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建设的基础范文

经济建设的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建设的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建设的基础

第1篇:经济建设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矛盾凸现期 和谐社会 经济基础

[作者简介]廖其成,福建省龙岩市委党校经济学副教授。

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增强社会和谐基础。至此,人们从各个方面探讨和谐社会。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和谐社会,探讨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一、“矛盾凸显期”的矛盾表现

所谓“矛盾凸显期”,就是社会矛盾突出和社会问题多发期,也是社会最容易出现不安定的时期。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一时期的发展中国家,一般有两种前途: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因为顺利实现了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另一种是进入“矛盾凸显时期”,因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大量产生并不断激化,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我国近年来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的重要关口,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台阶跨越。在发展过程中凸显了新的矛盾,这些矛盾,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主要表现在:

(1)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的矛盾,即高成长与高成本的矛盾。一方面我国经济仍处在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经济仍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递减,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增加,资源消耗大,发展的总成本进一步提升。据统计,国内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比国际水平高40%,电力行业中火电煤耗比国际水平高30%,万元GDP的耗水量比国际水平高5倍,万元GDP的总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中国以世界水泥消耗总量的50%、钢铁的34%、煤炭的31%、氧化的25%、电力的13%、实现的却仅仅是世界4%的GDP总量。

(2)经济增长与总量过剩的矛盾。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困境”,这就是在高增长低通胀的基础上,出现既增长又过剩的局面。一方面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必须保持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又面临总量过剩的风险,社会生产的主要领域同时存在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使得经济越是快速增长,总供给能力越增强,总量过剩趋势越明显,由总量过剩累积的问题越突出,而且表现为全面过剩、总量过剩和长期持续的现象。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六位,制造业总量已居世界第四位,其中172类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但总量过剩趋势却有增无减,据商务部最新调查分析报告显示,2005年下半年全国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有172种,占28.7%;供过于求的商品428种,占71.3%,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

(3)消费结构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滞后的矛盾。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将推动消费跃上一个新的台阶,社会消费结构将向着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汽车、住房等成为家庭消费的热点。居民的吃、穿、住、用消费向优质、高档化迈进,花钱买健康、买知识、买时间、买时尚、买新鲜成为居民新的消费观念和追求。从2005年上半年的消费支出结构来看,增长在前几项的分别是:交通支出增长30.9%、衣着类支出增长15、9%、医疗保健类支出增长15、3%、商品和服务类支出增长15、1%、居住类支出增长9%。同时,需求越来越向个性化、多样化发展。但经济结构调整缺乏与消费结构升级的对应性,一方面世界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在加速,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发展新技术、新产业,转移过时技术和产业,进行产业、技术的整体置换,实现了结构升级;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结构整体水平不高,并且还在不断地重复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比比皆是,严重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这样就形成一个需求与增长的落差,适应于需求增长的产品与产业供给不足,而原有结构下的产业和产品大量过剩,造成新形势下的短缺与过剩并存,供给与需求不对称增长,加剧了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矛盾。

(4)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拉大的矛盾。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大。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年支配收入的比率在1985年是1:2.57;2003年成为1:3.2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和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率在1985年是1:2.12;2003年成为1:3.35。

第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大。2004年1-9月,平均劳动报酬较高的行业如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业等,分别为18789元、15982元和15489元;平均劳动报酬较低的行业是: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为4655元、8057元、8159元。从历史同期看,行业间平均劳动报酬最高与最低之比2000年同期为2.62倍,2003年为3.98倍,2004年为4.25倍。这还不包括工资外的福利收入。

第三、区域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扩大。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2004年上半年人均收入最高的五省(市)是:上海(8513元)、北京(7836元)、浙江(7771元)、广东(7264元)和福建(5879元),五省市半年人均收入为7453元。而人均收入最低的五省(区、市)是宁夏、青海、甘肃、黑龙江和新疆,人均半年收入为3661元。后者是前者的1/2。

(5)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上了一条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捷径,从1999年到2003年,我国引进国外技术装备总额达到752亿美元,推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提高了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但我国在大量利用国外技术资源的同时,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没有相应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二是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不足;三是在专利技术与国际标准上明显落后;四是基础研究费用不足。

(6)高增长与低就业的矛盾。改革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20多年以平均9.4%的速度增长。但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就业增长却比较缓慢,其中国有单位就业非但没有增长,反而逐年减少。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在改革初期,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会带动约0.4%的就业增长,但到了2000年,这一拉动作用降低到只有0.1%。2003年以后这种状况进一步持续。

二、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经济因素

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一)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不平衡。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源是生产力水平较低,“蛋糕做得不够大”,且发展不平衡。在我国,现代工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国家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还具有典型的而二元经济特征。同时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具有多层次性,大生产和小生产、机械化半机械化和手工劳动,现代化自动化设备和原始的生产工具同时并存。

(二)利益失衡,分配不公。利益失衡,就是不同利益主体的所得同其所增进的社会净利得不对称的失衡状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市场,一个是再分配。市场内部形成的利益均衡机制,在现实层面上表现为确保劳资关系大体均衡的种种具体机制;在深层原因上表现为不同群体在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上是否均衡。市场经济中的利益是否均衡,在相当程度上来自社会力量各阶层之间的弈,由于能力的大小不同而导致失衡。

社会公平,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划公平、分配公平等内容。分配不公,从经济学上说,是指由于公平与效率的失衡导致的贫富差距较大,“蛋糕分不平”,它是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贫富差距表现为地区、城乡、部门(行业)、贫困群体与富裕群体差距呈现分化趋势。产生社会不公、贫富差距较大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社会的深层运行机制存在缺陷,公平与效率两个政策目标没有得到较好的兼顾,具体表现为:人们的法律意识淡漠,国家机关的司法、执法问题较多,整个社会的法制化水平较低;金融、财税体制不完善;再分配及社会保障能力差,利益协调机制缺陷多;行政监督、社会监督软弱无力,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到位等。

(三)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影响了社会和谐发展。

1、农业人口过大,农业投入比重低,且收入低下,消费能力低,不能有效带动国内市场需求。

2、经济增长方式不够协调。GDP的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和外贸拉动。投资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外贸主要靠对外加工贸易(2004年占外贸进出口的50%左右)和外商投资企业(2004年占外贸进出口的50%左右)。由于加工贸易的“两头在外”,主要是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实际可以视为不跨境的劳务输出方式,中国主要在其中赚取加工费。另外,中国出口的70%是美国和欧洲,只有对美国800亿美元的顺差(2004年),对其他国家全是逆差。这样造成我国的经济对外依存度偏大,尤其是美国。由于投资基础设施和对外加工贸易的偏大,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成为高能耗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的方式。

3、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经济发展中的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片面追求速度的现象,由单纯的经济现象蔓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引发的土地问题、拆迁、环境以及其他方面的社会问题比较集中,并呈现出群体性特点。

(四)经济结构的矛盾扩大为社会矛盾,影响了社会和谐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同时存在两类矛盾:一类直接表现为社会矛盾,如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产业发展不协调等;另一类是经济结构中的矛盾并可能扩大为社会矛盾。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看,这类矛盾主要有:(1)过剩与短缺的矛盾。加工能力、生产能力普遍过剩,但个别领域和少数产业又存在严重脱节。(2)需求结构升级与经结构调整滞后的矛盾。人均1000美元后,需求结构整体升级并呈多样化变化,但经济结构调整相对滞后。(3)经济增长与资源紧缺的矛盾。2004年后经济发展与能源和资源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给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一定的影响,引发了一定的社会矛盾。(4)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矛盾。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就业增长比较缓慢,使得经济发展中的就业矛盾日渐突出,并已经成为社会性问题。(5)企业改革的成本转化为社会成本。我国最初的改革是由政府推动的,因此初试改革全部由国家买单。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由国家推动转向由企业自主改革、自担成本。现阶段的改革已经深化到社会各个层面,所有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参与到改革中来,既要从改革中获益,也要为改革支付必要的成本,改革进入了“共担成本”的阶段。这样就把大量的企业改革成本转化为社会成本,加快经济发展。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加快经济发展

(一)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经济发展了,“蛋糕做大”,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更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坚持可持续发展。

第2篇:经济建设的基础范文

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国家经济实力在不断的增强,但这种经济的增长过分的依赖资源、能源的投入,导致资源环境问题成为了当期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难题,影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无疑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一、湖北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

2008年10月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该度试验区为湖北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最佳平台。推进“两型社会”的建设必须重视低碳经济。湖北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做为一个老工业基地,其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特征较明显,能源资源十分匮乏,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站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历史关口,湖北省应积极探索出一条低碳经济的发展新路,改善能源结构和环境质量,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落实全省节能减排目标,推进“两型社会”的建设,并争取国家把湖北纳入全国“低碳经济示范区”。

二、物资流成本会计在湖北低碳经济建设中的运用意义

物资流成本会计是一种环境管理会计核算方法,从实物和金额两个方面记录追踪企业投入生产的所有原材料、能源、相关的人工费用以及其它间接费用的流向,反映物质资源在企业内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流动、盘存、转换、损失等的情况,并说明产生何种程度的排放。wwW.133229.COm在湖北低碳经济建设中,企业运用物资流成本会计能够发挥其重大的作用。

(一)从生产的视角来看

运用物资流成本会计这种物资流信息透明化的成本核算方法,企业管理者能够识别低效率的生产线和生产过程,精确地掌握物资的损失或浪费,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投入,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从资源消耗的视角来看

物质流成本会计的实施,能够帮助企业减少耗用材料和能源的数量以降低成本,而这不但避免了企业资源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也因节约了资源而缓解了湖北省资源短缺问题,提高了生态效率。

(三)从环境的视角来看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排放出的废弃物物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而运用物质流成本会计可以帮助企业精确的核算出废弃物的排出量,企业的管理者可依据相关数据反映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减少废弃物的产出量与排放量,从而降低其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改善环境质量问题.

三、物资流成本会计应用于湖北企业的导入流程

(一)事前准备阶段

mfca是否能够成功应用于企业关键取决于事前准备,企业首次引进mfca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适用对象。

企业应选择改进潜力大的对象作为实施对象,如工艺产生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高,是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若能改善生产工艺流程,将大大降低该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则应将其做为重点发展和改造的对象。

企业应选择相对容易提高的产品和生产线作为实施对象,而且最好是在单一产品线上实施。因为在生产环节发生的折旧费、人工费等间接费用要在正产品(合格产品)、负产品(废弃物)之间进行分配,若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多,则分配难度将会加大,将无法精确地核算出废弃物的成本,从而无法分析出哪种产品造成的高废弃率,企业管理者也就无法找到相应的改进措施。相反,当企业生产的产品单一时,分配难度下降,通过实施物资流成本核算方法,能够较精确地核算出废弃物的成本,以及反映出相关的成本构成情况,这样有利于企业针对性的改进设备和完善相关流程,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2、分析对象,设定物量中心。

应根据企业生产流程的特点来选定物量中心,且物量中心的数量要适当。数量过多虽然可以提供更加精确的信息,但会大大增加物资流成本会计的实施成本,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数量过少,则不能提供充分的信息为企业的减量化生产决策服务。因此,最佳的物量中心数量应该是在保证所提供的信息足够满足企业管理者决策的前提下,选择最少的物量中心,以使成本效益最大化。

3、确定数据采集期间。

应该在分析对象的特征、性质并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基础上确定数据采集期间。一般的数据采集通常设定为一个月,但若企业的产品生产周期很长,超过一个月的,则应根据具体情况来设置。如重型机械、造船企业等,数据采集期间最好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

4、选定数据采集方法

数据的收集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利用生产现场所使用的统计管理表格来进行测定记录,作为计测的原始数据;二是采用物量测定方法测量确定。如,人工成本可按照工时记录来确定,电力成本按照各厂部安装的电表记录来确定。这两种方法也可以结合使用。

(二)数据收集及

物资流成本核算的范围有物料成本、能源成本、系统成本、发送/废弃物处理成本。

1、物料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中所投入的全部原材料的成本,包括主要材料、副材料及辅助材料等。

企业应确定每种类型物料的投入产出量单位,如吨、千克等。以物量中心为核算对象按照合理的方法首先确定物量中心的投入成本,然后将物量中心投入的物料成本在其合格品和和废弃物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合格品的物料成本和废弃物的物料成本,通常选取的分配方法是物料的耗用量。

2、能源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中所耗用的水、电、煤、蒸汽等能源的成本。

转贴于

企业首先应按不同的部门实际耗用量来确定能源成本,然后以物量中心为核算对象按照机器工时分配出每个物量中心的能源成本,最后再以原材料的重量比划分出合格品的能源成本和废弃物的能源成本。

3、系统成本

系统成本:是指企业内部处理物料流动而发生的成本,包括人工成本、折旧费和其它制造费用。

企业同样应以物量中心为核算对象确定每个物量中心的系统成本。如人工成本应以人工工时为标准确定出不同物量中心的人工成本;折旧费则是以机器工时分配给不同的物量中心。当系统成本为生产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则该物量中心的系统成本还需要按照原材料的重量比分配出合格品承担的系统成本和废弃物承担的系统成本。

4、发送/废弃物处理成本。

发送/废弃物处理成本:是指企业产品配送成本、废弃物的收集、搬运、整理、处置费用。

(三)物资流成本计算结果分析,寻找改进潜力点

根据以上物资流成本核算方法分别核算出各物量中心输出端的正制品(合格产品)和负制品(废弃物)的成本,然后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将负制品比率高的环节作为重点关注对象。

具体流程为:

1、明确生产中产生的负制品成本,及其种类、成因和损失规模;

2、粗略检验改善方法,明确改善方向和重点,制定改善目标;

3、分析改善的方法和可行性、预期的改善效果,并且确定改善措施。

下面以某企业通过物资流成本会计核算后显示的数据为例,说明如何根据物资流成本的核算数据,确定改善潜力的具体方位。成本数据如表1所示:

通过对上表的分析可得到以下结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成本以及废弃物处理成本分别为总投入成本34.6%和2.6%,总的负制品成本率为34.6%,其中19.2%是物料成本,在数量上占的比重最大。这意味着,物料的消耗存在较大改善空间,控制了物料成本就相当于控制了负制品的全部成本。

第3篇:经济建设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水库 移民后期扶持 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0-132-02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简称莫旗,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在呼伦贝尔盟东部,全旗总面积1.04?04km2。莫旗山河秀美,民风醇厚,自然、人文景观独具特色,主体民族达斡尔族,相传是契丹后裔,有语言,无文字,17世纪定居生活在黑龙江流域,是祖国北疆的开拓者和保卫者之一;达斡尔族酷爱体育,20世纪70年代成立了我国首支曲棍球队,填补了我国曲棍球运动的空白,莫旗被国家体委命名为“曲棍球之乡”。

莫旗境内现有尼尔基和新发两座水库。尼尔基水库位于嫩江干流中游,下游距齐齐哈尔市130km。水库正常蓄水位216m,属于多年调节的大型水库。尼尔基水库涉及莫旗的尼尔基镇、登特科镇、腾克镇和额尔和乡四个乡镇,共安置移民20578人;莫旗境内的另一座水库新发水库位于西瓦尔图镇和兴隆乡的交接处,坤密尔堤河和西瓦尔图河的汇合处,总库容3434?04m3,兴利库容1900?04m3,属于中型水库。新发水库涉及西瓦尔图镇,共安置移民24人。两座水库的移民安置区机构齐全,但农牧业发展基础设施差,生产现状属粗放型经营,耕地单产不高,总产不稳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广种薄收,移民科技文化素质低。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对移民的扶持政策不统一、扶持标准偏低、移民直接受益不够,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等多种原因,2006年5月17号,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文件,以帮助水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移民尽快脱贫致富。为贯彻落实好文件精神,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新时期水利水电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莫旗旗委、旗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了基础设施及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划,现就将规划中的体会简述如下。

1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通过对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逐步实施,使移民的家庭生产经营状况与劳动就业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家庭经济实力和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结合莫旗基础设施现状,重点解决移民安置区人畜饮水、供电、对外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的应急突出问题;改善文教、卫生条件;加强基本农田、水利设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村容村貌整治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并对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目标提出预测和评估,努力做到与非移民安置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步,逐步实现小康社会。

根据各移民乡镇的实际情况,制定各时期目标如下:

1.1 近期目标

(1)购置必要的道路养护设备,对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内的现有砂石路面进行养护,对道路两侧边沟淤泥进行清理;

(2)对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内主干道两侧种植适合北方生长的金丝垂柳、馒头柳等行道树;

(3)每个移民安置小区建一所卫生室,并配备必要的诊疗设施;

(4)为每户移民建造一个无害化卫生厕所,控制血吸虫病及其他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的传播,改善农村卫生环境;

(5)对镇卫生院补充和完善医疗器械;

(6)对小学增加一定的房屋面积和教学设备;

(7)在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内安装宽带设备,并按照线路集中情况,安装宽带节点机,使每个移民安置区都能拥有远程教育网络,实现信息共享;

(8)进行必要的电力设施扩容改造;

(9)为有效控制农业有害生物,在腾克镇建立一处病虫观测场,保障生态建设环境,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10)在尼尔基镇、登特科镇和额尔和乡各建一处敬老院。

1.2 中期目标

(1)对移民安置小区的对外连接公路及移民安置小区内的街巷道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

(2)在移民安置区适当更新宽带设备,提高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带宽、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等;

(3)对现有供水系统中储水设备为简易铁制容器的,统一改造成钢筋混凝土的储水设施。

1.3 远期目标

(1)按照油路养护标准,对硬化的移民村内道路及对外连接道路进行养护,包括灌缝、保洁、培路肩、补坑槽等,购置必要的养护专业设备;

(2)随着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和公众设施的日趋完善,原有的杆路设施将会影响安置区的美观,逐步将架空线路改为管道线路;

(3)由于移民安置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电力设施需相应扩容改造。

经计算,莫旗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各时期规划项目及投资额度如表1。

2 经济发展规划

水库淹没,移民搬迁到新址后,虽然生产方式、生活模式、收入比例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改变,但种植业仍然是移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在移民收入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尼尔基水库区移民全部以农业安置为主,进行耕地调剂和生产开发;新发水库由于建设时间早,水库规模小,移民数量少,没有对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做过监测评估工作。

莫旗水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规划主要是根据莫旗的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研究适合莫旗发展的生产项目,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经过综合分析确定的主要生产开发项目有: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蓝狐、獭兔特种养殖小区、肉牛、奶牛、大鹅养殖、小尾寒羊、温室蔬菜基地、水田开发、种植紫花苜蓿草、粉条生产线项目、小油坊生产项目、网箱养殖等。

按基准年全旗人均纯收入28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9%计算,农民人均纯收入近期目标为5318元,中期目标为9754元,远期目标为37053元。将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旗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值,作为生产开发项目资金的基础,以移民后期扶持时间20年为上限,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生产开发建设项目。

通过生产开发项目的投入,移民的生活水平完全能够接近、达到或超过全旗的人均收入水平,在移民后期扶持的20年内,生产开发可一次性投入,也可以缩小规模,分期投入,量力而行,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规划投资分析见表2。

对于农村及乡镇移民中,属于民政部门低保范围内的居民,规划中制定了特殊的救助规划。参考莫旗的低保标准及国家对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根据莫旗移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初步确定每个低保移民每年每人近期发放资金300元;中期每年每人发放资金400元;远期每年每人发放资金550元;并于每年核定一次人数。

另外,结合移民安置等实际情况,开展农民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以户为单位,重点培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剩余劳动力,本着就近就业转移为主,鼓励培训后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外出就业打工,保证每户有1~2名懂农牧业生产技术、会经营管理、掌握适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技能的新型农民。培训的主要内容有:种植业技术培训、畜牧业养殖培训、水产业养殖培训、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移民乡镇劳动力整体技能提升培训、科技普及培训等。

经分析计算,莫旗库区及移民安置区规划总投资为29969.50万元,其中移民后期扶持资金27998.66万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1970.84万元。

第4篇:经济建设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城市建设;环境设计;艺术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77-01

一、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满足人的需求

环境艺术设计最重要的目的是更好的为市民服务,给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应该以市民的需求为中心。在对街道、公路、步行街和公园的设计时,要进行科学的论证。将人的需求融入到每一个设计过程,并进行合理的空间改造。在进行公开性欣赏园区、可观赏性街道、公路边界绿色植被计时,要掌握人的认知和思维意识,提高实用性公共场所的可观赏性和价值。让市民进行休闲娱乐活动时,能够拉近与大自然的距离。帮助市民有目的的进行环境改造,使绿化设施的建设更加迎合人的需求。

(二)注重与周边建筑的协调

进行城市的环境艺术建设时,应充分考虑与周围的建筑设计相协调,不能让人有突兀的感觉。

在进行环境建设整体规划的过程中,还应达到商务用途建筑和单边环境建设项目有机融合的目的。使局部的环境建设尽量不要破坏整体的环境建设,减少各种污染事项对和谐环境的影响。

(三)对人流能够进行妥善疏导

城市人流错综复杂,对于人流的合理安排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中考虑的问题。这就要求环境设计要进行科学的论证,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考虑人流活动不能集中在某一个点上,更不能有拥堵的现象发生。保证环境设计和人流进行无形的分离,使商业设施和环境改造布置协调。

城市具有活动范围小,建筑紧凑的特点,而往往使市民集中在一起进行各种活动,虽然城市的商务街道比较多,但也只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因此,环境的设计要将人流进行合理的分配,不能影响城市交通和对人员的管理。

二、注重多角度的环境设计

(一)建立多层面的环境体系

在设计的过程中,要采用多层面和多角度设计方法,充分的利用相关的地形和地貌等现有的资源,多斟酌,避免盲目的设计影响整体设计效果。在进行多角度的设计时,还要充分的把握城市上下建筑的协调性,以及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的协调性,不断完善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实践。

为了达到调动更多的人加入到环境艺术建设中的目的,要将同一层面的环境建设进行有效分析,把市民的活动和经济效益有机的结合起来,将绿化、人文进行良好的结合。

(二)景点实施多样化

在单个环境艺术设计时,要不断的融入多样性的设计理念,使更多的环境设施更好的为大环境服务,为环境的设计增添亮点,让市民在进行娱乐、休闲时获得全新的精神享受。

有效的环境设计建设,能够帮助市民在工作之余很好的放松自己,达到劳逸结合的目的。不断的进行创新设施的建设,让整体环境更加的赏心悦目,激发人们生活的热情。通过环境和市民生活的相互协调,不断加深环保和绿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让市民深刻的认识到用行动来回馈环境建设的重要。

(三)注重与交通之间的协调

城市居住人口相对集中、复杂,给交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怎样充分利用环境设计改善交通状况,给广大市民的出行带来便利,也是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环境艺术设计时,要充分依靠不同的地势达到分流人群的目的。有效利用高地势、斜地等建筑的各个空间缓解交通压力,让更多的人集中到面积较大的广场或环境艺术景区,实现车流与人流的分离。

三、环境设计要把握创新的理念

在环境改造的过程中要从技术入手,没有技术的支持,设计理念也不能充分的表现出来。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市场的需求,不断加强在技术方面的学习和创新,使更多的先进技术融入到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使用自己掌握的技术,根据具体的环境让更多新颖的想法和思路表现出来。

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多听取市民的建议,充分发挥市民的能动性,在不影响他们生活的前提下,进行实用性的设计。

进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时,要把服务市民的生活放在设计的重点,真正发挥城市环境艺术的作用,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让城市化进程和谐、稳步、健康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第5篇:经济建设的基础范文

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下位概念。教学设计作为一门学科,20世纪60年代初诞生于美国,8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我国。在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中,理论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课程教学设计在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课程教学设计作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一种工具与方法,非常巧妙地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在了一起,它是联结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案的纽带,对上承载着人才培养需求,对下衔接着学员认知基础、指导着课程教学。

一、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课程教学设计作为一种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工具,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在它的发展中,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对它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构成了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他提出了著名的三大学习律。准备律:对学习的解释必须包括某种动机;效果律:满意的程度越高,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就越强;练习律:重复刺激越多,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就越牢固。俄国生理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极大地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条件反射规律。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发展与改善了这一理论,创造了“刺激――强化――反应”公式。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奠定了认知发展理论基础,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纳赛尔的《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正式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据此编制课程教学设计,要抓住两点:知识点的呈现方式不仅要有助于学员理解,而且也要有利于知识的贮存与提取;为了尽可能让学员在短时间内学习较多的知识,就必须把知识组织成有意义的模块。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非是一家之言。教育专家从建构主义出发,总结出了一系列课程教学设计原则:强调以学员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因为学习必然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强调合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因为学员的思维和智慧最易被整个群体共享;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即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关注学员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最强音。其实,早在20世纪中叶就已经萌发了这一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罗杰斯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并为我们确立了课程教学设计的根本目标:以学员为中心,设计符合学员特点、经验、需要和个性发展的教学。

(二)教学理论

1.发展性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这种理论的基本思想包括:发展对象要体现全体性,为此,课程教学设计要面向全体学员;发展策略要体现多元性,要根据不同课程、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发展动力要体现主体性,必须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

2.结构主义课程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的、富有活力的简便方式表达出来。这一理论为课程教学设计提出了基本要求:要结合学员特点科学选择教学模式;要按照经济性原则合理规划教学内容;要科学设计信息反馈环节与方式。

3.有意义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他创造了先行组织者概念,这些在新知识之前提供的相关的、引导性背景材料,能有效地组织学员理解和记忆新知识。运用这一理论开展课程教学设计基本步骤是:明确课程目标、提出先行组织者,唤起学员对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意识;设法让学员理解学习内容与先行组织者的关系,帮助学员寻找新知识与现存认知结构的相关性,从而固化学员的认知结构。

(三)系统理论

课程教学设计是针对教学系统进行的规划活动,因此系统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最具指导意义的是整体性原理,这是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遵循;反馈原理,要求强化教学员间、学员间信息交流,对整个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控制;有序原理,要为学员讨论交流创设情境和条件,促进教学系统由较低级向较高级的结构转变。

(四)传播理论

教学过程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所以教育传播理论必然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反过来,要想使教学传播过程有效进行,就需要对教学系统进行设计。

二、课程教学设计的实践路径

课程教学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过程模式。但是,不论哪种过程模式,其实践路径都由分析、设计和开发三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都必须建构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之上。

(一)分析环节

1.课程教学需求分析

课程教学是一个系统,每个系统都有个目标。教学系统就要有个学习目标,明确这个目标,可以引起学员注意并把他们导向正确轨道,这对学员的学习是重要的,对教员的课程教学设计也是很有帮助的。根据程序教学理论,学习目标越精细越好,所以课程教学需求分析,就要从基本要求层面,对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进行细化;按照系统论的原则,教学系统的目标,应该根据更大的教育系统的环境要求来确定。所以,我们的分析首先从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入手,然后提出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2.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重点是按照信息加工分析、层级分析等方法,揭示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衔接、搭配、内在联系及其特点。在文字分析的基础上,最好搭配使用知识结构图或者概念地图等。如果能够将分析的思维过程编制成思维导图,效果可能更好。

3.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通常包括学员当前的状态和特征两个方面。当前的状态,就是目前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与应该知道什么、期望知道什么、需要做什么之间的差距,或者说就是要弄清,学员现有发展水平与在同伴和教员指导下能够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这就是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和依据。学员的特征,主要是学习风格和学习态度。重点是从生理要素及心理要素的角度分析学员的学习风格。

4.实施条件分析

实施条件分析是一种学习环境分析。在现代教学论中,学习环境既要包括教学设施设备、教学材料等物理因素,还要包括教学环境中存在的人员、文化等社会心理因素,比如,教员的个性特征、特长爱好会影响到学员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的形成,各教学班的文化特点也将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产生重要影响。

(二)设计环节

1.教学总体思路――宏观教学策略设计

依据不同的学习理论有不同的设计。比如,根据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总体思路的设计,主要包括学习环境的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学员行为的管理三个方面,并据此为学员提供特定的刺激,从而引起特定的反应,教学策略设计和课程教学的艺术就在于如何安排强化;如果以学习活动为设计中心,那么按照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设计内容应包括学习活动、学习环境和知识传递三个方面。

2.具体落实措施――中观教学策略设计

中观层次的教学策略设计,必须要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满足课程教学的需求。为此,一定要把知识与技能具体体现在教学目的里,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设计中。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内容及教学媒体等,按照模块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

比如,根据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设计的程序教学策略:小步骤呈现学习材料――体现程序教学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教学设计的循序渐进原则,对学习者的任何反应立即予以反馈――体现即时反馈原则,学习者自定步调学习――体现促进学员积极参与原则;对于适合自主学习的模块,可以设计启发式、支架式或抛锚式等教学策略;对于现代化教学媒体运用较多的模块,可以设计视听强化教学策略,重点是设计强化程序、确定强化时机、选择强化物等。

当然,在设计实践中多数情况下是综合考虑的,而且同一模块可以设计不同策略。同时,由于教学工作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特点,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即使是中观层次的教学策略设计也不是适用于具体课堂的,更不适用于所有课堂。

第6篇:经济建设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设事业也随之迅猛展开,并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必须考虑到拉动经济的增长,这也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城镇基础设施的界定及现状

1城镇基础设施的界定

这里我们根据基础设施所带来的资金流动差异将基础设施分为经营性、准经营性以及非经营性三种基础设施类型。下文中是对三种基础设施类型的详细介绍。

① 经营性基础设施

经营性基础设施是指在城镇基础设施中既具有商品属性但是又在交换环节中和普通商品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基础设施设施。像是供电、供水、排水、供热、道路、交通、煤气、电信等基础设施,它的特殊性就在于以提品和劳务表现出它的商品性质的,它与一般工业产品在生产、分配、消费过程中有其共同点,但是又不同于一般商品有流通和交换环节,必须通过市场来实现其价值,而城镇的基础设施则没有流通环节。

② 准经营性基础设施

准经营性基础设施是指在城镇的基础设施中可以按商品的方式来经营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中“准公共物品”的又一种形式。城镇基础设施中的有些产品和设施会使产品产生位移并且通过服务或是其他形式将产品或是服务送到消费者手中,其中最典型的如交通系统和通信系统。 尽管这些产品多数没有独立形态、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合二为一,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它们具有商品的特性,可以按照商品的方式进行经营活动。

③ 非经营性基础设施

非经营性基础设施是指在城镇基础设施中无法或者无需向使用者收费的设施,如绿化,公园等。建设和管理不同类型和性质的城镇基础设施,就可以安排不同的运行机制,进而从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在投资机制市场化选择过程中必须要充分保障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利益,才可以保障市场化投资运行机制的可持续性。

2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尽管历经近些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城镇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明显的提升有基础设施建设总量的扩大和运行能力的提高,但城镇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依然制约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

① 基础设施缺乏规划

就目前来看,尽管大多数的城镇编制了总体规划,但缺少基础设施规划的现象仍然很普遍。追究原因,首先是不够重视,认为基础设施规划无关紧要,编制规划也只是任务需求;其次就是资金问题,没有能力编制基础设施规划;最后一点是城镇缺乏规划管理人员。县级规划管理部门限于人员力量不足,无法顾及城镇的规划管理,加上镇政府不具备完整的规划用地和建设管理权限,这使一些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因缺乏规划而存在盲目性。

② 政策落实不到位

启动和推动城镇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政策。但现在,政府对于支持城镇建设的政策落实情况不够理想。城镇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收益,留给镇财政,统一用于城镇的开发和建设。

③ 资金明显不足

资金不足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最大困难。尽管从全国范围来看,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种类越来越多,但是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占据了很多比重,甚至在很多地方政府投资是唯一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目前,基础设施投资能力的巨大缺口已成为制约城镇发展的瓶颈。

④ 城镇基础设施管理机构的缺乏

最后,城镇建设管理机构和人员的缺乏致使城镇建设管理混乱,城镇建设质量难以提升。县级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因其重点在县城,且限于人员力量不足,无法顾及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管不到也管不了乡镇,村镇规划建设工作基本处于无人管理、放任自流的状况,导致一些城镇有规划而得不到执行,城镇建设因缺乏规划的引导和制约混乱无序。

三城镇基础设施的特点

1公益性

有些城镇的基础设施,比如道路等,是面向城镇的所有居民和经济活动单位提供的。在一定的使用容量内,增加使用者对其原有使用者的影响并不很大,也很难通过收费来排斥他人的使用和消费。城镇的这类基础设施具有公共物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它性。

2垄断性

由于城镇的某些墓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进人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垄断性。在垄断成因上,既有诸如电讯等供给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等行业的自然垄断,也有诸如政策法规限制其它投资主体进人的人为垄断。垄断会排斥竞争,进而会损害经济效率,垄断者获取垄断利润也会损害社会福利。

3收费性

有些基础设施是直接针对个人提供服务的,例如自来水、嫩气、电力等。这类基础设施是先惠及个人再惠及社会的。具有这种特性的基础设施具有特定的服务对象,这种“个人性”,决定了这类设施可以也应该向具体的服务对象直接收取一定的费用,以补偿和增加投资。

4竟争性

实际上,大多数基础设施是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混合物品(也称为俱乐部产品)。其经营的垄断性不完全,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性,即所谓的垄断竞争。这类基础设施之所以呈现垄断竞争状态,是因为其具有共同消费性与个人消费性混合的特性。当然,对于不同的基础设施,其经营的竞争程度是有差别的。

四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对策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城镇建设中,要提高城镇建设的经济水平和效益水平必须提高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数量。人们在城市的生活成本和城市交通,城市通讯以及生活消费密切相关。所以要促进城镇化的建设,必须降低人们生活的消费成本,吸收更多的资金来促进城镇化基础设施的完善。在城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体现在数量和质量两个不同的方面。数量上可以通过政府的财政支出,质量上主要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来实现质量创新。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质量和数量的突破。首先,提高重视程度,合理安排布局。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进行。城镇基础设施关系到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能够从侧面展示出一个城市的发展形态,所以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2拓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

从目前来看,我国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拨款。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渠道狭窄导致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要真正实现质量和数量的突破,必须扩大资金来源渠道,让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同时善于利用市场机制,以此推动城镇基础建设的进程。比如说,当地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推出一些建设收益债券,相关部门可以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发行城市建设债券,这样就可以从各方面获得建设资金,其中包括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居民个人。同时制定完善的收益率,让投资者能得到满意的回报。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政府要为居民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指所有的社会主体都能没有差别地享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关系着社会主义政治的稳定,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础,必须坚定不移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西方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体系是成正比的。所以,我国必须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建立首先体现在社会保障资金征缴的过程中,把社会保障资金的缴纳具体到人,对没有按时缴纳的单位和居民要加大惩罚力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资金的来源。要促进和社会保障资金相关文献的梳理,同时要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先进经验和管理办法,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坚决打击在社会保障建设过程中的违法行为,确保社会保障建设的科学性。

五结束语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动下,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怎样做到在城镇化建设的同时拉动经济的增长,是我们必须深入讨论的问题,也只有明确了这些问题,我国的建设事业才能更好更深入的开展。

参考文献:

① 郭文生.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思考[J].城市问题,2003

② 新一平,周一星.小城镇重点战略研究述要[J].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③ 王格芳.用科学发展观审视我国城镇化中的突出问题[J].理论前沿,2007

第7篇:经济建设的基础范文

一、亲子游概念界定

旅游理论方面对亲子游概念尚未有明确界定。何成军认为:亲子游是从家庭旅游中分化出来的具有儿童旅游属性的一种增进亲子感情的、开阔父母和孩子视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旅游形式。赵畅认为:亲子游是以家庭为单位,由一方或双方父母及其未成年子女进行有目的的外出游玩的一种旅游形式,通过这种旅游形式寓教于乐,让父母和孩子通过旅行,共同获得收获和成长。笔者认为,亲子游的目的除了增长见识以外,更重要的是促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亲子游是旅游,更是陪伴。基于此,可将亲子游界定为:由父母陪同未成年子女共同参加,通过旅行中的互动与体验,促进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增长见识,促进亲子感情的一种旅行方式。亲子游与儿童旅游有所不同,儿童旅游中儿童是其中绝对的主体,且大人不局限于未成年子女的父母,也可以是其旁系亲属或其他熟悉的朋友。亲子游则以家庭为单位,以关注孩子旅游需求为出发点,兼顾父母与孩子的共同需求。它是现代社会倡导的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家庭教育途径,父母带孩子旅游,不仅让他们在旅途中学习知识、感受自然、提高能力,还有助于促进父母与孩子间的感情。

二、亲子游的现状及问题

2015年以来,“亲子游”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二胎的开放更是造成亲子游市场井喷式爆发。各旅游平台和旅行社纷纷推出针对亲子游市场的旅游产品。在我国目前提倡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社会背景下,景区作为旅游目的地,其竞争势必会越发激烈,各景区需对客源市场深入调查,了解细分市场,加强自身基础建设及服务管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而亲子游作为未来最具潜力的细分市场,各景区都应该予以重视。纵观目前各旅游景区,有关亲子游相应的配套设施非常匮乏,除以儿童旅游为核心的主题乐园配置有儿童餐厅、儿童桌椅等设计之外,其他大多数景区对于专门为亲子出游旅客服务的基础设施则少之又少。因此,完善景区的亲子基础设施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优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安全性能温馨提示标志

何成军将亲子游分为孕期亲子游、婴幼儿亲子游、学前亲子游、儿童期亲子游和青春期亲子游。亲子游中父母更加注重的是旅游目的地的安全性能,因此,建议各景区设置针对亲子出游旅客的安全性能温馨提示标志。

(二)亲子游咨询平台

在游客服务中心或者票务中心设立专门的亲子游服务咨询平台,针对儿童年龄的不同,家庭成员人数的不同,向亲子出游旅客提供最佳套票选择信息。

(三)寄存服务

亲子游可能需要携带的物品相对较多,特别是婴幼儿类型的亲子游,建议景区内设置箱包寄存点,方便随时寄存。

(四)流动服务站

亲子游必定有一方是未成年的孩子,由于未成年的特殊性,可能会加大陪同父母的旅游强度,出现各种需要临时咨询或帮助等问题,因此,可以在景区内部成立流动服务站,加强对流动服务站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针对亲子出游旅客在旅游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或者帮助。

(五)营养餐

在景区各餐厅推出针对亲子出游旅客的套餐组合。合理搭配,保证营养,丰富餐饮内容。设置儿童桌椅、儿童餐饮用具等。

(六)设置亲子出行旅客的休闲专区

儿童和成年人的精力程度毕竟不同,游览过程中,有可能父母已经感觉疲劳,而孩子还意犹未尽,因此,可以在景区设置专业休闲区,既可以满足父母休息的需求,又可以满足儿童在父母视线范围内继续游玩的需求。

(七)儿童座椅及租赁服务

建议景区内交通工具应配备儿童专座或者母婴专座,景区内定点提供婴儿车童车租赁服务,满足减轻因儿童疲劳加大父母劳动强度的需求。

(八)酒店设施

景区内酒店应为亲子出游旅客配备儿童床,儿童洗漱用品,为婴儿类型的亲子游配备相应的游泳洗澡设施及人员,配备婴幼儿日常用品便利超市等,以提高亲子游中父母的便利性。

四、结语

第8篇:经济建设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精品课程;改革;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非计算机专业类别繁多,涉及面广。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占全体学生的95%以上,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各不相同,对这部分学生加强计算机教学是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按照知识结构来构建大学的课程体系,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是使每位学生具有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不同的专业需求不同,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研究不同专业与计算机科学知识的结合点,从而培养既精通本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应当深入分析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需求和特点,做到准确定位,有的放矢。既要看到其与计算机专业具有共性的一面,又要十分注意它们之间的差别。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与计算机专业学习计算机的目的不同,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课时不同,应用方向不同,因此,不应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而应该区别对待,进行特色教学。

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很明确,不是要把它作为纯理论的课程来学习,而是作为应用技术来掌握。必须树立以应用为目标的计算机教育的思想,要以应用为出发点、以应用为归宿。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全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以适应时展的要求。

2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分析

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由于专业的不同,既有共性的基本要求,也有个性化的要求,其应用能力是分层次的,不同的人具有不同层次的应用能力。归纳起来,主要有操作使用技能、应用开发能力、研究创新能力。根据专业的不同,其能力也会有更加丰富的内涵。

对于理工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算法实现的能力和数据归纳能力、程序设计与开发能力、数据抽象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他们应该多学习程序设计课程、数据库应用课程、辅助设计类课程。部分工科学生,还需要具备硬件处理能力,需要学习硬件技术基础。

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与专业相关的专业软件的应用和维护能力,更进一步的要求是具备设计专用软件(如财务管理类软件)、电子商务的能力,他们需要学习数据库知识,初步程序设计与开发知识。

对于艺术类专业学生,则更需要学习图形图像技术处理能力,应该学习多媒体、图形图像处理类课程。

对于文史哲专业的学生,在具备基本的技能之后,应具备数据库操作能力和数据库检索能力,需要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

在执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案时,应该依据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的三种能力的要求,同时充分考虑学科专业特色,从这个高度规划课程体系,落实教学内容,改进实践环节。

3课程教学方案制定原则及教学内容的模块化

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是省级精品课程,作为计算机公共基础课,面向理、工、文、艺、管类的大学本科生开设。本课程采用理论课教学、实验教学和开放实验三个教学环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总学时64学时、其中课堂教学32学时,实验教学24学时,开放实验教学8学时。

本课程体系的特点是:既要衔接中学教育基础的参差不齐,又要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要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所以如何选取教学内容是本方案的关键。我们制定方案将主要遵循以下几大原则:

(1) 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的。教学内容在保证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反映最新计算机领域的成就,拓展学生视野,启发创新意识。

(2) 以提高应用能力为目标,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

(3) 以培养学习能力为切入点。不守“旧”,也不唯“新”,遵循“能力优先”原则,兼顾不同基础的教学对象和专业之间的差别,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4) 以案例教学为手段,开展教学内容的设计。以适当的案例为任务驱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以上原则,将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模块(见表1):

4体现专业特色与创新,重视计算机应用技能教学

为了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既精通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应该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深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和技术实施方案。我们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技能教学,细化为A、B、C、D四类,教学大纲各不相同。

“计算机应用技能A”是面向全校理工类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进行英文和汉字录入;具有较好地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平台的能力;能使用IE查找资料,利用FTP上传文件;能熟练使用OE收发邮件;能较熟练地运用Word 2003对文档进行输入、编辑、排版、美化、输出;熟练掌握Excel 2003工作表、数据库、图表的应用;掌握文稿演示软件 PowerPoint的使用;掌握一种网页制作的工具,能运用网络知识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

“计算机应用技能B”课程是面向全校经济管理类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实践,能够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具备使用软件工具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和Internet表达、交流和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力的信息技术保证。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机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门基本工具的意识,使学生掌握当前社会各个领域必备的有关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算法,为理工类各专业学生的后续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进行英文和汉字录入;具有较好地使用 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的能力;能使用IE查找资料,利用 FTP上传文件;能熟练使用OE收发邮件;能较熟练地运用Word对文档进行输入、编辑、排版、美化、输出;熟练掌握Excel工作表、数据库、图表的应用;掌握文稿演示软件PowerPoint的使用;掌握一种网页制作的工具;熟练掌握ACCESS数据库基本操作;了解数据库应用程序方法,熟悉网络基本配置,了解程序设计算法。

“计算机应用技能C”课程是面向全校文史法哲类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着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分析归纳和撰写报告等能力的重要环节。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对Windows操作系统、中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电子表格软件 Excel 2003、中文演示软件PowerPoint 2003、网页制作软件 FrontPage 2003、动态网页技术和Internet应用及数据库操作等内容。让学生在技术应用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并为学生后继课程“网络应用基础”的学习及参加二级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技术奠定基础。本课程的实验内容主要围绕熟悉计算机操作和使用,提高感性认识这一目标进行教学。通过本课程的系统训练,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计算机学科的入门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会观察问题,分析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通过对各部分实验的具体操作练习,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平台,熟练地将办公集成软件和常用工具软件应用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检索和信息交流,使用Outlook Express收发邮件,掌握一种网页制作的工具;熟练掌握Access数据库基本操作,熟悉网络基本配置,了解动态网页设计的基本方法。

“计算机应用技能D”面向对象是艺术类一年级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一方面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掌握使用技能,具有在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进一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学生能利用计算机这个工具,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使他们具有运用计算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基本能力。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具有使用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掌握字处理的基本知识,具有字处理软件(Word)的使用能力;掌握电子表格软件(Excel)基本知识,具有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使用能力;掌握幻灯片制作软件(PowerPoint)基本知识,具有对幻灯片制作软件(PowerPoint)的使用能力;熟悉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应用,包括图形图像处理、二维动画制作;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熟悉简单网站和网页的制作,掌握因特网(Internet)的简单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结合“计算机基础概论”所掌握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要求学生达到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一级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的对有关多媒体专业软件的学习,为该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5网络教学,教材及网站建设

重视并建立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网站,提供网上实验、练习、考试与交作业系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上教学,教师把电子讲稿、布置的作业、习题及考试模拟题均放在网上。学生什么时候都可以浏览教学网站,教师也可以灵活地查看学生的作业,这样教与学互动,有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组织一批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的主讲教师,编写出版该课程的精品教材、制作相应的电子教材和多媒体课件。自行开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无纸化考试系统,设计制作计算机操作实时测评考核系统。通过这一系统,一方面学生可检测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另一方面使得教学更加规范高效。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为:课堂教学多媒体化,教材电子化,课程辅导、实验、练习、考试与交作业网络化。已经上网的资源有:教学大纲(包括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电子版教材,实验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考试(模拟)试题,大学计算机考试系统-1,大学计算机考试系统-2等。

教学网站见图1:

参考文献:

[1] 浩歌. 再谈改到深处是教学[J]. 中国高等教育,2009(05):1-3.

[2] 郝德永. 课程的时代状况与问题[J]. 辽宁教育研究,2008(12):1-4.

[3] 谌新年,郭芳,段屹峰. 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7(08):23-24.

[4] 奚春雁, 郭小明. 北京大学计算机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7(7):1-3.

[5] 李先贤. 英国大学计算机教育特点与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7(7):45-48.

[6] 冯祥胜. 大学计算机基础[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7] 冯博琴. 大学计算机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 詹国华.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程(修订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Excellent Courses’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Basic Computer Science for Non-computer Majors

ZHOU Qi-nian

(College of Informatics and Electronics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第9篇:经济建设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环境形态;感知特征;建筑设计

建筑尽管是人工创造的产物,但是也是在环境形态与人类的传统的感知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现代建筑设计与环境之间的存在着激烈的矛盾,致使环境与人之间处于失衡的状态中,这是因为建筑设计没有充分的考虑到环境因素,更多为考虑到经济发展因素,因此需要对建筑环境观进行重新认知,真正的将建筑设计融入到环境中,以环境的角度去考虑建筑设计问题。

1.建筑环境观概述

在环境形态的基础上,对建筑进行设计,这是设计人员对建筑设计进行的重新认识,因为不同的环境形态会给以一种不同的感知,因此其设计出来的建筑自会给人以一种不同的感受。从深层次上来说,建筑本身就是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利用,其融合了各种不同的自然因素,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当地环境变化息息相关。环境因素能够通过各种建筑形态体现出来,因此建筑与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多种脉络,不同的脉络给人的感知也不同,现代建筑设计技术无论发展的如何迅速,其这种脉络无法丢弃。尤其是现阶段,建筑设计与自然越来越远,这看似是对自然的改造,而实际上,是对环境与建筑之间存在的脉络的一种破坏,因此需要建筑设计人员重新认识建筑环境观。设计人员可以利用自然来进行更为合理的建筑设计,以使建筑与环境充分的融合,以体现出协调和谐之美。

2.建筑对环境的表达

建筑实际上对对环境一种的表达,也是可以说,建筑只是大环境中的一种人造因素,建筑既可以体现出环境形象,也可以体现出环境空间,在此,笔者就从环境形象与空间两方面来进行研究。

一方面,建筑设计能够体现出不同的环境形象,在整个自然环境中,动态变化尽管并不明显,但是从客观上将,环境无时无刻都在改变,其整体性以及完整性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人工创造的物质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建筑形式的不断改变,实际上就是对周围环境改变的一种回应,优良的建筑设计形式能够与自然浑然天成,不断革新,随时改变,这实际上,就是建筑设计对环境形象一种真实的体现与表达。

另一方面,建筑设计也是对环境空间的一种真实的体现与表达,环境空间是环境形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前者是后者的构成层面,建设设计可以利用山体、水源或者其他环境要素来形成环境空间,以此达到相得益彰的目标。建筑设计要想充分的体现出环境空间,或者能够充分的利用环境空间中的各个要素,设计人员必须要明确环境核心,这实际上是建筑与环境形态之间所带有的不同的具象性的体现。现代建筑设计人员能够充分的结合当地的环境形态,无论这种形态秩序是否完整,都可以设计出经典的建筑。世界上,很多种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都是在当时的环境形象还不够完整或者其秩序还不够合理的情况下完成的,其价值依然非常高。除此之外,建筑的设计实际上是对环境的一种介入,这种介入既不能体现出突兀的感觉,又要保留自身的独特性,只要突出特有的环境空间即可。

3.基于环境形态与感知特征的建筑设计研究

3.1运用视觉效果感知建筑设计特征

视觉的表现在环境的感知中具有无可超越的作用,它是一种主要的感知形式。人们大多都喜欢高质量的视觉感应和刺激,因此,在复杂的环境中想要促进建筑与环境之间的主体关系,除了要从环境的本身出发,还要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视觉吸引力,找出并设置在建筑中对环境产生的感知方式,才能构成对建筑的形态具有影响作用的策略。在设计中,建筑师会尽量将沿滨景观设立成一个风景面,而河道的顺应方向布置则构成每一个筑的单体,其沿着河道建设逐渐拔高,这样后排的建筑都能够由于凸显作用的产生而有一种对水体环境在直线视觉上的感知效果。

3.2运用环境联想感知建筑设计特征

建筑在环境的感知表达中表现与环境各元素的组成产生的知觉,正如梅洛庞蒂提出的知觉现象学一样,建筑能够将人们的知觉引入运动、时间甚至光影等多种物质的流逝中。例如,环境的变化能够引起人们对声音的感知,而日光的照射作用则可以引发人们在视觉和触觉上的感知等,多种感知元素形成了建筑与环境的素材,从而出现了联想感知表现建筑的设计特征。对这些元素的综合考虑,使得建筑师要思考关于环境总体感知特征途径、元素影响人们知觉途径等多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对元素的选择和设计进行表达。总之,建筑对环境联想感知的表达,是一种能够丰富人们对环境感知和体验的策略之一。比如,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信息中心设计,就是考虑了对场地中水体多种感应效果的研究,要表达“水的容器”这一种概念。建筑师匠心独运,试图通过建筑对水体环境的依赖,从而表达环境要素对于形态与空间的关联,是一种联想性的设计表达。

3.3运用情感记忆感知建筑设计特征

霍尔曾经提出了一种建筑思维模式,他表示建筑的思维是在一种真实的现象中思考的活动,这是由某一个想法引起的,虽然来自环境,却受限于环境,同时还可以与某一个地域或是某些经历纠缠在一起。例如,芬兰的赫尔辛基当代艺术博物馆就位于当地的中心地段,它的建筑风格多为新古典主义,而且外形上呈箱形,在此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中,首先就继承了当地传统的建筑风格,然后考虑到周围环境和文化影响的因素,后又提出“交错搭接”的概念加以设计,于是成为了综合城市几何关系与周围景观、地理文化和感知等多种感知相交的著名建筑。而有一些建立在环境形态上的建筑主体通过了创作加工,其反映了一些情感和体验,被建筑师“想象与记忆”升华了建筑通过升华以后,其赋予的物象特征及内涵己经形成,在整个建筑的环境生成过程中,情感的形成发挥了主要的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对环境形态与感知特征的建筑设计进行探究很有必要,因为这正是现阶段我国建筑设计所欠缺的,虽然现代建筑设计水平逐渐的提高,但是正是这种高水平使得建筑设计逐渐脱离了环境形态,也难以感知其特征。建筑设计无论是形式,还是其他具体的因素实际上都离不开周围环境的影响,只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才能使建筑与环境达到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沈德泉.环境关联的建筑表达[J].重庆建筑,2011(05).

[2]高宏宇.社会学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