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艺术教育;高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心理健康是指不区分性别的前提下,身体、心智以及情感方面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他人价值取向不相违背的一种心理状态。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方面的专家就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以及文献研究论证为心理健康的相关指数制定了较为合理的标准。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任务较重,尤其是实践方面的技能,另外,高职院校学生毕业之后面临着更高学历毕业生的激烈竞争,就业形势并不明朗。在种种压力下,高职院校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也越来越多,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及排解渠道
(一)高职院校学习阶段学生的常见障碍。评价一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从学习兴趣、生活习惯、沟通交流中得以探知。拥有良好心理状态的学生通常对知识的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在没有特殊安排的情况下能够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自主学习。善于沟通交流,并能够较好的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相当。而心理状态较差甚至有问题的学生通常学习生活状态消极,对于任何学习方面的事情缺乏兴趣,自信心不足,对周围的同学及老师的关心十分淡漠。而这类学生在各大高职院校每届学生中都会占到一定比例。
(二)常见的心理压力排解渠道。出现心理问题的高职学生最常见的排解压力的渠道就是与亲近的人倾诉,从而有效缓解心理压力。但在很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单纯的倾诉已经难以彻底排解压力,因此更多的年轻人选择艺术作品的欣赏来舒缓压力,例如:在失恋的过程中聆听音乐,在学习压力较大的阶段观看节奏轻快的影视作品抑或播放欢快的舞曲进行舞蹈健身等。通过对数据的整理,63%的学生通过反复聆听音乐,获得了心理上的平静,50%的高职学生认为影视作品是转移注意力的良好方式,大量的高职院校学生反映艺术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舒缓一些难以排解的压力。并且国外的心理治疗手段中就有音乐干预疗法,已经形成了专业的治疗体系。
二、艺术教育在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既然大量艺术作品的欣赏都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舒缓作用,那么将艺术作品融入到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教育中不仅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还能够使处在心理问题边缘的学生获得较好的预防效果,下面展开分析:
(一)艺术教育有助于情绪的调动。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与人类精神层面的情感产生共鸣,良好的艺术追求也能够帮助人类排解心理压力。可以帮助人们转化心中的“负能量”,将正面的情感进行升华与调节。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开展相应的艺术教育,旨在将艺术的情感表达形式化、物态化。通过开展选修课的形式,邀请学生进行体验,设计优秀的课程安排,使首批上课的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心理指导,从而形成口碑效应,这样第二年开设类似选修课将会获得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通过接受科学的艺术教育获得更多对于自身心理健康方面理性的思考与判断,从而能够积极的调节自身的心理问题。而对于部分通过自我调节难以舒缓压力的学生应该予以更高的重视,任课老师应该对其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防止心理压力的进一步增加。
(二)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健康的人格是任何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发展的基础,拥有健康的人格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并被其他社会成员认可。从小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的学生在任何阶段都能够展现出较为高雅的气质,这样也会在学习工作中不自觉的散发更多的魅力,例如:较高的文学素养,掌握更多的艺术形式,在文化娱乐生活中能够得到同学、同事的认可,这对以后的职业发展也大有裨益。获得良好艺术教育的学生在处理事物的过程中也能够体现出更好的情绪控制能力以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这样的人自然更容易受到欢迎,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情商”。最后国外心理学家的有关研究曾经指出长期受艺术作品熏陶的人,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更为完善,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思维更加敏捷,记忆力也通常能够优于普通人。因此,在高职院校开设专门的艺术教育十分有必要,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健康问题。又能够提高学僧的艺术修养与综合素质,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三)艺术教育在心理健康干预方面治疗心理疾病。在心理疾病的治疗方面,艺术教育质量已经广泛应用与临床实践,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艺术教育都能够起到良好的辅助效果,例如:精神分裂、抑郁症、厌食症等。甚至在国外已经有部分专家开始研究以艺术教育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心理疾病治疗方法。通过引导病患扮演艺术作品中的角色来缓解其心理疾病,调动人类心理防御机制的自我调节能力,促进早日患者早日恢复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虽然高职院校阶段的学生通常很少有重度心理疾病患者,但对于极个别学生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仍有较大可能形成更为严重的心理疾病。所以,在校内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室依然十分必要。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部分学生难以舒缓与排解压力,容易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而艺术教育的形式贴近学生生活,又简单可行、易操作。既能够自己调节,也可以由学校方面组织开展,是现代教育中未来心理辅导方面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图式的实质就是一种结构、一种框架。图式法教学,就是通过使课文结构化,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按照层次结合到人们头脑中贮存信息的一个具有等级层次的教学模式。
图式法阅读理解模式就是学生运用图式理解课文,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融进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进行课文教学时,学生对课文中出现的单词、句子已有一般的认识。为了理解课文,学生必须把头脑里的知识和课文里特指的情景同信息联系起来,建立新的图式。学生通过头脑中的图式和语篇相互作用,才能获得对课文的理解。图式把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了起来,并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使学生不是停留在表层而是深入到课文的内部结构中去理解课文,理解作者意图,掌握文章的精髓。
二、理论依据与应用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用以解释、理解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尔哈特为图式理论的建立和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把图式称为以层级形式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板块”。人们头脑中储存各种图式,如:开电视机的图式,去公园的图式。
现代教育心理学,特别是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强调人已经具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当前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因此提出了一种高层次的理论──图式理论;而且“在阅读心理学的领域内,用图式理论来说明阅读理解过程,成了研究阅读理解的主流”,[张必隐“阅读心理学”(23)]
图式法阅读理解模式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图式理论)。其做法就是要找到学生认知网络的“结合点”,使得新的、困难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认知体验结合,并使文章结构化,与学生的“脑图”结构一致,从而容易理解,便于记忆,对课文内容形成一个整体概念,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如:学“Country Music”时,由于引文时间上的交叉及内容上的纵横,加上对美国音乐知识缺乏了解,学生极易混淆各条信息和内容。教师课前可对美国音乐知识先作介绍,再通过图式作语篇结构分析。如下:
American Country Music’s Change
A.The change of song's subject
During the 1950s:love, money
In the 1960s:angry with sociely
In the 1990s:feeling alone in the modern world, value of having good friends
B.The change of song's place, etc
Home:to all parts of the U.S.A.
Singers:from all over the world
Equipment:from guitar to electrical equipment
C.Now at present Much the same as before
图示课文脉络清晰,学生对American Country Music主题的变化、发源地、歌手、乐器的变化理解就不会有大的问题,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应试能力。
三、图式法教学的实践过程
根据英语学习认识过程的阶段性原理: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反馈,在图式法教学中,笔者采用“输入信息分层次理解课文结合课文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形成图式运用语言”的教学流程。构建的图式法教学模式包含5个阶段:
1.丰富、激活背景知识(Presentation)。向学生显示资料,材料中每一单位都是所要建立的图式的一个例证。这些材料可以是事件、人物、物品、课本、故事、图画或任何其它与课文有关的材料。教师对这些资料提出与课文主题有关的问题,以便学生抓住课文的要点。
2.阅读理解(Reading)。阅读解疑扫清语言障碍。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找出课文的大意及要点。该阶段一定要由学生自己阅读并听录音,注意听力训练,培养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贴于 3.讨论(Discussion)。个人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就课文结构的逻辑体系进行讨论,可同桌也可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形成各自小组的图式。
4.构图(Scheme)。教师组织全班就某组的图式进行评议,以尽量简洁的线条勾勒出课文的内在结构。此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去伪存真的过程。这是本模式的核心部分。教师要善于引导,做好提示(暗示),并提供补充,使结构完善起来。
5.运用(Retelling)。在图式形成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总体把握;通过该阶段,学生要了解课文的细节,进而运用图式对课文进行复述,或者写出课文概要或者进行对话等多种运用语言的形式。
下面以“A Person of Great Determination”的教学设计为例:
1.Presentation.以determination作为切入口自然引入,通过三个人物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就教师所呈现的语言材料和课文中的图进行感知,形成初步的表像。
2.Reading.先听录音、后阅读;然后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回答,了解课文大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语言点。
3.Discussion.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形成各自小组图式,并画在练习本上。
4.Scheme.教师选用一些图式,全班进行评议,教师提供补充,并在黑板上板书。
板书设计
L30 A Person of Great Determination
The first bookstorefailed
The second bookstorenot succeed
The third bookstoreunsuccessful
The boy The fourth bookstoreno use
The fifth bookstoreno hope
The sixth bookstoresuccess
great determination
a person of strong will
great courage
5.Dialogue.同桌根据课内练习图表进行对话,完成全文大意的简述。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一步巩固前一阶段所学的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初步运用语言知识的目的。
四、图式法教学实践的效果
1.图式法教学明显优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或分段式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它能有效地把握住课文内容和篇章结构,对于高中学生思维,特别是概括能力及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全面提高,同时也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创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有利于激发个人及小组的探究精神、学习兴趣、团结协作精神及创造意识。学生们在自学材料、组织材料、分析结构、形成图式的过程中,有发现、有归纳、有创造。
参考文献
1.胡春洞、王才仁主编:《英语阅读论》,1998年9月,广西教育出版社。
类比法指对两个或两种的对象进行比较和研究,将这两者的共性和特性进行列举和分析,再通过对数据的总结和整理之后得出其中的某个或是某类对象理论和规律,并以此推断另一个或另一类的对象.然后,对它们之间的相通性和相似性进行研究的逻辑推理和研究方法.其实很多人都知道“知识迁移”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其通过对所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对未来的知识进行影响和产生作用.当然,这类影响和作用自然具有两面性,当其发挥积极作用时称之为正迁移,而起发挥消极作用则称之为负迁移.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这类相似性和共性往往会发生在不同的范围,例如其运算公式的相似性、实验模型具有相似性、常数的值近似等.因此,这类知识也常常运用类比法和迁移的理论进行学习,通过已知的系统将物理规律寻找未知系统的物理规律,促进知识的正迁移效果,尽量减少负迁移效果,对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类比思维的意义
类比思维是用一种类比推理的方式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将逻辑梳理清晰,在大脑中通过抽象的类比来实现对新事物的解答.它也是一种举一反三的能力,知道一件事物的实质,相应的根据彼此的相关性,可以推导出未知事物所具有的性质,关键在于要有联系已知的能力,类比法对未知做出判断.类比思维是具有创造性的,要求有较高的创新能力,来支持类比思维方式的形成,同时类比思维作为一种抽象的思维方式,它需要将抽象具体化形成形象的表达方式,将原本只观察表面看似毫无联系的两个事物联系起来,寻找出相似的特征,得到未知领域的新成果.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类比法的简述
类比法,也就是通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类别的事物比较,让学生发现其中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在此基础上,将其中的一个或者一类事物的知识体系推演到另一个类事物上,得出推论,论证这两类事物是相似还是相同,类比法属于这样一种逻辑推理和研究方法.知识迁移的概念来源于现代教育心理学,关于知识迁移已有的定义是人类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包括:知识、技能、方法以及态度,这几个方面对学习新知识的影响.知识迁移符合唯物论辩证法中一切事物都普遍存在联系的观点,可以使一个人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并使前后知识发生作用,产生积极或者消极地相互影响.这其中积极影响称为正迁移,消极影响称为负迁移.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中存在许多同一前提有不同问题,相似形式的教学内容,对于高中生来说不容易理解记忆,例如,物理公式、模型等.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学会类比法,运用迁移理论找到知识之间的相似性,去学习新的物理规律,可以减少学习独胆,提高学习效率.
三、高中物理教学中类比法的使用
共存类比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知识点,进行沟通联系的推理过程.一般来说,在引入新课时,学生感到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已授知识遗忘较快,而对新授知识又难以完全理解,而有效运用共存类比法,组织“温故知新”,可以沟通新旧知识点,有效导引新课教学.
比如:学习电场“引入试探电荷以定义电场强度概念”时,考虑到有些学生一下子接触这样的抽象定义方法会有些“吃劲”,教学设计中可将电场和空气中的风进行类比,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所形成的,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一种客观存在,“那么我们如何判断所感受风力的大小与方向呢?”,一般会借助“风中物体的受力情况”,比如观察风中小旗向哪个方向飘动,就可以判断出风力方向,又可以根据小旗在风中飘动的激烈程度,可以判断出风力的大小.而电场也是一样,它存在并迷漫于电荷周围,也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我们如何定义电场的大小与方向呢?采用借助类似“小旗受力”检测的办法,如以放入电场中的试探电荷所受的静电力的大小和方向来定义场强强弱与方向,进而明确定义电场强度的研究思路.借助于此类比法,我们还可以对试探电荷作出进一步的约束,如“我们可不可以用一面非常大的旗子的受力来判断风力的大小和方向呢?”,“不行,如果旗子非常大,由于旗子本身的存在,就会改变原来所在位置处风力的流向与大小”,由此类比,我们同样要对试探电荷作出科学约束等等.
学习物理过程中,这一类方法的运用很多,例如:学生很难理解电势能这一抽象概念,我们可以用重力势能进行类比,又如弹性势能、动能的研究方法可以和重力势能的研究方法加以类比,再如定义电容器电容时可以运用水容器进行类比等等,使学生在学习新概念时,能对一些从没见到过的知识少一分恐惧,多一份亲近.共存类比法究其实质就是将一些抽象的原理、概念变得具体、形象、简单.所以,它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十分普遍.
四、类比法在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中的应用
关键词:数学学习;思维定势;负迁移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以前曾以某种想法解决某类问题并多次获得成功,则以后凡是遇到同类问题时,也会重复同样的想法,这种思维的习惯性倾向称为定势。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思维定势是头脑中已形成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固有的、习惯的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等,是一种思维的定向预备状态。心理学又告诉我们: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为知识的迁移。迁移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下面就思维定势的正、负迁移现象作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减少数学学习中负迁移的教学对策。
一、思维定势正、负迁移现象简述
在许多情况下,思维定势表现为思维的趋向性或专注性,能驱使对某一问题深入理解,如在数学学习中,加法学习有助于乘法学习,方程知识的学习有助于不等式的学习,平面几何的学习有助于立体几何的学习等,这些思维定势中已有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促进,我们称之为正迁移,这是思维定势产生积极影响的有益方面。但是,有时思维定势也会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容易引起思维的僵化等,如在学习不等式的同解性时受方程有关知识的影响,由(-2)x>2,错误地得到x>-1;在学习对数运算法时受m(a+b)=ma+mb的影响而错误地得到lg(a+b)=lga+lgb等,在这种情况下,出于定势的妨碍,学生不容易改变思维方向,变成已有知识技能干扰新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这都体现着学习的负迁移作用。
二、思维定势负迁移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1.受已有数学知识基础影响的负迁移
不少学生往往以现有的基础为依据去解题,而当题目表达方式或概念发生变化后仍错误地套用已有经验就难免发生各种错误。这是因为学生没有切实掌握知识,引起的思维混乱。
例如:在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由过去只研究0°~360°范围的角扩大到任意角。问题一:锐角是第一象限的角吗?问题二:第一象限角一定是锐角吗?由于学生对锐角的概念基本都很熟悉,所以对问题一会很快得出肯定的结论。受问题一的影响,学生会认为问题二的回答也是肯定的。这样的回答很明显是因为学生觉得第一象限的角仍局限在0°~360°范围内,还未能及时将角的概念扩大到任意的角,由此而引起的概念不清。
2.受习惯化思维方式影响的负迁移
在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时,由于某些习惯的影响,会使学习者在学习或思考问题时,形成一种刻板的习惯,一种固定的模式,不容易改变思维方向,遇到类似的新问题时,总是墨守陈规,以习惯的、固定的思考去解题,使得单调思维窄化造成学习上的负迁移。
例2:一个池塘水草的覆盖面积每天增长一倍,第8天长满了整个池塘。问:第7天水草覆盖面积是池塘面积的多少?在思维定势负迁移的作用下,学生总习惯于从第一天水草的覆盖面积开始计算。事实上,这道题只要反过来想一想,就是一道十分简单的题目:第8天长满池塘,第7天不就应该是1/2吗?
3.受个性品质影响的负迁移
良好的个性品质是指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和毅力,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这些非智力因素是要通过数学学习要尽量培养的个性品质。如若缺乏这些品质,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肤浅,遇难即退,解决问题的成功率往往很低。因此这些因素都会对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思维定势起到直接的影响和作用。
例如:集体回答某个问题时,我们经常看到一名学习好的学生回答后,好多学生会跟着“鹦鹉学舌”。究其原因,大多数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本来已有了某种正确的决策,但缺乏足够的勇气和胆略,害怕回答有误,继而改变初衷,甚至人云亦云,致使问题不能获得正确的解决。
三、减少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负迁移的教学对策
由于数学学习要以学生一定的思维发展水平为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思维发展的进程相吻合,采取有效的对策,充分发挥正迁移的作用,尽量避免思维定势负迁移作用的发生,既不应使学生轻易地得到解决,也不能使他们力所不及、无法解决,而是经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解决与接受的,这样才能起到促进思维的发展和提高数学能力的作用。
1.根据学生认知特点设计课堂教学
数学知识面广、类多、量大,因此,教师应尽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而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寻找设置悬念的做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生积极感知学习对象,增强记忆力,也是有效地克服思维定势负迁移的途径之一。
(1)设“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例如在学习集合的概念时,设计以下问题:①全部正方形;②学校图书馆里所有的书;③本班中所有高个子的同学;④某次数学测验后各位同学的考分。以上四个条件所指的对象哪个不能组成集合?学生对于“不能”产生了“疑”,心理上产生了悬念“为什么”。问题的解决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进行学习、分析,学生对条件③“为什么不能”由生“疑”继而释“疑”。
(2)精“问”。一个耐人寻味而又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可激起学生的思维浪花。因此,教学中适当地选择、安排、提出好的问题能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好胜心和创造力,让学生坐不住,欲解决而后快。例如:“225是几位数?用对数计算。”这样提出问题,学生不怎么感兴趣。如果换一种问法:“某人听到一则谣言后一小时内传给两人,这两人在一小时内每人又分别传给两人,如此下去,一昼夜能传遍一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吗?”这样发问,学生便有了解决此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效果就大不一样了。想先,谁都认为这是办不到的事,但经过认真计算,结论出人意料,居然发现确能传遍!这样得出的结论使学生会记得很牢固。
(3)创“难”。创“难”的作用是凝聚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看到所学知识的最高点,经常保持一种学习的未完成感,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对数”一章之前,可提出问题:给你一张厚度为0.01cm的薄纸(长任意),你知道要对折多少次,它就可以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米)?这对学生来说既难又有趣,因为还没学过对数知识,那么答案如何得知?设置这个悬念后,学生心中便始终有一个解决此难题的目标。在学习了对数知识之后,再用对数来解决这个问题,居然发现只要对折27次就可以超过珠峰的高度,这让学生惊叹不已。
(4)求“变”。求“变”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的题目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演变,使学生始终感到问题“新”、“奇”,感到数学的奇妙多变。例如:在讲授组合数的性质时,有如下问题:从5本不同的书中每次取出3本,可以有多少种取法?讲完后,可将题目变成:从a1,a2,a3,…,an+1这n+1个不同元素中,每次取出m个元素,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在这些取法中有多少种是含有a1的?有多少种是不含有a1的?从以上的结果可以得到一个怎样的结论?等等。这样变换使学生再度陷入问题的探索之中,而且这种求“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引出了组合数的性质:。
2.重视对比,注意运用反例和特例
反例和特例有鲜明的直观特征,这是由于学生解题时往往错误地运用基本概念、性质或忽视公式、定理等的使用条件而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学时有意搜集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结论,找出致误原因,这样既易于为学生接受,也利于克服思维定势,深化思维,所以也是消除思维定势负迁移的有效方法之一。
例如:已知x∈ ( 0 ,π),求的最小值。
(此题可先让学生进行思考、运算,再回答。)
常见的错解为:考虑到sinx为正数,便直接套用均值不等式来求:,最后得出2为所求最小值。
分析:这是学生最易犯的错误:直接套用公式计算,却不注意该满足的基本条件。在利用均值不等式 时,应满足a>0,b>0;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a+b或为定值,即应满足“一正、二定、三相等”三个条件。但在上述解法中,当时,sin2x=4>1是不可能的。
在分析了以上错解的原因后,注意在满足三个条件的情况下,一般可采取拆项的解法。本题正确解法应为:
,当且仅当即sinx=1时取等号,则所求的最小值应为。
通过对反例、特例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用所学的知识,不仅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还可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
3.增加学习的针对性,深刻理解概念、公式、定理的实质
数学学习中产生负迁移,往往是由于对概念没有正确的理解或混淆不清,特别是容易发生在那些新旧知识之间形式类似而实质相异的问题上,如误认为是约分;认为(a+b)3=a3+b3等等。因此,为了防止负迁移,在教学中要注意增加学习的针对性,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对定理、公式、法则中的条件、结论及实用范围要讲解透彻,对容易混淆的知识要加以比较,或举实例予以澄清。一般来说,经过适当的指正和练习,负迁移是可以消除的。
例如:对(a+b)3=a3+b3的错误要用实例要说明:
设a=2,b=3,显然(2+3)3≠23+33,从而可说明(a+b)3≠a3+b3。
4.培养优良的思维品质,以形成改组思维定势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受到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会使思维活动受到束缚,导致呆板的思考,而如果对学生进行思维灵活性训练,就容易迅速跳出原来的框框,而使问题得到新的解题思路。所以,在教学中多增加类似“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方面的练习,可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善于多方向、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并筛选出最好办法,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思维定势和克服消极的思维定势将产生重要作用。
四、结 语
思维定势是客观存在的,数学学习中学生思维定势的负迁移是一种常见而又不可避免的现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既要积极发挥它的正迁移作用,更应该努力克服其负迁移作用,采取相应的对策,优化我们的教学策略,注意知识、方法的正迁移,引导学生尽快建立积极的思维定势,这样不仅能减少学生们解题错误的发生,且将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建立灵活多样的思维模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数学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89.
【关键词】学前教育;手工制作;教学策略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儿童的才智与能力反映在他们的手指上。”实践证明,手工制作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多重感官的直接参与,使得学生的智慧与能力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所以,手工制作教学对于学前儿童的教育具有重要重要的意义,因而对幼儿教师的手工制作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教师在幼儿师范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教学方法上要加强研究,优化策略,为学前教育岗位培养出出色的教师。笔者在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究与实践,认真总结与改进,在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教学方法的研究方面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心得,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与成绩,现简述如下,与各位同仁共分享。
一、课前调研,有的放矢
手工制作是人类普遍而古老的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手工制作课程独具魅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艺术性。教师在开展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围绕教材内容,加强课前调研,分析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教学的内容与目标,从而做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行之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多家幼儿园进行参观学习,了解其他幼儿师范学校在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方面的教学内容,搜集与学习其他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教学中的优秀而典型的教案,此外,教师还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本校学生加强调研,了解同学们的特长与兴趣,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及本校的学生状况,研究与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有的放矢,提升手工制作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课前调研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明确认识到手工制作教具的制作方法与目的意义,以及手工制作课程和幼儿园布置课程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在手工制作的学习过程中,积极获取更多的信息,熟练掌握更多的手工制作技能,从而能够在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教育手工制作教学活动。教师在开展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开展课前调研,使得教学过程能够有的放矢,从而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前提。
二、课中创新,因人制宜
学前教育专业的手工制作的教学内容包括布艺、泥艺、纸艺、材料画以及废旧材料的再利用等,是一个充满了情趣的教学课程,但是,如果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只是照本宣科,那么,势必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索然无味而失去兴趣,从而一定程度地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必须加强手工制作方面的教学研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创新,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比如,教师在手工制作课堂教学中,可以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出发,精心编写和组织教学过程 ,以教案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拘泥于教案,随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的教学效果,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在带领学生认真学习观摩课、制作课、欣赏课、实践课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学生想象力丰富与活泼好动的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造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组织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集体创作,还可以因人制宜,通过适当地鼓励和引导,让学生利用所学习的手工制作技能,结合个人的想象,进行探究性学习,成功地根据自已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创造出各具个性的手工制作作品,
需要强调的是,手工制作是一项对于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强的课程,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教学活动中,为了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熟练而灵活地掌握手工制作的一般规律与制作手法,使得学生在走上幼教工作岗位后能够更好地开展手工制作教学,教师在手工制作的课堂上应围绕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创新,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个性化特点,张开思维的翅膀,利用已学的知识,进行丰富多彩的手工制作作品的个性化创作,引导学生不但能够熟练掌握手工制作技巧,培养学生扎实的手工制作基本功,而且能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具有灵活的创作能力。从而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成功唤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掌握手工制作技能,并能够灵活运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课后总结,擅用评价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成功的评价应该是恰到好处,可以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促发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前教育专业的手工制作课程中的评价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贯穿教学过程始终。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手工制作评价其习作成果的过程中,可以先抛开学生的手工制作“作品”的“优”与“劣”不谈,首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构思”与“灵感”,然后,通过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挖掘出蕴含于“作品”中的个性化优点,进行恰当的评价,帮助每一个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帮助学生增强学好手工制作的信心,帮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从而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教师还可以组织同学们进行互评,以促进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勉励,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教室“开辟”出“艺术角”,巡回展览同学们的手工作品,组织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前学校其它专业的学生前来观摩,不但可以树立每个参展学生的荣誉意识,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积极性与参与兴趣,而且可以在观摩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取长补短,开拓思维广度和深度,提高手工制作的创作和制作水平。需要说明的是,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一定要擅用评价,在语言上要保持委婉与中肯,不可夸大其辞,让学生觉得评价言不由衷,甚至误认为是嘲讽,从而达到应有的效果。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教学过程中,应及时作课后总结,并擅用评价,为同学们创造活跃而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有效加强,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教学活动中,要真正树立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通过课前调研,课中创新,课后总结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展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向学前教学岗位输送合格的、适应现代教学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沈建洲.手工基础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 沈建洲.幼儿园实用手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3] 汝茵佳.幼儿园玩具教具制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 周春梅.加强手工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师范教育,2003(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