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专业范文

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专业

第1篇: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专业范文

一、?h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开设雕塑课程的必要性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对于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整合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环境艺术所涉及的学科很广泛,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人类工程学、环境心理学、设计美学、社会学、文学、史学、考古学、宗教学、环境生态学、环境行为学等学科。

而雕塑不仅与人类社会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也与人类生活及生存有着直接的联系,能够折射出人们的生活形态、社会现状及发展趋势。总之一件优秀的雕塑艺术品在特定的空间环境中不但能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也能很好的启发人们对哲学、历史、文学及社会现状等方面的认知,从而影响并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文化发展。所以雕塑与国画、油画、壁画、装置等息息相关,同样被纳入艺术学科,并在美术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使雕塑教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实践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近年来我国不管在经济方面,还是城市化建设方面都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使教育事业得到进步,相应是教学机构也得到完善,人们对文化水平提高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已经不仅仅只重视基本的文化素养的提高,还不断通过教学来提高艺术文化素养,从而促进城市建设发展水平,最终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要求。雕塑作为一种具有影响力的艺术文化形式,得到大众的重视和关注,将雕塑教学融入到艺术设计教学是必然的,实践于环境艺术设计更是重中之重,使雕塑艺术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雕塑教学功能的应用

(一)雕塑教学锻炼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功能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应用

空间思维能力是环境艺术设计中很重要一种设计能力,培养空间思维能力直接关系着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效果,也关系到该专业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士的环境艺术设计品质,所以一直以来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老师及学生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传统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很多老师的授课教学相对偏向于理论,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鉴赏水平,但对于学生的设计方法、空间思维能力并没有起到较好的培养效果,不能满足当下对高综合能力、高空间思维能力及高创新能力人才的需求。而雕塑教学课程的开设能够锻炼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设计扩散性思维,最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境艺术设计空间思维能力。

(二)雕塑教学学生潜能挖掘功能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应用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进行雕塑教学时,雕塑能够很直观的展现出艺术空间形态之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想象力,通过雕塑联想到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多种立体空间造型,如空间界面(室内外墙柱面、地面、顶棚、门窗等)的造型设计,还能够挖掘出学生的形态、色彩、自然光、人工照明、家具、饰物等设计潜能,使建筑物室内外空间环境呈现出独有的空间氛围及艺术设计风格,以满足人们功能使用和视觉审美需要的同时,充分发挥出城市美化的作用。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雕塑教学实践分析

(一)加强雕塑在环境空间设计中理论与技法教学力度

众所周知,雕塑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及创新性,其中不仅有动手能力培养,还包括了造型能力及设计能力培养,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要同时结合雕塑理论和技法教学,以拓展学生设计理论基础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环境艺术设计应用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增加雕塑实践性课程和雕塑实践课时,让学生在实际空间中进行雕塑设计与制作实践,并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开拓视野和提高创新意识,以培养学生环境艺术设计的思维能力;第二,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雕塑技法训练,从而为环境艺术设计奠定良好的应用技法及空间造型基础;第三,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图像、文字及视频等功能,将重要的雕塑理论知识、雕塑案例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知识技能教学相结合,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以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到雕塑与环境艺术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在雕塑学习过程中锻炼自己的环境艺术设计空间思维能力。

(二)执行实训-理论-实训教学方案

第一,老师要在课前掌握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对雕塑在环境空间关系的了解程度,然后选择最具有针对性的雕塑教学内容作为实践课程教学的题材,并结合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课题项目进行教学;第二,将课题实训与理论教学模式相结合,增强学生对环境雕塑艺术设计的具体应用能力;第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以课程汇报展览的方式,展览自己完成有趣的雕塑作品。

(三)在“交流”中学习、总结

第一,可以邀请相关的雕塑家、公共艺术家、环境设计师等进行讲座式的教学和学术上的交流,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第二,环境艺术设计包括环境景观、雕塑、建筑、公共艺术设计等方面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和其他学科交叉式的教学,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2篇: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专业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新的构建跨学科主题在现代环境科学研究基础,也是一门仍在发展的主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环境艺术设计是伴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觉醒和新专业诞生了。

一、环境艺术设计现状?分析与发展

(一)发展背景

环境艺术设计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当代艺术和设计,它是一个艺术设计的集成系统。在狭义上,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指建筑的空间设计和环境为主体。其中,建筑室外环境设计在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绿色,水,人行道上,环境论文主要设计和设施,也就是景观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室内空间、家具、照明、等为主要设计,也称为室内设计。这两个是最快速发展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两个分支。在国内,环境艺术设计分为室内和室外环境艺术设计类,艺术和设计,但可以分为很多类别,如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雕塑、壁画、积木,属于环境艺术的范围。

(二)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三十年的发展现状

中国当代环境艺术从1980年代开始,现在已经进入了“30年”。“近30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改革开放,中国的城市化是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的加速增长,快速扩张的环境设计和施工团队,那么对环境设计的纪律需要成为一个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

(三)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有大量的环境艺术实践,然而,环境艺术专业和科学,在我们国家没有接受科学的行业标准,但没有相应的学科理论建设。环境艺术的线没有思维,没有产业,国家尚未成熟。由于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特殊性,其主要建筑,城市空间,建筑和城市空间、材料、结构框架、概念,值得关注。现在,一些重要的环境艺术项目,因为规划者的角色,架构师和设计人员的知识是不够的,导致这些项目的完成是不够好,这是令人遗憾的,我们应充分重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主要角色。一方面,监管机制从城市的角度来看,这限制了环境设计的发展。参与城市管理的设计环境,地位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部门管理城市绿色花园,市政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卫生部门日常维护,等等。另一方面,缺乏公众参与工作,导致缺乏人文关怀和环境艺术设计。当前的设计环境中,无论是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公共雕塑展览设计,是由个人或单位设计和建设,缺乏对征求人们的意见和想法。其次,在某种程度上,西方设计模式在中国设计社区,像中国的设计缺乏历史遗产。现代中国认为,传统的风水科学是迷信,是不科学的,导致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空白。现在大部分的国内高校是改变室内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士,专业内容没有改变。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合适的生长环境和一群好老师,这是最薄弱的环节在许多新艺术与设计学院。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80年代的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关注的是“现代设计”,如何理解“设计”的人们的需求。进入21世纪,对中国环境艺术设计认知的问题在于: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开发过程不是“模仿西方设计风格”,不是按照西方模式在现实操作中,但质量基于历史复杂整个国家的“社会和谐发展”的考虑,选择什么样的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道路。在新的历史时期,环境艺术设计有一个更广泛的学科研究的远景和范围,设计中心的生活环境,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生活质量、艺术风格、历史背景和区域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一)更加人性化,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当今社会,环境和人之间的交互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设计创造的环境,环境,反过来又影响的行为指南。我们需要做的是去探索如何使设计和创建、环境影响变得更科学、更合理,我们不仅要尊重环境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要尊重和关注人为因素。

(二)尊重自然、生态优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尊重自然、生态优先级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内涵,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要求打破“人类中心理论”的束缚,充分意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建立一个新的环境设计的概念,全面整合资源,保护自然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不能停止,不能推卸的义务和责任。

(三)更强调便捷化,走向科技智能趋势

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了表现力和环境艺术的吸引力,和提供了广阔空间和高质量的设计的设计师。作为环境艺术设计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是很自然的将更多的科学和技术,和新科技将使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新科技可以扩大领域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带来多变的设计形式、设计方向和方法。总之,虽然近年来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有许多问题,但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环境艺术设计是人们密切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以传统文化之间的交互,致力于东方和西方的精神和物质融合,利用各自的优势,和相关环境设计跨学科融合的实现,和建筑师和艺术家,努力发展自己的环境艺术设计。因为只有这种交互的基础上,可见物质环境不能看到在设计意图,然后达到美化的目的,净化人们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周长积,傅娜,张洁.试论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及发展[J].美术界,2011(12).

[2]李海.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及流派倾向[J].才智,2010(13).

[3]李海.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及流派倾向[J].才智,2010,5.

第3篇: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专业范文

一、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对室内外环境进行规划、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环境艺术不像其他的艺术形式,并不仅仅提供艺术欣赏,而且更是一种集生活、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艺术形式。1981年国际建筑师协会将建筑学定义为:“建筑学是一门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这个定义也适用于环境艺术,也就是说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环境艺术设计是艺术设计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人类创造更加合理、更加符合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生活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与绘画、雕塑这些纯欣赏意义的艺术相比,更加具有实用性。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社会需求越来越丰富,这也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实用上,在使用的基础上,还用更加重视环境艺术的艺术性、科学性以及功能性,只有兼顾这方面的要求,才能为创造出满足人们需要的环境艺术设计提供可能。 

二、环境艺术设计对居住环境作用 

由于城市建筑设计和公共环境设计最能够代表人类文明的发展,因此,居住环境的发展和进步不仅与建筑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更与社会的形态同步。目前,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垃圾桶和护栏设计、园林绿化设计、灯光照明设计以及喷泉雕塑设计等。慢慢的,城市广场、公园以及街道等已经成为一个面向所有市民开放的扩大户外起居室。现代居住环境随着现代人类城市建筑空间的变化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即城市建筑环境公共设计。其实居住环境的设计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早期人类进行的各种活动大部分都是在户外进行的。原始的户外环境和家具等当属就地取材的简易石桌和石凳等。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变,创造具有使用功能以及丰富文化审美内涵以及环境设计已经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新领域。环境设计随着人们的需要,逐步从室内、家居以及商业场所逐步延伸到街道、广场和湖畔等。随着休闲、旅游以及购物行为的不断增长,人们需要更多舒适、放松以及稳固美观的公共户外家具。总之,现代公共环境设计作为一个激动人心的新挑战,除了需要当代设计师不断的创造新的理论和实践外,还应当将城市公共环境设计作为整体规划设计的一部分,确定城市环境的整体形象并创造具有人文魅力的都市景观,从而表达环境设计师对社会文明以及社会经济等诸多问题的参与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环境艺术设计具体表现形式和内容有建筑艺术、园林艺术、雕塑艺术、数字艺术、计算机设计艺术、摄影艺术、服饰设计艺术、视觉设计艺术、表演艺术、影视艺术、动漫设计艺术和现代科技的艺术应用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是综合各类艺术的整合,同时它也具有现代艺术的基本特征: 

1、和谐性。人与自然、设计与环境之间既要充分展示和体现人类的艺术创造才能,又要对自然空间环境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促进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就是要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人为本,通过艺术设计来创造和谐的生活空间环境。 

2、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性具体体现,就是运用现代艺术设计创作手法,融合传统与文化艺术形式语言,采用风格和造型技巧及材料工艺,在室内外环境设计视觉感官上营造一种文化氛围,提升精神文化品味。 

3、科技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新科技等的广泛使用,环境艺术设计科技化化趋势越发明显。新能源、新材料及新技术不断带动影响和催生着环境设计艺术形式创新。科技是艺术设计的基础。 

4、智能性。在环境设计与使用功能方面具有通讯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管理自动化(BA)等。室内外环境设计中配有计算机数字化网络、多媒体设施、公共安全防护功能的综合布线系统,能够进行自动监控,以全面实现管理、服务、环境设施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智能性功能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性化设计的具体体现。 

5、创造性。是思维观念、策划创新、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功能与设计的完美整合,用全新的艺术造型语言和形式去满足人们的物质及精神需求。 

6、参与性。运用艺术视觉造型语言吸引和激发人与环境的参与及体验,从触觉、视觉和听觉等多元化角度给人以想象、启发,以此来获得一种愉悦的、幸福的心理体验。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筑与人的关系、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不断调整与深化,人们对艺术也是不断的追求。于是,完善的环境设计和计划被提升到“艺术”的高度。这也是21世纪赋予设计师的责任。为了创造人们心中理想的而又美好的空间环境,需要环境艺术设计师设计师与人们心灵的沟通;需要设计师的艰苦创造。设计以人为本,21世纪的环境设计、环境氛围必将更有诗意。 

参考文献 

[1] 刘夏.独立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3D Max》教学方法探讨[J].包装世界,2010(02). 

[2] 顾孟潮.时代在呼唤环境艺术关于环境美的思考与建构[J].华中建筑,1990(04). 

[3] 李天工.论环境艺术学的定位[J].装饰,2006(12). 

[4] 张勇.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建筑空间认知的研究[J].艺术教育,2006(07). 

[5] 蔡倩.江苏省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现状调查与发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 

[6] 余压芳,刘建浩,胡长龙.AutoCAD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和动态研究[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 

第4篇: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专业范文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目前已形成了包含城市设计、植物设计、生态设计等多学科的复合设计体系,其实践一直伴随着城市公共空间的营建活动,注重景观的序列感和时空的运动感;而环境艺术设计以室内、室外环境一体化为契机,强调视觉的艺术性和触觉的宜人性,习惯上称之为“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对于环艺专业的学生来说,之前所熟知、擅长的视觉艺术形式与景观设计课程相比,还是有较大区别的。

(一)感性与理性。视觉艺术本身是感性的、充满灵性的,追求个性的张扬,而现在所接触的景观艺术设计则放眼于更大的空间,要体现一定的地域特征,要考虑周围环境的系统性、连续性,对地形地貌、植被、地域文化、建筑等因素都要进行通盘了解,强调的是理性、有序。

(二)个性与系统。城市景观设计是一个复合的系统设计,包括基于点线面体的视觉系统设计、融于区域景观体系的系统设计、反映地域文脉的人文系统设计、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生态系统设计,等等。而环境艺术设计的重点是景观设施的个性形象设计。

(三)个体与团队。很多门类的艺术创作是由个人完成的,所着眼的一般局限于较小的面积或空间。而一个景观工程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甚至要结合多专业人员进行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可以安排分组设计,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

(四)微观与宏观。城市景观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它涵盖城市的从宏观到微观几乎所有环境,其中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以及历史文脉等诸多物质、非物质的因素。而环境艺术尽管也会涉及环境文脉等较大的范围,但是设计时更多的是注重景观体系的引导,其关注的设计要素基本上是微观层面的。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专业差异,了解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教学课程的特点,通过多种教学手法来对学生进行引导,扬长避短。

二、采用“真题假做”,学习事半功倍

教师需要了解景观艺术设计与纯视觉艺术设计专业的区别,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采用各种扬长避短的课堂教学手法。通过多方面的比较研究,笔者认为其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真题假做”。

“真题假做”是针对真实的景观工程项目而言的。学生接触真正的设计项目的机会毕竟还是比较少的,“真题假做”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将以往的真实景观案例拿来,隐去方案,只向学生提供已知条件,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相关信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会观察、理解环境的方法及途径。通过细致深入的研究,拿出他们自己的方案,然后将其与已实施的方案进行比较,学生在已经深入研究该场所的情况下,对以实施方案往往能提出独到的见解,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通过“真题假做”,学生可以了解一个景观工程的全过程,可以全方位地接触具有实际意义的景观实际项目,可以运用美学与科学原则在场地中进行空间布局,通过这一过程掌握生态、社会和艺术的知识,逐渐具备土地协调规划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分解设计目标,力求融会贯通

在最初的设计中,学生对方案的把握往往缺乏系统性。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将景观设计的目标即其所蕴含的三个层面:文化历史与艺术层面;环境、生态、资源层面;景观感受层面融合在设计的要求之中,结合课堂及课程的教学要求,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日后所面对的设计职业特色,将设计过程分解为四步曲:

(一)主题与风格。每一个成功的景观设计项目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这个主题可能是与地域文化、历史相关的,可能是体现一定的艺术特质的,也可能是与场地的某种自然景观有联系的。景观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城市、街道的风貌,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只有确定了主题,设计才有了精髓。风格的表现与主题是相符的,色彩、材质的运用起着升华、具象主题的作用,细节的设计、具体元素、设计手法的使用体现着风格、揭示着主题。如在设计反映汉代历史文化的景观作品中,“四灵”图案的使用会使人了解主题;在反映农家风情的休闲景观设计中,木质的休憩设施体现了自然和返朴归真的设计意图。

(二)功能与空间。理解景观的功能性要求,理解“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让学生明白:设计如果失去了人性,就没有意义。设计的目的是为人所用,引导学生统筹安排各种造景元素:建筑、植物、地形、水体、公共设施等,理解和明确空间变化对人心理、行为的影响,并学会多重空间组合、穿插的技巧,将功能与空间较好地结合设计。

(三)比例与尺度。理解空间构成的原理,感知不同尺度空间围合对人心理的影响,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已实施景观,分析其定位、定性、尺度规模及各环境要素的组合关系,把握室外空间尺度,避免学生纸上谈兵,也针对时下的一些违反心理需求、尺度怪异的景观设计,给学生提供一个辨别、选择的可能,以便在设计中进行较好的把握。

第5篇: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专业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是从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决定在我国高等院校设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始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把建筑学、园林、室内装饰、平面设计的创意结合在一起,并涵盖了社会科学、环境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内容。由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宗旨是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这个专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国内的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都相继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1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1.1  不同类型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特点

目前,在国内的诸多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在专业教学上一直都没有统一的教材,大多是依靠国内外的一些专业参考书作为专业教学内容的补充,这就造成了不同类型院校偏重的方向不同,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也出现不同特点。

1.1.1  建筑类院校课程体系

建筑类院校是倾向于建筑设计方向为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较多的是参照建筑系的课程,再结合艺术设计的基础训练来安排教学,最终成为具有建筑特色的艺术专业。

1.1.2  艺术类院校课程体系

艺术类院校是倾向于室内设计方向为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这类院校在我国前二十年的环艺专业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近几年为了拓宽专业层面,使其培养的学生知识体系更加全面,这一类的院校正在相应地增加诸如景观设计或有关建筑城市规划方面的专业知识。

1.1.3  农业类院校课程体系

农业类院校是倾向于园林景观设计方向为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这类院校在植物造景运用方面比较擅长,所以课程体系多参照园林专业安排教学,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有一定距离。

1.2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很多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导致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我们现有的教学体系过分重视理论和技能的培养而在教学中脱离了实践的环节,学生不了解设计的整个流程和设计中各个环节的联系。实践课程只是在教学计划里,在教学中并没有具体实施。其次,一些院校对艺术专业教育认识不到位,为了扩大招生开设艺术专业,而在投入上却非常少,造成实践教学的环境简陋。再次,师资力量上为了评估盲目的引进大学刚毕业的研究生,有些老师没有参与过实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很难在实践上指导学生,使得师资队伍存在明显的不足。

2 课程体系改革是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措施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育高技能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摇篮,是职业教育的领军方针,高等职业教育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企业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技术技能的优秀人才,可是很多农业职业院校的环艺毕业生还不能满足社会的这种需求。在这样的形势下,高职高专农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面临极大的挑战,为了能使农业院校环艺教育适应社会行业的发展和要求,我们必需坚决执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学习与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而为了能使学生在三年的学习阶段,真正做到掌握专业技能,关键措施在于必需对农业院校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对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3 环境艺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根据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通过走访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人才所需专业技能,将环艺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群确定为室内外装饰设计工程公司、景观设计工程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广告公司的装饰方案设计、制图、设计表现、工程管理等岗位。围绕岗位定位,我们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为根据农业院校特色,以职业能力为目标,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划分课程模块,分析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并全程跟踪,及时反馈,持续改进。

3.1  分析行业企业背景,构建平台、模块为基本模式的课程体系

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我院将整个课程结构体系优化为四个平台:基本素质平台、专业素质拓展平台、专业群公共技术平台和专业方向核心能力平台。其中专业群公共技术平台和专业方向核心能力平台以项目课程模块为主线,操作技能为核心,以项目学习成果为目标。根据调研,环艺专业学生需要达到的核心能力分为三部分:策划组织能力、方案设计及设计表达能力、施工管理能力。根据这三个核心能力,确定课程主线,在课程设置上,按照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专业扩展技能的学习过程设置课程,使学生逐步深入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知识,培养学生的环境艺术设计能力。

3.2  建设基于工作任务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结合环艺专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学习并运用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的先进课程开发理论,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和案例课程为主体的高职课程模式,建成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为主体的环艺类模块化课程体系,制订专业教学标准,充分体现岗位特色。

                   表1 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转换表

典型工作任务

行动领域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能力与施工监理能力

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

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能力与施工监理能力 

商业区空间景观设计

商业区空间景观设计能力与施工监理能力

办公区空间景观设计

办公区空间景观设计能力与施工监理能力

室内装饰设计

室内装饰设计能力与施工监理能力

广告设计(招贴设计)

广告设计(招贴设计)能力

展示场地设计

展示场地设计能力

计算机制图

计算机制图能力

模型制作

模型制作能力

3.3 开设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专业课程

     结合农业院校特点,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与环艺专业结合紧密的特色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在社会行业上的综合竞争力。

3.4 实施课证融合,推行"双证"制度的课程体系

切实保证"双证书"制度融入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学生不仅要完成理论学习,获取学历证书,还必须取得一门职业技能工种资格证。我们结合国家和地方职业技能鉴定部门,确定了室内设计员或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作为环艺专业的工种证书,这两项证书也是和《室内设计》和《环境艺术制图AutoCAD》两门课程紧密联系的。

3.5  建立具有实效的课程评价制度的课程体系

一个具有实效的课程评价制度对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必不可缺,根据课程的教学特点,学习者的能力鉴定方法采用书面考试和口头陈述结合、理论测试与作品制作结合、小组项目成果与个人贡献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结合等,并建立课程学习方法分析和反馈制度,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对学习者认可度进行评价。

4 课程体系优化的实施过程

4.1 通过市场调研,确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群

4.1.1 培养目标

我院环艺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环境艺术设计行业需要,德、 智、 体、 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满足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牢固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相关应用软件的运用,能独立完成中小型室内装饰设计、 景观园林设计、制作及工程管理工作的,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 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

4.1.2 职业岗位群

通过调研发现,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方案设计师(含设计助理)、设计绘图员、监理员、施工员(含预算员)四大岗位群,不同岗位对人才需求具有不同的特点。

4.2课程设置优化

课程设置紧紧围绕岗位群,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的要求,我们从基础能力、专业能力、拓展技能三个方面进行设置,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实施每门课的教学过程,与传统的课程设置相比,我们做了以下优化措施。

4.2.1 调整专业课程名称,确定教学内容重点

《素描》与《色彩》两门课程一直都是环艺专业的设计基础课程,调整前教师基本上都是以纯美术专业的素描、色彩课程教学内容来训练学生,培养的是学生对于美的自由表现。而在环艺设计中,单纯的美脱离了设计,实际是无法存在的,故而按此教学内容培养出来的学生设计基础较弱,在专业教学时设计表现力受到制约,很难达到设计专业教学目标。所以我们将这两门课程分别调整为《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在确定教学内容重点时要求教师需要将美的表现融于设计中,对色彩和素描的理解和表现是偏重于理性的。

4.2.2 压缩专业基础课程学时,增加专业方向课门类

     新的教学计划中将原来的《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三门课合成《设计基础构成》一门课,课时数由原来的三门课周课时共12学时调整为8学时。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从高职高专的学制、学时出发,原有三门课基础课时量太大,而且专业面尖、狭,部分内容在三门课中不断反复讲述,如"点、线、面"作为"三大构成"基本造型的共同要素,课程内容重复,调整后不但减少了重复性,在作业的布置练习上也能达到统一的效果。

另外,还将原先专业基础课《景观规划设计》、《展示设计》等调整为专业方向课,并增加了《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与应用》、《室内装饰工程装修实务》、《实用装饰工程预决算》、《室内环境监测与评价》等四门专业方向课。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并且拓展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4.2.3 整合专业核心课程,增加实践教学课时

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将原来的核心课程《设计初步》和《设计速写》整合为《环境艺术设计表现技法》,《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建筑设计》整合为《景观规划设计》,原先的教学大纲中这几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时数都只占总学时的30%,现在调整到理论教学时数和实践教学时数各占总学时的50%,使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真正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4.2.4 增设学院专业特色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

结合学院农业院校的优势,增设了《园林树木与花卉》、《室内绿化装饰设计》、《室内环境监测与评价》等三门课程,这三门课程作为专业方向课,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了学生与建筑类、艺术类院校环艺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4.2.5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突显实践教学效果

高等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特色是实践教学,因此加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院在环艺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一方面保留了部分原先课程内的实验实践内容,另一方面,将很多课程的专业技能训练提取出来,成为单独的一门实训课程,采用一周课程实训的方法,配备专业实训教师,进行专门的能力训练,如《设计素描与色彩实训》《环境艺术制图AutoCAD实训》《设计基础构成实训》《室内设计实训》等。我们还采用综合实训的方式,安排2周时间,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环境空间设计》、《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集中实训,从而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充足的训练,强化了学生的专业素质。

4.2.6 改革考试方式,突出实践考核

     我们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除了《园林树木与花卉》和《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进行理论考试外,其他所有的专业课程全部采用其他考核方式,如上机考核、快题考核、作业考核等,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通过这种改革,更进一步强化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在思想上充分地重视起来,从而很好地完善和巩固实践教学成果。

5 课程体系改革的反思

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技术的应用与运作,在生产管理一线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但仅仅知道理论知识,没有实践技能,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是毫无用处的,也是毫无岗位竞争力的。课程体系改革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只有完善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职业技术人才。我们要把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与我国社会行业发展对人才素质要求相结合,吸取他们课程体系的先进经验,遵循教学的普遍性和高职高专农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办学的特殊性,拓展课程体系设置的广度和深度,充分满足高级技术性人才培养的要求,从而形成新时期高职高专农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新的课程体系。

虽然我院目前进行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市场发展的需要,但是时代会发展,专业会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也必将是一个永久的课题。

参考文献:

胡议丹.环境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思路.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2):122-123.

董  翠.探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科技信息.2008,(36):200-201.

吕耀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设置_培养高技能应用型设计人才.视觉杂谈.2008,84-85.

第6篇: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专业范文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要素;和谐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168-01

一、公共艺术设计定义及特点

公共艺术设计是指以人为核心,以诚实传播、公共环境、公共设施、公共艺术为对象,运用综合现代设计手段,创造生活空间没、生活方式美和信息传情达意的艺术设计行为。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种设计行为。它是综合众多学科进行整体运做,学科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团队协作的设计行为。其核心学科为:景观规划设计学、环境艺术设计学、工业产品设计学、绘画、雕塑等五个门类。

从这五门核心学科发散出去,公共艺术设计几乎涵盖现代设计学科的绝大部分内容,及部分艺术学科内容。并且它与人类工程学、行为心理学、社会学、环境学、美学等众多学科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其学科特点,即边缘性、横断性和复合性。公共艺术设计以大众的活动为设计核心,努力创造适合人的活动空间,注重人在其中的活动感受,这就决定了其必须以人类活动的舒适性及设计对象的公共性为设计基本出发点。

二、和谐公共艺术设计的设计要素

(一)关于和谐

“和谐”一词于中国最早的提出于《左传·襄》:“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意思是说,八年时间,九路诸侯,像一曲美妙的乐曲,和谐动听。从古到今,和谐是古人对人类社会的一种向往。柏拉图说:“相反相成的声音协调统一产生了音乐,音乐就是和谐之美。”可见和谐具有的独特魅力。“异音想从,谓之和。”“谐,和也。”“和谐”是一种巨大地、包容性的统一。“浑成之美,天人合一”的境界,全在和谐。

(二)当代优秀的公共艺术设计所应该具有的和谐性

公共艺术设计涵盖了众多学科,如何达到学科间“物物相谐、包容统一”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大小城市都在进行大建设,以惊人的“中国速度”打造中国城市,令世人刮目相看。但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却隐藏着种种危机——对环境的破坏、对文化的无知、对人性的泯灭……,城市和谐的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意识到:利用人的行为或社会活动来启发并塑造环境设计,并没有被某些设计师及大多数任课教师所接受。但我们强烈的感觉到,这必然是正确的途径。单纯追求视觉形式的途径不是复制以前的方案,就是导致迷信时尚潮流而忽视公众需要的意思表达方式的泛滥。我们认为:美学目标必须与生态需要、文脉目标、和使用者喜好三个方面取得平衡并相互融合。”

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设计,公共艺术与自然环境是直接联系的。在自然环境里,我们应自觉的将自己定位于配角的位置,主动地去协调与自然间的关系,去美化环境、改良环境,以我们的专业知识和道德良知来和谐“人·城市·自然”的关系。

三、和谐的公共艺术设计所能产生的巨大效应

在城市建设中公共艺术项目建设是城市的形象工程,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的魅力指数。一个好的、和谐的公共艺术品能以其艺术品本身的文化价值对所在城市进行宣传,它是城市形象代言人。就像一提到埃菲尔铁塔人们立刻会联想到巴黎。一个好的公共艺术是具有标识性作用的,很大意义上它负担的是“城市名片”的功能,它能最直接、最有效、最形象的标识它所在的城市。

和谐公共艺术的建设不仅仅是在精神文明上对城市发展有益,同时也能对城市物质文明建设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良好的城市环境还能很好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如英国伦敦,由于当代公共艺术的推广实施,每年能给这座城市带来五十亿英镑的直接旅游收入。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和谐的公共艺术设计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能有效宣传所在城市、使城市更加人性化、促进城市经济建设等功能,及由这些功能扩展出去的其他功能,可以有效的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第7篇: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专业范文

    关键词:景观设计;多元系统;目标;实践主体

    客观地讲就目前的中国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正处于探索阶段,从学科概念、学科性质到学科实践范围均缺少系统性、明确性和指向性。那么什么是景观艺术设计,景观艺术设计与景观学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什么关系,在景观学体系中它的实践主体是什么?本文将就以上问题从景观学的引导、多元系统设计以及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主体进行系统的论述。

一、景观学引导下的艺术设计

    景观艺术设计依托景观生态学,通过对自然的尊重、表达、展现生态环境的和谐与优美,依托景观建筑学创建城乡宜人的环境空间,依托景观人文学,表达人类行为心理的精神寄托及愿望,景观艺术设计成为景观形象高品质化生成的驱动力。

就景观学而言,景观艺术设计是景观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一个狭义的景观定义,是微观层次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在体现景观形象的创作上常常成为景观形象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景观艺术设计也涉及到景观学内容本身,但它更多的是遵循景观学的引导,关注景观形象要素对各景观环境系统空间进行艺术化处理,其核心任务是协调人与环境空间视觉形象的关系。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构成了一个交叉融合的设计系统,它是运用艺术融于景观科学的手段来协调景观形象在环境空间的发展关系问题,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它融合了园林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成熟经验,以其艺术的视野,从系统、和谐、优美的角度,解决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景观形象的创新问题。

    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依据艺术和谐原则干预协调各景观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在人与环境之间建立均衡关系时,更强调景观生成时对人精神上、视觉上、生理健康上的基本需求,通过景观环境空间艺术的创作,用以提升、陶冶公众的视觉审美经验,可以说景观艺术设计也是一种改善人们使用与体验户外空间的艺术创造活动。

二、多元系统设计含义的艺术设计

    景观艺术设计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类聚居环境空间艺术的二个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从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的室内设计起步,以室内室外环境一体化设计为核心,注重环境空间的自身形态,以及环境艺术的具体样式。而景观艺术设计更强调环境空间的综合形态、环境艺术的复合样式、环境表述的多层空间,具体表现在多元系统设计下的互融与综合。

(一)综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将城市、广场、街道、园林、建筑、壁画、广告、公共设施等环境空间看成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有机综合体,虽然它们有时是以几组形式出现,有时是以相对单一的个体出现,然而解决上述问题却要求兼顾到整体的环境,是在一个被“创造”出来的人造环境空间基础上实现的二次创造,景观艺术设计涉及到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生态学、材料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学科,并将这些知识纳入到景观艺术生成的总体设计系统之中。

(二)复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所构成的复合设计系统,由于景观艺术设计的综合性特点,因此常常表现出设计内容界定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其中包括基于景观空间形态的视觉系统设计,融于区域景观精神的形象系统设计,反映区域文化特征的风格样式系统设计,以及关注人的行为、心理的人文关怀系统设计等等。各系统之间相互融合与交叉,共同构建起景观艺术设计的复合设计系统。

(三)多层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空间呈现为多层性的表述特点,表现在从微观意义层面上的景观设计为主体到中观意义上的景观规划、宏观意义上的景观策划的多层与协调。

(四)广泛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观念呈现出广泛性,《亚太景观》一书在导言中谈到现代景观设计带来的变化:“首先是观念上的,宏观的观念、生态的观念、构成的观念、文脉的观念、民众参与的观念等等。其次是创作方法上…….所有这些凝结成现代的、后现代的、结构的、解构的、极简的、高技的……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广泛的创造可能性”。广泛的设计观念构成了景观艺术设计多元系统设计的哲学基础。

三、微观景观为实践主体的艺术设计 

   正如前文所述,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其实践范围广泛,内容综合而庞杂,既涉及到景观空间的各个层面又融合了环境要素的全部内容。但是如果只是从广义的概念出发而缺乏具体目标的限定,景观艺术设计学科建构将会一直处在模糊不清的状态。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增设景观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后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即在庞大的景观学科中,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范围或者说它的实践主体是什么的问题。

(一)宏观层面——景观策划。

宏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是建立在经济、旅游、生态等专业的基础上,包括进行大规模的景观生态保护、治理改造、景观资源开发、旅游策划规划等。这类景观实践主要侧重于景观前期的策划。核心是协调土地的利用与管理。是在大规模、大尺度上进行景观体系的把握,具体项目有区域控制性规划、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等。策划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二)中观层面——景观规划。 

    中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是指有一定的规模,涉及到某一地域历史、文化、生态及地方特色整体风貌内容的较大型景观规划,包括与人类社会、文化相关内容,以及生态、历史等多学科的应用。规划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三)微观层面——景观设计。

    微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主要指规模尺度较小,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联的景观环境设计。包括城市地形、水体、植被、建筑、构筑物以及公众艺术品等等。设计对象是城市开放空间,包括广场、公园、商业街区、居住区环境、城市街头绿地以及城市滨水地带等,其目的在满足景观环境功能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提高景观的艺术品质,已此丰富人的心理体验和精神要求。设计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近年来,景观艺术设计伴随着中国城市景观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人们对城市景观艺术形象期望值的不断提高,短短几年已发展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设计门类,然而与“遍地开花”的景观艺术实践工程项目相比,其学科发展与理论建构显得相对滞后,正因为这一缘故,景观艺术设计面临着许多课题,从学科观念、支撑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主体,都有待做深入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景观教育的发展与创新——2005国际景观教育大会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6)

    [2](美)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 2000

    [3]郑曙旸《景观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杭州 2002

第8篇: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专业范文

据统计,仅娄底市目前就有200多家和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企业,而娄底开设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只有4所,每年的毕业人数不足180人,每年仍有大量的岗位空缺。随着娄底区域经济建设的加快,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员将面临较大的缺口。因此,培养和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技能型和高端技能型人才已显得相当紧迫。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岗位领域包括了室内外装饰设计、建筑装饰设计、城市及城镇的规划、街道及商业环境的规划、公园与公共绿地规划与设计、小区园林设施及景观小品设计、新农村建设规划、农业观光旅游景区设计等。从业的主要岗位包括:景观工程方案设计、室内环境设计、旅游景区规划与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室内装修装饰工程与施工、景观工程预算、景观工程施工、景观工程监理、工程预算、工程管理、设计销售管理、设计管理等。但是娄底作为一个三线的内陆城市,大部分的从业人员主要岗位从事的是室内装饰设计的工作,而景观规划设计、会展展示设计的公司很少,这就确定了我们的毕业生以后主要从事的岗位是室内设计师、家具与陈设设计师、效果图绘图员、施工图绘图员、装饰预算员。

2技能需求分析

从我市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市场需求来看,设计技术人才需求较大,可提供的岗位也较多。但这些岗位均要求大专以上学历,有相应的艺术功底和工作经验,同时还要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水准。大多设计公司或相关企业均在招聘时都会要求求职者带上简历和作品前来应征,并能进行现场操作面试。可见软件操作技能在设计行业的重视程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最常用的软件AutoCAD和3DSMAX和Sketchup及其辅助软件Photoshop、VRay。在工作岗位中设计人员或多或少的都需要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帮助完成设计项目,部分用人单位他们更注重的是学生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这也为学生放开了较广的就业空间。

3课程设置分析

(1)由于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软件操作技能十分的重视,要求熟练掌握AutoCAD和3DSMAX和Sketchup及其辅助软件Photoshop、VRay。本专业以前开设的是Lightscape课程,但是现在行业里面VRay的使用是最普及的,Lightscape已经被淘汰了。随着计算机的飞速更新换代,VRay渲染的时间会越来越短。所以把3DMAX课程增加了VRay渲染方面的内容,同时削减了已基本退出专业市场的渲染软件Lightscape这门课。

(2)目前,公司里的设计师都会用到一个草图大师SketchUp软件。3DSMAX软件可以精准建模和真实的照片级的效果,但是学习的时间有196个课时之久,而草图大师软件结合了传统铅笔草图的优雅自如和现代数字科技的速度与弹性,在设计的过程中,一边画图一般思考,随着设计思考的推进,不断地添加细节,草图大师就是相当于一只电子笔,易学易用,在很短的时间内能用几个常用的命令实现整个三维建模,材质、光影的表现,实现了设计表现一体化,所以我们要新开设这样的一门课程,更好的实现和市场的对接。

(3)根据娄底本地的市场需求,我们确定了室内设计方向作为本专业的主干方向,要强化这个方向的专业技能,专业教学也向这个方向倾斜,可以适当增加实训教学时间;公共空间专题设计也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加强;景观设计和商业会展由于不是本专业设定的主干方向。因此,可以相应减少实训时量。

(4)根据调研数据分析,从业人员认为装饰材料与构造的专业知识、家具与陈设设计的能在实际的工作中有重要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提升这方面的专业技能。因此,我们可以在这两门课程的教学深度和实习、实训方面进行调整,以帮助学生提升知识深度与技能水平。

第9篇: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专业范文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空间;分析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我国的新兴领域,发展时间比较的短,但是发展势头非常好。环境艺术设计所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广泛,因此在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结构当中呈现出多元化的教学特点。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重点要有所突出,要抓住教学的中心思想,并且围绕着中心思想逐渐展开或者开辟新的知识点,拓展到多个领域,使之能够真正体现出环艺设计多元化的特点,只有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才能够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在当前环艺设计的中心思想中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城市规划、公共艺术等等,对环艺设计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将是保证环艺设计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一、对空间的功能性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环艺设计对于空间功能的理解不能纯粹的局限于实用的需求,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比如说应该充分考虑到当空间的居住处在这么一个环境当中时会有怎样的一个心理反应,会唤起空间使用者怎样的感想及其联想。因此,在环艺设计空间的创造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实用性和意境的相结合,并且以此为奋斗目标,设计出一个不仅能够体现出有意境的空间形态,并且处在环境当中能够首先感动自己,最后通过一系列的优化将空间的功能性和形式有效地结合成一体,贯穿组织起来,使得环境空间达到能够体现出享受物质性和感受精神性的双重结合体。

二、环艺空间设计的表现张力

其实在高校的教学环节当中,空间的训练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当中,但是在形式内容上却显得不连贯,这也体现出了环艺设计上的一个困局,就是难以将环艺设计空间的概念和其他的要素相区分开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不仅要达到环艺设计空间的效果,同时还应该和重视其他的设计要素从而提高环艺设计的表现张力,但是效果往往不是非常理想。其主要的问题有:

第一,在空间的设计构想当中有着良好的表现,但是在实际的造型设计当中却达不到预期设想的效果,出现这种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高校的教学过程当中阶段性的考核目标没有对空间训练内容的系统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复杂的设计问题不能够持之以恒。

第二,在主题空间的教学环节当中,不仅要关注空间的趣味性和层次感,还必须对环艺空间设计的功能性进行充分的考虑,确保方案能够顺利实施。但是,在教学过程当中当面对比较复杂的设计矛盾时不能够进行足够的引导,导致了在空间效果的把握上并不能达到非常理想的状态,违背了空间设计的初衷。

通过以上问题可说明,我们应该采取相关必要的措施来强化空间设计,从而能够顺利地进行环艺设计空间的探索分析,使环艺设计空间体现出足够的表现张力。使设计表现和空间设计两个方面能够达到充分的融合,并且在今后的教学环节当中使学生能够了解空间设计和设计表现关系在基础上对空间设计的表现张力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环艺设计空间的表现意识

对即将生成的设计方案进行感性描述和对设计环节的理性把握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两大主要阶段,而作为环艺设计的空间设计同样也是如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我们往往会忽视对设计内容的可操作性,而只关注于设计的生成与否,因此这样就会导致所设计出来的空间效果达不到预期的要求。重视空间设计的表现意识不仅要培养正确、完善的设计思维,同时要保证环艺设计当中空间设计的复杂性。作为教学方面非常重要的任务,也是作为环艺设计空间训练刚开始就应该重视的内容,如何把已经设计好、已经初步生成的空间形态转化成真实的空间设计平面计划、剖面计划、立体计划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另一方面,设计表现意识的重点就是要突出秩序感和表现角度,这其中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环艺设计当中的空间设计在实际的操作实施过程当中必须进行多方面的综合分析。

第二,环艺空间设计者必须对设计的作品进行多个方面的总结。以上所讲的两个方面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前者对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培养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而后者则更加的强调要提升环艺空间设计者的专业素养。

四、空间和主题之间的联系

在空间主题内容的探索上,要感知出空间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要求空间设计者能够巧妙的在物质精神需求方面和空间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空间的精神需求不仅要求对空间有着其本身的物质特性,而且要求和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精神上的要求和物质上的功能性虽然是不同的两个方面,但是必然有着密切的联系。总的来说,环艺空间的设计目的就是要使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理清,排除障碍。主题空间设计要在降低复杂性程度的基础上对此框架的解析进行尽可能多的模拟,从而创造出更加真实的环境。

五、小结

综上所述,本文简要的阐述了环艺设计空间的功能性,并且对环艺设计空间的表现张力、表现意识、空间主题三个方面进行合理的探索分析。

总的来说,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们所处的生活空间环境进行有序的规划并且进行设计的过程,是自然环境生态化、社会环境艺术化。人工环境和谐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今后的学习探索当中,我们也应该重视和加强在环艺设计空间上的分析和探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修养,同时为我国的环艺设计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彭超.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之探讨[J].成功(教育),2009年07期

[2]任绍辉.解析室内空间设计的情感表达[A].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3]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2007年

[4]刘秉琨.环境艺术设计史论教学的缺憾与改革试验[J].艺术

教育,2010年02期