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管理案例范文

信息管理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管理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信息管理案例

第1篇:信息管理案例范文

一、强化病案信息管理的办法

病案信息管理是病案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和强化,传统时期的病案管理只是单纯的人性化管理,没有融入科学信息手段。因此,档案管理信息化是病案管理发展进程中的飞跃。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从根本上提升病案信息的质量:可以说,医务人员病历书写的精准度决定了病案信息的有效性。所以,在进行病案信息管理前提下,要对医务人员加强培训,医务人员要对相关的病历书写准则以及条例进行学习,遵守法规章程。例如我国卫生部于2010年就发出通知,修订并完善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1],要求各医院按照此章程执行书写操作,以此保障医疗质量,避免医疗纠纷。对于一些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有工作经验的医师及上级医师可以对其进行指导,在工作过程中纠正其不足之处。另外,各省市都已经颁布了关于病历书写的条例准则,所以,医务人员要认真学习本省市的要求,以此养成良好书写病历的习惯,从而进一步提升病历书写的质量。在此过程中,医院的各级职能部门要互相监督,有效地落实上级管理下级的层层监管模式,真正使医务人员认识到提升书写病历质量的重要性。对病案管理过程进行管理,加强对病案信息的应用:对病案信息进行管理是一项系统化、完善化的过程。

因此,医院管理者要对本医院的相关制度进行规范和总结,保证病案信息的安全、有效。另外,医院管理部门可以建立病案质量审查部门,对病案信息的管理、复印、借阅、病历书写质量、病历内涵质量等进行严格把关[2]。病案信息管理人员要及时和各个科室进行联系,第一时间就将需要上交的资料进行记录,病案信息管理人员对重要的病历资料及时备份,以防止第一资料受损或遗失。当病案信息管理人员一旦发现问题时,就要及时和科室以及当事医师进行沟通,按照时间、顺序、病历重要性对其分别的录入,将同类病历档案进行整理、装订和归档。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病案信息使用率。培养病案管理人员:病案信息管理这一门学科在学习初期就带有一定复杂性。病案信息管理专业人员在学习中不但要对病案信息管理有一定的了解,还要对不同病历类别、手术类型以及信息计算能力有所掌握。此外,还要对临床医学、流行病学以及统计等医学知识进行学习[3]。所以,在选拔管理人员的程序上就要变得十分谨慎,在选拔过后,对于这些管理人员来说,不仅要时时更新管理观念,还要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技能。以便于有效地对病案信息进行整理、应用,从而为医生以及医疗研究者提供可利用的信息。

二、病案信息利用方法

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深带动了医疗信息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网络载体的出现,病案信息管理也呈现出多样化形态。可以说,现如今的病案信息已经不仅仅只是为医院所应用,它还为我国的公共保障、政策改革以及经济发展做出了相应贡献。所以,我们要对病案信息利用的方法加以分析,以此展现出它在各行各业发展中的优势。医院管理的途径:现如今,人们所发现的一些极具医疗研究价值的病案信息都是依托于医院的良性管理。可以说,加强病案信息管理是医院管理者保证病案信息充分利用的最好途径。在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应用的手段,例如计算机以及网络手段,都可以反作用于医院其他的科室管理中,病案信息管理承载着医疗过程中最传统的资料以及患者重要信息,它不仅仅可以帮助我国医疗水平迈向新高度,其中所蕴含的知识和内容也可以尽快治愈患者。另外,医院管理者可以根据病案信息了解某种疾病的发生几率以及住院的时间,治疗费用等,以此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医疗技术:病案所记录的全是关于患者的疾病信息,对病案的数据资料进行核对不但可以对医师的技术水平有一定了解,还可以由此资料总结出本院的整体医疗质量,有利于医院对各个科室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进行评估。

医院统计:从病案管理库中收取原始的数据信息,不但能将统计得到的信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还能充分利用信息咨询对各个科室,比如感染性疾病科、肿瘤科、健康管理科等,进行资料的收集、录入,以此为医院的管理者第一时间内提供有用的数据[4]。目前为止,一些医院已经进行月月统计,将每一个月的病案信息进行整理和收取,这种做法不但保障了数据的准确和真实性,还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信息利用价值,从而对不同种类的疾病信息、医院内感染情况、医疗费用、传染性疾病控制、疾病知识普查等资料进行有效分析,为医院的主管领导以及主治医师的决策提供有力帮助。临床研究以及流行病学分析:医院以及相关的医疗部门进行医学调研的前提就是以病案记录中的信息为主要依据。可以说,病案信息不但能够有效地对临床医学以及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保障,还能最大程度地为医学研究提供凭证。其中,临床研究主要是针对某一特殊的病案进行分析,或者将多个相似的案例进行研究。临床流行病学的分析与研究主要是针对案例进行解析,对流行病学在家族、人群的流行时间,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发现疾病流行规律,研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

三、结语

第2篇:信息管理案例范文

相对而言,传统的档案馆藏大都是纸质的材料,或者是录音、照片等实体资料,多以实物的形式的存在,然而数字档案信息的资源管理,相对于传统的纸质管理有着许多不可比拟的优点,如数字档案管理中信息检索较为方便,进而能够使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工作人员的时间,通过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来查信息,不受地域与时空的限制,但是要非常注意管理的安全性问题。针对目前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性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明确档案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合理模式,进而制定有效的实践对策或方案,才能有效提升工作的水平。

1.数字档案信息安全性管理的重要性

在信息化大发展的今天,档案信息的应用在逐步加深。随着应用的进一步发展,数字档案安全性管理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为了满足用户的要求,首先就要保证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性。提高安全性管理的力度,进而预防重要信息的丢失与盗窃,最大程度降低危机的产生,对于档案信息的安全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要创建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制定相关的执行标准,建立管理保障体系,进而能够使管控工作协调进行。与此同时,还要引进相关的信息技术,进一步保障管理体系可靠、合理的运行。另外,对于工作人员要提升其安全工作的能力、科学管理的意识,工作人员通过规范的应用、合理的开发、系统的评估以及严格的监督等工作,来为数字档案信息的有效利用制造优质的环境。同时,还应该能够科学的执行工作、更细化分工以及全面的调节,来优化完善工作的效果,进而能够给数字档案信息的工作有效开展开创出新的局面。

2.数字档案信息安全性管理的对策

2.1加强宏观管理的力度

首先,数字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性其内涵较为丰富,不仅包含了专业的知识以及综合的理论还涵盖了前沿的技术,所以要想发挥其综合的使用价值,就必须加强对其管理,进行科学的指导,树立起有价值的理论思想,进而建立健全相关机构设施。另外还需要设立专门的档案信息管理机构。网络体系的安全性与合理规划设计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要格外重视网络体系的安全规划和设计,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技术,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开设信息化档案管理安全使用的良好环境。所有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都必须要有根据,所以要细化并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这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档案信息的安全、人员的安全、实践管理规定体制的安全以及整个系统运行的安全。对于人员的安全管理还要包括岗位的管理安全、评估审核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等。

其次,在文档信息的管理中需要分类来处理,按照存储管理所需要的秘密级别进行分类,即可以分为绝密信息、机密信息、保密信息以及公开信息等级别。对于绝密信息和机密信息需要进一步使用加密的手段来管理,使之处于一种脱机但不联网的工作状态,这样就能有效预防机密的档案信息被窃取,或者是被非法变更来破坏其完整性等。在系统应用环境的管理工作中还要包括出入的限制、机房的应用、设施的有效保养和应用以及防磁干扰等多方面的具体保护措施。在系统进行运营以及服务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安全操控步骤,根据员工分工的不同,要分别给予不同的操作权限,进而在较大范围内做好维护与安全备份,还要对软件做定期的系统升级工作,另外在技术指标上,要时刻注意防止黑客攻击数字档案管理系统。要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防攻击性能,要定期的进行入侵检查、木马杀毒、网络安全系统维护等工作。工作人员要不断的研究、分析、总结经验,并细化分析以往出现过漏洞的案例,进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使安全管理和保障的水平有所提高。

2.2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应用的记录体系

在数字档案信息体系建立之后,在一些情况下,如载体形式的变化、信息的使用次数多等变化,使其形式发生一定变化。如果对于使用过的信息没有加以证明其是否可靠,就不能明确的知道其是否是可信的。所以,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应用的记录体系,将所有的数字档案信息的使用进行综合记录,并且要对其受管理的状况、使用的过程以及应用的状态等进行详细的使用登记,从而保证使用过的数据是真实可信的,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其综合的应用价值。

2.3建立制度保障的支持策略

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性管理是一个较为复杂且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或制度,并构造出可靠、完善的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保障体系。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性管理需要完善计划、策略与实施步骤,而不是单纯的只靠计算机系统来执行所需要的安全保障相关的任务,是需要制度保障共同来完成,因此,需要积极的争取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根据数字档案信息管理的实际情况,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而制定出最适合档案部门信息管理的规章或制度,用这一办法对用户进行约束,使信息得到系统的管理,进而能够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与可靠。

2.4提高体系的科技技术含量

在数字档案信息在进行安全保障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的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要充分实现数字档案信息的管理安全,不仅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还要重视科学技术的研发,进而保障体系的建立与技术之间合理的互动、相辅相成。工作人员要重视技术的安全使用,还要重视体系的安全,及时的采用入侵及时检测、防病毒以及防火墙等技术手段,保证数字档案信息处于真正的安全保障环境当中。

2.5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

要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与综合素质,就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意识到档案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工作人员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来执行工作,增强每一个工作人员对于档案信息的责任心,让他们具有积极认真且负责的工作精神,强化管理技术,进而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与真实性。

第3篇:信息管理案例范文

医院病历档案管理较为简单,主要就是进行档案的交接、登记以及上架处理。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病案的数量也逐渐的增加,在当前信息化的社会中,对医院病案实施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趋势。但是医院的病案信息化管理中也存在中利和弊,主要针对这两方面展开了探究,希望通过以上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优势;弊端

我国目前的医院病历档案在管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交接不合理、登记不全面以及上架出现偏差等,都使得我国的医院病历档案容易出现丢失的情况。依据这一点来说,有效的实施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就有其一定的必要性。针对医院病历档案实施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病案丢失情况的出现,并提高病案的利用率。但是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针对这种弊端进行深入的探究,就能够使得病案信息化管理的效果进一步提升。

1医院病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1.1可全面提高医院病案管理的完整性医院的病案信息化管理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来满足临床应用的需求,有效的将医院病案录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存储,使得医护人员可以共享病案,从而为其工作提供帮助,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得到减轻,使得医院病案的应用效率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另外,针对医院病案实施信息化管理,也可以使得医生能够通过病案对患者的病情做到全面的了解,从而确保医生可以尽快的对患者展开治疗,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信息化管理的实施,使得医生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除此之外,信息化管理也使得患者的信息填写更加的严谨和规范,确定了规范化的病案模板的基础上,使得书写的遗漏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在计算机上进行录入,也使得手写的字体潦草问题得到了解决,从而使得医院病案管理的有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1.2有效减少了医院病案管理的出错率一般来说,过去的医院病案管理中,采用的主要管理方式就是终末式,这样的管理方式就是在事后对医疗过程进行记录,然后再向相关的部门进行反馈。这样的病案管理方式,无法避免的会使得管理出现错误,最终会导致病案出现遗漏以及内容不全情况的出现。而针对医院病案实施信息化管理,则可以有效的规避传统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使得档案管理出错的几率大大降低。病案实施信息化管理,主要是在对数据档案进行全面采集的情况下,严格的依照相应的病历管理指标,针对管理的过程进行有效的反馈,并针对管理进行合理的控制。这样不仅使得病案管理的指标可以相应的提高,也可以使得病案在复杂的医院环境下,得到更加全面的收集和整理,使得医疗事故出现的几率降低,为医院病案的管理提供了质量的保障。

1.3快速实现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的共享性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有效的促进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的集成区域以及集中数据控制的形成,为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共享的快速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也使得医院的病历档案管理形成一种一站式的管理方式,促成了远程会诊的实现以及病人病历信息资料的共享。同时病人病历资料信息的共享,使得病人在异地就诊时可避免重复性的检查,降低了重复检查的浪费率,为医生给病人看病治疗缩短了时间。另外,大幅度减少了医生因依赖某一局部型症状而产生的片面或者孤立的诊断,提升了医院对病人病历了解的程度以及提高了医院诊疗工作的快捷和简便。

2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弊端

现今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医院的传统病历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今时展的要求,因此,需要结合信息化,实行信息化管理。虽然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具有诸多的优势,但是在一些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而这些弊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病历档案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我国目前的一些医院在对病历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多部门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医院档案管理出现了混乱的局面,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医院各个部门之间在管理理念上并不一致,依据管理理念所采取的管理方式也并不相同,而不同的部门对于病案的记录也会有所不同,在多部门进行记录后,很容易使得病历档案中的内容出现重复以及矛盾的情况,导致病案的利用率下降,同时,在管理混乱的情况下,也很容易使得病案中的内容出现欠缺的情况,导致病案并不完整,可以说,信息化管理对医院病案管理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2在医院病历档案管理建设中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诸多医院在病历档案管理中运用了信息化技术,但是部分医院并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到病历档案管理中,只是流于形式,就案例该市中一所保健院的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而言,该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在记录管理中并没有过多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更是通过手动的方式进行一系列操作,大大降低了病历档案管理效率,没有发挥信息技术在病历档案管理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3未来病案信息管理为医院管理提供服务

病案管理学是一门与医院临床、教学、科研有着广泛联系的一门综合学科,能为临床、教学、科研提供大量的原始资料数据,又是医学历史经验和总体水平的体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医疗卫生机构的改革在不断的尝试中,医院成本在逐年递增,医疗费用的增长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和获得合理利润已成为医院管理层亟待解决的新课题。病案信息资料为医院合理提高医疗收入和控制医疗费用过度增长提供科学依据。病案信息管理在医院行政管理中最为关键的作用,是为医院管理提供全院人力资源动态分析研究的依据。通过对病案数据的分析研究,可以了解医院医疗的总体水平,可以了解各科室的医疗水平,甚至可以了解各科对疾病的治疗水平,因而为医院的现有人力资源素质、结构的评估和未来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通过病案数据的分析研究,可以了解各科室以及医务人员的工作情况以及基本的工作量,为医院管理评估各科室和各医务人员的工作绩效提供依据。

4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具有着一定的优势,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弊端,充分的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优势,针对信息化管理存在弊端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解决,就能够使得医院病历档案得到良好的信息化管理,使得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使得医院病历档案管理更加的符合时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立新.浅谈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4(15).

[2]张晓伟.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利弊探析[J].办公室业务,2014(1).

第4篇:信息管理案例范文

关键词:病案信息管理;病案信息;循证分析

随着现代医疗与科学管理等理念、计算机与云存储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管理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管理之中。病案是以患者为单位,以诊疗相关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一种信息存储单元,是医院重要的信息资源[1]。医院加强对病案信息管理,有助于提高病案信息收集、整理、储存、提取、分析效率,进而提升病案信息利用效率,为医疗机构履行医疗、科研、教学、社会保障等职能打下良好的基础[2]。本文从本院病案信息管理与病案信息的利用现状出发,探讨其存在的问题、缺陷与不足,总结医护人员意见和建议,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病案形成管理、归档管理、开发利用管理三个角度,探讨本院2011年~2013年内病案管理与利用状况;调取相关资料,病案管理相关制度文件,如《病案管理办法》、《病案质量控制办法》、《病案利用调查报告》等。

调取病案100份,据病案质量控制办法,对病案质量进行重新测评。

选取医院医护人员50例,其中医师25例、护士25例,就《病案质量控制办法》中关于病案质控的目的、要求、实现方法的内容进行考核,测评医护人员对病案质控认知水平。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与文献综合分析法,对本院相关资料、其它渠道获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

1.3判断标准

1.3.1病案质控标准 据《病案质量控制办法》规定,责任医师对病案进行质量控制,以单项否决方式评分,存在1项否决,评为乙等,不存在1项否决对每个项目采取累计扣分制,扣满为止,总分100分,≥90分为甲等,≥70分为乙等,

1.3.2病案质控认知水平 分为三个维度,包括质控目的、要求、实现方法,由5位年资在10年以上的主治医师共同制定。目的20分、要求40分、实现方法40分,总分100分。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18.0软件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数(n)与率(%)表示计数资料,P

2 结果

2.1病案质控

2.1.1病案质量评价结果 原评价均分(92.3±2.3)分高于重新测评(89.4±3.1)分,原评价甲等率高于重新测评,乙等率低于重新测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1.2病案失分比重分布 原评价共失分770分,重新测评共失分1060分。原评价书写问题失分比重高于重新测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医护关于病案质控认知水平 护士关于病案质控认知中内容维度评分、总分高于医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病案资源利用情况 医疗、商业保险利用率年度变化不显著,科研、公检法利用率呈下降趋势,医保利用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4)。

3 讨论

3.1病案信息管理概述 卫生部明确规定,医院应据自身条件,制定、落实病案信息管理制度,具有病案信息收集、存储、统计、分析、加工、开发等职能[3]。执行病案信息管理,旨在为临床医学、科研、教学提供依据,为司法、公共卫生事业、相关商业行为提供证据支持。本院也建立了一整套病案信息管理制度,主要管理流程为:以科室为单位,对病案书写、收集、整理、保管、统计、鉴定、检索、提取、编研、反馈等环节进行管理;病案利用范围包括医保、科研、教学、医疗纠纷处理,质控是管理的核心[4]。

3.2病案信息管理与利用存在问题

3.2.1质控环节落实不到位 本文从质控角度,对病案书写、收集、整理、保管环节质控进行评价,通过调取存储病案,重新测评,对比前后测评分值,结果显示两者存在较大差异。原评价均分高于重新测评分,重新测评后,各方面扣分计数均有所上升,其中书写问题失分显著上升,上升幅度达到53.03%,这固然与重新计分标准较严格有关,但更关键的原因是,原测评未能严格落实质控标准,许多书写问题被人为的放过。

部分主治医师认为书写无明显错误即可,对书写格式、语句使用、字迹等要求不高,使质控流于形式,质控的目标集中大项目上,对于细节把握不够。医师本着不得罪人的想法,普遍存在“留人一线,以后好相见”的思想,并以此作为质控的指导思想,质控水平可想而知。

3.2.2医护人员质控能力有待提高 本次研究中,医护人员关于病案质控的内容、方法评分不足70分,而总分为80分,病案质控是一个追求细节的过程,病案的管理是非常严谨的,一项内容的缺失便可能埋下纠纷的隐患,因病案信息统计不全而产生的医患纠纷不胜枚举。

3.2.3病案信息利用率低 病案信息的利用应坚持全面性、时效性、有针对性、及时性原则,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本院病案基数虽显著增长,但其利用率较低,其中应用科研、医疗比率不足10%,科研利用率呈下降趋势、医疗利用率年增长仅为0.31%,几无增长[4]。病案资源在社会方面利用率增幅也较低,医保与保险利用率增幅率不足10%,在医疗保险与商业保险覆盖率迅速提高的今天,显然不合常理。

3.3解决对策

3.3.1落实质控环节 质控环节的落实需要制度保障,而不是仅依靠医护个人职业道德素养,制度保障应最大程度激发医护质控意识。以监督制度为保障,以奖惩制度为动力源泉,打造良好的质控工作文化氛围。

3.3.2强化医护人员病案质控意识与能力 意识指导行为,医院普遍存在的人情观念、中庸观念,并不适用于质控管理,质控是一项标准化工作,医院应积极转变医护人员观念,将质控纳入至今后工作的重点,反复强调病案质控的重要性,强调病案信息的准确性直接关系今后自身权益,是避免纠纷的基础。

3.3.3拓展利用渠道,提升信息利用效用 病案信息利用渠道的扩展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其扩展水平体现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从现状来看,病案利用多为“事后利用”,调用病案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解决司法、经济问题。医院应建立主动服务思想,为患者、相关机构主动提供病案信息服务,既可深化服务内涵,又能提升自身影响力,与相关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黄美莲.浅谈病案信息管理与病案信息的利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3):157-158.

[2]刘爱民.病案信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8(6):157-158.

第5篇:信息管理案例范文

【关键词】船岸网络;信息安全;航运企业

0引言

一些航運企业已开始实施“数字化+互联网”战略,船舶运营参数及管理量化指标被转移至信息更加透明的互联网平台,船舶所有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随时随地查看船舶动态。航运企业将船舶全权委托给第三方船舶管理公司管理,并通过互联网平台监控船舶动态。这种管理模式带来一个全新的课题:船岸网络信息化程度越高,信息系统遭受攻击导致数据泄露的风险越大。近年来已发生多起船员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诈骗案件。这些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是船舶管理公司的信息系统。信息泄露会给个人造成损失,而信息系统遭受病毒攻击则会给航运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信息安全对航运企业而言极为重要。

1船岸网络管理现状

船岸网络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海上卫星通信服务商提供的海上高速网络在资费下降后极大地提高了船舶与管理方、服务供应商、租船人和船舶所有人/经营人之间的信息交换频率。海上高速网络的普及给信息安全带来更大的隐患。网络没有物理界限,任何具有网络攻防知识并熟悉船舶扁平化网络架构的人或组织都可以通过Shodan搜索引擎获得相关信息,对船岸网络实施远程攻击。通过对卫星通信服务商IP地址段批量扫描发现:众多安装VSAT、FBB设备的船舶未加安全措施就向公网开放了21/80/445/3389等弱口令TCP、UDP端口;供应商为节约成本、方便远程维护管理,将Cobham、KVHCommBox、Inmarsat、Marlink等产品内建的管理后台映射到外网;绝大部分船舶没有配置专业的硬件防火墙,岸基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能,最终导致船舶网络安全得不到保障。

要做好船岸网络安全工作,首先要了解船岸网络设备运行机制和原理。船舶内网GPS、ECDIS、主机监控系统服务器等多网卡设备既通过串口总线和CANBUS、MODBUS等协议控制舵机、智能电站及压载水调平系统等设备,又通过网卡和SNMP、NMEA等协议进行网络通信,从而形成了一个可以网络远程控制的船舶物联网。由于某些船用通信协议存在设计缺陷,例如NMEA0183协议通过明文传输,缺乏加密、身份认证和校验机制,为实施网络攻击制造了机会――攻击者只需远程更改一两个字符就可以命令船舶转向。

2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

广义上对船岸网络的攻击主要有两类:(1)无目标的攻击。岸基或船舶内网操作系统和第三方软件漏洞是潜在受攻击目标之一,攻击者利用0day漏洞进行广撒网式的无差别化攻击,近几年马士基航运集团和中远海运集运北美公司遭遇的网络攻击属于此类。(2)有针对性的攻击。攻击者将某船岸信息系统设定为渗透目标,利用专门开发的绕过技术和工具躲避网络防御机制(如震网病毒事件),实施多步骤攻击,其破坏程度较无目标的攻击更大。

有针对性攻击又分为以下6种类型:

(1)主动攻击。攻击者主动攻击网络安全防线。主动攻击的方式为修改或创建错误的数据流,主要攻击形式有假冒、重放、篡改消息和使网络拒绝服务等。

(2)被动攻击。攻击者监视相关信息流以获得某些信息。被动攻击基于网络跟踪通信链路或系统,用秘密抓取数据的木马程序代替系统部件。

(3)物理攻击。未被授权者在物理上接入网络、系统或设备,以达到修改、收集信息或使网络拒绝访问的目的。

(4)内部攻击。被授权修改信息安全处理系统,或具有直接访问信息安全处理系统权力的内部人员,主动传播非法获取的信息。

(5)边界攻击。网络边界由路由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虚拟专用网(VPN、DMZ)和被屏蔽的子网等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的操作系统与其他软件一样存在安全漏洞,攻击者可利用操作系统漏洞,绕过已知安全协议达到攻击的目的。

(6)持续性威胁。商业间谍组织可能会通过“钓鱼手法”进行攻击。如以“某某船公司2020中期战略企划书”为关键词投放电子诱饵,通过文档追踪工具进行精准定位,诱骗受害人打开附件或点击邮件链接从而入侵或破坏其信息系统。

3船岸网络中易受攻击的系统

船岸网络中易受攻击的系统有综合船桥和电子海图系统、配载仪和船舶维修保养系统、主机遥控和能效系统、保安限制区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和各重点舱室门禁系统、乘员服务和管理系统、面向船员娱乐的公共网络系统、船岸网络通信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常用软件等。

4船舶网络安全配置建议

(1)禁用公网IP,使用URA系统远程管理。

(2)修改系统默认密码并使用高强度密码。

(3)将船岸网络操作系统和第三方软件补丁、病毒特征库升级至最新版本。

(4)对工控网络、办公网络、娱乐网络实施网络隔离和访问控制。

(5)通过策略制定公用电脑进程白名单,禁用USB接口。

(6)向船员普及网络安全风险防范知识。

(7)要求设备供应商提供必要的网络安全事件应对措施。

(8)不过度依赖远程网络监控技术,增加现场勘查频率。

5网络攻击事件的处置步骤

(1)风险识别。定义相关人员的岗位和职责,确保在日常管理中能够及时发现可疑风险。

(2)事件预防。制定风险控制流程和应急计划,降低网络风险,防范网络攻击。

(3)事件发现。检查已确认的网络攻击事件,评估损失并制定后续恢复方案。(4)事件恢复。制定计划使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5)免疫措施。制定措施避免类似网络攻击事件再次发生。

6网络信息安全团队岗位职责

航运企业应设立信息安全官(CISO)岗位,其职责为:建立船岸网络安全团队并管理成员,牵头制定全面的船舶网络安全应急保护计划(CSP),以持续保障船岸网络安全。团队成员岗位职责如下:

(1)对船舶VSAT/FBB设备端口映射及防火墙规则进行审核、分发、监控,熟悉Infinity、XchangeBox等通信管理系统的后台设置,监控船岸网络的可疑流量。

(2)对船岸内网信息设备和办公电脑软硬件及时更新维护,熟悉GTMailPlus、SkyfileMail、Super-Hub、RYDEX、AmosConnect等软件操作知识。

(3)定期优化单船拓扑结构和更新船岸网络病毒特征库和漏洞补丁库,不断完善船岸网络信息事故应急预案。

(4)收集供应商技术文件并集中存储,向设备和服務供应商提交并跟踪审核通导信息类设备保修工单(如KVH、Marlink、GEE、OneNet等)。

(5)跟踪记录新造船FBB、铱星移动通信系统、VSAT和船载物联网设备安装调试情况,审核通信类费用凭证。

(6)具备防火墙、路由器、入侵检测系统、交换机的丰富知识,MacOS、Windows、Linux等3大操作系统及域控、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并能熟练使用SQL、CrystalReports提取分析数据。

(7)参与船岸网络的设计开发和信息系统的迭代开发,提出必要的安全策略规范要求。

(8)具备妥善监控并处理网络安全事件的能力和独立撰写网络安全事件调查报告的能力,并提出改进措施。

7船岸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目标

船岸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的问题,如何在制度上让人遵守规则,如何在技术上减少或避免人为恶意攻击,这是船岸网络信息安全组织架构设计的目标。船岸网络信息安全组织架构设计的总体目标可定义为:针对船岸网络和信息安全需要,构建系统的网络安全技术和信息防护策略及措施,通过制度管理和技术防范来规范员工行为,达到网络和信息资产安全可控的目的,最终达到“外人进不来、进来看不到、看到拿不走、拿走用不了、操作可追溯”的目的。首席信息安全总监的基本职责是建立船岸网络和信息安全团队并确保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团队成员既包括企业内部的计算机安全专家,也包括企业外部的资深律师、会计师、技术专家等。

8经验交流

网络信息安全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比较陌生。在实践中,大部分航运企业由总裁办(行政事务部)或保密部门负责网络信息安全,而网络信息安全职能又隶属话语权不高的IT部门,最终导致企业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进展迟滞,制度实施缓慢。因此,建议由公司领导牵头,技术保障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有条件的航运公司应该定期针对船岸网络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演习并配置网络信息安全设备,以便当船岸网络信息系统被攻击时,能够迅速作出应急反应,尽快恢复网络系统,尽可能挽回损失。此外,在员工手册、船员上船协议中应该赋予航运公司相关职能部门通过技术手段来防止内部威胁的权力,打击隐蔽性较强的涉及船岸网络的职务犯罪。

以某航运企业为例,2018年初由公司领导牵头与某船级社联合成立了船岸网络信息安全专项课题组,针对公司船岸网络的特殊性制定了一套通用船舶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并在超大型集装箱船试行《船舶网络信息安全实施指南(征求意见稿)》和相关配套制度,如《船舶网络信息资产管理办法》《船舶VSAT、局域网及防火墙设置规范》《船舶网络信息安全员岗位职责》《船员网络信息安全应知手册》等。此外,还对试点船舶就域控服务器(解决内网信息审计问题)、KMS激活服务器(解决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授权问题)、自建CA授权机构颁发数字证书(解决SHA256数据加密问题)、某开源局域网远程管理软件以及等级保护一体机硬件部署(解决病毒库、补丁库离线升级问题)等项目进行技术验证,为下一步推广应用船岸网络信息安全课题研究成果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6篇:信息管理案例范文

数据挖掘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信息化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数据挖掘是对信息数据进行查找、分析、整合有利于帮助使用者合理的分析。在商业中应用广泛,有着预测市场、预测风险的机制,帮助企业的发展。现在我们要将数据挖掘带入到医疗信息化管理中去,帮助医生能更快速的判断病情,以及对医生的处方有着一定的参考作用。因此在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是信息化对医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医院信息化管理;数据挖掘;提高医疗水平

在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对医疗水平也有促进作用,在利用信息化建立档案的情况下,医生可以轻松的查找病患的过往病史,防止反复询问病患,减少遗漏的发生。同时医生的处方以及处置系统均被录入在医疗系统中,因此医生可以参考之前医生的处置手段,然后在结合现在病人的情况,做出一个良好的医疗判断,从而提高了治疗水平。因此信息化和数据挖掘对医疗水平有着一定的提高作用。

1数据挖掘的简介

数据挖掘是基于数据库管理的一项新的技术,因为信息化化发展,数据资料等成爆炸式的增长,这些数据资料等之间相互混杂,当使用者想要找到相应的数据资料时如果按照一个一个查找的情况,极难能寻找到相应的资料。数据挖掘就是利用技术从众多文件中找出使用者想要的一些数据,数据挖掘技术是利用科学统计以及关键词技术为基础的一项新的综合技术,有着可以随着数据库大扩大而不断更新的机制。数据挖掘技术在不断发展和更新中有着很多新的功用。比如对比分析法,是将两个相似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两者之间的共同点以及不同之处,这种功能在运用在医疗中十分有效,医生可以找出一些相似案例的处理情况,然后作为参考。这样可以帮助医生更好的拿捏医疗措施的力度,根据病人自身的情况,制定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数据分析还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分析未来的发展情况,帮助企业和部门制定相应的策略。在未来发展分析也对医院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近一段时间病患的情况来分析流行性疾病的趋势,做好抵御流行性疾病的管控工作。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医院内部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调控,保证医院工作的顺利进行。

2数据挖掘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医院的管理可以是多方面的,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对医疗药品的管理。医疗药品可以通过数据挖掘计算出各种药物的作用能力,药效以及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帮助医院在采购药品时选择经济合理的品牌。同时根据药物的使用量和保质期等因素,及时对药物进行补充或更换。

2.2对医疗人员的影响。数据挖掘可以利用在医疗过程中病患对医生的满意程度来建立有关的奖励机制,帮助医疗人员微笑待人,增强医疗人员的素质,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现象。

2.3对病患的影响。医院为前来就诊的人建立相应的医疗档案,在病患下次就医的时候,档案可以辅助医生做出准确的医疗判断,同时也免去了重复询问病患的病史、过敏史、等情况。同时减少一些药物的试敏工作,减少病患多次试敏。

3医院系统中的数据挖掘算法分析

在我国医院系统中,数据挖掘技术主要是针对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医疗服务以及经济运行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了解医院各个方面的有关信息,同时利用挖掘技术可以从众多的医疗资料中发掘有价值的资料,为医院的医疗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依据。我国医院采用的数据挖掘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决策树法以及聚类分析法。

3.1决策树法。决策树是一种常见的数据挖掘方法,就是把问题看做一棵树木。树木从主干不断的分岔,就是将问题进行不断的切分,这样能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功用性。利用较多的数据来解决同一个问题。这种方法一般用于配药的过程中,每一份药物都被分成相应的小瓶,在使用时在配置成药液,保障药物的正确性,防止提前配药出现的的失误,同时因为开药、药局、注射是隶属三个部门的,可以防止配药的失误,降低了失误率,帮助医患关系向良好方向发展。

3.2聚类分析算法。聚类分析算法先定义一个合适的变量,再计算两个样本问的距离,当这两个样本间的距离小于某个值时,则这两个样本就属于同一类;当这两个样本间的距离大于某个值时,则它们各自单独成为一类。聚类算法分析可以医疗费用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达到最优。

4医院系统中的数据挖掘技术应用的主要内容

4.1首先其可以有效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价值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医院只有不断发展患者的潜在价值,才能够保障医院的长远发展。现在的医院越来越注重对患者潜在价值的考虑,根据患者的要求来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在分析患者的潜在价值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从而对未来医院可能出现的就诊人数进行大致的判断,在此基础上来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改进医院的医疗技术,对医院的医疗设备进行改进,从而改善医院的经济效益。

4.2其次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医院培养人才。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生的医疗技术,医院会定期的安排专门的人士到国外进修,以此来提高医院医生的医疗能力。但是必将这种可以进修的人数有限,并不是每一个医生都有资格去国外进修。而这些医院要想提高其自身的能力,则可以选取相关的病例资料进行研究,自我进修。但是医院的病例数量庞大,要想筛选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医疗案例信息,则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同时这种技术也能够对敏感的信息有效的进行过滤。

4.3再次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药品采购计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采购的成本,并提高服务的水平。药品库存是医院每天经营活动的基础,它可以促进库存的有效管理和对患者的服务水平。通常的做法是通过药品的销售量来判断订货量,但这样却忽视了病人的真正需求,因此,我们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来实现药品库存的动态预测,从而有效地减低了库存的成本和提高了服务水平。

4.4最后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促进医疗设备的管理医疗设备是医疗机构为广大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务的重要因素,医院领导通过对医疗设备进行预测分析来判断是否购置医疗设备,我们通过建立数据挖掘模型进行收益预测,从而使医院的管理人员可以判断出是否购置医疗设备来避免资金的浪费。

5结论

医疗档案信息管理的数据挖掘技术帮助了医院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数据挖掘能帮助医院在配药中减少失误,并制定科学的药物采购计划。同时还一个利用病患的资料,为医生处方提供参考作用,另外对病患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计算出流行性疾病的发展趋势,医院根据相应的情况做好预防措施,做好有关的人力资源调动以及药物储备的情况。结合了信息化管理的方法之后医院的管理和运营将会更加得心应手,提高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马金辉,廖星,杨薇,谢雁鸣,赵维,王永炎.运用大样本HIS数据探索高血压发病时间及虚实证型与节气的规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11).

[2]丁洁.基于数据仓库及OLAP的鞋类销售系统设计与实现[J].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4(6).

第7篇:信息管理案例范文

关键词: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文档管理、存储和利用方式的革命,档案管理正面临着现代技术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信息资源在管理模式上正在实现向网络动态的改变,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医院档案管理能使档案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并提高劳动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如何将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与医院档案管理相结合,加快档案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新形势下各级医院所要面对的新任务、新课题和新机遇。

1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1.1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定义 医院档案是由管理文件、会议记录、各类报表、病历档案化验单据以及各种影像资料等构成[1]。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与网络技术等手段提高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与利用服务水平,使医院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逐步摆脱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

1.2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内容

1.2.1对患者病历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 可将不同科室的病历档案按照不同的编号分门别类的进行网络登记,还可以对相应的病情应用网络做出分析,标注在病例的下面,为医生提供治疗的思路。医生将治疗过程等记录在网络上,计算机终端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以便更家方便快捷的从中提取重要信息,总结大量临床经验。

1.2.2对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 将各部门的人事档案在网络上进行登记,将人事不案例从实体化方向朝着网络化方向进行转变,人事档案的管理可以将平时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门别类的进行区分,规划在不同的档案之下,不仅方便管理,更方便查阅。

1.2.3对医院图书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 庞大的医院图书和资料如果在图书馆里进行查阅的话是非常麻烦且冗长的工作过程,对图书资料进行网络化管理可以大大节约这些时间,还可以将借阅者对于这些资料的感想和想法登记在网络上书本的名下,为以后的借阅者提供参考。

2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医院档案的优势

2.1有利于减轻档案管理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立卷难、利用效率低和查准率不高的难题,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的利用免除了立卷归档、检索查找的过程,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索速度。

2.2有利于文件和病案的补漏增缺 传统的医院档案立卷方法遇到信息收集不齐或者漏交归档时,补漏增缺,就得拆卷重做,拆卷后,卷内文件又得重新排列,编档页号、编抄卷内目录、装订、修改填写案卷封面,不但费时费力,还是管理员增添了很多麻烦,现行电子环境下信息管理后,医院档案按"件"管理,工作人员可有充分的时间提高业务水平。

2.3有利于档案资料方便、检索简便、准确率高的使用 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档案信息含量与档案实体量的比值处于较低水平,信息化管理方法的应用,摆脱了以往的经验式管理模式,完成档案由案卷级向文件级管理的转变,将手工立卷变为计算机自动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各类文书档案和病案管理与利用的质量、精度和效率。

2.4有利于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质量 传统的文书立卷工作是人为的纸张立卷,立卷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操作,其对立卷标准掌握的制度很难做到完全统一,这必然影响到案卷质量水平,信息化档案管理后,档案人员可以从繁琐的整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可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档案编研和二次信息开发利用上,从而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利用效率。

3完善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目前,我院档案信息化管理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政策和技术保障缺乏、信息化规范体系尚未健全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为完善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有以下几点措施。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良好的管理环境 良好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和管理环境是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条件,技术基础设施包括软、硬件的建设,医院局域网的建立要立足高起点,不仅要方便内部信息的交流,还应配备扫描、拷贝、打印等系列化配套设备来方便信息的输出利用。医院档案部门在规范室藏的基础上建立局域网,将文书、病案、人事和图书档案纳入其中,扩建成医院信息中心,并在中心网络平台上编制一套文书、病案、人事和图书档案管理的自动化软件。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办公效率,方便利用者,同时还可以实现档案资料的在线利用。

3.2重视人才培养 现代化档案管理人才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保证[2]。档案信息化建设涉及的技术性较强,要采用各种措施多途径、多形式地将计算机应用、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等作为新时期档案人员必备的基础课予以培训,档案员除了具备档案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运用操作能力。因此,要不断的学习和培训,重视人才的培养。

3.3加强安全管理 档案具有原始性,不得被篡改,要防范病毒攻击,对于涉及个人隐私问题,还要设置访问权限,制定严格的档案信息化安全保密制度,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晚上档案管理系统和严密的流程化处理机制,引入科学使用的网络安全策略,加强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第8篇:信息管理案例范文

关键词 财务信息管理;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6-0102-03

随着会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高度融合,会计人员的工作形式与内容发生巨大变化,原来的手工操作转变为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此外,市场对该岗位提出了财务分析能力、资金管理能力等新要求。基于此,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以迎合市场需求。要能够直接对接企业是单位对此类人才的需求,首要任务就是准确定位需求[1],然后分析职业岗位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合理的课程体系,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对课程展开适当的实施形势,创建校内外实训基地,达成培养目的。

1 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依据

财务信息管理行业发展情况 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在全球信息化影响下,会计工作越来越信息化、复杂化,传统的会计人才在职业技能上受到强烈冲击。因此,推动财务信息管理人才的发展,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合理方向。

职业面向定位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精神要求,职业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因此,本专业的培养以服务海西、发展海西财务信息管理行业为主要宗旨。

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以培养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为主,面向福建省内财务管理行业的人才市场,其人才培养主要针对海西地区的行业或部门,如表1所示。

岗位能力分析 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相关职业岗位与工作任务、工作内容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2 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既具有较高的会计、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财务信息管理专业技能,能胜任各类中小企业、事业单位、咨询机构等单位财务信息的搜集、分析和数据处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如表2所示。

知识结构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的基本知识与理论;

2)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核算方法、会计电算化基本理论和运用、相关管理等专业知识;

3)掌握财务管理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4)熟悉我国有关经济、财务、会计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等职业知识;

5)能熟练操作各种常用财务软件和办公自动化软件。

能力结构

1)具备会计核算的能力,能正确制单、登账、编表;

2)具备财务分析、预测、决策能力,会财经应用写作、预算计划编制、作业执行控制;

3)具备利用现代IT技术进行财务信息管理的能力,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使用多种主流财务管理软件;

4)具备财务信息系统维护与管理的能力,会正确配置财务管理软件参数、有效解决一般问题和故障。

素质结构

1)信息获取能力,即通过互联网和各种媒体实现信息搜集、下载和分析的能力;文档处理能力,即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对Word、Excel、PPT的处理能力;

2)写作能力,即工作文件的写作能力;

3)沟通能力,要有较强的演讲和良好的组织能力,富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和传递信息;

4)解决问题能力,大胆设疑,善于分析;

5)寻求问题解决途径的能力;

6)自我发展能力,在现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面对就业后日新月异的经济环境,能通过自身不断地学习,尽快地适应,即面向个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的设置依照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的岗位能力需求,遵从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从公共基础、课程实训和专业选修三个方面进行设计。本院财务信息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中有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和公共选修课4个模块,其中职业技能课包括职业基本技能课、职业技能核心课、职业技能拓展课和集中实践课四类,共计37门课程,如表3所示。该专业学生须在3~5年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学分,并至少取得1门职业资格证书。

根据“岗位能力课程”的基本过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进行职业基本素质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在技能培养过程中融入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在此基础上,明确各课程模块对应的主要课程,构建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结构设计充分体现了高职高专的教育以市场为导向,树立“开放、融合、实践、创新”的教育理念,努力做到“前沿、综合、实用”,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信息管理人才。

师资建设 要建设好财务信息管理专业,锻炼一支实践动手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关键。为此,学院充分利用福州市作为我国重要外贸基地及位于公司林立的软件园的优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技术过硬的专业教学团队,成立会计核算、财务软件操作与管理和财务管理3大课程组,建立课程组负责制,进行人员划分和方向定位,整合和汇聚教育资源优势。

课程实施 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提高职场核心竞争力。选取职业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由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讨论商定,专职教师负责实施课堂教学内容,课程相关的校内、校外实训则由企业教师完成,将实际职业情境融入学生学习全过程,实现“课堂—校内—校外实训”一体化,学生学习过程实现“学中做,做中学”,无形中主动将学习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工作经历[2],将来更容易适应工作岗位需求。

因此,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根本,资深企业家统筹规划、深度参与专业建设,以企业案例融入教学过程[3],企业工程师实施实训课程,整合企业实训与顶岗实习,达到与实际工作任务无缝连接,打造服务于海西地区,适应企事业单位需要的财务信息管理高技能型人才。

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为保证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学院高度重视校内外实训实习条件建设,与福州多家企业探讨合作办学事宜,为学生完成上岗前的实训环节提供真实的场景。目前,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除了原有的19个会计电算化实训室、预就业培训基地、英语语音室外,学院通过多种渠道,设有校外实训基地14个,其中包括国有大中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公司、电商公司、软件公司等多个行业企业,为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实验、实习、实训的开出率为100%,对现有条件进行充分的利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量和条件保证完成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需要,管理规范、运行有效。

4 总结与展望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核心保障,课程是落实和实现总体方案和蓝图的载体,课程教学是育人活动的直接手段和方法[4]。

本专业在详细调查海西市场对财务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分析原有岗位在职场上遇到的瓶颈问题,阐述本专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各方面的知识与素养,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打造良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使培养方案得以全方位实施。这样,本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中游刃有余,满足海西社会市场对财务人才的大量需求。

以上是笔者就财务信息管理这个新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的一些浅析,已在2012级开展试行,经过一年的试验,已初见成效。笔者希望能够为该专业的建设继续发挥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高晓格,张雪源.试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1):6-7.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第9篇:信息管理案例范文

新标准更关注业务

IT治理的驱动力意在从董事会等治理层面确立IT的价值和投资的决策机制,确保IT战略与业务战略的一致性,革新性地驱动业务的发展。信息安全管理新标准从风险与成本的平衡过渡,到要定期报告信息安全管理绩效,反映了信息安全管理标准的发展进入成熟期,也反映了治理层面更加重视对信息安全投入的预期监控,同时对风险管理的度量也是相关方、管理层共同关心的话题。

信息安全的目标是与业务的发展目标高度一致的,因此新标准要求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要聚焦信息,而信息是融合在整个业务流程中的。新的标准摒弃了原来识别资产、资产威胁与脆弱性的方法论,肯定了管理层面以业务价值为基础,识别信息、确定信息的价值,也更方便与其他以业务流程为基础的ISO管理标准相融合。

由于更加关注业务,新标准要求对业务、对组织目标的理解,从内外部环境包括宏观政策、技术发展、行业动向、微观的组织环境来分析,此外还要考虑环境因素对业务的影响和对信息安全的要求。

信息安全风险在新标准里变得更加生动、中性。新标准要求定义风险责任人,这个责任人更可能是业务的负责人或某项具体活动的负责人,而不仅仅是IT人员。对信息安全风险的偏好与态度完全与组织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相融合。

IT技术对新标准的影响

云技术的广泛应用、外包业务的兴起,让供应链的安全风险管理从组织的战略层面到日常运作层面都要进行识别、利用、控制。新标准新增供应链关系管理,关注供应链关系中的信息安全和服务商交付过程的信息安全。

同时,大数据的兴起使得数据泄露的风险加大,标准将加密控制从一个控制目标项上升为一个控制域;此外,移动互联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办公,新标准也新增了移动设备使用的安全策略。

在组织层面,除了日常运作,管理者还需特别考虑项目的信息安全管理,这也是新增控制项。同时,完善了系统开发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安全管理,包括需求分析、开发环境、测试数据保护、测试验收、变更管理、开发外包管理等控制项。

新技术和风险点的出现,使得风险处理采取的控制措施不再拘泥于附录A。附录A仅作为基本必须的选项(见标准条款 6.1.3c)。

从结构来说,新版标准与其他ISO系列标准的框架完全一致,遵从“ISO导则83”,这是ISO管理体系认证标准的基本框架,方便与ISO其他管理体系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