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体经济的弊端范文

实体经济的弊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体经济的弊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体经济的弊端

第1篇:实体经济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蚕蛹浆比色法;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精准诊断;

Experimental study of silkworm larvae plasma colorimetry based on immune cascade

reaction in accurate diagnosis of 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ZHANG Chi WANG Yuanhe SUN Kang TIAN Shaoqi

Department of Joint Surgery, Yantai filiated Hospital of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Joint Surgery, the ff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silkworm larvae plasma(SLP) colorimetry in the accurate diagnosis of 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 Methods Ninety healthy male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were used for knee arthroplasty with Swanson prosthesis. Then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athogenic bacteria: group A(Staphylococcus aureus group), group B(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group) and group C(Escherichia coli group), with 30 rats in each group. The PJI model was prepared by knee injection with 1 mL of pathogenic bacteria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Samples were taken before inoculation and at 7, 14, and 21 days after inoculation, and based on the 2018 PJI Philadelphia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diagnostic criteria, the success rate of modeling among 3 groups of experimental animals was determined.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diagnostic efficiency of SLP colorimetry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At 21 days after inoculation, 26, 18, and 23 rabbits in groups A, B, and C were diagnosed as infection, respectively. The success rates of modeling were 86.7%, 60.0%, and 76.7%, respectively, showing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3 groups(χ2=5.724,P=0.073). The results of PJI colorimetry showed that 1 false-positive animal(specificity 75.0%) appeared in group A at 7 days, and the specificity of SLP increased to 100.0% over time(on 14 and 21 days); on 14 and 21 days, another animal appeared false-negative results(sensitivity decreased from 100.0% to 96.2%). One false-positive animal appeared in group B at 7 days(specificity 91.7%), the specificity returned to 100.0% over time; 1 and 4 false-negative animals appeared at 14 and 21 days, respectively(sensitivity 94.4% and 83.3%, respectively). In group C, two false-positive animals(specificity71.4%) were found at 7 days, and then returned to 100.0%. The diagnostic efficiency of groups A and C was very high at 21 days(96.7% and 100.0%), even for the low virulence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in group B, the diagnostic efficiency could be maintained at 90.0%(21 days), and the overall diagnostic efficiency was very good(95.6%). Conclusion SLP colorimetry has high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diagnostic efficiency in the diagnosis of PJI, which is a potential diagnostic method.

Keyword:Silkworm larvae plasma colorimetry; 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recise diagnosis;

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并发症中,最严重的是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1]。早期准确诊断PJI是及时、有效治疗并取得良好预后的前提条件[2]。早期(术后3个月内发生)PJI主要由强毒力致病菌引起[3],症状较为明显,诊断难度相对较小;而迟发型(术后3~12个月)与晚期(术后12个月以后)PJI主要由低毒力致病菌(如表皮葡萄球菌)引起[4],在假体表面形成生物膜后PJI更加难以诊断。为了解决PJI诊断困难的问题,多个医学协会及团体提出了各自的共识或定义[5,6],其中2018年PJI费城国际共识被学界公认为目前PJI诊断的“金标准”[7]。但是综合分析各标准均存在一些问题,给临床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蚕蛹浆(silkworm larvae plasma,SLP)试剂是从蚕蛹血浆中提纯的生物试剂,它可特异性识别细菌及真菌细胞壁中的肽聚糖(peptidoglycan,PG)及β-葡聚糖(β-glucan,BG),并启动免疫级联反应,使反应底物变黑[8],故SLP比色法理论上可能成为检测PJI的全新检测手段。本研究拟通过新西兰大白兔PJI动物模型,检验SLP比色法在PJI精准诊断方面的效能。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假体、菌株及主要试剂、仪器

12~16周龄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90只,体质量2.5~2.7 kg,购自青岛康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动物膝关节置换假体选用Swanson假体(Wright Medical Group公司,美国)。金黄色葡萄球菌(CICC 10145)、表皮葡萄球菌(CICC 10398)及大肠埃希菌(CICC 20658)均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SLP试剂盒[日本Wako(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兔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ELISA96T试剂盒(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自动血沉仪(Stago公司,法国);全自动血液体液分析仪(Sysmex株式会社,日本);比浊仪(GRANT公司,英国)。

1.2 PJI动物模型制备

1.2.1 动物麻醉

所有实验动物以1%戊巴比妥钠(3 mL/kg)腹腔注射麻醉[9]。由于兔对戊巴比妥钠的耐受剂量较窄且存在个体差异,易引起呼吸衰竭致死,所以将兔固定于固定箱后,先给予总麻醉剂量的2/3,观察实验动物反应10~15 min,15 min后如果兔角膜反射依然存在,再给予剩余1/3麻醉剂量。由于给予的麻醉剂量较少,本研究术前及手术结束后均采用利多卡因行膝关节周围浸润性麻醉以减少实验动物痛苦。

1.2.2 兔膝关节置换手术

麻醉效果满意后,取右侧膝关节正中切口入路,逐层切开分离皮下组织至髌韧带处并电凝止血;经髌旁内侧入路切开关节囊,屈曲膝关节并外翻髌骨以显露膝关节内部结构。切除前、后交叉韧带及半月板,使股骨和胫骨分离。先行股骨截骨,截骨时需注意勿损伤膝关节后方血管和神经,再向前牵拉胫骨使其脱位行胫骨截骨。截骨后扩髓,植入Swanson5-0假体,检查假体松紧情况和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将髌骨复位后再次检查膝关节屈伸活动情况,确保无软组织嵌入、股骨和胫骨处摩擦,并检查假体稳定性。充分电凝止血后,按聚维酮碘溶液、生理盐水、双氧水、生理盐水的顺序冲洗关节2次。以连续锁边缝合方式缝合关节囊,单纯间断缝合手术切口。见图1。

1.2.3实验分组及方法

膝关节置换术后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A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组)、B组(表皮葡萄球菌组)及C组(大肠埃希菌组),每组30只。A、B、C组动物周龄分别为(14.5±1.1)、(14.5±1.1)、(14.4±1.1)周,体质量分别为(2.597±0.465)、(2.599±0.475)、(2.601±0.474)kg,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857,P=0.664;F=0.628,P=0.872)。

术后当日及第1、2天肌肉注射青霉素钠(3×104 U/kg)预防感染,术后第3天取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菌液以比浊仪分别稀释至1×105、1×107、1×105 CFU/mL[10];各取1 mL菌液注射入各组实验动物关节腔进行PJI造模。

1.3 实验动物造模成功率判定

各组分别于接种菌液前及接种后7、14、21 d经耳缘静脉采血、关节腔穿刺采集关节液。取血清样本,采用兔CRP ELISA96T试剂盒检测CRP蛋白表达,采用全自动血沉仪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取关节液样本,采用全自动血液体液分析仪进行白细胞计数和多形核粒细胞百分比检测。接种菌液后21 d处死实验动物,取置换侧膝关节,切片后行HE染色观察。依据2018年PJI费城国际共识的诊断标准(表1)判定3组实验动物造模是否成功,并计算成功率。2018年PJI费城国际共识中的诊断阈值为人用,故我们做了预实验,确定了新西兰大白兔接种菌液后21 d时相应的诊断阈值。A、B、C组的血清CRP诊断阈值分别为18.64、9.22、10.62 mg/L,ESR诊断阈值分别为9.45、6.00、5.65 mm/1 h;关节液白细胞计数诊断阈值分别为71.5×106/L、75.5×106/L及66.0×106/L,多形核粒细胞百分比诊断阈值分别为71.5%、58.5%及55.0%。

1.4 SLP试剂诊断PJI

将无菌水、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菌液以及接种前、接种后7、14、21 d的血清和关节液各500μL分别加入96孔板中,迅速在每孔中加入500μL SLP检测溶液后加盖;30℃恒温水浴60 min,采用微孔板目测比色法,样本变为黑色为阳性,否则为阴性。其中无菌水为阴性对照,3种菌液为标准阳性对照;关节液及血液样本中有1项为阳性,即为阳性。通过以下公式计算SLP试剂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效率。敏感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性=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1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100%;诊断效率=(真阳性+真阴性)/(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假阴性)×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3组间周龄及体质量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实验动物造模成功判定

3组实验动物在接种菌液前均无感染,提示此后感染为细菌接种所致而非手术后感染。21 d时,A、B、C组分别有26、18、23只实验动物诊断为感染,造模成功率分别为86.7%、60.0%、76.7%,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724,P=0.073)。

2.2 SLP试剂诊断PJI

A组在7 d时出现1只假阳性动物,导致特异性较低,仅为75.0%,7 d后随着细菌在动物体内被免疫系统清除,SLP特异性升至100.0%;14 d及21 d时另外1只实验动物出现了假阴性结果,导致SLP的敏感性降低至96.2%。B组在7 d时出现1只假阳性动物,导致其特异性为91.7%,与A组相同,1 4 d及2 1 d时S L P的特异性回升至100.0%;在14、21 d时分别出现1只和4只假阴性动物(敏感性分别为94.4%及83.3%)。C组在7 d时有2只假阳性动物,导致其特异性仅为71.4%,随着时间推移特异性回升至100.0%。A、C组高毒力致病菌在21 d时诊断效率分别为96.7%和100.0%,效能极好;B组细菌的致病力较低且容易形成生物膜,故诊断效率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低(由96.7%降至90.0%),但结果依然很好。见表2。

3 讨论

3.1 动物模型造模及检测时间点选择

近2年大部分以兔作为PJI造模动物的国内外实验研究均采用21 d作为造模期限[11,12],我们的预实验中超过21 d后高毒力致病菌组动物死亡数量明显增加,故本次造模选用21 d作为造模期限。因为B组为表皮葡萄球菌,其致病力较低且容易形成生物膜,从而在常规检测方法中呈现假阴性,所以我们在实验中设置了菌液接种后7 d和14 d作为检测点,以利于观察感染率的动态变化,体现SLP比色法的优势。

3.2 PJI诊断的难点

目前PJI的诊治是关节外科医师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主要难点体现在早期诊断困难以及该并发症造成的严重后果[13]。目前2018年PJI费城国际共识是学术界公认的PJI诊断“金标准”[7],但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诊断标准中存在很多主观评价标准(诸如脓苔等),在一些特殊情况(如金属碎屑及结晶沉积引起的关节炎)下也会产生类似于脓苔的产物,从而导致误判;其次,很多诊断指标的反馈周期较长(细菌培养),最终诊断延迟性很高,不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术前诊断为假体无菌性松动,如何确定不是低毒力致病菌导致的PJI);再次,该诊断指标中存在主要指标、次要指标甚至是术后指标等复杂的评分系统,诊断较复杂,且部分患者如果不通过再次手术无法进行诊断,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最后,次要诊断指标只能间接反映感染或炎症的存在,无法直接检测病原微生物且受机体自身免疫水平影响较大。目前大多数国内学者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疑似PJI的患者,会首先进行关节液细菌培养,得到培养结果后再手术。但根据2018年PJI费城国际共识,细菌培养阳性仅为诸多诊断指标之一,诊断PJI不能仅依靠细菌培养结果。根据国内外近期文献报道,PJI大多数是由高毒力致病菌引起的[14,15]。但表皮葡萄球菌这种低毒力致病菌导致的PJI占总PJI患者的12.4%,其中难以治疗的PJI中表皮葡萄球菌占14.5%[16]。由表皮葡萄球菌导致的PJI患者中肯定存在细菌培养阴性者,或者存在培养出表皮葡萄球菌后难以与人体皮肤定植菌相鉴别的情况。对于这种怀疑为PJI但又无细菌学证据支持的患者,手术时如何处理则成为一大难题。因此出现了很多新型检测方法,如PCR及二代基因测序等基因水平检测。新型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但其缺点是结果回报时间太长,对于术中怀疑为PJI的患者无法做出快速、准确的诊断。如果对于这类患者进行翻修手术,病理学及微生物学结果回报后支持PJI的诊断,其灾难性后果是患者难以承受的。

3.3 SLP比色法的原理

Ashida于1981年发现了一种可以从家蚕蚕蛹体内提取完整血浆的方法[17]。随后人们发现存在于昆虫血浆及角质层中的前酚氧化酶(prophenoloxidase,proPO)在昆虫的防御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18],在微生物(细菌和/或真菌)感染昆虫后会导致局部黑化。1986年Yoshida等[8]发现proPO级联反应由PG及BG启动,并由(1-3)-β-D-BG识别蛋白、PG识别蛋白、丝氨酸蛋白酶原、proPO以及一些未知成分组成。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PG约占70%,革兰阳性菌为20%左右,BG则为真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故SLP检验理论上可以检测出细菌及真菌感染。目前商业化的SLP检测试剂是由蚕蛹体液中血浆部分制备,包含proPO级联反应所需的所有物质,可以与很少量PG和/或BG结合,通过级联反应不断扩大反应规模[19]。试剂中添加有左旋多巴作为酚氧化酶的反应底物,当级联反应被激活后,就可以观察到试剂变为黑色或深蓝色。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中的PG裸露,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PG被一层外膜包被,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SLP的检测结果。从本研究中也可看出,随着时间推移,B组的诊断效率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表皮葡萄球菌表面形成生物膜后,游离的细菌细胞壁明显减少;但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在表皮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膜后依然有着较高的诊断效率(90.0%)。超声裂解法可以破坏生物膜,使隐藏其中的细菌得以暴露,故理论上超声裂解法结合SLP检测可以提高细菌及真菌的检出率,我们已在进行相关研究。

3.4 SLP比色法的优势

本研究结果显示,SLP比色法对于PJI的总体诊断效能较好(95.6%~97.8%)。其中,A组在7 d时出现1只假阳性动物(特异性75.0%),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SLP试剂对于PG敏感性极高,残留于关节腔中已死亡或低于致病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与试剂反应导致的。而14、21 d,另1只实验动物出现了假阴性结果(敏感性96.2%),经培养发现其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小菌株变异,该变异菌株典型特征是生长代谢缓慢、菌落细小、毒力基因表达下调,以及与生物膜形成和黏附相关的主要基因表达增加[20];我们考虑产生假阴性的结果可能与其成生物膜特性有关。B组在7 d时出现1只假阳性动物(特异性91.7%),分析可能原因与A组相同;在14、21 d时分别出现1只和4只假阴性动物(敏感性分别为94.4%及83.3%),我们分析原因可能是随着时间推移,低毒力的表皮葡萄球菌开始在假体表面形成生物膜,产生假阴性结果。C组除7 d时有2只假阳性动物(特异性71.4%)外,14、21 d时敏感性、特异性以及诊断效率均极好(100%)。

目前关于SLP检测的文献较少,其中大多数是应用于微生物和工业领域[21],应用于医学方面的仅有3篇:①Kobayashi等[22]于2000年应用SLP检测患者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发现其敏感性为86.2%、特异性为90.6%,而阳性预测值为89.3%、诊断效率为88.5%。②2003年Inada等[23]以SLP检测脑脊液并与普通及内毒素特异性鲎实验相结合,确定患者是否患有细菌或真菌性脑膜炎,并判断致病菌种类(真菌、革兰阴性菌或革兰阳性菌)。③2005年Shimizu等[24]利用SLP检测胃肠道手术后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并通过其变化预测患者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可能性。他们发现以术后第1天SLP预测感染并发症的效果最好,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0.4%,曲线下面积为0.813±0.046。目前尚无将SLP比色法应用于关节外科,特别是PJI诊断方面的研究报道。

SLP检测有诸多优点:①方法简单,结果回报时间短,可以于术中使用;②价格相对较低,比白细胞酯酶和二代基因测序具有更高的效益-费用比;③直接检测病原微生物,敏感性及特异性高;④样本通用性强;⑤既可以检测细菌感染,也可以针对目前逐渐增多的真菌感染进行检测。

3.5 SLP比色法的局限性

本研究结果充分显示SLP比色法在诊断PJI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诊断效率。但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动物模型的全身情况较为简单,与临床上发生PJI患者的全身状况(如糖尿病、风湿等其他基础疾病)有差异;SLP比色法对于细菌细胞壁中的PG敏感程度极高,这会导致假阳性的出现。SLP比色法能否在临床取得较为优异的诊断效率及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尚需临床实践检验。

作者贡献:张驰负责实验构思、操作、资料总结分析及文章撰写;王远贺负责文献查阅及筛选、部分资料收集及实验动物的饲养,参与文章修改;孙康负责手术及麻醉相关指导,文章逻辑性修改及大体框架形成;田少奇负责实验设计、文章审阅、修改,硬件设施提供及基金支持。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在课题研究和文章撰写过程中不存在利益冲突。项目经费支持没有影响文章观点和对研究数据客观结果的统计分析及其报道。

机构伦理问题:所有动物实验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鲁)20190003。

参考文献[1] Yan Q, Karau MJ, Greenwood-Quaintance KE, et al. Comparison of diagnostic accuracy of periprosthetic tissue culture in blood culture botlesto that of prosthesis sonication fluid culture for diagnosis of 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by use of bayesian latent class modeling and IDSA PJI criteria for classification. J Clin Microbiol, 2018, 56(6):e00319-18. doi:10. 1128/JCM.00319-18.

[2]LiZ, LiC, Wang G, et al. Diagnostic accuracy of synovial fluid Dlactate for 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Orthop Surg Res, 2021, 16(1):606. doi:10 .1186/s13018-021-02778-8.

[3] Ashley BS, Parvizi J. Current insights in the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infecte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J Knee Surg, 2021,34(13)-:1388-1395.

[4] Bettiol P, EganA, Cox C, et al. 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periprosthetic soft tissue and modes of failure in revision total joint arthroplasty patients. SAGE Open Med, 2021, 9:20503121211047099. doi:10. 1177/20503121211047099.

[5] Parvizi J, Jacovides C, Zmistowski B, et al. Definition of 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is there a consensus? Clin Orthop Relat Res, 2011, 469(11):3022- -3030.

[6] Osmon DR, Berbari EF, Berendt AR, 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by the Infectious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Clin Infect Dis, 2013, 56(1):e1-e25.

[7] Parvizi J, Tan TL, Goswami K, et al. The 2018 definition of periprosthetic hip and knee infection:An evidence-based and validated criteria. J Arthroplasty, 2018, 33(5):1309-1314.

[8] Yoshida H, Ochiai M, Ashida M. Beta-1, 3-glucan receptor and peptidoglycan receptor are present as separate entities within insect prophenoloxidase activating system.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1986, 141(3):1177-1184.

[9]周洁张稳燕孟勇静脉注射不同浓度戊巴比妥钠对兔麻醉死亡率的影响实验动物科学, 2011. 28(6):67-68.

[10]丛锐军,符培亮,刘伟,等兔关节内植物植入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的建立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 6(6):920-930.

[11] Lopez-Torres II, Sanz-Ruiz P, Navarro- Garcia F, et al. Experimental reproduction of 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Developing a representativeanimal model. Knee, 2020, 27(3):1106-1112.

[12]勇平,张怀斌谢瑞敏,等新西兰兔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模型的建立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21. 29(5):657-663.

[13] Sulitel PA, Oiativia JI, Buttaro MA, et al. State. -of-the art diagnosis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acute 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ollowing primary total hip arthroplasty. EFORT Open Rev, 2018, 3(7):434-441.

[14]马瑞,王家麟,吴梦军等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与治疗周期的关系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3):380-385.

[15] Schulz P, Dlaska CE, Perka C, et al. Preoperative synovial fluid culture poorly predicts the pathogen causing 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Infection, 2021, 49(3):427-436.

[16] UII C, Yilmaz E, Baecker H, et al. Microbial findings and the role of ifiult-to-treat pathogens in patients with periprosthetic infection admitted 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Orthop Rev(Pavia), 2020,12 (3):8867. doi:10. 4081/or.2020. 8867.

[17] Ashida M. A cane sugar factor suppressing activation of prophenoloxidase in haemolymph of the sikworm, Bombyx mori.Insect Biochemistryand Molecular Biology, 1981, 11:57-65.

[18] Ashida M, Brey PT. Role of the integument in insect defense: prophenol oxidase cascade in the cuticular matrix. Proc Natl Acad sciU SA, 1995, 92(23):10698-10702.

[19] Tsuchiya M, Asahi N, Suzuoki F, et al. Detection of peptidoglycan and beta- glucan with silkworm larvae plasma test. FEMS Immunol Med Microbiol, 1996, 15(2-3):129-134.

[20] Proctor RA, von Eif C, Kahl BC, et al. Small colony variants:a pathogenic form of bacteria that facilitates persistent and recurrent infections.Nat Rev Microbiol, 2006, 4(4):295-305.

[21] Cyprowski M,tawniczek-Watczyk A, Gorny RL. Peptidoglycans in cutting fluids-a good indicator of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Ann Agric Environ Med, 2014, 21(2):256-258.

[22] Kobayashi T, Tani T, Yokota T, et al. Detection of peptidoglycan in human plasma using the silkworm larvae plasma test. FEMS Immunol MedMicrobiol, 2000, 28(1):49-53.

第2篇:实体经济的弊端范文

内容摘要: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虚拟经济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体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但虚拟经济的负面影响也不应忽视。本文叙述了虚拟经济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分析了虚拟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从而正确认识虚拟经济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使虚拟经济发展能够趋利避害。文章最后从历史的角度提出要正确把握虚拟经济规律,加强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

关键词: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经济增长 经济政策 经济规律

虚拟经济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立的概念,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派生物。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虚拟经济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甚至整个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但虚拟经济的负面影响也不应忽视。虚拟经济研究可追溯到马克思对虚拟资本的研究,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时指出,股份公司一方面以厂房、机器、原材料等实物形式存在,另一方面又以股票的虚拟形式存在,股票被认为是虚拟资本。

具体来说虚拟经济就是不必经过生产领域就能够实现“钱生钱”的经济活动,例如一切与股票、证券、银行、期货等有关的经营活动或经济活动都可被称为虚拟经济,所有这些活动能够把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完成单个资本难以完成的事业。例如,公司为了扩大经营就需要集中资金,公司集中资金的方式可以是贷款,也可以发行股票,入股者买入了股票是不能退的,要想抽回资金只能在股市上出售股票,这样就出现了专门经营股票的证券投资公司和股票交易所,如此就形成了虚拟经济活动,虚拟经济当然也就促进了实体经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现代经济的发展。

古典经济时代,重商主义者认为经济增长在于货币财富的积累,他们强调生产劳动和外贸份额的重要性,重农主义者则强调农业生产对社会财富的重要性。经济自由主义者反对重商主义者所主张的对社会经济的过度干预,主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自动调节作用,强调货币、资本的自由流动,认为劳动分工、生产率、技术以及资本积累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以往的经济理论之所以较多注重资本、劳动、技术等实体经济因素发展的贡献,主要原因还在于虚拟经济因素在经济增长中还没有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现代经济则具有发达的虚拟经济体系,银行、债券、股票、基金等虚拟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当今社会的虚拟财富已超过实体性财富,虚拟资本以超过实体资本的流量运行,全世界每天的虚拟经济交易量高达98%,而实体经济交易量只占2%,仅仅依靠实体经济已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财富的分配很大程度上依靠虚拟经济的流量,目前世界各国已经把虚拟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看,虚拟经济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是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股票、债券等产生于企业的融资行为,其价格也取决于企业的未来收益和社会货币信用状况。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货币化程度不断加深,虚拟经济的规模已超过实体经济,并日益向实体经济渗透,促进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信贷、证券、股票等能使社会资金流向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或行业,动员全社会管理和监督企业,防止“内部人”控制企业的局面;二是加快资金的循环流通,提高实体经济的资金融通能力和实体资本的形成;三是有利于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和创新,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科技企业的融资需借助于虚拟资本的大力支持,单靠自身经济增长或普通的融资渠道获得的资金远远不能适应此类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全社会、甚至全球的力量发展此类高科技企业或产业;四是有效揭示实体经济资源的稀缺、流向等信息,预知实体经济的运行情况,通过价格信息判断企业经营状况和投资环境等;五是股权激励措施有利于激励企业员工、管理者、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贡献。

虚拟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人类最初的活动虽不表现为经济活动,但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因为单个人无法对付险恶的外部自然,也无法获取生活的必需品,个人之间的合作最初表现为以自然为基础的自然分工,后来发展为社会分工。有了分工就会出现交换,最初出现的劳动产品之间的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在物物交换时代,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一致的,此时的需求和供给并不会出现脱节现象,也不会出现经济上的危机,但物物交换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对方的物品不一定就是自己需要的,并且往往不能实现等价交换。这样就需要一种凌驾于所有商品物之上的一般等价物出现,货币因此就应运而生。

把货币作为一般的等价物,以货币为媒介进行商品交换,是人类为解决物物交换的困境而实行的措施,货币能和一切实物相交换,在观念上代表实际需要的实物,纸化的货币就是对实物的虚拟。当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出现在人们的经济活动之中时,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就出现了分离,商品的生产和价值的实现就有中断和危机的可能。在信用体系下,延期支付中的任何一个链条出现了问题,都可能造成连锁反应形成金融危机。当货币成为衡量一切的价值尺度时,就会出现片面追求货币这种符号性财富而盲目扩大生产的现象,从而形成生产过剩的危机。

虚拟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产性的投资不足。当社会的大部分资金投资于股票、证券、银行等虚拟经济领域时,虚拟经济领域的投资由于风险因素有时会本利无归;同时虚拟投资获得的收入用于消费时,大量的虚拟投资造成了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不足,进而就会造成大量失业、社会财富减少、物价上涨等,甚至会形成泡沫经济,加之人们预期的逆转,社会经济运行就会出现混乱局面。

二是投机活动。例如,有些地方地价在市场炒作下飞涨,并非土地经营效益的反应,而是市场投机炒作的结果,同样,有些地方股票价格的巨额膨胀并非实体经济发展的反映,而股市的跌落会使上万亿的资产消失,使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严重的就会造成经济动荡。资本流动的自由化一方面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投机因素,一些国际金融炒家不断携带巨资袭击金融市场,采取声东击西、谣言惑众等手法牟取暴利,由于投机因素具有不可预测性,连各国政府都无法对付国际游资的冲击。

三是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在经济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落后的经济形态中,不确定因素相对较少,人们的心里因素相对稳定,心理因素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就会相对少些,而在由股票、债券、信用等为基础的发达经济形态中,人们的心理预期对经济的影响有时成了决定因素,例如人们对于储蓄、投资或消费的动机和偏好会对经济的增长水平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些也加重了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虚拟资本价格的决定不像实体经济产品那样受价值规律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公众的主观预期,价格的波动较为剧烈。

四是“政府失灵”。国际之间的资本流动很大程度上已经凌驾于各国政府调控范围之外,各国货币比价剧烈波动、变幻莫测,在各国货币自由兑换、汇率自由浮动的时代,电讯网络技术使资金流动像光速一样,各国的普通公民即使不直接参与商品、货币的经营,但手中的货币同另一种货币兑换时,也会在无形中增值或者贬值,这些无疑加大了人们的心理负担以及投机因素的猖獗,造成物价不稳,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

因此,现代经济体制下需要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监管,防止市场炒作;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维护投资者信心,正确引导人们的投资消费心理,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二者的关系。既要充分利用虚拟经济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为虚拟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又要防止其消极作用,使虚拟经济发展趋利避害。

对虚拟经济的宏观认识和历史把握

历史地看,虚拟经济发展至今是人类社会需要的产物,也是经济力量内部扩张的结果。在历史发展的一定时期,是政治生活决定一切的,甚至决定经济生活,表现为经济活动要为政治服务。但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经济生活主导一切,政治要为经济服务,这是因为经济生活以及经济内部的矛盾和问题已经凸显出来。

重商主义强调国家政治干预经济生活,正是因为经济自身的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经济生活还没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导,经济决定政治的规律还没有凸现出来,而是还处在潜在自发的状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因素的扩张,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已不能完全为人类所控制,国家政府的盲目干预反而造成人们经济生活的不利,在没有完全掌握经济运行规律之前,政治干预经济只能造成经济、甚至社会发展的不利。

于是后来的经济自由主义者提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完全靠经济内部的力量这只市场“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和完善自身,但后来频繁的经济危机暴露了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误。经济危机也为人们认识经济内部的规律性提供了素材和契机,“市场失灵”的弊端遭到空想社会主义者、者、社会主义政权国家,甚至资本主义国家的批判,包括凯恩斯在内的经济学家都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措施,主张政府利用税收、利率、财政、货币、金融等政策干预国家的经济运行,在西欧一些国家还进行了福利制度的改革,说明人们对经济市场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看见了那只“看不见的手”,并对它进行了调节和控制。

然而,经济活动的内部规律永远在不断的“发展”着,总有人意想不到的空间和领域在延伸,人类社会从最初的物物交换发展至今,经济生活领域出现了完全不受人主观意志操纵的外部力量,可以说经济生活已经凌驾于政治强制的范围之外,人类创造了自己的经济生活,也就“创造”了经济规律,而且这种规律在某种程度上已不完全受人类的控制,人们所要做的只能是发现、利用和引导它。

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失误以及所造成的经济增长的缓慢,说明行政盲目干预经济的荒谬。欧美社会出现了经济“滞涨”现象,欧洲福利国家的过度福利、过度消费造成了债务、效率、投资、责任等的危机都证明凯恩斯式的政府干预体制的破产。所有这一切都说明经济自身的力量在不断的发展着,而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过去经验指挥的,所以就出现了“盲目”,人们只有认清各种看不见的东西即“虚拟”的东西,才能正确地把握它、利用它。同样,虚拟资本、虚拟经济是人类自身需要的产物,也是经济力量自身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自不必说,历史已经和正在证明它的巨大威力,然而,当人们尚不能完全掌握虚拟经济自身各种潜在的矛盾和风险时,其消极影响也在同时生长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运用贸易逆差方式用美元换取别国商品、劳务等资源,又通过债券方式使美元回流,金融市场上利用炒作、投机等手段赚取差价等等行为刺激了美国虚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虚拟资本不断膨胀,股市、债市、房地产市场等越来越决定美国经济的兴衰,导致金融市场的风险性、脆弱性加大,经济的过度虚拟化使美国的工业实体经济衰落和经济的泡沫性增大,给美国的整个经济带来了风险和危机。近年欧美经济危机正是金融市场经济过度虚拟的危机,并且进一步蔓延扩张至全球实体性经济的危机,这对全球性的宏观调控提出了要求。

参考文献:

1.晏智杰,王志伟,杜丽群.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史[M].商务印书馆,1999

2.刘力臻.市场经济“现代体制”与“东亚模式”[M].商务印书馆,2000

3.胡郑利.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研究[J].当代经济,2008(5)

4.霍艳斌.虚拟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式研究[J].北方经济,2008(2)

5.王爱俭.关于虚拟经济几个重要问题的再讨论[J].现代财经,2008(2)

第3篇:实体经济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金融体系 实体经济 关系

从理论上说,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是一对既互为依存又互有矛盾的综合体,实体经济犹如树根,金融体系犹如树干和树枝,没有实体经济为根基的金融体系无法生存,实体经济又需要金融体系给予支持,在一个相对长期稳定的金融体系下健康发展。然而,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又存在着相互排斥的矛盾性,二者由于有着对政策、人才、生产要素、利润等相同元素的需求,彼此往往存在着此消彼长式的竞争性。因此,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既存在着合作,又互有竞争。

一、当前中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现状

整体而言,当前中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至2008年间,中国金融体系还保持着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当的速度。然而,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却打破了这种良好的平衡状态。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拖累,为了维持中国及世界经济稳定,中国提出了包括四万亿投资在内的若干拯救政策。从此刻开始,中国金融体系开始与实体经济渐行渐远,脱节现象日益严重。截止2014年,银行业的资产较同期理论GDP值超出四分之一。相较于对国企等大型企业的过度投入,金融体系对新兴的小、微型企业却始终忽视,当前中国小、微型企业经济量已经占国内经济总量三分之二,吸纳就业人口四分之三,利润缴纳比率占总缴纳量的五分之二,然而其从银行获得可贷贷款量仅为银行贷款总量不足五分之一。另一方面,中国金融体系中理财业务规模却急速膨胀了近十四倍,而理论GDP增长不过两倍,如此畸形增长的债务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不定时炸弹,随时有泡沫破灭的危险。美国一家进行资产管理的“桥水”公司曾有统计称,中国债务总量(含政府、企业、个人)与理论GDP相比,其占比已高达225%,正在接近全球平均值。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已经成熟,增长率自然放缓之下,其负债会呈现慢速增长的正常状态,而中国尚未达到成熟经济阶段,债务比率却已位居发展中经济体前列,可见中国已经透支了经济潜在的增长量,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

二、引发问题的原因

造成当前中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脱节的原因是综合性的。首先是利润追逐的原因。虽然理论上金融机构应当为实体经济服务并不断实现各类生产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但现实中金融机构却更偏向于追逐本单位、本集团的利润,导致金融机构的业务行为与实体经济需求相悖,反而影响了实体经济的正常发展。其次,融资贷款“劫贫济富”。由于欠缺成熟的信用、信息体系,金融机构在融资贷款过程中过于重视安全、稳定性,对于较难取得经营信息和信用资料的小、微型企业设置过高的“门槛”,却将规模大却产能过剩且耗能、污染严重的企业视作优质客户而对其融资贷款要求有求必应。第三,金融交易的非理性。生产要素的交易通过货币制约着实物,具有相当的可控性。金融交易本身即为货币交易,无法被调节和掌控,且金融交易成本随着技术升级越来越低,参与交易者对利益的疯狂追逐又使金融交易多数情况下无法保持足够的理性,导致金融交易更易失控。

三、应对措施

作为国家经济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解决当前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脱节的宏观措施自然是国家加强监管,比如加快立法、完善执法等,其次还可以利用多种措施同步解决问题。

(一)建立全面信用体系、培育中小企业投资公司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尽快建立健全基于大数据与网络的全面信用系统,开展最大范围的小、微型企业经营状况和信用情况调查,辨识和复查其中的优质企业,在融资贷款时为其提供最大支持力度,帮助这些优质小、微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在此基础上培育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建立中小企业长期持股公司与风司是两条较可行的道路。长期持股公司主要由相同或近似的产业(产品)类中小企业共同组成,由于这些中小企业即是组成单位也是发起单位,具有较高的风险防范意识与激励意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融资效率。作为组成这类投资公司的中小企业而言,它们不仅能够及时参与融资行动,又能通过投资取得收益,且因其所有成员均需共同承担投融资风险,可形成较高的风险制约机制,其诚信程度更高。培育中小企业风司能够规避当前国内风司普遍存在的两个弊端。其一是避免普通风投缺乏行业特点的缺陷,中小企业风司由于其隶属于同一类行业,投融资的目标更加明确,行业特点显著。其二能够避免只追逐资本利得而忽略财务利润的问题。中小企业风司的自主集合模式使其关注的焦点不至于产生重大偏差,从而遵循真正的风投机制运行和管理公司。

(二)增加环境成本考核,推广“绿色”金融

当前金融体系对优质客户的定位是经营时间长、规模大、产业稳定性高的企业。然而,这些企业中不少是建国初就成立,并较强依赖资源和能源开发与消耗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金融机构融资贷款考核过程中只注意到了显性的物资、货币等利益情况,却忽略了隐性的环境成本。近年来新成立的大量高新技术小、微企业以低污染、低能耗、技术密集等优势开拓市场,却由于规模小、时间短,难以被金融机构认定经营和信用情况频频陷入融资难的境地。这种矛盾局面显然不利于我国产业升级转型,有关部门应当增加金融机构在融资贷款过程中考核环境成本的环节,大力推广以扶持高新科技、环境友好型企业为主的“绿色”金融体系,既帮助优质小、微企业迅速成长,又助推了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使金融体系真正实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根本职能。

四、结束语

被美国次贷危机所累,中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这是为拯救全球经济的历史遗留问题,需要现今的中国金融体系及时调整予以修正。改变脱节现象的根本措施在于回归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初衷,这需要金融界大力改革既有运行模式,以创新手法充分利用网络与大数据技术,通过加强扶持高新技术产业促使金融体系回到正确轨道并推动国家各产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瞿强.王磊.由金融危机反思货币信用理论[J].2014(12):1-10.

[2]李晓西.杨琳.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J].财贸经济,2014(6):5-11.

[3]秦晓.金融业的“异化”与金融市场中的虚拟经济[J].改革,2014(1):74-90.

第4篇:实体经济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债务危机;政府信用监管;房地产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024-01

一、迪拜债务危机的情况

サ习莶普部在2009年11月25日要求债权团到2010年5月为止,冻结房地产开发商纳西尔及其母公司“迪拜世界”的债务,以便进行债务重组。迪拜世界是迪拜投资公司,是迪拜各类重大项目的主导者。迪拜世界自称“日不落”企业,各类资产分布于全球约100个城市,涉及领域包括港口运营管理、地产项目开发、酒店旅游、私募股权投资以及零售等各行各业。据《纽约时报》估算,迪拜世界的债务高达590亿美元,占迪拜债务的74%。在迪拜世界公司旗下企业中,著名的“棕榈岛”综合项目开发商纳西尔公司有35.2亿美元的债务将于12月中旬到期。由于迪拜欠下众多银行债务,若迪拜破产,将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冲击。

二、迪拜债务危机出现的主要原因

1.房地产业的泡沫破裂引发迪拜债务危机

サ习菔迪至伺蛘褪降母咚俜⒄梗以房地产业为支柱产业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迪拜在中东地区突起。迪拜政府在全球债券市场大举负债投资房地产业与旅游业,在迪拜,目标为地标性的建筑与大规模建设的工地随处。然而这些规模巨大的投资项目却难以在短期实现盈利,迪拜的经济增长全部依赖于房地产建设,甚至不惜举债筹资,短期内或许能实现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风险极大。最终,迪拜未能避免因资金链条断裂而导致烂尾工程出现的结局,给国内经济的稳定运行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得迪拜一步步走上债务危机的道路。

2.金融经济部分与实体经济部分脱离

ヒ孕槟饩济为核心导致迪拜的经济发展模式出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比例失调。据统计,金融危机前,代表实体经济的石油产业只占迪拜GDP的6%,而代表虚拟经济的地产则占20%。这一比例是严重失调的。将美国与迪拜进行对比,2008年美国GDP中房地产业所占的比重为12.5%,整个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的比重为20%,实体经济中最重要的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为11.5%,二者的差距远小于迪拜。与美国相比,二者比例更为失调的迪拜,不合理的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使得迪拜出现此次经济危机成为必然。

三、迪拜债务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

サ习菡府放弃对其投资实体的救援造成了金融市场的恐慌,其中欧洲银行的风险敞口最大,穆迪投资者服务机构穆迪的报告显示,目前迪拜政府有273.34亿美元的债务,包括43.34亿美元的政府债券和财政部门的债务、150亿美元的阿联酋债券计划、20亿美元的政府担保债务,以及60亿美元的迪拜投资公司的债务。迪拜在信用评价方面已不及冰岛,引起股市和债市强烈反应。与此同时,货币市场出现剧烈波动。迪拜大量举债开发房地产导致市场的虚假繁荣,资产泡沫膨胀让信用关系的违约愈演愈烈,这种影响反而是不可估量的,遏制危机并将对市场“利坏”的影响降至最低才是上策。

四、迪拜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ゴ舜蔚习菡务危机的风险并没有通过国际金融市场无限放大。而对中国来说,迪拜债务危机对我国的直接影响并不大,更多的是体现在间接影响上。专家指出, 应该将关注点投放在如何影响政府相关决策部门对房地产泡沫的认识,以及对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评估。因为,如果不能够很好地处理房地产业的问题及房地产泡沫,那么迪拜危机同样会在中国发生,而且中国房地产泡沫一旦导致危机可能会比迪拜的影响更大。有专家还认为, 迪拜债务危机后可以预见,全球资金将走出趋同路径-撤离高风险投资领域, 我国恐将成为境外资本的“避风港”,应警惕热钱大量涌入国内房地产市场,有效防范流动性风险。要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得以健康的发展,就得严格的遏制住房投资需求,在发展金融经济的同时,不能忽略实体经济的发展,因为任何脱离实体经济的经济模式,最终都会是“空中楼阁”,而这也是迪拜债务危机对中国最大的启示。

五、迪拜债务危机引发对全世界信用监管体系的思考

サ习菡务危机再次凸显完善世界信用监管体系的重要性。美国的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衍生品市场缺乏监管和其内在交易机制弊端所引发的,特别是抵押贷款担保证券。美国金融市场的运作和监管机制一直被视为全球的典范。但历史告诉我们, 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是缺一不可的。

ツ壳埃我国的信用监管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风险管理系统中的信用评级机构在对与次贷相关证券和其它复杂信用产品的评级过程中,其独立性、透明度以及评级结果的质量方面存在缺陷。其次,监管行为扭曲、监管主体独立性差、监管中的行政干预明显。

ゴ拥习菡务危机中,我国在信用监管体系上有很多借鉴之处,首先,加强风险管理系统中的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透明度,提高评估质量,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政策避免评级机构为了争夺利益而高估资产价值,为相关债券提供一个合适的评级结果。其次,强化功能监管, 监管体系有必要从过去强调针对机构进行监管的模式向功能监管模式过渡, 即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同类型的业务进行统一监管和统一标准的监管, 以减少监管的真空和盲区。此外, 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职能协调也尤为必要。在金融市场全球化、金融创新和衍生产品日益复杂的今天, 传统金融市场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 跨部门的监管协调和监管合作显得日趋重要。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おげ慰嘉南祝

第5篇:实体经济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虚拟经济、泡沫经济

一、虚拟经济:形成机理、发展与规模

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概念。所谓实体经济是指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其主要构成部分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邮电业等产业部门。虚拟经济则不同,它是指与虚拟资本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也即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因此,讨论虚拟经济可以从虚拟资本入手。

所谓虚拟资本,是指与实际资本相分离的,本身无价值却能带来“剩余价值”、并具有独立的价值增值运动规律的各种资本凭证。虚拟资本的形成是与货币的产生分不开的。货币开始是为突破物物交换的缺陷而产生的一种交换媒介,但货币发展到由纸币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一种价值符号以后,在交换媒介功能之外,又增加了价值储藏功能,从而使货币转化为资本成为可能。在信用关系出现后,资金借贷双方联系日益密切,资金需求者愿意向资金供给者支付利息,货币产生了“收益”,从而转化为了虚拟资本(借贷资本)。借贷资本的大规模发展产生了银行信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融资便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必然寻求新的融资渠道,于是股票和债券应运而生,它们是最明显的虚拟资本。在当今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虚拟资本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趋势,资本的虚拟化程度越来越高。继股票、债券之后,又出现了证券化资产和金融衍生产品。证券化资产是因资产证券化而发展起来的。银行将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等各种信贷资产经过重新包装后实行证券化,或者在一些低信用等级的证券中加入较高信用等级的证券,并用其作为抵押发行新的证券,从而提高资产的流动性。这样等于是在本身就是虚拟资本的信贷资产及初级证券的基础上,又产生的虚拟资本,大大提高了资本的虚拟化程度。金融衍生产品是虚拟化程度最高的金融产品,金融期货、期权合约的买卖者并不真的拥有合同中规定数额的证券或货币,也不必在交易清算时真的买入或者卖出这些证券或货币。特别是指数期货和期权交易,实际上是就指数的涨落打赌,无任何实际对应物,是最彻底的虚拟资本。

与虚拟资本的发展相适应,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来考察,虚拟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闲置货币资本化。这是虚拟经济的最初阶段。例如,当某人持有暂时不用的闲置货币,而另一人却急需生产经营资金时,前者便可将其闲置货币让渡给后者去使用,后者则承诺对借入资金按期还本付息。在这种货币的直接借贷行为中,由于贷方并未从事现实的生产经营,而是仅仅凭借代表借贷行为成立的借据或凭证获取利息收益,因此,这种借据或借贷凭证便成为虚拟资本的雏形,贷方据以获取利息收益的活动也就是一种虚拟的经济活动。

2、借贷行为中介化。这一阶段的标志就是银行的产生。在这一时期,货币资金借贷主要不再是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而是表现为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借贷。此时,对广大的存款人而言,其持有的能够带来利息的存款凭证就是虚拟资本。因此,借贷行为的中介化实际上意味着虚拟经济活动的社会化,这种社会化由于能够扩大社会的资金借贷规模,提高社会范围内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因而,对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证券交易的市场化。随着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大量发行,客观上要求形成一种便于有价证券实现流动性的机制或场所,于是,证券市场应运而生。虚拟资本交易的市场化可以引导资金向预期收益较好的产业流动,从而有利于优化社会资金的配置结构,提高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

4、虚拟经济国际化。进入20世纪后,较大规模的跨国证券投资开始出现,虚拟资本的发展由此进入新的阶段。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布雷顿森林协议和关贸总协定推动下最终形成的规模巨大的国际金融市场,更加便利了虚拟资本的跨国交易,从而使虚拟资本交易日益呈现为一种国际性的经济活动。虚拟经济活动的国际化可以促进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并使资本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5、金融工具创新化。20世纪60年代以后,虚拟经济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国际性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规模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包括各种金融期货、期权等在内的金融创新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工具的创新化使得虚拟资本的交易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并使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而日益呈现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领域。

80年代以来,各主要工业国家的金融资产迅速膨胀,交易规模迭创新高,使得虚拟经济的运行愈发脱离实体经济而扩张。据报道,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平均年增长率仅为3%左右,国际贸易平均年增长率为5%左右,但国际资本流动却增加了25%,全球股票的总价值增加了250%。1997年全世界虚拟经济的总量已达140万亿美元,约为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总和(28.2万亿美元)的4倍。全世界虚拟资本每天的平均流动量已高达1.5亿美元以上,约为世界日平均实际贸易额的50倍。可以预计,随着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的发展,虚拟经济的规模还会膨胀。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中,实体经济是第一位的,虚拟经济是第二位的。虚拟经济是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同时也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极大地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麦金农,1973;格利和肖,1960)不仅可以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而且资本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工具提供的套期保值等服务,还为实体经济提供了稳定的经营环境,降低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和因价格或汇率波动引致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使实体经济能够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虚拟经济自身产值的增加本身即促进了GDP的增长,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直接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具体而言,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社会资本的配置效率。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实现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通过发行并交易虚拟资本,发现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价格,是实现增量资本在实体经济各部门之间优化配置的主要诱导工具。同时,金融市场还为存量资本优化配置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资产重组等产权交易,可以实现存量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再次优化配置,盘活因投资决策失误或市场需求结构转变而闲置的存量资本,提高社会资本的利用效率。

2、有助于分散企业经营风险。其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企业制度的创新,使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同时也使企业产权的所有权、经营权和受益权相对分离,企业所有权的转让与处置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影响弱化,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增强。其二,资产证券化、ABS(资产担保证券)、期权交易等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对企业资金安排、投资选择、规避经营风险等具有重要影响,如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和外汇掉期业务,可使企业有效规避市场价格波动和汇率变动带来的经营风险,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等。

3、虚拟经济规模的扩张,在增加GDP规模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虚拟经济日益发挥出对实体经济巨大的促进作用的同时,虚拟经济自身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1980年相比,1996年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资产总额均成倍增长,特别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资产的增长迅猛,并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但是,虚拟经济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隐藏着极大的风险。这是因为:虚拟经济要正常运转,需与实体经济的规模相适应。然而,虚拟经济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却越来越表现出相对独立性。在证券市场中,人们对于证券市场未来价格的预期往往并不是基于公司的财务状况,而是基于一种心理预期和想象空间。这种投机者的“市场接力棒理论”(金德尔伯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生动地描述了投机者普遍存在的“博傻心理”,即投机者见到大家都看好某一金融资产,自己也加入这一行列,期望自己的“接力棒”下传,由于大家有相同的预期,在相反的预期未形成主流之前,市场接力棒就不乏接手者,从而带来市场的火爆,使市场价格脱离客观价值,形成泡沫。前面所提及的虚拟化程度较高的证券化资产和金融衍生产品,更是在虚拟资本基础上的再次虚拟化,几乎与实体经济没有联系,易形成泡沫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投资中也可能存在着泡沫成分。企业为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可以向银行贷款,也可以发行股票和债券。但一旦企业经营不善,或遇到经济全面衰退,企业破产倒闭,实际资本创造的“价值”得不到实现,企业先期的银行贷款和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较之实际资本来说,就成了空中楼阁。实际上也是一种泡沫。

经济中出现泡沫并不意味着泡沫经济的出现,经济泡沫对经济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并且可以通过市场供求机制而自动恢复均衡,只有当虚拟经济中的泡沫成分不断加重,资产价格普遍大幅度地偏离或完全脱离由实体经济因素决定的资产价格时,才会导致泡沫经济。泡沫经济会扭曲资源配置,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泡沫经济所造成的虚假繁荣现象,会扭曲消费行为,恶化国际收支,破坏经济均衡;泡沫经济所造成的混乱的信用关系,会影响金融系统的运行,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并引发整个社会的经济危机。譬如1978-1981年发生在墨西哥的泡沫经济,在1981年股市崩溃之后,引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和持续的通货膨胀,导致大批企业和个人破产,失业率上升,社会贫富差距增大,整个墨西哥经济一片萧条;80年代日本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的迸裂同样使经济实力雄厚的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退之中,至今难以自拔,所谓的“日本神话”由此破灭。

泡沫经济的产生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从主观上看,主要是由金融投机引起的。人们在“博傻”心理支配下,金融资产价格越高越买,越买价格越高,导致金融市场超常规膨胀,引发泡沫经济。从客观上看,实体经济的内在失衡是导致泡沫经济的根本原因,由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可见一斑。发展中国家在实体经济实力不强、结构性问题突出的情况下,金融市场过度开放,会导致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发泡沫经济。七十年代以后,东南亚等地区国家经济快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受金融深化理论的误导,上述各国相继开放金融市场,企图通过金融完全自由化,依靠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刺激实体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但由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偏低,且存在诸多结构性问题,虚拟经济过快发展超过了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最终引发了泡沫经济并导致了一系列金融危机。以泰国为例,泰国工业基础设施落后、建设资金匮乏、出口以资源型产品而非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虽然泰国政府力主投资并着重发展重化工业和高科技产业,但受教育和科技水平限制,严重制约了泰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实体经济存在比较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和金融监管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泰国政府却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外汇管理上推行了一系列激进的改革措施,加速了金融自由化和对外开放步伐,使虚拟经济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该国实体经济发展速度,特别是短期外资大量流入,且被投入到房地产和股市炒作而非实体经济领域,使泰国经济的泡沫化现象日趋严重,并成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三、我国经济中的泡沫风险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商品价格由国家决定,基本不受市场影响,而且金融交易近乎为零,基本不存在泡沫现象。但进入90年代以来,深沪股市的建立和房地产市场的开放,使“泡沫”的威力大大发挥出来。

我国股票二级市场上的泡沫是众所周知的。我国股市上有很多股票的市盈率都达到50倍以上,大大高于美国的水平(NASDAQ的平均市盈率虽已经高达90倍,但美国工业类股票的平均PE(市盈率)仅为25倍,运输业股份的PE平均为12倍,银行业平均为13倍,公用事业股为20倍)。今年ST板块的几番上涨,也有利地说明了我国股市的投机性强,不可避免地会引发泡沫。

在股市泡沫严重膨胀的同时,也出现了房地产泡沫。股市泡沫较之房地产泡沫,犹如小巫见大巫,这是由于体制漏洞而导致的疯狂炒作的结果。而且,股市炒作的参与者绝大多数是居民个人,而房地产的炒作主要是由有实力的企业进行的,资金量大,泡沫膨胀更加厉害。时至今日,房地产泡沫导致的后果依然是触目惊心的。

股市泡沫和房地产泡沫都是泡沫的表现形式。在我国,除了这两种泡沫以外,还存在更严重的泡沫形式,即由于实体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而造成的泡沫。这种泡沫集中反映在银行的不良贷款上。目前,我国企业融资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作为中介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只有企业经济效益好,银行、存款人和企业之间的资金循环才能正常进行。企业效益不佳则会给银行带来风险。若企业进行破产清算,清算价值无法还清贷款,银行会出现坏帐,若拖欠贷款,则会形成呆帐。企业风险只是单个风险,但当它通过不良贷款转嫁给银行以后,就成为金融系统风险。我国企业由于体制原因、经营管理不善所导致的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使我国经济潜藏了危机。

四、结论和建议

以麦金农、格利和肖为代表的众多经济学家认为,金融活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金融深化而不断增加,因此主张通过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促进经济增长。但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这一主张是片面的。西方发达国家自80年代以来已相继实现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资产总量迅速膨胀,目前均已大幅度超过本国的GDP,但在金融资产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GDP并没有随之快速增长,其增长速度反而有所下降,而且,在欧洲还引发了90年代的货币危机,在日本则产生了严重的泡沫经济现象。许多发展中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等在80年代中后期推行金融自由化之后,金融深化程度迅速提高、虚拟经济膨胀速度超过发达国家,经济的泡沫化现象日益严重,并引发了一系列的金融危机。

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确实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但盲目的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却会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在我国这样一个内部经济存在一系列问题的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以及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应当慎重,我国对金融市场的开放应是逐步的。我们应当下大力气进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金融体系的完善,以适应加入WTO后的国际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加快资本市场规范化建设的同时,应着力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这不仅包括扩大证券品种的规模,也不仅包括增加新的证券品种,而且包括拓展和开辟新的市场,扩大居民投资渠道和企业获得资本性资金的渠道。其中,存量股份制、债权转为社会股权、将建设国债建立在运用资本经营方式运作国有资产的基础上等,都是应当重视的具体措施。

2、积极推进创业投资,加快高科技产业化步伐。知识经济是将知识转化为经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业投资的功能极为重要。在资本市场的配合下,积极推进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调整国家的经济结构。

3、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实物经济的货币化和资产证券化。实物的货币化和资产证券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实物的非货币化,有着诸多弊端;资产的非证券化,严重限制着资产的准确定价和资产存量的盘活。

4、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关键的问题是,运用何种机制和规范。在双重体制并存的条件下,运用计划经济机制,虽一时抑制了某些现象,但不利于金融市场的成长,结果可能造成更大的风险。为此,应特别重视运用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强化金融监管。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中译本,人民出版社,1998。

2、麦金农,1998:《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

3、J.G.格利,E.S.肖,1996:《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4、金德尔伯格,1992:《泡沫》,载伊特韦尔主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

5、刘骏民,1998:《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山东人民出版社。

6、谢太峰,1999:《正确认识虚拟经济》,《金融时报》10月30日。

第6篇:实体经济的弊端范文

一、金融危机影响下金融生态脆弱性表征

(一)企业倒闭停产威胁金融生态微观基础

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构成了金融生态的微观基础。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银行作为间接融资的重要媒介,其经营活动可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作为货币市场上的借款者和资金运用者、资本市场上资金的主要筹集者和使用者,其经营绩效和风险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银行、证券公司等的资产运营质量,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生态。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内外需疲软、停产、资金回笼困难等问题,出口型中小企业的大规模倒闭,必然会加大给这些企业提供融资的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给金融体系造成巨大压力。

(二)经济结构调整加大金融生态经济环境波动

由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正好发生在我国经济出现周期性调整的时期,其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将加快和加深我国经济周期性调整的速度和幅度,同时也加大了金融生态体系维护的难度。在经济周期性发展中,新技术或新兴产业部门的出现,会因生产不能满足需求结构的变化,使实体经济因结构调整滞后而陷入低谷,并使金融资本的正常运转与流动出现障碍,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三)经济调控政策带来金融风险的不确定性

为弥补“市场失灵”,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往往采取一系列的宏观政策对市场进行干预。然而,国家在采取一系列财政、货币政策“熨平”经济波动的过程中,治理实体经济的宏观政策往往成为影响一国金融风险的助推器。目前,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目的是拉动内需、重振实体经济。然而,4万亿财政资金的投入需要银行系统的信贷支持,如果这部分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会造成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尤其是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需求大、风险高,此时贷款投放的集中度过高,一旦这些项目出现经营风险,将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和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健运行。

二、维护金融生态的建议

(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夯实金融生态的经济基础

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我国出口和投资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已经逐步显现。在本次金融危机之前,我国政府已经在产业结构调整、内需企业扶植、分配机制改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在更要坚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方向不动摇。在这一转换过程中,要科学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实力和经济运行质量。经济发达地区,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积极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突出发展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第二产业,稳步发展第一产业,做强做大支柱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提高投资水平,努力培育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培育壮大优势骨干企业,提高企业盈利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健全金融法律制度,强化金融生态环境的硬约束

一是要明确金融生态的边界,对现有的金融生态平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如产权、市场规则等。二是法律要完成市场不能完成的经济功能,消除市场失灵和市场有限性对金融业的影响。当前要尽快修改与金融维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有效引导金融资产高效配置、金融经济良性循环提供法律保障。三是借鉴新加坡打击恶意逃废债的“穷籍制度”,根除司法与行政难分离的顽疾,完善执法环节,提高执法效率。

第7篇:实体经济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实体经济;物流业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波及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实体经济,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中国经济也未能幸免。

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各个国家逐步显现。而在我国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近一个时期以来,不断有企业关门倒闭的消息传来。受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制造业外部需求减弱,生产量急剧减少,效益明显下降,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外向型企业出现倒闭。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统计,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000多家规模(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在浙江,大约有20%左右的温州中小企业倒闭或半停产;在广东,有约95%的中小企业资金告急,资金缺口达1.2万亿元;上海、江苏等地也面临着相似的难题。在倒闭风潮中,首当其冲的是外向型加工企业(例如贴牌生产等)。这类企业,以订单为主,受国外市场波动影响大。例如,全球最大规模的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团,受海外订单减少、原材料与人工成本继续上升影响,旗下的两家工厂已经倒闭。

二、实体经济变化给物流业带来的冲击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十分严峻和复杂的形势,下行压力极大,因而会给物流业带来巨大冲击,物流业的市场规模出现萎缩,物流有效需求不足,物流资源闲置,企业经营效益明显下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物流业属于服务业,具有生产业的特性,主要为生产制造和商贸流通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生产制造和商贸流通企业的物流需求构成物流业的市场,国内和国际两个物流需求市场的需求萎缩,必然带来物流经营业务量的下降。金融危机对物流业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于快递业而言:由于大部分的快递企业业务量中80%是企业客户,20%是个人客户,企业客户中的大部分是制造业客户(工厂企业预计超过一半以上),而中国制造业出现问题,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减少,必然会影响到快递业的业务量。很多中小快递公司因为没有客源或客源太少而关门倒闭。2008年9月份以来,各大快递公司的业务量都出现了萎缩。例如,继上海一统、广东翔盈等一批快递公司倒闭之后,国内民营快递龙头企业宅急送也出现了业务下滑的情况。宅急送公司业务量已从上年的40%增长放缓到现在的15%~20%。快递公司怎样减少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已成为整个快递业的首要问题。

(二)对于传统的公路运输业而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运输车辆营运效益明显下滑,客户减少,货源不足。目前,许多货运公司货运量快速下滑,一些规模较小、实力不济的货运公司已开始倒闭,部分从事货代的人员也相继跳槽。2009年1月国家开始收征燃油税,企业的运输成本又会增高。运输行业的集中度很低,达不到规模效应。而提高集中度最好的途径是并购。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并购对象的估值比金融危机前有相当比例的下降。这就给企业并购、提高行业集中度带来了困难。

(三)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业绩严重下滑已成为第三方物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客户的减少成为困扰企业最大的问题,很多物流公司都处于无货状态。在危机面前,国内其他大型的综合物流企业受到的冲击也不小。据中远物流提供的数据显示,公司大部分物流业务在2008年第三季度出现了明显增幅减缓,其中化工物流和家电物流的第三季度增幅较2008年前三季度的平均增幅分别下降了20%和39%。而宝供面对危机来袭也不能完全应对,对形势的变化也不能确定,只能随机应变,谨慎对待。

三、几点思考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实体经济产生了影响,冲击着中国整个制造、加工、外贸等行业。由于它们是主要的物流需求方,因此,制造业、加工业、外贸业的业务量萎缩必将导致物流业的业务量减少,从而使物流业也陷入一个低潮期。

经济发生变动也可以看出中国物流企业的应对能力。借此我们可以通过金融危机能够看到中国物流企业的一些弊端。中国物流企业乃至整个物流行业缺乏柔性,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差,并且是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要提高物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由被动变为主动,需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加强物流企业内部管理。现阶段中国物流企业存在很多管理上的问题,管理与运营脱节,管理混乱不科学,很多还是依靠经验管理,使运营效率低下。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企业更要注重和提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能够制定更加完善的行业标准及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服务效率。

(二)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中国物流企业很大一部分是由传统的仓储、运输公司转型而来,而这种单一的企业经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物流需求,例如一些物流公司只能提供单一的运输或仓储服务,而这次经济危机来袭,物流需求方的业务量下降,这些物流公司只能依靠价格战来赢得客户,并没有其他的竞争优势。因此,公司的盈利能力将大大下降,而价格战也不是长久之计。

(三)加强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现在中国物流企业依然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这样使一些物流公司的经营成本很高,很难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因此,要加强企业间的合作,这样不但能够避免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而且还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降低自己的运营成本。

(四)提高对资源进行整合的能力,有分散风险的意识,在行业中能够进退自如。现在很多物流公司缺乏分散风险的意识,一些规模不够大的物流企业也自买车辆,自建仓库,这样运营成本就会很高。一旦公司在经营上出现问题,就不能全身而退,也不容易转型,面临倒闭的危险。因此,要提高对资源的整合能力,比如车队、仓库可以租借而非自买,这样就可以分散自己的经营风险,企业经营不善时也容易转型,而不至于缺乏弹性而倒闭。

总之,金融危机来临,对中国物流业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但是通过这次危机我们也可以认识到行业的不足。物流企业一定要坚持业务创新,把握供应链并占据主动地位,这样企业才能及时把握客户的需求,才能够保生存求发展。2009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现代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的出台,不仅对于应对当前金融危机,而且对于物流业长远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我国物流业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国家出台政策发展运输物流业,各物流企业应把握这次机遇,挺过金融危机,为今以能够做大做强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第8篇:实体经济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 大萧条 爆发背景 演变过程

一、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背景比较

(一)世界经济基本格局

两次危机来临之时,美国均处于全球经济体系的核心,均成为危机的发源地。但两次危机中美国所处的支配地位不同。一战之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并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在世界经济中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二战之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欧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其霸主地位受到了挑战。

(二)金融体系

两次危机金融体系的差别还体现在金融衍生品、影子银行和融资方式等方面。大萧条之前金融机构基本没有动力开发金融衍生品,随着金融监管的日益加强,为了开拓业务,各金融机构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在国际金融危机来临之前,金融衍生品充斥市场;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还出现了影子银行,存在着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从事类似于传统银行业务的非银行机构;分业经营减少了银行的投资机会,低存款利率促使银行的存款资金转入其他投资渠道,20世纪60年代伊始还出现了金融脱媒现象。

(三)国际货币体系

两次危机期间的汇率弹性是不同的,经历了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的转变。在大萧条期间,世界各国普遍奉行金本位制度,黄金输送点决定了各国汇率波动的幅度相当有限,固定汇率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固定汇率制使一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受损,本轮经济危机之前大多数国家选择了浮动汇率制,各国货币政策独立性有所增强,以邻为壑的做法比比皆是。

相对于大萧条而言,二战后“中心-”国家权利义务的非对等性。在大萧条期间,受金本位制的影响,各国货币的泛滥程度是受到控制的。但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储备货币不再仰仗于黄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心-”国家之间的义务权利不对等导致美元泛滥,2007年的剧烈调整是国际收支失衡的一个必然结果。

(四)国际协调机制

大萧条期间,国际协调机制比较脆弱,各国纷纷推行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首先是贸易保护主义。1930年6月,美国将平均关税税率由38%提高至52%。作为回应,各国随后开始了报复性贸易战,主要经济体平均关税高于50%。其次是金融保护主义。在大萧条导致大量银行倒闭的背景下,民众极力追逐现钞和黄金,各国黄金储备不断告急,世界各国穷尽手段来争夺黄金。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国际协调机制大大增强,主要国家采取了同向的救市措施,政府间提供紧急贷款援助,IMF推行了备用信贷安排、短期贷款安排等举措,2008年G20决定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以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二、两次金融危机演变过程比较

(一)传导范围

大萧条波及世界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美日欧均深陷其中,但社会主义国家并未受其影响,苏联在西方国家深陷大萧条期间仍然保持经济增长的态势。相比较而言,随着世界上各国经济金融往来越来越密切,国际金融危机范围包括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传导过程

两次危机均经历了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的蔓延这一过程,首先是资产泡沫破灭,股市、楼市中的投资者纷纷破产,虚拟经济风光不再虚拟经济的不景气进一步拖累了实体经济,随着投资者持有的流动性不断削弱,实体经济不得不面临通货紧缩,各宏观经济变量不断下滑,各国陷入经济衰退。

国际金融危机由次贷危机而起,美国房利美、房地美和“雷曼兄弟”破产,美国注资850亿美元拯救AIG公司,全美最大的储蓄及贷款银行华盛顿互惠公司倒闭,并引发全球股市下行。事实上,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通过国债与公司证券化衍生品将次贷危机的风险扩散到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各个角落。2007年8月,法德日等国开始向处界披露次贷所造成的损失,次贷危机从美国传播至其他国家,并以迅雷之势席卷全球。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经历了股市下挫、汇率下跌,冰岛克朗一路狂贬,流动性危机迅速席卷其他国家。

(三)演变过程的对比分析

1.相同之处

两次危机均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虚假繁荣造就了资产市场的巨大泡沫,泡沫被刺破之后,投资者纷纷破产,宏观经济数据下滑。两次危机的发源地均在美国,并且通过金融市场和国际贸易这两个途径波及到世界各国。两次危机均影响了国际货币体系,但影响的程度和方向有轻微区别,大萧条导致金本位制终结,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新兴经济体在IMF中话语权有所增加,SDR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2.不同之处

当然,两次危机演变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同之处,主要差异有二。

危机演变过程对监管准则改革存在不同影响。大萧条充分暴露了分业经营、分业监控模式的弊端,“格拉斯-斯蒂尔法案”确立了美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新模式,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成为各国的主要模式。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各国政府认识到监管不力的问题,美国金融体系有重拾混业经营的可能性,监管结构也可能会从伞形监管转变为功能监管。

在危机演变的过程中,人们对安全资产的范围和性质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别。在金本位的约束机制下,黄金成为安全和流动性的一个基准,这个基准是:黄金或者能够以标准比例兑换黄金的资产。2008年具有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资产的范围被扩充了,一系列黄金以外的资产列入了这一范围,包括:在央行的存款;政府债券。

第9篇:实体经济的弊端范文

我们认为,互联网还没有改变事物的本质,现在汽车还必须首先是车子,豆腐必须是豆腐。当然不等于将来不会改变。

但互联网已经改变了做事的方式,使传送层级减少,速度加快。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意义,是可以提升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今天坚持继续“蓝血十杰”数字工程,就是为了给用互联网精神改变内部管理打下坚实基础,进而实现与客户、与供应商的互联互通。 互联网时代仍然需要科学管理

要回答互联网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管理,先要搞清楚蓝血十杰为现代企业管理贡献了什么,我们应当学习什么?

蓝血十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贡献,可以概括为:基于数据和事实的理性分析和科学管理,建立在计划和流程基础上的规范的管理控制系统,以及客户导向和力求简单的产品开发策略。

科学地掌握生产规律,以适应未来时代的发展,是需要严格的数据、事实与理性的分析的。没有此为基础,就谈不上科学,更不可能作为技术革命的弄潮儿。科学管理与创新并非是对立的,二者遵循的是同样的思维规律。

蓝血十杰为福特公司建立了财务控制、预算编列、生产进度、组织图表、成本和定价研究、经济分析和竞争力调查等,这些构成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当然,这些是工业革命时期的成就,虽然我们现在是处在一个信息革命的时代,未来还不知如何预测,但汹涌澎湃的新技术革命浪潮,还是离不开工业时代的基础。 继续优化管理,防止过度管理

从1998年起,华为投入数十亿美元,邀请IBM等多家世界著名顾问公司,先后开展了IT S&P、IPD、ISC、IFS和CRM等管理变革项目。变革的指导方针,是“先僵化、再固化、后优化”。僵化是让流程先跑起来,固化是在跑的过程中理解和学习流程,优化则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持续优化,我们要防止在没有对流程深刻理解时的“优化”。经过十几年的持续努力,我们的学习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基本上建立起了一个集中统一的管理平台和较完整的流程体系,支撑公司进入了ICT领域的领先行列。

管理变革和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远远超过了我们最初的估计,而且随着公司全球业务的扩展和新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公司管理不断面临新的挑战。目前华为的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难点问题。

一是跨领域、跨部门的端到端的主干流程的集成和结合部的贯通,仍是目前最大的短板。各类流程看似各自都实现了端到端打通,但到了真正使用流程的部门和岗位那里却是“九龙戏水”,无法配合,效率低下。我们必须把公司级的管理变革进行到底。

二是公司运营管理与业界最佳实践还存在较大差距,已经成为制约公司市场竞争力提升的短板。公司在与爱立信对标的过程中,发现同样的管理,我们的用人用工比爱立信多。

对标之后,华为提出了“五个一”目标,供应链和GTS同时发起了“账实相符”管理变革项目。“五个一”和“账实相符”目标的实现,涉及从产品配置简化,产品配置打通,业务场景分类和简化,全球供应网络布局优化,从销售要货到国家仓再到站点的计统调模式变革,交付上ERP、ISD变革等多个管理变革项目的集成。

三是如何实现向以项目为中心的管理转型。公司的运作正在从以功能部门为主的运作方式,逐步向以项目为中心的运作方式转变,客户、研发、服务和变革项目将成为未来业务运作的主要形态。这样,才能避免大公司的功能组织的毛病,去掉冗余,才能提高竞争力,才能使干部快速成长。

四是简化管理问题已经提上日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虽然蓝血十杰以其强大的理性主义精神奠定了战后美国企业和国家的强大,但任何事情都不可走极端。在上世纪70年代,由蓝血十杰所倡导的现代企业管理也开始暴露出弊端。对数字的过度崇拜,对成本的过度控制,对企业集团规模的过度追求,导致了过度管理和对创造力的遏制,使得福特等一批美国大企业遭遇困境。在华为公司,管理的复杂性正在随公司规模的扩大呈非线性地增长,这已经开始成为公司竞争力的制约因素。

华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永远不可动摇的旗帜。两难之处在于,客户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是客观趋势,我们必须在坚持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商业模式的同时,降低管理的复杂性。

华为的管理变革将进入攻坚期。我们要时刻牢记,管理的目的,是提升一线的作战能力,是以客户为中心多打粮食,华为需要优化管理但不能管理过度,凡是不能增产的管理就都不是好管理。 用互联网改善公司管理

今天,互联网和物联网正在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促进了信息的生产、交流、获取和共享,但没有改变事物的本质,即使在互联网时代,车子还是车子,豆腐还是豆腐。同样,互联网也不可能使一家公司的管理实现跨越,科学管理还是基础,流程和规则可以简化,但不可以没有。

对实体经济来说,互联网的真正作用是什么?是颠覆还是推动?蒸汽机和电力都曾在产业和社会生活中起过革命性的作用,但这些技术革命不是颠覆而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和生产的进步。互联网也不例外,其本质作用在于用信息化改造实体经济,增强其优质、低成本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一句话,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意义,是可以用它来提升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在改进公司内部管理方面,互联网可以大有作为。首先可以使产业链内部交易标准化、数据化的信息快速传递,并全流程透明;其次通过信息互联加强内部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推倒部门墙,简化内部运作、核算和控制,降低交易成本;再有,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充分挖掘和分析公司客户需求的大数据,加强客户洞察,与客户共同创造价值;分析内部运作的合同、订单、项目、配置、库存、物流的大数据,支持及时、准确、优质和低成本的交付;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大数据分析,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牵引优质资源向优质客户的倾斜;实际上,把标准化产品销售和行政采购搬到互联网上,实现B2B、B2C、O2O等多种新商业模式的运作,华为已经在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