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在线课堂教育范文

在线课堂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在线课堂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线课堂教育

第1篇:在线课堂教育范文

一、重点任务

在线课堂依托自治区教育云平台,采用互联网、远程音视频互动技术,建设成具有先进性、贴合实际教学过程的在线互动课堂。本次建设在线课堂涵盖1至6年级,且全部都是主讲教室,让每个班级的老师都需具备主讲教师的素质,每个班的孩子都可以充分展示自我。

二、建设内容

本次主要建设24间在线课堂主讲教室,具体所需设备清单如下:

序号 设备名称 功能说明 数量 单位 备注

1 在线课堂终端 音视频的采集、处理和转发;

与远端学校实现音视频互动;

与宁夏教育云平台实现无缝对接 24 台

2 在线互动课堂软件 与远端学校实现统一课表排课上课;

承载互动时软件功能,比如邀请教室、教学模式转换等。 24 套

3 高清云台摄像机 采集教师、学生及板书特写画面 72 台

4 分析定位探测器 行为分析,实现精准跟踪定位 72 台

5 音响 输出本地课件的声音和远端传来的声音 24 台

6 手持麦 采集教师说话的声音 24 套

7 吊麦 采集学生区域声音 144 支

8 电视机 显示远端学生画面 24 台

9 遥控器 方便教师互动时进行教学模式的切换:

ppt的切换等 24 台

10 配套线材 专业音频线、视频线、电源线、网线、插座、VGA线等 24 套

11 机柜 放置互动终端、音频处理器、无线麦接收器 24 台

12 一体机   1 台 利旧

13 黑板   1 套 利旧

14 教师讲台   1 个 利旧

15 学生桌椅   1 批 利旧

三、实施进度

2019年8月:根据自治区信息化项目建设要求及我校实际需求,组织校领导和信息化骨干进行会议讨论商榷,确定本次在线课堂项目建设内容。

2019年8月-9月:方案提交至上级部门进行审批,并确定在线课堂所承建的单位。

2019年10月:在线课堂项目进行安装、施工、调试,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施工及设备调试运行等,完成在线课堂的应用培训工作。

2019年10月-2020年1月:开展我校在线课堂启动大会并我校在线课堂应用实施规定,让全体老师教师充分参与到我校在线课堂的应用中,确保教师的应用积极性及学校常态化应用。

四、资金需求和来源

本次建设在线课堂共计需要278.4万(一间三机位预算11.6万),资金来源为财政预算。

五、保障措施

1.组建领导团队,统筹协调,健全互助学校教学协同发展的管理体系,成立项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与互助学校共同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充分调动两边学校教师的应用积极性。

2.加大投入力度,存进推进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在线网络课堂设施设备需要的额配套设备,如更新教室多媒体、网络中心升级与维护等,保证教育教学信息化与网络同步课堂教学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2篇:在线课堂教育范文

在线交互式立体课堂彻底巅覆大学英语听说读写并行推进的教学方式,根据“听说先行,读写跟进”的原则,使听说能力的培养成为大学英语第一教学目标。通过听说训练,使学生听说能力有所提高,进而修复学生在中学阶段被破坏的英语学习感觉,树立自信,重塑以交流为目的的英语价值观,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一步步走进英语世界。在此基础上,逐步增加读写目标,使听说读写最终齐头并进,达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所提出的要求。教学实践中,西财行知学院制定大学英语教学目标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听力和口语目标一致,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听说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听力材料内容的基础上,仿说听力材料。听说训练一体,让学生通过一个学习过程,掌握两种技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体性。第二,力求建立更多元、立体的教学目标,明确并量化每节课的知识认知、理解和运用等能力要求,使学生的进步能清晰明确的展现出来。

2多维度的教学内容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所使用的《朗文交互英语》在线教学,就使用了原版培生教育集团的教学材料。教学内容比较新颖,很多教学材料体现了实用性的特点。每册教材内容以一个故事情节为线索,人物贯穿始终,分单元教学设置听说读写等教学任务。其大部分教学材料为实景拍摄,给学生营造出地道的语言环境。这种教学内容不仅弥补学生无法接触到英语国家生活化的语言风格、语音、语调和语速所造成的缺憾,同时将语言学习、应用能力、学习策略等能力的培养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3创新的教学模式

在立体课堂视角下,教师要改变观念,树立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和师生关系观。因此,除了要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和教法外,还要基本掌握班级学生的整体特点和个性特点,真正做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体验和需求出发。教师要学会把握现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要贴近学生学习生活。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体现出时代特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的模式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基于在线交互模式的立体课堂有几个特点。首先是多感官参与。根据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理论,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调动各种感官的过程。传统课堂以听讲为主的教学模式不能完全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新课堂运用在线交互教学的优势,可以调动脑、眼、手和口甚至肢体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使教学过程立体起来。其次是交流和互动。以《朗文交互英语》为基础的在线交互学习体现了“参与教学的对象可以相互交流并双方面互动”的特点。教师可以以设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无论对全班提问或仅对个别学生提问,每个学生应思考,教学对学生回答做及时反馈。再次是注重探索和创造。基于在线交互模式的立体课堂中教师把说教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教学,注重营造学习情境,引导发散思维,建构模块化知识,畅通师生信息交换渠道。在线交互模式使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课堂,使用多样化和立体化的师生交互模式开展教学实践。西财行知学院的教师针对在线交互模式的立体课堂的特点,听说课通常安排以下教学环节:第一,通过音视频导入课程,启发学生预测情节,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第二,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至两遍试听,教师提出一些概括性问题,引导学生复述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语句。第三,布置听力理解题,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随后通过检查正误率,反馈学生疑问。第四,按照学生喜好分配角色,复听并仿说该角色的对白。随后经过抽签随机搭配在课堂上表演出听力材料的情节。

4全方位的教学评价

在线交互模式的网络平台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教学效果量化这一问题。教师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时获取学生的学习时长、习题成绩、学习进度等相关信息,而且可以对学生的网络学习情况实时监控。教学管理部门也可以查看到教学上课情况,教学效果等内容,对教学效果和教师进行有效的评估。通过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教师能够追踪干预学生的全部学习活动。在批改作业和试卷的同时,展开与学生的直接交流与互动。教师在此过程中能对学生的问题坐针对性的辅导。

5总结

第3篇:在线课堂教育范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应用;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8-0013-04

一、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党的十提出,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1]应用是主战场,也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希望所在。[2]

应用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在教与学的过程当中,教师授课、学生学习、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课堂教学要素都要与现代教育技术深度融合,有很强的现实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抽取了重庆市南岸区30所小学,15所初中,约90%的中小学,共1904名学生及571名教师。

(二)调查方法:采用问卷法。

1.学生调查问卷由12道选择题和1道笔答题组成。问卷发出学生卷1904份,收回1904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904份,有效率100%。

2.教师问卷由12道选择题和4道笔答题组成。教师卷发出571张,收回571张,回收率100%,有效问卷571张,有效率100%。

3.问卷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掌握、运用现状、困惑与需求;二是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兴趣等。

三、调查统计与分析

(一)学生卷

第一题:你的老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上课时的讲课情况:21人选A、 全部依赖,“照屏幕”宣科,占比1.10%;73人选B、有时依赖 ,占比3.83%;1810人选C、 配合讲授恰当运用,提高授课效率,占比95.07%。

第二题:哪些课程的老师上课喜欢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可多选):1653人选A、 语文, 占比86.82%;1184人选B、数学,占比62.18%;1710人选C、英语,占比89.81%;3人选D、体育,占比0.2%;918人选E、美术,占比48.21%;1457人选F、音乐,占比76.52%;1297人选G其它学科,占比68.12%。

第三题: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情况(可多选): 1858人选A、有图像、图表的运用,占比97.58%;1833人选B、有动画、影视的运用,占比96.27%;1886人选C、有声音、配音的运用,占比99.05%;1052人选D、注意丰富色彩的运用,占比55.25%;1557人选E、有与学生互动环节的运用,占比81.78%。

以上是教师在课堂上信息化设备使用率的调查。上述表格显示有95.07%的教师能“配合讲授恰当运用”,在所有的学科教学中,依次是:英语(89.81%)、语文(86.82%)、音乐(76.52%)、数学(62.18%)等,这4个学科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最多的学科。可见教师在授课时基本能全方位地考虑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方法,让学生能享受上课的过程。

第四题: 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授课过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于学习和掌握知识:544人选A、非常有帮助,占比28.57%;1026人选B、比较有帮助,占比53.88%;330人选C、帮助不大,占比17.33%;4人选D、没有帮助,占比0.2%。

第五题:你对课程中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效果是否满意:569人选A、非常满意,占比29.88%;983人选B、比较满意,占比51.63%;228人选C、一般,占比11.97%;124人选D、不满意,占比6.52%。

第六题:你希望在课程中的现代教育技术?820人选A、继续使用,占比43.07%;996人选B、改进后再继续使用,占比52.31%;86人选C、可用可不用,占比4.51%;2人选D、不必使用,占比0.11%。

上面三题是学生对信息化设备的认可度调查。以上表格显示,82.45%的学生觉得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于学习和掌握知识有非常大的帮助或有帮助,81.51%的学生对课程中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效果非常或比较满意,但是有52.31%的学生希望在课程中的现代教育技术能改进后再继续使用。这表明学生十分赞同和满意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化设备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但是有大部分学生已经对当前的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化设备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第七题:你是否使用教学软件、课件、网络等帮助学习?831人选A、从不,占比43.64%;1073人选B、偶尔,占比56.36%;0人选C、经常,占比0%。

这组数据是对学生自觉使用信息化设备进行主动学习的调查。以上表格显示,有56.36%的学生会偶尔使用教学软件、课件、网络等帮助学习,43.64%的学生从不主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及设备,而经常使用这些先进的教育技术主动学习的学生数为0。这表明学生在主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化设备方面,无论是从思想认识、形式过程,还是技能,都急需提高、加强。

第八题:你最喜欢哪种学习方式?:785人选A、阅读书本与同学讨论,占比41.23%;934人B、观看视频资料,占比49.05%;185人选C、查阅期刊和文献,占比9.72%。

第九题:你觉得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作用如何?615人选A、增大了课程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占比32.30%;1263人选B、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认知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占比66.33%;9人选C、缺乏教与学的双边情感交流,占比0.47%;16人选D、由于机器和环境的单调,造成实际教学效果的低下,占比0.84%。1人选E、实际教学效果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差不多,占比0.06%。

第十题:“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增加你的学习兴趣”,对这句话你持什么观点?640人选A、完全同意,占比33.61%;1195人选B、基本同意,占比62.76%;5人选C、完全不同意,占比0.26%;6人选D、不同意,占比0.32%;58人选E、不确定,占比3.05%。

第十一题 :你最喜欢老师采用以下哪种的教学方式?197人选A、传统的写黑板模式,占比10.35%;856人选B、使用PPT幻灯片模式,占比44.56%;533人选C、使用动画演示,占比27.99%;318人选D、实际操作演示,占比16.70%。

第十二题:你的老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上课时的授课情况:639人选A、恰当运用,授课效率很高,占比33.57%;1250人选B、较为恰当运用,授课效率较高,占比65.65%;13人选C、不能很好驾驭和使用,授课效率一般,占比0.68%;2人选D、“照屏幕”宣科等现象严重,授课效率较差,占比0.10%。

以上是信息化教学设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性调查。上述数据显示,49.05%的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观看视频资料”,72.55%的学生喜欢老师讲授新课时“使用PPT幻灯片模式”和“使用动画演示”;98.63%的学生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不但“增大了课程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认知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99.37%的学生觉得“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增加自己的学习兴趣”,99.2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老师能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及设备提高自己的授课效率。上述数据表明,学生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及信息化教学设备授课的方式及老师的授课水平有很大的认同度;学生通过课堂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及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学习方式,对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十三题:你对改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见和建议:(口答题)

学生对改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见和建议基本上有两点:一是希望自己的学校能增加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数量;二是希望自己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设备能更先进一些,处理数据的速度能更快一些。

(二) 教师卷

第一题:贵校是否有搭建校内教学资源库?270人选①有,占比47.29%;176人选②无,占比30.82%。

第二题:贵校是否有建有便于“校园-教师-学生”相互沟通的校园网站?311人选①有,占比54.47%;246人选②无,占比43.08%。

以上两题是针对校园教学资源库及网站建设相关工作的调查。调查显示,有47.29%的学校按均衡教育的要求搭建了校内教学资源库,有30.82%的学校在校内教学资源库建设上还存在空缺,而参加调查的老师还有21.89%的老师对学校是否建校内“教学资源库”一题选择了不填;有54.47%的学校建有便于“校园-教师-学生”相互沟通的校园网站。可见,一些学校和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及设施、设备的认识及应用水平急需提高,沟通网站和资源库的缺乏,会让师生们身体在新时代,思想留在封闭的旧时代,滞后课改的效果,也会让新时代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第三题:以下哪种是你常用的教学方式?78人选①电子白板,占比13.66%;305人选②多媒体班班通教室,占比53.42%;25人选③网络化机房教学,占比4.38%;282人选④常规教学,占比49.39%。

一学期中,哪些方式是你从未用过的?263人选①电子白板,占比46.06%;26人选②多媒体班班通教室,占比4.55%;344人选③网络化机房教学,占比60.25%;8人选④常规教学,占比1.40%。

你最想用哪种方式进行教学?170人选①电子白板,占比29.77%;306人选②多媒体教室,占比53.59%;87人选③网络化机房教学,占比15.24%;58人选④常规教学,占比10.16%。

第四题:一学期中,你课堂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概率是多少?188人选①90%以上,占比32.92%;131人选②75%左右,占比22.94%;98人选③50%,占比17.16%;79人选④25%,占比13.84%;67人选⑤5%以下,占比11.73%。

第五题:教学以外你常用以下哪种方式与学生沟通?435人选① 面对面,占比76.18%;260人选② 校讯通,占比45.53%;175人选③ QQ,占比30.65%;19人选④ 电子邮件,占比3.33%;6人选⑤校园网站,占比1.05%。

以上是教师运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沟通方式的调查。调查显示,53.42%的教师常用“多媒体”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使用电子白板和网络化机房教学的教师分别占了调查人数的13.66%和4.38%;还有49.39%的教师还是常用传统讲授的授课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而由于条件的限制,有46.06%的教师从未使用过电子白板、60.25%的教师从未使用过网络化机房教学、甚至还有4.55%的教师从未使用过多媒体班班通教学;教师们使用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依次为:多媒体班班通、电子白板、网络教室。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率分别是90%以上的占32.92%;75%左右的占22.94%;50%的占17.16%;25%及以下的占25.57%。调查还显示,有了信息化教学设备后教师们与学生沟通的方式除了用得最多的 “面对面(76.18%)”沟通,通过校讯通和qq与学生沟通的教师也占到了调查教师的76.18%。

上述数据表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操作使用技术水平低等问题,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例研究,彻底转变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方面的意识,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促进卓越课堂的打造。

第六题:你教学中的资源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获得?325人选①教学参考及配套光盘,占比56.92%;400人选②网络搜索,占比70.05%;147人选③校内教研资源分享,占比25.74%;62人选④区内教研资源分享,占比10.86%;51人选⑤城域网和农远资源库,占比8.93%。

第七题:你是否开展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研讨?336人选①是,占比58.84%;214人选②否,占比37.48%。

第八题:你是否接受过现代教育技术与能力的提升培训?51人选① 从来没有,占比8.93%;304人选② 一学期1 ~ 2次,占比53.24%;200人选③ 经常小范围互相学习,占比35.03%。

第九题:课堂中课件的制作技术、使用时机、展示效果等是否列入你们学科评课的标准?261人选① 评课时涉及,占比45.71%;159人选② 偶尔涉及,占比27.85%;85人选③ 很少,占比14.89%;52人选④ 几乎不涉及,占比9.11%。

第十题:你是否持续关注未来教育技术的发展并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模式?543人选①愿意,占比95.10%;17人选②不愿意,占比2.98%。

以上几题是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调查。从数据显示,教师们能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寻找和获取教学资源;更有58.84%的教师能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研讨,这样的教学研讨方式更能摆脱包括时间、人力、物力在内的各项局限,以实现教学研讨的优化;渴望获得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与能力的提升的占88.27%,希望并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模式的有95.1%。上述数据表明,教师希望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或者更新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第十一题:使用投影或电子白板等新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时,设备呈现给学生的运行时间是多少?188人选①10-15分钟,占比32.92%;201人选②15-25分钟,占比35.20%;105人选③25-35分钟,占比18.39%;47人选④整节课,占比8.23%。

这一题是针对信息化教学设备课堂使用度的调查。调查显示,有68.12%的互动时间在25分钟以内。这表明,除一些教师将“人灌”变成了“电灌”,多数教师擅于把握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时机,当用则用,懂得规避信息化设备损害教学规律和师生身体健康的一面。

第十二题:你主要使用的课件类型?493人选①PPT,占比86.34%;18人选②学科主题网站,占比3.15%;27人选③FLASH,占比4.73%;38人选④其它,占比6.65%。

有很多教师对PPT制作及文字的处理等都能熟练应用,同时教师们对学科主题网站、FLASH动画制作及其他课件的使用及制作技能却很低。这表明,经过10年左右的教育信息化,教师的信息素养虽然得到了提高,但还要加大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力度和密度,开展扎实的、有效的、持续的、深层次的应用及其培训。

第十三题:PPT中的黑屏、白屏功能,你用过吗?教学中,什么时候用?通过笔答显示,仅有13.8%人使用过PPT中的黑屏、白屏功能,基本上都在学生看书、做作业时使用该功能。

第十四题:电子白板教学中,什么功能是最吸引你的?通过笔答显示:仅18.2%人使用过电子白板教学,电子白板的触摸、板书、重点勾画、交互、无尘、绘画、保存课堂教学、回放等功能最吸引教师。

第十五题:网络机房教学中,什么功能是最吸引你的?教师们认为在网络机房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的网络,师生可互动、实时沟通的作业展示,反馈快、点评快、查找资料、共享资源等功能是最吸引教师的地方,但是运用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学校及教师少之甚少。这表明,标志着最先进的课堂教学方式――网络教学严重滞后,素质教育依然任重道远。

第十六题:如何能让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应用更有效的整合,请提出你的宝贵意见:

通过调查,提出率从高到低为:

① 培训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软件、多媒体课件制作。

② 建区域内资源平台,共享资源,加强教师交流。

③ 发各学科教学课件、资源光盘。

④ 供足够教学的配套设备,如电子白板、班班通均应配齐。

⑤ 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加强整合研究。

⑥不滥用多媒体,根据教学需要,科学合理使用。

四、思考与建议

现代教育技术是实践“深度融合”的最优化的课堂形态的必要环境。[1]通过调研,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呈现三个层次:一是传统多媒体技术;二是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即电子白板;三是网络技术。三个层次的难易程度由低到高,网络技术是最难掌握的,是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最优技术,是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的高效环境。

通过调研,发现传统多媒体技术是多数教师掌握的,也是学生们常见的教学方式;电子白板和网络技术,则仅有少数教师应用于教学,但确是构建“卓越课堂”、“有效课堂”最有效的环境。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 按“三个层次”梯度纳入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和新教师上岗培训。重点是“信息技术对教学有革命性影响”、“摒弃信息技术手段、工具、方法论”理念的培训和PPT、电子白板、网络的教学技术培训,引领教师“愿用”、“能用”、“敢用”技术上课教学。[3]

2.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课示范引领。将怎样上好一堂现代教育技术课纳入学科优质课的范畴,同等对待,彻底摒弃“照屏幕宣科”、“电灌”等现象的发生。将现代教育技术课的评价体系融入“卓越课堂”体系,彻底予以必要且充分地考虑。

3. 科学构建教学资源库,逐步形成网络在线教学(MOOC)。从层级上构建学校、区域、国家三级教学资源库,国家层级已经构建,重点是打造学校和区域层级,形成机制;从学科上向应用率高的英语、语文、音乐、数学倾斜,给予重点打造充实;从资源形态上重点充实图像、动画、声音,便于二次开发。三级教学资源库的重点在学校层级,要形成分学科按年级,年年往复、循环、扬弃更新的科学机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网络在线教学。

4. 践行“技术革新教学”、“双向深度融合”的理念,教育装备工作要有前瞻性。教学信息化应以应用为导向,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依据,要执行配备标准,突破配备标准,多配电子白板、网络移动教学终端、电子书等,加强网络教学专用教室建设,使得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有场地,使得技术革新教学有阵地、环境。[4]

5. 教育行政部门要率先实现“深度融合”,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统一规划,深度融合于教育管理的各项工作中,践行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才不会落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DB/OL]. , 2012-3-13.

[2]杜占元.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在2013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上的讲话[DB/OL]. , 2013-5-6.

第4篇:在线课堂教育范文

【关键词】创新教育;兴趣;求异;想象;开展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367-01

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在价值观取向坚持以未来理想与成功为价值的“明天”教育价值观,它不以“重复过去”为已任,旨在人文本质上创造超越前人的一代“新人”。创新教育是一种健全的人格教育,它努力塑造智商与情商和谐共融、完善健全的理想化人格,强调人格发展的独立品质。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它属于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突出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语文要加强创新素质教育,首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当今,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分析、运用、传递信息的综合能力。为了使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针对传统语文教学“少满差费”的弊端,我认为语文教学中应进行了下述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激发创造兴趣,鼓励创新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没有学习的愿望,那么我们的全部计划、探索都会落空。没有求知欲,就没有学校。因此,他向全体教师建议,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的火花。要使学习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又富有吸引力的事情。增强孩子的信心,使他们获得取得成功的鼓舞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启发性原则,提问设疑,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

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一灌到底的方法,让学生睁大眼睛发现,发现好的词语、好的修辞、好的句子、好的描写,每一个发现都是学生自己的收获。特别是对语文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更多关注些,尊重他们的人格,激励其上进,尽量捕捉其“闪光点”,给予激励表扬,使之振作精神,树立信心,学生从细微处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这样学生心情舒畅,课堂上学生敢于大胆开口,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师生在教学中产生和谐的共鸣,增进了相互的情感交流,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运用求异法,旨在创新

“求异”法是在分析解决问题时不拘于一般的原则和方法,不满足已知的结论,而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标新立异的提出自己新见解的一种方法。教学中,运用“求异”法,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因此,教学不应求同过多,而应尽量引导学生用发散的眼光,多方位的审视文章的立意、题材、结构和语言,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体味,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强调在课堂中进行多元化思维训练,多元化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思维形式,鼓励学生针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别人的见解,各抒己见。

3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鼓励学生大胆幻想,以幻想目标激励学生,然后启发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架设通向幻想目标的桥梁。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的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对事物的未来大胆地幻想是创新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史上的许多事物的过去和今天都表明,“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大胆进行幻想,并以此幻想目标为导向,激励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寻找各种将幻想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从而增进创新技能。

展开想象的方法方式很多,还可以抓住结尾,引导续想。有些课文的结尾犹尽而意未了,余音不绝,耐人寻味。教师可抓住结尾循着文路展开合理想象。或是抓住课文“假想”成分,引导推想。有些课文的体裁是科学小品文,蕴含着创造思维培养的许多因素和良机,教者可根据体裁特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展开科学而合理的推理。小学语文课本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好课文,蕴含着培养创新能力的因索和良机,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因素,把握培养良机,引导主体参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积极开展语文活动课教学

第5篇:在线课堂教育范文

关键词:在线课堂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带动各行各业蓬勃前进,同时对于教学模式的变革和创新提供支持。传统的授课方式随着“数字原住民”的新生代成长而日渐力不从心。“数字化”、“互联网+”、“云平台”等大量新名词在教学改革中被广泛的提及。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化教学平台可以充实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知识范围,突破学习时空限制,以及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基于信息技术的在线课程的建立为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一个线上线下教学互动平台及途径。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都是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生命本质,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構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这两门课程是现代生物科学领域内各学科共同需要的基础知识。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是理论知识的补充和延伸,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及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完成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强学生独立性、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科学严肃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建立任务式教学方式

任务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学习并全面发展的一种“构建主义”的教学模式[1]。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联系起来,更深入更全面的掌握知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将实验教学创设情境,根据内容设计任务或提出问题,通过任务或问题的逐步解决,最终达到学生自主预习并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目的。生物化学实验部分的内容与生活、健康以及生产密切相关,可将实验内容转化为学生日常所见现象的验证或提出“是真的吗?”的真假判断,激发学生对于实验内容中隐藏的原理探究。而针对分子生物学实验内容与科研的相关性,将内容拆分为较为简单的多个问题,对每个问题都以科研论文的方式进行描述、总结和讨论,最终通过解决多个问题完成实验目标。这样通过前期生物化学实验的开展,利用兴趣引导学生喜欢学习;再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的科研化培养,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将实验任务化,因此任务的设置至关重要。生物化学实验的问题需要具有趣味性,并且难度循序渐进,各实验有相关性。通过完成较为简单的第一个任务,才能在此基础上完成下一任务,将学习转变为游戏通关。而分子生物学实验由于研究内容相对更微观抽象,所以问题设置需要简单化、逻辑性强的特点。这样通过将学习转变为游戏、任务及科研的训练,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资源立体化利用,补充教材内容,拓宽学生知识获得渠道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以实验作为基础的科学,是培养学生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但目前的授课方式仅面授实验原理、方法和仪器使用等较为固化的知识,没有达到实验课程的培养目的。借助在线课程平台,将网络资源效用最大化,给枯燥的面授提供先进理念和方法,拓展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和层次[2]。例如美国冷泉港实验室(CSHL)是专门从事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教育培训和科普知识传播的综合性研究所。从中走出八位诺贝尔奖得者,孕育并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及发展,它被誉为世界生命科学的圣地和分子生物的摇篮。将其与实验课程相关的教育和科研资源投放到在线课程平台,借助世界领先的文本资源和视频动画多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思维。再以虚拟仿真平台加以辅助,将创新思维在有线的条件下得以实践,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同时基于互联网的在线课程平台是交流讨论的良好沃土[3],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进行交流与讨论也是新的一种学习方式,在互动中自我分析-推翻-论证-总结,充分立体利用信息化资源达到理想教学目的。

三、“小老师”+小班教学,多角度调动学生积极性

如何在课堂上更好的检验预习效果并规范化学生的动手操作,准确详实的记录结果,严谨反思实验现象,这成为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最重要的环节。实验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因此在课程中时刻需要学生的参与。将授课对象变为授课主体,学生充当“小老师”既能使教师检验其预习效果,把控授课重点难点,又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从语言表达以及逻辑思维方面磨炼学生,真正做到多角度多方面锻炼学生能力的效果。而作为实验课程中最重要的操作环节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准确记录与深刻反思,则需通过小班教学的方式来完成。小班教学能够使每个学生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从而使普及教育提升为精英教育,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而更加积极努力的完成实验课程[4]。

通过在线课程平台,提前任务或问题,学生查阅平台提供的各种资源及教材,进行网络讨论,利用虚拟仿真模拟结果达到自主预习的目的。在课堂上对问题给出自己的分析,锻炼其表达、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辨析能力。小班教学促使教师详细掌握每个学生情况,细致规范操作,严格督促实验记录准确性,积极启发对实验结果的思考。

参考文献 

[1]Prabhu N S. Second language pedagogy: a perspective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2]薛闯,牟英,包永明.基于“视频导学-开放式”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究[J]. 高等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6, 6 (1): 26-28 

[3]谢苗,沙莉,甘纯玑.基于云课程平台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 高等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6, 6 (1): 22-25 

第6篇:在线课堂教育范文

在复习上节内容的时候,可以通过对话问答或习题的巩固,使用幻灯片放映相关的图片,学生可以主动回答也可以集体回答,然后附上答案。这样,既能最大可能让所有学生参与,又能节省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现代教育技术在处理新授内容时,更能展现它的非凡魅力。传统的教学方式既枯燥又抽象,老师上课觉得很累也很乏味,学生更是难以接受,注意力容易分散,当然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在帮助教师教授那些生僻的单词的时候,可以用幻灯片放映相关释义,放录音让学生跟读,还可以提供直观立体的背景知识,让学生过目难忘。我们以初中英语8A U-nit5 Birdwatchers 第一课时为例,这课的目的是通过对话引出观鸟话题,了解几种鸟类的英文名称和基本特点。教师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对话,以达到锻炼学生听力的目的。教授鸟类名词时,利用幻灯片出示这些鸟。学生很快就被这些鸟类吸引了,引起他们的兴趣,学起来就感到轻松、愉快。不知不觉中,他们就学习和复习了这几种鸟及其特点的相关词汇,这是传统的教学无法达到的。例如:教师出示麻雀的图片,说What do we call it in Chinese?然后在黑板上写出sparrow,带领学生领读。老师指着图中麻雀身体的不同部位,向学生提问:What do we call this part?学习相应的单词:beak、neck、wing、tail、leg。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对麻雀进行描述,由总体感觉到细节描述。例如:What does a sparrow look like? Is it big or small? What colour are the feathers? What about beak? 教师依次出示其他鸟类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其特点进行观察,积极描述。多媒体为学生提供逼真的画面,纯正地道的英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了生动和谐的教学情景。这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轻松而圆满地完成了学习和教授任务。

现代教育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把原来枯燥的抽象的学习内容转变为生动的、形象的、可视的、可听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动感内容。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电化教育的主体,并且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更显示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课堂容量增大,节奏加快,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老师教得得心应手。但是,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工作,而且要有选择地合理地适时使用。

首先,要把握教学内容,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把握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找准教学重难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要鼓励学生积极独立思考,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在寻找多媒体的教学资源时,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接受水平,恰当地取舍。否则学生的能力达不到,他们就没有兴趣配合老师的教学,而是精力分散,只是看着新鲜,听着有趣,甚至互相讨论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东西,使得课堂乱哄哄的一团,那样就很难完成教学任务,适得其反了。

第7篇:在线课堂教育范文

一、快乐地面对学生

学生无论是学习程度差还是行为习惯差都是事实,无法改变,我们千万不可以拿这个事实来惩罚自己而不快乐。所以,你要快乐,无论是从外表还是内心,因为我们的快乐不但可以影响学生,而且可以改变这一切。只要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快乐,这种情绪就会影响到课堂,激发学生的热情,从而增加学生学习我们所教科程的兴趣。那么,作为高中英语老师,在具备了上述的乐观态度的前提下,我们如何快乐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具体地去尝试。

1.把课堂氛围活跃起来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大量的语言实践,是不可能掌握好语言知识的,更谈不上语言交流。

如何增加学生的交流,使课堂活跃起来呢?这就要求我们要关心学生,用快乐地心态去感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在课堂提问中出错的地方,要微笑着去启发引导他们,不要给他们造成心理压力,使他们害怕学习外语。

另外,可以穿插一些相关的英文小幽默,或者介绍一些外国的风土人情、文化艺术来调解学生的紧张心情,消除来自课程本身和教师的双重压力,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适当应用情景教学法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现在英语课本的编排有很多的对话形式,所选内容和生活联系紧密,采用情景教学法比较适合。而且就我们的教学来看,绝大多数的学生学习英语主要依靠课堂,在生活中缺少英语交流的环境和场所,这就要求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努力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使教学和生活结合起来,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情景教学的关键是情景设置,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种适合的语言环境,布置一种情景格局,让学生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受,对与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与,快乐地参与到课堂的情境中去,以期达到掌握这门语言的目的。

3.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由表现是对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没有自由的学生,在教学中就谈不上主体参与。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以学习者的身份参加的,是英语学科实践活动和英语知识认知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是认识的主体,我们所担任的角色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课堂上,我们要真正突出精讲巧练,不搞“满堂灌”,从课堂的主角位置退下来,把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不要把知识作为思维的结果去教,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快乐地参与学习过程,作为思维活动的主体去实践。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经常让学生带读单词、领读课文,让学生互相批改作业,让学生提问和回答别的同学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而我们要尽可能地把教学内容活化为生活实际,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场所,真正成为学生锻炼听、说、读、写能力与发展智力的场所。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亲身体会到英语的乐趣,并乐于去尝试,乐于去运用,心甘情愿为英语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4.适当延展课堂外教学

要想学好并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光靠课堂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督促学生在课外积极练习,这也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比如要求学生在课下用英语打招呼,时间久了就会养成习惯。当然,我们作为英语老师也尽量在和学生打招呼时使用英语,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英语的用途和使用乐趣。可以组织英语角、英语兴趣小组或者组织英文口语或写作的比赛,使他们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课外也有学习英语的环境。

二、让学生快乐地面对课本和知识

当我们的学生从我们身上感受到快乐,无论他会不会,会多少,他都会不由自主地快乐起来,因为他们喜欢快乐的老师,即便他们不喜于色,内心深处也期待着我们的出现,因为我们带来了学习的兴趣。这时,我们除了自己快乐,还要让课本内容也快乐起来,只有课本内容快乐起来了,学生的兴趣才会不断增加。我们的堂课要生动,有生命力,我们就必须要转变,把枯燥的知识转变成有趣的内容,要把难的变得简单,深的变得浅显,我们要减慢速度,强化基础,从根本上让学生感受到“我可以理解”“我能够学会”。当学生具有这种初步的收获感时,他就会相信自己可以学会,能够弄懂,那时他的兴趣会不断增加,信心也会不断增强,课本不会再显得那么陌生,知识最终会成为让他们快乐的朋友。

三、灵活运用“目标”教育

学生们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领悟能力,不同的学习态度。目标不同,努力的程度也各不相同。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可能用同一个杠杆和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我们要在日常的教学中,疏通、引导和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日目标、周目标、月目标、年目标,乃至人生目标来考核自己,真真正正做到在和别人比的同时和自己比,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有进步,即便这个进步在别人眼中很小,但对于自己来说都是一种飞跃。

第8篇:在线课堂教育范文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传统教学由于媒体单一,只能教师讲,学生听,以教为主,导致学生厌学。多媒体教学已改这些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例如,我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钟面学具,通过自己拔时,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开始我问:把8个分成2份,有几种摆法?我先让全体学生用小塑料棒动手摆,有的摆成1个和7个,有的摆成2个和6个,有的摆成3个和5个……我利用投影出示了4种不同的摆法,让学生观察哪一种分法得到的两份同样多?学生很容易从“同样多”过渡,理解“平均分”的实际含义,突破了教学难点。

我上《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有许多知识并不是按照惯有的模式直接讲给学生听,然后再让学生去记。在认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环节中,我先是让学生事先准备好小木条,并在两端打好一个孔,用来灵活固定,也有用塑料条来代替的。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实践、组合成可以活动的三角形和长方形。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完成。这样一个动手制作的过程看起来好像是手工课,可同学们兴趣特别浓,这也让数学课堂变的轻松起来了。完成后,我请同学们用双手去拉伸这两个图形,并把得到的结果告诉给你的伙伴们,看看你们的结论是否相同?结果是什么?整个过程非常轻松愉快,老师只是适当的组织了一下教学,从制作到实践操作并且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的特性拉伸不易变形,而长方形则有相反的结论,这些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这样的课堂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教学效果特别好。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生学完“认识人民币”后,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巩固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软件设计制作了“虚拟商店”,让学生去实践购物。在购物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看商品上的标价,还学会了拿钱找钱,也学会了合理花钱,懂得了节约用钱。这一情景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近距离接触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知识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并满足了学生喜欢参加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用脑去想,而且学会了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去表达,用手去操作,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几加几”的教学中,我制作了这样的课件:两个拟人化的小方块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手拉手蹦蹦跳跳地出现在屏幕上,并在原地跳跃、翻滚,接着音乐停止,传来“嗨哟,嗨哟”的声音,小猴子推来一个小方块,然后这个小方块跟小猴子说了声“再见”,与原来的两个小方块手拉手一起跳跃、翻滚,同时从小方块的动态分布上逐步出示算式2+1=?。使用这个课件时,我引导学生把动画和算式结合起来,说说数量关系。由于色彩鲜艳,小方块模拟人体动作跳跃、翻滚,并配上了音乐,学生仿佛看了一场动画片,注意力被吸引,因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互动平台,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

利用多媒体教学,能以“动”的形式模拟思维过程,促进学生发散思维。例如,我在“角的认识”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来演示角的形成。先出示一个点,再引出两条射线,使学生很容易理解“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比较角的大小时,先出示两个角,再利用动画使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演示比较大小的方法,学生能很直观地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教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时,计算机上先显示一个角,动态演示两条边无限延长,让学生观察角的大小没有改变,从而使学生形象、直观又深刻地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这样设计,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而动态的画面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紧密相联,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发挥,思维能力和空间能力得到发展。

第9篇:在线课堂教育范文

“情境”源于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他借助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古代“伯牙学琴”的故事为情境教学的成功典范,伯琴学琴三年不成,成连让伯牙面对大海,聆听天籁之间,由自然之美引发心中之情,情感受到感染,艺术灵感被瞬间激发。

教师创设的情境要有真实感,要复活学生的原有图式,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产生真实之感。创设的情境要有情感,要以文本之美熏陶学生,诱发学生的“情”,让学生发现语文之趣、语文之美、语文之真。创设的情境要有想象力,要为学生拓展广远的意境,能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人茅塞顿开,能帮助学生叩开心扉,打开记忆的仓库,疏通联想的脉络,张开想象的翅膀。

一、初中语文情境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1.一味追求“情境”,忽视了文本内容。毋庸置疑,语文教师应打破单一的讲授模式,采用演讲、辩论、讲故事、播放音乐与动画等方式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但部分教师为追求“所谓”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上除运用多媒体创设图画情境外,还让学生动手画画,将语文课上成了美术课,忽视了文本内容,忽略了语文课该有的“文”味。

2.随意“情境”,偏离文本中心。“好钢用在刀刃上”,在重难点内容处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能理解与把握,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化,易被学生所接受。部分教师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创设教学情境,追求表面的浮华,而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却视而不见。

3.重“情”轻“境”,脱离文本实际。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情感随课文内容而波澜起伏,欲罢而不能,让人流连忘返。“情”依赖于一定的“境”而生,若创设的情境脱离了文本,就没了活动的背景,“情”就会失去依托。

二、开展情境教学,让语文课堂彰显魅力

1.以境激感。教师捕捉文本之美,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情感得到共鸣,从而引发悬念,激发学习动力。(1)以生活启情。初中生对生活充满热情,但由于社会阅历不丰富,人生体验不深刻,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的气息,打开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宝库,理解文章的立意、情感,接受真、善、美的熏陶。如在《本命年的回想》教学中,教者播放《祝福》的视频片断,出现祭祀用的鱼时画面静止,让学生用简单语言概括影片中反映的习俗。(2)以画面生情。画面可以使内容具体、形象化,让学生走直观、真实地感知课文内容,道理审美情感。如在《济南的冬天》教学中,教者创设图片情境,向学生展现雪后秀美的山景,让学生感受“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的“妙”在何处?在图片的直观、文本的意境中有学生能感受到妙在雪光、雪色,也有学生感受到妙在雪态。(3)以音乐抒情。音乐、文字同属文艺,有诸多相通之处。教师借助于音乐引领学生进入情境,重返某种场景,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丰富学生想象,让他们去体会文章的意境之美。如在《春》教学中,教者在学生了解课文的结合后,给学生播放《春之歌》,让学生聆听音乐,想象文中的画面,将自己置身于春天的原野中。(4)以想象悟情。古诗的意境之美千姿百态,或雄伟壮阔,或豪放旷达,或含蓄典雅,教师要借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帮助他们搭建想象的桥梁,焕发他们的情感体验,让他们产生情感的共鸣。如让学生读《泊秦淮》,想想“烟笼寒水夜笼沙”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2.以境启发思考。教师要在文章的疑问处、矛盾处创设问题情境,留有让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产生疑惑,将他们的思维置于活跃的状态。如在《孔乙己》一文中“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表示揣测,“的确”表示肯定,学生能从中看出矛盾,到底是“死”还是“没死”,学生提出质疑。教者要引导学生不能静态地分析句子,而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教师还要深入挖掘文本,抓住易被学生忽略的字词分析文本,如《背影》中“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句话看似平淡,学生忽略“已”“最”等词,就忽略了作者的情感。教师在此处设疑,能让学生感受作者之情感,感受作者的意图。

3.以境促进思考。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拉近知识、生活、媒体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促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借助多媒体创设形象、直观的情境,能渲染学习气氛,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故事创设情境,能紧紧抓牢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之中;借助角色扮演,让学生置于真实的情景之中,体味角色的心理,感受人物形象的塑造。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学习中,教者让学生在揣摩人物心理的基础上,分派旁白、邹忌、妻、妾、客、齐王六位角色,如要表现妻的偏爱、妾的畏惧。通过扮演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