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预案防范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410-01
手术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部门,集急、危、重症患者于一体。因此,手术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从患者进手术室到手术结束,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逐步加强,护理相关的医疗纠纷逐年上升,对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为此,手术室安全管理必须从以下多个方面抓好、抓实。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1 制度保障、完善
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1.1 环境管理
手术室的建筑布局应当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原则。手术室应设在医院内便于接送手术患者的区域,宜临近重症医学科、临床手术科室、病理科、输血科(血库)、消毒供应中心等部门,周围环境安静、清洁,医院应当设立急诊手术患者绿色通道。
1.2 安全核对制度
术前依据手术通知单和患者的病历,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并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手术安全核对表》。六查:接患者之前(手术室工人与病房护士查对)、病人进入手术间之前(巡回护士查对)、病人进入手术间之后(麻醉医生查对)、麻醉之前(手术医生查对)、消毒皮肤之前、执刀时查(共同核对)。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四到位即:急救药品、物品、仪器、设备是否到位、性能完好,呈备用状态。
1.3 清点制度
术中三人三数制度,即主刀、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前后共同清点台上纱布、缝针、刀片及手术器械等用物,并做好记录。三不交接制度:洗手护士手术未结束前不交接,巡回护士敷料、器械未点清不交接、值班护士物品短缺不交接。
1.4 标本管理制度
手术室应当建立标本管理制度。医务人员应遵医嘱正确留取检查标本,必要时执行交班,规范标本的保存、登记、送检等流程,有效防止标本丢失、差错。
1.5 各手术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
有健全的手术室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和标准;护理记录书写内容,关健时间与医疗文件须一致;承担护理文件书写的护士须具备护士执业资格。
1.6 围手术期探访制度
护士能够全面落实术前评估及术后服务制度,做好相关记录。并应当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密切合作。以患者为中心,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1.7 消毒灭菌管理
手术室对消毒灭菌的要求是极为严格的,各种器械、物品应定期消毒灭菌;连台手术时先安排无菌手术,连台手术之间做好手术间的清洁消毒工作。手术器械按要求进行消毒灭菌,尽量采用高压蒸气方法灭菌。消毒物品应定点按类分放。灭菌物品和未灭菌物品必须严格分开放置在不同的房间内,以免混放发生医疗事故。无菌物品应注明有效期。一次性医用物品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包装不得破损。
1.8 器械敷料管理
手术器械应有专人管理,定期保养,器械表面保持光洁无锈,一般不得外借。手术室应备齐手术所需要的敷料,每日定期检查无菌敷料间各种手术敷料是否齐全,及时补充,使用时先启用有效期近的。保持无菌敷料干燥不潮湿。
1.9 手术人员规则、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各应急预案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及考勤制度、奖罚措施等制度均做到有章可循。
2 防范措施
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但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制度是在临床正反两方面的科学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完善。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章可循,造成潜在的护理隐患。因此,还须做好各项防范措施以提高业务技能,确保护理质量。
2.1 重视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
临床实践表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着直接联系,是维护安全护理最重要的基础。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紧迫性、工作环节多、操作多、交接多、综合性技术性强、时间连续性强等特点,因此,只有通过有计划地开展业务培训,手术室护士才能不断地更新知识,及时掌握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才能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镇定自若,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只有通过有层次、多形式地学习法律法规及各种安全制度,手术室护士才能遵守护理规章制度和各种护理操作常规,才能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只有通过系统地进行素质教育,手术室护士才能不断强化高度职业责任感和慎独精神,才能理解担当护理工作的繁琐复杂,才能做到不论有人无人,都自觉地把职业感融入到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2.2 营造一个安静、严谨的手术环境
手术室工作是一项细致的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工作,思想集中是手术安全的关键。制定并实施消除或减弱噪声源,如对科室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普查、检修,吸引器不用时及时关闭,麻醉监测信号统一调至不影响或不分散手术人员注意力的水平等。同时提倡进手术室关闭手机,这样做一方面避免医生手术操作时分心失误,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强患者的安全感,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
2.3 定期组织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手术室的仪器设备多,如心电监护仪、高频电刀、C型臂、多功能电钻、各种腔镜、微量泵等,学习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对新开展的手术,必须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做好笔记,减少术中忙、乱、慌现象。
2.4 预防并发症
术中患者的摆放,如姿势不当、受压时间过久,易引起褥疮、神经损伤;使用高频电刀时,注意电极板位置是否牢固,防止电灼伤;急症休克患者和老年患者,术毕注意保暖,预防肺部感染。
随着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医疗纠纷、差错事故处理已进入到法律轨道,人们更多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正当权益。我们从事特殊的职业必须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工作中严格遵循护理法规,强化自身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能。
关键词:城市规划 安全意识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当前,我国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社会财富和产业活动高度聚集。人口、财富和产业活动的集中是城市发展的优势和动力,但也为城市安全留下隐患,增加了城市发展的风险和危机。
一、城市规划与公共安全
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安全事故高频率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越是在城市快速发展时期,越要看到城市规划工作者的责任,越要强调城市规划的重要性;要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就要建立综合灾害概念;切实加强城市规划对城市安全的综合协调作用,就必须大力加强这方面立法、国家规范和标准的制定,以及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二、城市规划的防灾措施
1规范城市防灾救灾体制
建立统一指挥机构
机构设置是政府体制问题,不是城市规划的研究范围,但城市总体规划可就如何提高城市防灾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议。城市宜规划建设常设的、统一的城市防灾救灾指挥中心,办公地址最好与城市行政中心(政府)在一起。
编制防灾救灾规划
城市防灾救灾管理部门应与城市规划部门共同编制城市防灾救灾规划,要对城市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分析和预测,探素有效的城市防灾救灾管理模式,对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提出建议,提出城市避灾、防灾、减灾工作方案,提出城市防灾工程建设规划,提出城市救灾物资储备计划,提出城市防灾救灾应急预案。
建立灾害预警系统
建立完善的城市灾害预警系统,尽早发现、预防灾害,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积极转移人员和财产,是减小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城市规划要配合和服务城市灾害预警系统建设,给气象观测站、水文观测站、消防站(含瞭望塔)、地震观测站、动植物检验检疫中心等灾害预警设施规划并预留合适的场地。
建立专业救援队伍
建立一支训练有素、业务精、作风过硬的专业救援队伍是抗灾救灾工作成功的关键。专业救援队伍必须实行军事化的管理,要有专门的办公场所,要配备足够的专业人才、人力和救灾工具,要有专门的训练场地,要有专门的交通和通讯设备。
建立救灾物资储备
城市人口和财产高度聚集,一旦发生灾害,需要大量的救灾物资进行补给。为此应建立救灾物资储备,通过地上和地下的各类仓库储备水、粮食、燃料、衣物、药品和医疗设备等战略物质。特别是在可能发生战争前,更要加强战略物质储备,并应以地下仓库形式为主进行储备。
2城市规划避灾措施
科学选址
新建城市的选址和现有城市发展方向选择应综合考虑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条件。城市建设要避开洪水淹没区、软弱地基区、沉陷区、采空区、地质断裂带和泥石流、滑坡、山洪、崩塌等地质灾害可能发生地带,以免遭受洪灾和地质灾害。城市建设要有充足的水源供给,以免引发水荒。城市建设要避开静风频率过高的地区,以免加重大气污染程度。
危险工业要隔离布置
生产易燃、易爆和有毒产品的工业的选址,首先考虑的是安全距离,要防止燃烧、爆炸和泄漏给周边地区带来危害,因此宜隔离布置。其次要避开城市水源地,以免污染水源。再次要避开河流上游和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以免加快灾害的传播和扩散。
危险仓储要离开中心
油料、液化气、雷管、炸药、弹药、剧毒物品等危险品仓库,因易燃、易爆、有毒或杀伤力,容易引发灾害,均应远离城市中心;要避开河流上游和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以免加快灾害的传播和扩散。另外,危险品不能混杂储存,以免引发混合型灾害,加大防灾救灾工作难度。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应尽可能将危险品仓库设置在地下。
隐患设施要远离中心
一些城市设施对城市正常运行起着重要作用,但其本身又存在安全隐患,必须与城市集中建设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核电站可能发生核泄漏,航空港产生高强度噪声,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散发细菌和病毒,均应与城市集中建设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要避开河流上游和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3城市规划防灾措施
建设防灾工程,提高防灾能力
针对城市可能发生的各类灾害,建设相应的防灾工程,提高防灾能力,这是城市防灾规划的核心和重点。为防治火灾,要合理规划建设消防站、消防水池、消防码头、公共消火栓等。为防治洪灾,要合理规划建设截洪沟、排洪渠、防洪闸、蓄洪池、排涝泵站、防洪大堤等。为应对现代战争中的空袭和核武器,要积极建设地下人防工程,并建设地下指挥中心。
建筑工程建设,强化防灾性能
建筑工程防灾主要是防地震、防火、防雷电。建筑防地震要按城市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计和建设。建筑防火主要是按防火规范要求控制防火间距,设置消防通道、消防设施,并使用合适的防火材料。建筑防雷电主要是按防雷规范配套建设防雷工程。
工程管线综合,保持科学合理间距
工程管线如同城市的血管和神经,数量巨大,必须合理进行综合布局。一些工程管线如果建设和保护不好,本身会导致灾害发生,如输水管、给水管、高压电线(缆)、燃气管等,必须与建筑和其它管线保持合适的距离。一些工程管线对环境有特殊要求,布局时必须考虑其特点,如广播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网络线等必须避开磁场、静电和高压电线(缆)等。
减少环境破坏,降低灾害发生
城市中的许多灾害是由于城市建设破坏生态环境而造成的,如植被破坏和大挖大填导致水土流失、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灾害。为此,城市规划与设计应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充分利用现状,杜绝、减少对城市周边自然环境的破坏。
4城市规划减灾措施
控制建筑密度,降低损失程度
建筑密度越高,人口和财产必然越集中,一旦发生灾害,遭受损失必然相应增大,为此应合理控制建筑密度。另外,降低建筑密度,增加城市绿地和广场,发生灾害时有利于疏散和安置受灾人员,有利于施展救援工作。
设置隔离地带,防止灾害扩散
控制灾害传播范围和减弱灾害的传播速度是减小灾害损失的有效办法。对于必需设置在城市集中建设区但又可能引发灾害的城市设施,必须合理设置安全隔离地带,如变电站、加油站、高压输电线、垃圾中转站等。对于受环境影响可能诱发灾害的设施,也要合理设置隔离地带,城市水厂、高位水池等。
确保交通畅通,提高救灾速度
灾害发生后,为了减少灾害损失,就要及时救灾,而交通和通信是最为重要的条件。为确保交通和通信畅通,城市对外联系的主要出入口不应少于三个,城市组团之间的联系通道不应少于两条,城市对外联系的通信线路不应少于两条。城市内部道路应形成网络,并有足够的宽度,以提高通达性。要设置危险品运输专线,避免穿越城市中心区。城市隧道、桥梁等咽喉部位要重点保护。
提高备用能力,应对紧急状态
为保证城市在遭遇灾害时能维持基本的运转,应建立备用的城市基础设施,以备紧急状态时启用。如城市的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系统均不宜少于2 套,即使一套出现故障,也能维持城市基本运转。城市河流、湖泊、池塘、水井等要尽可能保护和利用,作为备紧急状态时的临时水源。
结束语
城市规划要根据城市灾害的致灾因素和产生先后的不同特点,突出城市安全意识,合理采取相应的“避灾、防灾、减灾”措施和“测、报、防、抗、救、援”手段,尽最大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正常运行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 锋浅谈城市规划及其防灾措施[J].民营科技.2008(12)
[2]闫永庆 城市规划与城市灾害的有效防治探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04)
关键词: 风险管理防范机制管理措施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U23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地铁具有运量大、快速准时、污染少等优点,现阶段已经成为全球各大都市的交通命脉。但是,由于地铁施工过程具有复杂性、隐蔽性以及不确定性等原因,地铁工程建设风险较大,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近年来,上海地铁4号线、北京地铁5号线等地铁灾难事故频发,更是引起了人们对风险因素的重视。
一、 实施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一) 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
近年来,国内外地铁工程不断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实施风险管理,对工程全寿命周期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详细的识别、评估,对发生频率高或造成损失大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能有效减少工程事故发生。(北京地铁案例改为杭州地铁事故案例)
二) 投融资模式多元化的客观要求
对投资者来说,他们最关注的问题往往就是投资是否存在很大的风险以及是否会得到较大的收益。众所周知,地铁投资巨大。目前,我国地铁的投融资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主要包括政府主导的负债投融资模式、市场化投融资模式以及发行证券等。因而,对地铁项目实施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确保投资收益最大化,是地铁项目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三) 实施风险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
现阶段,我国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项目管理单位风险经验欠缺现象较为严重。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保险公司已经建立了严格的核保核赔制度,在承保之前会进行风险评估,出险之后会进行查勘、理赔,积累了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对此,为了尽可能降低风险以及财产等方面的损失,地铁土建工程应该从醒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开始投保,保险人会凭借积累的风险知识及管理经验,会同专业人士一起迅速识别工程中的风险因素,并根据风险水平制定风险自留、控制、转移等合理的管理策略,从而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损失程度,最大化的确保工程质量。
二、 地铁土建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我国政府以及施工建设主体都对地铁安全风险管理引起了足够重视。(2011年9月12日政府了《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对于我国地铁安全风险管理向着科学化、标准化以及程序化的方向发展起着指导和促进作用。深圳地铁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并编制了《深圳市地下铁道建设管理暂行规定》、《深圳市标准《轨道交通工程周边环境调查导则》等。可以说,现阶段我国在地铁安全管理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一) 缺乏整体风险管理策划
地铁工程线路长、标段多、项目参与方众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个子系统之间难免存在矛盾,而且,业主、供应商、施工单位、监理及监测单位等在项目规划、设计以及施工整个过程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是整个工程的风险管理工作变得尤为复杂。正是因为如此,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在正式施工之前制定出一个科学、系统、全面的风险管理策划方案,确保对项目全过程的有效控制和管理。然而,现阶段,我国地铁建设单位在这一方面缺乏整体策划,导致工程安全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秩序不清晰,一直各个分系统的责任处于失控状态。而且,由于缺乏前瞻性,往往导致后期管理错乱,有效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在施工阶段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二) 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不够完善
现阶段,我国地铁工程项目的安全风险管理规范以及标准等还不够完善,有的规定甚至已经落后与时展的要求,对实际工程管理已经毫无指导意义。因而,建立完善的、系统的、全面的、具有针对性的技术规范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 信息化管理平台相对落后
现阶段,大部分城市地铁施工都不同程度的采用了信息平台辅助管理,但是许多工程项目技术水平还不够先进,仅仅停留在地铁监测信息平台以及远程监控系统的开发和使用上,系统功能较为简单,与高端的复杂应用系统相比,在数据分析功能等方面相对较为低级。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已经迫在眉睫。
四) 管理队伍人才匮乏
总的来说,我国地铁项目建设期比相对较晚,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实践经验丰富、能够合理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高尖端人才尤为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地铁安全风险管理的发展。如今,由于设计人员经验的不足、施工人员的麻痹大意或是操作不当、监测人员检测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由此可见,提升现有人员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
三、 地铁土建工程全过程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做好地铁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必须要对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的全过程加强安全管理。在规划设计阶段要对区域地质进行科学评估,还要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和评估、线路比选,另外,施工安全检验和监测计划评估也不能忽略。在施工阶段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制定好事故预测与防范措施,并且要安排好邻近建筑物保护、工程保险与索赔等制度。另外,在地铁运营阶段也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设定地铁运营的安全管理目标。要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安全管理规程以及应急救援预案。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加大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四、 关于加强地铁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 科学制定风险管理全程策划
在地铁项目立项以后、建施工之前,要以地铁施工的全过程为对象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施工方案,明确总体目标、工作实施目标、阶段性目标以及安全方针,并对安全责任和只能进行合理规划,建立完善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
二) 完善技术标准,加快法制建设
要认真总结国内外地铁建设和运营的安全管理工作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和完善地方法规,明确地铁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运营等各个单位的安全职责。另外,还要对乘客行为进行规范,保护地铁安全设施,尽可能确保地铁的运营安全。总而言之,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地铁建设、运营等安全管理地方标准,并加强对安全管理技术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杜绝安全事故隐患。
三) 把知识管理与项目管理二者有机结合
针对我国地铁安全管理专业人才匮乏的现状,必须要通过大力培养人才进行知识的积累,完善相关的地方技术规范,克服我国专业人员素质缺乏一级储备不足的问题,为今后地铁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提供有力的保证。
四) 预防为主,提高防范意识
减少地铁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重在预防,对此,必须要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重点抓落实,按制度办事,确保在实际操作中符合规定程序和相关的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变事后处理为预先防治,变事故管理为隐患管理,对生产管理全过程实行预防、检查、监督,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结语:
总而言之,地铁安全事关国家财产安全以及人身安全,地铁建设者有责任和义务加强各个环节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要坚持以防为主,做好地铁工程全过程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完善技术标准,加快法制建设,不断提高我国地铁建设和营运安全水平,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营运安全。
参考文献:
[1]钱七虎,戎晓力;中国地下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问题及相关建议;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4)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3-0394-02 中图分类号:R 459.704.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3.06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保健意识及对医疗护理的需求日益增长,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护理所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1],由于重症ICU是危重患者集中监护治疗的场所,是医疗风险最高的科室。因此,有效地避免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患纠纷,加强护理安全是ICU护理人员关注的问题。我院综合ICU近年来在护理安全与风险防范措施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有效地保证了护理安全。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择2004年10月~2010年5月我院综合ICU具有现存和潜在护理安全隐患的重症病人200例,男115例,女85例,年龄12~75岁,平均年龄39岁。病种有重型颅脑外伤85例,重症胰腺炎35例,ARDS 22例,MODS 20例,COPD 18例,其他20例。
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10年5月我院综合ICU的所有患者病历资料,总结重症病人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情况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
结果
结果表明重症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最高的为意外拔管,其次是褥疮,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率(见表1)。
讨论
1.重症病人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 由于ICU护理对象大多数为重症患者,各类大手术后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及其他科病情变化快,危及生命而转入的重症患者。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除了患者自身疾病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外,同时也存在其他危险因素。本调查结果显示,重症病人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情况(顺位)依次为:意外拔管30例(15%),褥疮15例(7.5%),坠床10例(5.0%),医院感染8例(4%),烫伤5例(2.5%),心理性危险因素5例(2.5%)。究其原因:①ICU因其特定的治疗环境,患者无家属陪护,当患者处于浅昏迷躁动期时,由于约束不充分,以及护理人员欠缺主动预见风险的意识,不认真监护,导致发生不良后果。②ICU患者因病情危重需要置多条导管,如气管插管、胃管、中心静脉置管、尿管等来配合治疗需要,当镇静不妥当,导致患者意识模糊,感觉不舒服,躁动不安,导管固定不牢,缺乏有效约束等极易造成患者自行拔管(非计划拔管)。客观分析,我院ICU护士编制不足,护士和床位之比低于卫生部规定的1∶2.5,护士超负荷工作,过度疲劳,护理质量无法保证,加上年轻护士经验不足,对可能发生的护理问题缺乏预见性,以致病人发生意外拔管。③ICU病房内环境相对封闭,医疗仪器消毒不彻底,医务人员手卫生不严格,各种侵入性操作,耐药菌株的增加等,都会发生医院感染,结合我科存在实际问题,在相关重症ICU护理中,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但由于程序复杂,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无法完全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如管理执行力不强,容易造成病人获得医院感染。④ICU病房内各种医疗仪器及特殊治疗护理较多,当清醒病人面对陌生的环境和设施,如各种仪器的运转和报警声;自身疾病觉得不适;同病房其他患者的抢救过程或面对其他患者死亡的恶性刺激,使患者极易产生孤独、焦虑甚至恐惧的感觉;年轻护士较多,未经过系统的ICU专科知识培训,护士长也未加强培训及安全意识教育,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护患非语言沟通技巧等而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①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良好医德,树立服务观念。在进行重症ICU护理过程中,应该端正工作态度,从患者的切身需要考虑,增强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精神,以患者为中心开展工作,培养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沟通和交流。
②强化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提高技能水平,增强护理能力。护理人员要不断接触新的知识和学习新的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能力;熟练掌握ICU专科知识,掌握病人病情,对有潜在安全隐患的病人要做到心中有数,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和处理,并充分与家属沟通,以预防和杜绝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③加强安全管理,护理安全是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也是专科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安全管理制度,ICU消毒隔离制度,ICU工作制度及探视制度,仪器使用保管制度等。强化安全意识,做到时时讲安全,处处抓安全。
④制定年轻护士业务培训计划,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对科内易发生差错事故人员从严要求,强化教育,力求规范。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2]。
⑤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定期每月或每季度学习感控知识,护士长或科感控小组负责培训。加强重视手卫生,杜绝医院感染发生。
⑥加强重病人心理护理,重视基础护理,杜绝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而护理安全又是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ICU是医院危重病人最集中的治疗单位,也是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核心部分,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防止发生护理缺陷,就要注重护士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建立完整的ICU护理工作制度。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每个工作环节上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就能将事故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3]。
参考文献
[1]夏玉莲.精神科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的探讨[J].现代临床护理,2009,8(11):45-46.
[2]范文英.ICU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0):4808.
[3]吴国芳. ICU护理安全探讨与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2):1448.
【摘要】目的:探讨和减少神经外科病房所存在的护理风险事件。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到2009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入院的病患护理风险事件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落实各项风险管理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结论:加强与患者沟通、护理风险教育并落实好风险管理预案,规范护理人员的责任、法律等意识,才能充分的发挥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以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做到让患者满意。
【关键词】神经外科 护理风险 分析与防范
神经外科患者病情重、变化快,护理过程中常伴有非计划拔管、压疮、坠床等不安全事件。在疑难危重病人的临床护理中,护理风险明显高于普通病人[2]。其复杂性、未知性,使护理人员心理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风险也存在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临床护理风险容易发生。现将我院2008年5月到2010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入院的病患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情况如表1,护理风险事件总数为55例,其中非计划拔管21例,压疮13例,意外事件11例,沟通与服务问题在于10例,详情见如表2。
2 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因素及分析
2.1 非计划性拔管: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大多需要施行各种管道引流,且伴有意识障碍(如昏迷、烦躁等)症状,留置管道会引起病人不适, 急性期患者意识变化快,治疗上不主张过多使用镇静剂及约束肢体活动, 易发生病人自行拔管;或因患者改变、剧烈咳嗽、管道使用时间较长、引流管缺乏明显刻度标识等因素均可导致管道脱出或全部脱落、阻塞甚至夹闭、引流过多等 ,引起气道损伤、加重并发症等,处理不当,易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2.2 压疮:由于神经外科病人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预防出血量增加,病危患者则限制翻身次数。或长期瘫痪患者,易伴低蛋白血症,使其皮肤抵抗力下降。护理过程中,交接班时观察评估不仔细, 反馈不及时,种种情况易导致压疮的发生。
2.3 意外事件:神经外科病人方面或因年老体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肢体神经末端感觉障碍或易烦躁或意识不清,癫痫发作等原因;加之卫生间、走廊地面有时拖地后湿滑,未立提示牌;护理人员对约束带、床栏未固定或不牢;患者及家属使用热水袋不当等等种种原因,均可导致坠床、摔伤、及烫伤意外情况的发生。
2.4 沟通服务与护理配置问题:神经外科病人病情较重变化快,护士难与其正常沟通,也因此忽略了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述。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大及临床工作量大,节假日与中午、夜班值班人员少;临床护士趋向年轻化, 护理知识不扎实,经验不足;又缺乏风险、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1];未认真执行护理核心制度,简化操作规程;与患者及家属问及病情时解释简单,态度不好;加之患者及家属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并寄托了希望,却得不到相应的回馈,则易产生护理矛盾纠纷及安全隐患。
3 神经外科护理风险防范
3.1 制定并落实好护理风险预案管理:对护士应加强风险意识教育, 结合本科室工作特点,,制定并完善各项护理制度,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是做好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前提。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建立非计划拔管,压疮,意外事件上报制度,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及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积极找出缺陷,提出整改措施;定期检查其落实情况,强化监管力度及重要环节、时段的管理,并结合住院病人病史、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评估和识别病人可能存在的风险;按护理级别巡视;交班时应床头交班;以加强预防。
对新入院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对带管病人的精神意识方面进行评估, 烦躁意识障碍患者,采用约束带,防止病人自行抓拔,或遵医嘱使用镇静剂;意识清楚患者,则耐心向其解释引流管道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治疗、护理操作完成时应检查管道的固定情况;定时或交接班时检查管道部位、长度、深度、是否通畅等。还应注意新老护士搭配及能力的互补,在非计划性拔管高风险时期中午及晚上和躁动患者较多时段增加护理人员以应对[2]。对长期卧床或有压疮危险发生的病人进行压疮评估,填写报表,,建立翻身卡并保持床单干净整洁,交班时检查皮肤状况并加强营养支持预防。对已有压疮患者及时处理疮面,定期查看疮面情况并填写压疮表上报,严重时则申请护理会诊以促进早日愈合。对有坠床及摔伤风险的病人, 加强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安排带床栏的病床,年老体虚弱患者下床时家属务必在床旁守护,先坐稳,稍待片刻再下;入厕时予以搀扶,在走廊和卫生间湿滑处安装扶手、呼叫系统、防滑警示牌等,预防意外情况的发生。
3.2 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培训:加强护理专业知识学习,使护士熟悉意外发生后的临床表现和常见风险。如患者有躁动、剧烈咳嗽、意识改变等异常情况时应先检查管道有无闭塞及脱出,作为常规处理方法。规范护理操作,翻身时应有两人合力,动作稳实,操作后再常规检查管道是否放置妥当及压疮疮面情况,
3.3 加强与患者沟通:护士应提高语言沟通能力并多与患者沟通, 倾听患者讲诉,尽量取得患者合作, 包容及理解患者的过激行为[3],对意识障碍及失语患者,给予治疗性的触摸、按摩或笔写、图画等形式交流,在床旁陪伴患者, 以此缩短与患者间的心理差距,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理的基础[4],是非常有利于患者早日苏醒及康复的[5];严禁发生以不良言语伤害患者及家属的情况出现。
通过加强与患者沟通、护理风险教育和培训、落实好风险管理预案,不断识别、评估和消除护理潜在的风险。近1年来,我院神经外科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2.5%,患者满意度良好。规范护理人员的责任、法律等意识,工作能力得到增强,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很好的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才能让患者满意。
参考文献
[1] 郑凤君,符杏清,黄芳,等.85起护理缺陷发生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护理与康复,2006,5(3):223-225.
[2] 步惠琴,王黎梅.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防止非计划性拔管[J].护理与康复,2007,6(2):1332135.
[3] 吴文珠,陈月珍.手部肌腱损伤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诊,2005,14(6):599.
[4] 李冬云,余咏梅提高护患沟通的能力降低护理风险[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2):88
关健词:网络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措施
信息既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财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保护重要信息的安全,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有资料表明,目前在互联网上大约有将近20%以上的用户曾经遭受过黑客的困扰。尽管黑客如此猖獗,但网络安全问题至今仍没有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更多的用户认为网络安全问题离自己尚远,这一点从大约有40%以上的用户特别是局域网用户没有安装防火墙(Firewall)便可以窥见一斑。特别从最近发作的几起网络病毒对网络系统及网络安全所造成的危害来看,网络的安全隐患十分严重,不得不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本文就网络安全与防范措施谈点看法。
网络既是信息共享的场所,同时也是信息安全隐患最突出的场所
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尤其自Internet得到普遍应用以来,信息系统的安全已涉及到国家主权等许多重大问题。据统计,在所发生的事件中,有32%的事件系内部黑客所为。另外,据美国国家电脑安全协会(NCSA)的调查表明,近期在各企业的病毒感染案例中,有近一半来自网络中的电子邮件。
目前,我国大多数机关、院校都在其内部建立了Intranet,并通过电子邮件、网关和防火墙与全世界的Internet相联。入网内部的文件很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这些带毒的文件被执行后,整个的网络很快也会受到株连,从而导致数据丢失,甚至造成网络瘫痪。最近出现的Redcode和nimda两种病毒其传播速度之快和传播范围之广,出乎网络界从业人员的意料,所造成的危害令人十分震惊,大部分系统受到及其严重的干扰,影响到教学和训练的正常进行。
在因特网上,电脑黑客的破坏力非常大:轻则窜入内部网内非法浏览资料;重则破坏、篡改在因特网上存放的软件与机密文件。他们刺探商业情报,盗取巨额资金,破坏通信指挥,盗窃军事机密。因此,你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或传送文件时,应特别注意是否有电脑黑客正躲在暗处悄悄作策。
黑客技能主要有:破解密码和口令字,制造并传播计算机病毒,制造逻辑炸弹,突破网络防火墙,使用记录设施窃取显示器向外辐射的无线电波信息,等等。在Internet上黑客使用的工具很多,目前已发现BO(BACKORIFICE)、NETBUS、NETSPY、BACKDOOR等十几种黑客程序。如Rootkin软件就具有特洛伊木马、网络敏感、轨迹跟踪的功能。
黑客的攻击手法主要包括:猎取访问线路,猎取口令,强行闯入,清理磁盘,改变与建立UAF(用户授权文件)记录,窃取额外特权,引入"特洛伊木马"软件来掩盖其真实企图,引入命令过程或"蠕虫"程序把自己寄生在特权用户上,使用一个接点作为网关()连到其他节点上,通过隐蔽信道突破网络防火墙进行非法活动等。
黑客在网络上经常采用的攻击手法是:利用UNIX操作系统提供的Telnetdaemon、FTPdaemon、Remoteexecdaemon等缺省帐户进行攻击;用命令Finger与Rusers收集的信息不断提高自己的攻击能力;利用Sendmail;采用Debug、Wizard、Pipe、假名进行攻击;利用FTP采用无口令访问进行攻击;利用NFS进行攻击;通过WindowsNT的135端口进行攻击;及利用XWindows进行攻击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计算机已经应用到各个行业中,并且越来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更重要的是关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可以说计算机技术的核心内容就是信息技术,而当今时代也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定义
信息安全的定义是一个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的概念,总体来讲,信息安全是指信息本身在传送与储存时的完整而不受干扰。最基本的信息安全就是信息的保密性,在传递过程中不受到来自外界的窃取,这一点,从很早时起就已经有所体现,从古到今,有多种保护信息不被窃取的方式,这包括最早的对信息的封存,到后来的对信息本身的加密。人们通过越来越复杂的密码技术来确保信息在被非送达人读取后依旧不能破解,从而实现信息安全。这也是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中常用到的方式。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还包括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信息的完整性就是指信息在送达后,接受人能够完整的读取信息中所包含的所有内容,这一点在传统信息的传送介质上较难实现,常常会因为自然条件的干扰破坏而不能完整读取。网络技术虽然能够避免大部分外界的环境干扰,但对于信息威胁严重的今天,信息的完整性仍然需要加大保护力度。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相似,它是指信息在送达后能够如实的反应信息的原貌,而不会在传递过程中发生信息的替换或信息的重组,从而使收信人难以理解或误解。这在网络环境中与信息的完整性一样至关重要,真实而完整的信息对于网络信息的安全是一项基本要求。
网络信息安全还包括另一项重要因素,那就是信息的可用性,这一点对于网络信息安全来讲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在人们收集和传递信息之后,对信息的处理是信息为人所用,是信息的体现价值的基础。因此信息的可用性对于信息而言是基础而又必须的。除此之外,信息的可控性也是信息的一项重要因素。对于信息的控制也是网络信息安全需要确保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
2 当前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胁
2.1 计算机硬件自身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革新,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业已经走上一条快速发展的高速路,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计算机硬件在许多时候依旧是难以对网络信息安全实现保证。随着计算机硬件的老化和损坏,许多信息在计算机的存储和传递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很容易造成信息的丢失和错乱,造成读取困难。除此之外,电子产品在制造时也有着许多本身难以改变的缺点和不足,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对于电的依赖。当电力中断或电力不足时,对信息的处理方面就显得十分不可靠,很容易发生因为电力问题而造成的信息的安全威胁。而外界环境如电磁污染等都会对计算机的运行造成影响。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计算机自身容错性的分析,一个优异的容错性可以大幅提高信息的安全性,而相反容错性也会使得计算机在使用上对自身信息造成错误处理,影响信息安全。
2.2 组织管理上的不健全
在我国,信息安全的保证主要是通过各个单位自身的技术人员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对一些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进行排除。这种维护方式无论在效率上还是在成本上都远远不如集中有效专门化的管理方式,这也就为信息安全埋下隐患。此外,许多组织机构未能采取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手段,未能有效使用一些如防毒卡,身份验证卡,防火墙等防护信息安全的方式和方法。对于信息安全问题往往采用一种被动的方式来处理,通常是在发生信息安全事故后才采取有效的措施,往往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2.3 计算机病毒的威胁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读取,这就为一些威胁制造者提供了一定的机会。专门对网络信息安全破坏的使用者通常被称为黑客,他们制造出计算机病毒,通过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数据库的入侵,实现对信息的读取和破坏活动。这种破坏活动随着网络的普及而越来越频繁,并且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例如2000年初,计算机黑客通过计算机病毒对美国商业网站进行破坏,损失高达10亿美元。
3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对策
3.1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对于网络安全至关重要,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作用不可忽视。具体来讲,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广泛的网络信息安全保证体系,通过专门的组织机构对网络信息整体安全进行保证。其次是在使用者层面建立硬件和软件上的防护体系,如对信息使用需要通过身份验证来实现对使用者的核实,通过建立防火墙来对外部攻击进行防御等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实现主动防御,建立健全信息使用规范流程。
3.2 增强使用者网络信息安全意识
对于使用者而言,信息安全意识需要植根于每一个使用者的心中。通过对使用者安全意识的强化,可以对信息的读取和使用时做到有目的的读取,并通过安全的手段来处理信息。同时,通过安全教导强化使用者主动防御的理念,通过主动地防护,在不造成损失的情况下,保证信息安全,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信息维护成本,还可以对信息的安全进行全面保护。
4 总结
总而言之,网络信息安全的保障对于信息本身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信息的使用者也有着很大的作用。好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可以有效促进网络信息的使用和发展,实现网络信息的广泛安全使用。
作者简介
【摘要】:新生儿由于其生理功能调节不够成熟,易发生窒息、感染等疾病,死亡率相对较高.因此,新生儿需要医护人员和家属共同关心呵护,以积极的措施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安全预防措施
新生儿科是临床高风险科室,但由于患儿家长对医疗和护理风险认识不足,加之病情变化较快,和患儿无家属陪护,从入院到出院均由护理人员操作进行,如果稍不注意某个细微护理环节,就可能出现差错,造成新生儿不良后果。所以,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儿科医学知识及专业护理技术,还要随时排除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障住院病儿的安全。
1常见护理安全隐患
1.1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新进医护人员培训时间短,病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使家属产生不安全,不信任感。新生儿无陪护,无语言行为表达能力只能以哭闹表达不适。由于新生儿的基础护理,如配奶、喂奶、换尿布、婴儿沐浴、暖箱和光疗箱的使用都由护理人员完成,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如配奶污染,发生胃食管返流而窒息、体温不升,烫伤、皮肤压疮、坠床、针刺伤、暖箱、光疗箱温的骤变、穿刺取血后压迫不到位等都有可能造成意外事故。患儿异常哭闹时未能及时评估。
1.2环境:新生儿对外界的抵抗力差,而病区不能严格区分感染、非感染病房,由于患儿多,环境消毒不及时等,特别在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流行季节,恢复期和急性期患儿共处一室,医护人员忙于诊疗和护理,不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易发生交叉感染可危及生命。
1.3新生儿病房工作压力大、风险高:新生儿监护室无陪护,因此护理工作量大且繁杂、琐碎,输液时间长,液体易外渗需重新穿刺频率高。婴儿啼哭加上各种监护仪器噪音得不到良好的身心调节,久而久之将会导致护理人员的反感情绪,影响工作的积极性。
1.4药物外渗:新生儿患者大多数是危重患儿,特别是早产儿和极低体重儿,全身各脏器发育不完善,入量不能满足机体基础需要量,经常需要静脉输注渗透压高的液体以提供热量。使用呼吸机的患儿用多巴胺、多巴酚酊胺等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由于新生儿血管壁薄,通透性高,在静脉注射过程中穿刺局部常出现皮肤苍白甚至坏死等缺血缺氧性改变,需要经常更换穿刺部位,既增加工作量,也给患儿带来伤害。
1.5其他:新生儿腕带脱落,化验单与抽血条码不符,护理记录单记录不及时,书写不规范,使用非医学术语,记录缺乏连续性,医护记录不吻合等.
2防范措施
2.1加强护士的综合素质教育:对新进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使他们认识到作为新生儿护士不仅需要具备一般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具备儿科护士特殊的素质要求,要求新生儿护士必须具备爱心、同情心、耐心、细心,学会调适自己的心态,学会换位思考,掌握与患儿家属的语言沟通技巧,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操作水平,让家属有安全感和信任感。另外定期进行专科技能培训和考核,提高年轻护士的专科护理能力,减少由于技术不熟练造成的安全隐患。只有护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杜绝或减少患者安全隐患的发生。
2.2提高基础护理质量: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防止配奶污染。喂奶时不可离开患儿。患儿沐浴时,注意水温及安全。抽血标本时,防止新生儿坠床,同时压迫抽血部位以不出血为止,并动态观察抽血部位有无继续出血。安全使用暖箱、光疗箱,远红外抢救台,按时测量体温,并根据患儿体温及时调整箱温。患儿异常哭闹时及时评估找出原因给予及时处理。保持患儿皮肤的清洁和完整性,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要做到:a.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后每天进行擦浴,病情允许后每日沐浴.b.及时修剪患儿指甲,以防划伤皮肤;c.新生儿皮肤相对较薄,要尽可能少用胶布,清除胶布时动作轻柔;d.做好关键部位皮肤如关节、颈部、臀部的护理。e.加强脐部护理,发现感染及时处理.
2.3加强院感管理:工作人员入病室前更换清洁工作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及隔离制度,每护理一个患儿前后应洗手,工作人员患感染性疾病时应暂时调离。非工作人员进入病室必须穿隔离衣,以防交叉感染。接触患儿的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血液、体液等戴手套,严格按七步洗手法,做到“每触必洗手”。病室保持清洁。每月做空气培养一次。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病儿应分室居住,床位隔离,必要时病房进行检疫消毒。
2.4帮助护士减轻压力:医院领导重视儿科工作,各级管理人员应关心、爱护护士。配备足够护理人员实行弹性工作制。给予新生儿护士以肯定的评价,减少监护室噪音,减少工作量。
2.5输液部位的评估和观察:新生儿输注营养液和血管活性药物之前,首先加强局部静脉状况和全身情况的评估。血管活性药物严格按医嘱要求的滴速,加强巡视,观察局部皮肤颜色、有无渗漏、肿胀、若有渗漏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对渗漏部位予以硫酸镁湿敷或酚妥拉明局部湿敷,并积极观察变化。
2.6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腕带识别制度:在收送新生儿沐浴或护理操作时,应坚持逐个分别进行,避免同时脱掉多个患儿的衣服,清洗完后应及时核对新生儿腕带有无脱落和是否正确.抽血时必须两人核对化验单和抽血条码,并进行登记.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和管理。要求护士理论扎实,遇到问题要请教,书写完毕再次检查的习惯,科内成立质控小组,质控员每天检查并登记护理工作中的缺点和漏洞,护士长不定期检查,每个月组织护理安全大检查,制定整改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在临床工作中,护理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病人的健康和安全,护理与患者生命息息相关,消除不安全因素,加强团队合作,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工作态度,充分认识到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是保证护理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8-0000-02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国际标准委员会对计算机安全定义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即涉及到计算机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
(一)操作系统安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都是存在缺陷与漏洞的。网络之间的串联让黑客可能对我们的计算机系统造成致命的“系统瘫痪”。
(二)计算机病毒。它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正常运行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寄生性、隐蔽性、触发性、破坏性等特点。计算机病毒在本质可以说是一种可以进行自我复制、散播的特定程序,该病毒对于计算机所造成的危害性、破坏性相当巨大,甚至有时候可以使得整个的信息网络系统处于瘫痪状态,这几年入侵用户计算机的CIH病毒、熊猫烧香等一系列的病毒,都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冲击波、振荡波,并且该种类的病毒以及传播形式正在进行着不断的发展、变化,计算机病毒已经成为了我国计算机行业所要面临的一项主要的安全问题。
(三)计算机黑客。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威胁的另一个因素是黑客(backer)。他们是人为因素,他们利用利用网络存在的漏洞,或者潜入计算机房,盗用计算机系统资源,非法取伙重要信息、篡改系统数据、破坏硬件设备、编制计算机病毒。计算机黑客也可以被称之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环境的外部环境的进攻者。这些进攻者们通常会采取修改用户的网页界面,进而非法入侵到用户的主机内部,最终破坏用户的使用程序。
(四)计算机网络安全环境内部攻击与破坏。通过公司或者内部人员利用他们对计算机内部系统的相关了解,进行的有预谋、有突破性的网络安全系统的攻击行为,内部的入侵者更加了解内部的网络结构,因此,在他们进行非法的行为时候,将会对整个的网络安全系统造成更严重、更大的威胁。尤其是对于个别的企业来说的话,企业的内部如果存在网络攻击以及网络破坏,那么这个企业的网络甚至会有可能成为该企业进步的最大威胁。除此之外,有些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相对缺乏,十分不注意有效的保护自己在单位电脑上的账号以及密码,这些漏统都十分有可能会引起整个网络安全的隐患。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一)合理配置防火墙。通过防火墙,对网络通讯时执行访问尺度加以控制,明确访问人与数据才可进入到内部网络当中,对不允许的用户及数据则拦截下来,最大程度上阻止网络中黑客的访问,从而防止黑客对重要网络信息的任意移动、更改和删除。防火墙作为一种有效的网络安全机制,它的广泛的应用与网络系统当中,极大地防止了不安全因素在网络中的蔓延。
(二)防范计算机病毒。在计算机网络环境当中,病毒的传播速度极快,单机防毒形式很难将网络病毒清除,在计算机网络内部,信息的交换是需要通过电子邮件,因此在局域网中配备全方位的防毒产品就很重要,它可以针对网络病毒攻击点来进行对应防病毒软件的设置,通过邮件平台为对隐藏于电子邮件及其附件中的病毒加以识别。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防病毒系统,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加以升级处理,从而使得计算机网络避免受到病毒的侵害。
(三)进行入侵检测。入侵检测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地发现系统报告中异常或未授权现象,是计算机网络中对于是否存在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进行检测的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当中, 充分利用起审计记录,就可识别出不应该存在的活动,进而对这些活动加以限制,达到保护系统安全的目的。在企事业单位网络中实施入侵检测,混合入侵检测形式为最佳选择,同时采用基于主机及其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即可构成一套立体的、完整的网络防御体系。
(四)实施系统漏洞扫描。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与解决,首要需明确网络中具体存在哪些脆弱点和安全隐患。企事业单位网络是不断变化的,仅依靠管理员的经验和技术来确定网络漏洞不现实。因此采用一种能够对网络安全漏洞进行检测、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的安全扫描方式,利用打补丁、优化系统配置等方式来对新出现的安全漏洞加以修复,进而确保网络安全。此外,用户利用黑客工具,对计算机网络实施模拟攻击,亦可以使网络漏洞一目了然。
(五)防止IP盗用。通过路由器捆绑MAC及IP地址,而使得当某一IP通过路由器对Internet实施访问时,路由器就要对发出IP广播包工作站的MAC是否同路由器上MAc地址表相统一进行检测,统一则通过,反之则拒之门外。同时,再将这一IP广播包的警告信息返回至工作站,以此,来防止IP盗用现象。
四、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涉及到技术、管理、使用和维护等多方面。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这些防范措施都有一定的限度,我们不仅要进行系统整体应用.还要强化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地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减少计算机网络使用的安全风险.实现安全的信息平台交流,这样才能为计算机网络提供强大的安全服务。
参考文献:
[1]林国庆.网络信息安全体系中关键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