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学知识点范文

生态学知识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学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学知识点

第1篇:生态学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泰安市;大学生;智能手机;教育应用;特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8-0103-03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trategies of Educational Application Using Smart Phone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ai'an City

JIA Chun-yan, HUANG Qi

(Teacher Education College, Taishan University, Taian 271000,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bout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 using smart phone in Tai'an city, this article analyzes its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n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about educational application using smart phone, and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constructing teaching application model and teaching practice using smart phone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ai'an city

Key words: Tai'an city; college students; smart phone; educational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 strategy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促进了手机上网使用率的增长。截至2015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达到2.87亿,占中国青少年人口总体85.3%,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6小时。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0%;从年龄结构来看,青少年网民中19-24岁占比最高,为48.1%。[1]由此可见大学生是青少年网民中手机上网的主力军。前期调查泰安市大学生使用的手机均为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使大学生实现了无时无处不在的泛在学习,随着“互联网+教育”战略的提出,全面审视智能手机的教育价值,认真分析研究智能手机的教育应用,引导智能手机成为有力的学习工具、教育助手非常重要。

1 泰安市高校大学生智能手机教育应用现状

调查发现泰安市大学生智能手机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娱乐和通讯层面,大部分学生虽用手机学习,但对其教育作用和功能没有明确的认知,应用比例偏低,学校和教师层面针对智能手机教育应用的具体措施、平台、资源非常有限。

1.1 学校层面

目前泰安市共有9所高等院校,有5所建立了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3所普通本科院校(山东农业大学、泰山医学院、泰山学院)和2所高职高专院校(山东服装学院和泰山护理职业学院),这2所高职院校还建立了手机网站,泰山医学院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微泰医”(包括微官网和微招生),支持手机访问。5所院校基于智能手机的教育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1)提供教育及管理服务。包括校历、课表、校车、空课查询、图书馆等功能。其中空课查询可以了解空课教室情况,图书馆提供馆藏、学术资源查询。自动回复功能可以进行工作人员联系方式和成绩查询。微信推送招生信息、专业介绍、教学名师、新生蟮街改稀⒄衅感畔、考研信息、考试安排等。

2)辅助教学和自主学习。提供幕课资源,如山东农业大学的“神农在线幕课”――《农业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果树园艺学》等,课程有学习指南、教学日历、考核办法及拓展学习网络资源。泰山护理职业学院的23门学科内容的试题库、录播平台(课程资源、说课、教师讲课比赛等视频资源)。泰山学院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推出重点大学的“公开课”,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免费学习。

3)心理思想教育。通过微信推送与心理、思想教育相关的美文、案例及相关心理测试,辅助学校进行学生的心理思想教育。

1.2 教师层面

问卷调查表明独立学院和高职高专院校教师70%以上的通过手机提供学习资源,普通本科院校低于60%。而且相对于教学,教师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教育管理的比例相对较高,主要使用QQ群和微信,通知、检查、评优结果及文字、图片、视频形式的课程资源、作业。也有教师使用免费的移动学习平台开展教学,如泰山学院部分教师使用“Unipus高校外语教学平台” 进行2015级《大学英语》的教学,也有部分教师建立课程QQ群或微信公众平台,定时推送学习资源,学习任务,展示学生小组学习的成果。

1.3 学生层面

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手机教育应用比例比独立学院、高职高专院校高,主要用途为学生管理和自主学习。

1)学生管理。建立各种班委、班级、院学生会、校学生会微信群、QQ群或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各种评优、评奖及比赛,通过手机进行网络投票。也可以进行社团活动宣传及成果展示。

2)自主学习。使用手机查阅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的内容集中在“英语、专业课、考研”,使用方式包括微信、QQ群和教育APP软件,其中教育APP主要集中在英语学习;其次是考试类APP,不同院校选择的APP不同。此外还常用手机拍照、录音、视频拍摄、网络检索等功能辅助学习。

2 泰安市高校大学生智能手机教育应用的特点

2.1 优势

学校越来越重视基于智能手机的教育实践。2014年只有2所本科院校建立学校官方微信或微博平台,目前有5所学校,说明各高校已经意识到智能手机的普及、教育云平台的建设、智慧校园的提出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巨大影响和促进,在积极建设校本移动教育资源的同时,将公共教育资源为己所用。

部分教师尝试基于智能手机开展学科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及教学管理。如Unipus高校外语教学平台,教师通过电脑或手机登录教学管理平台,选择课程资源、安排教学任务,学生手机登录平台,也可以下载配套的“外研随身学”APP,实现随时随地的移动交互学习。

学生期望手机应用于教育的意识强烈。据调查77.78%的同学期望将手机应用于教育,实现生生、师生合作学习、辅助学习、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等教育功能。大部分学生使用手机进行英语、专业课程、考试类学习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手机娱乐功能正悄悄向教育功能慢慢转变。

2.2 存在问题

学校层面:虽然有的学校建立了官方手机网站或微信公众平台,但一是针对教育教学的内容偏少,课程资源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二是资源只对本校学生开放,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三是教育资源更新不及时,缺乏持续性建设;四是个别学校缺少正确引导,出现了上课、自习收手机的现象。

教师层面:大部分教师还没有意识到智能手机辅助教育的作用,缺少必要的培训,不能系统地进行基于智能手机的教育教学,教师还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学习其他学校的应用实践经验,更多地尝试“手机+教育”的应用实践。

学生层面:整体来说学生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教育活动偏低,他们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时间偏长,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但对其教育功能还没有清楚的认知和需求。另外学生更倾向于利用手机进行自主学习,而对于学校或老师提供的课程资料的学习积极性不大。

3 泰安市高校大学生智能手机教育应用策略

根据上述泰安市高校大学生智能手机教育应用现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实现基于智能手机拓展传统课堂教学、优化学习效果的目的,我们提出了以下应用策略。

3.1 转变观念,提升师生新媒介素养

学校、老师和学生要转变智能手机“娱乐”定位的传统观念,积极探索并将智能手机作为教与学的有益补充和有效工具,高校之间加强合作,共同致力于智能手机教育应用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并加强宣传和引导,实现“智能手机+教育”的融合。同时,学校及师生还要提升自己的新媒介素养,即提升个人图像处理能力、导航能力、信息组织和联通能力、专注能力、多任务处理能力、怀疑精神以及道德素养。[2]新媒介素养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智能手机教育应用的有效性。

3.2 做好教师的角色定位

学生基于智能手机进行学习不是放任学习,教师要做好指导者、管理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必须按照教学设计系统性进行。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组织学习活动、分配任务,适时提出问题、提供帮助、及时进行评价反馈等,达到人机、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保证移动学习的实效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3.3 构建校际合作、教师参与的移动学习平台

建议在泰安市教育云平台中增加“高等教育(含高职高专教育)”模块,将泰安市各高校师生信息纳入云平台,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智能手机为学习工具、网络学习资源为载体,贯穿预习、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学习环节的数字化移动学习平台。高校引导教师积极建设校本移动教育资源,鼓励教师团队或校际合作共建共享优质移动教育资源,逐步实现共享其他省份、全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优质教育资源。

3.4 提供有效的绩效支持

绩效支持是一种工具或资源,可以是纸质的文件也可以是电子科技产品,能在人们刚好需要的时候,提供恰到好处的任务指导、支持和生产效率提高法。[3] 在泰安市大学生智能手机教育应用中,可以从三种方式提供绩效支持:第一,提供系统合理的教学设计方案或导学案,学生只要按照方案要求进行学习就能完成学习目标;第二,精选移动教育软件、APP和资源,保证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随时选择合适的工具或软件检索信息,辅助学生进行移动学习活动,资源要丰富、多媒化、可交互,并能及时更新与补充,便于不同专业学习者随时获取所需要的资源;第三,使用社会性软件进行个性化指导和交流,以微信、QQ为主,根据移动学习平台的相关数据和课堂教学的观察,教师提供及时的在线辅导、答疑、反馈,学生之间可以随时交流讨论,保证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恰好可以得到。当“移动学习”遇上“绩效支持”才会产生巨大的发展潜力。

3.5 重视移动学习中的人际互动

人际互动就是人际相互作用。人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信息、情感等心理因素的交流,也可能是行为动作的交流。[4]学习者使用智能手机学习,主要与信息交流,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行为动作交流相对较少,从而使得人际互动最小化,因此在使用智能手机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手机只能辅助课堂教学,不能替代课堂教学,教师通过让学生小组协作、组间竞争、师生互评等方法促进人际互动的最大化,达到“传统教育”与“移动教育”两者“利人利己”的双赢和多赢效果。

3.6 碎片式学习与系y性学习相结合

碎片式学习是指利用零碎时间学习,表现形式是发散的,系统性学习即相对收敛的专业性、集中式、连续性学习。[5]大学生除了上课时间进行系统性学习外,还有一些零碎时间,比如等公交、坐车、等人、排队、起床前等时间,智能手机和移动学习平台为他们利用这些零碎的时间进行碎片式学习提供了工具和资源,帮助他们实现泛在学习,但如果没有教师课堂上系统性知识的传授、系统性资源的建设,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只是碎片化的、不成体系的,因此,系统性学习是打好大学生学习基础的关键,碎片式学习是其有益补充,二者有效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效果。

4 反思与结语

智能手机的出现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教学,学习可以不只依赖于教师,移动学习资源的日益丰富、互动交流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基于智能手机进行教育教学更加具有实践价值。我们对智能手机应用于教育教学做出肯定的同时,也要意识到它的不足,如学习内容的适用性、屏幕尺寸与其便携性的冲突、电池续航能力、无线网络覆盖范围的限制、资费负担、手机成瘾等。因此智能手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还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在技术进步中完善,逐步实现高等教育的无线化、移动化、个性化、共享化和智能化,实现“智能手机与教育”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8.

[2] 新媒介素养[EB/OL].http:///link?url=KNxlBT1o5RJRCln5fpwh-fziuD-MRVqh7Ss_cr9u-Sj2sr1oNgKAbCqz9Zad9SM5PsFJlX2lelrvm4nhFH0TJ_.

[3] 绩效支持:不是学什么,而是做什么[EB/OL].http:///news/show/id/85

第2篇:生态学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生态学;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1-0097-02

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渗透形成的、与人类、生物生存现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息息相关的前沿学科,其知识体系涉及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在21世纪的科技、工业、社会、自然和经济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我国,自高校扩招以来生态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步入了稳定发展期。

西安科技大学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属于生态、环境相关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包括资源环境、自然地理、生态学以及地理地质等相关类知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市政、规划、环保、能源、旅游、国土资源、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部门从事区域分析与规划、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城乡规划、房地产开发与国土资源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人才。[1,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开设的“生态学概论”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对于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掌握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特别是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预下的各种运行机制及变化规律,了解如何解决全球面临的生态环境重大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众多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生态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和结合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特点的同时进行了一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旨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对环境课程的学习兴趣及实践能力,同时充分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并尝试解决矿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达到专业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一、“生态学概论”课程的特点

1.课程定位

“生态学概论”课程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于必修课。课程以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系统论述了生态因子与生物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机制,让学生了解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与生态学研究的关系,明确了解生态系统平衡的现实意义及我国主要生态系统的特点与分布;体现生态学学科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前沿领域、热点问题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学目的在于树立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认识、治理以及管理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环境相关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也为日后从事生态、环保相关专业工作作铺垫。[3]

2.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生态学概论”课程相较于其他一些传统专业课程,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科内容中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问题是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内容具备了综合性强、覆盖面广等显著特点。在“生态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学科领域,比如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等,需要具备生物、化学、化工、物理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同时,生态环境问题是不断变化和发展更新的,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和实际生活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更新教学知识内容。另外,西安科技大学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开设在测绘学院,课程设置也向测绘类课程倾斜,因此在“生态学概论”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将测绘知识运用到生态环境实践中,体现多学科的交叉性。

3.课程内容的应用性(与实际生产、生活结合)

相较于一些基础理论课程,“生态学概论”课程与生产实际的结合较为紧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生态系统、群落生态、种群生态等基本概念和一般规律都与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工程设计等紧密相关。此外,当前社会生活中经常报道的生态环境热点问题,其本质和机理都与教学中的多个知识点相联系。[4]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教学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笔者所在专业的“生态学概论”课程设置为32个课时,对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实践环节而言,相对较少。如果在这样的课时安排内进行通篇讲述并且让学生完全掌握所有内容,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和压力。因此,要想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和目的就需要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上寻找有效的方法。笔者通过自身的教课经验,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1.社会热点的课堂结合引导式教学

全球生态环境变化与生物多样性问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生态学科领域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验进展的报道层出不穷,但是授课选用的教材在原则上是要有一定的延续性和固定性的,不可能根据行业发展实现年年翻新,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在带领学生掌握好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不断更新自己的学术研究内容,把一些和课本基础内容相关的新的热点研究成果穿插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科研发展现状,反映生态学的时代性与变化特征。比如在讲解生物多样性问题时,除了讲解课本上的定义及相关公约外,还应着重介绍生物多样性的实际意义,通过对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的分析以及近年来灭绝的野生生物进行举例来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进一步明晰其重要意义。通过运用真实的照片和相关报道材料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破坏的认识,并有效提升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通过这些前沿性和热点研究的知识点引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课上和课下的资料搜索也可以扩大生态环境相关的知识视野,为他们打下良好的学习和科研基础。

2.紧扣知识点的扩展式视频教学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授课方式已由传统的板书授课改为多媒体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将原先无法在板书上进行展示的一些图片、动画等资料很好地呈现在课堂上,有效增加了信息量,同时,也可以使教学实现讲授和视频播放结合。通过放映一些与课程某专题相关的视频可以增加授课的趣味性,并且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会更加牢固。比如在讲解海洋生态系统时,首先用一个课时的时间进行视频教学,让学生观看一部生态纪录片“海洋”,然后再进行课程讲述,此时会发现学生能够主动结合视频中的内容来理解书本上的相关理论知识。这种方法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时刻都保持兴奋状态,更易于接受和掌握新知识点,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学生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由感性了解上升到理性认知,切实将生态理念贯彻到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3.案例与专题报告式教学

生态学的知识内容应用非常广泛,存在于人们生活、工作和科研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教学时可以运用案例和专题报告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通过听“故事”、看“故事”轻松学习过程掌握知识内容。

三、增强学生实践认知能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除了课堂教学外,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到的相关知识点,可以开展生态环境相关的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资料搜集和相关实验。笔者所在专业在此方面主要从两个层面对开展教学实践给予支持。

1.校内实践安排

可以结合学生在一、二年级所学“地理学”等课程,建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综合实验平台,并且无条件地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知识点的延伸学习和实验考证;同时,要多组织课外科技活动。按照不同的专题研究内容将学生分为若干课题小组,对学校内部及周边环境(学校旁边的城中村―吊庄)进行初步的认知、调查,要求各小组利用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制作汇报PPT,之后利用2课时的时间让学生上台就自己小组的专题作报告。该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培养他们的科研业务能力。

2.校外实践安排

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与澄合矿务局签订了实践基地共建协议,由澄合矿务局提供实践场地,在暑假期间由专业教师带队,带领学生进行实训。利用矿区的煤矸石进行生态恢复利用的实验研究。

四、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关注学生,将他们视为教学的“主体”之一,针对“生态学概论”课程的综合性、应用性等特点,充分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理论讲述和实践调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考的兴趣,拉近教学中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启发学生的自主创新和科研意识,注重对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通过对“生态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培养出的学生不但可以满足当前工作及市场的需求,在今后的科研和生产实践工作中也会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木壮,林媚珍,谢献春.基于创新理念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模块化课程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122-123.

第3篇:生态学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高职英语课堂生态重构

[作者简介]邓海燕(1977-),女,湖南衡阳人,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湖南娄底417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第三期全国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课题“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高职英语课堂生态重构研究”(项目编号:GZGZ7611-164)和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教研课题“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LDZY10BZC0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117-02

经济全球化产生的一系列生态系统失衡问题使人们给予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关注,教育学家们也开始关注教育自身的生态平衡与发展问题,从生态学的角度来探讨教育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并将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在教育学中渗透应用。

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一门新兴学科,教育学和生态学是它的两个重要理论基础。教育生态学认为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作为教育教学的最基本形式,课堂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由学生、教师和环境为主要构成要素的最基本的动态开放系统。教育生态的内在功能为育才,其外在功能主要为其社会功能——传递文化、协助个人社会化、使人们建立共同的价值观等。

目前国外学者对教育生态学研究对象的认识颇不一致,但都强调“生态学的基本精神:综合、联系、平衡,研究的内容主要侧重在微观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因子生态学、宏观教育生态学三个方面”。①我国教育生态学研究目前尚处在引入与探索阶段,多为理论介绍与述评,且多应用于本科院校,从微观层面上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生态分析的综合应用型研究仍显薄弱。因此,以教育生态学的全新视角来研究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剖析其生态缺失,提出改革新思路,成为将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推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英语课堂的生态失衡

从生态的角度来看,课堂也是一个有边界、有层次的生态系统,各层次、各因子功能协调一致,形成动态平衡的关系。然而,目前高职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诸如课堂教学模式、课堂生态主体、课堂生态环境失衡等多种失衡现象。

1.教学目标。“实用为主”原则与生命全面发展需要失衡。《高职高专教育英语教学课程基本要求》指出:高职英语教学“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英语基本技能的训练的同时,要根据学生相关专业的具体要求,加强其在实际职业岗位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然而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片面理解这一原则的理论内涵,过分强调英语作为“工具”的作用,一味灌输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点,冠之以“实用”之名。这种单一的教学目标带来的仅仅是短期效应,忽视了学生在知识能力、经验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不断完善,忽略了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这种片面理解的教学目标阻碍了学生的整体进步与和谐发展的需要,破坏了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综合平衡。

2.教学内容。课内学习内容与课外实际运用失衡。作为多数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场所,目前高职英语课堂仍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学生课内学习的内容仍以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点为主,与生活和其他学科脱离,教师对学生文化知识的导入仍显不足,对元认知知识方面的训练尤显薄弱。这就导致学生虽然能够顺利通过考试,但在实际交际过程中往往无法跨越文化障碍,顺利进行交际,脱离课堂后也不能自主高效学习。这就形成了一个闭锁式小循环,导致了课堂学习内容与课外实际运用的失衡,产生了教育生态中的“花盆效应”。

3.教学方式与手段。方式单向化、静态化与语言动态化、多元化失衡。英语课堂是一个能动可变的生态系统,课堂生态主体间的互动(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也是多元、多内容、多方式的。生态主体间有机联系、信息流通,协调课堂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共同提高。但目前高职英语课堂仍以词汇、语法等信息的单向的、静态的、线性的输入方式为主,主宰教学过程的仍是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和课堂生态系统的规律,阻碍了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创造性的自觉建构。

4.教学评价。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失衡。近年来,大家普遍意识到终结性评价这一强化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对过去的终结性评价占绝对地位的状况有所改善,在高职英语实际课程评价过程中加入了形成性评价手段。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社会对毕业生就业的要求所产生的“证书效应”使得这种改善颇显苍白。形成性评价中,对学生以语言知识点和认知能力为主的量化评价仍占主导地位,而针对学生元认知能力、情感行为能力等的质性评价则几乎为零。这种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失衡不利于科学地评判学生的发展趋势与潜能。

二、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生态重构

教育生态学理论引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为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全新视角,对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起着指导性作用。

1.教学目标的生态优化。语言是思维交流的工具,更是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多掌握一种语言就是多一种交际功能,多一种文化体验,多一种观察事物的视角,多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②因此,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应本着教育生态系统综合平衡的宗旨,在强调传授语言知识点的同时,以学生作为“全人”发展为课堂主旨,既注重英语的“工具”作用,又注重利用工具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养,激发学生英语学习持久的内在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策略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持续地发展。

2.教学内容的生态重构。生态学中有“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功能的优化”③的观点。也就是说,一个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品类越多,其功能越健全,各生态因子也就更为旺盛活跃,反之则越弱。这一观点启迪我们将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从单一、孤立的语言知识点教学,逐渐向英语语言知识、文化素养知识和元认知知识三维一体的教学内容转变,营造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多样性的生态优势,从而增加高职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品类,使各教学生态因子更为活跃,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1)英语语言知识。英语语言知识是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方面的规则、定义、概念和用法,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实际教学过程中,英语语言知识教学应体现开放性原则。更重要的是,摆脱半人工、半自然的课堂小生态环境所产生的花盆效应,充分利用网络、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平台,将英语课堂向自然开放、向生活开放,将语言知识教学与语言技能训练相融合,课内书本知识与课外实践运用相融合,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跨文化交际能力。(2)文化素养知识。语言离不开文化。在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中,我们不能脱离文化教学内容而单纯地进行语言知识点的教学。在教学中利用“语言”这一思维与交流的工具来加强异域文化知识与价值观念的传授,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适应日益扩大的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成为高职英语教学当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此外还要辩证地处理本土语言文化与西方语言文化的关系。在学习英语、接受西方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同时,也不漠视本土文化的教育,在教学中吸收两种语言的优秀成分,在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素质教育。④(3)元认知知识。作为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元认知的本质是学习者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及调节的过程。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元认知就是有意识地运用适合的学习方法、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监测学习效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元认知对学习英语学习过程起着指导作用,学习者的元认知水平越高,英语成绩就越好。因此,将元认知知识纳入到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中,丰富学生元认知知识、强化其元认知体验、加强其元认知监控,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独立、高效、自主的英语学习者。

3.教学方式和手段改革。从系统的、动态的生态学观点来看,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词汇、语言的单向、线性的灌输,它更是课堂生态主体间一种信息和情感的多元互动。要变革目前这种状况,我们就应推行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倡导探究式、情境化和开放式、合作化学习相结合的生态立体化教学方式,将网络、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手段与基于任务型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强调综合实践和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与探究精神。(1)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开展师生与教学媒体间的互动。教师选取适当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形成对语言知识的初步感知。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其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2)采用情境化和开放式教学方式,开展师生互动。师生共同创设目的语的使用情境,双方在学习活动中同为主体,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共同完成语言学习的输入、理解、吸收、综合和输出环节。(3)采用合作化教学方式,开展生生互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组对或小组的形式完成基于任务型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们协同学习,团队合作,完成语言学习的综合理解和实践运用过程,可以充分发挥其主动和创新精神,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4.教学评价方式的生态重构。教学评价不是教学的目的,

也不仅仅是区分优劣、甄别选拔的工具,而是一种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手段。“生态的教学评价认为发展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应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倡导全面完整地把握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⑤”我们倡导口试、笔试、机式相结合,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标准化评价与非标准化评价相结合的生态多元化评价方式。口试、笔试、机式相结合,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综合全面发展;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让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责任感,也有利于教师从多角度对学生做出公平公正的评价;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不仅注重学生语言认知能力的评价,更注重对其元认知能力及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等情感能力的质性评价,有利于合理评判学生的潜能和发展趋势,给予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标准化评价与非标准化评价的结合,允许打破常规,评价因人而异,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三、结语

创建一个和谐平等、开放互动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英语水平,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英语教师的不懈追求。我们相信,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手段、教学评价方式的生态优化与重构,我们能够达到这一目标。

[注释]

①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研究述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24.

②沈映梅.生态语言学视野中的外语教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133.

③赵平,彭少麟,张经炜.恢复生态学——退化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恢复的有效途径[J].生态学杂志,2000,19(1):54.

第4篇:生态学知识点范文

1.1课程设置探索

生态学课程主要分为基础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个部分。基础部分主要包括有机体与环境、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应用生态学主要介绍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人口与资源、农业生态、生态系统服务及生物防治等内容。由于受课时数限制,故课程安排应做到精选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统筹规划。例如本专业学生在大一及大二时进行过动植物学野外实习,对自然生态系统已经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且通过近两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动物学、植物学及微生物学等相关知识,因此涉及环境、个体的内容仅作简要介绍;而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以及应用生态学的内容和知识点较多,需进行深入、具体地讲解。课程设置的原则依据学生对本专业相关知识掌握的具体情况,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当前国内和国际研究的热点问题和最新研究现状,做到精选、精讲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及难点,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1.2教学方法探索

对生态学课程的教学,以往多以课堂板书教学的方式进行,且仅限于理论知识的介绍,授课效果往往受到制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多样化、灵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鉴于生态学本身课程的特点,课程中配合多媒体影音资料,如图片、视频、动画等方式将一些生态现象、过程、机制等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生动、形象地将一些专业理论知识直接地呈现,极大提高学生对生态学学习的感性认识以及学习积极性。当前生态学研究突飞猛进,在很多方面都有优秀的专业视频,例如在进行生物与各种无机及有机环境间关系讲解时,可配合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植物之歌”系列视频,能够将地球环境的演变过程与生物进化过程相联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变化如何决定生物的分布以及多度,生物的生存又可以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视频放映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影片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及时补充和分析,帮助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实验课程

生态学实验教学是生态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课对一些生态现象的过程及机制的验证、探讨,一方面可对理论课程的知识点进行理解和验证,另一方面通过实验课程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2.1实验内容改革

调整实验内容结构,合并部分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验证-设计相结合实验,增加创新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深入开展生态学研究的基础,单纯的验证性实验会降低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探索性。通过对部分验证性实验进行改进,引入一些研究型实验,使学生在掌握基础实验技能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研究思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实验的能力。例如“土壤水分的测定”实验仅涉及水分测定,内容较简单,同学们能够掌握土壤水分测定方法但不能深刻理解土壤水分含量变化与植被类型以及植株生理活动的关系。通过调整实验内容,鼓励学生在完成土壤水分测定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探讨土壤水分变化对一些植株生长、色素、光合以及呼吸等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以此能够加深学生对土壤水分的生态学意义的理解。创新性实验开设可由老师根据当前的研究前沿,结合教师的课题内容以及当前可用实验仪器资源进行拟定。分别设立了各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因此通过生态学实验课的开展,鼓励、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进行相关研究课题的申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科研热情和科研兴趣。尤其是在一些尚无研究生招生资质的二本院校,通过实验课程,培养、引导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思维创新与动手操作能力。

2.2实验设计及流程控制

生态学实验往往都是建立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之上,尤其是一些野外实验,更是需要集体的力量。因此生态学实验的设计需充分考虑这一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例如,在进行水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调查实验中,对不同采样点进行取样的同时,需要对水体其他理化参数进行测定。可根据班级人数以及实验的规模,建立小组制度。每个小组的实验内容可根据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保证每个小组的实验内容都不同。指导教师明确每个小组的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小组组长及成员对该小组实验流程进行规划,组长在实验过程中统筹安排该小组的实验内容以及每位组员的实验任务。实验设计完成后由小组组长与指导老师进行沟通,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全程跟踪,并要求每个小组组长及时汇报实验结果,并根据实验结果情况对实验方案进行调整。通过这种形式,能够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能动作用,使他们都能在实验过程中充分锻炼其动手操作、协同合作能力,增强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以及创新能力。

2.3实验报告撰写及成绩评定规则

规范实验报告写作,提高写作质量。实验报告撰写涉及较多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多项技能,例如实验数据的处理、统计分析、图表制作、实验结果描述以及讨论等,因此可在实验开展之前对学生进行提前培训。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为以后更好地从事科学研究、论文写作等奠定基础。改革考核方式,加强监督。分组实验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以及协调沟通能力,然而也容易使部分学生养成偷懒的习惯,把实验任务交给小组组长或其他成员。因此进行分组实验,需要改革考核方式,加强监督,同时要求每位小组成员结合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数据等,能够独立对该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现象进行解释,并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严禁抄袭、雷同等。改革实验成绩评定方式。以往实验成绩都是以教师直接进行评定,通过改革,在公平、公正原则基础上,将学生实验成绩分成两个模块,即小组组长评议和教师评分两个部分。小组组长需严格按照实验规范及评分细则(具体制定加、减分条目)对小组各成员的操作规范和实际贡献打出分数(具体排名),教师结合课堂提问、实验报告质量(格式、内容、结果、分析讨论等)进行综合评定。

3生态学理论教学与实验设计互补

生态学的理论课教学应注意把具体的生态学知识融合到整体的生态思想和理论中,突出对学生系统观、动态观、时空尺度观等生态思维方式的培养;实践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应予以突出,并在实验课时,对该理论进行回顾、强化,通过实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内容互补。

4小结

第5篇:生态学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生态学;案例教学;例理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058-03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涉及范围很广、学科间渗透面很大的、正在蓬勃发展的学科。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实质上说就是随着历史发展人类对自然逐步认识的过程。但是,传统的生态学教学以讲授式教学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授,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也日益明显。由于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往往导致教学过程过于理论化、抽象化,从而影响了部分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课堂讲授、案例研究、研讨会等九种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分别在知识传授、分析力培养、态度转变、提高人际技巧、接受度和知识保留力等六个方面对各国专家做了广泛调查,结果发现案例研究的教学方法综合效果名列第一。[2]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3]

1980年,我国引入案例教学法,目前已在管理学、法学和其它学科领域的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案例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也日益丰富。但是,在案例教学的认识和实践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案例教学法中“例”与“理”的关系处理不当,将案例教学法混同于举例教学法等。本文通过研究案例教学中两种不同的例理关系类型在具体生态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选择,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例”与“理”的关系,并指出了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部分问题,旨在为相近专业其它课程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一、案例教学中的“例”与“理”

近年来,随着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案例教学在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中所占比例日渐加大。精选适合生态学课堂教学的来自于自然界中的实际案例,将有助于生态学课程中的概念、理论具体化,在增强课程魅力的同时,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学习效果。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可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因此,将生态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是非常适宜和必要的。

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并不排斥。案例教学不单纯是去寻找正确答案的教学,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这个思考过程正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说,案例教学更需要足够的理论知识来支撑,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对案例教学中的“例”与“理”必须做到有机融合,既注重“例”的典型性与启发性,也要强调“理”的普适性与系统性。

从大的分类来看,案例教学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从例到理型,即引导学生运用案例,经过自主合作,群体思维撞击,寻找知识,形成规律,发现基本概念,并运用掌握的规律和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二是从理到例型,即给出基本概念,启发学生运用基本概念,发散思维,以例释理,以例证理,从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例理关系在生态学案例教学的应用

1. 从例到理型

从案例到理论的过程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有效途径。在一个真实的案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如观察、联想、推理、分析、综合等,经过学生相互讨论,激发起更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即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火焰,从中寻找知识,发现概念,从而获得规律性的理论。

如在介绍植物群落演替与功能过程中,教材列举了在美国Hubbard Brook对北方阔叶林所做的定位观测与实验,以阐明植物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群落功能的变化,但给出的原始观测数据有限。在具体课堂实践中,可首先将案例预先布置给学生,给出一定时间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网络资源,对案例进行尽可能全面的研究,然后在课堂上对演替过程展开讨论,研究问题。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辅助者与提问者的角色。当发现所有学生都忽略了“生物量三年持续为零”的问题后,笔者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将生物量为零的现象与前一章节的次生演替内容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注意在森林皆伐后,三年时间内森林生物量的变化。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四个问题:①生物量三年持续为零是否符合自然规律?②研究者通过什么样的实验处理导致生物量三年持续为零?③研究者为什么要做此实验设计?④此实验设计的原理是什么?

在教师的引导与补充提问下,使学生在自己预习获得知识的基础上意识到观察能力与实验设计能力的不足,通过一层一层递进推理反思,帮助学生明了实验设计原理,找出自己与实验设计者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重现前人研究的方法与结论。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由他们在课堂上对案例的讨论、归纳、总结决定着教学的整个过程。同时,教师也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需要和兴趣,充分尊重他们的学习主体性,促使个体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通道是多向的甚至是循环的,不仅有师生通道,还有生师通道和生生通道,允许学生各抒己见,质疑问难。[4]这样的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从无序向有序提升,从疏漏向精密提升,从散点向结构提升,并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同样,在介绍美国黄石公园1988年森林火灾的真实案例时,扭叶松种子的独特萌发特性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他们在准备案例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相关背景知识,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群落演替的基本过程以及火因素在群落演替中的作用,并将其与生物的生态幅等学习过的概念、生态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相结合,使之既系统地掌握了书本知识,也开拓了科学视野。

2. 从理到例型

从理论到案例的过程是检验学生对书本已有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在学习了教材相关理论后,学会运用理论、规律分析解释自然界中真实的案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授完理论要点后,可以提出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原理加以分析。如在介绍全球变化时,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导致全球变暖,将引起物种分布的调整。此时笔者提出一组真实案例,要求学生对此案例进行分析:一些高海拔地区以前从来没有疟疾或其他蚊子传播的疾病,现在也开始发生。1997年坦桑尼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高地第一次暴发了疟疾;登革热以前只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发生,现在在墨西哥近海拔2000米的地区也有报道;在哥伦比亚超过海拔2000米的地区发现了登革热和黄热病的媒介昆虫。贴近生活的案例有助于学生对真实具体的科学研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他们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分析,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而且,该案例还包括前期所学章节“温度因子对及生物的适应”知识点。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与反思,教师及时引导他们抓住案例本质,揭示其内部特征,把案例中的内容与相应的生态学教学理论、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连接起来,找出案例与理论之间的必然联系。与时同时,也重温了前期所学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在新旧知识的碰撞、对比、理解、建构中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将所学知识点融会贯通。[5]

又如,在介绍了种间关联的基本概念与关联系数计算公式后,马上联系学生的野外实习情况,给出本地群落几个主要物种在野外的样方调查数据。因为是学生亲身在野外的实习经历,因此学习兴趣浓厚,在此情形下引导学生在真实案例中掌握关联系数的具体应用与详细计算过程,起到了良好的巩固效果。

三、两种例理关系的比较

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无论是“从例到理”,还是“从理到例”,其本质内容为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教师在案例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激发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学会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学会对已有的资料作多方面的分析,继而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推导,一层一层递进推理反思,从而使他们能深刻地掌握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规律,最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相对而言,“从例到理”更侧重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归纳的能力,“从理到例”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由于本科生在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分析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储备均有所欠缺,因此在生态学案例教学中可灵活采用两种不同类型,并且采取“授课为主,辅以案例”的原则教学。

四、案例教学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1. 案例教学不是举例教学法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具备典型性与启发性特征。通过具体的案例教学过程是为了获得具备普适性与系统性特征的理论知识,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举例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手段,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问题的佐证,学生仍然位于教学过程中的从属地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

2. 案例教学比例要适当

案例教学主要是针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而设计的,花费的教学时间较长,对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在整个教学中必须把握好案例教学的比例,不能单纯追求案例的生动性而忽略对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将案例教学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有机结合,同时通过提问、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州.多媒体在生态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22(3).

[2]王海岳.高职企业管理案例教学法探讨[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8,22(4).

[3]王秀芝.案例教学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

第6篇:生态学知识点范文

1.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问题设计的支点,所有设计的问题都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目标包括课程专业目标和其他综合素质目标。专业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是专业课教学的目的。环境科学专业生态学的学习是要学生掌握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过程的影响,在这个总目标下,不同的章节内容又有各自的分目标,如,“群落生态学”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群落的性质、结构、动态以及群落分类等,并能将这些理论应用于生态管理实际。老师必须准确把握这些目标,不得偏离。综合素质目标是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专业以外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一般包括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探索与利用资源的能力,培养自我驱动、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技能等。老师只有准确把握了教学目标,才算占据了PBL模式的制高点,才有可能做好问题设计和发挥PBL模式教学的效果。

2.生态学问题设计

根据PBL模式问题的特点,结合环境科学专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反复斟酌和在2012级生态学教学中试用后再修改,凝练了9个问题,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问题的特点

中9个问题具有如下特点:

(1)紧扣生态学课程内容,有明确的专业目标和其他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推理问题或调查、实验等实证研究解决问题,能够获得专业水平和其他综合素质的提升。

(2)问题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或是来源于身边,或是社会热点,能激发起学生探索与主题相关的专业知识。

(3)有理论性问题也有只能通过实验才能找出答案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直接的和唯一的答案,一些问题会随着信息的不断增多而不断改变和逐渐深入,如问题1、5、6。

(4)问题分布到了生态学各部分内容之中,避免了重复;

(5)适合于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和动机态度等,可以引导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产品,如图表、录像、论文等。在PBL模式生态学教学中应用证明,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寻找答案,一方面可以获得丰富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使自身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

二、结语

第7篇:生态学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 教学反思 课程改革

一、引言

(一)《农业生态学》课程改革背景分析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1-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逐渐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生态学研究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农业生态学作为生态学的重要分支,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农田污染和碳排放,促进农村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省属农业院校开展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使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深深烙印在未来农业研究和实践人才的价值观中,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2011年,生态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同时中央提出了构建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使得生态学科的发展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目前,国际上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主要有:全球变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外来种入侵与有效控制;重要生态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生态学与科学管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水资源安全;农业生态系统健康与食物安全;植被恢复与生态灾害防治等等。上述研究热点,与农林牧渔业构成的大农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农业生态学研究和教学的方向,也应当把握当前生态学研究的前沿。目前,中国大多数农业类本科院校中都已开设了《农业生态学》课程。教材多选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骆世明主编的《农业生态学》第二版,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阜主编的《农业生态学》。上述教材从生态学基础入手,探讨了农业领域中生物-人-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着重介绍了当前生态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上述教材对学生理解生态学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4]。然而,21世纪的前十年出现的各种环境和生态问题(包括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转基因的争论),使人类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同时,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知识获取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各种网络视频,公开课程,开放式教育培训体系使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受到较大冲击。上述新出现的问题和概念,也迫使《农业生态学》教学,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5]。

(二) 《农业生态学》课堂教学现状

在浙江农林大学,为本科农学、植保和种子等专业的三年级学生开设了专业选修课程《农业生态学》,36学时,2学分。教材选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骆世明教授主编的《农业生态学》第二版教材。该教材从农业的基本生态关系、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系统全面、详尽地介绍了农业生产实践中运用到的生态学原理和农业生态发展前沿方向。同时,本课程还配套了相应的实验教学单元(共计12学时),分别是《土壤环境因子测量》、《校园水体含氧量测定》、《农田和野外样方测定》和《以官塘农场为例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些实验教学的开展,教会了学生基本的野外试验方法和技术。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门课程还存在以下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1.课程知识体系相对陈旧,跟不上学科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转基因食品安全、生物入侵等热点问题已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争论, 这些问题与《农业生态学》课程紧密相关,但目前使用的教材和课程教学中却未涉及和关注。2.课程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以教师照本宣科为主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模式,严重影响到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3课程考核方式单一。期末闭卷考试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采取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的应试策略,同时考试作弊率较高。上述问题使这门课程的趣味性、前沿性和实践性都不尽如人意。因此,课程改革十分有必要。

二、教学改革具体方案和实施步骤

为了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变被动灌输式的学习为主动探求式的学习的目的,我们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农业生态学》课程进行改进。

(一)改进和更新《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

在教材选取和参考方面,以骆世明版和陈阜版的《农业生态学》教材为基础,参考国外经典生态学教材《The Economy of Nature》(第五版),孙儒泳主编的《基础生态学》(第二版),《动物生态学原理》,李博主编的《生态学》等教材,对课程主题进行优化和再选择。同时,为了获得学科前沿发展信息,我们在网上搜索了最新发表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科研文献。同时,通过网络搜索,我们也获得了大量高质量的课程素材,如本课程第五章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讲授内容,就着重参考了复旦大学第五期生态学高级研修班的研修讲义,从国际知名的生态学者那里,获得当前国际生态学发展的最新信息,保证了课程知识的相对前沿性。同时,搜集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入侵等内容相关的资料,确保所有涉及到的话题具有时代性和争论性。此外,我们还通过阅读与课程建设相关的国外经典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教材和畅销书(如凯文.凯利的《失控》,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细菌与钢铁》等),获取时展的动态信息和趋势,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广博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

(二)探索新的《农业生态学》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体验

为了增加课堂讨论的次数和质量,我们设置了与课程紧密相关的,且具有广泛社会关注度的讨论主题(如:你如何看待转基因食品?当前西方主导的碳排放和碳交易制度是否对中国发展造成负面影响?)采取信息定向输送,纸质资料阅读,无领导小组讨论,分组限时间公开演讲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特定命题的理解,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参与精神和公众演讲能力。

网络化教学已成为未来高等教育的大趋势,为了获得第一手的高质量网络教学资源,我们在在网易公开课、TED演讲、BBC纪录片等网络媒体中,搜集与课程内容直接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料,经过整理和加工,在课堂上播放,使一流的媒体资源走入课堂。同时,在MOOC开放式网络教育平台上注册账号,选择与课程主题相关的中文课程,尝试采取同步化网上教学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完成该课程的网络化教育并取得相关成果认证。

(三)改进《农业生态学》课程成绩评价体系

为了减低单一的期末考试成绩比重,加大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我们将课堂讨论表现,平时作业成绩,出勤率等指标都纳入到课程成绩的评价体系中,使学生均匀用力,避免期末考试突击式的应试学习。同时,在期末考试题目设置中,减少死记硬背的客观题题目,增加理解性主观题目的考察,加大开放性题目的比例。同时对一些题目,可设定具体情景,给予知识点的提示,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掌握程度(如:十八界三中全会后,中国决定试行单独二胎政策,请根据生态学原理分析中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变迁,给予应试者的提示知识点有:种群增长的逻辑斯的方程,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马尔萨斯人口论等)。最后,为了获得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反馈和具体建议,我们还特意在考试题中设置课程意见反馈的环节,如论述题第三题:你认为如何才能上好《农业生态学》这门课程?鼓励学生多提意见,获取学生的听课体验,为下一步改进课程教学提供参考和方向。

三、教学改革实施效果、问题与反思

经过课程内容的优化和选择,学生上课到课率自始至终基本保持在95%以上,上课专心听讲程度提高,玩手机,睡觉的学生数量有所下降。课堂上出现了主动与老师讨论问题的学生和氛围。由于引入了对当前生态学热点问题的课堂主题讨论(以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进行),学生课程参与度有所提高。加之讨论话题新颖,学生积极性较高。课堂讨论分组采取随机原则,避免了部分优秀学生扎堆,后进生消极参与的现象。课后阅读材料和书籍的推荐也起到了积极的效果,部分优秀的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课堂讨论和期末考试中运用课下学到的新知识。课程加大了平时成绩的权重,将出勤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表现纳入到成绩考核体系中。同时,课程期末闭卷考试减少了客观题的比例,增大主观题的数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深度和广度,如在回答论述题“十八界三中全会后,中国计划推行夫妻双方单独生二胎政策的生态学理论依据和可能后果”时,很多学生运用了生态位理论,逻辑斯蒂种群增长模型,生态足迹,环境容纳量,可持续发展等生态学知识来进行回答,还有学生深入探讨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渊源和未来的应对策略,做到了活学活用。同时,在课程意见反馈的论述题中,收到了大量宝贵的听课意见和切身体验,不少学生洋洋洒洒地写满了卷面。客观上,这些意见对我们的工作也是一种肯定和鼓励。

通过平时的学生听课状况和试卷上的听课回馈和意见,我们认为课程改革总体较为成功,但仍存在很多改进的余地,归纳一下,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1.书本外内容偏多,知识体系庞杂,抽象概念较多,一部分学生反映抓不住重点和难点。2.师生之间的互动还有待加强,单一的老师讲授模式还需改进,课堂提问较少。3.课程课外实践机会较少,除了几次室内和野外试验外,并未安排其他课程实践,如参观生态农业园、生态社区规划等,课程理论和实际应用存在差距。上述问题,实际上也是《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一直以来存在的难点。对教师教学和课程建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进一步提升本课程的质量,为以后申请精品课程打下基础,我们希望在以后的课程讲授中,做到以下几点改进。1) 建立明确的课程宏观进度体系,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和课程重点。在课程开始之时,列出授课进度表,课上和课下参考书目、资料和文献,同时给出相关出处,方便学生提前熟悉课程脉络和讲授重点。2)加强师生互动,把课堂还给学生。根据课程教学进度表,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提前分配课程辅助教学任务,制作教学任务分配进度表,每次上课请一到两组学生上台辅助老师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请在座学生评价上一组学生课堂教学效果,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公众演讲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3)理论联系实际,提供课外实践的机会。根据课堂内容设定,争取联系校外的企业、单位和个人,为学生提供参观,主题讲座,项目实施等形式的课外实践锻炼机会,做到学以致用。

四、结语

21世纪前十年,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集中爆发,网络信息爆炸化,咨询传媒全球化的趋势对传统的大学课程授课体系造成很大冲击,这对大学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通过教学改革实践,我发现在把握课程重点的基础上,紧跟学科前沿动态,增加趣味性,时事性热点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希望上述的努力,可以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学习的习惯和品质,为培养生态型、创新型、创业型复合人才提供自由的土壤和宽松的环境。

致谢:本文得到了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专业课程建设研究项目的资助,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林文雄,陈婷,周明明,2012,农业生态学的新视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J],20(3):253-264。

[2]杨瑞吉,2011,农业生态学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J] 39(10): 6272-6274。

[3]井大炜,2013,农业生态学教学质量探讨,现代农业科技[J],24:318-319。

[4]骆世明,2005,农业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应用方向进展,中国生态农业学报[J],13(1):1-6。

第8篇:生态学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学习需要;元认知开发;生态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教学目标

在课程中进行生态式教学方法运用的关键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将各种有利于艺术设计的元素融会贯通综合应用。一体化教学的每个学习情境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当项目实施时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学校也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平台,结合技工院校特有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等资源充分应用到学生的培养里。将与设计项目相关的内容和资源纳入其中。学生通过这种开放式思维的长期的训练能够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素质,使其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终身受益。

一、生态式教学模式

1.生态式教学的理论基础。生态所指的是生物的生存状况及环境间的关系,按照生态学的原理,生命的繁衍生长是靠不同物种之间的共生和互生来支撑的。生态的目的是培养出“开放型的专家”。生态式教学的基础是对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了解,并且以教学目标为中心进行元认知开发和知识、能力体系构建,这不仅是生态教学的理论基础,也是其发挥教育价值的关键。

2.生态式教学模式用于高技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的必要性。高技院校艺术设计教学虽然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专注于设计本身的理论学习和创作,很少能够将生活中的常识以及与设计有关的艺术类型应用到实际的设计实践当中,这使得学生们的设计作品创意面较窄,缺乏“灵性”;其次,设计专业教学的模式较为老旧,个人创作和大课堂型的讲授始终是最基本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割断了设计与应用之间的必然联系,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生态式教学模式重视将学生的学习以及知识的应用放在一个真实的大环境当中,以各门类知识的综合应用来促进某一学科的学习,正是解决高技工院校艺术设计教学问题的有效方式,值得我们进行尝试。

二、高技工院校生态式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

1.以学生学习需要构建教学目标。构建教学目标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应用的基础,而从生态教学的角度入手,教学目标的设计就应该体现出其“生态性”,不仅要与其他艺术类学科综合,还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例如,在进行室内装饰品设计的教学之间,我先请学生们对自己家里的室内装饰品和摆设进行回忆并画出图形,并请学生对“自己想要的生活空间的风格”进行简单的描述。这样的教学资料收集,能够使教师通过学生生活环境的了解发现学生对于室内装饰的基本概念和设计的出发点,然后,通过生活空间风格的掌握,为学生的设计学习准备更充足的参考资料。学生们给出的室内装饰品和摆设图形甚至包括了形状各异的鱼缸、烟灰缸和收纳盒等,与传统教材上的教学设计实践内容并不完全一致,那么,室内装饰品设计教学的设计目标,就被设定为“按照自己所喜爱的风格,对自己家里的室内装饰品进行改造设计”,这一教学目标一经设定,其本身就是尊重了学生的原生生态艺术环境,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也能够使学生的设计作品更贴近设计工作的实际需要――为生活增添美感。

2.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进行生态式教学的关键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各种有利于艺术设计的元素融会贯通,综合应用,能够触类旁通,从其他艺术类知识或者生活常识中寻找到设计的灵感,从而进行艺术性和实用性结合的设计。然而,不同的学生由于其成长环境、对艺术的认知程度以及对其他门类艺术的了解程度都不相同,因此,要进行生态式教学,教师就必须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自身、对自己已有的知识系统进行生态化建构。例如,在进行灯具饰品设计教学时,我采用的方式是请学生收集灯具的图片,将这些图片进行分类,然后寻找到其他艺术作品(歌曲、音乐、图画、文学作品等)来对每一类图片进行描述,再选择其中某一个类型完成设计作品。这个教学过程从表面看上去是对学生的整体教学,实际上,学生收集到哪些图片,怎样进行分类,用哪类艺术作品进行描述,都是体现学生个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艺术门类之间的联系,能够对自己的艺术表达风格进行更明确地把握,设计出的作品也更能够凸显个性,也符合灯饰设计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3.以项目工作的模式进行能力培养。每个学习情境都是生态系统,如何让学生在系统中完成设计项目,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取决于系统良好的生态关系。艺术设计的生态系统营造需要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将与完成设计项目相关的内容纳入其中,如不同学科的知识、不同类型的设计、多种媒介的艺术等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引入,可以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通过深入的剖析,使学生能够多角度的思考;通过长期的训练能够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专业设计素质,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种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艺术学科内部的各艺术门类之间、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之间的相互融合、互生互补,能够形成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生态关系,使能力具有自然生发的土壤和环境。

三、基于生态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1.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生态目标。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转变为基于生态学的课程体系后,应摒弃原本单纯的卷面考察方式,其生态目标应该是学生能力、知识的提升,同时由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殊性,更应该强调学生个性、创造性、审美性的培养。基于生态学的知识观认为,知识除了课堂上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内容之外,还包括学生的情感、心理各方面能力等。老师在知识、能力的提高外,还要将学生的感情、意志力与其相结合,达到智商与情商的统一与协调。

2.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生态内容。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是事物之间都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可以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系统,系统由有各种联系的因子相互联系作用构成。同时小系统之间依旧是有联系的,相互统一成更大的整体系统。在课程教学中,教学系统划分为学科、科目、课程,每门课程又分为章、节等,最终由简单的知识点构成。一门课程中的知识点甚至是不同课程间的知识点间都是相互联系的,经过相互的串联知识点构成章节,并且统一形成一门课程的所有内容,不同的课程之间由其相互间的联系构成科目以及学科,最终形成一个专业的整个知识体系结构。教学过程中不只是要单一地讲解知识,更要理清各门课程间的理论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将所学知识点构成一个统筹的整体。同时学生也不应只局限于本学科内的知识学习,而是要将本学科作为整体,重视学科间的知识互动,尽量结合多个方面的知识内容。

3.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生态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由课程知识相互联结,但是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以一种消极的态度接受知识的传输是低效的,并不能达到前述的艺术设计课程所要求的生态目标。生态师生关系需要摆脱教师高高在上的姿态,成为学生学习状态、精神状态甚至生活状态的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课程的制定过程充分与学生的已有能力、精神状态等相结合,达到二者的统一。

4.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生态资源利用。学生所处的环境是在学校内,主要的行为是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但除由学校所组成的学习环境影响之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环境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虽然有些环境会对学生造成负面的影响,但是还有更多的正面因素会帮助学生更全面地发展。因此,学校应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帮助学生成长的同时,还应该结合各种学校外的不同平台。将企事业单位、社会等资源充分应用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则应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加以引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式教学模式适合于高技院校不同成长环境的学生加深对艺术的认知深度,从而激发学生对自身、对自己已有知识系统、职业素养进行生态化建构。生态式教学形式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教学效果有此可见,相信未来的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得到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志红.高职生态式艺术设计教学模式[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120-121.

[2]冯晶晶.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协同教学模式的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6):115-117.

[3]金萍.基于工作室教学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01):123-124.

第9篇:生态学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基于问题式学习(PBL);问题设计;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281-02

国外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模式在不断地扩展,成了流行的教学改革思路[1]。PBL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或教学方式,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相关背景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组织团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促进学习者形成批判性思维、获得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因此,PBL教学模式是从结构上(包括教学内容、过程、评价和组织形式等)对传统教学的系统改革,对我国当前以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改革有很好的启迪作用。近几年,我们在环境类专业生态学的教学改革中引入这种模式,就这一模式如何在生态学教学中运用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问题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PBL模式中,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基于问题”,可见“问题”的重要性。问题是学习的主题,是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围绕解决这个主要问题而展开。问题是学习的起点,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并起到一个主线作用,促进学生学习不断深入。因此,在开展基于问题式学习时,如何设计、形成促进学习的“问题”是决定学习活动成败的首要因素。PBL模式中,问题要从所学课程领域相关的概念与原理中抽取提炼而来,同时应该是结构不良、不协调或易于发现矛盾的,利于学习者进行探索[3]。问题要来自于实际生活中,具有一定的意义,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问题应包含学生要学习的专业内容,促使和保证实现教学目标。

二、生态学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1.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问题设计的支点,所有设计的问题都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目标包括课程专业目标和其他综合素质目标。专业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是专业课教学的目的。环境科学专业生态学的学习是要学生掌握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过程的影响,在这个总目标下,不同的章节内容又有各自的分目标,如,“群落生态学”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群落的性质、结构、动态以及群落分类等,并能将这些理论应用于生态管理实际。老师必须准确把握这些目标,不得偏离。综合素质目标是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专业以外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一般包括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探索与利用资源的能力,培养自我驱动、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技能等。老师只有准确把握了教学目标,才算占据了PBL模式的制高点,才有可能做好问题设计和发挥PBL模式教学的效果。

2.生态学问题设计。根据PBL模式问题的特点,结合环境科学专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反复斟酌和在2012级生态学教学中试用后再修改,凝练了9个问题,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问题的特点。表1中9个问题具有如下特点:(1)紧扣生态学课程内容,有明确的专业目标和其他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推理问题或调查、实验等实证研究解决问题,能够获得专业水平和其他综合素质的提升。(2)问题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或是来源于身边,或是社会热点,能激发起学生探索与主题相关的专业知识。(3)有理论性问题也有只能通过实验才能找出答案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直接的和唯一的答案,一些问题会随着信息的不断增多而不断改变和逐渐深入,如问题1、5、6。(4)问题分布到了生态学各部分内容之中,避免了重复;(5)适合于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和动机态度等,可以引导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产品,如图表、录像、论文等。在PBL模式生态学教学中应用证明,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寻找答案,一方面可以获得丰富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使自身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

三、结语

源自于西方医学教育的PBL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演讲相比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向,值得我们借鉴,但这种方法如何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有效运用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本文关于PBL模式生态学教学问题的设计是一个尝试。虽然确定的9个问题是按照PBL模式问题的要求经过反复推敲而形成的,但这些问题还是存在缺陷,如,9个问题虽然分布在生态学的不同章节,但每一个问题都不能包含每一个章节的全部知识点;不是每一个问题都符合“ill-structured”的要求;问题之间也缺乏连贯性,等等。这些问题如何解决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希望本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志军.用PBL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