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研究性学习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通过化学实验开展研究性学习,把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和教育理念贯穿于化学实验之中,增强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提高,促进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提高了研究课题的质量;同理,研究性学习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理论联系实际,对实践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所碰到实际问题、操作难度并结合事例等进行探索与总结。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指导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化学实验中应弄清化学实验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对研究性学习与化学实验重要性的认识:
1.通过化学实验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活动过程。化学实验是学生化学学习中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化学实验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具有获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化学实验的功能和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必然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2.通过化学实验作为研究性学习途径的教学策略
在化学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研究性学习,要充分挖掘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发挥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验证假设或猜想等环节中的作用,研究开发研究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研究性学习的根本转变。
而化学实验与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应遵守学生力所能及的原则,不要贪多求大,通过化学实验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依据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来选择适当的研究课题。
二、根据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化学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以化学知识作为载体 ,其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选择:
①探索性化学实验;②开放性的化学问题;③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④能体现研究过程的问题;⑤联系实际的现实问题;⑥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具体如下:
1.结合化学教学选择研究课题。当今课改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当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结合日常生活选择研究课题。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无处不在,我们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开始思考,提出问题,并筛选确定研究课题,然后让学生收集资料、研究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自主探讨、自主学习,极大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3.结合当地生产实践选择研究课题。我们结合当地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课外活动及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创新。譬如围绕水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从我县水的资源、利用、水患、污染、监测、防治等方面去思考,学生积极性高,提出了许多问题,他们调查排污口,参观自来水厂,监测水的ph及重金属离子、苯酚等含量,并请来环保局人员共同分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结合化学课外活动选择研究课题。利用化学课外小实验、趣味化学实验、化学小魔术等积极探讨化学实验的设计方案,研究化学实验的现象、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记录、实验分析和实验报告。
三、研究性学习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提出实验目的 ,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然后师生共同逐个讨论 ,寻找多种方案或确定最佳方案。例如 ,在学习实验室制乙烯这一内容时,先说明乙烯中会混有so2和co2气体。让学生设计实验 ,证明它们的存在。结果学生都知道应先将气体通过装有品红溶液的洗气瓶 ,看到品红褪色,证明有so2气体。但在接下来的检验co2存在的操作中 ,意见出现了分歧 ,学生提出了如下方案 :①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②将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nahco3溶液的洗气瓶后 ,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浑浊;③将气体通过装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中 ,溶液褪色,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④将气体通过装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中 ,溶液不褪色 ,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⑤将气体再一次通过装有品红溶液的洗气瓶中,品红不褪色 ,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然后师生讨论:方案①和③没有将可能未与品红溶液反应完全的so2带入澄清石水中 ,方案不合理 ;方案②虽完全除去了so2气体,但so2与nahco3溶液反应会产生co2气体 ,显然也不合理 ;方案④和⑤既能完全除去so2气体 ,也不会减少或生成co2气体 ,且现象明显,上述两个方案都合理。
2.改进实验装置
教材上有些实验装置复杂、实验费时费药 ,有些实验现象不够明显 ,还有些实验环境污染严重等等 ,教师可带领学生对这些实验进行改进。
3.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实验的影响
学生做了在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实验后 ,让他们将上述实验操作顺序颠倒 ,观察现象 ,并进行解释。再如用较纯净的锌粒与稀硫酸反应速度较慢,当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 ,反应速度大大加快 ,可让学生探索原理。
4.开展家庭小实验活动
家庭小实验没有给出药品、仪器、步骤、现象等 ,靠学生在家中独立完成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通过化学实验开展研究性学习,把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和教育理念贯穿于化学实验之中,增强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提高,促进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提高了研究课题的质量;反之,研究性学习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学生在实验研究中树立了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的意志品质,养成了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化学1、化学2,王祖浩 主编,2007, 江苏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研究性学习 教学实施方案
1.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及作用
1.1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研究性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师起到辅助理解作用的学习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学生要自己制订、实施学习计划,并且要定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估,是一种实用的学习技巧。在这种学习技巧中,学生往往通过研究特定的课题,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技巧,综合自己通过查阅资料而理解的部分和信息整理的部分,研究课题。这样学生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学习新知识、接触新知识领域的目的。研究性学习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即自学能力。
1.2研究性学习的作用
在当前的教学模式改革中,强调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锻炼到在学习中遇见无法立即解决的难题时,自行想办法解决的能力,即自我解决能力。其次,在研究性学习中,遇到涉及范围比较大的课题时,往往是几个人一组一起研究了解这一课题,目的是缩短课题研究时间,因此在这段时间中,组内人员需要经常交流沟通,因此人际沟通与整理资料这方面的能力就能得到很大锻炼。最后,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不相同的地方就在于研究性学习更看重学生的地位,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比起老师反而是学生需要投入更多精力理解知识内容。由此可见,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扮演了引导学生思路的指引者角色。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改革创新的教育模式,而且是一种能有效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由于这种教学放地方处于应用的前期,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教师也应当在平时多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2.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1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学习过程主要分为概念理论分析学习、通过物理实验推出或验证某种结论、物理模型制作这三种类型,而这三种学习过程都能很理想地运用研究性学习这一方法。首先,在理论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想要透彻地理解某种概念就需要自己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由于很多物理公式和概念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科学研究基础之上,因此就需要学生提高对资料查找整理的能力。其次,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实验有两方面作用。第一,帮助理解某概念,直观地表达某一变量对另一种变量的影响。第二,作为验证某一物理结论的手段。第三,物理模型制作综合考查了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动手能力。
2.2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上的应用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用的学习技巧,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新时代,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仅停留在学历和成绩上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优点也被看做是职工的优良品质而被企业单位看重,例如自我管理、归纳总结等方面的能力。而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都能或多或少地锻炼这部分能力。例如在了解把握某种概念时,学生有可能需要翻阅很多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知识,而在大量信息中提取出需要的内容,整理归纳相关知识,在验证或为了加深理解而准备动手做相关的物理实验则能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扩大知识面、锻炼归纳总结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这些是传统教学中无法做到的。
3.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并不代表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不参与,因为拿出一些时间与学生交流讨论问题往往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一方面能节省学生时间,让学生少走弯路,另一方面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还要注意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平衡,在学习过程中,在各种各样的方面都能达到为学生锻炼某种优秀品质的作用,但是不能为了锻炼某种品质而偏离学习知识的目的,也不能为了学习知识而忽略对优秀品质的培养,因此学生和教师都要注意把握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同时在学生开始课题研究之前,教师应该注意选取难度合适、综合能力性强的课题,避免发生因课题不合适造成学生无法完成任务的情况。
4.结语
加强研究性学习在物理课堂上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因物理公式、概念深奥复杂而不喜欢听的现象。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自身努力达到了解新知识的目的,而且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可以说新知识的收获和综合能力的锻炼是同样重要的两种收获。因此,加强研究性学习在学习中的应用能够缓解物理学习压力,对培养国家所需的全能型人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双成.浅谈“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可行性[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7):25-78.
[2]孙鸿飞.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科技创新小发明[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2,(8):31-45.
【摘要】随着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这一项学习方式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师所争相研究的话题之一,本文就研究性学习提出几点措施及建议,以便于对英语教学提供有效的辅助。
关键词 高中英语;研究;措施
近些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性学习方式已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在推广的时候,怎样能够将这种学习方式的效果发挥到最大,提升教师的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当前很多高中英语教学都在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在教育部最新提出的《高中英语课程》当中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堂不仅仅是要使学生掌握英语技能和英语知识,还要学生能够在学习和使用当中锻炼自己的意志,提高文化素养和发展综合思维能力。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措施应用在高中英语教学当中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有很大好处的。
一、高中英语中使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应遵守的原则
怎样在高中英语教学当中将研究性学习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一直是一些英语教师研究探讨的问题,下面就高中英语中使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应当遵守的三点原则进行简要的介绍:1、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中进行教学的时候都应当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将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这种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原则是因为研究性学习的特殊性所决定的。2、实践和理论相互结合。高中英语教学中使用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从社会生活和自身生活当中确定和选择研究的主题,在研究过程中主动的通过各种渠道汲取感兴趣的英语知识,在学生完全掌握英语知识的时候,学生可以体现和掌握研究问题的措施,还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行培养。这就是研究性学习是将实践作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措施,将这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在高中英语教学课堂中使用,能够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整理理论知识、归纳各种信息和搜集有价值的材料。同时,还能够在实践活动当中对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再次运用,做到理论充分联系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效果。3、合理发挥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英语教师,在对学生教授各种英语知识的时候,面对的不只是一个个体,而是一个有自己独立个性的群体。因此,在使用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教师要让全部的学生都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接受,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在高中英语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进行简单的了解,在教学的时候要将学生的个性特征考虑进去,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还要多关注教学方面的新措施、新方法,充分利用当前高度发展的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更多的教学知识,帮助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平台学习英语知识。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当前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还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如何将研究性学习运用到高中英语教学当中
做好高中英语教学首先就要明确教学任务、找准教学目标,使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之前,首先要找准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方案中的教学方式将所需要传授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例如,在高中英语的一节课程中,主要讲解的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提前预习,在课程之前利用课余时间主动的搜集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常识,并对这些节日进行归纳整理,进行初步的认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适当调整教学方式,深入浅出,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对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对做的好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一些做的不好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认可。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仅能够让学生提前掌握课本知识,便于教师的教学过程,还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对一些课上信息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实现独立自主学习。同时,高中英语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的方式,积极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教学中最大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并且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在推广和使用过程中,虽然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改变传统中教师一味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但并不是让学生完全自由的进行自主学习,如果给学生全部自由的话,那么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应付了事,或者产生不学习的情况。学生在使用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时候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帮助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学习方式,表扬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指出。研究性学习方法还需要教师多和学生开展互动活动,就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开展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让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创新。
三、总结
研究性学习方式虽然对高中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在推广和使用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新的教学模式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其次是学生要接受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去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研究性学习方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能够大幅度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教学效率,在今后的高中英语课堂当中将成为教学方式的主要措施。
参考文献
[1]王艳.浅议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0
[2]肖嵋.浅议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3.01
[3]徐定军.浅议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教学方式[J].才智,2013.22
[4]顾秀兰.浅析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35
高中政治课是中学阶段一门比较特殊而又重要的课程,它不仅要传授政治经济、法律哲学、伦理道德等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承担着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的德育任务。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并从过程中得到体验,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变为主动探究式。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尝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提高。下面结合自己几年来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1.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一般都选择一些需要在政治理论的指导下,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都没有现成的答案,这正是需要学生去探究的,因而它的结果可能是多样的、开放的,而且在探索活动过程中,还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从而给学生提供新的目标、新的主题,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兴趣就会增强,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新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同时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挖掘课题资源的,它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地体验和感受生活,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
2.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增强高中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在收集信息过程中,往往都需要走出校门,通过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生活体验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这个过程正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极好时机。学生与校外人员接触与在校内老师、同学的接触差异很大,他们会遇到许多在校内不会遇到的现象和问题,如何进行成功的交往需要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实验。在这种思考与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交往意识、交际能力得到了增强。
3.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直接体验为基础的。它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自主探究结果。这为学生真正体现教学的主体地位,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条件。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方式,自己决定学习结果的展现形式,而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完善自主选择的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而不是代替学生的选择、探究,因而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往往是若干个学生共同完成的,在选择与探究的过程中有分工,更有合作。这种合作使他们体会到了团体力量的优势,从而更自觉地增强合作。这比学校对学生的团队意识、团队精神的教育与培养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l.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核心环节。我们要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就需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引导、帮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问题情景中,学生面临新的、未知的知识或情景,便会在头脑中产生“问题”,从而引发思考。如在高二哲学《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教学中,讲述了的历史功绩,但其晚年也犯有错误,引出了一个课题:《晚年的政治生活研究》。
2.帮助学生选择课题
对于初涉研究性领域的学生来说,能否选择一个恰当的课题是至关重要的。在课题的选择中,教师应积极引导、热心地帮助。针对高中学生的实际,我在指导学生选择课题时,要求把握以下几个方面:①、课题要具有新颖性。选择的课题一般是没有现成答案的,具有研究的价值。②、课题要具有开放性。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更不能只局限于现学教材的范围。可以是与思想政治课有联系,但又超越思想政治学科的课题。③、课题要具有现实性。课题要联系国际、国内形势或联系当地社会生活实际或学生生活实际。④、课题要具有适应性。要与学生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相适应,不能一味的追求新颖,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水平。
3.指导学生设计方案、开展研究
课题确立之后,还需要设计具体的研究方案,才能确保研究性学习的顺利、有效地开展。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不外乎是“为什么”、“怎样”等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说应包含:①课题提出的原因,研究的目的和预期达到的目标。②、课题研究的方法、步骤。③、课题研究的具体安排,包括人员分工、时间安排等。④、研究结果的结题形式。
三、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1.处理好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学生掌握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为目标的。而研究性学习则以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的。两者各具特点、各有优势。因此两者不能等同也不能替代。但两者也具有密切的联系,课堂教学所形成的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能力为研究性学习奠定基础,研究性学习中所获得的直接经验又促进课堂知识的学习,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因此,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
2.处理好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
学科课堂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能够有效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 研究性学习开展中存在着不少问题, 把研究性学习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 使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 才能真正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本质, 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能适应新时代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课程标准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研究性学习活动有15个必修学分。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定义,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给出的定义是:“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因此,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观。作为学习观,研究性学习主张学生主动地理解、应用、探索、创新知识,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主张以发展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要目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不论是作为一种学习观念还是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具有自主性、问题性、探究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明显特点。研究性学习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 强调知识间的联系, 形成认识结构是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前提, 创新情境促进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的广泛迁移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关健,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重要途径。一般认为地理学科能力包括: 空间想象与图像运用能力、地理信息获信息获取与整合能力, 地理判断、解释、预测与评价能力、地理表述能力等。学科能力的培养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恰巧为学生提供了这一平台。
三、研究性学习设计原则
地理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一是要遵循乡土性原则,为了方便学生对所选题目开展有针对性的探索,学生必须对所选题目的背景知识及关联资料有一定的了解,在选题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来进行;二是要遵循实践性原则,《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地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为学生提供学习直接经验的途径,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要遵循探究性原则,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学习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用地理思维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并由此发现值得去探索和研究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调查、研究、分析身边地理现象的规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
教师在指导学生选题的成部分, 并与各学科逐渐渗透、整合的时候, 一般都会立足于本学科相关内容, 成为学科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就是同一个课题的研究,往往也需要与不同学科教师的协作指导。不同学科课堂教学是研究性学学科教师的指导所采用研究角度的基础和手段一般是不同的,这也是课堂教学的知识延伸的结果。
五、乡土地理中研究性学习资料的开发
地理学科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研究性学习选题时,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列问题, 他们会用自己学过的知识选相应的课题进行研究, 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研究性学习进行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 都不是盲目或随心所欲的。在课题选定之后, 要依托学科理论知识(常常需要跨越学科的界限), 从当地实际情况和研究条件出发, 制定出相关的调查、观测、实验等研究方案。围绕自己提出的论点, 确定调查的次数、地点、人群及内容, 选择实验、观测所需的环境和器材等。通过调查、观测、实验所获得的资料, 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正确的分析、总结才能说明问题。这样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学生能真正从中获得研究、探索的体验,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关键词: 地理研究性学习; 案例; 体会
中图分类号: G6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2-0134-01
研究性学习是《课程计划》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其注重过程、实践,但对于绝大部分高中的学生来说,已经习惯了学校的学习生活,缺乏自主研究的能力和动力,而作为教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也不好把握,这都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带来的一定的困难。本文就以《引镇地区环境状况调查》为例,谈一谈自己对“研究性学习”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一、选题
《引镇地区环境状况调查》这个题目的选择,是在教师引导学生查阅、借鉴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相关课题后,让学生提出了数个课题,题目涉及区域开发、环境保护、人口等方面。多数同学以学习了选修《环境保护》,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并且便于查阅文献资料为由,确定课题为《西安市环境状况调查》。之后通过师生讨论,确定可行性后,将题目确定为《引镇地区环境现状调查》。因为结合学生实际,《西安市环境状况调查》这个题目研究涉及的范围太广,以学生的能力、时间、精力等条件是难以实施的,最终决定修改题目。
《引镇地区环境现状调查》这个题目,是以本校周边环境现状为调查对象,题目小,切入点小,易于高中生实施和研究的深入。参与的学生大多属于引镇地区,因此兴趣高昂,且便于实地调查研究。
二、研究过程
研究过程是极其重要的。学生进行的课题研究注重的就是过程,能够让学生体验过程,学会方法,培养能力,这就达到目的了,至于是否能得出成果,成果是否有价值,已经不重要了。
为确保过程顺利开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制订了的实施方案。而且教师提前到调查地区了解情况,以应对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
《引镇地区环境状况调查》实施方案:
①背景:学校所在地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为了解决问题,追本溯源,将对引镇的环境现状进行调查。
②分工:根据学生的时间、所处区域、特长等方面,将全体参与学生分成是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小组。各小组制订各自的方案,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总的课题。
③方法: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查阅资料。
④时间:2010年10月―12月,以周末和节假日休息时间为主。
⑤成果:调查报告,摄影图片展。
三、结题评价
结题、评价以及成果的展示,是学生此次研究性学习的总结,更是要学生把自己的努力利用各种方式展现出来。此次研究性学习的成果的展示形式有:图片、调查报告以及在课堂上进行成果交流。
图片展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将引镇地区的环境现状展现在大家面前,引起了参观者的深思。在课堂上进行成果交流时,大家很积极踊跃。有的的同学讲述了引镇地区环境问题的具体状况,并且制作了幻灯片,形象直观;有的同学具体讲解了引镇地区的环境污染的现状、造成严重污染的原因及污染源,并且提出了自己对环境污染的一些防治建议;有的同学则主要讲述了引镇地区的生态方面的一些好的做法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还有几位同学带来了自己在调查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因环境污染导致出现变异的实物,更加形象直观的让大家感受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倡议大家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发言的内容基本上都包括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引导学生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这不正是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吗?
四、体会反思
(一)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能评价一个人的能力”。本次地理研究性学习,教师通过创设大量的情境,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了问题。通过此次研究性学习,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②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精心设计了必要的铺垫,让学生在经过自己的努力后克服相应的困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付诸于实践,最终解决了自己提出的问题,培养了能力,学会了方法。
③实践、协作的能力:这次实践活动除了给各小组成员具体分工外,还要求相互协作,做到资源共享。这锻炼了学生们的协作能力。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相比,这次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以实地调查研究为主,这也就要求学生们充分的动口、动手、动眼,亲身体验、动手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较以前学生一心只放在学业上,而对社会的关注因多方原因比较欠缺,从而使得很多学生缺乏大局观,缺少社会责任感。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后,绝大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平日优越的环境相比,社会的复杂,调查的艰辛、冷遇,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磨练。调查得到的触目惊心的结果,使学生深深感到作为希望的一代对社会、对环境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三)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非常灵活、自主。学生可以完全自主的选择自己所要研究的主题,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参与具体的分工,设计自己喜欢的活动方案,可以利用自己意愿展示成果。而这种自由的氛围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提高了学习的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
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需要提前做更多的准备以外,还要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应对更多的不可预见的问题。而且教师什么时候参与、如何参与、参与的程度,因为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差异,教师有时很难把握好这个分寸。所有这些问题,都迫使教师只能不断的学习、探索,提高教师自己的能力,促进专业成长。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作为教师,我已尽量解决好可预见、不可预见的问题,但还有一些问题没能很好地处理,这也说明我们教师仍需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以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国培过程中,人大附中的教师周庆林老先生给出的“研究学习”的定义是:它是针对常规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而提出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自己发展的需要,主动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有兴趣的、力所能及的、有所发展的个性化的学习。一切符合该特征的学习形式都是研究性学习。
下面以新人教版化学教材必修I的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铁和水的反应”为例和大家探讨“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一 学习的自主性
“铁和水的反应”在教材上属于科学探究内容,我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以小组合作研究为主,允许个人独自完成,也可以采取个人研究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小组人数一般不宜少于6人,也不宜过多。我把全班56个学生分成了9个小组,6人组7个,7人组2个,并选出小组长。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0页科学探究,然后给出以下思路:(1)提出什么问题?(2)形成什么假设?(3)如何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提示:需要解决的问题:制水蒸气、反应条件、产物是什么、怎样检验?)(4)交流合作:小组同学交流探究方案,根据设计方案画出装置图。(5)得出什么结论:小组同学围绕同一研究主题,组织讨论、思考、讨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小组的开题报告,每一组都报告自己的研究课题、方案;然后根据大家的意见及建议进行修订,完善方案。
整个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他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兴高采烈的研究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二 学习的创新性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创新性是研究性学习的最高层次,它是人们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组织运用已知的经验与信息,突破常规,发现或创造某种新颖、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
学生确定了“铁和水的反应”这一课题后,开始主动思考,积极进行合作交流,设计出多种可行且有很强创新性的方案。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所表现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很好地实现了由“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质的飞跃。
三 学习的实践性
传统的化学教学由于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缺少自主的时间和空间,难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课题实践中,学生定下题目并提出研究方案,首先写出关于“铁和水的反应”的开题报告,为完成探究的课题,学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进实验室验证、请教老师、生生合作……总之,学生通过多种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实践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科学研究方法,提高了科学素养,增长了学习兴趣。
四 学习的探究性
在“铁和水的反应”这一课题的研究中,学生要经历一个“设疑――析疑――解疑――质疑”的问题探究过程,可以采用个人研究,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点;再通过集体讨论,分享初步研究成果;进行思维碰撞,再进行实验探究;然后完成论文,形成小组的结题报告。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积极探求知识,效果显著。
五 学习的过程性
一、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个问题恰恰又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因此,应该提倡研究性的学习,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习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二、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题原则
研究性课题的选择除必须符合研究性学习的探究性、开放性、实践性和过程性等主要特征,还需符合可行性、可操作性、创造性等三原则。
三、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选择的方向
根据研究性课题的选择原则,结合学科教学的实际及学生的特长、兴趣等因素,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
1.探索性化学实验
探索性化学学生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符合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基本过程,实验一般程序为:
发现和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收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分析、研究、处理资料和数据发现规律、形成结论。
主要选择实验中反常现象、反应机理、最佳反应条件、最佳反应装置、反应产物、最佳反应步骤等作为探索性实验课题。
2.对高中化学重点和难点知识的专项研究
通过对化学重点和难点知识的专项研究,可促进和拓展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达到对重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对难点知识的有效突破。如“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及应用分析”“苯的同系物中苯环和侧链的互相影响”“原电池、电解池电极反应的书写”“FeCI3溶液与Na2S溶液相互反应的产物研究”等。
3.联系实际的现实问题
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蕴涵着大量化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选择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了解化学在人类进步和发展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如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要用到洗涤餐具等,长期使用,是否对人体有害?是否带来环境污染?为此可组织学生开展“常用洗涤剂品种、主要化学成分、去污力和毒性的研究”,学生通过市场调查、查阅相关日用化工资料、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它们的去污力和毒性,使他们认识到洗涤剂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为选购洗涤剂提供了依据。
4.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出现了综合化和整体化的趋势,出现了综合性学科。如化学与生物、材料、环境、能源等众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形成了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综合学科。因此可以选取化学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综合性问题作为化学研究性课题的内容。
四、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其教学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因此,下面提供的教学模式只是一种教学思路,在实际的应用中,要适当的改进和完善。
1.基于学科教学的研究性学习,其教学模式为:
提出课题——设计方案(设计实验)——收集信息(实施实验)——处理信息——应用、创新——成果展示、评价。
2.基于社会实践和调查的研究性学习,其教学模式为:
提出课题——设计方案——开展实践调查——处理信息——成果展示、评价。
五、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1.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学的需要出发,坚持面向现实,围绕教学重点、社会热点、突出事例,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对某一问题、现象的深入研究来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本文是本人在指导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实验应用中得出的的一点体会:
首先,弄清化学实验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化学实验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活动过程。化学实验是学生化学学习中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化学实验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具有获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化学实验的功能和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必然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二、化学实验作为研究性学习途径的教学策略
在化学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研究性学习,要充分挖掘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发挥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验证假设或猜想等环节中的作用,研究开发研究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研究性学习的根本转变。
第二、化学实验与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
通过化学实验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必须依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来确定研究课题,特别是依据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来选择适当的研究课题。根据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体会,在服从课题研究的原则基础上,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选择课题。
一、结合化学教学选择研究课题。当今课改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当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Fe2+和Fe3+的转化,可以改进为探索性实验:根据现有实验条件,如何实现Fe2+和Fe3+的转化?让学生首先设计实验方案,其次交流设计思想,筛选确定最佳方案,最后实施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这种探索过程比空洞的讲授更能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感官主动参与信息加工、构建知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开发。
二、结合日常生活选择研究课题。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无处不在,我们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开始思考,提出问题,并筛选确定研究课题,然后让学生收集资料、研究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自主探讨、自主学习,极大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探讨铁生锈的原因,一方面学生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铁件,又设计了锈蚀的不同条件开展实验,另一方面学生又到工厂、商店、居民区、农村……开展实地调查,学生对铁生锈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及预防生锈的措施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写出了较高质量的化学小论文。
三、结合当地生产实践选择研究课题。我们结合当地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课外活动及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创新。譬如围绕水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从我县水的资源、利用、水患、污染、监测、防治等方面去思考,学生积极性高,提出了许多问题,他们调查排污口,参观自来水厂,监测水的pH值及重金属离子、苯酚等含量,并请来环保局人员共同分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结合化学课外活动选择研究课题。利用化学课外小实验、趣味化学实验、化学小魔术等积极探讨化学实验的设计方案,研究化学实验的现象、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记录、实验分析和实验报告。如自制汽水的原理与方法、热水瓶(锅炉)中水垢成分的分析、相片冲洗原理的探索等等。
第三、研究性学习在化学实验应用:
1.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提出实验目的 ,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然后师生共同逐个讨论 ,寻找多种方案或确定最佳方案。例如 ,在学习实验室制乙烯这一内容时,先说明乙烯中会混有SO2和CO2气体。让学生设计实验 ,证明它们的存在。结果学生都知道应先将气体通过装有品红溶液的洗气瓶 ,看到品红褪色,证明有SO2气体。但在接下来的检验CO2存在的操作中 ,意见出现了分歧 ,学生提出了如下方案 :①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②将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NaHCO3溶液的洗气瓶后 ,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浑浊 ;③将气体通过装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中 ,溶液褪色,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 ;④将气体通过装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中 ,溶液不褪色 ,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 ;⑤将气体再一次通过装有品红溶液的洗气瓶中 ,品红不褪色 ,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然后师生讨论 :方案①和③没有将可能未与品红溶液反应完全的SO2带入澄清石水中 ,方案不合理 ;方案②虽完全除去了SO2气体,但SO2与NaHCO3溶液反应会产生CO2气体 ,显然也不合理 ;方案④和⑤既能完全除去SO2气体 ,也不会减少或生成CO2气体 ,且现象明显,上述两个方案都合理。
2.改进实验装置
教材上有些实验装置复杂、实验费时费药 ,有些实验现象不够明显 ,还有些实验环境污染严重等等 ,教师可带领学生对这些实验进行改进。如酚醛树脂制取实验以后,试管难以洗净 ,每次实验只得更换试管 ,改进后我们用医用废磷霉素小瓶替代试管进行实验 ,不但节省了大量的试管 ,而且药品用量比原来少了许多。
3.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实验的影响
学生做了在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实验后 ,让他们将上述实验操作顺序颠倒 ,观察现象 ,并进行解释。再如用较纯净的锌粒与稀硫反应速度较慢,当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 ,反应速度大大加快 ,可让学生探索原理。
4.开展家庭小实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