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注意的特征范文

心理学注意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注意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学注意的特征

第1篇:心理学注意的特征范文

20XX学年第二学期

称:

乘务心理学

团队/教研组:

师:

使

材:《高速铁路运输心理学》

教案

课题名称

服务与旅客运输服务

授课班级

高铁

授课时间

20XX.0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服务与旅客运输服务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重点

掌握铁路旅客运输的服务意识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导入】

认识心理学

【新授】

一.铁路旅客运输服务的基本概念

1.铁路旅客运输服务

2.铁路旅客运输服务特点

二.铁路旅客运输的服务意识

1.树立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服务意念

2.了解旅客心理状态,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讨论、练习】

案例分析:售票员售票情况

【作业】

心理学起源的相关资料

【小结】

通过本章节学习,引导学生们掌握铁路旅客运输服务的基本概念并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课后反思】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教案

课题名称

心理学概述

授课班级

XX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XX.0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重点

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什么是服务?

【导入】

心理学的起源

【新授】

一、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原始社会末期:萌芽

中世纪(11-14世纪):中断

15世纪初:文艺复兴,奠定基础

17-19世纪中叶:研究活跃

19世纪后半叶:成为独立的科学

1879年,冯特在莱锡比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冯特将心理学定义为:研究意识并探索控制心灵的独特规律。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讨论、练习】

收集心理学起源与发展的相关资料

【作业】

【小结】

掌握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观点

【课后反思】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概述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旅客的分类和旅客心理的概念

教学重点

明确学习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的意义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心理学的起源

【导入】

观察生活中的心理学

【新授】

一、高速铁路旅客的心理

(一)旅客的分类:

1、按自然构成分类;

2、按社会构成分类;

3、按旅行目的分类;

4、按购买动机分类。

(二)、高速铁路旅客的心理需要

1、旅客的一般心理需要;

2、旅客旅行需要的表现。

二、在高速铁路运输中旅客心理的规律性表现

1.旅客动机的产生

2.旅行交通工具的选择

3.购票

4.去车站

5.进入车站及上车

6.车上旅行

7.到站下车及出站

8.继续乘车旅行

三、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研究对象:旅客

2.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的主要任务

1)了解旅客心理需要

2)把握旅客的心理需要

四、学习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提高客运服务工作的主动性

(二)提高客运服务工作的针对性

(三)提高客运服务工作的周到性

(四)树立铁路客运服务人员正确的服务观

(五)提高客运管理工作水平

【讨论、练习】

旅客购买高铁二等座车票曾更高等级座的心理分析

【作业】

收集高速铁路旅客运输过程中的旅客心理案例

【小结】

掌握心理学、旅客运输心理学与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的关系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基础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人的本质及其行为特征

了解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关系

教学重点

能够熟悉服务对象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个性心理特征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旅客的分类

【导入】

人的本质及行为

【新授】

一、人为学基础理论

(一)人的本质

1、关于“人是什么”的问题;

2、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二)、人的行为

1、关于人类行为;

2、行为种类;

3、研究人的行为的目的。

二、心理学基础理论

(一)关于心理学

(二)心理现象

1、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3、心理现象与行为

(三)群体心理

1、群体的含义与分类

2、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3、群体的沟通和冲突

(四)个性心理与群体心理

(五)心里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讨论、练习】

服务群体的沟通技巧

【作业】

【小结】

具有通过旅客或旅客群体的行为特征分析其个性心理的能力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基础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各种管理学理论

教学重点

能够结合群体特点提供个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心理学基础理论

【导入】

管理学的基础理论

【新授】

一、管理学基础理论

(一)管理的实质与管理学体系

(二)西方管理理论概述

1、古典管理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

3、现代管理理论

(三)管理现代化的表现

1、管理科学化思想

2、管理民主化思想

3、管理高效化思想

4、管理系统化思想

5、现代市场营销思想

二、消费心理学

(一)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分析

三、管理心理学

四、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及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

【讨论、练习】

【作业】

【小结】

具有从心理学、管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旅客心理特征的能力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心理过程的一般性认识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人的心理过程

教学重点

熟悉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心理学、管理心理学、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心理学之间的关系

【导入】

认识过程包括哪些?

【新授】

一、认识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语言。

(一)感觉

1.感觉的特征

2.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

2)内部感觉

3.感觉的意义

4.感受性与练习

(二)知觉

1.知觉的种类

1)物体知觉

2)社会知觉

2.知觉的活动过程

3.知觉的基本特征

1)相对性

2)整体性

3)理解性和概括性

4)恒常性

4.影响知觉的心理因素

1)知识经验

2)注意

3)定势

5.知觉与感觉的区别和联系

1)知觉和感觉的区别

2)知觉和感觉的联系

【讨论、练习】

【作业】

【小结】

能够利用感觉和知觉的特性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心理过程的一般性认识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熟悉人们认识某个事物所需要经历的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

充分了解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的特征,培养铁路客运服务人员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认识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感觉、知觉的基本特征

【导入】

人格形成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新授】

一、记忆

1.记忆的分类

记忆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划分为形象记忆、语言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2)根据记忆的线索划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3)根据记忆时意识参考的程度划分为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

(4)根据记忆的时间长短划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5)根据信息加工处理与存储的方式划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2.记忆表象

1)形象性

2)概括性

3.记忆过程分析

1)识记

2)保持和遗忘

3)再认和重现

二、想象

1.想象的功能

1)想象具有预见作用

2)想象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补充的作用

3)想象具有替代作用

2.有意想象的种类

1)再造想象

2)创造想象

3)幻想

3.想象与创造

【讨论、练习】

【作业】

【小结】

能够利用记忆和想象的特性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心理过程的一般性认识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4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熟悉人们认识某个事物所需要经历的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

充分了解思维、注意、语言心理活动的特征,培养铁路客运服务人员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认识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记忆、想象的基本特征

【导入】

什么是思维?

【新授】

一、思维

1.思维的特征

1)间接性

2)概括性

2.思维的种类

1)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语言逻辑思维

2)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4)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5)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3.思维过程

1)分析和综合

2)比较、概括和系统化

3)抽象和具体化

4.思维形式

1)概念

2)判断

3)推理

二、注意

1.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2)维持功能

3)整合功能

4)调节功能

5)监督功能

2.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

3.注意的特征

1)注意的范围

2)注意的紧张度

3)注意的稳定性

4)注意的分配

5)注意的转移

三、语言

1.语言的特征

2.语言的结构

3.语言的种类

4.语言的表征与加工过程

【讨论、练习】

【作业】

【小结】

能够利用思维、注意和语言的特性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心理过程的一般性认识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4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掌握各种情感体验对人们认识事物的影响

教学重点

能够通过情绪、情感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人的认识过程的基本特征

【导入】

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定的态度和体验,这些体验属于什么?

【新授】

一、情感过程

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2.情绪与情感产生的基础

3.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4.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

5.情绪的种类

1)心境

2)激情

3)应激

6.情感的种类

1)道德感

2)理智感

3)美感

7.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

2)动机功能

3)组织功能

4)信号功能

二、意志过程

(一)意志的含义

(二)意志行为

1.意志行为的特点

(1)意志行为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

(2)意志行为和克服困难相联系

2.意志行为过程

1)确定决定阶段

2)执行决定阶段

(三)意志与认识、情绪、情感的关系

1.意志与认识的关系

2.意志和情绪、情感的关系

(四)意志的品质

1.自觉性

2.坚定性

3.果断性

4.自制性

【讨论、练习】

【作业】

【小结】

充分利用情绪、情感达到提高客运服务质量的目的,通过学习加强自身意志品质的培养。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个性心理的一般性认识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4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人的个性意识倾向的表现形式

教学重点

能够结合旅客的外在行为表现分析其心理动机及服务需求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心理过程的一般性认识

【导入】

你的个性是什么样的?

【新授】

一、个性意识倾向

(一)人的需要

1.需要的含义

1)需要是对现实要求的反映

2)需要是个人的一种主观状态

2.需要的运动过程

3.需要的分类

1)从需要的性质分

2)从对需要的迫切程度划分

3)从需要的范围划分

4.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2)马斯洛的观点

3)需要层次理论的意义

5.人的欲望

1)欲望的种类

2)欲望的特性

(二)人的动机

1.动机的含义

2.动机的分类

1)生理性动机

2)社会性动机

3.动机的影响因素

1)嗜好和兴趣

2)价值观

3)抱负水平

(三)人的兴趣

1.兴趣的概念

2.兴趣的品质

1)兴趣的倾向性

2)兴趣的广阔性

3)兴趣的稳定性

4)兴趣的效能性

3.兴趣的分类

【讨论、练习】

【作业】

【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能够根据旅客的行为表现分析其个性意识倾向或其心理特征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个性心理的一般性认识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4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表现

教学重点

能够通过旅客的气质特征分析其气质类型进而提供相应服务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个性意识倾向包括哪些?

【导入】

你的期望是什么?

【新授】

一、个性意识倾向

(一)人的期望

1.期望的含义

2.期望心理的产生

3.期望的心理特征

1)表现出一定的期望概率

2)表现出一定的行为动力

3)期望心理随客观环境及目标的变化而变化

4.期望理论

(二)人的挫折

1.挫折的含义

2.挫折的产生

1)产生挫折的一般原因

2)产生挫折的组织原因

3)对挫折的容忍力

3.挫折行为

1)情绪上的反应

2)防卫的方式

3)环境的不良适应

4.避免挫折的措施

(三)人性

1.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

2.人性的假设

1)经纪人

2)社会人

3)自我实现人

4)复杂人

【讨论、练习】

【作业】

【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能够根据旅客的行为表现分析其个性意识倾向或其心理特征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个性心理的一般性认识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4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人的个性意识倾向的具体表现

教学重点

能够通过旅客的气质特征分析其气质类型进而提供相应服务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个性意识倾向包括哪些?

【导入】

你的期望是什么?

【新授】

一、个性意识倾向

(一)人的期望

1.期望的含义

2.期望心理的产生

3.期望的心理特征

1)表现出一定的期望概率

2)表现出一定的行为动力

3)期望心理随客观环境及目标的变化而变化

4.期望理论

(二)人的挫折

1.挫折的含义

2.挫折的产生

1)产生挫折的一般原因

2)产生挫折的组织原因

3)对挫折的容忍力

3.挫折行为

1)情绪上的反应

2)防卫的方式

3)环境的不良适应

4.避免挫折的措施

(三)人性

1.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

2.人性的假设

1)经纪人

2)社会人

3)自我实现人

4)复杂人

【讨论、练习】

你的兴趣都有什么?你觉得自己现在有欲望吗?你现在需要什么

【作业】

人的动机有哪些?

【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能够根据旅客的行为表现分析其个性意识倾向或其心理特征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个性心理的一般性认识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5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表现

教学重点

能够通过旅客的气质特征分析其气质类型进而提供相应的服务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个性意识倾向包括哪些?

【导入】

你的气质属于什么类型?

【新授】

(一)个性的形成

1.个性的特点

(1)独特性

(2)综合性

(3)稳定性

2.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

一个人个性的形成,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先天决定因素,即遗传因素;二是后天决定因素,即环境因素。

3.环境对个性的影响

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1)儿童时期

2)学生时期

3)走向社会时期

(二)人的气质

1.关于气质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指个人典型地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方面的特征。

2.气质的类型和特征

气质可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进行划分。

3.气质对管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1)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2)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

3)气质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4)气质影响人的情感和行为

(三)人的性格

1.关于性格

2.性格的特征

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

3.性格的类型

4.性格的本质

5.影响性格的因素

1)生理性因素

2)环境因素

6.性格发展的过程

(四)人的能力

1.关于能力

2.能力的种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3)认知能力、实践活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3.能力与兴趣的关系

1)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划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2)兴趣与认识和情感相联系

3)兴趣具有社会制约性

4.能力与知识、技能

1)区别

2)联系

5.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1)性格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能力为基础

2)能力发展水平受性格特征的影响

3)优良性格特点往往能够补偿某些方面能力的弱点

6.能力的个体差异

1)能力的质的差异

2)能力的量的差异

【讨论、练习】

不同类型的人格对应的人物有哪些?

【作业】

性格和气质有何区别?学习气质的相关知识对你有什么指导意义?

【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气质的相关知识对未来工作有指导意义。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年轻旅客群体的心理特征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5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对旅客群体进行分类的方法及年轻旅客心理特征的积极和消极特点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年轻旅客的行为表现分析其心理活动及心理特征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人的个性和气质类型有哪些?

【导入】

多大的人算年轻人?

【新授】

年轻是一个中性的词语,指年纪不大者,多指年龄介于十几岁至二三十岁间的人,强调的是相对来说年龄处于较小状态的成人。

一、年轻旅客心理特征中的积极和消极特点

1.朝气蓬勃勇往直前

2.主动积极、勇于创新

3.类似成人的新需要大量涌现,激起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4.情绪强烈、情感丰富

二、青年自我意识的矛盾

1.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

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3.求知欲强而识别力低的矛盾

4.情绪与理智的矛盾

5.幻想与现实的矛盾

三、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

1.正面心理特征

1)聪明开朗、善于思考,创造力强

2)同情心强,乐施好善

3)办事认真,有进取心

2.负面心理特征

1)依赖性大

2)任性专横

3)自我中心

4)性格孤僻

四、年轻旅客的心理特点

1)热情好动、独立性强

2)维权意识强、态度固执

3)服务要求高、肯提意见

4)自尊心强,情绪易偏激

5)尊重权威、能服从管教

【讨论、练习】

作为年轻旅客你乘坐火车时有何要求?

【作业】

年轻旅客群体有哪些心理特征?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多了解年轻旅客群体的心理特征及行为表现,以便在工作中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本地及非本地旅客群体的心理特征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5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本地及非本地旅客群体的组成及其出行规律

教学重点

能够掌握与本地及非本地旅客旅客群体沟通的技巧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年轻旅客的心理特征有哪些?

【导入】

你对于大连市来说是本地旅客还是非本地旅客?

【新授】

一、本地旅客是高峰客流的主体

在高速铁路交通系统中,本地旅客是主流的旅客群体,在全部客流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1.高峰客流的主体和特点

公共交通工具的客流分布是不可能一直保持均衡的,其中客流最集中、客流量最大的状态就称为客流高峰状态。这种高峰客流状态发生的时段就称为高峰时段;客流高峰的最大客流量就称为高峰流量。

2.高峰客流旅客的心理特征

通勤旅客是高峰客流分主体,正是因为他们将高速铁路作为上下班、上下学的交通工具,因此高峰客流旅客具有明显的通勤旅客群体的心理特征。

1)赶点心理

2)将就心理

二、非高峰时段的本地旅客

三、非本地旅客的心理特征

(一)非本地旅客的分类

(二)旅客的文化修养

(三)一般的非本地旅客

【讨论、练习】

作为本地或者非本地旅客你的心理是什么?

【作业】

高峰客流主体有哪些?其客流特点是什么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能够根据旅客的外貌特征、言谈举止对旅客进行分类。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常见的旅客心理现象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5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高速铁路运输中旅客的平等心理及从众心理,嫉妒心理表现及其心理特征

教学重点

认真学习、掌握不同旅客的不同的心里特征的外在表现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本地及非本地旅客的心理特征

【导入】

你对自己的相貌、体形满意吗?

【新授】

一、人格心理

不同的人格是造成人们行为表现各异的原因之一。正是由于人格具有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人格属于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范畴。

准确来说,人格具有3重含义:

(1)人的道德品质

(2)做人的权利与尊严

(3)人的行为模式。

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五大性格”是指五种普遍的人格特征:外向性、神经质性、和善性、严谨自律性和开放性。特别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开放性仅是个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心理学家认为,这五项特质能够基本确定一个人的性格。

人格心理是最普遍、最常见和最为基础的人类心理活动。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人员必须认识到:虽然每个乘客的人格都不完全相同,但他们对服务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即:自己的人格必须得到尊重。

二、平等心理

平等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人对人的一种态度。平等是人类的最基本、最普遍和最常见的心理特征之一,也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理想之一。

一般而言,需要重点关注的乘客群有:非本地乘客、进城打工族、残疾、体弱、老年乘客等,他们往往对平等服务的要求比较敏感,也最容易产生误解。

三、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人类的一个思维定式,思维上的从众定式使得个人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能够消除孤单和恐惧等心理。

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能保持独立性,不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四、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的发生、发展,从内心感受而言,一般有3个层次:前期依次表现为由攀比到失望的压力感;中期表现为由羞愧到屈辱的心理挫败感;后期则表现由不服、不满到怨恨憎恨的发泄行为。

嫉妒心理是一种社会心理,它一定要有第二者或第三者存在,而且这个第二者或第三者在某些方面可能比嫉妒者要优越,或虽不优越,却对嫉妒者产生一定的影响。

美国心理治疗专家提出的打开心胸的办法:

想象一下,你来到大海边,大海是取之不尽的,无论你用盆、用缸,甚至是巨盆来

装,都无法把海里的水装完。

想象一下,你行大海里面取你要的水,而别人也在那里取水,而大海是取之不尽的。

【讨论、练习】

从众犯罪是否应得到法律的制裁?

【作业】

什么是人格?简要说明人格的形成过程。

【小结】

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能够换位思考为不同的旅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常见情绪与旅客的情绪表现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5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常见的人类情绪的表现形式

教学重点

能够掌握与不同情绪表现的旅客沟通的技巧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什么是人格?

【导入】

你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新授】

一、情绪与情绪控制

(一)情绪的定义

情绪是指个体对本身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短暂而强烈的反应,是一种主观感受、生理反应、认知互动。

(二)情绪的构成

人的情绪活动一般包含以下5个基本元素。

1.认知评估

2.身体反应

3.感受

4.表达

5.行动的倾向

(三)情绪的先天性和后天性

(四)情绪的控制

(五)情绪的调整

1.表情调整

2.人际调整

3.环境调整

4.认知调整

5.回避调整

二、常见的人类情绪表现形式

(一)人类常见情绪

1.七情

2.六欲

3.七情与六欲的差别

(二)人类情绪的基本形式

1.快乐

2.愤怒

3.恐惧

4.悲哀

(三)心理波动与心理调节

1.心理波动

2.心理调节

1)心理调节的十大原则

2)心理调节的四法

(1)暗示调节

(2)放松调节

(3)呼吸调节

(4)想象调节

三、常见的旅客情绪表现

(一)疲劳情绪

(二)焦虑情绪

(三)恐惧情绪

(四)怀疑情绪

1.怀疑情绪无对错之分

2.怀疑情绪的消除方法

1)权威信息

2)公示天下

3)实际效果

四、自我牵挂情绪

五、自笑、自嘲、自言自语情绪

【讨论、练习】

面对就业情况你现在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作业】

什么是情绪?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情绪包含哪些基本元素?

【小结】

掌握不同的旅客群体或个人的情绪表现,分析其情绪变化的原因,进而提供个性化服务。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旅客的决策与个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6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旅客旅行决策要考虑的因素

了解旅客对旅行服务的期待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不同的旅行阶段旅客的心理需求

能够掌握与不同旅客个体沟通的技巧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情绪包含哪些因素?

【导入】

影响你的出行方式的条件有哪些?

【新授】

一、旅客的决策

旅客产生旅行需求后,就要进行旅行方式的选择,这一步即旅客的决策。

(一)旅客决策的过程

(二)旅客决策的影响因素

旅客的出行方式选择受供给属性和需求属性两个方面的影响。

1.供给属性

2.需求属性

二、旅客对服务的期待

1.旅客运输服务

2.旅客期望

3.旅客期望与旅客满意的对应关系

4.影响旅客服务期望的因素

三、旅客旅行的个体心理与需求

(一)旅客旅行的共性心理与服务

1.旅客旅行总体方面的需要的表现

2.旅客旅行各阶段心理需要的表现

3.旅客旅行心理需要的规律性表现

4.满足旅客旅行共性心理需要的心理服务措施

(二)旅客旅行的个性心理与服务

1.根据旅客气质划分

2.根据旅客职业划分

3.根据旅行目的划分

4.根据旅行行程和旅行性质划分

5.根据旅客自身条件划分

6.根据旅行中的旅行情况划分

7.根据旅客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划分

四、旅客旅行的群体心理与服务

(一)旅客群体的特点

1.心理的认知性

2.行为的联系性

3.利益的依存性

(二)旅客群体的类型

1,松散大群体

2.紧密小群体

(三)对旅客群体心理的服务

1.加强对紧密小群体的管理

2.用亲切、和蔼、礼貌的态度为大群体服务

五、掌握旅客心理的方法与服务水平的提高

(一)掌握旅客心理活动的基础

1.要有明确的思想基础

2.要有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3.要细心、有耐心,有耐力

4.要有迅速、果断的应变能力

5.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

(二)服务方式的改进

(三)掌握旅客心理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掌握旅客旅行的主要心理

2.掌握旅客旅行的具体心理

3.必须注意从站、车的实际出发

4.既要注意重点,又要考虑一般

【讨论、练习】

你觉得影响你的出行选择是什么?

【作业】

旅客群体有什么特点?如何为旅客群体服务?

【小结】

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熟悉旅客对服务的期待,了解影响旅客满意度的因素。

【课后反思】

教案

序号:01

编号:DLFY-JL-JW-32

课题名称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人员的认知能力及其培养

授课班级

17级高铁

授课时间

2019.06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了解影响个人能力形成的因素及能力提高的途径

了解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人员应该具备的主要能力

教学重点

具有一定的感觉与感知能力

具有一定的注意力与观察力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时间分配

【复习】

旅客决策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导入】

你觉得你的能力是什么?

【新授】

一、认知分析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从自己的感知开始的。认知能力是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一)认知能力培养的意义

1.能够促进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2.促使自觉地调控学习活动,顺利达到目标

(二)加强认知能力学习的策略

1.明确目标,了解认知知识

2.丰富认知体验

二、能力分析

人的能力总是与人的活动联系起来,能力实际上是个体从事活动的能力。

(一)能力的诱发

1.环境诱发

2.参与诱发

3.设疑诱发

(二)能力的形成

1.素质

1)个人素质

2)企业素质

2.知识与技能

3.教育

4.社会实践

5.勤奋

(三)能力的提高

1.牢固地建立起不畏惧失败的信念

2.在思考中积极地进取

3.不轻易为拒绝所打败

4.该出手时就出手

三、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人员具有的主要能力

(一)感觉与知觉能力

1.培养感觉与知觉能力的重要意义

2.感觉与知觉能力的培养

(二)注意与观察能力

1.培养注意与观察能力的重要意义

2.注意能力的培养

3.观察能力的培养

(三)记忆与理解能力

1.培养记忆与理解能力的重要意义

2.记忆能力的培养

3.理解能力的培养

(四)思维与想象能力

1.培养思维与想象能力的重要意义

2.思维能力的培养

3.想象能力的培养

(五)言语能力及其培养

1.礼貌语言在客运服务中的作用

2.言语的感知与理解

3.言语的表达

4.言语能力的培养

5.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人员言语表达注意要领

四、技能及其培养

(一)关于技能

(二)技能的种类

1.动作技能

2.智力技能

(三)提高联系效率的方法

1.明确练习的目标和要求

2.灵活地运用整体练习和分解练习

3.恰当安排练习时间

4.知道练习的结果

5.影响练习成绩的其他心理因素

(四)技能的迁移与干扰

五、掌握旅客心理的方法与服务水平的提高

【讨论、练习】

在日常工作中礼貌用语有哪些?

【作业】

语言在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中的作用有哪些?

【小结】

了解个人素质对提高客运服务质量的重要作用。

第2篇:心理学注意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返回抑制;运动员;线索概率;SOA

中图分类号:G80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3-0368-03

注意一般被认为是心理活动对于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发端和起源;目前普遍认为,注意作为众多心理因素的基础和桥梁,它对比赛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Nougier等,1999)。

随着注意研究的深入,注意的抑制现象成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特别是返回性抑制(IOR)已经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探测大脑信息加工抑制功能的重要途径。已有的研究表明,认知加工能力较强的人们拥有较好的抑制特征,而运动员作为短时间要在多项信息中进行快速、有效决策的个体通常被认为是有着较好的分析处理能力,所以我们大胆设想,运动员的返回抑制现象会好于常人,可能会有较大的不同。

1实验对象和程序

1.1实验对象

普通大学本科生12人,以及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员12人(排球、篮球和乒乓球项目)――运动水平是一级或二级,年龄在17~24岁,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实验后获一定报酬。

1.2实验设计

实验分为2×3×3×2的混合设计,被试间变量(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是组间设计,其余三因素为组内设计,依次为不同外源性线索的概率(20%、50%、80%)、SOA(一般指线索化开始时到靶子出现的这段时间)(200 ms、400 ms、700 ms)和靶子出现的位置(线索化位置――指靶子刺激出现在线索过的位置或非线索化位置)。实验中记录被试的反应正确率和反应时(不告知被试线索的概率),我们根据有意注意加工和无意注意指向的特征将实验方式进行合理调整,采用改变SOA长短和线索概率的单线索模式,力求突出运动中注意灵活主动的特征,将自动注意加工和有意注意指向进行综合考虑,实验中表明取得一定的突破创新,有着较好的实验效果。

1.3实验程序实验中采用“线索-靶子”模式。每次实验开始前,屏幕上同时并排出现3个小框和注视点,要求被试在一次实验中始终盯着中间注视点,持续500 ms,接着外侧方框任一个会变亮,随后出现“*”。要求被试看见“*”出现后,迅速按空格健反应;按键正确后,屏幕上所有图面消失。间隔一定时间的黑屏空白后,进入第二次试验(图1)。

图1刺激呈现方式和基本过程

根据线索概率不同,实验分为三部分,每部分里共有360次试验,中间有6次小休息。根据研究目的分为6种条件,每种条件下有48次试验随机出现,另外有72次Catch Trial(线索化后无靶子出现,所有图片自动消失的情况)随机出现――防止被试提前做出反应。如果被试的反应低于200 ms或高于800 ms,则在被试按键后给出声音警告。前一次试验结束后1 500 ms后下一次试验自动开始。正式实验前有20次练习,每一部分约25 min左右,休息5~10 min以后进行后一部分实验,要求同上,整个实验持续约1.5 h。

2结果与分析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为了防止由于实验顺序造成的适应效应,我们采用拉丁方排序,避免前一实验对后边实验带来的影响,被试在一定时间里依次完成三部分实验,中间给于一定时间调整。因此,相对于每一被试来说,三部分相关实验既是组内变量却又可单独进行比较。根据线索概率的变化,我们分别进行讨论(表1)。

2.1外源性线索概率为80%时的对比分析(部分一)外源性线索概率为80%时,普通组数据中SOA主效应显著(F(1,11)= 23.36,P

我们发现,因为线索位置出现靶子的概率高,这种情况下外源线索产生的自动注意加工和被试有意加工是互相促进的,即使没有被告知线索概率,被试也能形成一定的认知策略来指导自己的注意指向。运动员的返回抑制能力明显快于常人,在短SOA 200ms时,他们的易化趋势就已消失;长SOA里IOR产生显著差异;而对照组在400ms时还存在易化特征,长SOA的抑制不显著。分析认为,这样的区别可能是运动员不太注重对线索的利用,能够迅速摆脱线索对它造成的激活效应,快速转移注意聚焦点、在较长时间里对已注意过的位置产生较强的抑制等有关。

2.2外源性线索概率为50%时的对比分析(部分二)普通组的数据中,不同SOA的主效应显著(F(1,11)= 87.39,P

可以看出,高概率线索时出现的易化现象已消失,表明被试在没有被告知线索概率的情况下,已感知线索和靶子关系有了一定变化,不再将注意力有意指向线索位置,可能倾向于将注意集中点放到中间位置上,忽略线索的作用。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就已出现IOR,中SOA便达到显著差异,而普通组只是在长时间里出现差异,并且抑制量小于运动员。我们认为,这些说明运动员能较知线索位置信息的无效性,较短时间产生抑制。随着SOA的延长,抑制效应迅速达到显著。而普通人虽然也能感觉线索的无效,但在短时间里还摆脱不了线索对它造成的标签――激活效应,不能形成快速而强烈的对线索位置的抑制。

2.3外源性线索概率为20%时的对比分析(部分三)普通人数据中不同SOA和靶子位置的主效应都为高度显著,交互作用显著(F(2,22)= 13.59,P

分析认为,被试在没有告知线索概率的情况下,都能够准确觉察出线索的无效信息,知道最可能出现靶子的地方是在非线索位置,因此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将大部分注意资源转移到非线索位置,对线索位置快速形成抑制,因此短时间里就出现IOR现象,中、长SOA里被试都产生高度显著的IOR。但是运动员产生抑制效应较快,短时间里就达到高度显著的差异,甚至在中SOA时候出现了65.03这样的高值。

3讨论和建议

3.1一般讨论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Posner认为,注意的变化可能涉及以下三个连续的过程:“解除原有注意->移动注意点->实施新注意”。首先,系统需要从视野中正在注意的地方解除注意,然后必须把“注意”点转向新的位置,最后在新地点实施注意。这种方式可能较好的解释了注意的转移变化――“投入、脱离和转移”,也能反映出返回抑制的特点,得到了大家的诸多肯定。本实验中采用了不同的SOA和外源性线索概率的变量设计,都产生了IOR效应,说明IOR作为一种普遍现象存在于这两组群体中。一般认为,IOR是人类基本认知活动能力的一种体现,反映了人心理活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了注意选择的效率,我们的数据与已有结论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

总体看来,运动员和普通组的反应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在进行变化,两组被试的变化趋势保持基本一致。随着线索概率和SOA的不同,被试反应速度都有明显变化;中SOA(400 ms)时,线索位置和非线索位置的反应速度都达到了自己的最快水平。两组被试都较明显感受到线索概率的变化,形成了较好的认知策略来调整自己的注意资源分配。在长时间SOA中,两组都形成IOR效应。随着线索概率的降低,IOR越来越早出现,抑制效应也越来越明显,这也说明线索概率和SOA对被试的反应速度有着极大的影响。

对比中可看出,短SOA中运动员在所有概率下都没有易化现象,更在低概率情境中出现了显著的返回抑制。而普通组在高概率、短SOA里还存在接近显著水平的易化,即使概率降低到20%,短时间出现抑制效应也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另外,在中长SOA里,普通组只在低概率时才达到显著差异,而运动员的抑制效应在中、低概率都是非常显著,这些都充分说明运动员具有较好的注意返回抑制能力,能够快速摆脱对先前位置的注意,解除原注意并形成较强的抑制效应,移动注意的焦点转移到其余物体的搜索中。

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运动员能够灵活的转换注意焦点,迅速觉察环境刺激中变化的有关信息,迅速摆脱线索位置对其造成的注意投入影响,较快形成对线索位置的抑制;即使是在高概率的线索诱惑下,也能较快摆脱线索造成注意资源的吸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新异目标的搜索上。诸多学者认为,运动员通过增加对有用信息的利用,降低和抑制干扰因素等来快速有效的完成任务,他们可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多信息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加工和决策。为了在复杂多变、注意加工负荷较高的场景中快速准确的判断反应,可能运动员对待线索的利用变得非常谨慎而保守,将更大的注意资源分散放到周围环境信息中,灵活调整自己的注意策略,对一定时间后的线索位置迅速形成较强的抑制效应,以便于新目标的搜索。

研究表明,那些经常在短时间内有大量信息加工的运动员在复杂情境中好像更胜一筹。相对而言,普通人快速转移注意焦点的能力较弱,不能迅速摆脱线索位置上的注意投入,形成有效而快速的抑制能力不强,因而他们的返回抑制现象出现的较晚,其抑制效应也没有运动员的强烈。

3.2建议我们采用改变SOA长短和线索概率的单线索模式,发现运动员和普通人在注意返回抑制能力的方面有着较明显的不同,基本上符合原有假设。作为认知负荷能力强、高效处理信息加工的运动特殊群体,运动员必须灵活有效的进行注意的转移和分配,将其注意资源迅速从关注位置摆脱转而投入对新异目标的选取,对已经注意过的物体保持较强的抑制效应,这样一种灵活而快速的选择才能保证运动员的反应优势。实验对于我们深入研究注意的内部机制、探索体育训练中对注意的特殊要求,对于运动训练心理选材、训练定向和监控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如果我们能够将不少注意灵活性和信息整合能力强的青少年选拔进行培养,必定会提高成才的效率。注意返回抑制能力也是评价运动员注意能力的一种有效补充手段,例如,我们选取的返回抑制实验模式类似于排球场上的拦网方法,队员应该对线索出现概率的特点进行分析,可能是对方的假象迷惑或是有利信息等,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综合判断,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好的效果;另外,进一步提高实验的生态学效度,加强对于运动训练实践的指导作用,这是我们今后努力的重要方向之一。

事实上,由于实验时间和条件的有限,我们只是对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进行了简单横向的比较和分析,没有在运动中不同项目、项群之间进行深入比较,被试对象较少,分析的思路和角度有限,这些有待于进一步全面和深入的分析探讨。

4结论

1) 运动员拥有较强的注意返回抑制能力,能在较短SOA里较快出现IOR特征。和普通组比较,运动员能快速摆脱对先前位置的注意,解除原注意并形成较强的抑制效应。

2) 两组被试的反应均受到线索概率和SOA的影响,线索概率的降低,IOR越早出现,SOA延长也能导致IOR的增加。被试较明显感受到线索概率的变化,形成较好的认知策略来调整自己的注意资源分配。

参考文献:

[1] Nougier,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tise in the orienting of atten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J], 1999,30:246-260.

[2] Umilta.; Attention in sports: futher lines of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J].1991,22:328-333.

[3] Castiello&Umilta.Orienting of attention in volleyball play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J].1992,23:301-310.

[4] Tenenbaum,et al,; Detection of targets and attentional flexibility; can computerized simulation account for developmental and skill-level differen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J].1999,30:261-282.

[5] Jeanette Lum, et al,; Visual Orienting in College Athletes; Explorations College Athletes Type And Gender.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J].2002,73(2):156-167.

[6] Nougier, et al. Evidence of strategic effects in the modulation of orienting of attention; Ergonomics[J].1996, 9, 1119-1133.

[7] Bao Y, Zhou J, Fu L. Aging and the time course of inhibition of return in a static environment. Acta Neurobiologiae Experimentalis, 2004, 64:403-414.

[8] 廖彦罡, 张学民,葛春林.运动员在多目标视觉追踪任务中表现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2):124-127.

[9] 李永瑞. 不同注意类型高水平运动员注意瞬脱及注意能力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1,4.

[10] 金志成,陈骐.空间选择性注意研究的新进展――返回抑制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23(6):710-714.

[11] 廖彦罡,葛春林.运动员注意力的研究――多层面模式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6):109-111.

[12] 李晓轩,王玉改.注意中的返回抑制[J].心理学动态,1999,7(3):7-12.

[13] 包燕,胡克松,肖小溪.返回抑制的容量研究;回顾和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3):204-209.

[14] 张学民,廖彦罡,葛春林,普通大学生与运动员视觉选择注意的对照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3):22-25.

[15] 廖彦罡, 张学民,葛春林,运动员选择注意优先效应的初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6):105-108.

[16] 王.选择性注意中的抑制过程;当代中国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9-13.

[17] 张力为,毛志雄,主编.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8] 王,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9] 朱滢. 实验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第3篇:心理学注意的特征范文

一、风景园林设计认知心理法则

风景园林设计认知心理法则是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景观化后的法则,其认知对象主要是公共空间和园林环境。人对于风景园林的使用和体验实质是对公共空间和园林环境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对设计元素的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的特征规律或规定,这些特征规律或规定共同构成了风景园林设计认知心理法则。

(一)注意

“注意”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类型。把握好能够引发并强化注意的客观条件是风景园林设计有关“注意”的重要法则。园林物质空间是一种视觉“注意”场,在这个场中有的元素属于无意注意类型,有的则属于有意注意类型。风景园林设计有关“注意”的法则实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弄清在视觉“注意”场中哪些元素是属于无意注意,哪些是属于有意注意;2、在无意注意的元素中选择需要强化的元素;3、应用强化“注意”的刺激强度、新异性、活动和多变性法则来强化需要被强化的元素。

(二)知觉

认知心理中的知觉研究涉及模式识别(patternrecognition),包括视觉模式、听觉模式、触觉模式、味觉模式和嗅觉模式。对一个场的设计而言,首先要设计或处理好场的整体关系。以园路为例,首先应该确定它的整体设计内容,包括广场组合关系、色彩基调、植物与构筑物的关系等内容,而不是忽视这些整体设计而只关注个体设计。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把握好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整体设计是有关知觉的一个很重要的心理法则。

(三)表象和记忆

认知心理学把表象也称意象,表象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风景园林设计研究的表象主要是园林环境意象。不管是细部意象还是整体意象都是具有完形结构的心理形象。通常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园林环境意象就是关于园林空间的一种心理图画,它具有表象的有关规定性。表象特征在园林环境意象中表现为一种同质法则,这是设计那些需要快速被感知的对象所应用的心理法则。

二、认知心理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植物作为园林环境中主要景素之一,在满足基本观赏功能的同时,更应该具备对区域的界定以及对人的行为进行引导的作用,通过植物的连续性以及差异性最终使人建立起对于特殊节点甚至整个环境的认知。

(一)路径

路径即通道,街道、河流、地铁线、步行街等等都是路径。在园林环境中,路径即园路,园路是整个园区的骨架,所以它应该具有强烈引导性和方向感。园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笔直的,一种是曲折迂回的,不论是哪种形式的路我们都可以利用植物区强化园路在人们心里的认知。比如在直路两侧列植行道树增强园路的引导性和方向感,在曲路两侧采用自燃式种植,在重点部位采用强调式种植,强化主景对人的冲击力。园林通过连接由植物所围和形成的一系列的不同的空间,形成一个空间序列,让人在园林中有步移景异之感。

(二)边界

边界即不同空间之间的界限。边界通常给人硬邦邦的感受,为了弱化边界给人的这种不亲近、不友好的感受,而又要具备边界的作用,园林中通常采用植物搭配和种植的方式来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整齐密排的绿篱给人无法跨越的边界之感,草坪、低矮的灌木给人开放、亲近之感等等。

(三)区域

区域即场所,在园林空间中,通常包括儿童活动区、老人活动区、草坪区、停车区等等。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园林中区域的设计应遵循统一而又和谐的原则。分析不同区域人的活动行为与心理需求,利用不同的人工素材、色彩、植物灯搭配满足人的活动需求和心理需求。

(四)结点

节点即重要的景观点。园林中重要的节点一般包括广场、出入口、景观轴线交点等等。节点通常是集中点,因此要有景可观,并且要根据节点的功能,利用植物区营造和强化节点的功能。

(五)标志

第4篇:心理学注意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认知风格;记忆特征;日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2-0001-03

“日语视听说课程”是日语教学的核心基础课,在日语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非母语语境下,以听为先是外语学习者遵循的准则。对于初、中、高级日语学习者来说,教师的正确听力方法的指导会对他们听力能力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对听力素材反应快慢不一、听解目的不明确、无法长时间记忆所听到的信息内容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多有碰触,可对于解决之法时常感到困惑。

针对这种教学上的困惑,我们查找了大量文献资

料,发现在听解过程中外语学习者的认知风格类型和记忆特征是影响其听力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认知风格是人在信息加工(包括接受、储存、转化、提取和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组织和认知功能方面持久一贯的风格,其中既包括个体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也包括个体态度、动机等人格形成和认知功能与认知能力方面的差异。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关于人类认知特性的相关理论恰好可以解释这些外语视听说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并提供理论指导。

本文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出发点,以认知心理学的“多储存记忆系统模型”为理论依据,通过分析学生的认知风格及记忆特点,根据学生对信息接收过程的分析,针对不同认知风格的日语学习者的特点,结合认知记忆过程的各个阶段,提出具有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快速掌握听力材料内容。

一、人的记忆系统特点

人的记忆系统通常被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

时记忆三大类,Atkinson和Shiffrin建立了“多储存记忆

系统模型”,该模型的基本思想为:外部输入通过感觉器官进入感觉记忆,信息在这里做短暂整合后,有的进入短时记忆,有的马上丧失,有些则可能直接进入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的作用是一个缓冲器和加工器,信息在这里以复述的方式进入长时记忆,得不到加工的信息很快会丧失,它还可以从长时记忆中把信息提取出来进行加工,如图1所示。

图1多储存记忆系统模型

多储存记忆系统模型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关系整合为一个整体。首先环境将各种刺激提供给人的感觉器官(本文主要指视觉和听觉),形成视觉感觉记忆和听觉感觉记忆,即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图像记忆的特点是信息容量大,但信息保存时间短暂。声像记忆的特征是信息容量少于图像记忆,但持续时间比图像记忆长。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通过注意的选择过滤过程形成短时记忆。在短时记忆过程中,信息是以特征来表征的,而短时记忆的储存空间有限,每个刺激的平均特征数量越多,短时记忆能够储存的刺激数量就越小。

短时记忆信息可以保持15―30秒,如果得不到复述,那么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将会迅速被遗忘。经过加工的信息形成长时记忆,长时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两种类型。情景记忆是接受和储存关于个人的特定时间的情景或事件的时间―空间联系的信息,具有以个人经历为参照和具体性的特征。语义记忆是一个人所掌握的有关字词或其他语言符号,其意义与指代物之间的联系,以及有关规则、公式和操作引起符号、概念和关系的算法的有关组织知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征。在以上环节中,注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注意是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起着信息过滤器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受到注意的信息被传送下去得到进一步的加工,而没被主体注意的信息则不被传送,因此注意具有选择性特征,注意的分配容易受到主体对信息需要的评价和当前意愿以及记忆信息量的限制。

二、研究设计

基于上述认知心理学的记忆系统理论,笔者尝试了解学生的记忆、认知类型,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新的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方法,以便进行个性化教学。

(一)研究对象

我们选取本科二年级47名日语系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学生日语学习时间在1000小时以上,具备初中级的日语视听说能力。

(二)研究目的

依据认知心理学的记忆系统理论,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尝试了解学生的记忆特征和认知类型,试图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合学生认知风格和记忆特征的日语视听说课程教学策略。

(三)调查内容

侧重考察学生的记忆、认知类型。

请根据自己的学习方法选择“是”或“否”。

上表中,第2、3、4、7、12、13、14、15、16题若回答为“是”得0分,若回答“不是”得2分。其他问题回答“是”得1分,回答“不是”得0分。奇数序号问题与偶数序号问题的得分各自相加,其中奇数序号问题测试认知型学习

法,偶数序号问题主要测试记忆型学习法。

偶数问题得0―4分:使用这种记忆型学习法的学

生依靠听觉的记忆能力强,属于听比看更容易记忆的听觉类型。

偶数问题得5―8分:使用这种记忆型学习法的学

生是处于听觉型和视觉型之间的中间类型。

偶数问题得9―13分:使用这种记忆型学习法的学生依靠视觉的记忆能力强,属于看比听更容易记住的视觉类型。

奇数问题得0―3分:使用这种认知型学习法的学

生解决问题时属于深思熟虑型,即在充分考虑的基础上采取行动。

奇数问题得4―8分:使用这种认知型学习法的学

生是处于深思熟虑型和冲动型之间的中间类型。

奇数问题得9―12分:使用@种认知型学习法的学生解决问题时属于反应敏捷,但不注重细节,容易产生错误的冲动型。

(四)调查结果

我们根据上述评分标准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记忆类型中,听觉类型的学生为18人,中间类型的学生为

26人,视觉类型的学生为3人;认知类型中,熟虑型为8人,中间型为36人,冲动型为3人。

考察47人的平时学习成绩,发现兼具听觉型和熟

虑型特征的学生听力成绩较好,综合能力较强,状态较稳定;具有听觉型和冲动型特征的学生反应敏捷,但稳定性不够,对细节处掌握得不太准确。视觉型学生数量较少。中间型学生居多,特征不明显,成绩好坏者均有。

三、基于学生认知风格和记忆特征的日语

视听说课程教学策略

日语视听说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认知记忆风格以及性格特征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要想取得行之有效的教学效果,必须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在听力材料对听者产生刺激而形成感觉记忆阶段,由于听觉型学生对声音反应较敏感,比中间型和视觉型学生能更知信息并进行简单的信息加工形成短时记忆。这也就是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反应快慢不一的原因。对此,在日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我们针对学生自身的不同特点,加强加大对中间型和视觉型学习者的听力刺激,促使他们提高对听力材料的敏感程度和反应速度。比如着重训练学生区分相似读音、清浊音、长短音、有无促音等发音特征,加强他们的感觉记忆能力。

在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过渡阶段,在日语教学中加强学生注意力分配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第一,播放听力材料之前简单讲解与听力材料相关的知识,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这方面来;第二,以提问的方式将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串联起来,使学生确立明确的目标,有意识地听,自动筛选有用信息形成短时记忆,这样可以很好地解决有些学生不知听什么的盲目心理。注意引导策略对有图题的指导作用尤为明显,体现了视觉注意比起听觉注意具有优先性。我们通过指导学生注意图片或文字信息,使他们在头脑中产生预设,将注意的范围根据有效信息自动设定,使学生实施具有强烈目的性的听解过程,有

效排除无用信息,提取有用信息,以便做出正确选择。但是人的注意系统具有局限性,当注意的区域范围正确

时,能够发生正启动,可以激活人的头脑内部相关经验知识,做出与听力材料逻辑、内容、概念等相符的选择;反之,如果注意的区域范围偏离,就会屏蔽掉有用的信息,发生负启动,阻碍听者对目标事件的信息加工,使听者做出错误选择。因此,加强学生听解过程中注意力的正确引导是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教学策略。

在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换过程中,要想使信息保持相当长时间必须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我们引导学生将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记录下来,关键词里包含着大量的信息,在学生复述所听内容时看到关键词便能激活与其相关联的内容,从而重现听力内容。此外,我们还以图式的方式将内容概括形成抽象的符号及图形,比如指路等听力素材,将路线画出,注明方向和关键地点信息。同时,我们利用情景模式对听力素材进行加工,比如各种不同情景均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信息,此处具有共通性,不同点在于不同情景的设置。为了提高学生听力的反应速度,我们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听力模型,比如就时间提问的模型、就地点提问的模型、就人物提问的模型、就事件提问的模型、就原因提问的模型、就方位提问的模型、就新闻报道提问的模型等,并针对这些听力模型,我们搜集整理了与之配套的题集,在课堂上进行专题性训练,使这些模型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以便学生可以随时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帮助加工短时记忆的信息。我们还指导学生使用联想法、对比法、归纳法等记忆技巧来强化长时记忆,有效调动学生大脑内部已储存的相关背景知识,将已有的旧知识和听解过程中获取的新知识有机结合,形成长时记忆。

在听解能力中,预测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建立的各种类型的听力模型有利于加强引导学生在听解过程中的预测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对学生进行预测引导,引领学生预测录音中可能出现的内容。在听音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与预测的事项相关的信息,同时根据录音中出现的关键性词语及句子训练学生对下面的内容进行预测,为全面透彻地理解听力材料做好心理准备。意群是句子构成意义的最重要的单位。在听解过程中,要想理解意群与意群之间的连接关系需要培养学生很强的预测能力,通过前句群的语义暗示推测后句群的语义,这对听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训练学生预测能力的方法主要采取以下教学策略:指导学生由词组的搭配到句子的结构再到句群,即由小的语法单位到大的句子单位掌握预测能力的技巧和方法。听句子时,在句子的任何一个地方暂停下来,让学生预测句子的其他部分的构成及语义关系,指导学生前部分句子的结构常与何种词性或语义的词语搭配,从语义构造上预测句子的后半部分。此外,可以通过前句群中出现的具有暗示意义的词语来推测后句群的主要内容以及问题的答案。此外,通过语音语调的分析和讲解使学生加强对说话人感情及语气的理解,通过会话中的语调暗示,可以推测说话的真实想法,达到有效的听力理解的效果。由于人的大脑在单位时间内记忆容量有限(据统计大脑能记住的有意义组块为七加二或七减二之间),预测能力相当于通过

已知信息将未知的可推测信息形成组块,有利于信息的过滤与记忆。预测能力也与人们头脑内部的知识结构有着密切的关联,知识结构全面丰富,则预测能力强,反之则弱。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预测能力的同时,对学生头脑内部的知识结构的构建也下了很大功夫,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预测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听解能力的培养,也是综合素质的体现,涉及语法、读解、速度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这一方面的教学策略还有待进一步摸索和探讨。

本文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出发点,以认知心理学的记忆系统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分析学生的认知风格及记忆特点,根据学生对信息接收过程的分析结果,提出以学生为主导的个性化日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模型。具体来说,针对人的认知记忆过程的不同阶段建立不同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快速掌握听力材料内容。比如建立各种类型的听力素材模型:就时间提问的模型、就地点提问的模型、就人物提问的模型、就事件提问的模型、就原因提问的模型、就方位提问的模型、新闻报道提问的模型等,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专题性训练,使这些模型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以便学生可以随时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帮助加工短时记忆的信息,同时有利于加强学生预测能力的引导。

由于实践性较强,同时受学生认知类型与知识积累等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将学生的个性特征归类并提出个性化的教学对策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此外,考证提出的新型教学策略的效果及其评价标准也是我们以后要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哲.学习者认知风格的差异性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 学,2000,(3).

[2]何华.新视野下的认知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70.

[3]Robert L.Solso,M.Kimberly Maclin,Otto H.Maclin; 邵志芳,李林,徐媛等译.认知心理学(第7版)[M].上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65-81.

[4]刘先清,范金艳.语言注意系统研究综述[J].重庆交通 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2).

[5]刘晓辉.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听中预测技能的培养[J].教 学研究,2003,(2).

[6]吕建娜.对听力教学中预测训练的调查及思考[J].外语 电化教学,2001,(1).

[7]周详,沈德立.高效率学习的选择性注意研究[J].心理 科学,2006,(5).

第5篇:心理学注意的特征范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网络银行以及电子支付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人们传统的消费观念,网购已成为当代社会一大热潮,对传统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占得优势,紧跟时代潮流,发展网络营销是必然选择。本文研究了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网络营销学与消费心理学的科学整合。

关键词:

网络营销;营销学;消费心理学;整合探讨

网络营销学以及消费心理学是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两大热门选修课程,这从侧面说明,即将步入社会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们对于网络营销以及消费者心理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通过高校教师多年的课程实践表明,网络营销学和消费心理学这两门课程,虽然一个属于营销学,一个属于心理学,但两者并不是完全相互独立的,相反,它们之间互相交叉,联系紧密。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和教学划分为两个独立的领域,令课程和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变得单向而机械化,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面对这样的教学困境,高校教师有必重新调整教学策略,将彼此相关的几门课程有机整合在一起,结合时展特征再进行教学。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着重分析了网络营销学与消费心理学两门课程的科学整合过程,希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们借鉴。

一、网络营销学与消费心理学

网络营销是网络直复营销的简称,即网络营销本质上属于直复营销的形式之一。具体地,网络营销是指企业借助网络化平台,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对企业的产品进行包装、宣传、营销等活动。消费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研究分支之一,是心理学在市场营销领域的具体应用,主要以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活动以及行为规律为研究对象。消费心理学是消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主要课程目的是通过研究消费者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指导企业制订相应的营销方法,促进消费者消费,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网络营销学和消费心理学整合的必然性

(一)整合网络营销学和消费心理学是研究动态交互消费心理的必然要求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社会大众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在消费时开始更加注重消费体验,心理因素对其消费行为的支配作用明显。以往商家或企业在进行产品营销活动时,主要是以产品的价格、渠道以及促销组合为侧重点,而网路营销则更加注重顾客、成本与沟通。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商家或企业都必须要践行每一个营销环节,实现完全化的营销,然而在实际营销过程中,由于商家与顾客之间的沟通交流成本过高等诸多因素限制,并不能实现上述过程完全化的营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令消费者自身有机会参与到企业产品的研发过程并对后期服务等问题提出意见。这种消费者与企业的双向沟通方式不仅能够有效促进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同时也能为企业研发新产品、制订营销计划等提供重要依据。

(二)整合网络营销学和消费心理学是研究现代个性化消费心理的必然要求

当代社会消费主体的消费心理已逐渐由以价格、质量等为主导因素逐渐趋向于个性化的追求,引起了消费经济学者以及各企业不同程度的重视。网络营销这种新型的营销方式的出现刚好迎合了消费们对个性化消费的心理需求。网络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前所谓有的自由而开阔的购物空间,在网络商城中,消费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喜欢搜索对应的商品,产品类型丰富多样,且价格对比一目了然,为消费者的购物过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网络营销还很好地解决了企业在实行传统方式的个性化营销过程中所面临的巨额促销费的难题。此外,消费者通过评价系统可以向企业提交信息反馈以及建议等,一方面对企业产品的生产质量起到督促作用,另一方面也给企业研发新产品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三、网络营销学与消费心理学在整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推进网络营销方式关注消费思潮转变

消费心理学认为,人们的消费动机以及消费行为会受到文化、传统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对产品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在网络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企业在积极推进网络营销的同时,更多地应该主动关注消费者人群消费思潮的转变。当代人在消费时更加追求文化品位,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为其营造个性化、有品位的轻松购物氛围,使其独立做出购物决定。需要注意的时,网络营销中消费者追求个体独立消费的行为也会为交易带来一定的风险,企业应给予一定的重视。

(二)把握现代消费心理,开展全新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学与消费心理学的有机整合的具体体现方式就是企业在充分掌握当代消费者心理现象的基础上,实施产品的网络营销。企业在开展网络营销时要始终坚持以顾客为主体、以顾客的消费心理为导向的基本原则。消费经济学中认为,价格是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网络商城中,各企业产品的价格信息在消费者面前几乎是完全透明化的,消费者在了解所关心的相关信息后很容易便做出购物决定。因此,企业在制订产品价格以及策划产品信息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心理特征,迎合消费潮流,从而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四、结论

总之,从本质上来看,网络营销自身就是一种整合性营销,互联网的介入只是令企业的过程完全化营销得以实现。要想科学实现网络营销学与消费心理学的有机结合,高校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两者进行互相渗透,教师还应当了解当代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网络营销的实务,以便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灌输最新的市场营销信息,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品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波永.消费心理学与产品创新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1)

[2]黄亮.基于消费心理学的广告策划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第6篇:心理学注意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儿童;早期;音乐能力;时间划分;特征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童年的早期,儿童的敏感性和接受力最强烈,这是最好的教育时机,它逝去了便不再复现。在这样的一个“早期”阶段,教师应针对儿童的发展特点,及时地抓住这稍纵即逝的关键时刻,给予最有效的启蒙和教育,在音乐上也是如此。就如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所说:“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鼓舞人的进取精神,应该为儿童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儿童的音乐才能。”

我们知道,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人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负有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儿童初步地感受美、表现美的重要使命。但是,儿童的早期音乐教育,具体是指的哪一阶段呢?这一阶段的特征又是什么?在培养的过程中有哪些应该注意的地方?诸如此类的一些问题可能会常常萦绕在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心头。

一、“早期”的时间划分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人文进化学的研究成果:“人类的进化,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单纯的生物进化,而是人类生物进化、人类文明进化之共济耦合的反馈协同进化。”也就是说,自怀胎之日起,每一个个体就已置身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群体关系网络之中,并且无时无刻不受到身体之外各种条件(比如社会文明)的影响,以及直接与间接的刺激,同时开始将其‘内化’。当成熟到一定阶段时,这种‘内化’了的‘体文明’就逐步变为人的一种习得能力,并且通过具体的行为实践,作用于周围的世界,‘外化’为客体的‘对象’,汇入人类体外文明的大系统之中。“就此‘内化’与‘外化’的反馈机制而言,人之童年是一个关键的时期。俗语说:“三岁看老”。人之童年阶段内化的‘体外历史文明’,将对其成熟后一生的‘外化’实践,具有某种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这种‘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自童年的‘史前期’――‘胎儿期’,便开始发生。”另外,日本著名心理学家诧摩武俊在其《儿童的性格与心理》一书中也指出:“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着一个有形无形的文化圈子”。④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当一个人类个体出现在地球上的时候(即使他只是一个胚胎,还并没有成长为一个真正“人”的模样),他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就已经建立了,而且会时时受到他所处的这“有形无形的圈子”的影响。据此推断,笔者认为,当一个孩子出生,甚至还在“胎孕期”时,就可以进行音乐能力的培养。

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心理学家洛伦兹在1935年提出了一个重要理论――关键期。所谓关键期,是指一种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印刻”现象(就是一种反应),而“印刻”现象发生的时期就叫做“发展关键期”。在之后的研究当中,他又提出了人类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即:人类的某种行为和技能,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如果在这个时期实施正确的教育,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期,就要花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将永远无法弥补。基于关键期理论,国内心理学工作者曾对几千名儿童做过实验研究,得出“4至8岁时人类潜能开发的最核心的和最重要的时期,是人类能力结构及整个心理机制开始形成、建构的关键期。”因此,结合上述理论,我们可将早期教育的年龄阶段限定为胎孕期――8岁。

二、各阶段音乐能力发展特征

1981年英国著名心理学家罗莎蒙德•舒特―戴森(Rosamund Shuter-Dyson)和克莱夫•加布里埃尔(Clive Gabriel)将儿童早期音乐能力发展的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归纳如下:

1.0―1岁 对声音做出各种反应。

2.1―2岁 自发地、本能地“创作”并唱歌。

3.2―3岁 开始能把听到的歌曲片段模仿唱出。

4.3―4岁 能感知旋律轮廓,如此时开始学习某种乐器的演奏,可以培养学生的音高感。

5.4―5岁 能辨识音高、音区,能重复简单的节奏;而且此时的孩子对听故事、编故事、诗歌朗诵等语言艺术显示了极大的热爱,这就为音乐教学提供了借助语言的直观性、明确性等特征去理解、解释、表达音乐的机会。

6.5―6岁 能理解、分辨响亮之声与柔和之声,能从一些简单的旋律或节奏模式中辨认出相同的部分。

7.6―7岁 在歌唱的音高方面已较为准确。明白有调性的音乐比不成调的音的堆砌好听。

在研究中我们还可以发现:2―3岁儿童倾听音乐时,喜欢运用各种肢体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反应;而4―5岁的孩子在听音乐时,身体的反应明显减少,有意识地听音乐的成分增加。有兴趣地、有意识地听音乐的能力逐年加强,这就为幼儿从倾听音乐到模仿音乐到表现音乐再到创造音乐提供了心理基础。3―7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前运演阶段,此阶段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突出的发展。其审美发展处于符号运用阶段,能运用语言等符号媒介手段去帮助理解和形成有关概念。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相关,此年龄段儿童已掌握基本节奏技巧,能辨别音的长短与高低、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变化等。到了8岁左右,儿童便可准确的模仿出5、6个音符组成的节奏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阶段的儿童一般都尚未形成审美态度,他们往往是以实用而不是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客体的,所以在审美与非审美之间并不能做出正确的区分。此时的儿童对待音乐活动的态度基本是以是否好玩,能否吸引其积极参与为衡量标准的,所以新鲜、有趣就成了儿童评价音乐作品优劣的尺度。

参考文献:

[1]欧阳仑.王有智.新编普通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1998.9

[2]宋慧华.关于音乐心理与音乐能力的哲学思考[J].第一届

全国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3]牛龙菲.有关“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4.Z1

[4]殷红博.成功的潜能开发来自关键期的科学教育[J].现代

特殊教育,1999.12

[5]罗小平.黄虹.最新音乐心理学荟萃[M].北京:中国文联出

版公司,1995.10

第7篇:心理学注意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 情报分析过程模型构建认知过程知识表征

[分类号]G350

1 引言

传统的情报循环(intelligence cycle,又译情报过程)的概念描述了民事或军事情报机构或执法机构处理情报的一个基本循环过程。根据FBI情报指挥部的定义情报循环包括以下阶段:识别决策者的情报需求(requirements)、情报规划与指导(planning and direc-tion)、情报收集(collection)、情报处理与开发(process-ing and exploitation)、情报分析与出版产品(analysisand production)以及情报传递(disseminafion)。情报循环揭示了粗糙的数据转变成为决策者提供支持的情报的过程,为情报工作的规范和效率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保证。

诚然,国内外有一些关于情报分析过程中人的认知对情报效率和情报产品质量影响的相关研究。国外方面,欧美情报学界公认的情报认知观代表性人物有英国的布鲁克斯、加拿大的贝尔金、美国的德尔文。布鲁克斯在情报认知观研究领域提出“情报科学基本方程式(K[s]+AI--+K[s+AS])”;贝尔金则提出“知识非常态”(anomalous states of knowledge,ASK)理论;德尔文提出了情报认知观的意义建构(Sense-making)理论。近期关于情报认知方面的研究还有:晚发抑郁中的认知障碍对信息处理资源减少的限制;信息处理偏见和恐慌障碍:认知和征兆测量的关系研究;自发性环境偏执和躯体形的障碍中认知情绪信息处理的异常情况研究等。国内方面,主要有情报分析人员的元认知;用户情报认知行为研究;认知科学与情报学研究以及认知与情报检索研究等。可见,国内外关于认知与情报的研究表明:情报认知观关注“某个需要使用的情报”、“情报使用中的意义建构”问题,使情报学的范式从系统驱动(system-driven)向用户驱动(user-driven)方向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认知情报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缺点,如:只关注情报分析本身,而缺少对情报分析行为所在的社会环境的关注;很少有研究涉及情报分析过程中的认知心理过程、知识的表征等。

情报认知观与传统情报过程相结合,能够起到互补作用,既可消除传统情报过程对人的认知关注不够的影响,又可消除单纯的认知情报观对“社会维度”关注不够的影响。因此,可以认为将情报认知观相关理论融入到关注社会环境的情报分析过程中去,不失为弥补情报认知观缺点的一种有效路径。同时,构建认知心理学视角的情报分析过程模型,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不但能够丰富情报过程研究理论,而且可以为情报分析实践提供指导,提高情报分析过程的效率和情报分析产品的质量。本文首先从认知心理学的两个核心概念――认知过程与知识表征着手来研究情报分析过程中的认知行为;然后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认知心理学视角的情报分析模型,以期达到提高情报分析过程效率与情报分析产品质量的目的。

2 情报分析过程中的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两个重要领域之一。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的概念是现代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包括阶段和处理两方面。例如:人在知觉事物时,对输入的感觉信息会进行分析和综合等不同的处理;人在记忆时,存在着对信息的组织、简化、重构等不同的活动;人在思维时,也存在着抽象、概括、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等。认知过程可以划分为:自下而上处理(bottom-up processing)和自上而下处理(top-down processing)、系列加工(serial process-ing)与平行加工(parallel processing)以及控制性加工(controlled processing)与自动化加工(automatic pro-cessing)。情报分析过程具有控制性加工的特征,是一种要求意识努力的认知加工过程,由注意来发动并由注意来维持整个过程。在情报分析的过程中,情报分析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期待来知觉事物,或者从长时间记忆中搜索需要的信息,是一个有控制的认知加工过程。与情报分析过程相对应的认知过程见图1。

由图1可知,情报分析过程中的认知过程包括定义问题、形成假设、搜集信息、验证假设、选择最佳假设以及监测新信息6个阶段。与情报分析过程的情报需求、情报规划、情报搜集、情报处理、情报分析以及情报传递6个阶段相对应。情报分析过程中的认知过程的基本工作流程为:情报分析人员根据决策者情报需求阶段所提出的情报需求来定义认知过程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情报分析人员根据情报规划阶段的要求和计划来形成认知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假设;情报搜集阶段获取的信息经过情报处理和情报分析阶段后为验证假设和选择最佳假设提供支持,同时在验证假设和选择最佳假设的认知过程中还需要得到情报分析人员头脑中存储的长期记忆信息的支持,需要注意的是情报分析人员应该根据搜集得到的信息评估所有合理的假设,而不仅仅是似乎最有可能的那个假设;验证假设阶段结束后,根据假设评估的结果来选择最佳假设;最后还需要监测最新的信息,以便修正最佳假设,达到提高情报分析过程效率和情报分析产品质量的目的。

3 情报分析过程中的知识表征

与认知过程一样,知识表征(knowledge representa-tion)也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关于表征的概念,格拉斯曾经提出:“信息记载或者表达的方式称为对这种信息的表征……表征代表着相应的信息。表征的概念包括表征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表征的内容是指表征所传递的信息,而表征的形式指表征所使用的方法与工具,并且同一事物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征形式。表征的形式主要有:符号(自然语言和数学符号)、列表、图解、意象等。其中意象(image)是指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代表一定的物体或事件,传递着它们的信息,具有鲜明的感性特征,是认知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知识表征形式。

与情报分析过程对应的认知过程中的知识表征见表1。情报分析人员在定义问题时可以根据需要解决问题的特征和具体情况,使用符号、列表、图解以及意象等知识表征形式来准确地表征问题;形成假设阶段,根据不同假设特征也可以采用这些表征形式恰当地表征各种不同的假设,以便情报分析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各种假设的意思;搜集信息阶段,面对来源各异、形式不同的各种信息资源,情报分析人员可以利用

符号、列表等知识表征形式来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分类等操作,也即对信息进行组织,为情报分析人员验证假设、选择最佳假设提供支持;验证假设和选择最佳假设的阶段也可以采用符号、列表、图解、意象等知识表征形式,来保证假设验证和选择最佳假设过程的效率和准确性;监测新信息阶段也可以根据监测的需要,用符号、列表、图解来准确地表征监测到的新信息,以便情报分析人员快速、准确地理解这些信息,对最佳假设进行调整和修正,提高情报分析过程的效率和情报分析产品的质量。

4 认知心理学视角的情报分析过程模型构建

4.1模型构建

通过以上对情报分析过程中认知心理学视角的两个核心领域――认知过程与知识表征的研究,结合国内外关于认知心理学与情报分析过程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笔者尝试性地构建了认知心理学视角的情报分析过程模型,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本研究构建的认知心理学视角的情报分析过程模型主要包括4个部分:社会因素、情报分析过程、认知过程以及情报分析认知系统。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环境、政策、文化等因素。根据文献回顾部分的结果可知,传统的情报认知观大多关注人的认知方面对情报分析过程的影响,而对社会环境等因素关注不够,所以本研究构建的认知心理学视角的情报分析过程模型增加了社会因素部分,作为情报分析过程、认知过程以及情报认知系统的输入。情报分析过程由情报需求、情报规划、情报搜集、情报处理、情报分析以及情报传递6个阶段组成。认知过程由定义问题、形成假设、搜集信息、验证假设、选择最佳假设以及监测新信息6个阶段组成。情报分析认知系统与一般的认知系统一样,主要包括感觉过程、记忆过程、反应过程以及控制过程。其中,感觉过程主要由视觉、听觉、触觉等组成;记忆过程包括长时记忆(语意一概念、听觉一词典、视觉模式以及技能一语言等)和短时记忆(注意、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部分以及当前目标等);反应过程主要是作出的实际反应,它控制系统的各种输出,包括简单的动作、行为和复杂的谈话和书写等;控制过程包括计划、经验、目标和价值等,通过注意选择需要的信息,通过计划得知情报认知系统怎样起作用。

4.2工作流程

认知心理学视角的情报分析过程模型的工作流程主要有感觉过程、记忆过程、反应过程以及控制过程。

4.2.1感觉过程感觉过程可以被看作是情报分析认知系统的输入部分,情报分析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种信息都是通过感觉过程来获取的。在情报分析认知系统中,组织的决策人员和情报分析人员通过各种感觉系统监测和获取环境、政策、文化等社会因素的相关信息,并采用合适的知识表征形式来表征各种知识;然后结合组织的战略目标来确定情报分析过程中的情报需求,而相应的情报分析人员则根据情报需求和各种知识来定义情报分析认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4.2.2记忆过程 记忆过程可以看作是情报分析认知系统的中间处理环节,情报分析人员通过感觉过程获取到情报分析需要的各种信息并采用合适的知识表征形式表征后,在控制过程的指导和控制下,记忆过程对各种知识进一步地进行分析与加工,为情报分析过程提供支持。情报分析过程中的情报规划、情报搜集、情报处理和情报分析阶段都包含着记忆的过程,通过短时记忆,情报分析人员注意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短时记忆的积累形成长时记忆,以概念、模式、意象等方式存储在人的认知系统中;这些记忆为情报分析人员在形成假设、搜集信息、验证假设以及选择最佳假设的过程中以符号、列表、图解、意象等知识表征形式为情报认知过程提供支持。

4.2.3反应过程 反应过程可以看作是情报分析认知系统的输出部分,在控制过程的指导和控制下,反应过程将情报分析的结果以不同的知识表征方式传递出去,完成情报认知分析过程的任务。情报分析过程中的情报传递阶段对应着情报认知系统中的反应过程,通常反应过程以行动、谈话以及书写等新式输出方式对问题的解决作出相应的反应。

4.2.4控制过程 控制过程是情报分析认知系统中的控制中心,它通过情报分析计划、情报分析目标、情报分析经验和情报分析价值等控制情报分析认知系统中的感觉过程、记忆过程以及反应过程的工作,协助各部分完成情报认知分析过程。

5 结语

提高情报分析过程效率和情报分析产品的质量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们使用了各种不同的传统方法。如:为情报分析员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相关信息;改变对情报分析过程的管理;增加情报分析员的数量;提供语言和领域的学习,从本质上改善情报分析员的专业技能;提高撰写报告的技巧;协调情报分析员和情报用户之间的关系以及修改情报分析产品的类型。虽然任何这样的方法可能会为情报分析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首先应该注意的是情报分析是一种心理过程,一直以来各级情报分析员很少注意他们思维方式的改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情报分析质量提高的问题,必须更好地理解、改变并指导情报分析员自己的心理过程。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认知心理学视角的情报分析过程模型应该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正如一些学者所提到的社会维度的缺失不能不说是情报科学认知观的一个重大缺陷”,将社会因素融入到情报分析认知过程中去,是提高情报分析过程模型效率的关键之一。

・认知心理学视角的情报分析过程模型可以简化情报分析过程,提高情报分析与预测的效率。情报心理学视角的情报分析过程模型将6阶段的情报分析过程和认知过程简化为只有4个阶段的情报分析认知系统,揭示了情报分析的认知心理过程,为情报分析过程效率的提高和情报分析产品质量的保证提供支持。

・认知心理学视角的情报分析过程模型揭示了情报分析的认知心理过程,有利于情报分析人员揭示情报分析的认知过程以及可能存在认知偏差的地方,提示情报分析人员注意各种认知偏差,从而提高情报分析的效率。

・在情报认知过程中评估假设的时候,应该注意评估所有合理的假设,而不仅仅是似乎最有可能的那个假设,也就是需要注意那些能够证明一个或多个假设比其他假设可能性小的证据或设想。因为,最有可能的假设通常是有最少证据反对它的假设,而非有大量证据支持它的那个假设。

・选择准确的知识表征形式是提高情报分析过程效率的关键。知识表征的形式决定情报分析人员能否准确、清楚地理解知识表征形式所要表征的内容,而情报分析人员对知识内容的准确理解是提高情报分析过程效率的关键。

第8篇:心理学注意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心理学;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院校

一、引言

前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社会转型期:社会正逐步为以知识为主体的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所取代。同时,我国的社会变革也在加剧,在更好地将当前社会打造为一个开放型和知识型社会的过程当中,人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要想在国际性与区域性市场竞争和技术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我国就必须加强人才教育与培养。

与此同时,心理学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许多地方院校开设了心理学相关专业,但是心理学专业作为高校的新办专业,存在许多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仍需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仍需提高等。为此,高校心理学专业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将学生的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把学生培养成知识面宽、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二、地方院校心理学专业发展的困境与机遇

1.地方院校心理学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地方院校心理学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如下:人才培养模式仍需改革与完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科方向分散,各学科之间缺乏明显联系与科学规划等。

2.地方院校心理学专业面临的机遇

笔者认为,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应是同等重要的,一部分学生扎实地学习基础知识,从而走上心理学研究道路;另一部分学生通过技能储备走上心理学应用实践之路。同时,单单拥有心理学专业知识也是不够的,只有拥有多学科知识,才能具备丰盈与交融的知识结构,才能拥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才能真正适应工作岗位,为我国的心理学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三、心理专业复合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复合人才一般指具备两项(或两项以上)专业知识或学科知识与能力的人才。笔者认为,我们这里所说的复合一般是指三个主要方面的复合:一是学科内的复合,即指某一学科内相关知识的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二是学科间的复合,即指该学科与其他类别的学科等方面的复合;三是智力因素与能力因素的复合。知识的习得与应用是相辅相成的,复合人才通过学习和应用知识来为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从而实现对原有知识的超越,而这也是我们学习一门科目的最终目的。笔者认为,复合人才的培养应具备以下特征。

1.知识特征

心理学复合人才在知识的储备方面应该具有深度性与交融性。除了具备较丰富的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还需掌握相近学科的基本知识。

2.能力特征

除了知识储备,一名合格的心理学人才还必须具备合格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这些能力可帮助个体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心理学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当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心理学理论。

四、构建心理学专业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

根据复合人才的特征,笔者认为,在构建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树立育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培养心理学专业人才,应当围绕“人”这一核心理念开展教学,以育人作为根本目的,关注学生的学业生涯与职业生涯发展,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真正的复合人才。

2.“基础+发展”原则

“基础+发展”原则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达成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自主选择来进行教学,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基础”标准指完成培养目标与规划,个体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只有这样,个体才能自主选择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3.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当今教育模式一个重大的弊端就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分离,许多学生在偏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中要坚持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将心理学人才培养成既有人文精神又有科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五、心理专业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构建方法

(一)培养目标

拟定的心理学专业复合人才培养目标为:具备心理学和医学基础理论,有一定的心理学实践应用能力、较强的心理学咨询技能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能力,能在与心理学相关的一切社会实践领域(学校、机关、企业、家庭、医院、社区、军队、司法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课程体系及培养方案

1.课程设置

根据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地方院校应设置规划性与系统性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可将心理学学科的课程分成三个部分:通识教育板块,其课程设置按照国家及学校相关规定执行;专业基础板块,内容包括教育部列出的心理学主干课程;专业方向板块,指针对个体发展方向开设的具有针对性的课程。

2.选修课制

选修课制是一种灵活广泛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有较强的推广性。各地方院校可将主辅修制模式、双学位制模式以及跨校、跨专业选修课制模式与心理学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尤其是前两者),以促使本科生掌握其他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思路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采用“课堂理论传授、案例分享与讨论、自我体验学习、实验室实验技能操作”一体化的培养方案。加强实验室建设,优化实验教学管理模式,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满足多种需求,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4.高年级柔性专业设置与能力定位分流

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引导高年级本科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能力倾向自主选择发展方向,实现心理学专业内人才培养的分流。与此同时,地方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走特色发展道路,带动心理学专业的发展与进步。

六、结语

心理学是一门充满希望的朝阳学科,只要我们科学分析,勇于探索,转变传统、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就一定能建构具有本土特色、自身优势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心理学专业发展,培养出真正的复合人才。

参考文献:

第9篇:心理学注意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完形法则;标志设计

一、格式塔心理学对视觉艺术的影响以及基本理论观点

(一)格式塔心理学与视觉艺术

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创始人是心理学家魏特海默。格式塔一词为原为德文“Gestalt”的音译,本意是指形式、形状或一种被视觉分离出来的整体。通常有两层含义:(1)是指事物具有特定的形状或者形式;(2)指一个实体对知觉所呈现的整体特征,即完形的概念。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被广泛应用于艺术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研究领域中。早期格式塔学家所进行的知觉研究,为视知觉艺术设计奠定了基础。其中魏特海默的弟子鲁道夫•阿恩海姆,是将格式塔心理学原理运用到艺术心理学最关键的人物,他的学术研究包括对建筑、音乐、电影、诗歌、雕塑的整体研究,他的大部分艺术心理学方面的著作都毫无疑问地带有格式塔理论的标志。被誉为格式塔心理美学经典的《艺术与视知觉》,不仅将格式塔心理美学系统化了,更将心理美学推向了新的高度。

(二)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观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格式塔心理学指出“在知觉经验中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知觉不是由感觉的简单相加而得的知觉,它强调知觉经验是一个完整的完形或者格式塔,反对构造主义心理学所倡导和主张的元素主义研究取向”。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格式塔心理学对于完形的最终解释是:当外界的刺激作用于感官时,人的心里会产生一个“形”与之相对应,如果心里的“形”与客观事物不相符时,这个“形”就会产生不完整感。此时人的知觉就会自发的弥补这个不完整,而结果就是使客观出现的“形”本身达到良好完善,从而形成“完形”。如,一首曲子若是分开成各个音符去听,与这首曲子从头到尾地听下来的感受是不同的。所谓特征指的是概括而不是仅指一点,一点改变容易,整体却不容易改变。同样还是一首曲子,当换个调子来演奏,人们还能听出来是这首曲子,甚至有部分音符走了调,依然能从整体上分辨出该曲子。这即是完形的变调性,改变部分元素的属性,而整体形式不变,人们依然能依靠知觉经验得出结论。所以说,整体“完形”就是格式塔,也就是所谓的知觉经验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三)格式塔心理学知觉组织的完形法则

正如考夫卡所说:“格式塔学说不只是一种知觉的学说,它甚至也不只是一种心理学的理论,然而它却起源于对知觉的研究,并且在已进行的实验工作中,比较成功的部分,都是由对知觉进行的研究所提供的”。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魏特海默认为:“个体在视知觉过程中,在不自觉中总有一种追求事物完整性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指的就是他们所说的完形”。在现实生活中,知觉对象通常由多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也并不相隶属,但大脑却倾向于将各个部分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而这里所谓的整体或完形并非是简单的部分相加之和,而是经过人的视知觉能动地重组与安排后,在原有基础上“凸现”出来的全新整体。格式塔心理学在研究感知觉过程中,发现了几条完形法则,它们可以简化加工过程,主要可以概括为简化性法则、图底关系法则、封闭(闭合)性法则、相似性法则、接近性法则、连续性法则、公共方向性法则。魏特海默将这些组织原则称为“图形优化趋势定律”,根据这个定律,知觉组织在优势条件下能尽可能地趋向完美。因此,我们是以环境提供的一种有秩序的、连贯的和经济的方式来观察世界。这些组织原则在知觉经验中是给予的,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强调这一点很重要。

二、格式塔完形法则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格式塔心理学的实质,其实是将心理过程的知、行、意体现在“完形”之中,强调生理和心理基础在“形”产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由此提出了格式塔的“图形设计”观点。阿恩海姆认为:“审美知觉本质上就是对图形中体现出的‘张力’的知觉,一旦某些艺术形式能够激起的‘张力’的形式在结构上相似时,那么,尽管这两个艺术形式千差万别,也能引起相同的情感经验”。因此,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原则在标志设计领域,主要就是要使设计师通过对完整的形体的研究和分析,对一个“形”进行有意识的分解,使这个“形”产生一种完美趋向,通过这种状态使观众对“形”知觉由熟悉引向陌生,从而使观众产生一种新奇的感受。使观众在欣赏的同时产生自发的完形想象,使其对“形”产生一种新的认识,从中激发观众产生新的观念或了解设计师的意图。通过这种方式使观众产生的观念认知能够突破习惯性的知觉经验,进而使观众在视觉与心理认知方面产生一定的冲击,在无意识中知觉地接受了“新形式”传达的信息。因此,应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法则,来设计标志可以产生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从而赋予设计新的意义和视觉效果。下面作者以部分格式塔完形法则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简化法则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类的知觉偏爱简单的结构,从而造成知觉有一种潜意识的简化倾向,主动地选择极为突出的视觉形态作为关注的焦点,忽略掉次要的信息,进行最终的印象储存。这是一种知觉在整体上进行抽象的过程。这种简化倾向是指将知觉物体以尽可能简单的元素组织起来的倾向,即突显或放大视觉物体特征的典型性与代表性,以此来完成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因此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简化并没有损害事物的完整性。标志设计的发展是一个由繁入简的过程,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更喜欢简单方便的东西,简单的东西容易被人记忆。在观看一个复杂图形的时候,人会潜意识地剔除复杂而繁琐的部分,而直接去记忆眼睛看到的直观印象。可见,太过繁杂的标志设计往往会产生理解障碍,因而,要求在标志设计时要尽量精简,不使其显得拥挤。在以上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图1)的标志将绿地、旗子、人物等元素整合到了一个标志中,削弱了标志的意义传达性。相反,在(图2)中,观众们可以发现,只需要少数几个元素就可以设计一个视觉可读性好的标志。依据格式塔心理学完形论中简化法则,简单而规则的图形可使人易于理解,同时在视觉产生舒适感。复杂而又缺乏内涵的统一,更容易使观者产生困惑,干扰或阻碍人们心理的“完形”过程,进而无法对形产生完整的认知。正如阿恩海姆曾指出:“在视知觉中,一旦达到了对某一范式的最简单的理解,它就会显得更稳定,具有更多的意义,更容易掌握”。因此,设计师在标志设计过程中务必注意并掌握简单与复杂之间的关系,简单性的图形往往给观察者留有想象的空间,从而使观看者根据已有的经验去联想,最终使每一个观看者都基于自己的经验对标志进行了不同的解读。

(二)图-底关系法则

通常能引起人们注意的元素会看作一个画面中的“图”,而其余部分则被看作“底”(即背景)。对于知觉者来说,图形和背景是可以相互变动的,图形通常成为知觉的重点,而背景则往往处于注意的边缘。在知觉场中,图形更倾向于轮廓分明并且完整,表现得比较积极主动。而背景则因缺少组织和结构而显得不那么确定,表现消极、被动,处于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在标志设计中需要设计师对这种图与底的关系进行特别的处理,使观看者在看“图”的过程中,将注意力或兴趣点转移到“底”,使其通过“图”与“底”的相互转换巧妙设计两者的组合,并且赋予设计更多的内涵,使其更有趣味性。通过(图2)观众们可以看出,图底变换赋予了标志图形想象、情感与力量,更深层次地丰富了标志的内涵与意义。将固有的形态解放,利用“底”进行视觉的隐喻、双关或幻象等形式,其形象简练概括寓意丰富,令人回味遐想。在这个图底关系模式之中,整个画面绝不是这两种形态的简单相加,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两种不同的形态(或部分)相互结合成一个整体,其整体会大于部分之和。因此通过对象和背景模糊的关系,造成模棱两可的感觉,让观看者对各个部分形态进行重新组合,从而构成一个全新的整体。

(三)相似性法则

格式塔心理学的相似性法则认为大脑会自动的将视觉所见物体最相似的部分视为一个整体。在标志设计中,运用相似性法则主要表现在重复、异质同构和对称三个方面。利用相似的整体感,设计师把标志中的单个元素进行复制,将元素进行有序改变;有序的改变指的是大小、方向或放射性的变化。再把元素紧凑进行组合排列而形成最终的标志,这样的方法可以使得在元素相似的情况下避免标志的枯燥和呆板,从而使重复的元素有一种稳定平衡的视觉感觉,使观看者无意识地将反复出现的元素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视觉联想,(如图4)。相似的又一个特征“异质同构”,人们经常会讲到的“某物像某物”,这个“像”就是人们潜意识中的格式塔。简言之,即是将几种不同的视觉形象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生成一个全新的图形或形象的过程。(如图5)的标志,无论是字母、头发还是标点符号,都是人们生活中所常见的,无论是用字母代替头发,还是标点符号代替字母,都没有破坏人们对这个图形的整体印象,人们心中的格式塔会潜意识的去完形,而没有在观看时给观者造成理解上的障碍。第三是相似的对称性,应用相似性法则设计标志,也可以产生对称的效果,对称给人的和谐和整体感更强,观看起来比较舒服,能够更容易地使观察者在记忆中产生一个“完形”(如图6)。

(四)封闭性法则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我们在知觉一个图形时,知觉活动会能够产生一种还原倾向性,主观地把图形内部的各元素看作一个完形。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在视知觉过程遇到熟悉的形象时,就算它不完整,我的知觉也会不自觉地对形象进行补全,而后形成一个在我们认知中熟悉的形象。例如中国工商银行的标志就是通过格式塔心理学的封闭性法则,观众们可以感受到,工商银行的“工”字。虽然图像不是闭合的,或者说是不完整的,但是人们在看到标志后视知觉会自动补全了图像,在观众的心里,仍然完整地感受到了标志所表达的内容,这就是建立在知觉对形象与完形心理效应基础上的。根据这一原理,设计师在进行标志设计时可以刻意创造一种没有闭合完全的图形、文字,通过分解固有形象、探索新的图形组织方式等手段,促进观察者积极参与图形的补充,最终在视知觉过程中形成一个完整闭合的标志。

三、结语

在人们常规思维模式中,当人视知觉所见图形的组织为简洁、规则、协调的格式塔时,往往会让观察者感受到图形规则性带来的舒适感,通过知觉的整体性,这种形式的图形会被人们自动知觉为一个生动的完形。而且这种“形”具有表达情感的能力,因为它是人类内在情感的高度概括,是最本质的反应。因此,在信息社会的当下,人们对信息有了太多的认知,视觉的注意力不易集中,视觉语言的视认性就在这一过程中格外重要。如果设计师们能够熟悉视知觉的特点,能够使用视知觉的组织原则进行标志设计,把握格式塔心理学中视知觉思维的规律,并将其运用到标志设计的实践中来,会使图形化标志设计的表达更生动形象,更能引起观察者的情感和共鸣。

参考文献

[1]郭本禹.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进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208-209.

[2]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17-18.

[3]孙红.格式塔心理学在艺术实践中的应用[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0,2(1):112-115.

[4]张坚.视觉形式的生命[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65-67.

[5]吴卫,付洋璐.探究“鲁宾杯”与图底反转中的视觉魔术[J].设计,2016(7):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