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循证医学的含义范文

循证医学的含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循证医学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循证医学的含义

第1篇:循证医学的含义范文

本文对省内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医学认知现状进 行调查分析,探讨在护理专业开展循证医学教育的 途径。

1对象与方法

    以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省内有代表性的七个 城市十所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520人,采用自行 设计的问卷,以医院为单位,按统一的指导语进行 问卷调查并收回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循证医学的认知现状及对循证医学的需求和态 度。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94.8%。所有数据 采用SPSS3. 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一般情况共收回有效问卷493份,男性8 人,占1. 6%;女性485人,占98. 4%。年龄19 ~60 岁(平均31.15 ±7.44)。学历:本科以下323人, 占65. 5%;本科169人,占34. 3%;研究生1人, 占0.2%。学位:无学位381人,占77.3%;学士 111人,占22.5%;硕士 1人,占0.2%。职称:初 级315人,占63.9%;中级171人,占34.7%;副 高级7人,占1.4%。职务:有行政职务的40人, 占8. 1%;无行政职务453人,占91. 9%。

    2.2 循证医学的知晓度把知晓程度分为4类:对 循证医学一无所知为不了解;听说过循证医学的概 念和方法为一般了解;对循证医学概念和方法有一 定认识为比较了解;理解其含义并能在工作中使用 循证医学为很了解。493名护理人员中,对循证医学 很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了解和不了解的分别占 3.0%、19.3%、55.0%、22.7%,不同城市、学历 和职称的护理人员对循证医学知晓度。临 床护理人员获取循证医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分别 为医学杂志占26.6%;网络占26.2%;同事交流占 24.7%;学术讲座占16.4%;继续教育占15.(0%; 老师讲授12. 6%其他占4.3%。影响护理人员循证 医学认知的主要障碍依次为英语水平有限、无法获 得免费全文文献、文献检索策略难掌握。 

2.3 医护人员对循证医学教育的态度和需求通 过调查,认为有必要学习循证医学92 9%。认为 在专科开始开设循证医学课程185人,占37.5%; 在本科阶段开设241人,占48.9%;在研究生阶段 开设51人,占10. 3%。认为应设为必修课244人, 占51.(0%设为选修课234人,占49.(0%。多数 护理人员建议应定期开展继续教育,增加教育机 会;尽早在学校教育中开设此课程;提供获取循证 医学知识的条件,让更多的护理人员在最短的时间 内掌握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应用于自己的临床 实践。

3讨 论

     3.1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国外通过随机对照试验 证明了循证医学自我继续教育方式远优于传统的继 续教育,进而作为培训临床专科医生的重要手段。 调查发现,护理人员的学历层次和职称普遍偏低, 高学历和高职称的护理人员所占比例比较少,不同 学历和职称的护理人员循证医学知晓度有明显差 异。高学历、高职称的护理人员对循证医学比较了 解或很了解的所占比例较高,原因可能与这些人员 的基本素质较高,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1和计算机 水平,有相关的科研教育背景,在工作中有较多的 继续教育机会,有较强的进行知识自我更新的能力 和具备学习循证医学的基本素质有关。而且调查表 明,影响护理人员循证医学认知的主要障碍有英语 水平有限、文献检索策略难掌握。因此作为医院的 管理者有责任有必要提供一切机会鼓励临床护理人 员通过各种途径在职提高自身学历,提高英语和计 算机水平,加强医学统计、文献检索等方面的学 习,为进一步学习和实践循证医学打下坚实的基 础。

3.2 普及循证医学继续教育循证医学是派生于 临床流行病学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实践EBM不仅 有利于科学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工作质量,而且有 利于合理分配与应用社会医疗资源和改善医患或护 患关系。护理学作为临床医学下属的一个二级学 科,其发展的现状呼唤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护 理人员作为医院工作人员的主体,其素质和能力的 高低对医院的工作质量和满足患者的利益需求具有 重要的意义。在我国护理专业开展循证医学教育和 实践,对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研究的发展、促 进学科成熟均有重要的意义|31。™已成为国外 许多医学院校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并被纳入全科医 前我国继续医学教育中™培训明显滞后13114— ' 本次调查护理人员中对循证医学比较了解或很了解 的并不是很多,与其他文献|4—61报道结果基本一 致。92. 9%的护理人员认为有必要学习_多 数人建议应普及循证医学教育,强化循证医学学 习,尽早应用于临床实践。临床护理人员获取循证 医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分别为医学杂志占 26. 6%;网络占26.2%;同事交流占24.7%;学 术讲座占16.4%;继续教育占15.0%;老师讲授 12.6%;其他占4.3%。就继续教育而言,循证医 学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医学工作者 不断自我提高的过程。通过循证医学的普及,使受 教育者具备不断更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实现终结 性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是这一层次循证医学教 育的主要目的171。因此,我们除了要增加医学杂 志、图书的种类、数量外,要充分利用目前网络的 影响,加强网上学习资源的建设,要定期举办学术 讲座或科室小讲座,每年投入一定数量的经费用于 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购买生物医学数据库从而 为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条件,形成 一个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不断地进行观念更新、 知识更新,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

3.3加强循证医学学校教育本次调查中, 48. 9%的人员认为应该在本科阶段开设循证医学课 程,37. 5%的人员认为在专科就开始开设,10.3% 的人认为应该在研究生阶段开始开设该课程;51 % 认为应设为必修课,49%认为应设为选修课。四川 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已将循证医学纳入本科生和研 究生课程。相关研究认为对医学生的干预和影响显 然比对已经毕业工作的医学人员要方便和有效。循 证医学本身几乎不改变医学的基础理论,因此,对 在校学生的循证医学教育应更多的集中在整个学习 过程的中后期,并且可以进行系统和稳定的教育,以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循证医学的实施策略。

第2篇:循证医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循证医学;临床病理;专业学位研究生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意为“明确、明智、审慎地应用最佳证据做出临床决策的方法”,也就是“遵循证据的医学”[1]。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渗透到临床医学教学、疾病分析和诊断模式以及临床科研的各个领域中。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临床病理学的诊断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由传统的显微镜下诊断模式转向临床-病理-免疫-分子结合以及个体化的诊断模式。循证医学强调任何医疗决策都应建立在认真、明智地使用现有的能够掌握到的最佳证据的基础上,注重创新、终身学习和自我教育。目前,临床病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总体数量较少,毕业去向相比于学术学位及临床的研究生,更易进入各地大医院病理科,而医院选择病理学研究生时更看重的是实际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身综合素质,这显然对以往缺乏病理专业系统培训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因此,将循证医学的理念贯穿到临床病理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中,是培养能够紧跟时代要求、最大限度适应临床需求的病理学研究生的关键。

1在临床病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应用循证医学的必要性

循证医学是近十年来现代医学实践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含义为遵循证据的医学,也就是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制订最佳的诊治措施。病理诊断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目前各级医院存在病例数快速增长、病理医师培训制度缺乏、临床和病理沟通不畅、优秀技术员缺乏等因素,造成病理诊断的风险性越来越高,过去单纯光镜下依赖经验的诊断带有过多的主观性,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病理医生间诊断的重复性较差,例如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宫颈或乳腺原位癌是否有早期浸润等问题,不同的病理医生依据主观经验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诊断。因此,教会学生树立循证医学的观念,寻找所能获得的最佳证据,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另外,我们现在处在知识和信息爆炸的年代,在专业学习中,努力跟上病理发展的前沿,具有创新的思维、开阔的思维,教会学生使用发达的网络系统协助诊断,运用循证医学的理念也非常重要。例如,带教教师诊断的少见疾病,学生会运用网络搜索最新的文献报道,并且能够提出更加支持诊断的新的辅助诊断方法,这样的研究生更适应时代的需求。从就业角度来说,病理医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专业环境和培养周期,至少需要4~5年的专业训练后才能独立承担部分诊断工作,因此,用人单位都希望能尽量缩短培养周期,减少培训成本,要求应聘对象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经过正规的专业技能培训,具备一定的专业工作能力。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循证医学,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专业学位研究生较全面地熟悉病理临床技能是至关重要的[2]。

2循证医学在临床病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EBM实践包括5个方面:(1)提出临床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2)高效率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依据;(3)严格评价证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4)将评价结果用于临床实践;(5)对开展的临床实践做出效果评价。顺应这些实践准则,我们尝试对临床病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改革。

2.1教学内容改变

首先,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提出临床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课程内容中加入由专科临床医生带教的课程内容。目前我们科室有6个亚专科病理组,带教过程中发现,单纯的病理形态讲述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也难以使其提出问题,于是我们在对学生来说较难的章节中,如软组织、骨关节及淋巴造血系统章节等,穿插由其他学科及临床医生讲授的课程。例如,讲述软组织和骨关节系统疾病时邀请放射科医生讲述部分相关内容,放射科医生从临床骨关节肿瘤的实例出发,结合X光片讲述病理和影像结合对于骨关节肿瘤诊断的重要性,再结合病理专科讲述肿瘤的镜下形态学特点,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并且印象深刻,也常常能够提出问题,共同讨论。其次,要教会学生如何高效率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依据。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中,我们会有意识地推荐一些专业的学习网站,比如中国病理学专业网、华夏病理网以及常用的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和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并且提供目前世界上经过评价的文献数据库(CochraneLibrary、BestEvidence)或相关的杂志(Evidence-BasedMedicine、ClinicalEvidence)、书籍(Evidence-basedEndocrinology)等的检索查阅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检索所需要的专业信息。当诊断中遇到少见问题和疾病时,学生能够迅速查找专业网站,快速得到所需要的专业信息。随着个体化医疗时代的到来,病理学家除了要掌握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外,还需要新的工具手段,越来越多的疾病病理诊断需要依靠形态、免疫表型、临床特点及分子生物学等手段紧密结合,MICM(形态+免疫+临床+分子)的诊断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推崇,如果不了解免疫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就很难在日常工作中快速和准确应用。因此,我们也要求研究生参与病理技术的学习,如常规石蜡切片、冰冻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安排他们学习部分分子病理学的诊断技术,如原位杂交、FISH、实时定量PCR(qRT-PCR)、免疫荧光、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组织芯片制作等。熟悉掌握了上述实验技术的原理、步骤及相关技巧,使研究生在了解未来病理学发展方向的同时,也受到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熏陶,为今后进行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和科研打下良好基础[3]。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全民素质的提高,使人们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要求医生针对每一位患者提供不同的心理治疗和进行语言沟通。因此,EBM要求我们在教学的时候有意识贯穿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深切体会患者的疾苦,尊重患者的选择,考虑患者的意愿和喜好,学会与患者交流及沟通,最大限度地获得患者的支持与合作,提高依从性,产生最佳效果。患者参与制订医疗决策,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纠纷。

第3篇:循证医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应届毕业生;循证护理;认知;分析

循证护理(Evigence-based nursing ,EBN)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其基本含义是以有价值、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并运用证据,对护理对象实施最佳护理。它为现代高级护理实践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其科学性、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广大护理工作者的认可和推广[1],也为高等护理教育指明了方向。笔者通过调查分析,旨在探讨开展循证护理教学的途径。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成都地区7家三级甲等医院完成毕业实习的2013届护理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来自5所不同高等医学院校。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循证护理调查表,对实习结束后的护生进行问卷发放。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有效问卷208份,有效率为95%。

2 结果

护生对循证护理的知晓程度、了解途径、解决护理问题的依据、获取信息的能力、面临的困难、影响实施的因素及学习意愿方面的情况请见表1~3。

3 讨论

3.1 护生对循证护理的认知现状及实践现状不尽人意 表1显示护理本科应届毕业生循证护理知识相对缺乏,个别护生甚至一无所知。虽然大多数护生通过课堂教学知晓了循证护理这一概念,但对其内涵的理解及应用方法却模糊不清,这与护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滞后及教学内容的更新不够有关,也反映出目前高校的循证护理教育更多还是流于形式,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表2显示个别护生从未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过资料,而对能够进行资料查阅的同学中有89.4%的护生并不知道如何去寻找和使用证据,表明护生在获取、处理及利用信息的能力方面有待加强。表3显示71.2%的护生认为缺乏相关知识及方法指导是影响循证护理开展的最主要原因,提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护生在学习方法和实践技能上的指导。89.4%的护生对循护理知识感兴趣,表明护生的学习意愿普遍较强,对接受护理领域中的新知识、新理念态度积极。

3.2 开展循证护理教学的建议及措施

3.2.1 提高护理教师开展循证护理教学的能力 护理教师是循证护理知识的传播者,教师的循证意识和循证素质是实施循证护理教育的关键。然而据笔者了解,许多学校的护理教师循证知识匮乏,对网络、数据库、双盲随机对照研究等常见的循证护理基础方法与手段知之甚少,这将直接影响循证护理教育理念的渗透,致使循证护理教育工作滞后。因此应加强循证护理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继续教育丰富教师的循证知识,提高开展循证教学的基本能力。

3.2.2 增设循证护理教育的相关课程 目前我国的高等护理教育中几乎未系统引入循证护理学理论,也未重视护生循证实践技能的培养。多数学生对循证护理的知晓是来自于有限课堂上教师只言片语的介绍。因此,把循证护理引入护理教学中,构建以培养护生循证能力和循证思维的循证护理教学体系[2],才能普及循证护理知识,培养护生的循证护理意识和能力。通过调整护理专业课程结构,修订教材与教学计划,让学生能系统地学习循证护理知识,理解循证护理精髓,树立循证科学理念。通过开设专业英语、统计学、流行病学、文献检索、社会医学、护理科研等课程,让护生掌握循证实践方法。

3.2.3 更新课堂教学模式和优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培养需求。高校护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运用启发式、学导式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思维有关的活动,教会学生新的思维方法,将老师的讲解和个人的思考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拓展思维的空间。教师通过将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布置学习任务,引导护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如期刊、杂志、专著、图书馆、互联网和专业文献数据库等途径获得问题的答案,然后再返回到课堂进行交流,指导他们从检索得到的文献中提取所需知识,用收获到的临床依据来解决问题。这种 “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 “以循证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护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潜能,使护生由过去被动的只听、只看变成了今天主动的去寻、去钻,同时还赋予了他们一种终生学习与探索医学未知领域的能力。

3.2.4 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教学中除了要增加循证护理基础知识的学习,还应培养护生基于研究的护理实践能力,让学生参与循证护理的实际运用。特别是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后,教师应鼓励护生参与各种临床实践活动,通过分析案例、组织临床见习、参观、社区访视等实践机会,让护生尽早接触患者,提供实践循证护理的氛围,指导护生将所学的专业英语、统计学、流行病学、文献检索、社会医学、护理科研等知识运用于护理实践中,以增强护生的文献检索及阅读、评价能力和科研能力。

4 小结

循证护理及其思维方式不同于传统护理的工作模式,循证护理的迅速崛起及其对临床护理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促使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突出地位,这样才能提高护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运用科学思维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第4篇:循证医学的含义范文

日前在北京结束的全国“中医问题深层次思考”座谈会上,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医学与哲学》杂志副主编何裕民教授对这场大讨论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何裕民教授以清晰的思路、确凿的证据和与新知同在的理论能力,对中医的非科学问题做了理性辩护。

其实医学是一门人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记 者:这次有人提出要“废除中医”,原因是“中医不科学”。而中医给人的印象,无论是诊断方法还是用药确实不像西医学那么严谨。

何裕民:这个问题话题比较长,首先,科学在近一百年来,对中国是非常时髦的事,其实科学的含义是多样的。首先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其二,我们讲“科学的”,往往是相对于迷信而言的。

就知识形态而言,我认为中医是带有历史烙印的传统科学形态。至于中医科学不科学,那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中医相对于迷信来说是科学的。就引申出一个更大的问题:怎么来看医学。

就“狭义的科学”来说,历史上或者目前所遵循的主要是指物理科学,物理科学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它是用还原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然后用数字化表达。从这个含义上来说,我说一句可能很多人都会吃惊的话“现代西方医学都不是科学”。

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科学哲学家说的,他叫库恩,美国人,这是他在50年前就发表的一种议论。他认为医学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是生物科学,他认为生物科学尚够得上科学标准;医学的另一块,更为重要的,也是医学的主体――临床医学,却远远够不上科学的标准。

我们讲两个例子:一般人看病都喜欢找老医生,不管找老中医还是老西医,因为经验丰富。经验的东西就不是定量化可以表达的,充满着技艺之类成分,不是科学的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比如说IT行业,原子物理,一般来说,30岁左右是最好的年龄段。因为科学是严格遵循还原方法论的,且不断更新,很快很快,医学却恰恰相反。

第二个证据,近十几年来医学领域兴起了一门新学科:循证医学。就是充分寻求可信的临床证据,因为我们光靠实验室得出来的这些证据,还不足以说明很多问题。循证医学的出现也表明医学主体目前还够不上一门严格意义的科学。

再如,揭示规律是科学理论的重要特征,物理科学认为规律是唯一的,无例外的。但生物科学领域并无严格意义上的规律,用著名现代生物科学哲学家迈尔的话来说:“生物学中只有一条定律,那就是所有概括都有例外。”

所有的物理科学,最后表达都是数字公式。但生命科学讲的都是概率、百分比,大概是多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即使生物科学也够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科学。

这些生物科学家强调,低层次的特征并不足以完全解释高层次生命活动的特点,但这在物理科学却是必然的,因此他们力主生物学必须与物理科学保持“持续的间隔”。

再讲第三个含义,医学还是一门人学,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有个离休干部,他患高血压、糖尿病,每次都开同样两种药物。医院有三种号5块钱、15块钱、50块钱,他每次就挂50块钱,同样拿两种药。他说:“5块钱的,医生不听我说、不让我说;15块钱的,让我说、不听我说;50块钱既让我说也听我说,也和我交流。”你说这是科学问题,还是人学问题?所以我个人认为,关于医学科学问题的讨论,或者中医不是科学问题的讨论本身前提就是有点站不住脚的,缺乏一个常识,你想把医学严格定义为科学,那么这门医学肯定是没有人性的。

医学本身是科学的一个部分,医学本身带有一定的人文特征,如果我们带有这种观点来看的话,我觉得中医学的存在,对世界是一件幸事。

中医可称是“生态医学”

记 者:现在西方医学已经非常发达,在社会生活中占主流地位,中医还有什么意义?

何裕民:所有科学探索活动都受制于哲学观念的指导。中医是以哲学为基础的,擅长从宏观上捕捉现象,而不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机械模式。中国占主导的是自然观点元气论,西方占主导的是原子论。元气论驱使人们注重过程与状态,注重相互关联与互动;而原子论则促使人们注重结构,注重还原,重视细节与构造。中西医学理论解释的最深层次的分歧也就在于此。因此,我们看到了中医注重整体的“气”,活体的经络,人与外界的互动,中医叫“天人相应”。而西医却汲汲于细胞、大分子、基因。而现代科学的走向是强调两者的有机互补与结合,特别是新兴的复杂性科学。

举个简单的例子,量子力学是二十世纪物理学的最伟大贡献之一,量子力学的理论解释至今就存在着“粒子说”与“波动说”,而“粒子说”就是原子论的经典体现,“波动说”似乎与中国(包括中医学)的气论更能对话。

用我的话来归纳,可以这么说,中西医是以“不同的术语,揭示着生物不同阶层系统的不同特征”。尽管中医用的术语粗疏得多,甚至有许多荒谬之处,但你无法否定它的理论价值所在,就像整体层次的“经络”现象,就像是“气”所揭示的整体生命现象。

顺便说一句,有位著名的否定中医人士,口口声声说中医是伪科学,但他却从20世纪70年代就一直撰文充分肯定元气论的现代科学价值,因为这是无法否定的事实。

中医理论揭示的更多是整体与生态层次的生物问题,认为称中医为“生态医学”,亦无不可。

就在我来北京参加讨论的当天晚上,电视台采访了又一次获得国家科技大奖的西医肝胆外科权威汤钊猷教授,当主持人问到他对“告别中医”事件看法时,他举了自身两个实例作出回应:一是他曾用针灸亲自治疗了他的儿子、妻子和母亲的阑尾炎,而母亲阑尾炎已并发腹膜炎,他是用针灸加穴位注射抗生素的。第二个例子,他现在每周门诊,复诊许多老患者,不是冲着他“刀开得好”,而是肝癌术后中药调理方开得好而来的,这就是医学大师的胸襟。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一句名言:“要让食物变成你的药物,不要让药物变成你的食物。”那么中医学很多药物,是药食同源的,通过这样的调整,一方面副作用可以减少很多,第二方面老百姓通常说可以治本。

经络是古人通过自我感知发现的

记 者:经络是否存在?这是中医与西医两种医学理论最严重的分歧之一。

何裕民:刚上大学时,我自己也坚定地认为经络和针刺效果是子虚乌有,在中医课堂上,我曾经站起来问老师怎样证明经络的存在。毕业后,我做了三四年针灸门诊医生,一系列亲身经历的故事改变了我对针灸的态度。例如,一位80多岁的老人到我的诊室就诊,老人患肩周炎,肩膀疼痛而无法抬起手臂脱下衣服,为了让老人脱下衣服便于在他肩膀上用针,我在病人腿部“条口”穴位用了针灸,过了一会,老人自己就能抬起手臂了。看到眼前的效果,我不得不承认经络和针灸的奇妙。

对于经络机理的解释,国内有几十种理论,我比较认可的一种是:经络是介于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之间的一种自我调节系统。在高等动物进化的早期,逐渐形成了这种原始的自我调节机制和系统,可以说它是高等生物在早期获得的自我调节系统。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出现了更为高级的调节系统,“经络”则逐渐退化,隐而不显。但它的作用还是不时显现出来,因此,我认为,适当应用针灸学说和针灸术,可以增进健康。比如针刺麻醉,针刺适当穴位,可启动调节系统,起到镇痛的作用,和西医用阻断痛感神经不同的是,针刺是通过刺激穴位,让人的身体自我调节,达到镇痛的效果。

我们应该思考一些中医发展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一个是我们应该研究认识经络的方法论问题。经络的发现从方法学角度而言,与西方主流的“还原方法”是不同的,它是古代人们进行特殊的训练中,体会到的一种感觉,这些特殊的训练包括古代导引吐纳功,相当于现在说的瑜伽、气功等等。自我感知不是没有价值,体验到的感受,径直用物理化学方法去破解它的机理,是会有困难的。

因此,循经感传研究要想取得成功,方法论上的创新是关键。今天反对经络学的声音,都是试图仅用物理化学方法去解释经络而得不出想象当中的结论,所以加以反对。我认为,这是一种偏见,不仅在文化哲学上需要多元,生命、医学领域的研究方法也应该多元。

另一个值得思考的是,循经感传现象应该被纳入生命科学的研究范畴,我们的中医界缺少信心和自信,其实,科学是描述事实,解释现象的,既然循经感传现象是种客观存在的事实,科学就必须去解释它,揭示它的背后机理。在这一点上中医学应有足够的自信。并且我们应该更多地与西医及现代科学交流,让他们看到临床的效果,更多地参与研究工作,不能一直停留在描述临床表现的阶段。

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中医让人糊里糊涂地活

记 者:那么在西方医学占据主流地位的情况下,中医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何裕民:这场争论对中医是个新契机。至少大家可好好理一理,中医究竟有什么价值?我个人认为,中医对现实中国人来说,或者说对现实世界来说,它至少有三个层面的意义。

第一,它是一种实用技术,它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大到比如说肿瘤、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等,小到一个感冒,很多人都离不开中医药。我临床是看肿瘤的,对肿瘤我很有发言权,以最为凶险的胰腺癌为例,国际一般患者中位生存期4至6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报告,这种癌一年生存率为8%,5年为3%,中位生存期仅2至3月,而我们诊治的上海地区百余位胰腺癌患者中已有近二十位度过了3至5年,这些患者中绝大多数是无法手术,未经过化放疗的,现在绝大多数活得有滋有味。有个领导对此说了句俏皮话:“西医是让人明明白白地死,中医是让人糊里糊涂地活。”

比如现在时髦的“亚健康”,亚健康的调整我相信很多人会找中药。我目前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项目――亚健康课题研究,这个领域就凸现出中西医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实用价值。亚健康是一类状态,至少到目前为止,国内现代医学界对亚健康还是失声的,因为它的体系只有盯住某一个具体器官或结构的异常的研究才有价值,对亚健康的治疗,也许只有维生素之类。中医不然,亚健康状态可以从中医“证”的研究和体质研究中演绎出来,针对个体,时间进行调整,很能改变亚健康状态,这是很有价值的。

第5篇:循证医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中医;体质;治未病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追究已不仅仅是“治已病”,更多体现在“治未病”上。而在治未病中体质学说起着重要作用,其不仅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学治疗的目的之一。自体质学说发展以来,目前关于体质理论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已逐步形成完整的中医体质学说伦理体系,在临床各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中西医来说都将是一个新的视野。笔者就中医体质在“治未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中医的体质学说

1.1 体质的含义及体质学说

体质是一个客观的生命过程现象,既得益于先天也是受益于后天,其表现为一个人各方面的综合的体现。目前大多研究对体质的理解尚未完全统一,但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体质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状态;其体现的是在某些环境下,维持人生长、发育及衰老过程中身体机能、结构及代谢上的一种相对稳定状态。②体质是是指相对稳定的过程,在生命过程中,体质既禀受于先天,又受后天影响,在此的基础上所体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等各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过程。以上这些特点影响着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易感性及其病变类型的倾向性,这与天人合一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1]。

中医的体质学说是根据中医理论作为指导,研究及探讨人体各类型的体质特征及生理病理特征,并分析这些体质特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关系。由此而形成一门学说,起到指导疾病预防、治疗、养生康复的作用。中医体质学的概念可以表述为由“先天享赋”和“后天因素”组成,前者是遗传学部分继承于父母双方的基因,后者是指个体在后天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影响而形成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相对稳定的特质,影响因素包括环境、社会、心理等。

1.2 体质的类型

关于体质的分类多推崇王琦教授的9体质分类法,将体质分为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瘀血质、痰湿质、气郁质和特禀质[2]。《灵枢》也有云: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腠理之疏密,各不同。其表明人的体质各有差异,受“先天享赋”和“后天因素”的影响。而内经则根据人体阴阳强弱和筋骨气血不等,将体质分为少阴之人、太阴之人、少阳之人、太阳之人、阴阳平和之人。

2 体质与疾病关系

我国中医体质学说研究认为,体质是疾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可以决定疾病的发展倾向。而古今中医学家关于体质与疾病关系的论述也比较多,其中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两者关系论述比较全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疾病多样性由体质因素决定,其云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②发病类型复杂性由体质因素决定,同一致病因素或同一种疾病,因体质的差异,最终导致其临床表现和证型各不相同,而不同疾病,由于体质的相同,但可出现相同的临床表现和证候。最好的例证就是同为感受风寒之邪的患者,但可以表现为寒热虚实各种证型,如风寒袭表,患者可表现为太阳伤寒证和太阳中风证,前者用麻黄汤宜解表发汗,祛风散寒。后者用桂枝汤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造成这种证型的原因正是体质因素。③体质因素影响疾病的治疗和转归。在六经传变中,三阳入三阴为逆,而三阴出三阳为顺,除在方药治法不同外,体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1]。体质因素很大程度决定疾病的传变,虽然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方法影响疾病的转变,但体质仍然是决定因素。如体质强者,其抗病力也相对较强,疾病发生后,尽管严重也会急剧转变,可转变为慢性。如体质弱者则即使疾病不强也可以急剧转变,危及生命。

然而根据中医体质学说可知,遗传是决定体质的重要因素,然而不是全部因素,个体体质一旦形成,是相对稳定的,但并非一成不变[3]。

3 结语

体质是决定健康的因素,体质是经过先天、后天因素共同作用而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体质是导致某些疾病发生的基础,影响疾病的转归。个体的差异性使人对某些致病因素易感性较大,这是体质导致的倾向性。所以在中医治疗中,辨别体质是预防及治疗的基础,根据体质的差异而给予不同的预防与治疗方式,才能预测疾病的发生、转归。

体质因素作为中医临床的特色之一,之所以探讨体质在“治未病”中的应用,目的在于可以指导临床辨证,提高辨证准确性。但我们应该认识到,虽然这种总结归纳与其他辨证方法比较更为直接,但目前我们研究的体质辨别还比较局限,直接来说即客观评价体系缺乏,或说缺少循证医学支撑。但我们需要提高体质辨证可操作性,要做到方证相应,这是体质辩证研究的主要工作。

中医体质学说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尽管目前相关的研究较多,然而大多数仍然停留在理论上进行论述,有的是单方面从临床资料进行论证,所以导致深度和客观指标都不够。同时目前中医体质的研究还不完善,如中医体质分型不够统一,缺乏医学实验的动物模型等。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中医体质学的研究不但是人体生命科学的范畴,同时也是一门包括环境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内容的社会人文科学。在我们未来的研究中,研究体质学时应该从多学科的交叉点入手,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优势进行研究,必须重视统计学方法,包括要有好的实验设计,客观的资料收集、客观的评价系统。为更进一步探究体质学说的本质,要对体质学说进行更加全面、客观、系统、科学的分析。这样才能对中医体质学说的发展有利,对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有贡献。

人体的体质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疾病的治疗与康复都密切相关,所以如果能正确判断患者的体质,则疾病的诊断、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都能获得较大的价值,但首先重要是必须搞清楚体质的类型差异等,既然体质能影响疾病的各方面,所以我们也要能够给予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来调整患者的体质,才能达到“治未病”的目的。未来的医学是以预防医学为主的医学,中医体质学说的提出在中医倡导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念中已承担着重要的指导作用[4]。

参考文献:

[1] 李晓晨.《伤寒杂病论》中体质学说[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5(28):6.

[2] 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

第6篇:循证医学的含义范文

2诠释学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和主干,在中医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对中医内科学中许多的概念和名词术语,乃至临床理论进行阐释,显得愈来愈重要。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国内中医诠释学研究的兴起,目前有关专家已经意识到从自然哲学视角来思考中医内科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因晚近“西学东渐”的冲击,一些中医药研究领域在引入诠释学的同时,“西化”倾向明显,多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模式方法、概念、范畴及学科模式对中医学进行西化的推定,脱离了中华文化的氛围[6]。鉴于此,我们应在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诠释学应用于中医内科学的系统性研究中,用与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相一致的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医内科学,移植复杂性系统科学中的释义和理论,深入阐明其基本理论的概念内涵和辨证论治的哲学思维模式,用现代哲学方法论阐释中医内科学所蕴含的科学理念、原理、规律为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研注入新的元素。

2.1对中医内科病证的诠释

2.1.1病证的内涵与外延

所谓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核心病机、演变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中医内科学多以病的主症来命名,如咳嗽、心悸、头痛、眩晕、胃痛、水肿等,也有部分病名与该病的主要病机有关,如郁病、虚劳、癃闭等。证候指医生观察与收集的患者四诊的信息,主要指症状、体征等临床表现,还包括中医诊病所重视的体质、性别、年龄、职业、自然环境(天时、气候、物候、地理等因素)、生活水准、人文生态、此前的诊疗经过等状况,以及各种现代检测的结果,它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是四诊信息表达的人体生理病理反应状态环节过程的概括,具有“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和“多维界面”3个基本特征[7]。病与证:病是指疾病完整的过程系统,而证是反映疾病在某一特定阶段的病理变化环节过程。临床诊疗中,常将病、证二字放在一起讲,这样既能包括某病的临床特征,也概括了病因和核心病机。证与症:症是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即医生诊病时收集到的患者的异常现象,由症状和体征两部分组成,除了包括患者自我感觉或发现身体不适、异常的表现,还包括由医生观察到和体检出的患者的病理征象,如舌象、脉象及通过色诊、触诊收集到的临床信息,也可参考西医体检所得的信息;而证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病证研究的重点需要重视对证候动态观察的理解和阐述,通过“以象为素,以素为候,以候为证”[8]、“病证结合,方证相应”[9]的研究思路辨识疾病的证候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以证候为诊疗对象的辨证论治模式进行深入探究,提出“意象诊疗模式”概念并加以阐释[10],从而对证候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探究和动态监测,为病证的诠释提供有意义的科学依据,使中医内科病证更加贴近科学,更加易于被现代医学和现代人所接受和认识。

2.1.2对内科疾病病名的诠释

为了便于掌握,我们将疾病首先分为外感与内伤杂病两大类,内伤杂病再根据五脏、气血津液、肢体经络进行分类,当然,疾病所归属的分类系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引入诠释学方法对内科疾病病名的概念进行现代诠释,即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反复研读,系统的科学实验和临床实践,结合现代科研成果,定义其内涵与外延。《中医内科学》教材所列的疾病绝大部分是常见病、疑难病。首先应该对国家规划教材收集的50种内科疾病进行诠释。诠释过程大体有3个层次,第一是疾病的起源。一般来说,许多疾病病名的提及或症状的描述都是在《黄帝内经》中,这个时期的特点主要以症状或体征描述为主。第二是疾病的充实完善。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别是集中在宋元明清时期,众多医家通过诊疗实践,结合鲜活的临证经验,从不同方面补充完善了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预后转归和流行病学特点,为现代疾病概念的规范奠定了基础。第三是系统发展。这个时期主要是指近现代,首先是语言的转化,将古文演变成现代文进行阐述;其次是增加当代中医学者的新见解、新技术;最后是纳入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的研究成果,其中含医案知识库的发掘与循证医学的研究等,用现代自然科学的语言、术语、概念进行阐述和解释。当然纳入的过程应重视体现中医原创优势与传统中医理论的有机结合。以“肺胀”为例,“肺胀”属现代难治病,由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所致。中医古籍对肺胀的记述颇多,有明显的阶段性,后世医籍对本病也不断有充实和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将其作为专门病证,列专篇论述。《灵枢•经脉》篇提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明确了病名,其病位在肺,主要症状有喘、咳及胸部膨满3种。这应该是第一个层次。晋隋唐时期医家开始认识到肺胀属本虚标实之病,详细论述肺胀多由久病体虚,肺脾肾虚损,水停痰凝,气虚气满,痰瘀互结,外寒之邪乘虚侵袭,以致气机升降失调而发。隋代巢元方更是强调肺气本虚,复感外寒之邪是导致肺胀的发病机理,元代《丹溪心法•咳嗽》云:“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提出本病痰挟瘀血证候,并开创活血化瘀法。明清时期进一步整理规范认为,肺胀是一组症候群,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此属于第二个层次。近现代除进一步完善描述其临床症状外,并研究分析肺胀客观上存在着气道高反应性、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肺瘀血等病理状况。若能将其“系统”地纳入,形成肺胀项下的相应条目,则进一步完善和明确了肺胀的内涵和外延。经过发展,肺胀病的概念为:以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一种慢性虚弱性肺系疾患。其病程缠绵,时轻时重,经久难愈,严重者可出现神昏、惊厥、出血、喘脱等变证与坏病。继之制订肺胀的分期和分级标准,引入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内容等。从肺胀的病名演变过程看,符合诠释学的基本原则,实际上也是按照复习文献资料,临证细心体悟;结合众家之长,归纳整理;通过诊疗实践充实修正;纳入现代研究成果,完善肺胀病的现代诠释[11],应属于第三个层次。

2.2对中医内科专有名词术语的诠释

中医内科专有名词术语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确定的具有中医内科学学术特点,并构成本学科概念体系的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名词、名称、用语,如命门、髓海、阴结、肺胀、消渴、偏头痛、萎黄、脏躁、髓海、蓄血、肝积、淋证、肾风、癃闭、关格、筋痹等。专有名词术语有其自身的含义、使用特点和范畴,而且它在中医内科理论体系的构建与阐释中也极为重要,若不能对之进行明晰的厘定,必然会影响学习者对它的准确把握。历代医家从各自所处的历史背景、认知角度提出专属内科学的概念术语,他们对这些术语的解释是我们理解的基础,借助诠释学对中医内科特有名词进行辨识的验证,对其演变进行哲学审视,揭示术语产生发展的本质及术语原构造者在当时文化环境下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理解和表述,采用现代文献学、考据学等方法,对这些术语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和认识,进而作出科学准确的评判,并用科学语言转换为具体的说明,使说明的内容能进入实验过程,从而矫正部分古代医学术语概念多义性、歧义性、模糊性、隐喻性的不足,进而不断发掘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内在联系。例如,我们在对中医内科名词术语进行诠释时可以参照朱文锋[12]对规范中医诊断名词术语提出的几项基本原则,进行分步骤诠释学研究,一是科学的医学名词术语必须在实质内容上统领其所属内涵,这就要求我们系统全面收集查阅古代、近代医学文献,并结合临床广泛调研,注重名词术语内涵与外延的研究;二是在初定正名的基础上做出注释,进而按其内涵、外延做出定义性注释,定义有困难的先做说明性注释,力求用词科学性、系统性、准确性、简明性、单一性、派生词能力强;还应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及其他中医临床学科及术语学、汉语言学等学科的专家进行咨询论证、整体讨论,完善其现代属性。

2.3对中医内科临床理论的诠释

中医内科理论方法论的构建与完善是关系中医内科学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遵循形象—具象—抽象思维方法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审视,用现代化语言对其进行理论总结、升华而后赋以清晰、明确的科学性表述,使其真正融入到现代医学体系中,是中医内科学界一直都在思索的问题,现代诠释学的引入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中医内科理论进行诠释学研究,必须坚持中医学系统整体与形象思维的特点,重视症状学观察,证候病机的归纳,重理法方药的一致性,通过理解重构、思辩创新来发掘传统内科理论中潜在的知识结构和科学内涵,通过翻译的手段实现理念更新,用逻辑、数学语言加以表述,进行科学语言的转化过程,进而采用模式生物实验加以佐证。同时根据对诠释学的三要素之一——应用的理解,我们明确了实践也是一种诠释,因此,中医内科理论的诠释应以实践观点为基础来重建现代中医诠释学,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基于循证医学临床数据支撑的诠释,采用适宜的数据统计方法等[13],建立中医内科的临床应用模型,通过应用模型证明中医内科诠释学体系的科学性和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以“通因通用”内科临床治疗理论的诠释为例。“通因通用”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属反治法的内容。原文:“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这告诉我们在诊疗疾病过程中要审证求因,辨明真伪,遣方用药时采取顺从疾病外在表象而治的治法,这便是诠释该理论的第一个层面。医家张子和谓:“君子贵流不贵滞。”着重强调了气机通畅的重要性;高士宗谓:“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此说法不但在前人基础上对“通”的理解做了概念的提升,而且为通法的应用打开了新的思路。在具体临床实践中,医圣张仲景对通因通用治法的应用可谓心思周全,巧妙灵活,其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多处提到“通因通用”治法,如“汗法治汗”的桂枝汤,“下法治利”的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吐法治吐”的瓜蒂散,“活血祛瘀法治胎动不安之漏下”的桂枝茯苓丸,等等,这些用法充分扩展了“通因通用”的临床应用范围,同时也表明该理论的应用已达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医者在诊病时,不再将通法拘泥于下法,凡人体表现出异常通的假象,均可用通法治之,此为第二层面上的诠释。“通”字,《说文解字》谓:“达”也。《辞海》谓:“通,贯通,由此端至彼端,中无阻隔。”就机体而言,在生命活动中,阴阳平衡,气血调和,气机畅达是新陈代谢活动的基本保障,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各方面的功能失调均可导致异常“通”的症状,因此,凡机体各孔窍表现出非生理性“通”的症状,如自汗、盗汗、呕吐、吐血、衄血、泄泻、下痢、脱肛、遗尿、淋证、崩漏、带下、遗精等均可视之为通证,在四诊合参,审证求因的基础上,辨明真伪,将符合形通而实不通的病例纳入到“通因通用”理论的适用范围之内,以通为用,以通治之,从而完善对该理论的升级,即诠释的第三层面。此外,又如“肺热叶焦”、“宿痰伏饮”、“心肾相交”、“乙癸同源”这些中医内科学生理病理概念中的文化哲学意蕴,也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和阐释;另如,“扬汤止沸”、“增水行舟”、“釜底抽薪”、“逆流挽舟”、“提壶揭盖”、“引火归原”、“利湿退黄”等治疗方法中包含的自然哲学思维以及它们的实质性内涵,更有待作出全方位的现代诠释。

3中医内科学诠释的原则与方法

3.1崇尚国故,熟读经典

诠释的第一要素是理解,只有明确理解了所诠释的对象,搭造出诠释框架,才能发现框架的瓶颈所在,从而为之输入新的科学元素。就中医内科学而言,要想准确诠释内科学的概念、理论,首先就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那么就需要熟读经典,追思前贤学说,只有读懂吃透,才能全面、深刻理解其主旨和精髓。3.2研习原著,勤于临证中医内科学理论学术体系的发展,本身也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典著作的不断阐释来实现的,因此,临床实践也是一种诠释,它既是诠释的基本手段,也是诠释的目的所在。通过获取临床疗效,一方面可以使中医内科学理论得到充分的实践证明,另一方面又可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医内科学理论。

第7篇:循证医学的含义范文

1 影响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真实性的因素

1. 1 非疾病干扰因素的影响

1. 1. 1 个体生理差异 不同年龄及不同年龄段以及性别、种族、体质等因素的差异, 影响相关指标的临床检验结果。新生儿体液免疫调节能力欠缺、身体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成熟, RBC、Hb、WBC、Hct、TBIL等指标明显高于正常成人;男女体内性激素不同, 相关项目检验结果也不一, 男性RBC、Hb、TBIL、TG等较女性高, 女性HDL、TC、ESR、Ret、Cu2+等明显比男性高;黑人CK、ApoAⅠ等高于白人;单纯肥胖者TC、TG、ApoB、LDL-C、GLU、γ- GT、CysC水平较正常人高。

1. 1. 2 应激生理反应 妊娠妇女胎儿生长发育所需, 在孕激素和胎盘产生激素影响下, 各系统出现适应性生理反应:WBC、T3、TSH、TG、Cu2+、ESR升高, TP、Alb、Fe2+、TF减低;凝血因子活性增强, 凝血系统功能亢进, Fg含量高, PT和APTT缩短。剧烈运动后白细胞可上升2~4倍。冷热水浴、疼痛、情感等刺激, 患者情绪处于紧张、恐惧或兴奋状态, RBC、Hb、WBC、K+、Na+、Ca2+、AKP、GLU、AST、TBIL、Uri等可出现一过性增高。过度饥饿, GLU、TP降低, 尿酮升高。

1. 1. 3 饮食、生活习性影响 餐后, K+、Na+、Ca2+、ACT、GLU、AST、TBIL、Uri等都会不同程度的增高;摄食动物血或内脏, 可干扰大便隐血试验, 出现假阳性。长期饮酒者, 可使Uri、ACT、γ- GT增高;吸烟WBC和CoHb高、HDL低;吸毒者, 吸食大麻K+、Na+、Cl-、INS升高, 注射或吸食海洛因可使TC、K+、Pco偏高。

1. 1. 4 标本采集因素的影响 标本采集时间、、数量、部位、环境等因素的差异, 也可干扰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昼夜循环交替、生理节律如女性月经周期等不同变化, 某些指标检验结果不同:K+在23:00~1:00时最低, 14:00~16:00时最高;RBC、WBC凌晨安静状态下最低, 下午最高, RBC日内变化达4%, WBC则相差2倍;尿胆原夜间和上午少, 午后增加, 14:00~16:00时达到高峰。采集不同, 检验结果也有差别, 卧位血浆总量较直立位增加12%, 立位采血时TP、ALB、ALP、ALT明显高于卧位;性蛋白尿:直立时出现蛋白尿, 平卧后消失。抗凝血的质量决定抗凝血检测结果准确性, 抗凝血的质量则取决于采血量与抗凝剂的比例, 如EDTA抗凝血血细胞分析, 采血量少, 抗凝剂过剩, 导致粒细胞和血小板肿胀、破坏, 采血量过多, 抗凝不充分, 则微血块阻塞分析仪计数孔;凝血功能检查如抗凝不充分, 可造成APTT假性延长。

1. 1. 5 药物因素 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显而易见。使用抗生素后进行血液微生物培养, 则血循环中的药物可抑制细菌的生长, 干扰细菌培养的阳性检出率。大量服用维生素C, 可使血GLU、Uri、TG、Cr降低, 尿GLU、Hb、TBIL、NIT假阴性。输注胰岛素或高渗糖, 促使K+转移细胞内, 导致血K+检验结果偏低。

1. 1. 6 医护人员的影响 临床检验结果是否真实可靠, 检验分析前的标本质量成为决定性关键, 医护人员是标本质量的主导, 对检测项目的选择及其标本要求必须有充分的认识, 同时, 做好患者解释工作, 否则, 对标本注意事项要求向患者告知不到位, 势必影响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如空腹采血应禁食12 h, 严禁早上体育运动锻炼后采集血样, 血糖、血脂等检测前3 d不能进食高油脂、高糖量食物;尿标本收集饮水要求;大便隐血试验禁食动物血、内脏或含铁食物3 d;检查前禁欲3 d;痰液培养应留取清晨漱口后深部第一口痰;药物疗效结果复查应在同一时段采样等。

1. 2 检验分析中影响因素

1. 2. 1 检验技术人员 临床检验医学日新月异, 朝操作自动化、方法标准化、技术现代化、试剂商品化、计量单位国际化、质量控制全程化、生物安全制度化方向发展, 医学检验技术人员技术合格性和规范性, 是临床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检验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心, 对仪器设备规范操作规程、保养和维护以及评价能力, 开展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以及分析判断失控原因的水平等均可导致检验结果的偏离。

1. 2. 2 标本时效性 离体标本各组份的稳定性有一定的时效性, 久置则消耗或消失, 结果失去临床意义。如活体病原生物微丝幼、滴虫、阿米巴滋养体等检查, 标本久置, 可致病原生物死亡漏诊;标本久置则使活力降低而误诊;尿MB、URO接触空气就被氧化消耗甚至消失;尿糖和脑脊液、胸腹水等各种体液标本的葡萄糖检测, 标本放置时间越长, 则因细菌对糖的利用和酵解, 使结果偏低。

1. 2. 3 仪器设备性能和试剂稳定性 仪器设备正常运行、性能稳定, 试剂效用稳定, 是检验结果重复性和特异性的根本保障。

1. 2. 4 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室内质量控制简称室内质控, 开展室内质控是监测检验方法、仪器设备、试剂、操作过程和操作环境等稳定性的重要举措和保障, 也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风向标。室间质评即实验室间质量评价, 参加室间质评可评价和验证检验结果的可信性和准确性, 确保结果与其他单位结果可比性和一致性, 达到与兄弟单位结果互认, 造福患者。

1. 3 检验分析后影响因素 结果审核与复查 是医学检验质量保证的最后一道防线, 往往由于检验人员对先进仪器设备的依赖和迷信, 容易疏忽, 出错报告, 如对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异常结果没能按人工复查规则进行复查, 就草率出报告等。

2 临床医学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措施

2. 1 标本质量的保证措施 医患沟通。在检验样本采集前, 医护人员应基于人文关怀的理念, 耐心的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解释, 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生理、心理和情绪变化状况, 将所需检查项的目的、医学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影响检查的因素以及标本采样和自留样本注意事项等告知, 以获取患者及其家属理解、支持与配合, 使其愉快地在安静、平静的状态下接受检查, 确保样本合格、真实, 避免患者准备不恰当, 取样误差影响检测结果而误诊。

2. 2 合格的样品 标本采集时要严格三查七对, 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检验项目、样本类型、取样时间和方式等进行详细的核查和确认。标本采集严格采集时间、、部位、数量和取样方式的要求。如采集血样时, 一般在早上9:00以前, 空腹16 h以内进行, 患者取平躺或坐卧位并保持安静、平静的正常状态, 采样者动作应轻柔, 防止患者情绪波动, 采样时压带脉要

3 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3. 1 维护仪器 在临床检验过程中, 仪器的正常运行对于检验结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检验人员应经常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做到日、周和月保养, 并定期进行仪器校准和性能评价, 以保证仪器功能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稳定, 一旦仪器出现问题, 就要及时通知供应商进行修理或者更换仪器。同时也要加强检验科医技人员的培训工作, 防止检验工作人员因为对仪器的不熟悉导致人为操作错误, 影响检验结果。

3. 2 检验试剂准备 检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检验试剂, 必须保证检测合格, 严格管理检验试剂的时效和保存环境, 启用前应注意试剂的生产日期和防保质期, 防止因为检验试剂发生变质或失效导致检验结果的错误。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医学检验试剂使用和保管制度, 确保试剂的安全、效用, 确保医学检验结果的精确和准确。

3. 3 提高医学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 现代检验仪器设备高、精、尖, 检测原理多样, 虽操作不难, 但对结果分析和仪器性能判断, 则要求检验人员具备一定的临床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因此, 应加强检验人员业务学习和技术操作培训, 熟悉仪器检测原理、操作规程、干扰因素、检测结果数据、图形、报警的含义以及调试、保养和维护, 掌握仪器的校准和性能评价, 降低操作失误。

医学检验的工作人员要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 结合自身的技术水平, 能够对患者的疑惑作出合理的解释。医学检验工作人员应主动加强与其他临床科室的联系交流, 了解患者的临床病情, 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判断医学检验结果是否准确, 并从中提高自己的检验能力[5]。

3. 4 开展室内质控, 参加室间质评 在对患者标本进行检测之前, 必须进行仪器校准, 开展室内质控, 确定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和各项检验参数在控的情况下, 才能检测患者标本。如失控, 应做好失控记录, 并查找原因和纠正后, 方可继续检测患者样本。注意质控品的日间、批间精密度, 确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加室间质评, 根据室间质评加强质量控制管理, 确保检测结果与兄弟单位可比、一致和互认。

4 临床医学检验后的质量控制措施

4. 1 审查检验结果 在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下, 检验工作逐渐向着自动化发展, 即使越来越趋于自动化, 但是录入患者的基本资料、采样的标号、校准检验仪器、完成检验报告单都需要人力完成, 这就要求在各个环节上的工作人员能够密切配合和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避免某一个环节出错引起整个检验结果的不正确。

4. 2 复查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出现异常, 无论是数据或图形, 均不得直接报告, 应按照国际、国内实验室建议的复查标准和设定的复查规则, 进行复检。首先分析密切关联各参数检测结果的因果关系, 如Cl-与Na+, RBC、Hb、Hct与MCV、MCH、MCHC间检验结果的一般规律, 查找异常原因。其次结合临床病情进行相关分析, 如K+偏高或偏低, 应与临床相关科室进行沟通, 了解患者是否存在高钾或低钾血症等。

4. 3 检验报告签收制度 医学检验结果报告完成后, 应该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将检验报告送去各个科室, 以防在送结果的过程中发生遗漏或弄丢的情况, 各个科室的工作人员也要建立保存检验结果的制度, 以防出现问题, 对检验结果进行调查。

4. 4 加强临床信息反馈, 持续改进 医学检验结果是否准确、真实、可靠, 与临床诊断是否相符, 终将必须接受临床评价。检验人员应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 经常与临床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 征求意见, 以临床诊断验证检测结果, 及时纠正结果偏倚, 保证检验质量持续改进。

4. 5 正确对待室间质量评价, 及时分析总结质量评价结果 每次室间质量评价都是对实验工作的一次综合考核, 它是实验室精确度的具体反映, 对于室间质量评价回报表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学习, 总结经验教训, 并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为下一次参加质量评价积累经验, 不断提高检验质量。

第8篇:循证医学的含义范文

我国自1983年正式恢复护理本科教育以来,培养了大批具有学士学位的高级护理人才,在护理战线发挥着重要作用[1]。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及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目前的高等护理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不能很好的体现护理特色,也不能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医学院校对护理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改革,现将影响课程设置的因素、护理本科课程设置的现状及改革进展综述如下。

1 护理本科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分析

1.1 护理特色不突出 我国护理本科教育基本采用压缩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后加挂护理专业课的模式[2]。这种模式实质仍是传统的医学模式,注重基础医学知识及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护理、健康教育、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涉及较少,不能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特色,培养的毕业生既不像医生又不像护士,影响了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思想不稳定,最终造成护理人才的流失。

1.2 课程多,课业负担重 据白凤霞等[2]对全国19所医学院校护理本科教学计划中课程门数和教学时数的调查分析显示,护理本科专业课程门数最少的为34门,最多的为46门,平均39门;教学时数最少3077学时,最多4073学时,平均3638.4学时,与全国临床医学本科的平均开课门数38门,平均教学时数3541学时相比明显偏重。在完成教学计划后,护生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时间过少,导致培养学生规格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1.3 人文、社会科学的成分较少 如适合护理人才培养的人际关系学、心理学、行为学、美学等课程开设较少,忽视了心理、社会行为等因素对人产生的影响,不能体现“人”这一护理基本概念的含义,造成了学生对护理服务对象的认识偏重于生物学的层面[2]。护理不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已渗透到人文与科技、道德伦理与社会价值中,表达着人情与理性的深刻关系[3]。护理本科课程设置中人文、社科成份的欠缺,直接影响了护理学生的质量,也影响了护理学科的发展。

1.4 学科独立发展意识不强 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认识仅停留在医生的助手层面,工作以打针、发药、量血压为主。忽视护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即使在本科教学计划中,护理科研的涉及也很少,全国50%以上的院校没有涉及护理科研教学。另外,选修课开设较少,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最大比例达33.3∶1[2],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趋势,使护生的知识结构单一不全,创新意识、科研意识不足,不利于护理学科的整体发展及护生本身的多元发展。

2 护理本科课程设置及改革进展

为了改变目前本科护理教育中医护不分,护理专业特色不突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讲述缺乏、培养学生不能充分适应社会需要等问题,我国许多大学的护理学院积极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与探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调整学制 护理专业教育虽需一定的医学基础理论,但不是临床医学的辅助学科。然而我国护理本科教育起步时都沿用医学教育模式。因此,内容过多、学制太长、教育成本高、培养周期长等问题在护理教育中也有表现。加之护生的性别特点及社会对护理职业认识的偏见,生源普遍不好[3]。为此,天津医科大学、石河子医学院、大理医学院等先后尝试四年制护理本科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认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临床学院护理系,在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上提出“以人为中心,前后整合”的四年制护理教育,采用交叉式教学模式、突出护理专业特色、深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等,为加强我国护理与国际间的交流和多元化护理,对处理自然与人文科学、基础课与专业课、护理学与医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3]。

2.2 整合课程 按系统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是近年医学教育改革中的新趋势。如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专业课程设置放弃了传统的课程构建形式,按系统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将专业护理课程分为:护理学Ⅰ(人与社会)、护理学Ⅱ(生殖)、护理学Ⅲ(营养与排泄)、护理学Ⅳ(呼吸与循环)、护理学Ⅴ(活动与休息)、护理学Ⅵ(意识与感觉)[4],使课程间的衔接更紧密,学科内容有机结合,符合国际护理教育改革的趋势。

2.3 强化实践 护理专业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护生一毕业就要接触和从事相关工作,因此护生在校期间,必须增加实践课的比例。各院校都已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护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中,增加了实践性很强的护理新课程,如《急救护理学》、《康复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等[4]。另外,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实验及操作课的比重。

2.3 增开选修课 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提高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各医学院校都列出了合理的选修课程。如《护理教育学》、《护理管理学》、《护理药理学》、《护理科研》、《护理美学》、《护理英语》、《症状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营养学》、《护理伦理学》、《护理病案操作》、《口腔护理学》、《护理科研讲座》、《医学法学》等[4]。

3 课程设置及改革时应考虑的因素

课程设置应体现社会对学校的需求、办学的宗旨及学生的自我发展。可以说课程设置对教与学的整体活动具有原则性、方向性和指导性作用[1]。讨论课程设置的改革,必须首先明确社会对本科护理教育的需要,明确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只有在这几方面的认识一致,才能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1 社会需要 任何课程的设置,都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基础。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会议上的“爱丁堡宣言”中提出:“医学教育的最高标准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当地的健康需要”[5]。因此,在本科护理课程设置时,应明确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要。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相对落后,自1952年以来我国的护理教育层次仅有中专。目前全国一百多万护士中绝大多数是中专学历,由于受教育水平有限,无法很好地解决护理工作和学科所面临的困惑,在护理教育及护理科研方面的能力也相对薄弱,而护理研究生的教育仅仅在起步阶段。因此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本科教育将成为护理教育中的主要部分。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先进仪器设备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如急危重病人的护理、器官移植病人的护理、特殊仪器设备的应用、循证护理等都对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再次,社会对具有现代管理学知识的管理人才的需要也很迫切。因此调整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是护理教育改革的首要考虑的问题。

3.2 学科发展的需要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专业有自已独立的发展空间,不再附属于医疗,将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具有特色的学科[1]。因此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员,发展相应的理论、学术和成就。

3.3 学生本身的发展需要 作为护理本科毕业生,不仅需要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等专业知识和能力,还要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及自我发展潜能[6]。

4 展望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如护理功能的整体化趋势,护理服务范围的社会化趋势,护理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趋势,护理发展的全球化趋势等。同时,护理教育及改革也出现了新的趋势,主要是护理教育的高层次化趋势和护生素质的综合化趋势。这就要求我们的护理本科教育必须主动适应护理学发展的趋势,在课程设置中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积极实践,勇于探索,及时调整和改善教育与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护理教育的适应性,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沈宁,何仲,李峥.论本科护理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几个问题.中华护理杂志,1994,549-550.

2 白凤霞,王志凡.护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分析.南方护理学报,2004,52-53.

3 钱金伏,李合,汤君,等.四年制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0,767-769.

4 何平先,熊诗平,叶宝霞,等.对本科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护理学杂志,2000,15(8):504-505.

第9篇:循证医学的含义范文

近年来,围绕着合理用药,卫生部以抗菌药物为重点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管理措施。2004年8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总后卫生部联合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这一文件全面规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原则和医师临床药物治疗的行为,这对发挥医务人员的作用,建立抗菌药物临床用药技术干预和行政干预体系,促进合理用药,保护患者权益起到了强有力的规范、引导作用。此后,不少省、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为贯彻落实《指导原则》,结合当地实际又制定了“实施细则”。加上卫生部建立和加强了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通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中心”严格考核医疗机构;组织专家编写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教材,对医药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将合理应用抗菌药列入医疗质量常规管理的轨道,使不少地区和医院使用抗菌药物的费用占药物总费用的比例下降,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然而,合理用药并非一朝一夕可从根本上改观,我们国家大、各地和各级医疗机构的情况和条件差别明显,在贯彻落实《指导原则》上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难点。2008年卫生部办公厅针对这些问题下发了“48号通知”,要求各地加强管理。一年来,经了解、调查情况和听取建议与意见,根据2008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和细菌耐药监测结果,2009年3月又颁布了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38号通知”,提出更为具体和切合实际的管理措施,以继续推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为便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学习、贯彻落实“38号通知”,本文提出以下认识供参考。

1 以严格控制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管理

在《指导原则》中,对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已作了原则规定,即清洁手术“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有4种适应证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3)异物植入手术;4)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而对于清洁一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均“需预防用抗菌药物”。同时,《指导原则》对预防用药的选择、给药时间及方法都作了具体规定。

在贯彻落实中,最为突出的难点是清洁手术(I类切口)预防用药较难规范到位。不少医院没有按上述4条适应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仍有90%以上的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且使用的品种、用药时间及方法存在诸多不当。

为此“38号通知”强调“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改变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状况”。且规定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手术参照《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选用药物。显而易见,表中所列的以I类切口为主的手术其术后切口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金葡菌,所以基本上选择抗金葡菌作用较强的第一代头孢菌素。其中涉及重要脏器的手术,如颅脑、周围血管、胸外、心脏大血管、泌尿外科、妇科等手术及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其手术大、时间长、致病菌中革兰阴性杆菌比例增加,因此第二代头孢菌素也列为选用药;个别的手术(颅脑、胸外、骨科、妇科手术)还包括头孢曲松等第三代头孢菌素。而属清洁一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的结肠、直肠、肝胆系例手术,其术后感染的致病菌中革兰阴性杆菌比例更高,因此第二代头孢菌素和某些第三代头孢菌素列为选用药。此外,凡有厌氧菌参与感染可能的一些手术,主要有阑尾、结肠、直肠手术。涉及阴道的妇科手术及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均加用甲硝唑。因环丙沙星对大部分泌尿外科手术感染的致病菌具良好作用,头孢哌酮在肝胆系统和肠道中药物浓度高,故分别列为相应手术预防感染的选用药。总之,这些药物的选择均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38号通知”又强调“重点加强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控制”,重申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而“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某些临床医师至今对无预防用药适应证的1类切口手术仍随意使用抗菌药,这非但浪费了药物,增加了不良反应,加快了细菌耐药性产生,而且手术后的感染率和耐药菌所占比例会增高,这已有循证医学的资料所证实。至于用药起始时间规定在术前0.5~2h内,其原因在于术后感染率可控制在0.6%的低比例。而在术前2~24h、术后3~24h或术中(手术开始0~3h)给药的感染率分别为3.8%、3.3%和1.4%,均显著高于术前0.5~2h内给药的比例。规定“总预防用药一般不超过24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h”是鉴于手术后的吸收热通常表现发热在72h内,38.5℃以下。一旦发热超过72h,体温超过38.5℃,往往考虑已发生了术后感染,那时应开始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

临床上遇到的病情千变万化,“38号通知”有全面的考虑。如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针对可能发生的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必要时可联合用药。对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T材料植入术时,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38号通知”实事求是地注明“可以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合理使用其他抗菌药物”,这给临床选用药物留有相当宽松的余地。

2 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化学合成抗菌药,其抗菌谱广,属杀菌剂,组织分布好,对多种细菌和胞内病原如支原体、衣原体、沙门菌属、军团菌、弓形体、分枝杆菌属等具良好抗菌作用,且价廉,使用方便,是临床上具较高实用价值的广谱抗菌药。《指导原则》第三部分专列一节阐述,注明其适应证包括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伤寒沙门菌感染,志贺菌属肠道感染,腹腔、胆道及盆腔感染,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感染及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于治疗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其他分枝杆菌感染的二线用药等七项。然而,国内临床随意使用氟喹诺酮类相当普遍,农用兽用也相当广泛,以至各地细菌耐药监测的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已高达60%以上。为了保护这类抗菌药物的治疗价值,“38号通知”不得不规定“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管理,严格掌握临床应用指征,控制临床应用品种数量”。并明确规定,作为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除了上述三类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要在病情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或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该药物”;同时强调:“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即临床上要有充分依据反映致病菌对氟喹诺酮类敏感时才可选用之。这些足以看出“38号通知”对氟喹诺酮类严

格管理的程度,医务人员应从中理解“矫枉过正”的含义。

在我国,氟喹诺酮类几乎是一有新品种就生产或引进一个,其实该类药物均具明显的交叉耐药性。除了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较新品种具一定独特的药理特点外,其余大多数所谓新品种并无重要突破,有的价格明显偏高,有的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医院应按“38号通知”的要求,控制该类药物应用的品种和数量,并“对已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要慎重遴选,使用中密切关注安全性问题”。

3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分组管理是全世界药事管理总结出的成功经验。过去,国内医院不分大小和级别,医生也不分年资与专业技术职务的高低,随意选用抗菌药。而《指导原则》已原则要求“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有的省、市结合当地实际在“实施细则”中对三类药物的具体品种作了规定,可是在具体实施时却遇到不少困难与阻力。这次“38号通知”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情况,将第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多肽与其他抗菌药物及抗(深部)真菌药四组明确列为“特殊使用”一类药物来管理,并强调“医疗机构可根据本机构具体情况增加”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品种”,而不是减少其中的品种。

为什么上述四组抗菌药物被列为“特殊使用”一类药,且规定由“药事管理委员会认定、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同意,由具有高级々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呢?大致原因有:1)大部分品种对某些多重耐药菌所致感染具良好作用,若广泛使用可能导致细菌耐药,必须由高级职称的医师把关,谨慎选用;2)品种较新,对其了解不够,在扩大临床应用中可能出现突出的不良反应。如碳青霉烯类某些品种会出现抽搐、癫痫样发作等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具明确的肾毒性;3)价格昂贵。

考虑到临床抢救危重感染的需要,“38号通知”作了灵活的规定,“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时,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但要“做好相关病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