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检阅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教学设计 简约化
陶行知先生说,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简约化的数学课堂设计,要以科学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思想为指导,通过教师对教学要件进行调整组合和优化提升,去除纷繁的“外衣”,剥离零散的表象,才能达到逻辑化、高效化、艺术化的课堂教学境界。
一、教学目标设计的简约化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活动的过程,教学目标设计就要以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为出发点,设计出符合学生需要的学习计划、学习方式与学习进度。新课程提倡“做中学”,让学生在操作实验或联系生活的过程中学习,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学习,从间接经验中通过再发现学习。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破解从双基到情感、从能力培养到思想教育、从创新精神到实践能力等面面俱到的困局,体现科学、简明、适当、可测的特点。以五年级的《长方体》为例,教学目标如下:一是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二是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概念;三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其中第三条目标完全渗透于前面两条中,如果前面的目标达成了,对培养学生学习品质就是水到渠成的。因此,目标设计时只要描述前面两个目标,情感目标无需书写只要意会即可。
二、教学内容设计的简约化
课堂的时间是固定的,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特别是抓住本质内容,精简非本质内容,就会使课堂显得既充实又简约。教学内容设计简约化,要求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必须独特而深刻,围绕课时目标取用、整合、提炼教学内容,对多余的环节、无效的程序和表面的热闹做“减法”,突出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引领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培养数学眼光、发展热爱数学的情感等学科本质,做到紧扣重点、合理整合、前后贯连、好中选优,让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达到教学目标。以三年级的《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为例,核心内容就是让学生解决“学什么怎样学有何用”等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构成了数学课认知冲突的主线。教师把握住这三个核心问题,课堂教学线索就一目了然,教师把握课堂就会得心应手。
三、教学环节设计的简约化
数学学习应该是简单而快乐的事情,教学应该是符合学生需要和学习规律的过程。简约数学课堂有一条清晰的线索,这就是贯穿于课堂始终的核心知识及其展开过程的主干脉络。主线清晰,教学结构和教学层次就容易清晰,起转承接就能落到实处。因此,简约化的教学环节设计,在结构上一定是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过程简洁、转承自如;在选材上可以在一题多解、一题多改、一题多议等方面做发散性探究,使每一个材料在课堂上都能发挥最大效益,没有必要设计繁多的学习障碍和陷阱让学生去钻。例如讲授《轴对称图形》,我播放了《丝路花雨》中“千手观音”的一个片段,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带给人们视觉冲击和艺术享受的造型有什么特点?自然引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使学生茅塞顿开,既简约又有效。
四、教学媒体设计的简约化
教学媒体可以提供丰富的情境型信息资源,帮助学生方便地获取直接经验,成为连接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的桥梁,使学生在媒体创设的环境中运用原有经验对问题进行尝试性解决。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条件下的数学教学资源更丰富、手段更先进,但是浪费与作秀随之而来,过度使用也会扼杀学生学习的个性体验和想象力,所以教学媒体的设计要突出选择性和高效性,切不可盲目滥用,否则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如何设计教学媒体更合理,要与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相匹配,与师生特点、教学情境相适应,要依据媒体的认知作用来建构,力戒随意组拼杂乱无序的素材,力求将零散材料组合成有机整体。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不是万能的,不恰当的使用反而造成浪费。其实大多数的日常课堂,使用常规媒体教学同样能做到简约、精彩。例如在教学《时分秒》时,自己只用了日常用的时钟、小黑板等简单的材料,同样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语言设计的简约化
教学语言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沟通师生感情、建立良好情谊的桥梁。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简约化,首先应该体现数学学科严谨周密、逻辑性强的特点,对法则、定律、算法、因果关系等方面的语言叙述要准确精练、言简意赅,不使学生产生疑惑或歧义。例如“时间”与“时刻”等概念不能混为一谈,“这个正方形没有画正”等就自相矛盾,“估计”、“应该是”等表示可能性的词语不能随便运用。数学教学语言的简约化,还体现在应该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性,在课堂上恰当运用抑扬顿挫、故意说错、诙谐幽默和鼓励性的语言,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激发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中小学管乐团建设;课程设置;音乐基础知识教育;重要性
管乐作为素质教育的手段之一,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悄然步入中小学教育课堂。“从实施素质教育和面向全体学生的几点出发,把握并处理好学校艺术活动和校园文化环境的定性、定向问题。艺术社团和艺术实践活动本来就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让学生成为学校艺术的主人。”①中小学管乐团建设已成为较普遍现象,而在乐团建设与教学中存在一些微博教育规律的问题。如注重乐器技能训练,忽视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学;或者是先乐器技能教学,再回头补习音乐理论等现象,这无疑成为管乐团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最直接障碍。任何一种音乐技能训练都应先充实其音乐理论知识与视听能力,为后续的其它音乐技能培训铺好前行之路才是科学合理的教育思路。
一、中小学管乐团建设课程设置是关键
常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学习管乐也是如此。人才培养取决于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决定着管乐团建设与发展方向与速度,打好音乐基础是中小学管乐团首要考虑的问题。“每个乐手必须有好的音准观念。在演奏之前先有音高的标准,才有可能有的放矢,发出正确的音高。而音准感是有条件的,也可以通过训练解决的。只有乐手们具备了良好的听觉习惯和音准观念,乐队音响才有融合的基础”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必须先开设音乐基本乐科类课程,或与最初级的管乐吹奏技巧课程同步,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可开设相应程度的乐理、视唱、节奏与听音训练、管乐曲赏析等课程。通过乐理课程教学,掌握相应程度的音乐基础理论,从理性上认知乐谱、节奏、音程、和弦等知识,通过视唱、节奏与听音训练从感性上、听觉上把握音程关系、音高概念、音乐流动的方式等,通过管乐曲赏析了解管乐器的性质、音色以及在音乐作品中的地位、所描述的音乐形象。相关课程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从实践¬—理论—实践、从感性—理性—感性、从乐器—音乐—乐器本身有较为立体的认知过程,为学习乐器技巧与乐曲演奏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乐科知识技能是管乐技巧训练与作品演奏的基础
中小学生音乐基础知识所处初识阶段,远达不到管乐演奏要求的高度,在正式开始进行乐器教学训练之前,有针对性、选择性对学生进行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及音乐视、听技能训练是必要的。
(一)音乐基础理论教学内容的选择
就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乐理知识有一定难度,在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应选择必用内容,由简及繁,循序渐进的教授音乐理论知识。1.音的长短、节奏节拍、音的高低等章节可以放在视唱、听音、节奏节拍训练课上,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讲解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这些内容应作为课程设置首选内容。2.音程、和弦、大小调式章节属必选教学内容。管乐器最基本的单一技巧训练与音高、音的长短和节奏节拍等理论知识及技能紧密相关,紧接着的简短乐句、乐曲的练习更需要以音程与大小调式理论知识为指导,这些内容可以稍稍滞后。3.和弦相对中小学生比较生僻,有一定难度,但管乐团是合奏性质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生必须懂得音乐织体概念。在进行和弦教学时加一点和声织体的内容,由此及彼、由浅及深,引导学生理解和弦与和声的关系及含义,便于学生进入合奏思维模式。
(二)音乐视、听教学与技能训练
修学乐器必须具备一定水准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较好的视听能力。以恩施州硒都小学管乐团教学为例,学生看到一个符杆朝向变得与之前所见的不一样,就不认识音符了,这明显说明学员音乐基础知识的不完整性。在识谱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与技能训练相结合:1.在学习音的高低时掌握五线谱的组成。其中包括对线与间的关系、调号的认识、各种谱号的区别等;2.在讲授音的长短时认识音符。包括音符结构、符槓与时值的关系、符杆的朝向及节奏节拍的训练等;3.结合音程理论知识讲解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学习模唱音阶、进行识谱视唱训练;4.强化识谱视唱练习、听音能力、节拍节奏的把控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视谱能力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管乐基本技能训练与音乐基础知识的关系
管乐团是由不同的管乐器组成,不同的管乐器因为音域各异,所以在五线谱的记谱上有各自的轨迹,在进行识谱教学时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找准其所学管乐器主音的位置。例如:长笛的中音do在五线谱的第三间,单簧管的中音do则在五线谱的下加一线。针对这种知识性问题,如果没有先前的音乐理论知识作支撑是无法一下说得清楚的。再如管乐团在前期教学中忽视了基本乐科的教学,或者说基础知识和视听技能不过关,学员在管乐技巧训练中会出现识谱能力太差,视谱速度跟不上,吹奏乐曲结结巴巴、错误不断,缺乏音乐连贯性,更别说有表现力。如此状态,就必须回到起点进行识谱,视唱教学。如此反复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教学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所以管乐团教学应把基本乐科教学放在首位,奠定牢固的音乐理论技能基础,严格要求学员多听多唱、熟练掌握识谱、唱谱、视奏方法以适应乐器技能教学。对小学生来说在训练中应多采用儿歌五线谱版本视唱,更有利于引导和培养他们的兴趣与乐感。
三、由直观的管乐演奏赏析教学引入管乐合奏排练
学员在乐器基训时只熟悉自己所学管乐器,对其他乐器并不了解。而管乐合奏是集西方或中西方管乐器于一体,开设管乐演奏赏析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管乐合奏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大开眼界,广泛了解各种管乐器。在赏析过程中应注意相关要点:首先进行宏观分析,乐曲中运用了多少种乐曲,布局如何,音乐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等;其次进行微观分析,应根据乐器音色和所描述的音乐形象逐个进行引导性分析、辨识所用乐器,指出不同乐器在所赏析乐曲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强调团结协奏精神,要告诫学员所有乐器都很重要,哪怕是只演奏几个音或几小节都是其他乐器不可替代的,相互协助才能完成一首合奏作品。通过管乐曲赏析,让学员认知不同乐器在合奏中所承担的任务和重要性,将管乐合奏赏析教学与合奏排练相结合,从感性到理性,做到活学活用。
(一)结合直观赏析合理安排管乐合奏教学内容与进程
管乐团呈现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合奏,良好的合奏效果建立在管乐团高超音乐素质基础之上。在管乐团前期训练阶段必须重视学生对各种节奏型与乐感的训练,在合奏训练时应强调速度和力度的统一性练习,在排练过程中曾遇到演奏的伴奏声部应为弱拍进,而时常因为受主旋律声部强拍起的影响而将弱拍奏成了强拍,加之速度的不稳定、不一致导致演奏音响混乱,这充分表明学员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不足,直接影响着管乐团合奏排练效果与进程。所以在合奏教学排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根据作品的节奏节拍规律加强对学员基本音乐技能———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的训练;2.对合奏教学内容的安排最好是由简到难、先短篇再长篇,循序渐进的安排合奏教学排练内容;3.所选合奏排练作品应先赏析再排练,先有直观感知,再进行理性认识与排练实践,使合奏排练教学进程合理化、科学化。
(二)结合直观赏析了解管乐演奏的多种形式与方法
管乐演奏形式多样,有单声部旋律进行的独奏、有几个单声部旋律同时进行的重奏、有单声部旋律与伴奏声部同时进行的协奏、有单声部旋律与多声部旋律相互交织的交响。在赏析教学内容安排上应尽量安排多种演奏形式的管乐作品,让学员能广泛接触高水平的管乐艺术作品,做到见多识广,培养其辨别能力。在进行合奏作品演奏时,首先要准确掌握节拍节奏与速度,尤其要注意弱拍起的伴奏声部,以保证整首乐曲织体结构平稳度。在单声部旋律与多声部旋律切换时,要注意节奏节拍的一致性、音量的平衡性,对乐曲的速度、力度要有相应的处理,做好这些需要演奏成员具备良好的听觉能力。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例:由小号独奏旋律引出,接着是气势磅礴的打击乐和低音声部,其它多声部合奏旋律紧随其后,其中各声部之间的衔接需严格按照作品要求的节奏与速度,以及对力度的把握进行演奏方能获得庄严肃穆的音响效果。布鲁诺•瓦特指出:“正确速度是能否有成效地完整表达一首作品的关键”。从排练方法上讲,在管乐合奏排练中强调音准以提高合奏的多声部协和性,强调对乐曲节奏节拍的预备性训练与准确性要求以稳定作品织体构架,强调速度力度的统一以确定作品演奏的情绪取向,强调演奏者从理解的角度调整情感变化以突出作品思想内涵。
中小学管乐团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青少年素质教育过程。在建团初期科学、合理的开设音乐基础知识课程,长期开设管乐赏析课程,其意义在于奠定音乐基础知识、拓展视听范围、培养独立学习管乐技能的能力,提高学员音乐素养与人文素质,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栋.我国青少年管乐队的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2]文炫芳.长沙市中小学管乐艺术教育思考[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赵瑞平.中小学管乐团构建与发展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网,2011,(02):165.
[4]李双珍.中小学管乐队的组织与训练指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
关键词: 高师音乐教学 多媒体课件 设计原则 运用
在当今的高师音乐教学中基于音乐教学的特殊性,课件的使用非常广泛。人们常说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但音乐的表演、音乐的欣赏也含有视觉的成分。借助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课件不是万能的,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仍有很多的优点和可取之处,因此,如何高水平地利用课件搞好音乐教学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
一、高师音乐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
音乐教学课件广泛应用于高师音乐专业的各门课程中,在技能课、理论课、欣赏课等中都可看到它的身影。它是根据教学目标或为了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而设计的,为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了基础和前提。教师必须努力探索、潜心研究,精心设计出创意独特、构思巧妙,能体现个人教学风格的优秀课件。
1.科学、准确的原则。
这是课件制作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若失去了科学性,则后续的其他原则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首先,应正确处理课件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关系。设计课件时,先要吃透教学大纲和教材,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围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选择课件的内容,编排内容的顺序,考虑内容展开的方式。切莫照搬教材,更不可离开教学大纲和教材另搞一套。就后者而言,既不可超越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不适当地加大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又不可随意删减教材,而应做到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但目前有的教师为图省事,照搬与教材内容不相符的网上下载的课件,而不是自己下功夫亲自制作的课件,这种做法是要不得的。
其次,传授的知识应准确无误。准确无误是对课件的起码要求,课件中阐释的概念、法则,传授的技能不能有丝毫差错。包括图形要端正,图像要清晰,用字要规范。在上课之前应认真校对,保证不出科学性的错误。
2.辅助、从属的原则。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确定了课件使用的地位是辅的,教师在教学中还是起主导作用,这是教学的基本规律。计算机辅教学亦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说无论将来科学技术多么发达,计算机发展到何种水平,计算机在教学中永远只能起辅助作用――辅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但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却一味追求高新技术,不顾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把课件搞成多媒体成果展览,致使学生从头到尾看到的都是大屏幕上令人眼花缭乱的图像,听到的都是音箱里发出的各种声音。原本居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却只顾低头操作,而无暇与学生进行目光和情感的交流。这样的一堂课,虽然表面上看来新颖、花哨、动感,学生也能被新颖的形式和多样的内容所吸引,但是,教师忽略了音乐的本体和内涵,这样的音乐课绝不是一堂合格的音乐课,即使融合了再多的新理念,也违背了课程改革的本义。新课标指出: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剔除掉那些多余的和过于复杂的形式和内容,为学生创造体验音乐、发挥想象力的空间,这些对于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
3.简约、艺术的原则。
音乐课件的制作首先要简要明了,主题突出。以音乐专业的和声课为例,课件中的文字部分可以把基本的概念、定义,常用的和弦连接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方便快捷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不可节外生枝,生拉硬扯。同时,文字要简明概括。运用时不可整版呈现讲稿,如果字体太小,教师又照本宣科,繁琐的内容就会使学生不得要领,思绪纷乱,继而情绪不佳,烦躁不安;照屏幕宣科则会使学生听着乏味,心不在焉,随之纪律松懈,课堂气氛压抑,从而导致教师威信降低。其次,版面上的背景要简洁。教学中,让学生感知的是背景上的图像、画面、文字等,背景只起烘托作用。若背景颜色不一,或背景上带有其他图案,即使是同色图案,也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这种干扰的存在肯定会影响注意的集中和对知觉对象选择的准确性。
课件的形式要充分运用对比、相关、均衡、对称等各种美感因素,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加工,做到既生动形象、实用,又美观大方、赏心悦目,最终,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课件内容的哲理美和形式的奇异美,进而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高师音乐教学课件的运用原则
1.不可过分依赖课件。
笔者在听课时碰到过这样的事情:一位音乐教师刚开始讲新课不久,突然断电,他准备好了的课件和VCD都无法使用,他非常着急,甚至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从停电到来电的这段时间,他没有将教学继续下去,没有通过语言、自己的歌唱和黑板来为学生继续讲解音乐,而是四处联系电工尽快修复电路。突然的停电确实给教师精心准备的音乐课造成了遗憾,学生听不到音响设备放出来的美妙音乐,看不到为配音乐而准备的精美画面。但是,难道音乐课就要因为多媒体课件的播放不了而就此停止吗?离开了电脑就不能上课了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此,我们还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和核心地位,如果过多地依赖多媒体而放弃自己的教学艺术,教师无疑会成为多媒体技术的“附属”,成为工具的奴隶。不利于音乐教学和教师自身的发展。
2.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应该明白,在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口头讲解,而非展示的课件本身。那么,在课件的运用中,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呢?
首先,课件展示前,交代学习的任务。教师要讲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意义,使之明确学习目标,激起学习动机。同时概括地介绍一下新内容的组成部分,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心中有数。
其次,在课件展示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的感知进程。一要帮助他们学会排除干扰,舍去枝节,把事物的主要特征同次要特征分离开,从而使学生增强知觉的目的性。二要补充讲解课件中不明显的、较为隐蔽的或未展示出来的部分,以使学生增强知觉的整体性。三要点拨思路,使之多思深思,多疑善问,加快学生掌握知识的进程。
再次,随着课件的展示,要讲引伸和概括出来的抽象道理及规律性的知识,以引导学生尽快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还要讲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明白新知识的来龙去脉,并将之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
最后,一旦因某些原因致使课件无法正常展示时,就要及时果断地采用传统教学手段保质保量地完成后续教学任务。
3.控制切换节奏。
课件教学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效率高,然而,若画面切换过快,如电影画面那样一闪而过,就会让学生应接不暇,无法细看,更无法思考,导致教学过程中断。若短时间内知识量过于密集,就会使学生的理解、感知产生障碍,巩固知识便无从谈起,运用知识便一筹莫展。此时,从教师角度而言,教的程序似乎按部就班,而学的方面却早已停滞不前,岂不是教学过程的中断?而且,大量知识的涌现促使学生思维高度紧张,情绪处于应激状态,结果注意力分散,情绪懒散,头晕脑胀,自制力下降,听课走神等不期而至,随之对课件继续展现的一切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可怕的现象同样导致教学过程的中断。因此,课件展示的画面滚动的速度、配套的听觉媒体传播的速度及教师口头讲解的速度都不可太快,而应与学生思维的速度同步。
4.正确平衡运用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
多媒体辅助教学这种现代技术手段运用于教学中,其动画声音等优势为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是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及的,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但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交流、不同观点的讨论、逻辑推理过程的分析、优美的板书等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多媒体课件所不具备的,同时教师的讲课风范、文化修养等软实力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不同专业的特性及学生个体的差异,都决定了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此外,还要发挥非语言手段的作用。非语言手段是由仪表、身姿、动作、表情、类语言(微笑、叹息、、轻咳、呵欠、嘘声)等作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有专家认为,在人们的交往中,有声语言只起45%的作用,而55%的信息则是通过非语言手段表现的。在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利用非语言手段补充和润色课件内容及口头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要通过学生运用非语言手段自然流露的信息判断教学效果,还要用非语言手段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调节学生的违记行为。而那些僵坐在或僵立在操作台前,表情凝重,目光只在电脑和大屏幕间回旋,很少面对学生的做法根本无法发挥非语言手段应有的作用。此时,无论课件制作的水平多么高,其效果无疑会大打折扣。因此,只有将传统教学中积累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起来,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课件教学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从事音乐教育的每个教师都不容回避,只有勇于迎接挑战,提高对音乐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水平,将课件教学与传统教学密切结合起来,才能使高师音乐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吴修林.多媒体音乐教学的几点质疑[J].艺海,2008,(3).
关键词:心理契约;民办高校;教学团队
深化内涵建设是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选择,而建设一支稳定、有发展潜力的教学团队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基于心理契约视角讨论民办高校的教学团队建设问题。
一、心理契约的内涵界定
“心理契约”一词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教授首先提出的,根据其著作《职业的有效管理》中的论述,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相关研究表明,心理契约虽然不同于有形的契约,却发挥着类似于有形契约的作用。心理契约及其变化对组织效果产生着广泛的影响,组织中的心理契约是联系组织成员与组织之间重要的心理纽带,同时体现了特定雇佣关系的变化,也是影响组织成员行为和态度的关键因素,它关系到组织成员的工作满意度、对组织的情感投入、工作绩效以及组织成员的流动性等,并最终影响到组织目标的实现效果。心理契约理论的应用研究对于在组织中形成良好的雇佣关系、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确定薪酬和福利、改善人员招聘和培训手段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民办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制约因素分析
就心理契约的本质而言,它是组织和组织成员之间彼此心理期望的相互认同和共同实现。探索民办高校在既定的用人机制下如何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关系,对打造一支稳定、有发展潜力的教学团队具有积极作用。相对而言,民办高校教师自身职业发展路径不确定因素较多、归属感缺乏致使其流动性过高,这是影响民办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十分紧迫的问题。
1.民办高校教师专兼结合,管理难度大
目前,民办高校教师呈现专兼结合的基本格局,而兼职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热情普遍不高,对学校的组织认同感和工作满意度相对较低。由于兼职教师与民办高校之间缺乏相对稳定的组织协同关系,在某种程度上缺少组织纪律的约束和管理,因此,兼职教师对组织的心理归属感相对较弱,更缺乏为民办高校教学管理献计献策的热情,致使其流动性较大。
2.民办高校教师职业风险高,缺乏安全感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民办高校教师不稳定感、不安全感、不平衡感和对未来职业路径迷茫等致使他们更多地体验了心理契约的违背,特别是在学校为他们提供的职业发展空间和稳定的工作保障、薪酬福利待遇等方面,心理契约违背较为突出。同时,民办高校教师更多地期望学校给予他们清晰的发展提升空间和平台,期望得到尊重,期望得到更加稳定的工作保障。
3.民办高校教师社会保障不健全,缺乏归属感
民办高校教师流失严重最直接的原因是薪酬优势缺失、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缺乏归属感。现有民办高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定位使其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学校不能为教师提供长期、稳定的社会保障,这就造成民办高校教师对学校缺乏归属感。民办高校教师的流失一方面会造成每年进行重复的教师招聘及培训工作,大大增加了人力资源的培训成本;另一方面也制约着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影响着民办高校的自身特色文化的形成与积淀,同时影响其社会声誉。民办高校教师期望减少聘用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从而满足他们强烈的归属感需求。
4.民办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意识缺乏,功利性观念强
教学团队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投资周期长、收益慢,民办高校需要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审视自身的教学团队建设问题,把握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平衡。同时,民办高校应该高度重视与教学团队成员心理契约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并以构建规范、协调、有激励作用的心理契约关系为基本原则,通过教学团队建设深化学校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民办高校的“软实力”。
三、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民办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民办高校通过规范的管理方法,在组织与个人之间逐步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契约关系。当然,这一契约关系的实现,一方面在于民办高校和教师之间达成彼此认同的心理期望;另一方面在于民办高校要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各种措施,促进教师期望的实现。民办高校要注重把满足教师的需求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放在首位,并作为实际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以尊重为基础,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当前,幸福感已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心理评价指标。首先,以尊重、信任、依靠为前提,是民办高校教师为人师表、受人尊重的职业性质和社会地位决定的。只有使民办高校教师从被管理和控制成为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才能使他们自觉地成为教学团队的中坚力量。其次,始终关注民办高校教师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教师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只有当民办高校发展目标同教师实现个人追求、全面发展达到高度一致时,才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有当教学团队成员共享民办高校的发展成果,教学团队才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民办高校才会具有久盛不衰的生命力。再次,以尊重为基础,搭建通畅的沟通平台。促进民办高校和教学团队成员对彼此心理期望的认同,保证双方在平等交流的前提下,实现认识统一、目标一致、沟通及时、落实到位。
2.以激励为基础,构建教师发展平台
民办高校要以人为本,实施“外部奖惩集体化、内部奖惩个体化”的教学团队约束与激励机制。一方面,民办高校主要从整体角度评价考核教学团队,确保整个教学团队的荣辱与共,形成教学团队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在教学团队内部则强化对教学团队成员个体的“按岗评价”,即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设定不同的评价准则。另外,民办高校促进教师岗位素养的不断提升,并为教师提供适宜的职业发展路径,确保教学团队的相对稳定。如教学科研型教师职业发展路径可确定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教学管理型教师发展路径为:教研室主任院系主任校领导。科研教学型教师发展路径为: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行政管理型教师发展路径为: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科长处长。解决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问题是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学团队良性发展的内在要求。
3.以关心为基础,搭建服务平台
民办高校千方百计为教学团队成员改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和提供更加稳定的工作保障,对教学团队建设至关重要。就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而言,在教学团队成员的工作条件、薪酬、福利、保险等待遇上尚与公办高校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对民办高校而言,重要的不是在硬件上与公办高校竞争,而是要给予教学团队成员以更多的人文关怀,为他们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及时为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尽最大努力逐步提高他们的各项福利待遇。总之,要通过各种渠道逐步建立教学团队成员对民办高校的归属感,使他们能够更多地体会到民办高校给予的关爱。
基于心理契约视角,民办高校通过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将有利于打造一支师德师风高尚、学术造诣精深、结构合理、具有团队凝聚力的一流教学团队,最终实现民办高校自身的良性、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淑玲.从民办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状况看师资队伍建设[J].民办教育研究,2009,(11).
[2]廖红.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学团队的创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关键词: 教学团队制约因素对策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话题。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指出了要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国家这一文件的并不是偶然的,教学团队的建设有其必然性。
一、教学团队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教师因素
教师是教学团队建设的主体,关系到教学团队建设的成效,其态度直接决定教学团队的成立。长期以来,每个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方面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与教师之间对于教学任务的沟通和交流极少,对于彼此的教学内容、方法等都不甚了解。这样的“单兵作战”模式导致教师之间缺乏联系,而许多教师也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因此,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变大多取决于教师自己的意愿,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遇到问题时也往往采取自我解决的方式。教师之间合作意识的淡漠对教学团队的建设是极为不利的,是教学团队成立的首要制约因素。
(二)学生因素
作为教学过程中学的主体,学生对教学的影响自然是不容忽视的。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而学生的思想、知识又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的,此一时的教学内容、方法未必适应彼一时的学生的需要。因此,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改革的推进异常艰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都必须不断变化,以适应学生的需要。因此,对于承担着教学改革重任的教学团队来说,团队面临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教学团队必须时时考虑其“顾客”――学生的需求,关起门来搞改革是行不通的。所以,学生是制约教学团队建设的又一因素。
(三)高校因素
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结构以学科分类为基础分化成不同的院系,学术人员按照学科分类分到相应的院系并细化到具体专业。大学组织内部的院系建制和长期存在的学科壁垒,客观上增加了不同学科之间整合的难度,与现代科学技术综合化的趋势不相适应,阻碍了跨学科团队的建设。[1]目前,我国的教学团队建设大多是依托本学科建设的,跨学科的教学团队极少。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科间的融合不断加快,跨学科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不断增加,跨学科教学团队的建设势必成为一种趋势。因此,目前我国的学术组织结构对教学团队的长远发展起着制约作用。
(四)社会因素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任何事物都会在有形无形当中受到社会的影响。教学团队的建设虽然是以高校为背景环境,但也或多或少地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不良风气,例如教书无用论、金钱至上观、拜金主义等,这些腐朽思想虽然不是社会的主流,但是会腐蚀一些意志薄弱者的思想。在高校当中,如果一些教师不能坚定意志,势必就会受到这些腐朽思想的侵蚀,对教学产生厌倦,或是为了金钱和名利而过分专注搞科研,忽视教师的本职工作。因此,社会因素也是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二、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观念层面的建设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要想使教学团队更好更快地发展,就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的两大主体,教育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而不断努力。
2.树立新的教学观,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完成教的任务,学生完成学的任务,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途径,是学生实现理想的最佳选择。教师和学生是教学团队建设的两大关键因素,必须加强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教学团队的建设,在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物质层面的建设
物质层面的建设是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物质基础。物质层面的建设主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建设和相关环境的建设。教学团队建设需要大量的物质储备,首先,要选拔优秀的教师加入团队,形成一个“智囊团”,为教育教学改革出谋划策;其次,国家和高校要给予团队充足的资金支持,且保证资金的专款专用;最后,要为团队成员营造温馨、轻松的环境。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指出,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基本保证,因此,环境的建设必不可少。
(三)制度层面的建设
1.激励机制。
人是生产率的关键因素,但只有在人的积极性被激发起来的情况下才是如此。心理学家坎贝尔指出:个人成就的大小是能力和激励的函数。用公式来表达,就是个人成就=f(能力×激励)。该公式表明:个人的成就,不仅取决于一个人的能力,而且取决于他的动机被激发出来的程度。要提高教学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潜力,激励手段必不可少。
目前,我国高校对教学团队的激励机制单一,侧重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主要体现在团队成员的职称晋升,团队的激励以整体激励为主。[2]单一的激励机制不能很好地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多元化的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三个结合上: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整体奖励和个体奖励相结合;目标激励和奖励激励相结合。
2.评价机制。
评价可以掌握和了解团队成员的工作情况,促进自我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改进;可以规范团队的运行机制、管理机制,使团队的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可以激励团队成员不断实现团队的目标。因此,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是团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高校对教学团队的评价主要为学校组织的专家评价,评价机制单一,不利于教学团队的成长。一套合理的教学团队评价机制应该包括以下几点: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结合。
(四)文化层面的建设
良好的团队文化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是团队精神强;二是团队充满活力与热忱;三是团队成员不断进取。因此,要加强团队文化建设就要从培养团队精神、建立共同愿景和搞好团队学习这几个方面入手。[3]团队精神是一个团队整体面貌的体现,要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首先要加强团队成员的归属感,使团队成员深感自己是团队中不和缺少的一份子;其次要培养团队民主氛围,为教学科研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团队成员之间沟通无障碍;最后要帮助团队成员不断成长,使其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这样,在团队个人成长的同时又能实现整个团队的良性发展。
(五)组织层面的建设
跨学科教学团队的建设需要加强各个基层学术组织之间的合作,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将联系比较密切的相关专业、院系进行重新整合,使学科与学科之间不再孤立;建立临时性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共同完成一些教学和科研的任务,项目结束时研究机构可解散;建立新的跨学科研究组织,招募新的教师成立团队,从事相关教学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培莉.我国大学科研团队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曾经,我们的教学模式拘于传统,不是从学生出发,而是以教师为中心,在唱歌环节“我唱你学”、在乐理知识的学习环节“我讲你记”、在鉴赏环节“我说你想”、在实践环节“我说你做”。方式方法的简单和滞后使得所有的课程“一目了然”,长此以往,形成学生失去兴趣、教师索然无味、学生越加漠视课堂、教师越加简化过程的恶性循环。兴趣支配着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稳定。所以,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最终目的指向了提高学生兴趣,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编创等艺术实践活动并适当地运用观察、比较和练习等方法进行模仿、学习,积累感性经验,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不仅仅是教师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更应该是影响学生当前和今后音乐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转变多种教学方法,课堂就会出现新的活力,形成学生兴趣盎然、教师生动引导、学生越加重视喜爱、教师越加倾囊相授的良性循环。
二、教学实践由传统型转变为精细化
新课程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在教材中设置了表现与实践、感受与鉴赏、活动与创造三个教学模块。初始阶段,包括笔者在内很多教师觉得材料设计较为理想,使用中会不同程度地进行“折扣”,但随着时间的转移,我们也从传统型逐渐转变为精细化。音乐的音响材料、创作过程和表演形式具有特殊性,正是这些艺术特征决定了在音乐聆听、表演和创作教学中,必然需要特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很多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效果,其他环节匆匆而过,在学生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欠佳时,就开始复杂的创新活动设计活动,看似“繁花”一朵,实则本末倒置,忽略了教学重点、难点的过程性要求,怎能顺利切实完成教学目标呢?以京剧教学为例,笔者在京剧教学中先是通过多媒体展示京剧艺术的服饰美、唱腔美、扮相美、动作美、语言美、表演美。然后和学生一起研究这些美的具化体现,在“唱念做打”四功中先完成学生最易完成的“念”。通过学习京剧《拾玉镯》中一段玉娇与媒婆的念白对话,训练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音乐的鉴赏能力;然后教师示范一段《拾玉镯》中喂鸡的表演,启发学生观察和模仿京剧中的“做”功,之后是“打”功,最后是“唱”功。教师以“问题解决”为抓手,由简至难,为学生创建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阶梯或扶手,把每一个教学设计落实成为学生创建探究和展示的空间和舞台,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养成。教学实践做到精化、细化、切实化,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内容由局限型转变为多元化
有的教师停留于教材规定内容,满足基本教学要求,拓展延伸选用曲目的民族性和多元文化性不强,多局限于常见的传统汉族与欧州音乐题材的创作歌乐曲为主。很少引导学生在综合文化背景中全面地理解音乐。在教学中缺少多元文化感的教学,必然会导致学生的音乐观念和音乐视野的狭隘、师生互动少、学生的主体性会受压制、求知欲受到压抑。从教师方面看,有些教师满足现状,自身音乐素养和技能停滞不前,导致其教学内容的局限;从学生方面看,大多数中学生是没有什么音乐基础的“零起点”学生,在当代传媒的强大攻势下,他们的音乐喜好范围大多数都是当前流行通俗音乐,在社交化和商业化的导向性驱使下,呈现出涉猎范围窄、趋势跟风多、低趣幼稚化的选择,在课堂中就表现为对教材内容的“不来电”。而我们知道,音乐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多体现于其综合性特征,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教学中,教师以音乐为教学主线,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适当和巧妙选用当下流行因素,同时关注本土音乐,引导学生在综合多种学科、多种艺术、多种文化的背景中全面地了解音乐、理解音乐,让多元化的音乐文化走进课堂、走近学生,不断增进自身音乐素养,用音乐伴随人生,用音乐丰富人生。
四、审美教育由轻弱型转变为凸显化
中学音乐教育往往多被赋予德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功能,对学生进行政治、伦理、道德等教育固然重要,但音乐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始终不能偏离美育的方向。音乐课程有辅德的价值,这是它的外在价值之一,而音乐课程的内在和本质的价值是审美价值,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只有实现了它的内在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其外在价值,发挥音乐教育以外的一些功效,这也是对音乐本身的一种超越。从音乐作品中体会高尚的情操,从音乐知识中学习人生的哲理,这些都是以音乐的感悟为基础和前提的。轻视弱化了音乐教育的审美教育谈何“以美辅德”?所以,教师在给学生分析讲解某首歌曲内容时,不必要长篇大论花上大半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讲述历史故事、英雄事迹及随之引发出来的道德品质、精神情操等等审美以外的东西,而应把音乐课堂上有限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凸显音乐的审美性,引导他们从音乐的音响中感受并逐渐学会领悟其深刻内涵。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给学生以审美的愉悦,学生在这种审美愉悦中得到情感的共鸣甚至人格的升华,这样才能达到音乐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
一、两者之间的不同点
(一)教学形式上的不同
在中学音乐课堂活动设计过程中,我们主要的设计观念是让学生内心能够得到发展。在进行活动过程汇总时我们不难会想到的一点就是让学生能够动起来,通过行动让学生去感受音乐,通过行动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的享受音乐,内心能够得到不断的陶冶,这是我们音乐课堂活动设计的宗旨所在,也是我们开展课堂活动设计的准则。而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主要以音乐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为主课堂教学模式,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教学步骤为基础,按部就班地培养为主要思路。两者的不同之处就是相对“动”与“静”的教学形式不同,这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各有其优势也同样存在不足,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
(二)教学手段与方法之间的不同
在两种教学模式之中,教学手段与方法之间存在很多的不同之处。对于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来讲,我们主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就在于与学生进行的互动交流比较多。在进行中学音乐课堂活动设计时,教师通过不断的引导能够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用心灵感受音乐,这样学生的内心才能够得到改变,对于学生情感的认知才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让学生的内心能够变得更加细腻,能够去感受生活,这是我们课堂活动设计主要遵循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音乐课堂教学则不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进行有规律的引导,与学生的互动并不多。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的是基本的训练过程,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过程,音乐课堂的灵活性比较小,需要按部就班进行地教学。教学手段和方法也是比较老套的,一般以重复练习的教学方法为主。从这我们就能够看出两种教学模式在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不同之处。
(三)教学内容上的不同
在教学内容上,两种教学模式之间的不同之处有很多,课堂活动设计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只是针对学生自身能力应该得到培养这一点进行课堂活动内容设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而中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是很明确的,比如,在某一时间内对于某一理论基础应该做怎样的讲解,都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对于学生应该进行哪一方面的训练,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也都可以清晰地表现出来。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固定的一种表现,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从上述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学内容也是两种教学模式的不同方面。
(四)教学氛围的不同
中学音乐课堂活动设计对于课堂氛围的要求则是比较高的,它要求我们在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时对学生的积极性需要不断地调节,要求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有所改变。而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则不是这样,教师对于学生课堂气氛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仅需要保证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多地练习基础知识的机会,使学生自身的基本训练能够得到夯实。我们从这一点就能看出两种教学模式对于教学氛围的要求也是有所不同的。
二、两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合并与互补
(一)两种教学模式之间注重“动”与“静”结合
在进行中学音乐课堂活动设计与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倡导两者进行动与静的结合,在课堂活动设计中将“静”这一种教学形式融入其中,让学生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充分体会音乐的意境。在课堂活动中融入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训练,这对于我们课堂活动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相对的“动”起来,使学生自身的思维方式可以得到转变,让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增加,这对于我们教学氛围的改变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新课标给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的形式上要进行两者的融合,起到化解两者之间矛盾的作用,满足我们中学音乐教学的需要。
(二)教学方法应取其长避其短
在教学方法上,两种不同教学模式应该进行相互的融合。在音乐课堂活动设计过程中让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能够得以发挥,这样可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同时使他们的内心得到充分的优化,进而使我们课堂活动设计更加有意义。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认识到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音乐的体验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自身的乐理以及基础知识得到进一步夯实,学生内心的满足感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增强。这正是两种不同教学模式所要达到的共同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机械设计;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046-02
目前,我国现行的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化”的趋势越来越凸现,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重精深、轻综合,重灌输、轻自学,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不适应[1]。面对上述问题,如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深化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经引起高教界的高度关注。为此,教育部发起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目的是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机械设计课程是高等学校工科机类、近机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2]。课程特点是工程性强,涉及内容广,信息量大,主要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形象思维能力、工程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工程创新能力。按照本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机械设计课程改革的原则是强化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创新性与开放性,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引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质。具体的教改实践包括三个环节:课内教学、课程设计和课外训练。课内教学是基础,积累理论知识;课程设计是初训,初步锻炼实践能力;课外训练是实训,全面检验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情况;而这一切教学和训练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一、课内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考虑到卓越班学生基础扎实、素质好,在总的课时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提高讲课速度,拓展教学内容,提高实验的深度和难度是可行的。拓宽理论知识,将普通班授课时不讲的选修内容选择一部分向卓越班学生进行讲解。对于卓越班的学生,除了讲述常用的零部件、常规设计方法外,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还要介绍一些先进的设计方法、先进的技术和新发展的零部件,如现代设计方法、虚拟设计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有限元等先进设计方法和现在出现并正在推广使用的直线轴承、磁悬浮轴承、线性导轨等零部件,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拓展工程知识,为学生的工程实践打下基础。工程知识拓展引入的第一部分内容为“与授课内容有关的工程实例”,回答学生“学习有何用”的问题。选择的实例多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中的例子,如在自由度计算中采用雨伞、车门开关机构等,在齿轮和轮系学习中采用汽车变速箱实例。通过这些例子,增强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梳理。工程知识拓展引入的第二部分内容为“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部分获奖作品”,从设计构思、机构设计、强度计算等方面讲解大赛部分作品,一方面引申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为课外训练打下基础。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原则是体现基本技能训练与能力拓展相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设计思想。增加实验的综合性、设计性。如我们增加了机械传动系统创意组合综合性实验,学生自行设计传动方案,选择各种零件、工具进行装配。这是一次非常逼真的工程实践锻炼,综合应用了机械设计课程中所学各种零部件,了解了各种传动方案特点,体会了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的重要性,体验了工程设计、装配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增加了实验的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实验室老师约定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虽然课程内容扩展了,难度增加了,通过一学年的实践,无论从平时作业质量、学生问的问题,还是考试成绩来看,卓越班学生学习的效果,比以往普通班的学生还要扎实,这充分证明我们扩展教学内容,增大教学内容的难度是可行的。
二、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实践
课程设计是对学生所学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锻炼,是从认识走向实践的工程能力训练,是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着重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卓越班学生的基础好、素质高,在课程设计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更高的要求。在设计题目的选择上,改变传统的以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为题目的方式,鼓励学生调研相关工程需要,自主选择相应题目,使学生认识到不是为设计而设计,而是为工程需要而设计。目前学生采用的题目有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机械类创新项目的题目或者根据工程实际需要提练的题目。通过将上述题目结构化,延续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得到系统性设计锻炼。在设计过程中,鼓励学生到实地考察、拆装相关产品,提高感性认识;通过查阅相应资料和网络了解相关零部件价格,培养学生建立产品的工程实用性、成本设计思想;鼓励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规范和标准解决相应问题,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一年的实践证明,这种选题的方法以及设计过程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课外训练的改革与实践
学生在学完“工程图学”、“机械设计”等技术基础课程后,组织课外机械制作的多种活动,特别是开展全国性的“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这对于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并培养其创新能力,为发现具有培养前途的拔尖创新人才,激励人才脱颖而出,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3]。作者本人指导学生参加了笫二、笫三、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和我校四届“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从我们的实际指导教学中,深感课外创新训练和创新比赛能深化学生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夯实学生今后自主创新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极为有效的教学环节,是一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此学院对课外创新训练加大了投入和改革:学生参加课外训练加一定的学分,取得国家级和省级成果,增加学生综合成绩,通过这种方式增加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老师参与创新训练项目,给予相应的工作量,取得国家级和省级成果给予相应的奖励,激励了老师指导项目的积极性;学院积极组织,由专人负责成立了各种课外训练小组,加大了课外训练小组的经费投入,每个小组都由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形成了稳定的学生梯队;以上改革为学生和老师参加机械设计大赛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上述改革,机电学院在最近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比赛中都获得了骄人的成绩,特别是在2012年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获得了5项一等奖,位居全国高校第一位,同时很多学生的创新项目申请了专利。参加比赛的学生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深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教学改革对于培养“卓越工程师”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上述《机械设计》教学改革的实施,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同时,教学改革又是一个长期探索和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应该进一步加大教学研究投入,改善教学条件,促进仪器设备和资源的更新、共享与利用,推动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探索创新型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2]秦小屿.提高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1):63-64.
农村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制约因素有:
第一,学习、宣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不到位。《纲要》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诞生的,是一件新生事物,许多教育工作者对它还比较陌生。大多数农村教师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质了解不够,更谈不上理解其重要意义了。
第二,由于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而导致理解错位。许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能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很不错了,已经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可谓根深蒂固,一些教育工作者没意识到我们正经历着剧烈的变迁,致使心理课程被放到比所谓副科还副科的位置上。
第三,由于认识不足导致心理误区。有些教师认为,什么心理健康教育,不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吗?班会、队会、思想品德课等各学科均可做到,没有必要专门开设心理课或开展心理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的内容其他学科兼而有之,不必独立开设。否则,势必增加许多麻烦。
第四,专业教师缺乏。广大农村教师虽有一定的教育心理基础知识,但也是多年以前学的了,与当前的农村教育状况不能接轨,因此很难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工作。在一次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卷访谈中,有105个教学班参与,只有7个教学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此外,我们还发现,在一些农村开设此课的学校有的是给学生读一读,就像讲《西游记》的故事一样,不够专业;87.4的学校干脆束之高阁。开设此课程真是困难重重。其原因就是缺乏专业教师队伍,学校领导对此课程不够重视。
针对上述制约因素,我们可以采取相应对策,来完成《纲要》提出的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第一,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引起各级行政领导的重视,要有专家的呼吁,需要有专业人员的管理,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心理上的支持,为培养广大农村青少年健全的人格提供心理动力。
第二,要提高认识,把心理健康教育课落到实处。教育工作者要率先转变理念,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中去,为学生创设符合其心理特征的学习、生活、心理环境,不断引导学生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要及时向老师求助,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第三,心理师资队伍建设是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关键。《纲要》中明确指出:“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加大培训力度。”
第四,学校努力建立具有可行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使之纳入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考评之中来,督促和激励广大师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几年来,我市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各级教育行政机关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欠缺,如每年的各级各类培训就很少涉及到此内容。笔者呼吁,今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大心理辅导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专业化。
目前,我市阜阳一中、太和一中、阜阳城郊中学等校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心理咨询室,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总之,我们要按照《纲要》的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既要积极创造条件,又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与科学管理,特别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的研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此项工作要给予大力指导,积极支持科研部门广泛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健康地发展。同时为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创设积极和谐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稿件编号:090819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