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镇 保护 更新 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316-02
1.引言
历史文化名镇体现了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脉络,是特定地域的居民建设活动的历史结晶,是传统建筑艺术、地域文化、民俗风情的真实写照,是遗存于民间的文化瑰宝。河北涉县固新镇拥有保存完整的山水格局、大量明清民居建筑群与独特的民俗文化传统,具有优越的遗产保护和文化研究价值。2010年12月,固新镇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随着快速城镇化给周边环境和传统风貌带来的冲击,做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更新工作变得更加迫切。如何协调保护与更新的关系,构建科学的保护体系,并通过选择合理的产业类型,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笔者以固新镇为研究对象,阐述其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更新发展策略。
2.固新历史文化名镇的认知
2.1北方城堡式四门四券古建筑群
固新镇曾是县治所在地,遗存有典型的北方城堡式四门四券古建筑群。固新四个券门建于北齐天保年间,或基石拱券,或基石横梁隧道建筑,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固新村志》记载有“西乡屏翰”叙述它的防御屏障作用当地居民就地取材,利用清漳河谷地的泥土制成土坯建造房屋,典型的“两甩袖”单体平面,四合院布局。历史建筑的材料、风格、式样代表了太行山区冀南地方民居的建筑特点。
2.2源远流长的古槐文化
固新古槐,相传“植于秦汉,盛于唐宋”,高29米,树围17米,冠幅直径19米,树龄2000年以上,至今仍开花结果,是目前我国已知的树龄最长的槐树,具有“古”、“粗”、“神”的特色,有“天下第一槐”之美誉。当地关于古槐的传说、典故数不胜数,如《慈禧三问老槐树》、《故县老槐树,九搂一屁股》、《古槐献良谋刘邦定天下》等等。古槐作为当地村民心目中的“母槐”、圣树、福树、吉祥树,蕴含着无穷的文化魅力。
2.3自古流传的冀南庙宇文化
固新镇保存完好的庙宇有数十处,多为明清以后的风格,奉阴阳五行之说,排布有序,且有庙宇必有戏台。佛教在固新的传播历史悠久,位于固新镇内的佛教寺庙有清泉寺、静因寺、柏台寺等,始建年代早,至今香火旺盛。以庙宇为载体形成的民间庙会活动在当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特有地域文化共同体。
3.保护面临的挑战
3.1历史建筑的老化、破坏
由于当地经济的落后、历史年代的久远、疏于保护与意识薄弱等原因,一些历史建筑被拆除毁坏,取而代之的是色彩鲜明的现代化住宅。新老建筑的不和谐、历史建筑周边私搭乱建的房屋,导致建筑整体风貌遭到破坏。
3.2基础设施缺乏,环境质量差
固新镇基础设施落后,配套规模不足。直接饮用地下水,水质安全得不到保证(因水质问题引发的癌症发病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7倍);缺乏独立的下水系统,厕所仍使用传统的旧式旱厕;缺乏集中的垃圾收集点,垃圾杂物随意堆放现象较为普遍,卫生环境较差;缺乏公共绿化场地,村民活动局限于街巷空间和内部院落。
3.3出现“空心化”趋势
由于固新城镇建设发展受到历史文化保护限制等因素,发展缓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面对就业、收入、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大量的青壮年人口向城市聚集,固新镇出现“空心化”趋势。因此固新古镇存在着和城市争夺人口,避免消亡的压力。
4.规划对策
4.1整体保护的规划理念
4.1.1自然环境保护
古镇所处的外部自然环境,是其所根植的背景区域,对古镇历史文化特色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规划遵循因地制宜、因景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在退耕还林的基础上,种植花椒、核桃等经济林木,既满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又考虑景观效果,做到生态、经济、景观的统一。规划对流经镇区的石河、清漳河加强保护控制,营造休闲绿化的亲水空间和宜人的滨水环境。
4.1.2视线通廊控制
视线通廊是标志性历史景观之间保持通视的前提条件,也是体验历史文化名镇风貌的重要景观通道。视线通廊控制的目的是确立固新镇各景点之间的呼应关系,突出和强化历史风貌和标志性景观。规划构建城镇内部通向外部河流、梯田、乡野的廊道系统,以街巷、河流为骨架,以券门、古槐等为景观节点,以梯田、山体为背景区域,形成网络状、连续性的视觉廊道(图1)。
4.1.3建筑高度控制
在对视线通廊分析的基础上对镇区建筑高度进行分区控制,在保护传统建筑风貌不受影响的同时,构筑以自然环境和建筑为要素的“图-底”关系,保持古镇优美的天际轮廓线。
4.1.4建筑风貌控制
新建建筑要注重建筑的文化性,应努力使不同建筑物的风格和谐统一,力求自身完整和群落之间的整体性。通过环境手段反映建筑地方传统特色,适当运用地方优秀传统的概念反映到建筑的风格中去,保持建筑风格的古典性和历史沧桑感。建筑色彩以青灰色、土黄色为色彩主基调,整体统一且具有历史感。
4.2分类的保护手段
4.2.1历史街巷保护
固新镇历史街巷的特色是石板路、石板巷,黄土路、卵石路,呈鱼骨状布局,街巷狭窄。街巷两侧是黄土坯院落建筑,土墙土房与石街土巷相映成趣,构成富有韵律和变化的街巷景观。规划通过对历史街巷的空间格局、路面材质、立面、休憩空间等分类保护控制,保持其整体的景观风貌特色。
4.2.2历史环境要素保护
固新镇历史环境要素较为丰富,包括10个券门,3棵100年以上的古槐,38口古井、石碾、石磨,以及外部层层叠叠的梯田型经济林区,这些都是集中体现固新镇地方传统特色和典型特征的构筑物。规划对历史环境要素进行挂牌保护,设立保护标志,悬挂于历史环境要素的适当位置,标识历史环境要素的名称、位置、规模、形式风格、营造年代、材料、修复情况、产权归属、保护责任者等信息,以利于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提高居民、游人对历史环境要素的认知程度,增强保护意识。
4.2.3文保单位的保护
固新镇内省级文保单位有古槐树、洞阳观,县级文保单位有乐楼(龙王庙)、真武阁、固新古民居建筑群。规划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将文保单位的保护区分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两个等级,对两个范围内的建设活动提出严格的控制要求。
4.2.4历史建筑的保护
在对固新镇建筑物、构筑物进行详细普查的基础上,将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等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固新镇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确定为固新镇的历史建筑。规划对历史建筑进行建档,作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护与管理的重点对象和依据。根据历史建筑的建筑质量的不同提出相应的保护整治措施。
4.2.5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固新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地名由来、神话传说、生活民俗及石头建筑工艺等。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基础上,对固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记录并建立档案,对其所对应的文化空间(如典型民居建筑、石碾石磨等)进行挂牌保护和标识。通过多种手段加强对文化空间及其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宣传,扩大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展示和共享固新优秀文化遗产魅力。
4.3分区域的保护要求
根据现存聚落空间格局、自然环境、历史建筑遗存、历史环境要素等的现状分布状况划定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内进一步分别划定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考虑到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在保护范围之外划定环境协调区。对以上划分的区域执行不同的保护控制要求。
4.4分层次的规划控制
为保证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多层次的规划编制进行保障。通过编制保护规划进行宏观层面的控制,通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中观层面的引导,通过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指导具体的建设项目。另外还编制了多个专项规划,如濒危历史建筑修缮设计方案、基础设施改造设计方案、环境整治工程设计方案等。通过自上而下的规划编制,切实可行的指导固新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工作。
4.5循序渐进的更新策略
古镇的保护与更新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游离于现代文明之外会导致其衰败。在古镇持续发展中总是有新要素的介入,只有允许保护中存在更新,吸收现代文明赋予的活力,才能保证其发展具有持续的动力。规划在保护实体环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维持居民生活的稳定,传承历史文化,促进生活环境和质量的提高,在动态调整中寻求保护的最佳途径。动态调整式保护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调整,是不影响保护区生命力的保护模式。落实到规划方案中,体现为规划目标的分阶段实施。在保护规划、濒危历史建筑修缮设计方案、基础设施改造设计方案、环境整治工程设计方案等规划设计中,确定了规划期内分年度的行动计划,分期逐步实施规划设计内容,确保规划目标的落实施行。
4.6可持续的产业发展
针对固新环境优美、历史资源丰富的现状,采用旅游开发的方式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是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古镇可持续发展主要途径。旅游开发展示的内容是整体历史环境特色,所获得的资金不仅能够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更能给古村落保护维护、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开发旅游会对历史文化遗产展示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进而促进了古镇的保护与更新,也能激发当地居民对古镇保护的责任感,从而更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保护历史风貌与传统文化的行动中去。
5.结语
历史文化名镇作为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应该在提高原住居民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完整、真实的传承下去。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更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有效的规划作为保障,需要完善的政策法规作为支持。本文通过对固新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更新的尝试,以期对其他地域内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更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景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 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城市规划资料集-城市历史保护与城市更新.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尚圆圆,周煜.古村落形象保护与更新-浙江缙云县河阳古村落.福建建筑.2010.4.
[5] 仇保兴.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和利用策略.城乡建设,2004.1.
一、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问题
(一)原有的真实性被商业模式所覆盖
强调原生态,保护历史真实性的文化区是旅游价值的重要体现。在历史文化景区的创建过程中,必须要保持真实,保护历史文化和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建筑,坚持历史和环境相互融合保护文化街区的保护原则,保护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旅游业发展文化区,必须要保存其原生态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生活条件,以及居民的生活习惯。将旅游在当地社会文化的动态发展中延续,它的真实性才能有较高的保护值和重要价值。正是这种“真实性”才能吸引大批游客前往体验,保护历史和文化的“真实性”是开放旅游体验的前提。
(二)历史街区发展缺乏地方特色
从目前来看,有许多旅游企业都会盲目遵循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看到其他地区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的很成功,就会误认为本地区的旅游开发也会发展起来。所以不管是否合乎本地情况,都复制相应的经营方法和模式,什么地方经济发展的好就从什么地方开始改进,不考虑当地的文化背景和资源属性就开始扩建,它是完全不符合旅游发展模式的。盲目跟风使得大量开发的历史街区文化吸引不了游客的眼球,而且当地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原文化过度破坏也更加失去了对游客的吸引。不进行有本地特色的人性化的发展,不注重旅游体验,最终会损失大量的游客。所谓的人性化就是通过细致的服务,将当地的景观和社会文化同观众的情感之间产生密切的联系。这也意味着要从游客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为前提。历史文化街区在其旅游业的发展应当尊崇“一切为了游客,为了所有游客”的宗旨,充分考虑游客在旅游当中存在的需求,用这种意识形态来指导设计相应的旅游体验。在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方面全方位的刺激游客的感官神经,为游客创建一个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独具特色的旅游体验。
(三)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深度不够
一些历史文化街区虽然有开放的发展思想,想大力传播自身文化的内涵。但由于历史深度挖掘不够,或者因为没有精确的把握文化和历史脉冲方向,旅游建设环境和设计活动没有与当地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度的融合。由于没有足够的意识进行内涵的发掘,导致许多旅游产品以次充好,牵强的存在于历史文化街区中。一些旅游地区由于没有深度挖掘地域文化的内涵,不重视历史文脉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延续,使得到此来旅游的游客数量日益减少。人类发展的历史是由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保留和历史文化背景,延续当地文化精神,是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与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引游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重要依据。
二、基于旅游体验的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发展对策
(一)建立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业发展形式
在当前的旅游业发展中,为了适应旅游业不断发展的情况,就需要建立一个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业形式,创建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需求,让消费者在旅游中产生值得铭记的场景。满足这些要求就需要在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中要产生体验旅游的浓厚氛围,利用现有的经济资源在历史文化街区中形成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色文化,让游客在参观时会得到一种不一样的感受。
(二)深入挖掘当地社会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是一个历史文化街区的灵魂,当地特殊的文化和习俗会深深地吸引游客前来,这就是支撑游客人数的基础。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体验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优势,利用与其他相同的旅游景点不同的文化资源,避免有相同的产品出现。只有真正利用当地的丰富的文化资源,才可以创造一个鲜明的旅游主题并被旅客所记忆。
(三)注重景区游客体验
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设计应配合当地的旅游体验活动,以满足最大化需求为导向,以增强旅游者的体验为目的,用自己的综合效果实现资源属性与游客载体相互作用的成果。旅游活动的发展,应当是重点关注游客可以参与的活动。旅游企业可以引导游客参加一些活动,让游客和文化进行互动。由于游客的活动和街区的舞台双边进行接触和互动,这既增加了游客游玩的时间,也会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提供可参考的经验,更会让观众的感受变得强烈,产生印象深刻的记忆。同时,文化街区还可以依靠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合理的开发利用,以满足游客的“角色入境”的愿望。通过将历史文化与旅游当中存在的元素很好地结合起来,可以有效的提升游客的兴趣,给予游客高品质的旅游体验感。
三、结语
【关键词】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中国;发展
在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和中外文化交流广度的拓展和深度的推进,各种先进的纪录片创作理念也开始先后走进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和生产逐步摆脱了长期滞后的局面,并在20世纪末达到了一个。进入2000年后,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生产迅猛发展,尤其是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数量开始逐渐增多,较之以往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有很大的变化和进步,如中央电视台在新世纪推出的《复活的军团》、《新丝绸之路》、《再说长江》、《故宫》等。与此同时,专家学者对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的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也有相当大的提高。
在对中外纪录片的发展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笔者力图通过运用归纳研究、文本分析等方法,站在文化学、影视艺术审美学和市场学的视角,对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直到新世纪初在主流媒体中播出并在受众中有一定影响的电视纪录片的特征和兴衰变化的原因的考察,特别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20年来价值取向以及它在商业化市场化进程中如何发展等方面的探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前苏联美学家卡冈在其《艺术形态学》一书中阐述了整个艺术世界的结构。所谓艺术形态就是艺术形式中介的要素、结构及整体艺术形态规范系统。历史文化纪录片作为艺术当然也具有所有艺术所共有的特性,因此,艺术形态学的基本概念同样也使用纪录片,也就是说在纪录片的形态构成中同样遵循着艺术的一般形态规律。但是历史文化类纪录片还有自身的独特性,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形态就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以时间或空间连续为原则,以影像为媒介的一种对现实真实记录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形态,一是从个体的角度,即某部历史文化纪录片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形态;二是从历史文化纪录片整体发展的角度,即历史文化纪录片在其自身发展过程和成长环境中所呈现的不同表现形式。从整体角度看,可以把我国历史文化纪录片形态分为:历史形态,即我国历史文化纪录片从出现、发展、衰弱、崛起到逐渐各个变化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文化形态,即历史文化纪录片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不同的文化时期所呈现出的形态;审美形态,即历史文化纪录片被作为审美艺术对象的不同审美表现形式。
20世纪初期,中国纪录片便已出现。由于中国近百年的特殊性,20世纪中国的纪录片的表现手法和风格与国际纪录片的发展迥然不同。而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纪录片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兴起,代表作品1980年《丝绸之路》,继《丝绸之路》后,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创作热潮才开始。所以说上个世纪80年是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兴起阶段。
进入90年代,关注个体的人,关注在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逐渐成为国内纪录片创作者们的共识,因此中国历史文化题材的纪录片相对偏少。故该时期则是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的低谷阶段。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民族自豪高的增强,历史文化题材类型的纪录片的创作重新崛起,《郑和下西洋》、《故宫》、《再说长江》、《复活的兵团》、《舌尖上的中国》等的开播引发中国甚至外国观众的强烈赞美。可以说,21世纪是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的阶段。
纵观20年来的历史文化纪录片,我们发现它不仅深受中国时代环境变化发展的影响,也受国外各种创作理念的影响,从“我视电影为讲坛”,“真实电影”,“直接电影”,“画面加解说”“新纪录电影”到“新历史主义”等等。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基本走过了一条和世界纪录片发展完全吻合的轨迹。如果说理念方面是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的内因的话,那么外因就是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的运用。总得来说,纪录片创作主体多元化、现代技术的运用以及创作理念的开放和更新,是历史文化纪录片呈现出生机勃勃的重要原因。另外频道的播出需求观众的欣赏需求和媒体强大的覆盖能力,这些都推动了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和发展。而真正推动历史文化类能够走向市场并被受众所喜爱的原因则是实现纪录片市场化。
新历史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欧美思想界兴起的一种文化理论批评方法,到80年代后期新历史主义思潮才引入中国,开始深刻影响新时期中国文艺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批评。新历史主义理论主张通过历史碎片寻找历史的真实,“尤其表现出历史记载中的零散插曲、逸闻趣事、偶然事件、异乎寻常的外来事物、卑微甚至简直不可思议的情形等许多方面的特别兴趣。历史的这些方面在‘创造性’的意义上可以被视为‘诗学的’”。同是2004年上映的《考古中国》,从万里长城到紫禁城,从恢弘的秦兵马俑到气势磅礴的布达拉宫,不仅是通过独特的电脑特技、实物展示及场景重建展现中国历史文化,还从考古发现、当事人回忆等历史碎片发掘历史长河汇总的重大事件、探索人类思考中的不解之谜的。《再说长江》关注20年内变化着的普通人物,记录着巨变2年的一滴水一棵树。《故宫》中历史的书写不再完全局限于历史英雄人和宏观角度,而会选取一些小人物的命运和平民视角。“新历史主义”本质上追求的是真实,这种真实的表现手段比较富有诗意富有“逸闻主义”,突出了“历史作为多种声音”的观念。“新历史主义”打破了以往的严谨理智和客观严肃,为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创作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在全球化市场化的浪潮中,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也必须紧跟潮流,走向市场,走向国际,同时取别人之精华,去自己之糟粕,同时要保持自身的文化特性,敢于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中国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是有着广阔的创作空间的。但是国内单独对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研究是比较少的,基本都是把对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研究淹没于纪录片中。笔者在进行中国历史文化类纪录片20年研究发现,要想进行深入研究必须掌握历史学、人类学、美学、社会学、传播学等方面的知识,这无疑是有很大的难度的,本文只是稍稍引用各方面的知道,没有深入研究。关于历史文化类纪录片还是有很多很广的课题等着学者去挖掘去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杨.新世纪历史文化电视纪录片研究[D],广西大学,2008
[2]庞慧敏.纪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3]林少雄,吴小丽.影视理论文献导读[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 重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
一、重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内容
重庆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文化最真实的载体就是历史文化街区,也是先辈留给重庆的宝贵城市遗产。由于人们保护意识的滞后和保护管理的不到位,使得许多历史街区在风雨侵蚀和大规模城市开发建设中加速损毁和消失。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首要问题就是保护范围的划定。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1]中定义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界线的划定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定位:1、文物古迹或历史建筑的现状用地边界;2、在街道、广场、河流等处视线所及范围内的建筑物用地边界或外观界面;3、构成历史风貌的自然景观边界。
重庆历史文化街区(见表1)中的历史建筑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建筑构成:明清合院居住建筑和近代历史建筑,重庆历史街区中的传统民居建筑多为晚清、民国初期的建筑。明清合院居住建筑多数采用穿斗木构架体系,表现出轻盈灵巧素雅的风格。重庆近代历史建筑为开埠至抗战时期建筑,开埠早期建筑多为洋行建筑、领事馆,现用于居住。
而在重庆这个特殊的山地城市,保护边界比较模糊。由于地形高差的变化,使保护的范围层次很丰富,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距离来划分边界。在南岸慈云寺老街这个用地中,规划所划定的保护范围的进深只有160米 ,如果在平原城市这个距离是远远低于我们应该划定的保护范围的标准,但是在这个高差有50米的场地中,所划定的保护范围就恰到好处了。在重庆山地城市中,在划定保护范围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场地中的进深距离和场地地形高差变化情况,认真分析场地中的视线关系与怎样才能把真正值得保护的历史遗存保护好,不致因疏忽遗漏、处理不当而使有价值的历史遗存湮没丧失。
表1 重庆市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库区保护的传统风貌镇、亟待抢救的传统风貌镇(街区)名单表
类型内容
历史文化传统街区湖广会馆及东水门街区(渝中区)、磁器171街区(沙坪坝区)。
历史文化名镇龚潍镇(酉阳县)、龙潭镇(酉阳县)、涞滩镇(呤圳市)、双江镇(潼南县)、松既镇(永川市)、中山镇(江津市)、宁厂镇(巫溪县)、塘河镇(江津市)、偏岩镇(北碚区)、路孔镇(荣昌县)、安居镇(铜梁县)、石蟆镇(江津市)、丰盛镇(巴南区)、白沙镇(江津市)、后溪镇(酉阳县)、洪安镇(秀山县)、竹园镇(奉节县)、铁山镇(大足县)、走马镇(九龙坡区)、庙宇镇(巫山县)。
三峡库区迁建保护的传统风貌镇大昌镇(巫山县)、西沱镇(石柱县)、洋渡镇(忠县)、云安镇(云阳县)、高家镇(丰都县)、蔺市镇(涪陵区)。
亟待抢救的传统风貌镇(街区)东溪镇(綦江县)、金刚碑老街(北碚区)、安富镇(荣昌县)、郁山镇(彭水县)、兴隆镇(奉节县)、石堤镇(秀山县)、清泉乡(酉阳县)、板桥镇(永川市)、凤场乡(江津市)、雍溪镇(大足县)。
(资料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文件渝府发[2002126号]
二、重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目标和原则
重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有两个目标,一是传承历史文脉确立文化身份及自豪感。历史文化街区不但包括物质性的有机载体,比如旧城形态街区空间;也包括非物质的文化形态,诸如城市中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社会群体组织以及传统艺术民间工艺,民俗精华传统产业等。它们和有形文化相互依存相互烘托,共同反映着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共同构成城市珍贵的历史文脉。保护历史街区,避免千城一面的无个性城市空间,较好展现和延续地域文化和特色,维护城市景观多彩多姿,增加市民和游客对城市文化遗产的认知并促进自豪感。二是因时制宜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历史街区保护在于因时制宜,不应是凝固静止的保护,而是将其融于整个城市的发展与现代化的进程与轨道之中,与城市社会文化经济生态相协调。使历史文化街区以其独特的方式以及自身的历史文化优势在城市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重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原则主要有:原真性原则、平衡性原则、整体协调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公众参与性原则、人性化原则、生态性原则等。重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保护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了自然、社会、历史、人文等多方面内容。在确立上述保护原则的基础上,力求使重庆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风貌与蕴涵的人文精神得以传承与发扬。
三、重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政策建议
1、保护和利用相结合,掌握好开发的“度”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对其进行保护的同时使它们的价值得到更大程度的实现,对其进行适当的开发和利用是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历史文化街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如何把握好度的问题是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关键。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是加强立法;第二是加强政府功能;第三是明确保护和开发的范围和边界;第四是控制开发规模和类型;第五是加强全民保护意识。
2、城市功能复兴与积极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个大的系统,既表现为内部系统结构之间的协调合作,又要求与社会系统(更大的系统)的相互衔接。这使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呈现出复杂的现状特征。因此,在进行积极保护就意味着对历史文化街区开发价值的挖掘。同时应考虑到对历史文化街区城市功能复兴的问题。实践看来重庆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走旅游与特色商业开发的路子是比较正确的选择。
(1)旅游开发(历史名城、山地城市、著名景点)。旅游的浪潮是我国另一个不可扼制的大趋势,如现在的磁器口街区、黄山陪都遗址、弹子石老街等现已是重庆重要的旅游景点。但首先我们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必须要有全面的认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不同于对风景区的开发,它必须是在保护的前提下的开发。一方面,通过旅游使国内外的游客认识重庆独特的风貌和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使这批民族的瑰宝体现出其自身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提供大批劳动就业机会。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反过来为促进重庆历史地段的保护提供更为充足的物质基础。
(2)商业开发(特色商业开发、住区开发)。重庆近代历史地段同样具有房地产开发的价值。由于历史地段在形成时期往往是为了寻求和便利地获得良好的自然资源(水源、土壤等),良好的商业环境以及便利的交通也是地段形成的重要环境要素,因此,历史地段除其历史价值外还具有地理上的优越性,在商业开发方面也具有很大的潜力。如地方特色商业开发、山地传统特色民居开发等,而且这些都有了成功的案例。比如磁器口街区的特色商业开发,现已取得良好的效益。
3、积极发挥政府作为城市发展的领航者作用
政府作为城市发展的领航者,其行为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面对城市中这部分拥有巨大价值的不可再生资源,政府应做出如何的应对措施呢?重庆政府应该争取一些优惠政策来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
(1)金融政策。如何积累资金,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自我增值,是对其进行保护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用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银行贷款建议实行利息优惠政策(如政府贴息、政策性银行贷款);争取专项资金(如旅游基金、文管基金、旧城改造基金、危旧房基金),用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兴。
(2)土地部分。历史文化街区直接关系的就是土地问题,对待土地问题时可以建议减免国有土地出让金。由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工程复杂,并受到多种条件限制,建议政府以适当面积土地(异地)给予保护与更新工程实施单位补偿。
(3)拆迁及基础设施部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问题牵涉到街区内人口的疏散问题,往往实施拆迁工作时会对工程的进度造成很大影响。建议拆迁人口尽量异地安置,鼓励增加异地还房面积,并争取到廉租房政策。历史文化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分陈旧,基础设施如电力(杆)线、广播电视杆线、自来水、电信、天然气等基础设施新增、移位安装等建议分别由相关单位如供电局、广播电视局、自来水公司等按规划负责拆除并新建或恢复使用功能,所需费用由相关单位自行负责。
重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均很强的工作。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运用系统的方法进行研究,才能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规划。再加上正确的政策引导、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获得居民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实现重庆城市空间与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
[2] 李光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相关概念解析[J].山西建筑,2009(19).
[3] 唐黎洲,高蕾,金浩萍.昆明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实践[J].有色金属设计,2010(01).
[4] 李鸿飞,吴永诚.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探索――以武威钟楼巷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J].华中建筑,2010(06).
[5] 王景慧.历史文化街区要活态保护[J].中华民居,2010(08).
[6] 夏健,王勇.从重置到重生: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生活真实性的保护[J].城市发展研究,2010(02).
【作者简介】
罗 观,女,历史专业讲师,重庆三峡师范学校专职教师,西南大学历史专业本科毕业.
(上接第31页)
考核单位负责人也应对本机构人员进行分工协助,如此方可保证认证认可工作有序、规范的开展,考核组按期顺利完成考核评审工作,同时也促进质量检验机构向更高水平发展。
三、规范计量认证管理,提高检验管理水平
1、加强规范计量管理促进各项工作有效运行
《质量手册》是计量认证实施管理体系的灵魂,质量体系的运行就是执行质量手册文件、贯彻质量方针、实现质量目标、保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手册规定了承担质量管理工作的各个检验室职能、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形成了互相配合、协调的局面,为运行过程受控奠定了基础;手册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做出了规定,为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手册对于协调各个部门之间关系起到了相互制约,杜绝相互推诿扯皮的功效,对质量活动的顺利运行起着积极的作用;手册通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现行质量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进行评价,从而形成不断实施监测质量体系改进的自我完善机制。
2、加强规范管理,促进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是以目前国际通行做法为基础的,使实验室管理逐步与国际接轨。在计量认证规范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树立为人民健康负责精神,始终把维护群众健康放在首位:进一步树立科学检验的技术模式,把科学证据作为监管决策的基础;进一步树立促进提高目的意识,克服“就检验而检验”的传统观念: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思想贯彻始终,以公正、公平、真实、可靠的信誉对待每一位客户,以优质服务取得客户信赖,真正建成具有公信力的技术监督检验机构。通过实验室规范化管理,促进质检工作检验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实践证明,通过计量认证规范化的管理,不断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了质检工作水平,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实现管理和技术上的统一,使质量管理活动进入良性循环有效地规范管理。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颁布1986年7月1日实施.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1987年2月1日由国家计量局.
[3]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认实函〔2006〕141号2006.7.27.
(上接第27页)
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心理控制能力,使其在赛前达到较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比赛的发挥;进一步证实了全面提高职工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技战术才会产生良性效应;在训练中提高职工运动员心理稳定性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才能提高职工篮球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何少钧.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技术效果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
[2] 周明金.心理训练与青少年篮球运动技术战术发挥的相关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
[3] 刘成华、刘占波.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远投心理训练的探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3.
[4] 何运健.浅谈篮球运动员的专项心理素质及其训练,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4.
【作者简介】
马文华(1964-)男,任职于蒙自市总工会,研究方向:职工文化体育.
(上接第72页)
[2] 陈庄等.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J].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
[3] 陈启申.ERP从内部集成起步(第2版)[J].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6.
[4] 刁柏青.ERP项目实施中的管理问题研究[J].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8.
【关键词】贤子峪村 古村落 历史文化 价值
珍贵的古村落遗迹是民族悠久历史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对于山东古村落保护的问题,冯骥才曾说:“现今山东地区一座完整的原真的古村落也没有了。”山东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省份,其省会济南亦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保护好现在仅存的山东地区的古村落遗址,特别是济南周边的古建筑,是研究当地风俗地貌、社会历史重要的事实依据。
一、“石头村”质朴的人文艺术气息
拥有400多年历史的贤子峪村,现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平阴镇,又被称为函山峪、岱西村。村子东南北三面环山,其石屋建筑、院落结构依然可见明代的建筑风格,是北方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明代古村落之一。正确理解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并意识到其所包含的艺术价值,才能让人们更好地重视和珍惜。
(一)生态和谐的自然景观和建筑风貌展现了贤子峪村的魅力
深藏山凹中的贤子峪幽静清新,依山而建的古村落,高低错落有致,体现出一种纯粹的美。利用当地石材垒砌的古院落、古石阶,再加上汩汩清泉和珍贵的古树――500多年历史的皂角树,无不体现了现代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
贤子峪村保留了部分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用蛮石和天然原木建成。其别致的门窗及精美的石雕、砖雕依然清晰可见,如此的巧夺天工,且能够与建筑主体结构完美融合。房子冬暖夏凉,非常实用,体现了建筑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清新雅致的自然环境更使这个石头村永葆生机。
(二)淳厚质朴的民俗民风展现了贤子峪村的历史渊源
在贤子峪村的一个古院落内,主道的两旁有两棵椿树,一香一臭。“一路之隔,香臭明分”,也许最早的房屋主人是在用树做教材,告诉子孙,人生在世要明事非、懂善恶。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至今仍是探索贤子峪古村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平顶屋、高路桥、玫瑰花等众多民间传说故事更为其增添了一丝难以形容的神秘气息。
(三)辉煌灿烂的名人文化展现了贤子峪村的文化底蕴
“在宗法制的传统农村里,根深蒂固的生活理想是‘耕读传家’。耕是生活之本,读是农民攀登社会阶梯的唯一道路,科举的道路。教子弟读书,是宗族共同的大事。”①贤子峪村的始建者张宗旭所创办的函山书院,培养了众多的文人贤士,著名的明代八进士中,其中就有5位在贤子峪的函山书院读过书,其中最有成就者,当数于慎行。他学有原委,贯穿百家,诗文俱佳。神宗时词馆中以于慎行及临朐冯琦“文学为一时之冠”。璀璨的历史文化流传着许多文人名士的传奇故事,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足以让人们去慢慢体味。
二、历史遗迹的传承
居民的思想意识、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历史传统文化的种种局限性都是保护与开发古村落的阻碍。根据贤子峪村的实际情况,对其历史遗迹的保护和发展势在必行。
(一)深入研究贤子峪村的历史文化,探索其深层次的人文价值
“只有当文化的拥有者真正认识到了其文化的价值,才有可能对古村落文化遗产做到切实有效的保护。”②开展对贤子峪古村落的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工作,实地采集信息,建立详细的文化和遗迹保护档案,能够让居民意识到其深层次的艺术价值,从而去珍惜古村落,更有助于将古村落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带来经济效益,造福于后世。
(二)注重贤子峪村的民俗文化宣传与古村落的发展规划设计
在深入了解贤子峪村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挖掘出古村落的民俗文化特色,是保护与传承的基础。在此前提下,加大对其民俗文化的宣传工作,既包括村落的明代规划布局、石材建筑结构等物质文化层面的内容,又包括质朴的民俗民风、生活形态等非物质文化层面的内容,这样才能让人知道贤子峪村,了解贤子峪村。合理利用贤子峪村的历史文化资源,强化宣传教育,才能创造出更有竞争力的平阴文化旅游品牌项目,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三)完善和健全利于贤子峪村开发保护的制度
依照国家颁布的古村落、古民居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对贤子峪古村落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完善制度,明确贤子峪村的保护、修整及更新的地域、范围,不能开发过度,如果打破原本的特色,植入较多的商业气息,会适得其反。
平阴县、镇的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成立专门审查组织,制定严格的实施政策和措施,加强规划管理,保存贤子峪村在原有的风貌基础上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让仅存的这些古建筑文化由于人为原因而消失殆尽。
(四)政府的支持保证贤子峪村的保护开发工作顺利运行
做好贤子峪村的文化研究和宣传工作,确定其发展规划制度,健全完善古建筑相应的一系列保护措施等,都需要政府的鼓励政策,进而大力支持和推进。另外,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广开投资渠道,设立古村专项保护基金,并聘请有关专家学者指导规划,从而保障贤子峪村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开发工作正常运作。
结语
古村落建筑是人类历史文明的载体,一般与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代表性建筑也以其独特的符号语言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文明,反映着不同朝代的生活印迹,记录着不同地域的社会文化。“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贤子峪就是一首人与自然、人与人甚至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抒情诗。由于经济的发展,这里的原著居民日益减少,贤子峪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各方的共同努力。
注释:
①李解.山东古村落之痛[N].山东商报,2011-9-16(B05).
关键词:宿迁;历史文化遗产;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115-02
一、宿迁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
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祖先智慧的结晶,直接反映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是我们一个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具有历史、社会、科技、经济和审美的价值。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也需要每个普通公民的广泛参与。宿迁位于江苏省北部,属淮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自古便有“北望齐鲁,南抵江淮,居两水(即黄河、长江)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之称。于清代,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驻跸宿迁,赞其为“第一江山春好处”,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英雄――西楚霸王项羽的故里。如此辉煌且悠久的历史使得宿迁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甚至有“遍地遗产”的美誉。著名文化遗产景点信手拈来,如项王故里、杨泗洪公墓、乾隆行宫等。因此,探讨宿迁历史文化遗产现状,展望宿迁历史文化遗产的前景,对于推动宿迁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宿迁城市文化软实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二、宿迁历史文化遗产的现状
(一)宿迁历史文化遗产成就
宿迁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已探明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多达300余处,需抢救和保护的民间表演艺术、民风民俗和民间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100多项。通过对“宿迁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调查研究,对宿迁历史文化遗产有了更一步的了解:
1.现代中国的祖先之一――下草湾人。1954年6月,在淮新河的下草湾村的工地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教授本是来考察村民眼中的“龙骨”的。偶然,他采集到一段骨头化石,只有15.27厘米长,从形态上看,有股骨结存在。骨表面布满长尾纤孔,确定为人类的股骨。从其石化的程度计算以及从海绵骨质的空隙中填土来判断,确定为早人类化石。后来这段股骨化石又经著名古生物学家吴汝康、贾兰坡两位教授研究,确定这段股骨为更新世晚期人类的化石,定名为“下草湾新人”,距今约4~5万年。2002年,中科院古人类学家徐钦琦、计宏祥实地考察和研究,结合上世纪50年代专家的研究,他们大胆地推测:下草湾人是北京猿人的后裔,是现代中国的祖先之一。“下草湾人”股骨化石的发现,打破了“南方更新世晚期的地层中,无原始人类踪迹可寻”的说法。下草湾是迄今为止江苏人类乃至中国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2.江苏文明史见证――顺山集遗址。泗洪县梅花镇顺山集遗址是江苏省境内新石器时期最早的文化遗址,距今已有8000年。这一发现将江苏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500年。
在顺山集遗址,考古队共取回2000多麻袋陶片,到目前为止,修复成功的器物只有40余件,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一种夹砂陶釜,形状与现代军队的钢盔极为相似。在为稻类食物脱壳时,其他同期文明使用的是长条形的磨盆和磨棒,而顺山集人则使用圆形的磨盆和磨棒。这些都表明,这里曾活跃着一个既与其他文明密切沟通、又保持着鲜明特点的远古文明。
3.战国割首记功典制见证――青墩无头尸骸。青墩文化遗址在湖滨新城晓店镇晓店居委会沈蔡庄东,从骆马湖景区东行2公里左右即到。这个被村民称为“庄东瓦碴地”的青墩文化遗址,占地90000平方米。1958年3月,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首次发现该遗址;1961年,南京博物院派出工作组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2001年10月,青墩遗址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南大考古系和南师大文博学院定为教学实习基地,并连续多年进行考古挖掘。
除此之外,贯穿宿迁发展的还有四条文化线。其一:水文化,有四条运河经过宿迁,这是在全国唯一的,分别为隋炀帝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古黄河等。其二:英雄文化,有项羽和杨泗洪等。其三:酒文化,比较有名的是双沟和洋河。其三:非物质文化,如乾隆行宫等。
(二)宿迁历史文化遗产的影响力
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文化遗产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推动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由于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淡薄,损毁文物的违法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对文化遗产保护投入不足,保护和管理力量相对薄弱,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亟待解决;部分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消失,有些传统技艺濒临灭绝。
课题组还进一步做了一些调研,结果发现:首先,宿迁市民对于“历史文化遗产”这一名词不是十分了解,认为只有那些拥有了长久的文化古迹才称得上是历史文化遗产,而且他们对宿迁历史文化遗产的认可也仅限于“项王故里”和“乾隆行宫”。其次,宿迁的历史文化遗产都是相对独立的,相互之间的联系甚少。而且各个旅游景点相对比较分散,像项王故里与乾隆行宫和宿迁历史文化博物馆距离就比较远。再次,市民对各个旅游景点的收费状况也不是十分清楚,很多人以为宿迁历史文化博物馆是收费的。另外,政府对宿迁的文化遗产还没有充分利用起来,以文化带动经济发展的策略也没有体现出来。例如以项王故里为例,虽然现在政府投入巨资正在修建和完善项王故里,打造了宿迁文化新的亮点,但是还远远不够。
在调研中,发现的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由上表不难发现,市民对目前政府保护文化遗产的力度与措施方面中,满意度仅为17.1%,70%的市民认为一般,却有21.9%的市民对此不满意。由此说明,宿迁市政府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由上表可知,45.7%的市民认为不应该在参观历史文化遗产时收费,而宿迁市文化遗产中,市民比较熟悉的项王故里与乾隆行宫都是收费的。且据多数市民反映,其收费相对而言是较高的,这说明文化遗产收费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体现出市民的意见。
被调查者中有52.4%是大学生及以上学历,而仅有41.5%的被调查者知道文化软实力,59.1%被调查者是不知道的。这说明政府在文化软实力的宣传方面还需要加强力度。
三、宿迁历史文化遗产前景展望
第一,要保留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具有宿迁特色的文化传承下去。比如早在“十一五”期间,市政府就要求实施对项王故里、极乐律院保护扩建工程和东大街、皂河古镇等历史街区、老街的保护,做好三庄汉墓群、崔庄汉墓群和下草湾遗址的保护工作。坚决避免和纠正过度开发利用文化遗产,严肃查处将文物资源作为或变相作为企业资产经营的违法行为。
第二,在宿迁文化遗产中要着重打造项王文化,把项王文化当做宿迁的主要特色,让更多的人因为项王而知道并了解宿迁。可喜的是项王故里景区改造工程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部分景区已经开放,这项改造工程东至京杭大运河,西至黄河路,南至城南污水处理厂南侧道路,北至项王路,项目总投资40亿元,规划总用地65.35公顷,扩大了近百倍。
第三,打造三条文化通道,即绿色的人文通道、古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廊道和文明的现代化水道。以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宿迁文化的同时也保护了宿迁的历史文化遗产。
第四,将各历史文化遗产公司合并,通过参加其中一个旅游景点来带动其参加其他几个旅游景点(通过旅游专车和旅游团),并在各旅游景点设立宿迁特色食品、文艺等。
宿迁是秦汉时期的文化汇集地。在这个年轻的城市有悠久的历史,发现了最早的古代人类活动的遗迹在江苏省――“下草湾文化遗址”,而且是在中国历史上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英雄――西楚霸王项羽的故里,被评为“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二百强”、“中国城市效益竞争力十强”、“2008中国最佳旅游品牌目的地”、“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楚霸王项羽的纪念馆――项王故里雄伟壮观;嶂山森林公园景色秀丽,自然典雅。我们有理由相信,宿迁的文化遗产前景一定是很美好的。
参考文献:
〔1〕陈宗章,王建润.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关键词:烟台市;历史文化核心地段;文脉传承;活力营造;创新发展
1.项目概述
1.1 项目缘起
烟台市历史文化悠久,“山、海、岛、城”城市空间特色明显,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张,城市肌理被逐步破坏,特有的城市风貌正在逐渐丧失。为了维护和延续烟台城市特有风貌,规划对历史遗存丰厚的烟台山至塔山区域进行历史文化核心地段城市设计,以期传承城市文脉,留住城市记忆、激发老城活力。
1.2 项目特点
(1)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区,是城市历史文化核心承载地
规划基地位于烟台城区的中心位置,东、西边界分别为解放路和胜利路,北起烟台山,南至塔山,总规划面积3.23平方公里。规划基地是城市历史文化积淀最为厚重的区域,区域内集中了2个国家级历史街区,分别为烟台山-朝阳街历史街区和所称里历史街区。基地内历史文化遗存非常丰富,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整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同时,基地周边也存在多处城市级文化设施,主要有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文化广场和科技广场等。
(2)是“山、海、城”景观地位显要的标志性地段
基地北端烟台山灯塔是城市地标,南端塔山三合塔是城市的制高点,项目基地是烟台“山、海、城”特色的集中体现区。同时,从城市发展脉络和空间演变来看,基地内形成了从城市起源到开埠通商一直到改革开放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风貌和空间格局。
1.3 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历史街区保护力度不够,原有城市文脉割裂
总体来讲,规划范围内两个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力度不够。历史建筑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两个历史街区周边的城市开发,也没有很好的考虑在功能和空间上与两个历史街区进行有效的协调和衔接。空间和功能上的割裂,使得城市文脉无法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延续。
(2)片区活力不足,功能有待优化
项目区域位于城市中心区段,是城市历史文化核心承载地,现状旅游服务、特色商业和文化休闲功能缺乏,严重制约了历史街区和烟台滨海景区旅游业的发展,导致此区域整体缺乏活力。近现代住区现状公共设施、公共开放空间和绿地较为缺乏,难以满足居民日常游乐休闲的需要,导致住区日常生活活力不足。
(3)城市风貌有待进一步强化
基地内城市风貌特色正逐渐淡化,历史街区周边建筑风格、色彩、体量不协调,特色不够明显。特别是1990年代中期以来,新建建筑正逐渐蚕食朝阳街历史街区的历史风貌,街区的风貌完整性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
1.4 规划目标与重点
(1)改善和提升旧城区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
(2)明晰和凸显城市整体空间发展脉络,增强和扩大城市中心地区的城市承载力、吸引力及凝聚力;
(3)保护和传承烟台城市特有文脉,留住烟台城市的记忆;
(4)通过有机更新,创新发展,打造和培育 “形象突出,特色鲜明,文化厚重,富有活力”的城市历史文化核心地段。
2.历史街区文脉保护和传承的设计策略
2.1 强化历史街区保护
加强朝阳街、所城历史街区的保护,传承城市文脉、延续城市肌理;对待历史街区,不搞推倒重来的大拆大建,而是因地制宜,通过功能梳理、建筑质量评价,实施重点改造,整合资源,体现特色、注入功能、完善设施、改善环境;使保护与发展协调互动。
朝阳街历史街区以“全面保护街区历史风貌、再造海港开埠文化氛围”为目标,突出各历史时期的近代开埠建筑风貌特色和街巷广场格局特征。所城里历史街区以“全面保护古城风貌、传承胶东民俗文化、延续传统生活气息”为目标,突出奇山所城明代海防城堡的街巷格局和胶东传统民居的建筑风貌特征。
2.2 打造富有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轴
(1)更新改造向善街街区,实现三个街区的融合衔接
规划分析借鉴了朝阳街历史街区、所城里历史街区特色空间组织模式,对向善街街区进行了更新改造,将其打造成为“院落式情景消费街区”和“以文化休闲为主题的新都市客厅”。规划通过小街区密路网、主题合院、折坡屋顶等规划设计手法的运用,在空间组织模式、路网组织模式、空间尺度、建筑高度、建筑风貌、建筑色彩等多个方面南北两端的历史街区进行了协调和衔接,充分体现城市了肌理的传承,历史文脉的延续,风貌特色的融合,并通过历史文化轴线的规划,将三个街区有机串联融为一体(图1-3)。
(2)形成延续的历史文化景观轴
规划历史文化景观轴线北起烟台山,空间上与烟台塔相对应;南至体育公园,空间上与塔山三合塔相呼应。作为历史文化核心地段的统领,整个历史文化景观轴南北串联创意商业街区、奇山所城历史街区、体育公园和军事文化教育设施,形成以文化、旅游、商业、娱乐、运动休闲功能为主,尺度宜人、空间开合有序的反应不同时期城市建设和建筑景观风貌的活力轴线。在历史文化景观轴的打造中,规划充分挖掘街区历史文化价值,恢复传统街区风貌,保留街区传统民俗风情和原生态生活方式,进行现状业态的调整和升级,并注入文化与商业有机结合的新功能。
2.3 传承文脉,塑造“历史画卷、文化长廊”
从城市文脉传承的角度考虑,规划提出了打造“历史画卷、文化长廊”的整体构想,以实现和强化城市肌理的南北延续和城市文脉的古今传承。
(1)历史画卷
充分体现规划地段不同区段发展建设、土地使用、景观风貌的不同侧重,协调历史街区与城市更新区,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关系,以奇山所城城市发源地为基点,南北展开,形成反映不同时期城市发展建设风貌特色的“历史画卷”。
(2)文化长廊
深入挖掘烟有的历史记忆,整合、延续城市的空间肌理和历史文脉,以人为本,加强地段内文化项目的策划,以文化为魂,贯穿整条发展带,使规划地段成为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城市发展,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长廊”。
3.街区活力激发和改善的设计策略
3.1 完善功能设置,激发城市整体活力
针对街区整体活力不足的现状,本次规划从城市整体角度出发对该区域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梳理和界定,确定商业商务、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生活居住为该区域的主导功能。
规划强调更新区段与周边功能的充分衔接,合理确定各类用地规模和不同功能用地的构成比例。通过对街区现有功能的置换、提升,特色服务、文化创意以及旅游休闲功能的植入等措施,增强了街区功能的多样性;设置混合用地,体现功能复合。街区功能的完善和多样复合设置,使得更新街区在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能够保持活力以适应新的发展。
3.2 加强项目策划,催生市场活力
为了确保城市更新项目适应市场需求,更好的沟通开发者与规划设计者、规划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可行性、可操作性以及对城市建设项目的操控能力,需要将项目策划的方法引入城市更新规划中,以满足城市更新规划复杂性、投资渠道多样化以及城市规划自身完善和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1]。
因此,项目重点加强了业态和项目策划的内容,以期在保证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质量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市场活力,更好的推进城市更新的健康推进。
3.3 构建慢行绿地开放空间体系,承载日常活力
为激发和承载居民日常活力,规划结合整合改造,沿福来里街规划设置休闲绿道,串联体育公园、居住社区绿地、山体绿化;通过东西向绿化,增强与周边南山公园、文化广场等开敞空间的联系。结合绿地开放空间系统的营造,规划注重打造该区域的慢行交通系统,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的需求。
4.创新发展的规划建议
4.1 延续、创新住区组织模式
规划通过对现状住区空间组织模式的研究,在延续现有住区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升宜居性的住区空间模式创新建议[2]:
(1)在现有的干路网框架下深化城市支路网,形成大开放、小封闭的住区结构;
(2)有效衔接住区道路与城市道路,构筑开放道路网络,缓解交通拥堵;
(3)公共服务设施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沿支路形成生活次街,加强与城市互动;
(4)形成点、线、面协调布置的绿地开放空间系统,注重院落绿地开放空间和活动场地的营造,形成确保住区安全的“监视网络”。
4.2 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城市更新设计导则
规划将城市设计导则与法定控规图则有机结合、衔接一致,对各地块进行二维量化控制、三维设计引导和公共空间设计控制,既突出了城市设计的重点和特点,又做实了控规的内容,增强了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4.3 构建时序控制的规划建设引导
保护更新项目不同于新建项目,应突破过去只管结果的思维定势,构建时序控制的规划引导,使规划转到既管结果又管过程的动态规划方向来[3]。作为一种动态的规划手段,把城市更新空间开发的诸多要素如政策、市场推动和时间序列结合,在正视城市的现实状况、科学预测未来城市发展规模和定位的基础上,确定不同时间阶段对应的城市空间开发的区位、规模和类别,是一种按照时间序列所作出的城市空间全面开发的规划[4],将以往规划中终点的合理变成过程的合理。规划按照“突出重点、先易后难、有序改造”的原则,合理安排了开发和改造时序。
4.4 选择合理的建设模式
(1)渐次的小规模开发、重建、改建和调整
城市保护更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避免传统的大拆大建模式,提倡渐次的小规模开发、重建、改建和调整。不间断的小规模改建是有生命力的,这种改造的实质是通过街区有机的自发性与指导性相结合的小规模更新,实现新的具有传承的生活秩序。
(2)提倡原著民参与,扩大参与者范围
在政府的鼓励下,积极引进官方与民间资本,引导原著居民主动更新维护,既延续他们在那里的生活,又适度进行商业开发运作,实现街区的自我保护更新。
(3)采用“捆绑式”开发模式,吸引企业参与
历史文化核心地段的保护更新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地区的城市建设,其建筑高度、开发强度等都有一定的限制,其经济效益有限,甚至亏损。在这类地区可采取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城市局部地块开发相捆绑的模式,通过新地块高强度的开发弥补开发企业更新保护的经济利益,以激发开发企业保护更新参与力度。
5.结语
本文以烟台市历史文化核心地段城市设计项目为例,结合规划设计需重点关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对城市设计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在“新常态”背景下,探索出一条更加优化的保护更新道路,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和空间品质,实现城市有机、和谐和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宣艳.项目策划方法在城市更新规划中的运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23-24.
[2] 杨建辉.无锡市住区空间模式特征及规划策略研究[A].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居住区规划)[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4:19.
[3] 段莹.武汉市旧城更新过程特征及时序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69.
[4] 夏南凯主编,张林兵、王耀武、鲁赛参编.城市经济与城市开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93.
1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开发现状
1.1街巷格局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至今仍遗留了自宋代起至明代成熟的河街格局,河街两侧遗存着众多水乡民居,一直是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开放式街区,被列为绝对保护区,虽历经修缮,但风貌基本保持一致[2]。
在经过2002年由市委、市政府启动的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先导试验性工程后,批准通过了阮仪三教授领衔编制的《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规划》,在保护整治的基础上,对该区域进行功能置换,撤出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公司工厂,对区域内原有建筑和景观“修旧如旧”。主干道平江路沿线建筑在整治的基础上,沿街设立店铺,形成以文化创意小店为主的休闲、观光街道。
1.2功能分析
通过更新置换,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已由原来单一居住功能向城市旅游、休闲等功能转变,政府发动招商引资,积极旅游推广,扩充街区的业态类型,丰富文创类产品,通过发展文创类业态,力图把该地区打造成集“文、旅、商”于一体的旅游休闲综合体。
1.3旅游资源
1.3.1水系景观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内有平江河和新桥河两大河道。平江河是该区域内核心自然景观,与主干道平江路平行,是展现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水陆并行棋盘格局和水乡生活文化的载体,是最重要的保护和开发地带,也是平时游客的主要集中地。另外,新桥河连通平江河和护城河,沿河街面得到修整,并开通了从平江路主干道至耦园的水上游项目。
现有的13座古桥历史悠久的古桥横跨于河道上,也是该区域内重要的旅游景观。平江河上的胡厢使桥与胡厢使河上的唐家桥互成犄角,形成一对“双桥”,中张家桥与其背面的节孝坊相依相伴,是古城内仅存的两处桥坊成景之一。
1.3.2传统民居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一直以居住功能为主,居住行为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居住形态也必然是该街区原始形态的主要组成部分,因而,民居是该区域核心旅游资源,是展现苏式生活和江南水乡文化的重要载体[3]。
街区内民居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文化名人故居;二是相对集中、具有生活气息的各式民居,这些民居一般由住户根据自己生活需要而自行设计和建造,一方面从视觉上显得灵动,不会因为过于一致而显得呆滞,另一方面又展现了水乡生活的情趣和喜好。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自宋朝开始便以居住功能为主,民居是街区内重要的文化遗产,是文脉的延续。
1.3.3人文景观
街区内的人文景观有两类:一是世界文化遗产耦园以及惠荫园,耦园以黄山假石著称。二是评弹博物馆和中国昆曲博物馆,评弹博物馆内二进定期表演评弹项目,三进介绍评弹发展史、各代著名评弹艺人和文史资料,中国昆曲博物馆以展演、陈列、收藏、研究、传承为主要工作内容,每星期有昆曲星期专场演出。
2旅游发展问题
2.1功能定位不明确
根据规划,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功能定位为城市旅游休闲街区,但是目前的旅游休闲功能主要集中于平江路主干道上,造成主干道拥挤不堪,其他片区功能定位不明晰,没有做到对整个街区进行分片区规划。目前开发的旅游资源除了主干道外,其他都零星分布于各巷中,各类旅游基础设施按片区和功能定位进行合理建设。
2.2旅游产品无特色
从目前开况来看,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资源处于开发初级阶段,并未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目前只有平江路和街巷中的潘宅和礼耕堂得到开发,其他街巷基本保持原状。从调查问卷来看,游客大多是一日游,主要集中于平江路上的休闲观光,其他街巷很少进去游玩。这也导致节假日平江路拥挤不堪,而其他街巷的游客却寥寥无几。
2.3基础设施待完善
处于干将路和白塔东路两个入口的游客咨询中心功能并不完善,提供的服务有限,开放时间不合理,节假日游客量大的时候,服务不到位;在旅游旺季,平江路上游客量较大,没有沿街的休息设施,厕所较少且隐蔽。在街区内部,标识系统不完善,车辆无序停放,道路脏乱,视觉污染严重。
2.4旅游业态需整合
目前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业态主要集中在平江路主干道及平江河的左侧沿街,主干道的旅游业态类型较单一,且过于集中,其他街巷几乎没有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业态,无法起到引导客流的作用。
3旅游开发建议
3.1功能定位
该街区整体功能定位为城市旅游休闲街区,应根据其区域内的街巷肌理、居民生产生活形态和旅游资源分布,合理划分功能片区,化整为零,逐步开发。根据现有资源,共分为四区:园林主题区,平江路以东,小新桥、通济桥以北,东园、耦园都在此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区,昆曲博物馆和评弹博物馆所在的东南区域;街巷文化体验区,悬桥巷以南区域;现代特色街巷,悬桥巷以北区域。
3.2旅游产品
传统与现代文化共生、消费需求及景观空间意向、业态分布及类型、街道布局等都是影响街区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4]。根据现有旅游资源,以耦园和东园为中心,打造园林主题休闲街区;围绕昆曲博物馆和评弹博物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旅游产品;对钮家巷、大儒巷等街巷进行业态调整,开发沿街店铺,打造休闲街区。
3.3基础设施
从空间角度来说,街区内基础设施开发分为三部分:一是街区入口,需完善游客咨询中心的功能,切实起到服务游客的作用;二是平江路沿街的垃圾桶及厕所设置点需增多,解决游客的即时需求,完善平江路至街巷内景点的标识体系,切实起到分流和指示的作用;三是街区内街道需设立休闲座椅、垃圾桶、指示牌、厕所等设施,改善沿街民居和街道环境,增加街巷特色。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中和镇
Abstract:As people focus on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the sensitive topic of protection and updating for i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attracts more attention. But it’s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from this kind of attention to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Some cities, especially with weak economic foundation, facing more problems, and is more difficult to protect and update. How to protection and use of the historical heritage, as more and more a topic of concern.The topic of how to protect and exploit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has been increasingly a major concern.
Keyword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protection;development;exploitation;zhonghe toun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8-0127-02
1研究的背景和现状
1.1研究背景
古城墙遗址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有形的遗存。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在几千年绵延不断的发展进程中保留有丰富而独特的古城墙遗址,这些古城墙遗址作为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载体,具有科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价值,同时由这些价值又衍生出巨大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价值,人们已日益认识到这些价值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9世纪初欧洲就已开始从搜求古物艺术品转为完整的发掘、保护,展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美化城市相结合。法国就致力于对历史地段内的居民生活环境进行改善并保持遗址的活力使得其价值在新的时代得到新的利用。意大利则把考古遗迹的维护和文化、生态景观的建设与保护结合为一体,严格控制遗址以及其周围的地形地貌。
国内对于遗址的保护和利用越来越重视,但是对于国外的遗产保护实践经验还是有需要借鉴的地方,首先就要正确认识遗产的价值,其次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保护利用措施。
2中和镇古城墙现状及分析
2.1中和镇古城墙现状
中和镇位于海南省儋州市西北部,距离儋州市区约45km,现有人口3.9万人,镇域面积55km2。中和古城始建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为夯筑城墙,宋、元沿用,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知州田章辟东、南、西、北四个城门,每个城门外设瓮城(月城)及护城壕等建筑,城门、瓮城(月城)建筑及城墙原址外用砖石包砌加固;清代多次修葺。古城址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周长约1600m。古城现存西(镇海门)、北(武定门)两城门及其瓮城(月城)和两城门相连的城墙,东(德化门)、南(柔远门)两城门及部分城墙已毁,城基尚存。
2.1.1武定门
城门呈前、后双层门结构,其外用砖石混筑砌成加固。门呈拱形,部分青砖上雕刻卷草纹,武定门门额上横书“武定门”三个楷书大字,地面现存石门墩、挡门石等遗物。武定门高5.54m,进深21m,拱门高3.5m。武定门外设有瓮城(月城),瓮城(月城)内部为红粘土夯筑,外部用青条石砌筑加固。(如图1)
2.1.2镇海门
城门呈前、后双层门结构,其外用砖石混筑砌成加固。门呈拱形,部分青砖上雕刻卷草纹,地面现存石门墩、挡门石等遗物。镇海门高5.2m,进深17m,拱门高3.75m,宽3m。镇海门外设有瓮城(月城),瓮城(月城)内部为红粘土夯筑,外部用青条石砌筑加固。其瓮城(月城)瓮门高3.35m、宽2.53m、进深5m。(如图2)
2.2破坏古城墙的因素
2.2.1自然因素对古城墙的破坏
(1)风化腐蚀、水患天灾、年久失修等自然因素导致城墙残缺不全,城砖风化严重,城墙开裂甚至部分倒塌。
(2)中和镇濒临北部湾,地处东亚大陆气候的南缘,年平均气温23℃。年平均降雨量在1500mm,旱季和雨季分明。一年四季,热量丰富,阳光雨水充沛,优良的地理气候和环境使得多种植物扎根与城墙之中,以至很多墙体变形倒塌。
2.2.2人为因素对古城墙的破坏
(1)战争。这是城墙最大的破坏原因,多次的战争使得城墙饱受战火的洗礼。
(2)城市更新。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使得很大一部分城墙在城市更新中被拆除,严重破坏了古城风貌的完整性。
(3)认识不够。对于古城墙的保护意识仍旧缺乏,城墙年久失修,保护意识不强,导致古城墙残破不堪。
2.3古城墙的价值及保护的意义
(1)历史文化价值
儋州是海南四大古州之一。儋州古城是海南年代较早、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一定的艺术价值。在古城址中,保存最好的就是武定门、镇海门以及之间的城墙。
(2)建筑艺术价值
古城墙作为古时的重大军事防御工事之一,高大坚固的墙体和瓮城对于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古城墙的现代人来说极具艺术价值。
3古城墙保护措施
3.1保持古城墙历史空间的延续性
中和古镇区作为一个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受到保护,其中包括了保存最完整的城墙和城门。在《儋州市中和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中,以城墙及护城河作为重点保护对象,保护现存的武定门和镇海门以及其中的城墙。重建护城河,重塑城墙的整体性并以局部整治,控制协调区用以建设城墙遗址公园。建立遗产长廊、生态长廊、休闲长廊成为城市景观轴线。并将桄榔庵、孔庙等散乱的景点在城墙遗址公园的建设中统一成一个整体。
3.2对古城墙周围的景观资源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合理的开发
中和城墙遗址公园以城墙为依托,以丰富的历史文化为内涵,充分挖掘出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价值。研究了古城墙的景观特色以及水系的重建,将古城墙和护城河建设成一个景观保护带,在保护古城墙的同时,可以给该地区带来良好的生态环境。
3.3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城市本身就是人聚集生产而有的产物。历史遗迹的保护不仅是专业人士的工作,也是每个社会人的义务。只有每个人都具有保护的意识才能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中和镇古城墙遗址公园的具体设计问题
4.1城墙的保护
在古城墙遗址公园的建设中,古城墙是整个公园最基础的因素。在前文分析过破坏古城墙的因素,中和古城墙也在两个方面的破坏下变得比较残破。而且,大量的植物在城墙上生长,基本已经覆盖了整个城墙(如图3),城墙的不连续性也成为设计的难点。是任其发展,修葺装扮还是恢复仿造,成为设计中最基本的问题。
4.2河道的处理
古城墙的护城河大部分已经被农田和建筑所覆盖,即使现状中有河道的部分也是干涸的。古城内的水质也较差,污染严重,如何利用水质较好的北门江就成为设计的问题。是恢复护城河最初始的状态,还是进行扩建改造,也成为设计中比较重要的方面。
4.3交通的问题
在《儋州市中和镇总体规划》中,围绕古城墙遗址规划了环形道路。虽然使得场地外的可达性加强,但是使得古城墙与道路外部的景观点分割开来,使得整个遗址公园的纵向连续性较差。
5中和镇古城墙遗址公园的设计原则和措施
5.1 遗产长廊
古城墙遗址本身作为历史遗留的历史遗迹,在古城墙遗址公园用地中包含了桄榔庵、孔庙等在内的多个人文景观景点。结合《儋州市中和镇总体规划》中规划的环城道路,使得城墙遗址公园成为一个沿道路的带状绿地(如图4)。
5.1.1原则
古城墙的保护应当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为原则,通过对城墙遗址的保护、展示、利用,提升整个中和镇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
5.1.2措施
(1)控制城墙上的植物,减少植被对城墙的伤害。
(2)对城墙上的坑洞等用原土回填,后夯实。
(3)严禁对城墙有新的破坏。
(4)严禁在城墙公园内农耕、放牧、取土等破坏行为。
5.2 生态长廊
海南省本身就属于植被种类丰富的地区,且植被极具当地特色。在中和镇建设一个生态良好的遗址公园,利用当地的植被特色,为城市建设一个可供休憩游览的公共绿地。
5.2.1原则
古城墙遗址公园用地范围内的,以“保护名木、合理建设、生态第一、加强管理”为原则,通过对城墙遗址公园的建设,给中和镇带来一个极具生态特色的绿色公园。
5.2.2措施
(1)严格保护名木古树,严禁破坏名木。
(2)丰富地块内的树木种类,利用乡土植物,营造丰富的乡土植物群落景观。
(3)除必要的构筑物及步行道,多以植物为主要景观。
5.3休闲长廊
整个地块都基本被农田和住宅侵占,本来的人流量较少,基本都是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农作的用地。在整个镇域来说,可供当地居民休憩娱乐的公共绿地基本没有。沿着古城墙的古城墙遗址公园便可以带给中和镇居民一个休闲的廊道(如图5)。
5.3.1原则
在用地范围内,以“空间丰富、设计宜人、以休闲娱乐为主”作为设计原则,建设一个安全、丰富的休憩空间。
5.3.2措施
(1)打造安静的空间。规划环城道路围绕遗址公园,所以在一直公园和环城道路中布置成片密林,隔离道路带来的噪音和污染。
(2)设计宜人的广场。当地居民缺少休闲聚集的空间,建设尺度适宜的小广场,给予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3)营造滨水景观。改造已经干涸的护城河,从北门江引活水灌入,设计成城墙――水面的双重亲水空间。
(4)建立完整的步行系统。带状的城墙遗址公园,沿水系设置流线型步行道,可以供人休闲漫步。
参考文献:
[1]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实践.1999.
[2]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总体规划.
[3]邵勇、阮仪三. 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建设――法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发展的启示.城市规划汇刊. 2002.
[4]孙凤岐.发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古卫城风貌――结合永宁古卫城遗址公园设计.中国园林.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