销售商、终端用户等环节构成基本结构[2]。其一,对整个产业链上游(创作者、内容提供商)而言,盈利可源于作者,比如收取版面费、稿件处理费、服务性经营活动等;或源于读者和企业等,比如发行销售等。其二,对产业链中游(技术设备服务商、平台运营商)而言,盈利主要是对获得的源数据进行加工和整合的二次文献开发和利用,以及广告服务销售等。其三,对于产业链下游(销售商和终端用户)而言,盈利主要是在新媒体终端上的发行,也包括服务性经营活动与相关延伸服务性经营活动,如专题培训、研讨会、推荐会、产品评价会等[3]。可见,期刊产业链涉及的单元多,结构复杂,其“上游―中游―下游”都有盈利点。然而,在产业链上游,传统出版单位对数字化技术不了解,对数字化经营转型目标不明确;在产业链的中游,大型数字出版商具有很大的雷同性,差异性特征不明显;在产业链的下游,数字化期刊的营销模式过于单一,没有形成多元化、专业化的营销市场。期刊数字化产业链存在各环节收益分配失衡,进而影响协作关系的形成,阻碍产业整体发展。期刊和数字平台运营商的合作收入与邮发的收入都很低,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陈旧、发行渠道单一,覆盖面小、影响力弱,成为阻碍期刊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瓶颈。因此,一个和谐的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各单元应具备全局观念,各操主业,分工明确,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合作,从而谋求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和谐发展和整个产业链整体利润的提升。
二、期刊数字化转型下 “三次售卖”模式的组织构架
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要在经营与组织架构上融入新媒体的理念,加快组织架构变革,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数字化的经营模式,这是实现期刊产业链各个单元结构价值链环节增值并盈利,进而提升期刊竞争力的基础与关键。传统的“三次售卖”盈利模式为卖内容、卖广告、卖品牌。第一层次是“卖内容”,是对期刊内容本身的销售,即期刊的订阅销售。第二层次是“卖广告”,是以期刊读者群为受众的广告刊登,即广告销售。目前,国内期刊广告经营的模式主要有基于产品本身的经营和基于广告的经营。第三层次是“卖品牌”,即利用品牌优势资源,发展多层次的衍生a品,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市场化,如发行特刊或增刊、图书和光盘,建立数据库、网站、会展、品牌授权等。
我们所提出的期刊数字化经营转型的“三次售卖”盈利模式组织构架,是基于传统“三次售卖”盈利模式的提升和发展,是优化组合了传统纸媒和网媒的优良基因,充分吸收传统媒体的核心功能和线下优势与移动网媒的社交功能和线上优势的基础上产生的。第一层次是“卖新媒体载体”,即卖多元化业态内容和新媒体载体,用户通过电脑、阅读器、手机,以及在公共场所的机场、车站、高校、银行、医院、办事大厅等场所触摸大屏阅读。第二层次是“卖新媒体广告”,广告可以做成音频、视频、360°旋转,通过分享链接、互动产生价值,广告与期刊内容粘在一起,用户看期刊内容就会看广告,互不分离。第三层次是“卖新媒体延伸服务”,即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信息流汇聚、公信力强、形态多样化等核心优势,利用网络杂志、社区、论坛、微博、微信、二维码、网络视频等新兴媒体形式,把服务卖给用户。期刊社等出版机构的“三次售卖”盈利模式,就其本质而言,是期刊社在经营过程中产业链各个基本结构单元盈利的构建、整合与延伸过程。
三、新媒体时代期刊数字化转型下的盈利模式
进入新媒体时代,期刊业必须由过去的重视内容生产转变为重视市场营销,理清思路,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体制定明确的内容生产和产品营销战略,完善期刊出版市场盈利机制,以达到生存和发展的目的。新技术催生新媒体,新媒体推动出版业生产和营销方式的革新。微博、博客、视频、电子邮件、手机应用软件等,已经被国内外出版业广泛运用,并成为期刊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外期刊数字化经营的盈利模式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探索期刊的网络增值模式、加强内容的深度开发与制作上的机制创新、推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如国外著名出版机构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荷兰爱思唯尔出版社通过Springer Link和Science Direct等在线平台实现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英格拉姆内容集团通过内容资源创新实现经营发展;美国的和两大网站,其服务收费占到了其总收入的大部分。
期刊数字化经营转型的最终目标就是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可视化技术、智能技术创造提升传统媒体,使其成为现代化的、综合性的新型媒体,因此期刊社必须通过开发多种新媒体经营途径,重视产品业态的多样化与衍生产品的深度开发,以及加长和加粗产业价值链上的增值服务,以实现其盈利模式创新。
1.重构创新内容盈利模式
在期刊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如何重新挖掘、开发、重构、增值内容的价值,已成为数字化出版产业盈利的关键。在内容生产上,应重视原创,以满足受众对高品质、多层次、个性化信息产品的需求为目标,提倡深度加工,从选题策划到组稿编辑都必须坚持高标准,通过信息整合重构创新生产模式,在内容生产和编辑出版上实现创新。可通过信息的结构化加工和数据库存储来突破单一作品和媒体的传播局限,把内容分解之后再聚类传播,以实现个性化的按需服务,构造信息社会出版新业态。期刊社应学会利用自身的内容资源优势开发和出售数据库,实现内容的多层次深度开发,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互动性和聚合性优势,利用跨媒体出版、数字复合出版,把期刊内容转化成图书、讲座、视频、音像制品,赢得产品利润。[3]这种以自身内容为基础,采用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通过多媒体形态复合、多种制作技术手段复合与多种媒体,实现作品“一次创作、多样展现”的创新内容盈利模式,可以使刊物信息的效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4]
例如,英格拉姆内容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和信誉度最高的纸本和数字内容的发行商,也是通过内容创新经营模式的典型。为了解决信息时代出版发行业发展瓶颈问题,英格拉姆内容集团通过资源整合、机构重组,创立了专业细化、分工明确的六大分公司;通过汇集海量数字内容资源,建立内容信息数据库,形成内容出版的盈利创新模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英格拉姆内容集团电子图书已达13万多种,可通过Course Smart设备在线浏览8万种电子教科书,且经出版商授权的可按需印刷的数字资源达到60万种,每年有近25万种数字资源品种更新等。[5]国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也构建了综合性数字处理平台,通过资源整合及内容数据库的新媒体产业化经营,衍生出不同传播形态的新闻产品,在内容产品的再生产和增值经营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6]
2.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盈利模式
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是:媒体传播用户;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传播模式是:用户传播用户。也就是说,传统媒体的传播链是单向的,内容只能由媒体,通过传播为受众所接受;而新媒体上的传播链是双向的,用户既是内容的接受者、分享者,也是内容的创作者、评论者。传统媒体必须加强与新媒体的深度合作,利用微信、微博、APP等新媒体形式促进期刊销量和浏览量的增长,以下4种是一些具体模式。
(1)与大型知名数字出版商合作模式。期刊可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龙源期刊、超星等集团公司合作,通过专业的制作团队进行资源整合和知识服务,以提高期刊内容使用效率,形成信息量巨大、制作加工专业的数据库,这样会使订阅量大幅增加,拓宽受众覆盖面。[7]
(2)期刊信息服务平台模式。期刊可通过由技术平台、运营平台、资本平台搭建起来的信息服务平台在全媒体平台传播,通过“内容+平台”的方式,对期刊内容进行适合网络传播特点的再编辑加工,以拓宽传播空间和销售市场。例如,新华文摘学术网是新华文摘杂志纸质版的延伸;人民出版社读书会,是为全民阅读服务的,可以给读者、编者、作者三者提供一个交流与互动的在线平台。另外,还有《家庭医生E刊》系列、ZCOM平台上的《瑞丽》系列(《瑞丽・家》《瑞丽・裳》《瑞丽・妆》三部曲)、《中国国家地理》、《电影世界》、《IT经理世界》、《销售与市场》等,都是以平面媒体为基础,实现与新媒体的成功对接。[7]
(3)手机杂志模式。目前电信运营商已经将手机杂志APP作为其移动阅读业务的重要构成,作为第三方智能手机上的一种应用程序,APP上的每一种应用程序都拥有很多的使用者,杂志在APP上的传播比传统的互联网更有效[8]。手机杂志APP正逐渐呈现出“图文+多媒体+互动”的富媒体形态,在内容传播和产品创新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4)自媒体发展模式。以微博、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SNS应用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已成为互联网产业链上重要的内容生产者,近年来,其在数量和规模上已经出现了几何式增长,市场和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凸显。根据腾讯的数据,目前微信公众号已突破1000万个,全国微信用户已达到6亿,很多期刊都已经有了微信公众号。[9]
3.增值服务盈利模式
期刊业要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必须保持对新技术、新载体的灵敏嗅觉,通过开展多种延伸服务经营,将自己原来的“内容提供商”角色转变为“服务提供商”角色,时刻以用户为中心创造价值,向用户提供专业化和多元化服务,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服务性商业模式,包括定制服务、信息服务、活动服务、平台服务、组织服务等。[10]期刊产业链连接着娱乐、体育、时尚、商贸、服务等诸多行业,我们可以通过加粗、加长产业链方式,将收入模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如开展期刊订阅、开放存取、按次付费等项目,增加衍生产品、线下增值服务与按需出版等多种服务,以及广告投放、会员制度、培训活动、会议活动、讲座视频、商品推介和业务咨询等。学术期刊编辑部可以通过与审稿专家的良好合作关系,为相关企业组织召开专家咨询会、产品论证会等,请相关专家为企业的发展把脉,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供决策咨询服务。[11]另外,期刊出版者应积极在手机杂志中增加互动环节,向广大手机用户提供更多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如英格拉姆内容集团公司通过“按需印刷,定制服务”,创造了巨大的市场价值;美国《好管家》杂志社设有食品、日用百货、家电等多个试验室,试验对象通过对商品严格的测试并进行安全、质量、优缺点等方面的认真评价,将结果及时地告知读者和有关商家。[5]
四 、结语
期刊数字化经营转型下的盈利模式创新问题,是基于当前媒介融合的数字化发展环境下构建新闻出版强国的战略目标下提出来的。从媒介的实践层面来看,建立媒介融合环境下长效的期刊数字化盈利模式,是解放期刊出版生产力的关键所在。通过积极探索期刊数字出版领域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变革,可提供优质专业的出版内容和服务,实现出版业的数字化战略略转型,解放出版生产力。基于期刊数字化产业链的盈利模式创新,可通过新媒体产业平台,构建期刊“三次售卖”盈利模式的组织构架,从内容开发与重构、新旧媒体融合、增值服务等方面进行新,以形成多元化经营并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使传统媒介产生新的造血功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升自身的传播力。
参考文献:
[1] 魏玉山.2015―201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J].印刷杂志,2016(7):20.
[2] 于春生.数字期刊产业链价值创造与收益分配[J].中国出版,2012(9):33.
[3] 向飒.媒介融合中期刊经营模式转型的突破点和路径选择[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179.
[4] 张雨晗.全媒体出版:现状与未来[J].现代出版,2011(3):16.
[5] 贾立政.感受美国期刊数字化转型[J].新闻战线,2014(3):27.
[6] 文之强.以新媒体为核心建立三次售卖模型[J].中国报业,2014(4):14
[7] 向飒.媒介融合下的期刊数字化发展生存之道[J].传媒,2012(8):30.
[8] 周小玲.学术期刊如何实现微信传播? [J].社会观察,2014(10):12.
[9] 向飒.论媒介融合下期刊品牌影响力的网络传播策略[J].出版广角,2012(8):70.
广义的不便讨论,如果按狭义的标准算,至今运营自媒体也有一年整了,在运营自媒体的过程中,总是遇到有朋友问:你们投入那么多精力做自媒体,怎么能够实现盈利呢?这个问题要回答起来,话可就长了。不妨化繁为简来解释,其实自媒体盈利目前看无法是两种,一种靠自媒体本身的内容和渠道赚钱,一种靠从自媒体平台分钱。而第一种又分两种形式,即罗辑思维的明星式--大量的地推和活动凝聚粉丝,然后再收取服务费;以及其他模式,包括挂广告、卖东西、发软文植入广告等。
由于第一种自媒体盈利模式目前已经基本被讨论到接近底儿掉了,今天重点讨论的是自媒体如何通过自媒体平台实现盈利。从平台分利,这是近期也就是自媒体在发展一年多后市场日趋成熟后的一种新现象。作者作为一个较为“资深”的自媒体运营者,恰好有所实战,不妨在此分享一些与百度、腾讯以及搜狐新闻客户端合作的经验之谈。
百度百家
去年底邀请国内知名自媒体运营者在桂林聚会,借势正式推出百度百家,算是近期非常吸引眼球的一个自媒体平台。而百度百家之所以吸引眼球,还是一个字钱,坊间流传不少关于作者在百度百家攫取暴利的段子,【信海光微天下】也有幸偶被列入其中。作为当事者想说的是,在百家推出的第一天,微天下坦诚确实分了不菲的广告收入,但这绝绝对对是个个例,此后再也没有复制奇迹,一切回归平常。
百度百家运用的其实是最原始的广告分成手法,而其之所以被看好,是因为运营者是百度。在之前,新浪博客的作者分成机制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它只有流量,却无法与相关的平台、企业对接,以把流量变现,而百度恰恰两者都有。百度广告联盟的能量还是很强悍的。
但百度百家的问题在于,它目前还基本上是从百度新闻首页倒流给作者,但随着作者越来越多,狼多肉少,显然并非长久之计。决定百度百家是否能做大有两个关键因素,其一,百度管理层到底想把百家做多大,是很大很大,还是仅仅是目前这个样子?其二,如何为百度百家建立起一个去中心化的生态,摆脱对首页与推荐位的依赖,生态两个字非常关键。
百度百家目前是申请制,如欲加入可以把作品及个人介绍发邮件:Baijia@baidu.com。不过不要抱太大希望,一是申请未必就会通过,二是即便通过了也没那么多钱。
微信公众号
微信目前进行的广点通实验。微信从去年底开始对少数公众号进行了广告投放的内部测试,也就是通过广点通在微信公众号底部投放广告链接。对于公众号来说,这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实验,因为很可能没赚到几个钱,却把运营的底细被人知道了,毕竟,确实有那么一些账号虽然听起来大名鼎鼎,但后台数据却异常惨淡。
广点通的分成模式与百度类似,但却没有百度那样的导流机制,内测了两个月,大家谁也不知道到底效果如何,但近几天忽然有数据流出。一开始是有深喉透露说一个点击多少钱却不许外传,但好像今天有契约在其公众号上给公布出来:在CPC的广告计费方式下,每个C的单价是0.5元,100%全分给公众账号,内测期平台不参与分成......五毛一个C,这已经相当高了。按契约的算法,如果你的公号文章每天有10w的PV,按照PV值0.005元算,那每天的收入就是10w*0.005元=500元,一个月就是1.5w元。
解释这1.5万元,其实很不好拿,基本上科技类账号就别指望了。因为一个账号每天有10万PV,就意味着这个账号最少要有30万粉,这就太凤毛麟角了。罗辑思维倒是有100万粉,但每月几万的收入这号又不在乎。广点通微信广告的出现,其实是给那些粉丝众多又很难实现商业价值的草根号带来了福音。
广点通目前属于小范围内测,有兴趣者可以理好相关资料:“账号、名称、粉丝、日净增粉丝,最近一周日图文阅读数及截图,运营者姓名,私人微信号,邮箱和电话”,标题为:“微信公众号广告接入申请from移动互联网”,发送邮件到:xiangzhang@tencent.com试试。但不要抱太大希望。
搜狐客户端
目前国内新闻客户端除了搜狐还有网易、头条新闻、腾讯等几家,之所以以搜狐为例,是因为它确实是在自媒体方面宣传最多、投入最大、最重视、探索也最多的一家。之前《参考消息》账号在搜狐客户端获巨额广告分成的例子就不说了,因为这其实跟自媒体没关系。
我的账号(微天下)目前在搜狐自媒体平台有大概30万订户。可以从中获取收入的方式主要是四种,一种是稿费形式,这其实不用多说;一种是互动营销合作;一种是类经济人合作;一种是酝酿中的原生广告分成(广告主发单,自媒体接单,客户端智能推荐,按cpm计算分成)。
类经济人合作与原生广告分成不必多说。但什么是互动营销合作呢?是指搜狐把自媒体纳入作为其移动端互动营销的一部分。比如,搜狐自媒体平台在春节前曾经跟某手机厂商合作了一次八核手机的活动。这次合作,即将作者等几个科技自媒体纳入其中,主持主题自媒体直播间,直播间是设置在搜狐新闻客户端上,并被推到首页显眼位置。在会举行的同时,“微天下”作为移动客户端主持人于现场向关心的网友进行实时点评,讲解一些专业知识,产业背景,并回答网友提问,气氛比较活跃。在会后,特约自媒体刊发相关文章等等。在这个互动营销活动中,自媒体获取的报酬其实是从中兴获取的,而且这笔收入要比单纯的稿费高出不少。另外的例子还有电影首映的互动营销,邀请专业自媒体组织线下看片会,影评等等,已经比较常用。自媒体影评有两种传播方式,一种是高质量文章会获得搜狐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主流渠道的推荐,另一种是自媒体本身拥有一群铁杆粉丝主动订阅和传播。
作者在新闻客户端自媒体平台的盈利模式介于百度百家和腾讯之间,它有首页导流,同时也可以订阅,形成粉丝的自主传播。最好的结局是撷取了二者之长,当然也可能有最不好的结局,就是两边都做不透。但搜狐自媒体的互动营销对自媒体作者其实有价值的,因为它是以企业和团队的形式去主动围绕自媒体实现商业化。而其它两家都是把自媒体当作一种边际效益的衍生品。
搜狐自媒体申请可以在手机端简易完成。
总结
尽管自媒体现在非常火爆,但无论如何,它总是一种新生事物。作为自媒体运营者,非常不能安心的是,他们的自媒体总是要附着在某一个渠道或载体上,比如公众号要在微信上、订阅号要在客户端上、专栏要在百家上,总有受制于人的恐惧,总会担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这种现实下,就要非常注意两个问题:
其一,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作者要有意识的组成自己的自媒体矩阵,微博、博客、新闻客户端、公众号一个都不能少,这即是自身自媒体传播力的加强,护城河的修筑,也是为了防范风险;
【关键词】广播电视网站 盈利模式 盈利困境 突围策略
自1996年10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在全国率先触网以来,全国地级以上的广播电视台都创办了自己的网站。可经过10多年的探索,除央视网、国际在线、金鹰网等少数几家开发较好外,其余大部分广播电视网站运营都较差,鲜有广告主光顾。绝大多数广播电视网站要么简单移植传统电视运营模式,要么照搬其他网站的运营方式,缺乏适合自身特色的清晰盈利模式,自然难有显著的盈利业绩。据统计,2008年中国网络广告达118亿,但“其中绝大部分是商业门户网站的广告业绩,广播电视网站广告收入仅占很小一部分”。①
尽管广播电视网站遭遇盈利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盈利模式的缺乏”却是不少广播电视网站一直以来“致命的痛”。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提出“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盈利模式之间的竞争”。 时代华纳前首席执行官迈克尔?邓恩(Michael Dunne)提出“经营企业过程当中,盈利模式比高技术更重要,因前者是企业能够立足的先决条件。”盈利模式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是竞争制胜的关键。广电网站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从制定成功的盈利模式开始。
广播电视网站盈利模式的内涵及构建要点
广播电视网站的盈利模式,是为实现用户价值最大化,把能使广电网站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化的或利益相关的、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最优实现形式满足用户需求、实现用户价值,同时使系统达成持续盈利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 ②。
从根本上讲,盈利模式的实质,是以自己核心竞争优势,满足用户尚未满足的需求,实现用户价值最大化,建立自身盈利支柱。而目前很多广播电视网站的现状是:对网站与传统广电的用户需求差异并未深入洞察,对用户未满足的需求缺乏了解,并未针对用户偏好“量身定做”内容。对自身的核心优势也缺乏认真总结,更缺乏差异化竞争战略。因此要构建盈利模式,应把握如下战略要点:
洞察目标受众视听偏好。实现持续盈利的关键是满足目标受众尚未满足的需求,当前广电网站目标受众尚未满足的视听偏好究竟是什么?在鱼龙混杂的海量视频中,渴望便捷寻找精品,并能免费欣赏;渴望自由选择视频的播放时段和播放内容;渴望参与公众关注的社交活动、体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在追求成本最小化的网站团购活动中,渴求公信力较强的网络营销平台,消解信用忧虑等。而这些需求的真正满足,将是撬动广播电视网站经营的关键。
发挥自身核心专长。实现用户价值最大化,建立自身盈利支柱,必须发挥自身核心专长。而广电网站的核心专长究竟是什么?主要体现在内容和渠道两方面。在内容方面,一是丰富的音视频资源,可以进行跨媒体广告售卖,多年累积的音视频数据库,便于进行个性化付费浏览;二是特殊的采访授权资源,专业的采访团队;三是拥有大批名记者名编辑和名主持、名编导名摄像等,都是吸引很多受众关注的名人资源。在渠道方面,与其他网站相比,广播电视网站真正拥有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是:所依靠的传统广播电视具有较强的渠道公信力,强大的活动号召力,为本土社群用户 “伴随无缝服务”更便捷, 庞大的历史数据库和品牌资源,专业的采编队伍,受众本土参与活动更便捷等。
建构差异化竞争战略。广电网站怎么扬长避短满足目标受众的偏好?如何科学构建广电网站的盈利支柱?根据“田忌赛马”原理,用广电网站的“下等马”对全国性门户网站的“上等马”, 将草根视频上传、互动分享交流等“上桌赌本”视作广电网站的“下等马”,对付商业视频网站成熟的互动模式这匹“上等马”。因公民新闻时代,微博、博客、拍客等新闻传播渠道众多,加上同城媒体新闻同质竞争激烈,因此本土新闻创造独特优势比较困难,也不是撬动广电网站盈利的唯一的核心竞争优势,因此被视作“中等马”,对付全国性商业门户网站在地方滚动新闻方面鞭长莫及的“下等马”。将传统广播电视及其网站平台具有的较强的渠道公信力、强大的活动号召力、为本土社群用户 “伴随无缝服务”更便捷, 庞大的音视频数据库、专业的采编团队和名流资源等真正的核心竞争优势视作“上等马”,对付全国性门户网站在这些方面相形见绌的 “中等马”。这与“蓝海战略”、避开竞争对手的优势领域,将自己核心专长发挥到极致的原理不谋而合。
广播电视网站盈利模式的构建策略
1.以“精品视频免费欣赏”开展“跨媒体广告售卖”
在鱼龙混杂的海量视频中,网民尚未满足的需求是便捷寻找精品,并能免费欣赏。
与一般商业网站缺失大量正版音视频资源不同,中国广播电视网站拥有大量原创的高质量音视频资源。央视网的资料显示,中央电视台旗下的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潜在拥有的内容除中央电视台每天750小时的节目资源外,还有常年所积累下来的40万小时影像资料。另外,我国广播电视节目能播放的音视频资源只占总产量的20%,80%音视频资源因传统广播电视时段有限,且因节目定位和风格匹配等原因,只能束之高阁,被闲置浪费,这些音视频素材完全可以成为广电网站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以大量正版的音视频资源,开展“跨媒体广告售卖”,成功实践的典型是美国的视频分享网站Hulu 网(hulu.com)。该网由美国国家广播环球公司(NBC Universial)和新闻集团(News Corp)于2007 年 3 月合作创办,这两大广播影视巨头丰富的内容资源,加上风险投资支持,使Hulu 网坚持正版路线。网站免费提供以电视节目和电影为主的画质清晰的视频资源,2010年3月1日,美国市场研究服务公司 ComScore Media Metrix公布的数据显示,Hulu.com 2009年12月的电影和电视节目点击量超过10亿次,创下了历史新高。虽然在视频流量上仅占美国的1%,却获得了美国视频广告市场33%的份额。Hulu 也被看作全球流量最大视频分享网站 YouTube 最为强大的未来竞争对手③ 。
除Hulu主打售卖的正版影视节目外,广播电视新闻也可以实施“跨媒体售卖”。 广播电视网站可借助传统电视专业采编人才优势,开展视频新闻附带广告营销,在视频网站首播和转载中扩大广告效应,将记者拍摄的视频新闻中插入冠名广告、题花广告等在视频网站中首先传播,利用百度、Google等工具搜索,不少公众关注的有独特价值的重大新闻,必将被门户网站转载,也附带将广告转载,扩大插播和附带广告的传播效应。美国新闻注册公司2010年给几百名记者配备Flip高清摄像机,并在记者视频新闻报道中插播广告,借助视频网站平台和相关网站转载传播,扩大广告效应。在两个半月内,记者拍摄新闻节目所带来的视频广告收益,就足以支付购买这些高清摄像机的高额成本④ 。
2.以“自由点播捆绑实惠”开展“付费收视”
“捆绑付费”模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三网融合的契机,将优秀的电视节目、较便宜的语音通话业务、快捷的宽带服务打包处理,根据分享优秀节目套数的多寡、语音通话时长的优惠差异等,针对不同用户需要进行“分众传播”。因其一般收费远远低于现有宽带、语音通话、闭路电视服务分别收费的总和,以价格实惠、成本最小化优势吸引用户。
就中国而言,2010年国家政策助推“三网融合”,鼓励电信和广电相互进入,并适当向广电倾斜,广电将得以进入网络电话(VoIP)市场和宽带接入市场,提供三合一打包业务(Triple Play),即网络电视不仅仅提供TV视频类业务,还可以同时提供语音通话、网上信息浏览、即时消息聊天等电信和互联网业务,且可同步进行,实现在一个终端上多种业务的复合体验。因此,中国广播电视网站还可利用“三网融合”的契机,创造性模仿境外先进经验,对用户进行“分众传播,捆绑收费”。
在西欧、美国、中国香港已有一些运营商成功开展这种捆绑付费业务,如法国的FREE和Neuf、意大利的Fastweb以及西班牙的Jazztel、美国的RTC公司,其中最典型的是意大利的FastWeb公司。该公司在1999年9月成立之初,并没有传统电信网络和客户资源,为了争抢宽带用户,FastWeb公司非常注重通过宽带内容吸引客户。该公司在意大利率先通过光纤网络和先进的IP技术,为企业和住宅客户提供多种业务,包括语音业务、互联网业务、数据业务、视频业务等三合一服务(Triple Play),通过这些业务的灵活打包、组合消费,而且价格与当地电话服务供应商所制定的语音费率相比具有较大的竞争力。FastWeb 设计了多种方式方便用户以最低的价格门槛获得IPTV业务,基本的月服务费用为20欧元,以低成本高回报的方式吸引新用户的不断加盟。到2005年底,FastWeb的互联网家庭用户达480万,ARPU值(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每个用户平均收入)猛增至911欧元,雄居欧洲各国之首⑤ 。
在以独家内容资源吸引用户“自由点播”方面,业绩最突出的是中国香港电讯盈科公司(PCCW)。提前播放美国大片,同步独播重大体育赛事等是其吸引受众点播的撒手锏。香港PCCW独家签约ESPN、Starsports,以提供独家所有的体育节目,还与好莱坞电影公司合作提供美国大片,PCCW以内容为中心的运营策略正是网络电视运营的精髓,从而帮助其迅速吸引大量用户,并在2006年底开始实现赢利。2007年初PCCW更是以2亿美元的天价获得2007~2010年英超在香港地区的独家电视转播权,竞争的天平迅速倒向PCCW。截至2005年底,电讯盈科的网络电视用户数已超越50万,市场占有率达39%,而服务渗透率则达到了全港家庭用户数的25%,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商用IPTV系统⑥ 。
3.以强大的公信力开展“渠道营销”
在受众方面,团购等“渠道营销”能满足受众成本最小化需求。根据经济学领域“理性经济人”理论,除针对一些特殊人际关系外,理性经济人在同等情况下都尽可能追求成本最小化,个人利益最大化,节省成本的不懈追求,使一些打折和团购信息在网民中非常走俏。但在一般网站团购,很多网民非常担忧信誉问题,而广电网站,有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支撑,相对就更可信更放心。除渠道公信力外,还有广电网站和本土受众广泛联系的公共关系资源,都是开展团购等渠道营销实现盈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全国性门户网站难以企及的核心竞争优势。
网络团购等“渠道营销”,在美国、日本、韩国大获成功。我国网络购物、电视购物也正呈现新的发展势头,但广播电视网站却没有很好地利用现有的独家资源,实现网动立体营销,将广播电视购物与网络购物紧密结合,不能不说是一种资源浪费。在全国上百家广播电视台运营的广播购物与电视购物公司中,仅有湖南广播影视集团与湖南卫视旗下的快乐购物、中央电视台的中视购物、上海文广集团的东方购物、江苏卫视的好享购物等极少数几家购物频道在网络购物中展现风姿。
其中最典型的,是湖南广播影视集团与湖南卫视共同注册成立的快乐购物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快乐购),它创新性地复制了国外已比较成熟的电视家庭购物盈利模式,通过与地方电视台合作的方法,在短短两年中,将“连锁店”开到南京、扬州、广州、宁波等20余个城市。与此同时,快乐购还积极寻求多媒体立体合作,构建多通路家庭购物平台作为其通路的重要补充。2006年6月6日,快乐购网站happigo.com上线运营,快乐购网站主要功能是产品销售,并提供平台和与消费者、商户进行沟通交流。另外2008年1月2日快乐购会员专刊《mygo》新鲜出炉,由此快乐购以跨区域连锁和电视直播为主要特色的多媒体家庭购物网络渐成规模,凭借“媒体零售”和“零售媒体”的杂交优势一鸣惊人。2007年湖南广电新兴家庭购物频道快乐购仅成立一年就创造了1个亿的销售业绩。
4. 以强大的号召力开展“活动营销”
广电网站完全可以利用传统广电强大的活动号召力,贴近受众兴趣,突出受众关联,开展活动营销。按照美国学者唐?舒尔茨提出的4R营销理论,随着市场的发展,传媒需要从更高层次上,以更有效的方式,在传媒与受众之间建立起有别于传统的新型的主动性关系。因此不管是公益性活动和商业性活动营销,只要与受众的利益、声誉、兴趣产生关联(Relevance),和受众有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兴趣产生关系(Relationship),能得到参与的、利益的回报、主张的表达、形象的公众呈现、知名度提高等回报(Reward),就能调动受众参与的积极性,或引起受众积极的反应(Reaction)。大量受众通过广电网站互动或手机短信投票等方式积极参与,聚集受众注意力就具备商业开发的潜力,就可激起商家冠名广告的兴趣,为广电网站创造良好的盈利契机。
广电网站的活动营销分为公益活动营销和商业活动营销。在公益活动方面,重庆市在 “争光贡献奖”评选、“十大杰出青年”评比、“ 十大女杰”评比等活动中,通过广播电视及其网站宣传,并将其网站作为入口,供网民充值投票,网民也可通过手机短信评选。广电网站在方便网民互动评选的同时,自身知名度得到提升,并实现了广电网站及广电集团的整体盈利。
在商业活动营销方面,广电网站可借鉴创意网站“猪八戒网”的经验。该网针对广电网站有广告欲望,受众有参与创意体验的需求,提出系列广电网站广告语创意征集活动。该网与电视台合作,不仅能授予参与者亮相电视台的机会,而且对最佳创意语制作者以颇有吸引力的奖金,与受众利益、声誉产生关联,调动起受众参与的积极性。该网与河南电视台合作的一期节目“创意时代”,就有不少网民提供很有创意的广电网站产品广告语,获得评委和广大观众的好评,也得到不少广电网站的资金回馈。
注释:
① 曾静平:《中国广播电视网站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8期
② 李振勇:《商道逻辑成功盈利模式设计指南》,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年版
③ 李铁成:《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和Hulu的比较研究》,《当代电影》2009年第5期
④ Stop Leaving Money On the Table“Editor &Publisher” Sep 2010, Issue9
⑤ 黄海龙:《FastWeb宽带运营成功之道》,《华为技术》2005年第7期
2006年艾瑞咨询集团了《2005年中国数字杂志研究报告》,从中国数字杂志的发展过程、杂志分类、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数字杂志用户规模、市场规模、广告收入等方面对电子杂志市场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
而从2005年至今该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本文基于2006年艾瑞咨询集团有关电子杂志报告的线索,搜集和分析自2005年以来中国期刊网上讨论电子杂志的文献,并对有代表性的电子杂志和其发行平台进行了调查。目的在于理清我国电子杂志市场的发展脉络,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电子杂志的发展空间。
对电子杂志的界定
电子杂志(E-magazine)又称网络杂志、互动杂志。目前已经进入第三代,以flash为主要载体。除了文字和图片外,它还有视频、动漫等多媒体元素对内容和广告进行表达,此外,还有超链接、及时互动等网络元素。电子杂志延展性强,未来可移植到PDA、MP4、PSP及TV(数字电视、机顶盒)等多种个人终端进行阅读。
当前电子杂志的阅读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直接通过网络浏览器在线阅读:二是将电子杂志定期通过P2P平台发送,需要用户下载一个客户端软件,即阅读器,再通过阅读器从电子杂志出版商提供的杂志库中选择感兴趣的杂志下载到本地阅读;三是EXE格式可执行文件的独立下载,用户直接从网站下载该文件后打开阅读,而无须使用阅读器。(艾瑞咨询集团。2006-10)
我国电子杂志的市场分割
目前,国内电子杂志市场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电子杂志内容市场,一是电子杂志发行市场。
内容市场可以细分为明星电子杂志、所属传统媒体的电子杂志和网站背景下的原创电子杂志。
明星电子杂志的代表包括杨澜的《澜》,目标锁定在20岁至35岁的年轻女性;陈鲁豫的《豫约》,意图打造类似“鲁豫个人日记”式的刊物,是一本优雅轻松的时尚读物;徐静蕾的《开啦》,读者定位偏重徐静蕾自己的年龄阶段。最重磅的专栏作者是痞子文学创始人王朔和“80后”话题作家韩寒。
所属传统媒体的电子杂志包括纸媒杂志的电子版,代表杂志为《瑞丽》、《时尚》等,它是依托纸质同名杂志,发展该纸质杂志的电子版形式:而传统媒体创办的纯网络杂志如《WOW!ZINE,物志》则没有纸质同名杂志为依托,为纯网络杂志。
网站背景下的原创电子杂志包括草根杂志,以综合门户网站为平台,凭借博客、视频、相册等丰富内容,让每位网友成为主编:电子发行平台或综合门户网站下的原创杂志,代表杂志有POCO旗下的《POCOzine》、《印象》、《味觉》,新浪旗下的《车行天下》、《数码梦想》、《女人》、《新浪房产》,利用本网站丰富的资讯资源和社区人气,雇用专业的采编队伍创作杂志。
电子杂志的发行平台已经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三大代表各具特色。POCO做社区、做原创。利用社区和个人空间内容支持原创杂志;XPLUS利用电子报纸加电子杂志发行;ZCOM做渠道。并利用电子杂志的形式为企业量身打造“企业杂志”的特色广告。
当前我国电子杂志的盈利模式
根据艾瑞网《中国数字杂志研究报告2005年简版》分析,目前为止,广告收入是电子杂志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到2010年中国数字杂志广告市场规模将扩大至11亿元。相较之美国已经非常成熟的收费电子杂志市场,中国网民习惯免费阅读电子杂志。2005年艾瑞市场咨询调查结果显示,免费是吸引数字杂志用户的最主要因素,77%的用户表示免费是他们选择数字杂志平台的主要考虑因素。内容收费一直是中国互联网难以逾越的鸿沟,一家刚刚成立半年之久的网站Zbox宣布推出收费网络互动杂志。在正式开通互动杂志收费频道10天之内,收费内容下载量却不到1000本,其他免费试用的杂志下载量竟接近5万。
2007年,Zbox又发声明,退出电子杂志排行打造数字内容淘宝。影视巨星赵薇的唱片同名网络杂志《天使旅行箱》在Zbox收费发行,短短半月时间,销售量已接近4万本,歌迷和网友反响热烈。继明星出书、明星办杂志之后,赵薇给明星出版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通路(艾瑞咨询集团,2007-12-13)。而2006年赵薇因为她的另一本电子杂志《薇亮》的收费问题惹过争议。最终停刊。可见,对电子杂志的收费有乐观的迹象。作为电子商务内容的一个新补充,数字出版这一典型的长尾市场势必会在某个时刻爆发。
当前我国电子杂志存在的问题
内容同质化严重。电子杂志呈现年轻化和娱乐化趋势,以女性读者居多,内容上同质化严重,利用多媒体等形式化大于内容。目前电子杂志表现形式分为两类:一是多媒体电子杂志(以flash表现,加入图像、音频、视频和动态效果。用EXE格式打包的电子杂志):二是传统互动电子杂志(原版纸质杂志用PDF格式表现和阅读)。从调查数据来看,多媒体表现的电子杂志备受网民青睐,但是硬件和下载速度是影响受众对电子杂志不爱的原因之一。而传统的PDF制式,虽然视觉冲击力没有多媒体强烈。但制作成本低。下载速度也快,比较适合传达资讯类的信息。因此,不要一味崇拜多媒体的表达方式,要根据市场来选择制作电子杂志的媒介元素。
盈利模式不清晰。根据《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称,当前电子杂志盈利模式尚未明朗,仍处于烧钱阶段(艾瑞咨询集团,2008-04-07)。由于国内电子杂志发行收入很低或者没有,目前广告收入成了电子杂志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但事实上电子杂志的网络广告形式目前还不为大多数广告主认同,电子杂志的广告收入很难保证电子杂志平台运营商实现规模盈利。另外,除去广告和发行等传统盈利方式之外,其他的盈利模式还很缺乏,必须探寻新的盈利模式。
,
推广力度不够。对于电子杂志的推广仅仅在网络上做广告是不够的。一定要做跨媒体的宣传。大多数中国的电子杂志并没有在传统媒体上做广告宣传自己,大多数的中国人对它们还是陌生的。根据艾瑞市场咨询调查结果显示,听说过数字杂志但从没看过的网民所占网民比例最大,有34.1%。其次是没听说过数字杂志的网民,占28.7%。只有23.7%的网民表示一直都看数字杂志。还有13.5%的网民看过数字杂志但现在不再看了。
监控体系要加强。电子杂志在上的进入门槛很低,内容参差不齐,多有不健康内容出现。一些时尚类休闲杂志虽有部分健康的时尚内容,但还是打包了大量的涉黄文章。2008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透露正在修订的《互联网出版管理条例》,将加强互联网出版物的管理,对互联网出版杂志或者书籍等出版物将借
鉴传统H{版物的管理模式采用登记准入制度。电子杂志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没有出版资格的企业、团体或者个人如果在互联网上出版发行电子杂志、电子书等需向总署申请相关的登记准入资格。这说明,电子杂志出版的门槛将会提高。(艾瑞咨询集团,2008-03-23)
拓展我国电子杂志的发展空间
首先,我国电子杂志的发展要明确两个区分:第一,区分电子杂志和电子杂志发行平台。我国目前对于电子杂志发展的研究往往混淆电子杂志和杂志发行平台两个概念,在模糊两者界限的基础上探讨发展问题是毫无意义的。第二,区分网站媒体杂志和传统媒体网络杂志。两种媒介自身的优势和资源是不同的,因此对于电子杂志的发展定位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其次,涉及具体某个电子杂志内容商或发行商的发展战略,本文以为应该从四个方面来探讨。
平台发行商――差异化渠道功能结合多元化渠道。回顾网络杂志平台的发展历程。多家平台的发展方向已经出现明显的多极化趋势,Xplus转向数字报纸、Zcom转向Flashget、POCO的经营重点变为社区。Zbox全面转型为数字内容的出版交易平台。除了依托网络媒体的发行,其他媒体的拓展也很有意义。2007年6月,读者除了通过在Zcom电子杂志发行平台下载阅读《男人装》电子杂志版以外,还可以通过购买东芝SD卡获得免费预装的最新杂志。此次合作Zcom将获得东芝SD记忆卡每年上千万份的发行量支持,使电子杂志的用户黏度进一步提升(艾瑞咨询集团,2007-05-16)。除了灵活的线下发行方式外,利用手机等个人终端进行离线阅读也成为一种可能。2006年开始就有研究者提出通过手机终端补充电子杂志的盈利模式,而今,3G在国内的获准使用,必将使手机媒体市场向前迈一大步。
内容出版商――多元化杂志内容。虽然广告收入是包括发行商和出版商的主要盈利来源,但是作为出版商,还是应该努力挖掘付费杂志市场。这其中包括两块市场:一块是企业市场,一块是普通读者市场。
企业市场。作为上游的内容出版商,企业电子杂志是他们可以挖掘的杂志内容。作为一家很早就进入电子杂志制作市场的企业,阳光导航从一开始就瞄准企业市场,生意模式很简单:由企业提供其公司宣传素材,阳光导航公司以多媒体的数字技术手段将企业的产品和品牌形象呈现出来。汽车、房地产、消费电子、家具、旅游景区等需要多媒体表现的领域,是阳光导航的目标客户群。这种B2B的生意模式,可以区别于目前尚未有明确盈利模式又鱼目混珠的电子杂志公司。
普通读者市场。多媒体表现形式不是获得读者关注度的救命稻草,内容才是读者买单的关键。虽然休闲娱乐是读者阅读杂志的主要传统需求,但是同质化的红海拼杀对于想进入同一市场的后来者而言是不明智的,不利于市场的争夺和品牌的建立。同时。做同质化的内容对于广告商而言也是不被看好的。所以,不要只考虑做诸如娱乐时尚或者是女性类的杂志内容。
打造电子杂志网上社区。网络媒体正处于Web2,O时期,对于SNS模式的运用非常普遍。因此,综合类的电子杂志商都提出打造社区的口号。以对电子杂志的阅读为人口,聚集各种论坛和志同道合的人,提供个人博客空间和个人杂志的制作空间,刺激用户的参与度。但是增加用户参与度的困惑在于很多社区虽然增加了人气。但是并未带来杂志平台盈利空间的增大。在这一点上,QQ网站和POCO网站有不错的方向。前者对于虚拟社区的开发和虚拟货币的联动起到了很好的增值效果,后者几本原创杂志的内容均源于对应的草根社区内容。而对于社区当中草根制作的杂志,如果是有稳定不错的点击率或者是下载量的,也可以开辟草根杂志专栏,发挥数字出版的长尾效应。另外,电子杂志和空间的互动,聚集到的人气还可以延伸到线下与企业公关活动的开展。
广告投放的多元化。根据《电子杂志广告效果探析》研究显示,在主画面一致,受众接触率一致的情况下,电子杂志富媒体广告在消费者的记忆和广告态度比门户网站富媒体广告效果要好。随着电子杂志市场的发展,广告商对于电子杂志市场开始关注。但要最大化广告主对于电子杂志商的资金投入,必须完善广告投放的策略。
电子杂志在技术上支持添加监测代码,科学监控用户对广告信息的阅读行为,为广告主提供有说服力的数据。要加强广告的精准投放。譬如Xplus上面汇聚了数百种杂志,可以为广告主提供更多的传输渠道选择。Xplus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名为“即时插页”的广告精准投放方式,也就是在电子杂志里预留了广告位,根据消费者偏好,有针对性地投递广告。
【关键词】专业化频道 盈利模式 创新
电视频道专业化指的是电视媒体经营单位以电视市场运营的内在规律和电视观众的特定需求为出发点,对频道进行有效定位,使其节目内容和频道风格能比较集中地满足某些特定目标受众的需求。来自于受众需求、产业变革、行业内外竞争等各方面因素的推动和引导,频道专业化是世界电视产业发展的主流。在我国广电行业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频道专业化成为了电视传媒行业发展的趋势所在。并且,在电视人的努力实践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涌现了诸如财经频道、游戏频道、足球频道、摄影频道等一系列专业化频道。
在经历了以节目为中心的“节目时代”和以栏目为中心的“栏目时代”之后,我国的电视行业已进入以电视频道为中心的“频道时代”。目前,频道专业化虽已初具规模,但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专业化频道的运营模式仍在不断探索中,特别是其盈利模式的完善是摆在电视人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商业电视市场不同于一般的产品市场。一般来说,商业电视市场是一种二元产品市场,即一种产品,存在于两个市场中,而且两个市场的绩效又彼此相互影响。第一个市场是广告市场,使电视台将频道时间卖给广告主,或者说是将观众的时间卖给了广告主。费用的高低取决于观众人数的多少,即收视率的高低。收视率越高,广告费也越高。第二个市场是消费者市场,也就是观众市场。电视节目被包装、编排后传送到终端用户的电视机里。观众作为消费者需要向电视台支付相应的费用才能看到想要收看的频道或者电视节目。以上两个市场构成了电视频道盈利来源的基础途径。
目前,我国的电视频道盈利模式仍旧比较单一,广告收入构成了盈利的主要来源。以2006年为例,全国广播电视广告收入527亿元,较上年增加58亿元,增幅12%,占全行业总收入的48%、占创收收入的55%①。即使到了2009年,全国广播电视创收1582.02亿元,但广告收入仍是广电产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总收入的49%。而广告收入的硬性指标是收视率,根据我国目前的受众情况分析,收视率高必须节目大众化,那么一些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专业频道由于收视人群狭窄,收视率不高,频道经营面临巨大财务压力。提升盈利能力对于频道专业化建设至关重要。
创新盈利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突出专业频道优势,增加广告收入
在电视广告发展的初期,广告传播更多的是以大众传播的模式存在,注重的是收视率,缺乏特定的受众指向。对于广告主而言,广告投入浪费明显,广告效果不佳。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越加激烈,广告主越来越希望广告传播更加有针对性,注重的是广告目标受众的千人到达率。如果说传统广告模式是对电视观众的“扫射”传播,那么现在则要求应是对目标受众的“点射”传播。专业化频道的发展恰好符合现代广告传播的要求。专业频道由于收视人群的限制,影响了其收视率和广告收入,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专业频道的专业化特色又使其具备了专业广告市场的优势。例如,汽车频道为汽车产业相关厂商提供了最好的专业广告投放平台。在体育频道上播出体育用品的广告,其传播对象主要针对体育爱好者,广告效果更加明显。
在广告制作上应力求精良,提高观众的收视兴趣。在形式上,隐性广告的运用更有助于消费者接受广告信息,同时,也不会破坏专业频道的整体形象。
二、大力开展付费收视业务
在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看电视付费已经成了一种通例,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在美国,电视台基本上都是私营的,1999年电视广告收入和观众付费收入分别为410亿美元和280亿美元。Discovery频道的所有运营开支都是由观众付费所支付,广告收入则体现为盈利。②
随着数字化电视技术的发展,为收视付费提供了基础。一方面,数字化使得电视节目的传输质量、画面清晰度和音响效果等大大提升,为观众带来了更好的试听享受。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电视频道数量得到极大地扩充。同时,通过加解密技术实现终端控制,能够实现用户必须付费才能收看电视频道,还可以通过机顶盒智能卡的方式,解决收费问题。由此实现由公共频道向付费频道转变。2004年以来,中央和地方的多套数字付费电视陆续开播。通过不断丰富与优化节目内容,付费频道业务为专业化频道增加收入已初显成效。以上海文广SiTV为例,自2002年9月28日率先在全国开播数字电视至今,SiTV已推出16个全国数字付费频道,包括:1个高清频道和15个专业化的标清频道,内容涵盖影视、体育、纪实、法治、动漫、汽车等,截止2010年底,这些频道已经覆盖全国220多个城市及地区,用户超过6500万。
付费电视的出现改变了我国电视的传统赢利模式,它关系到我国的电视发展进程,更关系到电视频道专业化的走向。只有坚持广告收入和付费收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才能在目前电视行业发展现状下,迅速拓展盈利渠道,缓解电视的生存压力,促进频道专业化的发展。
三、积极利用新媒体发展契机
伴随着以楼宇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互动电视为代表的数字新媒体发展,在扩展了新的细分市场的同时,也为专业化频道带来了新的盈利模式。
新媒体具有个性化突出、受众选择性增多、表现形式多样、交互性极强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欢。新媒体较之于传统媒体,往往针对于独特的细分市场,与传统电视媒体形成互补。比如移动公交电视主要面向室外公交乘客,收视空间相对密闭,具有强制收视性。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主要面向七寸以下小屏幕手持或车载式终端设备,包括手机、MP4、GPS、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终端提供广播电视服务。移动电视发展很快,产业价值显著,业务模式日趋成熟。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协作,有利于更好的服务于多元的需求市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有效扩展市场空间和盈利点。例如,可以以新媒体特点为基础、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将传统媒体上播出的电视节目内容进行再次编排,投放于新媒体平台。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双向传输,电视游戏、在线医疗、在线电视购物等互动性的节目在满足受众多方面需求、提供了方便的同时,也就赢得了其情愿所付出的费用。当然,互动业务的展开需要对用户市场进行专项研究,建立用户服务理念与服务队伍。
四、拓展衍生品盈利渠道
拓展衍生品盈利渠道有利于频道增加收入来源。这方面国外有很多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如美国的“国家地理频道”,它的广告收入大约只占频道收入的三分之一,其他多靠上下游产品。美国的“探索频道”除经营探索频道与学习频道两种核心频道之外,近年来还成功推出旅游频道与动物星球等频道,更兼营家庭影带、互动多媒体、电视制作、出版、节目销售及发行等多种业务,并在世界各国开设了多家探索频道品牌专卖店。
目前,我国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源制作广播电视节目,而其中绝大部分电视节目资源只进行一次性播出,造成了巨大的闲置和浪费。因此,在电视节目制作之初就应做整体性规划,对其中优秀的节目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以风靡全国的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郎》为例,其漫画书的发行量突破200万册,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DVD、网络授权、电影图书、玩具产品、食品饮料等相关衍生品层出不穷。
此外,开发与节目相关的产品,与频道向对应的专业行业开展关联业务商业合作等都是专业化频道所具有的独特盈利优势。做游戏频道的,可以与游戏运营商合作,提供游戏策略服务;做音乐频道的,可以与视听行业合作提供音乐光盘和演唱会门票;做经济频道的,可以与咨询、证券行业合作提供经济咨询等。如2004年,上海文广集团与环球唱片合资成立上海上腾娱乐有限公司,两方形成互补,可以办演唱会赚取票房、制作音乐电视提供给音乐电视频道等。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生》除电视节目本身的广告收入和其他媒体广告收入,相关产品的开发主要包括短信、音像制品、图书、服装及其他形象授权、商业演出等,其本上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盈利链条。在当今电视传媒业中,专业化电视频道与相关产业的互惠互利、共谋发展成为必然,产业联动发展将是专业化电视频道新的利润增长点。
电视频道专业化是决定行业未来发展的空间和潜力的关键性因素。同时,频道专业化本身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找准问题,发现原因,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在电视业正处于大变革、大转型的历史时期,只有积极探索、大胆改革,才能走出一条适合我国电视发展需求的频道专业化盈利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①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sarft.省略/
②刘燕玲,《中国频道专业化:尚未成熟的选择》,《新闻记者》,2003(11)
关键词:手机报困境对策
一、手机报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现实困境
自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开始,全国各地陆续推出了手机报,用户订阅手机报的费用无需专门到有关机构去支付,只需通过手机发送短信即可。因此,手机报有着明显的渠道优势,2004年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影响力比较大的全国性手机报有《人民日报手机报》、《新华手机报》,地方手机报有《浙江手机报》、《华西手机报》、《齐鲁手机报》、《湖南手机报》、《广西手机报》等。此外,各地方版报纸的手机报升级到7000号平台,开始面向全国手机用户发行,外省的读者们也可以通过手机来阅读当地的报纸。比如从2007年3月底开始,扬子晚报手机报升级到7000号平台面向全国手机用户发行,据称在试推广期间,已有近1万名来自上海、安徽、山东、北京等省市用户订阅了扬子晚报手机报。
2007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把手机报业务作为重点业务来发展,表面看来手机报业务发展很快,但此项业务尚处在市场导入阶段,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由于技术上存在瓶颈,特别是盈利模式的限制,加上受众需求的多样化,使手机报,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了许多困境。
1.政策问题
手机报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上游环节完全掌握在无线运营商手里,无线运营商的政策决定了手机报的价格及发行是否通畅。“运营商究竟有多大的诚意和兴趣来跟我们这些传统媒体一块分享手机传媒的蛋糕,从我个人的判断而言,目前形势不是特别乐观。”中国妇女报手机报主编姚鹏说:“在手机报方面,中国妇女报虽然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但是坦率地说,几年下来,这只螃蟹还没有吃出味道。”目前,手机报的上游环节完全掌握在运营商手中,手机媒体存在的关键问题不是技术,而是政策问题。
手机报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手机媒体与无线运营商之间的关系问题,因为手机报的发行渠道掌握在运营商的手里,无线运营商的政策决定了手机报的价格、发行是否通畅,也就是说你的生死大权完全被人家所操控。而目前的手机报,无论是彩信还是WAP,只不过是运营商的增值服务项目而已。运营商决定了手机报成本居高不下,不能被更多的用户接受。
只有在能够对手机媒体的内容、发行,以及盈利模式,都有一个比较充分的操控前提下,才是报业满意的手机媒体形式。一个新媒体的命运如果控制在移动运营商手里,控制在一个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里面,这个前景很不好,手机报的盈利模式也就无从谈起。需要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做更多的协调关联产业、关联行业的工作。
2.盈利模式的问题
众所周知,广告收入是我国传统媒体的主要利润来源。而手机短信、彩信和手机上网等无线增值业务从一开始就是收费项目,付费使用无线增值业务也已形成习惯。但正因为订户付了费,他对未经其许可强行推销给他的任何东西都表现出极大的抗拒。从现状看,手机报的广告营销和广告收入还只是一个理论构想。从电信营运商方面讲,在手机中做广告是明令禁止的,这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如发现可马上中断业务并给予处罚,用户也可以投诉。从手机报订户方面讲,一般不愿意接受广告,如果收到了广告,或是退订,或是投诉,电信营运商对投诉都很重视,对投诉业务的处罚也是很重的。而从广告商或是广告业主方面讲,一是对手机报有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对手机报的广告传播效果缺乏认识和评估;二是目前手机报缺乏一个稳定的、合法的、有吸引力的广告营销的平台。①这三方面的因素,导致了目前手机报的广告经营活动只能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很难付诸实践。
3.内容同质化的问题
目前手机报最大的弱点是没有自己的原创内容,其媒体业务、市场开发、新闻来源主要依附于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内容同质化”也将成为手机报未来发展的死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各家报社在内容制作上已经开始寻求突破,向分众化的需求方向发展,如设置了“综合”、“新闻”、“财经”、“体育”等多个栏目。但这样做还远远不够,手机报的信息模式应该是基于多媒体的,除包含传统报纸的文字、图片等基本形式的信息外,还应该向集音频、视频、游戏、娱乐、互动等多媒体形式的内容方向发展。另外,由于用户和渠道资源都掌控在移动运营商手中,各报社与用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沟通障碍,不能够充分的挖掘用户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手机报的分众化发展。
4.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
从手机报的营运实践看,影响手机报的几大关键因素分别是有吸引力的内容、稳定的技术和通道、符合无线增值业务的营销方式。
从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电信运营商对于手机报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不仅是因为手机报订阅费中的一部分要交给电信运营商,更为重要的是,电信运营商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资费优惠,吸引更多潜在的用户订阅手机报。
在手机报三方(或两方)的利益共同体中,拥有垄断性渠道资源优势的电信运营商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因为作为内容提供商的媒体和作为服务提供商的技术支撑公司,都不是不可替代的,只有拥有垄断性渠道资源优势的电信运营商,才是不可替代的。然而,手机报的无线增值服务收入,对于无线运营商来说显得微不足道,因此手机报的营销也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
三、对策
1.媒体要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
从目前成熟经验来看,与运营商的强强联手无疑是手机报在发展初期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在海外市场上,许多手机报都是通过借助运营商来增强自己的实力。在日本报业走下坡路之时,《朝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纷纷向日本顶级移动运营商NTTDoCoMo伸来了“橄榄枝”,NTT的手机用户只要交纳一定的信息费用,就可以每天通过手机上的菜单选择阅读《日本经济新闻》、《朝日新闻》等报纸的内容。
手机报的营运模式,是由媒体提供内容、电信运营商提供渠道、电信服务商提供技术支撑的三位一体的模式,是一个依托手机这个通讯终端整合各方资源、谋求市场收益的利益共同体。在这种“统一战线”中,如何既坚持各自的原则立场,又尊重合作各方观点、意见和运作习惯,就成为维持手机报这个合成系统良性运转的重中之重。“做手机报其实首先是做公共关系”。华西手机报与自己的战略合作伙伴四川移动经过碰撞、磨合,建立了相对高效的运作机制,得到了合作伙伴的理解、尊重,最大限度获得了通信政策和营销手段方面的支持,有效地促进了华西手机报的经营。
2.结合实际,选择盈利模式
从手机报的范围来划分,可分为全国手机报和地方手机报。全国手机报参与者由报社、移动运营商和SP共同组成,地方手机报主要参与者是报社和移动运营商,双方直接合作。无论哪种方式,收入来源主要为每月5到15元不等的包月费和WAP网站浏览费。在盈利手段上与传统的报纸相比,缺乏广告的盈利方式。有研究文章指出,手机报可以通过企业冠名栏目、大型企业点播、分类信息服务等方式开展广告经营。即通过企业冠名或者点播的方式,让手机报用户免费获得新闻内容,这部分订阅费用由广告业主支付,就是“免费+广告”的模式。另外一种模式,即目前手机报的运营模式,即“订阅费+无广告”的模式。
反观手机报的发行,由于是顺价发行,决定了随着发行量的增加手机报的收入也增加,而且由于手机报的成本支出相对固定,发行量越大对利润的贡献越大。
3.在内容方面,要细分受众,注重信息的有效性
手机报首先应该对于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特别是对于自己用户的定位。常州手机报对五千多位读者进行调查,86%读者年龄在35岁以下;男性读者明显高于女性,占76%;浙江手机报受众总共已近10万,大多为城市白领、公务员、中小创业者、企事业管理人员和其他知识分子等,其中80%以上为男性。总体来看,目前手机报读者大多为男性,年龄在25~45岁的比例最高,这就使得手机报在自己的内容定位上有所偏重。
信息内容要量身定制。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在对手机报客户的回访中发现,客户渴望更贴身、更细致的信息服务。对此,《广西手机报》正计划细分受众,开发地市版和有关影视娱乐、房产、汽车、饮食等专版。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由合作媒体派出记者自主采访,以掌握和即时发送第一手的信息。
从海外市场的情况来看,以人为本也成为衡量手机报好坏的主要标准。挪威电信和数字电视运营商Telenor的有关人士表示,现在的问题不在于能否赚钱,而在于能否为读者提供足够好的新闻,我们必须保证手机报用户认为值得为收到的信息支付费用。他们提出的一个方案是“主动与被动的结合”:主动——报纸将每天的标题新闻打包,然后以极低廉的价格(甚至完全免费)提供给手机报的用户;被动———读者对某一条新闻感兴趣,为之支付费用,获得详细报道。
4.注重手机报与报纸、网络的互动共赢
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潇湘晨报社社长、红网董事长龚曙光认为,“现在的互联网和传统媒体还是可以多赢的,”他指出:红网是2005年的10月份正式并购过来,到2007年元月份,独立IP从9万到40万,收入从1200万到2000万;与此同时,潇湘晨报的增长率也在两位数以上。“晨报增长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来自于和红网的互动”比如,2007年五、六月份,红网举办了一个网络“漂亮宝贝”的评选活动,潇湘晨报是协办媒体,“美容美发对我们平面媒体是没有广告的,但是通过网络来做这一个活动,把美容行业的客商带到了我们的平面媒体。”
除了网站,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数字产品是手机报,它在第一时间提醒读者最及时的短消息,报纸再深度报道,网络持续进行深度的跟踪。网络在一定意义上推进静态新闻向动态新闻的发展。同时又向手机报和报纸提供更新的新闻资料,“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资源性还是收益,这种多赢的格局都是可以形成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手机报的内容多是来源于传统媒体,特别是对于已经刊登过消息的再次使用。随着手机报的发展,用户肯定不满足这样的现状,希望寻求更大的信息容量,这不仅需要手机报在信息的采集上,能够增加自采以及突发新闻的报道,更要能够突破不同媒体之间的隔阂,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有专家预言,传媒业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传统媒体平台与新媒体平台的完全融合、互动,产生更为可观的价值和更长的产业链。
注释:
刘骞:《手机报:传统报业的数字化介入辨析与猜想——以〈华西手机报〉为例》[J],《新闻界》,2007年第2期。
转变理念,将网络置于发展的中心
在当今媒介生态中,固然要讲媒介融合,就中国地方报业来讲主要是报网融合,但在这融合中还有一个以何者为中心、为趋向的问题。
勿庸置疑,报纸目前仍是集团发展的龙头,是品牌形象的塑造者和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我们还需看到两个现实:其一,网络代表了媒介发展的未来趋势。放眼世界,西方的媒介现实已然让我们看到了媒介发展的前景:美国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日报的总发行量已从1984年的6334万份下跌至4565万余份,美国媒体以“雪崩”形容20年间报纸迅速又不可扼制的发行量下跌。在报业经济下滑、成本居高不下的现实中,《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弃报上网,《纽约时报》也宣布将在5年内放弃报纸媒体转向网络媒体。其二,网络媒体盈利模式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纽约时报》向来被认为是传媒媒体向网络进军的典范,它自1996年开始网站的建设,但数字媒体的收入在集团的收入比例自2005年来始终以2%的速度递增,至2009年仅占14%。上述事实告诉我们,虽然目前还很少有报业集团的网站能够实现盈利,虽然在短期内网络取代报纸成为经营主体的可能性还不大,但报业集团必须以网络作为发展的方向,切实加大对网络的投入与扶持力度,从现在开始以极大的耐心经历这个网络筑底的过程。否则,在报纸失去生命力的那天,如果网络没有取代报纸占领市场,传统媒体工作者“内容提供者”的身份亦将无从体现。
以报带网,报纸对网络的品牌提醒
说起报网互动,不管是学界的研究或是业界的实践,首先想到的是以网络海量的内容、即时的反应、多媒体的呈现、互动的参与和个性化的服务去弥补纸媒的诸多不足。然而只见网络对报纸贡献,不见报纸对网络的提携,互动二字从何谈起?
笔者手头有一份2010年4月12日的《华尔街日报》,一份2010年4月19日的《纽约时报》,经简单统计分析得出:《华尔街日报》共48个版,其中提醒关注报纸网站7次。“WSJ.省略”,进行网站品牌的提醒;其余六次则在“WSJ.省略。《纽约时报》共46个版面,以“ONLINE”为标识的网站提醒出现15次,其中两次出现在头版与2版的导读中,内容提醒13次,涉及网站中国内、政治、音乐、书籍、体育等诸多板块。
在中国,地方报业集团采取的是集团建网站的模式,集团内各报共用一个网络平台,如果各报都能对网站进行内容及品牌的提醒,则其合力是非常可观的。
内容+平台,网络多元盈利模式的探讨
目前,报纸网站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三个:
1、广告收入模式。以“内容换读者,以读者换广告”的“二次销售”理论很自然地自传统媒体延伸到了网络运营中,直到今天,广告都是大多数地方新闻网站收入的最主要来源。然而,伴随着在线广告市场的不断细分和格局变化,过度依赖广告必定前景黯淡。根据2009~2010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份额报告,搜索引擎广告已成为在线广告新贵,百度和谷歌击败众多门户网站,拥有32.3%的在线广告市场份额,它们与新浪、淘宝、搜狐、腾迅、网易、MSN中国、优酷网形成九大核心媒体,共同占有市场份额的61.8%,只给其他网站留下了38.2%的发展空间。同时数据显示,品牌广告与分类广告的增速降低,这说明地方报业网站所擅长的分类广告和以旗帜、通栏、按钮、弹窗等为形式的展示广告已然是在线广告收入的低增长部分。
2、信息付费模式。在报纸探索是否可以通过免费发行延长媒体寿命的同时,网络却在致力于尝试如何通过为内容付费盈利。信息付费的方式主要有:
【关键词】电视直销模式;家庭购物频道模式;地方电视台;创收
1.电视购物的发展历史
电视购物是一种依托于现代电视产业的产品销售模式,由电视购物企业通过电视播放广告宣传推销产品、屏幕显示电话建立联系渠道、顾客订购产品形成要约、物流配送产品完成送货收款的较为完整的商品销售体系。世界上第一个电视购物节目名为“家庭电视购物网”(Home Shopping Network,简称HSN),在1982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家电视台播出。而国内最早的电视购物节目则诞生于1992年,随让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橡果国际、七星购物为代表的电视购物品牌,行业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
现阶段国内电视购物商业模式主要有两种,即电视直销模式和家庭购物频道模式。
电视媒体以自身的媒介资源迅速抢占以橡果国际和七星购物为代表的电视购物公司的市场份额而成为近年来电视购物行业发展的一大特征。几家区域影响力较大的电视台均开办了自主经营的电视购物公司,而且业绩喜人,一则新闻称浙江电视台电视购物节目首播40多分钟,仅羽绒服就售出198套。
2006年7月,国家广电总局下发通知要求《暂停播出丰胸增高等电视购物节目》为分水岭,电视直销模式疯狂淘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多家电视直销公司面临转型,而拥有频道资源的家庭购物频道异军突起尤以湖南卫视快乐购,上海东方CJ家庭购物,CCTV中视购物和安徽卫视家有购物为代表。
2.电视购物盈利模式及特点
目前电视购物主要为消费者提供从数码产品到珠宝服饰到家居用品等商品,收入主要依靠赚取供销差价来获取,相对国美、苏宁等大型购物渠道商,电视购物虽不具备销量的规模优势,但它凭借在媒体整合传播上的超强能力,往往能获得与大型渠道商同等优惠的折扣和赠品。
电视购物频道的运营成本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人工成本和行政费用,这笔开支大约占产品销售收入的5%左右。二是频道成本,这笔开支大约占产品销售收入的5%左右。三是物流成本,大约占产品销售收入的5%。四是节目制作成本等其他开支,大约占产品销售收入的2~3%左右。
3.地方电视台融入电视购物盈利模式的客观优势
电视直销商业模式无广电集团背景,以新、奇、特产品为开发方向,销售品牌以自主品牌为主,合作品牌为辅,需要支付播广告短片费用,可以多加媒体同时投放,受众面广,毛利率高,但可信度低。相对于电视购物公司而言,本地电视台经营电视购物成本更低,而且平台本身更有公信力,再加上区域影响力,这也许就是电视台业绩喜人的原因之所在。相比之下,橡果国际不仅公信力较弱,而且随着电视媒体资源的一路高涨,橡果国际的电视成本也跟着水涨船高,运营面临着巨大压力。
就电视购物所属媒介市场而言,地方电视台一般在本地拥有庞大的收视人群,而且现代人也越来越追求便捷、快速的生活节奏和消费方式。与此同时每一个商品供应商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在最短时间内推向并占领市场,此刻,兼具广告和销售渠道功能的电视购物无疑成为了商家的首选。
以央视的中视购物、湖南快乐购为代表的新生代电视购物企业则使我们看到了电视购物行业新的发展和经营模式:它们以百货中的品牌商品主导,开拓了电视宣传商品,销售创造价值的电视运营新模式,打破了电视台依靠内容买广告的获利瓶颈,并依赖于电视台和自身的品牌营销,逐步形成了电视购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08-2009中国电视购物行业发展报告》则宣称:未来十年,随着中国零售总额的增长,电视购物市场规模将占零售总额的3%左右,销售额将达到5000亿元。这说明电视购物行业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4.地方电视台与地方企业合作全新电视购物模式
综合上述分析,面对日益萎缩的广告市场,地方电视台为开拓新的创收途径,可以借鉴电视直销与家庭购物频道多年的盈利模式,与本地有实力的大型商场寻求合作,做本地商场的电视直销,开辟固定节目时段,由主持人与商场销售人员在电视上直销包括3C数码家电、服装和家居用品等商品。一方面节省了直销公司购买电视资源的成本,另一方面家庭购物频道的人工成本、物流成本、售后服务成本均可由商场分担。电视台通过减免商场占用媒体资源的费用来降低商品价格,然后通过供销差价获利。而商场也可以将大大降低的媒体宣传费用转移到商品销售成本上来,同时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关键词:大众传播;微博;新兴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6-0015-02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微博以一种新的交互方式强势介入了人们的生活,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时代的记录者和关注者。微博的迅速普及正深刻地改变人们的传播信息的方式和接受信息的方式。和其他形式的媒体相比,当下最为流行的微博在便捷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传送速度很快、互动性很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信息,将信息传递给自己的粉丝群,然后粉丝群里的每一位用户可以转发。微博便是以这样的类似病毒的传播威力在信息时代里不断蔓延。本文基于个人的观察与思考,对微博发展中的挑战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
1 微博的特点和价值分析
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方式,微博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它的创新处在于把点对点的交流形式异步展现在网页上, 通过简短的写作、即时传播、用户自主收发等方式建立起一个新型社会关系网络。与传统的单一传播相比, 微博具有便捷的接受便利性、强大的信息仿真度、丰富的互动方式,更加契合用户接受需求。大家都知道,社交网站、博客、播客形成的综合性整体就是微博,这个综合体能够很好地配合手机终端以及其他即时终端形式帮助人们实现无障碍对接,轻松实现咨询的获取和传播,是当下主流媒体形式的集大成者。
相对于传统媒介以及其他即时聊天工具,微博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时空的限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和分享消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突出个体,张扬个体。微博给予公众自由交流的平台,释放公众的个性,形成了一种“人人都可以发言人人都是媒介”的一种格局;3)信息碎片化。微博的信息不需要费大力气去写,像是一种随机的碎碎念;4)传播的互动性。微博信息的传播是一个互动与对话的过程,强调传受双方的沟通和交流。
2 微博传受互动心理分析
目前,微博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方面,“微博”作为当下最流行的传递信息载体和形式,很好地弥补了其他媒体在信息传递方面的空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微博传播的价值通过其使用价值最终表现为商业价值,成为众多企业所关注的营销阵地。然而微博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显现着巨大信息传播价值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2.1 信息的真实性
相对于传统博客,微博在内容创作上有更大的自,而且内容根伟短小,终端形式也很多,这就使得微博和其他媒体的相比具有更快的速度。另外一方面,微博在用户的匿名性很强,而且草根化程度很高,信息的成本几乎为零,不利于有害言论的控制。信息的真实性方面的得不到切实保证,对于微博自身的发展和传播价值的实现也是极为不利的。
2.2 碎片化文本的日益累积
虽然说微博“碎片式”的交流,能够使孤独的网络大众能得到一定的心理安慰和满足,能够方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但是这种碎片化的语言会使得其隐性的成本不断加深。
2.3 赢利模式的困境
目前为止,微博尚未有明确的盈利模式。现在互联网发展有一个趋势是“日益手机化”,所以微博的大部分客户都是通过手机来登录微博的平台,然而用手机来更新微博,消耗的是移动流量,所以微博客户主要是向移动运营商付费,而不是向微博网站,在这里大赢家主要还是移动运营商。当然微博尚未找到真正清晰有效的盈利模式,也主要是由于用户进行准确地跟踪定位。
3 全球视野下微博的发展对策研究
众所周知,微博最为传播媒介方兴未艾,微博的特性方面、功能实现方面以及价值实现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相关学者进一步考察和努力。微博的传播优势十分明显,对其他媒体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冲击,如何引导其不断健康发展,如何引导其不断发挥最大的传播效力,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3.1 加强法规是管理微博的趋势
微博的兴起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信息安全隐患。对于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管理和监督,各国已经纷纷出台相关法律来加强监督。美国是第一个对互联网内容管理和审查的国家,美国相关部门颁布超过130项网络管理方面的法律条例,很好地规范了网络信息的和传播。法国政府一方面积极推广网络媒体产品,另外一方面十分注重网络媒体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2006 年颁布了法国《信息社会法案》,重点保护网民在隐私权方面、著作权方面以及国家和个人的安全。
3.2 强化网络运营商的管理责任
微博是草根文化产物的重要特征在于微博让普通老百姓得到了公众环境下平等发言的机会,然而当前微博用户的迅速增多直接造成了发言成本的降低,也导致了对发言人身份要求的淡化,进而导致社会舆情控制难度的增高。与一般传统媒体相比,我们的微博用户对于当下的突发事件的反应极快,微博出现的即时信息可以通过微博实现爆炸式的传播,进而在短时间内将消息扩散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在短时间内,大多数用户难以及时判断信息的真实性,而这就无形中造成了言论监管难度的增加。微博运营商必须在这类相关问题上更为重视,并且在技术方面和人力投入方面要加大手笔,对敏感信息要加强监控操作力度,及时关注敏感话题相关的舆情走向,特别是一些煽动性信息更要加大对广大民众情绪方面与行动方面的控制,力求将微博的不利信息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系数降到最低。
3.3 形成明确的盈利模式
2012年中国微博市场注册用户数量将达到1.45 亿,高涨的人气背后,微博盈利的模式尚未明确,资金流问题成为制约微博发展的瓶颈之一。笔者提出几种方式来实现盈利,以促进微博更为长远的进步和发展:
1)对企业用户收费。基于微博广大的客户群体,企业通过微博快速宣传企业品牌,降低了营销成本,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可以说微博对于企业来说具有很大的营销价值。在微博平台上,我们要对企业征收相应的广告费用,另外一方面开设相关栏目吸引企业进驻与相关用户通过微博平台进行买卖;
2)与运营商分成。当前,手机上网用户数量不断增多,而手机上网都是以流量计算付费的,其费用都流进了成为运营商的利润。微博平台要和相关运营商进行深入合作,根据微博的使用方式和流量的使用情况进行合作分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