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隔代教育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影响人,环境造就人,积极营造一种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积极乐观、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调动集体的力量带动全体同学的进步,激发每一个同学的学习动机、学习情感,这不仅是班级管理的需要,优秀学生的需要,更是后进生的需要。作为班主任,首先不能歧视后进生,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另外还要教育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团结友爱,搞好同学关系,特别是与后进同学的关系。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益的影响和帮助,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班风的建设,集体意识、团队意识的培养,对于后进生来讲更为重要。
二、教师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后进生的潜能和特长,加以利用
运用赏识教育,有意识地在班级、学校、家庭给他们创造有利于他们施展特长的环境,鼓励他们进入角色,把自己的潜能、特长发挥出来,得到别人的肯定,激发他们的内驱力,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从而使他们自觉地改正错误,不断进步。
三、教师处理后进生的错误时要善于运用“冷处理”或“热处理”的方式
“冷处理”就是教师对学生中发生的问题有时引而不发,视而不见,故意冷淡,稍后再处置。“热处理”就是对班级中发生的某种事件或矛盾,要触机而发,及时补救。善于运用“冷处理”或“热处理”的方式就是要善于控制火候、把握分寸、择机而发,即要适度。教师要明确“冷”与“热”是相对的,是动态的,选择“冷处理”还是“热处理”,必须因人、因时、因事而定。
四、教师要用自身树立榜样,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后进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形象道德范例能激起学生的模仿心理,对学生的影响比语言教育更深刻。教师必须严于律己,说到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最好的教育就是用真实来教育。苏霍姆林基认为: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激励着学生在他的心灵里留下愉快、振奋、精力充沛的情感时,知识才能转化为信念。
五、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关心爱护后进生
鲁迅先生说:“教育植根于爱”。爱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尊重爱护后进生是转化后进生的感情基础。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后进生,在生活上体贴细心;在学习上帮助提高,坚持鼓励表扬,正面教育,但要注意适时、适度,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坚信他们在爱的关怀中定会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万月菲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乐清的经济已跻身全国百强,乐清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然而,由于人们忙于经商赚钱,许多孩子从小到大基本上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人看管。在我从所教的八年级两个班级112名学生的访谈中得知,父母在外经商或打工的有65人。全校1260位学生中大约有50%以上的学生是由祖辈代管-的。隔代教育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隔代教育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如何预防和解决好隔代教育学生的心理问题?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对父母因外出经商隔代教育家庭的学生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 教育他们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这类学生在闲暇独处时,常常感到空虚无聊,也更多地采用消极被动的方式打发时光。如打游戏机、上网吧、看武侠小说、集伙赌博等,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学习与作业,学习成绩差甚至有的逃学。班主任及相关老师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理想,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并且给予他们正确的教育、引导,转变就表扬,达不到要求就再交流,再谈心,做到常提醒、多鼓励、多方面启迪。还要安排一些兴趣相投的同学与他们结成学习伙伴。
2 用爱心和友情弥补亲情
这类学生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缺少情感交流,与祖父母辈存在代沟,没有共同语言,内心感到孤寂。班主任及相关老师对他们要充满爱心,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认真倾听他们的叙述,以朋友的身份跟他们交流思想,并且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使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中,使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感到幸福,更加激励他们要努力学习。
二、对祖父母溺爱产生隔代教育的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培养学生有爱心
班主任在尊重主体――学生,变“生硬说教”为“情理交融”。在晓之以理的同时,充分运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心理感应,引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共振,唤起情感共鸣,以此驱动学生道德、行为和品质的形成。如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他们,热切地关注和耐心地帮助他们。善于捕捉他们生活中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用爱心打开他们紧锁的心扉,常以自己成长过程的亲身经历和体会与他们交流思想,倾听他们的叙述,以情换情,同时营造团结互助的良好班级氛围。潜移默化中使他们学会关心自己,懂得关心、理解和尊重别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与美好,逐渐学会适应生活,摆正自己的位置。
2 辅以严格的要求
在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除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外,也要有一定的严格教育和要求,对原则总是不能迁就。通过班团课、主题班会等各种形式对他们进行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对他们的行为起到提醒和约束作用,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阶段所要达到的行为目标。如果有违纪行为决不能迁就,要以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严肃的班级纪律处理相结合教育他们。
三、对单亲家庭产生隔代教育的学生的应对策略
1 让学生正视自己的家庭现状
面对婚姻离异的单亲家庭学生,应让学生明白,离婚是父母的事情,与孩子没有太大的关系,孩子也不宜过多地干涉父母的权利。以此来降低青少年对父母离婚的恐惧和仇视,培养学生宽容和相互尊重的品行。而对那些因疾病、交通事故等造成的单亲家庭学生,应让学生明白自身的处境是因不可抗力所造成,不能因此而意志消沉,教育他们要树立起生活的勇气,正确面对挫折,战胜困难,使其明白,当前最重要的是掌握好生活的本领,将来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论文摘要摘要:随着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网络财务应运而生。网络财务是21世纪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然而,由于互联网所具有的开放性、数字化性、高技术含量性使得财务网络化管理也存在一系列风险,本文将对这些风险进行分析,并根据我国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0引言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网络化财务管理成为可能。企业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手段,以整合实现企业电子商务为目标,开发能够提供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工作方式及其各项功能的财务管理软件系统,该系统应包括会计核算的网络化、财务控制的网络化、财务决策的网络化三部分。采用网络化财务管理,将会提高财务数据处理的适时性,减少中层管理人员,使最高决策层和基层人员直接联系,管理决策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虚拟决算,实时跟踪市场情况的变化,迅速做出决策。然而,由于互联网所具有的开放性、数字化性、高技术含量性使得财务网络化管理也存在一系列风险,本文将对这些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
1网络化财务管理的风险
1.1网络财务的平安新问题数据平安是21世纪网络财务面临的最大新问题。网络财务系统平安和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网络财务是一个开放系统,系统间的数据流动性很大,其开放性不仅体现在财务的业务范围及财务的信息披露上,还体现在企业的决策数据上,商业机密一旦被竞争对手获取则无疑是致命的。网络财务系统的开放性和企业财务运作所要求的某些信息的保密性形成了较大的冲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子单据、电子报表、电子合同等无纸介质的使用,无法沿用传统的签字方式,使网络财务在辨别真伪上存在新的风险,而目前的财务管理缺少和网络经济相适应的法律规范体系和技术保障。计算机系统本身是脆弱的,黑客的恶意攻击、病毒的感染,计算机硬件的故障、用户的误操作等,都会危及网络系统的平安性。
1.2会计资料的存档新问题网络化的财务管理,电子符号取代了财务数据,信息的载体己由纸介质过渡到磁性介质和光电介质。这些介质的保存有较高的要求,易受到高温、磁性物质、剧烈震动的影响,其保存的数据资料易于丢失。另外,网络财务软件的实施是对现有单机版、局域网络版财务软件和硬件系统的全面升级,由于数据格式、数据接口不同,数据库被加密等原因,网络财务软件不一定兼容以前版本或其他财务软件,以前的会计信息可能无法被及时录入网络财务系统,对于隔代保存的会计档案更不可能兼容,因而原有会计档案在新的网络财务系统中无法查询。因此,网络财务环境下,会计数据资料面临不完整和易于失效的风险。
1.3网络财务的审计取证新问题传统的财务管理,其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相关经济责任的认定,是通过完整的纸介质会计凭证体系和严格的白纸黑字财会审批手续记录下来的,财务审计的取证摸得着看得见,一目了然。而在网络财务中,财务数据的签字盖章等传统确认手段不再存在,网络传输和保存中对电子数据的修改、非法拦截、窃取、篡改、转移、伪造、删除、隐匿等可以不留任何痕迹,传统的审计控制制度及组织控制功能的效力弱化。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加剧了财务信息失真的风险,加大了审计取证的难度。
1.4网络财务的技术人才新问题网络财务环境下,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精通财务知识及网络知识,熟悉计算机网络和网络信息技术,把握网络财务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及相应的维护办法,了解有关电子商务知识和国际电子交易的法律法规,具备相应的产业知识及商务经营管理和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等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目前,在我国这样的复合型人才还非常缺乏,大多数财务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英文底子较薄、视野较窄、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差。随着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网络财务应运而生。所谓网络财务是基于Internet/lntranet技术,运用网络财务软件,以整合实现企业电子商务为目标,能够替代互联网环境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及其各种功能,帮助企业实现财务和业务协同,实现报表、报账、查账、审计等远程处理,实行动态会计核算和在线财务管理,能够处理电子单据和进行电子货币结算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是21世纪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
2实施网络财务应采取的策略
2.1网络财务平安策略没有网络平安,就没有网络财务。建立平安可靠的网络财务系统是发展网络财务的关键。为了抵御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干扰和威胁,应加强对网上输入、输出和传输信息的合法性和正确性的控制,对整个财务网络系统的各个层次,包括通信平台、网络平台、操作系统平台、应用平台等,都应采取平安防范办法和规则方面的技术,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平安体系。同时,在财务软件中应提供周到的强有力的数据平安保护,包括数据存储的平安性、数据操作的平安性、数据传输的平安性以及数据运用、查询、分析时的平安性。可采用的技术有摘要:①防火墙技术。②加密技术。⑨数字签名技术。数字签名是公开密钥密码技术的另一类应用,在计算机通信中验证对方身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2.2会计档案管理策略①采用标准的财务软件数据转换接口。为了使不同开发商的软件能够相互兼容会计数据,便于财务软件的升级,同时,也便于网络传送的数据、报表在银行、财政部门相互兼容,必须制定和执行标准的财务软件数据转换接口,以保证会计档案数据存贮形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②采用多种形式的会计数据备份策略。为解决隔代数据兼容新问题,既要输入光盘、磁盘等光电介质,又要按规定打印输出,便于日后查询和故障恢复需要。③选择适当的软件升级时间。财务软件的升级尽量选择年初作为升级的起始期,因为年初数据量较小,易检查,部分基础资料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是软件升级的最佳时机。
2.3网络财务法律保障策略加强网络财务的法律法规建设,借鉴国外有关探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财务信息管理、财务报告披露的法规、准则。具体规定企业网上披露的义务和责任、网络财务信息质量标准要求、监管机构及其权责等。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法规,以规范网上交易的购销、支付及核算行为。对涉及电子商务合同、单证、公证签名的认证以及争端解决规则等各个方面实行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加大打击网络犯罪的力度,为电子商务和网络财务信息系统提供一个平安有利的外部环境。
【中图分类号】 G6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5―0028―0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的加速形成,使得农村大量低收入的农民为争取更好的生存、生活条件而涌入城市务工谋生,为其子女创造更好、更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这本无可厚非。但客观上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这已成为我国的普遍现象,近年来,留守儿童的种种不良行为表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已刻不容缓。
一、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现状
1.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造成了亲情的缺失和关爱的缺乏,使得他们无法倾诉心里话,也找不到合适的途径来宣泄自己的烦恼和心情,久而久之,使得他们的心理逐渐趋向封闭,常常少言寡语。他们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活泼,不愿意和陌生人接触、交谈,使得他们出现内心封闭、行为孤僻、情感冷漠,易冲动,言行会失控等不良状况。
2.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童大多是由爷爷奶奶隔代照料或由亲戚照管。由于爷爷奶奶年事已高、文化水平低,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其亲戚对学习不重视,他们只是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只管孩子吃好、穿暖,他们认为学习就是老师和学校的事。留守儿童大多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强烈的学习欲望,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无法及时解决,没人及时辅导和帮助,也缺乏资料查阅,因此学习中的问题越积越多,也慢慢地滋生了厌学的情绪。
3. 农村留守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问题。由于父母亲不在身边,无法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的感染和熏陶,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使得他们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是非辨别能力低下,他们一味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在精神上毫无追求,或是追求另类的标新立异。一部分留守儿童,由于自制力差,他们精神空虚,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和追求他人对自己的重视,慢慢地和社会上一些具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逐渐滑向犯罪的边缘。
二、解决策略
1. 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的培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首先,教师要切中要害,与家长或其监护人进行交流、沟通,对其认识予以纠正,让他们认识到上大学不是跳农门的唯一目的,上学求知的意义在于使孩子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生存,增长见闻,为将来发展打基础,学习的目的是使人生活得更有尊严,精神更丰富、充实,更幸福。其次,当地政府要切实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结合本地的实际对留守儿童的父母或其监护人进行调查摸底,登记注册,定期举行学习培训活动,提高他们的文化认识水平,要求他们做到:(1)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文明的言谈举止、衣着干净整洁,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2)培养孩子坚强的个性,迎难而上、坚韧不屈、不怕吃苦的精神品质,尤其要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参与田间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3)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要孩子自己做的事大人坚决不做。这样的培训会改变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观念。
2. 建立家校互动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留守儿童的家长或其监护人都想从物质上来弥补或满足对孩子的关爱,因此这些孩子的心中唯有金钱至上,出手阔绰,乱花钱,盲目攀比,沾染了许多不良行为。作为老师或班主任要明察秋毫,如果发现这些苗头或行为就应该及时和他们进行约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消除他们身上存在的盲目的、不良的攀比行为。此外,家长或其监护人应该密切联系班主任、科任老师,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和思想倾向,并配合老师耐心劝导孩子,以纠正其不足或不良行为,帮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行为习惯,进而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关键词】城镇学前留守儿童 生存现状 建议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06-0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来临,我国城镇人口激增。截止2009年底,城镇人口达到6.22亿,中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46,6%。因此,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城市结构性失业与职业变换、家庭结构单一、婚姻不稳定等因素导致的城市隐性留守儿童数量突增,已达1465万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抽样数据表明,城市留守儿童大约270万,占全部留守儿童的13.5%。就浙江省丽水市来说,有30多万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或国外劳务输出,占全市总劳动力的29.05%,产生了23455名留守儿童。城镇留守儿童问题相当突出……
一、城镇学前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分析
城镇学前留守儿童由于短期或长期缺乏父母监护,存在“隔代教育”、“亲情饥渴”、“关爱不足”等情况,容易造成学龄期学业、社会适应、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种种偏差问题。城镇学前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具体分析如下:
(一)隔代教育引起的家庭教育环境缺失
叶澜研究指出,隔代教育是经济转型时期的产物,一部分小孩子的父母为了生活中某些原因外出打工或夫妻分离,将自己的子女托付给祖辈照顾,形成了一种祖辈养育孙辈的教育现象。这种祖辈监护模式导致很多隐性问题的出现。在本研究中,发放《幼儿调查问卷――幼儿监护人》和《教师调查问卷》,从而得出城镇学前留守儿童家庭监护的一些情况。
研究涉及的丽水市天宁社区学前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属于劳务输出,在国外工作。由于工作条件的限制,53.6%的孩子留给自己的祖辈监管。祖辈监管重“保”不重“教”。教育方式呈现两个极端: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过于溺爱的家庭,亲子互动中祖辈往往过于骄纵与顺从,导致亲子关系的不平等化,致使祖辈的权威性逐渐削弱;过于严厉的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在亲子互动中幼儿总是处于弱势地位,不敢有自己的想法,与祖辈的亲子关系逐渐疏远。另外,父母长期在外,联系甚少,父母与幼儿间的亲子关系不容乐观也影响着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权威地位的确立。亲子关系不佳,这都影响着家庭教育环境质量的良性发展。
(二)“亲情饥渴”导致幼儿心理、行为出现偏差
在本研究调查中,随机抽取丽水市天宁社区某配套幼儿园大、中、小班留守儿童各5名,其养护人也被选取为访谈对象。结果发现,城镇学前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互动十分有限,一年甚至几年都难得见上一面,即使在重大节日也可能分隔两地。如下图所示:
我们知道,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使幼儿从小形成安全感与信赖感,有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但因为父母角色的长期缺失,使幼儿长期和父母缺少沟通和交流,自认为得到的关爱就少于其他的孩子。父母为自己过生口、周末外出等亲子活动对其他孩子来说是很正常的事,但对于这些城镇学前留守儿童是一种奢望。他们强烈地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这种心灵上的情感得不到满足,会对其健康人格的形成不利。这些“得不到爱的孩子”,不能很好地产生依恋行为,他们体会不到家的温暖,体会不到亲情的伟大,不了解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经历,那么他们成年以后可能就不会爱亲人、爱别人。
在本研究中,通过发放《教师调查问卷》了解到,学前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导致性格、情绪表达、认知、人际交往方面也有其特殊性。例如,有34.1%的学前留守儿童性格较内向、文静。这类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普遍为从众心理强,从不主动要求什么,不管与老师、同伴交流还是玩耍都是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而44.5%学前留守儿童在性格方面表现出冷漠的特点。例如,在调查中,“在园的情绪表现”一项中,“爱哭闹,情绪不稳定”占了28.5%,“该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时,一般由谁引起”这一选项也证实了学前留守儿童情绪不稳定、易焦易躁的性格,58%的学前留守儿童是攻击的一方。同时,学前留守儿童在认知和人际交往方面也存在知识面狭窄、思维不灵活、注意力易分散、好奇心缺乏、人际交往较为被动等问题。
(三)关爱不足暴露社区补偿教育体系的空白
社区作为学前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另一个重要场所,对家庭教育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人员走访了莲都区的几个社区,情况却不容乐观。存在“有形式无内容”的情况。2006年,丽水市市妇联深入留守儿童较集中的乡(镇)开展调查研究,市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全省率先出台《丽水市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意见》。此后几年,还开展了家长与留守儿童结对活动、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和“留守儿童俱乐部”。并设立“亲情热线”,组织家庭教育讲师团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发动爱心企业为留守儿童捐款等等。特别是青田县开展工作最为扎实,但在丽水市较少有社区为留守儿童组织的教育活动或活动室。就现行的幼儿园教育同样存在着缺陷。
在家园联系方面,工作没有侧重点。幼儿园还没有建立留守幼儿档案的概念,更没有专门的留守幼儿家园联系活动。当研究人员在访谈一位幼儿教师时,问道:“您班有留守孩子吗?”老师马上答道:“没有”。可当问道:“您园有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而由爷爷奶奶带的孩子吗?”老师回答:“这很多,每个班都有,基本上父母在国外工作。”同理,在一日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局限于表象,往往把情绪、认知、社会性发展等方面表现有偏差的学前留守儿童错误地视为“问题幼儿”。
在留守儿童的解决策略研究中,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涉及到政府、学校、家庭三管齐下的举措。人们一般认为留守儿童家庭应设法加强对留守孩子的教养: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应对留守儿童给予特别关注与爱护:政府应承担相当的责任。本研究认为,改善城镇学前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除了参照现有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制度及好的做法之外,还应以社区浸润式教育体系构建为主旨,建立以社区为本的城镇学前留守儿童教育补偿体系。
二、社区补偿教育新思路――社区浸润式教育体系构建
社区浸润式教育是社区幼儿补偿教育的一种具体模式或实践方式,其归旨在以社区内教育环境的浸润和托幼机构定期开展的教学及各类开放性活动为依托,通过对社区内所有儿童和家长的无偿开放,努力促使社区留守儿童、家庭及普通儿童、家庭和居民的共同参与,来实现对社区内所有居民和儿童进行科学的幼儿教育指导及教育活动,进而在社区生态环境中建构社区学前留守儿童教育支持系统。社区浸润式教育要求在幼教专业人员和社区工作者的引导和自然情景状态中,借助其丰富的社区幼儿教育资源、幼儿园教学活动和教育影响以促进社区一家庭一儿童的互动品质和教育的融合,为教育公平奠定心理及教育之准备。
社区浸润式教育具有以下特点:1.针对教育对象展开长期、不间断的教学或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所有参与的人员:2.所有教育活动均在自然生态的情境中采用小步子、个性化教学:3.是在幼教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教育对象(幼儿及监护人)具有实质性帮助的教育过程:4.以“幼儿教育社会化“为宗旨,浸润式教育服务的对象包括社区、家庭、学前留守儿童。因此它是全方位、多方面的社区教育。
社区浸润式教育开展的活动对象主要是针对学前留守儿童和其监护人。
三、社区浸润式幼儿教育体系构建的政策建议
2003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单位)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文件中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幼儿教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幼儿教育的科研工作,认真研究解决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制订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把幼儿教育工作作为考核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民政部门要把发展幼儿教育作为城市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教育部门共同探索依托社区发展幼儿教育的管理机制和有关政策。”
因此,要使社区幼儿补偿教育卓有成效地进行,更需要政府、社区以及社区配套幼儿园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责。
(一)以政府为主导,构建政策保障体系
鉴于幼儿身心的稚嫩性,首先,政府应将学前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社会管理创新总体部署,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其次,政府应责令相关部门修订或进一步完善监护制度,强化父母法定监护责任,探索有偿监护制度,填补学前留守儿童监护缺位:第三,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有效的领导协调机制,健全工作督查考核机制,建立共建共享的学前留守儿童网络管理档案,探索学前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有效模式,并建立学前留守儿童专项基金,对工作卓有成效的社区和社区配套幼儿园进行资金支持与奖励。
(二)以幼儿园为主体,构建家、园、社区“三位一体”的关爱行动计划
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教机构,在学前留守儿童教育方面要发挥主体作用。要以幼儿园大型开放活动为依托,向全体社区居民有目的、有计划、不间断地进行现代幼儿教育理念渗透、家庭科学育儿知识宣传和亲子游戏活动等,力图弥补学前留守儿童及家庭学前教育的诸种“缺失”。同时,社区工作者要摸清本社区学前留守儿童网络管理档案中的幼儿家庭情况,定期举办家园联系小组活动、亲情化的角色游戏活动,在沟通中、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弥补因“缺失”造成的幼儿发展偏差问题,促进学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三)以社区为主阵地,构建学前留守儿童协调保障机制
在社区工作中,“优势视角”是社区工作实践的一种新模式,它强调对个人、家庭和社区资源的充分挖掘和有效整合。它着眼于个人的优势,以利用和开发人的潜能为出发点,协助被服务对象使之从挫折和不幸中摆脱出来,从而实现其理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如上所述,城镇学前留守儿童在心理、情感、社会性、认知等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在社区浸润式教育活动中,社区工作者首先要评估个体学前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问题和教育诉求,动用、协调一切社会条件对学前留守儿童进行援助,以使其能积极地参与到幼儿园的各项学习和活动之中去,使他们从中获得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公平对待。在浸润式教育活动进行中,社区工作者要积极对参与方提供多方面的支持与协调服务。比如,提供专用游戏场地、学前留守儿童问题汇总及团体辅导小组划分,家庭教育的跟进与回访,亲子联系方式与频率的跟进与回访等。再比如,通过参与对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制定出一些能帮助学前留守儿童提高能力的活动计划等。
总之,学前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要进一步建立并细化学前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长效机制。在各项幼儿教育补偿活动的开展中,要因地制宜,切实做到分析每个学前留守儿童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工作机制,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保护幼儿的自尊心不因“缺失补偿”而留有“缺憾”。
参考文献:
[1]蔡迎旗.留守幼儿生存与发展问题研究[M].南京:江苏教百出版社,2009
[2]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3):132-135
[4]沈剑娜.社区浸润式教育的实践研究及其理论分析[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4.
[5]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3):132-135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研究 应对策略
留守儿童是指在农村地区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一年及其以上,而被交由父母一方、祖父母或他人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孩子。由于无法获得正常的家庭教育和感情关怀,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品德和行为养成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尤以心理健康问题最为突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杨素苹指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正常的心理环境和良好的农村教育环境,形成了任性、冷漠、自卑、敏感、孤独、不安、胆怯和自我封闭等不良个性心理特征。”李宝峰的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具有轻度及以上的人员占31.0%。”孙晓军等人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友谊冲突或背叛,留守儿童同伴关系对孤独感的预测力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据此,笔者运用调查与访谈等多种方法,力图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讨这一群体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有效的解决策略,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帮助他们消除不良心理,重建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得到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社会人。
一、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1.自卑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自己没有依靠和保护,加之初中生在心理上已经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因此,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心理敏感度较高,极易产生自卑等心理障碍。在学校生活中,常常表现出不自信,害怕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担心别人用鄙视的眼光看自己,害怕失败……由于客观环境难以改变,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这种自卑的感觉就会越强烈,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2.孤僻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父母都有依恋倾向。依恋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依恋的程度与性质,直接影响儿童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影响他们的情绪情感、社会行为和性格特征。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乏最起码的心理交流机会,内心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在学校,这样的孩子往往不会主动与其他同学交往,他们往往躲在角落里羡慕别人能开心地生活,羡慕其他同学敢于大胆地表现自己,却把自己包裹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和同学交流,害怕自己的表现不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3.性格与行为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上、价值上的偏离和性格发展的异常。一部分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爱,而想要在生活当中寻找关爱,因此,对身边的朋友要求很高,要求别人什么都围着自己转,一旦发现朋友对自己的关注不够,就会责怪、发脾气;一部分孩子把这种缺失的爱,用自己认为的爱情来弥补,陷入早恋的泥沼;一部分孩子因为缺乏爱,而开始埋怨父母,对父母毫无感恩之情,常常与父母吵架,不能理解父母对自己的良苦用心;一部分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性格失常和行为失范,表现为脾气急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甚至打骂同学、老师和长辈。极少数留守儿童受社会不良团伙的影响,出现了违纪或犯罪行为。
4.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然而,留守儿童又是最渴望拥有关爱的人群,因此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和极度希望得到关注,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常表现为“不听话”“不礼貌”“不谦虚”“爱搞恶作剧”等。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自己,一点小事就计较,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有时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故意惹是生非,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1.父母教育缺失,监护人教育不当
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也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因此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都相对不良,对他人缺乏信任和爱心,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无法和同伴一起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的监护主要是隔代监护,监护人多数是其祖辈。祖辈的思想、生活习惯多与时代不合拍,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易造成儿童适应不良;祖辈大多溺爱孩子,对孩子要求放松、原则放宽,易使孩子养成刁顽任性的不良个性和习惯。
2.学校教育不足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将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成长。但由于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不足制约了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目前,对于留守儿童较好的管护措施是实行寄宿制,但大部分农村学校缺乏寄宿条件,即使有,一般条件都较差,学校很少开设心理课程,也很少对学生进行生存、安全和法制教育,其心理健康发展缺少正确的引导;部分教师忽视了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一些留守儿童反映老师没有家访过,被忽视、被遗弃的感受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
3.社会教育不足
就我国当前教育的现状来看,社会对少年儿童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机构太少,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基层很少或没有相关的少年儿童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农村少年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发展在社区教育这一块尚处于真空之中。社会不良因素,如现代传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一些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作品也很容易影响到不设防的孩子们,此时家庭监督力度不强或失控就为一些不良倾向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完善家庭教育
发挥父母的教育职能,就要求父母应与孩子保持经常联系,除了生活、身体、学习方面外,还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也可通过讲述打工的经历,使孩子理解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监护人也要树立起角色意识,真正担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对留守儿童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娇宠溺爱,做到严与爱结合;同时要定期同留守儿童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其需求及心理状况,并及时与其父母和学校联系,以共同采取措施促进其健康成长。
2.加强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及时发现、诊治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充分发挥学校的少先队、共青团的力量,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积极鼓励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改善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障碍;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使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公平、公正地对待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享有与其他儿童同等的待遇。
3.整合社会力量
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个体心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因此,社会有必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有效地弥补家庭教育对其关怀的不足,多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政府应加强并完善社会制度,维持社会秩序,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加强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严厉打击传播不良音像制品的行为,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多组织社会公益活动,呼吁社会成员多关注留守儿童及其他弱势群体,给予他们诚挚的关怀与帮助,让他们感觉到国家及政府的温暖。
4.加强自身教育
留守儿童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和烦恼,其实都可以归结为缺乏对现实的正确认识及态度和内心不平衡。父母外出务工是一种现实,留守儿童应以健康的心态,正视现实、面对现实。在改变不了父母外出的现实情况下,只能学会调整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作为留守儿童,应该学会自信、自立、自强,把父母不在身边的现实看成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端正学习态度,把学习看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多与老师、同学接触,主动与父母沟通,勇敢面对和克服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当然,农村留守儿童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站在对后代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高度,与家庭、社会各界密切合作,扎实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为祖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
[2]杨素苹.关注农村留守儿童[J].基础教育参考,2004(7).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村学前教育 特色发展 教学策略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各地要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加快发展。国家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可以说,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农村学前教育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1]。
贵州省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贫困地区,据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贵州省人均GDP为1350.98美元,排全国各省最后一名。由于经济落后,贵州的教育水平较为落后,农村学前教育更是如此。由于基础薄弱,资源不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贵州省学前教育发展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对贵州省农村学前教育进行了深入调查,以贵州省的乡镇幼儿园为研究对象,对贵州省农村学前教育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提高了贵州省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促进了贵州省农村学前教育快速发展。一方面,可以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参考。另一方面,可以为其他类似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借鉴,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贵州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民办园“入口关”不严,办园管理混乱。
调查发现,贵州省各地州县区普遍存在“黑园”现象。所谓黑园,就是没有经过审批自行开办的幼儿园,它们中有家庭作坊式的“夫妻园”,这种幼儿园办园条件普遍达不到标准,对孩子教育和管理随心所欲,保教质量难以保证,安全隐患较大。此外,还有的民办幼儿园虽然办了注册手续,但是办园基本条件都不具备,如某地区某社区幼儿园是有办园许可证的,然而,该园实际由大型仓库改建而成,班级教室和寝室没有外墙,也没有窗户,需24小时开灯照明,根本没有达到基本的办学条件,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还有的民办幼儿园由农村饭店改建而成,园长是原来负责经营饭店生意的老板娘,不懂得教育,学前教育更不了解。
民办幼儿园管理问题突出,导致学前教育市场混乱。政府相关部门没有把住“入口关”或把关不严,是造成上述问题的关键,一方面是政府关于民办园的管理体制不当,多数地县教育部门对民办园的审批和管理没有归口一处,管审批的不管质量,管质量的管不了审批,由此必然造成监管缺失,进而使“黑园”泛滥,影响学前教育事业正常发展。另一方面是政府部门对学前教育重视不够,在学前教育方面的投入太少[2]。在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方面,各地县区教育部门都坚持“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认为应该“先有起来,再好起来”,因此“暂时没有条件讲质量,只能先满足数量需要,让孩子们有园可上,之后再逐渐提高质量”。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的不足和地方学前教育需求的旺盛,导致地方教育部门不得不降低入口标准。
(二)幼儿入园类型结构不合理。
贵州省现有73.92%的幼儿在教育部门办的公办幼儿园就学,有21.96%的幼儿在民办幼儿园就学,在集体和其他部门办的幼儿园就学的仅占4.11%。在城市,就学于民办幼儿园的幼儿比例较高,占49.30%,教育部门办幼儿园占33.55%。在县镇,在民办幼儿园就学的幼儿占30.59%,在教育部门办幼儿园就学的幼儿占66.46%。这说明在县镇,幼儿主要在教育部门办的幼儿园就学。在农村,在民办幼儿园就学的仅占8.44%,而在教育部门办幼儿园就学的幼儿达90.73%。这种状况在发达地区恰好相反。如浙江嘉兴市,政府的公办幼儿园只占13%,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以民办幼儿园为主[3]。这可能是因为民办幼儿园收费较高,其收费一般是教育部门办幼儿园的2~3倍,由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落后,绝大多数家庭没有将孩子送往民办幼儿园的支付能力。这样,在贵州省的民办幼儿园很难有较大的发展,从而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主的学前教育结构[4]。这种学前教育结构性问题加大了政府的学前教育负担,使贵州省学前教育发展举步艰难。
(三)农村幼儿教师的整体状况需要改善。
首先,师资水平低。在农村幼儿教师队伍中,取得幼儿教师资格的比例很低,多数幼儿教师为初中学历或高中学历,很少接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专业培训。农村幼儿教师普遍缺乏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等。在师资紧缺的情况下,办园者及亲属临时顶岗现象不足为奇。
其次,待遇低。农村幼儿教师的待遇一般很差,月薪通常在300~800元,而且没有任何福利,同时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险。另外,由于幼儿教师身份的不明确和工作任务繁重,很少有高素质的人才选择从事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只要有机会通常都会改行,致使农村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
再次,缺乏相应的培训。据统计,有将近60%的农村幼儿教师从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培训,只有少量农村幼儿教师接受过脱产培训,且培训时间短暂、培训机会少。由于教学理念得不到更新,专业知识得不到拓展,专业技能得不到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素质提高成为一句空话,没有良好的师资保障,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必将失去根基[5]。
(四)家园、社区共育缺乏。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在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中越来越得到重视。然而,在经济日益发展的同时,农村留守儿童队伍不断扩大,留守儿童的抚养和教育重担落在了家庭中祖辈们的身上。相比临代抚养的儿童,隔代抚养下的留守儿童在学习、情绪情感、道德及个性等心理方面存在明显缺陷,这是一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社会问题,应引起家庭、幼儿园、社区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以确保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研究者经过调查发现,贵州省农村学前儿童家园、社区共育极度缺乏,特别是农村社区学前教育几乎没有。
三、贵州省农村学前教育特色发展路径
(一)完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府出资开办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数量偏少,很难满足农村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需要。因此,应该拓宽思路,改革办园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开发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兴办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机构,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乡镇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配备专职巡回指导教师,逐步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6]。依托县、乡中心校,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运行机制。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自主举办学前教育机构,增加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民办幼儿园逐渐成为学前教育机构的中坚力量。所以要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努力形成公办和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园格局,缓解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紧张局面。同时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形成有效的管理网络,从管理体制上形成“齐抓共管”的良性机制。
(二)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通过强化幼儿教师准入制度、农村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定期培训制度及城乡幼儿园对口支援等制度,不断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水平[7]。
首先,制定幼儿教师准入制度。不断强化幼儿教师准入制度,按照《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严格把关幼儿教师准入,积极鼓励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支援农村幼儿教育事业,从而提升整体农村幼教师资水平。
其次,建立农村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定期培训制度。将农村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纳入“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定期对农村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培训,也可以通过脱产进修、参观交流及园本培训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农村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再次,建立城乡幼儿园定期交流制度。实施县、乡镇幼儿园教师和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帮带制度”,通过日常教研活动对农村幼儿教师进行传帮带,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三)采取“巡回流动教学”的方式,满足农村学前教育的需求。
葡萄牙政府向来重视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1978年至1979年间,该国曾在农村地区大力兴建公立幼儿园网。虽然近年来幼儿教育事业得到了普遍重视和大力发展,但仍无法满足农村地区儿童的需求,与城市相比,农村幼儿的入园率仍然很低,特别在一些人数较少的农村地区。由于3~6岁幼儿人数少于15名而无法开办幼儿教育机构,以致这些小村庄的儿童失去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葡萄牙教育部根据农村社会的需求,在一些幼儿数少于15名的村庄里开办学前班。为了保证师资,政府采取“巡回流动教学”的方式[8],即根据农村地区的需要,派部分专业幼儿教师到一些设有临时学前班的小村庄教学,为当地儿童提供专业的早期教育。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但为小村庄里的幼儿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还为当地家长们提供了教育指导,这种灵活的教育形式极大地满足了农村社会的需要。因此,贵州贫困地区可以借鉴葡萄牙政府的做法,采取“巡回流动教学”的方式,满足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需求。
(四)家园、社区合作,关注农村留守贫困儿童。
社区中的低收入家庭子女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受教育状况将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有的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挣钱,由年迈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管;有的因为父母离婚,都不愿照看孩子,留给年迈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有的因为父母沉迷于赌博,孩子无人照看;有的因为父母残障、智障或者父母沉迷于赌博而欠下巨债,从而导致孩子的生活极度贫困等。关爱留守儿童、关注贫困家庭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在家园、社区合作共育工作开展中,应立足当地幼儿园,从真诚沟通入手,在交流互动中让祖辈家长走进幼儿园、让幼儿园走进社区,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儿童,采取相应措施,切实为这个特殊的群体带来关爱和教育。
家园、社区合作,关注农村留守贫困儿童,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对幼教机构提出学前教育管理建议。针对本园及幼儿自身的特点,改进教育教学活动,改善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基于社会需要和民族特色,灵活使用并研发乡土教材;幼儿园通过定期举办家长学校,促进家长教育观念和行为转变。同时,家庭和幼儿园应做到:家园生活互相了解;家园教育互相配合;家园工作互相信任;家园问题互相沟通[9]。
其次,加快城乡经济文化一体化,消解城乡二元结构。划分政府学前教育责任,对农村学前教育适度倾斜;坚持城乡学前教育共同发展,改革等级评估制度;打破城乡二元分隔体制,加快农民工“携子”融入城市步伐。
再次,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工回乡创业,让农村儿童不再“留守”。
最后,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学前教育投入体系,让农村儿童享有“市民”教育待遇。当地政府、家庭、幼儿园和社区四方联手合作,共育农村留守儿童,逐渐使家庭、幼儿园和社区合作、共育的途径和方式向着深层次、全方位、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作岭,张莉.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3):16.
[2]黄建春,陈幸军.湖南省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11,(2):49.
[3]郭维平.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办学体制与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发展―以浙江省嘉兴地区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07,(5):20-23.
[4]胡韬,赵德肃,郭文.民族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以贵州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5):107.
[5]姚炳辉,谢雅芳.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生存状态的思考[J].幼儿教育(教师版),2004,(7).
[6]冯晓霞,王玲艳.聚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学前教育建设的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9,(6).
[7]阳曼超,孙启进.论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学前教育研究,2010,(4):14.
[8]孙亚娟.葡萄牙学前教育的改革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2011,(3):159.
【关注视角】
几乎每所学校都把教师发展作为重点而常抓不懈,但为什么很多校长都为其教师队伍现状和后劲感到忧虑?
一种具有说服力的回答是:诉求粗放的外延拓展、快速见效的技术拿来和经验移栽,缺乏教师发展质量诉求,必然丧失教师发展的根本力量。
视教师发展质量为学校发展生命力,营山金华希望学校十余年探索,既赢得了教师发展的本质力量,又聚生释放了学校快速崛起的鲜活力量。
作为农村县域学校求解教师发展质量,挑战前所未有。金华希望学校的实践研究带给我们诸多深刻启迪:聚生教师发展质量就是回归教师发展的本质,唤起教师生命的价值觉醒……提升教师发展质量存在大量的突围空间和希望地带。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02-0052-06
现代学校校长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是抓教学质量,还是教师发展?
现实中的常规回答显然是:学校既以教学为中心,校长必须着重抓好教学质量。可令人遗憾和不安的是:这个回答是错误的。
但回答也有例外。在部分犀利的校长眼里,校长的工作重心应是教师队伍建设,核心是抓教师发展质量。因为:依托教育教学实践递进的教师发展质量,天然与学校教育质量相伴而行。
这里就有一个案例。
13年前,营山金华希望学校创建时,仅有一幢教学楼、一块土操场和从乡镇考调进来人均年龄只有26岁的19名教师,老师们专业程度不高、能力结构偏弱、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方式传统;学校新招的280名学生多为农村留守儿童、小商小贩和进城农民工子女,多数孩子心理、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等存在严重问题。
可如今,这所起步艰难的农村县城九年一贯制薄弱学校,已然崛起为县域优质教育的典型:办学规模近4000人,教育质量连年走在全县前列,成为南充市首批校本教研基地及其示范学校、西华师大实验基地、四川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全国示范家长学校。《南方周末》《华西都市报》《教育导报》《教育科学论坛》等多家媒体报道跟踪,各地考察团队纷至沓来。
从白手起家到大步跨越,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创新之路,写下这不凡业绩的,当属业已壮大到117人的教师团队。他们中现有中学高级教师22人、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和省市骨干教师20多人、县级星级教师65人,200多人次夺取全国、省、市、县级教学竞技比赛次一等奖,50多人获得县级以上课件和教具制作比赛一等奖。更为重要的是,大批教师内生了主动发展、岗位创造、功立业的强劲力量。
触摸学校优质发展的轨迹,清晰跳跃着组织诉求教师发展质量的动感脉搏,而其盎然跳动的则是学校快速崛起的鲜活力量。
一、战略重心指向教师发展质量
伴随西部开发的战略跃进,发掘培养和用好用活人才,已是各行各业的兴旺之源。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师是学校的根本性力量,只有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才能赢得可期的学校教育质量。
作为浙江金华市对口援建学校,办学初期,营山金华希望学校在教育资源薄弱、社会信任匮乏、强势学校合围的校情背后,背负的却是持续上扬的优质教育期盼、主理部门的教育高标准、落实素质教育的高要求。靠什么力量站稳脚跟,赢得学校可持续的优化发展?绝不能靠等、靠要,金华希望学校决意把崛起的力量源泉指向教师,指向教师队伍的优质发展及其力量释放。
然而不容乐观的现实是:几乎每所学校都把教师发展作为重点而常抓不懈,可为什么很多校长都在担忧其教师队伍的发展现状和后劲?稍加观察便会发现:诉求粗放的外延拓展、形式多样,以及吹糠见米的技术拿来、经验移栽,缺失了教师发展的质量诉求,必然丧失教师发展的根本力量。
优先发展教育必须优先发展教师,诉求教师发展质量不仅需要社会助力和教师觉醒,更需要作为教师发展主环境、主阵地、主推力的学校倾其所能,身处教育薄弱环节的农村县域学校更当竭尽全力。
在金华希望学校看来,所谓教师发展质量,诉求的就是教师研究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丰厚文化素养的能力,即有质量的教师发展,其基本内涵是:具有清晰的发展方向、持续的发展动力、科学的发展路径、丰厚的文化素养、较高的教育水平和实践成效。
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要求和教师发展的本质规律,视教师发展质量为学校发展生命力,把提升教师发展质量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金华希望学校十余年探索研究,初步形成了充满主体意识、具有创造精神、富有个性风格、研修发展统合的教师发展模式,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聚生释放了学校教育改革创新、品质提升无可阻遏的团队力量。
二、校本探索教师发展路径
如果说金华希望学校走上求解教师发展质量之路,是在处境不利情势下只得去“啃”教师发展这块硬骨头,并充满了过程艰辛,那么上苍的不负回报则是:这一“啃”竟然啃出了味道,硬是闯出了一条提升教师发展质量并赢得学校发展质量的校本之路。
(一)走“顶层设计”的教师发展之路
对教师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就是学校引导教师制定发展规划,建树发展目标,找到达成目标的有效路径和持续动力。为此,金华希望学校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认识自我,找准定位。引导教师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结构、行为风格、教学优势和短板,以明确发展目标,找准发展路线。学校为教师建立了成长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发展规划、研训情况、工作成果等,教师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质成长档案。
二是组织评估,明确目标。学校组建了教师发展质量研究指导团队,将教师发展界定为“新教师-合格教师-教学能手-专家型教师”四个阶段,教师申报自己所处阶段并制定发展规划,专家团队诊断教师发展现状,助其找准发展目标和路径。
三是勾勒专业成长范式。学校建立“名师培养工作室”,以“名师培养实验先行,普通教师跟进”的方式,将部分骨干教师作为培养对象,编制名师发展路线图,建树发展标杆以引领全体教师发展。
四是当好参谋。学校将教师成长目标细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指导教师付诸行动并记录行进过程,包括阶段性成果和过程性困难,引导教师诊断目标达成情况,并动态调整行动计划。
顶层设计教师发展由是赢得了老师们的普遍认同,虽有个别教师感到“自己好像被边缘化了”“在同生共长中压力很大”,但更多教师从中找到了方向和路径,激发了工作的热情和发展的动力。
(二)走“以师为本”的管理之路
取向“以师为本”的管理,金华希望学校确立起以教师发展引动学校发展的理念,根据教师生存发展状态,助力教师找准发展点、规避盲点,优化教师发展的环境、空间和路径。
学校创设条件,让老师们课余到学校阅览室学习、到教工俱乐部锻炼,舒缓工作疲劳和紧张心态;举办“希望人论坛”“教师自由沙龙”“体验式培训”,搭建平台让老师们扩展眼界、砥砺智慧、共生共长。
以网络研修拓展发展空间,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以保证网络研修,80%的教师通过网络参加了“四川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培训”“农村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培训”。所有教师都能独立下载、上传资料,掌握了网络文档编辑、课件制作等技能,半数教师开通了博客。老师们制作的科学DV获得了全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影像比赛三等奖。
放大激励力量。学校推行民主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和更大的自由度,拓宽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以激发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发展动力;运行“教学效果评价方案”“教育教学奖惩方案”等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做到评优、评职公正公开,保障激活了教师发展动力。
一味弹压逼不出优秀教师,学校管理者不能只让教师对学生放手,更要学会对教师放手。践行“以师为本”的教师管理,金华希望学校为教师发展注入了催化剂并催生了教师发展能量。
(三)走校本教研驱动之路
金华希望学校理解的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基地、教师为主体、研究为核心的群体教研活动,是教学工作、研究活动和教师发展的有机整合,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师发展质量为目标诉求。为达成这样的诉求,学校动作不断。
一是自我反思驱动教师发展。学校要求教师全面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撰写教学后记、反思日志、教学个案,评价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成效和水平,找准问题、主因和应对之策。
二是同伴互助驱动教师发展。学校通过协作、对话、帮助三途径,实现教师互相学习、协调合作、分享经验: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促进教师关注和改进教学;通过专题讨论、课改沙龙、经验交流,帮助教师获得建设性意见;通过“青蓝工程”“结对互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三是专业引领驱动教师发展。求得教学思想与实践重建,学校与省市县教育科研部门建立伙伴关系,与西华师大、南充教院附中结成对口支援学校,与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等建立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研究共同体,聘请省市专家到校举办学术讲座、指导教学现场、提升教师发展质量。
四是文化浸润驱动教师发展。打造校园文化,学校通过“雪龙号”将校旗插上南极大陆,聘请曲词作家创作校歌“希望之歌”,校园建树孔子塑像,铭刻“希望赋”诠释学校发展历程。打上学校文化烙印的老师们,都以自己是“希望人”而感到幸福、自豪。
(四)走教育科研引领之路
以点带面,培育研究意识。建校初期,金华希望学校教育科研从“点”上突破,展开《中学生学习策略训练研究》《中小学英语视听导学策略研究》《学生问题心理调适研究》等课题研究,这些获奖课题既引领了教学改革,又破除了教师的科研神秘感,锻炼了一支敢于并乐于研究的教师队伍。
全面铺开,植入研究意识。课题研究聚生教师发展质量,金华希望学校展开了“课堂教学建模”研究,聘请省市专家评估教师发展质量、进行课题指导。学校将课题分解为多个微型课题,尽力做到人人参与。课题研究获得阶段性成果,其中微型课题《初中文言文背诵策略和方法研究》《作文评语改革》《初中数学思维训练研究》分获市级微型课题研究成果一、二、三等奖。
聚焦问题,聚生引动力量。践行“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教科研一体化思路,金华希望学校力求把教学问题变成研究课题,各种赛课、磨课、评课活动都力求做到:“问题”比“课题”更重要,“赛课”让“磨课”更有效。学校还通过“送课下乡”“县内展示”“市内参赛”“省内献课”“全国研讨”等方式搭建平台,培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教育科研在学校已成“井喷”之势,老师们在研究过程和成果共享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普遍增强了职业认同感和发展紧迫感;课题研究在助力一批组织能力较强、研究水平较高的教师优化成长的同时,更为教师队伍注入了历久弥新的发展活力。
(五)走多元化发展性评价之路
遵循教师发展的正确方向,突出教师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着力体现教师个体差异,金华希望学校以探索多元化发展性评价提升教师发展质量。
一是基于教师对课程实施的评价。着重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具体内容包括:教师理解教材的程度和运用效度;教学内容组织是否合理、教学方式是否灵活;师生互动是否有效、评价反馈是否及时;是否做到了既关注学科又关注学生、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既重知识传授又重学科育人等,以此引导教师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二是基于教师个人素质的评价。通过观察教师课堂表现、征集同行和家长意见、访谈学生,评价教师个人素质。具体内容包括:是否具有准确判断、处理课堂生成变动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情势和问题的能力;是否具有把握教育时机的智慧;是否具有高尚的师德水准和敬业精神;是否落实教育方针、勇于担当教育责任等,以此促动、导引教师素质发展。
三是基于学生表现评价教师。主要通过观察、谈话、问卷等形式从学生眼中评价教师,内容包括:学生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习惯是否养成,思维、品行、心理状态是否良好,是否具有责任意识;是否端正学习和劳动态度等,以此促进教师尊重关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赢得自我发展基于服务对象的认同和反哺力量。
发展性评价是面向教师未来的一种形成性评价,金华希望学校主要采用多元主体交互式评价,既有学校组织、学科领域的同行意见,又有教师自我、家长、学生的共同参与,使评价更具全面准确性和助力教师发展的导向性。
校本提升教师发展质量,金华希望学校设计、管理、研究、评价多路推进,唤起了教师发展方向、路径和动力觉醒,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创新性实践研究中发现了自我、释放了潜能。
三、校本应对教师发展面临的挑战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民族复兴,教育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发展教育靠教师,发展教师靠质量。提升教师发展质量,学校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关键在于勇敢正视和正确应对,变挑战为机遇,化机遇为力量。
(一)提升教师发展质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是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的全新挑战。按照新课程标准,教育教学应该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服务,不能只为升学考试服务。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师必须确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服务服从于学生发展需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全新定位教师角色: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课程执行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还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和反思者。农村教师尤其要勇于克服环境局限,破除传统教学模式,自主构建新型课堂;同时培养课程开发、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学生诊断、心理疏导等多种能力。
二是复杂教育对象带来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农村留守、空巢儿童不断递增,隔代教育与学校教育发生偏差。农村“单亲家庭”不断增多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冲击,“单亲家庭”孩子大多存在性格偏差、受挫力差、自信心不足等问题。特别是目前学校教育已悄无声息地走入“三独”时代,独生子女学生、独生子女教师和独生子女家长“会师”学校:“独一代”家长与“独一代”教师容易发生摩擦,“独二代”不服“独一代”管教的现象时有发生;“独一代”家长学识往往不逊于“独一代”教师,甚至对“独一代”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持怀疑态度。
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和空巢儿童,身处不容乐观的教育文化生态环境,向农村教育提出了全方位挑战。提速优化农村教师发展质量,已成为农村学校教育改革必须求解的前提性战略难题。
三是网络信息化带来的挑战。
网络信息化轻松推倒了学校“围墙”,教师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学生可通过网络快捷获取信息,网络浸泡过的学生视野和知识结构,往往超出墨守成规的教师。网络在带来知识快捷获取力量的同时,也设置了一些危险陷阱,来自网络的负面信息极易腐蚀学生心灵,异化、矮化、窄化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信息化程度提高,知识更新提速,教师原有知识急趋陈旧、老化、报废,教师必须快速适应这种变化,及时补充更新知识,否则就谈不上“学为人师”,更谈不上“行为世范”的教书育人。
四是打破教师终身制带来的挑战。
教师长期存在资格终身制的惯性心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打破教师终身制正在变成现实。教师终身制直接制约了教师发展质量:部分教师心存惰性,忽视教育观念、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更新提高。打破教师终身制,显然对教师职业带来了挑战和压力,教师必须加强学习、锐意进取、提高素质,才能保持教师职业生命的长青不衰。
(二)应对提升教师发展质量挑战的校本策略
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面对提升教师发展质量的各种挑战,金华希望学校思考提出了校本应对策略。
其一,实现教师角色转换,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和角色要求,更好发挥教学主导作用。教师作为课堂学习共同体中的首席,只有树立和落实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充实和提高素质,才能应对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挑战。学校促进教师学习,可采取如下策略:
一是理念先导,强化机制保障。倡导竞争意识,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树立“知识在学习中,学习在创新中”的理念;学校要制定建设学习型队伍规划,构建学习动力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学习评价机制,激发教师学习动力,培养教师学习能力。
二是个人与组织结合,推进互动学习。其一,在校本教研中互动,通过组内交流协作、互通信息、分享经验、提升智慧。其二,在校际组织中互动。参加校际组织,在校际互动交流中分享经验与方法,获得优秀教师引领,激发发展活力。其三,在网络研修中互动。教师在网络支持下打破时空和地域局限,与优秀教师和专家群体建立联系,通过交流协作改进教学实践、优化专业发展。
三是在做中学,促进研究反思。首先,实践研究是教师发展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实践教师才能将所获知识、成果、能量转化为课堂智慧,教师既要“岸上观摩”,也要“下水操作”。第二,反思是教师发展的助推器。教师只有经过反思,才能将教育教学经验上升为策略和思想,积极影响后继行为。教学反思要做到“课前做好教学审视和问题预设,课中对生成性问题做出快速反应,课后展开批判性反思”,并在反思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价值。
其二,在规划中定向,在实践中定位
提升教师发展质量,必须顶层设计教师发展,并将个人设计与组织设计、个人需求与组织需要统一起来,才能引动教师走上科学发展之路,实现教师个人与学校同生共长。
一是加强自我认识与反思。学校犹如“磁场”,教师不被“磁化”就会被“析出”。教师要强化对学校的认同,加强自我角色特点和性质的理解、自身能力和价值追求的判断,从而在规划职业生涯中找准方向和路径。
二是个人设计发展路径。找准自我发展定位,教师必须综合分析自身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职业倾向,并结合时代和社会特点确定奋斗目标、做出行动安排。教师还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找准定位:在观念上,树立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学习知识与发展智能、情感统一的理念,从课程执行者、使用者转向课程研究者、开发者和参与者;在素质上,通过各种途径强化学习研究,做知识的终身学习者和创新者;在方法上,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剖析和解决问题,做教育实践的反思者与合作者;在态度上,以平等的人格、真挚的情感,智慧地走进学生心灵,维护积极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动力。在行动上,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到的学习目标,设计有效的活动和学习方式,作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三是组织设计教师发展路径。学校充分了解每个教师的职业规划,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和教师发展速度、质量层次,把握教师所处发展阶段,提供路径和资源支持,以增强教师发展的方向感和使命感,充分开发、利用教师资源,放大教师发展价值。
其三,以他动力强化原动力
教师发展动力源自两线:一是由内部认知、情感、动机产生的原动力,主要源自教师的价值追求和目标达成需要,并决定着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教师作为自然人,有其赖以生存的物质需要;作为社会人,有其提升自我的精神需要;作为发展中的人,则有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技能、拓宽学科知识、优化教学行为的需要等。二是由外部环境、任务、职责等产生的他动力,激发培养他动力可采取三条路径:通过提高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唤起教师发展的内动力;通过营造氛围和有效激励,让教师找到职业幸福感;通过搭建平台、创设机会、创新机制,增强教师的职业成就感。
原动力是提高教师发展质量的根本,以他动力正强化教师发展的原动力,就是对教师发展动力的培育,更是提高教师发展质量的关键。
其四,拓展教师发展内涵
关注教师发展质量,必须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有两个方面的内涵值得重视。
一是强化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正所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心理是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影响源,教师拥有健康丰盈的心理,才能有效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校要积极引导教师心理健康发展,通过开办心理讲座、心理体验活动等优化教师心理环境,影响教师构筑和谐的人际关系,赢得共生共享的发展能量。学校还要通过开展挫折教育、磨难教育、感恩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二是助力教师从“知识讲授者”转向“信息资源掌控者”。其一,参加网络研修,让每位教师借助网络平台了解先进理念,丰富文化素养,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能力。其二,运用信息技术,让每位教师熟练掌握电脑操作系统、制作教学软件课件。其三,渗透网络教育,课堂教学渗透信息技能教育,训练学生主动通过网络软件搜集和获取信息、辨别和筛选信息。
其五,优化教师发展质量评价
实施教师发展性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师发展素质、提升教学水平、培养创新精神。探索教师发展性评价,应在三个方面努力:一是评价原则三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既看工作量更看工作质量;全体参与和信息反馈、民主化与保密化相结合,增加评价标准、程序方法、评价要求的透明度,增大个体评价材料的保密度。二是评价内容层次化。对教师职业道德、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合作共事、计划执行与反思等实施素质评价,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性、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学习环境的营造和管理等进行综合评价。三是评价方式多元化。以社会评价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师生评价树立良好的校内导向,以业务评价树立科学的价值取向,以发展潜力评价促进教师自我构建和提质发展。
四、提升教师发展质量实践探索的启示
探索研究教师发展质量,金华希望学校从现实需要、实践路径和问题研究、策略应对等进行了纵深探索,观察其行为研究,我们获得了宝贵的教育认知和实践启迪。
(一)提升教师发展质量,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是回归教师发展的本质。教师发展质量追求的是有质量的教师发展,是教师不断认识、完善、超越自我和享受职业成功幸福的过程。金华希望学校追求“清晰的发展方向、持续的发展动力、科学的发展路径、丰厚的文化素养、较高的教育水平和实践成效”的教师发展质量,触及了教师发展的灵魂、校本标准和可行性路径。许多学校就没有找到这些核心力量,其深刻原因在于:在社会转型期,人们容易追求表象形式、技术移植和短期效应,功利心理作祟,深入不了教师发展的本质。教师仅把教师作为职业,上升不到事业的高度,只能处于被发展的尴尬状态。多数校长是按行政部门评价办学,追求短期功利效应,难以顾及教育发展的本质,更认识不到教师发展质量蕴藏着学校发展的根本性力量。求解教师发展质量,需要教育的理想和使命担当、改革的勇气和智慧、顶层设计与系统推进,而具备这些追求和素质的校长还是凤毛麟角。
二是唤起教师生命的价值觉醒。诉求教师发展质量,金华希望学校找到了教师发展的本质路径和核心力量,老师们经历了一个解放思想、攻坚克难、能量聚生释放的过程,唤起了发展力量的觉醒,并由此筑起教师生命发展的高度、扬起了持续澎湃的活力。
三是赢得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力量。“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并非经得起实践检验。校长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不假,但绝非学校发展的根本力量,具备了发展质量的教师队伍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力量。金华希望学校聚焦教师发展质量,正是站在“顶层设计”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高度,聚生了教师发展引动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有力诠释了“教师发展质量就是学校发展质量”的时代命题。
四是赢得学生优化成长的本质力量。教师发展质量的觉醒实质是人的发展力量觉醒,其意蕴在于:顺应生命的成长天性,着力唤起每个生命的发展动力,助力每个生命明晰发展的方向、找准发展的路径、丰富发展的内涵、开发发展的潜能,就能培育起生命实现自我发展的本质力量。金华希望学校可圈可点的教师质量发展背后,正是学生生命的优化成长。
(二)提升教师发展质量,应采取有力的校本策略
一是需要“顶层设计”,将教师发展设计与学校发展设计统一起来,让教师找准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二是取向“以师为本”的管理,优化教师发展的环境、空间和路径,助力教师找准发展点、规避盲点,放大激励力量。三是校本教研驱动,教学、研究和教师发展有机整合,聚生教师发展力量。四是聚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问题,课题研究聚生教师发展质量。五是多元化发展性评价提升教师发展质量,对教师课程实施、个人素质、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唤起了教师发展方向、路径和动力觉醒。六是营造人本进取的学校文化环境。金华希望学校创建了激扬生命的学校文化,着力为教师发展把脉方向、提供平台和智力支持,让教师在富有挑战性的教育教学实践体验中,激发发展的潜力。以校园文化培育教师对学校文化认同感,在校生活的成功感、快乐感、幸福感,放大教师发展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激发力。
(三)提升教师发展质量,存在较大的突围空间
第一节 选题意义 1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结构 2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3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点 3
第二章 文献综述 4
第一节 西方古典消费经济理论 4
第二节 西方当代消费经济理论发展 5
第三节 当代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理论研究成果 6
第三章 浙江省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和消费水平状况 7
第一节 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总体发展情况 7
第二节 用恩格尔定律分析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情况 9
第三节 用ELES模型分析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情况 10
一、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的引入 10
二、ELES模型的运用及相关数据的处理 11
三、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分析 13
第四章 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特征的比较分析 15
第一节 影响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分析 15
一、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外部环境因素 15
二、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内在因素 16
第二节 浙江城乡居民消费情况差异分析 17
一、浙江城乡居民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消费行为 17
二、浙江城乡居民消费者所处的外部环境具有较大差异性 17
三、浙江城乡居民消费者行为有显著差异 18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19
第一节 研究结论 19
第二节 政策建议 21
一、加强宏观调控,引导城乡居民投资和消费行为 21
二、采取有效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抑制收入差距的无序扩大,提高整体消费倾向 21
三、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理顺供需关系,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 22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小居民消费的不确定因素,释放居民储蓄,促进消费增长 22
五、分层次引导居民消费行为 23
【参考文献】 25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
居民消费行为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居民消费需求、消费能力、消费偏好的综合体现。
众所周知,居民消费是拉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源动力,而居民的消费行为是影响消费的内部因素。近几年来,国内消费需求一直疲软。据调查发现,我国居民消费倾向出现长期下降趋势,居民消费需求呈现明显不足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关系到城镇的发展,也关系到农村,甚至全社会的发展。因此我国的当务之急,是如何通过刺激消费,拉动国内消费需求,促进社会扩大再生产良性循环,促进经济良性增长。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城乡居民消费的差异变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由于长期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我国城乡之间在很大程度上一直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城镇较发达而农村比较落后,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别是一项反映城乡差别的重要指标,其集中体现为城乡居民在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方面的差异。过大的城乡居民消费差异不仅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也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如何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而且也关系到全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对于从贫穷逐渐走向富裕的国家和地区,消费水平的提高,是生活条件改善与生活质量提高的首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一直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与此同时,消费的增长特别是边际消费逐年递减;“十一五”期间扩大消费需求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而消费需求不足、消费率低下的问题将是当前一个时期必须直面的严峻问题。因此如何扩大居民消费、增强消费对整个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是目前各方面普迫关注的问题。
由以上几方面原因可以得出,研究消费以及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确实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目前国内此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很多研究只是单方面的分析城镇居民或者农民的消费状况,并没有把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把城乡消费差异问题作为研究重点的并不多见,对浙江省的城乡消费情况的比较研究就更是几乎没有。因此,本文希望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小小的探索。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结构
本文以微观层面的居民消费者为分析对象,运用Excel等软件,收集1978-2006浙江省的实际数据(数据来源《浙江统计年鉴2007》等),通过对恩格尔系数、居民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初步统计分析,来分析浙江省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特征、消费环境,再针对城镇和乡村居民的消费与收入的关系,分别建立回归模型,简单分析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差异。最后,对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与意见。
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本文是基于一般理论基础上的实证性分析。因此,总的研究方法为基础理论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具体的来说,将采用以下的方法:
1、 文献分析法:主要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来支持论文的研究,包括学校图书馆和浙江图书馆的藏书和期刊、电子期刊的全文检索、英特网的搜索引擎、各大专业网站等等;
2、 数据处理法:运用统计学原理进行系统调查,确定统计对象,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分析,本文主要采取了比较恩格尔系数和建立ELES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方法对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3、 列表法与图示法:将整理好的数据列入表格,或作出相关图示,有助于直观、明了地进行分析处理;
4、 数理分析法:将整理好的数据与理论结合起来分析,以期得出结论;
5、 综合实证分析法:将数据理论结合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比较分析。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点
正如本文的选题意义中所述,研究消费以及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确实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目前国内此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尤其是很多研究只是单方面的分析城镇居民或者农村居民单边的消费状况,并没有把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把城乡消费差异问题作为研究重点的并不多见,对浙江省的城乡消费情况的比较研究就更是几乎没有。因此,本文希望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小小的探索。
而本文最大的不足就是题目摄取范围偏大,以我本科四年学习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水平较难在有限的篇幅内用精练的文字表述全部的研究结果。这也是我论文前期准备工作没有做足而留下的遗憾。因此只得选取重点,即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方面下手,根据建立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做出结论分析和提出建议。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西方古典消费经济理论
威廉•配第(1623-1687)的消费经济思想的核心是主张节制和不必要的 消费,以保证资本和财富的积累。他把消费区分为必要消费和不必要消费,他认为最不利于生产的是用于大吃大喝的消费,其次是用于购买衣料的消费。同时,他提出通过税收调节消费,主张通过征税的办法来控制资金的支出及用途,
亚当•斯密(1723-1790)也主张把资本积累放在首位,节制消费。他认为勤劳和节俭是国民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并区分了目前消费与未来消费、生产性消费与非生产性消费,以及它们不同的经济效果,主张以增加消费来促进国民财富增长,还首次提出了生产的唯一目的是为了消费,继承了配第节制消费,保证财富积累的思想。
大卫•李嘉图(1772-1823)主张的消费经济理论仍旧是强调资本及财富的积累,节制非生产性的消费。比斯密的消费思想更为深刻的是,他始终把工人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在生产与消费、政府税收与人民消费水平等关系上,更多地强调限制政府的非生产性,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他分析了消费欲望、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的问题,认为一个人只要有没有得到满足的欲望,他就需要更多的商品;只要他有任何新的价值可以提供出来交换这些商品,那对社会是一种有效需求。
魁奈(1694-1774)是重农主义思想体系的创建者。他的消费经济思想表现在:第一,特别重视消费对财富增长的影响作用。他认为消费是再生产的不可缺少的条件。第二,抨击了法国重商主义的消费政策,提出了重农主义的消费政策。他认为有必要让农民富裕起来,以便让他们消费更多的产品,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第三,提出了“纯产品”学说,主张必需品的供应要得到保证。
西斯蒙第(1773-1842)的消费观点主要有:第一,第一个明确提出了消费决定积累、消费决定生产的基本观点。第二,提出了消费不足的经济危机理论。第三,强调政府对人们的消费行为、消费习惯的指导。他认为,政府应当指导人们消费,并采取措施发展消费品生产和便利消费品的销售,制定合理、公平的消费税制度,切实关心消费者的利益。
第二节 西方当代消费经济理论发展
凯恩斯(1883-1946)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认为,消费支出与实际收入之间保持着稳定的函数关系,每个消费者都是根据其现期绝对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来决定其消费支出和储蓄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支出固然也会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却在不断减少。他的绝对收入理论是假定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只受当期绝对收入影响,不受其过去收入和其他人消费行为的影响。
杜森贝里(1918- )在《收入、储蓄和消费者行为》中提出的相对收入从动态角度分析消费函数,是对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的一种修订和补充。他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其自身收入的影响,而且也受周围人的消费行为及收入与消费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杜森贝里从消费的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两方面解释了长期消费函数与短期消费函数的矛盾。他认为,在短期内消费函数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而使消费与收入偏离长期固定比例,但在长期过程中,人们的消费要受示范性和棘轮效应的影响,使收入与消费保持一个稳定关系。
弗里德曼(1912- )消费函数在假定消费者行为的目的是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认为在比较长的时间尽管收入在人的一生中是不稳定的,但消费却是平稳的并从持久收入、持久消费、暂时收入、暂时消费的角度重新解释了收入消费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的关系。
莫迪里安尼(1918-2003)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个人消费或储蓄行为并不仅与现期收入有关,他总是试图把自己一生的全部收入在消费和投资(即当前消费和计划消费)之间做最佳分配,从而获得最大效用。
罗伯特•E•霍尔(1978)在持久收入假说的基础上引入了理性预期,提出了随机游走假说。该假说认为,如果财富或永久性收入的估计和今后的消费都以理性预期为基础,那么,由消费或收入过去的变化反映出来的过时信息对现期的消费变化不应有任何影响。
戴维森等人(1978)提出的误差修正机制模型(ECM)。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区分了收入与消费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过程。它首先假定消费C与收入Y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C=KY,消费者将依据前期消费与收入的关系对均衡比例K的偏离程度不断调整消费。因此, ECM 描述的是消费者利用控制变量C逼近或维持均衡比例K的过程。该模型的优点在于把解释消费变量的长期与短期作用分离出来,并特别把长期作用的动态均衡机制显示出来
利兰德(1968)在《储蓄和不确定性》一文中,首次分析了产生预防性储蓄达到必要条件。预防性储蓄是指风险厌恶的消费者为预防未来不确定性导致的消费水平的急剧下降而进行的储蓄。利兰德认为在引入不确定性之后,消费者不再只是将财富平均分配于整个生命周期,还有另一个防范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重要作用,其边际效用函数不再为线性函数。由于存在不确定性因素,使得消费者选择当期少消费而多储蓄。
第三节 当代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理论研究成果
袁志刚和朱国林(2002)指出必须在消费理论框架内研究收入分配和总消费的关系,并总结了不同消费理论对收入分配与消费行为的看法,认为收入分配确实会影响总消费,但该文并未用这些理论解释中国经济。
范建勇、朱国林和严燕(2002)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特征,把我国消费者按照不同收入水平分类,研究了他们不同的消费倾向,证明了我国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储蓄倾向偏高,中间收入水平的消费者是消费需求的主力军,他们的研究完善了我国经济转型期收入分配与总消费的理论框架。
王玉华和孙凤(2001)利用1991-1998年的时间序列资料分析了我国城市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得出不确定性对即期消费有负影响的结论,我国居民储蓄行为中存在预防性储蓄动机。
施建淮、朱海婷(2004)利用1999-2003年35个大中城市居民储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他们认为居民的储蓄行为中的确存在预防性动机,然而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强烈,并且指出我国储蓄占有结构不平衡问题才是储蓄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叶海云(2000)从理论上证明伴随着消费变化而产生的流动性约束使我国居民不得不确立短期储蓄目标,其现期消费水平不是由现期流动性资产和收入水平而是由短期收入流和短期储蓄目标决定,因而现期消费低于最优水平,但是他并没有为此结论提供实证证明。
刘建 民、欧阳俊、秦宛顺(2003)通过相关性检验得出我国居民总体消费增长与流动性变量的一阶滞后项显著正相关的结论,因此我国居民总体消费不存在流动性约束他们对不同收入组的城乡居民消费特征数据与借贷数据的分析也表明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特征与面临有效流动性约束的消费行为特征不符合,从而得出我国居民消费决策并未面临有效流动性约束的结论。
第三章 浙江省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和消费水平状况
第一节 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总体发展情况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浙江作为沿海开放省市中的佼佼者,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居民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升高,居民消费支出也不断跃上新台阶,从表3-1可以清楚地看到1978年以来浙江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发展情况(除恩格尔系数外,单位均为元)。
表3-1 历年浙江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表(1978-2006年)
年份 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纯收入 人均消费性/
生活消费支出 食品支出 恩格尔系数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1978 332 165 301 157 — 93 — 59.1
1979 — 195 — 175 — 100 — 57.1
1980 488 219 428 192 — 109 — 56.8
1981 523 286 476 267 264 147 55.6 55.2
1982 530 346 471 302 270 170 57.3 56.3
1983 551 359 484 326 288 183 59.5 56.2
1984 669 446 795 369 407 202 51.3 54.6
1985 904 549 795 474 407 247 51.3 52.1
1986 1104 609 969 561 492 282 50.8 50.3
1987 1228 725 1100 659 570 320 51.8 48.6
1988 1589 902 1453 839 741 389 51.0 46.4
1989 1797 1011 1556 927 851 445 54.7 48.0
1990 1932 1099 1604 946 885 436 55.1 46.1
1991 2143 1211 1806 1027 992 518 55.0 50.5
1992 2619 1359 2154 1112 1111 548 51.6 49.2
1993 3626 1746 2856 1263 1417 633 49.4 50.2
1994 5066 2225 4079 1680 1945 800 47.4 47.6
1995 6221 2966 5263 2378 2489 1198 47.0 50.4
1996 6956 3463 5764 2702 2714 1367 46.9 50.6
1997 7359 3684 6170 2839 2723 1378 43.9 48.5
1998 7837 3815 6218 2891 2644 1362 42.5 47.1
1999 8428 3948 6522 2806 2629 1293 40.3 46.1
2000 9279 4254 7020 3231 2752 1406 39.2 43.5
2001 10465 4582 7952 3479 2888 1449 36.3 41.6
2002 11716 4940 8713 3693 3474 1508 37.9 40.8
2003 13180 5431 9713 4287 3558 1637 36.6 38.2
2004 14546 6096 10636 4659 3851 1839 36.2 39.5
2005 16294 6660 12254 5215 4140 2011 33.8 38.6
2006 18625 7335 13349 5762 4393 2141 32.9 37.2
本表格数据来源:《浙江统计年鉴2007》
表3-1中几项专有名词解释如下:
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是指被调查城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之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是指农村常住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缴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所剩余的,可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是指被调查城镇居民家庭用于日常生活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商品支出和文化生活等非商品支出,不包括罚没、丢失款和缴纳的各种税款,也不包括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是指农村常住居民家庭用于日常生活的全部开支,是反映和研究农民家庭实际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若将表3-1中的数据制成曲线图,我们可以更明显地看出,1978年以来浙江省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无论城镇还是农村,一直稳步上升,特别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增幅更是逐年变大。同时,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总是明显高于农村,且增长曲线斜率明显大于农村,说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城镇居民消费发展速度和程度大于农村。
图3-1 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支出曲线
第二节 用恩格尔定律分析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情况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总消费中的比重,是实现了的消费需求。对消费结构的研究是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结构的研究将宏观经济中的消费理论与消费实际联系起来,为宏观消费问题提供了实证研究的角度、方法以及应用。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普遍认为,分析消费结构,对于了解消费者行为,研究产业结构及其变动方向,研究社会消费水平以及消费趋势,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消费结构的研究成果中,最重要且有广泛影响力的是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
1857年,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在研究英、法、德等国家不同阶层的家庭调查资料时发现了一个定律:一个家庭或个人收入越低,其食品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反之比重则越小。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消费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对于国家而言,越穷的国家,每个国民平均支出中购买食品的比例越大。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Engel's Law),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用公式表示为:
思格尔系数(%) = 食品支出总额 / 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 * 100%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世纪年代根据恩格尔系数确定了划分贫富的标准,恩格尔系数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关系如下:
EC>60,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处于绝对贫困状态;
50<EC≤60,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处于温饱阶段;
40<EC≤50,居民生活消费实现小康水平;
EC≤40,居民生活消费趋向富裕。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浙江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来分析我省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状况及其变化情况。将表3-1中的1978年以来反映我省城乡居民消费情况的恩格尔数据绘制成折线图(见图3-2)。
从图3-2中我们可以看出,按照联合国规定的标准,浙江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在1981-1992年处于50到60之间,说明这一时期浙江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处于温饱阶段,1993年以后浙江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基本在40-50之间并逐年呈下降趋势,城镇居民生活消费达到小康水平,2003年以后浙江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开始小于40,城镇居民生活消费趋向富裕;浙江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一直处于50-60之间,除了七十年代末期接近60,之后逐年下降并于1990年达到46.1,从这个数据说明八十年代末浙江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先进入小康,但九十年代初期三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重新回到50以上,直到1997年这个数值才回落并在以后继续下降。
图3-2 浙江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折线图
总的看来,浙江省二十多年来恩格尔系数的总体趋势是下降的,农村的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9.1%,到2006年的37.2%,城 镇的恩格尔系数从1981年的55.6%到2006年的32.9%,无论城镇农村,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都日益提高.且进入九十年代后,浙江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平均一直比农村的要低,消费水平较农村居民高。
第三节 用ELES模型分析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情况
一、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的引入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Extende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是在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S,Extende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弥补了LES模型理论逻辑上的不足,是近年来研究居民消费的重要工具。ELES需求支出函数为:
piqi = piγi + βi ( I – pjγj ) i,j = 1,2,……,n (1)
定义域:pi>0, 0≤βi<1, Σβi≤1
在(1)式中,pi 为商品i的价格,为商品i的实际需求量,γi为维持生活的基本需求量,I为消费者总收入,βi 为消费者对于商品i的边际消费倾向。其模型的解释是:消费者对商品i的需求支出额为两部分之和,第一部分为该商品的基本需求支出;第二部分是总收入减去所有商品的基本需求支出后剩余部分中用于商品i的部分,其边际消费倾向份额为βi 。
又有V = piqi,V为消费者进行各种消费的总支出,是由消费者购买行为内生地确定。可以将(1)式写成计量模型形式:
Vi = piqi = (piγi – βi pjγj ) + βiI + ui = bi + βiI + ui (2)
其中ui为随即误差项,利用常用的最小二乘法可求出(2)式中的参数bi和βi的估计值。然后利用bi和βi的估计值可以求得商品i的基本需求支出piγi;
pjγj = bi + βi bi /(1 - βi) (3)
同时可以求出商品i的需求收入弹性ηi为:
ηi = (ӘVi / ӘI)* (I / Vi) = βi (I / Vi) (4)
二、ELES模型的运用及相关数据的处理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分类标准,居民消费性支出分为8大类:食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医疗保健类、交通和通讯类、娱乐教育文化类、居住类、杂项商品和服务类。以下部分的计算将运用ELES模型,利用时间序列和截面两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对浙江省城乡居民的消费进行分析。
1、按时间序列数据分析
不同年份的居民各类消费支出就可以构成时间序列数据。利用1996-2007年浙江统计年鉴资料,可以综合整理得到时间序列数据,再利用EXCEL软件的“数据分析”功能,得出ELES模型中(2)式的参数bi和βi的估计值(见表3-2)。参数估计值下面括号中的数据为该参数的T检验值,R2为判定系数(R2<1, T、R2值越大,表明该线性越显著,通常T>2即可,表3-3同表3-2)。
表3-2 ELFS参数估计表(时间序列数据)
支出项目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bi βi R2 bi βi R2
食品 1380.566
(11.75) 0.166
(16.25) 0.964 529.253
(7.64) 0.214
(15.27) 0.959
衣着 79.460
(0.82) 0.065
(7.70) 0.856 -5.398
(-0.21) 0.046
(8.79) 0.885
家庭用品设备、服务 731.237
(8.43) -0.007
(-0.95) 0.082 37.648
(2.04) 0.031
(8.45) 0.877
医疗保健 -87.925
(-1.39) 0.058
(10.57) 0.918 -156.642
(-9.29) 0.083
(24.38) 0.983
交通和
通讯 -1017.920
(-7.24) 0.180
(14.78) 0.956 -355.451
(-8.81) 0.142
(17.33) 0.968
娱乐、教育文化 -304.778
(-3.96) 0.132
(19.71) 0.975 -246.865
(-6.81) 0.139
(18.89) 0.973
居住 -20.429
(-0.59) 0.068
(22.93) 0.981 12.892
(0.261) 0.132
(13.23) 0.946
杂项商品和服务 191.804
(3.94) 0.013
(2.99) 0.472 58.563
(3.23) 0.008
(2.27) 0.339
合计
消费支出 991.517
(5.41) 0.671
(39.14) 0.994 -125.951
(-1.14) 0.795
(35.48) 0.992
资料来源:根据《浙江统计年鉴》1996-2007年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从表3-2中可以看出,各支出项目参数估计值中,不考虑杂项商品和服务项目后,城镇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项目对应参数βi的估计值T过低,不能通过检验,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衣着项目对应参数bi偏低,R2也相对其他项目的判定系数偏低,而其余各项对应参数βi的估计值都能通过检验,并且判定系数R2都很高,线性显著。
2、按横截面数据分析
在对居民消费商品和劳务的种类进行分类的同时,为研究居民消费能力的层次性,还可按家庭的年收入不同进行等级分组,由低到高依次分为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户、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同一年份不同等级收入户的消费各类支出就可以构成截面数据。
利用2007年浙江统计年鉴资料,综合整理不同层次收入户各项消费支出得到2006年城乡居民消费的截面数据,同样利用EXCEL软件可以得到ELES模型中(2)式的参数bi和βi的估计值(见表3-3)。
表3-3 ELES参数估计表(横截面数据)
支出项目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bi βi R2 bi βi R2
食品 1046.579
(13.20) 0.149
(16.71) 0.989 2483.836
(8.91) 0.105
(8.19) 0.931
衣着 94.269
(5.77) 0.036
(19.83) 0.992 135.467
(1.62) 0.067
(18.44) 0.986
家庭用品设备、服务 45.068
(3.51) 0.031
(21.61) 0.994 -66.943
(-2.77) 0.038
(35.73) 0.996
医疗保健 218.547
(8.94) 0.032
(11.69) 0.979 343.019
(2.96) 0.027
(5.35) 0.851
交通和
通讯 32.798
(0.72) 0.082
(16.06) 0.989 -1312.030
(-3.04) 0.214
(11.34) 0.963
娱乐、教育文化 195.298
(4.09) 0.072
(13.36) 0.983 332.046
(7.23) 0.088
(44.06) 0.997
居住 -85.127
(-1.48) 0.109
(16.78) 0.989 238.624
(4.19) 0.055
(22.143) 0.990
杂项商品和服务 22.035
(1.28) 0.014
(7.19) 0.328 -85.207
(-5.68) 0.0288
(43.95) 0.997
合计
消费支出 2068.815
(18.35) 0.618
(125.42) 0.9997 1555.963
(30.45) 0.573
(99.67) 0.9997
资料来源:根据《浙江统计年鉴2007》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从表3-3中可以看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各支出项目参数估计值中,除去杂项商品和服务项目外的其他所有项目对应参数βi估计值都能通过检验,并且判定系数R2都很高。
三 、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分析
由表3-2和表3-3可知,2006 年浙江省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为61.8%,1995-2006年的边际消费倾向为67.1%;2006年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为57.3%,1995-2006年边际消费倾向为79.5%。2006年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比长期边际消费倾向都有所下降,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了5个百分点,而农村居民则下降了超过20个百分点。这个数据一方面验证了国外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居民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大于短期边际消费倾向的结论,另一方面也说明浙江省城乡居民由于受到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各项社会制度改革和收入预期的影响,他们通过减少消费支出、增加储蓄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对比城乡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还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的长期边际消费倾向显著低于农村居民,但短期边际消费倾向,特别是2006年这一年的边际消费倾向却比农村居民高。这种现象值得引起关注,说明近年来,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已经大幅上升,而相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城镇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预期更不确定,不得不放弃更大比例的现期消费支出,以更高的储蓄率来应对未来可能增加的支出。因此,稳定城乡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预期,进一步提升边际消费倾向对促进浙江省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比各类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可以看出:浙江省城乡居民的消费重点主要集中在食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几个方面,其边际消费倾向都较高;而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浙江省城乡居民食品支出边际消费倾向很高,特别是在时间序列数据中农村居民食品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高达21.4%,虽然2006年城乡居民食品边际消费倾向有所减少,分别为 14.9%和 10.5%,但这还是表明目前浙江省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仍然处于相对较低的阶段,食品支出还是消费支出最为重要的构成之一,且作为沿海经济开放较为高度的浙江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并不如人们想象中的落后于城市,而是已经开始赶超城镇居民。
城乡居民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两项支出具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特别是2006年农村居民交通和通讯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占据了首位(21.4%),这说明经济发展强化了农村居民的时间和信息观念,特别是像发展民营、私营企业的乡镇中,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有了巨大的变化;也说明教育制度改革对城乡居民支出的影响不容忽视,它们反映了城乡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对教育的重视,对消费结构的改善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项目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不高,这说明城乡居民对家庭高档耐用消费品及家庭劳务、医疗保健服务等较高档次的消费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浙江省城乡居民居住项目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有较大的差别:长期边际消费倾向方面,城镇居民较农村居民低,是因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住房体制改革前,城镇居民可以享受分房和相关住房保障,虽然1998年我国进行住房体制改革,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在一段时间内城镇居民仍然不用为住房担心,其边际消费倾向并不高;而本世纪以来,由于不再享受单位分房等相关福利,买房成为城镇居民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而日益飙升的房价也使城镇居民身上的负担加重,消费支出大幅增长。相比较而言,浙江省农村居民的住房消费支出增长很快,其住房需求却比城镇居民得到了更好的满足。因此2006年数据表明,浙江省城乡居民在居住项目上的短期消费边际倾向为城镇(10.9%)高于农村(5.5%)。因此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消除各种影响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因素日益重要。
第四章 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特征的比较分析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在政治、经济七存在着多重城乡“二元结构”,这一局面至今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城乡差别是这种二元结构的产物。几十年来,中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居民的生活也从贫穷经过温饱逐渐走向小康和富裕,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作为较抽象的“消费者”的不同具体形态主体,其消费行为的外部环境和内在设定具有相当多和相当大程度的共性。但是,城市和农村的差别依然存在,造成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有很大的差别,这一差别影响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只有把城镇居民和农村屠民的消费行为分开研究,才能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研究。
第一节 影响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分析
消费行为的过程既是消费者的思维、心理过程,也是不断采取行动、产生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包括社会的、历史的、经济的等各个方面。但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方面和制度方面的因素,新古典经济理论将这些方面的因素分为外部环境因素和内在行为因素。
一、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外部环境因素
关于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内在因素主要体现为五方面:
1.消费选择自由
消费选择自由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消费品和劳务时基本上不受限量、配额和短缺的约束。消费者在不同商品和劳务之间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消费品和劳务的主观偏好,以及其收入水平,即预算约束大小。
2.价格充分弹性
价格弹性是指当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数量或支出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敏感程度。如果价格下降,消费者对其消费数量增加;相反,消费数量减小。这种增加和减小的幅度受商品和劳务价格弹性的影响,如果价格弹性较大,则购买数量的变化幅度就较大,相反幅度较小。
3.预算约束
预算约束是指消费者购买消费品受到其实际收入的限制。
4.没有流动性约束
流动性约束可以一般地定义为某些个人没有能力用未来收入作担保而获得贷款。流动性约束大小,反映消费者能够用未来收入实现现时消费的可行程度大小,或者是其消费在不同时期的转换能力大小。不能借入而又缺乏金融财富存量的家庭就是流动性受约束的家庭,因为他们所能做的最大消费就是当期所挣得的收入。如果居民消费的流动性约束程度越高,消费在不同时期的转换能力就越差,反之则说明消费在各时期的转化能力越大,即可以用未来收入实现现时消费可行性程度越高。
5.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指消费者在消费的整个过程中,外部环境存在的一些风险性或不可预期性。包括收入不确定性和将来各种消费支出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很大,是消费者选择消费与储蓄 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要求并培植了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增强了消费者预期的困难,居民在消费安排上更加理性和谨慎,预防性储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加快。
二、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内在因素
关于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内在因素主要体现为四方面:
1、理性主体
即西方新古典经济理论中认为的 “经济人”,特点即其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如消费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满足——效用最大化;生产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利润——利润最大化;生产要素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报酬。同时,“经纪人”的经济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不存在经验的或随机的决策,因此又被称为理性人。
2、追求效用最大化
依据新古典理性“经济人”假设,消费者行为最基本、最主要的假定为追求效用最大化,在消费过程中,理性主体——消费者是通过对消费品的合理组合来达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实现效用最大化。
3、规避风险
消费者规避风险与外部环境设定的不确定性相关,由于存在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作为理性主体的消费者存在着规避风险行为,即消费者在购买消费品或进行劳务消费中力求风险最小。
4、时间偏好
由于存有不确定性和风险,在消费的时间选择上,即对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的选择上,消费者较看重现在消费,这就是时间偏好设定的基本点。
第二节 浙江城乡居民消费情况差异分析
在考察不同的历史时期居民消费行为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在设定差异的基础上,分析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差异,结果表明:
一、浙江城乡居民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消费行为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居民消费行为所处的外部环境差异明显,社会经济制度的不同,导致居民消费行为不同。
改革开放以前,居民是在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先生产后消费的观念和政策中进行消费的。其消费行为是被束缚的,是近视的;其预算约束是一期的。所以决定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是现期收入,近似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假说。
改革开放后,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同时,城乡消费市场逐渐放开,城乡居民消费选择性增强。几十年的消费欲望被释放后,居民消费热情快速升温,产生了炫耀和攀比思想,同时,预算约束和流动约束有所放松,为居民实现跨期消费提供了条件,因此,这一时期浙江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更近似于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理论假说。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经济体制改革对居民的消费行为冲击很大。一方面,居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预算约束和流动约束大为减小另一方面,由于制度变迁所增加的各种预期消费支出大大提高,于是居民不得不为将来巨额的预期支出进行预防性储蓄,跨期消费时间拉长,甚至是一生或隔代消费,其消费行为更符合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假说。
二、浙江城乡居民消费者所处的外部环境具有较大差异性
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作为较抽象的“消费者”的不同具体形态主体,其消费行为的外部环境和内在设定具有相当多和相当大程度的共性。但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在政治、经济上存在着多重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所处的外部环境有很大的差别,这一差别具体表现在:
1.消费品分配方式的差异性
城镇居民享受低价供给,福利分配的消费品和各种补贴,农村居民自给性消费占有较大比重。
2.工农业产品比价不同
农村居民的实际收入受工农产品比价变动的影响,工农业产品比价的变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显著,改革后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逐渐缩小,这一变化促进了农村居民的消费。
3.消费者单位经济功能上的差异
大多数城镇居民家庭仅仅是消费活动的基本单位,而改革后,农村居民家庭一方面是消费活动的基本单位,另一方面又是生产活动的基本单位。农村居民消费者的双重经济功能使其消费行为和投资行为掺杂在一起,并使其消费者行为增加了一个特定的外部环境设定,即生产经营投入和收入风险的约束。
4.福利制度不同
城镇居民享受包括保证就业和退休、福利性住房、各种补贴、公费医疗和劳保在内的各种福利制度,而农村居民手身份约束,不能享受这些待遇,福利制度的不同对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是明显的。
5.消费环境和消费观念的不同
城乡分割的历史形成农村居民在消费环境和消费观念上远远落后于城镇,拉开了城乡居民消费的差距。
三、浙江城乡居民消费者行为有显著差异
由于城乡居民所处的外部环境的不同变化,浙江城乡居民消费者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研究表明,浙江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特征差异具体表现为:
1.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和收入取得方式具有明显差异
改革开放后,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生产力得到了释放,农民收入迅速提高。而城镇经济体制改革使城镇居民工资增加,补贴增加,其收入也提高了。从城乡对比来看,自计划经济时代延续下来的城乡居民这间的收入差距不仅得以保留,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这一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同时,城乡居民在收入的取得方式上有明显差异,浙江城镇居民收入以货币形式为主,而农村居民收入有一定的比例实物收入。
2.浙江城乡居民资产存量形式和流动性约束存在一定差别
城镇居民资产存量中,金融资产所占比重稳定上升,流动性增强相对而言,农村消费者实物资产比重较大,资产的流动性较差。城镇居民跨期消费的路径比农村居民要拉长和平坦些。
3.浙江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构成差异明显
这一差异首先表现在自给性和商品性消费支出构成的差异,城镇居民实际收入的主要部分是以货币形式获得的可支配收入,其消费支出的货币化程度相应较高。而农村居民由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产品特点,决定了农村居民的实物收入在其总收入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自给性消费在其消费支出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农村居民生活的货币性收入增加,农村居民生活的商品化、货币化消费程度提高,自给性消费在其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将不断下降,但由于受农村产品特点和消费习惯的影响,自给性消费在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次,浙江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和生产性支出构成有显著差异。城镇居民是单纯的消费活动主体,其支出以消费性支出为主,而农村居民消费者具有生 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为一体的双重身份。由于农村经济采取的形式,农村居民的收入——支出结构中生产性支出占有突出位置。农村居民的个人消费行为不仅取决于上期的纯收入水平和商品市场的供给与价格,还取决于生产的需要。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的差别,表现在购买行为与消费结构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的差异。
1、恩格尔系数
总的看来,浙江省二十多年来恩格尔系数的总体趋势是下降的,农村的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7.1%,到2006年的37.2%,城镇的恩格尔系数从1981年的55.6%到2006年的32.9%,无论城镇农村,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都日益提高.且进入九十年代后,浙江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平均一直比农村的要低,消费水平较农村居民高。更进一步分析:
(1)在外用餐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居民生活节奏加快,同时洋快餐、中餐店遍布大街小巷,为了得到较多的休闲时间,上班族在外用餐比例提高,据一份调查显示,自1995年以来城镇居民在外用餐率每年平均以近20%的速度增长,而农村居民在外用餐率增长速度很慢。
(2)购买加工食品增加。加工食品(尤其是深加工食品)的价值是原料食品的两倍至十几倍,而且近几年城市的超市快速发展也为居民购买食品(尤其是加工食品)提供了方便,所以城镇居民购买加工食品成倍增长,这也是增加食品性支出的原因之一;而农村居民除农忙外,平时空余时间较多,因而通常更多的是购买低值的原料食品,自行加工食用,特别是在近几年现金收入增长较快的情况下,食品性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反而下降了。
2、购买行为
尽管城乡居民存在许多消费热点,但是其购买具体产品的热点及其购买的时间都存在某些差异。
(1)出现的消费热点不同。目前城镇居民出现旅游热,浙江农村居民却表现得很冷清。据调查,浙江城镇居民目前有外出旅游者的家庭达86.9%,未来五年计划外出旅游的高达96%,计划跨省旅游的为73%,计划出国旅游的为33%,旅游消费逐渐升温;而农村居民对“未来五年内最大的支出项目”用于旅游的只有1.47%。
(2)出现购买热的时间不同。从市场产品普及率分析,浙江城镇居民出现家电(四大件)购买热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出现饱和期,而农村居民出现这些产品购买热是90年代中期,饱和期则是90年代末,产生购买热的时间差城乡为十年,产生饱和期的时间差为五年。
3、影响因素
影响城乡居民购买行为因素很多,但从影响其购买行为的因素差异角度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消费意识的超前性与滞后性。影响城乡居民购买行为的差异,除了收入水平的差异因素之外,还与居民的消费意识有直接关系,城镇居民由于沟通信息比较方便,所以容易受现代消费价值观的影响,消费意识容易超前;农村居民则相反,容易受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所以消费意识较滞后。因此,通常要以城市消费行为来影响与带动农村的消费行为。
(2)品牌与价格的关注程度不同。由于收入水平和消费意识的差异,城乡居民对品牌与价格的关注程度不同。城镇与农村居民在购买动机方面,虽然都把产品“性能”放在首位,但是对品牌与价格的关注程度就不同了,前者对“品牌”关注度居第二位,而“价格”居第三位,后者则恰好相反,“价格”居第二位,“品牌”则居五个因素中的第四位。
(3)影响购买行为信息来源不同。据小天鹅集团一份调查表明,城镇居民选择与购买产品的信息来源首先是广告(包括传统媒体广告与网络媒体广告),其次是亲戚朋友介绍。调查显示,农村居民购买家电的信息来源首先是“看外观与性能”(占48.27%),其次是亲戚朋友介绍与推荐(占36.67%),其三是广告(占14.67%)。这也充分体现农村居民“眼见为实”的消费习惯。
另外,城乡居民购买行为还受消费价值取向、消费环境、消费政策、销售渠道等因素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有关企业在开拓城乡消费市场方面都应认真地研究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加强宏观调控,引导城乡居民投资和消费行为
当然其前提必须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给居民消费提供宽松和健康的外部环境。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决定了居民消费状况。改革开放引起了我国居民消费行为发生实质性变化。改革开放后,特别是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消费行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是国家富强,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给人民带来的最直接的利益。
除了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保证外,引导居民健康消费也很重要。随着居民需求结构的转换与升级,居民新的消费热点己形成。居民消费行为在经历了“填饱肚子”—“老三大件”—“新三大件”的消费后,随着市场经济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到“住”和“行”高层次消费上。商品化住宅,高档服装和居室文化商品的消费日益多样,同时,交通通讯,文化教育消费支出增加较快。中国未来的消费热点会集中在住房、文化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家用电器的升级换代和家庭轿车等方面。为此,为了引导浙江居民消费行为,相关政府和机构应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中,为热点消费品的生产开发和消费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和服务,满足有经济支付能力消费者高水平消费需求,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采取有效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抑制收入差距的无序扩大,提高整体消费倾向
在保证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抑制收入差距的无序扩大,提高整体消费倾向。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政府要通过加大投资,扩大就业机会,解决目前较突出的下岗、失业问题,改善企业体制,放开国有企业工资,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家和企业员工的激励机制等措施在较大范围提高一般居民的收入水平。对于城镇居民除了职工工资的稳定增长外,还要鼓励各类人力资本的充分发挥和利用,允许人们取得各种合法收入,保护私有财产。
与此同时,还需采取措施改善目前的收入分配状况,尽可能地缩小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 特别是保证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不再降低。从边际倾向递减的规律可见,高收入户居民收入的提高带来的消费要远低于低收入户,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成为制约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增长的障碍。因为,无论是消费结构的转换还是消费梯度的形成,不能仅仅依靠少数富裕阶层,要提高整体的消费倾向,使占人口大多数的中等以上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具备相应的消费能力。可以通过增加对高收入阶层的征税,开征遗产税、赠与税等,同时加大扶贫力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措施缩小收入差距,启动消费。
三、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理顺供需关系,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
浙江省目前出现的消费需求不旺盛、消费结构层次相对处于较低阶段,原因不仅仅是居民支付能力不够,供需脱节、产业结构的调整不能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研究表明,浙江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基本完成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过渡,并向富裕型迈进,消费结构也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转化,对消费品的需求己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同时,城镇还有少数贫困居民,农村大部分居民消费还处于“生存型”和“数量扩张型”阶段。城镇居民新的消费热点将集中在住房、汽车、通讯旅游和文化娱乐等方面,而农村居民新的消费热点主要在于耐用消费品和子女教育。因此,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应稳定发展第一产业、重点调整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满足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另外,在产品结构调整中,既要大力开发高科技含量的“高、精、尖”产品,也不能忽视物美价廉、经济实用产品的生产开发,多层次产品结构是适应不同居民消费层次的客观要求。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小居民消费的不确定因素,释放居民储蓄,促进消费增长
研究发现,上世纪年代末期,浙江城乡居民消费增长趋缓,有效需求不足表现突出,其重要原因是社会福利制度变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造成居民工作不稳定,如下岗失业使人们降低未来收入的预期,另一方面住房、养老、医疗、就业和教育等方面的改革触及到消费者的福利待遇,居民支出的不确定程度的提高。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居民的风险预期,居民消费变得谨慎,这就促使居民增加预防性储蓄,降低消费倾向。因此要加快改革步伐,增加改革的透明度,减少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只有尽快使教育、医疗、养老、劳保等方面的改革措施明晰化,让居民切实了解到未来的各项支出多大成分由自己负担,多大成分由国家和集体负担,才能增加居民对未来各项支出的理性预期,从而保证其在储蓄与消费中理性地作出选择。相反,如果各项改革措施迟迟不能到位,居民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充满了不确定性,那么,必然会导致居民增加储蓄,减少现期消费,以应付未来风险,从而对解决当前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产生一系列不利的影响。针对社会保障覆盖面狭窄,保障资金来源不足等缺陷,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应建立多种形式、多种资金筹措渠道、法定报销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应在医疗保险,人身保险,失业救济等方面增加扶持力度,让居民解除后顾之忧,对自己未来的消费支出有稳定的预期,从而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促进居民消费的稳定增长。
五、分层次引导居民消费行为
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状况的差异,决定了要分收入层次促进消费,这将比针对总体的消费促进手段更为有效。
1、从城市居民看,应分三个层次促进消费:
(1)高层次消费——引导大额消费
对于这一层次的消费群体而言,因其消费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都比较小,收入增加或者是市场价格下降对其消费都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尽量促进他们在旅游、文化以及大件物品上的消费,关键是丰富其消费内容、提升消费品位、引导其消费方向。比如开发适合这一群体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项目,减少对汽车和住房等消费的行政性干预,同时积极改善这些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最终达到促进消费的目的。
(2)中等收入消费——促进即期消费
主要以稳定收入增加和改变其心理预期为主。其一是要给他们以收入将会持续稳定增长的信心。其二是要尽快出台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改革的明确方案,让老百姓对未来的支出状况更加明朗,从而改善心理预期,从而增加当期消费。第三是改变居民对于我国价格走势的不正确认识。虽然我国已经开始进入买方市场,但并不意味着价格水平一直下降。而且在加入WTO后也不是所有商品和服务都会大幅降价,像高级轿车和金融服务等有降价可能的商品是当前我国中等收入水平的消费者还消费不着的。国家应给与消费者正确的引导,让居民充分认识到价格上升的可能性和变化趋势并合理安排即期消费。
当前,一方面要防止居民对未来消费升级换代进行大量的储蓄而不利于目前的消费启动,同时也要防止未来升级换代过于集中。当前应当细分消费群体的消费层次,维持消费升级的渐进性,使消费升级成为一个分层次、有步骤的稳定过程。对于中等偏上收入者可以以消费信贷等方式引导一部分中高收入者首先购房买车,对于中等收入者可以增加其文化娱乐消费,对于中等偏下收入者可以增加其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与换代。
(3)低收入消费——刺激日常消费
增加低收入水平居民的收入将对促进整体消费带来较大效用。政府可以考虑以税收和补贴方式调整收入分配增加对低收入水平居民的补贴,如加强社会保障建设,增加对失业(下岗)工人的补贴,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等等。
2、从农村居民看,主要从两方面启动消费:
(1)对于部分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村居民
他们的消费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并且正受到各种障碍的制约。这些农民并不缺钱,但是在消费上缺乏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平等待遇,比如进城买房受到限制,子女进城上学受到一定的歧视;再加上农村市场消费环境的恶劣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消费,使得很多富裕农民的消费水平与其收入状况不相一致。对于这部分消费者,主要是对其消费进行科学的引导并且切实改善其消费环境。
(2)对于大部分农民
收入水平低是制约其消费的主要原因。所以要增加这部分农民的消费,增加收入是关键。在当前的情况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其他产业吸收第一产业的 剩余劳动力,使农民在农副业之外的收入有比较大的增长。具体措施包括: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和保障农民进城从事各种经济活动;促进农村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重新振兴乡镇企业,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力;加快小城镇建设等,通过这些措施来改善农民的收入状况,从而使居民的各种需求转变为现实的消费以带动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黎清,李梅.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5):82-84.
[2] 奚艳,吴忠培.对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差异的分析——以广东省数据为例[J].经济论坛.2008,(4):26-29.
[3] 杨钰画.山西城乡居民消费行为比较[J].研究与探讨.2006,(11):19-21.
[4] 姚金海.基于ELES的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比较分析[J].商业研究.2006,(25):65-67.
[5] Christophe Courbage. Precautionary saving in the presence of other risks[J]. Economic Theory (2007) 32:417–424.
. Econometrica 70, No.1 (2004.12):47-91.
[7] 吴东晟.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问题研究[C].西南农业大学.2004:25-35,51-53
[8] 孙凤.消费行为数量研究:以中国城镇居民为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9] 余约成.浙江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研究[C].浙江大学.2006
[10] 施晓虹.关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问题的研究[J].统计研究.2007,(4):5-12.
[11] 徐浩然,王子龙,许箫迪.居民消费倾向与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统计与决策. 2006,(2):18-22.
[12] 庞智强.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行为比较分析[J].统计研究.2005,(17):47-50.
[13] 汪红驹,张慧莲.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对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J].经济科学.2004,(6):43-45.
[14] 王邦宜,孙高向.农村、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差异与消费政策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4):8-12.
[15] 沈晓栋,赵卫亚.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动态关系[J].经济科学.2005,(1):23-26.
[16] 才淦.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C].吉林大学.2007
[17] 来雅萍,曹荣庆.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研究[J].浙江统计.2006,(2):7-9.
[18] 周侃.浙江省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J].新西部.2008,(2):73,92.
[19] 蔡瑞琪.中国城乡消费差异的实证分析[J].金融学苑.2006,(1):49,55-59.
[20] 陈莞桢.福建城乡居民消费行为之比较[J].闽江学院学报.2006,(27-3):1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