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新生儿;HIE;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2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6(c)-099-02
HIE是围生期窒息缺氧所致,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异常表现,是新生儿期危害最大的常见病。重度患儿常出现永久性脑损害,如脑瘫、癫痫、智力低下、学习困难及视听障碍等后遗症[1]。现将我院2007年5月~2008年5月收治的120例HIE患儿的护理进行总结,旨在探讨对HIE患儿的观察及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5月~2008年5月收治120例HIE患儿,均为出生后1/2~5 d入院,其中,早产低体重儿30例,占25%;经CT检查不同程度、不同部位颅内出血72例,占60%。根据HIE诊断依据和分度标准[2]:轻度52例,中度46例,重度22例。轻、中度HIE患儿住院5~14 d,重度HIE患儿住院15~25 d。
1.2 方法
询问患儿病史,详细检查。从出生情况、有无窒息、惊厥、颅内压增高、肌张力及生命体征等方面对患儿进行全面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及对策,如颅内压增高、呕吐、惊厥、呼吸障碍、低温性硬肿症、营养缺乏、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家长恐惧的对策等。结合临床护理实践,查阅相关资料,制订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结果
120例患儿中,治愈105例,占87.5%;死亡3例,占2.5%;放弃治疗3例,占2.5%;因经济困难病情好转出院9例,占7.5%。通过随访,3例出现脑瘫,2例出现脑积液,1例癫痫发作,均为治疗时间不够的中度和重度HIE患儿。
3 护理措施
3.1 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意识、前囟张力、肌张力、瞳孔、面色、有无惊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情况,给镇静止惊、纠正低血糖及酸中毒、降低颅内压、维持能量供给、护脑、止血等治疗。同时观察输液部位有无肿胀,输液滴速是否通畅。新生儿心肺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应严格控制输液总量和滴速,脱水剂用静注,以达到疗效。伴有头皮血肿要避免患处受压,并观察血肿的变化。合并颅内出血的患儿要绝对静卧,避免头部输液,以免加重颅内出血,减少嗓声,尽量减少对患儿的移动和刺激,护理和治疗集中进行,动作做到轻、稳、准,尽量用留置针保留,减少反复穿刺。
3.2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脑组织对缺氧极为敏感,应及早合理给氧,鼻导管吸氧时,足月儿流量0.5~1.0 L/min,早产儿及低体重儿流量0.3~0.5 L/min。如出现面色青紫、呼吸暂停应加大氧流量,立即吸出口鼻分泌物,拍背,弹足底刺激哭叫而恢复呼吸,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0%~95%之间。持续吸氧一般不超过3 d,症状改善后,呼吸平稳、全身皮肤红润可停止吸氧,持续过量吸氧易致氧中毒,引起肺水肿、肺不张、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等。
3.3 维持正常体温
HIE患儿由于神经系统的损伤,体温调节功能亦不健全,更易并发硬肿症。注意保暖,使体温保持在36.5~37.0℃之间,早产低体重及体温不升者给予温箱保暖,温箱温度根据患儿体重及体温而定,相对湿度55%~65%,升温不能操之过急,一般每小时提高箱温1℃,避免升温过高、过快导致脑出血。一切治疗、护理操作均在箱内集中进行,尽量减少打开箱门的次数,维持箱温的恒定。如合并硬肿症给维生素E 50 mg加(氢溴酸)山莨菪碱 3 mg混合后外擦按摩硬肿部位,每4小时1次,动作轻柔,以局部微热为宜。本组病例经用药后1~3 d治愈。体温过高者松解衣被,头枕凉水冰袋给予降温。
3.4 喂养
此类患儿都有胃肠道的缺血、缺氧过程,不宜早哺乳,一般轻度患儿生后6 h开始喂奶,先喂葡萄糖水2~3 ml,如无呕吐现象1~2 h后再开始喂奶,按需哺乳。患儿营养充足,有利于脑损伤修复,缩短病程。中重度患儿暂禁食,予以静脉营养,待缺氧症状改善、颅内出血控制后可逐渐喂奶,由少到多,逐日增多。对吸吮及吞咽能力差者可鼻饲,吸吮能力差但有吞咽能力者可用滴管喂养,密切观察,防止腹胀、呕吐等异常情况。用胃管喂养时每次注奶前先抽胃液,胃内有残存奶时,停注奶1次,注奶量与间隔时间依体重按医嘱执行。胃管抽有咖啡色胃液时停止注奶,并抽净胃液,用2.5%NaHCO3缓慢冲洗至回抽液澄清后注入凝血酶止血,做好记录。 3.5 加强基础护理
保持床单干燥、清洁、平整,衣着柔软,采用通气的棉织布,解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轻轻檫干,涂以少许鱼肝油或茶油,防红臀。脐部尿液浸湿用75%酒精消毒后更换敷料包扎。鼻饲喂养及禁食患儿行口腔护理,每天2次。
3.6 做好消毒隔离,防止感染
因患儿许多器官功能未成熟,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护理人员在进行每项操作前后均应洗手,严格限制人员出入,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每日用紫外线空气消毒30 min,以避免或减少感染的发生。
3.7 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早期高压氧治疗可以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3]。本组病例无伴颅内出血的足月儿,在生命体征稳定、无抽搐时即给高压氧治疗;有合并颅内出血者,在出血控制后给高压氧治疗。进仓前30 min喂好奶,排气,换上全套纯棉衣被及尿布。
3.8 对患儿家属进行宣教及出院指导
患儿家长均有恐惧、无助、失望、担心预后等不良情绪,在查房护理过程中耐心做解释工作,介绍HIE有关基础知识和护理要点,引导和鼓励他们,使家长有信心,从而配合医护人员照顾好患儿;同时指导其加强新生儿期的干预,防止发生神经后遗症,对合并有颅内出血者治疗10 d后进行肢体按摩,屈曲患儿肢体,变换姿势,听音调悠扬、低沉优美的乐曲,用红球逗引患儿注意等。出院时指导家属有关HIE患儿的护理要点和功能锻炼的方法,定期到医院随访。
4 结语
笔者在对HIE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询问病史、详细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对婴儿进行全面评估,针对存在及潜在的护理问题,查阅相关资料,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制定详细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既提高了护士学习兴趣和理论水平,又指导了临床的护理实践,同时家长恐惧心理得到及时的疏导,能接受相关HIE的治疗与护理,并配合治疗及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使家长与医院建立较密切的联系。经常对患儿的发育情况进行监测,及时给予指导,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减轻后遗症。
[参考文献]
[1]吴梓梁.小儿内科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1574-1585.
[2]薛辛东,杜立中.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1.
摘要目的:总结格列本脲治疗新生儿糖尿病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4年4月我科格列本脲治疗6例新生儿糖尿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本组患儿口服格列本脲血糖控制理想,无低血糖反应发生。结论:调整新生儿糖尿病治疗方法的同时,严密预防感染,做好饮食、症状及用药护理,准确监测血糖,注重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关键词 格列本脲;新生儿;糖尿病;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1.033
作者单位:610041成都市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普儿二区
刘莉莉:女,硕士研究生,主管护师
新生儿糖尿病(NDM) 是一种罕见而治疗十分棘手的特殊类型糖尿病,可分为新生儿暂时性糖尿病和新生儿永久性糖尿病两类[1],主要是指患儿在出生3个月以内出现持续性的高血糖症状[2]。NDM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常无典型的“三多一少”糖尿病症状,易延误诊治,患儿常因感染诱发症状加重,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才来就诊[3-4]。过去NDM一直被视为Ⅰ型糖尿病的早发类型,长期给予胰岛素治疗,给患儿带来极大痛苦,且患儿依从性差影响治疗效果。目前学界已达成共识,合理应用格列本脲可使大部分新生儿糖尿病患儿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2-8]。我科自2011年3月~2014年4月先后收治6例新生儿糖尿病患儿,采用格列本脲治疗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6例,男2例,女4例。年龄28 d~2个月。病程5 d~1个月。均合并有支气管肺炎。本组患儿均无糖尿病家族遗传史和宫内发育迟缓情况。符合NDM的诊断标准[9-10]:(1)生后3个月内发病。(2)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3)病程大于2个月。(4)排除应激性高血糖、医源性或其他原因的高血糖。入院后同时检测了血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均未见异常。胰腺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
1.2治疗方法入院后均给予胰岛素调节血糖、补液及抗感染治疗、血糖基本控制,能够进食后逐渐转为格列本脲口服。
1.3结果本组患儿中5例治疗顺利,仅1例在治疗过程中并发颅内出血,经积极治疗得到有效控制。治疗过程中6例患儿均未发生低血糖反应,在转为口服格列本脲血糖控制良好,于住院12~21 d后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格列本脲并定期门诊随访。
2护理
2.1预防感染本组患儿年龄小,合并支气管肺炎,抵抗力低下,容易发生皮肤、口腔、泌尿道、消化道感染。故需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控制感染。
2.1.1环境与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室收治,尽量予单间收治,减少陪伴和探视;病室经常开窗通风,至少每天通风3次,每次大于半小时,保持空气新鲜,保持地面清洁,使用含氯消毒液拖地,每天2次。
2.1.2床单位保持床单位整洁,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床栏杆、床旁桌,及时更换污染的床单、被套。
2.1.3皮肤护理尿糖刺激会会引起患儿痛痒不适,而且尿中糖分易引起局部细菌繁殖,对本组患儿更要做到及时更换尿布。每天至少早晚各清洗外阴1次,如有大便应及时清洗,注意由前向后清洗,预防糖尿病会阴炎;患儿及照顾者的指甲需及时剪短,防止不慎抓伤患儿皮肤;出汗多时及时擦干必要时更换衣物;每次喂奶后用棉签蘸温水清洁口腔,每日观察口腔黏膜情况,预防口腔感染。
2.1.4饮食卫生用后奶具及时清洗晾干,下次用前以沸水冲洗消毒;奶液现配现用,配奶前认真洗手;母乳喂养者指导母亲注意个人卫生,每次喂奶前洗手并清洁。本组患儿住院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医院内感染。
2.2饮食护理结合患儿个体情况计算每日供给量,因患儿均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所以并不严格限制热量摄入。每日的总热量按50 kcal/(kg·d)计算[11],根据母乳及配方奶的每100 ml热量计算患儿全天所需的奶量并估计其每日进食次数,平均分配到每次的喂养中。
2.3症状护理
2.3.1发热本组患儿年龄小,体温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发热时以物理降温为主,调节室温在22~24 ℃,衣着被盖适宜;患儿对物理降温敏感,故以温水擦浴、退热贴外敷退热;退热过程中,出汗较多及时擦干,必要时更换衣物;每4 h监测体温1次,观察病情变化。
2.3.2颅内出血本组患儿1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抽搐,表现为面部肌肉及四肢的抽动,头部CT辅助诊断为颅内出血。遵医嘱使用抗惊厥药物后抽搐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囟门张力、呼吸和心率的变化;观察有无抽搐及抽搐的具体表现;保持病室的安静,减少刺激,头部制动,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该患儿在给予有效的治疗护理后颅内出血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2.4用药护理
2.4.1胰岛素本组患儿均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治疗之初采用静脉双通道,一通道给予生理盐水补液治疗,另一通道给予小剂量胰岛素0.03~0.05 U/(kg·h)持续静脉匀速输注。由于小婴儿对胰岛素往往较敏感,必须每1 h监测血糖,以及时调整胰岛素的输注速度,使血糖按每小时下降3~5 mmol/L,但应维持在11.1 mmol/L以上。本组患儿中1例在入院后第2日胰岛素静脉输注过程中出现血糖下降过快的情况,1 h内自18.6 mmol/L降至9.2 mmol/L,立即停止胰岛素输注,并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20 ml静脉滴入,血糖升至12.9 mmol/L。
2.4.2格列本脲患儿在血糖控制后均转为格列本脲口服。服法为每日3次,每次1~1.6 mg,而1粒药物为2.5 mg,为保证剂量准确无误,每次服药时,护士将每粒药充分溶解于12.5 ml水中,再根据所需剂量抽取给患儿服用,服完后再用温水荡涤注射器给患儿服用。并将此方法教给家长,方便患儿回家后家长给予正确的用药护理。因格列本脲可导致肝脏损害,所以在服用过程中需定期复查肝功能。
2.5血糖监测的护理由于小婴儿缺乏皮下脂肪,对胰岛素常常较敏感,治疗所需的胰岛素剂量极小,治疗的总体原则是维持血糖稳定同时避免发生低血糖,故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并监测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预防低血糖发生。本组患儿均应用胰岛素持续静脉匀速输注2~3 d,期间每1 h监测血糖。护士在血糖监测时注意合理选择采血部位,提高监测的有效性及准确性,减轻患儿痛苦,缓和家长焦虑情绪。选择采血部位时注意选择血循环较好的部位,注意每次轮换位置,患儿指尖、趾尖、足跟、耳垂侧边均可采血;如出血不理想,可从近心端向采血点轻柔按摩促进血液流出,不可挤压采血点;消毒时酒精必须严格待干。
2.6心理护理患儿年龄小,所患疾病又需要长期的治疗,并且可能发生并发症,家长存在焦虑情绪,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上,我院护理工作者坚持贯彻“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责任护士每天除了完成最基本的治疗护理工作,同时也非常关注患儿家庭的心理需求。积极主动地为家长解疑答惑,帮助家长正确认识NDM,消除家长的顾虑,帮助建立提高患儿日后生活质量的信心。
2.7健康教育住院期间向家长详细讲解新生儿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教会家长正确监测血糖并做好记录,掌握低血糖反应的识别及处理,掌握口服药物准确分剂量、喂服的方法,指导家长在选择患儿口服药物时注意其成分,避免口服含有糖分的药物。出院时向家长交代门诊随访的时间,指导辅食的添加及饮食注意事项,注意预防感染,监测血糖、体重增长情况,观察有无异常情况,如精神萎靡、反应差、发热、拒食等,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3讨论
在我国NDM糖尿病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大部分NDM患儿仍被诊断为Ⅰ型糖尿病,终身给予胰岛素治疗[9]。实际上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证实KCNJll和ABCC8基因突变导致的NDM能够通过口服磺脲类药物格列本脲有效控制血糖[2,6]。据Suzuki等报道[7],由KCNJll和ABCC8基因突变导致的NDM约占全部NDM患儿的35%。对这部分患儿进行正确的基因诊断,不仅能使他们摆脱胰岛素治疗,而且能更好地改善血糖控制及可能存在的神经系统异常等其他临床伴随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临床预后。在NDM的治疗中,基因诊断非常重要,但我国目前的医疗条件下许多地区还不能做这样的诊断,常规的胰岛素治疗往往因为患儿年龄小,进食不规律难以取得明显而稳定的效果,家长也难以承受在婴儿期即采用长期胰岛素注射并通过每天多次测血糖以调整胰岛素剂量,治疗依从性差,导致长期存活率不高的现象[10]。国内学者在其研究的基础上也指出[4,11],即使在无条件检测基因时,也可尝试使用格列本脲进行治疗。对此类患儿的护理同样至关重要,在严密预防感染的同时,做好饮食、症状及用药的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准确监测血糖,注重家长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Metz C,Cave H,Bertrand AM,et al.Neonatal diabetes mellitus:chromosomal analysis in transient and permanent cases[J].Pediatr,2002,141(45):483-489.
[2]Rariq M,Flanagan SE,Patch AM,et al.Effective treatment with oral sulfonylurea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due to sulfonylurea receptor 1(SUR1) mutation[J].Diabetes Care,2008,31(2):204-209.
[3]李秀珍,张晓红,刘丽,等.新生儿糖尿病13例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10,48(10):775-778.
[4]罗飞宏.新生儿糖尿病的磺脲类药物治疗[J].儿科药学杂志,2011,17(6):1-3.
[5]王彤,肖新华.新生儿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8(3):162-165.
[6]Pearson ER,Flechtner I,Njolstad PR,et al.Neonatal Diabetes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Group.Switching from insulin to oral sulfonylurea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due to Kir6.2 mutations[J].N Engl J Med,2006,355(5):467-477.
[7]Suzuki S,Makita Y,Mukai T,et al.Molecular basis of neonatal diabetes in Japanese patients[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7,92(10):3979-3985.
[8]陈秀丽,沈水仙,罗飞宏,等.新生儿糖尿病致病基因分析及其对疗效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6):488-491.
[9]Hattersley AT,Ashcroft FM.Activating mutations in Kir6.2 and neonatal diabetes:new clinical syndromes,new scientific insights,and new therapy[J].Diabetes,2005,54(9):2503-2513.
[10]Stoy J,Greeley SA,Paz VP,et al.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eonatal diabetes:a United States experience[J].Pediatr Diabetes,2008,9(5):450-459.
[11]葛可佑.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29.
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出生后28天内的小儿。由于新生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够成熟;胎盘血循环中断。建立肺循环;皮肤粘膜柔嫩、血管丰富,易擦伤;体温调世中枢尚未完善,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肺炎,硬肿的发生;新生儿脑相对较大,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较低,常处睡眠状态;各种疾病的进展极易被忽视,加上新生非特异性免疫力不足,屏障功能差,对化脓性细菌缺乏抵抗力,易感染脓疱病。真对新生儿的这些生理特征,我们护理人员在执行静脉输液时,一定要严密观察,加强责任心,及时发现每一细小病情变化,正确辩别是病理的,还是生理的而采取必要的处理。至今为止,笔者在高危新生儿病房已做11年的护理工作了,下面根据实际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将新生儿静脉输液的观察要点和护理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1.给新生儿输液一般采用头皮静脉,实际操作时注意选择适当部位,同时要清楚头皮静脉无静脉瓣的解剖特点,从而选择使患儿卧位舒适,活动时不易将针头拔出的部位。输液治疗的患儿要包裹好,勤给患儿换尿布,因输液患儿尿量相对增加。
2.在给新生儿输液中,由于所用药量较小液量也较少,且准确性高。因此所选用的吊瓶要小刻度的,一般为开放式吊瓶,在更换液体时,如先把药物加人瓶内,再加入葡萄糖,尽管加液体速度很快,也会因一部分药物先进入输液管内而使输入药物浓度不均。故应先加入葡萄糖,或先将药物稀释再加入输液瓶内。在新生儿常用的几种药物中注意各药物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如654-2可引起患儿颜面潮红心率加快,且误以为是病情恶化;酚妥拉明有时引起患儿严重鼻塞,不可从输液管小壶给药用于新生儿;葡萄糖酸钙如输入皮下可引起皮下组织坏死,故输葡萄糖钙时要严密观察,一旦输入皮下;要及时用普鲁卡因和酚妥拉明作局部封闭。
3.准确掌握输液速度,速度过快可引起急性肺水肿和心力衰竭,过慢则不易纠正脱水酸中毒,难以保证入量,有些药物还因配制时间过长而效价降低。甚至增强其毒副作用,有碍疾病的恢复,为此只有准确掌握执行医生输液计划,根据患儿病种的不同面调节滴速。如肺炎合并心衰患儿输液速度一定不宜过快,液量不宜过多,而静滴甘露醇降颅内压时要快速滴入。
4.输液并发症的观察,是否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静脉炎、对胶布的不良反应、水电解质的异常、输液反应及滴注青霉素,细胞色素C,血浆等类药物时患儿皮肤有无红疹等现象,如有应立即停止输液,告之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新生儿疾病具有病情变化快特点,而患儿又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只能用哭声、用日周颜面皮肤颜色、用呼吸、甩前囱张力、用吸吮力、反应能力、肌张力来表示,所以新生儿病房的护士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慈母般的心来对待每一位患儿,来度过工作时间的分分秒秒,它有可能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在可能决定~个小生命的生与亡。如新生儿呼吸衰竭,新生儿惊厥、新生儿颅内出血等有脑水肿的可能,密切观察前窗紧张或隆起,瞳孔的变化,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对防止脑疝的发生很重要。还有,对于新生儿高热的处理一般首先散包降温,如果观察不到,就有可能因患儿体温调节中枢的不完善而导致硬肿,加上输入的液体温度一般都低于患儿体温,在此更体现严密观察新生儿输液的重要性。
总之,高危新生儿病房的患儿,在输液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只有掌握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输液规律后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也是新生儿病房护士所应具各的重要条件。同时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能,理论联系实践,以提高未来人口素质、提高护理水乎。
参 考 文 献
[1]谭启明,窦月玲.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引起水疱原因分析及预防.护士进修杂志,2001.
【关健词】个案管理;婴儿; 重症监护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1038-02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专门收治危重新生儿,此类新生儿多数免疫力极低,需要保护性隔离,同时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24小时监护、治疗和护理,其中护理工作是重中之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都是使用无陪伴封闭式管理,存在不够人性化的缺陷,有关的改进方法曾见报道[1],其中一种改进方法就是个案管理。个案管理是根据个案形式提供相应的护理管理模式,从新生儿入院到出院,以及出院后家庭回访贯穿为一体的护理。视婴儿为主动参与的合作者,用婴儿的行为做照顾上的指标,提供一种较为人性化和个体化的护理措施[2]。保证患儿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患儿的康复。现将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实施个案管理模式后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出院后回院复诊的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一2012年11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患儿共4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20例,其中男123例,女97例;体重(4230±1380)g;身长(45.5±4.63)cm;胎龄(35.1±4.3)周;剖宫产分娩83例,阴道分娩137例;新生儿窒息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8例,颅内出血3例,极低出生体重儿11例,早产儿69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共111例,先天性疾病 2例,胎粪吸入综合征9例;入院平均年龄3.2 h,出院平均年龄10.9 d。对照组220例,其中男138例,女82例;体重(4150±1400) g;身长(46±4.7)cm;胎龄(36.1±4.5)周;剖宫产分娩78例,阴道分娩142例;新生儿窒息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7例,颅内出血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16例,早产儿63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共109例,先天性疾病 1例,胎粪吸入综合征13例;入院平均年龄3.5 h,出院平均年龄11 d。两组新生儿性别、年龄、体重、身长、胎龄、分娩方式和病种、治疗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实验组实施个案管理。实施前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使全体护理人员全面掌握新生儿疾病的护理常规,掌握与家属沟通技巧,并接受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理念,掌握个案管理的内涵以及个案管理的技巧。患儿入院时主管护士就和患儿父母取得联系,在发放探视卡的同时,留下双方联系电话号码,保持随时联系。主管护士每天早上10时主动打电话向患儿父母亲汇报患儿情况,并解答家属提出的问题,让家属放心。主管护士每天下午16时还接待家属探视,探视期间如果患儿病情稳,在其母亲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母亲经过洗手、戴口罩帽子、更换隔离衣和隔离鞋后,在主管护士的指导下亲自给婴儿吸吮母乳,并让母亲亲自为婴儿更换尿布、沐浴、新生儿抚触,进行感情的交流,增进母婴感情。主管护士还教会母亲观察正常婴儿呼吸、肤色、口腔黏膜以及婴儿常见疾病的预防等,指导出院后奶具、衣物的清洁消毒。强化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增加了护士同患者交流、沟通的时间,让患者得到了全方位服务[3]。出院后主管护士继续电话跟踪服务,出院一周内电话随访1次,随访喂养情况、生长和护理状况,必要时上门访视,协助母亲解决出院后婴儿出现的问题,并给与早期的干预,使其顺利进入母亲角色。督促母亲按时回院复查、定期预防接种及婴儿生长发育监测,建立婴儿健康档案,1个月后将婴儿档案移交儿童保健科跟踪。(2)对照组患儿入院后按常规治疗及护理,并嘱咐家长定时回院进行新生儿预防接种和生长发育监测。
1.3 观察指标。
使用我院制订的统一优质服务调查表,对家长进行调查问卷,观察两组的出院服务满意度;出院后回本院复诊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出院后服务满意度调查,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出院后回院复诊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个案管理有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
随着新生儿急救技术及抢救技术的不断提高,危重新生儿的存活率也更随提高,同时也发现部分患儿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智力低下、脑瘫、运动障碍等,这些后遗症有时不能及时发现。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的实施,使住院的危重新生儿从入院就有自己的主管管床护士,主管护士从婴儿入院起除做好住院期间的治疗及护理外,还要主动与母亲沟通,同时在出院后还要做好出院的健康教育,提醒家长坚持母乳喂养,按时预防接种,回院复查及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如何鉴别婴儿异常,并帮助母亲及时给予干预。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实施个案管理护理后,出院后,母亲能坚持母乳喂养、定期预防接种、按时回院复查及按时进行生长发育监测的患儿达95.45%,为婴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
3.2 个案管理有利于提高人口质量。
实施个案管理,住院期间主管护士每天和婴儿的母亲联系,建立了互相信任的护患关系,出院后主管护士继续跟踪服务,与患儿父母保持联系,督促家人按时回院复查、健康体检等。家属有需要可叫主管护士帮助,有疑问可咨询主管护士。婴儿有特殊情况时,护士能早期给与干预,并指导家属及时带婴儿就医、诊疗,帮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增加了患者家属对医院的信任感,促进医护患的关系和谐。同时,对危重症患儿的后遗症,如因智力低下、脑瘫、运动障碍等,能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提高社会人口素质,减轻社会、家庭带来的负担。
3.3 个案护理有利于产妇身心健康,转变母亲角色。
分娩后,由于体内雌激素和黄体酮水平急剧下降,产妇容易出现心境不良。我国近10年的研究结果显示,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5%一30%[4]。新生儿在重症监护室住院,母婴分离容易使母亲心情产生焦虑。产后抑郁症严重影响产妇心里及身体健康,将对产妇和婴儿造成不良的影响及后果。因此,危重新生儿在接受抢救及治疗的同时,还要注重母亲的心里护理。护理人员24 h在患儿身边,护理患儿,对患儿的病情及情况最了解,如护士每天能主动联系和关心母亲,把患儿的情况告诉母亲,让母亲放心,减轻担心和焦虑,对患儿和医护人员有信心,这样可以预防和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利于母亲产后身心健康的恢复。住院期间,护士把常规育儿护理知识,健康教育知识告诉母亲,教会母亲护理技巧,告知母亲出院后会随时协助解决疑难问题,让母婴放心和安心出院。现代年轻的父母们普遍缺乏育儿知识和技能,尤其当面对有一定出生缺陷的婴儿如LBWI时,更是感到无所适从。家庭护理教育是医院护理的延续[5]。护理工作从新生儿入院到出院延伸到家庭,帮助母亲顺利转母亲角色,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服务大大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3.4 个案管理有利于体现护士的自身价值,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实施个案管理,主管护士每天要和家长联系及沟通,要给家长解释病情及家长提出的问题,使护士不得不加强学习,了解每种疾病的发生的原因、发展、转归、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护理的要点及健康教育知识。个案管理的实施,大大地提高了护理人员学习护理专业知识自觉性,使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树立良好的护士职业形象,以优质服务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赖,有效地提高了护士的职业综合素质。吴渭红等[6]认为,护理实践应该是将传统的护理服务与新的护理知识体系及新的护理技术融为一体,使护理的专业价值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展现。实施个案管理,主管护士接触患者家属的时间增加,增加沟通及交流的机会,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护士学到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护士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同时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尊重,增加了护士的工作成就感和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 文琼仙.新生儿科整体护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 1,17(9):44.
[2] 李艳平,吕迎春,王美云.低出生体重儿家庭发展性照顾的应用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1(11):35-36
[3] 徐爱云.王秋萍.创建优质规范护理服务病房的体会[J].齐鲁护理,2007,23(13):76-77
[4] 关宏岩,戴耀华,张二妹,等.坐月子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02(8):471-472.
本文就近8年来我院出生的低体重儿做一临床分析,以便从中探索降低低体重儿发生率和提高其存活率的有效措施,达到减少围产儿死亡的目的。
1 临床资料
1.1 低体重儿发生率 我院1998~2005年分娩总数6987例,围产儿总数7033例,其中出生体重<2500g的围产儿有367例,发生率为5.22%。367例中早产儿150例占40.87%,足月小样儿217例占59.13%,后者多于前者。男婴167例,较女婴200例为少。
1.2 低体重儿死亡率 367例低体重儿中死亡46例(死胎14例,死产7例,新生儿死亡25例),死亡率为125.3‰,占同期围产儿死亡总数的44.2%,其中10例为致死性先天畸形,故纠正死亡率为98.1‰。同期出生体重≥2500g的围产儿死亡率为8.7%,前者为后者的14倍。
1.3 低体重儿死亡的有关因素
1.3.1 产母的产次和年龄 本组初产妇348例(98.83%),产次2~3次者19例。初产妇中的低体重儿死亡42例,死亡率为12.07%,经产妇的低体重儿死亡4例,死亡率为21.05%,前者的死亡率较后者为低。产母年龄25~34岁组326例中死亡35例,死亡率为10.74%,而年龄<25岁组35例中死亡9例占25.71%,年龄>35岁组6例中死亡2例占33.33%,后两组的死亡率均较前者为高(p<0.05)。
1.3.2 出生体重、胎龄与死亡的关系 见表1。1 367例出生体重、胎龄与死亡的关系 从表1中可见,胎龄不足37周的低体重儿死亡率为20%,较满37周的死亡率7.37%为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1例体重<1500g中死亡11例,均为早产儿,死亡率为52.38%,较其他体重组的死亡率高。提示胎龄越小,体重越轻,对低体重儿的死亡威胁越大。
1.3.3 产母并发症和合并症 本组产母中315例伴有产科和内科并发症和合并症,占85.83%,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25例)、胎膜早破(88例)、双胎妊娠(34例)、臀位(36例)及妊娠肝病和贫血等(86例)较多见,而脐带脱垂和缠绕、羊水过多、胎盘早剥、臀位产及双胎早产对低体重儿死亡影响较大,且这些并发症常并存更加重危险。
1.3.4 分娩方式 低体重儿娩出方式与死亡的关系见表2。表2 367例分娩方式与死亡的关系 从表2中可见臀位产死亡率最高,顺产中有42%采用了会阴切开术,45例施行了胎吸或产钳术,以免胎头过度受压和缩短产程。剖宫产以产科指征为主,其中1例因胎儿窘迫而手术,但新生儿死于致死性多发畸形,这是术前诊断上的失误。以上三种手术产对低体重儿死亡影响与顺产相仿(p>0.05)。
1.3.5 新生儿并发症 低体重儿出生后的最大威胁是肺部疾患,在产程中胎儿窘迫率和不同程度的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27.75%和21.67%,均较同期体重≥2500g的为高(分别为6.4%和7.8%),二者都是诱发肺部疾患的主要因素,见表3。表3 新生儿并发症与死亡的关系
1.4 低体重儿死亡的直接原因 根据临床推断,低体重儿以脐带因素、先天性畸形、肺部疾患以及导致胎婴儿缺氧缺血的妊娠并发症为主要死亡原因。46例死婴中45例做了尸检,尸检率为97.83%,并找出主要致死原因,首位是肺部疾患(71.11%),包括羊水吸入、肺透明膜病、支气管炎和吸入性肺炎及肺不张,其次是先天性畸形(22.22%)及缺氧性颅内出血等。1例足月小样儿临床上无明显致死原因,尸解为室间隔缺损和主动脉移位,所以争取多做尸检才能较准确地查出致死原因,找到防治的对策。
2 讨论
本组出生活产低体重儿有346例,其中321例在婴儿室经治疗和护理成活出院,故低体重儿存活率为92.77%。
2.1 预防低体重儿出生的措施 影响低体重儿出生的因素有孕母、胎儿、胎盘和脐带等,以孕母因素影响较大,我们体会预防低体重儿出生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2.1.1 健全孕期保健制度 认真进行孕期宣教,定期做好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及处理孕期并发症是防止低体重儿出生的关键。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孕期并发症,也是导致早产和胎儿生长迟缓的重要原因。重症者应收住院治疗,以增加胎盘灌注量及全身重要脏器的血流量以改善胎儿预后。本组27例体重≤1500g中有24例(88.89%)胎龄为29~33周,死亡13例,约占半数,因此积极预防早产乃是减少低体重儿出生和死亡的重要环节。本组双胎妊娠34例,其中22例早产,17例伴妊高征,58例低体重孪生儿中死亡13例。近2年由于重视了双胎的早期诊断,在整个孕期别对孕28~35周的孕妇,一旦有不规则宫缩或并发症则收住院治疗,设法延长孕期,并控制并发症以减少低体重孪生儿的死亡,收到较好的效果。
2.1.2 加强孕妇营养 指导孕妇进高蛋白多样化饮食,改变只注意产后营养而忽视孕期营养的旧习,特别要保证孕晚期的营养补充。
2.1.3 重视胎儿胎盘因素 胎儿自身对氧和营养物质的利用低下和代谢功能的紊乱以及胎盘发育不全均可导致生长迟缓或停滞。此外,孕卵本身缺陷或细胞分裂规律紊乱或某些特殊基因影响,失去正常发育能力而致先天性畸形和低体重儿。因此在孕中期严密观察胎儿生长发育,遇有疑议则以b超、羊水染色体细胞和酶类、血甲胎蛋白、胎儿-胎盘功能等作为预测指标,尽早发现畸形而终止妊娠,并积极治疗生长迟缓儿,以预防低体重儿的出生和死亡。
2.2 低体重儿的处理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小儿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学科,儿科护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门护理专业学科,尤其是中职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是基层医院、社区卫生保健站等,接触患儿的机会非常多,但本课程知识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课程涵盖内容多,课时少,内容较抽象,学习有一定难度。笔者通过巧妙应用直观教学法,提高了教学效果。现将儿科护理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学法介绍如下。
1、语言直观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语言是最重要的因素,它是构成教学法的基础。教学语言分为教师语言和学生语言,其中教师的有声语言起主导作用,它对教学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1)幽默的语言和夸张的肢体语言可起到激趣、燃情的作用。比如在讲解小儿臀红时,将病因、措施巧妙设置在婆媳之争的幽默小品中,通过学生夸张的肢体表演、幽默搞笑的台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化脓性脑膜炎的讲解中,模仿婴儿哭声高尖,惊厥时的手足抽搐、面部肌肉抽动来讲清年长儿和婴幼儿典型和非典型的症状区别,给学生形象的认识,使原本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在欢笑中引发联想,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形象化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描述可阐明抽象的知识内容。例如在讲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这一章节时,教师先描述疾病的概念,形象地把红细胞的代谢生成过程比作造汽车,营养性贫血即是缺乏了造车材料———钢板(铁),故造不了许多车,路上少了车的景色———(血色素),车少了也就载不了多少人———氧气,这时就会缺氧。接下来让学生自己思考,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来形容新的知识———缺铁性贫血的表现、护理、指导,使学生犹如目睹或亲身体验。
2、多媒体直观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校信息网络不断完善,各教室都配备了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投影仪,甚至是先进的实物展示台。
(1)利用多媒体以文字、图形、动画、音频和视频交互的形式尽量直观形象地模拟真实场景,使教学氛围更加生动活泼。例如,在讲解新生儿护理时,以多媒体播放假月经、螳螂嘴、粟粒疹、正常儿与生理性黄疸儿的图片,再辅以新生儿外观特点和特殊生理反射视频,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职业精神。
(2)利用多媒体中的实物展示台展示讲解模型的细节和操作的细节,如小儿头皮静脉注射。在实物展示台上可放大实物让学生看清穿刺方向、手法、进针角度,并带领学生一步步操作,还可随机让学生上台返教,激发了学生学习儿科技术的热情,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3)自己创制多媒体视频、图像。如小儿臀红的护理是临床、家庭护理中非常重要、常用的一项儿科护理操作,但现有的教材和视频资源却缺乏该项操作的任何图片和视频。所以在教学中,笔者自己拍摄教学视频,给学生以形象真实的感知。虽然隐去了操作者的头像,但当学生通过细微的观察,第一次发现视频中是教师在操作后不仅为自己的发现感到开心,而且也启发了学生做任何事情都可以主动出击,没有条件可以自己创造条件。
3、图表对比直观法
利用图表对比可保证所讲内容的完整性,也可揭示事物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复杂的内容变得一目了然。所以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笔者自制了实用儿科护理知识简表,例如,小儿各年龄分期特点及护理要点表、缺铁性贫血和巨幼性贫血表、肾炎和肾病对比表、儿科常见传染病对比表等。通过直观的图表比较,使知识更加系统化,使学生更方便地看出了疾病的变化和规律。
4、模象直观教学法
人体护理离不开解剖、病理学基础,儿科护理也一样。模象直观教学是利用模型、解剖标本等直观地从多层面多角度展现儿童各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使学生在视、听、触的过程中明白儿童的各种疾病、病理生理的变化与护理的关系,使思维和想像更加丰富,所学内容更加充实、生动。
(1)如讲解儿童颅内出血时,用带有脑组织并可打开颅腔的颅脑模型和充好气的一大一小红气球,让充好气的红气球代表一大一小两块血肿,引导学生大胆想像颅内出血可能造成的症状和危害性,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发其独立思考应如何观察、如何护理,增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善用身边常见物体模象。如利用教室多媒体随手可及的鼠标和鼠标线形象地比作下腔静脉和心脏,教师只需将鼠标线折住,模仿蹲踞时下肢血管折住,即可让学生轻松理解法洛四联症的孩子为何有蹲踞现象,从而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当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蹲踞时应该如何处理。
5、实验、实践直观教学法
(1)化抽象计算为形象实验。如第四章小儿用药的剂量换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能力,它直接关系到患儿的用药安全,是临床每日必做的工作之一。例如,医生为患儿开出的用药剂量是阿奇霉素80mg,而阿奇霉素粉针剂的规格是125mg的密封瓶,该如何注射呢?虽然看上去不难计算,但当学生面临实际药物配液时,却感到无从下手。为此,笔者设计了直观的药物实验,先从简单的需配62.5mg开始配液(学生经过计算以4ml注射用水溶解后取2ml),再到需用50mg(以5ml注射用水溶解后取2ml),然后再到需用80mg(以5ml注射用水溶解后取3.2ml)如何配呢?此时由学生分组亲自操作。通过直观的实验,发现学生积极性高涨,动脑也快了。这时教师还会追加问题,可以用1ml注射用水溶解吗?学生立刻往阿奇霉素密封瓶内注入1ml注射用水,很快学生发现不行,白色粉末溶解不了。可以用10ml注射用水溶解吗?很快学生发现更不行,瓶子容量就不够了。
(2)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观实践。儿科护理工作的成败关键是与患儿的沟通,争取患儿及其家长的配合。笔者教的中职护理班上的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他们习惯了“被照顾”,大多做事缺乏耐心,而与儿童的沟通常常是需要耐心的。因此,笔者在课堂教学地在讲解绪论、呼吸系统疾病等章节中安排了参观儿科病区,让初次接触本课程的学生直观地看到医院护士护理患儿的过程,特别是与患儿的沟通、与患儿家长的沟通等,通过视觉、听觉等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在儿科护理中对职业素养的要求,继而激发学生模仿、操练的动力。
二、在儿科护理中应用直观教学法的体会
(1)直观教学法可使学生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但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正确地组织直观教学,能很好地抓住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快乐地学习。
(2)直观教学法虽然有效,但也存在不足,必须灵活运用、相互配合,若滥用或应用不恰当也会使学生厌倦,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因此,适时、适量、恰当是关键,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各种直观教学法的交替使用,根据学生情况合理设计书面汇报题以督促学生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