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理财的根本意义范文

金融理财的根本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理财的根本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融理财的根本意义

第1篇:金融理财的根本意义范文

当今,中国从工业时代转型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当代金融业的潮流和宠儿。中国的金融对内和对外改革仍在继续,随着人民币加入SDR 完成了对外改革这一里程碑的事件后,对内金融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十三五期间政府金融改革的核心就是普惠金融。2005 年联合国第一次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后被世界银行积极推出。我国自小额信贷提出后,就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政府第一次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目前,发展普惠金融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创新三农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也是其根本所在。因为普惠金融实质上一个扶持弱势群体的金融体系,公平、正义的普及到一切需要金融服务的群体和地区。农村是普惠金融的重点所在,农业应作为其服务的主要产业,农民应成为其服务的主要群体,农村应成为普惠金融的根本。

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意义

发展普惠金融,尤其是农村普惠金融,对我国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业发展需要普惠金融的支持

我国一直是农业大国, 农业人口占我国人口的大部分,只有农村真正富裕了,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普惠金融的理念是建立在传统金融反思的基础上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的缺陷,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实现更为公平合理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实现了公平正义

普惠金融的本意是为了让每一个人能享受到低成本高质量的金融产品,实现了经济上的人人平等。因此,推进农村普惠金融主要是针对那些难以享受到传统金融服务的个人或组织。在我国,农村相比城市弱势,农业相比工业弱势,农民相比城镇居民弱势。通过普惠金融,可以进一步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改善了贫困人口的教育,生活和医疗条件,提升妇女儿童的权益。

三、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薄弱

农村普惠金融的对象主要为农村居民, 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性和自然环境的制约, 以及政府政策扶持的局限性和风险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很多金融机构踌躇不前,不敢踏入这片土地,进入这块市场。截止2014 年底,我国仍有1500 多个乡镇未有金融机构出现。即便有,仍是以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等少数金融机构为主力军。而这些少数金融组织受到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 自身能力的制约以及数量上和规模上的限制, 无法为数亿的农村居民提供高效满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导致农村居民融资模式单一,理财模式单一,降低了农户信贷的可获得性和投资渠道的多元化, 金融的便利性不足使得农户的金融需求难以满足,制约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

(二)农村居民金融意识不足,信用环境差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导致农村居民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经济意识缺乏,金融基础知识知之甚少或者根本不了解,导致农户在接受金融知识普及, 操作金融工具方面的难度加大,不利于普惠金融的推行。同时,政府和乡镇部门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对居民的信用意识引导,农村契约意识不足,信用环境较差,居民缺少风险防范意识。近几年,不少居民将自己辛苦得来的血汗钱投入到了无保障的民间借贷中,最终血本无归。

(三)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状况不对称是造成信贷供给不足和金融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分散的,封闭的小农经济和居住环境在农村地区仍十分普遍。由于缺乏制度制约和畅通的信息来源,使得金融机构无法走进千家万户,无法掌握农村金融的需求状况,资产负债状况和信用状况。同时,信息不对称也容易导致成本的增加, 一方面金融机构不得不提高借贷的成本和监督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导致金融机构的谨慎性提高, 使得农村居民无法享受到同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违背了普惠金融的本意,阻碍了农村普惠金融的推进。

(四)农村金融市场服务落后,覆盖率低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服务落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服务方式落后。广大农村地区仍是以传统的金融服务方式为主,即以营业网点为主,缺少互联网和POSE 机等现代科技手段和机器设备;二是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落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仍以办理存贷款和支付结算为主,其他产品和服务如理财、基金、保险等产品仍存在一定的空白。此外,农民选择的金融产品也大多与农业生产相关,而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相对较少。

四、互联网金融时代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优势分析

(一)实现了农村金融产品的多样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升级,很多的金融新产品被互联网金融企业推出,而在城市金融产品已经饱和的情况下,农村金融市场还是一片函带开垦的处女地,很多产品和服务还不完善,因此农村市场成了他们渴望进军的新市场,他们可以为农民和农业提供量身定制的各类新型的产品和服务,惠及到每一位普惠金融的参与者。

(二)改善了农村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金融机构与金融需求者之间的最根本的矛盾就是金融信息不对称。农村客户相关数据信息的分散性和收集的有限性使得传统的金融机构不仅无法对金融参与者的信息进行收集、监控和评估,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交易的成本。而通过互联网金融的数据平台,可以将分散的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管理,不仅提高了数据的使用效率,实现数据的标准化,结构化,将不对称的信息扁平化,并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为评判客户信用状况,有效地规避违约和道德风险的发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互联网金融还可以为农村地区的居民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渠道和交易平台,方便了他们的投资理财的需求,鼓励和增加了农民的投资行为,使其脱贫致富,享受到了普惠金融带来的好处。

(三)有效地降低了农村金融的成本,提高了收益

互联网金融以大数据为基础开展业务,具有成本低,覆盖广,效率高等特点,而这与普惠金融强调的包容性和广覆盖是高度一致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对象是三农,即低收入的农民群体,农村企业以及小微企业等。他们希望得到公平合理的低成本服务,而这与传统金融企业的三大经营原则之一的盈利性原则是相互矛盾的。互联网金融主要依赖的是客户群的整体规模,即客户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单个的客户边际成本则非常低廉,这一客户群体中的每一位都能享受到低价格的产品和服务,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随着参与者人数的增多,收益不减反增。传统的金融机构在农村的业务办理渠道主要为广设营业网点,随着网点的增加,消耗了大量的成本,导致收益与成本不相符。

(四)促进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并未真正的为三农提供有效的金融产品,只是一味地强调农村金融的高风险,不断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投资。这种方法并不能促进农村金融的持续发展,互联网金融所提供的产品,比如P2P,众筹等,是一种全新的金融产品,可以满足农村和农民的各种需要,同时能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提高了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从根本上促进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五、互联网金融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的策略

(一)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的信息化,推广互联网金融知识

随着我国城市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深化, 农村的互联网金融进程依旧缓慢。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较低,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 年6 月的数据统计,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只有30.1%,而我国城镇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64.2%,远远超过了农村地区。二是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和信息渠道来源的狭窄, 我国广大农民对金融知识了解较少,对新型的金融模式更是闻所未闻,因此加快农村地区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推广普及互联网金融知识迫在眉睫,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只有提高农户对金融产品的了解和使用, 改变农民的金融意识和金融行为,使互联网金融融入到千家万户,才能真正实现普惠金融。

(二)进一步创新互联网金融技术,环境普惠金融的矛盾

通过互联网金融, 利用云平台和大数据可以降低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供需矛盾,缓解普惠金融的信息不对称,从客户对资金需求的各个方面入手,降低信贷门槛,让有需求的客户能够进的容易,贷的安心。同时,推荐互联网金融,也缓解了农村信贷市场的高成本难题。通过推荐农村移动金融服务,试点建立直销银行,鼓励农民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可以快速地实现农村金融的低成本和高效率。

第2篇:金融理财的根本意义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P2P 阿里金融 银行

互联网金融是不存在金融中介的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幅减少交易成本。从目前市场上所出现的各种打着互联网金融旗号的产品来看,符合这个带点乌托邦性质定义的金融产品或者模式应该并不存在,所以,单纯从概念提出的角度而言中国并不存在现实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撇开定义,就现象来看目前最普遍定义为互联网金融的有五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拍拍贷为代表的线上P2P模式,第二种模式是以阿里为代表的电商介入金融领域,第三种模式是以支付宝、理财通为代表的吞噬传统银行支付结算体系的第三方支付,第四种则是以东方财富网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介入金融服务领域的模式,这些互联网企业只是提供了金融产品交易的网站,第五种模式就是眼下最火暴的,那就是以Q币、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对实体货币的替代。目前市场上最热门、讨论最多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是P2P模式和阿里模式。本文也主要以这2种模式展开讨论。

一、P2P模式

(一)P2P的分化和实质

P2P业务始于2007年,2009年之后发展非常迅速,引起的关注也越来越多。由于进入门槛低、业务模式简单、监管法规空白,这个模式从诞生开始就充分竞争,总体而言,P2P业务已经远离了其金融脱媒的初衷,转而变成不需要准入牌照、没有监管法规的金融机构。

目前P2P在国内主要是三个模式:

第一个是拍拍贷模式,即平台模式。P2P公司提供一个交易场所,帮助资金提供方和资金需求方进行信息互通和需求匹配,P2P公司本身并不参与交易。这种模式其本质就是直接融资,资金不再通过银行等中介先汇集再流向资金需求方。大量的P2P公司选择了担保的模式,使拍拍贷这种坚持做平台模式的P2P生存难度日益加大。

第二个是担保的P2P模式,这是目前P2P的主流模式,本金担保和不担保,交易性质截然不同。本金担保的P2P模式实质已经是间接融资的概念了,P2P公司不再只是提供信息的平台,而成为了一个担保机构,本来应该由投资人基于自身资金状况和借款人信息来判断、定价的借款行为,就成为了依赖P2P机构信用的借款行为。而P2P公司成为了交易中介,资金、信息、风险汇聚一身,从这个层面上说P2P公司已经具有了典型金融机构所具有的一切特征,只不过吸收资金从银行柜台变为互联网,这种线上吸存线下放贷的本质跟传统的金融机构本质是一样的,不能被界定为互联网金融。

第三个模式是陆金所等类P2P模式,这种模式是将金融机构或者准金融机构的存量或者新增信贷资产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化整为零,以极低的准入门槛对外销售。这种模式下,资金来源更加分散,资金期限更加灵活。这类P2P本质上是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平安担保公司通过对平安旗下各类金融资产的担保、打包、现金流再造的过程,这类P2P公司规模的大小其实取决于担保公司的担保规模和担保能力,而坏账率则直接取决于基础资产的质地。陆金所与其说是平安在互联网金融的尝试,不如说是在银行理财监管日益严格、资本金对业务发展掣肘日益明显的当下,突破瓶颈的一种手段。

(二)P2P的兴起的背后

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均有准入制度,牌照就是敲门砖;分业监管和利率管制就是监管拦路虎;GDP高速发展与金融业落后的落差必然导致金融畸形业态。民间借贷、信托、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等通道机构都是典型的“边缘金融”,他们围绕在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大佬的周围,通过监管缝隙源源不断地从核心金融机构手中接过他们的残羹冷炙,再通过自己的特殊业务进行翻新,再递回给核心圈中的大佬们。大佬们解决了自我发展诉求与监管、资本之间的矛盾,边缘金融也用“创新”赚取了可观的收益。如此这般看来,边缘金融的存在有其必要性,P2P只是其中的一种。

从本质而言,P2P在我国的异化,很大程度上是对我国扭曲的金融体制的一种市场化诉求,但是这种诉求在大的制度性体系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虽然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实质性的意义还是相对有限。

放任担保模式的P2P野蛮式增长,一方面遏制了真正的金融创新,另一方面也因为坏账率、担保比率等数据的不公开加大了坏账风险。对P2P发展而言,无论是从金融市场创新角度考虑,还是从现实风险角度考虑,监管介入已经是迫在眉睫的要求。

(三)P2P的监管

现在的担保类P2P公司很多已经大而不能倒,纯粹的一刀切可能会引发社会问题;而且在金融市场不发生重大变革的前提下,消灭这种模式很快会引发别的替代品。单纯的取缔打压意义不大,进行整体性的金融体制改革才是问题的关键,当前对P2P的监管也只能采取过渡性的权宜之计。(1)参照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办法进行监管和实施,对P2P所能操作业务规模跟核心资本进行挂钩;(2)对P2P债权的分拆标准进行设定,避免债权过于分散;(3)限制债权的转让次数,避免借新债还旧债;(4)严格监控虚假债权,避免P2P资金池业务。

而对于平台模式的P2P公司,在确保资金和平台隔离以及无相互关联债权的存在的情况下,不但应当松绑监管,还要进行政策扶持,支持和鼓励创新。

二、阿里金融模式

(一)阿里金融的实质

阿里金融基本上涵盖了互联网金融四大类型的除P2P模式外的三块业务,一块是以放贷和担保为特征的风险业务,一块是以支付宝为核心的第三方支付业务,还有一块是基于淘宝和支付宝基础上的基金销售业务和数据分享业务。阿里自建金融机构且承担实质性的风险,由于目标客户群的不同,目前来看与传统金融机构的正面竞争不多;但是随着银行不断调低目标客户群的门槛,也随着阿里金融的不断成长,双方会形成直接的对抗,对抗结果取决于阿里金融的野心、传统金融机构的效率以及监管的态度。

当阿里成为了一家银行,可以预见到的是阿里可能更多会成为一家专营银行,切入的是以淘宝为基础的电商市场,阿里银行的规模大小取决于电商规模的大小,毕竟金融作为借贷交易的核心是其背后的信用风险控制能力。阿里金融的核心风控来自于淘宝和天猫对体系内的控制力和建立在交易数据下的风控模型。阿里金融虽然名为金融,但是他的内核还是带有明显的互联网特征,并且其基于互联网的数据分析优势形成了其在金融领域独特的信贷交易风控模式,这种优势在体系内可批量复制并且遵循边际成本递减规则,随着淘宝天猫不断的扩大规模,阿里金融的成本不断降低,还账率始终可控。总而言之,阿里金融虽然批了金融的外衣,但是他的实质是互联网金融。

(二)阿里金融的优势与劣势

阿里金融是构建在互联网体系基础上的金融衍生,维护成本低且风险可控。但是这种模式本身是不具备可复制性的,事实上淘宝天猫只能自己越来越强变成寡头而不能产生新的竞争者。但是这就违背了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其次,淘宝和天猫的边际扩张也是需要不断的投入和维护的,目前淘宝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复杂,建立在一个亏损面超过80%的商户基础上的淘宝体系,也面临着扩张衰竭的趋势,使得在此基础上衍生金融的可能性在降低,同时,五六年的阿里金融实践之后的阿里小贷、担保的整体规模和坏账率都与设想中的规模差距甚大,阿里小贷的规模大概不会超过三十个亿的规模,这个显然跟他号称一万亿销售额的数字是不匹配的,阿里小贷面临着双重逻辑困境。体系内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不能快速上规模,或者是虽然存在有效需求但是满足其量化放贷模型的客户太少。这是一个死循环,一旦阿里上规模,其坏账率还会攀升。

阿里小贷和阿里担保的核心还是风险控制能力,但是由于这两个金融拍照在所有的金融业态中属于边缘化业务品种,阿里很难依靠这2种市场夕阳产品维持庞大的互联网金融需求。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阿里申请银行是必然的趋势。只有申请牌照,阿里才有机会跟传统金融机构在竞争的同一平台,否则即使握有淘宝和天猫,也很难对抗银行的带有制度性保护的流动性优势。转型银行的阿里金融所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是确立体系内的排他性优势,另外一方面在保卫固有田地的基础上要走出来,跟传统金融机构的进行正面对抗,毕竟光淘宝和天猫是很难满足一家银行的生存需求的。

(三)阿里金融的风控体系

淘宝和天猫拥有别人不可企及的数据优势,阿里通过体系内庞大的数据基础进行大数据的应用,辨识客户、量度风险,区分体系内的客户类别,差异化服务。但是大数据的运用在信用风险控制层面,其实难度相对较大,大数据其实是概率论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对各种维度的数据集中处理来统一计算可能潜在的违约概率,只要让违约概率低于收益率,模型就是成功。这种以概率论为基础的信用风险识别体系,有其自身的先天缺陷:首先,概率要求数据基础是有规律的随机事件,在大量重复出现的条件下,呈现必然的统计特征,所以样本的选择必然是那些有规律的随机事件,这种随机事件要求是事件发生是相互独立事件的,就是A发生违约跟B发生违约没必然的联系,但是小微企业必然是不符合这样的特征的,他的违约既无规律,也不随机,样本筛选困难成为必然。其次,阿里金融数据的有效性不足。大数据维度要全数量要多,而目前阿里能依赖的排他性数据只有淘宝天猫这个平台的交易数据,这是一个单一维度。依靠这个单一维度上统计出来的数据,构建信贷风险控制模型,真实性以及逻辑性都不足。第三,目前淘宝数据的失真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几乎所有的淘宝卖家都不同程度的有买卖信用记录的行为,严重的损害了正常的交易型数据的真实性,基于这种行为上所形成的数据分析是没有意义的。第四,量化模型里忽略的黑天鹅事件、模型本身的漏洞、系统的BUG,这些都会让模型出现非常庞大的系统性风险,带来致命的风险性事件。

三、互联网金融的现实

我国的金融体系其实长期是在相对封闭的体系里完成的,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增长和竞争性保护壁垒,使银行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个发展是垄断的产物。未来的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打破垄断,从这个角度来看,银行业面临各种冲击是必然的,互联网金融只是大量的竞争者中的一员。

互联网的优势主要是体现在对大量小额的分散的人工辨别成本极高的领域具备降低成本的优势。简单的例子:一百笔五十万的信贷业务如果采取人工逐笔审核的难度是远高于审核一笔五千万的信贷业务的,前者适合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共性化的审核标准,而后者则适合采取人工审核,因为收益远高于成本,没必要用互联网来解决,整体意义不大。所以,互联网金融更适合在中小企业层面发挥既定的优势。也正因为如此,互联网金融不可能改变金融竞争的格局。

目前互联网金融还是资金入口的概念,只有观念上的冲击没有实质业务上的冲击。颠覆银行业必然是来自于一些基础性的金融制度和框架,破除这些制度框架之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才会真正出现,互联网金融才真正具有正面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平,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金融研究,2012(12).

[2]田溯宁,云计算带来大变化,新金融评论,2012(1).

[3]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南方金融,2013(5).

[4]万建华,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与未来金融业变局,新金融评论,2012(1).

第3篇:金融理财的根本意义范文

12月10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45万亿元。这意味着,今年初既定的7.5万亿元新增贷款规模失守,基本无悬念。

受此影响,银行再次遭遇季节性“魔咒”,控制贷款规模尽量不“破线”的战争火热上演。

腾挪信贷,故技重操。在依靠信托将信贷资产从表内转至表外这道门被收紧后,银行间信贷资产转让成为银行腾挪信贷的重要渠道。

为此,12月初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与以往不同的要求在于,本次着重强调整体性原则,即转让的信贷资产应当包括全部未偿还本金及应收利息,转让的信贷资产应该实现资产的真实、完全转让,风险的真实、完全转移。以此,防止银行对表内信贷的“腾笼换鸟术”。

但不少商业银行人士评说,如此换来的7.5万亿新增贷款数据,已经意义不大,以时间点为考量的信贷控制模式应予变革。

腾龙换鸟术

为了抵制通胀,收紧流动性,监管层在2010年最后两个月紧急收紧了信贷闸门。这使得多家银行出现有需求却不能放贷款的情况,从而无奈“转嫁”贷资产转让交易。

某股份制银行深圳分行一位人士指出,其实银行是不会轻易转让信贷资产的,因为这样会降低自己的贷款投放量。然而2010年年底的信贷额度控制得异常严格,无法满足一些老客户的需求,才使得年底的信贷资产转让比以往多。

据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目前该交易平台上信贷资产交易项目共有34个,涉及到的贷款本金总额达67.75亿元。

尽管北京和上海两地没有披露具体信息,但记者粗略统计,两地的信贷资产交易总额在百亿元以上。

据天金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交易平台上的挂牌项目为实时更新项目,目前转让的信贷资产多为近期挂牌项目。而天金所9月初首批转让的信贷资产仅为2.5亿元,近期增量可见一斑。

银行人士分析说,银行在信贷额度紧张的时候,一般会将一些旧的、收益不高的贷款转让出去,腾挪出空间为一些必须的客户投放贷款。

而对于信贷资产的转出方,一般都是有利可图的。目前信贷转让平台上一年期的信贷资产转让利率多在5%以下,基本上都属于基准利率下浮的贷款项目。

银行将上述基准利率下浮的贷款项目转让出去,腾出新的信贷额度来发放一些中小企业贷款,由于银行议价能力提升,这一类贷款的利率要在基准利率之上上浮20%~30%。这样一来,不仅通过信贷资产转让满足了需要维持关系客户的需求,也换取了一些收益率更高的信贷投放。

另据银行人士介绍,一般银行转让出去的信贷资产还会扣留部分利差。比如,一项投放给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利率为5%,转让利率可能会为4.8%。这样的转让也更有动力。

目前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启动尚待时日,商业银行希望通过信贷资产转让分散风险、调整信贷结构的意愿非常强烈。

某股份制银行公司业务部负责人称,目前转让的信贷资产期限都较短,少则6、7个月,多则1~2年,一般不会超过3年。

从贷款投放分布的行业来看,多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有色金属、钢铁、电力、制造业等领域,以流动资金贷款为主。

而在国务院相关部委淘汰落后产能的名单上,有色、电力、煤炭、钢铁等行业都榜上有名,这也是银监会要求银行进行信贷结构调整的重点目标。

存贷压力

信贷资产转让的活跃仅为表象,绕不开的“负累”是目前银行存贷比压力过大,信贷额度控制严格。

继9、10月份之后,11月信贷新增再超预期,高达5640亿元。按照全年7.5万亿元既定贷款规模计算,12月只剩360亿元的放贷空间,因此年末的监管压力尤其大。

“存贷比压力是贯穿银行全年的一个主要问题。尽管近两个月信贷增量较高,所产生的派生存款也不少,以及热钱的流入也舒缓了银行的部分压力,但是年底这个关键时点上,股份制银行的存贷比压力仍然很大。”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指出。

来自银行的声音也证实,在年底的关键时刻,控制贷款规模和突击存款增量这两方面工作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正常的贷款仍然在往外放,但是额度一直在缩减。”某上市城商行总行公司业务经理表示,由于受额度限制,一些高耗能的产业及固定资产类贷款管理最严格,基本不发放贷款了。而一些风险比较大的领域也在逐渐递减贷款的投放量。

某股份制银行郑州分行的一位银行人士指出,目前贷款投放对地方融资平台控制比较严格,将剩余不多的贷款额度大部分发放给了二手房贷款。

甚至有一些银行已经停止发放公司贷款,仅给部分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将一些项目储备到明年再操作。

“放贷压力没那么大了,存款压力又上来了。”一位银行工作人员抱怨道。

近期,有关银行高息揽储的新闻屡见不鲜,年底最后一天“千分之三”的存款返利更是极具诱惑。尽管银监会已经严打一批违规揽储行为,但是这背后银行存款压力过大却是不争的事实。

据上述城商行的银行人士介绍,目前存款压力较大是因为年关将至,指标考核的最后期限已时日不多。每个人的任务量考核目标不尽相同,但是一般业务人员的考核标准差不多一年每人需要吸储规模达到2000万到5000万。

更为糟糕的是,央行数据显示,10月份居民储蓄存款减少7003亿元,存款搬家现象严重。“各个银行对这块都抓得比较紧。12月31日,存、贷款余额都要落实在报表里,这对已经上市的银行来讲压力尤其大。”上述银行人士指出。

“明年的信贷额度还没确定,总体规模缩减是肯定的了,不过也不会缩减得太厉害,所以明年存款压力依然很大。”上述银行人士分析。

纠偏与改良

在又一个宏观调控转向的关键时点,信贷资产转让的活跃或许仅是“昙花一现”,而控制信贷规模也更像是一场“猫鼠游戏”。12月初,银监会发文规范信贷资产转让,本意即在对此“纠偏”。

以往,信贷资产转让存在将信贷资产按时间期限或者风险程度不同进行分拆转让的情况,其中部分产品虽然收益较高,但是风险也偏高。

金麟认为,银监会可能觉得这个会超出银行的风险容忍度,所以进行禁止。在新规的影响下,银行信贷结构化产品的设计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对规模不会影响太大。

另外,《通知》还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严格遵守信贷资产转让和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各项规定,不得使用理财资金(即银行销售理财产品汇集的资金)直接购买信贷资产。

“年初的时候,我们做信贷资产转让都是跟信托公司合作。信托公司接手信贷资产,然后腾出额度来发放贷款,但是现在受到国家调控影响,这块业务越来越难做了,所以基本停止了,除了与个别公司和银行进行少量的交易。”某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公司业务处相关人员指出。

并且从整体来看,年底的短暂活跃并不能代表银行信贷资产转让市场已经规模化,由于牵涉到异地处理、不同银行的授信管理和信用额度等问题,实现完全的流通仍有难度。

对此,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办公室主任刘斌指出,目前与天金所接洽的银行很多,其中包括四大行在内,挂单资产也非常活跃。银监会通过政策手段来规范信贷资产转让与当初建立一个公开公正的交易平台的目的是一致的,不仅解决了合规性问题,而且有意控制信贷资产转让过程中产生的风险。

第4篇:金融理财的根本意义范文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已不再是传统的记帐与算帐,而更多的是通过财务报表指示的数据来指导企业未来发展方面,这便为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挑战,本文将从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如何提升财务管理的综合能力进行探讨,解析提升财务管理综合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 财务管理 经营管理 企业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企业发展日益成熟,组织架构的完善,规模的不断扩张,必然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日益完备。作为企业的经济命脉,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中心地位,及时提升财务系统管理的综合能力,使其与企业发展相适应显得尤为重要。

一、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当中的中心地位

企业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发展的规律,自主生产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劳动效率,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组织。它以营利为目的,是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依靠财务管理的有效保障,力求收大于支,以收抵支和到期偿还的能力,减少企业破产风险,才能够长期稳定地生存,并创造效益。而以上所述,都离不开财务管理来统筹资金的运转,以各种有效的资金链流动,求得企业最大化收益。

财务管理是企业实现总目标的中心环节。传统企业财务管理多指向资金的收入与支出,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向多元化迈进,财务管理已不单单扮演着出纳的角色,开始向市场靠近,向融资、筹资等金融活动靠拢。众所周知,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不是产值的增加,而是资产的不断上涨,财务管理贯穿着整个资金运转的所有环节,在此期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这也是企业越来越重视财务管理的原因之一。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综合性的作用。财务管理需制定财务收益分析,通过对资本的有效监控,引导企业的经营方向与思路。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由于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通过财务关系来处理与反映,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围绕财务指标的表达。因此,财务管理成为企业内部各种管理关系的枢纽。

由于以上财务管理在企业内部中的重要地位,因此,确立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经营中的中心地位,赋予财务部门相应的职权,发挥财务人员的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参与企业发展与管理当中,才会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财务管理提升途径浅析

以下我们便从加强财务观念、成本观念、人才观念、信息观念等几大途径,浅析如何在企业内部加强财务系统的管理。

(一)现代化财务管理观念的改变

诚然,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还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当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随着企业改制必须打破原有的记账、算账的守财型财务管理模式。

更新财务管理观念,首先就是要树立理财的观念。所谓理财的观念指的就是要求财务人员变被动为主动。被动理财是指企业财务部门过多地依赖于企业高层管理部门发出指令,被动地日复一日地接收到账、入账、算账工作,工作的主动性不强,无法在工作中提出创新性意见。因此树立理财意识,就是要确认主动理财的观念,要求财务人员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及企业的发展方向,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的用资、筹资及投资等活动当中,真正做到财务管理由被动变为主动,为企业经营提出指导性意见与建议。

其次,要求财务人员树立效益意识。任何企业行为都是以效益作为根本着眼点,也是财务工作的基本着眼点。它要求财务人员的工作一切以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提升企业效益来提出财务建议。

三是树立风险意识。市场风潮波涛汹涌,企业将面监各种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会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差,有可能出现经济损失。在此因素下,财务工作者必须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主要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信用风险,加强风险管控能力。通过风险的回避和转嫁等因素,使企业可能要承受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四是强化效率,缩减资金流转时间。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经济范畴,也是财务管理中必然出现的因素。在财务管理中强化资金的时间价值,其实就是使财务工作者认识到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益,时间就是机会。具体说来,就是加速企业资金的周转,缩短资金周转的周期,节约投资支出,提高投资回报,要求缩短资产变现的时间和负债偿还的时间,保证到期债务的顺利偿还以及生产经营对资金的正常需求,使生产经营等各环节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企业成本观念,融入审计工作

如果说,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那么财务管理的核心就是成本管理。企业的生产成本,是企业各项运行的关键,成本的高与低,决定了企业效益的高与低。实现企业成本管理,首先要树立成本意识,要对市场信息进行准确把握。通过有效的信息反馈,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动态,从而有效地指导生产,落实各项工作计划,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其次,成本管理要与财务管理有效挂钩,以达到大幅度降低成本。最后,着眼于成本的关键还要与质量挂钩,利用目标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观念,按现行质量标准要求员工行为,使成本最低化,质量最优化。同时融合其他各项基础工作,为财务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

在紧抓企业成本管理的同时,融入审计工作。审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监督官”。作为一项监督与评价机制,审计工作通过对企业运行的跟踪,有效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管理中形成权利制衡机制,同时促使企业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将审计的工作重心由单纯的财务监督管理中脱离出来,而转向对财务管理的整个运行环节的监督与把握,建立适合本单位的内部监控机制,以增加企业利润为中心,提出建设性意见与建议,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给企业提供各种帮助。审计工作在整个财务管理环节中不仅起到警察的作用,更促进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指导性作用。

(三)遵循市场变化,加强财务人员的主动参与意识

作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财务管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财务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则直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现阶段大多数企业并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而使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仍停留在传统的算账、记账工作当中,并未起到指导企业发展的作用。

一要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首先要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分配形式,选拔优秀的人才到领导岗位上来。引入优秀人才,势必引入竞争机制,有竞争才有发展,优胜劣汰已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打破传统的用人机制,以任人唯贤的方式,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去,选拔有学历、有水平、有作为、懂管理的年轻专业人才引入到财务管理岗位,为财务管理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二要加强财务人员的梯队式建设。与外来的优秀人才相比,企业内部选拔的人才具有忠诚度与可靠度等各项优势。加强内部人才的培养,实行财务人员轮岗制也不失是一个好方法。在新形势下,通过轮岗制,为年轻的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在企业内部建立一支高素质年轻的财务管理人员,也为企业管理注入新鲜血液,有利于企业人才的培养。

加强新老人才的梯队培养与建设。合理的组织架构,有意识的梯队打造,使新人有机会晋升,发展空间的增大,也为财务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与技能的提高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财务人员继续教育与培训,无疑对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提高财务队伍的整体水平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为防止此项工作流于形式,可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的组织本单位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以更新知识,防止知识和观念的老化,在业务方面,为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要特别加强财务人员法律知识的学习,学习内容不仅涉及会计法等相关行业内的法律法规,另外还应关注经济法、公司法等,通过法律学习,既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观念,又可以使财务人员在工作中,为本单位规避各种经济活动带来的各种法律风险,对于执行财务管理的监督、检查职能起到有力的保证作用。

(四)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更新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企业信息化必然带来的是财务技术的信息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强企业财务的信息化管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技术引进:

(1)提高了企业财务的工作效益,保证了企业财务报表的质量。使财务工作人员从原来的手工做账等繁琐工作中脱离出来,通过更便捷快速的收集财务信息,进行财务报表的核算,减少报表的差错率,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数据参考。

(2)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财务的信息管理,可及时反应企业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生产、销售、人财务的使用情况,有利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3)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高效便捷的信息化处理手段,使企业更快速掌握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市场运行行情,可以为企业高管人员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合理配置各项资源,对市场进行准确的决策,大大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4)为审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财务工作的健康有效进行。

推进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一体化,可通过如下几点进行:

(1)加强领导的重视程度。首先要确定信息化在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只有领导重视了,企业财务信息化的推进才能够跟进得上。

(2)加大对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的资金项目的投入。企业每年可对此项进行一定范围内的预算,在可供给的情况下,加大信息化管理上的资金投入,开发与购置国内知名的信息系统,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

(3)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各部门的行为。按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标准,使企业与外部、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数据统一,数据沟通畅通无阻,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4)建立起开放式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用户需求与供应商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需求,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总之,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推进,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推进全球资源共享,提高企业整体的综合竞争力提供了有利契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推动了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阚海燕.关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思考.财会管理.2010(1).

第5篇:金融理财的根本意义范文

2010年既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年,又是中国人均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的一年。百年来国富民强的梦想一直萦绕在我们心间,如今梦想变成现实。金融兴,国家兴;金融亡,国家亡。在这个重要时刻,有必要回顾与展望我国金融业的角色,认真思考其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尤其是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要摒弃西方传统的唯股东论,而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之重托。2010年4月17日,《银行家》杂志在北京举办“中国金融营销奖”以搭建金融产品与服务交流平台,加强人和人之间的真诚沟通,更好满足投资者、企业及广大的消费者对金融盛宴的期待,为建设更加和谐社会贡献最大力量。

王松奇:2010中国金融营销发展梳理

值此“中国金融营销奖”颁奖典礼之际,我代表主办方《银行家》杂志和活动组委会,向光临颁奖典礼的各位嘉宾致以诚挚的问候!向“中国金融营销奖”的获奖机构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评选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专家评委,向热情关心支持评奖工作的金融机构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鼎力支持本次活动的金融监管机构、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合作媒体等各有关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代金融服务业,机构间竞争已日趋白热化,金融产品所特有的同质性、易模仿、虚拟化等特征则更加彰显金融营销在金融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因此,传统的营销理念及方式略显跟不上竞争时代的步伐,在风险可控之余,差异化定位、精准营销并尽快占据市场份额是其提升业绩的不二法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各金融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营销意识、理念不断深化、强化,营销实践也日渐丰富。2010年,在收紧银根的情况下,各大上市银行均取得增长20%以上的优异成绩。除了其精准的市场定位,金融营销能力的大幅提升也功不可没。

四年来,《银行家》杂志始终坚持跟踪把握国内外金融业发展脉络,致力于不断完善、改进评选工作,力求全貌展现我国金融业的实践、发展趋势及学界的最新发展成果。本届“金融营销奖”,在奖项的设置上秉承了上一届的传统,但在评选标准上做了一定的调整且更为严格,而且在网上进行了相应的问卷调查并将其结果做为最后评选的参考标准之一。此外,我们还参考了北京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关于“金融产品与服务营销”的市场调研报告。这一系列举措的目的在于确保评选结果更专业,更公正,更科学,并进一步提升“中国金融营销奖”的影响力。本次评选中,我们一共收到各种案例200多份,绝大多数参评案例均秉承前几届案例的“写作规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传统特点,堪称我国金融企业年度营销的精品教程和集大成者。此外,从这些案例可看出我国金融营销发展的端倪:

首先,“金融营销的地位日趋提升”在各大金融机构中已达成共识。例如,有的参评案例集企业定位、自身形象、社会责任、金融产品等于一体,将金融营销的思想渗透至各分支机构,甚至是员工的日常行为准则和工作实践中。

其次,金融营销的理念越来越成熟。“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已经根植于银行员工心中。交叉营销、整体营销、服务营销等理念始终贯穿于金融营销的全过程,并有效带动了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的创新。

第三,金融营销向纵深化发展。从参评案例来看,其基本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产品覆盖范围广泛,热点多样化。例如,服务民生、服务中小、低碳经济概念、节能减排概念、各种理财产品等。此外,很多金融机构开发出针对特定客户群的特定产品,也彰显了金融机构细分市场的强大功力,这其中相当一些具有标本意义的优秀案例,均来自于规模较小、营销经验相对薄弱的城市商业银行。从总体来看,我国金融产品开始呈现差异化定位,金融营销进入深耕细作时期。

在取得上述让人欣慰的成绩之余,我们也应看到我国金融营销的不足。由于我国金融营销起步晚,基础薄,金融营销整体仍处于粗放发展阶段,未来的路更为艰辛,需立志于推动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耕耘者们蹈厉奋发,不断进取。

各位来宾,中国金融营销奖反映我国金融营销的卓越成就,将伴随我国金融业的深刻发展而不断壮大。基于金融业的发展潮流,《银行家》杂志举办“中国金融营销奖”活动,就是要“给先进者以鼓励,给成功者以荣誉”。

感谢金融营销的卓越实践者们,在你们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不仅是呐喊助威的观众,不仅是忠实的见证和记录者,我们更希望通过我们的劳动,搭建金融营销交流平台,成为我国金融服务质量提升的积极推动者,为我国金融业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

曾俭华:建设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经验

我愿意结合建行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就银行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谈几点看法,与大家探讨交流。

第一,企业社会责任实际上是一个企业道德观的问题。

一个好的企业,应该是一个讲道德、讲诚信、讲责任的企业。对银行来说,追求利润最大化、创造价值、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努力回报股东和社会,是本质属性和基本要求。但是,作为社会的一员,作为企业公民,赚钱的同时要考虑到社会和公众,赚钱后还要积极回馈社会。银行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很好地统一起来,否则,就不可能可持续发展,也不可能基业长青。因此,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主动履行对社会及公众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仅是国有控股大银行开展业务应遵从的基本准则,也是提升核心竞争力、降低信贷风险、构筑良好品牌形象和信誉优势的有效途径,应该把它提升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层面来认识。

第二,将全面履行社会责任融入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之中。

作为金融改革的先行者,建行股改上市以来,坚持稳健经营、科学发展,在兼顾国家、客户、股东和员工利益的同时,努力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支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广大客户提供一流的金融服务。

一是稳健经营,为国家和社会多创造价值。自股改上市以来,建行加大战略转型和结构调整,着力提升客户服务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盈利水平和经营业绩持续提高,累计向国家缴纳税金、分红等合计6912.33亿元。2010年实现净利润1350亿元,平均资产回报率、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1.32%、22.61%。

二是履行大行责任,促进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近年来,建行自觉执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把支持国民经济增长与自身业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为促进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主动服务“三农”,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截至2010年末,涉农贷款余额7707亿元,比年初增长了39.18%;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5852亿元,比年初增长了28.65%。

三是推行绿色信贷,大力支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行积极推行绿色信贷,

加大对低碳经济、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根据国家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有关政策要求,制定了54个基本涵盖高耗能、高污染以及产能过剩行业的审批指引;严控对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信贷投放。2010年,建行绿色信贷项目贷款余额1958亿元,比上年增长8.12%;退出不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污染及其他高风险或限制性行业贷款的累计金额达到1045亿元。

第三,支持公益事业是金融企业回报社会的重要途径。

上市以来,建行深切地感受到,建行重组改制的成功离不开国家和各方面的扶持,良好经营业绩的取得也离不开广大投资者、客户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始终不忘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努力教育广大员工了解国情民意,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为建设和谐企业、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并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回馈社会。

杨再平:向企业家营销社会责任

金融营销奖与其是奖励企业家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贡献不如说是在向我们的企业家营销社会责任,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就银行业的社会责任我想做三点点评。

一是我们的银行家,在社会责任方面应该说这些年来,做出了很积极的工作。有统计以来银行业的社会慈善捐赠每年都是以翻番的速度在增长。2009年中国银行业协会的银行扶贫帮困项目一共是1647个项目,金额是34.82亿元,涉及人数是61万多人,由此可以看到我们银行业在社会责任方面这些年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是我觉得我们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应该在社会责任方面要做得更好,它应该在所有的行业中做得最好,为什么呢?因为银行就是靠公众存款,公众信心支持的,所以银行或多或少是准公共机构,其行为活动直接关系到社会利益,关系到公共目标,所以银行业具有特殊重要性。

三是我们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还应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应该既要对自己负责任,也要对社会负责,反过来社会要对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负责,这叫做双向双重责任。社会责任过去讲的是社会慈善捐赠、社区行动、帮贫扶困等,但是更重要的在于我们应该把社会责任纳入我们的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当中,不能以牺牲社会利益为代价,来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银行做每一件事情都要考虑到社会后果。比方说,是有利的我们就应该多做这样的事情,有些可能是有损社会利益的,那这样我们就不应该去做,或者说既有利又有损,我们两者之间要权衡,看它对社会的净福利是不是最大化。社会责任不是简单的这种外在的东西,应该是拿到我们的目标函数中间成为我们内在的追求,而不是一个外在的好像是政治任务做表面文章。树立企业形象,不应该停留在这个层面,而应该成为我们内在的追求,就是我们每一项行动,都要考虑到它的社会后果。银行要对利益相关者做出贡献,比如说首先是客户,然后社区及你的员工,最后更大的就是社会范围。总之我觉得对我们的社会责任应该有更深入的认识,使我们的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更加自觉,更加内在,作为一种内在的追求。

李卫平:工商银行品牌建设和品牌价值提升的经验

品牌经济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主流,国际品牌的竞争,实际上是国家间经济综合实力的竞争。一个国家是否拥有国际著名品牌,拥有多少国际著名品牌,已经成为衡量该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品牌作为一家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中国民族品牌能够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品牌竞争中异军突起,充分展示了中国企业的成熟和壮大,折射出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华丽转身。工商银行作为其中一员,也在由一家本土银行成长为全球市值、盈利、客户存款和品牌价值第一的商业银行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品牌建设和品牌价值提升的成功道路。

第一,以雄厚实力奠定品牌地位。实力铸就影响力,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一直凭借其超群的实力,吸引着全球的关注。截至2010年末,工商银行的总资产近13.5万亿元人民币,客户存款余额已超过11万亿元人民币,银行卡发卡量已达3.5亿张,个人网上银行和企业网上银行客户总数分别增至9600万户和240万户,托管资产净值达到2.9万亿元。

第二,以稳健经营夯实品牌基础。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信誉是银行的生命,也是银行品牌的基础。一家银行品牌价值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公众对银行的信赖程度。在这次肆虐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不少国际著名的金融机构由于深陷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风险,导致品牌的根基发生动摇,百年老店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而工商银行却始终恪守稳健经营的原则,秉持对存款人、客户和股东负责的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夯实品牌基础,巩固了“可信赖的银行”品牌形象。

第三,以优质服务提升品牌价值。决定品牌价值的关键因素,除了信赖,还有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和推荐程度。这与工商银行将品牌建设定位于一个与消费者“心灵对话”的过程,“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来为客户创造价值,进而提升品牌价值的做法不谋而合。

第四,以科技创新支撑品牌创建。产品和服务是银行品牌的最重要载体,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也就意味着品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正是因为产品和服务不断地推陈出新、丰富和完善,才使得消费者的品牌忠诚能够永远地延续下去。而在当前的信息社会中,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如果没有强大的信息科技平台作为支撑是不可想象的。

第五,以跨国经营推进品牌延伸。打造国际知名品牌,需要时刻关注客户的走向和需求,提供全球的服务。只有坚定地走出去,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中国的企业才有成为国际主流品牌的机会。

第六,以回报社会丰富品牌内涵。工商银行的愿景是成为最盈利、最优秀、最受尊重的国际一流的银行。其中,建设最受尊重的银行就是要赢得更加广泛的品牌公信与美誉。因此,工商银行始终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加强品牌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以回报社会丰富自身的品牌内涵。

品牌的创建没有捷径,优秀品牌的建立,必将是一个长期积累的漫漫征途,幸运的是在当前中国经济崛起所带来的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中,中国企业面临着实现品牌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机遇。天道酬勤!相信在未来的全球品牌中,能够看到越来越多中国金融企业的身影。

吴念鲁:企业形象引领银行整体素质的提升

金融业作为一种为社会提供金融产品服务的行业,打造品牌竞争优势,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企业品牌,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的营销中,让消费者熟悉企业的价值特征。金融企业重在价值的传播与沟通,强调产品服务以外的感情和心理认同,在企业品牌的统领下推出的,各具特色的产品在标志上、内涵上,有显著特

色,逐渐被市场所熟悉、认同。随着企业的定位,产品的出台,尤其是能提供特色的优质服务,使之成为名牌产品,为客户乐于接受并树立良好的形象。可见企业的品牌和形象,就意味着信誉、质量、服务、安全和效益。下面,我分别就获奖银行作简要点评。

工商银行2007年末,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2008年首次获得全球最赚钱银行的桂冠,2009年,2010年至今保持全球盈利最多、客户存款第一、品牌价值最高的上市银行。工行在品牌锻造中,真正的落实了“以客户为中心,始终注重强化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这一宗旨,打造出成熟、稳健、透明、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

招商银行2002年以来,在国内推出第一个面向高端客户的金融产品――金葵花理财,发展至今势头良好。2010年发卡50万张,成为零售银行业的重要品牌。在专注为客户提供服务同时,还提供多元化的非金融增值服务,举行了“金葵花杯”少儿钢琴比赛,这一赛事为客户和子女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中信银行多年来在体育领域频频出手,遵循创新的发展战略,收获影响有目共睹。这次提供的中信银行与中国网球公开赛的案例,获得了公众认同和认可。通过精彩的体育赛事,吸引了国内网球体育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中信在网球项目上的投入不仅取得良好的经营效果,也使中信银行的品牌形象大大提升。

富滇银行业务定位为零售银行,我十分赞赏它“做大小企业业务、做实个人业务、做强公司业务”的战略目标。该行在业务定位和客户定位上,目标明确有追求,但又很务实。富滇银行的“心至远,富泽滇”的形象用语,寓意该行志存高远,以惠泽云南造福百姓为己任,既立足云南,又面向全国,展望国际的视野和雄心,因此富滇银行的品牌形象越来越被云南大众所知晓认同。

上海银行是国内首家以城市冠名的商业银行,自1995年以来快速发展,在银行体系当中,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在2010年11月,上海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正式成立,服务更趋专业化、精细化、品牌化,并出现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上海银行积极倡导市民银行的经营特色,努力开通个人业务,满足广大市民对金融服务的全方位需要。随着上海银行业务多元化快速发展和以后公开上市,上海银行的企业形象,上海银行的品牌形象,以及它在业内和国际的知名度将会大大提高。

北京银行是一个上市的城商银行,该行秉承了“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收益,为员工创造未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宗旨,15年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树立了良好的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北京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鲜明的市场的定位,凭借着差异化、特色化、精细化的营销服务和管理理念,大大提升了企业品牌形象。

湖州银行建行13年来,秉承“立足地方,面向中小,服务市民”的市场定位,提出“富达五湖,诚信九州”,“立足湖州,辐射长三角”。富达五湖,是蕴含着为服务大众共同创造财富的价值为己任的共赢的文化;诚信九州,则是诚实守信,真诚服务为客户的为主旨的信用文化,这体现了遵纪守法、稳健经营的合规文化,因此,该行的经营理念值得赞许。

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树立社区零售银行的市场定位,“立足滨海,面向全市,辐射我国的中西部服务三农”,该行提出五创新,三年来取得很大的进步,企业的形象品牌也大大提升。在这里,我建议把农村商业银行改为农商银行,据统计,北京的一产农业产值不到GDP的1%,三产服务业占了70%,基本上跟西方发达国家都持平,二产制造业也很发达,约占30%。我想天津情况大致相同,因此,农村商业的农村内涵和外延就小,但农商的外延和内涵就大,名称更改后,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不变,但是,更多的客户应该是非三农,而且应该进一步推进和促进滨海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桂林银行,它的企业定位是“打造地方政府企业市民最满意的银行,广西最有特色的银行,和最具竞争力的银行”。围绕“‘走出去’发展、管理提升、特色经营”的三条主线,强化“风险就是生命线,效率就是竞争力”的经营理念,着力打造“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市民银行”、“三农服务的特色银行”、“旅游服务的特色银行”,提出“立足桂林,根植八桂,花开全国”,2010年又提出,“漓水春风”服务行动,借漓水来比喻服务要像漓水那般清澈,春风一般和熙亲切,我也借此送给桂林银行一副对联:桂林山水喜迎八方宾客,桂林银行荡漾漓水春风。

柳州商业银行更名以来,重新塑造新的企业品牌和形象,该行定位为“市民银行,社区银行,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潜心“服务市民,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坚持“心服务,诚相伴”的服务理念,立足柳州,服务广西,面向全国。我也很赞赏该行提出“内外兼修,提升打造品牌形象的行动”,内就是内在的银行创新精神,积极的社会观价值观,外就是对外的形象。易经里面曾讲:柳者,易生之木也,我祝愿柳州银行像柳树那样,落地生根茁壮成长,提高综合实力,打造成为有特色的城商行。

上海农商银行在三年规划当中明确提出“做强郊区,拓展城区,立足上海,辐射周边的市场”定位,我觉得这也非常实在。该行是上海地区的小额贷款客户金额最多的银行,也是全国电子渠道最齐全的区域性银行之一。以世博理念打造便民银行,这里特别要提出它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和社区,设立了“金融便利店”。最近我又去了台湾,台湾有个“seven店”,店里除了卖生活必需品外,还提供一些生活便利服务,这种便利店对老百姓很方便。上海农商银行的“金融便利店”24小时服务,建立了电子银行、现金、个人理财、个人贷款、小企业贷款、社区金融宣传等六大平台,也受到群众的欢迎。

青岛银行的愿景是“打造特色鲜明的服务领先有影响力的公众银行,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主要支持银行,以打造专业的中小企业为特色,成为经营区域内的中小企业的领军银行,成为青岛市民的首选银行”。青岛银行十分注重品牌建设,我认为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品牌的经济,消费者往往并不在意产品由哪个国家生产、哪个地方生产,而是在意它的品牌,因此,我觉得青岛市在品牌建设方面,就做出突出的成绩。比如说它有海尔,海尔就是青岛银行的大股东,此外还有青岛啤酒、海信、四方机车等国际知名企业的知名的品牌。

最后就是讲一讲石嘴山银行,石嘴山银行开业以来,在当今西北重工业基地,塞上湖泊水乡的热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该行提出“和谐共生,互助双赢”的经营理念,把石嘴山银行办成“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中小企业成长的好伙伴,市民依赖的金融超市,员工成长的温馨家园”,提出了“客户至上,用心服务”,即“爱心、真心、热心、诚心;眼到、心

到、口到、手到”的宗旨。重视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形象和品牌,是个很有朝气的银行。

郑新林:股份制银行与中小银行的合作与创新

近年来,我国逐步形成了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以及外资银行、合资银行在内的多层次银行体系,各类银行机构在各自领域发挥优势、各显神通。例如广大的农村金融机构,以服务“三农”为主要职责,在广阔的农村金融市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兴业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以经济中心城市为主战场,客户定位为中型企业与中高端零售客户。因此,可以说尽管商业银行的基本功能大体类似,但又存在着市场定位、客户定位、竞争策略的较大差异,这就为商业银行间突破恶性竞争循环、创新合作范围创造了空间。

另一方面,各类银行机构经营发展情况分化严重,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国内中小银行类金融机构在资本规模、资金实力、业务资格、管理能力、技术系统、网点布局、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有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均存在一定落差。同时,中小银行又具有独特的地域优势,在其所在地域有分布齐全的网点和大量终端客户资源。中小银行先天缺陷与独特优势并存,也为不同类型银行之间开展互补合作带来机遇。

从合作的方向来看,除了资金融通、资产转让等传统银合作领域外,股份制银行还可以与中小银行在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创新合作:

第一,产品研发。中小银行在部分业务领域存在较高的准入门槛和资格限制,如第三方存管、基金、外汇业务、贵金属交易、理财产品开发等,同时,中小银行研发能力也普遍较弱。股份制银行可在监管机构允许的框架内,积极发展各项业务,中小银行也可借此弥补自身产品线不足,拓展潜在客户,巩固客户基础,改善银行自身的财务收入结构。

第二,IT系统建设。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建设投入所需成本巨大,研发难度较高,如核心系统、各类业务管理系统等,一般中小银行依靠自身力量难以研发,也难以承受研发成本,就连能跟上监管部门要求的系统都相当吃力。大中型银行可通过系统集成、软件租赁、接入等方式为中小银行提供服务。

第三,渠道网络。中小银行大多网络局限于其所在地域,服务难以延伸至所在地之外的区域,且服务渠道单一,以柜面为主,鲜有网银、电话银行等渠道,近年来众多中小银行纷纷开始跨区域设立机构,但仍然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健全网络。股份制银行可利用业已建成的全国各主要经济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的骨干网络与中小银行的区域网络相结合,形成覆盖全国的庞大服务网络,为本行客户和中小银行客户提供服务。

第四,先行样板。股份制银行在其成立初期也经历过地方性银行发展阶段,经过多年发展,已普遍在治理结构、机构建设、业务管理等方面走在国内银行前列,其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技术、文化、流程对于中小银行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都可以作为可输出的产品向中小银行传导,中小银行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也需要吸收先进银行的成功经验避免走弯路和重复建设。

艾民:民生银行个人零售服务的经验

今天我用服务来做主题,跟大家一起分享,我讲五个主题:

一是服务定位。所谓服务的定位就是一家银行如何与别人区别开来。中国的银行界现处在后经济危机时期。在进行紧锣密鼓的宏观调控这么一个背景下面,金融机构原来的战略还有效吗?就民生银行而言,去年我们总行做出三大定位,第一就是做民营企业的银行,第二是做小微企业的银行,第三是做高端客户的银行,就是要解决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是为了谁的问题。

二是服务理念。零售银行还包括很难归于个人银行,但是以个人形态经营的一大群企业。小微银行的理念就是两条价值定理,第一条就是大数定律,第二就是价格覆盖风险。小微企业就像大海,全国有3800万户,对我们的银行来讲,确实是非常庞大的一个客户群。小微企业就个体来讲,单笔小,风险大,生命周期短,但是它作为一个大的群体来讲,如果找对方法之后,它的风险实际上是可控的,个体的风险可以被大量的样本摊薄。

三是服务态度。服务态度就是金融机构准备在什么条件下给客户提供服务,或者说在资金非常充裕的条件下给客户提供服务,在情况不好的条件下还要不要提供服务;客户提供良好担保物的时候可以服务,在没有担保物的时候要不要给他服务。这取决于有三个条件,人质理论;蜜蜂理论;精装理论。

四是服务方法。民生银行的服务方法是一圈两链,紧紧抓住商圈这样一个核心,然后从价值链、产业链出发,做批量的开发、规模化的经营和标准化的运作。

五是服务的终极形态。其本质是超越服务,就是把服务变成一种伙伴,把我和你变成我们。

欧明刚:银行战略与产品创新

首先,本次金融产品奖案例的整体特点表现为:一是体现出“小”的特点。即小企业类(包括农户)金融产品案例成为热门。这反映了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视。银行对小企业以及“三农”融资不仅着眼于商业利益的考虑,而且着眼于社会责任的考虑。二是体现出“新”的特点。即在低碳金融、物流金融、企业年金、对公对私理财业务、网上银行、银行卡、个人授信业务等新型业务上进行产品创新。

其次,结合本次金融产品类获奖项目从产品创新角度提出如下看法。一是银行战略决定产品战略。银行的产品创新来源于产品战略。而产品战略受制于银行战略。银行战略是最高的指挥棒,决定银行的发展目标和路径。因为产品创新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决策层的态度,而决策层的态度取决于银行战略。产品创新是需要大量投入、是需要冒险的、是需要着眼于长远利益也就是战略利益考虑的。如果银行决策层觉得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从战略高度去重视,决策层在资源分配和考核机制上有所倾斜,显然结果将大不一样。二是差异化是产品创新成功的关键。战略定位的差异化决定产品的差异化。要做到差异化就要准确地了解客户、了解自身、了解对手。银行产品毕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要在大同小异的产品中寻求竞争优势,需要了解对手和客户,更在于了解自身,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推出扬长避短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最后,就我国金融产品创新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产品创新要解决好创新的机制设计问题;

二是产品创新的市场调研工作一定要做扎实;

三是产品创新要以客户简单便利为提前,不能搞繁琐哲学;

四是产品创新要有好的品牌和营销来实现最大价值。

张海涛:创新营销、整合产品,构建手机金融平台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为建设成现代金融企业的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商业银行也

作为一支有生力量,纷纷提出经营战略转型的要求,其中尤以个人零售业务作为经营战略转型的产品研发方向和核心内容,银行零售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提供差异化零距离服务的主要途径,成为打造知名品牌的主要工具,成为创造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鉴于此,我行高度重视零售业务的发展,积极拓展零售产品种类,先后推出了丰富的银行卡产品、个人理财产品、新型个贷产品、各类代收代缴类中间业务品种以及各类保险、理财产品的销售业务,在有效满足广大客户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也为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产品的推出创造了条件。

手机金融业务的发展及其营销策略

作为拓展泰安市商业银行电子银行服务渠道和服务功能的又一新举措,泰山方付通手机银行自2009年11月面市以来,凭借其强大的功能、便捷的服务和安全操作性能得到了广大客户的推崇与青睐。在安全性方面,泰山方付通手机银行无需上网,采用超强加密方式有效保证了客户资金的安全。在兼容性方面,该产品不限制手机型号及操作系统,支持95%以上的手机类型。在移动性和随时性方面,手机银行卡由于采用了短信的交互方式,只要能够发送短信就可以操作手机银行。

在营销宣传方面,借鉴相关市场的成功营销经验,以内促外,以点带面,重点突出“服务营销”,不断创新营销模式,利用多种营销方式主动出击,依托核心业务寻找突破口,打造多维度服务体系。

手机金融业务未来展望

首先借助现阶段手机银行特点,进一步完善手机金融业务。安全至上的服务品质、便捷高效的服务方式使得泰山方付通手机银行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也为我行手机金融平台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体为:增加支付种类,完善移动支付业务;发展互补产品,丰富手机金融产品功能;拓展增值服务种类,打造“移动金融助手”。

其次结合城商行特点,全力构建手机金融平台。作为一个城市商业银行,我们的手机金融产品品牌知名度相对较小,手机金融产品的营销、宣传及科技投入的成本相对较低,产品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及人员投入相对较弱。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利用城商行自身灵活性的特点,加强手机金融平台功能建设,通过一个稳定的运营平台,将各项业务相互关联起来,使之能够相互支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将更多的资源投向手机金融产品整体的建设,保证整个产品体系能有一个统一的形象,从根本上提升手机金融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发展手机金融业务是高科技背景下客户和银行的共同需要,是应对未来同业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泰安市商业银行将继续立足自身特点,放眼未来前景,从多层次、多角度完善手机金融业务、整合手机金融产品,践行“移动银行改变生活”的产品服务宗旨。

罗威:银行转型与数据利用

我国银行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虽然我们目前正在经历宏观经济的调控,在未来的十年到二十年期间中国的GDP仍然会快速增长,同时我们会超越美国,成为全国第一大经济实体。在这种宏观背景条件下,意味着我国在未来很短的时间内,一定要建立起一个与我国的经济实力相匹配的,非常强建的心脏――金融系统,这决定了我国银行面对更加动态的市场,面向更多增值业务的市场,需要做到精细化管理,不能再凭经验,而是要依赖数据,需要依赖信息,在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数据利用在银行的转型以及我们的营销中发挥哪些作用;二是银行如何充分利用数据的这些作用。

首先数据利用怎么发挥作用呢?第一层面是宏观管理。银行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们进入到精耕细作的年代。这时我们必须分析哪个产品、哪个业务、哪个行业板块占用最稀缺的银行的资源并且可以真正盈利。这些衡量就逼到我们要引入非常先进的概念――经济资本、经济附加值及包括风险调整后收益的概念。这些具体风险可计量的前提,就是需要利用到非常强大的历史数据,行业数据,以及我们银行自身的这种数据,因为数据是核心也是重中之重,只有在真正掌握了数据,真正利用到数据的时候,我们的银行才能真正地计量风险、规避风险、管理风险、运营风险。这个现代化的管理的理念成为可能。

第二层面就是微观管理。银行现在是一个服务业,要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营销理念一定要从4P理论发展到今天的31理论。只有形成一个信息系统,形成很好的回忆录,银行营销才能从推送营销发展到基于关系型的营销系统。

第三层面就是业务创新。数据对银行创新有什么作用,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信用卡,信用卡是美国在1960年发展起来的,之所以发展起来就是背后有一个非常大的环境――数据挖掘技术的飞速进展,有了数据挖掘技术以后,银行可以用非常廉价的成本去解决一个大规模的数据不对称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能够以廉价的成本对客户公正、客观的评分与评级,区分出好客户坏客户,可以做到对风险客户不同的定价,带来真正的利润,所以数据可以帮助大家做到业务创新。简单说数据在银行的转型中,在宏观管理微观管理以及我们的业务创新中都可以发挥很强的作用。

其次就是如何做。银行经过电子化和目前的我们第二代数据大集中之后,可以处理更大的交易量,能够支撑更大的用户。如果不构建第三代的数据平台,也就是智能化平台的话,银行永远不能做到越来越明智的选择,所以数据的智能化平台,是我们提出的一个可以帮助银行从客户分群、客户细分、战略风险管理的一个解决方案。

黄升民:沟通――银行界的营销本质

银行界的营销奖是非常专业的一个评奖,我的感受是,在品牌宣传这一块,银行业的进步很大。最早的第一个广告是中国银行做了一次文化的一个广告,做了以后引起很大的轰动,银行业的人不太认同,认为我们不需要做这样的广告,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大量的CI系统以后,银行业改换包装,尤其今年工商行的服务广告,的确很振奋,作为一个世界大行,背后是中国的经济和国家的实力,因此需要一个非常大气的广告来去做,以下我谈三点感想:

第一,做形象就是要往心里走。非常大气的形象宣传之后,我们的差异性在哪,我们的持续性的东西在哪,这非常关键。仅是一种外观上的美和力量是不够的,每个银行的宣传要落实到它的文化和历史,这个时候真正形象的差异化从现在才开始。我们看到中国各银行的形象,在整个气势建构方面都是足够的,但是我们再往前延伸,已经处在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上,没有一个重要的统领,没有一个精细的未来发展的规划,没有对自己整个历史延伸的回溯,那么要做出很有血肉的,很有力度的这个诉求的形象,是很难的,如果形象不能持续的话,这个形象就是简单的表面包装而已。

第6篇:金融理财的根本意义范文

人民币升值对外经贸发展有利有弊,总体来说,人民币年3%左右的小幅升值对中国外经贸整体发展的影响并不大,近两年的进出口增长形势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1.人民币升值对外经贸发展的正面效应

第一,有利于出口结构的改善,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人民币升值将激励出口企业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附加价值,而不是低价竞销占领市场。一些只靠低成本竞争,技术含量低,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可能因为人民币升值被挤出市场。

第二,有利于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沿海地区投资成本升高以后,一些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有相当一部分可能会转向内陆城市和地区发展。内陆地区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近年来已经有了显著改善,完全可以承接这种产业转移。而这又必将促进中西部地区就业和经济增长。

第三,有利于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人民币升值可以使以人民币表示的我国稀缺的进口技术、设备、资本品及中间产品价格下降。在钢铁、石油等价格上涨10%的情况下,如果人民币升值10%就可以抵消这个上涨。消费者的实际财富和购买力因进口品价格下降而扩大。

第四,有利于加大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步伐。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的成本下降,这使得他们能以较低的成本“走出去”,充分利用全球资源,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建立全球性的生产、营销网络。这有利于造就出中国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长虹、海尔近年来纷纷加大了在海外建厂的速度,其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就是人民币汇率问题。

第五,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压力。低价竞销和出口受到抑制,放慢出口,增加进口,有利于减弱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势头,减少一些贸易伙伴对我进行保护主义贸易攻击的借口,创造和保持更加平稳的贸易环境。

2.人民币升值对外经贸发展的负面效应

第一,削弱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导致中国出口减少及相当一些劳动密集型出口生产企业陷入困境,严重影响我国的就业及经济增长,并进而会对全球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人民币升值将使外商在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成本上升,在周边地区存在着引资竞争的形势下,这很可能导致我国引进、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减少,也会影响到国内的就业和经济增长。

第三,人民币升值如果大幅升值,有可能断送某些领域的工业化,造成大量资金不合理外流,重蹈日元升值的覆辙。

第四,汇率波动幅度过大会造成不稳定的预期,影响投资者信心,增加企业经营成本。

二、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企业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进口行业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我国进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主要有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造纸、钢铁石化、航空、交通、电力设备等,人民币升值将使大宗交易的进口成本降低,进而改善相关行业的盈利状况,这对我国经济建设是一个重大利好。人民币升值会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因而将对进口替代性行业和国内同类产品带来冲击,尤其是那些在质量、品牌、技术含量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距离的产品,将影响其市场价格和市场份额,导致其盈利状况恶化。此类行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由于人民币升值,老百姓能用同样的钱购买更多的东西和服务,使老百姓分享更便宜的出国旅行和进口车、珠宝、手表、电子产品等高档消费品,这对上述高档消费品的进口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对国内相关产品的生产商来说,是一个利空。对于那些使用了国外贷款来进行技术改造的企业如航空公司来说,人民币升值后债务由以外币计价折算成以人民币计价后将有所下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外债还本付息的压力。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导向型行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出口价格的相对提高,意味着中国产品在国外价格竞争力的下降,而价格优势正是中国制造的真正生命力。另外,出口企业还会遭受出口收入转化成人民币时的汇兑损失,以及由于出口量减少造成的损失。而且,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人工费用等生产成本增长故对出口贸易依存度大的行业的短期冲击将难以避免,尤其将严重影响那些以低价格取胜、科技含量较低的产品出口。由于出口价格弹性的不同,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行业出口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有差异。我国的出口型行业主要有纺织服装,化工,电子机械制造等行业。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依存度50%左右,且附加值低,主要以价格为竞争手段,出口价格弹性较低,降价空间很小。因此,人民币升值后,将大大削弱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下降3.19%、2.27%和6.18%。如果人民币升值3%,可能会抹平国内纺织服装业的平均利润水平。中国家电产品以低成本而在国际市场获得相对比较优势,出口已经成为拉动家电行业增长的重要力量,故出口增长形势对家电行业的整体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人民币升值2%将造成家电出口中8%左右的利润损失,影响家电工业总产值增速下降3个百分点。人民币升值2%,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损失将超过20亿美元,工业总产值增速因此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对其他行业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但事实上,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7.3%,位于世界第三位,也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的最高排名;即使是在升值影响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上,2006年1-7月出口额为778.04亿美元,同比上涨23.92%。2006年8月海关统计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为188亿美元,全年为1019亿美元。而当时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涨幅已经达到3.8%。这一数据说明,从人民币升值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并没有出现疲软。

三、应对人民币升值影响的政策和措施

政府与企业应共同配合,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促进对外贸易的增长和企业效益的提升。

政府要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各项对外贸易,在WTO规则准许的范围内辅之以多种经济政策。如运用计划、税收、价格、财政、信贷、利率等各种经济杠杆,通过经济、法律、行政各种手段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例如,通过关税政策、配额政策,使应该受促进的产品出口得到更多的保护和鼓励,而应该抑制的产品(非必需品)的进口受到更严格的管理和限制。利用WTO相关政策,在WTO协议允许的范围内给予相关的产品出口补贴或者提高出口退税额以提高这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弥补人民币升值所致的外贸行业收入的减少。从而达到既优化产品进出口结构,改善贸易收支,又达到减少汇率变动带来的通货膨胀效应的目的。

外贸企业应深入研究、积极调整,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升值压力,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1.外贸企业要重视人民币升值问题,加强汇率机制研究。企业要把应对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作为经营管理的一项关键举措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尤其要关注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币种的汇价变动情况,深入研究人民币升值对本企业出口产品的影响程度,努力增强应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一,出口企业要树立正确的防范汇率风险的理念,以保值而非投机的心态对待汇率风险管理,并树立风险管理的成本意识。

第二,出口企业要树立市场风险意识,培养财务人员对市场风险的敏感度和把握能力。财务人员必须明白每笔业务面临什么样的风险,应该找谁去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出口企业应该将风险成本打入业务预算,如出口谈判时使用远期汇率而非即期汇率核算成本。

第四,出口企业应加强与银行的合作,依托银行专业的财务顾问和理财顾问来化解和规避市场风险,因为企业的核心应该是发展业务,而不是汇率走势分析,应善用银行的服务和产品。

2.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是应对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根本之策。在人民币升值、出口价格优势弱化的背景下,出口企业特别是生产型出口企业要加大技改投入,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减少价低利薄的低档次产品出口,扩大质量效益好和自有品牌的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综合竞争力。

3.走差异化品牌化之路。我国很多企业缺乏长远品牌规划。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企业面临的是与世界品牌竞争的市场。企业要尽快提高出口产品档次,提升产品的品牌内涵和设计能力,创建出口产品品牌优势,走高端名牌之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国外频繁以反倾销、特保等措施来给中国企业施压。从长远来看,中国制造业只有提高自有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这样即使人民币升值到100元兑6美元,企业的竞争力将依然存在,就像目前的三星、索尼一样。

4.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巩固欧盟、美国、日本以及中国香港等传统市场的同时,着力开拓南美、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东欧、俄罗斯等新兴出口市场,防范单一市场的不稳定风险。中东、欧洲地区的消费者消费能力强,对价格不是很敏感,企业应积极向这些地区推出优质优价的产品。同时要根据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政策规定,尽量选择多币种进行结算,规避单一货币的升贬值风险。

5.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是进出口相结合的业务,进口一般占到出口的30%~70%,进口用汇可相应抵消出口收汇的人民币之损失,并且人民币升值以后,部分产品的料件进口价格已低于国内市场价格。因此,外贸企业应努力把握机遇,充分发挥承接产业转移的地缘优势以及劳动力成本优势,生产型企业通过加大料件进口,外贸公司通过委托加工的方式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扩大进出口规模。

6.加强成本和费用管理。外贸企业要切实加强采购、生产、销售、储存、资金运筹等各个环节的成本和费用管理,充分挖掘内部潜力,降低成本和费用开支,做好“节流”,间接扩大产品利润空间,增强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7.加快出口变现,减少应收账款占用。外贸企业出口成交后,要加速单据流转,争取在第一时间内回笼有关出口单据,积极采取票据押汇、保理等方式,使在手票据及时结汇变现,力争出口额的一半以上运用这种方式实现货款变现。企业要多开展出口回收快的业务,适当控制出口回收期限长的业务,同时,要加大应收外汇账款催收力度,缩短结汇期限,尽快回笼货款,减少在途资金占用。

8.增加外汇负债,平衡外汇收支。外贸企业要通过申请外汇贷款,将人民币贷款置换为外汇贷款,延缓进口付汇等方式,适当增加外汇负债,抵消外汇资产的贬值风险。要充分利用现汇账户,衔接好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减少结售汇之间的手续费支出。

9.利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目前国内企业可以使用的汇率避险工具主要有人民币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货交易、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权、掉期交易、出口押汇、福费廷及结构性存款等。企业应充分了解这些业务的功能.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与期望回报率对各种产品进行选择,注意选择合适的交易时机,通过外汇投资实现保值增值。

10.采取更有利的结算方式和币种

(1)出口业务尽量采用即期结算方式,如即期L/C或D/P,如果采用T/T方式结算的,应尽量提高预收款比例。而进口业务应尽量采用远期结算方式。

(2)逐步改变目前出口贸易中以美元为主要结算币种,灵活选择其他非美元硬通货币种进行结算;而对于进口贸易,继续选择美元为结算币种,不失为比较明智的选择。

11.通过提高出口报价、压低采购价格向客户或供货商转嫁或共同分担汇兑损失风险。

(1)对于自营出口业务,外贸企业应根据新的汇率调整出口报价,尽快加强与外商沟通,并做好与供货商的沟通,订立新的协议,在商业合同中,要考虑人民币升值的趋势。

(2)对于出口业务,改变按固定换汇成本结算的方式,应与委托方签订新的出口协议,明确按固定费率收取费,从而规避汇率风险。

12.政策上支持进口。在防范进口风险的前提下,大力开展进口业务,对冲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业务的不利影响。对于委托进口业务,在合约中,应明确按实际支付国外供货商货款的付款日的汇率与委托方结算,这样除了可获得费收益外,由于人民币升值,还可以获得因进口押汇而“推迟付汇”产生的汇兑收益。

13.综合运筹外汇现汇账户。衔接好出口收汇和进口用汇,减少外汇资金占用,减少汇差损失和手续费开支。

另外还可运用和保险公司签定汇率风险保险合同等方法。面对人民币升值的新形势,外贸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选择地组合运用以上策略,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宏观经济和外贸企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政府部门需加强宏观调控,为外贸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外贸企业则应主动面对挑战,根据自身不同情况,从不同角度主动及时进行调整,把握机遇,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在当前人民币汇率升值以及进一步持续升值的预期下,稳步发展,实现企业经营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旭伟,曾秋根.人民币汇率挑战与变革选择[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2]王奇松.思考金融问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杜金富,郭田勇.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4]周小川.论汇率机制改革与转变思维模式[J].财经杂志,2005,(15).

第7篇:金融理财的根本意义范文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958.2亿元,增长13.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84.2亿元、利税260.6亿元,分别增长16.5%、2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97.5亿元,增长26.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16.9亿元,增长23.6%;地方财政收入80.2亿元,增长1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83元,分别增长17%和14%。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凝聚着审计系统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

一年来,全市各级审计机关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在推进依法行政、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廉政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能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通过开展重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提出了很好的审计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各级审计机关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抗震救灾款物全方位、全过程跟踪审计,确保了资金物资的安全、有效和规范使用,促进了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审计监督成效显著。全年共审计965个单位,查处问题资金79亿元;增收节支3.1亿元,其中增加财政收入1.8亿元,减少财政拨款和归还原渠道资金1.3亿元;审计结论落实率连续八年达到100%,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是历史上最好、最彻底的一年。三是促进了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认真开展有关民生领域的审计监督工作,通过加大对社保基金、教育收费、经济适用住房、涉农资金等民生项目的审计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四是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市审计局去年对49个工程的决算进行审计,审减工程造价1.75亿元,对于节约政府资金、提高投资效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五是在推动依法行政和廉政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通报审计结果,进行集体谈话,指明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要求,起到了较好的警示和教育作用。应当说,审计监督为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市审计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审计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在财经管理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有的执行国家法规政策不够严格;有的截留挪用民生资金,侵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的财务管理水平不高,内部控制松懈,执行预算不严,花钱大手大脚,甚至铺张浪费;有的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特别是一些专项资金投入使用后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和预期的效果,等等。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审计监督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经济社会越发展,改革开放越深入,市场体制越完善,就越需要加强审计监督工作。目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和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仍在进一步加深,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与我国经济周期性调整相叠加,外部需求萎缩与国内产能过剩"双碰头",国内经济下行的风险明显增加。为此,中央、省市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了投资规模。这些新增投资的使用情况,群众关心,社会关注。能不能保证管好用好这些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让党和政府放心,让群众满意,审计机关负有重要的审计监督责任。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各级审计机关一定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扎实推进绩效审计,努力把我市审计工作做的更好,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做好我市审计工作

今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审计工作,意义重大。各级审计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进一步增强服务大局的意识,突出审计重点,明确工作思路,提高监督成效,全面做好我市审计工作。

(一)加强对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和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促进提高政府投资管理水平。目前,中央1000亿元投资项目共下达我市65个项目。市里初步筛选确定了市级重点项目136个,年度计划投资283.2亿元。各级审计机关要突出搞好中央新增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加强对资金使用和工程建设的审计监督,及时跟进,全程参与,使有限的资金用到需要的地方,使新增投资真正发挥积极的作用。在重点项目建设的协调推进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全程跟踪审计监督,防止出现违规操作、高估冒算、损失浪费等问题,督促各级各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投资管理长效机制,规范投资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强化监督检查,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严格控制不顾条件和需要乱上项目,严肃查处借上项目为名违规乱占耕地、侵害群众利益以及铺张浪费等行为。要着重检查资金的使用是否合规、有效,关注并及时反映政策执行情况,研究提出审计建议,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搞好民生项目审计监督,保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我市围绕改善民生,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城市居民住房、教育卫生、"三农"等方面将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得到更多的实惠。这些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如何,效果怎样,迫切需要加强审计监督。各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专项资金的审计和调查,确保各项资金及时配套到位,合理有效使用。要加强对群众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公共卫生、经济适用住房等重点专项资金和财政扶持资金的审计,严肃查处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挤占挪用资金以及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等问题,确保管好用好各项民生资金,促进各项民生政策落实到位。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切实加强对支农资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惠农政策补贴等涉农专项资金的分配、拨付、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审计监督,严肃查处滞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问题,督促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要不断加强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的筹集、分配、拨付以及使用效果的全过程跟踪审计,确保重建资金按照规定专款专用,防止被侵占、截留或挪用。

(三)搞好政府性资金的绩效审计,维护财政安全。在当前经济运行面临多种困难的形势下,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非常重要。各级审计机关要把全部政府性资金纳入审计视野,大力开展绩效审计,更加关注财政资金使用和公共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促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要加强对财政支出的审计监督,强化成本意识,加强预算约束和经费支出管理,促进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公务购车和用车经费、会议经费、公务接待、出国经费等支出,节约开支、注重效益,努力降低行政成本。要积极开展政府债务负担情况审计调查,摸清各级政府的财力和债务负担情况,找准问题症结,提出建议和对策,督促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正常规范运转,维护财政安全。

(四)搞好经济责任审计监督,推动依法行政和党风廉政建设。近年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推进依法行政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从去年审计的情况看,有些单位的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还存在不少违纪违规问题。对此,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引起高度重视。审计机关作为专门的经济监督部门,要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进一步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逐步加大经济责任审计覆盖面和监督层次,对法定审计监督对象要进行全面审计,深入开展对县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的审计。要加大领导干部任中审计力度,做到关口前移,加强对权力运行过程的制约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增强审计监督的时效性。要把资源环境审计纳入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以关注环保、国土等方面的资金管理和使用效果为主线,合理评价领导干部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利用等方面应负的经济责任,维护环境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要发挥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的作用,加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强化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和规范化建设,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效率。要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工作制度,积极探索创新扩大审计结果运用的形式和平台。要把对领导干部的"问责"和对资金的"问效"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通报和问责制度,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一查到底,加强对移交案件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加大对经济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五)搞好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提高审计监督成效。查处问题是手段,解决问题是目的。各级审计机关要从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把查处问题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结合起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督促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加快建立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发挥好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所有接受审计的部门、单位都要严格落实审计结论,按照审计意见和建议认真整改。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亲自抓整改工作。通过整改,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制度,切实改进工作。审计机关要加强对整改的督促检查。要加大审计结果公告力度,把整改情况作为公告的重要内容,对屡查屡犯的要进行"曝光",强化社会和舆论监督。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把审计整改工作纳入政府督察范围,严格要求,狠抓落实。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机制,联合督促,落实整改。要强化责任追究,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纳入部门单位年度考核范围,对拒不执行审计决定以及屡查屡犯的,要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为做好审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做好新形势下的审计工作,关键在领导、在落实。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积极为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发挥好审计监督的重要作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审计工作,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宪法》和《审计法》赋予政府首长领导审计工作的职责,切实负起主管责任,坚决支持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维护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独立性。要落实好国家有关规定,完善审计机关内部的职能设置,调整充实力量。要把审计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予以充分保障,积极主动地帮助解决审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支持审计机关依法审计,依法处理处罚,对干扰审计执法的行为要坚决予以制止,对打击报复或威胁诽谤审计人员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第8篇:金融理财的根本意义范文

它秉承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总校“双主体育人”的教育理念,用“以爱育爱”的理念指导办学。与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实行管理一体化、学校课程一体化、教师培养一体化、教研一体化、考核评价一体化的“五个一体化”的联合办学模式,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一年多来探索出了许多可供借鉴的做法。

确立“爱慧”办学理念:打造“爱”的教育品牌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立校之魂、治校之本,是师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因此,在建校之初,兰州分校首先定位自己的办学理念。

“要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校长洪海鹰告诉记者,在学校筹备之初,兰州分校就开始思考这两个最主要的问题。

经过将近一年多的研讨,兰州分校在学习、领会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总校文化的基础上,有机融合兰州教育特色、兰州地域文化,确立了本校的办学目标:在“爱”的教育中润泽彼此的心灵,努力建设生态化、现代化的“爱”的家园。

其中的“爱”,即践行北京总校校长李烈提出的“以爱育爱”的核心育人理念,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让老师、学生能够感受“爱”、经历“爱”、表达“爱”和传递“爱”。其中的“彼此”则包括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老师和老师之间要彼此帮助,形成学习共同体;二是老师和孩子之间要和谐融洽,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三是学校和家长之间要贤ㄅ浜希形成家校共育合力。因为只有学校、家庭,教师、家长形成合力,才能实现真正的全人教育。

对于教育的“生态化”和“现代化”,洪海鹰有她自己的看法:“教育是有规律的,一定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顺势辅导。同时孩子与孩子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应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来进行培养,维持好教育的生态。”就现代化而言,洪校长认为:“我们学校今后是要在兰州起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学校,在硬件设施和软件的提升上,我们都希望在互联网+的时代,建设成真正的现代化学校。”

确立了办学目标,那学校将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呢?李烈校长的专著《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诠释了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教育理念,有很多值得兰州分校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洪海鹰对此这样说道,“我们要培养的是真正的大写的爱慧少年,而不是学习的机器。”

学校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一长多能零缺陷”的爱慧少年。“一长多能”是对思维品质的培养,学校希望在小学的学习阶段除了要让每个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之外,更要多方面开发他们的潜能。“家长和老师未必知道孩子有哪些潜能,只有在体验的过程中孩子才能展现出来,进而培养学生的一长。”洪海鹰说。“零缺陷”是指品德,每个孩子不管学习怎么样,但是做人一定要做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对于“人”字的解读,洪海鹰有她独到的见解:“人字的‘一撇’是思维品质,即智力教育必须要跟上;‘一捺’是德行品质,我们经常强调先做好‘人’,再做‘学习好的孩子’。”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在‘以爱育爱’核心理念的引领下,以校训‘爱慧博远’为魂,从办学理念体系、办学行为体系、办学环境体系三个层面构建了学校爱慧文化建设框架体系。”校训中“爱”告诉全校师生要有慈爱之心,要满怀爱意面对学习生活;教师要用爱心唤醒学生“爱心”,培养具有爱的情感,互敬互爱、团结协作的二小人。“慧”告诉全体师生不能读死书、死读书,要读出新意、读出创意;教师要用知识点燃学生“慧心”,培养具有爱的智慧,聪慧好学、传承创新的二小人。“博”告诉全校师生只有广见博识,才能择其精要为我所取;只有积累丰厚,才能得心应手为我所用。教师要培养具有爱的能力,勤于积累、精于应用的二小人。“远”告诉全校师生要依靠静思提高个人修养,要高瞻远瞩。教师要培养具有爱的行为,志向远大、有国际视野的二小人。

“我们希望今天孩子们能以二小为荣,明天二小能以孩子们为荣!”洪海鹰坚定地说。

搭建“爱慧”教师成长体系:让教师在“爱”的关怀中同步成长

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确定了,但是一个学校能不能发展起来,还要看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兰州分校为了促使教师全方位成长,量身打造了金字塔型“3+1+X”五级四段式“爱慧”教师成长体系,分阶梯引领教师逐级成长为启慧教师、明慧教师、爱慧教师、达慧教师和博慧教师。

“我们知道老师的成长和孩子的成长一样,也是需要引领、帮助和提升的。”

洪海鹰告诉记者,每位新入职的教师,先进入“启慧”阶段,通过带师带徒、教学部门预约听课等方式帮助其成长;工作三年期满学校依据“3+1+X”标准进行认定后进入“明慧”阶段;通过以赛代训等校本培训继续提升爱的能力和爱的智慧,依据标准认定后进入“爱慧”阶段;如果能够做到利己达人,在自我成长同时带领年轻老师成长,进入“达慧”阶段;最后进入的是“博慧”阶段。

具体的校本培训方式就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长出来”的方式促进教师成长。“我们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分校,因此学校会组织老师不定期地去总校学习。”洪海鹰说,通过去总校长期代培(半年以上)和短期培训等“走出去”的方式开阔教师的视野,让教师接受新思想。“请进来”,即学校专门邀请省内外教育教学专家来学校对教师进行具体化的指导,量身定制培训方式。

教师一直在接受培训学习,那么,怎样才能体现出他们学习的成果呢?学校就用“长出来”的方式让老师体验成长的快乐,即通过“博远杯教学比赛”和“博远讲坛”来展现教师的风采。“博远杯教学比赛”,是通过教师基本功比武、课堂教学比武来提升教师素养,而“博远杯讲坛” 可以由教师自主申报,是学校为老师提供的分享教研成果的平台。

一位新入职的教师这样说:“五级四段成长体系可以让我成长得更好,这样有体系的培养,也为我的职业生涯指明了方向。”

语文教研组组长马丽说:“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加强专业学习,更应提升理论素养。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学习机会。聆听过专家学者的授课和讲座后,我们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能更好地聚焦课堂,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促进我们快速成长!”

构建“爱慧”课程体系:让学生在“爱”的教育中舒展生长

课程是学校文化理念及实施教育活动的核心载体,为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课程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价值追求。

“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校的课程并不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这三者在学校的一种重新的整合。这种整合是在国家教育方针的引领下,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所进行的课程架构。”对于学校课程建设,洪海鹰如是说。

于是兰州分校在明确了课程建设的根本意义和实践价值后,紧紧以“以爱育爱”文化理念延续为主线,以问题改进和实践创新为根本,坚持三级课程有机整合,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效合作,形成了“三位一体”,即学生课程、教师课程、家长课程的宏观课程建构意识,共同构建以“全人”教育为目标的“爱慧课程体系”。“爱慧课程体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爱慧”学生课程体系、“爱慧”教师课程体系和“爱慧”家长课程体系。

“爱慧”学生课程体系是由四部分组成的立体式、多维度的课程体系,即通过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全员智能选修课开展、年级主题研究课实施和爱慧节日、社团活动拓展构成学校基础类、拓展类、研究类和体验类四大课程板块的“幸福沙漏”学生课程。

“在美国、韩国的访学中,对比我们国家和其他国家的孩子,我发现我们的孩子基础知识不差,应该说在全世界是走在前面的,但是我们孩子不够自信;或者说在教学中他研究的不多,比如说在教学过程中你告诉他什么,他都能掌握,但是当提出‘为什么’的时候,他们就不知道如何回答了。”洪海鹰用她亲身的感受说明了培养学生自信、钻研以及设置适合学生发展课程的重要性。所以学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健康、友善、自主、质疑”为关键词的学生文化,希望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有“问号”,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为了更好地提高孩子的质疑能力,我们设立了主题研究课。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有问号,才能不断去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质疑’肯定会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主题研究课的内容是年级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不完全是由教师制订的,有些是学校的老师通过征求家长和学生的意见确定的。它与基础类课程,即必修课程是平行的。洪海鹰告诉记者,“在主题研究课的整个目标确定完以后,实行扁平化管理,即权利下放,确立年级主任负责制,调动年级的老师来做,谁有能力谁上。课程的资源和老师也是不固定的,是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调整的。学生的分班也不一样,有时候按班级上,有时候按兴趣组编班级。”

智能选修课的开展,教师先进行自主申报授课科目,学校审核后进行网上报名,孩子们在了解老师、了解课程的基础上在网上再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洪海鹰说,“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能发现孩子更多的潜能,然后我们根据潜能再推荐他们去上第四类课程――社团课程。”

还有一类是社团课程。“今年,社团课程初见成效了。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届艺术节筹备阶段,在38所分校上报的40个节目中,我们学校的敦煌舞《妙音反弹》被选为其中之一,将于5月6-7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进行展演。”洪海鹰激动地说道。

为了让大部分孩子都能参加体验活动,学校还设置了节日体验课程,如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感恩节、英语节等。“我们是一学期过一次大节。我们定位就是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希望能给每一个孩子都提供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展现最好的自己,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学校里找到他的位置。其实过节就是想让孩子有一种仪式感,一种体验,在体验后他们的感受会更加不一样。”

“爱慧”家长课程是“爱慧”课程体系中的第二类课程。学校通过专题讲座、专题指导的形式,传输给家长新的育儿观和教育理念,同时还组织家长参加读书小组、团体拓展小组的专题学习,带领家长和孩子一同成长。

“爱慧”教师课程是“爱慧”课程体系中的第三类课程。“教师的工作任务量很大,很辛苦,但运动量不够。”洪海鹰说,学校为了让老师们成为一个有情趣、有能力、有爱心的人,除了培养其专业知识外,工会还专门设置了课程教老师学做饭、学唱歌、练瑜伽、练舞蹈、做运动等。

细化“爱慧”评价体系:让学生在“爱”的教育中做最好的自己

兰州分校对学生的评价不太一样,学校设立了爱慧少年评价体系,将评价内容具体细化到了不同的方面。通过“10+N+3”的评价模式,引导学生争做最好的自己。”洪海鹰说,“10”指的是安全星、健康星、勤学星、爱心星、守纪星、礼仪星、读书星、诚信星、协作星、勤俭星。低中高年级的星的评价体系、指标是不一样的,学校依据中小学生学生守则对其做了具体的量化,通过班里的推荐和年级的复赛,学期末学校再进行“爱慧星”的评选。“这样做一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二是让孩子有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和平台,敢于推销自己,我觉得这是这个时代我们一定要去培养的。”

“3”是指小硕士、小博士和小院士,重点评价读书。搭建的媒介是学校读书节和课程中的国学课,目的是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从小爱上阅读。

“N”是指不确定性,“10和3未必都能涵盖所有学生的特长,需要做N的申报。如果学生有其他方面的突出表现,我们就将其归在‘N’里面。在评价的时候男女有别,因为用同样的方式去评价的时候,势必会导致男孩子不够阳刚,女孩子不够温婉,所以我们希望性别在学校生活及评价体系中有所体现。”

对于这样新颖的评价方式,三四年级组组长董永梅可有很多话要说。因为在她所带的班里,她就亲自尝试并创新了这样一种评价模式:“为了建立孩子们的规则意识,矫正孩子们的不良行为,结合开学初金融进校园活动,我们采用代币管制法,设计了独属于我们的十星爱慧小奖票、虚拟爱慧币和爱慧存折,搭建了一套完整的爱慧少年评价体系,我们将孩子们所有的行为都纳进爱慧评价体系中。”

她告诉记者,在这个特殊王国里,每一份付出,每一份努力,都会有所收获!在这里,既有对个人努力的及时肯定,也有对小组团队协作的考量,当然也有对不良行为的罚单!孩子们用自己的积分,兑换爱慧小奖票,用奖票兑换爱慧币,存入自己的爱慧存折。他们用存折里的爱慧币去实现自己或大或小的愿望!在这过程中,他们学会了科学理财、理性消费,学会了等待与分享,体验到了诚信与公平的可贵!“家长也很高兴,有个家长说他们孩子天天念叨要多挣工资,学习积极性可高了!”

“平日里,孩子们将自己的存折藏在书包的最底层,看管得都比较严实,闲暇之余,他们总是情不自禁地偷偷瞄上几眼,有时好几个人还要互相比比,看谁才是真正的‘大富翁’!孩子通过努力,为自己和团队赢得积分,便是他最为开心的时刻,那一刻,我们看到孩子的存在感和自信心瞬间飙升!”

在“爱慧王国”里,规则很重要,诚信价更高。学生的诚信度会随着存折中爱慧币数量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会随着罚单增加而降低!“时至今日,在爱慧评价标准的引导和推动下,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学习的劲头更足了,自我约束和管理的能力提高了,小组协作和团队作战的意识增强了,规则正在深入人心。”

董永梅满脸欣喜地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需求,他们班的“爱慧小超市”开张了!超市里除了学习用品外,还有各种学校功能室的体验卡,有各种水培植物领养卡,有听课卡,更有孩子们爱不释手的乐高拼装玩具……所有的物品都明朗朗地摆放班里的储物架上。

“孩子们很是喜欢,有的甚至一天要去看好几次,但绝不会去触碰,因为他们知道,比起物品,诚信更为可贵!他们可以用存折中的爱慧币直接购得,当爱慧币不够时,他们就可以用自己的诚信度,进行一定额度透支。”

“我相信,在经历了这样的考验后,诚信必将在他们心中扎根。”董永梅很自信地说道。

创设“爱慧”环境:用真心打造“爱”的乐园

在学校文化建设的物化阶段,学校坚持将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每一面墙壁、每一个空间的设计都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校本课程,从科学、历史、自然、艺体、国学等方面形成了W校的30门隐性课程,并纳入一至六年级的课程中进行实施。并对其进行命名,有爱之源、爱之墙、爱之路、爱之岩、爱之角、爱之恒、爱之愿、爱之蕴、爱之乐、爱之语、爱之林、爱之廊、爱之吧等。

其中,学校将一块地专门分割成不同的种植地,分配给每一个班级,种植农作物。这里既是孩子们体验劳动的场地,也是学校的隐形课程,让学生观察记录植物的成长过程,在植物成熟后还可以分享果实,体验收获的快乐,所以将其称之为“爱之乐”;为了让学生爱上学习,学校还将100个成语故事雕刻在石头上,散落在校园的各处作为学生的校本课程,在学生进校后就进行寻找一百个成语故事的活动,因此将其称之为“爱之语”。

“我们希望学校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能够发挥它的教育功能,所有的东西不是摆在那里,而是真正为孩子的教学服务。”洪海鹰很认真地说。

为了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树木,学校在校园里还栽种了上百种树木,既起到美化校园的效果,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做到了“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硕果累累”,蕴含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深刻道理,因此称之为“爱之林”;宽敞的楼内空间对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教育。于是学校充分利用楼内宽敞的地方设计艺术教育开放空间、科技教育开放空间、勇敢向前开放空间、生态教育开放空间和戏剧长廊、乐器长廊、体育长廊等,给学生提供了独立自主的开放空间,形成了一个个爱的乐园,因此称之为“爱之廊”。

学校还在明礼、启慧和博远教学楼、仁爱综合楼共设计22个主题“吧”,分别是生长吧、绘本吧、棋艺吧、一起玩吧、剪纸吧、香包吧、皮影吧、一起刻吧以及鉴赏吧、名著吧、演讲吧、一起说吧、茶艺吧和交通吧等,引导孩子们在主题吧中做到在参与中求体验,在创新中求发展,称之为“爱之吧”。

学校的楼宇建筑群是另外一道靓丽的风景,具有现代化和时代感,而且都有其专门的名称。如,低年级为明礼教学楼,意为让学生先知书然后明理;中年级为启慧教学楼,意为启迪学生的智慧;高年级为博远教学楼,意为博学博爱、志存高远。还有仁爱综合楼、舒翼艺体楼、雅正报告厅以及有专属名称的多功能室。

第9篇:金融理财的根本意义范文

关键词:证券发行制度,储架注册制,股票发行,美国证券市场

美国证券发行实行注册制。《1933年证券法》规定,除法定可以豁免的外,发行证券均需要向美国证监会(sec)注册。sec对发行人提交的注册说明书(registration statement)要进行审查,在sec宣布注册说明书生效前不得发行证券。储架注册(shelf registration)规则采用前,原则上发行人每次证券发行(可以豁免的除外)均需事先向sec进行注册。本文将系统介绍美国储架注册制度的历史沿革和主要内容,分析其对美国证券市场的影响,以供完善我国发行制度之借鉴。

储架注册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一、储架注册制度的形成

美国证券监管的政策基础是“信息监管”,通过充分、准确和及时的信息披露来实现保护投资者的目的,即使有时付出的代价是降低了效率。虽然储架注册制度能够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但在早期sec并不允许储架注册和储架发行(shelf offerings),认为这将使投资者承担以过时信息发行证券的风险。1941年美国国会曾讨论过储架注册制度,但未能制定允许储架注册的立法。

然而在实践中,sec非正式地允许一些特殊类型的证券发行可进行储架注册,如因为购并、认股证和股票期权的行使等导致的证券发行等。这些例外情形大多属于不需要承销商承销的证券发行。1968年sec“指引4”(guide4),在原则禁止的同时允许有限情形进行储架注册。这类情形包括:(1)作为持续购并计划一部分的证券发行、因控股股东担保涉及的证券发行;(2)与期权、认股权和可转换证券有关的证券发行;(3)法定承销商进行的二次发行;(4)在注册说明书中明确披露将在注册说明书生效后的合理期间内进行的证券发行。除上述情形外,sec还允许与分红、员工福利计划有关的证券发行实行储架注册。所有这些情形被统称为“传统的储架注册”(traditional shelf registration)。对于这些储架注册,sec要求注册人(registrant)在储架注册说明书中承诺以生效后修正稿(post-effective amendment)对注册说明书及时进行修改和更新,修改的内容主要包括发行证券的价格、数量和条件等。

20世纪60和70年代,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中的一些概念,特别是持续信息披露义务逐渐发生演变,促进了大家对快速进入资本市场的思考。学术界开始研究以发行人持续信息披露义务为基础,实现《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中的不同信息披露要求的统一与融合,改革注册制度。在学术界的影响下,19世纪80年代初,sec研究推出统一信息披露制度(integrated disclosure system),以实现两套信息披露制度的融合和简化。这为储架注册制度的推出打下了基础。1980年sec提出废除“指引4”,代之以“462a条规则”(rule 462a),实现储架注册的规范化。sec认为,随着统一信息披露制度的实施,严格限制储架注册制度对于保护投资者已经不再是必要的了,因为通过引征方式引用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注册说明书得到了及时和有效的更新。“462a条规则”规定所有发行人都可进行储架发行,也没对市价发行(at-the-market offerings)。作任何限制。根据征求到的意见,1981年sec对“462a条规则”作了修订后再次公开征求意可气修改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市价发行必须通过公开说明书中确定的承销商进行;二是两年有效期只适用于注册人实施的发行;三是对有关承诺进行了修改。但该规则未被正式采用。

1982年3月sec正式采用统一信息披露制度,同时“415条规则(试行)”(temporary rule415),以试行方式推出储架注册制度,作为统一信息披露制度的组成部分。该规则实现了传统储架注册的规范化,并第一次允许通过储架注册进行股票和债券的初次发行。这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也引发了大家对是否将其制定为正式规则的长时间讨论,sec举行的公开听证会就持续了好几天。期间sec还延长了“415条规则”的试行期,以获得更多的经验数据来评估该规则。在试行期间,sec总共收集到约400份意见,大多数评论者支持储架注册制度,其中提出意见的发行人全部赞同睹架注册制度,其他评论者(主要来自证券业界)则存在这种或那种的担心。

经进一步修改后,1983年11月, sec正式采纳“415条规则”,主要理由是该规则能够提高证券发行的灵活性和降低发行成本。同时,为回应证券业界对信息披露和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的担忧,“415条规则”将初次发行的主体限定为以表格s-3进行注册的注册人,因为这类注册人规模较大,市场较为关注,信息披露质量较高,并对以市价方式进行的初次股票发行规定了限制条件。

二、储架注册制度的发展

自正式采用“规则415”以来,sec逐步扩大其适用范围和增强其灵活性。1992年10月sec题为“简化初次证券发行注册程序’’的公告,对有关规则进行了修改,主要内容如下:

1.取消了储架说明书中需要披露各类证券的具体发行额的要求,允许储架注册说明书中只披露总筹资额和所注册证券的种类,不必披露各类证券的具体发行额,这被称为“普遍储架注册制度”(universal shelf registration),主要目的是方便注册人进行股票和可转换证券的储架发行。

2.降低了表格s—3的适用条件,扩大该表格的适用范围。表格s-3的适用条件中,持续披露时间由36个月降至12个月,公众持有的有投票权的股票市值由1.5亿美元降至7500万美元,并删除了公众持有市值低于1.5亿美元的公司的300万美元交易量的限制。

3.允许储架说明书生效后立即进行储架发行。在以前,储架说明书生效时若发行人计划立即进行储架发行,需要向sec提交初步补充公开说明书。实践中sec非正式地认为储架说明书生效48小时后进行的储架发行不属于立即发行。新规则取消了这一限制。

1994年sec通过降低表格f-3的适用条件扩大了外国私人发行人(foreign private issuer)适用储架注册制度的范围,并允许外国私人发行人采用“普遍储架注册制度”“。1996年sec将适用表格s-3/f-3的市值要求由公众持有的有投票权的股票市值达7500万美元修改为公众持有的普通股(有投票与没有投票权的均包括在内)市值达7500万美元,气储架注册制度因此扩大适用到较小的发行人。

三、完善储架发行制度的建议

1995年sec成立特别工作组,研究信息披露的简化问题。该特别工作组于1996年3月向sec提交的报告中就完善储架注册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包括:(1)允许持续信息披露达1年以上的小发行人(small issuers)采用储架注册制度;(2)取消对市价发行的限制;(3)允许二次发行中采用普遍储架注册制度,即二次发行的储架注册说明书中无需列明出售证券的持有者;(4)允许在储架说明书中将发行人及其子公司列为可能的发行人(具体实施发行时再确定发行人);(5)允许以生效后修正稿的方式重新分配储架注册的证券或增加新证券;(6)允许在储架说明书中不列明证券的种类;(7)允许发行人在实施书架发行时根据实际发行量缴纳注册费用;(8)明确根本变化 (fundamental changes)的具体情形,以增强规则的可预见性;等等。

1996年7月,sec关于资本形成与监管程序的顾问委员会提交的报告 (“wallman报告”)中建议以“公司注册制度”(company registration system)取代现行注册制度(包括储架注册制度)。公司注册制度实际上将导致所有发行人均可适用储架注册制度,且发行证券的数量也没有任何限制。由于存在较大争议,至今sec仍未采纳这些建议。

四、sec采纳储架发行制度的原因

从美国储架注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415条规则”不是一项孤立的放松管制的措施,而是sec减轻证券法负担,提高证券市场效率这一总体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sec研究采纳储架注册制度,允许储架发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监管理念的变化。sec在其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是一个单纯的法律监管者,包括公司融资在内,很少从经济角度考虑监管问题。如当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提出修改固定佣金制时, sec只是照章行事地予以批准,根本没有考虑,甚至也没有兴趣考虑其经济后果。随着监管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特别是来自欧洲证券市场的竞争,20世纪70年代以来,sec的监管理念开始发生改变,除继续作为法律监管者外,sec还是经济监管者,开始关注资本形成、成本等问题。除监管理念的变化外,sec重新研究储架注册制度还基于如下考虑:

一是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壮大,极大地提高了证券市场的需求能力,使得发行人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证券发行,不再需要在审查等待期内进行市场测试工作,这为储架注册制度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是为应对欧洲资本市场,特别是欧洲债券市场(eurobond market)的激烈竞争,需要在证券市场日益国际化的前提下完善对证券发行的监管,提高效率,建立允许发行人快速进入美国国内资本市场的机制,以留住本国发行人,并吸引更多的外国发行人来美国发行证券。

三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资本市场,特别是利率波动较为剧烈,发行人迫切需要放松管制,简化注册程序,提高融资灵活性,以抓住好的“发行窗口”。

四是储架注册制度是美国信息披露统一化的一项重要内容。《199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是美国证券市场的两部重要法律。围绕着这两部法律形成了两套信息披露制度,即证券发行信息披露制度和持续信息披露制度。两套信息披露制度之间存在一些重复甚至不一致的披露要求,增加了发行人的守法成本。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美国开始研究讨论信息披露的统一化问题,以简化信息披露制度。储架注册是统一信息披露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储架注册制度的主要内容

“415条规则”被称为储架注册规则,是规范储架注册和储架发行的主要规则。此外,sec的一些有关信息披露规则和公告中也有关于储架注册的规定。这些规则明确了适用储架注册的主体范围和证券发行的种类以及对储架发行信息披露的特殊要求。

一、储架注册制度适用的证券发行种类

根据“415条规则”的规定,储架注册适用于十一类证券发行:

1.初次发行(primary offerings)。能够使用表格s-3/f-3进行注册的发行人(包括发行人的子公司和母公司)可以储架注册方式进行股票或债券的初次发行。储架注册的有效期限为两年,如注册人确有需要,经sec同意,也可不受两年的限制。储架说明书中可列明所注册证券的种类以及总筹资金额,但无需分别列明各类证券的具体筹资额。以市价发行方式进行的初次股票发行,还需要符合下列条件:一是必须通过承销商进行销售;二是公开说明书中需列名承销商的名称;三是若发行有表决权的股票,则发行量不得超过提交注册说明书前60日内公众持股量的10%。

2.二次发行(secondary offerings)。注册人及其子公司和母公司以外的其他人可以储架发行方式出售其所持有的证券。

3.与注册人的员工福利计划、股息或红利的再投资计划相关的证券发行。

4.因发行在外的期权、认股权的行使而导致的证券发行。

5.因发行在外的可转换证券的转换而导致的证券发行。需要注意的是,可转换证券所转换的证券不局限于发行人发行的其他种类的证券,还可转换为与发行人关联人或者与发行人无关的第三人的证券。

6.因担保导致的证券发行。

7.美国存托凭证(adrs)。

8.与抵押有关的证券,如抵押担保债券。

9.因公司合并而进行的证券发行。

10.持续发行的证券。对于注册生效后即开始发行,但发行时间持续30天以上的证券发行,可以采用储架注册方式,但需受两年期限的限制。

11.特定的投资公司,主要包括封闭式投资管理公司(closed-end management investment companies)和商业开发公司(business development companies)发行普通股。

储架注册制度适用的主体相当广泛,除开放式基金管理公司、单位投资信托、外国政府等外,其他类型的发行人均可采用储架注册制度发行证券。

二、储架注册制度对注册说明书的特殊要求

按照有关规则,储架注册说明书提交后到储架注册终止前,注册人根据《1934年证券交易法》提交的各类报告(包括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均以引征方式自动纳入储架说明书。sec还要求注册人按照“s-k规则”(regulation s-k)第512(a)条规定承诺更新储架注册说明书。更新方式包括提交生效后修正稿(post-effective amendmen)和提交补充文件 (supplement)两种。提交补充文件多是以公开说明书附加页(sticker)的方式进行,补充文件无需sec的审查,也不构成注册说明书的一部分,一经提交即可使用。生效后修正稿则被视作新注册说明书,sec要进行审查,并经 sec宣布生效后才能生效。生效后修正稿构成注册说明书的一部分。根据“s-k规则”第512(a)条的规定,下列情况下需要提交生效后修正稿:

1.储架注册说明书生效9个月后,若其中的公开说明书使用超过16个月以前的信息,则需按照《1933年证券法》第10(a)(3)条规定提交生效后修正稿。

2.储架说明书中的信息发生了根本变化(fundamental changes)。

3.发行计划发生了重大变化(material changes)。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实施储架发行时才需要提交生效后修正稿,并且以表格s-3/f-3进行注册的发行人,只要相关信息已经在定期报告中披露,可以不提供生效后修正稿。由于有关规则对“根本变化”与“重大变化”并没有明确界定,导致实践中存在着不确定性。有人建议sec应加以明确,以增强规则的可预见性。但sec并未采纳,主要理由是为了保持现行做法的灵活性。对于在储架注册有效期内未发行完毕的证券,注册人须承诺以生效后修正稿的方式予以撤消注册。外国私人发行人还须承诺提交生效后修正稿,以使储架注册说明书中包括“s-x规则”(regulation s-x)所要求的财务报告。

三、储架注册制度对公开说明书(prospectus)的披露与送达的特殊要求

在我国,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开说明书只要求披露,而不要求送达给投资者。美国则要求公开说明书必须送达给投资者。在进行储架发行时,承销商一般向其客户送达储架注册说明书中包括的基本公开说明书(base prospectus),并附之以补充公开说明书(prospectus supplement)。

在多数情况下,基本公开说明书对注册人本身的披露较为简单,但对所注册证券的披露较为详细,并且还包括注册人定期报告中未披露的信息,如风险因素等。注册人最近一次向 sec提交的“表格10-k”(form10-k),以及到储架注册终止前按照《1934年证券交易法》提交的所有报告(包括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等),均被以引征方式纳入基本公开说明书。补充公开说明书则主要包括注册人最近的发展情况、所发行证券的详细描述、发行计划(包括承销商名称)以及与发行价格有关的信息等。承销商也可能要求在补充公开说明书中披露补充财务信息、更详细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等内容,以利于市场推广。补充公开说明书需要按照“424条规则”(rule424)规定的时间表(一般是确定发行价格或使用补充公开说明书后的第二个工作日或5日内)提交给sec。

储架注册制度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储架注册制度就引发了大量争论。“415条规则”实施后,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储架制度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这些争论和分析主要集中于储架注册制度对发行人、承销商的尽职调查,投资者的保护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影响,兹分述如下:

一、发行人(issuer)

储架注册制度对发行人融资而言属实质利好,其最大的好处是降低了发行成本。这是发行人都支持储架注册制度的主要原因。美国学者实证研究表明,根据“规则415”进行的债券发行的利率比非储架发行要低30—40个基点,储架发行股票的成本比非储架发行要低29%;“415条规则”提供的灵活性提高了证券市场的效率。具体而言,储架注册制度的好处可归结于以下因素:

1.灵活性。储架注册制度简化了注册程序,提高了证券发行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设计新的证券发行、选择市场时机和承销技巧等方面。在波动较大的市场中,储架发行有助于发行人利用最好的市场条件,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窗口”(market windows),也有助于发行人根据市场需求设计证券的发行条件和条款。灵活性还是储架注册制度降低发行成本以及其他好处的根源。

2.降低发行成本。多次证券发行只需进行一次注册,从而节省了与证券发行有关的法律、会计、印刷等费用。同时储架发行的市场推广较为简单,有时甚至不需要进行路演等市场推广活动,节约了市场推广费用。

3.加剧了承销商间的竞争,承销佣金以及承销价格与发行价格之间的价差也因此而降低。承销商间的竞争还有助于融资产品的创新。

二、尽职调查

sec在采纳储架注册制度时面临着投资银行的强烈反才气他们提出的最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储架注册制度将导致承销商尽职调查质量的降低,不利于投资者的保护。在美国证券发行制度安排中,承销商的尽职调查是确保发行人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充分性的关键,而储架注册制度对承销商尽职调查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原因是:

1.储架注册制度削弱了承销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储架注册制度改变了传统上承销商与发行人间的关系。发行人在实施储架发行时,一般通过招标确定承销商,加剧了承销商间的竞争。由于发行人并不依赖于某家承销商来实施发行,当承销商尽职调查的时间过长或对某些问题较真时,发行人完全可以找另外一家承销商。这会迫使承销商放松尽职调查的要求。

2.储架发行留给承销商尽职调查的时间非常有限。储架发行时,从发行人做出发行决定到具体实施发行之间所间隔的时间往往很短,有时只有一天甚至几个小时,承销商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全面深入的尽职调查。但在美国证券法中,没有足够的时间并不是承销商抗辩的理由,因此承销商只能在放弃承销业务与承担尽职调查不充分的风险间进行选择。不管承销商做出何种选择,对公众投资者而言都是失去了传统尽职调查所提供的保护。

3.承销商未参与储架注册过程。与一般注册不同的是,承销商并未参与储架注册过程,只是在准备实施储架发行时才与发行人联系。储架注册说明书也多是由发行人自己制作,有时也有律师参与,但一般情况下承销商没有参与。注册说明书的撰写过程对于承销商的尽职调查十分重要,因为撰写过程给予承销商提问发行人的管理层和发现潜在问题的许多机会。

此外,承销商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尽职调查工作,这将导致承销商尽职调查成本的增加。

对尽职调查的影响是sec在采纳储架注册制度时重点关注问题之一。sec认为,发行人与承销商在尽职调查方面可进行创新,以适应储架注册规则的需要,如承销商可在储架注册有效期内对发行人进行持续尽职调查,发行人也可以定期与可能承销今后发行的投资银行举行尽职调查会议等。持续尽职调查方式的发展将允许承销商有序和高效地进行尽职调查。

此外,针对投资银行的担心, sec修改了“176条规则”(rulel76),明确提出在判断承销商是否履行尽职调查义务时需要考虑注册的类型、对发行人管理层和员工的合理依赖、承销类型和承销商在注册说明书及纳入注册说明书中的有关报告的制作过程中所起作用等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储架注册中承销商尽职调查义务的要求,减轻了他们的责任。但 sec没有采纳有关“冷却期”的建议,理由是这不符合储架注册制度提高效率的目的。

三、信息披露

《1933年证券法》是通过强制信息披露来实现保护投资者的目的。储架注册制度对信息披露的影响受到了大家的普遍关注。投资银行界反对储架注册制度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该制度影响了信息披露的质量与及时性。

一方面,储架说明书的信息披露质量较低,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储架注册说明多是由发行人自己准备,有时也会聘请律师制作注册声明,但投资银行一般没有参与注册说明书的制作;二是sec对以引征方式自动纳入储架说明书中的报告并未进行审查,且这些报告也不需要sec宣布生效,因而与经sec审查的证券发行注册说明书相比,这类报告的质量会较低。

另一方面,由于补充公开说明书是在储架发行实施后第二天才提交给 sec,因此,储架发行时所发行股份的购买者获得了有关发行价格及其他与交易有关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一般是发行完成后才向二级市场披露,这引发了大家对信息披露及时性的担心。sec也关注到了该问题。“wallman报告”也指出:“补充公开说明书中的信息并未向市场进行披露,因此这不符合充分披露原则。导致该问题的根源是监管的不一致,在目前的证券发行注册制度下,发行证券时重点关注的是向购买者披露信息,而不是向市场披露信息。”

此外,还有人提出,按照《1933年证券法》的规定,发行人承担向投资者提供信息的义务,但在储架注册中,投资者需要自行寻找以引征方式自动纳入储架注册说明书和公开说明书的各类报告,这不符合《1933年证券示》的立法本意。

sec则认为,《1934年证券交易法》下的持续信息披露制度确保了向投资者提供信息的及时性和充分性,统一信息披露制度实施后,通过引征方式引用发行人根据《1934年证券交易法》披露的各类报告,公开说明书得到了及时更新,这解决了信息过时问题,投资者得到了充分保护。

四、投资者

储架注册制度对投资者有三方面的影响:

1.对于非储架发行,在注册说明书提交后生效前,一般向潜在的投资者提供了初步公开说明书(preliminary prospectus)。初步公开说明书提供了有关发行的许多信息。但在储架发行中,发售证券前并未提供公开说明书,发行人只需在投资者作出投资决定时送达最后的公开说明书,因此投资者更多依赖其经纪商提供的信息作出投资决定。

2.储架注册规则中没有等待期(waiting period)或冷却期(cooling period)的要求,投资者需要很快做出投资决定,没有足够的时间研究分析有关信息。

3.储架注册制度的目的是让发行人快速通过证券市场融资。因时间限制,储架发行中一般不会组织复杂的承销团,承销商为了减少承销风险,需要尽可能快地出售所承销的证券,机构投资者因其强大的购买能力,成为承销商转手的首选对象。这将导致个人投资者难以参与储架发行。

五、发行承销制度

储架注册制度对发行承销制度有深远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储架注册制度促进了发行承销方式的创新。在储架注册制度实施前,大多数发行人是采用传统发行承销方式,在固定价格的基础上经谈判确定承销商。这种做法一般是:当发行人需要发行证券时,往往找大的投资银行(所找的投资银行多与发行人存在长期合作关系),由这家投资银行作为主承销商,组织承销团,与发行人协商确定价格后发行证券。理论上讲储架注册制度并没有增加新的发行承销方式,而是增加了一些发行承销方式的可操作性。实践中储架发行时至少采用了三种新的发行承销方式:

一是购买承销(bought deal)。购买承销,有时也称为“隔夜发行”(overnight offering),该承销方式源自欧洲,在美国与其类似的是二级市场的“大宗交易”(block transaction)。购买承销的具体做法是由承销商向发行人投标买断全部或部分将要发行的证券,再迅速转售给其他投资者,一般全部转售给机构投资者。购买承销的关键在于速度,除非承销商能迅速将买断的证券出手,否则不会冒险,而宁愿组织承销团。储架注册制度缩短发行期间,提供了速度上的便利,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承销商的市场风险,因此储架发行时多采用购买承销。据统计,储架发行中的大部分债券发行和一半以上的股票发行采用的承销方式为购买承销。

二是荷兰式拍卖。具体做法是发行人确定一个可接受的发行条件和价格,在此基础上进行招标。经招标后再确定具体发行条件和价格以及哪些投资者中标。采用荷兰式拍卖方式时不需要承销商,也不用组织承销团,可以直接接受投资者的投标。发行人在获得较好的发行价格与条件的同时,还节省了承销费用。

三是零星发行(dribble out),指当买家出现时,发行人即发行部分储架注册的证券。储架注册制度允许多次发行只需一次注册,降低了发行人的守法成本,从而使零星发行成为可能。零星发行还可以降低有关发行对二级市场价格的影响。

2.储架注册制度是导致发行人与投资银行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美国,传统上发行人与投资银行的关系长期较为稳定,同一家投资银行往往多年承担发行人的证券承销工作,并且多数情况下该投资银行在发行人董事会中占有席位,长期为发行人提供财务建议。储架注册制度导致发行人与投资银行间这种长期稳定关系发生了改变。发行人在储架发行时多以招标方式选择承销商,连续的多次储架发行可以分别由不同的承销商负责。此外,找到了买家的承销商也会主动接触发行人。更有甚者,若承销商认为利率会下降,则其可能主动购买并持有发行人储架注册的证券,以在利率下降后出售,挣取价差。承销商间的激烈竞争降低了发行费用,但发行人也牺牲了从关系紧密的投资银行获取专家建议的好处。

3.储架发行的承销团规模也相对较小。在美国,传统的包销发行的承销团可能由80-100家承销商和交易商组成,储架发行的承销团很少超过20家,经常是由1家承销商单独承销或由三、五家承销商组成承销团。

储架注册制度对发行承销制度的影响,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投资银行间竞争更加激烈,增强了发行人的主动性,并最终降低了承销费用。这是投资银行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他们反对储架注册制度的根本原因。

六、二级市场

储架注册制度推出后,即为大量的债券发行所采用,但最初股票发行很少采用该制度。对这一奇怪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储架注册对发行人股票的二级市场价格具有打压(overhang)作用,当发行人提交股票储架注册说明书后,将要实施的股票发行会导致现有股东的权益被摊薄,因此市场倾向于对发行人二级市场的股票价格打一定折扣。最明显的例子是,1982年4月28日,at&t公司提交储架注册说明书,将依据415规则发行不超过1000万普通股,第二天该公司普通股价格即下跌了75美分。股票还未发行,但二级市场的股票价格就已经下跌,市场的惩罚大于所节约的股票发行成本,这导致发行人一般不愿意采用储架注册制度来发行股票。

针对该问题,1992年sec对储架注册规则作了修订,不再要求在储架注册说明书中明确将要发行的股票的具体数量。发行人在注册说明书中只需确定所注册证券的种类(债券和股票)和预计的总筹资额。因为大多数储架注册说明书是用于债券发行,即使其中列明了股票,也不意味着将来一定会发行普通股,这掩盖了发行普通股的意图,明显减轻了市场对以储架注册制度进行股票发行的惩罚。1992—1995年间,通过储架注册制度发行普通股的比例由3%增至15%。

七、证券市场的机构化

储架注册制度会加速证券市场的机构化,这也是证券业界提出反对意见的一个理由。一方面,储架发行多采用购买承销的方式,只有资本规模大的投资银行才可能成为承销商,因为他们的购买能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均较强,而地区性承销商和小的经纪商、交易商因资本规模小,购买能力和承担风险能力较弱,难以参与储架发行的承销,这会导致证券经营机构的进一步集中。另一方面,储架发行还会加速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机构化进程,机构投资者因其强大的购买能力而成为承销商的首选对象,个人投资者将被挤出(squeeze out)证券发行市场。因此,前sec委员thomas就认为,储架注册制度会促进承销商、做市商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的进一步集中,不利于个人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进一步加剧证券持有者的机构化程度,从而损害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sec认为“415条规则”属于程序性规定,并不指定具体承销方式。证券市场的集中化和机构化是经济发展和其他因素的产物,并不是储架注册规则产生的后果。实践中,有许多储架发行仍是以传统的组织承销团的方式进行,并且债券市场的投资者本来就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而通过储架注册进行的股票发行所占比例并不高,储架注册制度对个人投资者的“挤出作用”并不明显。

储架注册制度对完善  我国发行制度的借鉴意义

储架注册制度能够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已普遍为一些发达国家所采用,除美国外,英国、加拿大、日本、法国、西班牙、比利时等国都有类似的制度,有发展中国家(如马来西亚)也采用了该制度。欧盟在2002年提出要建立类似于储架发行的发行制度。笔者认为,有必要借鉴美国等国的经验,适应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建立类似于储架注册制度的发行制度,这是因为:

1.储架发行制度有助于提高境内证券市场的融资效率。影响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发行价格、发行成本和时间。与境外证券市场相比,我国境内证券发行的发行费用并不高,境内股票发行价格也普遍高于境外发行价格。尽管近几年来境内证券市场持续低迷,香港h股大幅上涨,香港证监会的研究表明,一直以来境内a股价格均高于香港h股价格,2005年底a股较h股的加权平均溢价仍有22%。因此影响境内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主要原因是审核周期太长和缺乏灵活性。储架发行制度能够简化审核程序,提高发行人融资的灵活性。这正是提高境内证券市场融资效率所需要的。

2.储架发行制度有助于提高境内证券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以应对境外证券市场的激烈竞争。近年来我国境内证券市场融资日渐萎缩。与之相反,企业到境外发行上市蓬勃发展。据统计,2005年发行h股24只,筹集资金1545亿元,增加887亿元;而同年发行a股(包括增发和可转债)只有20只,配股2只,筹集资金338亿元,减少498亿元。大量优质企业到境外上市,引发了大家对境内证券市场空心化和边缘化的担忧,这已引起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和证券业界的广泛关注。简单地限制或禁止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并不是解决该问题的合理措施,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提高境内证券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事实上,方便快捷的再融资是吸引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是境外证券交易所在我国进行市场推广时反复强调的一点。储架发行制度有助于提高境内证券市场再融资的灵活性,增强境内证券市场的竞争力。

3.境内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和结构改善,为储架发行制度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几年来,境内机构投资者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机构投资者的规模加速扩大,结构也明显改善。目前境内证券市场基金管理公司有52家,管理基金222只,基金总规模4626亿份。qfii加快进入境内证券市场的步伐,qfii总数达到32家,获批资金规模59.7亿美元。此外,社保基金、保险基金、企业年金纷纷加快入市步伐,商业银行直接设立的基金公司已有两家。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壮大极大地增强了境内证券市场的需求能力。

4.证券发行核准制并不构成储架发行制度的障碍。我国证券发行监管制度已完成了由实行额度或指标控制的审批制到核准制的转变,注册制是今后的发展目标,但证券发行市场化改革是个长期和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美国等国的实践可以得出,储架注册制度不仅适用于证券发行实施注册制的国家,核准制国家同样也可以实施类似制度。如英国就是典型的核准制国家,其《上市规则》(listing rules)中对储架注册进行了专门的规定。考虑到在我国实施核准制的情况下使用“储架注册”的措辞可能引起误解,有关规则中可使用“储架发行”这一概念。

5.储架发行制度还有助于解决境内证券市场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的问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频繁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募集资金大量闲置甚至用于风险高的委托理财、违规借贷等是困绕境内证券市场的一个突出问题,这极大地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导致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单次证券发行筹集资金过多是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中国证监会采取的措施是用行政手段限制单次证券发行的筹资额。行政措施简单易行,但有关指标的确定具有随意性,且没有考虑发行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缺乏弹性。在设计我国的储架发行制度时,可考虑将发行人的储架发行与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挂钩,从发行制度的设计上督促发行人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