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工程就业方向及前景范文

金融工程就业方向及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工程就业方向及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融工程就业方向及前景

第1篇:金融工程就业方向及前景范文

经济管理学专业主要课程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管理、产业政策、投资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法、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财政与税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管理、产业政策、投资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法、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财政与税收、基层岗位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经济管理学专业就业前景

经济管理专业主要面向在职从业人员,培养能胜任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工作和企事业单位实际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入改革,加入WTO后与国际惯例接轨步伐的不断加快,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及组织所认识,企业决策者开始认识到运用经济管理知识来管理公司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损失。经济管理的人才无疑成为了许多企业追逐的对象。在今后20年中,中国所需要各类管理人才,而其中经济管理类人占到相当大的比例。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需要扎实专业知识,可以前往金融机构、各大企业、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等从事相关的职位,具备一定工作能力的话,相信也是可以在经济学领域发展的很不错的。毕业生们需要好好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才有可能觅得理想的工作。

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的工作岗位有:证券、基金、信托、银行、市场营销、经济预测和分析、对外贸易、管理类等等。毕业生也是比较适合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这是一个热门的专业,比较吃香。

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无论是本科毕业,还是硕士毕业,经济学专业类的应届生总体上的就业方向有经济分析预测、对外贸易、市场营销、管理等,如果能获得一些资格认证,就业面会更广,就业层次也更高端,待遇也更好,比如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特许财富管理师(CWM)、基金经理、精算师、证券经纪人、股票分析师等。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房地产;

2 互联网/电子商务;

3 金融/投资/证券;

4 新能源;

5 建筑/建材/工程;

6 其他行业;

7 计算机软件;

8 贸易/进出口。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网络推广专员、文案策划、财务总监等工作,大致如下:

1 网络推广专员;

2 文案策划;

3 财务总监;

4 财务经理;

5 销售经理;

6 会计;

7 出纳;

第2篇:金融工程就业方向及前景范文

扎堆热门隐患重重

目前吸引留学生的热门专业有护理、计算机、酒店管理、工程学等。以留学人数较多的澳大利亚为例,据 2006年官方统计来看,国际学生选择专业前十名依次为商业管理、计算机、酒店旅游管理、人文科学(设计、艺术类)、工程、经济、传媒、自然科学、健康科学、教育。其中由于就业现状的反馈,酒店旅游管理专业人数同比增长108.3%,而计算机专业却减少16.6%。由此可见所谓的热门并不是绝对化。

而有关专家则认为,目前选择读商科(包括金融、会计等)和电子工程、IT专业的人数占到了热门专业的70%以上,特别是商科专业,几乎占到一半以上。其他热门专业还有物流、传媒、教育等。

热门专业看上去很美,其实背后苦涩多多。那些曾经炙手可热的专业看上去繁花似锦,其实大势已去,就业前景堪忧。专家说:“很多地方的学生出国留学,开口不离两个专业:金融和工商管理。但这两个专业的就业形势很微妙。”

小张留学美国时,如愿以偿就读于某名牌大学金融专业,立志将来要在华尔街大干一番。可是工作后不久他就发现,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在洋人的公司里坐到财务的核心位置。“从事金融工作在国外就业往往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专家说,“打比方说,咱中国人自己开的公司,财务这一块你一般都是找和自己沾亲带故的亲戚,不会去找洋人吧。”如果对自身规划尚不清晰的学生,对金融专业可要慎选,至于MBA近年来在国内更是有些泛滥,看上去很美,但国内国外就业形势都不容乐观。

提醒:这种扎堆热门专业的现象导致两个问题:一是这类专业入学要求越来越高、学费也越来越贵;二是这类专业毕业后就业竞争比较激烈,人才市场已逐渐饱和,就业状况也不像前几年那样乐观,所以建议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慎重考虑,尽量不要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提早为自己以后的就业做好规划。

潜力专业前景广阔

对于有利于未来发展的潜力专业,这的确和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密不可分。

环保、能源专业:职业规划专家预测,一直被称作朝阳产业的环保行业,随着国家的日益重视,其黄金时期就会到来。行业发展了,各类环保检测、认证机构将越来越多。环保、能源等专业人才将有大好发展前景,特别是新型能源研发、产业化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将备受欢迎。在生态资源方面,农林水利人才更加吃香,有广阔的农村作为基础,其需求量非常之大。

小语种专业:2008年奥运会将有大批的外国游客来到北京,“小语种”热起来是借了奥运会的光。小语种翻译人员也将成为“抢手货”。西班牙语、阿拉伯语、韩国语、泰国语等小语种人才的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酒店管理和旅游管理专业:随着奥运会和世博会的召开,越来越多的大型国际活动将在中国频繁举行,我国的经济型酒店、分时度假酒店、商务酒店、主题酒店等多种形式酒店经营模式将得到快速发展,酒店的个性化服务要求更为突出,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也会更加迫切。据统计,国内酒店从业人员,以高薪阶层为多。酒店管理人员在中国十大百万年薪职业中排名第六。而国外很多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还能为在校学生提供带薪实习的机会,这对中国学生很具吸引力。

优势各异规划有道

大致来说,美国的商科、医科;英国的理工科,电子工程、通信控制、环境、化工、生物;加拿大的金融类专业、食品加工工艺、城市规划、视觉艺术、大众传媒与新闻、旅游资源管理、休闲娱乐管理等;新加坡的物流类专业、供应管理;日本的机械制造、汽车制造与研究开发技术;马来西亚的酒店管理;韩国的游戏专业;新西兰的园艺专业等都是值得关注与推荐的。不过归根结底,学生选择任何专业一定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这是学好一切知识的基础。

提醒:对于高中生来说,不仅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留学专业;其中,考虑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方向时还要考虑未来4-6年后市场上各行业的人才需求量,以保证自己在学成毕业后能够及时就业。而对于大学生或者在职人员来说,不光要根据自己的最高学历水平和语言成绩以及国内就读院校的所学专业、学术方向来考虑留学专业,也要争取了解到所要申请专业的具体课程设置。应尽量在一个专业领域学专学精,成为“专家型”人才,这也是目前我国人才市场上恰恰缺少的。

重规划才能找到理想工作

“选专业、挑学校,要做好就业前景市场调查。”专家说,“要尽可能联系到国外学校该专业负责人,了解往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只有根据“理想”选专业,不盲目跟风,对未来有大致规划,才能找到理想工作。

第3篇:金融工程就业方向及前景范文

关键词:3G网络 IP通信 IP存储

中图分类号:F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2-0191-01

1、通信技术和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3G网络在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2009年1月15日,TeliaSonera宣布华为和爱立信将承接全球首个4G网络。在企业网市场,随着网络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种业务开始广泛应用,“标准、融合、开放、增值”成为网络建设的主导思想,存储、安全、无线、多媒体应用等基于IP架构的产品大规模应用,将网络建设带入了全IP行用的新阶段。

2、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计划解读

按照国家的信息产业振兴计划,其中新一代移动通信(TD-SCDMA)产业完善、计算机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培育三项都需要大量的IP通信专业人才。下面我们从运营商和企业网两个市场方面分析一下。

2.1 运营商市场3G建设大规模上马

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1月22日称,2009年中国3G建设总投资为一千七百亿元,三年内投资将达到四千亿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称,中国电信正在对CDMA网进行网络升级和优化,2009年首期投资约三百亿元,计划三月底将在共100个大中城市提供3G服务。中国联通2009年首期投资三百亿元左右,计划今年上半年在56个省会城市及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提供3G试商用服务,年底将服务范围扩大到282个城市。中国移动准备2009年投资588亿元,新建TD-SCDMA基站约六万个,年底将在238个地级城市提供3G服务,占全国地级城市数量的70%以上,其中东部省(市)的地市将实现全覆盖。

根据三家企业3G网络建设规划,三年内3G建设投资预计约四千亿元,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大部分县城和发达乡镇,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3G用户计划发展目标均要达到五千万户左右。

2.2 企业网市场IP应用增长强劲

2.2.1 IP存储

市场研究机构IDC针对中国存储市场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的磁盘存储市场年增长率达到了24.2%,收入为11.418亿美元,收入年增长率达27.5%,磁盘容量达149.3PB。同时IDC预计,2011年中国存储市场总市场价值将达到112.4亿元,从2008年到2011年的市场价值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0%。

2.2.2 网络安全

尽管金融危机和经济增长放缓影响到中小企业的成长,但是这种影响对于政府和大型企业则小得多。尤其是政府和大型企业对于信息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加强信息安全建设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同时,为了拉动经济增长,尤其是出口市场放缓的影响,中国政府将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在信息行业,政府信息安全、研究机构信息安全、运营商、金融等机构安全都将成为网络安全建设投资的重点,从而拉动政府与大型企业的需求。

2.2.3 无线城市建设

在中国互联网协会蓝海沙龙第36期活动(主题:移动互联网业务已准备就绪)上,有关专家透露,我国大陆已经有十大城市明确了无线城市计划,正在建设当中。这十大城市是,北京、天津、青岛、武汉、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扬州,庄梓新称为“若干有代表性的无线城市”。实际我国还有更多城市都在实现无线覆盖。

2.2.4 IP多媒体应用

IP多媒体应用包括IP监控、IP视频、IP语音等方向,近年来增长迅速。以IP监控为例,据CCID数据统计,从2006年起中国监控市场的实现了整体快速增长,预计2012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491.6亿元,比2007年增长近1.76倍,其中IP网络视频市场的增长最为显著,将占据整个视频市场的66%。

3、移动通信技术专业IP通信方向学生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根据上面的市场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大规模的3G网络建设和企业网IP行用的持续高速增长,必然会需要大量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维护等专业技术人员。反观现在的高校课程设置,3G内容几乎没有涉及,网络专业仅仅局限于基础网络建设,无法满足未来市场对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增设的IP通信方向,致力于培养具备IT通信相关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高规格人才。

在3G网络建设方面,主要培养WCDMA、CDMA2000、TD-SCDMA网络的基站建设工程师、网规网优工程师等。

在企业网方面,主要培养存储、安全、无线、监控等具备数据网络基础的专项工程师。

下面我们对学生的就业前景做个简单分析

3.1 3G网络前景

我们打开互联网各大招聘网站,可以发现3G设备安装、调试、网规网优、建站等岗位大量出现。我们再搜索3G人才培训,可以发现所有的培训机构都集中在嵌入式软件开发方向,工程方面的培训几乎没有。从这两方面,不难看出,3G工程人员的就业前景是“钱途光明”。

3.2 企业网方向前景

我们以存储工程师为例:

目前国内网络存储市场发展蓬勃,应用、维护等存储岗位不断升温,人才紧缺。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统计结果显示,全球网络存储技术领域人才2007年的需求量为120万左右,中国市场今年需求大约为15-20万人。又据权威部门统计,国内现在能达到存储工程师资格的技术人员不到2,000人,人才缺口尤为突出,高薪聘人已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在51job、智联招聘等网站搜索企业系统管理员等职位,都明确提出熟悉存储系统的要求。而在智联招聘网站已“存储“为关键字搜索近期所有相关职位,职位数达2156,招聘职位有存储专业服务工程师、存储顾问工程师等。

参考文献

第4篇:金融工程就业方向及前景范文

1、软件工程。专业介绍:软件工程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强调软件开发的工程性,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从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突出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培养能够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是培养适应计算机应用学科的发展,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具备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用软件工程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来分析、设计和实现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能力,毕业后能在IT行业、科研机构、企事业中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研制的高级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办公自动化处理、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动态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与开发及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商品贸易等方面的有关工作。除考取国内外名牌大学研究生外,主要毕业去向是计算机软件专业公司﹑信息咨询公司﹑以及金融等其它独资、合资企业。

2、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方向:新一代通信网络、光纤宽带通信网、网络探测和网络管理、移动通信、宽带/高速无线通信、卫星通信、专用无线通信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电子商务、通信抗干扰系统、电子对抗系统、指挥自动化系统、卫星遥感系统、信息编码与信号传输、语音与图像处理及多媒体通信技术、通信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语音信号处理、图象处理等。培养目标:本专业研究生能从事通信、信息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与教学工作;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以便进行学术研讨;能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独立开展工作。专业特色:通信与信息系统是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下设的二级学科。该专业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支柱,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国家的神经系统和命脉。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正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培养要求:本专业根据地图学、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和相关的技术应用需求,设立了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地理空间与地理过程模拟、网络GIS及地图制图等研究方向,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学术活动、科学研究、系统开发及学位论文等。就业前景:随着国家近几年的扩招比例逐渐增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存在, GIS专业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就业压力也是不言而喻的。学生们应该认识到当前的大形势,然后正确定位。现在的各行业在未来都不能不应用GIS,科研地学研究,车船导航定位,军事指挥,救灾抢险,城市规划,旅游,只要是你能想到的没有不能和GIS扯上关系的!应用如此之广,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4、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电子通信工程英文名为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工程领域,利用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解决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控制、仪器仪表、计算机设计与制造及与电子和通信工程相关领域的技术问题,研究电子信息的检测、传输、交换、处理和显示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方向: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内容包括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信息处理、信号检测、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元器件、微波与天线、仪器仪表技术、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等。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通信企事业单位从事通信网络的设计和维护工作,并能从事通信系统的建设、监理及通信设备的生产、营销等方面工作。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金融工程就业方向及前景范文

[关键词]英语专业;社会认可度;大学生就业;复合型人才

本文系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英语专业学生社会认可度调查”的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31

一、前言

2012年高考结束之际,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北京,分析了中国2011届毕业生起薪、各专业就业率等现状。蓝皮书说,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被列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也就是所谓红牌专业。英语专业继动画、法学、生物工程之后,不幸成为了2012年国内本科九个被“红牌警告”的专业之一。这对高校英语专业招生造成了较大影响,以本校浙江工商大学为例,英语专业学生第一志愿率每年都较低,非第一志愿录取和因被调剂而进入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热情普遍较低,对未来就业形势不看好。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就业市场真的不再需要英语专业人才吗?社会各界又是如何看待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呢?作为英语专业学生我们又该如何应对?针对以上问题特展开此次调研。

二、高中生对英语专业的认知及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看法

在我们针对“高中生对英语专业的认知”做了的详细的问卷及口头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在读高中生并没有将英语作为自己今后专业发展的意向,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部分同学本身对英语没有兴趣,在高中里的英语成绩也并不理想,对英语产生了反感的情绪,于是不会选择英语专业继续学习。

第二:部分同学英语水平不错,对英语也比较喜欢,但是觉得英语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于是宁愿选择别的专业继续学习。

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英语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和英语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就业前景,我们也针对性的对英语专业学生工作道路上的强大对手——非英专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在非英专学生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看法中,有66%认为大多数英语专业毕业生英语知识面较为局限,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仍有待提高,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并不明显。有18%认为大多数英语专业毕业生能熟练运用英语知识,并善于口头表达,很有竞争力。而余下的16%则认为大学毕业生都有一定英语基础,英语专业毕业生没有竞争力。

三、企业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态度

面对英语专业就业难问题,我们最应该问问的应是各个企业,为了解企业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认可度,我们专门设计了有关企业对英专毕业生的认可度调查表,并在长三角各大中小企业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此次调查以图表方式清晰地展示了调查结果,其结果表明企业是需要英语人才的,而且随着“地球村”这个名词的不断普及,企业对英专人才的需求是绝对的。但为何英专毕业生仍频频面临就业难问题呢?从调查中可知,部分企业认为多数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并没有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无法胜任其在单位的职务。因此,我们必须从自身去反省,在接受大学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是否有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而非一味的埋头学业中;我们是否有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让自己成为现代化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又是否时刻关注社会企业动向,做好适应社会的准备。所以说,真正的外语人才是稀缺的。

2000年“复合型英语人才”这个概念以文件形式写入《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作出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我校在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方面做出多方努力,如实行“英语+其他专业”双专业培养项目。在调查过程中,企业也相应地提出了些建设性意见。多数企业管理者认为“英语+市场营销”“英语+国际商务”这两类双专业的英语复合型人才更能适应当前国际形势和社会需求。他们还认为,除了英语语言类课程以外,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最需要开设的课程是应用类课程(如国际商法,电子商务,交际礼仪,商务策划,商务谈判,外贸函电写作等)。

此外,根据问卷调查,我们还了解到,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企业管理者认为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商务英语类的英专毕业生。由此可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进行,对外贸易也随之不断扩张,市场对英专毕业生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我们还对有关企业对英专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企业最看重的素质是人际沟通能力和思想修养(比如认真负责的态度,诚实守信,谦虚好学等等),同时这些企业管理者还表示在招收英专毕业生时,会优先考虑具备上海中高级口译证书和英语专业四八级证书的毕业生。

以上问卷结果不仅为我们这些英专在读生指正了发展方向,给予了英专毕业生些许就业温馨小提示,也希望能为各高校在英语专业学生培养方向上给予意见和建议。

四、针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几点建议

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我们,在盲目责备英语专业空洞,学不到实际内容,英语专业就是没专业之前,我们或许应该更加客观地分析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如此困难。首先,从社会角度看,各高校大多都有开设英语专业,招生热使英语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加之,金融危机、次贷危机影响下,外贸市场低迷,增加了英语专业学生就业难度。从自身角度看,纯英语专业的学生缺乏专业的发展方向,从而导致专业竞争力不足。部分毕业生英语实际能力不高,无法达到企业需求标准,就业期望值又过高,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因而失去很多就业机会,造成英专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针对以上几点现象,我们的建议是:

1、认清方向,然后起航

第6篇:金融工程就业方向及前景范文

[关键词]就业 城市化 服务业 中小企业

一、当前的形势和我国的就业问题

金融危机和其带来的经济紧缩给中国的就业形势造成重大影响,大量企业倒闭或停产,工人大量失业,解决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首要难题。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7日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数据显示:至2006年末,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5.31亿人,其中外出从业劳动力1.3亿人。另据报道:2009年大学生毕业生610万人,加上往届未就业生200万人。又据商务部2009年6月18日预计:今年全国“待就业”人口将超过4000万人,其中约60%为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在未来几十年内,中国每年将新增劳动力700万人左右。同时,农村约有2亿剩余劳动力;按照农村人口城市化每年增长1%计算,农村劳动力每年向城市转移约1000万人;而在经济每年增长8%~9%的情况下,每年新增就业岗位800-900万人。因此,城镇每年约有1000万以上的劳动力得不到工作岗位,就业总量矛盾突出,中国将长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促就业是一个涉及政策、经济、体制、结构等多种综合因素的系统工程,解决起来绝非易事。就业需求归根结底是由社会投资、消费需求带动的,当前经济的典型特征是世界范围内的产能过剩。前者是属于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不协调的矛盾,后者属于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生产能力与相对落后的消费能力的矛盾,此矛盾的根源在于财富分配不公,极少数人掌握了过多财富,而社会消费主体没有消费能力,金融危机更加剧了这一矛盾。

世界已经进入消费需求决定经济前景的时代,需求不足使世界经济进入通货紧缩通道。为防止经济大萧条,各国政府竭尽全力推出刺激经济的应对措施,甚至不惜开动印钞机或放出流动性,以人为制造通货膨胀的极端手段来对抗通缩(这可能为未来的恶性通胀埋下祸根),中国的刺激经济措施同样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已有650种产品严重过剩,单纯扩大生产能力的举措(如扩大投资规模)都无法解决消费需求严重不足这个根本问题,且可能造成更严重的产能过剩。

在消费需求决定经济前景的情况下,核心问题是如何消化过剩产能,以消费需求来带动经济发展。相应的经济模式也应调整为消费主导型发展模式,当然要实现从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模式的转变,涉及到多方面的改革。例如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转型等。这些改革可以消除我国制约消费需求的根本障碍,也可为就业问题的解决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和今后中国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1、以加强服务业为容纳就业的战略方向

加速发展服务业,对于扩大就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服务业,尤其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及现代管理理念基础之上的现代服务业,其范畴包括如信息传递服务(电话、电信、网络、媒体);信息创造服务(科研、设计、创意、软件);商贸流通服务(EB、物流、会展、批发、零售);金融中介服务(证券、保险、投资、法律、会计);休闲服务(交通、旅游、文化、体育、娱乐)等。

新型服务业的经济需求潜力大、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并具有吸纳就业能力强等显著特点,属于高技术、高赢利、高效益的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占有优势地位,与其他产业相结合,能够提升其竞争力。因而是许多发达国支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产业,是获取竞争优势之根源,其产出通常都达到GDP的60%以上,美日更是超过80%。服务型经济符合两型社会的典型特征,是建设两型社会的最佳选择。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产业结构变动一般规律是农业在经济中所占份额持续下降,工业份额在工业化阶段迅速上升,服务业产出比重持续上升,最终稳定在较高水平,就业人口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不断转移,最终服务业会成为容纳就业人口最多产业。例如美日欧盟的服务业就业比重已超过总就业的80%。

目前,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仅为39.5%,劳动就业占全部就业比重仅为32.2%,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也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我们的服务贸易还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并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从总量看,规模还明显不足;从发展质量看,服务水平偏低,竞争力不强;从内部结构看,传统服务业较为发达,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明显落后;从区域布局看,农村服务业十分薄弱,东、中、西三大地区发展很不平衡。

发达国家经验告诉我们,服务业是就业容量最大的产业。中国在制造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可通过加速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途径,延伸其产业链,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产生更高的发展效益。加速服务业的发展,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中国解决就业问题的战略方向。

2、以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为解决就业的主要途径

从过去20年国企与民企吸收就业变化来看,尽管国企的固定资产投资是民企的约3.5倍,但国企的就业人数仍减少了0.4亿。而中小民企的就业人数增加了1.6亿。据估计,中小民企吸收的就业总数,已经达到中国总就业人数的近些年来的80%。因此,中小民企才是创造就业需求当之无愧的主力,而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则是解决就业的最有效途径。

金融危机的冲击造成的消费不足,是当前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搞活中小企业的根本途径是通过改革和经济模式转型,寻找能够产生强大可持续消费需求的战略方向。无论从投资规模还是市场风险来看,服务业的进入门槛都不高,是中小企业最容易进入、最容易发展的行业,也是就业容量最大的行业,而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因此,加速城市化进程就意味着加速扩大了服务业的需求空间,这又为中小企业加速发展提供了动力,而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则是解决就业难题的主要途径。

3、以城乡统筹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为创造就业的最大引擎

城市化进程是拉动需求最有效的战略方向。“我国经济过去一直延续的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的发展模式。从产出水平看,已经达到了可以满足人均收入3000美元国家的生产能力;但是从需求水平看,只有人均700美元的消费水平(按农村消费水平算)。因此,当前我国经济的重要矛盾是:城市化创造消费需求不足,工业化创造供给产能过剩,内需不足就是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协调的必然结果”(王建,2009)。

据世界银行统计,1995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0%,低收入国家为28%,而目前中国城

市化率约40%。城市化滞后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瓶颈”。研究表明:日本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农业人口65%转移到城市;美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农业人口转移了72%;而中国在1985-1995年间,从农业人口转移出去的人口,即使包括临时流动的人口在内,也不超过10%,这是限制中国经济总量扩张的重要原因。

2001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据专家估计:中国城市人口比重增加1个百分点,其直接效应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因此,城市化进程是中国长期拉动内需的主要方向,或新时期应对世界性危机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城市化进程通过创造投资需求、就业需求、服务性需求和生产性需求的方式,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最终将其转化为消费需求。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困扰中国的根本问题。农业现状是人多地少,增产几倍人均增收也不多。单靠种地,农民是永远富不起来的,关键是如何让大量过剩劳动力充分就业。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须走城乡统筹发展之路,通过城市化带动工业化进程让大量农民集中到城市务工,最终成为城市居民。这将极大改变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是优化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提高发展效益和居民收入水平是创造消费需求最有效的武器,也是推动经济模式转型创造强大持续性内需的根本途径。

加速城市化进程尽管也需要大量投资,然而这种投资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和相应的公共服务业建设,不会造成产能过剩,且其规模巨大,可延续数十年。它创造的巨大需求可以有效消化当前工业化超前造成的过剩产能;城市化进程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可解决大量农民工就业;若同时改革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不合理制度,并辅以完善社保机制来促进大量农民向城市群低成本转移(例如让农民用宅基地置换部分城市保障性住房,加点钱还可换商品房;其责任田作为可分红的股份转交给专业户集约耕种等)。农业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既有利于农业集约经营和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又可为城市服务业创造巨大需求。农民变市民和服务业的兴旺一方面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又将为中小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中小企业的兴旺发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为刺激经济中央投资大幅增长而民间投资急剧萎缩的困境。实际上,只有民间投资热情快速增涨及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才能真正有效解决中国的就业难题。民营企业兴旺、就业增加和收入水平提高又将为工业化注入更大动力,有利于进入城市化与工业化双轮驱动的良性循环,于是促就业、调结构、增效益、扩内需的问题迎刃而解。

第7篇:金融工程就业方向及前景范文

关键词: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分析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属于基础性专业。他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的,是计算机专业学习的基础和进一步上升的平台。正是由于它是基础性专业,所以很多人认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且压力大,但是就我们日常的生活与工作来说,此专业的应用还是非常的广泛的,例如:股票的涨落、路程的计算、天气的预报等都大量的数学语言去加以描述,并且在对大学生毕业的就业前景调查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是排在前十位的。并且此专业的考研机会也是很大的,从这些角度来分析,数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非常的乐观的。由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联系紧密,以它为依托的相近专业可供选择的比较多,因而报考该专业较之其他专业回旋余地大,重新择业改行也容易得多,有利于将来更好的就业。就我们的调查来说,可以将数学与应用数学的的就业发展方向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教育事业类;此类主要针对介绍关于数学师范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教师行业和做家教两种选择。一方面,由于学习数学在教师行业中是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的,现在受市场需求的影响以及教师待遇和地位的上升,选择考取教师资格证以及考相对应的招教特岗等有编制教师职位的学生也与日俱增。作为师范类专业的数学与应用数学在这个选择上是更加专业和具有优势的。由于四年的本科专业学习以及相应的校园和社会实践的历练,与非本科学生肯定存在区别的。以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从事教育系统工作还是有难度的,因为就用人单位来说,他们希望以最低的成本招聘到最适合的求职人员,可以更快的投入到新的工作中,避免出现较高的人力和财力投入,毕竟非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只是单纯有教师资格证而不精通真正的教育工作。况且随着我国教育政策的调整,可以看出我国中西部对师范类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这使得师范生的就业机会也日益增多。另一方面,现在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所以家教业也日益兴盛,这也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就业渠道。有调查数据显示:数学家教在整个家教的比例达到80%左右,并且在未来的五年中数学家教也会成为最受欢迎的一种职业。

第二类是选择就读研究生和考取公务员;一方面,由于现在师范类专业在教师行业中是占据着明显的优势,所以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毕业选择担任一名人民教师,但是由于目前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且国内研究生也不断扩招,很多学校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也都高于大学本科,所以要想从事教师行业,就必须选择继续攻读更高学位。由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生不仅掌握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系统的方法,而且受到科学的训练具备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选择继续攻读计算数学、计算力学、信息科学、金融等专业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来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另一方面,考取公务员也是一种选择,如今社会形成了考取公务员的热。公务员无疑是一份稳定并且工资丰厚的工作。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也有许多参加了公务员考试,进军公务员行列。大学生村官,是指筛选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工作者。

第三类是选择自主创业,由于社会竞争力日趋激烈,行业竞争力给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就业择业压力。为了应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很多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以自己的经历爱好和物质基础来选择自主创业的项目,并且也响应了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号召。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联系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信息、管理、经济、金融、社会和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桥梁。应用数学的研究范围是非常广阔的,它主要包括应用数学的基础理论、具有广泛应用可能的数学方法、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等。

参考文献:

[1] 蔡光兴,郑列.高等数学应用与提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第8篇:金融工程就业方向及前景范文

(商丘工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摘 要:文章简介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历史沿革、招生现状及就业前景,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形成背景、基本概念、技术基础、就业趋势等方面剖析了该专业的相关内容,提出了招生现状与就业需求之间的矛盾,并依据矛盾提出了解决方案,为该专业今后的发展奠基。

关键词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起源;招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3-0198-02

1 引言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对建筑的影响越发潜移默化,科技使建筑功能有了“质变”的飞跃。现代IT技术赋予建筑以“灵魂”是对建筑最为突出的特征赋予,使可持续性建筑(Sustainable Building)具有高产出、高效能和生态平衡能力的特征。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使得建筑能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逐步成为具有与人和社会和谐、与人和自然平衡共生的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智能化”建筑或“智慧型”建筑。

2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历史沿革

从1984年美国的一座38层高的旧金融大厦取名为City Place(都市大厦)开始,“智能建筑”一词便形成且得以广泛的应用。从第一座大厦诞生后,智能建筑便以蓬勃发展的势头在世界范围形成。

我国智能建筑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1990年建成的北京发展大厦是智能建筑的雏形。1993年建成的广东国际大厦为我国大陆首座智能化商务大厦。它具有较完善的“3A”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AS),通信网络系统(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CNS),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 System,OAS)】及高效的国际金融信息网络。政府也加强了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管理,先后出台了相关的规范和规定,2001年建筑部87号令《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设立了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目前,智能化建筑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具体表征。智能建筑可以利用楼宇自控系统作为快速数据处理的手段,预先计划并周期性地作出报告,且当今世界,国民经济对数字化城市、绿色与智能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就应运而生了。

3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的现状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教育部2006年新批准开设的本科专业,此专业的设立顺应了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的历史需求。截止2009年底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高等学校有近30所,设置相关专业方向的有近百所,申请该专业的学校越来越多。

3.1 基本概念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就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空间和环境的一门学科,它是介于土建和电气两大类学科之间的一门综合学科。

3.2 技术基础

(1)计算机控制技术基础

计算机控制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构成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形式一般可分为集中式系统、集散式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2)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是智能大厦的核心技术。涉及通信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延伸到大厦的各个楼层及角落。

(3)现代通信技术基础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是实现大厦内部、大厦与大厦、大厦与国内、国外信息交流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现代通信的内容涵盖了多媒体通信、计算机通信网络、个人通信、数字图像通信、移动卫星通信、程控交换、信息高速公路等。

(4)照明系统

当今建筑,灯光越来越重要,且照明系统的改善、节能和科学管理在现代建筑中也被更加重视,采用建筑电气的智能化系统,合理的选择光源、灯具、电线及性能优越的照明控制系统、提高照明质量及节能效果,改善现代建筑的环境。

(5)火灾报警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在现代建筑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使用也越来越普遍,根据不同工程的不同要求与各种灭火设施及通讯装置联动,形成中心控制系统。即由自动报警、自动启动灭火、安全疏散指令、系统过程显示及消防档案管理等组成一个完整的消防控制系统。

(6)BA系统的检测技术基础

在智能建筑中,应用大量检测设备(传感器)及执行机构设备,在智能楼宇内对各种物理量的检测与控制的执行和这些设备运行状态密切相关。

(7)楼宇智能化系统的集成技术基础

楼宇控制系统包括以下内容:冷冻站设备的控制和监视,空调机组的控制和监视,新风机组的监控和监视,给排水系统的控制和监视,供配电设备的监视和安防系统等。

4 就业趋势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主要是面向建筑行业工程单位,从事建筑电气的构图、设计、施工、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作为近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建筑电气智能化给人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大大的提高了效率及经济效益,是现代建筑行业中发展较为迅猛的领域,有着不可估量的前景,社会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将会越来越大,其就业前景相当广阔。

5 招生现状与就业需求之间的矛盾及解决方案

由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为新开专业,很多人对其并不了解且缺乏对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兴趣,所以目前招生现状并不乐观,这与日益增长的社会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形成矛盾,除此之外,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也不能满足社会的切实需求,所以,提出解决方案,学校应加大对该专业的宣传,让报考学生充分了解该专业的基本信息及就业前景,鼓励学生向社会最需要人才方面发展,更要使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一定要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供配电设计及管理,各种电气设备的安装、运行、调试与维修等知识技能。

2.能够从事信息科学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建筑智能化技术方面有关的工程设计、实验分析、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

3.能够从事自动控制工程及智能化领域的工作。

4.能够从事物业管理方面的技术管理工作。

5.能够从事建筑工程、房地产公司的现场施工管理或监理工作。

6.能够从事现代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管理、调配与维修工作。

6 结束语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是一个综合多种学科的新专业也是一种新事物,往往新产生的东西都会给人带来疑问,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的普及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质的改变,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发展奠基,缓解人才紧缺问题。

参考文献:

[1] 孙景芝,李志平.建筑智能化系统概论[M].2005.12.

[2] 杜明芳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内涵及发展定位探析[J](ICCCT2010).

[3] 杨绍胤.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入门[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

第9篇:金融工程就业方向及前景范文

关键词:立足行业 适应企业 产学合作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所属的唯一的高等职业院校,以打造学生两种素质(品格素质、专业素质)和两种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为核心,强化职业道德与企业文化教育,坚持立足邮政,加大邮政企业订单生培养工作力度,积极加强与电信行业及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拓展市场,建立机制,毕业生协议签约率稳步上升。

一、立足行业优势,明确培养目标,将面向邮政企业基层岗位作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学院作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所属的唯一的高等院校,立足行业优势,加强企业需求调研,针对邮政基层岗位人才短缺的现状,将着眼点放在了邮政基层一线岗位人员的培养上,大力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培养什么”,力争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适应邮政企业基层一线岗位要求的科班人才。我们确定了“面向企业、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并争取到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政策支持——在文件中明确提出各级邮政企业应优先遴选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邮政类科班人才到基层岗位就业,突破一些省市邮政企业不接收大专层次毕业生的政策瓶颈,保证了我院邮政类专业毕业生学有所用,对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2005至2009年,学院每年召开毕业生邮政企业双选会,会议规模逐年扩大,会议效果也逐年提升,全国31个省市区均派员参加了学院双选会。随之毕业生在邮政企业就业的主渠道作用也日益明显,毕业生协议就业率从2006届毕业生邮政企业协议就业率不足25%,而2009届就突破了50%,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高。

二、适应企业需求,加大订单培养工作力度,以订单促就业

学院于2004年开始的邮政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是为了适应邮政企业对基层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做”与基层一线岗位要求“零距离”的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一个突出的好处是对就业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招生即就业”。它不仅满足了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的需求,同时为优秀毕业生明确了就业方向和职业前景,使订单生全心学习,努力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订单生的素质只要毕业时达到企业要求,就能被用人单位录用,这就为学院毕业生就业提供了稳定的渠道。

在订单式人才培养逐渐落实推广的过程中,企业和学院积极加强合作,不断创新订单式招生和培养的新途径、新机制。学院以企业需求为核心,不断创新、完善订单培养机制,不但有效提高了订单人才质量,也保证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生命力和发展张力。2007年,北京、山东、西藏等省区实行了订单招生面试制度,在学生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前,面向社会广泛宣传邮政企业发展前景,详细介绍订单式培养的流程和途径,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北京计划招生30人,有200人参加面试;山东计划招生80人,有近800人参加了面试。这种新机制有效提升了校企社会声誉和生源质量。 同时,学院通过积极探索,创新了订单人才培养专业体系,制定了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在不同专业订单生中开设了《邮政营业员技能训练》、《邮政储汇业务员技能训练》课程,组织全体订单生进行了《邮政营业员》和《邮政储汇业务员》职业技能鉴定,邀请企业共同参与订单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质量控制等。在6年多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践中,我院依托各级邮政企业,力求专业建设符合企业发展需要,教学实践切合企业经营实际,品格教育激发学生忠诚邮政、奉献邮政的情感和精神。2010年订单招生省份已扩展到18个省(区、市)邮政公司和7个省(区、市)邮储分行,覆盖27个专业,累计招收订单生2571人,现订单式人才培养已经扩展到邮政企业与邮储银行。订单生品学合格,顺利毕业后,均被各省订单企业“照单全收”, 现已有855名订单生走上了地市局基层工作岗位。

三、注重产学合作,以建设校企一体化教学新机制促进就业市场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我院既是邮政企业基层人才的培养基地,同时又面向通信企业培养一线人才。作为华北地区知名的通信类高职院校,我们在就业工作中:一是认真分析、确定毕业生就业市场定位,明确毕业生推介范围和用人单位分布区域,建立就业工作开展框架。通过深入企业调研,我们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现代通信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熟悉现代通信技术,了解通信营销知识,接受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训练,善于沟通,诚实踏实,企业乐用、好用的高素质、高技能基层人才;把毕业生推介范围确定在通信建设监理公司、通信建设工程局、电信运营商等企业,随着三网融合概念的推广,推进在广电领域寻求新的就业机会;结合生源地分布情况,把用人单位分布区域确定为以省内城市为主,辐射至北京、天津、山西等周边省市,兼顾黑龙江、辽宁、广东等省通信企业。根据这个架构,近年来,在每年1000名电信类学生(河北生源占比80%)中,就业率连年达到了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